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篇1

十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增强中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校领导是否重视,办学理念及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等因素导致开展水平的差距非常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顶峰,生理发育已成熟,而心理发育处于风起云涌的状态:对于独立与自由的渴望与管理严格的校园、父母的唠叨成鲜明对立,渴求友情、爱情,却时时处于高考的重压之下。人际关系问题、生涯决策问题、强迫性思维问题甚至抑郁症、焦虑症在现代学生中层出不穷,他们对心理、心理健康有着不同侧重的需求。而中学校园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远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

教师开发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不仅能让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我们心理教师们也能不再被挪为他用,专业性得到保障。更能让学生接受系统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一般分为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学校列入课程计划并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的一类课程。本项目研究所设计开发的课程均属此类课程范畴,故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此不作叙述。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模式:

一是学科课程模式,即较为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

二是活动课程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

(二)关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

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结合我校实际与学生心理需要,我们拟定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的原则是:发展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体验性原则是指以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经过认知――体验――领悟三个环节,达到自我领悟的境界,并将部分刺激材料内化为自我心理结构的成分,从而科学定位课程体系,合理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正确选择课程内容。多样性原则不仅指的是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某一门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目标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可按照基础性目标、矫正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基础性目标:通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理解和掌握必须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基本能力,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初级目标。

矫正性目标: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应面向特殊群体学生开设矫正性课程,从而对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群体学生实施危机干预,达到矫正的目标。此类课程对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极高。

发展性目标:中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对自己的成长、潜能的开发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我们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加强对人生、学业的心理认知,从而积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是一个从近期目标到远期目标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低级目标向高级目标发展的过程。只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才最终实现。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的组织

1.改革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体验式活动课程。因此,必须建立起多样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课程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强化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选修课要积极运用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构心理健康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根据普高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各门课程的不同目标,我们逐步建构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比如作为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内容选择是一个健康、四个学会和三个感受,分别是:心理健康、学会适应、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感受青春、感受情绪、感受生命。

3.完善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评价机制

由于心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主观现象,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的特点,因此,普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体系,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制定硬性、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

三、研究成果

(一)满足中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选修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基础性与发展性心理的需要,学生在各种心理活动与体验中,拓展视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构建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常态化的新平台

在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了各种增强学生心理品质的新方法。课程教学、专项作业、社会实践等形式,逐步积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深化、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积累了新经验,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常态化实施的新平台。

三、不足与建议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目前仅有学校评课程和教师评学生,这种单向评价极不完善。心理健康类课程的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在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以评导教,以评促教,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课程类型还较单一

篇2

搭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cClelland在1973年提出:“应该更注重实际影响学习绩效的胜任力(Competency),而非智商”, 并首次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的观念。根据David McClelland的研究,胜任力模型可运用来预测人类工作的工作绩效,同时亦能减低采用传统智力和资质测验所产生的测量偏误。

一、胜任力模型原理及依据

客服中心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一方面要能够支撑客服中心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要能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引。

关于胜任力模型的分类,Spencer & Spencer(1993)将胜任力模型的内涵分成五类注:

1.动机(motives):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因为渴望,进而付诸行动的念头。

2.特质(traits):身体的特性或对情境及讯息的持续反应。

3.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关于一个人的态度、价值或自我印象。

4.知识(knowledge):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

5.技巧(skill):执行有形或无形任务的能力。

二、确认三大核心素质模块

依据客服中心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与绩效考核指标等因素,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客服中心的核心素质模块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服务、营销及管理。细化此三方面素质模块,就会得到进一步详细的素质项,具体示例如图2。

(一)服务

服务部分从10086人员的意识、技能、行为三大模块细分,分别为服务认知、专业服务、客户导向。首先,态度认知主要从意识阐述,员工需要拥有服务客户的良好心态,并且愿意主动服务。第二,专业服务属于技能模块,包含专业的产品知识及服务知识,不仅需要了解业务,也要掌握服务的相关技巧。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投诉处理应变能力等。第三,行为部分主要体现为客户导向,以客为尊,以客户化的思维指导行动,所有行动都是为了服务客户。

(二)营销

营销部分主要涵盖10086人员的服务营销意识及习惯的培养与养成,建立交叉营销管理模式,形成相应的流程、工具,扩大业务营销的种类,提升业务营销量等,所以归为服务营销。

(三)管理

管理主要分为两大模块,管人和管事。其中管人主要是管理人和心,归纳为人员管理;管事表现为对事情、目标、任务的管理,以任务管理概括。

三、构建员工素质模型的辞典

客服中心岗位素质模型的构建一方面要能够支撑客服中心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也要能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引。结合胜任力模型和客服中心三大核心素质模块的要求,我们认为考量客服中心的素质模式包含的维度应该包括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态度(Attitude)与其他特征(Other characteristics),简称为KSAO。

知识是员工所必须学习或取得与之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技能是员工利用工具或者心智以增进工作绩效的潜能;态度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应对的压力和调整的心态;其他的个人特征则包括员工学历、服务年限和绩效等员工行为的指标。

为此,客服中心建立的员工素质模型辞典分为知识、技能、态度三大类,具体类别详见图4构建的员工素质模型辞典。

四、搭建岗位胜任力标准模型

根据员工素质模型辞典,结合客服中心员工的岗位职责,在情景中融入情景与行为要素,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再通过标杆分析初步得出本岗位的关键素质模型,然后通过Q方法将初步关键素质模型进行权重排序,最终提炼出岗位胜任力模型。

扁平排序法:给予含指导语的素质项(来源于标杆分析中产出的素质模型初稿),将它们分成特定数量的“重要”、“没意见”、“不重要”三类。

绝对排序法:每一类当中的素质项再进行严格排序,最终形成所有素质项的绝对排序。

通过扁平排序和绝对排序,使素质项的权重评价成正态分布,如图5所示。

通过梳理岗位职责,准确搭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再到分析核心素质依据,我们得出了不同岗位需要在长期工作中应持续不断学习从而优化和改善的内容。

打造立体化课程体系

在全业务运营时代,客服中心员工更加需要注重提升服务水平、营销技能、生产效能来适应新的竞争要求,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要求,结合客服中心现状,推动客服中心“立体化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更新课程体系

