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演讲的培训技巧

演讲的培训技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演讲的培训技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演讲的培训技巧

篇1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46-04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鉴于演讲和口译在当今社会对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通过对演讲和口译交际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旨在为提高演讲能力和培养合格口译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旨在演讲艺术和口译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探讨出一套培养外语专业精英人才的方法。

一、公众演讲和口译的交际模式

演讲,又称讲演、演说。它是一种言语表达的交际活动,是一种借助口头来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现实性很强的社会交际活动。演讲的信息交流模式往往被视为解释演讲过程的有效手段。从Aristotle到Shannon和Weaver(1949)较早提出的交流模式到O′Hair,Stewart和Rubenstein(2011)、Beebe and Beebe(2012)提出的人际交流模式得出,信息源泉、媒介、接收者、噪音、语境和反馈是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Lucas(2001)公众演讲交互模式:演讲者对已知信息编码(encode)通过媒介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听众,听众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decode),再将所理解的信息通过媒介反馈给讲话者,在整个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单向的,演讲者只是信息的传送者(sender),而听者则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receiver),所传递的信息在两者之间有着共享意义。在信息传递中,演讲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另外,受外界因素干扰,演讲者在台上会出现紧张忘词等现象,此时要迅速做出反应并尽快弥补缺失,以确保演讲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在整个过程中,演讲者要达到控制紧张情绪、适应不同的听众、流畅地表达思想,需要长久的专业训练和自身的努力来达到(Osborn,Osborn和Osborn,1997)。

从演讲的分类来讲,演讲主要分为定题演讲和不定题演讲。定题演讲主题鲜明、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不定题演讲又分为即席演讲(impromptu speech)和即兴演讲(extemporaneous speech),均要求演讲者根据主题快速组合信息,并用严密的逻辑进行演讲。在演讲专业领域里面,即席演讲并不等于即兴演讲。从命题范围来讲,即席演讲的话题更具广泛性,它可以包括影视佳片、名人名言、谚语俚语等等;而即兴演讲是以目前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问题为主,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准备和演讲的时间上,两者也存在很大差异。即席演讲者拿到演讲话题后一般有两到三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用五到六分钟的时间演讲;即兴演讲相比即席演讲,它允许演讲者有更多的准备时间,一般为三十分钟,在此时间范围内,演讲者需具备快速查询文献的能力,然后用八到十分钟的时间陈述其演讲内容。在演讲过程中,两者都可以携带笔记或卡片进行演讲。此外,即席演讲中,演讲者只需对命题相关的已知信息进行有逻辑性地重新组合;而即兴演讲者可以借助大量的逻辑证明作为辅助,直接深入地对演讲话题进行论述。由于研究设计中的课时限制,笔者采用的演讲模式为即席演讲。

与演讲不同,口译是一种将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快速准确解码,并用目的语表达出来的交际行为,是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Nida(1976)曾指出文本的翻译给译者提供了大量的时间理解和修正译文,并且可以获取译文的反馈意见。但是,在交替传译或者同声传译中,由于任务具有及时性和瞬间性的特点,译者不可能有大量时间理解和更正语误。Gile(1997)口译模式是基于认知语言学基础产生的,它包括三个阶段,即解码―记忆―编码。从Gile模式可以推断出来,口译的第一阶段,即听力理解阶段可以分为听音、记忆、笔记和协作,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译者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第二阶段是对解码的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即信息重组,它包括信息回忆、阅读笔记和用目的语产出信息。Gile口译模式的本质在于传递意义,译员的注意力分配、笔记能力和语言产出能力尤为重要。译员在交际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送者,且传递模式是双向和同步的。除此之外,译者还充当了演讲者和听者之间协调者的媒介作用。由此可见,口译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译员用目的语再现原语信息时,包含对理解的信息用译语重新组合和表达,即译语的组织架构和有声语言产出。此环节相当于译员发表了一次公众演讲。译员的语言基本素质、语言组织技能和抗紧张情绪等公众演讲技能对口译的产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Lucas(2001)的公众演讲交际模式和Gile(1997)的口译交际过程模式发现,两者在英语语言能力、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抗压力能力、笔记依赖程度、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点。笔者将从演讲艺术的角度探讨其对译员口译表达能力的影响,并检测演讲培训能否对口译产出阶段的能力有所提升,以期寻求演讲和口译各自特色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效益。

二、研究方法

参加实验的35名受众者为口译短期培训班的成员,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培训目的是考取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二级口译资格证书(CATTIⅡ)。口译培训者均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23人获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12人获得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其中女性31人、男性4人;所有口译受训者均参加为期八周的演讲课程。由于此前未进行过大量的公共演说技巧培训,因此在培训之前只有很少的受训者可以进行4~6分钟的即席演讲。

在演讲培训开始前和培训结束后,口译培训成员分别回答了一份关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五点量表的问卷调查。问卷中1代表此项能力非常低,5代表此项能力非常强。根据文献回顾所得出的结论,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内容包含以下十项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公众演讲技能、即席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演讲焦虑程度、减少依赖笔记程度、演讲中劝说技巧、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给准译员提供更多的即席演讲练习机会,避免其过度依赖笔记并缓解焦虑情绪,训练设计主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口译培训大纲、课程时间、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演讲的准备、练习、演示和评估(Lucas,2008)。口译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演讲课程安排每周三节课,每节课一百二十分钟。培训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题呈现,主题的选择原则上略高于口译培训者的整体知识水平,以便在规定时间内挑战自己的思维反应敏捷度和在焦虑状态下的抗压能力。主题材料的选择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演讲中陈词滥调的原则。培训中后期材料的内容选择要基于培训前期的话题,其难易程度略高于前期材料的难度,这样有助于口译培训者锻炼其理解力,并在原语言知识基础上建构新观点。呈现方式因主题和材料不同而异,主要以录像和短文的形式来呈现。在此过程中,受训者可以通过做笔记或者提问等方式来提高对某个具体话题的理解。第二环节是针对相关话题的提示进行3~5分钟的即席演讲,准备时间为10分钟。即席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对所听到的演讲进行1分钟批判性总结。即席演讲和批判总结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这种形式有助于给准译员提供一个演讲练习的真实场景,从而可以锻炼其临场发挥能力和抗压能力。第三环节是根据内容、表达、组织三方面评价演讲内容。内容主要指论证例子与主题的相关性和对已知信息的应用能力;表达主要评估演讲者是否具备清晰的发音、流利的语言表达、适当的目光交流、合适的体态语和讲话的信念等;组织结构主要指演讲是否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每部分的主题句和支撑句以及各部分之间是否具有统一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笔者认为,口译的产出阶段和演讲的过程存在许多相似性,译员的演讲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口译的质量。因此,笔者提出的假设为,经过演讲培训,口译员在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有助于学习口译技能并提高口译质量。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方法中提出的命题假设,口译培训者的演讲能力和其他九项能力成正比。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问卷调查中各项标准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被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中大部分项目的汇报数字表明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培训和练习,口译学习者在演讲时的焦虑程度有了明显下降。培训前焦虑程度的平均值为(M=2.91,SD=1.326),培训后为(M=1.98,SD=1.706),平均值差为-0.93。数据表明,经过两个月的演讲练习,培训者在演讲时应对焦虑心理的能力有所提升。他们试图寻找各种减压策略使自己在演讲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可能由自身心理原因和外界干扰因素所产生的紧张情绪,此过程和口译中译员需要应对随之而来大量信息的压力是一致的。口译中,译员不仅要听辨讲话者传递的大量信息,而且还要快速准确地把所理解的信息用目的语演讲出来。因此,演讲时焦虑情绪的减弱有助于提高译员的自信心,从而减轻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压力。

