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4-0011-05
1引言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建立的基础平台,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对于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使用和开发,历来是计算机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与任务。而对于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则一直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计划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结合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对操作系统的教学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的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形式。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也要通过课堂来实现;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同样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反映,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与效果较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1]。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能够改变目前教育的现状,还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为此我们在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摸索了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的一些方法,提出了操作系统教学和实验的设计方法与思路。
2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引入
2.1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1]。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2.2建构主义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3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2]。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1]。
(2)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1]。
(3) 随机进入教学
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1]。
2.4建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6]。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如表1所示。
3建构操作系统教学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具有明显的时展特点。它的教学风格不能再沿用其他学科传统的教学风格,而应根据学生和实际出发,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操作系统课程按照建构主义进行了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和强化练习设计等方面的设计[4]。
3.1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
明确教学目标就是对操作系统课程及各单元进行分析,确定所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知识内容。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就操作系统理论而言,其中的许多概念、过程相当抽象,不易理解,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且操作系统要管理系统中所有的软、硬件资源,控制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所以学生还必须具有深厚的程序设计语言功底、扎实的数据结构基础和一定的硬件基础知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进行教学任务分析,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对不足部分适当加强,寻找适当同化点,以实例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由浅入深地建构操作系统的学习。
3.2情境创设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情境创设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初始内容,是学生对课程介入的第一印象。学习离不开兴趣,注意是学习兴趣的前提。目前,在学生中存在一种学习操作系统的“无用论”思想。操作系统不像其他应用软件,学习后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强调学习操作系统的意义和作用。学习操作系统,不仅可以极大地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对其他理论课程的理解,为我们学习和理解新型操作系统、应用操作系统和在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操作系统的情境创设要善于创新,富有变化,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内容。在学生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对情境的内容、媒体的运用、组合的方式要有新意,让学生感到进入一种情境就获得一次新的体验,产生学习兴趣并得到新的发现和新的知识。
3.3信息资源设计,发挥网络作用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
如在介绍文件存储空间管理中,先引入内存的管理方法。学生自然就会从知识网络中提取“内存的页式存储管理”这一知识点。 进而进一步引入内存空间管理的方法,有位示图和链表方法。分析位示图和链表方法的特点,下一步分析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可能性,推演出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教师在授课中,通过课本相关知识、最新科技发展等内容的汇集,让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发展从多方位多角度去了解和掌握,使课本内容得到深化;同时给出"搜索"功能,让学生自主地从网上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
3.4自主学习设计,独立探索知识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充分考虑上节所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
如在处理机调度算法中,要求学生按照调度原则进行尝试探索,从作业调度到进程调度,理解处理机调度算法的基本实现方法及特点,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中的新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在操作系统课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则转化为,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功能介绍、问题的引入、解决问题的思路、典型实例的介绍等。
3.5协作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或教学课件系统通过“在线交流”、“留言版”等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教学课件系统或学生自由提出,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如进程是一个可并发执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执行过程,也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保护的基本单位。随着科技的发展,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机方法吗?
(2) 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如根据处理机调度的有关知识,再问"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或现象,你认为课本上的调度原则已经完整地表达了处理机调度过程了吗?"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考虑调度原则中线程调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首创精神。
学生可以通过互连网和课堂教学的结合,既保留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6学习效果评价,保持学习方式
该设计过程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等。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建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信息应该是客观的、具体的、积极的。学习顺利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要指示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给予相应的评价,帮助学生分析其知识的缺陷和方法的不合理,指明学习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3.7强化练习设计,完善认知结构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要求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设计、探索、分析,建立相应的思维方法和认知结构,不断通过对其学习成果的分析、评价,以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和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4建构操作系统实验
课程实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实验不仅仅是对理论的验证,重要的是技术训练和能力培养,包括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等。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对理论过程的理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敢于创新,达到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对于操作系统课程,如果只是在课堂讲授操作系统概念、原理和结构,没有十分有力的实践环节加以配套支持,学生学完操作系统后仍然对操作系统究竟如何实现感到茫然,难于真正掌握其设计技术。基于建构理论和原则,以建立多用户文件系统管理为例,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建构设计。设计过程中采用支架式建构方法,如图1所示。
4.1文件系统的逻辑功能
通过一个简单多用户文件系统的设计,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加深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及内部实现[5]。文件系统具有的功能有:
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复制、打开、关闭、阅读、写入等命令;
实现文件目录的创建、删除;
支持一个用户进程可以同时打开5个文件,整个文件系统支持对100个文件进行操作;
实现对文件读、写、执行的保护方式;
实现文件系统新建用户、用户登入、用户登出、退出系统等其他操作。
4.2文件创建的层次建构
建立文件需要向文件系统提供文件名、目录名、文件属性、存取控制等信息。文件系统的主要工作是:
在相应的设备上的目录下建立一个文件目录,并返回一个文件标识;
将文件名、文件属性等数据填入文件目录;
调用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程序,为文件分配一个物理块;
在活动文件表中登记文件有关信息。
4.3文件系统的数据结构
文件系统中使用的主要数据结构如有:主文件目录、用户文件目录、活动文件表、系统打开表、存取控制表等。设计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以数据结构课程中学过的知识选用适当数据结构来组织数据、存放数据,可以是线性表、队列和数组等。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4文件系统的实现
实现过程就是按照实验计划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文件系统的功能,依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特点,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开发平台和不同的开发语言来实现。
4.5实验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根据实验建构的方法、实现的功能、需求的满足给与评价定位。效果评价的重要意义在于依据实验任务完成的情况分析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现技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和长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价,创造出一个开放式的评价机制。学生在交流和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使实际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果得以升华。通过多设计、多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5结束语
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实施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和意义建构,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自信,在教学实践中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通过操作系统课程教与学的实践探索,不仅仅是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证明了建构主义理念可以很好地运用于操作系统课程,并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on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HUANG GA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0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teacher-instructedstudent-centered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model. Constructivism emphasizes students should learn under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guidance,help and encouragement so that their initiatives and creativity could be exerted into full play. Since operating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connective role in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science,this paper integrates operating system with constructivis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design methods. It also offers the procedures and steps of file system experiment by applying scaffolding framework.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Constructivism;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参考文献:
[1] David Jonassen et al.,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Education Vol.9 No.2,1995.
[2] Chris Dede,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Immersion in Distributed Virtual Worlds,Educational Technology,Sept-Oct1995
[3] 陈琦.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5] 黄刚. 计算机操作系统[M]. 北京邮电大学大学出版社,1999.
