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综合素质自评

初中综合素质自评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综合素质自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综合素质自评

篇1

我从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起立敬礼。曾经当过学校护旗手,也一直是我自豪和荣耀的经历。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后,我的内心就充满了自豪感,每天的新闻联播是我必看的内容。

学习之余,坐在车里,观看家乡的夜景,是让我最放松的一件事,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立交桥,景观大道,休闲广场,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我是一名中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我都能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守,课余时间外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及交通法规,对公共设施能够爱护,外出坐车我会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或帮助他们。在劳动课上也从不偷懒。

在家里,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比如洗碗筷,擦地,修理一些简单毛病的电器,家里的电脑中病毒后从作系统等,父母工作忙,不在家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帮助表弟表妹学习,爸爸工作忙,家里的力气活,都是我帮妈妈干。

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能够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平时不管学习多忙,只要同学求我帮忙的事,我都会答应他们。比如他们组织的特色班会,需要我客串的,或需要我帮忙找的材料,我都会认真准备。

能够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各科老师都把我当成是他们的好帮手。

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并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活动中与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关心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劳动中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

二、 学习态度与能力

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各科成绩还算可以,没有偏科现象,喜欢和同学讨论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强。上课能够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讨论,能够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作业。

课余时间参加《计算机编程》特长班的学习,并获奖。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休息。在家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后能够主动下线,不上不良网站上浏览,从没上过网吧,没有网瘾。能够节制自己看电视,自己整理房间和衣物,外出补课不用父母接送,自我管理和自立能力强。

三 合作交流与探索

我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珍惜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我能表达个人观点,当别人的观点不受赞同时,我都会尊重他的观点,即使不对,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会尊重和鼓励他。我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每当我有快乐的事,我都会与朋友一起分享。我的人际关系也很融洽.我热爱生活,我喜欢观察生活,为了发展我的实践能力,我会参加一些活动,不但可以认识一些朋友,还可以开拓视野。

做事认真负责,在各项工作中,能把同学们团结到一起,善于与他人协同作战,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乐观向上,爱好广泛,并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能够积极上进并主动挑战一些困难。

四 运动与健康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喜欢打篮球,乒乓球,游泳等,会骑自行车,有时早上会和爸爸骑赛车在环路绕一圈。在班级任体委,经常组织同学和其它班级同学打比赛。活动中同学之间产生矛盾能够帮忙调节,遇事冷静,不冲动。

篇2

此次方案是在2006年北京市教委下发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京教基[2006]9号)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一)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方案指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全方位、全程评价。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员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全方位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六方面;全程包括初一至初三共6个学期的过程性评价。全面发展,即着重于全面素质中的基础性部分的发展。“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所需,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所在。个性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下的个性化发展,在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出来。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需要引导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观念转变。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并促进教师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评价内容既考虑与高中阶段评价内容的衔接,又力求体现初中生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特点

确定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以及学科学习目标。同时在确定评价内容时既要考虑与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衔接,又要力求体现初中生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特点。因此,评价内容中一级指标由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两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所有初中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包括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学业成就(包括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业情感)、合作与交流(包括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环境)、运动与健康(包括体育锻炼、卫生与保健、体质健康)、审美与表现(包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等五方面。发展指标则旨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如特长和有创意的成果等。

此外,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应考虑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评价内容包含对于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时代性是指评价内容要力求体现北京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可操作性是指评价内容要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使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具可行性。

(三)评价标准多样,关注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

“标准”是对事物进行评判的具体尺度,评价标准的确立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价值取向。评价结果可以是定性的,如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劣评论和描述;也可是定量的,如测验分数。因此,在评价中应提出明确的评价标准,指导评价者给学生一个明确和准确的结论,采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绝对评价反映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相对评价呈现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由于在实践中教师过多地运用相对评价标准,将同学和同学进行比较,因此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特别强调评价主体运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在充分认识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及时发现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成长中的优点,真正达到以评促发展的理念。

(四)评价主体多元,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别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都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而且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综合素质发展记录的主要记录者。一般来说学生本人根据自己在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等行为记录的数量、种类和来源。分析自己在这六方面发展的主要成绩、进步和问题。并做出评语描述,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从评价类型上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形成性评价最重要,它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过程。形成性评价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能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信息,也为学生和家长确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形成性评价过程记录中不仅要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记录学生个性的发展,记录学生成长中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总之,形成性评价是以促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当然,方案中也指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用途:“一是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学校以及在高一级学校更好地学习提供参考;二是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及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三是为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信息依据。”然而在实践中,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关注如何依据终结性评价的结果选择学生等,往往显得功利性太强,反而丢失了教育本真和本质的东西。

二、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设计

上面提到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记录,学校以纸质为主。当前,电子平台是服务于北京市初中学生发展的专业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是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多主体提供评价信息采集、存储、管理与监控的信息化平台。根据北京市的实际,项目组探索在信息化背景下以电子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即:形成性评价在全市统一的电子平台上进行,必填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必须按时通过网络传输到市级数据库中。这个在全国首先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省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库为开展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监控创造了条件。

(一)功能设计

1.从研究层面看,为市、区、校提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2.从教育层面看,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能力: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改进教育策略提供信息依据。

3.从技术层面看,电子平台系统集采集、存储、传递、汇总和应用等功能为一体,为采集、更新和维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信息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呈现、传递提供了支撑。

4.从监控层面看,以评价来监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可分市、区县、学校、班级等不同层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数据中的规律,为教育质量监控提供信息依据。

