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健康心理学的含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健康心理学的含义

篇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篇2

一、涉及六大重要、经典,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分支领域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有很多,该套丛书特别选择儿童心理、教育心理、管理心理、社会心理、生活心理、健康心理等六大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分支领域,通过既严谨科学又生动有趣的语言对这六大重要领域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予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为研究者整体掌握人类心理活动、为心理学与人类现实生活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科学素材。

二、每本著作都以该领域最为核心的理论、发展问题和现象等作为主题

丛书的每本著作选择的主题既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发展现象,也是教师、家长、一般公众等关心和困扰的现实问题,且按照从一般理论到相关方面发展再到影响因素、相关教育建议等的逻辑顺序组织每本书的框架。既能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理解有关理论和现象,也能为学校、家庭教育和一般公众的生活提供科学研究的启示。

三、实验案例选择巧妙、引用经典,具有代表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书系的系列著作秉承着“经典”的原则来精选实验,呈献给读者最为经典科学的实验,所选择的实验案例目的明确、设计精巧,能够科学准确且通俗易懂地揭示人类的心理特点、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等。而且通过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客观准确的介绍,也能帮助读者从中领悟到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范式和应用。

四、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严谨科学与通俗易懂相得益彰

书系力求通过通俗有趣的语言来阐释基本的理论和关键问题。这首先体现在全书的标题设计上,作者巧妙运用有趣的、吸引眼球的语言或提问的方式来概括实验所揭示的理论和发展问题的精髓。在每一个主题的阐述中,作者首先科学简略地介绍理论或问题,并在“实验应用”部分引经据典,提供大量丰富的拓展资料,进一步提升实验的理论含义和教育意义,实现了科学严谨和轻松有趣的和谐搭配。这种深入浅出的阐释,易于读者理解和消化,能够强化人们对于抽象理论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人们对于某一心理现象和问题的科学认识和应对。

五、适用读者范围广,将成为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普及以及心理学在大众生活中普及的重要窗口

该套丛书既有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论和现象的介绍,也通过具体呈现每个实验的目的、设计及操作程序、实验结果等对实验研究这一重要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实验应用将实验本身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加以引申。这样的设计思路对于心理学研究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论和现象,对于方法学工作者更深刻地体会实验研究的特点、范式和作用,对于一般公众通俗地掌握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理解人类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象,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启示。因此,可以说,本书是一本适合心理与教育研究工作者,也面向教师、家长等一般公众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的书籍。

《儿童心理学》

本书选择8个方面共64个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经典、巧妙的实验案例,对儿童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象进行了严谨、科学、通俗、有趣的解释,为读者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重要心理特征的发展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独特发展现象等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角度。比如,该书首先从“成熟与学习哪个更重要”“心理发展是由遗传还是环境决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发展有关键期吗”等等理论问题开始,进而过渡到对儿童认知、情绪、道德等方面的重要发展特点、规律、环境影响因素方面的阐释,对儿童各项重要心理特征的发展独特性、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和指导等进行了介绍。例如,儿童的思维、语言和自我意识是如何发展的,电视是儿童的好保姆吗,儿童的攻击是如何习得的又该如何矫正,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等等。这些基础理论、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中的普遍现象、问题等有机结合的组织框架对于研究工作者梳理儿童心理发展脉络,对于一般公众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成因以及如何对其帮助和指导等大有裨益。

《教育心理学》

学习和教学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既涉及学习、教学的本质、特点,以及学习的普遍规律和现象,也因为受到个体发展经历、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的特点等而表现出独特性。《教育心理学》一书正是把握了这一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和特点,紧密围绕学和教两大科学问题组织全书框架,选择9个方面64个生动有趣的经典实验案例,对学习的本质、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等基础问题,以及学习的普遍现象、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促进学习的科学方式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科学、深入、生动的阐释。作者在主题框架设计上,既没有面面俱到,也没有挂一漏万,而是按照从基本理论到普遍现象、关键问题,再到科学教育指导的逻辑组织内容。比如,该书既有对学习本质、学习的科学规律等基础问题的阐释,如“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记忆策略”“学习迁移规律”等;也有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的科学解释,如“人的从众心理是怎么回事”“习得性无助对于学习动机的影响”等;还有对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的阐释,比如“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情绪影响学习”等;更有为教师、家长提出的科学的教育指导建议,如“过份奖励无益于学生内在动机的维持”“怎样发挥期望效应的作用”“怎样合理地进行表扬和批评”“怎样培养孩子的亲社会性”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特别将“创造力培养”和“道德学习”作为该书的两个重要主题,这恰好应和了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建设对于当代儿童青少年创造能力、思想道德的要求,是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中亟须关注和加强的两个方面。