目前,外部环境市场竞争趋向白热化,服务提升难度与日俱增,营销风险加大,亟需服务营销新模式;内部定位要求客服中心从“单一的服务型呼叫中心”向“服务营销型呼叫中心”转型,服务营销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因此需要根据新竞争模式对客服中心不同层级员工的岗位能力要求来重新梳理培训规划和培养路径,提高培训成本投入的准确性与使用率。

客户代表作为客服中心一线人员,其工作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客户代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客户感知及其对移动公司的评价。客户代表的主要工作为话务接续,现将一通完整的电话分析如下:

六大服务步骤(如下图所示)。

针对服务一通电话步骤,匹配需要提升的技能,区分为通用能力元素及对应课题与专属能力元素及对应课题,更新客服中心课程体系。

依据岗位能力要求和服务转型需求,我们通过对电话在线的数据业务推荐与交叉营销再认识,包括营销策略、营销技能、营销话术等等;新业务种类的革新、G3业务的发展,也在不断要求客服人员提升数据业务技能、营销意识以及实战营销的效能。结合现阶段中国移动客户服务中心的战略转型和在线营销能力提升的发展需求,我们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中的在线营销与交叉营销的营销思路、营销流程以及三个关键支点(关键时刻、关键话术、关键信息),帮助各界面的客服人员提升在线数据业务营销能力;通过掌握交叉营销,更好地发挥产品组合优势,实现深度营销,最终提升产品销售业绩。

二、完善知识地图

结合岗位学习需求分析,细化各项学习主题,对应课程名称,形成课程体系的学习地图。

各岗位族都遵循“初级中级高级”的培养路径,形成客服中心的学习地图索引。

三、精品课程开发

结合客服中心实际,组织内训师开展重点针对客服中心一线生产岗位的课程体系梳理工作。结合岗位学习需求分析,细化各项学习主题,对应课程名称,进一步细化客服中心一线岗位课程体系列表,同时针对目前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选定重点课程优先开发,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在系统、流程、人运营三个呼叫中心管理层面中,人是最后的关键,是与客户互动的 Last Mile,是展现服务效能与营销效果的最后呈现,真正竞争的关键不只在于“系统”与“流程”,更在于“人”的“技术”;如果忽视“人的技术”,将带来一系列连带影响(如图9)。

故此,为提高客户服务中心“人”技术,我客户服务中心依据“情景”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同时在打造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中进行精品课程开发的首选就是要进行对“人”的技术培养课程的开发,由此建构

“人的技术”培养的优势,让质量与绩效同时存在,建立永续发展的“人员技术管理平台”,打造品牌客户服务中心。

形成行动式学习培养

行动学习法是由英国管理学思想家雷吉・雷文斯(Reg Revans) 在1940年提出的,就是透过行动实践来学习,即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以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载体,学习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组织的目的。为了说明行动学习法,雷文斯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即:L=P+Q。行动学习法中的学习(L)是通过把掌握相关专业知识(P)与提出深刻问题能力(Q)相结合来完成的,客服中心引入行动式学习培养以确定培训内容的价值体现和培训质量的过程管控,从而全面促进客服中心软实力的提升。

一、营造氛围

打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氛围,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空间与导向,通过培训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我们针对员工制定了长效培养机制,开展学习晋级评估,员工晋升到相应层级的必要条件是前一层级的培训经历以及能力达到相应层级的要求,确定了学习晋阶鉴定与员工职业发展(层级晋升)之间的关系,通过职业规划让员工主动参与学习。

二、保障适用

根据客服中心实际情况,通过培训管理部门的能力评估和需求部门与员工的学习需求,形成以行动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培养模式,把培训和客服中心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帮助员工掌握迅速找到问题解决的路径。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员工能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不足之处,也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通过经历一种“突破性学习”,从而实现改变和成长。

三、促进应用

建立客服中心员工的学习轨迹档案,记录员工学习发展轨迹及岗位能力提升计划,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调研,反馈学习效果。采用行为量表,统计行为改进程度,进行差距分析,并给予学习意见。通过员工的反馈,再次校准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是否合适,从而形成促进培训成果应用的机制。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2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Liu Caixia,Xiang Xuehui,Jiang Wenjuan,Zhang Kaiping

(Zhengzhou Huaxin College,Zhengzhou451100,China)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China's strategic industry,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social and economic fields the role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there is no uniform standard of teaching plan and syllabus of the premise,each college training direction is self-contained.Watso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and Zhengzhou city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to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Put forward with ability as the core"three-in-one"computer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Key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Curriculum system;Ability;Optimization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它是高职教育实现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从理论上来说,课程体系是指教学大纲中开设的教学科目、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各科目的学分与学时比重。当今社会尤其是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与时俱进,随之专业课程体系也要不断优化。

一、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理念

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市场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是:(1)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2)以就业岗位职责为线索――确定课程体系设置;(3)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组织课程内容;(4)迁移能力为核心――设计教学活动;(5)以职业技能为参考――强化技能训练。

二、郑州华信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历史沿革

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郑州华信学院正式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属于管理系。在学院“理论奠基、强化实践、激励创新、重在应用”的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以适应社会人才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业务动手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为主线,依托华信集团,面向各金融机构、全省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专业名称的调整,随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名称更名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并将该专业归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随着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与时俱进,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先后进行了三次改革。

(一)以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学科归属来看,信息管理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之下,其学科发展方向则必须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研究一种特定的管理对象――“信息资源”社会实践的管理,从2003年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以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在以管理为核心的同时,强调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强调应用性,其中案例教学、实验课、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40%以上。在学院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下,我们提出了“三个零”培养模式,即:“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接触,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计算机和管理双向交叉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要开设一定的操作技能应用性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设计评估和运行各类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地运用信息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加工和分析利用。

在被调查企业中,几乎一半的人认为信管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这显然有违信管专业设置的初衷。但是,企业认为信管专业的各种课程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类课程,从社会调查中企事业单位对信管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看,需要度在40%以上的知识选项中,计算机类知识占46.2%,远远超过经济管理类和信息管理类知识。因此,2006年我们对信管专业中的计算机类课程进行重置与更新,在保证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与信息的组织、分析与使用的要求结合起来,开发一些新的课程,使学生知识体系的针对性更强。

