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工程专业网络教育

安全工程专业网络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安全工程专业网络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安全工程专业网络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27-01

高职院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属于迎合时展而诞生的专业,伴随着现代安全事故越来越紧张,因此,高职院校诞生的专业安全人才直接进入社会对整体安全事业有着巨大帮助。我国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设安全工程专业,不过因为时间尚短,教育经验不足,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为了促进我国该项事业的提升,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提升该项教育质量。

一、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概述

安全专业包含多种内容,例如矿业安全、建筑安全信息安全、通信安全等,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后续增加了网络安全等。我国人民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缺口也越来越大,为了填补缺口,高职安全工程专业也应运而生。无论是执行安全管理,还是具体的建筑安全、信息安全等,都对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帮助,帮助我国的安全事业进步。我国教育领域已经认识到该专业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推动该专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过以长远角度来看,我国的安全专业教学仍然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二、高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安全工程课程时,未能突出本校特色,进而使得整体课程存在不合理现象。尤其针对我国而言,安全工程专业整体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迅猛的发展态势。为了体现自身课程的特色,需要高职院校明确自身定位,找到自身教学对象,有效的设置课程。不过此要求很多高职院校都未能达到,进而使得安全工程专业整体教学质量较差。

2、教育观念比较陈旧

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不仅仅体现在相应的师资队伍存在不足,很多时候也由于高职院校的自我轻视。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高等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本,很多时候,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思路也是沿袭着理论体系,使得整体教育仍然处在传统模式中。安全工程专业教学需要更多迎合时代的内容,例如对当下热点的问题的关注等,但是此类内容在现阶段高职安全专业教学中比较少见。

3、教师综合素质不足

教学体系是否能够贯彻落实,在于教师。现代高职安全教育中,很多教师属于“半路出家”,也就是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学习过相关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但是并未将安全管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但是高职院校中,对应的具有相关经验教师较少,于是很多教师转型成为安全工程专业,负责教学。另外一种原因,便是此行业在我国仍然属于新兴专业,因此,教师能够总结的经验和案例并不多,造成了他们并不能真正的做好总结工作。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开展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时,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得安全专业教学质量不高。

4、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设安全工程专业,不过是以国家形式进而开设的。总体来说,无论是资金、人力、物力等都不会大量投入到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中,很多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无法借助学校的力量援助,带来的实际问题便是客观因素的不足。此类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将会被放大,逐渐影响高职安全专业教学质量。高职安全教育中需要具有网络教育,很多时候因为重视不足此种技术类型便会缺少,带来了实际问题。

5、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性,并未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便做出选择,此种选择势必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安全工程专业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需要了解现场管理、通信、电子等多专业领域内容,使得学生认为学习比较困难,难以在学习中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带来了实际学习问题。

三、提升高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建议

1、根据安全工程专业合理设置课程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工程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而为了保证此类特点,需要通过外部保证实现。课程的设置便是实现教学的方向,因此,更需要充分了解安全专业的特点方可设置课程。安全一词涉及到较多领域,课程中同样需要体现多领域的教学,例如现场管理、信息安全等,通过此类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对应的安全技能,而且高职院校中更多的便是培养实用性人才,通过有效的培养让学生自身更加清晰的了解专业特点。

2、创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属于教学中的方向,通过合理的教学理念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我国为了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当前高职院校应该领悟文件精神,并且根据文件内容寻找自己的差距,明确自身现阶段存在的不足,积极解决。高职院校办学有着自身明确的办学目的,通过有效的培养,使得高职学生成为社会实用性人才。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有效的创新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富有实践性、开放新和职业性,提升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得高职院校的培养能够和社会对接,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认知,另外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看法。

3、加强力度建设师资队伍

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进步,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相对应的变化。为了迎合国家的需求,同时提升自己的办学效果,高职院校同样应该加大投入的方式来建设自身的师资队伍。笔者认为具体做法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便是对现有教师加强培训。培训属于教师的再教育,保证培训制度的普及,可以将培训效果作为绩效考评方式,任何升职等都可以加入培训考评,提升所有教师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开展培训工作;其二便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聘条件招募一些具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的教师作为专项教师开展教育工作。通过两方面的加大投入,可有效的建设师资队伍。

4、提升重视程度

提升重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提升,实际工作中,便是应该成立专项资金,保证安全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实验器材等全部落实。笔者认为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建设仿真安全培训中心,内部采取各种场景布置,帮助学生可以模拟各种安全问题。当教师想要讲解任何一方面内容时,都可以直接在培训中心寻找到相关设备器材,教学模式转换为实践性较强的具体行为。如果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不足,便可以和外部企业建立联系,和一些需要安全技术人员的企业合作,通过实践性教学,切实的提升学生的教育成果。