《管理心理学》

实验是心理学中最常使用的研究范式,正是因为实验,管理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科学的独立学科。然而一直以来,管理实践者们并没有对这一学科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管理心理学的众多理论往往过于抽象和笼统,与现实管理环境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且往往欠缺可操作执行的具体办法,因而如何让心理学研究结果真正能够指导管理实践一直是困扰管理心理学领域研究者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管理心理学》进行了大胆而有力的尝试,书中不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介绍,而是结合实验结果以及作者自身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颇具实用性、有效性的实践方案,供管理者选用。在此举一例:职场中,很多信息的传达不能总是通过直接的方式,否则可能影响个别员工的情绪或自尊。这时“暗示”就变得非常重要。不过并不是每位管理者都能够很好地使用暗示,有时暗示不到位,不仅不能达到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该书中专门设立一章介绍一个关于暗示方法的实验研究。研究通过区分不同暗示者特征、受暗示者特征和暗示情境可能达成的暗示效果来发现职场中有效暗示的心理机制。最后作者专门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例如如何使用权威语言和群众语言来管理员工,在怎样的情境下可以以行动来暗示员工等等。作者对每个方法都进行了详尽具体的介绍,使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涉及的通常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例如“怎样认识自己”“怎样为他人喜爱”“偏见是如何产生的”,等等。《社会心理学》一书不仅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一本极佳的课外读物,同时也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社会心理学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举个例子,在介绍认知失调理论的相关实验时,作者并不急于讲解实验过程,而是以一个小故事作为导引:一个青年被催眠了,催眠师让他在晴天穿上雨衣和雨靴,去很远的地方买6瓶他并不喜欢喝的咖啡。等他回到家,从“梦”中醒过来后,他竟然给自己的这些不合常理的行为做了充分的解释,比如天气多变所以要穿上雨衣、买咖啡是为了放松心情……这个生动的小故事为介绍费斯汀格的“一美元与二十美元”的认知失调研究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原本很难讲清讲透的认知失调理论立刻生动起来。

本书另外一个可贵之处在于,虽然介绍的是西方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但是探讨和诠释的几乎都是中国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真实现象。比如在介绍纽卡姆有关价值观和态度的纵向研究时,结合的是5.12地震中,一位母亲用身体保护怀中婴儿的感人故事,引发读者反思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变革社会中,人们的心灵家园究竟在何方?当人们津津乐道物质追求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否还能找回最初的美好?本书在讲实验,但最终的目的不仅在于把西方学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实验讲透,更重要的是引发中国读者思考当今中国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现实背景中研究社会心理学。

《生活心理学》

怎样去剖析生活?如何才能够智慧人生?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读书无疑是重要的备选答案之一。一本好的书籍,不仅可以扩大读者的视野和胸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还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力和判断力。《生活心理学》一书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该书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主题(例如,压力问题、婚姻问题、理财决策问题等),用生活化的语言系统组织心理学研究中与这些主题相关的经典实验,是一本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物。全书以一个个经典心理学实验为基本单元,每一个实验主要包括引言、实验介绍(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实验应用等几部分,试图通过对实验背景、过程尽可能详细、完整的介绍,对实验结果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有深入的分析,让读者既能够了解实验所揭示的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又知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认识生活真谛,点亮智慧人生,就来看看《生活心理学》吧!

《健康心理学》

篇3

一、引言

现如今,时代在进步,仅仅依靠传统的护理心理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需要一种新式的教学技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既能提高课堂的积极气氛,又能提高学生对未知探索的欲望,这种方法就是情景教学法。

二、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所学护理心理学内容创建一个相对应的现实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情境演现,自主地进行学习,最后达到高效教学的方法。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情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灵活理解,提高了对知识的记忆,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培养全面型人才。[1]情境教学法主要的操作过程:1.创建情境,设计场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所学内容。2.情境带入,让学生提供与内容有关的问题需要,例如,该场景所需的背景音乐、场景配置等等。3.情境运用,进行审美的教育。4.情境凭借,促进整体的发展。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主要通过三个阶段主导:感知、理解和深化。感知是通过创建的画面进入场景,形成表象。理解是深入情境,理解图文,回味感情。深化是指情景再现,丰富思想,领会感情。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就是将言行与情感合二为一,其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同化。