(二)栏目内容设置和权限要求

依据评价方案,电子平台设计共分为9个一级栏目,26个二级栏目。9个一级栏目包括:新学期伊始的我,学期结束时的我、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和个性发展;每个一级栏目又下设二级栏目,比如“新学期伊始的我”下设“刚开学时的我”和“我的发展目标”两个栏目。在设计中有必填的内容,也有鼓励填写的内容,不同评价主体针对不同栏目的权限不同,所填写的要求也不同。比如,表1是家长作为评价主体的权限及要求一览表,只有“家长评语和期望”内容是必填,1学期1次,并在学期结束后1周内完成:其他内容,家长可以有选择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这是市级一级平台,全天开放。不同评价主体可以随时登录,查看或填写信息,不同的用户权限不同。目前电子平台与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S)实现部分数据融通和共享。

三、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策略

为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有效地实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广大的干部教师和家长深刻认识评价的意义,在推进方式上应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在行政的支持下,开展初中干部教师层面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培训

为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工作贯彻下去,在市级层面上要根据需求召开全市主管主任和初中学校干部教师层面的培训会,一是要正确认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和重要性;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去:三是电子平台只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如何通过过程性评价,多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策略二:完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制

为了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核心业务,作为全体高中干部、教师的职务行为,学校层面必须建立两个层面的机制:

一是学校必须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分管德育和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大队辅导员、年级主任组成,同时由一位副校长主管,监督、指导评价工作的实施。

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以班主任为主,组织科任教师、学生参加,并以适当的方式吸收家长加入。

策略三:以学校开展的评价为基础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篇3

1、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邓柏香(学生家长)

成员:*

职责:制定学校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操作办法;组织成立班级评定小组。

2、综合素质评价监察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监察评价全过程;接受学生、教师、家长的咨询、投诉、举报;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协调处理有异议的评定结果。

3、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指导班级开展评定工作;制订各种表格;收集信息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负责数据输入。

4、班级评价小组:

*

职责: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依据评定,内容与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小组集体评议,形成评定结果意见;撰写学生综合性评语;填写相关评定材料;按照规定公示评定结果。

二、衡钢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附后)

三、程序与办法

(一)学生自评

写出自我描述评语(200字左右);对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作出客观的自我评分,再根据各班A等指标数,按自评分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各班学生各维度的自评等第。

(二)学生互评

1、成立班级学生互评小组,每个班级随机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8-10人左右。

2、小组互评。根据《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小组成员对组内其他同学,就学生综合素质的维度进行评价并打出“互评分”,根据各班A等指标数,按学生“互评分”的平均值,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各班学生各维度互评等第。

(三)师评:

1、各班级评价小组按下列原则给出学生各维度的“师评分”:

①看学生在各维度是否有不良表现,若有评价细则所列出的各种不良表现,则按每项不良表现在相应的维度扣分。

②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这一项维度中,前五学期中5次评为校“三好”的计100分,4次计98分,3次计96分,

1-2次计94分,其他同学的评分不得超过92分。

③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这一项维度中,在学校受过“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的学生,若在测评前撤销处分的计C等,若在测评前未撤销处分的计D等。

④在维度“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的要素“责任感”一栏“热心参加校内、班内的有关活动”这项中,担任过班干部、组长(课代表)且工作负责的分别计5分、3分,其它计1分。

⑤在维度“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要素“学习方法”一栏中的评价依据以初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参考,根据班上A等指标数,期末考试成绩在A等指标数内计20分,后10名计12分,其他计16分。

⑥在维度“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要素“探究与创新”一栏中,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竞赛或活动获市一等奖以上计20分,获市二等奖计18分,获市三等奖的计16分,其他同学的评分不能超过14分。

⑦在维度“运动与健康”要素“习惯与技能”一栏中,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体育竞赛获个人项目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6名的主力队员计30分;参加校运动会获个人项目前6名计28分;其他学生根据两操的出勤评分,但不能超过26分。

⑧在维度“运动与健康”要素“身心健康”一栏中,以体育测试成绩为计分依据:A等计40分,B等计36分,C等计32分,D等计28分。

⑨其他未作特殊说明的,则参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进行计分。

2、根据各班A等指标数,按“师评分”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各维度的师评等第。

(四)、评价结果的认定

根据自评分、互评分、师评分按1:2:7的比例合计总分,由高分到低分按各班A等指标数确定各班学生各维度的学校认定等第。

(五)、根据小组集体评议结果,以班主任为主给每个学生撰写综合性评语。

(六)、班主任填写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登记表(附后)

(七)、班级评定小组集体评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有重大分歧的问题应提交学校评定领导小组评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班级评定小组的评定结果。

四、各班A等指标及B、C、D等级的比例

1、学校A等指标数:296人×30%=89人

2、A等指标分配:

92班:29人93班:15人94班:15人

95班:15人96班:15人

3、B等比例为58%,C等不低于10%,D等控制在2%以下。

五、工作时间安排

①5月9日(周二)第七节课,召开初三全体学生大会,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动员。

②5月15日晚自习,每个初三学生写出自我描述性评语(200字左右)

③5月16日上午第四节课,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并收集学生自我评语,作为师评参考依据之一。

④5月17日下午2:30,各班公示学生自评、互评等第结果。

⑤5月18日(周六)上午8:00各班班级评价小组对本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

⑥5月19日各班公示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及学校认定等第结果。

篇4

一、人员安排及分工:

综合素质评价A等学生审核工作由教育局综合素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设4个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如下:

第一小组

组长:黄宝春

成员:许江淇石月球张经伟王维川

负责实验中学、仙华外校、江南初中、浦江五中A等学生的审核工作。

第二小组

组长:冯廷泉

成员:虞红光张辽成金伟强黄福源

负责浦江七中、岩头初中、白马初中、郑宅初中、堂头中学A等学生的审核工作。

第三小组

组长:项明坚

成员:黄国进石远志周盛火党

负责浦江六中、浦江八中、浦江九中、黄宅初中、治平初中A等学生的审核工作。

第四小组

组长:项朝虎

成员:吴海涛陈光照冯阳标

负责壶江初中、檀溪初中、前吴初中、花桥初中A等学生的审核工作。

二、各学校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按实施办法要求,于5月10日前上报A等学生汇总表一式两份,汇总使用《浦江县*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汇总表》,表格最后加一栏“人数统计”,统计出各模块A等总人数。

2、各学校应按一生一档的原则要求提前整理好A等学生材料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标志性成果证明材料、各模块分项评价结果、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家长见面材料等。档案顺序与汇总表序号一致,便于审核人员查阅。

三、审核小组到学校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学校是否成立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及测评等第项目评定小组,是否制定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公示栏公示及接受举报申诉情况;

3、学校是否按实施办法的要求组织学生自评;

4、学生评价结果是否按要求与学生家长见面;

5、对学生评价是否严格按实施办法进行,评为A等模块的有标志性成果支持或者有校级标志性成果且符合学校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篇5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强调评价的科学性、过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健康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求与方法

1、“全面发展的学生”标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了中小学生6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初中学生的评价标准执行《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小学生的评价标准执行《县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市、县教育局分别编印了《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县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供各学校使用。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使用与成长记录档案的建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主要内容有学生基本情况、学业考试或考查等级、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综合性评语等,学生人手一册,在此基础上为每位学生组建成长记录档案,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学生成长档案的记录与管理。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主要由班主任老师保管,定期整理、展示,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学校应将评价手册的使用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的建设情况纳入对班主任和教师的考核。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产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原则上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的方法按评价主体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评价小组评价三种,三种评价在综合评价结果中所占的比重可因年级变化有所调整。学生自评最高不超过30%,互评由本班全体学生或学生代表参与,最高不超过30%,评价小组评价最高不超过70%。初中学生评价可借助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完成。基础性发展目标等级分A、B、C、D四等,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学生各维度评价等级要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的结果综合生成。在学期末综合评价中,六个维度均合格且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达到良好以上的学生,即授予“全面发展的学生”称号,对在某一维度达到“优秀”标准的学生,可授予“**星”称号。

学期末或学期初,学校应对本学期或上学期“全面发展的学生”和“星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如召开学生大会或家长会、印制光荣册、在校园广播或校园网上展示等;同时将“全面发展的学生”名单上报县教育局普教股,县教育局将在教育信息网上进行展示表彰;初中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市教育局规定纳入高中学校录取依据,对连续三年获得“全面发展”称号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推荐到高中学校,由高中学校优先录取。

三、工作重点

各学校要根据市、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完善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方案要体现可操作性、实效性、导向性,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让学生学习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使教师评价有依据;学校引导有层次。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学校要切实转变德育观念,认真探究符合当代青少年实际的德育模式与方法。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做到德育活动序列化、生活化。继续推进感恩教育和“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其内涵。让学生在环境熏陶中感受德育,在活动中体验德育,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德育。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和公民素养的培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落实课程方案结合起来。要把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着重抓好音、体、美、必修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学校课程的开设,在确保开全课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坚持依法治教,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各学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各级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落到实处;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艺术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四、组织保障

篇6

一、领导班子:此项标准分50分,自评得分50分,得分率为100%。

1、学校今年召开3次教育教学研讨会和1次教育教学辅导讲座,每学期召开1次师生座谈会,听取教师和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意见;增补《班子成员随堂听课制度》,班子成员每周必须携其他老师听课一节,并参与教学研讨。此项得分30分。

2、校中层机构设置三处一室,各处室主任、副主任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深入教学并作有一定量的教育教学管理笔记。工作勤政高效、实行领导班子上班签到制度,廉洁自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未来3年办学构想,关心教师、团结同志。此项得分20分。

一、中教工作:此项标准分480分,自评得分473分,得分率为98.54%。

1、初中招生。学校在今年秋季能较好协调并负责组织98.48%的本乡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学习。高于指标数98%。此项得分20分。此项得分20分。

2、控辍保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按规定执行好报告制度。本年度初中生辍学率为3.7%,高于3%的指标。此项得分13分。

3、课程计划。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有关规定开齐课程,上足课时,配齐教科书,没有使用教育部门审定外的教学用书及学习辅导材料。此项得分20分。

4、优质课。认真开展校级优质课评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选送王瑶容老师的一节政治课参加市级教坛新秀的评选。此项得分20分。

5、教学论文。组织教师每学期总结教学经验,特别是课改的经验,撰写成书面材料,并且每学年召开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在6月份进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和汇编。此项得分10分。

6、按文件要求开展跟班学习。此项可得20分。

7、组织考试。能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中考,按要求完成质量抽考、质检、体育、理化实验测试等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考试工作及考试人员的抽调工作。此项得分20分。