从柱状图标中可以看出培训者的演讲技能明显有所提升,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2.74,SD=1.407)和培训后(M=3.49,SD=1.002),平均值差为+0.75。经过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手势语、演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即席演讲能力的提升并非明显,培训前后的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2.35,SD=1.543)和培训后(M=2.48,SD=1.492),平均值差仅为+0.13,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演讲话题的设置略高于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话题的难度系数可能增加了学生在即席演讲时的压力,有限的脑容量全部用来记忆或保持新信息并寻找富含逻辑的话语来表达演讲内容。因此,短期培训很难看到即席演讲水平的显著提高。相反,自我评估结果反映了两个月的集训对演讲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即席演讲对演讲者的反应能力、专业词汇量、知识面、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略高于已备演讲,在短时期内很难达到质的提升。由于在文献回顾部分讨论了演讲和口译产出阶段的相似之处,所以演讲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译员在口译产出阶段的表达能力。

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参加口译培训者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普遍得以提升,从培训前的平均值(M=3.19,SD=1.154)上升到培训后的平均值(M=3.34,SD=1.082),平均值差为+0.15。平均值的上升幅度并不显著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参训人员的英语语言水平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均已考取大学英语六级或英语专业八级,是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因此经过短期培训很难看到语言水平的显著提高。另外一种解释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在口译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巩固并加强已获取的语言知识,而不是一味地习得新的语言知识(Lim,2001)。相反,英语语言初级或者中级水平的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其语言能力可以有明显提高,因为语言知识的欠缺导致陈述性知识的习得比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更易获得,但实际上,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对学生的元语言和元认知培养更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对最小分值的检测发现,问卷调查在此项得分的最低分值为1,说明了此类培训者在语言技能方面的不熟练或者不自信,并不适合担任口译职业,只有那些已经熟练掌握原语和目的语或者具备相当高的双语或多语种能力的语言学习者,才适合于从事口译行业。

问卷调查结果中,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有所提高,平均值从之前的(M=2.45,SD=1.501)提高到(M=3.21,SD=1.149),平均值差为+0.76。数据充分表明,演讲中使用笔记的程度逐步减少,也就是说,大脑记忆信息的容量即工作储存器在逐步增大,相应地,第二语言产出信息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所以,演讲训练中教师要培训学生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用脑记完成演讲内容的逻辑构架和新旧信息的记忆和组合,从而锻炼并增强口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忆能力,即短时记忆能力。脱离笔记的演讲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在口译中尽量不依赖笔记,而主要依靠脑记来达到充分理解话语信息和讲话者含意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十项能力中的提升较为明显,平均值由培训前的(M=2.50,SD=1.489)和(M=2.44,SD=1.510)提高到培训后的(M=3.23,SD=1.141)和(M=3.21,SD=1.149),平均值差分别为+0.73、+0.77。演讲训练要求学生把准备阶段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分类汇总,储存在大脑里,然后用英语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而点评训练则要求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过滤所听到的信息,获取与自己思想不一致的内容并提出论点进行说服性演讲。由于前者训练时间较长,因此与演讲相关的信息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较为明显。相反,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劝说能力的提升相对薄弱,其平均值差仅为+0.14和+0.06。事实上,译员在口译时的信息重组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口译的成败和口译质量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批判性思维和劝说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起微乎其微的作用,因为口译是用目的语将原语重新表达的过程,它不需要译员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原语并加入自己的观点,也不需要说服听众,让听众相信或者批判演讲内容。

四、结语

合格译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公众演说家。研究结果表明,演讲艺术的培训有助于提升译员的口译表达能力;口译是演讲艺术的升华,它是一种再创新行为。口译学习者应清楚地认识到即席演讲对提高口译能力的作用,以及在口译中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演讲策略。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培养译员的公众演讲技能,可以有效全面地提升其口译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Beebe S. A., Beebe S. J.. Public Speaking Handbook[M]. New Jersey:Pears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2.

[2]Gile D..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s a Cognitive Management Problem [J]. Applied Psychology,1997,(3).

[3]Lim H.. Teaching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J].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2001,(3).

[4]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7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1.

[5]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10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8.

篇2

所谓思想品德课时事演讲,就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上课前几分钟,教师让出讲台,由学生走上讲台以自主演讲的形式,对全班同学进行5分钟左右的时事讲演,之后由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点评。一般每堂课安排两位同学参加,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时事演讲一般从初一年级开始,由于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演讲培训,不明白演讲的内容与要求,教师必须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初一年级的学生不想发言,更不想走上讲台发言,有的有自卑感,有的自信心不足,有的缺乏必备的演讲技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我常用的一句话是:“要想当总裁,必须上讲台。”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他就得面对多少人。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当总裁的志向,教师也不能苛求他们。不想当总裁,至少也有可能当一名推销员,当推销员要面对顾客,与人说话,交流,这要我们大胆地面对他人。也有些同学说,我不想从事这样的工作,我想从事科研型工作,不需要太好的口才。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你总得去应聘,总得成功地找到工作,否则就只能喝西北风。经过我的动员,学生基本上都能认识到时事演讲的重要性,从而克服上台的恐惧,大胆地走上了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是搞好时事演讲的重要前提。

二、专题培训学生演讲的基本能力是搞好时事演讲的关键环节。

接着教师要培训学生有关演讲的基本能力。演讲的内容是要求学生选择最近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国内时事,也可选取社会热点时事,还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事。时事演讲演讲必须与教材理论有机结合,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学生演讲的时候要对时事内容加工,分两部分表述,前半部分描述基本内容,后半部分是自己对此时事的看法。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演讲的技巧性要求是:学生演讲的声音要清晰响亮,使用普通话演讲,语气要抑扬顿挫,不要一个声调讲到底;演讲要自信,面对同学,学会用目光与听众交流,自然大方,并注意身体语言的恰当运用;演讲的内容明确,层次清楚,思路清晰,视角独特,演讲的方式力求有新意;注意演讲的礼仪,着装整洁,注意起始语与结束语及敬礼的运用,开始要敬礼并问好,结束时要说:“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并敬礼。以上是对演讲者的简单要求,这样做能为后续演讲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其他学生的要求是:做文明的听众,展示自己文明的素质,也是尊重演讲者的基本礼貌,同时要求学生听后思考,并对演讲者进行点评。点评的基本要求是:听众对演讲者持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态度,先讲其优点,接着讲其不足,再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进行以肯定为主的总评,教师进行引导。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前时事演讲实践的成就与问题。

多年来,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时事演讲开发学生能力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时事演讲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智能,所有的学生的语言智能都得到有较大的发展。初中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重大时事,恰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事演讲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口才,而且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时事演讲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时事演讲的准备过程中,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论证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日积月累,学生便会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思维能力。最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智能,和谐师生的人际关系。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关注时事,让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事情、互相交流了看法,同时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交流总结的能力。这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当然,在思想品德时事演讲活动教学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部分学生虽然经过了培训,但是对演讲的技巧仍然不能熟练运用。有的学生态度不端正,准备不充分;有的学生上台之后情绪紧张,语无伦次,礼仪失当;有的学生选材不符合要求,没有联系教材;有些感想不够丰富,考虑问题简单不够全面,没有理论联系实际;此外还有一些不遵守演讲的纪律,不能认真倾听,等等。种种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时事演讲的责任在广大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担当起这一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这项工作,这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必将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美]Linda Campbell、Bruce Cambell、Dee Dickinson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9.

[2]徐蓝编著.处世口才.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

[3]宿春礼,廉勇编著.人生哲理全知道.华文出版社,2009.11.