(三)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篇4

二、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信用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能有效地保证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改革过程中,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的转化,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管理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及国家信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信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定义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经过该项目学习后最终要达到的能力状态,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基于实际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过程,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将知识点项目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平台构建

1.专业需求社会调研

社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一项基础性工作。调研内容包括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充分利用学院的社会资源,主要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进入合作单位展开深度调研,解构、细分行业工作任务及其相应的职业能力需求,与此同时积极征求相关用人单位与专家对课程设置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信用管理专业方向的具体化与实用化。

2.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解构

所谓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解构是指分析专业所对应的相应岗位或者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而由任务明确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而指导教育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传授完整对口的知识与技能,并总结凝练出完成相应工作的详细解说。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解构环节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学校、供应者与用人单位、需求者的工作商讨与深度合作,厘清本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工作项目、完成流程、操作注意事项以及不同岗位对理论知识、技能的不用需求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训过程提炼不同岗位的工作逻辑,明确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技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开展实训项目,以训练学知识和技能,凭知识与技能推进训练过程,形成双向互动的知识、技能良性互动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3.课程结构设置分析

根据职业岗位(岗位群)对专业知识、能力的标准和要求,将职业岗位(岗位群)必需的知识点、技术技能标准和要求等要素进行分析、分解并置程相应的课程模块,通过对课程模块进行科学组合从而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将专业课程安排所属于几个不同层次的模块,模块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联系,可以进行灵活变化与组合,保证课程结构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此外,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对课程模块进行灵活的调整。信用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由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4.课程内容安排

在“以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理论体系下,依托市场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专业对应岗位(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及解构出的职业技能体系;遵循职业岗位的工作逻辑,整合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系,融入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操作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实施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合理配比,教、学、做、练各环节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保证课程内容设置与工作岗位需求的高度协调一致性。信用管理专业从课程模块设置出发,包括了基本的素质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控制在5~7门,如信用管理基础、信用管理实务、信用评级、信用担保与实务、信用管理软件应用等,同时还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如信用风险管理、财经应用文、资产评估、国际贸易实务、金融机构信用管理、商务礼仪。两大模块、几项课程要素共同丰富了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

四、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保障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包括课程配置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市场化的教学特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颇具现实意义,引入工作过程导向更拓展了课程体系改革的边界,使课程体系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内的课程、教材、教师等方面的建设,而是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夯实构建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将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优化课程配置、丰富课程资源,形成业务素质高、教学理念新、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在此框架下做好教材编著与实训基地拓展两项工作,使课程体系改革协调一致、全面推进、卓显成效。

1.优化课程配置体系

信用管理专业课程配置体系的优化,严格坚持以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主线,以社会岗位(岗位群)的需求为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实现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的高度融合。邀请信用管理课程专家、信用管理行业专家、信用管理骨干组成团队充分调研,从职业能力、职业考证、职业岗位三个方面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设定专业课程,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配置课程内容与实训、实习程序。按照工作任务的难度以及对技能、知识、态度的需求,开设对应课程并合理分配上课学期、课时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内容构建中同样依据工作过程的需求安排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性的实训练习,以理论知识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原有的课程配置体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的职业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学期的课程内容设置分别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第三学期安排认知实习,第四学期安排专业实习,第五学期安排顶岗实习,通过三阶段不同层次的渐进实习过程,让学生了解岗位需求、思考并理解岗位需求、最终胜任岗位需求。

2.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作为充实课程结构、实现课程内容,使教学工作顺利紧张的重要保障,更加需要突显工作过程导向的特点,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助力。在教材资源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除了继续重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理论讲授与训练相辅相成,版面设计的可阅读性、可视性之外,更为重要的则是体现其适用性,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任务需求出发,编著教材内容,设计练习项目。通过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定期研讨,共同开发专业建设教材。

3.凝练教师队伍

首先信用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设专业,首要解决的就是加强专职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才可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其次,提升教师自身对课改的认知度,每位专业教师都应当定期进行行业走访,了解专业岗位(岗位群)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需求动向,并即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即时的调整与补充教学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之间的“零过度”衔接。此外,加强对内、对外交流与学习,通过互听课堂、教研会议、访问学者、学科培训等加强教师在校内、校外的专业交流,不断产生思想碰撞,进入“交流—学习—思考—改进教学”的良性循环状态;同时,加强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向互动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并且吃透教材、把握知识与技能的配置尺度,从而真正形成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篇5

据介绍,北京已经成为全国种业交易中心。2011年,北京种业交易额达74.25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09年的0.46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2.11亿元。

在“十二五”期间,“农科城将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机制创新,从良种创制、成果托管、技术交易、良种产业化4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新型种业体系的建设与途径。”张平表示。

国家战略需求

我国种子资源丰富,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玉米、小麦、蔬菜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种子法》颁布后,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市场交易额500亿元,潜在交易额900亿元,用种量世界第一。

去年4月18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进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作物育种体系。

“国家提出了完善农业体制机制,打破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紧密结合,加大国家各种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张平指出,今后要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占领重要的位置,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的育种新机制。

三地园区协同创新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的建设,将为推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提供引擎。

2010年8月份,科技部、农业部、北京市共同启动了北京国家农业现代科技城建设项目。一年多来,农科城在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种业创新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物流、科技特派员、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取得了实效。

同时,北京农科城还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建立了跨区域的联盟,协同三地的政策资源,与全国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形成农业支撑科技发展的局面。

“在北京,农科城采取一城多园五中心的发展模式,五个中心包括网络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创业产业中心、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流中心以及国际合作中心。”张平介绍。

北京的资源优势,是支撑新兴种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北京聚集了专业的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农业科技人员2万余人,院士占全国的50%,每年新育的农作物品种400多个。北京地区保存着国家级种子资源达到40余万份,居世界第二位。

借力北京的科技资源,首都育种平台应运而生。2005年,在北京市科委的倡导下,北京市组建了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7年来,已连续上了3批大项目,覆盖了玉米、小麦、西瓜、白菜、草莓等多种北京的优势作物。

“目前选育的品种59个,蔬菜品种30个,玉米品种19个,小麦品种10个。杂交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国杂交小麦零的突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介绍。

杨凌示范区也引进和培育形成了秦丰、科元、正大等一批从事农牧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肉牛品种改良和奶(肉)牛繁育、杂交小麦、杂交油菜等先进的技术成果和优良品种,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区,年交易总额约6亿元。杨凌已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牧良种集散地。