8、学籍管理。认真执行《福安市普遍中学学籍管理若干意见(试行)》,按规定做好学生的转学、借读、休复学及新生学籍登记工作,认真及时做好初中生控辍保学的期初“三天一报”和月报工作。此项得分10分。

9、课程改革。有计划地总结课改实验研究经验,积极地组织校级的实验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课题的研究有了阶段性的成果,能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月课改工作专题会议制度,研究有关课改实验问题,并把其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此项得分30分。

10、按时毕业率。初中毕业生按时毕业率为79%,高于75%的指标。此项得分30分。

11、教育教学。

①、初中升学考试综合比率高于18%。此项得分112分。

②、考入达标中学人数为131人,超过69人的指标。此项得分84分。

③、超过65名初中毕业生进入本市各类高中就读。此项得分28分。

④、质量抽查获得“教学质量优胜单位”。此项得分28分。

⑤、学科综合素质竞赛名列全市第11,4名学生获综合素质优胜个人,8名学生获综合素质单科奖。此项得分28分。

三、纪检监察、计生工作:此项标准分40分,自评得分40分,得分率为100%。

学校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每年均有4次以上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好宣传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施、有总结。学校计生工作“一薄七表”齐全,无计划外生育,两查率达100%。认真组织计生知识讲座和贯彻执行计生优惠政策。此项得分40分。

四、工会工作:此项标准30分,自评得分30分,得分率100%。

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今年12月份召开校教代会,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实行学校重大事务公开制度,创建“教工之家”,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此项得分30分。

五、审计工作:此项标准40分,自评得分40分,得分率100%。

学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健全有效、财产管理制度较完善、无乱收费和乱开支、无小金库、无乱开支。此项得分40分。

六、计财工作:此项标准40分,自评得分40分,得分率100%。

严格财经制度,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收费项目标准公开。学校无乱收费现象,及时足额上交应上交的各款项,严格大宗项目采购的报批制度,及时上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出入合法。学校经常性开展校舍安全检查防护工作、固定财产分明细帐,做到帐、卡、物相符。按要求按进度完成危房改造工作。此项得分40分。

七、人事工作:此项标准40分,自评得分40分,得分率100%。

严格按安教(05)115号文件及“松罗中学考勤管理制度暂行规定”的规定做好教师管理工作,无擅自离岗、随意借调人员的现象。并能及时认真的完成职改工作和师训股培训任务。此项得分40分。

八、政教工作:此项标准80分,自评得分80分,得分率100%。

认真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学校。学校体卫艺工作着有成效,校园环境进一步得到绿化、美化和优化,开展警校共建。抓好校园综治和安全工作,本年度无违纪人、违法现象和安全隐患的发生。此项得分80分。

九、装备所工作:此项标准70分,自评得分62分,得分率%。

1、对已达标化学、生物综合实验室给予完善,确保其不被其他需要所占用。此项得分12分。

2、完善实验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房的规范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仪器、图书的编月分类、上厨上架、维护等,大大提高了使用率、借阅率。此项得分22分。

3、按时足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自筹款工作,统筹金任务和教学仪器的征订任务。自购图书元。此项得分10分。

4、能认真、及时的完成下达的其他有关工作。此项得分5分。

5、能按照还清欠装备所的款额。此项得分10分。

十、办公室工作:此项标准20分,自评得分20分,得分率100%。

学校及时上交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准时参加教育局通知的各类会议、及时地传递各相关信息,完善和健全文书档案工作,认真做好局办公室布置的各项工作。此项得分20分。

十一、督导室工作:此项标准100分,自评得分50分,得分率50%。

1、及时上交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自查报告,并做好自查自评。此项得分10分。

2、健全“两基”年检跟踪文档资料,能及时上关有关数据材料。贯彻落实好“双高普九”有关精神的宣传、传达、计划工作。此项得分10分。

3、“两基”年度跟踪检查工作符合要求。此项可得30分。

附加奖励分42分

1、获05年初一教学质量检测优胜单位,奖1分。安教(05)319号。

2、肖碧玉、占志斌、雷云端、曾月团、李铃等5位教师获05年“初中教学质量奖”,奖2.5分。安教(05)303号。

3、郑啸宇同学电脑绘画“夜色”获第6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三等奖,奖1分。安教(05)71号。

4、沈振建、沈园同学分别获“六一”绘画、书法、摄影作品比赛中学组书法二、三等奖,奖2.5分。安教(05)119号。

5、柳燕、郑华同学获05年初中综合文化素质竞赛活动优胜个人二等奖;王廷菊、沈竞强获优胜个人三等奖,奖5分。安教(05)299号。

篇7

1.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体育,总分760分,其中地理生物考试以A、B、C、D四个等级评定成绩,都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升学的依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科目的考试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安排在6月16日-18日进行;市招生考试中心负责考务工作,集中采用计算机网上阅卷;体育考试按《2017年盐城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另行发文公布)执行。考生各科成绩统一合成后。各学科考试形式、分值等见下表。

学科分值考试时间(分钟)形式备 注语文150150闭卷其中写作占60分数学150120闭卷 英语120+30100+20闭卷+ 人机对话其中人机对话考试分值30分,考试时间 20分钟物理 化学170150闭卷其中物理100分、化学70分思品 历史100100闭卷思品历史各占50分体育40 按《2017年盐城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执行地理 生物 60开卷初二年级课程结束后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考试,具体时间由市教科院通知。市教科院统一命题、阅卷。 2.实验实践技能考查 实验实践技能考查包含理化生实验考查和实践技能考查两部分,考查结果按学科以A、B、C、D等级呈现。