篇3

叶圣陶先生曾说:“听就是读,是用耳朵来读。”在课前组织学生上台进行演讲,台上讲、台下听,学生们从听的过程中,可以培训注意力、联想力、思维力、记忆力;可以使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有一定提高。学生听同学的演讲,有要点地去听,多听别人怎么“说”,从听别人的“说”收集信息,并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同时,还可学到更多的演讲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演讲,训练发音、发声、语调、语气、语速、态势语言,使学生能够读准声、韵、调,同时可以注意到发音时的口型,做到吐字、发音时清晰、准确,自如换气;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及方法,克服“想说却不敢说,敢说却又不会说”的毛病;可以使学生通过不同语气、发音效果表达出不尽相同的感情,说话时情感饱满,情动于衷。总之,能够让学生恰当自如地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姿态,取得语言表达和表情动作和谐统一。

为了做好演讲,老师必须提前“备课”,让学生们从图书、报刊、影音资料、网络以及自然、社会、人文中搜集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对学生修养学识有较大教育作用,能起到陶冶情操、感化心灵、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力和思辩力。

学生在演讲准备过程中,要做好充分准备,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为了达到更好的演讲效果,让同学养成摘抄、写随笔、诵美文的好习惯。

二、课前演讲方法

课前演讲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并在相应阶段对学生的阅读、资料收集、演讲技巧与方法进行指导。

1.通过自我介绍相互了解

学生在自我介绍时,老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其内容丰富、新颖,要有特点、有个性、有吸引力。

2.讲一讲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名著、名段

名言警句、名著、名段,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激励、警示作用。让学生分析名言警句,结合生活谈感受、认知、启示,能打开学生的心灵天窗,激起学生做高尚的人的愿望。学生为了能够做好演讲,选择很多句子,进行思考、串连、重组,积累知识,丰富了语言,既培养了阅读兴趣,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扩大了阅读面,提升了阅读量,受益良多。

3.提倡即兴演讲

老师在课前告诉学生演讲主题,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学生集中精力,迅速组织好演讲内容及大体思路。即兴演讲实质上是思维训练,确定演讲主题后,学生需迅速确定演讲中心、组织内容,贯通思路,然后出口成章。通过即兴演讲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即兴思维,使学生精力集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必备手段

为了更好地进行好语文课前演讲,必须采取一定“手段”,做好语文课前演讲的“质量跟踪”。这样,才能提升语文课前演讲实施效果,从而稳妥地推进语文教学。

1.采取“两期两查”

学生的记载是检验学生准备演讲材料和记录别的同学的演讲内容的重要依据。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许多同学有阅读、听讲不做笔记的习惯,而这种记忆往往有效期不长,且不便于以后查找。只有勤动笔、做记载,才能为演讲累积大量的素材,发挥阅读和听讲的作用。从学生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分析、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从“强迫”入手,使学生逐渐养成记录的习惯。

2.及时点评、评分

篇4

前 言

演讲与主持作为强有力的沟通手段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公共场合演讲或者主持活动并非一件易事。然而,在当代的生活中,演讲与主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工具。如何利用好演讲与主持这语言工具,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关键在于掌握演讲与主持的技巧。

1、演讲与主持技巧

1.1 演讲基本技巧

演讲是一种语言传播活动,通过人的口腔发声,运用特定的语词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听众传递、交流信息。

任何形式的演讲,开头总是关键。在演讲开始后的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内,听众通常会决定是否接受演讲,是否听下去。有趣的是,准备演讲从来不是从开头入手,而是应当先确立演讲的目的,然后围绕目的收集材料,并将材料加以组织整理,最后要做的才是着手准备开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选择正确而恰当的开头方式。

演讲者应该善于在演讲中根据演讲主题的需要调动种种艺术手段,营造出一种既切合演讲主题又适应当时特定现场氛围的气势,以期把听众带入演讲独特的艺术境界中,并把演讲推向,使演讲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鼓动性。这就有必要使用演讲中的“造势”技巧。在演讲中,一般可以运用欲扬先抑法、语义转折法、铺陈渲染法、“卖关解扣”法、层层推进法和连珠反诘法等方法来“造势”,从而使演讲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演讲的实质就是说理、阐述自己的观点,对此观点进行夸大弘扬,或者由此驳斥某种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因而,演讲的内容更为重要。从立论的角度讲,必须要立论正确、新颖,有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演讲者对生活的体验和归纳从而产生观点,它是演讲者对生活的一种独到的正确的见地。但是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演讲者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无论运用多少修手段,多么华丽的藻,多么震撼人心的气势,他的演讲必定仍是失败的。因此我们经常听到的立论正确就是大楼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稳,必然出现危楼。

那么如何检验一场演讲是否成功,取决于听众是否接受演讲者所传递的信息。这就要求演讲者在演讲前充分了解大众对自己所要讲述问题的倾向,大众的现状、背景、文化程度等等,换位思考问题,从而确定演讲所要传递的信息。

1.2 主持基本技巧

主持人在主持时要消除羞怯紧张的心态。语言要自然而流畅,切勿模仿他人。毫不困难地表达自己,能够毫不畏惧地使用独特的、个性的、富于幻想地方式,说出自己想对观众的话。千万别把自己装进模子里,抹杀了自己的个性,要给听众一个独特、创新、富有魅力的自我。

主持就更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台风很重要,站姿很重要,要有定力,大大方方,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主持人不同演讲,他需要有控制全局的能力,也不是一定的幽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说多练,增加实战经验,口才,发音,着装等。所以说,作为主持人,要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生动、巧妙地向对广大听众,需要高超的艺术和良好的口才,这是需要长期实践和锻炼的。

应变能力对于主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突发事件,在主持各种活动中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快速恰当的处理好突发事件至关重要,也成为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有效的主持,可以将可能不太好的事件转变为有利事件,反之,不能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很有可能将活动办坏。由此可见,应变能力对主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实例分析

笔者是一名教育基层工作者,主要从事学校教师的管理、安排等工作。每学期,都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如何将自己的职能发挥到极致,做好小学教育工作,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每学期,给全体学生做纪律、动员等演讲至关重要。好的演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严守学校各项纪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首先,应该了解现代学生的特点,现代的时代背景,也可以找些学生聊聊天,找到他们现在乐于听的切入点,比如很火的动画片,流行的用语、游戏等等。其次,演讲的内容要正确,必然是有关学习、学校纪律、同学关系、与师长的关系等等。除了立论的真确性,针对小学生,演讲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容易接受,不能像给成人传递信息一样,用比较华丽的藻,相反,较通俗易懂的反而是最好的。演讲的态度,对孩子们来说,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和蔼,掌握好度最重要。

在教师会议中,主持的技巧就会显现出来。在各种会议中,也有不同的主持技巧。譬如,在优秀教师表彰会上,既要充分体现出其优秀事迹,使其的精神被大家所熟悉,效仿其行为,为教师队伍增光添彩。同时,也要恰当鼓舞全体教师,振奋士气,使大家团结一致,共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在教师座谈会上,要使用不同的主持技巧,引导所有教师畅所欲言,讲解各自的独到见解,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通过互相交流,会使每个人迅速增强教育技艺。这时的主持不是侧重于某一个人,而是使大家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共同为教育出谋划策。

3、结论

上千人聚集一堂,听众们都希望演讲或主持者像在私底下聊天一样,直截了当地说出主旨,态度也要像私下和听众中的某一个人交谈那样亲切。“平常说话的语调”但应该再稍微提高一点。唯一能够学会这种技巧的方法是练习。如果练习时发现自己说起来扭扭捏捏,就必须停下来以自己说:“清醒些!要富有人性,要自然一些。”就好像一扇好窗户,它本身并不会引人注目,只是默默地放射进光线。正确的观点,丰富的藻,势不可挡的气势,灵活变化的各种风格,掌握这些要素,抓住演讲与主持这种语言艺术,会牢牢抓住听者的注意力,让你的活动取得成功。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时代,演讲与主持对于每一个来说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抓住演讲与主持的要领,充分利用这些语言艺术,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类人才都应该抓住各种机会,训练自己的演讲与主持能力,珍惜大好时光,潜心学习真本领,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66-02

