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力需求弹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劳动力需求弹性

篇1

开放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际贸易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就必然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发展。中外学者虽然在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中探求了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关系,但在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构成机制的基本因素方面,却在间接的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的路径之间长久地徘徊不前。于是,在间接关系背后所包涵的规定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协调的直接因素就日益上升成为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中心内容,这就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就业与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效应。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影响

(一)理论依据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及其发展。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基础上的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t和Samuelson指出:在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及非完全专业化标准下,由于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程度的不断提高,以稀缺生产要素作为衡量一种商品的价格标准将不断被降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为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确立奠定了基础。随之,Jones对工资确立的研究继续深入,并得出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是在一种密集型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而另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实现。而后,Jones和Scheinkman更将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推广到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一般情形,并指出一种商品中至少有两种生产要素在价格上呈现出互为对立或互为统一的关系。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偏离及其修正。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政策性关税的限制,使得完全自由竞争趋向为不完全竞争,于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工资的影响就会产生着波动。Baldwin指出,由于对密集型产品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短期保护使其价格上升而相应地工资下滑,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资本存量及结构变化对市场的反弹,这个影响将会被消除。因为,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下产业密集度超高,其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就越下滑。于是,不完全竞争贸易中的进口竞争会导致非熟练劳动向外劳务输出。Davis指出,在由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贸易中,进行政策关税限制的国家在多种生产方式的要素禀赋基础上所出现的工资下滑后非熟练工人向外的劳务输出,正是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不相符时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必然作用。

(二)实证分析

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二十年来工人相对工资差距均呈现快速扩大化趋势。例如:美国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从1967年到1982年,由1.6降至1.52;从1982年到1996年,由1.6升至1.72;从1996年到2012年,由1.72更升至1.93。同时Xu对28个国家2002年至2012年相对工资差距的统计研究也有类似情形。在9个高收入国家有8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在11个中等收入国家有8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在8个低收入国家有4个相对工资差距上升。

究其原因,Samuelson指出国际贸易加速了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使得以人为本的劳动力市场在上述优势下使劳动力更趋向优势企业流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资水平不断提高。D.Greenawayetal在工资变化的研究中发现,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促使了技术人才向企业的涌进,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使得工资大幅上涨。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推动作用,贸易的扩大加速了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之间工资的差距。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涌入发达国家时促成为发达国家非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减少,同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涌入发展中国家时又对发展中国家的工资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影响

(一)理论依据

就业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国际间跨部门就业的贸易活动具有平衡性作用,此即国际贸易中由于进口竞争部门的技术不足、效益低下,从而使非技术性劳动力流向出口部门,最终为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配置指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理论。

失业理论。失业情形下国际贸易的就业模型包括最低工资模型、效率工资模型、搜寻模型及工会模型等,它们与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一起,构成了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影响的比较全面的系统理论。Harris等所建立的最低工资模型,研究在城市最低工资高于农村的情形下,一旦城乡工资均衡时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失业,并指出这是因为开放经济下城市资本密集度升高下的工资上涨,导致就业人数增多而造成的失业。于是将有城乡资本密集度逆转的趋向,最终使城市的就业人数下降。于是,Matusz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效率工资模型。模型认为,高工资部门的出口补贴将使劳动力由低工资部门转向高工资部门,而总体就业水平下降;反之对低工资部门的贸易保护将使生产要素的实际工资提高,并使劳动力的总体就业水平提高。Davidson等的搜寻模型认为,在两种生产部门和生产要素下,其中具有某类型工人的搜寻部门必须在另类型工人生产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生产,否则此搜寻部门将面临失业。Gaston等的工会模型,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与工会保护政策对工人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国际贸易与保护政策是工会工资的关键性变量,进口较之出口而言对工会工资影响更大,工会工资高于贸易竞争工资,工会工资与就业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二)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要素含量法进行的实证分析,二是以回归分析法进行的实证分析。

要素含量法实证分析。这里的要素含量法就是通过对在具有一定数量的进出口商品上所投入劳动力数量的对比分析,从而估量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力。Kruegercf 对16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及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部门的劳动就业优于进口部门的劳动就业。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保护与生产发展呈反向关系。所以扭曲的市场要素及贸易限制的取消,将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Sghumacher对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六国(英、法、德、意、荷、比)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就业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使各国就业率下降了3.1%-4.8%,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进口使自身就业率下降了0.9%-1.8%,但综合效应为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使得欧共体六国的密集型部门的就业下降。Naisbitt通过英国与欧共体其它国家2011年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贸易虽然使英国的就业减少,但只是局部地发生在服装鞋类、木材家具及纺织品行业,同时欧共体其它国家的就业减少则只是局部的钢铁、摩托及食品行业。

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这里的回归分析法是指以计量模型的规律形式对贸易与就业关系中所隐蔽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选取正确就业方向的方法。Revenga对美国2000-2010年38个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进口价格下降是导致就业下降的主要功能因素。夏良玉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进口每增长速度10%而就业就下降0.6%。但是,这些回归分析法中所涉及的隐蔽因素,都必须建立在劳动价值的基础上。这些隐蔽因素首先是遵循要素含量法的,其次又一定要建立健全在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而体现劳动价值的不变性与转移性。

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影响

(一)理论依据

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就是贸易导致一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即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变化。而国际贸易可在劳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劳动弹性发生变化。依据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一国同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贸易时才有要素价格之变化,并且同任何类型国家的贸易都将导致这个要素需求弹性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可在劳动价格不变情况下劳动弹性的变化,说明工资和就业不能替代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

Hamermesh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变量:一是劳动所占的收入份额,二是劳动与其它要素的替代弹性,三是产品的终端需求价格弹性,并且劳动需求弹性同替代弹性与价格弹性呈正比例关系。Rodrik认为,国际贸易程度的提高将使一国在进动中获取资源的种类增多而成本下降,从而使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的提升促使了劳动需求弹性的提高。接着,Rodrik还提出了劳动需求弹性三个变量的重要贡献:一是国际贸易中供求双方由于更直接交易的垂直移动,劳动需求弹性将带来更大的工资与就业变动;二是劳动需求弹性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非工资成分的增加(比如福利的增加)。此外,伴随国际贸易活动的积极发展,劳动需求弹性而非劳动价格的变动,可导致一国之内劳动需求弹性对其劳动力市场构成更为自由的需求压力,从而使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出更加积极的回应。

(二)实证分析

Slaughter在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方面做过系统研究。他对美国三十年来制造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美国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劳动力弹性变量,在行业内部隐蔽的技术、制度及国际贸易要素基础上进行了回归分析。他发现,在没时间变量条件下,生产性劳动力弹性在产业中变大,达到理论的预期目的;而加入时间变量后此预期则不复存在。因此,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需求弹性理论部分成立,即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加大而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化莫测微弱。2011年,Hasan等对印度制造业二十年以来的数据进行了考察,并在印度劳动法限制基础上研究,结果印证了国际贸易自由化促使劳动需求弹性升高的理论预测:贸易自由化不仅使印度制造业的劳动弹性得以增升,而且这个增升伴随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加强着,并且这个增升对要素生产率是全方位带动的,还使印度制造业的工资与就业产生了巨大波动。周申对2003-2012十年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的贸易进口促使了工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增升。并且在世界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强的过程中生产要素替代的效应更加速了中国工业劳动弹性提高的步伐,替代效应在中国贸易劳动弹性中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渠道日益丰富多彩。同时指出,即使世界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的工资及就业的影响不明显,但仍可以通过提高劳动需求弹性的作法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

结论

本文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影响、就业影响及劳动需求弹性影响三个方面阐释了一种较为全面的国际贸易理论。理论从生产要素禀赋出发,以经济状况为基础,以科技发展为动力,详细阐述了工资、就业和劳动需求弹性在贸易发展机制上所应处的位置和应具的价值作用,并在实践上以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为背景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完善性与可行性。因此倡导发达国家在此理论指导的路径上要继续深入继续拓展,从而使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力市场转入全面、系统、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Biscourp and Kramaz.Employment akill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Firm-level evidence for France.Joua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1(26)

2.李礼,洪源.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2(8)

3.刘莹.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7)

篇2

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以出口导向型居多,并且其进出口额占有山东省总进出口相当大的比重,国际贸易会改变商品的价格,出口部门商品的价格会上升,进口部门商品的价格会趋于下降,这种商品价格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要素价格的变化,足见外商投资的产业和行业会改变山东省劳动收入分配。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引起收入分配的变化,外商着重投资的产业和行业,由于其发展迅速,使得参与其中的劳动力的报酬和劳动生产效率都会得到提高。而相对于发展比较慢的产业和行业,由于投资跟不上,使得参与其中的劳动力的报酬和劳动生产率都会下降。这样,不同产业、行业的职工的收入就会拉开差距,并有放大之势。也就是说,贸易结构会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导致收入差距的变化。

(二)FDI通过引进新技术影响收入分配

Dinopoulos and Segerstrom(1999)发展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指出贸易自由化会增加R&D的投入。假设R&D相对于最终产品的生产是技术密集型的,则贸易自由化会导致对熟练劳动工人需求的增加,从而提高熟练劳动者的相对工资。Acemoglu(1999)的模型也指出,在技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量的增加会提高技能丰裕型国家的技术升水而降低非技能丰裕型国家的技术升水。此外贸易会导致技术偏向的技术进步同时提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升水。山东引进外商投资初期主要集中在简单的加工装配型和低生产率、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外商投资逐步实现了向高生产率、高技术含量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尤其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吸收外商投资快速增长。随着外商投资的企业贸易量的增大,外商在R&D方面投入资金也逐年增加,企业产品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增加技术劳动的收入。从短期来看,这将会使技术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的收入进一步拉大。