应着力于机制创新

张平表示,未来农科城在新型种业体系建设中,要着力于机制创新。

“要探索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良种创制的研究。”张平说,要结合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以国家战略和种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从项目立项开始进行资源整合,采取定项委托、招标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促进政府、产业、社会等资源的共同参与。同时约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权益分配等相关的事宜。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90-01

能源与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该专业发展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能源与动力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开始形成,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的影响,该专业发展水平层次不高,专业分割过细等问题突出,需要对其进行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接下来将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做出具体的分析探讨。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

1.专业研究领域的扩展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名称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2012年调整之后更名的,2013年正式更名使用并招生。专业名称的改变反应其教育内容的变化,相对而言,其涵盖的内涵比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更宽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化学及其环境工程专业的关系更加密切,而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能量转化与利用。当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因此,形成了较大的生产研究领域,急需要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投入到生产实践中。这样的能源使用现状,为高校能源与动力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当前的专业培养计划中,并没有适当的课程内容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总学分不足,教学科目较少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人才的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相对于变名之前的专业而言,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不仅仅包括原来的热能工程及其动力机械,还包括热力发动机、制冷低温工程等。这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广阔的知识储备,增加其就业面和职业的适应能力。当然,这种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也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人才的培养不够专业,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即使到了工作岗位上,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及在职培训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任职要求。

3.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大学期间是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同一个专业里,有些人喜欢动力机械,有些人喜欢制冷空调,还有些人喜欢发电等,这就导致毕业生以后的职业选择出现差异性。当前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要求学生个性发展,在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来选修自己的课程,从事今后的职业。但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四年所学内容基本一致,教学内容不存在明显差别,统一的培养模式很难造就出个性化发展的学生。

4.缺乏有力的实践课程

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仍然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通病,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还具有很大的一个差异。纵观各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发现其实践环节的设计与理论知识相脱离,不利于实践教育效果的达成。另一方面,实践内容安排不合理,缺乏及时、有效的更新,与国外高水平的高校课程体系相比,教学实践内容明显陈旧,不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1.增加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

变名之后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涵盖的内涵更加广泛,因此需要拓展课程研究领域,在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满足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前提下,完善补充专业培养结构,优化核心教学内容,使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满足适应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明确专业方向,区分专业性

为了避免宽而不专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整个能源与动力专业大类的范围中来统一基础性课程,区分好专业核心课程。统一基础性课程是为了防止学生专业面狭窄等问题的出现,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和通识课程的讲授,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设置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强化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避免该专业的学生出现“宽口径”和“零距离”的发展矛盾。

3.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高校课程制定者要设立柔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起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来不断的满足该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的专业学习模块,进而从事自己选择的职业类型。一般情况下,课程体系包括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研究型课程注重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考研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性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4.优化专业教学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不可此消彼长,需要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总学习不变的前提下,要合理分配理论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其他公共课程的压缩来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的比重。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可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贯穿在实践环节之中。根据最新的就业形势来调整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尽量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日常教学成果中。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专家和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变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在考虑本校实际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增强,最终朝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邱洁;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2]余万,陈从平,徐翔,赵美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教改教法;2014(2).

篇7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常规课程,因为常规课程具有固定时间、固定课时的优势。但当前,信息技术常规课程的内容仍聚焦在传统的Office、网络搜索等基本信息技术技能上,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感兴趣、实用性强为出发点,开设了许多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校本常规课程。

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变得越来越便捷,笔者结合这一生活实际,开设了摄影实践系列课程。该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模块:一是摄影理论课,主要讲授摄影理论基础。内容包括照相机的发展史,相机的成像原理,手持相机的正确方法,如何科学地设置光圈、快门以拍摄出理想的画面,如何用光和构图拍出不同艺术效果的照片。二是摄影实践课,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捕捉大自然的美。课程开设时正值初秋时节,笔者以“走进自然,感受秋天”为摄影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走进美丽的“百花园”“百木园”进行摄影采风。拍摄之前,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确拍摄任务和要求:①设备要求,可以携带单片机、微单或者万元以下的单反相机,禁止携带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照相设备;②小组合作,每个小组6~8人,至少配备3~4部相机,每位学生都要参与拍摄与被摄;③拍摄符合“走进自然,感受秋天”的主题摄影,学生可以从不同景别和构图的角度出发,分别拍摄风景或人物等摄影作品;④作业上交,每位学生挑选2~3张摄影作品,并为照片创意命名,然后将作品交到小组长处,小组内开展摄影作品赏析和评选,各组精选出5张优秀摄影作品在班级内展播。三是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学生拍摄的摄影作品,由于客观环境因素和摄影水平的影响,经常会有一些曝光、构图或其他的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开设了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课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借助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后期处理软件处理、美化摄影作品。

经过这三个模块的系列摄影课程,学生的摄影和后期图像处理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习之前大多数学生拍照时都是拿起相机随意拍摄,学习之后他们会从构图、用光等更加专业的角度先思考再拍摄。

又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这一课程模块时,笔者结合学校已有的废旧计算机资源,开展了“打开机箱看一看”的实践课程,将学校已经报废、无法使用的计算机主机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在信息技术课上,笔者给每个小组各分配一台计算机主机,首先用演示和微视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展示如何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然后让学生使用螺丝刀亲自动手开箱,先拧开每一个螺丝,再拆卸、认识CPU、硬盘、内存、显卡等每一个硬件,最后让学生逐一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近距离动手触摸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元器件。这样有利于他们加深理解计算机每一个硬件的功能和硬件的组成,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长远记忆。

在丰富常规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还设计了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例如,针对起始年级学生,开展“指键如飞”打字比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夯实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了“古韵中国”“关爱家园”等平面设计作品大赛,这既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渗透了热爱祖国、关爱环境等道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养。

开拓紧跟时代的创新课程

正如温州中学的谢作如老师所说,“技术是有趣的,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技术是有用的,技术结合其他领域后,价值更高;技术是发展的,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接触最新的技术”。笔者所在学校在常规课堂中实验性地开展了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前沿科技课程,包括3D模型设计课程和机器人基础课程。