1. 引言

口译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语言交际活动,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即时准确地用口头表达出来。[1]由此看来,表达是口译的必要步骤也是最终结果,同时又是衡量口译质量的依据。译语表达要迅速,交替传译通常要在发言人话音刚落时即开始翻译,停顿时间一般不能超过5秒钟,否则会影响现场的气氛和听众的情绪。这实际上对译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交传译员在表达时不仅要保持思维敏捷,同时也要在表达的过程中保持发音清晰,音量、语速适中,面对观众要沉着冷静落落大方,并与之保持目光交流,并且要根据讲话人的语气、措辞和风格等采取相应的表达方式。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与公众演讲时需要掌握的必要技巧有着共通之处。

显而易见,对于口译受训者来说,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公众演讲技能十分重要,因为要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只有双语能力而没有经过系统的技能训练是很难成为合格的译员的。所以在口译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公众演讲的技巧训练能辅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住发言人的讲话信息,从而进一步快速、准确、得体地完成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表达。本文试从Daniel Gile的口译理解公式着手,探析公众演讲技巧在交替传译中应用的必要性。

2.从口译理解公式谈公众演讲和交传的共通性

在口译中,理解源语是口译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对此,口译界世界知名教授丹尼•吉尔博士提出了C=KL+ELK+A的口译理解公式。其中,C代表Comprehension(理解),KL代表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语言知识),ELK代表Extralinguistic Language(语外知识),A代表Analysis(分析)。[2]这个公式诠释了理解的内涵,从本质上讲它是语言知识、语外知识和分析这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要快速准确地理解源语信息,译员首先需要很好地掌握源语的语言知识和语外知识。其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知识以及语域、衔接、连贯等语篇知识。语外知识指的是语言之外的知识体系,既包括广义上的百科知识,也包括狭义上的情境知识和专题知识。[3]另外,口译分析也是贯穿口译理解始终的关键,它为译员准确理解和顺畅表达提供了保障。分析包括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话语和跨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它既作用于理解阶段以帮助译员获得讲话人所传递的信息,又作用于表达阶段以使译员将信息用听众所能接受的目的语表达出来。在口译中,译员通过对话语的分析,充分理解发言人要表达的本意,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词汇、语域、语气和语体,将其译成目的语,以此完成口译任务。

同样,公众演讲也要求演讲者在语言表达上注重把握良好的韵律与节奏,强调语音的准确性和口语的流利度,同时也要做到准确达意,措辞恰当,内容完整。再者,掌握公众演讲的艺术也需要大量的语言以外的知识的积累。演讲者的讲话内容要达到令人信服的效果就必须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达到这些要求仅凭有语言上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功夫在诗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公众演讲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这包括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日常生活和周遭事物的关注了解。而这恰恰又是与口译中要求译员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的百科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不谋而合的。另外,不论是公众演讲者还是交传译员都必须拥有的语外素质就是要有出众的记忆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在不可能有机会借阅工具书的情况下凭记忆准确详尽地进行表达,包括所需的大量词汇、成语、典故等等;另一方面能够承受来自现场的压力,面对听众不怯场、不心慌,不会因情绪紧张而影响发挥,乱了阵脚。谈到分析,公众演讲跟口译一样,在结合语言内和语言外知识的同时,需要快速、正确地分析和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根据听众的反应进行自我调整,在有限的时间内妥善处理随时出现的突况。

3.公众演讲技巧在交传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公众演讲和交替传译的共通性,在交替传译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公众演讲的技巧显得尤为必要,并逐步应该发展成为当今口译教学的一个环节,赢得对其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度。因此,口译课堂应该提倡将公众演讲的技巧与口译技能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来,第一,负责口译教学的老师应让学生在口译上让学生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和总结,公众演讲的这一技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口译上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原语信息的预测能力。第二,通过在公众演讲中作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材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这有利于学生衍生到口译当中,做好译前的背景资料储备工作和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工作。第三,由于交替传译和公众演讲都采用的是开放式的口头表达方式,因此,在语外知识方面,可以把公众演讲中对讲话者身势语以及眼神的交流应用到交传中来,应提醒学生在口译过程中举止、表情和手势等因素的把握,使他们在受训过程中使自己的口译表达更加传神,更加得体,从而达到和观众更为良好的交流效果。第四,把在公众演讲当中对语言组织的训练要求应用到交传中,使译员在瞬时做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措辞,何种句式以及何种结构,在语言层次上做到清晰明了,自然流畅。

此外,由于公众演讲和交替传译都是即时即兴的口头表达,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成为了顺利完成任务的保障。因此,公众演讲中角色扮演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不仅迅速地消化课堂上所掌握的技巧,同时也训练了自己如何在众人面前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并应对各种临场情况的处理能力。这一训练环节在交传中的应用能够帮助译员塑造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临场口译中敏捷的思辨能力和社交场合适应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讲演技巧的训练能为口译教学提供一个积极动态的环境,对学生在语言和语外知识上的培养和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4.结语

丹尼•吉尔博士的口译理解公式带给了我们在口译教学上新的启示:良好的公众口译技巧训练是交传训练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译员的语言素质,语言的组织和构架能力,各种语外因素的把握和关注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对现场的临时应变能力都直接决定着口译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口译人才必须要意识到在口译课堂的内外加强学生公众演讲能力的训练,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口译综合能力以及他们的自信心。相信在口译课程技巧的优化改革下,口译教学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高素质口译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Gile, Daniel.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Gile, Daniel. Issues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to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 In Dimitrova and Hylyenstam (eds.)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C]. Ams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篇6

技巧一:平时就做准备 随身要携带纸笔,把你看到、听到任何有趣的事记录下来,平时搜集的这些题材,上台时都有可能派 上用场。

1985年,黑幼龙参加大儿子黑立言在大学里的一个颁奖典礼,副校长在台上对底下的学生说:“你们 今天能够得奖,证明你们的记忆力比别人好,不过也仅限于考试前那一段时间的记忆力。如果,我们现在要 你们重考一次,有勇气重考一次的人请举手。”

结果,底下没有一个人举手。这时候他又说:“分数再高,只是一时的成绩,还不如把沟通这门课学 好,对于你的人生会产生更高的价值。”

黑幼龙听罢,马上把这段话记下来。后来有机会到学校演讲,常常会应用这段素材,因为跟考试、分数有关,学生听起来,比较有亲切感,也容易产生共鸣。

其实,很多演讲高手都有类似的习惯。有一次,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在等飞机的空档 看杂志,一般人看杂志,可能就是翻过去了,看到重点,就在贴纸上记一下,黏在书页上。我们平时看书或 杂志时,遇到精彩的内容,也许就折一下,可是事后很容易就忘记了,而石滋宜博士这样的阅读方式,找起 数据来,就方便多了。

技巧二:不要写演讲稿 因为求好心切,很多人为了要让演讲获得满堂彩,除了事先准备很多资料,还一字一句地写下演讲稿 。但是,这样就能让演讲变得更精彩吗?黑幼龙的答案是,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让我们回想一下,什么样的演讲,听起来最枯燥无味?很多官员面对公众讲话时,难以产生让人想一 直听下去的魅力,那就是因为他们只是在念事先写好的讲话稿。

写下的文字,和我们在口头上所说的话,不太一样。比方说,我们写稿子时会出现“之”这个字眼, 但是平常人在说话时,很少会出现“之”。还有,我们提到价钱时,书面的稿子会出现“三元”,口头上的 表达却应该是“三块钱”。如果你只是在念稿子,就不像在“说话”,也就是说,你并没有在“沟通”,就 更别提说服力了。