(1)理化生实验考查:理化生实验考查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按照市教科院制定的具体方案组织实施(具体方案另行通知)。其中,理化实验操作考查在初三年级的4月份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考查在初二年级的5月份进行。

(2)实践技能考查:实践技能考查科目包括信息技术、艺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等。其中信息技术由市教科院统一命题,考查形式为上机操作,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在初二年级的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艺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的考查内容与方式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研究确定,由学校统一组织考查,考查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相应项目评价。

2017年以后入学的初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期评价相结合,测评结果以分值计入中考成绩(具体方案另行公布)。

3.综合素质评价

篇8

在我国,素质教育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很多人在研究文献和日常对话中都经常使用“综合素质”一词。但是,学术界对综合素质的确切内涵及其构成成分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研究者从语义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视角对它提出了见仁见智的看法。从起源上说,“综合素质”是针对教育实践中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而提出的,它在外延上包括了传统纸笔考试所能够考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但在通常的意义上,则指的是学科测验所不能体现的其他各种素质的总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是个体道德、情感、意识、智慧、身体等多方面素质的有机结合,由多种复杂的成分构成。

基于对综合素质的理解,很多省、市和地区都构建了在各自辖区范围内使用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些评价指标体系所包含的维度(出现较多的是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合作沟通、体育与健康、审美情趣、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操作等)和指标差异较大。笔者无意卷入某个维度或某个具体指标是否应该设置以及所占权重大小的争论之中,仅就以下几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一,评价维度与指标选取的差异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对综合素质的内涵缺乏应有的共识,特别是综合素质与学科素质的关系还没有厘清。有些地(市)在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设计了“体育与健康”、“普通话”、“英语口语交际”等维度或指标,但这些指标基本上属于学科教育目标范畴,可以在相应的学科测验或课程评价中加以测评。把它们从学科测验中分离出来并放在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就使得综合素质与学科素质之间的关系变得混乱且难以区分。综合素质究竟是什么?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的综合素质应包括哪些重要成分?它们与学科素质的关系如何?这些都需要加以明确的界定。

其二,有些评价指标可能对中小学教育发挥不良的导向作用。在我国当前高中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原来的高中录取把分数作为唯一的依据,致使初中学生为分数而学,初中教师为分数而教,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令人堪忧;而改革之后的高中录取则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从多个维度或侧面评价学生。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本意在于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但是,如果选取的指标不合适,则可能导致学生庸俗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对学生发展产生误导。以“审美与表现”为例:有的地(市)规定在艺术比赛中获奖或参加艺术考级获得某一级别证书的学生,可以在“审美与表现”评价中加分。这无疑会促使(也可以说是迫使)大量学生涌入业余艺校或聘请家庭教师,学习自己未必真正感兴趣的声乐、器乐或美术。

其三,有些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测评,缺乏可操作性。桑代克曾说:“凡物的存在必有其数量”;麦柯尔则声称:“凡有数量的现象都可以测量”。但这描述的都是理想状态。教育测量通常属于间接测量。就当前的测量与评价技术而言,我们还不能保证能够客观地测评综合素质的所有成分.如果不加区分地将一些难以客观测评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就必然影响整个评价的质量。例如:有些地(市)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设置了学习动机、意志、个陛、心理健康等指标。但是,这些心理品质的评价难度很大,即便是由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实施,在关系到能否毕业、升学的高利害情境下,也很难获得准确(效度好)、可靠(信度高)的评价结果。

应该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尚需要通过广泛的意见征询、深人的专家论证以及民主的决策机制加以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笔者认为:从理想的角度看,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导向性,即所选取的指标要符合新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反映新课程所倡导培养的各种素质或能力,能对正在实施中的课程改革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2)学科共通性,即所选取的指标应该是跨学科而不是某个学科所特有的。如果指标局限在某个学科范围内,那在学科测验中进行评价即可,不必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3)可测评性,即所选择的指标应该有操作性定义,可以进行既准确有效又可靠一致的测评。4)可比性,即收集来的反映某个指标的数据资料,可以在评价对象之间进行比较,能够区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5)可行性,即指标的选取或方案的设计要获得学生、教师、家长等各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广泛认可,且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证。

二评价主体

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让学生、同伴和家长等多主体参与到评价中,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的活动,已成为当前教育评价主体选择的重要发展趋势。很多地区实施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都十分重视多主体参与,要求不仅有教师或教师小组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同伴互评或学生自我评价。但是,这些主体的评价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尚待深人的分析和讨论。

在多主体评价中,受到质疑最多的当属学生自我评价。应当说,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身素质、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已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使之从自身经验中发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但在关涉毕业与升学大事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往往很难做到客观评价,这不仅仅是由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限,更深层的原因是学生身处的文化环境。即便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在主观上也想这么做,但他们的家长或教师也可能提供“必要的发表”,让学生在自评中给自己“贴金”。这种现象在某些已实施中考改革的地区日益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通常文辞优美,充斥溢美之辞,给人以一种“雾里看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

