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实体经济现状

实体经济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实体经济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实体经济现状

篇1

[作者简介]文军,广西大学生态与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李星群,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059―04

一、调研背景

近20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亮点。广西乡村旅游除局部区域外,总体开发程度不高,开发时间较晚。但近10年来,广西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以桂北区域的龙胜和阳朔的乡村旅游为代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广西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研究非常少,也不系统,从中国期刊网检索只有lO余篇论文对广西的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文军等(2003,2005)对广西资源县牛栏江村和富川县秀水村的乡村旅游开发进行了个案研究。李丰生(2005)对阳朔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开发进行了探讨。刘慧贞(2005)以阳朔为例对民居旅馆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粟维斌等(2005)对龙胜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李广宏等(2006)对龙胜大寨红瑶村开发乡村民俗旅游的“限量”进行了研究。王晓丽等(2005)基于整个广西层面对广西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宋书巧等(2006)对广西乡村旅游进行了实证分析。当前对于广西乡村旅游研究除王晓丽等(2005)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是基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外,其余作者均是以阳朔和龙胜等乡村旅游开发较好的村寨为例的个案研究。研究方法涉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也有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但对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现状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基于对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尚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方面还无人研究的情况,在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的支持下,课题组于2006年5月一2006年12月,分批对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屯进行了调研。旨在系统调研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以期揭示乡村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发展机制等问题。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广西区域,主要调研的县市包括龙胜、阳朔、恭城、临桂、灵川、资源、灵川、桂林市近郊、乐业、田东、田阳、南宁市近郊、武鸣、靖西、东兴、北海市近郊等县市,调查村屯或乡村旅游景点共32个,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及对照样本(未进行乡村旅游经营的村民)。为保证本次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法与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法,调查完即回收问卷,未能完成调查的样本不列入统计分析中,共完成调查样本250份,其中有效样本213份。深度访谈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后整理,每次时间为2―3小时,共完成12份样本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取自调研中与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发展现状相关的经济实体的基本信息采集模块和一些实地调查内容的总结。

三、数据分析

(一)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开展的业务种类分析(可复选)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主要从事住宿与餐饮经营,分别占调查总数的74.2%和79.3%,即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开展的经营为“农家乐”,即提供住宿,也提供餐饮。其次是从事旅游商店和旅游交通的经营户,分别占总数的29.1%和14.1%。值得一提的是,旅游商店也同时具有为本村人提供服务的功能,旅游交通也多不是专门的旅游交通设施,如扬美古镇的牛车,是轮流上班的,牛在农忙季节主要作耕田用,在不当班时,可兼作力车来拉农用产品与农用物资。另外,如龙胜县平安村和金坑的小面包车,主要从事旅游包车服务,但在客源不足时也作为农村货物运输工具,如运输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往往是一车多用。从事较高层次的乡村旅游景点经营、流程管理和制作作坊的农户比例不高,这不仅说明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多处于初期阶段,而且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广西乡村旅游客源量不稳定,市场需求尚未进行良好的开拓,旅游收入不高,难以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事实上也是,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多是各自为政,没有进行系统规划与开发,与其他旅游经济相比,乡村旅游经济似有“小农经济”之嫌。从事租赁服务等比例很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外来经营者不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原有的乡村住宅等进行“农家乐”服务的只有开发的最初期才用,在乡村旅游开发相对比较成熟的龙胜平安、恭城红岩、阳朔等区域的“农家乐”多为重建,为开发乡村旅游而专门重新建设的,一般档次较高,服务也上了一定的层次,利润也可观,这一批经营户往往文化层次比较高,有较强开拓意识。

(二)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经营收入变化趋势分析

从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收入变化趋势看,明显变差占总数的3.29%,这属于正常范围的小概率事件。变差的占23.9%,说明相当一部分经营出现滑坡现象。究其原因,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经营变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是早期开办乡村旅游的经营户,经营初期虽然客源相对比较少,但由于竞争对手不多,利润还是相当可观,后来由于经营户增多,而客源的增长速度又相对滞后,因而收入变差。另一部分变差的经营户,也是因为竞争加剧,虽然客源也相对增长了,但与新的经营户相比,由于其设施相对落后,加上文化水平、经营与管理水平等诸多原因造成收入降低。从总体来看“明显变差+变差+不稳定”只占总数的30%,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与目前的统计数据与分析报道是相符合的。

“相对稳定+变好+明显变好”的经济实体占总数的70%,其中“变好+明显变好”占总数的38.5%,大于“明显变差+变差+不稳定”之和,从正面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相对稳定的经济实体占31.5%,即三分之一弱的经济实体的经营状态比较稳定,说明广西的乡村旅游在稳定的前提下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总之,从广西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收入变化趋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广西的乡村旅游业在稳定的前提下得到比较迅速的良性发展。

(三)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场所与员工分析

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场所属于自有财产的占总数的77.5%,即绝大多数经营户是利用自有财产即自有住宅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前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说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绝大多数都是本地村民,映射了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对加快广西农村脱贫致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花钱购置+租借经营场所”的经营户占13.6%,显示外来经营户比例不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外来资本对广西乡村旅游的影响不大或投入不高,说明目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普遍存在投资效率不高,无法吸引到大量的外来资金。使用“公共/免费资源”的实体占8.9%,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公共资源比例不高,集体经济在乡村旅游开发与其经营中影响不大,公共资源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从当前员工来看,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规模普遍偏小,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员工的占99.1%,开夫妻店的占总数的72.8%,子女、父母也部分参与到经营中来。有合伙人和雇工的实体数相对较少,分别只占总数的2.8%和17.8%。从员工结构来看,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员工以本人及爱人为主,即夫妻店占绝对优势。总体来看,广西乡村旅游经营性质多为家庭式的经营,合伙经营和雇工经营比例不高。这可能与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规模偏小、总体经济落后、客源偏少和不稳定有关,经营者不敢或无法扩大经营规模。这也是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出现的一个新的问题,盲目的、小规模的、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容易出现竞争加剧,抢客拉客现象严重,多数经营户只是争抢现成的客人,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加强宣传和开拓客源市场。

(四)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服务对象与收入比重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服务对象均以外地游客为主,这说明开发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从其收入比重来看,占家庭收入小于20%为7.5%,占家庭收入40%以下总计占26.3%,这从一方面说明乡村旅游开发后农民收益得到提高。占家庭收入比重大于60%和80%分别为19.7%和34.7%,两项之和为54.4%,这说明乡村旅游开发后,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收益提高比较明显,旅游开发在家庭收入中的贡献率较高,说明当前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收益程度比较高效,未来发展潜力比较大,开发乡村旅游对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年经营时间来看,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全年经营占82.2%,其他仅占17.8%,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以全年经营为主,受季节和淡旺季的影响小。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广西旅游开发现状与开发目的都以纯粹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主,以乡村旅游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而真正能体现乡村民俗和反映乡村特色的项目不多,也反衬出乡村旅游开发与农业的结合程度不高。这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目前乡村旅游只是在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比较好的乡村开展,旅游开发的目的以单极旅游业开发为主,旅游业与农业及其他行业的协调发展方面还体现不够。

(五)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运用现状分析

在调查中,安装了电话的经营户占96.2%,没有安装电话的仅占3.8%,这说明电话服务在广西乡村旅游经营中使用率很高,是当前广西乡村旅游经营者的主要通讯与联络方式。但在广西乡村旅游已有网络预定服务的仅有3.3%,没有提供网络服务想法的经营者占75.1%,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的程度不高。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主要在龙胜平安和阳朔等区域有提供网络预订服务,这些区域是广西乡村旅游最为发达的区域,来本区域的游客结构也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结构大不相同,如在龙胜平安外籍游客的比例高达50%左右。准备提供网络预订服务的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占16.9%,远大于已提供网络服务的3.3%,说明随着广西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潜在的用户群将不断扩大。没有安装网络预定服务的经营户占75.1%,这说明绝大多数的经营户还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带来的好处,也说明广西乡村旅游从整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开发状态。与网络预订服务相对应,用电脑进行经营与管理的经营户占5.2%,大于提供网络预订服务的经济实体,这一部分中尚未开展网络预订服务的经济实体将是最有可能近期进行网络预订服务的对象。总之,广西乡村旅游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状以电话为主,电脑管理与网络通讯业务也在逐步开展,但当前总体应用水平很低。

(六)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创业感受与满意度分析

对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创业感受来看,“非常后悔”的比例很低,只有O.47%,“比较后悔”的比例为3.76%,两者之和为4.23%,在总体中只是小概率事件,这反向说明了目前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说明广西乡村旅游业开发潜力较大。创业感受为“一般”的经营户占17.4%,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经营户经营效益与其设想存在差距。“比较庆幸与非常庆幸”之和为78.4%,占绝大多数,这正面说明了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良好。

与创业前比,收入“很不满意”的占3.29%。“不满意”的占7.51%,这说明有lO.8%的经营户对当前收入感到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的占89.2%,其中表示“一般”的占26.3%,这说明与创业前相比,总体满意度还是比较高,与创业前的收入相比较,感觉“满意”的占60.1%,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好处,农民受益了。与前几年的收入相比,感觉“很不满意+不满意”的占32.4%,这说明在广西整体乡村旅游呈良好发展势头的形势下,与前几年相比,相当一部分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经营收入呈下降趋势,这应引起广西政府部门的警惕。感觉“一般”的为28.6%,与创业前相比变化不明显,但感觉“满意”与“非常满意”的经营户比率下降到39%,与创业前“满意度”相比较,呈现出明显的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实现广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与竞争对手相比,感觉到“很不满意+不满意”的占25.8%,感觉“一般”的占39.9%,“满意+非常满意”的占34.3%。这说明与竞争对手相比,占约40%的经济实体生意差别不明显。感觉不满意的比例比较高,说明与竞争对手相比,有相当一部分经营户的竞争压力比较大。感觉“满意与非常满意”的比例只占1/3强,说明处于竞争优势中、自我感觉良好的经营群体比例不太高,说明在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优势群体的比例不算高。

(七)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来源与经营性质分析

从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实体来源来看,经济实体基本上是自己创业的,占经济实体来源总数的97.7%,属“竞购的”与“继承的”分别只占0.47%