一个在演讲中念稿的人,即使他说得再字正腔圆,因为不夹带情绪,也就难以令人感动。所以建议最好 不要写演讲稿。可是,这并不代表,你不该事先组织演讲的内容,你再根据大纲进行发挥。这样,你说的话 听起来才会更有“滋味”。

技巧三:运用说故事技巧

在某一次的卡内基训练班上,卡内基先生给了学员一个题目,就是谈“成功之道”。一开绐,学员们 谈起“勤奋”、“坚持”、“进取心”,都是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卡内基给学员们一个建议,要他们找出 身边的两个朋友,一个成功了,一个没有成功,用他们的故事来谈“成功之道”。

在一位学员接受了建议,轮到他上台时,就讲了两个大学同学的故事:我的这两个同学,一位个性保 守、谨慎,对金钱十分计较,志向倒也不小,他在毕业时曾经强调,绝对不从最低的阶层做起。结果,一直 等着好运从天而降的他,经过了25年,还待在当初最被人看不起的低职位上。

另一位同学则是天生的交际家,人人都喜欢他。虽然他野心不小,却还是从最基层的职位开始做起, 只是随时注意是否有更好的机会。他后来到纽约和别人合组公司,开始做承包生意,接下一家电话公司的案 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果然赚了一大笔钱。

不用多解释,一般人都可以从故事中了解,什么是“成功之道”。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诠解 主题,更容易吸引听众的兴趣。这就是“描述”的魔力。

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就说得平淡无奇,但是有些人就是能够讲得生动活泼,让你听得津津有味。重点 在于,你懂不懂运用描述,来丰富你所想要表达的重点。美国知名女主持人欧普拉就说过,描述,是用语言 画一幅画,然后你把这幅画,送到听众的心头上,让他看到的也是一个画面。

技巧四:建立自己的风格

篇7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演讲是指演说或讲演。演说是“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或就某个问题对听众发表的见解。”讲演是“对听众讲述有关某一事物的知识或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王守仁教授指出:“把握英语演讲的特征,可以从演讲与平时讲话的不同之处入手。中文里‘演讲’这个词是用‘演’来修饰‘讲’,十分贴切,我们不妨从”演”的角度来认识演讲。”但是,在现实中,英语公众演讲或英语公众演讲教学,对“演”的把握并不够准确,可以说是较弱的一环,从而影响了演讲或演讲教学的效果。正如全球顶尖商务沟通大师杰瑞?魏斯曼所指出的:“演讲就像链条一样,最弱的一环决定了整体的强度。”本文着重从指导和培训学生英语演讲的实践来论述英语公众演讲教学的“演”能力培养。我们还是按王守仁教授所提出的从演讲的表演性、演绎及演义成分来理解演讲。笔者认为,“演”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

二、英语公众演讲中的“演”能力内涵

(一)演出。演出是指:“把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演给观众欣赏”。这个“等”也应该就包括了演讲。演讲中的“演出”有一定的要求。一是着装的要求。一般来说,公众演讲是在正规场合,衣着打扮一般以正装为宜。不过,最好还要考虑演讲的主题、演讲的语言风格等因素,演讲者的着装与演讲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场景)、演讲的内容要相协调。二是肢体语言的要求。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表示使用身体运动或动作来代替或辅助声音、口头言语或其他交流方式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的一个术语。它是副语言(paralanguage)的一种类型,副语言包括各种形式的非口头语言的人类交流方式,包括不为人注意的最细微的动作,例如眨眼和眉毛的轻微运动。肢体语言可以与面部表情结合使用。我们知道,完美的演讲=55%形象+38%声音+7%语言,肢体语言在演讲中最重要,这里的“形象”不仅是指演讲者的外表,更不是指PPT的样子,它主要是指演讲者的肢体语言。

(二)演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演示是指“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演示在英文中对应的是Presentation,多用于商务或其它特定场合,指的是借助有声语言、肢体语言和演示工具(目前主要是多媒体PowerPoint)对某个特定内容予以讲解或展示。Presentation与通常的公众演说主要区别在于多媒体PPT的介入,因此,演示的关键在于演讲者与演示工具之间相协调。首先是演讲者是否选择使用PPT。幻灯片的引入对演示无疑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不加节制的过多使用就会喧宾夺主,给演示带来麻烦。其次是演讲者语言和幻灯片资料之间相协调,哪些适合由演讲者表达,哪些适合用幻灯片呈现,哪些可两者结合起来展示,这都是要仔细斟酌的。再次,演讲者面对听众与面对幻灯片相协调。可想而知,演讲者的眼神在听众与幻灯片之间不停游离时,带给听众的将会是什么效果。

(三)演绎。演绎的本义是指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是相对应的。演讲中的演绎则是强调演讲的思维逻辑与推理论证,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归纳推理。演讲,包括英语演讲,历来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曾提出以英语演讲比赛为手段来融合各门课程,实现思辨能力的综合性和渐进性发展。演讲中的演绎表现在演讲的听、写、讲、演、答、辩六个环节中,从演讲的准备到演讲的进行,再到演讲的总结都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四)演义。演义本来是指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而英语演讲中的演义则是指演讲者使用的具体事例(examples),或是演讲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真实故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事例,演讲就会空洞无物,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可见,采用事例的演讲因此而具有演义性。

(五)演练。演练对于英语演讲而言,就是正式演讲前的练习与排练,类似于文艺演出的走台与彩排。演讲技巧的提高,关键在于练习、练习、再练习。从练习所面对的对象来看,由先自己练习,在熟悉的家人、同学或朋友面前练习,再到陌生的观众面前练习;练习的步骤由带稿练习,到半脱稿练习,再到全脱稿练习;练习的阶段由先独自练习,再向公众预演。

三、英语公众演讲教学中的“演”能力培养实践

笔者长期担任英语演讲教学及演讲比赛选手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从学生的实践中能够感受到学生演讲者在演讲中充满着“演”的味道,在比赛的现场也经常能看到参赛选手的“演”味。不可否认,适度的“演”确实能够增强演讲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但是,现实的担忧有两点:一是演讲者的过度表演。许多选手的演讲更像是演出节目,演讲者本人仿佛就是一个演员(actor或actress),而不再仅仅是一个speaker了。我们知道,演讲,演讲,“讲”是第一位的,“演”只是修饰“讲”的,“演”最终要落实到“讲”上面去。二是“演”的单向性。许多演讲参赛选手只注重表演,而对演讲的其它四个“演”(演示、演绎、演义及演练)却缺乏应有的关注。“演”虽然只是“讲”的修饰,但却能影响“讲”的效果。缺乏“演”的“讲”必是无活力、缺乏生机的演讲。下面,我们以历届英语演讲比赛的实例来加以说明:

南京大学的学生多次在“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冠、亚军,这与注重演讲中的“演”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演绎的角度看,首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刘欣从家人对电视频道节目的选择,自己工作就业的选择述说了选择的重要性(Knowing the Consequences of Choice);第10届“21世纪?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夏鹏以自己所处的城市,以自己与外国学生的对话,以及和图书管理员的对话为例述说了“城墙与桥梁”的故事(Walls to Bridges);第12届“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陈星讲述的是参加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的亲身经历,……六名选手无不例外的都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演”出了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从表演的角度看,无论是陈星演讲中与小男孩的对话,或是王媛(第8届“21世纪?爱立信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亚军)演讲中与旅行社的对话,还是夏鹏手势的运用和停顿都“演”出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四、结语

篇8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转变,使得我国对外语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其中尤其需要英语人才。因此,在培养社会未来人才的大学教育机构中,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尤为重要,其可有效帮助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发掘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势。但如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行英语演讲教学实训,仍是当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以下几点对此进行简单分析。

