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诗词问答知识竞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知识竞赛】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7点之后系统会自动发信询问要不要参加。一共40道题,每答对一题得到当前级别×当前级别×2经验和1点文采,答完全部40道题之后结算,所以一定不要半途放弃。
【知识问答】任意时间,10级以上,仙缘城文曲星。当前级别×5银子,每天最多10次,每次30题。每答对一题得到当前级别×5经验,答对4题得1点文采。
【文采换经验】1点文采可以换当前级别x20经验哦,似乎攒到级别高点再换会更划算。
【寻人启事】任意时间,仙缘城老糊涂仙接任务,一样自动寻。每天一次,找10个仙童,完成后得到经验是当前级别x3000。
【脑筋急转弯】跟当当说话,选“想看看你的题”,每答对一题得到当前级别×50的经验,答错没有经验,每天10题。
【小测试】跟当当说话,选“有什么测试啊”,随便选一个,是要回答N个问题,然后给你测试结果的小游戏。游戏结束后给当前级别×100的经验。
千秋北斗,瑶宫寒苦,不如做回潇洒剑仙,笑傲百年人世江湖。《剑仙》作为搜狐首款仙侠网游,游戏中怪物与人物设计风格上也走的是纯粹的“中国风”路线,东方神话中涉及的奇幻鬼怪等造型在游戏中被刻画得极为生动。在《剑仙》网游中,如何快速修炼提升自己的等级是玩家比较关注的。如果’你对剑仙升级有疑问,就看看小编是如何摆脱新手称谓的吧。
升级之后除了获得属性点之外,还能获得相应的技能点,《剑仙》职业的技能分为1―20级的职业基础技能和20级以后的三个分支技能。20以后分为三个支细类似魔兽,拿战士的技能做个比较,20级以后分为:
灭魔系:属于近战类战士技能,有很多近战的技能
修身系:属于远程类战士技能
新课标提出: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目标:一二年级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但是农村的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看课外书的习惯。根据许多家长的反应,学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电视或玩耍。学生没有看书,除了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没有书,这些书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课外阅读,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课外、在家庭中完成的,离不开家庭教育,但实际的情况是令人担忧的。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小语会会长——崔峦说:“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包括增强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意识,关注学生课外语文学习,指导学生课外语文学习,不断组织交流课外语文学习的成果。”
低年级正是养成习惯的好时候,要想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低年级抓起。
一、图书资源是课外阅读的前提
要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得让学生有书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也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放在图书角中,也可以让学生每人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放到图书角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够阅读到更多的书籍了。
二、激发兴趣是课外阅读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这样。可以组织各种有关课外阅读的活动。如:
1、活动激情。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听故事,喜欢表演等特点,可以开展背儿歌、吟诵诗词、课文朗读、猜谜语、讲故事、编故事等比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使他们了解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2、简介导读。简要的向学生介绍书中的故事情节,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但要简介概括,不可言尽。
3、评价促读。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不应用分数或等级来给予评价,而应用激励的评语,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达到“我想读”、“我会读”、“我还要读”的境界。
三、养成习惯是课外阅读的效果
低段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随着课外阅读的铺开,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上读书,但不得要领,光有一股热情,兴趣难以长期维持,再加上语感差,朗读水平低,理解能力不强,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课外阅读开始产生畏惧。因此,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显得尤为重要。
1、校内指导——满园春色
学校“读书节”是一个教育契机,“书香班级”、“读书小状元”、“图书漂流”大阅读、“图书超市”、“读书知识问答”、“亲子共读”等活动,将有助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活动生趣。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故事会、朗诵会、赛诗会、词语接龙、知识竞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进行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
设立评价机制,品尝阅读乐趣。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同时对尚未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阅读小能手”、“积累小能手”、“背诵小能手”、“小小智慧星”、“故事大王”等评价手段令孩子们无比自豪,小小奖状让孩子们尝足了课外阅读的甜果,从而享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及时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引入。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扬起了学生的继续阅读的风帆。