在3D模型设计课程中,笔者选用低起点、易操作的3D ONE建模软件,从草图的绘制、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图形,到基本几何图形的设计,以及简单的抽壳和组合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立起三维立体空间意识,掌握基本模型的设计方法。在机器人基础课程中,笔者将虚拟软件搭建与实物搭建结合,让学生搭建诸如加速风扇、回力小车、投石车、陀螺发射器等简单机械,从中了解三角形的稳固性、齿轮加速、杠杆等机械原理。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与其他学科融合,使其了解更多关于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学校还开设了低起点、模块化的趣味类编程课程。例如,Scratch程序设计课程,它采用积木式编程模块,无需记忆复杂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借助传感器实现程序与现实的互动。趣味类编程课程,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计算思维,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更易于他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同时,笔者所在学校还结合现代媒体普及的生活实际,开设诸如EDIUS、会声会影等音视频剪辑的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音视频的录制、采集及剪辑的过程。学习之后,学生能自己剪辑录制的音视频,并能将这项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这些创新课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科技视野。在创新课程中,教师还可以挖掘、发现对某一领域的学习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并将这些学生纳入到相应的信息社团,使他们可以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己热爱的专业。

开设异彩纷呈的社团课程

相对国家及学校规定的常规课程而言,社团课程是一种自主性课程,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同时,学生社团课程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因此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应结合自身特长,开展独具特色的信息科技社团活动,打造校园创客达人与校园明星。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能够彰显学生个性的微电影社团,内容包括前期写剧本、招募小演员、实际拍摄、后期剪辑等,在校园里掀起了微电影拍摄的热潮。这为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微电影社团每年都会在学校报告厅上映一部年度微电影作品。

学校还开设了培养学生发明创造意识的机器人社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科技学习,体验实际动手操作的乐趣。从机器人的拼装、编程到测试,学生无一不是自主设计开发,创意无限。学校机器人社团在2015年和2016年的吉林省机器人大赛中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参与项目最广泛的集体,并在2016年的世界机器人挑战赛中国选拔赛中获得多枚金牌。

学校还开设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趣味编程社团,为校园里众多热爱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学子提供了平台。编程社团是学校成立的第一批信息社团之一,其成员多年坚持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NOIP联赛,并多次名列前茅。

篇8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40-0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社会加大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其中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掌握着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尽管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社会对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仍充满需求。

为了满足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众多公办普通高校与各种社会力量联合举办软件学院,其中,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其社会需要量大,成为一个紧缺热门专业。然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信息管理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探索,首先对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案。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创办了软件学院,专业和生源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信息管理专业也被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开设。然而学校在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仍然沿用本科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缺乏合理性,导致岗位需求与生产实际需要的脱节[1]。如今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由于建设时间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是不顾各自院校的具体情况,盲目照搬所谓统一的模式,未能体现不同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是课程设置缺乏延续性,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而且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存在内容重复和知识或缺的问题,如“.NET程序设计”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动态网站开发”等内容重复,占用了许多宝贵的课时,导致那些对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与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却因课时不足等原因涉及较少。

三是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导致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分散,学得博而杂,而不是专而精。

四是实践环节不够。信息管理专业要求有足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校内和校外的实践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安排得不够。

五是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因为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部分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多学生学习的技术在社会中已经被淘汰。

基于这些,需要重新定位本校软件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和优化,打破传统的本科式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突出自己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色,以利于本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

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适应市场岗位需求,及培养信息管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MIS)日常事务及开发的能力。

根据此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专业应构建起“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熟练掌握信息管理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和实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形式[2]。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采用系列化、层次化模式,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培养某种技能的实训、企业的专业或社会性的实习、形成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通过项目过程、工程过程实现)[3]。

因此,构建此专业课程体系,需不断优化每门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甄选。原则上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应用、数据库原理、C#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第二阶段为项目驱动的专业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3.1 信息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是对学生构建信息系统作技术铺垫,因此课程设置目的完全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来设计(这一点是区分软件工程的根本之所在)。信息系统是数据库与程序的组合,由于现在的系统都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因此包括网络的内容,这类课程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基础课,如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该类课程目的就是建立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思想,明确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

另一个层次就是技术应用型课程,设置如实用数据库应用系统(SQLServer)、网络管理实践、C/S的开发工具(Delphi、VB、PB、VC++等)、B/S的开发工具(JAP、ASP 等),即从学生动手实践应用技术角度考虑,选择设置一些开发工具类的课程,以支持系统开发。

3.省略;职业能力为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进行信息处理,掌握网页与网站的设计制作方法。

2)项目名称:MIS系统开发。相应的课程模块为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Web应用;职业能力需要掌握基于网络平台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维护、管理和开发能力。

“项目驱动”的专业化课程应积极推进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大力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跨任务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在真实、复杂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3.省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体系概论和WEB的应用;第三学期相应分别开设项目驱动类课程,其中一个为、网络安全、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而另一个开设网络安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最后一个学期各自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实习。

另外,学校可以创建一些实训平台和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及系统架构和设计的整体思想,例如,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的学生在每学年结束都会有一次项目实训。

同时,加大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即校企结合,为学生联系好有规模、有软硬件设施、有特色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指定实习任务。例如,周口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与郑州仟佰教育、NIIT(中国)服务外包学院、达内科技、中软国际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长期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巩固和深化,进而形成“学校+公司”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构建“知识—技能—能力—其他特质”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相应地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师队伍,使之适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全程教学发展需要。

4 小结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肩负信息化改造的历史使命,在制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建设时,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改革和优化,构建起“能力递进,项目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开辟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乐见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严正宇.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再造与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8(17):30-31.

[2]邓唯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7(5):88-89,99.

