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区域经济发展

篇1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14-01

近来,我国各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加。区域经济发展最初的动力来自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对经济发展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注意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地域局限性和有限性,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很难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结合其他手段才能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两难。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二、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策略

1.加强宏观调控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

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加强人才资源的培养

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增加社会物质价值、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益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作为科技进步的首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发展优势的必要条件。必须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源或吸引区域外的人才资源,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提高单位人才资源的综合产出。要实现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抓住机遇,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活力,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当地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以市场为主导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落后,必须依靠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来支持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且要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也必须依靠政策来扶持。因此,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正确的,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罗素梅,刘健.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视角[J].统计与决策,2007(23).

[2]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03).

[3]董玉明,段浩.论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调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篇2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

广州;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1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联系问题

首先,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在与其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竞争互补的关系,但需要明确的是,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阻力仍然存在。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以地方利益为出发点的行政壁垒对于珠江三角洲空间经济的联系和运行有着一定影响,从而导致了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发展的渐近化和趋同化[1]。因此珠江三角洲应当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实现广州与珠江三角洲腹地区域之间的错位经济发展。其次,应当积极重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内部分异趋势。广州与佛山以及肇庆等城市之间的经济互补相对理想,但广州与深圳、东莞、江门等城市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这不利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因此,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应当制定合理的步骤和进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例如可以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解,建立“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后,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与腹地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性还有待提升,例如广州与中山的相对距离要大于空间距离更加远的深圳。因此应当积极加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网络建设,从而加强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其他城市的联系。

2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珠江三角洲在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要想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二次发展,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

2.1发展问题分析

2.1.1内部问题突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定位重叠问题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其内部重复建设较多、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经济合作深入不足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城市彼此之间的整合不足,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广州也仅仅局限于点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拓展和辐射作用,从而限制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此外广州的经济贡献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来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1.2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传统的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外源型经济是当前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其虽在珠江三角洲第一轮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增大,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严重,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滞后于当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环境和状态[2]。此外,珠江三角洲以“成本指向性”外资结构为主,其十分依赖于廉价的土地、环境成本以及劳动力,但经过多面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已经频临匮乏,区域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同时其长期以来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这就制约了当前区域内稳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雾霾、酸雨等污染状况普遍,与自然的不和谐不利于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2.1.3东岸与西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珠江口为分界,可以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分为东西两岸,东岸有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个城市,西岸有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以及中山等五个城市。就目前来看,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西岸的竞争力要明显弱于东岸,从而形成了东强西弱的局面。但当前东岸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匮乏,传统的依靠土地和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发展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二次创业”崭新阶段的重要趋势。

2.2应对策略探讨

2.2.1加强城市间的合作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强调现代城市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传统的“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当加强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之间的互补、联系、合作、整合,杜绝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关系,通过板块式的经济形势将珠江三角洲做大、做强,实现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共赢和发展。具体来说,珠江三角洲内部应当积极打造“双核多心”的城镇中心体系,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珠江三角洲内部资源的整合。对于广州市来说,广州要定位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龙头城市、中心城市,不断加快自身的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自身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上的中心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中心都市。

2.2.2改革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珠江三角洲发展趋势,珠江三角洲区域应当以技术———产业创新为中心,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当坚持创新,坚持消化创新与集成创新齐头并进的方式,充分利用开放优势,吸引先进技术、消化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终实现技术出口,以此来培育本地企业成长,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2.2.3东西岸共同发展首先,要积极兴建运输网络,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强调西岸城市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要合理整合优化东西两岸的资源,提升西岸边资源集聚的能力;最后,以广东为首的东岸城市要积极加强与西岸城市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优势互补,以此来促进东西两岸的共发展。

3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以及内部的经济联系问题,并针对广州市提出了具体建议。之后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整体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旨在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协调、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雨欣.珠江三角洲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证分析与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篇4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篇5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有效对每一个区域的经济进行调控。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控。若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区域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概述