2、家长参与——红杏枝艳
在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外书,更不可能一一辅导,家庭就成为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好处所。家长的参与关系到学生能否提早进入并较好完成课外阅读的关键。父母喜爱读书看报。还喜欢和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的家庭,孩子必定在书香四溢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课外阅读积累丰富。为此笔者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老师设置“阅读记录表”,让家长填写小孩在家阅读表现情况,并写上简单评语。老师可以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真正能做到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心中有数。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部中国文化史,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可时至今日,由于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一些华夏儿女已不知如何继承中华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在我们的血脉中渐渐地流失。
现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生活条件优越,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大量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表现出,而且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所以,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培养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而开发校本课程,诵读经典诗文,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1.从理论角度讲:经典诗文是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人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其一,人类历史发展证明,经典非一时之存在,人类的和睦相处,永远需要经典精神的陶冶;其二,经典精神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经典精神不局限于哪个时代,也不局限于哪个民族或哪个阶级,它具有全人类的自我修养的意义。譬如,敬业爱人、敦厚朴实、心地坦荡等人文精神,都是一般的心性修养。儿童诵读,为读而读,是纯心之读,有特殊功效。童子之功,一日成诵,终身具有,这是成人读经所不能企及的。所以让儿童以一定时间诵读经典,使其渐渐具有经典精神是必要的。
2.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其发展曲线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依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的发展从零岁开始,一至三岁便有显著发展,三至六岁更显著,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代,十三岁是一生中记忆力的最高峰,以后至多保留在这个水平上;理解力从零岁开始酝酿,一至十三岁虽缓慢上升,但无明显进展,十八岁以后才渐渐成熟,随着经验的丰富和思考的训练,理解力会一生维持上升趋势。所以一个人的发展在其十三岁以前是以记忆力的发展为主的,少年时期的儿童,处于既有能力记忆又善于记忆的最佳时期。这时如果让他们熟读背诵一些人文经典,将具有一生的修养意义,也恰恰符合他们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的天然学习方式。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经典诵读挖掘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
诵读经典诗文意义远大,我校在这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一、科学而有选择的选编校本教材。
以经典诵读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顾名思义就是把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古典名著等文化积淀中的精华作为课程内容,以诵(吟诵、熟读、背诵)读(朗读、默读、略读、精读)为课程实施和组织的主要方式,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以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化涵养为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课程实践过程。经典诵读向来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从秦汉至清末,从私塾到学堂,熟读精思,口诵心唯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内容。
经典教育之初,我们主要接受王财贵教授的理念,在全校开展背诵经典活动。我们先后背诵了经过科研组删减的《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等,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存在很大问题。一是学生兴趣度不高,易记易忘,往往要靠强制,这违背了教育初衷。二是全校背诵相同的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不科学。三是没有连续性,缺乏整体规划。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有效且有序地进行,我们确定以《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古诗词》、《论语》、《经典名言》等国学经典作为校本教材的主要内容配上译文后编印成册。校本教材紧紧围绕“修身、养性、励志、劝学”这根主线选定适合学生背诵的经典内容,按照年级分类,每学期一册,6年共12册。每学期安排16周的学习量,每册除了必背的经典内容外,还增加了格言、谚语、古诗词等选学内容。一年级学生处于识字阶段,教材中童谣、歌谣占了很大比例,二、三年级以较浅显的蒙学为主要内容,四、五年级以《四书》中的精华为主要内容,按照主题进行编撰。六年级学生临近毕业考试,内容选取侧重于扩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内容涉及诸子百家。