和1.88%。这说明广西的乡村旅游创办的历史不长,还没有经历代际相传,这与当前广西的乡村旅游开发现状是吻合的。在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竞购比例很低,反映了当前广西乡村旅游开发者基本是本地村民,尤其是本村农民,外来竞争者极少。从经营性质来看,“家庭性质”的占97.2%,“朋友合伙经营”只占2.8%,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开发多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这与目前广西的整体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是一致的。

(八)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创业资金来源分析(可复选)

从当前广西小型民营旅游经济实体创业资金来源看,动用自家积蓄的占90.6%,说明开办乡村旅游实体主要依靠自家的积蓄进行。另外银行贷款比例为31.9%,说明依靠银行贷款来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的比例不高。亲友借款的比例为43.2%,说明在广西农村乡村旅游开办者开办原始资金从亲友得到的帮助多于从银行的帮助,至少在数量上是这样。民间信贷的数量为0,说明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创办者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开发前景不明朗,不敢从民间进行借贷,或者民间借贷体系不完善。在创业中享有政府补贴的仅有1人,占比例的1.4%。说明在广西乡村旅游创业中,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小,至少让创业者感觉很少。对于政府部门来讲,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应引起政府部门与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结论

本模块分析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当前广西乡村旅游业务种类比较单一,乡村旅游项目多以“农家乐”为主,即主要开发住宿与餐饮,其它方面的开发还相当滞后,开发项目少,特色不突出,将来可能会严重制约广西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广西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大多尚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多,有特色的不多,经营管理基本上是“家庭式”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除电话非常普及外,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与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经营管理的不多。

3.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是经营收入相对比较稳定,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多数从乡村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说明乡村旅游开发对广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另外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满意度比较高,对发展前景多持乐观态度。在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中,外来经营者比例很少,广西乡村旅游的利益基本没有被带走,反映了在广西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4.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实体经营规模普遍比较小,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经营者多依靠积蓄、亲友和银行获得创办的主要基金,从政府和民间信贷部门获得的支持不多,说明广西乡村旅游尚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这可能与政府一般无法从乡村旅游经济实体获得税收利益相关,结果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关注减少,如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广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43-02

一、重庆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概况

近年来,重庆市在企业“走出去”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涉及的项目数和资金额度都在上升,在西部地区位于前列。但就全国而言,重庆“走出去”总量较小,与东部沿海相比差距明显。

1.出口贸易型。近几年重庆市出口贸易量增长较快,但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起伏较大。2008年,重庆外贸累计进出口总额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6.9%;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总值77.1亿美元,同比下降19.0%,其中出口42.8亿美元,同比下降25.2%,未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外贸出口增长10%的目标。 2010年,国际经济危机趋于复苏,重庆采取支持外贸出口的各项措施,出口贸易量大幅提升,外贸进出口总值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其中出口74.9亿美元,同比增长75.0%,重庆出口增长率比全国整体出口增长率高出43.7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中出口总值位居第5。

2.对外投资型。重庆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提升,但总量较小。2008年,重庆新批境外企业(机构)20个,总投资14 888.2万美元。2009年,新批境外企业(机构)38个,总投资18 456.54万美元,同比上升23.9%。2010 年重庆共核准境外企业(机构)46个,总投资共97 216万美元,同比上升426.7%,新批境外企业28个,新增股本投资61 000万美元,增资境外企业4个,增资金额36 216万美元,变更境外企业8个,新批境外机构6个,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重庆位居具全国第12名。

3.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型。重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数和营业额比重大幅上升,出境务工人员增多,但总体水平不高。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外出营业额3 047亿美元,签订的合同额5 603亿美元。与此对应,重庆在对外承包工程等领域规模还比较小。2010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咨询和设计咨询项目48个,合同金额为81 560万美元,同比下降23.2%;境外务工人员25 618人,同比上升21.6%。

二、重庆实体经济“走出去”的特征

1.“走出去”区域结构上,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出口贸易上,2010年重庆出口前十位市场分别为: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印度、香港、缅甸、阿根廷、越南、伊朗。从洲际比例看,亚洲出口市场最大,欧洲次之,拉美和非洲增长最快。在对外投资上,重庆的境外投资地主要集中在亚洲,2006年,重庆市现有经审批的85 个境外企业分布在 33 个国家及地区具体为:亚洲 60 个,欧洲 9 个,美洲 7 个,大洋洲 1 个、非洲 8 个[1]。

2.“走出去”的企业性质上,民营企业实力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主体。出口贸易上多以民营企业为主,2008重庆出口三十强中民营企业占八成;2009年,民营企业占53.33%,国有企业占33.33%,合资企业占10%,外资企业占3.3%;2010年民营企业就达18家之多,其数量占到了60%。民营企业在出口金额也占主体地位,2010年民营企业累计出口 43.31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57.8%。境外投资中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主体,2008年重庆新批境外企业(机构)20家,其中境外企业18家,境外机构2家。在以上20家企业(机构)中,民营企业16家,占80%。

3.“走出去”的产品结构上,主要集中于重工业领域。出口贸易上重工业产品占了8成以上,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上,2008―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分别为39.98亿美元、29.33亿美元和50.02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量的69.87%、68.5%和68.5%;对外投资上主要涉及能源、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开发及矿产资源收购;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型,主要是承担建筑工程。

三、重庆市实体经济“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

1.“走出去”总规模偏小,且“走出去”和“引进来”比例不协调。重庆作“走出去”的规模与同是直辖市上海相差甚远。2009年,上海“走出去”总规模为1 558.5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型1 419.14亿美元,对外投资153 644万美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1 240 385万美元;而重庆“走出去”总规模只有52.8亿美元,只相当于上海的3%。同时,重庆市在对外经济活动过程中,“走出去”和“引进来”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在出口贸易上,2010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24.3亿美元,其中,出口74.9亿美元,进口49.4亿美元;在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上,2010年重庆市实际使用外资636 956万美元,而对外投资总投资共97 216万美元,两者之比为1∶0.15。这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人民币强势的背景下,属于一种极不合理的单向型资本流动方式,从结构上看也不利于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升[2]。

2.“走出去”的区域经济政治形势不容乐观,市场风险偏大。在对外贸易上,美日德三国长期居于重庆进出口市场的前三名。2008年三大市场占进出口总额的32%,2009年为34%,2010年降为23%,贸易市场比较集中,承受的风险偏大。2009年,重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美欧贸易量明显下降,出口比同期下降25.2%,出口市场的多远化发展还有待提高。在对外投资、承包工程以及劳务合作上,非洲、中东和拉美项目逐渐增加。但由于部分地区政治经济形势恶化,“走出去”也受到一定影响。

3.“走出去”的企业面临金融困难,企业竞争力不足。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重庆“走出去”的主体,但面临金融困难较多。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方面:一是,由于抵押资源有限,大额融资无法满足;二是,因为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和投资市场级别低、风险大,融资门槛高,由于境外投资风险高,企业获得境外投资贷款难度大。金融机构方面:金融产品结构单一,银行无法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贷和担保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由于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远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和质量。

4.“走出去”的企业缺乏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弱小,且相互形成竞争。出口贸易上重庆主打的机电产品,由于存在价格优势在发展中国家销售较好,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知名品牌,渝企优势不足。对外投资上,渝企较为知名的企业像建设、嘉陵、隆鑫、力帆、宗申等摩托车企业在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都设立工厂,这些企业产品雷同、进入区域一致,相互之间构成了潜在的竞争态势。对外承包工程上重庆建筑类名牌企业较少,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50强,重庆无一上榜。

5.“走出去”的产品结构上,比例不协调,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足。出口贸易上重工业产品比重高,轻工业和农产品比重很低。这一方面反映了重庆作为老工业地区在机电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2008―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分别为2.30、1.77、7.95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0%、4.1%和10.6%。对外投资上,集中于机电产品投资办厂和海外资源并购等项目科技含量也有待提高。

四、进一步推进重庆经济实体“走出去”的新思路

1.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市场风险。区域的经济波动、政治变化和贸易政策都会影响到“走出去”的水平。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证实了经济危机的全球波动性;局部冲突和动荡如近期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国的政局波动都严重影响我们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出口及劳务人员安全;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也会影响“走出去”的整体形式。故在市场选择上应遵照具有国内市场容量大、经济增长率高、投资回报率高、贸易开放度高、进入地区市场的潜力大、政治经济形势良好的标准进行市场选择[3]。重庆应进一步巩固美欧日等原有市场,积极开拓非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周边市场上要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之便,积极融入东南亚。

2.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和格局的变化,积极调整发展战略。重庆作为内陆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突出。一是中西部的承接地,中西货物的集散中心;二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经济高地,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集聚效益突出;三是西部的工业中心工业基础雄厚;四是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知名度高。2010年重庆位于全国国际化城市排名第九位[4]。重庆要抓住西部大开发、两江新区成立和国家产业机构调整的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扩大国内市场,缩小与东部沿海之间的差距,在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提高“走出去”的水平。

3.调整对外商品和投资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在全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加强科技投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出口贸易上要充分利用重庆的优势产业和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现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庆应发挥机电产品的主体优势,推动技术革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对外投资上要支持大企业“走出去”力度,重点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切实提高科技含金量。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要改变传统的重复性工程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工程技术创新,学习当地的尖端技术,提升在承包工程领域的科技水平。

4.实施品牌和质量制胜战略,打造重庆品牌。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在海外竞争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创建“重庆品牌”战略势在必行。首先,要树立品牌观念,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其次,政府要整合资源,着力打造一批重庆品牌。在“走出去”的产品中树立一批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同时要避免恶性竞争。在对外承包工程上,要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培养一批有实力、信誉较好的企业,继续加大对海外投资企业的政策支持。

5.加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作为重要支撑的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和谐关系及发展的动态波动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5]。重庆要抓住建设内陆金融中心的契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企业信贷和担保规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海外网点布局、增加和更新金融产品种类。建立以信贷为基础、担保为依托、政府补贴为补充的发展机制,大力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对接,建立和提升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战略伙伴关系,确保“走出去”的总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瑜.重庆加快对外投资发展的现状透视与路径选择[J].中国商界,2010,(5):92-93.