学生同伴互评也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十分了解,而且由多个学生对同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减少评价误差。‘翻但是,反对同伴互评的意见也很尖锐。首先,学生在同伴互评中能否保持客观公正值得怀疑。同伴互评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同事评价很类似:当评价结果与某种高利害决策联系起来时,个体可能会知觉到某种利益的冲突,即给予别人高分可能会减少自己的机会,因而很多人会依据世俗惯例进行评价。其次,每个学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尽相同,加之缺乏相应的培训和发表,评定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最后,在高利害评价中采用同伴互评,可能会出现学生互相讨好、互相猜忌或互相贬抑等现象,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微妙的变化,使学生变得虚伪。

较之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由教师或教师小组来评价其所教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似乎更为合理,但它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有些教师同时任教多个班级,所教学生数量较多,尽管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但对学生的了解却很有限,因而在评定时,教师往往较多地依据印象和学科测验成绩进行评价。有些教师反映,每个教师对综合素质的各个维度和指标理解差异较大,因而难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还有的教师坦率承认自己在评价过程中无法克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人情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校长或其他强势人物干涉评价时更是如此。教师实际上也是升学竞争的参与者——学生毕业与升学的结果与其奖金、职称评定以及声誉等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这种角色上的冲突,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无论是学生自评或是互评,以及教师或教师集体评价,都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不能寄望于改进学生自评或互评,较为可行的途径是从改变制度和文化人手,尤其是改变以学生分数或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使教师能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和立场,在广泛收集有关学生综合表现信息的基础上,做出较客观的评判;或者借鉴国内外高校招生制度,直接组织高中学校教师参考初中毕业生提供的某些关键资料以及自己通过面试等手段收集的信息进行评价。

三评价方法

如前文所述,综合素质是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它由许多复杂的成分构成,其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肯定地说,传统的纸笔考试由于难以评价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影响个体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无法评价新课程所倡导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而已不能满足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为此,必须在纸笔考试之外寻找一些其他替代性的评价方法。

目前,各地(市)采用较多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是主观评定法,也就是由某一评价主体(如学生同伴或教师)根据评价对象的平时表现及提交的有关资料,在若干个维度和指标上进行量化评分。这种方法实施起来较简便,但难以获得理想的效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和重评信度。有些地方参考国外大学招生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评价经验,尝试或建议尝试使用推荐信(1etters0frecommendation)、成长记录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和面试(interview)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为当前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但需注意的是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推荐信是国外大学招生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推荐信通常由高中教师或其他社会人士撰写。推荐者要用具体(不能空洞且要用事例支持观点)、有说服力(必要时进行量化和比较)的语言,介绍学生在日常学习、课外活动、社会交往、个人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预测学生在所选择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些信息有助于招生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候选高中生。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美国,推荐信为大学所提供信息的参考价值也很有限。G·西斯坎德(G.Siskind)曾分析了19所大学33名学生的推荐信。这些推荐信一共包含958个评价观点。G·西斯坎德将这些观点分为4类:1)积极评价;2)认为自己不太了解被评价者;3)认为被评价者存在因年龄或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某方面问题;4)认为被评价者存在与年龄或经验无关的某方面问题。结果发现:推荐信中87%的评价观点属于积极评价;属于第四类的评价观点仅有6%,且主要来自少数几封推荐信。在我国,由于受教师评价制度、诚信文化以及教师撰写推荐信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采用教师撰写推荐信的方式来评价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其内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恐怕更加难以保证。成长记录袋评价,又称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方式。它既可以用于形成性评价,又可以在高利害的终结性评价中使用。服务于毕业或升学的成长记录袋可以将初中毕业生的有关作品(如研究性学习报告)、证据(如社区服务记录)以及其他资料收集起来,用于反映他们的综合素质状况以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的成就,供高中学校在招生时参考。不过,如何克服成长记录袋评价中的评分主观性,如何保证成长记录袋所收集的东西具有真实性,如何将成长记录袋评价与招生联系起来,如何使相关利益群体(如家长)认可这种评价方式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深入、细致的研究。从国外在大规模、高利害评价中使用成长记录袋的经验来看,我们需要谨慎、稳妥地进行有关改革,经过试点研究后再考虑在较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面试在员工选拔实践中十分常用,在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学校招生中也可以采用。面试使招生单位或部门有机会直接与候选人接触,对候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操作表现能力及仪表、态度等综合素质做出评判,能更全面地了解候选人,避免录取高分低能的学生,为综合素质高而考分较低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大,实施起来较困难。去年国内有大学通过以面试为主的方式选拔新生,但受到了较多的质疑和批评。能否保证面试过程与结果的公平,如何克服面试中的主观性和偏见,面试能否有效地选拔优秀学生,已成为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不难发现,所有的评价方法都有利有弊。使用得科学合理,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助于高中学校选拔新生;如果使用不当,则不仅耗费资源,还可能妨碍学生的发展乃至教育事业的进步。笔者建议:在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首先要选择和使用科学的方法,确保各种评价方法的实效性、效度、信度、公平以及区分度等指标合乎测量学要求。其次,不要把从国外借鉴来的新方法简单地“拿来”使用,要对我国的国情和新方法的使用条件有足够的认识,要在区域性实验和培训的基础上谨慎地选用。最后,综合素质的构成成分多而复杂,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和有效。在实践中,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以防止“一叶障目”或“以偏概全”。

四评价结果的表达与使用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表达形式是量化的等级还是传统的综合评语,这也是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毕业而言,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达到某个共同认可的最低标准,因而采用传统的综合评定方式即可;而就升学而言,招生人员需要比较不同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因而需要以量化的形式表达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该说,量化等级和综合评语这两种表达方式各有利弊。在目前公正、诚信、和谐等主题备受百姓关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实验区都采用了等级加综合评语的折衷方式,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篇9