(一)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就某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区域发展的更加细化的税收政策十分重要。比如,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部门,对其征收高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中小企业积极扶持,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减小对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等等。区域税收政策是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强有力的手段,能快速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二)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包括投资领域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问题。政府的投资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基础实施和对企业的投资上,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完善其水电供应系统,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还要加强对公园对娱乐场所的投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对企业的投资,要合理分配其投资的区域,政府应首先考虑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拉动其经济发展;还要确定对区域的投资项目,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投资项目;对于区域不发达的产业类型,对于区域的投资可以首先考虑发展该区域的该类产业,让区域的产业类型能够多样化。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减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手段。包括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二是横向转移支付,三是纵向和横向混合使用。在纵向上,一级政府针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转移支付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区域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充足的财政支持,让区域经济发展有充足资金作为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有足够的动力;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其有一定的财政基础,可以减小对那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否则过多的财政资金容易让经济发达区域滋生懒惰情绪,没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在横向上,可以由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向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模式就要综合各区域的具体经济情况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二、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都具有调整作用。首先,区域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区域政府通过对外来投资者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其投资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能够有效吸引投资者对本区域进行投资,促进该区域的企业产生发展;对本区域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小它们的发展压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区域,各类企业密集,有许多高污染的区域,区域政府应适当提高对其的税收,控制这些污染环境企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的环境,给区域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区域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投资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投资,可以逐步使其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让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区域投资政策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分配,它可以改善生产要素不足区域的要素拥有量,使要素过剩区域的要素重新分配以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对交通运输的投资,便捷的交通使得各区域的经济交流更加方便频繁,用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可以吸引投资者这对本区域经济投资,带动区域的经济逐步发展。对区域工业企业的合理分配投资,即加大对区域落后地区的企业投资,减少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能有效改善落后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增加该区域的就业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发达地区对工业和经济的垄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先富区域带动其他区域后富,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公平,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还有各区域人们收入的公平。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对区域的转移支付带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拥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各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特别是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区域间流通,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三、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某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而是全国地区均衡和共同的经济发展。区域政府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政策,才能对各区域的资源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随着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实践完善,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不仅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兰翔 王少锋 朱振宇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时至2010年底,全国区域规划除了注重沿海布局外,同时开发沿边,并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逐渐成形,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两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横贯全国的庞大经济区域。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有专家认为,区域振兴规划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力量,新的区域振兴规划还将不断出台,毫无疑问,过去的一年是区域经济规划发展的重要推进期。

政府一直以“先富带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理念引导经济政策的施行,先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紧接着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近又把中原经济圈划入发展规划。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招商引资并且为东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东部则为中西部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如此一来,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各自发挥所长相互配合,堪称完美。

难以忽视的问题是,虽然区域振兴规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区域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在各个经济指标上都显示出了经济上的成就,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直存在的现实问题。即使GDP总量跻身两万亿俱乐部,即使经济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是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历史必然性。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和地区应切实坚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最终实现各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纲说。

我们很容易从典型城市的对比之中窥见一斑。

中国东部沿海璀璨的东方之珠上海,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金融要素市场完备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外资银行境内总部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85%,上海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境内总部约占全国七分之五,此外中国六成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上海吸纳到的海归人才的数量位居国内第一,上海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国内第一。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一”,而这样长的篇幅还不足以说明上海经济实力之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不但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更加优化,高新技术得到交流与发展,直接间接投资收益,又或者是游览观光人员带来的第三产业收入,被世博会这个巨大的蛋糕砸的欢天喜地。

可是这样的喜事确实中西部地区难以企及的。当上海骄傲于浦东外滩的金融成就时,遥远的新疆却仍然只能拿出自然赐予的资源宝藏作为资本。2008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预计4150亿元,增长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分别增长10.8%和9.6%。这样的收入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自是难以启齿。而新疆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目前完全没有能力举办一场像样的金融经济、体育等盛会,都没有考虑过这些地方。

我们当然承认这些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为金融发展的领军,又有人才资源、经济结构、发展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阻碍,又或者听取某种“因地制宜”的言论向导。中西部存在着种种不适宜的条件,这是事实。历史给予了东部沿海地区众多的发展机遇却无视了中西部的需求,这是我们难以改变的;但是当现在人有余力策划经济发展时,我们仍然难以想起来还有广大的中西部需要分一杯羹——否则是否会饿死。有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达35696亿元,最低的只有392亿元,前者是后者的91.06倍。城乡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所以说,无论是东中西部,还是沿海与内地;无论是各省之间,还是城乡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区域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