[6]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黄刚(1961-),男,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多媒体应用。
通信地址:南京模范马路66号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邮编210003
2、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汇编语言
教学现状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教学是有区别的,高级语言经常包含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因此在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建构起来,得心应手。而汇编语言中很多都是新的知识,并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解释,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建构主义更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建构知识结构。学生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理解过程。建构主义这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这种学习方法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与协作性。从教师的视角来理解建构主义,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在新知识的输入阶段、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和输出阶段等不同阶段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汇编语言本质上是机器语言,与高级语言相比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①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与硬件联系紧密;②指令繁杂,编程繁琐;③调试环境不易被学生理解与掌握汇编语言调试工具采用的是Debug,DOS下的命令交互方式,界面不友好;④课程中段才涉及程序设计和应用。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目前汇编语言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教师通常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教学内容顺序安排不合理,并未真正地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来教授;②有的内容一讲到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虽然教师教学很认真,但不和学生进行互动,不及时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③教学实践缺乏有效性。目前该课程上机实践多数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很少有具备针对性或直接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培养。现有的例题特别是上机习题编排,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技能,更不利于通过上机实验进一步调动学生语言的积极性。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输入阶段,受高级语言的影响,汇编语言学习者很难实现新知识的输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互作用阶段,原有的高级语言学习方法、理论基础不能在这里形成知识与编程技能的正迁移,反倒阻碍了新知识与能力的习得;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操作阶段,由于学生不熟悉DEBUG调试环境,不能很好地驾驭上机环境,实践脱离了理论,不能使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在输出阶段,由于作业或课程设计题目主要针对操作系统的某一子功能进行设计,无正误判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信心与决心。
3、建构主义理论的汇编语言教学实施
3.1、随着计算机发展,多次讨论修改教学大纲
随着PC性能的不断攀升,内存的不断扩大。汇编语言的优点已经不是特别突出,学生总觉得汇编语言指令繁多,枯燥难学。有了很多种高级语言,开发程序非常容易。他们非常不愿意学习汇编语言。哪些需要删除,哪些增添,已经是需要重新讨论的问题。教研室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明确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目的,如何与其他高级语言衔接,如何相辅相成。在整个计算机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哪些陈旧的内容需要删掉,哪些新的内容需要增添,这是教研室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
3.2、多用形象的类比
汇编语言枯燥抽象,硬件结构又看不见摸不到,用类比的方法讲授就显得比较重要。用鲜活的例子来打比方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寻址方式时,笔者就用类比的讲解方法,告诉学生说,例如,一个小孩子对他妈妈说:“我要吃苹果”,妈妈就给他拿了一个苹果,这就是直接给出,是立即寻址方式:孩子大了一点,有一天又和妈妈讲,我要吃苹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盒子,孩子打开盒子,苹果放在盒子里,这就像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里;再大了一点,孩子又和妈妈说要吃苹果,妈妈给了他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放苹果的地址,例如在厨柜的第二个抽屉里,孩子按照地址找到苹果。这就是直接寻址方式。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如果妈妈给孩子一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字条,写着放苹果的地方,孩子按照地址找苹果。这就像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按照地址找到操作数。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得学生很容易理解寻址方式的精髓,不必再去死记硬背,很快就能理解和记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
3.3、实现对上机环境的知识建构
通过分析代码在源程序和DEBUG下的区别,帮助学生利用已学得的汇编指令实现对上机环境的知识建构。代码在源程序和DEBUG下的区别明显存在的,源程序中的汇编指令经过编译发了很多变化,不同版本的DEBUG对机器指令的反汇编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了解这些区别对学生熟悉和掌握DEBUG的作用非常巨大。
3.4、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高级语言程序“可视化”的特点,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利用DOS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来设计“可视化”的汇编语言程序,在相互作用阶段帮助学生建构汇编语言的案例知识。汇编语言写起来费劲,调试起来困难,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平常所说的操作用汇编语言来写都十分困难,即使是写出来了,运行起来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学生很难有兴趣去编写更多的汇编程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汇编语言教学成败的关键,用DOS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汇编程序运行起来什么都看不到的问题,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演示效果,大大增强汇编语言运行的可视程度,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汇编语言的兴趣。另外,还要特别给学生指出:如果在调试运行程序时系统中断资源发生变化,一些使用BIOS中断资源或DOS功能调用的程序,其执行结果可能会不正常。如有的学生在录入源程序时为注释汉字信息,而在WINDOWS平台的DOS兼容模式下加载了汉字平台,结果该让喇叭鸣叫的地方而无此运行现象。
3.5、编制有利于学生兴趣建构的上机习题集
深入分析汇编语言上机环境,结合理论教学进度,编制梯度合理、易学、易练、易调试,有较直观的运行结果和一定趣味性的上机习题集,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技能,促进汇编语言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3.6、建构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生态课堂
密切关注课堂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汇编语言教学中,为了随堂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要求学生把自己编写的程序段写在黑板上来讲评,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差异,在评讲过程中,无法预料会出现何种错误,因此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根据学生情况,总结代表性的错误总之,针对汇编语言的课程特点,将建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手段引入课堂,使课堂不仅成为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完善和发展自我的舞台,实现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是需求主导型的,这是它和传统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最根本差别。[1]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已成为西方国家教育学科各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也是我国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理论依据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3]。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 学生地位主体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有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在教学中,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环节,不仅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形成获得酒吧运营与管理知识的学习能力
2. 教师指导支架化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盲目地探索,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进行主动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以范例、问题、激励、解说、建议、图表、合作、点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支架会逐步减少,直到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之后,才会被完全撤离。
3. 学习内容情境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要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钩。在教学中,教师根据酒吧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并组织学习内容。
4. 学习方式合作化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者可以同坐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可使学生共同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及他人的学习。
5. 效果评价综合化
由于建构主义不仅强调知识的意义建构还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效果评价不再局限于期终考试成绩,而是呈现出一种多维度、全过程的评价。
三、《酒吧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本课程包含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管理方法三个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应掌握酒水与酒吧管理的基本知识、工作标准、管理方法,还应获得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逐步提高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根据酒吧企业具体岗位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见表1)。本课程采取情境化教学模式,需要把大的学习情境细分成小的学习子情境。
(二)教学组织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其教学组织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新知识发现型教学。(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上;(2)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让学生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去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发展能力;(3)教学中,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4)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演示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评价和多维度全面评价,除了课程成绩的量化评价外,还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质化评价。评价内容不但关注学生知识的接收与掌握,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曾亚强.从会展产业到会展专业—— 由会展业引起的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5(5):249—25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988年,夏尔(Shall)曾提出建构主义学习应具备积极性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累积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四个核心特征。1998年,Roben-Jan Simons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建构主义学习还应具备学习的诊断性和反思性两个核心特征。此后,高文又指出建构主义学习还具有探究定向的学习、情境化学习、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社会性学习、内在驱动的学习等特征。概括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基于真实环境的、积极的学习
学习者处在一定复杂的、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通过积极的行动或活动参与学习过程,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二)是目标指引下知识建构的学习
学习者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在既定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将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先前的学习内容相联系进行学习,并在对新信息加工的同时与其他信息相联系,在保持原有简单信息的同时理解更为复杂的信息。只有当既定的学习目标实现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才被认为是成功的。
(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求知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用发现、探索等方法进行学习,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同时,可进行自我监控、测试、检查,判断或检测其学习行为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则处于从属地位,起着引导、辅导、支撑、激励等的作用。
(四)是社会性的学习