我们对读经的内容、授课模式、读经的时间、经典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等进行了规划,并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水韵书香》,使读经诵典教育走上可操作、可量化的轨道。
二、开设课程,保障学生诵读时间。
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其蕴含的深意,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时间,学校将课程排入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由班主任老师负责。要求每位老师在上校本课前认真备课,分门别类地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学生的积累容量。
除了每周一节课外,学校还专门安排了每天上午的一次课间十分钟为全校校本诵读时间,伴随悠扬的乐曲诵读溢满校园。在朗读上,老师时刻尊重孩子们的朗读个性,不拘一格,赛读、唱读、摇头读,使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彰显个性,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将校本诵读贯穿跳皮筋、跳绳等各种活动中,将《三字经》等内容编成游戏边玩耍边背诵,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三、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每天的必背篇目,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2.分散训练,每周、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背诵。
3.一、二年级学生可将当天要求背诵的诗文当做家庭作业来完成。
4.拓展诗文诵读的外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学生对精典诗文的独特理解。
(1)画诗文,我们让学生根据对经典诗文的理解,想象诗文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诗文的内容画出来。
(2)查诗文,由小组长定期检查本组诵读情况。
(3)改诗文,要求高年级学生根据诗文内容将其改写成散文、记叙文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5.加强指导,领会诵读方法。
(1)寓背诵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动中读背。
①把诵读与传统的跳橡皮筋、跳绳等课间游戏结合起来,让那些古奥的诗句伴随着跳动的轻快身影,像儿歌一样从孩子的嘴里脱口而出。
②在动态的表演中进行背诵。把诵读与武术、舞蹈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经典与传统的和谐融合。
(2)据意而背,分门别类,在横向的对比中进行背诵。
诗文按内容分,有写景的,有叙事的,有抒情的,在背诵过程中,可以把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整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理解上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横向对比中感悟诗的情韵。例如让师生搜集以“送别”题材的诗,如《别董大》、《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赠汪伦》等诗归纳到一起。
(3)据时而背,借助季节变化,跨越时空界线,面对自然风光,身临诗中境界,把诗人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化为眼前大千世界。这种方法是根据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例如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春光烂漫,就可以让学生背诵与春季有关的诗文《春》、《清明》、《草原》等,让学生浸润于自然风光与翩翩诗情之中。当盛夏来临之际,可让学生背诵与夏季有关的诗文,如《小池》、《夏日》、《荷塘月色》等;步入了秋的高远,让学生背诵《秋思》、《我与地坛》、《明月几时有》;当隆冬到来时,可让学生背诵《梅花》、《济南的冬天》、《江雪》……
(4)创设背诵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音乐走进课堂,用音乐烘托情感,为学生配乐诵读;要用动态的画面展示诗文中描绘的风光,让学生看图背诵……
(5)多种形式综合背,走出机械背诵的狭窄胡同。
为了激发学生背诵诗文的兴趣,可以采用两人赛、小组赛,可以限时背、师生背、轮换背、接龙背,可以据意背、据时背、据画背,可以抄写背、听记背、问答背等。让多种形式的综合背,交织于学生背诵的过程之中,让灵活多变化的方式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6)适应家长的意愿,简单易诵的诗文可要求家长和学生同读同背,让家长做孩子读书的榜样。
四、拓展活动,激发师生诵读热情。
每学期都要开展各种类型诵读活动,活动内容年年有新招,年年收获丰。多姿多彩的诵读活动,促进学生的诵读向乐读延伸,辐射到每个学生的家庭。
1.举办校本教材诵读比赛,激发热情。
为使活动有效而又生动活泼地开展,我们每学期都进行校本诵读竞赛,形式丰富:归类对诗竞赛,使学生对同一类古诗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有充分感悟;千字文接龙、说唱,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经典学习的热情;韵文对歌竞赛,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经典故事表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些竞赛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喜爱和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扩大经典诗文的诵读量,更好地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