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赞同。东部应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而把传统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在转移过程中,东部应帮助中西部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进行技术、资金、人员上的交流与帮助。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同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市场开放度方面要保留适当梯度,以促进当地相关产业自身的调整与发展。

而对于机制环境而言,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机制是协调区域发展的主要机制。市场机制是一种“自然秩序”,政府机制是一种“人为秩序”,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国内外区域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纯粹的市场机制与全面的政府干预机制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是中国区域经济运行合理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有专家提出了由市场机制、微观组织机制和空间组织机制组合成为区域协调机制体系的概念。认为,成熟市场条件下的市场调节、企业跨区域扩张,以及区域开发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加政府科学的调控机制。因为,制度创新是转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推进体制转型在东中西部的均衡化正是转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视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及资金技术上扶持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同时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导干预,推进制度创新,为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这一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暂时的现象,认识到这样差距的存在是首先的前提条件,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而不是拿出所谓的理论依据而避而不谈或者迟迟不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已然存在并且日益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Tylor提出的,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所能够共同接受的信仰、知识、习惯、道德等的复合体。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本文所要研究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经过很长时间所沉淀下来的人们某种性格和特质。所谓的区域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区域的人群所拥有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民族艺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地区的特殊地理情况、人类生产水平以及长久的历史积淀所决定的。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区域文化观念,它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们普遍只重视技术、资本这样的有形要素,却忽视了对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分析和运用,这样的结果往往都事与愿违。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2.1传统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及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所最终形成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地域发展的深厚底蕴。它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激发出了各种活力,营造出了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我国广大疆土里的不同地域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地域经济总是藏着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深刻印记。如长江三角洲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经济圈”。这是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完美契合的必然结果。又比如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广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这是岭南文化和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的产物。

2.2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德鲁克曾说过,今天的真正优势资源不是资本、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这句话其实并不难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实力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化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许多地方。一是作为经济发展之重要基石。自从后,我国政府就提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的形象说辞。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利用自身文化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都能够为招商引资、经贸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如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丝娃娃、肠旺面,重庆的火锅以及广西的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文化等都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自然人文资源。二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能够给产品带来知名度,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也越来越看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不断打造和升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动力。而创新是一个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互动过程,它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经济文化能够对创新的模式起到促进作用,并以此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当代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它能够将劳动和资本这些物质要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3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制约

3.1文化的交互性导致各地资源争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如著名的江苏宜兴和浙江宁波“梁祝文化争夺战”充分显示了文化整合之间的混乱。一些省份为了艺术节的开展,大规模地修建场馆,花费高达几十个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有序发展。

3.2落后经济背后往往是落后的文化

(1)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明显。当然,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区域文化的差别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经济落后的地区的人总是有一种保守和不思进取的心态,总以为小富则安。究其根源就是他们保守的文化和不开放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3)儒家文化让人轻视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吃喝玩乐的氛围比较浓厚,越是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就越突出,这些是跟当地绿林好汉式侠文化分不开的。

4区域文化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联系

区域文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时空上传承和兼容性以及本质上的地域性和同化力还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正是因为区域文化具有这样的特征,才导致区域文化不仅具备当地的特色,而且还时刻在变化和发展,在不一样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对各种文化是非常包容的,它原有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前所未有。这种文化模式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沿海地区能够很好地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不断地提高生产力,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形成于小农经济,它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主要表现为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中庸和谐、安于现状、推崇道德,进取意识和冒险意识严重不足。儒家文化对于公有制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却起着抵制作用。这些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将会制约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商业意识相对淡薄。它的区域文化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古就有的农耕和游牧文化;二是中原人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外来的宗教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织导致西部地区的文化呈现多元性特性并且还带有宗教主义色彩。该地区的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并且很多人还在苦苦追求宗教。长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吴越文化成为了这个区域大家普遍认同的文化。吴越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进而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各种文化能够共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它的开放性结构和强烈的自主创新精神是江浙地区各行业竞争力的源泉。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功的诞生。另外,吴越文化的开放性让各种技术和生产条件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交流,各行业相对公开透明的对外合作,这为企业创新营造了一个很好地条件。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中小企业能够不断地从自身出发不断地进行管理方式、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的创新,所以这也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5重塑区域经济文化,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5.1充分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是各国实现共赢的选择。通过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切磋,将资源共有和市场共享落实到实处。通过文化的传播,增加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感、管理理念和科技认同感。此外,我们更要利用文化的认同感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要打破市场体制的阻碍,做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构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体系和规则;第二,要加强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加深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打造一个文化和经济共建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比如,中国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目的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带动长三角甚至是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而言之,我们要加大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认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5.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经济