[2] 方彦富,刘义圣.后金融危机与福建企业“走出去”[J].亚太经济,2010,(1).

篇3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民间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合法的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形成互补,为缓解社会信贷资金需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非法的民间金融扰乱了正规金融市场,引发社会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积极发挥民间金融的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对推动荆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对荆门市民间金融现状的调查分析,深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荆门市民间金融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荆门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对其他地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一、荆门市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为深入了解荆门市民间金融发展现状,笔者选取湖北省荆门市的部分企业与家庭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其中企业40份,家庭8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其中企业40份,家庭73份。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如表1。

由表1可知,接受调查的40家企业有如下特征:在企业的类型分布上,私营企业有31家,占77.5%;股份合作企业有9家,占22.5%。在行业类型分布上,被调查的企业中第一产业有3家,占7.5%;第二产业有18家,占45%;第三产业有19家,占47.5%。在企业规模上,由于进行民间融资的大多为中小企业,所以主要选取了中小企业进行调研,在接受调查的40家企业中1000万以上的企业12家,占30%;营业额在500-999万的企业17家,占42.5%;营业额在100-499万的企业6家,占15%;营业额100万以下规模企业5家,占12.5%。

接受调查的73户家庭具有如下特征:在家庭城乡结构上,城镇居民44户,占60.3%;乡村居民29户,占39.7%。在家庭类别上,个体工商户14户,占19.2%;私营业主38户,占52.1%;农户21户,占28.7%。

(一)民间金融的融资形式

截止2014年末,40个样本企业共融资3658.36万元。其中,高息借贷1792.25万元,占融资总额的49%;高息集资954万元,占26.1;有价证券或票据融资341.84万元,占9.3%;典当融资105.34万元,占2.9%;互助借贷273.59万元,占7.5%;其他形式191.17,占5.2%。

73户样本家庭中,32户曾借入民间融资,占43.8%,共借入资金541.3万元。其中,选择高息借贷19户,占59.4%;典当融资2户,占6.3%;互助借贷11户,占34.3%。

(二)民间金融的融资行业分布

由表3可知,样本企业民间金融行业分布不均衡,第一产业融资金额257.21万元,占7%;第二产业融资金额1913.44万元,占52.3%;第三产业融资金额1487.71万元,占40.7%。可见。第二、三产业融资金额占民间融资总金额的90%以上。

(三)民间金融的资金用途

由表4可知,40家样本企业民间融入的资金主要用作流动资金,占融资总额的61.2%,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占13.6%,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的占20.5%,用于其他的占4.7%。

由表5可知,73户样本家庭民间融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商业投入、房地产投资、生活急需和农业生产。

(四)民间金融的还款期限

根据表6可知,样本企业、家庭民间金融的还款期限大多在12月以内,多为短期的资金融通。样本企业民间金融的还款期限中,1月以内的占17.5%,1-3月占22.5%,3-6月占12.5%,6-12月占20%,12月以上占12.5%,无固定期限的占15%。在样本家庭民间金融的还款期限中,1月以内的占6.8%,1-3月占16.4%,3-6月占24.7%,6-12月占16.4%,12月以上占15.1%,无固定期限的占20.5%。

(五)民间金融融资利率

相比银行借贷,民间金融的借贷手续较为简单,大多依靠借出人与借用人的信用关系,融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样本企业的融资利率大多在5%以上。家庭融资方面,由于亲缘、地缘关系,还存在部分无息借贷。样本企业与家庭的具体融资利率见表7。

(六)民间金融融资交易方式

民间金融的借贷手续较为简单,大多依靠借出人与借用人的信用关系。样本企业中,口头约定、打借条占47.5%,签订合同的占32.5%,抵押、担保占15%,其他占5%。样本家庭中,口头约定、打借条占84.9%,签订合同的占8.2%,抵押占2.8%,其他占4.1%。

本文利用对荆门市40家企业和73户家庭的问卷调研数据,深入分析荆门市民间金融现状,得出如下结论:

(1)民间金融融资形式较集中。样本企业与家庭的融资形式主要为高息借贷,占到民间融资近一半。企业民间融资以高息集资为辅,家庭民间融资以互助借贷为辅。

(2)民间金融融资行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这可能是由于第二三产业对民间金融的资金需求度更大。

(3)样本企业与家庭的民间融资用途不一。40家样本企业民间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作流动资金、扩大再生产和购买固定资产;73户样本家庭民间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于商业投入、房地产投资、生活急需和农业生产。

(4)样本企业、家庭民间金融的还款期限大多在一年以内,多为短期的资金融通。

(5)民间金融的借贷手续较为方便快捷,大多依靠借出人与借用人的信用关系,效率相对较高,融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样本企业的融资利率大多在5%以上。家庭融资方面,由于亲缘、地缘关系,还存在部分无息借贷。

(6)民间金融融资交易方式较为方便简洁,企业主要以打借条和签订合同为主;家庭多以打借条为主,由于地缘、亲缘的关系,部分家庭借贷还以口头约定的方式进行。

二、荆门市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缺失,风险凸显

民间金融缺乏规范、全面的法律制度,使得民间金融活动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易产生经济和法律纠纷。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对民间金融活动进行规范,使得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难以拿捏,导致风险的产生。一方面借贷双方的借贷行为多为双方自发商量的结果,大多采用信用借款的方式,仅凭一张借条作为凭证,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护,一旦借贷人出现跑路或死亡等情况,借出人就会面临资金受损的风险。比如,荆门某房产项目负责人通过民间融资,借款10.08亿元,后因法人代表去世,导致还建户、购房户和集资户因蒙受巨大损失而集体上访。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规范的制度,民间金融活动与不合法的民间集资活动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加之监管的缺失,民间融资活动容易转化为非法集资活动,给借出人带来巨大的风险。2014年底,荆门市共接到涉及民间借贷纠纷的报警案件8起,涉案金额10多亿元,涉及人员1000多人。市内某担保公司负责人以个人名义,担保公司作担保,以高息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融资、非法吸收个人存款3.6亿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二)隐蔽性强,监管缺位

民间金融活动大多为民间私下的交易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加大了民间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一般情况下,民间金融发生的时候,监管部门往往没有察觉,无法监管。而当民间金融纠纷产生之后,监管部门才会将其定为非法金融活动,这种事后监管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达到真正的监管目标。民间金融监管缺位现象严重。一是存在多头监管,荆门市民间融资的四类主要平台,分别由三个不同部门进行监管,监管部门分散,责任不明,加上缺少信息共享,未能实现齐抓共管局面。二是监管专业化水平低,缺少专业的民间金融监管人才。比如按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日常业务监管由地方工商部门负责,但工商部门既缺少懂金融业务的人才,也没有监管金融业务的经验,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的防范和稳健经营。

(三)利息率高,成本高企

民间融资大多依靠借出人与借用人的信用关系,借贷手续简便、时间成本低、服务灵活,融资利率水平偏高。荆门市民间融资月利率一般在1.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5%,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融资企业的成本负担。贷款利率长期高企,极易造成贷款企业难以承受而陷入债务泥潭,以破产告终,客观上也加剧了的民间融资平台的经营风险。

三、荆门民间金融的发展对策

促进荆门市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应当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正确引导,促进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流入实体经济领域,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非法民间金融的打击力度和进一步防控风险。。

(一)加强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与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相比,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民间金融风险凸显。因此,国家应加强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让其从“灰色地带”走向光明,同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利益。结合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应及时出台一部《民间金融法》,明确规定相关条款:一是明确民间金融平台的准入标准、利率管理、资金来源与用途等;二是推行标准合同,为民间金融借贷双方提供相对统一的合同,促进民间金融活动的规范化;三是建立风险防范制度,参照正规金融机构,依据各民间金融平台自身特点,规定各平台最低资本金等标准,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四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对民间金融借贷双方的合同、资格、风险等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披露;五是明确监管主体,确定各监管部门职责,避免职能的交叉与重叠;六是建立危机处理制度,规定危机处理程序、责任等,对非法民间金融活动及时加以处置。

(二)健全民间金融监管体制

1. 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

根据不同民间金融平台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监管手段,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对于非法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非法集资,要从严惩罚,坚决予以取缔,通过司法途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对于操作规范、合法运营的民间金融组织,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

2.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监管人员素质高低对民间金融的监管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民间金融监管不仅要求监管人员对民间金融的相关业务、制度有着深入的了解,还需其能够透彻了解地方民间金融实际情况。由于缺乏专业的民间金融监管人才,荆门市民间金融平台的稳健经营已经受到影响。因此,应积极加强民间金融监管人员的能力建设。一是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敦促监管人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打击非法民间金融活动。二是培养专业化的民间金融管理人员,比如职业民间金融监管人,用专业化的人才推动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3. 建立动态跟踪监管制度

民间金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应建立民间金融动态跟踪监管制度。监管部门要定期了解民间金融的交易利率、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等信息的动向,一旦发现风险可能,及时通告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化解风险,防止恶性问题的产生影响社会稳定。

(三)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目前,我国民间金融实行的是利率管制制度,明确划定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四倍红线”,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因此,为弥补借贷资金利息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借出人就会提出较高的利率要求,形成了所谓的“高利贷”。为防止“高利贷”现象加剧,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取消利率上限限制,加强利率竞争,降低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间的利差,形成成熟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推动民间借贷利率与市场整体利率接近,使民间借贷利率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引导民间融资利率的理性回归,降低民间融资成本。

(四)加大社会金融宣传

加强对民间金融宣传引导力度,提高民众对非法民间金融的鉴别能力。一方面要积极推动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媒介开展民间金融相关法规知识及金融风险知识的普及,增强民众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借贷风险的了解,促进民众对非法民间金融活动的辨别意识与能力,消除民间借贷冲动,尽量减少借出人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民间金融广告的管理,避免某些非法民间金融活动以夸张性的广告吸引民众投资,保护民众的财产安全,降低民间金融的风险,促进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耘.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

[2]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09.

[3] 贺琛,宁洋洋.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1 (7).