三、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第一,情境的导入。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应该注重的就是实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最受忽视的就是实践动手能力。然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吸取知识,锻炼他们实践的能力,调动他们对护理心理学的热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求通过场景再现、图片导入、角色扮演等方法导入教学情景。[2]第二,情境的创建。情境的创建并非随意,而是多种因素结合的产物。教师要根据护理心理学所学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再加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等而创建的一个恰当的情境。护理心理学源于生活,与生活十分接近,因此,在创建情境时可将其生活化,从生活中找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过程。第三,积极性的调动。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只是被动地被灌输知识,学习的效率不会很高。而情境教学法就弥补了这一缺点,教师在教学之前提前备课,准备充足的材料,想好情境的特点,写好人物和台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而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在课上更好地演绎。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内学生积极交流,增强团结,合作互助,组间学生积极竞争,相互探讨,共同进步。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举例子,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增强实践能力。[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心理学逐渐演变成一门非常受重视的课程,此类的高职院校也是人才辈出,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护理心理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应得到相应的改革,摒弃传统的失效的方法。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主导,教师是辅助,这种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兴趣性,又能实现高效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薛锦莲.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32):162-163.

[2]赵君英.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02):88-89.

篇4

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就学科而言,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精神病学属于医学的分支,而其它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对异常心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意义上的研究。从总体上讲,异常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的一部分特殊内容,而心理现象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主观性、非确定性、非量化性和社会文化性,但从发生机制上看又有生物学属性。由此,导致了心理现象和异常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及非科学性问题。所以。给我们的研究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管是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还是医学背景的学者,在异常心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上还是临床治疗上,往往又用躯体异常作为参照系(毫无疑问,这种研究或分析模式,也给我们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方便和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个视角进行探索来发现问题)来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这样就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使两个(躯体与心理)具有不同学科属性。理论体系差异甚大,现象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对象(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理论的紊乱、概念的模糊和操作的困难等非科学性问题。

1 异常心理理论体系的多学科属性和部分内容的矛盾

由于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框架的多学科性和彼此矛盾,使得关于异常心理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就异常心理的各种理论对异常心理的病因和病机进行解释的情况来看,普通心理学框架基本上很难或者说不能对异常心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解释。比如说,从普通心理学框架看,精神分裂症为什么会发生或者说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只能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整个心理现象全部解体,但最主要的是思维过程的障碍,尤其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障碍,其它恐怕就很难有所“作为”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心理结构的3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和人格的3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长期矛盾冲突的结果,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异常心理(包括异常行为)的形成是由于在客观环境因素刺激下错误的强化形成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异常心理是由于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又长期得不到缓解以及自我实现受阻的结果;认知心理学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个体在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输出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错误或歪曲所致;生物社会学理论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等等。可见,由于理论体系和所持的观点不同。异常心理的病因和病机尤其是病理机制出现了完全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解释。同时,目前医学理论包括神经科学理论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异常心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问题。可见,如果把心理学包括异常心理学放到自然科学模式(实际上心理学从独立以来就走的这个模式)下来进行考证,关于各种异常心理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以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更为突出)基本上经不起自然科学模式的检验,其实践操作过程(治疗过程)和一些成果也就经不起科学甚至是逻辑的检验。

如果我们按照临床医学模式的疾病单元(病因、病机、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来考察人格障碍的话,从临床上看关于人格障碍的许多要素都不能成立。从病因病机的角度看,形成人格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的培养教育环境不良。从医学或自然科学的模式看,对这些原因很难分离和量化;形成人格障碍的病理机制基本上不清楚。不管是哪一个学科都很难进行一般情况的说明。变态心理学一般把人格障碍分为11~12个类型,实际上从临床医学的角度看,关于人格障碍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人格障碍的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而进行分类的。与其它的一些要素(病因或病机)基本上无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分类完全没有医学上的“临床意义”I所以,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就是他的“社会生活表现”,不仅没有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本质特征“疼痛”或“功能受限”,而且也没有心理疾病临床表现“痛苦”的真正含义。由于人格障碍患者很少主动就医,所谓的根据某某诊断标准的临床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理论形式而已,所谓的“18岁以前不诊断,25岁以后不形成”也存在许多相对性问题(以后作者将专文论述)。关于人格障碍的治疗,大家已经基本上形成共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心理治疗很困难,药物治疗基本上无效”。通过以上我们对人格障碍的医学模式考察,我们认为,很显然人格障碍与同类的心理疾病(如神经症)比较没有多少“疾病”的特征,与躯体疾病比较其“疾病单元”基本上不成立。