(三)从劳动力需求看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FDI通过对外贸易,影响收入分配的直接渠道是就业。因而劳动要素的流动性和需求弹性在收入分配中占据重要位置。FDI会通过对外贸易这个中间环节增强FDI流入地区生产者所面临的商品需求弹性,表现为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距缩小。由于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商品的需求弹性也会影响到劳动力的需求弹性。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向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对高技术人员要求也就越来越多,高技术人员的工资会逐渐升高,而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对低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少,低技术人员的工资相对会逐渐降低。所以,低技术人员劳动力需求弹性较高,工资稍有提高,需求量就会下降很多,高技术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弹性较低,劳动需求曲线较陡峭。就供给弹性而言,低技术人员劳动力供给弹性较高,工资稍有提高,就会涌入大量劳动力,高技术供给弹性较低,劳动力供给曲线较陡峭。具体分析见图。

如图所示,曲线Ls1和Ls2分别代表了低技术劳动力和高技术劳动力供给曲线,低技术劳动力曲线比较平坦,工资的提高引起劳动力供应的大大增加,而高技术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对陡峭一些。而Ld1、Ld2和L’d1、L’d2分别是低技术劳动力需求曲线和高技术劳动力需求曲线,低技术劳动力曲线的需求弹性要高于高技术劳动力曲线的需求弹性,比较平坦一些。FDI的大量增加导致了山东省的对外贸易额的不断上升,也带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为(Q1 Q2+ Q’1 Q’2),但是对高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对低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在图上表现为L’d的移动幅度比Ld大。高技术劳动力的工资上升的快,并且最终W4大于W2。FDI的对外贸易促进作用会增加高技术劳动力与低技术劳动力的收入差距。

二、对策与建议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山东省FDI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会不断扩大。尽管FDI对山东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注意到,FDI对山东省的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调整和优化外贸商品结构。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也会影响到本省职工的就业和收入。过去,山东省的比较优势在于自然资源的丰富或劳动力资源的充裕,但是这种优势正逐步丧失。要切实转换贸易增长动力,实现由主要出口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制成品转换,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虽然短期内,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省内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长期内全省人员都会受益。

篇3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076-02

一、农村必要劳动力和弹性劳动力

(一)农村必要劳动力

为了确保我国粮食的总体安全,科学实施农业政策,在此提出两个概念,农村必要劳动力与农村弹性劳动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自给自足,当前我国粮食自给率达95%,同时食用油以及棉花等必需品的自给率也达到一地的程度。在此给农村必要劳动所辖的定义为:指为保证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安全,在现有生产能力下,为生产安全数量的农产品所需要的农村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的数量通常会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而上升,必要的劳动力和某一人口以及某一生产力的水平为同一个常量。我国农村的必要劳动力属于一个整体的概念,于此基础之上依据人口、耕地数量、质量、以及水资源和气候等情况,来确定各地区的必要劳动力,通常山区的必要劳动力比重相对于平原以及丘陵地区的较低。农村必要劳动力供给不可单纯地依靠市场进行调节,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二)农场弹性劳动力

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除了产出安全数量农产品,还存在其他产业,例如农产品的加工,交通运输以及旅游业,这部分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是依靠市场调节的作用,我们将这部分称之为弹性劳动力。之所以称之为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这些产业的对劳动力的需求能够依据市场来确定,随时变化,而不会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同时可以通过市场的运作对这些劳动力进行高效的配置。一旦城市存在需求,只要拉力足够大,便可以将农村的弹性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城市中。

(三)其他概念的界定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有农村剩余、富余劳动力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而农业是产业概念。农村除去从事农业之外,还能以进行服务业、旅游业、运输业以及工业,既能够于农村进行农业发展,城市同样可以发展农业,当然农业在农村是占据主导地位,而城市主要是以服务业与制造业为主导。

(四)提出农村必要劳动力以及弹性劳动力意义

农村必要劳动力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同时为政府制定惠农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而农村弹性劳动力的提出,一方面是为政府实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提供参考,农村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应该对必要的劳动力进行重要考虑,而不是将剩余以及富余的劳动力作为重点考虑。另外一个方面是利用弹性劳动力来针对城乡的劳动力开展调解工作,当一个城市处于发展的状态时,农村对城市进行劳动力输出,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农村又能够接纳返乡人员进行就业,在农村地区虽然工资较低,但是生活的费用也普遍较低,政府可以保证他们有事做,他们至少能够生产出生活的必需品。不然,一旦他们在城市失业,便会失去全部的生活来源,加入没有农村弹性就业便会给城市造成较大压力。因此,在文中引入农村必要劳动力以及弹性劳动力的现实意义较大。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地区转移

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向省会城市或是周边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广东、浙江以及江苏等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是创造我国人口红利的主要地区,与此同时,劳动力的转移所形成的劳务经济同时也为农村地区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了其生活的水平。而弹性劳动力的转移,应主要依市场进行调节。向有需求的城市输入劳动力,前提是保证农村要有必要劳动。

(二)就地转移

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之后,依据当前的生产形势,农村的劳动力主要呈现为季节性的剩余,在农忙时期通常出现短缺。因此往后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主要为就近转移,使他们变为弹性劳动力,亦工亦农,在农忙的时候,能够从事农业生产,闲暇时也已便可发展其他行业。当前的农村地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我们应改变这种现状,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产业,例如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可以发展旅游业,自然条件较好的可以发展种植业,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等。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影响思考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虽然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村收入,有效缓解了耕地紧张。但同时也给农村地区的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之后,城市的发展进程放缓,而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为了发展农村貌似不应该进行劳动力转移了,尤其是高素质的劳动力,但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促进我国由农业社向工业社会转变,则进行劳动力转移时必须的。

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造成的各种困扰,往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有:就地转移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之外的产业进行转移,亦或是直接转移到附近城镇,在农忙时候一边能够及时进行农业生产。再者就是将传统的农业替换成现代农业,以次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形成剩余劳动力,之后再将这些劳动力向有需求的地方转移,还有一个方式便是实现全员转移或是隔代移民。

参考文献

篇4

课程代码:0332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而言,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定义为一种

A.不足性 B.充足性

C.永久性 D.暂时性

2.主体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得效用必须满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A.多重相交 B.无相交

C.相切 D.完全重合

3.当决策主体家庭成员处于就业一非就业无差异境界时,此时的工资率就是

A.劳动供给价格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

C.市场最低工资 D.市场工资

4.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从根本上导致了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

A.垂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D.向右上倾斜的直线

5.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研究中,“蛛网稳定条件”是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数量小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6.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这说明劳动力具有

A.不可分割性特点 B.生理性特点

C.能动性特点 D.主观性特点

7.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假定条件是

A.企业规模变化 B.企业规模不变

C.工资率变动 D.工资率不变

8.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弹性会

A.不变 B.上下波动

C.越小 D.越大

9.经价格指数修正,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的是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10.产品市场垄断对经济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B.增加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C.减少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D.减少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11.员工在接受特殊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

A.高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B.低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C.等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D.等于受训期间企业支付的全部培训成本

12.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是

A.劳动量以劳动的最小单位时间计量 B.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计量

C.劳动量以劳动的标准时间计量 D.劳动量以工人合格产品数量计量

13.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A.劳动力的生产成本 B.劳动力的教育费用

C.劳动的心理成本 D.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14.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研究对象是

A.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B.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C.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D.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5.劳动关系的核心是

A.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意志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16.由于垄断或寡头部门的企业要求增加他们的利润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称为

A.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7.工会对工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

A.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B.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C.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D.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18.有关自然失业率错误的描述是

A.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

B.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C.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的失业率

19.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实行的原则是

A.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B.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C.参照企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D.由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工资水平

20.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提高就业水平常常会导致

A.政府财政盈余 B.政府财政赤字

C.抑制通货膨胀 D.减少社会总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A.企业利润 B.企业规模

C.教育年限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E.经济周期波动

22.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有

A.以认识主观世界为目的 B.以认识客观事实为目的

C.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D.得出的结论具有主观性

E.得出的结论不可检验

23.人力资本的特点有

A.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B.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持久性的收入

C.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并积累的,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投资以后,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永久性的收入

E.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相似,投资者要承担投资风险

24.下列属于最低劳动标准的内容有

A.最低工资标准 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就业年龄标准 D.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标准

E.关于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25.下列方法中能减少摩擦性失业的有

A.增加就业机会 B.对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C.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 D.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E.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27.劳动力供给

28.结构性失业

29.摩擦性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本质含义。

31.简述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路径。

32.简要回答延期支付的优势。

33.简述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相比,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某运输公司把员工划分为司机(设为A类)和维修(设为B类)两类工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调整中发现,司机工资上涨了10%,却引起公司对维修工人的需求减少了5%,试计算这两类工人的交叉工资弹性并判断其关系。

35.题35图是描述某地区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洛伦茨曲线,假设A的面积为0.12,B的面积为0.38,试计算该地区的基尼系数并请说明该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论述资本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影响。

37.试论述产业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会不会传导到社会,会不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这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失业。可以说,失业是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的最基本链条。有的学者对于就业问题甚至用了这样的说法:人们在买房子的时候,强调的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在经济危机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业。