[4] 李迟.浙江温州民间金融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要体现者和功能的主要承载者;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在景观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自然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表现季节美、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艺术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社会美;在功能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发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和决策者有时会忽视或片面理解园林植物的主导作用,导致现代植物景观无论在观赏性,还是在功能性都存在一定问题。

1.1城市原有植物景观系统的破坏

在城市绿地的建设或改造中,往往有片面强调图形的美观和象征意义,而忽视其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现象;有些大树在移植过程中被截干去枝,甚至死亡,这对其原有的生态系统无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些林带本来是生态通道,结果被新修的所谓景观大道截断;而大面积的城市广场和硬质铺地中也很少考虑植物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1.2城市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景观生态学上衡量城市景观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程度。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由于片面地追求景观的视觉效果,在我国各地的植物景观设计中,都存在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品种种植的现象,有时甚至完全不顾本地的气候和土质状况。由于外来植物的介入,城市生态环境被人为地加以改变,生态群落遭受破坏;此外,为了街道的整齐和气势的营造,往往整条街栽种单一树种而不维持原始状况下多树种的混种,最终导致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是城市生态系统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2.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中的滞后、不合理的观念,导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采用西方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大面积草坪和灌木林修剪成模纹图案的绿化方式,或者在草坪上种植花卉组成色块图案。这种植物景观形式虽然具有草优美、整齐的景观效果,但从生态学上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2.2植物景观“千城一面”

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附属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导致“千城一面”,未能形成特色的城市地域性景观。

2.3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

植物微观群落是植物与植物之间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关系。特定的“乔灌草“组合的搭配是物种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符合自然规律,并且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生长良好、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但是,从植物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来看,设计者主观性的把一些不具备共生关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长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观群落变得非常不稳定。

2.4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

乡土树种具有最佳的本土适应性和文化传承性,代表地方特色。但是由于设计者的观念问题和当地苗圃的种质资源问题,使乡土树种的应用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很难使这一理念得以充分的理解和应用。

3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承担着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游憩场所的功能。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我们要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借鉴外国园林建设的优秀经验,实现植物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3.1科学性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非常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所以,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依照植物之间的微观群落的互惠共生关系,搭配植物。

3.2文化性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植物文化,植物成为为人们赋予文化信息的载体。众所周知,梅兰竹菊、玉堂富贵都有其代表性的树种。此外,本土树种也可以代表当地文化。例如,哈尔滨就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誉,榆树和丁香是我国旱地地区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3.3艺术性

一般的艺术规律同样可以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规律可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创造出极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3.4实用性

优秀的植物配置景观具有明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黑龙江省北方森林植物园内种植的郁金香每年就会为植物园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每年的郁金香花期,会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一赏百花盛开的景象;另外,郁金香的切花也可以为植物园带来可观经济收入。

3.5生态性

3.5.1生态位原则

从生态学上说,生态位是指处于群落中的物种,在时间、空间和营养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间的生态位,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是指植物空间提供给人们的或者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土地、气候、休憩空间、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间的现状对于人们各种活动(主要是游憩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态位比较适宜人们的各种活动,对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从微观层面上讲,良好的生态位是指构成植物景观的每一种植物处于合理的空间分布,在它所处的生态空间都能比较健康的生长,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3.5.2引入绿量概念

篇5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不能单纯依靠农民,也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而是要通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来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经过对贵阳市白云区五乡(镇)56个村进行调查,全面分析当前贵阳市白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贵阳市白云区下辖5个乡(镇),56个行政村,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706496.86万元,与2014年的668777.31万元相比,增长5.64%。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有31个、50~100万元的有2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政府补助收入、土地征用补偿、财产性收入等,但是村集体经营收入占比不高。从发展情况来看,村集体经济总体上呈现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城郊村和有资源的村比一般农村的村级集体收入要高的态势。

(二)近年来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依托区位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随着贵阳市白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农村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等有利条件,通过出租场地、出租门面、物流仓储等多种途径,发展集体经济。如艳山红镇程官村,村集体统一修建门面,为西南家居城提供仓储服务,保证村集体每年有二百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2.整合集体资源,集中发展经济。整合全村资源,集中发展,即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带动农户增收。如艳山红镇尖山村,利用南湖新区建设、整村搬迁的契机,集中安置村民,统一规划,于2005年开始在现西南家居装饰博览城地址修建整村搬迁居住点,引进西南家居城到新村经营,不仅村民获得房屋、门面租金,村集体经济也获得了发展。

3.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推行 “村账乡代管”,将村级财务全部收归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减少了集体资产浪费,增加了村级积累。

4.强化产业带动,实现经济发展。借助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按照各村的资源特点,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产业。在此过程中,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带动,促进和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二、制约白云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因素

贵阳市白云区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不平衡。从全区各村的经济收入来看,存在近郊村比远郊村发展快,有土地征拨村比无土地征拨村实力强,差距明显。

二是收入来源单一。全区各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征收等,通过发包、资产租赁、自主经营等获得收入比较少。

三是发展观念弱化。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对发展集体经济存在顾虑。

四是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虽然贵阳市白云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辐射带动不大。能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的村不多,而农业周期长、风险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村集体经济中基本上未出现产业带动发展的情况。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必须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一)政策扶持,营造壮大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

1.建议出台征拨预留地政策。按照征用土地的总量,按比例留出少量土地给被征拨的村集体,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用于村发展集体经济。对已经征拨的村,可以考虑从征拨剩余的零星地块中解决预留地问题,保证村集体发展的土地资源。

2.建议出台项目扶持政策。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实际,在贷款发放上优惠,在办理规划、环评等手续上优先办理,在税收上制定返回奖励规定,鼓励支持发展实体经济。

(二)加强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资产营运、监督和考核体系,盘活集体资产,开发利用资源,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因村制宜,构建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

本着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的原则,不断拓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不拘一格求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鼓励各村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优势,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途径。从分析来看,以下几种模式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股份合作型。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利用集体的土地、房屋等资源,以股份合作形式,通过招商引资,创办村集体经济实体,村集体在实体中占定额股份,并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入股,达到群众与村集体共同增收的目的。

2.资源发展型。在符合国家政策的情况下,将村集体所有的“四荒”资源,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开发,拓展收入来源,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引导农民进行土地委托流转,由村委会将农户承包地集中起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合作服务型。可以利用集体或农户的土地、山林、果园等资源,由村集体牵头,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聚集财力、人力、技术,把技术资源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变现为发展优势。

4.产业发展型。着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效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农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

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理应不断坚持并完善。它关乎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及绩效,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破解。当前,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力开发集体资源,从本地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狠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参考文献:

[1]吴金海.关于村级集体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5).

篇6

中图分类号:Q9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59-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对保护环境和自身健康的意识逐渐加强,迫使人们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因为目前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室内活动,所以室内空气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室内环境污染作为当今的重要课题之一,已经超越了“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谓室内环境,不再是简单的指家居住宅,还应包括工作和学习等相对封闭的各种场所。当前急需研究出科学、有效、适合的方法开展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监测,以确保室内空气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和有效,为最大程度的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监测数据支持。

2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一个新领域,“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最早是由欧美发达国家在1960~1969年之间提出的,我国制定的空气质量污染标准是借鉴了欧美国家标准的基层上建立的,“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在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中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并且浓度已经超过国家标准达到可以伤害到人的健康程度,我们把此类现象总称为室内空气污染。

3 发展历程

3.1 国外发展历程

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本国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开展相应的质量控制研究。美国的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机构一般引用美国环保署引有已有的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和采样方法,或制定适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分析方法,或制定适用于测定室内特定污染物的监测技术导则,如美国新泽西州环保局颁布的《室内空气中VOC采样及分析规范》、威斯康新州公众健康局颁布的《化学蒸汽入侵下居室室内空气》、克罗拉多州公众健康与环境有害材料管理局颁布的《室内空气样品分析导则》等[1~8],但未检索到国外综合性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3.2 国内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卫生、环保、建筑等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或规定,其中包括《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 16127-1995)、《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卫生部文件卫法监发[2001]255号)、《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GB/T 16146-199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出台,为全面准确的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控制污染、提高居民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存在的问题

据欧美环境专家研究发现,目前室内空气中存在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具有致癌性的就有20多种,病毒类200多种。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物质主要为:氡、氨、苯、酯、甲醛和三氯乙烯等。造成这些物质侵害人体健康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不够重视;②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③缺少相关部门对具有检测室内空气环境资格的企业开展有效监督;④民用和工业等装饰、装修材料不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这都是造成目前居民室内空气质量污染情况加剧的主要原因。

5 对策

5.1 建立环保执法队伍,加强对相关企业室内检测的管理

随着室内装修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关环境检测企业应运而生,在装修工程验收、室内空气环境治理、室内空气环境污染检测等领域开展盈利性活动,由于室内空气环境检测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所有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结果需要环保部门开展日常的监管。所以,建立环保部门执法队伍,可以及时发现不法企业违法行为,促进室内空气环境检测行业良性发展。

5.2 扩大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宣传,加强人们提高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认识

要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人们应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问题重视起来。首先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利用电视、纸媒、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就如何预防和应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以及如何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开展宣传,以增强人们的环保和健康意识。同时,应邀请卫生和环保等领域的专家走进社区,给人们讲授环保和健康等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和健康意识。

5.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符合当前形式下复杂多变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应尽快修改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让环保执法人员在监测和监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5.4 建立室内空气环境检测监督中心,以促进室内空气环境检测企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室内空气环境检测公司,其中不少检测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背国家检测标准,暗自收取委托公司的大量金钱,为不达标的委托公司开绿灯,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环境检测结果,侵害消费者权益。因此,需要建立室内空气环境检测监督中心,对于相关企业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违法问题进行依法查处,促进室内空气环境检测行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State of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family Services Division of Public Health. Chemical Vapor Intrusion and Residential Indoor Air. April 2000.

[2]Colorado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 Hazardous Materials and Waste Management Division. Guidance for Analysis of Indoor Air Samples. April 2000 .

[3]Alask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division of Spill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Contaminated Sites Remediation Program. Technical MemorandumC02-001.Inhalation of Diesel Vapor in Indoor Air. December 1, 2002.

[4]Joint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Commission of the Europe Communities. Indoor Air Pollution by Formaldehyde in European Countries, Report No. 7 of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EUR 13216 EN, 1990 .