5、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需要良好的外部引导,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安全工程专业的具体组成,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引导他们的人生态度。高校学生虽然整体已经成年,不过由于刚刚在高中充满压力的地方释放出来,很多学生都不能正确看到高校的生活,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过度放松放纵自己等。笔者认为,为了真正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意识,可以和社会企业接轨,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提升他们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不重视和态度两方面。通过分析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我国高职院校安全专业教学越办越好。

篇2

一调查的开展

(一)收集资料

本文以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无锡学习中心132批次、141批次、142批次的在读学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进行调查,最终获得调查结果805条,其中有效的记录为613条,有效率在76%以上,调查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从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了网络教育学员的满意度以及看法。

(二)调查方法

本文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通过信度分析和项目检验,对问卷调查表的项目进行区分,让表内项目有良好的一致性,运用SPSS1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二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情况

本文的问卷填写情况男生多于女生,80年代出生的学员最多,占46%,70年代、90年代分别占25%左右,最大年龄为56岁。在专业方面,调查涵盖的专业较为广泛,包含十多个专业,其中专业样本最少的为安全工程专业。在学历方面,高中起点专科比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多,分别占62%和38%。在调查的613份有效问卷中,成绩良好的占58%左右,成绩优秀的占18%,及格的学员占16%,不及格的学生仅占8%。

(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测,问卷中的项目都有显著的区分度,在对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对监督和提醒,以及信息非常重视,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最不重视,在满意度中对作业的收缴问题非常重视,咨询服务的满意度最高。对教学学习中心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学习计划和考试的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学员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比较高,但对学习计划的提供方面满意度比较低。

三加强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班主任的服务意识

由于网络教育学员本身的特殊以及教育形式的特殊,导致网络教育的班主任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全日制学校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网络教育的班主任将受到一定的阻碍。鉴于这种情况,网络教育的班主任首先要与学员多沟通多交流,与学员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以便取得学生的信任,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多主动的向学生询问学习的进度,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与瓶颈,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区别对待,制定出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服务,大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二)提高网络教育平台质量

网络教育主要是依托于网络,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网络教育的学员基本上不会到校,导致学员与学校的关系比较弱,学员与学校的关系主要依靠网络教育平台来进行维系,这样的特殊性不利于对学员的管理,所以要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质量,为学员提供更好的网络教育平台服务。为了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首先应该丰富网络教育平台的资源,让学员通过平台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教育平台除了教学资源之外,还可以为学员提供各种各样的讲座,丰富学员的见识。讲座的开展还可以让学员们感受到学校的氛围,感受到学校的文化,让网络教育的学员也可以享受到学校的这种福利,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加愿意学习。

(三)提高学员的归属感

网络教育学员比较松散,难以建立其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要想加强网络教育学员的管理,必须要提高学员的归属感。学员和网络教育之间要建立起联系,相互之间要有感情,要认同学校的工作,感受到自己是学院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为了加强学员的这种归属感,网络教育平台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员参与,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可以组织摄影,技能以及知识的比赛,让学员在参与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展示自己的水平,与学员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形成归属感的建立。

(四)加强学员的奖励制度

目前的网络教育在奖励方面长期缺失,所以网络教育学员学习主动性不高,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一般网络教育学员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学习,取得毕业证书,还有有一些学员是为了丰富知识,如果在这些基础上,制定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将会更好的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网络教育应该对学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利用各种方式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在奖励制度和措施方面,可以制定各种评选,针对每一学期,进行评优评先,并将评选结果共享,大力加强学员的主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员都有学习和奋斗的目标,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便于对学员的管理。

(五)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育的学员必须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要有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提供服务。网络教育的学员很多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平时还有工作,学习时间有限,所以网络教育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上的功能和教程,对自己进行服务,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学员的这种意识可以很好的分解班主任和学校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管理的质量,同时对学员自身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结语

学员的管理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了学员的管理,将会对网络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促进的作用。网络教育学员的管理也随时都不能松懈,应该渗透在网络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从前期的招生到中间的学习过程,以及后来的毕业管理,都应该做好网络学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晓辉,王唤明.对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的初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5:33-37+42.

[2]林卉.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1:124-126.