一、增强学生英语演讲表达技能意识

在英语演讲实行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故此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向学生传输更多英语演讲表达技巧、理论知识等相关知识,以不断增强学生在英语演讲实训中注重表达技能的意识。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英语歌剧、演讲视频、诗歌朗诵等表达方式与思想感情相互融合的表演录像,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对表演录像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并让其指出自己认为表演录像中的演讲突出点和亮点,以引导学生不断注重英语演讲的口语发音问题和思想感情问题,使其逐渐获得逻辑性较强的英语演讲思想结构和标准化的英语演讲表达方式。另外,教师在开展英语演讲实训过程中,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演讲气氛,运用恰到好处的细微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演讲内容的主旨与思想感情,从而避免单一、刻板的演讲练习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演讲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学习表演录像的专业演讲方式与技巧,以及亲身参与英语演讲实践,从而可使学生的英语演讲表达技巧逐渐丰富和多样化起来。

二、扩展英语演讲形式与方法

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一定的英语演讲方法策略与技巧时,教师便应在教学方法与形式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英语演讲实训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学生们日常接触到的生活事件以触发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将其撰写成英语演讲稿件,并尽可能对学生提交的稿件进行批阅与指导,以使学生发现自身英语演讲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其积极提升自身英语演讲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英语演讲比赛,并邀请若干名其他学科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表现进行评价,以评选出英语演讲表达方式、思想感情与表达技巧均优异的学生加以奖励,从而使学生们对英语演讲的活跃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有效提升其英语演讲表达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英语口语学习合作小组,以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对英语口语教学内容进行表演,以不断提升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的即兴表达能力。最后,学校应提起对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高度重视,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开展相关的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并邀请权威的英语口语教授来定期开展相关的英语演讲培训等,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丰富和多样化的英语口语教学,使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英语演讲实训注意事项

教师在进行英语演讲实训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身的引导地位,积极端正主次地位相辅相成的教学观念和态度;还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英语口语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在欢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升其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讨论中,对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以及英语演讲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加以及时纠正与指导,并且尽量做到逐一指导。其中在对学生进行逐一指导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对英语口语重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等进行充分了解,从而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带动学生英语口语实训气氛,并不断鼓励能力较差的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帮助其树立学习英语口语的自信心;在演讲结束时,还可要求平日里极少发言的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演讲进行简要点评,从而增进其对英语口语的感知能力,提起其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师在英语演讲实训过程中,应积极加强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口语,使其英语口语能力不断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对于当下的大学生而言,是一项能够帮助其在未来发展中更占优势的技能,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应积极加强学生英语口语的教学,运用英语演讲实训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从而促使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佳.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融入英语演讲教学的实训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06):123-124.

篇9

10月12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期盼已久的《演讲智慧》培训分享,此次培训是由陈董亲自为我们现场演绎。因此,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心灵体验。

整个培训用了整整三个小时,陈董结合了他许多亲身的经历,为我们分享着演讲技巧。一直以来,陈董就是我们公认的魅力演说家,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是我们的荣幸。

在培训中,陈董讲述了他们18年从事物流工作,一步步走到今天,从一个不知名的驾驶员,走入现在的互联网+,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与信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这点让我非常佩服与感动。

培训PPT总共是39页,制作精美,内容新颖,数字化、图片化、文字化相结合,再加上陈董整个下午的用心付出,让我们每个小伙伴都感到亲切、自然,收获满满。当听到陈董说自己以前上台前对着镜子拼命练习,反复朗读,到了上台依然紧张,但经过他无数场的演讲与练习,现在可以站在演讲台上从容的演绎自己事业、自己的人生。这是多么美妙的过程呀!听到这段,我也回想自己过去上台主持及演讲的经历,也是一步步的锻炼自己,从脸红,紧张,到现在的坦然面对各位伙伴们,这当中,有多少人的包容,有多少次的突破自己,真是感慨万分。我心中对陈董的敬意油然而生,这几年是陈董给了我一次又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在大众的每一天都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体验,从刚进公司组织日常办公会议到大型年会的组织与主持,每一次陈董都会给予专业的指导,让我不断成长、促我不断进步。

以前总是觉得陈董的演讲特别有感染力,我们似乎如何模仿也达不到这种效果,正如一句广告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非常贴切的形容着陈董语言魅力的不可复制性。 在PPT上所展示的每张图片,都很生动的表达了演讲者主题,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演讲智慧的重要性,及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篇10

听讲,在紧张的培训过后,事实上我们对这些授课的软技巧真的掌握不是很好,过了2个月后的今天,就是我们考试的时刻来了,三天的课程,分行的领导会在最后一点看我们整体的汇演,这次来参加培训的全部是分行经过选拔的精英,大家无论从业务素质还是口才都是经过了挑选,今天的第一天一来就是一个试讲,准备的内容就是即兴演讲20分钟……随着我们准备内容越来越多,在最后领导面前表现的,就只有5分钟……

5分钟演讲,一个重要的课题!时间的掌握,内容的充实,互动的自如!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令人印象和深刻,真不容易!

在第一天的演讲练习中,意外的,我发现自己平时充满创意的写作脑子竟然不太管用,到了台上仍然不能收放自如,这点非常让我困惑,我就不相信可以顺手拈来写作的我不能做好演讲,但是,事实就是偏偏不行。

第二天,问题又更多了,发现虽然我有平时写作的根基,内容充实不是问题,但是在表达思维方面过于跳跃,下面在听讲的同事根本就不能完全明白我说的话……

已经到了最后紧张的第三天了,天,我几乎这几天晚上都没有睡觉……在反复琢磨着该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自己……对于平时又没有经常演讲的我,怎么办呢?

呵呵,自我提升原来是这样简单!

您有耐心地观察吗?在一个团队里,有人亲和力很好,有人表达非常清晰,有人很会讲故事层层深入,引人入胜,有人逻辑性非常强,有人声音很动听……

篇11

总体来说,经销商培训目前存在以下六大软肋:

1. 经销商的培训缺乏总体规划。主要表现在:盲目地安排培训工作,培训规划与厂商的战略发展规划脱节等方面。

一般厂商安排经销商大会,总是在还有一个月就要召开的紧急时刻临时来决定在经销商大会上添加一个培训单元。或者是看竞争对手安排培训后,经销商反映不错,为了不甘落后所以他们也要安排培训。其实,经销商培训并不一定非要在经销商大会时安排,也不仅仅限于现场培训这一种形式。渠道培训首先应该根据厂商的战略发展规划来制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来执行。例如,新品上市要安排对经销商的新品产品培训、促销培训;双节前要安排对经销商的激励培训、销售培训;对新加盟的经销商要做企业文化、渠道政策培训;对老经销商要定期做提升培训、执行力培训、忠诚培训等等。

总之一句话,经销商培训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经销商培训也需要战略规划。

2. 经销商培训的主体选择上有欠缺。主要表现在:盲目地选择培训师或第三方培训机构,培训主体的选择上与经销商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有的厂商为了省钱,总是派驻厂商的自己人来对经销商进行培训;而有的厂商则看哪位专家的名气响就选哪位培训师或者看哪位老师要钱少就请哪位;另外还有一些厂商则是哪家培训机构规模大就选择哪家培训机构,凡此种种都是盲目的。正确的培训主体的选择应该与经销商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例如,在对经销商讲解渠道政策、企业文化培训时,厂商最好派公司老总亲自来讲解,既有说服力,又给经销商自家人的亲切感。而对经销商讲解销售技巧,则可以选择一两位优秀的经销商代表来登台演讲,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找不到这样能讲的优秀经销商,则可以聘请外界的销售技巧培训师来登台。而执行力、领导力、营销团队管理等既要有理论支撑,又得有实践指导的培训内容,则要求有很好的培训技巧,才能把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开来,这时厂商就应该邀请专业的培训师来做培训。虽然专业的培训师比自家的培训经理的费用高得多,但效果上绝对可以保证。