[5]R.L.Maynard. In setting and Managing standards for Air Quality, Cambridge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Seminar Series, Cambridge, 1998 .

篇7

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72-2

0 前言

我国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逐步提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快速上升[1]。北海市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海洋资源,但海洋经济仍处于低度发展阶段[2]。研究北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北海市及北部湾其它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和参考意义。

1 北海市海洋资源现状

1.1 海岸线和滩涂

北海海岸线东起与广东连江县交界的英罗港,西至与钦州市交界的大风江,海岸线全长500.13km,其中大陆海岸线468.2km,海岛海岸线31.93km。海岸线上港湾、河口众多,海岸线资源较为优越。

北海市沿岸滩涂面积超过500km2,10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约1510km2,滩涂和浅海面积总和约2100km2。滩涂类型包括岩滩、沙滩、砂砾滩、淤泥滩、红树林滩和珊瑚滩等,类型多样。广阔的滩涂和浅海成为珍珠、文蛤、牡蛎、对虾、海参、鲍鱼等重要海洋生物的良好养殖场所。

1.2 海洋水产资源

北海市濒临的北部湾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是北海市渔船最主要的传统作业场所。该海湾是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记录到的生物有7390种,其中鱼类500余种,虾类200余种,蟹类190余种,还有种类众多的头足类、贝类、藻类和其它种类的海洋生物。据估算,北部湾渔业资源蕴藏量约180万吨,其中虾类资源超过4万吨。北部湾潮间带平均生物量为172.45g/m2,栖息密度为263个/m2,明显高于毗邻的湛江港和雷州湾[3]。

此外,北海还拥有海草床、红树林和珊瑚礁这三大典型高生产力生态系统,为多种海洋生物和经济生物提供优异的环境和庇护所。在北海近岸海域,还孕育着世界上最美丽的珍珠―“南珠”,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各种经济生物的快速生长和繁殖,为北海市的水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

1.3 港口资源

北海市海岸线上的港湾、河口众多,还有离大陆20多海里的涠洲岛和斜阳岛,可开发利用的港口资源潜力很大。北海港划分为铁山港区、石步岭港区、涠洲港区、大风江港区、地角港区、侨港港区、榄根港区、沙田港区等8个港区以及数个大小渔港。其中铁山港湾三面环陆,自然屏障避风条件很好,港区航道水深6-18m,目前规划为港口开发的西岸线长达25km,可建1-15万吨级泊位100个以上。涠洲岛周围水深15-20m,距岸1km以上水深即超过22m,是广西沿海具有建设大型、超大型港口码头的理想港区。北海港处于广西、广东和海南的交汇处,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大西南的重要出海口,港口区位优势优越。

1.4 能源和矿产资源

北部湾盆地是我国沿海已发现的六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潜在石油资源23亿吨[4]。北部湾含油盆地位于北海涠洲岛西南30-60海里,面积约3.5万km2,已圈定的储油构造22个。据2000年的评价结果,北部湾盆地拥有石油资源量16.7亿吨,可开采量2亿吨,天然气(伴生气)资源量1457亿m3。北海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风能充足,是光热及风能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此外,北海沿海的玻璃石英砂、石膏、钛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1.5 滨海旅游资源

北海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闻名国内外的北海银滩及涠洲岛,同时拥有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美人鱼和南珠等众多旅游资源和名片,海洋旅游资源综合优势突出。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洋珍品、海上森林、海底珊瑚、海洋文化、海滩海洋运动、海上航行,构成了一个北海“十全十美”的海洋旅游体系和美丽的亚热带海滨风光。

2 北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1 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发展势头加快

从2006年开始,北海海洋经济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多数海洋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尤其是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一批海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正在形成,海洋生物医药也形成一批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层次不断提升,海洋船舶工业正蓄势待发,海洋经济逐渐快速发展。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上升。据北海市统计资料,2008年北海市海洋经济产值约119亿元,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占38%。涉海规模以上企业数42家,2008年增加值14.07亿元,比2007年增长51.16%,产值46.29亿元,占规模企业总产值的18.27%。

2.2 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

北海市的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在全市海洋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08年,北海市海洋渔业产值70亿元,占海洋经济产值的一半以上。海洋捕捞是北海市的传统产业之一,在北部湾区域中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北海市登记注册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5897艘,总功率59万千瓦,渔船总数占广西总数的71%,总功率占广西的76%,大功率渔船占广西的86%,不论是渔船装备和技术水平以及开发外海和远洋渔业能力,均处在广西北部湾地区领先地位。近几年北海市海洋渔业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合理利用外海资源,积极开发远洋资源。北海市渔船作业海区分别在北部湾、东沙群岛北部、海南岛东部、珠江口以东和南沙等渔场,还有少部分在远洋作业[5]。据农业部门统计,2008年北海市捕捞量44.4万吨,占广西总捕捞量的62%,年捕捞产值36.4亿元,在海洋渔业中仍占据较大比重。

近年来北海市海洋渔业的结构不断调整,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得到发展。到2008年,北海市养殖产量达42.2万吨,占全市水产品总量的48.7%。海水养殖的品种丰富,并逐渐建成一批养殖示范基地。据2008年统计北海市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80多家,其中符合出口资格的厂家20多家。全市水产品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年,加工增加附加值约10亿元。2008年北海市水产品加工行业产值26亿元,占广西一半以上比重,同时占北海渔业产值的37%,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

2.3 海洋第二产业开始呈现发展状态

随着近年来北海市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第二产业也开始呈现开始发展状态。北海市海洋油气开采量逐年加大,配套产业开始发展。在涠洲岛附近已有6个油田投入生产,在涠洲岛西部建设3个油气码头和1个油气终端处理厂。北海的海洋生物医药也步入发展阶段,建成多个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海洋电力、海水综合利用以及海洋船舶也开始进一步发展。如2009年建成2.5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是我国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海水冷却在北海燃煤电厂等企业中开始逐步应用,促使海水综合利用也的发展;近年北海开始建成万吨级以上船舶修造厂,具备了修造五万吨级以上船坞、造船台规模的能力。这些工业的发展,将促进北海第二产业的加快发展。

2.4 海洋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在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近年来,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北海市加大了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海洋第三产业开始快速发展。北海市现状的港口码头共有43个泊位,其中北海港区19个泊位、铁山港区9个泊位和涠洲港区6个泊位,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2008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932.2万吨。至2008年末,北海市水上运输企业16家,营运船舶141艘,其中货船65艘,客船76艘。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后,北海市的发展重点为以观光、度假、疗养等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北海市国民经济中具有相当规模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北海市国内旅游收入27.5万元,占GDP比重的11%,接待国内旅客同比增长25%,旅游创汇同比增长50.9%,在海洋经济产业中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

3 北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海洋经济总产值低,海洋经济仍有待发展

长期以来,广西的海洋经济总产值低,与全国沿海省份相比处在落后状态[6]。虽然近年来北海市海洋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总体而言海洋经济仍处于低度发展,经济总产值较低。此外,北海市海洋经济也仍处于粗放型开发的阶段,海洋经济的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产业门类基本齐全但仍以低技术传统产业为主,科技含量低,传统的海洋渔业占据了海洋经济总值超过一半的比重,海洋经济的发展仍有待不断开发海洋生产力,并在开发中不断合理调整结构。

3.2 海洋渔业结构不合理,海水养殖业发展滞后

捕捞业是北海市的传统行业,捕捞业占据了海洋渔业的一半以上比重,海洋渔业结构和其它一些沿海城市比较,捕捞业比重过高而养殖业发展滞后。而长期以来,北部湾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但广西的捕捞区过度集中于北海市海域,加上广西近海捕捞强度过大,而外海、深海和远洋捕捞相当欠缺[7],同时捕捞作业结构较多采用单一底拖网渔船(约80%),很容易造成了北海市渔业资源衰退和枯竭。

在北海市海洋渔业结构中,海水养殖的比重较低。近年来虽然海水养殖较快发展,但海水养殖相对于其它沿海城市总产值低下,海水养殖发展相对滞后。而北海市的海水养殖多处于粗放型的水产养殖,超密度和某一海域单一品种养殖,养殖结构不合理,容易导致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破坏。

3.3 海洋工业技术水平较差,发展状态落后

北海市海洋经济第二产业发展状态落后,海洋电力、生物医药等海洋工业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由于技术水平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不佳,使得原来的一些滨海采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等部分企业倒闭。即使海洋电力、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以及船舶工业等正在发展的行业,其规模也较小,缺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产业链较短,使得海洋第二产业难以较快发展。

3.4 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欠完善,竞争力不强

目前由于北海市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市旅游大环境没有得到较大提升,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北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缺乏深度和内涵开发,区域资源提升不够,竞争力不强,滨海旅游业对高端客源的吸引力不强。而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对北海的滨海旅游形成了强大的竞争。

由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少油轮码头及大型码头等,远洋运输能力不强。而且周边地区如钦州港、防城港等深水码头的建设,对北海市海上运输的压力增大。

3.5 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开始显现,局部环境恶化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污染相对较轻,近年来北海市海洋环境绝大部分处于清洁和较清洁水平,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备受珍视。随着经济开发热潮的展开,海洋油气等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与投产,同时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污染日益严重,局部水域如港口呈现污染和严重污染的现象,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开始尖锐。2008年涠洲岛海域发生一起小规模赤潮和两次溢油事件,表明海洋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逐渐加大。

可以预见,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北海市海洋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要切实重视这些存在问题,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艾万铸,陈瑛,杨娜.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分析[J].海洋经济,2007,2:7-9.

[2] 黄焕光.广西海洋资源及发展海洋经济的构想[J].南方国土资源,2006,4:34-37.

[3] 龙竹,龙虎.湛江海洋经济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渔业经济,2001,6:20-21.

[4] 韦忠,杨菲.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 2003,8:14-18.

[5] 李祥秀.南沙渔业发展状况及思考――以广西北海海洋渔业总公司为例[J]. 中国渔业经济,2007,3:54-57.