在文化整合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求我们把区域文化灵魂带入经济里面去。利用各区域的相对优势,设计出一个特色区域经济模型。再者,要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生产和创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打造出一个新的产业,建立一个别具一格的经济格局。

5.3文化建设要向产业化迈进

文化作为一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宝贵战略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建设这方面。文化产业是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行业总称。文化为这些行业或者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全世界越来越强调经济竞争本质上就是文化竞争,如:美国的好莱坞文化渗透于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每年都要上映十几部好莱坞的大片,这些大片除了给美国带来票房也就是带来了经济增长以外,美国的文化也随之被带入了各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塑造成一个产业走出去。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求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这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毫无疑问,文化是我们普遍追求的东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依靠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先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健康发展。

作者:刘甘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庞敦之.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2]李明波.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篇8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1.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组成部分可划分为三大产业:(1)地区专门化产业相当于比较优势产业;(2)与地区专门化产业直接协作配合的产业;(3)具有区内意义的产业。一个区域首先要选准比较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围绕核心根据各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依次安排其它产业的发展顺序。上述第二类产业构成核心外的第一圈层,其发展规模、速度尽可能与核心产业协调。上述第三产业中的基础结构部门构成第二个圈层,其发展规模、速度尽可能同上述第一、二类产业的发展相协调。现代物流业是区域有重大意义的产业,属于上述第三类产业,其发展与第一、二类产业相协调,为其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证,又可带动第一、二类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性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后发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是区域经济中的支撑系统,它连接区域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在区域经济中,各部门、产业、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互相依赖程度错综复杂,现代物流业是维系这个关系的纽带。因此,物流是区域经济运行中不可缺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区域经济高度发展,才能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人才合理流动,产业结构合理组合,区域贸易发展,区域物流现代化。

2.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区域物流的关系

区域物流的能力与水平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密切相关。首先,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物流需求,当一个区域能比其他区域更好地满足这些物流需求时,该区域的经济活动就会比其他区域更赋有效率和效益,其经济竞争力就较强。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系统都是一个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原材料、产成品、信息、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由此也会产生大量区际物流需求。当一个区域的物流比其他区域物流更赋有效率时,该区域就能够比其他区域获得更多资源优化配置和商品交换的机会,可以抢占先机、加快流通速度、减少成本,获得更快发展。

3.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对区域物流的要求

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要求物流产业尽快形成区域性的物流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区域经济联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所谓泛珠三角9+2的体系和环渤海的区域合作体系,都预示着区域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在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下,要完善全国性的物流产业体系。第一点应该在一个大区的范围内,与建立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第二点就是把传统的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进行组织,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内资源的服务体系;第三点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物流体系。

二、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水平是评价一个城市或经济区域综合实力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物流、人流、商流和信息流作为纽带,并且通过这些“流体”的相互作用强弱显示出城市之间或经济区域之间的影响力的高低。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掌握物流即掌握市场。

1.区域物流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物流可通过显著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从交易过程看,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这是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的长期性而尽量协商解决,从而避免了经济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从交易主体行为看,区域物流的发展将促进合作伙伴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识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2.发展区域物流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而区域物流发展正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的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所以物流业的发展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区域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它还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各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它们的发展,会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区域物流的发展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区域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建立区域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区域现代物流赋予区域物流运行全新的、为物流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概念。发展区域现代物流既涉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又涉及运输、仓储、包装、进出口、信息管理、通讯等许多服务性行业,同时,还将向保险、金融、餐饮、商务、旅游、商检等行业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也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从而开拓了区域的“第三利润源”,大大增强了区域对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的吸纳能力。