3. 培训客体的定位上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客体定位不够明确,因而培训客体对培训内容不关心;定位上的问题还表现在,应该安排的培训客体得不到培训,因而培训目标得不到保障。

培训客体指的是接受培训的学员,经销商培训一般台下坐的都是经销商,但经销商也分为三六九等,并不是可以一勺烩的。例如,在三星经销商大会上,听我培训的学员都是各省经销商老总,每年的营业额都上亿,我给他们演讲的主题是“提高经销商竞争格局”。而在英特尔经销商大会上,听我培训的学员则大多是IT经销商的主力销售精英,我为他们演讲的题目是“IT零售终端销售技巧”。上亿销售额的经销商老总要听的内容绝对和销售精英想听的内容不一致。经销商老总对销售技巧肯定不关心,而销售精英对竞争格局也没兴趣。因此,培训客体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CBI组织的2006年中国IT渠道论坛上,我做的讲演得到了大部分人的称赞,但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了相反意见,据调查,所有的渠道人员对我的培训打分非常高,因为讲演的内容对他们的工作非常实用有帮助;而持相反意见的小部分人则是在此次论坛大厅做产品技术介绍的技术人员,他们更加关心技术好坏,相对不在乎渠道销售人员的销售难题如何解决,这就是培训客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因此,经销商培训要保证培训效果,就要对培训客体和培训内容要进行严格地匹配,不能让目标不同的培训客体听同样的内容。

4. 培训内容选择缺乏开创性。培训内容的选择上,不能根据相关培训客体的需求及时更新,比如局限在产品培训上,而忽略了技术应用的培训,就不能满足相关客体的需求。

IT厂商尤其在经销商培训上犯这个错误。他们往往只注重产品的技术培训,讲我这个产品应用了第几代高科技产品,处理速度是多少,内存是多少等等。殊不知,经销商想知道的并不止这些,他们还想知道的是在实际的销售中,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让消费者能听得懂这些专业的技术语言。在这一点上,Intel做得非常好,他们特意邀请我对“双核”产品的销售术语进行了通俗化卖点提炼,并把我的培训内容录制成光盘形式,分发给全国的经销商。

5. 经销商培训的形式不能灵活应变。主要表现在:只使用固定的培训方式,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更新,灵活地变换培训形式。

将全国的经销商都组织起来,少则花费上百万,多则上千万。而且培训时间受限制,市场变化这么快,不可能随时进行新内容培训。因此,选择更为便利的网络培训、卫星培训等方式则是与时俱进的智慧选择。

IT行业可以说是科技含量最高的行业之一,而网络的应用则是IT行业的首选。因此,IT行业的经销商培训责无旁贷地成为第一批采用网络在线培训、光盘培训、卫星课堂培训的先行者。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68—03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缺乏明显的办学特点,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模式类似于本科教育,没有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精神的深入,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但实际上形式大于内容,没有真正起到人才培养的作用。高职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需要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认真思考、努力探索和实践。

基于高职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体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培养方案中,加重实践教学的比例,从课内实训到顶岗实习,以及各项技能竞赛的开展,为学生创造了各种实践机会。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部分重点课程还设立了实训教学周,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完成专项综合性技能训练项目。

由于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文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以模拟或参观为主,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难以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例如推销与谈判实训,在教室里模拟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面对的就是教师和同学,基本上没什么可变环境因素。但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环境和顾客的变化因素非常重要,特别是上门推销很具有挑战性,是很好的锻炼。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推销和谈判过程,在“推销与谈判实训”的课程实训周,教师主动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与企业共同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校企合作、真枪实战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推销与谈判过程,从真实的工作过程中理解和加深对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开始设想与商家联系,在实训周以批发价购进商品让学生推销并获利。但此事做起来并非容易,于是想到我们的校企合作单位。设想如果能够得到企业的支持,我们的实训应该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心动不如行动,经过多次与合作单位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 企方选择适合学生在校园推销的商品供学生推销,以批发价与学生结算,让学生有获利的空间,使学生有赚钱的感受,激励学生的推销热情,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 在学生实训之前,企方委派专业人员为学生作相关商品的知识及推销与谈判技巧培训,以利于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达到最佳效果。并委派专业人员为学生商务谈判比赛作评委,进行定评和指导。

3 企方为每位学生准备胸卡供学生实训时佩戴,以利于和相关部门协调。

4 允许学生在实训结束后,商品没有损坏的情况下退回商品,为学生提供风险保障。

接下来又起草了实训计划和指导书,经多次共同商讨、修改,形成一系列的方案和制度,共同指导学生实践。

二、教学模式总体规划

实训周执行早会制度,每天早晨像上班一样按时参加早会,每天早会上要进行个人三分钟演讲,演讲活动结束,进行沟通、交流,早会结束,开始一天的推销工作。商品推销活动进行三天,第四天早会结束后,清货,完成个人推销报告,并准备小组商务谈判比赛。最后一天进行小组谈判比赛、总结颁奖大会,评选出三名最佳推销员和优秀谈判团队。考核成绩包括个人演讲、推销业绩、推销报告、商务谈判等四个部分。

实训教学基本内容安排如下:

星期一上午,早会内容:布置一周的实训任务;商品知识及推销技巧培训(企业培训);分组领取推销商品。下午和晚上,各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推销方案及策略,分配工作任务,实施上门推销。

星期二上午,早会内容:每组指定两名学生进行3分钟演讲,教师点评;学生、教师、企业之间交流与座谈;分组补货。早会之后以及下午和晚上,分组活动,调整推销方案、策略和每位同学的工作任务,继续推销工作。

星期三与星期二内容安排相同。另外,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准备参加最佳推销员竞选演讲;清理余货。

星期四上午,早会内容:没有演讲过的学生进行3分钟演讲,教师点评;最佳推销员竞选演讲;推销实训小结;商务谈判技巧培训(企业培训);分组结算,退回剩余商品。下午,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商务谈判方案。晚上,按要求撰写个人推销报告。

星期五上午,小组商务谈判比赛(淘汰式筛选优胜团队)。下午,首先,进行商务谈判总决赛;其次,总结及颁奖大会(最佳推销员奖、优胜谈判团队奖);最后,提交个人推销报告和小组谈判方案。

三、考核及奖励方案

实训成绩考核分值比例:个人演讲25%、小组及个人推销业绩25%、个人推销报告25%、商务谈判25%。

1 早会个人演讲的考核,内容包括仪容仪表、普通话情况、思路及逻辑性、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由指导教师考核。

2 推销业绩的考核,小组推销业绩的考核,包括小组销售额、利润等,由企业考核;个人推销业绩由组长根据每个成员的贡献考核分等级,在小组业绩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减分。

3 个人推销报告的考核,报告内容包括推销计划、推销过程、推销业绩、收获与体会等。由指导教师考核。

4 商务谈判的考核,内容包括:服装、仪表;举止、礼仪;风采、风格;分工、协作;语言、内容、过程;时间安排;工具运用;总体感觉等。由企业及校内指导教师作为评委,参照考核标准,采取淘汰制产生优秀谈判团队,分数根据被淘汰的先后次序给出。

5 最佳推销员和优秀谈判团队的评选和奖励:(1)最佳推销员,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参加最佳推销员竞选演讲,然后根据推销业绩和演讲情况,由企业及校内指导教师综合评价,选出三名最佳推销员,颁发最佳推销员证书及奖品。(2)优秀谈判团队,给定商务谈判项目,组长抽签决定对谈的小组及上场顺序,企业人士及校内指导教师做评委,采取淘汰制,进行两到三轮谈判产生两个优秀谈判团队。颁发优秀谈判团队获奖证书,且团队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奖品。