2 异常心理分类的多样性和概念的紊乱

首先,就异常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精神病学的实践角度看,目前就存在着ICD、DSM、CCMD、现象学的分类和医学心理学(或健康心理学)的分类5大体系,而且这些分类体系彼此交叉重复甚至矛盾,从而导致了理论上的紊乱和实践操作的困难。比如就“心理问题”这一普通而常用的重要概念,一些科普杂志和专业杂志常常提到中学生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是百分之多少多少等之类的描述,不仅普通民众不能明白其真正的意义,恐怕连专业学者也很难理解其真正的涵义。就作者理解而言,如果是根据医学心理学(或健康心理学)的界定。心理问题主要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轻微的刺激而出现短暂的情绪波动,不影响其社会功能,经过自身调节很快可以恢复的一种心理生理状况。所以(正常人)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都应该是100%。如果这些杂志这里的“心理问题”是指“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话,那么这些数据全部是错误的(真正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在人群中没有那么高的发生率);如果按照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统编教材的要求(把心理咨询的对象严格界定在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两大类),上述有关杂志中关于“心理问题”这一概念的涵义就更加含混不清。

其次。就现在的分类体系而言也不能完全囊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异常心理。就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的“烧熊事件”和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也许学者们还可以把它们“挂靠”在人格障碍的分类中。但最近的“杨丽娟事件”和“痴迷者”等现象恐怕很难用现在的异常心理分类体系进行解释。然而,从异常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完全不能说这两个事件中当事人的心理不是“异常”,而是“正常”。如果是异常的话,同行们更清楚,按现在的异常心理分类体系。我们找不到一个恰当

的类型把它们包括进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又怎样去进行治疗呢?大家知道,我们对事物现象的分类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处理它。也许有一部分“爱好者”确实要去处理这类“异常心理”现象的话,那就只能是“盲人摸象”了。

很显然,由于医学学科的成熟性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医学上对躯体疾病的分类是根据躯体系统和器官进行的,它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也就具有了可操作性。由此可见,异常心理分类的相对性问题(多种分类体系的并存和矛盾,从而导致部分概念的紊乱)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学科的不成熟性和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导致的。

3 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相对性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其本质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操作的困难

从理论上讲,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有“经验的标准、医学的标准、统计学标准和社会文化标准”等等。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与躯体疾病相比较的话,大家都清楚,躯体疾病的判断是因为它有绝对的生物学指标,所以它具有客观性、可量化性和确定性,换句话说,我们在判断躯体异常时,最根本的参照系还是躯体的正常系统、器官和组织(甚至是更加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判断异常心理最根本的参照系应该是各种正常心理。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应该知道各种正常心理是什么样子,否则,我们就不能判断各种异常心理。由于心理现象的非量化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至今再权威的专家也不能很概括地告诉人们正常心理是什么样子,所以,才导致了我们上述各种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出现。

在临床上“经验的标准”是不能作为客观的判断依据的;而“医学的标准”在心理门诊中很难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在临床心理门诊中,大多数情况下找不到医学上的依据。);“统计学标准”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的。只有参考意义;“社会文化标准”带来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大家很清楚躯体疾病具有跨文化、跨时空和跨地域性,比如说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发生的“骨折”,在另一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或地区还是诊断为“骨折”,没有任何争议。而异常心理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说一个同性恋在一些地区或文化里(某些西方文化)有可能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导致的一种年轻人的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而在另一些地方或文化里就有可能完全是一种异常心理(如一些东方文化的国家或地区)。在异常心理领域内类似的现象很多,从科学的角度讲,完全同一类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却给以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从表面上看是我们的判断标准出了问题,从更深层次上讲肯定包含着不科学因素或者说就是不科学的。但在异常心理的领域内这种情况的出现似乎又是合理的而且是得到大家认可的。由此,我们发现在研究异常心理时与正常心理比较,我们找不到客观的或者是科学的依据或判断标准,当与躯体疾病作为参照系时。我们又陷入了不知不觉的困难或麻烦当中。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心理学学科的不成熟性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一系列分之学科(包括异常心理学)的不成熟性和特殊的困难,从而也就导致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相对性问题。