2.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学校定期举行“古诗诵读大王评选”、“古诗文手抄报评选”、“经典诗文书画展览”、“经典诗文临摹”、“经典诗文摘抄”、“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节日诵诗”、“诗词情景剧表演”、“亲子共读一刻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犹如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在经典美文中,他们体味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领悟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胸怀;感受到“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品质;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领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蕴含的真情。这些,必将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3.诵读与节日庆典结合。
利用节日庆典,结合美术、手工等课程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图文兼美的诗文书签、名言贺卡等,做到学以致用,使节日生活因校本课程而更丰富多彩。
4.强化素质培养。
我们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摘录诗文名篇,记录诵读经典的心得体会等,进行笔记、心得体会等评比,对优秀的诵读笔记进行表扬与奖励,并对全校学生展览;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期手抄报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将自己了解的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办成手抄报,学校评出优秀手抄报,并给予表彰奖励。
五、创设科学、多元的经典诵读评价机制。
经典诵读评价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改进学生的心理和外在的行为。如果评价没有教育性,即对学生、教师无所教益,那么评价就没有任何价值。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不断进步,最后积淀为厚实的素养,达到学生高尚人格塑造和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评价的效果。
专家指出,幼儿学认字最容易,然后依次是学听话、学说话、学写字,对于幼儿来说,在认字过程中将字形、字音与实物同时联系起来,要比只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容易。3~6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年龄段,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孩子要想后天比别人聪明,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提早识字,提前阅读。为此,我校学前幼儿班进行了速读识字训练,意在通过大量识字提早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同时展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培养阅读兴趣。但幼儿识字不同于一年级,认而不写,主要采取寓教于乐、识读结合的教学策略。识字伴随着阅读,通过指读故事,诵读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字宝宝找家,字宝宝和实物、图片对对碰等多种方法帮助幼儿识字,在激发幼儿识字兴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见物想字,见字想物,将字音、字形与实物联系起来,突出了识字的实用性;接着通过出声阅读,联字成句,边读边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识字方法,也提高了识字的质量与效率。
幼儿一年的学习,可掌握汉字1200~1500余个,约为常用汉字的一半左右,所以学生进入一年级以后,没有生字障碍,为进入更高层次的阅读奠定基础。我校的幼儿快速阅读教材在设计上颇具特色,8册书一个体系,呈阶梯状分布,循序渐进。如,孩子刚入学的前两个月学习谜语型儿歌,在猜谜过程中孩子们熟读成诵,不仅掌握了大量的汉字,而且寓教于乐,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入学后两个月集中学习童话故事,一则则小故事妙趣横生,易读易记。学生在诵读故事中继续识字,实现了由字到句、由句到段的过渡。第二学期初先学习简单的成语故事,在识字读词的过程中,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小道理,先用成悟,达到了阅读先行者的目的;后期幼儿学习小朋友问答歌“小朋友,我问你,你的家在哪里。大中华,我的家,它爱我来我爱它……”洋洋洒洒的几百字,既朗朗上口,充满童真,孩子们爱读,又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的表象知识。于是,带着林林总总的问题,孩子们在老师、家长帮助下学会了看地图,看长江所流经的九省和两市;带着疑惑不解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一起翻看幼儿科普大全,探寻风、雨、雷、电变化的奥秘……
“阅读之花吐新蕊,于无声处孕芳华”。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增强,阅读视野开阔了。而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大,教师还会逐渐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科普类图书。这样,经过一年教育的幼儿就可以进行自我阅读,阅读兴趣空前高涨,求知欲望增强,为学生入学后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带动,实施阅读计划