篇8

1.全球化趋势增强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伴随着体育运动国际化的深入,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形成了许多,诸如像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著名的跨国公司,国际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明显出现了全球化、集约化趋势。

2.垄断程度不断加深

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轨迹来看,体育产业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竞争阶段。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运动用品的经营公司已发展成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占有了全球运动服、运动鞋市场的80%,各公司的年销售额都已达到数十亿美元。其次,大型体育赛事的广告经营权也呈垄断趋势,且赛事规格越高,广告经营垄断的程度就越高。

3.更加突出体育的主体产业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体育产业结构中,许多国家注重发展最能体现体育活动本质功能、市场需求最大、与体育产业其他部门关联度最高的体育健身服务业(如健身娱乐、健身技能培训、健身辅导与咨询、体质测试和评估、体育康复和医疗等),使体育健身服务业成为体育产业中的主体产业。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

1.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

体育产业是体育经济的重要决定要素之一,其结构分布和规划的合理性对于体育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了本土体育产业败于国外对手、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介产业缺位等现象,阻碍了体育经济的增长和完善。

2.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尽管给予体育经济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也相继出现了重复建设、盲目攀比规划等宏观调控失调的现象,且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了解,导致管理工作仍然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强。

3.民众体育消费欲望较低,影响体育经济增长

我们都知道,体育市场是居民进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媒介和动力,然而在国内媒介以及体育企业的数量增长中,民众真正需要的体育产品没有得到较好的推广,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观也没有深入人心,阻碍了体育经济的进步。

三、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

1.调整我国体育经济政策

关于体育经济的资金筹措问题一直困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大问题。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体育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体育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国家除不断增加国家体育投资和地方体育投资之外,还借助于体育的经济功能,广开财源,大力吸收社会资金,使居民个人体育投资、公司企业体育投资和媒体收入在国家体育经费来源结构中比重不断增大。国外先进经验都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当然,借鉴不是照搬,必须和我们国家的国情相结合。在鉴别中学习,在学习中结合,在结合中发展。

2.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经营

篇9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理论原理

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荷的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桩基的最大承载能力以作为之后设计的依据,或者是对工程桩的最大承载力进行抽样调查和评价。其主要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在检测过程中,所用到的加载反力装置主要有三种类型。一般都是使用的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物主要使用钢筋混泥土块,压重值一般是最大承受力的预估值的1.2倍。添加压重物时,要将压重物均匀稳固的放在平台之上,并且要一次性完成添加。油压千斤顶应该逐级加载,其加载值和沉降量会分别通过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显示出来。工作人员在通过对桩沉降量随着荷载和时间的变化观察,做Q—s曲线变化或者是s—lgt曲线变化,通过多曲线变化的分析,能够很快的得出桩基的最大承载力,

二、压重平台对试验的影响

压重平台的构成要素是主梁和副梁,主梁和副梁都是型号不同的工字钢。当千斤顶与主梁接触的时候,千斤顶上的顶力就会与压重平台发生作用,并且会形成一种反力施加于基桩。因为千斤顶和主梁的接触面是桩或者复合地基上的加载点,所以必须注意主梁工字钢的厚薄、数量和长短。若是主梁工字钢太薄,就会在加载的后期不能承受千斤顶上的顶力,特别容易发生主梁弯曲、变形、扭曲等现象;若主梁的工字钢太少,就会承受不了压重平台的重量,主梁极易产生向下弯曲变形,在加载的后期主梁也会难免扭曲变形,从而影响整个平台的平衡以及安全;若压重平台过小,堆载度又很高,那么操作起来就会很不方便,还会产生安全问题,而且还会使用大型号的工字钢,在运输和成本上都造成浪费。

三、试坑开挖的大小

在平整试验场地时需要在工程桩周围开挖试坑,用于安放千斤顶、加荷板、位移传感器和荷载传感器。所挖的试坑大小要适中,要以利于安放仪表、试验设备以及方便实验人员进出工作为宜,不宜过大。在压重平台上加压,需要一次性完成,所以如果试坑过大,主梁和副梁同四周地基的接触面就会非常小。如果重量集中在试坑的周围地基上,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试坑坍塌,威胁到试验的进度和人身安全。

四、检测过程中的不足

通过对Q-s 曲线的分析可知,检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在加载量不足上面。加载量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设计压重平台的压重量时,并没有达到所设计承载力的1.2倍,课能会导致后期的沉降量偏小,与回弹曲线形成了鸭嘴形状,不一定能加载到理论最大荷载。

(二)同时,测试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为了尽快的开始检测,往往会在压重量未完全加上压重平台的情况下开始检测,这可能会导致在检测的中间部分会表现出荷载不足。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要力避出现这样的现象,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五、桩基检测静载试验中常见的问题

(一)基准桩的稳定性问题

在桩基静载测试试验中,基准桩的稳定性是关键。位移传感器是测量桩“顶”位移的常用方法,它能确定桩顶相对于基准桩的位移量,从而确定基准桩的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堆载重量对地表造成的附加压力是引起人工设置的基准桩稳定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在大荷载的堆载试验中,即使让试验桩、基准桩、支承桩三者的能够满足≥4 d,并且≥2 m(d是桩身外径值),在堆载的过程仍会发现支承桩下沉,这也会影响基准桩的稳定性。在现在还没有比较科学的的测试方法的情况下,比较实际的控制方法是将附近的工程桩作为基准桩,不过这种可以利用工程桩的场合并不多。在其他情况下布置的基准桩一般都比较浅,受地表土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做基静载测试试验时,一定要随时关注基准桩的变化情况。

(二)堆载平台偏心问题

堆载平台偏心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因为在堆载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堆载量不足或者是堆载量过大时吊车为方便吊装配重常常先吊装完一边再去堆另一边的现象,导致堆载中心难以控制,从而致使对在平台偏心。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堆载量还未到到目标吨位就往上顶动,很容易造成平台的两个支墩悬空,最后使得无法再行加压,不得不中止试验;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并停止加载,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堆载平台塌方。

因此,对于大吨位的桩基检测静载试验时候,一定要制定出可靠的作业方案,并且要在装置现场堆载反力装置的时候将平台中心和试桩桩头的中心、加载物的中心和平台的中心保持一致。

(三)锚桩法问题

1、锚桩钢筋脱焊问题

在桩基检测静载试验过程中常会因为钢筋的质量或者是人工焊接的技术问题导致锚桩钢筋脱焊。锚桩钢筋脱焊容易造成锚桩和钢梁联合的反力架崩毁,进而导致千斤顶和百分表都受到损伤,最终不得不宣布试验失败;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对于上述的钢筋脱焊问题,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在钢筋的选择和焊接方法上。选择拉筋时要选择比锚桩直径还要大一号的钢筋,焊接长度要达到10~15cm,必要时候还要进行双面焊。

2、试桩、锚桩间距问题

锚桩在桩基检测静载试验中,因为受到上拔力的影响,锚桩周围的土壤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会对试桩的沉降量造成影响。上拔量越大,对试桩的影响也就越大。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选择锚桩时一定要遵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所要求的试桩和锚桩的间距规范,即试桩和锚桩的中心间距应≥4(3)D(D是试、锚桩桩身外径)且>2.0 m。

3、锚桩抗拔力问题

在一般的工程中,业主为了节约资金常会使用工程桩作为实验锚桩,如果在实验之前没有做相应的抗拔力测试,那么在试验中常会因为钢筋过度受拉、锚固力分配不恰当时等原因导致钢筋拉断,致使试验失败,处理不当还有可能给操作人员带来人身危害。所以,在时试桩方案实施以前就要对锚桩抗拔力进行测算,如果发现抗拔力不足或者是受力不均的现象时,要及时和业主或者是设计方联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桩基静载测试试验到时候,一定要按规范和检测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对试验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应对方案,试验过程做到细心认真,这样才能保证试验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常志松.试论桩基静载现场检测试验问题分析[J].科学之友,2010,(33):19-20.

篇10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36-02

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地先后建立了气象机构,进行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业务,从此也就有了“气象经济”概念。当时的“气象经济”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且是由“公益”气象服务产生的。1985年,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展专业有偿服务,从此步入了由“公益”气象服务与“有偿”气象服务共同产生“气象经济”的局面,并一直延续至今。进入21世纪,“气象经济”这一名字开始在各种媒体上频繁出现,其应用也得到全方位拓展,如2003年的高考也出现了“气象经济”的题目;特别是2008年初中国南方出现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媒体对“气象经济”的热炒更是达到了空前程度。近年来,“气象经济”很少有人提及,媒体关注度明显降温,值得有关方面引起重视和思考。

关于“气象经济”的定义,确实很难说得清楚。譬如说,广播电台一次普通的公益天气预报播出,能说它没有产生“气象经济”吗?一条普通的公益气象短信,能说它与“气象经济”无关吗?当然,如果气象部门向用户提供的是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那么产生“气象经济”就更是天经地义了。

新形势下“气象经济”赋予了新的内涵。首先“气象经济”已经充分显现在政府科学决策,公众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趋利避害、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其次“气象经济”更是拓展到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新经济”发展以及市民日常休闲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气象经济”的现状

(一)“气象经济”与气象灾害

据统计,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了80%以上。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大风、冰雹、雷电、低温阴雨、雾霾、高温干旱、冰冻等。据中国气象局2013年1月14日的2012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为3 358亿元,因灾死亡或失踪人数1 390人。由此看来,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尽最大努力减少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提升“气象经济”效益,依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二)“气象经济”与“三农”关系紧密

1.农业气象减灾增效

气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针对性地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传真、网络等手段把暴雨、强冷空气、连阴雨、雷电大风等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送到当地领导和农民手中,为农业减灾增效服务,千方百计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经济效益。

2.农业气象服务增效

目前,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粮食作物拓展到经济类农作物、畜牧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都市观光农业等。气象部门通过“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向粮、茶、油、糖、畜牧、水产等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户开展全方位的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通过服务,为“三农”创造更多的“气象经济”效益。

(三)“气象经济”涵盖“二、三产业”

据统计,建筑、建材、电力、旅游、交通等二、三产业与“气象经济”的关联度是仅次于“三农”的若干行业。

1.建筑业

建筑与气象关系密切。在设计高层建筑时,除须考虑地震因素外,还须考虑风荷载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另外,建筑施工与降水、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关系密切。