篇5

中图分类号F241;F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1-0140-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1020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本、资源、环境等硬约束下难以为继,已经不能适应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升级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课题,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渗透日益增强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1]。同时,开放经济倒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2009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出口形势的恶化对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造成了市场压力,迫使企业转向技术难度更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低技术产品在市场困境、成本压力、产业政策下逐步实现升级。在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深入开展同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经历就业迅速扩大、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同时,就业形式和就业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过程又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通过扩大对外开放而实现的 [2]。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就业市场压力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对于那些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和严重依赖外资的产业部门,就业问题更为严峻。2012年,不熟练劳动力“短工化”现象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市场特征和社会问题被广泛关注,劳动者频繁更换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弊端,例如就业质量低下、劳动者漂泊无依感增强、社会管理成本增加、就业市场波动加剧、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那么,如何衡量就业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中国产业转型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中国出口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就业风险呈现怎样的差异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正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产业调整和贸易开放宏观背景下,本研究对高、低技术两种产业的劳动需求波动进行比较,期望能为我国产业调整下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提供有价值的思考角度,为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减轻就业波动、完善就业保障带来政策层面的启示意义。该研究能够从三个层面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国家层面,劳动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安定。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成员一直在换工作,人口流动异常频繁,增加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人口频繁流动和迁徙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子女教育不连续、户籍人事关系调动、社保养老的缴纳等,都会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检验产业转型及贸易开放过程中劳动市场尤其是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以为我们认识就业市场波动、防范就业风险、维护社会安定提供一个新颖的角度,把握两者之间关系的规律性,在政策层面做到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减小社会运行成本,更有针对性地搭建预警、救助、培训、再就业等就业服务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企业层面,劳动市场波动增大不利于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转型升级,员工频繁跳槽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的集聚与积累,尤其是对于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的中国企业,稳定劳动关系、打造稳固的人力资本团队更为重要,本文在贸易自由化宏观背景下检验高新技术企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变化,可以为企业主动建立适应自身状况的劳动保障体系带来某些启示;劳动者层面,就业的平稳性和连续性事关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会给劳动者带来焦虑和不安定感,本文基于劳动者的就业风险,判断产业转型升级为就业波动带来的影响,相应改善措施的推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1劳动市场波动的衡量及作用机制

1.1劳动市场波动和风险的衡量

劳动市场波动以及就业风险一般用劳动需求弹性来度量。本文中劳动需求弹性指劳动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即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的弹性,劳动需求弹性反映劳动市场的敏感度,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意味着外生冲击发生时将会导致较大的就业波动和就业风险。劳动需求弹性受到外生冲击后的变化是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重要考量方面。因此,劳动需求弹性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劳动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劳动市场结构的敏感度,劳动需求弹性的增加意味着外生冲击将会产生较大的就业波动和就业风险,会影响到收入分配、就业风险、工作的稳定性与劳动雇佣关系[3],较大的劳动需求弹性会给劳动者带来焦虑和不安定感,从而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面评估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将有助于针对性地完善就业保障制度以减轻劳动市场波动、化解劳动者就业风险。

1.2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机制

最早进行劳动需求弹性的关系研究的是Rodric,他总结了劳动需求弹性上升会带来三个重要的后果[4]:

一是劳动需求弹性提高将导致非工资劳动成本由雇主向劳方转移,劳动者将承担更大份额的非工资劳动成本;二是在外生冲击导致劳动需求变化时,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将导致更大的工资和就业波动。劳动需求弹性较大的情形下,劳动需求曲线更为平坦,工资增长的幅度以及就业增长量都要大于劳动需求弹性较低的情形;三是在享有超额利润的企业中,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将增强资方的地位,削弱劳动者在企业盈余分配谈判中的话语权,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的租金[5],工资议价实际上是劳动者与雇佣方相互博弈讨价还价确定如何分配共享企业租金的的过程,基于该视角,劳动需求弹性增加意味着工人的可替代性增强,进而博弈力量受到制约,所获租金份额下降,进一步的后果是工会地位及其影响力的下降。IMF的研究指出劳动需求弹性的上升可以解释收入中工资份额不断下降的现象[6]。

其他学者如Scheve和Slaughter [7]从不确定性角度阐述了劳动需求弹性与就业稳定性的关系。他们认为劳动者的就业安全与工资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不确定性大的工作会给劳动者带来较大的不安全感,也就是说,厌恶风险的劳动者更偏好较稳定的工作。外资企业劳动需求弹性较大可以部分解释外资企业工资较高的现象,因为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意味着更大的就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增大要求更高的工资来予以补偿。Fabbri, Slaughter & Heskel [8]也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增加可以有力地解释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劳动者的工作不安全感越来越严重,表现为较剧烈的收入波动,越来越短的工作合同期限等;其次,劳动需求弹性有助于解释工资谈判相对力量的演变,劳动需求弹性增加将会削弱劳动者在工资谈判时的地位。Bertrand [9]认为劳动需求弹性可以影响劳方与资方共担风险的比例,例如劳动需求弹性较大的情况下,处于强势地位的资方可以签订长期的固定工资合同,这样劳动市场的波动风险就完全由劳动者来承担。

Slaughter [10]最早对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运用美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估计了生产性劳动力和非生产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然后引入贸易、技术、劳动力市场制度三类解释变量检验贸易自由化是否增加劳动需求弹性,共采用了10个贸易变量、3个技术变量和1个劳动市场制度变量,得出1960-1990年美国行业整体以及五个细分制造业行业的生产性劳动力变得更富有弹性,非生产性劳动力弹性没有增加,但有稍微降低。Krishna, Mitra & Chinoy、Fajnzylber & Maloney、Haouasa & Yagoubi、Bergin、Feenstra & Hanson [11-14]等分别对土耳其、拉丁美洲国家、巴基斯坦、突尼斯、印度的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由于各文献使用的数据、模型、变量、计量方法存在差异,致使实证结论并不一致[15]。

在研究我国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问题中,大部分文献集中于对水平变量如就业、工资收入、非熟练劳动力与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劳动要素市场扭曲、女性就业与家庭收入不平等、户籍与收入等的影响方面[16-23],但是劳动市场波动这个隐蔽但很重要指标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我国劳动需求弹性方面的研究做出创新性工作的是南开大学的周申以及盛斌和牛蕊 [24-26,3]。周申首次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劳动需求弹性进行了检验,证实了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能够在统计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显著地增大劳动需求弹性;盛斌和牛蕊利用中国产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进口贸易能够显著提高劳动需求弹性,而出口贸易和汇率则会降低劳动需求弹性。上述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不足是所运用的数据均为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应用行业数据进行研究相对于企业层面数据只是次优的,因为行业面板数据无法满足劳动供给完全由弹性的假设,因此无法克服劳动需求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和异质性问题,同时以上研究也缺乏必要的稳健性检验。

在推导劳动需求模型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大型微观企业数据库检验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和就业风险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考察我国贸易开放对两种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丰富现有的文献体系,同时对于产业转型和贸易开放双重背景下识别我国的劳动市场波动状况、维护就业市场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2模型、数据及计量方法

2.1模型

为了说明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差异以及贸易开放对这种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借鉴Krishna, Mitra & Chinoy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11],并做出进一步改进:即假设每个企业具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假设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有多个生产厂商,出售相近但不同质的商品,厂商之间不存在战略互动,但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有一定的定价权。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要素供给为充分弹性。因此,产业j中的企业i的逆需求函数为:

2.2数据

本文所用的企业层面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维护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区间为1998-2007年。该数据库提供企业劳动力人数、工资、总产业、工业增加值等关键变量信息。企业数量在1998年为165 118家;至2007年增加到336 767家,占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95%左右。

按照技术水平的高低,将35个部门分为两类:高技术产业部门与低技术产业部门,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劳动需求结构及增长速度、劳动――资本投入比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受到外部冲击时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也不相同。尤其在中国现阶段,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处于国家战略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劳动力由低技术部分流向高技术部门,因此有必要比较考察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的劳动市场波动受到的不同影响。

本文采用两种分类方法对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进行划分,分别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第一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下简称《高技术年鉴》)中高技术产业的分类目录,高技术产业包括核燃料加工、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公共软件服务等部门,其余的其他制造业部门划为低技术产业;第二种是借鉴盛斌和牛蕊(以下简称“盛斌方法”)研究中对高技术产业的分类,具体地,高技术产业部门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部门为低技术产业。

按照《高技术年鉴》分类为例,图1描述了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劳动需求增长率的对比。可以看到,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增长要快于低技术产业部门,在2007年,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较2006年增长4.46%,而低技术产业劳动需求增长率只有2.60%。

3实证结果分析

3.1产业转型中的劳动市场波动

对依据两种分类方法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应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对式(11)进行估计,同时控制企业规模和年份固定效应,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应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汇报在表2中。结果显示:

(1)两个部门lnWijt的估计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例如按照盛斌方法划分,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

求弹性值为-0.265,而低技术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为-0.260;以《高技术统计年鉴》方法划分,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弹性值为-0.272,而低技术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为-0.258。这与Hamermesh[30]所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15~-0.75之间”的论断相符,说明利用此模型估算的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在合理取值范围内,意味着当外生冲击致使工资价格上升(或降低)1%时,高技术部门企业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65%-0.272%,而低技术部门企业的劳动需求将减少(或增加)0.258%-0.260%。

(2)高技术产业的劳动需求弹性绝对值相对较大,并且在两种产业划分方法下实证结果呈现出良好的稳健性,说明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劳动需求比起低技术部门更富有弹性,意味着我国产业由低技术产业升级为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劳动者将面临增大的就业风险和收入波动。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产品没有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见图3和图4),最终产品容易被替代,意味着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引致该产业部门对劳动需求的弹性较大;二是相比较以低廉的不熟练劳动力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低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的熟练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在遇到诸如贸易自由化等外生冲击后,这些成本比较高的要素可能被国外成本低的其他中间投入品替代,导致劳动力市场波动加剧。

篇6

弹性就业产生于20世纪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就业形式而言的不限劳动场所、不限劳动时间、不限劳动报酬的一种极具灵活性的就业形式,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家庭就业、自主就业等多种形式。对于弹性就业产生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做过不同的研究,但大都集中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本文从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两个方面来阐述弹性就业产生的原因。

雇主对弹性就业性质劳动力的需求分析

本文从雇主的雇佣工人人数和人均工时的决策安排角度分析了弹性就业产生的原因。

(一)相关概念

1.劳动成本。劳动成本指由于雇佣了工人而产生的用于工人的支出,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可变劳动成本(随劳动时间的长短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二是准固定成本,一般是指非工资成本即不随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其内容包括:企业新雇员的雇佣和培训成本、法定的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等。