为了衔接学前幼儿“大量识字、提前阅读”,巩固和发展识字及阅读成果,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学校根据新课标要求开发了“小才子”阅读系列校本教材,并纳入课程。这套校本课程分积累和阅读两个系列。积累系列校本教材,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精选了课外经典诗文、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成语、精彩散文片段等编写而成。阅读系列着眼于大量个性化的课外阅读活动,阅读内容依据学校推荐的学生读书目录,学生、家长自主选择。为避免学生重复阅读,每个年级设置的页数是不同的,目的是使学生广猎知识。学校提倡每天读书20分钟,学校在课外阅读中采取“保底但上不封顶”的目标策略,鼓励学生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大量阅读、深度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同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要求一、二年级学生采用轻声阅读的方式,读完后讲给家长、同学听,在讲述中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和表达能力;三、四年级训练默读,学会边读边将文章精彩词句进行圈、点、摘记,以备学以致用;五、六年级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学会浏览、查阅,进行选择阅读,在精读与略读中大量增加自己的积累。在摘抄美文佳句同时,写出自己感悟,提升自己思想。五、六年级学生提倡借助媒体阅读,除阅读报纸书刊外,还要进行网上阅读、电子阅读,时时关注身边的奇闻趣事,真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些措施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及家长的配合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真正使学生在吟咏古诗文、背诵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中丰富了文化底蕴,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为孩子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加强研究,提升读书热情
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理解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课外阅读盲目性,促进了知识应用,拓展了阅读面,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我校要求教师将课外拓展阅读内容纳入教师备课,与课内教学紧密相联,学生课前预习时,根据课文要求阅读相关书籍,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困惑,再进行学习。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再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以课外阅读延伸课内教学,从而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与此同时,每周二第七节课是我校“读书见闻交流课”,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课上,师生互动,交流心得,好书推荐,阅读指导,赏析精彩片段等。既可以专题探讨,又可以求异存同,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分享彼此的阅读成果,享受读书的成功喜悦,这一独特、开放、民主的课堂形式,提升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质量。学校还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研讨课,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经验交流会等,真正使阅读走向了深入,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活动推进,敦促长效发展
为促进阅读的长效发展,我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活动促阅读,直接引发学生的阅读行为,并让他们爱上阅读。如,晨间诵读、午间静读、好书推介会、佳篇欣赏会、读书演讲会、经典诵读比赛、读书征文竞赛、诗配画比赛、读书名言书签制作比赛、读写大赛等等。而且我们每两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现已成功举办两届。在读书节中,一是公布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发出活动倡议,下发读书节“致家长的一封信”,倡导亲子阅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并发出“爱他——就陪他读书吧”的呼吁,请家长写推荐信,推荐自己的孩子成为学校的“读书小博士”;并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图书架,设计制作“我的读书报”,帮助爸爸妈妈整理家庭读书架,填写“家庭读书调查表”,创编班级读书口号;同时开展“好书交换看”活动,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推荐给他人。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阅读激情,培养了学生整理书籍、梳理知识、分类图书的能力,巩固了阅读成果。二是学校组织各种读书竞赛。一二年级的“我读、我讲、我快乐——讲故事比赛”,三、四年级的古诗词或美文诵读比赛,五、六年级的“我为读书狂——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全校学生读书知识竞赛。奶声奶气的声音、稚嫩的动作,优美的诵读,激昂的演讲,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三是读书节活动成果展。将学生参与读书节过程的所有材料及班级的创意活动进行全面展示。活动最后,学校将根据活动情况评选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小博士”给予表彰奖励。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能力,增强自主参与意识,使全体学生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在班级的预赛活动中,高年级的学生到低年级作评委,评分表中工整的字迹,谨慎的评分,无不透出孩子们那专注的神情。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立足全员,重在参与,激发热情,全面引领。浓郁的“书香”活动寓教于乐,切实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激发了灵性,开发了潜能,使读书节成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发展方向。
五、营造氛围,共浸校园书香