当学习者遇到问题时,可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或请教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与周围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是社会性的学习。
网络课程主要由网络课程教学环境、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导航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网络课程建设,并采取适当的技术来表现或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特征。
二、网络课程教学环境
网络课程教学环境是网络课程得以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为学习者提供的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的辅助环境。目前网络课程主要为学习者提供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一是提供一个类似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如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二是提供一个可以与他人进行通信、交流的社会环境(如:聊天室、专题论坛等)。
(一)虚拟环境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与课程内容相符、与现实环境相似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虚拟环境既能保留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也能排除现实环境中会对学习者学习的干扰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虚拟环境能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世界处于不同时空的场景置于同一环境下,也能创建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或不能到达的环境,使学生处于更加形象逼真的环境中。虚拟环境的创建满足了建构主义学习对真实环境的要求。
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虚拟环境允许学生对其中的对象进行符合规则的操作,虚拟环境系统能自动地对学习者的动作或行为做出相应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个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一技术特征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使网络课程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
(二)通信、交流环境
借助于网络通信技术,可以给网络课程添加一些帮助学习者学习的网络通信交流工具,如,电子邮件、论坛、BBS、聊天室等。借助于这些工具,学习者可以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一起进行讨论,或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些活动,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对于教师,可以主持在线讨论、回答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辅导、指导、激励的作用。通信交流环境为网络课程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信交流方式,使学习者可以进行协作式学习,使网络课程具有社会性学习的特征;另外,这样的环境能帮助学生方便、快捷地提出、讨论并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式学习,使网络课程满足一定自主学习的要求。
三、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网络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特征,网络课程应能满足学习者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因此,网络课程应设置有以下的主要内容:内容提示、主体教学内容、参考文献资料、测试评价等。转贴于
(一)内容提示
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提示性内容,如前导课程、学习者必备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简介等。这些提示性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者确立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将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使网络课程的学习体现累积性、目标指引等特征。
(二)主体教学内容
应按知识点进行组织,并遵循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性的原则,配以教学活动、学习时数、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及参考文献资料等。从内容来看,主体教学内容给出了学习每一知识点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及参考性的学习方法等信息。这些内容的有机组合能促使学习者将原有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内容建立横、纵向的联系,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但如何完成知识单元的学习,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确定。从学习方法来看,学习者既可以根据课程所提供的学习方法、进度等辅助信息进行学习,也可自定学习步调、方式,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整个学习过程要求学生不断的分析各种资料,从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即学习者必须用发现法、探索法等学习方法从各类资料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学习单元,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查阅课程所提供的参考资料或通过与他人协商的方法解决。总体来说,主体教学内容这样的选择和组织既能满足学习者主动性地位要求,也能体现教师的辅导性地位。
(三)参考文献资料
与传统课程相比,网络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方便快捷地访问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源。就一门课程而言,其参考资源可能是无限的,但在课程的具体建设中,教学参考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应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要能帮助学习者发挥学习主动性。面对无限的信息资源,网络课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资源都包括到课程内容当中,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典型性、代表性的资源加入到课程内容当中。这一方面有助于课程的建设开发,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
参考文献资料的内容涉及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能辅助学习者将当前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进行建构。相互联系的参考文献资料还具有一定的提示功能,可以引导学习者思考用那些知识来解决当前问题。所以,有效的选择和组织参考文献资料,可以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一条高效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使网络课程表现出累积性、社会性的学习特征。
(四)测试评价内容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一方面要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并控制学习进程,另一方面还应能自行评定学习行为。为此,网络课程应设置测试评价内容,在评价系统的支持下,测试评价内容可以帮助学习者评定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并能对学习者做出必要的指导。根据学习过程,测试评价内容应包括:课前测试、单元测试和课后总结测试的内容。课前测试内容用于在学习者进行学习前的测试,以此确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并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过程的建议;教学单元测试内容用于学习者完成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后,自我检测其学习行为是否达到单元学习目标;课后测试内容用以测定学习者在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后是否达到课程学习目标。针对单元、课后测试内容,评价系统允许学习者将自己的测试结果与他人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自身在整个学习群落中的状况,以便及时的调整学习目标;也可以将现有的知识与课程学习前的知识进行比较,进一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信心。同过网络课程测试内容及测试系统能帮助学习者完成自我监控、测试、检查等活动,使网络课程具备建构主义学习的诊断性和反思性的特征。
网络课程上述四项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才能使网络课程充分体现出建构主义的学习特征。
四、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
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引导学习者学习行为,帮助学习者顺利的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它与网络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有密切的联系。在具体的网络课程中,导航系统是联系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主要纽带,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要由它来帮助完成,因而对于导航系统的设计也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关键词:构建主义;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所以我们在课上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
传统的教学比较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侧重于研究如何教,主要精力在“吃透教材”上,而很少注意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表征和组织。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理想的学习环境中必须具备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教学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研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教学目标及功能在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研究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养成实事求是的学科学态度,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的假设如何论证。因此,“探究”是构建主义理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体现。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器材,在教学处理上方法不同其效果就不同。例如同样教学生学习物体的自由落体:A老师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急于将结论交给学生;B老师善于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经过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口表达与交流、动脑思考并结合演示实验,弄明白了轻重物体下落快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果排除空气阻力的因素,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经历了用实验研究物理的过程,初步学会了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的科学方法。
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结合实际初步构建了依据现代物理学观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贯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意识、精神、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该教学过程的流程如下:
第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引入新课要营造学习气氛和问题情境,设疑激趣。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比如观察、实验、研究图片、案例分析等,引出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当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后,教师再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
第二,引导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收集的信息作出较合理的猜想,并假设和设计探究方案。学生可通过校园网上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或直接找老师对这些方案进行探讨、分析论证。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以2-4人为单位,分成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与课件展开探究活动。不同的小组探究思路和方法有所不同,小组内部的同学分工要有条理,相互配合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学习团队。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监督、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另外,在各小组探究结束后,要进行成果交流,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理解,进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建立合理正确的物理表象。
第三,课题小结,测试反馈
首先,学生对各自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陈述各自的探究结论或实验现象与结论,并对各自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然后,学生对他人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再者,教师对本节课的学生的结论进行适当的补充、总结和评价,并让学生浏览网页“小结”。最后,引导学生进入网络智能习题库,完成自我测试,测试结果由计算机网络当即反馈给学生。
该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明白“知道什么”,更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知道”,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得知识。
在新课程中提倡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要否定传授式教学,为提高探究质量,我们不能忽视传授式教学。因为,探究的过程离不开应用知识和技能;在提出问题时,评价问题的价值和可探究性时需要一定的知识;在做出猜想、假设时,需要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实验时,需要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方法;只有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检验和评价探究的结果需要原理、模型和理论。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不可能都直接探究获得,都必须依靠传授式教学给学生传授知识。