2.边际劳动成本。边际劳动成本是指因增加一单位劳动雇佣量或增加单位平均劳动时间而增加的成本,分为两类,一是保持现有的平均劳动时间不变增加单位员工雇佣量而增加的成本(用MCM表示),二是保持现有员工雇佣量不变,延长现有雇员平均工作时间1小时所面临的成本(用MCH表示)。

3.边际劳动产出。边际劳动产出是相对于边际劳动成本而言的,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劳动的变化所引起的产出量的变化,即产出量的变化额与劳动单位变化额的比值。边际劳动产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其他条件和平均工时既定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名工人所引起的产出的增加额(用MPM表示);另一种是在其他条件和雇佣人数既定的条件下,平均每名工人增加一个工时所增加的产出量(用MPH表示)。假定MPM、MPH都大于零,且随着雇佣人数和平均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即遵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二)模型构建

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只有在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的边际收益时,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劳动边际收益=劳动边际产出×竞争市场下的产品市场价格),即只有在以下两式同时成立时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MCM=MPM×P ①

MCH=MPH×P ②

由①式得 :P = MCM/MPM③

由②式得 :P= MCH/MPH④

由于P是竞争市场下的产品市场价格,所以③、④式中的P为同一数据,即

MCM/MPM=MCH/MPH ⑤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只有⑤式成立时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如果MCM相对于MCH上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用工时替代人数,即减少雇佣量,增加人均工时(即通常所说的加班)。

(三)模型分析

如图1所示,在企业规模较小、员工数较少时,增加雇佣员工数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小于延长平均工时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表现在MCM

MCM/MRM、MCH/MRH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图2中的B点。在长期,企业不会停留在现有规模,仅仅追求较小规模下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利润的无限化。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企业长期追加劳动投入时, MCM/MRM>MCH/MRH 者的上升速度大于后者。MCM相对于MCH上升,因此理性的雇主偏好于以延长平均劳动时间来代替新雇员的雇佣。即使在短期,MCM/MCH也存在着如图3所示的关系,随着加班时间的增加二者的比值也逐渐增大,从而造成了MCM 相对于MCH的提高,理性的雇主也会偏好于用延长平均劳动时间的办法减少新员工的雇佣量。当市场中的多数雇主都注意到这点时,劳动力市场中将产生大量等待就业的准失业人员。这些准失业人员的存在为弹性就业的产生创造了劳动力的准备。

在竞争性的环境中,企业产品的需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每月、每周都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许多企业发现,维持存货的成本远大于保持产品的及时供应所带来的收益。因此,许多企业便采取了加班加点的方法来吸纳产品需求的波动。同时,近年来政府也越来越注重员工权益的保护,使得MCH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在此情况下,许多企业开始寻找既能吸纳产品需求的波动又不会带来较大成本的途径。弹性就业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弹性可满足企业的这一需求,弹性就业者可以在企业的产品需求旺季为企业服务,需求淡季离开企业另寻它途,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满足了准失业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弹性就业便由此产生。

弹性就业的产生和发展会受到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的影响。本文仅以非全日制就业为例来说明政府政策对弹性就业的影响。如图4所示,假定在企业的生产中,全日制工人和非全日制工人是相互替代的,如果相对于全日制工人而言非全日制工人的劳动成本或准固定劳动成本下降,则非全日制就业比例增加,相反则会下降。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企业的等成本线和预算约束线相切于A点,此时的非全日制就业人数为D点所代表的数字。当政府制定了保护非全日制就业人员权益的相关法律,规定了非全日制工人也同样可以享受解雇和怀孕津贴后,企业的预算约束线将发生转动,和新的等成本线相切于B点,此时非全日制就业人数为C点所代表的数字。非全日制工人减少的绝对数小于全日制工人增加的绝对数,因为全日制工人的劳动成本仍高于非全日制工人的劳动成本。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当非全日制工人未能普遍享受健康保险时,一项强制雇主为所有雇员提供健康保险的政策会相应降低对非全日制工人的需求。原因有二:第一,雇主目前提供的健康保险很少包含非全日制工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些使用非全日制工人的企业将面临较大幅度的成本增加;第二,强制性健康保险相对于延长工时减少雇佣量而言,将会增加雇佣工人的准固定成本,因此,相对全日制工人来讲,增加了雇佣非全日制工人的成本。

雇员对弹性就业追求所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分析

目前,关于弹性就业产生和发展的劳动力供给方的原因已得到普遍认同。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劳动力队伍中有孩子的已婚妇女随之增多,进入退休年龄的老年工人在增加,需要以工作收入维持学业的学生在劳动力队伍中比例也在增长。以上诸方面只是从宏观的角度说明了弹性就业产生的必要性。同时,此类劳动群体也大都属于收入中等偏下的低收入阶层,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或处于生命周期的特殊阶段而不能从事全日制工作。此类劳动者属于非自愿弹性就业者,也是弹性就业发展之初的主要从事者。

篇7

1.分行业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中国统计年鉴》将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行业划分为16个,分别为:农林牧渔水利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因为数据的限制,本文将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等4个行业合并记为工业,不考虑“其他行业”,这样,本文研究的行业划分为12个。

(1)分行业的一般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本文中的一般就业弹性指的是不分教育程度的全体从业人员的就业弹性,以区别于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弹性。《中国统计年鉴2002》的数据表明,我国1990年的从业人员总计为64749万人,2000年的从业人员总计为72085万人,10年间从业人员净增733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另一方面,我国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548亿元,2000年的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为89442亿元。按实际GDP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为10.3%。按1990—2000年的平均水平计算,我国的一般就业弹性仅为0.07,也就是说,GDP每增加1%,吸纳的就业人口的增长率为0.07%,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从12个不同行业的一般就业弹性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就业弹性大,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就业弹性在0.3-0.7之间;第二组的就业弹性较小,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就业弹性在0.1-0.2之间;第三组的就业弹性近似为零或为负数,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就业弹性在-0.1-0.05之间。

用1990-2000年的一般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一般就业规模计算就业直接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12个不同行业的一般就业效应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就业效应较大,包括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就业效应在3-17万人之间;第二组的就业效应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效应在0.2-1.2万人之间;第三组的就业效应为零或负数,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

从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就业弹性最高的6个行业正好也是就业效应最大的6个行业。这6个行业分别是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

(2)分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中国统计年鉴1993》的数据表明,199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大专以上)为1212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7%。因为2000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没有给出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具体人数,本文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一书中给出的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重,乘以《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给出的我国2000年从业人员总数,估计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人数为3366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66%。[1]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净增21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7%。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为1.07,也就是说,我国GDP每增加1%,吸纳的高等教育人口的增长率为1.07%。在新增受过高等教育从业人员中,新增普通高校毕业生814万人,占37.9%,用这一比重乘以高等教育人口的就业弹性,可以大致估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弹性约为0.4。

从12个不同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大,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就业弹性在3-15之间;第二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较大,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贸易和餐饮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就业弹性在1-3之间;第三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小,包括工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就业弹性在0.3-0.5之间。

用1990-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规模计算高等教育就业直接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受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12个不同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大,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就业效应在5-14万人之间;第二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较大,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就业效应在2-4万人之间;第三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小,包括建筑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就业效应在0.4-1.7万人之间。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同时高等教育就业效应大的行业,有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

从12个不同行业的增加值弹性来看,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72(统计显著性水平为0.01)。也就是说,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就业的形势与趋势与一般就业的形势与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既可以促进一般人员的就业,同时也可以促进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但是,个别行业也有例外,像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可以吸纳较多的一般人员就业,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大;相反,尽管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对一般人员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大,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分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本文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等3个直辖市(简记为京津沪地区);第二类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8个省份(简记为东部地区);第三类为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7个省份(简记为中部地区);第四类为西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被合并进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份(简记为西部地区)。

(1)分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从四个不同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为负,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京津沪地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一些老的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冗员现象;东部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较小,仅为0.04;而中、西部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相对较大,分别为0.09和0.08。

用1990-2000年的一般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一般就业规模计算就业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地区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四个不同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京津沪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为负数;东部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相对较小,仅为8.97万人;而中、西部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相对较大,分别为16.6万人和15.9万人。从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四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是一致的。

(2)分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从四个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小,仅为0.3;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次之,为0.66;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相对较大,为0.83;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大,为1.08。另外,从表2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就业弹性大的地区,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也大。

用1990-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规模计算就业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地区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四个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小,为0.83万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相对较大,分别为6.81万人和6.82万人;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大,为8.02万人。此处就业效应的大小与人口规模有很大的关系,京津泸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从绝对量看虽然不大,但是相对于人口规模来看并不少。从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四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也是一致的。

二、高等教育就业的“相对密集程度”

由于各个行业对受高等教育者的需求不一样,并且受高等教育者对各个行业的偏好也不同,因此,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行业分布与一般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是不同的。本文使用“相对密集程度”来衡量上述差异。某一行业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就等于该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与全部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之比。“相对密集程度”指数大于1,表示相对而言该行业是高等教育密集型的或知识密集型的。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计算分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

篇8

2O世纪9O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失业人口的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是解决我国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问题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十五”计划也顺利完成。但同时由此带来了就业和再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系,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 题的基本前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也一 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衡量两者关系的最常用指标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所谓就业弹性 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 的变化的百分比。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就业弹性的强度和方向也会有所不同。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对就业弹性不仅要看到表面数字的变化,还应分析引起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决定了就业弹性的变化。一定数量的就业人员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成本的单位成本,所需资本比例和就业成本相对低一些,就业弹性就高。在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且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就业弹性无论对就业还是再就业都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时候。应该统筹考虑经济增长的目标和充分就业,以期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和再就业的良性互动。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就业弹性的计算其范围通常情况不是就某一企业而言。而是一个国家或 某一个地区。其计算所用的时间段应是若干年。我国在“十五”期间,即从 200l-2005年间的就业弹性如表1。