长期以来,一些学科没有纳入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的考察范围,引起了 “以考定教、不考不教”等问题,客观上助长了“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智轻美”等社会风气。对初中学科的区别对待,不利于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次改革提出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督促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有利于提升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全科开考”的同时,本次改革还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计入高中招生录取总成绩科目的权力,这使得学生在打牢共同基础的同时可以发展兴趣爱好、突出学业特长,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历史、地理两门和化学、生物两门中各择优选择1门纳入总成绩,也体现了文理兼顾的原则,防止学生过早出现“偏科”问题。

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实施意见》对此做了充分考虑,多措并举避免增加学生负担。一是区别于高考改革,高中招生改革将初中毕业考试和中考“两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防止因开展学考而增加初中学生考试次数,避免加重学生考试负担。二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虽“全科开考”,但只将部分科目成绩计入高中招生录取的总成绩,这也是基于不加重学生负担的考虑。三是在学生完成每门科目课程内容学习后安排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教、随考、随清,避免扎堆考试,分散了复习备考的压力。四是给予学生两次外语听力和口语考试机会,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使学生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唯分数论”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能否打破“唯分数论”是检验本次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2016年,教育部要求初中学校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为解决“唯分数论”提供了思路。北京市《实施意见》细化了相关要求,对各界普遍关心的可用性、公正性和客观性等问题做出了制度安排。

一是增强可用性。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全面观察、记录和分析,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在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时不宜过于复杂繁琐。将评价结果以报告册的形式呈现,设A、B、C、D四个等级,降低了高中学校使用的难度,便于其在紧张的招生录取工作中使用,有利于推动政策落地。

二是确保公正性。《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公正。 此外,部分中考加分项目可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从而为进一步规范和减少加分项目和分值、促进公平公正创造了条件。

篇10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是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无时不有,考试的分数是评价,作业的批语是评价,集体活动的小结是评价,学期的评语是评价,个别谈话是评价,家访也有评价。评价在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教师认为进行评价是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之外另加的环节。如何利用好评价这个教育工具,真正起到为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的特殊作用,这不仅仅是教师,也应该是教育行政领导关注的问题。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构建的直接依据是中学语文教学论及中学各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此确定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项目为:阅读、写作、听话、说话、及综合能力。

一、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口语能力方面的评价;阅读能力方面的评价;写作能力方面的评价;以及综合能力的评价。

三、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四、评价的过程及方法

(一)、口语能力的评价

我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利用课前5分钟演讲培养学生口语能力。口语活动要求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参与的过程;其次,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等,因为,在活动中能够反映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有的认识问题追求深刻,有的认识问题倾向全面,有的认识问题热衷新颖独特,有的认识问题讲究辩证,这些不同的个性特点都应予以保护,尤其要对那些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要给予理解和尊重,但要防止学生认识问题过于偏激,思考问题走入极端;再次,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口语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文明修养,这是交际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评价方法有二:1、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评价要点包括:说话的语速和声音,说话的态度,说话的流畅程度,等等。活动一:要求学生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2、可以提前给每位学生一个评价表,要求填写:口齿是否清楚,问题是否明确,内容是否有中心,礼貌用语等等。评价表可以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

(二)、阅读能力的评价

在阅读教学方面:1、要注重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人情美、人性美,从而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对张洁的《捡麦穗》中“小女孩”和“卖灶糖老汉”的感情的认识和理解。文中刻骨铭心的“常常想念他”,正表明对真情的怀念与渴望,而越是怀念这种感情,越说明今天的社会十分缺乏这种感情,字里行间包含着对真情的热情呼唤。2、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的考查。在阅读中,除了看学生是否掌握必要的字词知识、作家作品知识外,重点要考查学生是否形成了自己阅读文章的方法:将整体阅读与重点语句赏析结合起来,将文章的语言美与理解文本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体会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一些独到的感悟与独到的见解,逐步形成独立与文本对话习惯,提高自己的评价与审美能力。如朱自清的《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朗读时节奏如何把握?感情如何处理?重音应该放在哪些词上?等等,细节都要让学生仔细体会,从而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三)、写作能力的评价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考查学生的写作,不单要看最后完成的那篇作文,还要看写作之前的准备情况。所以写作之前的讨论不仅仅为了互相启发,也为了考查学生写前的心理状态。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关注周围环境与自然状况,用心观察。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生活,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从而学会爱生活、爱社会的良好风格。

我采取了同学之间互评互互评法、自评自改法、习作上墙大家共同评价等方式,以利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操作方法:1、两节课连上,中间不下课。前20分钟讲方法或讲评,中间40分钟作文,最后30-40分钟互评自评自改。2、在互评的30-40分钟时间里,最后的5-10分钟是“自评自改”,也就是接着互评的传递,在剩下的5-10分钟的时间里,很自然的将作文传回本人进行“自评自改”。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训练了师生对写作能力的评价,也加强了语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慧莲.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初探[J]. 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2)

篇11

初中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学科特点,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创新、探究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敏感,有很强的自尊心,具有自我表现心理,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认识并关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将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要想使学生在初中课堂上主动学习,善于表现自己,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良好愉快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中,教师是平易近人的,是亲切的,而学生也不会因为师道尊严的束缚而压抑自己创新思维的萌芽。同时,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易于产生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化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的,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合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发挥。