教学方式是多样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知识性、定义类、单位及其换算类的内容,主要采取传授式进行教学,如电流强度的定义、方向、单位及其换算;凡是对那些概念性强,学生容易产生分歧的内容,一般采作讨论式进行教学,如功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等;凡涉及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搜索信息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方面的内容,一般采用探究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探究的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传授必要的知识,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教学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当一个毕业生离开学校时,如果把学到的知识忘光了,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师在他们身上进行教育的真正成果。”这句话充分反映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不要仅仅教给学生“是这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弄清“为什么是这样”。“教是为了不教”,牢记这句话,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算是成功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探究式教学模式只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变通。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我们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不能拘泥于某节课,而应该将探究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相信,只要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精神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中,就一定能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当今社会人类的很多活动如办公、教育、科研、学习等,均离不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同时也对计算机教育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点以及困境,文章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又经常会出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诸多问题。分析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会发现导致教学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生角色的不对称 尽管现代教育观念一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和促进者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经常在不经意之间被弱化。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往往通过省略具体操作过程、取消讨论环节等加快教学节奏,而学生则对激增的课堂教学量应接不暇且被动接受。于是,教师重新成为教学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2、教具使用的单一 目前,计算机和投影仪已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并未被完全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影等功能完全被漠视,反而成为一块新型“黑板”――对课本内容的转印和放大。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由于涉及操作规程以及程序语句使用语法,这种单一使用教具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3、教材选用的不当 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的不同态度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2种典型的教材观,造成教材使用不当。1)部分教师将教材等同于教学大纲,“讲教材”的做法不仅漠视教学大纲对不同学生类型的教学重点的实际要求,而且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2)另外一些教师则遵守教学大纲的要求,却完全漠视教材中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内容,甚至只讲简单的内容,而难度大、与考试无关的则一概省略。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深度缺乏,也很可能会助长学生的“就简避难”风气,不利于对学生克服困难的人格素质的培养。
4、教学方法的单调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对于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意义。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获得正确、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帮助他们形成学习迁移能力。
基于目前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及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构成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教学以及学习环境、设定的具体的场景以及教学、学习内容。协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过程。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由书本内容、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生为主体、中心,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策划者,起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在大脑中重新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
三、建构理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现
虽然学生在学习时中是主动的、积极的,但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却是盲目的、没有头绪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情景,起到策划者以及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依据教学大纲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首先应该梳理出分层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将每个不同层次的知识依据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以及子课题;第三,为各个情景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第四,协助并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课题作业;第五,接收并检查学生的课题作业;第六,依据前一个课题作业设定并修改下一个课题情景。
对于学生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收集;第二,课题作业的完成以及完善;第三,课程作业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化以及引申;第四,对课程情景的把握以及对老师以及上课方式的意见反馈。
以上几点分别是从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角度讨论的建构主义教学以及学习方法,在实际创作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设置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有所侧重的情景模式,并按照学生所已经掌握的计算机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课题组以供学生选择学习。不同层次的课题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以期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四、小结
建构主义理论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说明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法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实践证明,合理应用建构主义的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具有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特点.满足了信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而使得网络教学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主要趋势之一。网络课程作为开展网络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其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的效果。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如设计者素质、技术水平、客观环境和条件、学校的重视程度等,网络课程出现了许多令人困扰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资源匮乏.不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目前许多网络课程只提供有限的学习内容或简单的资源链接.而没有为他们提供系统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库。对于所有的学习者而言,在他们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时.就需要课程来提供大量的相关案例或现实的问题.使他们在解决案例或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课程的设计者或者教师基本上是无法预测学习者的原有知识能力水平.并且他们在设计网络课程时也不可能做成百科全书式,而只能关注本课程的知识学习.这样对于那些原来对该领域不是很了解的或者没有基础的学习者来说.就有了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难度很大或者牵涉到许多原有基础知识的学科.这些学习者就特别需要与此相关知识的资源库.来进行辅助学习。当前,许多提供网络课程的学院提供的所谓学习资源也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站链接而已,有些甚至连网址都没有,这些都是很不利于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
(二)忽视学习内容的情境化和多媒体化
网络学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创设情境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要求网络课程提供的不仅仅是学习材料,更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现行大部分网络课程只强调知识传授.一进去就开始进行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的知识教学.而并没有给予相关的情境导人.没有给学习者设置较真实的学习情境,跟课本搬家没什么区别,这让学习者无法进行小组协作、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学习方式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在学习时.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这极大地限制了网络教学的效果。并且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较单一呆板.而没有体现出多媒体化.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课程的知识内容要么就是书本的搬家。要么就是课件重放,根本就没有做到多种媒体的整合。
(三)缺乏协商交流系统,影响了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目前许多网络课程只关注自主学习的设计.忽视了对协作学习支持的设计.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的培养。因为缺少了协商交流系统,致使一些学生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中。易使学生陷人孤独怪癖的性格中.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例如;当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则可能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或者讨论。进而不得已终止学习,导致影响整个学习进度。在目前的网络课程中,过分强调了学生是主体,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监督者、实施者、指导者。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指导、督促及帮助的作用,仅限于教师的电子邮件交流、在线答疑、师生讨论;同时忽视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缺少教师对讨论交流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监督和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关注。
(四)缺少强大的导航系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空间相对显得自由.清晰的导航系统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在可控的学习环境中学习.避免学习者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或者迷航。目前一些网络课程提供的导航系统不够便捷化.不能让学习者一目了然.比如当一个学习者在应该继续下一步的学习时,此时他联想到先前的知识要回去查看,但是此网络课程提供的导航系统则让他只能够有两种选择.要么是继续进行,要么是回到首页目录.这样就大大影响了他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影响完整意义的建构在网络课程导航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对不同知识水平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考虑,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而言可能是I罗嗦或者多此一举,但是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很可能是相当具有难度的.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所学知识。
(五)过于追求界面的美观.而忽视教学支撑环境的设计
目前的许多网络课程都在追求界面的华丽和美观.他们用许多图片和五颜六色来丰富界面。使得界面看上去确实很美观,但是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忽略了实用的考虑,不够便捷.并且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与此同时则相应地忽视了教学支撑环境的设计.比如忽视了虚拟学习空间的设计.忽视了提供学习过程方面的工具.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协作学习的开展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最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六)缺少测评系统,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从网络课程的设计角度而言.现在许多网络课程缺少完整的评价测试系统.要么就只是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学习者自身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要么只考虑对学生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么只考虑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对教师的评价.还有的忽视对学习资源的评价.等等当学习者已经学完某一知识单元时.因为缺少有效的评价测试系统而不能对自己进行检测.致使不能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这样很容易使学习者陷人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之中.最终影响整个学习过程.也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甚至有些网络课程提供的评价测试系统.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客观题.很少有基于案例分析和现实问题的主观题.对于做题的结果也只是判断对与错而根本就没有给出合乎其理的评语与分析,学习者只能自己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涉及主观解答的问题.并不能使学习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就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同时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不是教师的传授得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并且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取知识.来获得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从属地位.同时扮演着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等角色,进而起着辅导、支撑、激励、监督等作用。