表1 我国“十五”计划期间的就业弹性系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00-2005)

从表 1中可以看出。“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经 济增长整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就业增长率却基本呈下降趋势。就业弹性基本呈下滑趋 势。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过程中。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虽然总 就业人员在逐年增多,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徘徊不 前,失业问题形势严峻。就业容量亟待扩大。

二 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不同层次的就业人员积极参与到三次产业中提供了契机,进一步挖 掘了产业内部潜在的就业岗位,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扩大了就业容量,但三次产业 对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呈现较大的差异性,见表 2和表 3。

表2:“十五”期间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与就业增长率的关系

表3:“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关系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2001--2005年《国家统计鉴年》

(1)不同产业类型的发展差异。在整个“十五”期间,三次产业的发展无论从就业率的增减 还是弹性系数的变化,就业容量都发生较大的差 异。首先从第一产业来看,虽然其保持了平均 3.9%的增长,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剩 余人员增多,不能再吸纳就业人。就业增长率从 2001年的 1.3%下降为2005年的约 -5.4%,就业人员总的趋势是急剧减少,相应的第一产业 的就业弹性系数也从 O.46下降到到“十五”末的 -1.04。产生负就业弹性,出现“就业紧缩”这一 现象(经济持续增长、总人口增加情况下就业总规模减少的现象称为“就业紧缩”),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其次,从第二产业来看,其发 展速度最快,但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系数较低,只 有约 0.27,也就是说 GDP增长 1%,劳动力只增 长O.27%。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其发展最快,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从 2001年的8.7%增加到“十五”计划末的l1.1%。 第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虽不如第 二产业,但其弹性系数从 2001年的 0.28达到 2005年的约0.9l,就业容量不断扩大。

(2)就业成本的差异。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密集行业。就业弹性系数大。但是由于规模太小,吸纳的劳动力太少。从对劳动力的边界需求看。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要多。按 2003年的现价来计算,第二产业的 1亿元产值所需的劳动力是2 630人,第三产业 1亿元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是 5 000多人,第三产业需要的劳动力亿元产值是第二产业的两倍多。从边际产值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简而言之,如果第二产业增加亿元产值,需要增加的劳动力数量,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要多得多。第二产业的1亿元边际产值对劳动力需求在2003年是391人,而第三产业高达2000多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 5倍 J。因此,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依靠第三产业的增长就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大幅缓解就业压力。

三 政策建议

当前就业问题已经关系到我国改革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提高就业容量的关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它在整个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首先,在整个“十五”期间,第三产业无论就业增长率还是其弹性系数都逐年显著提高,就业容基不断扩大,但自身的比重较小成为 制约着其在整个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因素;其次,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调整需求结构,这主 要表现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严重,投资比例过大,消费比重太低,第三产业作为 为居民及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居民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已成为第三产业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 因。拉动消费需求就需要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因此逐步调整收入 分配政策,较快地提高城乡中低收人阶层的收入, 变“葫芦型”消费结构为“橄榄型”消费结构,这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着力点。

(2)保持第二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尽管近 年来其就业增长率较之第三产业增长较慢,就业 弹性有下降的的趋势.但第二产业不仅为第三、第 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支撑点和源动力,而且同时其自身就业弹性仍有很大的回升空间。

(3)加快城市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城镇和农村的有序转移也是扩大就业容量的有效途 径。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大中城市中的一些 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急剧增加,竞 争优势逐步丧失,应该加快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以带动小城镇、乡镇企业和农村的协调发展,缓解 第一产业由于“就业萎缩”而导致的大量未就业 人员,同时也缓和农村过多的富裕人员进入城市 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次产业的平衡协 调发展。

(4)加强教育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相对提高,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素质。目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张就业容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下岗职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难以适应从事第三产业的要求。第三产业是在第一、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快速发展起来并为现代产业和人们提供服务的。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培训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5)加强城市化建设。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就是就业劳动力的城市化或劳动力的非农化。城市化对于扩大就业总量和城市就业是有利的。从中国1978~1997年的历史纪录看,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29.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4.04%,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2.55%。显而易见,城镇从业人员的增长比农业从业人员的增长快得多。

参考文献

[1]赵晓,王红茹等.中国经济高增长为何带不来高就业 [J].中国经济周刊,2005,(5):

篇9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陕西就业总体绝对数量是增长的,但增长速率下降,出现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具体到各个层次又有所不同,就城乡看,城市就业增长率高于乡村,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率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就业增长率高于国有企业。

一、陕西就业供求现状分析

对陕西就业市场的分析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供给的分析主要包括供给总量、供给结构和供给弹性几个方面,需求的分析主要从需求总量、需求结构和就业弹性几个方面分析。

(一)就业供给分析

1.供给总量。2002年,陕西省人口总数为367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约为2588万人,1990年~2002年间,陕西人口增长了11%,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17%,二者之比为1.51:1。2002年陕西实际从业人数为1874万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仅为73%。①如果再计算农村和城市的隐性失业人数,则可得到如下结果:农业隐性失业的测定可用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历史时期中,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如果有多出来的部分就可以看作为农业隐性失业,按此方法计算的农业隐性失业率为10%~16%。0城市隐性失业的测定可以从国际劳工组织和中国劳动部在1995年联合进行的一次“企业富余劳动力调查”所得数据中看出,该数据显示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左右。据此推算,陕西省的隐性失业人数约为230万人,陕西的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如果按80%计算,则陕西的失业人数合计为410万人左右。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居第8位,在土地、资本等资源都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人口的相对充裕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供给结构。2002年陕西第一产业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比重的53.5%,第二产业从业人数30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16.5%,第三产业从业人数56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0%。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这是中国多年僵化的农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的结果。如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不准农民搞其他副业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的规定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的生产空间。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得到了纠正,但仍存在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许多限制性制度措施,如农村人口的户口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这些制度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农村人口转移的成本。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也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

3.供给弹性。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的弹性。在特定的工资水平上传统部门可以向现代部门提供无穷无尽的劳动力供给。在现阶段,由于劳动力绝对数量很大,而现有的现代部门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故可以近似地认为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弹性。

(二)就业需求分析

1.就业需求总量分析。从国民经济账户讲,供给恒等于需求,即G=L*P①;G表示产出,L表示劳动力人数,P表示劳动生产率。由公式可推导出本期劳动力需求量L叶=(1+g—P)k一】②;g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P表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k一】表示上期劳动力需求量,k表示本期全部劳动力需求量。2002年陕西实际从业人数为1874万人,与供给人数相比,失业人数为410万人,约占劳动年龄人口的16%。

2.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关系的最常用的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近20年来,陕西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详见表1)。

陕西的就业弹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就业弹性却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单个产业的就业弹性还是总弹性均呈不断下降趋势。200年就业弹性系数只有0,07,而1990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是0,19这表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②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1978年~2001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3,第二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18,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57。该数字表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有很大吸纳就业的潜力,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第一产业但幅度降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

3,劳动就业贡献率分析。合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运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劳动就业贡献率进行分析,主要比较不同时期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它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除了第三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略有上升外,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幅度都很大,它表明第三产业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提高就业方面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缓慢,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出现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随着工业化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资本深化”现象,劳动就业贡献率下降。

二、影响陕西就业的因素分析

陕西就业市场不仅存在总量的不平衡,如供过于求,也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平衡,如产业就业结构的不对称,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第一产业却集中最多的从业人员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

(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托达罗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由于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导致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的速度快于工业部门创造就业的速度,失业因此更为加剧。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测算,陕西城市化水平为32.3%,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lO.8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列第20位,与人口规模基本相同的福建比较,比福建低20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不断被强化而不是减弱。与此对应,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的2.24倍增加到90年代的3.23倍,其结果是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明显低于城镇职工,更别提保险福利方面的保障。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医疗、住房等福利制度改革进程的加速,居民的不确定性增加,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不断减少,同时农民的低收入使得消费需求受到极大制约,消费不足必然会影响投资需求不足,因为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从而阻碍经济的增长,阻碍工业化的进程。

(二)经济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产效率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虽然是持续高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已放缓,1978年~1989年陕西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0,3%,1990年-2002年的增长速度是8,7%,④其原因是经济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而非生产效率的增长。所谓配置效率的增长是指资源和生产要素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地方流向高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或者从内点向边界移动。而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指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反映到就业的增长上,随着资源的配置逐渐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就业增长速度下降,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三)产业因素

首先产业结构变动升级不够,专业化程度低。根据卢中原(卢中原,2002)的研究结果,就全国而言,陕西的专业化程度由1990年的第15位下降到1999年的第25位。⑤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1980年陕西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到2002年则提高到66.5%。@而同年全国重工业所占比重约为61%;就比较优势行业而言,1997年农业是它的比较优势行业,在第二产业中,金属矿采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排名前两位的优势行业,而第三产业中占主导优势的产业虽然有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但行政机关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普遍比较突出。∞由于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在陕西形成比较优势的较少,结果是资本的回报率低,工业化水平降低。

其次农业发展滞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的投入还是农民应具备的人力素质上,陕西都比较滞后,农业的滞后发展反过来又阻碍了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发展的瓶颈

(四)体制改革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劳动力名义需求与劳动力有效需求差距缩小,反映在统计数字上是失业率增加,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出现不一致。我国的统计数字反映的是名义就业人数,并不反映企业的有效劳动力需求,因为国有企业的目标并非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它还承担了一部分政策性负担。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一方面一部分人员失业,另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时,企业的人员主要来自对冗员的充分利用,从而反映在统计数字上表现为失业人数增加。