2.建材业

砖厂、瓦厂等露天建材企业对突发性雷阵雨天气十分敏感;还有,持续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使建筑工地停止施工,钢材、水泥等建材需求滞销,导致库存积压,经销商报价也随之下调。

3.电力业

气象灾害对电力影响显著。冰冻、积雪、雷电、大风、暴雨等气象灾害会对输电线路设施造成危害或破坏。

4.旅游业

随着休闲旅游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旅游业也要“看天吃饭”,而解决旅游业“看天吃饭”的“旅游气象”属于“气象经济”范畴。

5.交通业

交通对气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轻度降水、积雪、道路积冰可能引起路面湿滑;雾霾、强降水将限制能见度;台风、洪汛等灾害性天气会影响或破坏道路的基础设施。

(四)“气象经济”的若干实例举证

1.老李是诸暨市一家电器经营部的老板,每年的4月份,他都要向气象部门咨询入梅、出梅日期以及出梅后夏天的高温程度和时间长短等情况,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中长期天气趋势预报,合理安排空调等电器的进货、销售计划。

2.位于诸暨市区苎萝东路的一家洗车店店主张先生说,开洗车店与天气关系非常密切,往往是久雨初晴这几天生意最忙碌;一旦当天气预报说将要下雨了,来洗车的人就会少很多。目前,张先生每天晚上关注天气预报成了一堂“必修课”。

3.2013年3月9日的强冷空气还没到达之前,诸暨市江藻镇草莓种植大户老钱就提早2天收到气象部门发出的气象短信,他早早做好了草莓大棚保温取暖准备,并加固了大棚。结果,这次过程降温幅度达12.8℃的强冷空气影响,基本没造成损失。

4.据诸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王医师介绍,因雾霾天气而感觉身体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会较平时高出约20%―40%。这类人群往往遇到较严重的雾霾天气就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吊瓶就成了家常便饭的事。

二、“气象经济”面临的困境

现阶段看,“气象经济”面临的困境或隐忧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媒体关注度降温

近年来,媒体对“气象经济”的关注度降温,各类媒体上似乎很少能见到“气象经济”这一名字。可以说,目前“气象经济”遭受相当程度的冷落是不得不承认的现状。

(二)公众认识上存在偏见

公众对“气象经济”的认识抱有偏见,总以为“气象经济”就是花钱买“气象预报”,且这种偏见根深蒂固,使得“气象经济”始终处于相当程度的尴尬境地。

(三)“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众“期望值”之间存在差距

“气象经济”与“天气预报准确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尽管现在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较过去大大提高了,但影响天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天气预报也有报不准的时候,而公众对天气预报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众“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着。

(四)“气象经济”效益难以量化评估

有关部门对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气象经济”效益难以作出一个较为令人信服的量化评估,一定程度影响或动摇了公众接受、使用气象信息的信心和意愿。

(五)“气象经济”概念模糊不清

“气象经济”概念一直模糊不清,有关部门对“气象经济”至今不能做出一个权威的科学的规范的定义。

三、新形势下提振“气象经济”的若干对策

(一)提供精准化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信息的快速,公众是不仅仅满足于常规的灾害天气预报,而是关心能提前到什么时候更精确地预报灾害性天气,从而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防。因此,气象部门除了常规的提前一两天做灾害的预警,还要进一步制作提前12小时、6小时乃至3小时甚至1小时、30分钟的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提醒大家在什么时间、什么区域采取何种防范方法,这样公众就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采取防御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二)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

如何提升气象信息的覆盖率?气象部门通过各种手段,积极打造气象信息“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事业、进医院、进车站码头、进市场”的全覆盖工程,把气象信息传播给所有的人群,特别是边缘地区的人群当中。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声询等以外,气象部门应扩大在乡镇、公众场合、人员密集地带安装气象电子显示屏,乡村安装大喇叭,还要发挥好村(社区)一级的气象信息宣传员的作用,千方百计把千变万化的气象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损失,提升“气象经济”效益。

(三)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准确率

一些制造业(如羽绒服生产)、家电商家(如空调销售)要求气象部门对中长期天气趋势做出准确预测,以提早安排生产或销售计划。“中长期天气预报”受到的关注度不可忽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还不够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加上气象科技人员持之以恒地攻关,目前“中长期天气预报”这一国际性技术难题的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正在取得积极的进展。

(四)进一步挖掘和深化专业专项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

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挖掘和深化专业专项精细化服务产品。概括起来讲,这些产品主要包括:为特定用户定制的气象预测预报服务;旅游、交通、电力等气象服务;紫外线、人体舒适度、晨练、散步、洗车、空气污染、霉变、城市火险等级等气象指数预报服务;气象实时资料分析服务;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根据不同用户具体要求专门定制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及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等。当然,还有更多更丰富的气象服务产品有待深度挖掘。

(五)加大“气象经济”的宣传力度

“气象经济”为何迟迟火不起来,甚至反而降温,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做得不够。为此,建议舆论媒体对“气象经济”要进行积极的广泛宣传,并做到持之以恒,譬如,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设“气象经济”栏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向观众讲解“气象经济”的一些常识及实例,使其深入人心,为公众所熟知和接受。(下转40页)

(上接37页)

四、关于“气象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公益”气象服务与“有偿”气象服务共同产生“气象经济”

目前,中国的气象服务有“公益”气象服务与“有偿”气象服务之分。“气象经济”的产生包含“公益”气象服务与“有偿”气象服务两部分,且“公益”气象服务占据绝大部分,“有偿”气象服务只是一小部分。至于“公益”气象服务与“有偿”气象服务的划分,在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有原则性规定。

(二)新形势下“公益”气象服务面有扩大趋势

国际上有些国家(如新西兰)的“气象经济”是纯商业化模式运作,而我们没这么做也没必要这么做,这也是“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所决定的。目前,气象部门花大力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把气象信息发送出去,“气象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从发展趋势看,气象部门“公益”服务的范围愈来愈大。例如,诸暨市气象局为保险公司提供的气象,已从“有偿”服务转为“公益”服务;还有发送的灾害预警短信、气象显示屏也从以前的“有偿”服务转为“公益”服务。

(三)积极提升“新经济”发展中的“气象经济”效能

新形势下气象部门在积极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好气象服务的同时,如何使“气象经济”在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等“新经济”领域中发挥更大效益,这是气象部门所必须思考和努力的。

结语

新的形势下,气象部门要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做出努力,为新时期提振“气象经济”出谋献策,使“气象经济”尽快走出受冷落和低迷的处境。

参考文献:

[1] 许小峰.“气象经济”辨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3,(4):12-14.

[2] 王伟宏,孙秀邦,胡安霞,等.浅谈气象条件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及施工气象指数的建立[J].安徽农学通报,2010,(20): 144-146.

[3] 宋坚坚.旅游气象与你同行[J].厦门科技,2011,(3):28-32.

[4] 韩,陈延琳,隋明,等.气象短信的未来发展思路探讨[J].山东气象,2013,(2):54-57.

篇11

【摘要】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而3G移动技术的出现带动了手机媒体产业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移动媒体时代。本文首先阐述了手机媒体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对比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最后提出手机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手机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一、手机媒体概述

手机媒体的定义: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的承载体,二是信息存储、处理、传播的桥梁。手机媒体作为媒体的一种,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有媒体的普遍属性。广义上手机媒体是指:一种承载信息的视听终端,它是一种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受众和精准的传播效果,诉诸互动的大众传播媒体。最初手机被发明的时候,只有简单的通讯功能,随着短信的出现,手机发明了手机报;随着彩信的出现,手机植入了广播技术;随着视频的出现,手机发展了手机视频:而现在手机俨然成为集图文处理和视频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信息载体。

二、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移动媒体,发展迅猛。曾有业内人士认为,手机媒体强势的劲头将颠覆传统媒体,甚至使传统媒体消失殆尽。但笔者认为,手机媒体非但不会促使传统媒体消亡,反而会与传统媒体优劣互补,融合发展。不可否认,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极大的冲击,但传统媒体人的思想是灵活的,他们意识到拥抱新兴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才是科学之举。

(一)手机媒体与传媒媒体的差异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以其不同的传播特性为我们提供媒介信息的服务,可以说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再加上手机媒体已经覆盖了我们信息传播和被传播的各行各业。

“传统媒体依靠庞大的传播网络、权威的传播地位、较高的媒介公信力,以媒体为中心进行传播,依然在媒体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尽管受到了新媒体强烈的冲击,但传统媒体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和媒体决策仍然处在“龙头”老大的位置上。

手机媒体虽然发展迅速,但手机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互联网,伴随着移动应用软件的大量开发,手机媒体的信息可谓是繁冗复杂,无法统一管理。而微信、手机QQ和手机微博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媒体信息的碎片化效应,促使媒体的内容趋于同质化。不同的媒体,若想要健康共存,一是要取长补短,融合发展。

(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近年来,“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又不断地将之超越,在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信息终端的过程中,手机越来越媒体化。”目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主义有以下几种。

1.手机报纸

传统的报业受到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凸显了很多问题。对于受众来讲,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创新的阅读方式和成熟的技术手段也能改变受众的阅读习惯,将他们牵引到新媒体的阅读潮流中来。但传统报业不会消亡,数字化时代,传统报纸可以借鉴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发挥自己在内容和营销方面的优势,加快传统报业的媒体化转型。

2.手机广播

诉诸听觉的广播媒体,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因为广播受到了来自电视和互联网以及手机的多重冲击。早期的广播在广电网的掌控下只能进行单向传播。而现在,依托“三网融合”的平台,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制作者和者。手机广播与大众的生活联系紧密,推动了广播业的快速发展。

3.手机电视

电视媒体与手机的融合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手机电视具备“传统电视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③,其发展的潜力之大,已经受到了传统电视行业极大的兴趣,各大电视台纷纷投资手机电视,获取更大利润。

三、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手机用户不断增加,手机媒体的发展空间巨大。然而,处于发展初期的手机媒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信息传播的虚假性和安全性问题,还存在个人隐私、媒体功能不充分、媒体化发展不完善等重要问题。