篇9

一、引言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整合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金融系统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各领域各行业对信息系统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整合并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顺应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培养适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宽领域、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多年来,各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作为来源较为复杂的一个新兴专业,由于其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院校对信管专业的内涵、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的认识各有不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下面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对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医学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意义及特点

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医药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医学信息管理、医药信息处理与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许多医学类院校为此也相继开设了医学类或医药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我院于2004年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设置的主干学科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主要课程有医学概论、计算机原理、管理学基础、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医学信息学、信息经济学、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内蒙古医学院将本专业定为管理学类别,采取四年制学制,学生毕业时获得管理学学士。

内蒙古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是掌握信息管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及必要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研究和开发能力。对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是采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具有现代信息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信息管理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为:在卫生行政部门、大型医院从事信息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研究以及信息管理咨询工作。在IT行业从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工作等。

内蒙古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定向是十分明确的,代表了大多数已开设此专业的医学院校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意义上讲,医学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当前现代医学和医院管理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中型医院已相继实施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使用,在临床医学方面和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方面正在逐步实现医疗信息化。因此,培养既懂医学基础知识、又掌握现代管理学知识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交叉学科人才,对建设具有高科技、高标准的大中型医院及更先进的医疗信息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为广大民众及患者服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开设医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突出体现医学、医学信息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多门学科交叉的特点,既有与其他高等院校本专业的课程相近内容,同时又要有区别的课程内容,主要区别在医学院校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医药学基础知识,管理学知识方面要侧重于医学信息管理、医药信息处理,而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更注重与医学有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如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和应用、计算机对医学影像的处理、医学资源数据库的开发与管理等,这样设置课程可以让学生就业时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学以致用,较快地适应现代医学信息发展趋势,或在IT行业从事医学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工作,为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目前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经过几年的学科建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办学管理经验,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当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课程设置的不够合理、核心课程比重不足、课程名称与实际教学内容不符等。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时就业方向的选择以及继续深造学业时究竟考取哪一类学科研究生的抉择等方面。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课程体系结构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生就业方向的抉择。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围的理解存在差异,或者受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在该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合理。例如,很多医学院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只是把基础医学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以及管理专业课程进行简单结合,形成三种学科的简单叠加方式,并没有做到有效地融合,而且没有体现出该专业的医学领域方面应用特色。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和调研,发现这种专业课程简单组合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方面形成博而不精,广而不深的现象,因而直接影响到学生择业取向,同时也给学生选择考取哪一类研究生带来了难度,有些高等院校在医学、管理类研究生招收方面甚至不愿招收信管专业的学生,原因是认为此专业的学生这两种学科的学习内容都不够全面,即深度不够,不如单科学生基础扎实全面。

2.课程名称和内容设置存在名不符实的现象或者缺乏前瞻性

以我校为例,信管专业中有一门专业课程叫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本应是计算机学科两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但由于学时设置及其他原因,这门课程实际讲授的是Visual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明显与该课程的名称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避开原理直接讲授Authorware应用软件,主要原因是学生很难听懂原理,这样就把计算机的几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都改为注重应用的课程,明显降低了信管专业学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学习深度,对学生将来如果从事医院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技术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另外,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课程名称应便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而目前信管专业的有些课程名称过于具体、缺乏弹性,难于适应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能及时将教学内容调整更新,导致学生在上学期间所学内容还未应用于工作中就已经过时甚至被淘汰,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3.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存在问题,培养实践能力环节较弱

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课程,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知识点,而选修课则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有意识侧重研究学科某方面的课程。由于该专业跨度几个学科,学习负担较重,因而医学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修课比例重,选修课比例轻,而且在选修课中,专业限选课较多,公共选修课较少,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的个性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制约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理论课程安排过多,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在就业时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和胜任工作需要。

四、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我们应当意识到,医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也与其他管理专业有所不同,它并不是计算机与管理专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医学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高效信息处理的学科,它是多种学科有效结合的交叉学科,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主要在医疗卫生领域进行医学信息处理与医学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工作,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建设一种突出表现医学类应用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涉及了多种学科,而在学生四年的本科培养时间里要把几种学科的本科主要课程全部修完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在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能够学以致用,毕业后工作时能较快适应相关工作,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应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信管专业的必修课比例,多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就业或进一步深造时能明确工作或研究的方向。要重视实践教学,坚持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医药企业实践、社会调研、认证实务、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体现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立顺应了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国外在较早时期就已经注重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并做过很细致深入的研究。在国内虽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起步较晚,但各类高等院校都积极响应,先后设立该专业,并已培养出多批相关人才走向社会,很好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医学类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对医学领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人才需求还会不断增长,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目前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努力完善专业课程结构的建设,就会逐步解决相关问题,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得更具特色,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级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叶明全,吴少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医学信息学杂志[J].2007,(5).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Our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 Xi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23)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general education is already the world's university of general accepted international issues, this situation already caused the full atten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According the file spiri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bout several opinion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 education"(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quality article 30"and"about promoting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several opinions", the comprehensive summary application achievements of teaching reform in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orientation and actual situation. Our school has carried o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lan revision;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o serve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starting point, integration of "platform + module" curriculum system.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system includ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modul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module, professional course module, practice teaching modules, extracurricular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business five modules,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ategories or medical and non medical discipline foundation platform, set up the platform.

Key word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higher education

在 21 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应更加主动地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转化以及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从专业结构和学科体系、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呈现出多样化、社会化、个性化、终身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鲜明特征。课程设置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培养质量。①研究本科课程模式与课程发展趋势,不仅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还将对丰富高等教育课程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②

我校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医学、英语、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中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统计学、社会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作为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的多学科发展的本科医学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一方面要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和新要求,同时要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共同编制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以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为契机,对课程体系设置进一步进行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注重优化结构,鼓励课程融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为合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整合优化“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

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五个模块,并根据专业设置三类医学课程平台,包括医学类专业、医学相关类与非医学类医学基础平台课程。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的和要求建设各模块课程,选择适当的平台课程以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与需要。

2 加强通识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因而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我们要把通识教育溶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以北师大分校为例,在通识教育中,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

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现代大学,大多数都贯彻和践行着“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需要大学体制保证来实现,同样需要课程体系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人才。

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无论是国外与通识教育相关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训练等教育方式;还是中国贯彻多年的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还有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或者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盖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之中。这种包容体现了中国通识教育即有中国特色,又全面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可在相当程度上,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③明确提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但要注重以学生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教育,更要注重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统筹协调、规划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建立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立通识公共基础课课程、医学人文类通识课程、科学基础与技术类通识课程和文化与社会类通识教育课程。其中通识公共基础课课程包括思政类课程、体育、英语、物理学、化学、高等数学、多媒体信息等公共基础类课程,归为必修课程,其他三类课程为选修课程。我校还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统筹管理通识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合理分配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含见习和实习)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55%,理学、工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40%;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30%;文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5%。根据不同实践环节、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的开设,医学类、理工类专业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的比例要求达30%。