另外,从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人们对异常心理的治疗经历了“放血治疗”、“火烧”和“镣铐”等多种非科学的治疗手段,到17世纪,许多脑科学家和医学家开始认识到各种异常心理都是大脑功能(结构)异常的结果,所以,对异常心理的药物治疗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但是,直至今日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原则的争论仍在进行中,一部分临床医学家始终认为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应该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而一部分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临床治疗家则认为应该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比如就现在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而言,一部分长期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工作者坚持认为,对抑郁症患者是药物治疗为主,有些甚至认为是终生服药;而一些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认为,心理治疗也可以把抑郁症彻底治好。作者以为,从医学的角度讲,对任何疾病的治疗只有是针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才是最根本的治疗。对异常心理的药物治疗从医学的角度看,只能是改变了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而心理治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改变患者的认知结构,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仍然是改变了大脑的微观结构(神经细胞的暂时联系),否则,心理治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尽管目前医学和医学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发病机制研究还不是很清楚,但通过药物的临床实践效果至少可以证明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是异常心理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尽管药物治疗已经开展了这么长的时间。但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是异常心理的发病机制之一仍然是一种假说。而且,是异常心理导致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还是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导致异常心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就心理治疗而言,从早期的精神分析治疗到现在流行的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全世界在该领域应用的治疗方法不下200种,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是在自己的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从科学的角度讲,这些理论体系就存在着非科学性和非逻辑性以及规范性问题(这里不在一一详细叙述),换句话说,这些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就存在着不科学性,因此,其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就肯定存在着许多问题,加之异常心理的非疾病属性以及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素养等因素,现实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篇5

0引言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测验,不仅有每个学科每单元的测试,也有中考,高考这些如同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考试在诸多情感因素中,人们往往研究较多的是动机,态度,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而忽略了焦虑。事实上,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

1 考试焦虑的发展

考试焦虑(test anxiety),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考场焦虑(晕考)以及考后焦虑。Horwitz等人(1986)在讨论语言焦虑时认为,焦虑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所引起的对紧张、不安、烦恼的主观感受。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指在考试时担心表现不好、害怕失败。Sarason(1978)将其定义为:带着恐惧心理来看待考察过程中成效不充分的倾向。Aida(1994)认为,考试焦虑的起因是学生在过去经历了过多的失败,而回忆中只注意到自己失败的经验,因此越想越痛苦,焦虑程度也随之上升,以致于他们在考试之前和过程中产生负面的、不相关的想法。综合MandlerG.,WoipeJ.及SalasonI.G.等人的观点,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激发下形成的。由于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2 考试焦虑测量工具的发展

(1)50年代;1951年泰勒发表了显性焦虑量MAS(Manifest Anxiety Scale),@类量表一般用于慢性焦虑,即一般性焦虑。1952年曼德勒(Mandler)和沙拉松(Sarason)发表了测验焦虑问卷TAI(Test Anxiety Questionnaire),主要测量在测验下的个体焦虑,即一时性的焦虑。

(2)60年代,1960年Alperet和Haber编制的成就焦虑测验。(Achievement Anxiety Text,AAT).1969年Suinn编制的考试焦虑行为样表(Test Anxiety Behavior Scale,TABS)。

(3)70,80年代:1978年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IrminG.Sarason编制完成的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Spielberger1980编制的考试焦虑调查表(Test Anxiety Inquiry,TAI)。

3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

3.1考试焦虑与学生性格

(1)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有些学生长期处于不良的教育环境之中就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人格特征,例如:"焦虑性人格"等。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会潜在的影响着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在人际交往和学业水平测试中表现较为明显。所以这类学生更容易在考试中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特点。

(2)学生的性格影响着考试焦虑的程度。不同的性格特征使得学生在考试焦虑程度上的表现是不同的,所造成学生的生理反应也是不同的。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外向不稳定型及内向不稳定型的学生倾向于在考试焦虑的测验中得高分。外向型学生的人格特质中既有乐观的一面也有悲观的一面,这样子考试焦虑测验中更容易两极化(高焦虑或低焦虑);内向型学生的注意力更多放在自身,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3.2考试焦虑与家庭因素

(1)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如今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学历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小孩子们就被家长灌输着这样的思想: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十二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然而无数的考试却在那么重要的高考时刻发挥失常,因为他们肩负了太大的压力。考试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展示才华的舞台而是饱受煎熬的根源。

(2) 家庭的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的受挫能力越来越弱。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庭都能够给子女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过度的爱护,使孩子们像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年龄在不断的增长,人格发展却在更不上成长的速度,当面对压力,面对挫折的时候却无所适从,找不到释放压力的出口,日积月累导致心态的恶性循环,对考试的焦虑,对未来的迷茫都显现了出来。