篇3

作为权威、公正的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BJCA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展可信服务,营造网络诚信环境。公司努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信任服务体系,全心全意为政府信息化建设、企业经营环境优化、民生信息化建设和网络经济发展服务。公司通过一系列应用安全产品和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扩大数字证书的应用领域。经过10年来的艰苦创业,BJCA已经发展成为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的领跑者。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要求和相关管理规定,BJCA推出了政务通、信天行等系列品牌数字证书服务。公司坚持“以服务求生存,用创新谋发展”的企业发展观,确立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服务意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BJCA按照“可信规范运营,随需应变服务”的服务宗旨,通过日渐丰富的电子认证服务内容、创新的服务模式、完善的服务流程、品牌化的服务形象、稳步提升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引领了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10年中,BJCA凭借北京市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良好契机,以北京为基地迅速向全国市场拓展,通过覆盖全面、运营高效的数字证书服务网络,提供包括数字证书申请、审核、制作、颁发、存档、查询、废止等全过程的服务,同时还向大规模行业客户和地区提供认证服务系统(如CA、RA和受理点)建设的服务。

BJCA凭借在数字认证服务行业长期积的丰富经验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基于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相关核心技术,针对网络信任体系的关键环节,面向市场推出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支撑数字证书应用的软硬件产品,如Web信息安全系统、统一认证管理系统、电子签章系统、签名服务器、时间戳、实名接入网关等,形成应用安全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很好地将数字证书简便、无缝地集成到各类应用系统中去,满足了客户对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等方面的需求,极大提升了客户核心业务网络环境的安全信任指数。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各个行业和业务领域都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结合不同行业和业务对电子认证的个性化需求,BJCA在CA运营基础服务和自主研发的安全产品支撑下,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针对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招标采购、网上办税、网上发票、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络教育、网上娱乐等多种行业和业务,设计出一批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成为国内提供此类案例数量最多,涵盖范围最广的电子认证服务商。

BJCA正在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子认证服务体系、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产品和专业定制的安全解决方案,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发展等领域的客户构建安全、可靠的信任环境。

以数字认证服务为基础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BJCA,将视角集中在信息安全服务领域。作为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商,BJCA于2004年荣获北京市信息安全服务能力一级证书,于2006年获得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于2009年获得国家信息安全服务安全工程类一级证书,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服务三级资质和国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一级资质。

以客户为中心

BJCA拥有国内一流的信息安全专家和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队伍。这些专家紧跟信息安全领域发展趋势,熟悉各种信息安全政策、标准、指南和要求,遵循“分域防护、深层防御;分级保护、动态防范”的原则,能够根据客户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系统规划、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行维护)的相应需求,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开展安全需求分析、安全风险评估;协助客户确定安全等级,制定安全策略,设计安全方案;组织实施安全建设或改造;协助客户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安全维护和应急响应服务;保障方便获取全方位、专业性、持续性和个性化的安全技术支持与服务。

2008年,BJCA成功建设了奥运多语言服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北京奥组委中级网站安全保障系统、北京市资源共相交换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并为国家发改委“金宏”工程和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系统提供安全认证服务,还为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西南证券、民族证券、中航信诺民航保险在线、中国招标投标网、国美电器等机构的系统提供安全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奥运筹办和召开期间,BJCA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涉及奥运成功举办和城市正常运行、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为平安奥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运行指挥部、北京市奥组委、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信息办等单位的表彰。

作为以技术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企业和行业方向的引导者,BJCA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仅参与行业规划,还承担行业标准制定和国家课题研究攻关。

篇4

高职教育中基础化学课程要“立足基础知识,普及科学教育,适应专业需要”,使职业教育更切合市场需要,让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更大的提高。因此,基础化学学科教学应该做到从“个体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这种协作不仅是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也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师要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演示,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加强学习指导,利用多种信息手段丰富化学实验资源。信息化教学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也成应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授化学知识时,教师要渗透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此,教师要掌握更多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从事基础化学教学的教师化学理论知识强,专业知识略微欠缺。对此,我们可以建设化学基础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使各科教师之间有相互沟通的平台。例如,有些内容在某一教材中不是重点但跟后续课程却是有关联的,由于学时限制,教师会选择略去不讲。这导致了“讲授的内容学生不需要,学生需要内容不讲授”的偏差,与后续课程脱节。另外,合并重复性的内容,删节部分理论性太强的内容,也是化学教学设计中的难点。例如,在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等专业的化学学习内容中,教师应重点突出与医药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删除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电子互斥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将原子、分子结构的内容放到有机化学中,与有机分子的立体构型结合,对学生理解分子构型与药物活性的关系有很大帮助;调整实验内容,压缩纯化学的性质及测试,增加与医药学科相关的综合性研究实验和自行设计实验等。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演示