2.基于真实任务的情境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且结合各种情境的特殊性,进而对知识进行再创造。
3.协作性、社会性的学习。当学习者遇到问题时,可与其他学习者或者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都与周围环境发生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因而是协作性的、社会性的学习
4.开放式的学习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定位了学习者和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对于我们的网络课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个性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应该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各种平台.充分体现出个性化。
2.强调各种情境的设计.体现多媒体化和情境化由于互联网向宽带发展.使网络课程的多媒体传输成为可能.从而为创设各种情境提供了条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来进行知识的建构.完成自主学习。
3.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体现开放性和共享性学环境是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重要场所.创设开放高效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很有意义.如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应的链接网址.让学生对于同一知识内容.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对多样看法进行交叉思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自己的思想。
4.强调协作学习的设计,体现合作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协作学习环境中学习.学习者群体的智慧与思维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同享用.即共同来完成意义建构。
5.重视反馈评价的设计,体现自主性。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灵活多样的形成性练习.客观评价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6.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交互性学习是一个活动过程.网络课程应强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把教学的各个环节组织起来.如将课程内容以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提供良好的导航系统.设计及时的灵活多样的检测内容.同时要提高网络课程的交互性。
三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网络课程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设计包括教学设计和框架设计.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将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框架设计结合在一起.来对网络课程的主要模块进行具体的设计
(一)学习资源设计
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学生主动建构意义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因此.网络课程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系统的资源库.便于学生获得学习信息。这些资源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并且还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并且它们还应具有丰富的表现形态及良好的多样性.以便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同时还要以良好的结构来组织,以便于学生能很方便快捷地使用和查找。资源库主要可以设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网络课件、背景知识等,这些资源能够很好地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
(二)学习内容的设计
学习内容是网络课程的主体部分.因此我们在确定学习内容时应该结合学习者的特征.进而选择那些易于用网络表现的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课程内容.并且使学习内容在组织上有一定的系统性.其组织结构还应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
在网络课程中,往往存在内容陈旧或过时的现象。这不仅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还可能误导学生。所以,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选择较新版本。使学生能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同时还应让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体现多媒体化。这样才能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特征,满足学习者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因此。网络课程应设置有以下主要内容:首先是前导提示,它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课程梗概,确立学习目标,而且也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方便地将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完成意义建构;其次是中心教学内容,它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给出了学知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三)协商交流系统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自主的学习,而且还是一种协作学习因此。网络课程必需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不仅要设计好自主学习活动.更要注意协商活动的设计,据此设置协商交流系统则成为必然,让学生在协作的、开放的环境下.完成意义建构。在此系统里可以设置电子邮件、聊天室、电子公告牌、讨论室、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等。借助于这些工具.学习者可以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一起进行讨论,或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教师。可以主持在线讨论、回答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辅导、指导、激励的作用。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BBS进行非实时讨论,也可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技术进行在线指导和讨论,相互交流意见.进而营造协作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帮助学生方便、快捷地提出、讨论并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自主式学习.使网络课程满足一定自主学习的要求。
(四)导航系统的设计
导航系统的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在具体的网络课程中.导航系统是联系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桥梁.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要由它来帮助完成,因而对于导航系统的设计也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应设计出便捷、动态、清晰、简单、明确的导航系统,引导学习者高效率地进行学习。常用的导航策略有模块导航、帮助导航、线索导航、浏览图导航、演示导航、书签导航、检索导航等,因此.在导航系统里我们可以将上述策略综合起来,可以设置如“学习方法”这样的标志性短语建立的链接.也可设参考文献资料、内容检索、路径指引、专门的帮助菜单等。
(五)界面及教学支撑环境的设计
界面是学习者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的窗口.包括显界面和操作界面。在设计时注重界面友好。色彩方面,应注自然和谐及风格一致:操作方面,交互性强、可控性强等不忽视网络课程教学支撑环境是网络课程得以运行的必要件.通过它学习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教学资源、完成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并且教师能够很好地指导帮助学生的学习为在教学支撑环境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好模拟环境。因此借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设置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等。虚拟环境的创建满足了建构主义学习对真实情境的要求同时也使网络课程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
课程改革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整个思想上改变了教学过程。我们原有的教学特点是封闭的,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要保持安静,教师提问的时候,学生要举手回答,以保证课堂秩序。更有甚者,一些教师讲课时要求学生把双手放到背后,以防学生搞小动作,分散注意力。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了巨大的压抑和束缚。试想,这样的课堂怎能适应活泼好动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又怎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开放社会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我们应该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需要理解知识,也需要会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问题既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学生学习不是为了记忆或重述知识,而是为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之下,一些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很有进步,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教学成绩也显著。但是学生的知识还是单一,究其原因,是教师启发的结果,教师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思维引导,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到既定的答案上,形式上放开了学生的思维,实际上坚持了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这样的启发,对一些学生来说是在误导他们。因为这样做违反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要求学生的统一化,造成了学生集体造假,不要求学生根据亲身体验去建构知识,给学生传输的是单一的知识,甚至是伪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差异,强调差异,尊重个性,而不是要求统一的、既定的结论。如今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人人学习有用的知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水平的知识”“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等,在课堂教学中,变单一的教师讲解、发问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与能力综合训练,变个体操作为集中交流合作,变单纯追求过程为在探索与创新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信息交流中,使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升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高于一切,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十分有限,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很明确,完成了这些内容的教学便大功告成。但是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的辅导。学生所接触的不仅是课本内容,还有知识、能力、相互沟通以及情感体验,并建构具有个体色彩的知识体系。所以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一堂课所学知识没有量的局限,学生所学到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让学生和教师同时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意义的结合体”。建构主义理论不是淡化教学目标,而是比传统教学目标更高级、更科学。
促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各种教育的基本目的,也是最终目标。课程改革后的教学,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在新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一般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开放: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教学内容不同于旧教材,教学内容不是封闭式的,避免那些偏、难、疑、怪的问题,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把创新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开放型的教学内容适合个体的身心发展。
建构主义非常强调认识主体的主动性,不经过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不可能从外部传递给个体。任何一个认识的主体也不可能对外部传递来的知识不加过滤地接受,他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自己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而加以筛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教学内容适合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它不要求学生得出统一的、既定的结论,对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也可以得出有独到见解的答案,解题思路也可以不相同。