三、政策建议

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具体针对陕西而言,有以下几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资源配置性效率增长转为生产效率型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解决陕西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平稳有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而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有赖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即从资源配置性效率增长转变为生产效率增长。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的本质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者说城镇人口)。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没有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而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发展动力,现代化也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产业聚集到大中小城市来或聚集到城镇来,才能解决人多地少,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城镇化应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相适应。

(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从产业类型看,三次产业内部都有潜在的就业岗位可以挖掘,其中第三产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主渠道。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是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过去的20年间,陕西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第三产业时,应考虑将现代的经营方式和科技运用到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发展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四)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篇10

均衡状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是瞬间完成的,其调整时间为零。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决定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是通过劳动力需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不受外力影响干扰。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有关数据表明,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量从2002年的134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448万人,同时期研究生教育毕业生从8.1万人增长到31万人。毕业生数量在5年间增长了三倍多。而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数量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幅,这点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1)基本状态描述

由于影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因素极为复杂,完全揭示它们对供求的影响并不容易,在此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仅设定市场工资率是影响供求的唯一因素,则供给S和需求D都是工资率的函数。

图中,横轴代表就业L,纵轴代表工资率W,D为企业需求毕业生曲线,S为毕业生供给曲线。当工资率为We时,以We作为供给价格的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能够实现就业,以We作为需求价格的企业能够雇用到所需劳动力,此时,供给的决策主体获得最大效用;需求方满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形成一种相对静止、稳定的状态。此时,E为均衡点,由此形成的We和L为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

(2)弹性大小的确定

劳动力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称为需求(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需求(供给)弹性。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呈反向关系,因此需求弹性为负。劳动力供给量与工资率呈正向关系,其为正值。由于劳动力需求曲线都是在同一市场上无数企业需求曲线的叠加,有的企业对毕业生需求多,有的需求少,因此叠加后其曲线较为平缓。2.经济学分析

(1)起薪点下降

劳动力需求D与劳动力供给S共同决定均衡工资We,均衡就业量为L。在工资率不变条件下,其他因素的制约变化会引起劳动力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现假定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基本均衡的。由于受到高校连年扩招的影响,使得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发生移动。但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并无大幅度增加,表现为基本稳定,因此,假定需求不发生变化。此时,均衡工资We已经不再是均衡的了,在We水平下,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在需求和供给的作用下,特别是对就业机会的竞争条件下,会导致工资率W从We开始下降,在D和S1相交的E1点供求重新处于均衡,A点沿曲线S1向左下,E点沿需求曲线向右下运动,供求的运动趋向于均衡点E1形成新的均衡。由此,新的工资W1小于We,表现为起薪点的下降。

(2)就业率基本稳定下的就业量增加

在均衡工资率下降过程中,均衡就业量也从L变动到L1,均衡就业量得到了增加。显然,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虽然面临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和扩招带来毕业生人数大增的双重挑战,“十五”期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稳定在70%以上。2005年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2.6%。应该看到,在毕业生数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数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3)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弹性的变化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各类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毕业生们也在逐步调整心态,重新认识并定位自己,对初次就业的薪酬期望值已经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另外,随着博士、硕士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近几年也出现了博士生挤压硕士生、硕士生挤压本科生的就业现象。因此,由于毕业生自身内部原因以及外部等原因的综合作用,整个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必将表现的平缓,如图所示,S移动到S2。

(4)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对校别、地域、性别、文凭或证书等方面的歧视现象,究其原因是存在利益考虑。比如女性毕业生在婚育期间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工作。而企业在此期间不能降低她们的工资待遇标准,而且不能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为此不得不进行暂时性的调整。相比之下,招用男性毕业生就会省去时间和资金成本。

(5)政府作用的体现

出于对各自收益成本的考虑,毕业生对预期薪酬的降低速度要迟缓于企业起薪点的降低速度,二者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如图所示,此时We是毕业生调整后的薪酬期望值,在毕业生就业供给曲线弹性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受到人力资本投资作用的影响,毕业生预期薪酬的期望值基本维持在We不变,此时毕业生供给量为L3,而企业需求不发生变化时,企业需求量为L,两者之间就会造成L—L3的就业缺口,使得毕业生大量出现失业。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就业调整,使企业扩大需求量,使企业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研究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使毕业生正确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做好自我定位。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信息需求、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完整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加大对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研究工作。

2.政府部门应该做好政策的贯彻、修订与完善工作

(1)就业政策的贯彻与完善。在进一步落实完善当前毕业生有关就业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部门以及各级管理部门还应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有关毕业生就业规定进行修订完善。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安全阀。对暂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险服务以及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但现实情况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日益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大学生的价值。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当今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经济学分析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24-02

一、江苏省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特征

威廉・配第(1690)、克拉克(1940)、西蒙・库兹涅茨(1966,

1971)的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先会不断的向第二产业进行转移,然后会逐渐的向第三产业进行转移,其理论对江苏省的实证数据是同样成立的(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第一次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的下降,而对于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是逐渐上升的,在图中的前一段时间第二次产业的就业比重要大于第三次产业,而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的比第二次产业要快,大概在2006年第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超过了第二次产业,而且从图中还可以发现非农产业已逐渐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产业。

以上的理论总结出了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转移的规律,但是却没有研究不同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的变动情况,以下将用就业增长弹性这一指标对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度量。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是指产业就业的增长对产业产值增长的反应程度,等于产业劳动力的就业增长率初一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对弹性的计算这里采用对数形式,模型的设定形式为:lnLi=α+βlnGDPi+μi,其中Li表示i产业或行业的就业人数,而GDPi表示i产业或行业的产值,这里所计算的时间区间是1990―2009年,为了是对得到的就业增长弹性曲线更加的平滑,所以数据进行分组,而且前后两组数据有一定的重叠,对每组数据进行逐一的回归得到各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变化曲线(如下页图2所示):其中E指江苏省总体的就业增长弹性,E1、E2和E3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要大于第一产业,而第三产业要大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小于零,而且波动较大,而且从图中还可以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而从图1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了江苏省大多数的劳动力,而且由于产业将收入差距比较明显,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所以一方面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出现下降,可见江苏省的就业压力可能增大,在下文中将会对江苏省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非农产业就业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当消费需求的不足和投资需求的不足时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不足,而社会总需求的不足会引起劳动力市场是的需求不足,从而引起就业的不足,从凯恩斯的消费需求函数和投资需求函数可以看出,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而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是利率,所以收入水平和利率可能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另外,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就业存在双重影响,从微观角度看,若厂商在保持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若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则技术进步会对劳动力产业挤出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可能产生新的行业或是领域,而新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会推动劳动力的就业,从而创造就业,这是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除此之外,根据生产要素组合理论,因此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对劳动力就业产生影响。

以下将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以上的三个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将针对以上三个因素分别建立计量模型,三个模型分别是:(1)lnL=α+β1lnY+β2lnI+μ,(2)lnL=α+β1lngdp+

β2lnprice+μ,(3)lnL=α+β1lnK+β2lnTFP+μ,三个模型的运行结果如下:

由于模型3中TFP是根据江苏省整体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所以模型3不分产业,而是以江苏省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参数结果是β1=0.039,β2=0.040,R2=0.965,D-W=1.145,Prob(F)=0.00,模型通过相关检验。

从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同一因素度对不同产业的就业效应的影响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就业都是具有促进作用的,而资本价格则不同,其上升时,对第二产业的就业是起促进作用的,而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则存在负的影响;除此之外,要素禀赋结构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也不同,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价格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当相对价格上升时,劳动力就业数量会减少,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是同向变动的,当相对价格上升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是增加的,可见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影响不是太显著;从第三个模型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全社会就业的创造效应要大于挤出效应,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总体效应是其促进作用的。

三、相关的对策建议

首先,前文的分析显示,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要大于其他产业,所以为促进就业,应重点发展就业效应较大的产业;另外,由于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是逐渐上升的,而且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要大于第一产业,所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会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组织生产活动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产业或是企业的发展以带动劳动力的就业增长。其次,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在前文的分析中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和创造效应,在生产活动中因为采用新技术而替代劳动力的情况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这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不应该对此进行干预,因此为了促进就业,应该将技术进步向就业创造效应的方向引导,通过技术进步开创出新的行业或是领域,而新行业的发展,不会对原有的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而是增加了新的劳动力的就业,为了使技术进步向这一方向发展,具体的措施包括如对新行业或领域的开创者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减免税收等等。最后,要注重缩小居民收入,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若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将会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压力,所以推进城乡统筹的实现既能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又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非农产业的就业压力,而推进城乡的统筹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如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是有帮助的;另外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完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多种多样的收入分配制度,兼顾公平和效率,同时政府可调整税率,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以此达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

篇12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016-04

一、引言

灵活就业的快速发展是当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发展进程中显示出的一个共同趋势。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转轨期就业和失业压力的凸显,学术界对于灵活就业这一新型的就业形式给予了较多关注。从本质上说,灵活就业在当代的发展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主体(组织)和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者)在微观层面上以新的方式相结合的宏观表现。这种新的劳动力供求结合方式在实际中体现为组织日趋弹性的人力资源雇佣模式,它是催生灵活就业的根本动力。因此,组织人力资源雇佣模式的深刻变革是灵活就业这一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可以为灵活就业在当代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微观解释。

二、传统雇佣模式的产生及其特征

灵活就业是相对于传统就业而存在的新的就业形式。传统就业形式所依存的微观基础是组织的相对刚性的静态劳动力雇佣模式,而这种雇佣模式的形成和弹性化演变内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