(3)过于攀比,急于求成。当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讨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好学生自然是父母的骄傲,然而所谓的后进生家长便在人前抬不起头。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给自己丢脸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同样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更加抗拒学习与考试,当遇到考试时,这些负面情绪就转化成了焦虑。

3.3考试焦虑与学生心理因素的关系

(1)学生的考试动机。动机是个人行为的内部动力。适当的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但是如果动机过于极端,使得学生过度担心考试结果,就会产生考试焦虑。有时适当的考试焦虑可以让学生考试时注意力更加集中,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会引发慌张,思维混乱。就像很多学生描述的那样,原本记得的知识点到了考场却都忘了。

(2)学生对于负面评价的恐惧。有学者用了Waston和 Friend设计的负面评价恐惧量表(ANES)和Sarason编制的考试焦虑量表(TAS)研究了中学生考试焦虑和负面评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两者得分相关是0.45(P

(3)学生的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 ,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此外,自我接纳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一个人并非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或做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能被接纳。能够自我接纳的学生,对于学习和考试都会有一个比较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也会设定一个合理的范围,从而避免考试焦虑。然而自我接纳程度低的学生,对于考试成绩的期望值都会过高,会过分的担忧考试结果,从而面对考试时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

3.4考试焦虑与社会环境

(1)社会对考试作用的过分夸大。如今社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需要全面性的人才,但是很多企业在录用员工时仍然偏向于211,985高校的学生,这样对于学历的过分看重,导致学生对考试意义产生了偏差,成绩无形成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最大的压力,久而久之,这些压力与恐惧在考试来临前给他们带来了焦虑和不安。

(2)获得社会和家长认可的条件之一。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时间和课余活动时间被考试和习题所占据,由于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休息,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思想负担加重,产生心理焦虑。

(3) 教师对学生的过度关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过度关注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过分关注考试结果,担心自己会在考试中出现失误,从而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当一些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时,教师可能会告知其父母,这样更加重了学生对于考试的恐惧,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4 考试焦虑的对策研究

4.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明确学习的动机。由于语数外等科目是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也是中高考的必考科目,所以很多学生学习目的是为了考试。这样的目标越是明确,学习时的压力就会越大。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去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是要学会运用。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学生要放松心态,带着兴趣去学习,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态,多些热情。

(2)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单一的讲解知识点,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将游戏教学和情境教学融入到课堂中去,使学生放下考试的包袱,快乐的学习,这样他们会更有信心。

4.2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1)教与学相融合。教师要用自己的笑容和情绪去感染学生,要有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上课成为教师与学生彼此的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渐渐的获得成就感。教师还要有充分的耐心去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用温和的话语纠正他们,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不要单一的板书。还可以播放一些英文电影,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或者让学生观看完电影之后用英语进行讨论和交流。

(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更好的学习。

(4)要建议学校开设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有关心理学知识的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学知识水平,让大部分学生掌握和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与疏导。

4.3重视家庭教育

(1)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家长对于孩子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有些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这样既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更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适当的期望值可以让孩子放松心情,在快乐中学习,不断进步,更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潜能。

(2)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是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好的身体才能有好的精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不仅能够使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还能使他们在学习时更加集中精力,劳逸结合方能事半功倍。

(3)增强孩子的受挫能力。很多学生看到自己的考试结果和期望值相差甚大的时候,会意志低迷,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时就需要家长的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不要责备孩子,要告诉他们如何战胜挫折,战胜自己,这样即使再次面对困境也不会退缩与恐惧。

5总结

考试焦虑是学生在学习中普遍而突出的心理障碍,对此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经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心理工作者从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研究,对这些现象做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取得很多成绩,,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国的国情有别于西方,考试焦虑的研究应该更加的适合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各个地区。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目前研究中多用的还是描述性研究,调查研究较少,说服力不强。研究对象集中在高三和初三的学生,现在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现状也在逐渐显现。所以,我们还有任务还很艰巨。总之,随着对考试焦虑研究的深入,对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一定的作用,也为缓解学生考试压力和厌学情绪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799名高中生英语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2007).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5(2), 97-100.

[2] 王金龙. 网络环境下英语考试焦虑调查研究[J](2006).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4), 79-83.

[3] 王才康. 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R](200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5(2), 96-97.

[4] 腰秀平,姚雪梅.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D](2005).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8(4), 47-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