信息化技术使得教师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从而为准备教学提供方便。互联网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很多信息。例如,在讲授卤族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与卤素相关的资料,百度、谷歌、维基百科等都是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在表现原子、分子等一些微观粒子的特征时,在实验的内容存在毒性、危险性时,在一些化学概念、化学原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时,文字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对此就有着独到的优势。但是课件的设计不应过分华美、花哨,否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图片、视频等网络资源创设情境,以任务、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体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新课程改革精神。

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加强学习指导

为了将更多的信息源带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自己的教学信息资源库,既方便学生按需学习,又方便教师数字化教学资产的积累和共建、共享。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包括课堂信息——多媒体课件及优秀教学案例、电子教案,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扩充知识(包括趣味性、实用性、前沿性的内容),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双语、最新研究等素材。这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从教学素材库里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化学的网站。对于在学习中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材料,通过讨论,最后得到答案,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线练习可及时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在网上聊天室自由发问,也可以与在线教师一对一单独答疑,也可以在论坛发帖,同学间进行讨论。这样避免了重复发问现象,也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使辅导答疑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利用多种信息手段建设化学实验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资源建立标准操作的多媒体视频库,指导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标准视频掌握标准化的实验操作。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操作,如滴定操作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减少实际操作中失败的概率,以便更加准确合理地对学生实际实验操作进行监控和指导。另外,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指导教师更好地讲解实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更深刻。网上化学实验资源注重贯彻实验前预习、实验中帮助、实验后测试的全过程实验教学理念,以便于强调对多类别教学任务的适应性。

五、信息化对于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师水平得到更高层次的提高。多媒体电子读物,高效率检索式阅读的备课方式,文字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的数字化探索方式,以及运用多媒体影像、Flash 动画的基本实验操作培训方式和利用兴趣实验、探究实验平台的知识拓宽方式,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网络课程开发的能力、在线测试和评价的能力、软件使用的能力、在线搜索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水平上有显著提高。师生的实验创新能力通过此也会有有很大的提高。

2.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明确化,专业素养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浏览和下载教学大纲、 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内容;可以自主预习和复习,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网上自主化、个性化、探索式学习。信息化教学注重贯彻实验前预习、实验中帮助、实验后思考的全过程实验教学理念,学生对多类别教学任务的适应性,通过兴趣实验和探究实验,可感受到化学与社会紧密的联系,从而培养自身的专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意识。

信息化教学是多姿多彩的,能适应高职化学课程教学的需要,为师生交互、启发思考、问题探究、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测试及实验等多种教与学的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亚明.关于化学学科信息化教学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2):159-160.

[2]张世勇,闫淑惠,黄璃.基于高职化学网络教育资源的项目式学习[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13-114.

[3]徐立恒.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化学类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安全,20 10,(7): 57-58..

[4]印家健,崔扬健,姜李.立体整合——高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7,9(9):34-35.

[5]阎芳,韩玮娜,韦柳娅.基于网络的医药院校化学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理念及建构[J].高教研究.

[6]宋玉梅,孟勇.网络化学化工信息资源的分类对比研究[J].现代情报,2009(11):53-57.

[7]杨胜韬,李汪.信息化背景下的化学教育[J].广州化工.2012,40(8):193-195.

[8]张欣荣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44-54.

[9]徐雅琴,白靖文,王丽波.有机化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1,8(3):44-65.

[10]熊焰.网络化条件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5(30):293-295.