经济发展史上的三次产业革命对工作方式、就业和劳动力市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一次产业革命引入了工厂制度,机械化工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工业革命前劳动力既有的工作方式并产生了很多新的工作。而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根本特征是旨在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大规模生产的普遍化。市场对相对同质产品的大量需求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的基础(Magnusson,2000)[1]。在这一工业经济充分发展的传统时期, 福特制成为居于主流地位的生产方式,大规模生产正是这种生产方式的重要表现。市场对大规模的标准化产品的无限需求是福特制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所以,福特制运行的市场条件是稳定、可预测的卖方市场。稳态市场环境决定了福特制下企业组织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生产任务的分工和专业化、集中决策、生产任务的技能要求最低化和等级控制(Boyer, 1989)[2]。福特制生产方式体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它通过工作的高度细分、专门化和生产的标准化来实现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就组织整体结构形态而言,福特制的企业组织是金字塔型的机械式结构(科层制)。

从工业化早期的工厂制度到福特制组织的发展逐步塑造了传统的劳动力(这期间劳动力并没有被视作人力资源)雇佣模式。刚性是这种雇佣模式最典型的特征,具体来说,其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1)固定的工作地点。生产资料集中于工厂使生产过程必须在工厂内完成,这使得工厂成为劳动力稳定的工作地点。(2)固定的工作时间。 在传统雇佣模式下,劳动力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标准工作时间是对固定工作时间的制度界定,每日八小时每周五日的工作时间是最为通行的标准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固定化使大规模生产下的分工与协作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率。(3)明确稳定的工作内容。工作设计是对组织进行工作划分并对每一种工作的职责和责任的界定。在传统的福特制组织内,工作设计强调对完整任务的高度分割和专门化,而且,每种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任务)被明确界定,这种窄幅的工作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工作的技能要求,使组织可以非常容易地为每种工作配置到相应的劳动力。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的常规性和稳定性,机械式的福特制组织中的工作设置也具有稳定性,而与此同时,每个劳动力在组织中的工作内容也是相对稳定的。在传统组织中,劳动力工作内容变化的主要致因是其在同类工作等级链上的垂直流动,而传统组织的多层级的金字塔式结构使劳动力直线流动具有较大空间。(4)长期的雇佣期限。劳动力需求是产品市场需求的派生物,因此,稳定可预测的产品需求也就使得传统组织的劳动力需求数量基本上趋于稳定,这是传统时期组织对其雇员的 “雇佣安全”(指长期的雇佣)这一隐性承诺得以存续的重要先决条件。传统的雇佣关系的主要体现为内部化雇佣。内部化雇佣关注的是组织如何运用内部劳动力市场或其它机制来吸引和保持长久的全职雇员,其侧重点在于稳定和控制劳动力。具体做法是雇主们通过培训,使雇员掌握稳定、专业的技术,并给他们提供长期的全职工作,以获取雇员的忠诚和工作保证,而雇员通常被承诺在组织内部会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进步。维持长期的雇佣关系是传统时代组织雇佣模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从宏观视角看,传统组织普遍采用的刚性雇佣模式为劳动力就业赋予了传统含义,标准化就业或正规就业等概念就是对传统就业形式的指代。

三、当代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推动当代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引发这场产业革命的关键因素。高新科技的发展首先使传统的产业结构面临着全面调整,主要表现在:经济重心由传统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生产部门逐渐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新兴的高新产业部门和服务业转移。其次,高科技的发展还全方位、深层次地改变了企业组织的生产和服务的技术以及运作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一个直接后果是企业间竞争的大大加剧。R.D’Aveni将企业组织所处的日趋高强度的竞争环境归结为超竞争。[3]超竞争的实质是竞争周期的缩短。在这种环境中,组织很难建立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即组织任何的竞争优势可能都是短期的、暂时的,都将会被竞争对手效仿、追赶或超越,而组织只有不断地打破现状,通过变革、速度、灵活性、创新才能获取竞争优势。超竞争环境中组织长期的成功不是维持原有的竞争优势,而是通过持续地创新赢得一系列暂时的竞争优势而达成的。

在这一时期,市场需求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和企业间激烈竞争引发的持续创新,顾客对商品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使得产品需求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市场需求不再具有同质性,多样化、个性化、易变性成为市场需求最根本的发展趋势,整个市场的主动权正在向买方倾斜。

信息发展驱动的超竞争和多变的市场需求打破了传统时期稳定的市场环境,动态、混沌、复杂和不可预测成为企业组织面对的新市场环境的本质特征。

企业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外部环境对其有直接影响。复杂多变的新环境要求组织必须具备柔性化能力。柔性代表着组织为了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而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其核心强调的是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柔韧性以及反应力。柔性的组织结构形态是组织柔性能力的根本依托。为了提升组织结构的柔性,越来越多的组织采取各种方式对仅在传统稳定环境中有效率的金字塔型的机械式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和重构,如扁平化、精简、流程再造、外包等等,新的具有柔性的组织形态是扁平型的、以团队为工作单元、基于工作流程、以顾客为导向的有机式组织。

环境对组织柔性能力的要求使人力资源在当代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在动态不确定的环境中,伴随着组织形态的柔性演变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应的创新,组织的人力资源雇佣模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刚性雇佣模式正在向弹性人力资源雇佣模式不断演进。

1. 工作地点的弹性化

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知识、信息逐步取代传统的物质资源,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为工作地点突破传统的地理位置束缚创造了条件。在动荡环境中,变革、速度、灵活性和创新的压力使组织在人力资源使用中越来越注重工作地点的灵活性。基于信息技术的“远程工作”是实现工作地点灵活化的手段,它使雇员可以在组织固定工作场所以外的任何最适宜的地点(家里、顾客所在地、上下班途中、卫星通讯办公室等等)高效地工作。包括IBM、HP、Dow Chemical等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把远程工作方式引入组织内。宏观数据表明,远程工作近年来正在迅速发展,1999年,欧盟国家从事远程工作的人数为9000万,约占劳动力总数的6%左右,根据预测,到2005年,远程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将达到11%左右(根据欧盟10个国家数据得出)。[4]另据估测,2005年美国将有9%的劳动力为远程工作者。远程工作的兴起,是现代组织对其雇员合理工作地点的重新确定,它标志着工作场所由传统的集中固定逐步向弹性分散化转变。

2. 工作时间的弹性化

工作时间的弹性化是弹性雇佣模式另一维度。显而易见,传统的每日八小时每周5日的刚性标准工作时间已无法适应动态复杂环境中柔性有机式组织的需要。对于很多跨国经营的企业组织来说,人力资源配置甚至需要达到24/7(每日24小时,每周7天)。工作时间的弹性化是现代柔性组织对雇员工作时间的创新性安排。其形式大体包括:(1)灵活工作时间计划。这是一种以核心时间为中心而设计的弹性日工作时间方案。核心时间(比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是每个全职雇员都必须工作的时间,而在核心时间之外,雇员可自主选择工作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但每日工作时间的总数要相当于标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数。灵活工作时间计划使雇员有了一定的日工作时间自主安排权。(2)压缩工作周制度。这种制度着眼于增大每周工作时间的灵活度。在实施这种制度的组织里,雇员每日8小时每周5日的工作时间被压缩在更少的工作日内,如每日10小时的4天工作制或者3天工作制。(3)年度时间总额制。在这种时间安排方案中,雇员和组织须事先约定一年内工作时间的总数,而雇员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的具体工作时间往往和组织的具体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在年度总工作时间的范围内,雇员的工作时间几乎具有完全的弹性。(4)非全日工作制。这是将雇员的工作时间确定在低于标准工作时间总数的水平上的制度。推行这种制度的组织通常仍会将部分雇员工作时间总数维持在标准水平(即全职雇员)。这是目前在组织内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弹性工作时间制度。(5)工作分享制。它是非全日工作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由两个非全日制雇员共担一个全日制岗位的工作。

3. 工作内容的弹性化

传统稳定环境中的机械式组织的工作设计突出专业化和职能的分立,雇员的工作内容狭窄而稳定,且其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多是直线型的(沿着等级链升迁),因而雇员的工作技能比较单一。在新环境中,柔性的有机式组织的战略必须随着市场变化不断地快速调整,组织的任务也因此不再具有传统时期的稳定性而是处于持续变化中,任务的多变性致使现代组织在柔性化过程中逐步摒弃了传统的工作设置体系而采用直接以任务为导向的灵活的工作设计:工作依据组织任务灵活划分;工作内容不再被明确界定;工作单元是团队而非个人。研究者称之为“无工作化”,并认为传统的工作概念已不合时宜。组织内的无工作化需要雇员具备对灵活任务的适应力,雇员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境下得以充分显示。因此,柔性组织非常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帮助雇员获得多样化的技能来提高其对多变工作任务的适应性,如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等等,这些方法均促进了雇员在多种工作种类间横向、纵向地流动,从而使雇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呈现出螺旋状而非传统的直线形式。

4. 雇佣期限弹性化

传统条件下建立在组织内部化雇佣机制上的所有雇员的长期雇佣安全在柔性组织框架下也难以为继。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配备最经济的劳动力数量规模是组织柔性能力的内在要求。Atkinson提出的弹性企业的雇佣模型可以有效地说明当代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新方式(Atkinson,1985)[5]。Atkinson将企业组织的雇员划分为核心员工群和员工群两个部分。核心员工是企业的主要成员,是组织内关键任务的承担者,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人力资本;而员工则负责相对次要的工作。两类雇员中,仅有核心员工可以获得全职工作并保有传统的长期雇佣安全(即组织对其有长期的雇佣承诺),员工属于短期雇佣,不具有长期的雇佣安全。而柔性组织的员工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还存在企业外部,外部员工主要是因为组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外包是现代柔性组织普遍使用的战略) 而与组织发生实质上的雇佣关系。

与传统时期组织雇员的刚性数量相比,对雇员进行核心和的分层配置使组织在雇员数量层面具备了弹性,而在深层次上,这是雇佣关系由传统的单一的内部化雇佣向内――外部综合雇佣发展的结果。

员工因在雇佣期限和工作时间等方面均不同于核心雇员而通常都属于非正式员工(这一概念主要在美国使用)。从当达国家组织的实践看,非正式员工主要包括:非全日制员工、租赁员工、临时员工、呼叫员工、契约公司员工、独立订约人等诸多类型。