3.发展区域物流可以促进区域市场形成 更好介入国际分工

区域内较多集中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它们紧密结合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控制,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过程中,涉及到的供应商、生产商和零售商、用户组成的网链结构模型。显然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优势互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作为一个新兴的区域市场主体,具有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的有机整体,这些都促进了区域市场的成熟与发展。

4.发展区域物流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并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供应链概念,把一个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流与信息流延伸到一系列相关企业,由核心企业掌握关键的物流与信息流的制造过程,其他企业提供必要的协作。这种模式不仅使供应链上所有节点企业从传统的竞争关系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共赢”关系,在协作、整合的基础上获得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加强和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高,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供应链物流模式也带来了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在地理上的集中,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可见,发展区域现代物流有利于利用供应链联盟和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在区域内缔结起既合作又竞争的企业网络,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立宏,张文杰.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贸经济,2002,9:45-47.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篇10

2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就在这经济繁荣、物质丰富的背后,也带了很多负面的效应,譬如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种种矛盾不断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固然有政府和市场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因素,而影响人这一因素最重要的便是文化。从而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分析在一个区域中,其文化对于该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如何影响的,旨在了解并明确地区文化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作用的规律以及针对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试图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区域文化方面下的建议。

1.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1.1 区域文化

文化是从中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发展出来的概念,曾经指的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历史上,对于文化为和意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美国的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理解为:文化是人类或某一社会整体所共同认可的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语言、价值观、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书《原始文化》中指出:文明亦或是文化,对于其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包括了全部的信仰、知识、道德、风俗、法律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理解和认可的任何其他的技能和习惯的统一体”。

由于文化的主体是人,并且人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之中,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文化就可以理解为某一区域的文化。这一文化所波及的范围也是包含在一定的地域之中,很难超越出这一区域。这一区域的文化是在这一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相互的交际方式之下形成的。区域文化持续的、不断的影响着这一区域的人们,人们的价值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对事物的理解方式、经济上的行为活动都受其影响,而外在的表现就是行为习惯、生活风俗、人际关系、政策制度的不同。

1.2区域经济

人类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总的来看基本算是一部经济的历史。 穿衣、食物、住房、行为、养育子女、游乐都离不开经济。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经济”一词是从中国古代就一直流传下来的,它本身的含意与我们现在口头上说的“经济”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所说的“经济”有着“经邦济世”的含意;而现在我们口头上说的“经济”应该是外来品,约等于物质财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家进一步提出“资源配置”学说,经济学称为: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但其实质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然是“唯利是图”,过分刺激物质欲望,弱化人性或是将人性物化。当代经济学界最流行的“经济”的概念是:为满足需要而合理的对待稀缺资源。

通过上述描述,则区域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某一区域的经济情况,反应了该区域的经济,其发展的规律,以及其经济发展所具备的内涵,还包括外延部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按照老祖宗的意思来理解经济,便是“经邦济世”的意思,那么我们现在所谈论与分析的区域经济,其含义就在于一个区域的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

1.3区域中,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

谈论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首先需要明确的了解到,区域文化是通过对这一区域中的人们在精神和心智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导致其经济的改变。对于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概念来说,它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比如传统的行为、、神话传说等等各种规范与不规范的制度,但这些内容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因为文化是作用于人们的思维,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所以说,文化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既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所思所想所做,那么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这一社会政策的选取、运行模式的选择、发展方式的决定,也都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其独特性也会使这一被影响的区域产生出独有的经济形态。而这独有的经济发展形态也会反过来造就独特的文化。

2.四川省区域文化的特征

2.1巴蜀文化的开放性

巴蜀文明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如若要追溯到其初始时期,那么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它是一个容纳性很高的文化,同时它的开放性也非常的大。我们常说的三星堆,在里面出土的铜饰就和夏文明相类似,这也可以说明,夏禹文化由西兴起并逐渐往东发展的历史过程。三星堆、金沙遗址同时与良渚文化也非常的相近,这也说明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很早就发生的。种种事实都说明,巴蜀文化是一个开放性很高的文化。