二、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良好的真实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尤其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领域,相关内容是否吸引他们、是否让他们有认同感,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愉悦、轻松地“撩开化学的神秘面纱”。

1、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激发兴趣,学生能够探索和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在黑板报和手抄报上制作相应的化学专刊;通过举办相应的化学讲座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讲述化学在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等等.这些化学领域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可以在课前抽出一段时间进行化学知识的演讲,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应的素材,这样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提升化学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以过程取向的评价

图形图像专业的设计制造过程,需要设计者收集资料,进行发散思维,进行方案的创意,再反复筛选、修改。这个完整的设计思维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过程中能体现出一个设计者的综合素质。因此,这个过程的评价也不可缺少。

3、以主体取向的评价

按评价的主体来分,项目评价中有自评和他评两种,具体为自评、互评、教师(企业)评价,评价时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可以给出评价标准表,要求学生填写,作为综合评价依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写出自我总结,提高自我认识。校企合作的项目实施,还可以加入企业专家的评价,更具客观专业性。在设定评价指标时尽量定量化,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这样的评价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质。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是创新之本,古今中外各大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物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要动手做实验。初中生处于实验能力形成的初期,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2

进一步推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的课堂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深化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改革。从20*年起,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增加体育科目,体育考试项目、要求、形式、分值及计入总成绩的比例,由各市教育局制订细则予以明确。其他学科考试内容要体现新课改理念,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5左右,做到题量适中,不出现偏题怪题。

由省教育厅教研室制订《*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作为命题的依据。我厅将命题权授于各市和省教育厅教研室,各市可单独命题、联合命题或委托命题。

三、进一步推进高中招生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长纪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招生制度,不断提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中的权重。

全面推进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做法,20*年重点高中实际分配招生名额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10年达到50%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重点高中20*年、2009年、2010年招生名额分配方案,明确名额的分配比例、分配依据、录取办法和操作程序,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要继续实行职业高中招收“直升生”、自主招收特长生和民族初中升学指标单列等招生方式,引导不同志向、兴趣和学业基础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不同类型的高中阶段学校学习。

四、进一步保障残疾学生公平参与考试、升学的权利。对持有残疾人证的听力障碍学生,经本人申请,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可以免外语听力测试。听力障碍学生免外语听力测试考生的外语成绩按笔试成绩折算成满分值。

五、严格招生管理,维护良好的招生秩序。各地要加强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精心组织,规范招生。重点高中招生不得以任何名目举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外的任何测试与笔试。高中学校原则上在本辖区范围内招生,如需跨县、跨市招生的学校须按《*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规定执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支持民办高中学校的招生工作,确保民办高中学校稳步发展。

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引导学校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防止功利主义倾向,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要加强督查,监督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篇13

目前,实施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已经走过了近10年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建立健全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教育部在全国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中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此后全国各地各中小学校都积极参与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与实践,同时制定了一些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2006年,福建省出台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规定高中生在校3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受制于国家的整体考试评价制度,特别是高校招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要求不统一,甚至部分高校录取新生时根本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并未真正把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必备条件。基础教育学校在小升初、初升高等升学招生办法中针对综合素质评定设定了一定的等级要求,但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内涵认识不清,实行的评价指标过于原则、抽象、模糊,多数评价流于形式,甚至不少学校只为了顺利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布置的常规任务,从而失去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发展应有的指引价值和激励功能,评价效果很不理想;有的学生或教师则认为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不透明,结果不公平,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少中小学校致力于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竞赛荣誉以提升本校影响力和知名度,往往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还有整体社会环境给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许多人对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过程缺乏明确了解,不理解评价的真实意义。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影响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体现了目前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1.在发展中评价。

坚持发展性评价是实施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原则,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中小学生具有青少年学龄段特有的个性、认知、情感、需求等学情特征,我们应注重坚持基于发展的视角通过科学评价以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与进步。

例如,在评价目标上,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必须紧扣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密切结合中小学生学业和素质发展的实际情况,把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着力点置于为了终身学习需要,为了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在评价功能上,必须在全面把握学生学习现状、个性特征、发展水平等情况的基础上,发挥素质评价的诊断功能,明确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指明发展方向,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在评价过程上,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突出强调收集、储存、处理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等相关资料的过程性,注重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学生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而形成学习、变化、发展的动态认识,并利用过程性综合表现开展分析评价,对学生提出激励性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在评价对象上,应特别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考虑学业成绩,更重视他们身体特质、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尤其应细致把握学生个体的发展潜力和优势特长,为提出个性化、针对性的评价建议做好准备。

2.在激励中评价。

综合素质激励性评价注重在评价过程中更多融入富有情趣和情感的因素,坚持以鼓励和赞扬的方式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积极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在结合个体差异性的分层评估中,激发学生个性特质发展。

首先,教师既要积极表扬、肯定优点,又要适当批评、指出不足、明确方向。只有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才能促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激励评价者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为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公示和结果认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做好综合评价的把控监督。其次,以评促学是实施激励性评价的目的。通过评价,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这并不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目的,而是注重通过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开展的激励性评估活动,发挥其具有的改进与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真实体验到获取肯定的感受,并明确自己的问题或不足,理解教师的殷切期待,学会虚心接受,真正反思继续努力方向。最后,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学生个体有鲜明的差异性,利用有针对性的差异性评价有利于使他们获得不同层次的肯定和支持,唤起奋发进取的勇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