为引领师生走进书海,品读书香,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学校十分重视书香文化环境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能焕发出文化的韵味。学校的校园文化中,楼梯走廊间悬挂着学校办学思想、教师读书目录及教育教学名言箴句,如一幅画卷都向教师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文学长廊、科技长廊、绘画长廊、书法长廊、音乐长廊、历史长廊等如一本本无形的大书向孩子们传递着包罗万象的知识与人生哲理,一则则读书小故事,一档档“你知道吗”、“名家新闻频道”等温馨小栏目将读书方法、读书习惯、读书情趣、读书能力悄然植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悦读的魅力,引领学生由机械阅读转变为自然阅读。师生徜徉其间,与书为伴,体味一种时时有阅读、处处有阅读的境界。同时,营造班级读书环境,班班设立图书角。图书角的书籍既有与学生年段所学知识相关的图书,又有学校读书目录中的规定书目,还有同学之间交换传看的书籍,便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链接更多的读物,打开他们的阅读视野。浓郁的书香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读书、主动读书,营造感性的、互动的、人文的阅读氛围,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有效阅读、终生阅读。
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前制定微课辅导视频,放到学校公共资源平台上,作为学生课下预习的基础。相较于常规课程,微课重在微小而精简,突出某个知识难点,或者激发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兴趣,或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在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利用视频、音频、图画、文字等多种形式,解决知识难点问题,便于学生随时随地、或快或慢地学习,既可课前预习,也可课上使用,还可以课后巩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总共分成五个系列,分别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与专题”。这五个系列又分成15个模块,总共15本教材,要求学生任选四个模块,完成选修学分。在一个半学期的时间内,学生和老师都面临繁重的学习和教学任务,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式,不但选修内容无法完成,更与选修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违背,学生的自主性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来。而微课的引入,就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措施。教师根据大多数学生报选的选修课程,合力制定不同的微课内容,并将之放到公共教学网站平台中,再将下节课讲课的重点和目标在公告栏中公布。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明白课下预习的重点,同时这也极大的减轻了学生课下的负担。以“新闻与传记”系列学习为例,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传记的思路和方法制定了微课,从传记的特点、内容到传记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整个教材所涉及的传记人物,如富兰克林、李方舟、马克思、、贝多芬、罗曼・罗兰、老舍、孔子、坡、梵高等。整个微课作为传记文学的入门引导,向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学生愿意去学,去阅读,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达到了,而整个课程的教学自然也水到渠成。这样的微课实现了人人预习的目标,而这也是高效课堂的起点。如果将这个内容的学习和《史记》教学相结合,就会相得益彰。
微课,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基于自主学习的原则,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所需资源,贴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为学习打开了一扇大门。
二、探究问题,剖析重点难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内容繁杂,这给本就学习负担很重的学生无形中增加了困难;高中教师工作繁重,如果选修课程的每堂课都深入讲解,很难做到。微课的出现,解决了选修课尴尬的现状,实现了教和学的高效率。微课要求在问题探究上更为精确,因此设计上要层层递进、条理清晰,不放过每个细节,选择重点、难点、易错点,并且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制作内容。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规范与创新》学习中,老师可以制作很多小的微课,比如《特色广告语》《歧义辨析》《语音的变迁》等,都是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特色的难点问题。老师制作的微课就是要疏通这些难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学以致用。“语言文字运用”系列的内容很多与高考相关,因此也最受学生关注。其中,修辞的运用是选修课中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知识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的想法是:可以从网站上下载名师关于修辞的微课,并进行挑选和剪辑,制作成适合我校学生的“修辞集锦”微课,在课堂上播放。每讲完一个修辞,都要插入一段微课,从2分钟到5分钟不等,力求生动新颖。如比喻的定义和结构讲完后,可以插入邯郸市魏县德政镇中学马世法老师制作的“修辞方法之比喻”的微课,特别剪辑他制作的关于“比喻效果”的一段文字和图片来检验大家的掌握情况。如比喻的第一作用就是化平淡抽象为具体生动,微课首先出现的是一幅漫画,一块小石头砸向了水缸,缸破流出了水。漫画的标题为“以小胜大”。这样学生对于比喻的第一作用有了直观的感受,纷纷想出了更加生动的语句,如“妈妈的爱就像软软的棉花糖,吃一口,甜滋滋的,久久不愿放开”。还有很多歇后语,如“猪八戒照镜子”说明里外难堪(看)的情况,“竹篮打水”比喻一场空。同学们能想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课堂上谈笑风生,气氛融洽。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微课在使用中,不能完全照搬,不仅要根据课堂内容和学情进行编辑或者重新制作,更要与课堂内容有机融合,使其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利助手,成为学生通晓难点的法宝。