2.2巴蜀文化的整体性

追溯到巴蜀文明的起源就会发现,从一开始,巴蜀文化就有相中原发展的趋势,并不断的实现自身的拓展。其一,在秦汉以后,巴蜀文化在不断向中原拓展的进程中,文化认同感是非常强的,这也为其成为汉文化的一个分支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二,由于巴蜀人自身的个性特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不同,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巴蜀文化,使巴蜀文化更加的具有时代感,更加的能够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3.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的路径分析

在一个区域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毋庸置疑的一个因素就是其都一定有人的参与,否则就不能成为经济活动。既然是由人们的参与,那么人对于经济活动的发展与走向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用电脑来比喻,众所周知,一台电脑的成功运行不但需要好的操作系统,也同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只有二者相互适应,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文化就是这台“电脑”的操作系统,而其中的人则是软件,只有文化与人相互适应,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具体来说,该区域中人们的思维观念、意识形态、精神活动、心理因素,都是该区域文化的外在体现。这些外在的体现就决定了人们怎样去行动,怎样去思考,也就决定了经济如何去发展,如何去进步。人们思考的不同,行为方式的不同,消费观念的不同,就直接使经济发展的走向产生了不同。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区域的文化是决定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内在的价值体现,是基础。

3.1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模式产生影响

上述段落表明,一个区域的文化形成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软性环境。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一个区域的文化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就一定会伴随着消极的因素存在。对于大的方面而言,我们可以说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但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就可以区别出“好”与“坏”,好的文化就是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坏”的文化就不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不能够恰当的融入到市场经济的要求之中。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该区域选择的发展方向与道路,而这一选择的主体是人,人们是依靠对于经济的理解,对于本区域的了解,对经济规律的总结而选择的,在这一选择的背后,就是观念的差异,也既是文化的差异。

正如前文对文化的探讨中所阐述的那样,文化在一个区域中是经过这一区域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日积月累、不断的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每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机遇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一文化特征一旦形成并且固定下来,就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那么就会持续不断的影响着这一区域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价值评判,从而逐渐的渗透到人们日常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经济活动,这也因此,形成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特色轨迹。

3.2区域文化对区域制度的影响

3.2.1区域文化影响制度的选择

由于文化是不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那么文化在这一层面上与制度有着相似的作用,但文化的这种约束与引导作用不是强制性的,因此,其可看做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但这样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制度的设定与实施也是根据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所需要而设定的,人们的需要就是文化的体现,从而,制度的设立也和文化的特征有很强的关联性。而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就会对经济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2.2区域文化影响制度的变迁

一个制度不是说确立完成就永远不会改变,之前已经说过,制度的设立也是因为在这一区域中人们的生活、工作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向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经济环境不断的在变化,那么,有一些制度就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势头,需要作出调整。但从另外一方面说,制度的改变会存在路径依赖的特征,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特征,其本质就在于一个区域中文化的稳定性。文化是长久一来不断继承和发展的,是几乎固定的,而文化又对制度的设立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所以制度的变迁必然要收到文化这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说,如果不考虑文化的这种稳定性而变迁制度,是一种耗时耗力的行为,也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而基于文化的制度变迁,就是回归本质,找寻规律的一种做事态度,会对制度的变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对策与建议

我们已经了解到,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在现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条件下,从文化方面提出一些对于经济发展有益的建议与意见就显得非常的关键与重要。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单单是其物质财富的不断暴涨,对于这个区域中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活动、生态环境都有着一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上来说都是一样的。事实上,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区域间无序竞争的异常的惨烈、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也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事情,这种种困难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政府的原因、市场的原因、制度的原因、全球化的原因,但最本质的原因应该还是人的因素。人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因为这所有的状态与结果都是人参与与创造的。而对于人来说,他的行为、思维,都是由其本身的文化决定的。所以,我们说,既然区域经济会碰到各种困难,而困难的源头在于人,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文化的因素下手,来逐本溯源的解决这个问题。