(一)手机媒体面临的问题

多媒体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给手机媒体带来了多功能的网络体验,图文处理、视频娱乐为手机媒体带来了广大的用户。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机媒体可以与网络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成为移动的PC。

尽管手机媒体为人类带来了更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作为手机用户我们不能忽略手机媒体所面临的问题。受众群体比较局限,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具有一定的门槛,大部门的手机用户集中在经济基础好、知识水平高的年轻一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传播进程。手机媒体的信息大多来源于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这导致媒体信息大同小异,媒体内容缺乏创意,导致手机媒体只是媒体的一种延伸,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二)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虽然手机媒体发展势头强劲,但毕竟是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在面对其它媒体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的不足时,手机媒体应当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总结营销策略,以期更好的带动媒体产业的发展。

1.发展手机广告营销模式

一个独立的营销和盈利模式为媒体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手机媒体在独立运行的过程中,应当与通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和技术平台做好沟通,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发展自身的媒体产业链。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明确自身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为用户和广告主做好服务。“广告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要达到理想的广告效应,必须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同时进行定向的信息传播,以期更加有效地发挥手机媒体的传播功能。”

2.挖掘手机媒体潜在的价值

近两年,移动APP发展火热,这为手机媒体带来很多潜在的价值。除了满足手机用户的基本功能以外,手机媒体还可以挖掘电子营销和手机购物的商业模式,通过建立品牌价值导向,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手机媒体的商业化发展,将会掀起一场新的营销革命。

3.增强手机媒体终端功能

篇12

[基金项目] 咸阳师范学院2012年人才引进项目(12XSYK08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45-1

一、陕西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举国体制的号召下,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壮大,也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51金的丰收年,这样良好的环境为陕西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从开始训练到现在也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为国家输送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这些优秀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崭露头角,摘金夺银。陕西省的优势项目、重点项目也逐一的突显出来,在项目的规划和布置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现在正处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陕西省也对本省体育进行了十二五规划,我们应该趁势而上,把陕西省的体育事业带动起来。通过查阅文献对本省的体育发展规划为三个阶段,初创与提高时期、全面发展时期和蓬勃发展时期。

(一)陕西省竞技体育的初创与全面发展时期。以来,在举国体制的号召下,群众体育搞的红红火火,竞技体育也不断攀升,从1954年陕西省体育局成立以来,陕西省的竞技体育开始了新的征程,不断创造体育佳绩,在国内比赛和国际比赛中,陕西省运动员逐渐占得一席之地。从第一届全运会到现在,我省的竞技体育经历了一个逐渐提高的时期。陕西省通过成功举办1999年全国四城会,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10年来,陕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为陕西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陕西省顺应大众体育消费需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树立了全社会共同兴办的大体育产业观,体育产业在水平、结构和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陕西省也提出了合理的项目制胜规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成绩,这归因于我省水上项目训练的科学性,要求我们一定要分析到项目的制胜规律,这样才能转化为训练的理论科学性。

(二)陕西省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竞技体育开展的红红火火,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体育健儿,并在世界大赛和奥运会中勇夺奖牌,为国家争得了不少荣誉,在“十一五”期间,我省运动员在参加国际、国内大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35个,亚洲冠军34个,全国冠军93个。其中,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2枚奥运金牌和1枚武术比赛金牌,是我省参加历届奥运会取得的最好成绩,全省已有6所体校被命名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二、陕西省竞技体育的现状实力分析

对陕西省现在的现状分析得用陕西省近期参加的比赛所获得的成绩来说明。全运会是除了奥运会国内级别最高的赛事,各个省市尽可以发挥自己本省的优势特色来展现自己的水平,也很有说服力,陕西省在最近参加的第十届、十一届全运会中,奖牌榜和总分榜不断上升,从22名提高到了21名,总分也从第20名提高到了19名,但是我省总体实力还处在中下游水平,要继续往前发展,陕西省的竞技体育之路还任重而道远。我省传统优势项目发挥稳定,十一运会上我省的射击、射箭、跳水、武术获得6枚金牌,其他重点项目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田径获得2枚银牌、1枚铜牌,获得前十名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我省现在竞技体育方面优势项目不足,项目总量偏小,布局不尽合理,尖子运动员、高水平教练员较少、训练管理机制落后、后备人才基础薄弱等不足,是现在我省竞技体育的制约现状。

(一)陕西省获得全运会的金牌数及金牌名次曲线图。我省参加的全运会成绩第一届全运会获得金牌只有1块,第二届、第三届上升到了4块,第四届获得了9块金牌,达到了陕西省金牌历史最高值,而从第五届到第八届开始下降,除了第六届拿得了8块金牌,第9届拿到了8.5块,第10届又减少了拿到了3块,第11届又重新拿回了9块金牌,达到了陕西省在全运会的最好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都达到最高. 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省的金牌成绩是在曲折中前进。

(二)陕西省奥运成绩带入全运会情况统计。北京奥运会创造历史最好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金牌总数第一做出非常大的贡献。陕西省奥运成绩带入全运会的成绩从25届到29届陕西省奥运会成绩带入全运会来看,成绩不断上升,总分一直上升,从3分到77分,分数突破性很大,而且金牌也越来越稳定,27届、28届都是一块金牌,到29届为3块金牌。由此可见,陕西省的成绩也是在稳步上升。

三、结论

(一)陕西省的竞技体育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初创与提高时期、全面发展时期和蓬勃发展时期,并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省独特的特色,也逐步形成了本省的优势项目,正在为了建设西部体育强省而努力。

(二)陕西省在最近的比赛中表现突出,逐渐形成了自己强有力的训练特色。我省运动员在参加国际、国内大赛中,逐渐崭露头角,稳步上升。陕西省的竞技体育成绩在曲折中上升。

参考文献:

篇13

一、中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已成为当下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的质量。2008年,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经过三年的职教攻坚,职业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多项指标跃居全国前列,中职教师队伍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上看,广西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不了目前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形势下对中职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广西是西部地区,与全国相比,教师队伍总体上还很薄弱,教师数量和质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尚不适应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提高中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二、广西中职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就业的市场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普通高校的扩招,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给职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职校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设置合理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另一方面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强调宽基础,为学生的多元化(就业和进入高等学府)发展打下基础。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既有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教育技能,既有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专业的新技能。但从目前广西中职学校教师素质的现状看,仍得不到满足,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总量不足

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是40. 85∶1,位居全国倒数第二,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 1个点。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提升到24∶1。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量较教育部16∶1的合格标准存在很大距离,中职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中职教育规模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从学历结构看,中职教师学历层次不高,专任教师主要以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学历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大多数县域中职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也屈指可数(没有一个研究生学历的专业教师)。学历结构与西部省市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全国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中职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也不合理,青年教师偏多。从“双师素质”结构看,“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仅为38. 29%,与教育部要求达到的60%比例相距甚远。

(三)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和专业技能水平不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入职中职教师普遍缺乏实际操作技能,他们多数在本科院校毕业,未能学习和掌握到中职教学中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职业教育理论落后

新入职的教师在高校期间缺乏一定的对前期职业教育理论的了解,常常用普通高中的教育来看职业教育。表现在教学中,学习内容和实践相脱离,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认知”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自身技能的提高,也影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五)“双师型”教师的紧缺

由于政策制订的滞后性,现行人事政策严重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如在人事管理方面,长期存在的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一些学历、学位虽然不是很高,然而在研究或动手能力上有特长的人被简单地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在职称评定方面,国家还没有一套适合职教特点的职称评定制度,必然会诱导教师重科研和理论教学、轻职业技术的倾向。另外部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较薄弱,教学经费短缺,使得职教教师长期处在待遇偏低的情况下,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学校资金有限,对设备更新率低,也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限制了“双师型”教师才华的发挥,也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六)中职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强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参与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水平不高的现象。有的从没有参与过教改立项研究,有的不懂怎样申报教改立项项目,有的教师还没有具备教育科研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而由实践再上升为理论的更少。

还有就是职业竞争不够剧烈。中职教师大部分收入偏低,住房困难,付出与收获不相称,这样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到中职学校任教,现在已有的专业骨干教师也很难留住。中职教师人员流动性较大。

三、中职教师素质提高途径探究

为推动中职教育向“内涵发展”方向转变,需要大幅度提高广西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加大师资建设的财政投入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以及《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广西要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建设中职教师队伍的意见,一方面积极配合中央,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严密部署和合理安排,贯彻实施教师培养和培训项目。中职教师教学任务重,一些学校管理者甚至教师缺乏培训的理念和动机。广西应抓住国家大力开展中职教师培训的机遇,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区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实行参培教师汇报制度,分享培训成果,并给予教师工学结合的时间和待遇保障。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的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等项目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但还需要地方财政、职业院校和教师个人负担不足的部分。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经费、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等,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保障中职教师队伍建设资金到位。

(二)提高中职教师的待遇有利于引进优秀人才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双师型”中职教师,既要攻读相关的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位,具备中职教师资格证书,又要到企业去工作多年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取得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培养周期长,培养难度大,需要进行很多的人力资本投资,理应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作为补偿。但是,从调查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和经济收入上都较低,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这支教师队伍。因此必须保障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及时足额拨付经费,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学校再给予相应的补贴和教学奖励,如果有住房再给予住房补贴,解决老师的基本需求,安心教学。

(三)建立教师培训提高激励机制,利用行业企业优势培养专兼教师,重点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要改善中职教师队伍结构。目前大部分中职教师的学历是本科学历,按教育部的标准这只是一个达标学历,而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一般要求硕士学历,甚至是博士学历,并且要有2-5年的工作经历,还要接受过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当前大量的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他们想去大学工作,但是大学基本录用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只好去挤本科生的饭碗。这部分人力资源完全可以被引导到中职院校去从事理论与文化课的教学,这样既解决了硕士毕业生的出口问题,也提升了中职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另外,从制度上,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学校建立教师进修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觉参加学历提升计划。同时完善学校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并把教师的实际工作阅历和效果作为聘任、提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逐步淘汰不合格教师。加强校企合作,派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参加锻炼,学习企业新的管理技术和新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加快“双师型教师”的成长。从行业企业中招聘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以扩大师资队伍数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