教育教学是为了培养人才,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造的人。社会在变化之中,处于运动之中。简单的课本知识的学习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所培养出来的人更应该面向社会。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科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探索与建构有个体色彩的知识储备,如何将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要看个体如何去思维,如何对知识和事物形成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内容不同于孤立的学科知识,它与生活紧密联系。每门学科知识都不是“纸上谈兵”,其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情境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此情境中学生会遇到一次次很现实、很具体的问题,并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去解决问题,所形成的能力就是他们以后创造财富、贡献社会的直接力量。另外,新教材还增加了有关信息技术和应用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情景的建立,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过程的动态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旧教材进行改版,受益最大的就是学习者本身。课堂学习是学生实践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充实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要解决的是如何控制教学过程以实现知识的顺利传授。新课程则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逼真的社会情景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主角,主动建构个体的知识和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情景,强调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理解、支持与共存。新课程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教学过程为开放型的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开放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探索者,教会学生从小敢问、能问、善问,走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课堂教学只有开放,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五、教师角色的发展:教师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和学生的促进者
新课程为教师角色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转换原有角色,同时还要不断地适应新的角色。
新课程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为了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做知识的传递者、特定程序的执行者,而应当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新课程将促使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推动者。
新课程也将促使教师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同时也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无法进行量化检验;课程内容有很大的综合性,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对所有学生应该尊重个性和差异,进行必要的个别教育;教学方法与过程不要求教师统一化,可以灵活自主地选择使用教法。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决策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
六、教学环境的情境化:让学生成为积极的知识建构者
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感中完成任务。传统的教学,学生通常选择缺乏“知识冲突”的学习道路,学生倾向于选择没有难度的任务。而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要求认知复杂性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这种挑战不是负担,是开阔眼界、锻炼才能的机会,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必要条件。教育不是要替学生包办一切,而是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成长。笼子里的鸟是永远无法高飞的。教育要把探索、实践和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在磨练中成长;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完善自己。
任务型建构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法。其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法还强调,学生的习得和知识建构过程,提倡交流参与的学习方式。因此,任务型建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则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当前的西方文化课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少量的问题设计也流于形式并没引发学生真正地思考,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学初就布置每组学生的课堂展示任务,每组按班级实际人数比例进行分组,负责完成对每小节教学内容的介绍与评价。学生围绕这一任务精读课本上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与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进行深入学习,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拓展,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和新的知识结构。当然,为了避免除了每节内容展示小组成员外的其他同学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提问、练习、讨论、课后作业等检测手段也不可或缺。另外,每次课堂展示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应对重难点以及学生遗漏或介绍有误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补充和更正,对所学知识做出总结和归纳,并对重要内容做有价值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对于西方文化课程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
互动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媒体形式与计算机集成起来,并在这些媒体间建立逻辑链接,快捷、直观地传授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是改变不了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贯穿整个教学。从本质上讲,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并没能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多媒体课堂不过是纸质课本的电子版演示而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其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指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一切信息,其组织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是教师及学习同伴为了建构所学知识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过程;‘会话’是学习者与教师、学习同伴之间的交流,‘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深刻的理解,从而完善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3]37-40而Malamah-Thomas指出,“互动就是指人/物之间通过行为互动,互相影响的过程。根据互动对象的不同,互动可以分为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4]87-89而多媒体应用的各种特征十分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自然,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让学生在准备展示任务时,展示任务中及展示任务后真正充分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生生、师生和学生、教师与学习内容、多媒体设备间的协作、会话和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其还以良好的情境作为语境,以共享性、交互性和可理解性为保障,利用丰富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影像等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死板,这样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多维度、多视角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联系,激活学生思维的各种逻辑链接,并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加深了学习者的主体感受和主体意识,更好地建构了学习者自身的知识体系。
由于数码产品逐渐走进家庭,不少有条件的学生在学习《电视摄像》课程之前就接触了DV摄像设备,开始尝试拍摄电视节目。对这部分学生来讲,希望《电视摄像》课程是提高拍摄水品的专业课程,而不是入门级的专业课。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是满足大部分基础一般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很难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分成基础班和加强班。在加强班的教学中,理论讲授上力求“少而精”,注重重点理论的剖析和延伸、先进电视节目制作理念的介绍;在实验上设置多种情景,提高学生在各种场景下的拍摄能力。通过分层教学,让没有摄像基础的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具备常规情景的拍摄能力。同时让具有一定摄像基础的学生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拍摄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能够处理一些复杂场景的拍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的内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由外向内“输入”的,而是自内而外“生长”的。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建构者。
在这一教学思想的启发下,我们首先在思想上扭转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的偏差。目前大学传播类专业的学生男女比例很不平衡,女生约占三分之二左右,很多女生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会扛摄像机拍摄,所以,对《电视摄像》课程不够重视。针对这一情况,上课伊始我们通过向学生介绍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以及电视台的工作流程,来强调《电视摄像》是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类课程的基础,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电视媒体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电视摄像知识和技能。我们知道,人们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与对知识是否有用和迫切性成正比。当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在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大涨。
解决了学生的认识问题后,我们在教学方法也进行改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我们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单向教学信息传递模式,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变成学,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通过设置情景、布置任务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促进知识的内生。
三、设置情景、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活用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注重情景教学,认为学习是在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完成的。根据这一教学思想,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注重设置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摄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摄像机,并且能够完成不同现场的拍摄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了“校园风景”、“著名学者到校讲座”、“自创一个小情节”等各种拍摄情景,要求学生分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在特定情境的拍摄中,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梳理,要对光圈、焦距、景深、曝光、构图等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对复习和巩固知识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学习了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造型特点后,我们设置了“校园风景” 的拍摄情景,让学生通过镜头向人介绍学校的美丽风景。在拍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广角镜头视角大、透视感强、景深大,适合拍摄远景、全景来介绍环境;而长焦镜头视角窄、成像大,适合表现细节……情景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积极参与和解决实际问题,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树立团队精神、促进知识的共生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合作中心”的约翰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分设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把学生分成三到四个人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特定情境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各种情境的拍摄任务。