4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规律,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的新模式,全面推进我校第二课堂建设,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工作的顺利实施,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要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模块,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学校制定了《广东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从组织机构、实施内容、操作办法、措施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和说明,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学分将从“科技创新”、“创业训练”、“技能培养”、“社会服务”、“文化活动”等五方面进行认定加分,从2014级学生开始实施。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我校构建新的本科课程体系,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五个模块,按专业大类或医学和非医学类设置学科基础平台,设置平台课程。并通过设立“通识教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学分认证中心”等机构进行统筹管理。这只是一个开端,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我们要进一步探讨课程体系模式改革带来的成效,评价课程体系改革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主要载体。课程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课程模式的变化意味着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的改变,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④因此,我们探索研究本科课程模式与课程发展趋势,也紧紧围绕着课程这个核心,着力推进本科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篇11

一、《历史与社会》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把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把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现象。单一的评价无法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才干,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妨碍乃至损害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我需要和自主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和主体精神的激发完善为目标,做好学生评价工作,不仅是确保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得以落实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需要。对此,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二、《历史与社会》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

根据课程改革和学科课程标准关于学生评价的要求,在市教研室的指导帮助下,我在历史与社会课改实验中对学生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具体做法是:对学生的评价共由五部分组成,即学生平日表现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纸笔测试的分数和教师评价,最终结果从定性、定量分离走向二者结合,采用“分数+等级+评语”的综合评定。这样的评价坚持实事求是,体现个性,力求综合评价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杜绝了以前以知识为本位、只重视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知识掌握的陈旧评价模式。

(一)学生平日表现的评价

对学生平日表现的评价重点是指课堂教学的评价,它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由师生共同参与。它可以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也可以是教师写的课堂观察记录,评价不以知识的正确与否为唯一标准,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个性,也就是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性进行评价。例如,黄剑斌同学比较内向,很少主动发言,在上《商鞅变法》一课时,他举手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部分同学取笑他,认为他应该得零分。我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这道题他没有答完整,但今天他敢于站起来发言,这是不是进步呀?”我再进一步说,“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抓优点、闪光点,评价应该对他起鼓励和促进的作用,而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如果给他得零分,他今后可能永远都不主动发言了。”经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都会争先抢后地发言,不仅课堂活跃,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行为实验科学也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并在借鉴一些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我设计了一张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作为学生日常课堂表现评价的参照。

历史与社会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

姓名: 班级: 小组: 学习课题:

(二)学生互评

我尝试每两个星期抽出课堂五分钟进行学生互评,互评的方法是每位学生都负责评价一位同学,每位学生都会得到评价,评价对象按次序轮流。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会得到7-10位同学的评价。互评的依据是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档案袋中的记录,评价结果以评语方式出现,放入学生的档案袋。学生写的评语有:“你用画画来回答真棒!”“你知道的比我多得多!”“评价汉武帝的小论文为何没写?补上好吗?”“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就是字太差,练练字吧!”这些评语切中要害,而且具有趣味性、鼓励性、建议性、批评性,使学生能够接受,而且弥补了以分数为单一评价标准的评分制度的不足之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评价

这一评价在期末进行,依据是一个学期中学生课堂活动记录与评价表及相关记录。小组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六至七个小组,先由学生自评半年的表现,而后小组成员发言。评价一分为二,要求不足之处以希望性的建议方式提出,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进步。

(四)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学生评价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存在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它既包括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打分,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还包括教师在作业本上的批语。学期末,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作出中肯的整体表现评价。我把教师的总结性评价放在小组评价之后进行,主要运用激励性的言语,简洁、恰当、热情地给予学生褒奖,同时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要求,并将其写成书面文字,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在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评价时重视情感的投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评价是真诚的、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就容易接受,并产生震动,受到感染。这样教师的评价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五)开放性考核与纸笔测验

我市的《历史与社会》考试由两部分组成,实行开放性考核与开卷纸笔测验相结合,分值分别占20%和80%。实行这样的考试形式,是课改后的一个新亮点。此方式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探究分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开放性试题部分,我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主要是根据教研室的统一要求,考核内容根据课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社会热点,如调查采访、社会实践的报告或感想、小论文、办小报等;考核形式上允许并鼓励重考,让觉得自己考试不够理想的学生,有重新考试的机会。纸笔测验的题目也给学生提供选择和较为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允许出现不同于“参考答案”的答案。我还让学生参与成绩的评定和评语的形成,这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在给出学生分数的同时,我还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如“虽然这次考试你只得了70分,但你要比有的同学得90分还可贵,因为这70分和你过去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实践证明,这种尝试的效果是良好的。在我对本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八年级开放性考试的调查中,有96.24%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考试方式,100%的家长和教师赞成这种方式,它展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强大生命力。

三、总结与反思

纵观对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我感到评价有以下优点:

第一,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平时的努力是有用处的,这种评价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评价结果以评语的方式出现,激励、鼓励、建议性的评语,使学生乐于接受,而且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看到了希望,利于学生发展。

第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自评、互评、小组评、师评,尤其是自评,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又使学生懂得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好与坏是自己表现出来的。

第四,评价的优点还体现在期末备考阶段。因为是开卷考试,可以带资料进考场,学生均能够以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没有精神负担,没有压抑感,也使考试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使考试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我认为,实践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滥用鼓励评价,效果会不明显或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鼓励赞扬的同时应注意评价的客观性。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指导,可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与鼓励肯定性评价一样,引导否定性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是运用的方式要巧妙些。

第二,评价的语言或形式还是比较单一,如大家拍手表扬、发奖品等等,开始学生感到新鲜,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形式。所以教师还需要不断研究,更需要创新,这也是评价能否促进学生发展的一大关键。

第三,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在行为,更应注重对他们内心的体察,否则,不仅不能达到评价的功能,还会伤害他们。如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说:“万超同学尽管记性不够好,反应不够快,但他很努力,所以进步很大。”言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本意是表扬学生,但在学生的头脑中却形成了万超“反应迟钝”的概念,这种伤害很难弥补。教师的某一句话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另外,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费时费力,工作难度大,把握不好就容易走过场。