4.1培育出优秀的文化人才,以人为本

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也证明了文化确实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推动或是抑制作用,另外,文化是通过人这一中介来作用于经济从而来影响经济的发展的,所以说在对策与建议中,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着眼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人才是一切的关键,没有了人才,一切也都是空谈。那么文化的传承、创新、改变也都是需要有一大批的人才来完善与实施的。因此,在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下,有一批既懂得文化发展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这样的产生出来的文化才能够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服务。而人才的培育与发展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我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因为可能我们身边本身就有很多的人才,但我们往往对他们视而不见,或是没有认真的培养他们,倾听他们,总是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殊不知,只有本区域的人才才会更加的了解本区域的文化,更加的对本区域的这片土地保有一颗诚挚之心,才能够更好的为这片自己生长的土地服务。

4.2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取长补短

在中国这样一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有着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那么,这样多的文化存在于我们这一个国家,其本身就为我们的文化相互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有力的素材,因为,每一个文化在经济发展这一个面向中,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陷,都有着适应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那一面,所以,我们才需要加强相互交流的力度,不断的去交流、去借鉴、去观察、去实践,学习先进,改善自身,力求能够使本区域的文化更加的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巴蜀文化的开放性,这就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化特征。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分工体系之上的,而分工体系得以快速发展,也是因为不断的开放交流与合作的产物,所以,在开放性这一方面,巴蜀文化有着先天的优势。又比如江浙文化中的工商文化,使他们对于工商理解与实践就领先其他区域的人们,所以,江浙的中小企业特别的多,而且发展也非常的好。所以,我们应该对于不同的文化,把自己的视野打开,把自己的心胸打开,多去学习,不断吸收。

4.3制度入手,规范先行

我们都清楚,制度是一种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作用的一种人们共同认可的取向标准,并且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制度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它能够直接决定人们在某些方面该怎样行动与思考。所以,从制度层面来说,如何建立一个适应的制度来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就显得非常关键。制度的建立需要人们对于区域环境的透彻了解、对于区域文化的本质认识,制度的施行需要相关机构与人员的密切配合和严格执行,制度的变迁需要文化的先导作用,这些都是在制度的制定与发展过程中所必要的步骤。一个好的制度能够去引导这一区域的人们对经济发展的看法与行为,一个不好的制度也会抑制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制度的作用非常的明显。

从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层面来说,好的制度就是能够去吸纳这些优秀的人才,并且能够对人才起到好的激励作用,使人们愿意且乐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使人们能够劳有所得,能够对于人们的付出起到良好的回馈作用;其次,对于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来说,好的制度就是能够去不断的鼓励外来文化的流入与本区域文化的流出,能够建立一些好的环境来使不同的文化在一个平台上相互交流与借鉴,当然这都是需要制度的制定者有很好的文化意识的基础之上的。(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13,(3).

[2] 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3).

[3] 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

[4] 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10,(2).

[5] 李庆松,董四代.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J].前言,2009,(4).

篇12

作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职能,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和切入点。发展县域经济历来是治理县政、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

县域经济生机勃勃,是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中心城市的快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省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从1978年至2002年,在改革开放的前25年期间,浙江在全国百强县所占比例曾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强县构成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基于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有益经验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到强县战略与都市经济圈对于该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可梳理出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行政体制突破为强县提供保障

浙江1978年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3亿元,2012年达到了3.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仔细探究其发展模式,可以发现两大特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主体来看是民营经济,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来看则是县域经济。

然而,要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寻找原因,可以追根到国家民政部1983年下发了有关市管县的文件后,全国其他的省、市、自治区都开始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唯独浙江省实行省管县行政体制。

在1998年,浙江省争取到当时的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支持,使其省管县体制得以保留。省管县体制为浙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行强县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

与省管县体制相应,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特色的强县战略,适应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内在发展要求。简单地说,浙江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一个农业经济省份,在改革开放后,全省工业化进程才开始大规模启动。

在工业化启动的前期发展阶段和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浙江工业化是从大规模农村工业化起步的,农村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前期和中期的最重要力量。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家群体、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来源,以及传统产业发展和集聚的空间,主要是在乡村和小城镇。因此,县域是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最适当空间,强县战略是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最佳的发展空间战略。