比如:在教师规定的“自创一个情景”的拍摄任务中,要涉及情节设计、脚本撰写、现场拍摄、剪辑成片等多个环节。在完成任务时小组成员不仅要相互沟通交流、合作协调,还要在遇到意见不统一时,学会倾听,在相互争论、相互磋商中统一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以往的学习评价体系,由关注个体改为关注小组整体的成绩。教师按照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小组最终作品来评定成绩。以此强调团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精诚合作、共同进步的团队意识。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课程的建设已引起我国教育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部召开的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原则、技术规范、方法等,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稿)》,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方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高校校园网络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使得学校网络环境与课堂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对教师,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基于网络的ESP课程设计,使课程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互动和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设计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最早的提出者皮亚杰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在认知发展领域的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是他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尤其突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强调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应该成为知识的被灌输者,或课堂教学的被管理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提出了学习中的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情境”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即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无疑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网络环境下,要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局限性,创设符合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是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协作”指的是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网络课程的“协作”要通过现代科技技术来达到,而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也使得学习者能够结合自己的需求收集和整理适合的信息。建构主义重的“会话”突出的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毫无疑问,网络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会话”的途径,而且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更自由。“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了解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对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被认为是以“图式”的形式存在的。综上所述,学习的质量是由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决定的,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决定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获取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医学英语翻译》网络课程设计的意义
《医学英语翻译》作为医学院校重要的ESP课程之一,其课程建设质量对于医学院校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习者通过翻译实践使用医学词汇,并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两种语言之间的自如转换。众所周知,翻译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翻译理论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习者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习得在具体的情境下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因此,《医学英语翻译》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开发不仅仅让本校师生共享教学资源,还能够将优质教学资源向全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人受益。(2)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网络课程创设了一个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本质属性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科学探究,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而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设计开发网络课程,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自由地安排学习,进行知识交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三、《医学英语翻译》网络课程设计程序
1、需要分析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的基础。Bloor在1984年提出“以目标为核心”的需求分析与“以学习者为核心”的需求分析法、Halliday也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需求分析。在网络课程设计应在此基础上使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查阅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医学英语翻译》课程进行需求分析。力图明确学习者的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所期望学习达到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
2、目标设定
确定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目标设计的步骤:第一,充分地调查市场。了解市场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特点。第二, 展开多方面问卷调查。通过对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的在校生、应、往届毕业生、教师、企事业单位等各方代表运用访谈或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有关《医学英语翻译》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分析对应的岗位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为确定合理的培养计划提供素材。第三,进行能力分析并总结。结合市场需求,岗位要求,院校特点等因素对翻译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总结。
3、教学大纲制定
针对英语教学的大纲种类繁多,而ESP领域讨论和使用较多的大纲多为交际法大纲。医学英语翻译属于ESP课程,而翻译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交际,因此应选择交际法大纲进行设计。大纲框架包含内容:(1)教学对象;(2)教学目的;(3)教学内容;(4)教学原则。
4、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学习者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内容分析的步骤:第一,分析教材。将教材内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再明确不同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关系,而后注意学习内容与其它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第二,真实的语料。在网络课程中添加相关练习题、材料,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5、教学策略选择
现代教学理论提出基于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两种教学策略,两种策略各有优缺点。《医学英语翻译》网络课程应该寻找几种教学模式的平衡点,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最大程度的结合起来,实现立体化教学实践与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无缝对接。(1)视频模式。这类模式主要以视频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将课堂教学制作成为视频公开课,通过网络上传至课程网页,既可以满足本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随时随地复习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对社会开放,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2)自主-交互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单独进行的,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异步非实时地实现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互,也可以通过网络的在线交谈ORC方式实现实时交互。(3)PBL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提示下,使用已具有的语言技能和翻译技巧单独或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服务器的公共讨论区公布部分学生的答案,通过BBS系统组织学生进行实时在线讨论。(4)任务型教学模式。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出一组专题研究项目(或者由学生自己选择研究的专题),教师发挥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在网上给予学生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搜集、分析和运用相关资料,深入研究情境,体验知识的建构,完成研究报告。(5)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构建翻译的实战模拟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模拟中的到锻炼。
6、教学效果评价
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方式包括:测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电子档案袋评价等。
基于构建主义《医学英语翻译》网络课程设计程序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学习者的特点,结合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方面进行设计,突出了网络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值得笔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驱。哲学原理认为,任何实践只有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发挥出实践应有的功能与成效。教育改革作为人类实践方式之一,同样要遵循哲学规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成为教育理论到实践的深刻变革,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和兴盛起来的。建构主义理论涉及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就知识观而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是一种假设而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征。这一理论对中国传承性教育体系的根基造成了重要冲击。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不是知识接受的载体。教学应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个体性、多样性,基于学生个体经验世界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这些基本理论,对几千年来浸在中国传统授受式教育的教育者而言,是如沐春风般对教育基本观念的颠覆和解放。从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看,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活观念和方式的变革,就没有建构主义理论如今的成就和地位[1]。因此将建构主义的理论先进性同信息技术的实践先进性有机整合,能够使新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呈现出自主、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建构特性。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具体指导作用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实践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1.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到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引导者的转变。
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中,从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教育理念,到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当代教育,教育观念禁锢在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相应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静态的,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征。建构主义理论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只是一种假设,需要我们针对具体的情境重新建构。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知识只有在具体情境的运用中,经过自我创造建构,才能升华为一种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不再被认为是知识的代表,而被看作是一种课堂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引导者。
通常的教学情境设计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就成为一些教师拒绝教学情境设计的原因。然而,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性等特征获取信息,通过相关教育教学软件建构虚拟教学平台,以探究学习、课题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情境的设计。这种虚拟的教学情境能够发挥其教学探究性,并且这种教学情境在技术的层面可操作性更强。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建构起一座知识传授者到情景设计者转变的桥梁。
2.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经验体验与外在信息交互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外在给予的信息越充实、丰富,越能唤起原有知识信息的共鸣点与生长点,知识的意义建构越能顺利地进行。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教师除言语呈现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视频、图像、音乐等多种方式更全面地呈现信息。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呈现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信息面窄、呈现方式单一的弊端,扩展了信息量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效度。
以化学教学为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技术优势,可以建构虚拟的实验场景,使抽象的实验过程及原理形象化,将一些危险或者耗时长而不宜课堂演示的实验通过信息技术的协助在课堂上完成演示,实现实验信息呈现方式多元化的转变,体现出化学实验用宏观现象揭示微观本质的特征,进而达成教学目的。