四、教学模式的执行情况

1 早会制度的执行。一开始,学生们看了实训计划,情绪比较抵触,抱怨实训内容太多,时间安排太紧,实地推销有困难等。在2008级实训周的第一天早上,迟到的学生很多,状态非常懒散。于是在第一天的早会上我们宣布:这一周我们执行企业管理制度,早会执行企业考勤制度,从明天早会开始执行迟到罚款制度(即迟到5分钟之内,迟到人员罚款5元,本部门其他成员每人罚款2元;迟到5—10分钟,迟到成员罚款10元,本部门其他成员每人罚款5元;迟到10分钟以上,相当于旷工一天,没有成绩),罚款金额结算时从利润中扣除。

这个制度很奏效,接下来的几天,真的没有学生再迟到。这一规定的杀手铜在于,迟到的学生不仅自己受惩罚,还连带小组其他成员受惩罚,涉及整个团队的荣誉。严格的制度、利益的驱动、团队的荣誉感等因素,使学生们进入状态,且充满激情。从此,我们也把迟到罚款规定正式写入制度,2009级和2010级的学生再没有出现懒散情况。

2 三分钟演讲的作用。在实训周的早会上,每个小组每天抽出两名学生进行个人演讲,每位学生都必须轮过一次。学生们的个人演讲内容自选,主要是通过演讲展示自己、推销自己,锻炼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能力。演讲的题材多样,但多数学生是讲推销的感受,通过演讲的内容反映出对本次实训的态度和感受,反映出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和心态,这正好是个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机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演讲,也反映出学生素质的差异,有的学生演讲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且有感染力,时间也掌握得比较好;可是有个别学生提前准备好了上了,讲台却紧张得不知道说什么,讲几句就讲不下去了,但态度是端正的,的确很努力,第二天又重新来讲。这样的学生经受了一次心理素质的考验,收获更大。

3 推销实战情况。模拟演练是市场营销专业最常用的训练方式。在模拟的时候,一切场景都是我们自己设置的,发生的一切都是可预知的、可控制的;可是实战则不同,实战是真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推销的商品包括电脑周边产品和少量日用品,商品单价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有效推销时间为三天,小组平均销售额大约三百二十元,平均利润为一百元左右。业绩最好的一组销售额1365元,利润620.5元。这一组采用了主题义卖营销方式,所得的利润用于捐献和慰问养老院的老人。

在推销实战中,学生们遇到了很多平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例如推销对象的冷言冷语、不屑一顾,甚至是蔑视,有的学生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甚至一些学生还会哭鼻子;推销对象是熟人、朋友的时候,推销工作业绩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又遇到了困惑;还有对推销品掌握情况;等等。有一位学生在早会上演讲时讲到“推销实训伤害了我的心灵”(人际关系角度),也有学生讲到“如何利用人际关系做好关系营销”,还有学生讲到“笑对人生,态度决定一切”……学生们遇到问题、感到困惑、探讨问题、交流感受,最后正确的认识问题、认识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及自己的努力方向,不仅推销技巧得到了提高,而且从做人做事方面都得到了感悟,在问题中收获、成长,从真枪实战中得到锻炼、学到知识。

4 商务谈判比赛。实训周的最后一天安排了商务谈判比赛,小组之间抽签选择对手,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选出优秀谈判团队。

我们每次都邀请企业人士作为专家评委给学生们做点评和指导。学生们穿着整齐的职业装,端庄有礼,一展职业的风采。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也在不断地进步,越来越能够体现出唇枪舌战的激烈场面。比较突出的不足是倾听的技巧运用得不够好,由于没有真正涉及经济利益,还没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们的潜能。但从商务礼仪及谈判技巧等方面使学生们经历了一次很好的检验。我们也在跟企业探讨,怎样给学生提供机会参与真实的商务谈判项目。

五、教学模式创新点

1 校企合作。有效利用校企合作的环境背景,教师与企业分工协作,共同研究实训教学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指导书、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共同考核学生成绩。

2 真枪实战。把在实训室模拟演练的实训教学模式升级为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去真枪实战的实训教学模式。学生推销的是真实的商品,自己寻找潜在顾客、约见和接近顾客、进行推销洽谈、达成真实的交易并获得真正的利润。使学生从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推销与谈判技巧等多方面技能得到应有的训练。

3 借助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绩效考核相类似,成绩的考核与经济效益挂钩,用销售额和利润等指标考核推销业绩作为实训成绩的一部分;早会迟到实施罚款制度,并且是连带责任罚款制度,罚款金额从利润中扣除。

4 采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潜力。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贯穿着竞争,例如,小组推销业绩的竞争、最佳推销员的竞争、商务谈判比赛淘汰式筛选优秀谈判团队的竞争等。

篇13

自有幸加入学生会,我们一直都参加了很多的活动,事无巨细都需要我们认真核查,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此期间我们知道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学生会干事所必备的才干很多,而我们一直在学习摸索着。当然,学长们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往往成效还不是那么好,考虑到这一点学校组织了航空大学“航大英才”大学生干部骨干培训,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更好得成为优秀和拔尖的青年学生干部。盛逢祖国华诞六十一周年,航空大学秉承“知行合一日新自强”的校训,始终致力于各类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11月5日晚19点整,“航大英才”第一讲于逸夫楼举行。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消散,本次讲座正式开始了。首先由黄柯教授对在场学生发表了重要讲话,教导学生干部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1、立志向付行动;2、胸怀宽广,海纳百川;3、培养挑战精神,学会自我加压。

虽然黄教授讲话的时间不长,但对于我们这些刚进入大学目标不是很明确的学生来说可为是一剂良药。以一个一个的目标来充实我们的生活,并将他们付诸行动,对我们的生活充满激情。以博大的胸怀来看到周围的人与物,成为睿智而友好的人。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挑战精神不论何时何地我们在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它当做一个挑战,自我加压激发无限潜能,这将让我们受益终身。

而后,罗教授以“人际关系与工作效果”为核心进行了“航大英才”学生骨干培训第一讲。罗来松教授列出校工作格局让学生熟悉学校组织流程,然后重点了学生干部应如何处理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上级工作关系要服从,准确审计上级指示,认真理解上级意图;对同级工作关系要协作,把工作任务和集体利益挂钩;对下级的工作关系是指导,准确下达工作任务,适当提出工作方法的建议。对上级人际关系要尊重,承认领导工作地位;对同级的人际关系是谦和;对下级的人际关系是关心。罗教授强调学生干部要对自己准确定位,及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学习工作要有计划性,善于依靠组织的力量。最后,罗教授用两句名言总结了自己的讲话: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这些内容我们只是有所认识但经过罗来松教授的系统讲解我更加清楚在一个组织中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重要才能做到最好最高效。

紧接着我盼望着的第二期培训开始了,敬爱的张老师围绕着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主题展开,从学习、奋斗、写作、演讲、市场五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他首先教导同学们要学习唯物辩证法,做事要有计划,分清主次。然后张老师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指出要擅于总结自己在遇到挫折时做到“事败心不败”,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心不败则不败的道理。针对当前的一些情况,张老师指出了写作与演讲的重要性,通过郑板桥的例子突出了语言的艺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叙述了写作与演讲的技巧。这些必定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张老师以希望同学们坚忍不拔,立志成才的祝福语结束了自己的演讲。令我感动的是张老师在演讲过程中一直站立的叙述,语气慷慨激昂,博得我们所有同学如潮的掌声。

在这两次短暂的培训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宝贵机会,也希望在今后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