发展空间战略转向都市经济圈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逐步摆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特征,从工业规模数量的扩张转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通过大力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面临新的任务。无论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还是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迫切需要更新、更高端的生产要素。例如:高水平的技术、管理、贸易、金融、会计和法律等领域的人才,更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多样的融资平台,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等。

因此,浙江从杭州、宁波两市着手,及时将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从强县战略转向都市经济圈战略,通过一系列撤县建区,来拓展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拉开中心城市的建设框架,完善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

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中,杭州市至今已撤销了萧山、余杭、富阳和临安4个曾经的全国百强县,增设5个新城区。撤县建区前,萧山是一个县级市,曾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七位。

萧山后来分解为杭州的滨江区和萧山区,滨江区是杭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如今不仅集聚了一大批从事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着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吸引了阿里巴巴、吉利集团、中南影视等一大批企业总部落户,成为杭州总部经济最重要的集聚区。

篇13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80-01

1 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从解放初到1978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以在论十大关系中所阐发的观点为基准,坚持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首先是协作区,然后是许多省,只要有条件,都应建立比较独立的但情况不同的工业体系。这样,在平衡布局原则和建立相对完整的各区域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平衡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不仅形成了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且还产生了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

2 非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针对我国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的现状推行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七五”期间,为了符合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根据地理同质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我国从东到西依次划分为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区三大地带,同时确定国家投资重点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的发展战略,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波浪式”推进,以沿海带动内地进而实现全面的经济发展。我们把这种由先到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称之为不平衡发展模式。

3 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

平衡发展模式合理性表现为:(1)从我国建国初经济极端不平衡的实际出发,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改变了建国初期我国沿海与内地之间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格局,缩小了两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区域经济朝着平衡方向发展。(2)它符合生产力布局原则,根据各个区域自然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分布差异,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国民经济体系。(3)它把区划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比较合理的限度之内。

但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受计划体制的约束,表现出许多不足:(1)它忽视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依靠计划调节来提高效率,事实证明是不理想的。既然效率不高,生产力水平上不去,物质财富匮乏,因此区域间发展差距的缩小是以低增长和低收入水平为代价的。中外实践证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缩小都应以相当高的生产力水平为前提,而我国这一时期在如此低的生产力水平上,急于缩小发展与收入的差距,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表现为:(1)东部地区的加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空前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以来,不仅成功地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且使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地区、民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民的重要地区。在沿海地区的示范效应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明显加快。(2)东中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了较大的进展“七五”时期一度比较严重的工业结构趋同化问题在“八五”时期有较大改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高于0.9%的地区由1987年的26个减少到1991年的20个。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近年来,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也呈加速发展之势,1994年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上升,并使中西部的一部分地区形成了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地区所有制结构。(3)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一沿边开放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己逐步转变成各地区经济实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

不平衡发展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首先,我国三大地区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同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而且其扩大速度之快令人担忧。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其次,东部地带与内陆地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上也存在着诸多间题。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东部地区改革步伐较早,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市场机制运作异常活跃,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吸食”相对落后地区的资源;而内陆地区改革相对滞后,信息不灵市场阻隔,使得本来丰富的资源或“流失”或闲置,这样从全国范围看,经济资源配置没有实现地区间的优化配置。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和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本应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开发和发展高精尖的产品和产业,但事实上有些地区仍然大量存在高物耗、高能耗、低加工的基建项目,而且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内地有些省区没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不适当地搞资源转换战略,脱离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发展一些力所不及的深度加工和精加工项目,结果使得东、中、西三个地带产业分工不合理。最后,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差异必将导致东、中、西三地区社会发展的差别。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在尽短的时间内缩短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却事与愿违,内陆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仅没有赶上东部地区反而是扩大了这种差距。在东部地区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到处都可以闻到现代化的气息,而我国的广大西北内陆地区仅就人们的吃饭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在这样的状况下还何谈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指出的是,有人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现状,采用动态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先扩大后缩小,这与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倒V型理论完全相同,进而认为我国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是科学的选择。笔者认为,如果等到市场机制自动拉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那么我国国民心理将难以承受这种不平等的现实压力,必将对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况且“任何一种理论都仅仅是一种假说,而不能做为结论加以运用。”

4 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