篇5

多年来,南宁市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两基”工作,强化落实政府推进“两基”工作的责任,充分发挥市教育局在“两基”工作中的统筹推进作用,切实把“两基”工作及其巩固提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是抓好“两基”工作规划实施,完善持续推进工作体系。为了确保十多年的“两基”工作持续扎实有效地推进,南宁市重点在规划实施和完善推进工作体系上下工夫。其一,做好实施“两基”工作规划,及时解决“两基”工作中的困难。我们先后下发了《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南宁市“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实施规划(2004—2007年)》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行动方案》等实施“两基”工作的文件。同时,及时解决在“两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如国家贫困县马山县在“两基”攻坚中遇到财政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南宁市委副书记亲自带领各部门到马山县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帮助马山县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使马山县在2005年底顺利通过广西“两基”验收。其二,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始终坚持优先考虑教育经费,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的作用,挤出资金投入“两基”攻坚工作。如在《南宁市“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实施规划(2004-2007年)》中,规划安排了1.0081亿元市财政资金用于“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到2007年规划实施结束,市财政实际安排了1.33亿元用于“两基”攻坚工作。同时,我们把“三个增长”、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的65%用于教育等内容列入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确保县(区)教育投入达到法定“三个增长”,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其三,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如建立“两基”工作责任制,即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党政领导及各部门联系学校制度等一系列持续推进“两基”工作的机制,注重落实责任主体、整合社会力量,大力推动“两基”攻坚及巩固提高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二是实施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开展“两基”攻坚以来,南宁市认真做好农村校舍建设规划,督促指导各县(区)组织规划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西部地区寄宿制工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工程”、自治区的“基层建设工程”以及市本级的“‘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程”。“两基”攻坚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70650.62万元,改建校舍面积1168798平方米,改建项目1678个。这一系列农村基础教育工程的实施,使全市农村中小学校的D级危房得到彻底拆除,全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三是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南宁市通过五个途径,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其一,认真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学杂费政策。其二,实行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县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教师,每年都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标。其三,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贫困学生开展资助,防止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其四,将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好抓实。如2011年,全市公办学校春季学期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5395人,占全市学校接收人数的52.60%;秋季学期共接收57614人,占全市学校接收人数的52.15%。其五,重视做好残疾儿童的入学工作。2006年,南宁市率先在广西实现了“县县有特校”的目标,近年来,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连年稳步提升,到2011年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1%。

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让学生“学得好”。这重点是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其一,推动农村中小学校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所有的县全部进入了课改实验区)。其二,在广西乃至全国率先进行了中考制度改革。中考成绩呈现方式由百分制改为等级制,中考及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三,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现资源共享。我们通过实施农村乡镇初中、小学与教学点三个全覆盖的远程教育工程,使全市农村中小学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改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

五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直以来,南宁市特别注重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推动帮助农村中小学校解决农村教师编制问题以及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在推进“两基”工作中,教育局积极协调编办、人事等部门,出台了招录农村代课教师的相关政策,督促县区认真解决代课教师问题。2005年,南宁市各县区通过公开考试,从代课教师中录用中小学教师3686人,至2007年全市基本解决了代课教师问题,为建设一支稳定、专业的农村教师队伍打下了基础。其二,在教师职务评聘过程中,落实政策,适当提高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中、高级教师的职务比例,采取措施,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搭建教育、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平台,并在评先、评优活动中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倾斜。其三,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我们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计划、实施农村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等系列培训工程,转变农村义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极大地提高了农村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六是大力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两基”指标巩固提高。多年来,南宁市一直不断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加大督导检查。其一,组织力量对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考核,促使县(区)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其二,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评估,推动学校依法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三,建立“两基”工作年审和复查制度,不断巩固和提高“两基”指标。

南宁市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地推进“两基”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校舍、农村师资等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001年,我市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称号;2007年,我市再荣获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地区称号。市教育局也荣获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单位称号。二、以教育现代化为引领,

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多年来,南宁市狠抓“两基”工作,不但夯实了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而且还继续发挥“两基”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教育现代化为引领,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实现教育管理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步提高。其一,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机制。在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生均经费、教育质量、评估标准这六个方面,探索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其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教育体系。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各级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其三,通过五条路径,即名师下乡、城乡帮扶、百校结对、师徒牵手、网络覆盖,构建覆盖城乡的优质教育网络体系。

二是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我们以学校布局调整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统筹管理,积极探索区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和有效机制。其一,完成对《南宁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与实施方案(2002-2015)》的修编工作,将规划时间段调整为2010-2020年。《南宁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与实施方案(2010-2020年)》确定了近期(2010-2015年)和远期(2016-2020年)要调整布局的中小学校目标。二是制订了《南宁市城区中小学建设五年计划(2011-2015年)》,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新建、迁建、改扩建项目落实到具体时间段,5年间城区计划新建、迁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235所,按计划分年度实施。其三,深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县镇学校扩容项目等一系列教育专项项目,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保障。

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加快全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我们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们主要是分三步走,着力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一步,教育信息网络全覆盖;第二步,教育教学资源全覆盖;第三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全覆盖。我们通过资源建设、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建设,形成了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环境,实现了教育管理信息化、资源数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四是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教育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尤其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其一,创新校长、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校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不断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其二,建立统筹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工作机制,以全面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到干部、教师队伍之中,逐步实现区域师资力量基本均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