三、延伸学习,扩展学习内容
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凸显教育的本色,即教育对人的关注、尊重和培养。其中满足学生的主观意愿和突出其主体地位是各项改革的核心。微课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最大化地提高学生自学的潜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为其终身教育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微课在延伸学习上作用明显,能进一步深化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非常适合选修课程。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中,“诗歌与散文”系列中《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容量非常大,加之与高考的诗歌鉴赏一题有很大的关联,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往往不知如何取舍,导致课程拖沓。我们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重点讲解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后利用微课进行多角度的延伸,进行比较阅读和鉴赏。如老师重点讲解了杜甫的《旅夜书怀》,然后用微课的形式将其与《长安晚秋》《商山早行》《枫桥夜泊》等进行不同方面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掌握此类诗歌中的人在天涯、漂泊无定、怀才不遇、羁旅困顿等无奈、伤感的情绪,深化主题。还从写景的角度进行了微课鉴赏,使学生掌握写景常用的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再有,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唐诗宋词的理解,我们在课堂中穿插了关于阅读诗歌基本方法的微课,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和学生一起制作了“某某诗歌之我见”的作品展示微课,让学生成为所讲诗歌的代言人。学生不再觉得古代诗词高不可攀,开始用心深入诗歌,从情感到手法,从诗句到炼字,学生俨然成了诗歌小行家,专业术语用起来也有板有眼,真正达到了学习、积累、实践为一体的目标。微课的灵活运用,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深度,既节约了时间,又实现了效果,一举多得。
微课在延伸学习上的使用,可以开启学生学习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学生们对于同类知识的掌握会有明显提高。在同样的时间内,老师利用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标,做到了高效低耗。
四、整合资源,满足学生需求
微课的展示内容是多样的,微课的来源也是多元的。教师在课堂构建上有多种选择。除了“翻转课堂”,还可以进行其他多种课堂形式。以学生的需求为准则,将高中语文选修课堂变成“大语文”天地,让学生畅游其中,享受思考的乐趣、探究的乐趣、收获的乐趣、合作的乐趣。微课利用优势资源,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让其改掉过去懒散的毛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新闻阅读与写作》中,教师根据学生们普遍反映的作文不会写,高分作文不好突破的需求,可以分别制定“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微课,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高课堂效率。在作文材料积累方面,除了名家微课集锦,还可以有自己学校语文组老师分别制作的各种特辑,如励志人物材料、名人名言专辑、智慧勇敢素材、实时论据素材、最新影片精华汇总等,从不同的侧面和层面录制微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此外,在写作指导课上,老师还可以采用新颖的互动微课形式,让学生分小组制作写作成果特辑,展示出自己的收获。这样一来,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他们一起合作,还找老师指导,找出不同的作文精彩之处,并分门别类,加以批注,向全体同学汇报。我想,写作微课推出后,同学们反应会很好,写作热情会更加高涨,写作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微课,可以成为“营销”的手段,既展示老师备课的成果,也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五、重视互动,丰富反馈方式
真正的课堂,必须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在质疑和答疑中激发思维的活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正确的微课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插入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小视频,而是利用微课中的音频、文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解答学生的疑问,拓展学生的视野,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等。在利用微课构建选修课堂时,尤其应重视师生互动,并鼓励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学习体验和体会。
比如在戏剧选修课上,可以先制作“中外戏剧知识汇总”和“中外戏剧网址链接”这两个微课,并放到平台上;一周之后的选修课上,班级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用事先制作好的抢答设备配合大屏幕来进行各种问答,有必答题、抢答题、组答题等,最后评出个人和小组第一名,并将他们的表现情况直接展现出来,再特意截取一小段视频,表扬这些同学的努力和付出。戏剧课一下子点燃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我们还可以商定在新年联欢会上,自编自演一个校园戏剧。高中的生活是枯燥的,但也可以是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