3.教学方式由强调同一性到注重个体性、多样性的转变。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生观认为,教学应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个体性、多样性。基于个体经验世界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本身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中国的基础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性,评价模式标准化,造成基础教育对学生同一性的强调而对学生个体性、多样性的忽视,导致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缺失。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使得新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化,能够激发起不同学生各自经验与新信息的交融点,从而使不同学生在自我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建构点,体现教学的个体性。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建构更加自由、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和情感障碍的环境中[2],在合作交流中各自发挥自我独特的智力优势,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信息技术下的交流平台,使学生与网络资源、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多样化,能够在多种形式的交流反馈、合作互动中有效完成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实践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一次根本变革,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和必要[3]。
1.由传统接受式的个人学习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转变。
建构主义理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有社会情境,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能够自我掌控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在这一理念下,在信息技术建构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运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学习,自主把握学习的过程,掌控学习的程序。信息条件下的学习具有信息技术的共享性、可控性和拓展性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达成自主学习的目的。
以往的教育观念把学习看作是学生在头脑中单独进行的活动,而忽略学习活动的社会性与合作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完成的。个人全面建构知识意义需要学习共同体的思维交流与互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拓展交流范围,合作对象不再局限于个体生活的狭小空间,而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扩展开来,使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人与人、团队与团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互动成为可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来建构可控、平等互助的合作平台,能够实现个人学习到合作学习的转变。
2.传统的去情境化的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转变。
传统学习观念认为学习是去“情境化”的,认为概括化的知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这些知识可以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来[4],习得的概括化的知识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具体的环境中。然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却显明,尽管知识是概括化的,但是具体情境是不断变化的,抽象概念和规则的学习一旦脱离了具体情境,是无法迁移和具有价值的。
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都是将学习的活动还原到具体情境中,课堂不再是学习活动的全部,课堂外的探究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从学科领域或者是社会生活领域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独立发现问题,自主收集信息,通过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解决,自主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更完整地创设出主动探究和研究学习的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探究学习过程中[5]。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才有理论方向性;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下,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才有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可能性,学习方式的变革才能够有效完成。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注意点
(一)建构主义唯美论。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我国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指导理论,有其独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但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其它任何教育理论一样,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在和其它教育理论的不断交锋和融合中愈发趋近真知的。这要求我们不能将这个理论视为完美无暇的真理而毫无置疑地运用到实践中,而应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自我的理解去探索实践。这样建构主义理论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指引者,而不是思想的禁锢者,建构主义理论自身亦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二)技术至上论。
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整合运用,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从技术方法层面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技术至上”的思想。技术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论的引导下,才能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应有的功能和成效。没有正确、针对性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技术,仅仅是一种混沌的实践而无法实现变革之功效,更不能为教育带来进步与创新。那些纯粹为了技术运用而引入信息技术的实践,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三)整合的过程中只重情境而忽视学科结构。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够使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情境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易导致教育对情境性、探究性的侧重,而对传统教育的优势――学科结构的忽视。
重视学科结构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特色,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亦强调教学要教授学科结构。但一味地凸显学科结构,过于重视对单一知识点的练习顺应,就会导致思维定势,从而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充分发挥情境设计的创造性。但是,我们不能以忽视学科结构为代价来寻求情境的创设,没有学科结构为主线的情境性和探究性设计,就如空中楼阁一般没有根基,是一种注定失败、虚幻的实践。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我们应使传统教学的长处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得以整合并高效地发挥,而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犹不及。
四、结语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对学习者与教学者都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发挥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性与信息技术的先进性,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创设可以满足个体性、多样性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得信息技术整合下的教学具有勃勃生机,为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DB/OL]pep.省略/200406/ca476579.htm.
[2]黄晓东.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6,(4).
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准确的英语发音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语言习得和顺利实现语言交际;反之,则会影响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干扰听力理解,从而阻碍语言交际的有效进行。
一、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把英语语音设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旨在通过教师讲授英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使其获得英语语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正确的英语语调和朗读技巧,并将这种技巧应用于语言表达中。然而,相对其它专业课程而言,许多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语音课课时分配太少,加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单一的授课方式、机械的练习和不适当的评估手段使得学生对语音课逐渐失去兴趣。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课程仅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共36课时,由于学生语音基础较差,单音的教学几乎占了一半课时,而关键的超音位语音教学课时不足,学生课堂练习有限,教师很难在课堂上保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只有少数学生能比较流利地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部分学生虽乐于用英语进行表达,但由于发音不准确,以致所说的英语失去原有的腔调和韵味;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自身方言影响,对自己的语音语调缺乏信心而畏惧说英语。学生普遍存在口语不标准,语言交际能力差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二、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语音课程教学的启示
1.重塑师生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突出了意义建构中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受到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以“学”的主动权。在语音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把握“精讲多练”的原则,通过分析汉英语音及英美语音差异,总结语音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语音意识,鼓励学生多听多练,成为语音系统的主动建构者。
此外,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至关重要。我院的生源主要来自广东省的各个地区,受方言的影响较大,许多学生说的英语带有浓重的乡音。教师应了解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作用,除了讲清楚英语各音素的发音要领外,还要仔细观察学生发音错误时发音器官的位置,针对性地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从而减少其方言的干扰,提高他们的正确发音、拼读的语言能力。
2.创设真实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获得。因此,在语音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情境,让语音课堂变成生动的情境体验课。在提到语调这一章节,我们可以举许多生动的例子,例如:“I beg your pardon. ”和 “I beg your pardon? ”这两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它们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指说话人犯了很大的错,非常真诚的道歉,请求别人的原谅,而后者指的是“pardon?” , “Can you repeat it?”, “Could you please say it again?”。把看似相同的两句话用不同的语调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其不同的含义,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更能认识到语调的重要性,并能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总之,语音知识不是光靠掌握语音规则就可以获得,它需要学生在丰富的语音环境下不断操练。
3.开发学习资源
建构主义强调使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明确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源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形成一定的经验与认知结构,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的建构。传统的“老师一教材一学生”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语音学习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其无从认知和建构语言形式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规则,制约了学生对语音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可通过引进或编写优秀教材,选择适合的网络学习软件,鼓励学生编制英语电台节目、制作英语学习网站等方式拓宽英语语音资源的输入渠道;同时加大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完善多媒体网络语言实验室和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语音学习的现代化环境。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课后在BBC,VOA等网络学习网站自主学习与交流。在地道的语言环境中熏陶,使语音教学真正从枯燥的音素训练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标准的语音。
4.结语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当前普遍重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培养的形势下,重视高职高专英语语音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积极开发学习资源,建立语音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了解他们的需求,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顺利开展高年级的课程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Virginia Richardson。Constructivis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M].Falmer Press,1997.
[2] ELL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心敏,田华,王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障碍调查与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