雇佣非正式员工在现代组织内已相当普遍。以美国为例,在1997年,美国非正式员工总数(不完全统计)就已占到受雇者总数的12.5%。[6]研究表明,对组织来说,雇佣非正式员工除了可以满足组织在动态环境中的灵活的劳动力需求之外,还有多重优势。首先,可以降低组织的工资、福利成本;其次,非正式雇佣是组织的全职职位(核心职位)招募有效的甄选手段;再次,通过雇佣非正式员工,组织可以获得具备特殊技能的人才(Houseman,2001)[7]。

非正式员工的存在,淡化了组织的外部边界,使组织规模有了高度的延展性,故增强了组织对环境的应变能力,这意味着雇佣期限由刚性向弹性发展是势不可挡的潮流。

四、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发展的效应分析

从雇员角度看,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的直接产物是灵活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对雇员有着积极意义:灵活的工作时间、地点可以解决雇员在工作、生活各方面的角色冲突,帮助其达成工作――生活的平衡;灵活的工作任务可以提高雇员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其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升其可雇佣性;从事短期的工作可以缓解失业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短期工作可帮助雇员获得高雇佣安全的全职工作。

对组织而言,弹性雇佣模式的意义在于:组织可以根据外部环境从多方面灵活地调整人力资源使用状况,这是组织柔性能力不可或缺的内容;灵活工作时间、地点、内容有助于促进雇员绩效的改善进而提升组织绩效;灵活工作方式有利于组织对核心雇员的保留;非正式员工可以和多个组织存在雇佣关系,由此形成不同组织间的人力资本共享体系,使稀缺的人力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组织人力资源雇佣模式的弹性化也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意义。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它大大刺激了灵活就业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失业率(这是近年来我国关注灵活就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它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已被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所证明,所以,在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专门的法律和政策鼓励组织多雇佣灵活就业者。此外,弹性雇佣制顺应了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这一大趋势,它的发展有助于加速经济形态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弹性雇用模式还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工作时间、地点非常灵活),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然而,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也有负面效应: 它降低了雇员的雇佣安全,增加了雇佣风险,另一面,工作任务的变化性要求雇员必须终身学习,这些方面都会导致雇员心理压力过大,降低雇员的工作满意度,这可能会对员工工作绩效有负面影响。更为不利的是,它会导致雇员对其所在组织的忠诚度下降,引起员工流动率过高的问题。而从宏观角度看,弹性雇佣模式可能造成非正式员工的边缘化(非正式员工工资福利低于核心员工且缺乏工作稳定性)这一不良后果。

五、结语

当代组织的人力资源弹性雇佣模式的发展是组织在日益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的管理创新,它是组织的应变力的重要表现。弹性雇佣模式重新构造了当代劳动力市场的形态:劳动力正在分化为标准就业(或正规就业)者和灵活就业者两部分。对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和失业问题的中国而言,应充分认识到灵活就业形成的微观原因及其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从长远战略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支持灵活就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1]Magnusson ,L .,2000. The New Labour Market and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UTB-SALTSA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p 3-11. Brussels.

[2]Boyer, R., 1989.New Directions in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Work Organ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Conference "Technological Change as a social Process, Helsinki.

[3] R.D’Aveni, Hypercompetitve rivalries, free express,1995. 转引自: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战略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6.

[4]Keeping a watch on the world of e-Work. .

[5]Atkinson, J., 1985. Flexibility, Uncertainty and Manpower Management. IMS Report No 89. Brighton: Institute for Manpower Studies. Brighton ISBN 0904744841.

篇13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劳动力市场和其它商品市场一样,价格信号在决定着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过去的30年里,很多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运作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强调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考察了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城市职工市场和农民工市场竞争程度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了两种市场产生的效应。

一、城市职工劳动力市场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招工的体制下,城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社会事业的人员进出都由政府直接安排,一般情况下,农民只能在农村从事农业,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存在的。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农民工市场,但国有企业劳动力进出仍要通过政府部门,劳动力仍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农民工市场和城市职工市场运行机制存在重大差别。

城市职工市场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非自发的,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保护作用非常明显。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政府试图在现有的体制和企业机制的框架下进行“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改革,但由于阻力较大而收效甚微。90年代末期,在“减员增效”思路下,企业进行减员分流,这显然是一次性的行政行为。正因为用工制度的非市场化,长期以来,城市劳动力可以享有与就业制度相一致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待遇。与农民工相比,他们不仅收入较高、生活条件较优越,而且具有特殊身份。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城市职工固定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城市职工市场呈现分层现象。现实情况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的人员仍然是能进不能出,工资是能升不能降。国有垄断部门,如铁路、电力、石化、电信、银行等垄断行业的职工工作稳定,收入水平高;此外,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壁垒”,即本行业或本企业职工子女在填补内部职位时有优先权,使其免受劳动力市场竞争势力的直接影响。这些行业形成了极为稠密的嫡亲网络、“子承父业”及连带的血亲关系,人员调整障碍很大(陆燕春,1999)。其他国有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工作基本稳定,工资有弹性;一般职工的工作稳定性相对较差,但除非企业遇到生存问题,其工作稳定性和工资仍然存在刚性。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市未就业人员,一般处于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中,但这部分人员的就业环境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环境仍有差别。其差别主要表现为城市劳动者具有“居家优势”,就业信息和社会资本相对较多。因此,倾向于选择相对舒适和对人力资本要求高的职业和岗位;否则,他们宁肯呆在家中自愿失业。“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在城市中并不是个别现象。

如果用工制度呈刚性状态,不仅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影响就业水平。如图1所示。

在正常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如果供给曲线为S,工资率弹性较大,工资率稍微变动,就业量就会有较大增长。刚性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为S’,S’的反应较小。另外,在需求曲线移动时所带来的就业量不同,刚性的劳动力市场在相同的域外需求增长的乘数作用下,使就业量下降。

劳动力市场刚性的有两方面的福利效果:一方面,劳动力职业和收入稳定,无须为生计而奔波。另一方面,劳动要素使用缺乏弹性,不仅资本和劳动无法相互替代,而且难以形成较强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劳动力价格偏高,降低了资本的效应,企业利润空间缩小,规模扩张受阻,结果难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二、农民工劳动力市场

与城市职工市场相对应的是农民工市场,这一市场是在国家的正规就业体制外,随着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农民工基本是对城市居民就业空缺岗位的填补,因此,它一开始就在体制外运行。农民外出务工的途径主要是靠个人或亲朋好友介绍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而通过政府劳动部门、中介机构进行就业比例很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程度低,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供给充足,竞争激烈。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明显被分割为农民工市场与城市职工市场,如图2所示。

图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需求曲线为D,城市职工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S’线,与需求曲线为D相交于F’,工资水平为W1,供给量为L1;农民工的供给曲线是完全弹性的S线,与需求曲线为D相交于F,工资水平为W,供给量为L。与城市职工市场相比,农民工市场有如下特点:

1.劳动的高强度与低收入。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的新兴部门,或传统工业部门苦、脏、累岗位,这个部门比较类似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部门,工作时间长,而且常常没有节假日,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合约不稳定,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正规部门和工作条件相对好的岗位,农民工是很难进入的。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02~2003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无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农民工都排在25种职业群体中的最后一位。从事的具体职业来看,建筑、装修占11.0%,收废品、保洁员占9.1%,卖菜、卖小商品、卖食品占39.0%,售货员、餐厅服务员占7.1%公司、工厂里的工作人员占3.8%,运输司机占2.0%,保安和其他的占13.9%%。主要的就业类别基本上属于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

2.高流动性。由于非正规部门就业者的身份的“临时”性和就业单位的不稳定,所以其就业最显著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他们不仅往返于城乡之间,而且在单位之间、城镇之间也频繁地变动工作岗位。据有关专家抽样调查,打工人员在外务工时间3个月以下的占2.11%,3~6个月的占6.24%,6~9个月的占10.81%,9~12个月的占12.48%,1年~1年半的占13.88%,1年半~2年的占13.62%,2年~3年的占13.01%,3年以上的占27.87%。外出人员每年回家次数中,不回家的占6.41%,1次的占34.89%,2次的占23.11%,3次的占8.44%,3次以上的占27.15%(陈宜大,2004)。

3.供给呈无限状态。刘易斯(Lewis.W.A,1954)认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所以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只要在略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不变的工资水平上,农村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这一过程将一直延续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为止。我国的农民工市场也完全的弹性,由于城乡收入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入城市寻找工作,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由于制度障碍,进城务工者具有临时性质,而不是彻底转移和市民化。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就其本身看,是完全市场化的,其工作岗位是高度竞争和富于弹性的,但它是劳动力市场扭曲条件下的一个没有保护而非规范的市场。市场透明度低,信息严重不对称,劳动者就业成本高;工作极不稳定,缺乏社会保障,甚至基本权益不仅得不到应有保障。今天城市的繁荣,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都无法回避农民工的贡献,高楼大厦背后和城市人生活条件改善的背后是低收入者肩膀和汗水,如果没有这部分为取得最低生存条件而“甘愿”牺牲的劳动者,再多的资本也难以达到令世界各国惊叹的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农民工已成为不少行业的劳动主体,如果不把他们纳入统一劳动力市场之中进行管理,使他们享有应有的权利和待遇,劳动力市场就难以健康发展。

三、结论

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不同于西方国家,不是自然分割而是制度分割,两种市场缺乏竞争。城市职工市场,过去直至现在仍然存在保护和刚性,这种保护性是以农民工的高进入壁垒为条件的。农民工市场本身具有高度的竞争性,但这种市场是原始的、缺少保护的市场,是一种非现代劳动力市场。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不高,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相容。因此,积极创造条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是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

[2]程贯平:劳动力市场分割文献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