四、结束语

几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使我深深地体验了开放性、激励性评价制度的优越性,它留给学生的是渴望成功、追求进步的机会和空间,一次不行,还有下次,这方面不行,还有其他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

[2]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2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我们将对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再设计、再规划,淘汰一部分,整合一部分,重新开发一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以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为轴心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为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二、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1.学科课程群开发导向――走适合校情的特色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构建学科特色课程群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课改、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的关键。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由“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级课程组成,以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为抓手,统筹整合已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各课程的功能形成各学科课程群,以直接指向学校“大气”“灵气”“才气”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构建――体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定位

新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技术应用方面实力较强,具有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的能力。学校生源层次较好,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好,求知的欲望浓,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设置应主动与高校接轨,打通必修、选修界限进行重新整合,开设一批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提升学生所选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建设的目标、思路,一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技术特色,使其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建构起涵盖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课程群。二是应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结构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群,以真正发挥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成效

1.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特色表现突出,其中有省网络精品选修课程1门,台州市精品选修课程2门,临海市精品课程2门,校领先课程2门,这些课程为今后的特色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范本,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特色化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之路,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为我校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3.教师发展专业化

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营造了合作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比较明确的且具操作性的参与点,使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理念引领,选修课程群建设就有什么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把选修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对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刻理解上,放在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联系上,放在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上。

2.教学实践是基础

在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应突出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使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关注课程质量,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等对选修课程群优胜劣汰,做强特色精品课程。

3.科研引领是关键

通过科研引领,加强校本研究,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是关键。针对目前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水平参差不齐,特色课程寥寥无几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组建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团队,通过同伴互助、课程群内教师研讨制订课程群教材建设规划。

篇13

一、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电子信息实验室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应的专业实验室,为配合专业建设,实验室对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建设与改革,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实验教学得到了持续的提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践教学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和着眼点,结合理论课程教学,优化和组合电子信息工程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和结构。

(一)根据电子信息专业的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验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应该在不忽视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掌握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先进的电子设计技术及时地融合和补充到实验课程体系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实验课程体系上形成三级技能培训体系,即以“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为代表的基础仿真实验,以“DSP原理与应用”“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数字视频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为代表的综合性应用平台实验,以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为代表的综合技能训练。\[4\]通过实验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由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也应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组织实验教师与理论课教师共同撰写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并组织教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必需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5\]:

图1 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二)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构建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体系

1.“变面向结果为面向过程”的基础验证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实验验证理论课中所涉及的单元电路,如模电中重视培养学生对分立元件的灵活应用,而不是一味地训练学生使用各种集成电路。理论课中,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虚拟软件,仿真实现各种电路模型,实验环节强调如何按步骤实现仿真的数据。

2.“变辅导解答为引导启发”的系统综合型实验:在每门专业基础课中均开设一个4学时综合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具有中等难度,是对本门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采用“实验辅导解答为实验引导启发”的方法,实验进行完1个课时后,要求每位学生对设计环节提出一个问题,教师针对问题给出一个原理性的解答而不是直接讲授问题的答案,以此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3.“变单一方法为多元实现”的设计创新型实验:以往的课程设计多由教师给出参考图,学生进行制作,实现方法单一。对此类课程改为教师只给出题目名称,实现方法由学生自主选择。如模电中给出一个滤波器的带宽和增益,数电中设计一个8路抢答器,高频电路设计一个振荡器等,这种面向任务、多元实现的教学方法能够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内容由易到难,包含从验证性到综合设计性多个实验层次,让学生循序渐进经历认知、实践、探索全过程;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基础上,可选择难易不同的实验内容,还可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探索更多问题。独立设计和实践的教学环节逐渐增多,通过这些引导,大量的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对多方位的内容进行探索和实验。结合我校实践教学手段,具体阐明实验教学由易到难的四个实施步骤:

1.科普讲座,提兴趣

实验教学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十分陌生,为此,组织专业教师将所做的研究内容(尤其是具有专业特色的硬件类产品),为新生开展科普讲座和产品演示,要求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科研实例来阐述深奥的理论和方法,旨在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实验教学做好铺垫。

2.简易制作,聚人才

科普之后要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如组织大一所有新生开展课外科技制作,选择容易实现、观赏性较强、声光展示效果好的简单电路(如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发光振荡电路、抢答器、音乐门铃等),并安排大三学生手把手指导大一新生判断元件好坏、焊接、调试等环节,尽量做到试做即成,以此来培养初学者的成就感,同时从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择优送入开放实验室,以完成从“盲”到“懂”的转变。

3.课程设计,拔技术

大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依托开放实验室实现课外课内互补,夯实基础知识。教师所组织学生开展课程设计,题目覆盖面要广,难度适中,重在基础。侧重训练模拟单元电路的实现而不盲目采用各类集成电路(如分立元件实现的音频功放);数字电路的基础培养以单元器件、中规模集成电路为主(如用常规数字器件实现的步进电机驱器、密码锁、数字钟、频率计等)。积极发挥大四学生的作用,以老带新,根据研究方向组建学生团队,实现人(老)对人(新)的辅导,尽早完成由“懂”到“通”的过程。

4.电子竞赛,提能力

历年的电子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均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力,为此,配备电子竞赛培训基地和组建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采用真题历练、现场测试、教师讲评等手段,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经过电子竞赛等学科竞赛的磨炼,使学生基本实现由“通”到“精”。

(二)实验教学手段

学生在实验锻炼上的投入程度、重视程度,直接 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为引导学生认清实验的重要性,电子信息工程系通过对桂林高新区多家企业、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活动,集中厂家的一些想法与需求,再综合其他途径得到的信息,分列成各种类型的课题,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要求,使学生能够认清自己的学习方向,认清自己需要掌握的技能,同时结合专业实验教学有目的地去学习。另外,根据科研和教改成果,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创新实验方面进行改革,着力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构建“理论基础”和“工程训练”互相融合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模块化、多层次化,有利于全面实施选课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独开设基础实验课程,增列素质教育模块,增加课程设计项目,加强学生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本科生在24小时开放的本科实验教学平台上自主进行实验,配备最优秀的教师来对他们进行动手能力训练。实践证明,以科研资源和平台为载体,开展分层次的本科生创新实验实践能力训练,是一条适合本专业的研究型实验教学道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