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的主要形态

生命的主要形态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命的主要形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命的主要形态

篇1

世界卫生组织在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前夕发出警告:全球每年100万人死于自杀,相当于差不多每40秒钟一人自杀,多于战争和凶杀案致死人数总和。因此高职院校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主旨是通过教育引导,唤起高职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引导高职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帮助高职学生认识生命意义与价值,热爱每个人独特的生命,防止和减少高职学生的自我伤害和自杀,教育高职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生命和自然生命,防止和减少对他人生命、自然生命的事件发生。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认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生命的全过程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一次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生命全过程的质量;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

生命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人的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以及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生命

生命科学认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40亿年前产生了原始生命(海藻和菌类)后,就开始了生物进化,人类的生命正是这一进化的结果。宏观上说,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其中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生命的一般形态具有某种“合目的性”的行为,作为生命高级形态的人类则具有自觉的目的。

(二)人的生命构成

人的生命应当由三个因素构成,即形体、心理(精神)和社会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生命具有多重属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的东西。生命的自然活动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命的社会活动又主要包括:感知社会、角色扮演、人际交往、求学择业、社会竞争、服务社会等。

三、人的生命形态

(一)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这是和自然界的广大生物一样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

(二)人的精神性生命。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人不但要思考如何活下来,还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生活。只要人在世界上存在一天,大脑就不会停止思考,人类就要创造、就要超越,就要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三)人的价值性生命。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诸如“为何活着”的问题,这就是人对于生命意义发自内心的追问,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人的价值性生命为人的生存夯实了根基,加足了动力,以至于好好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四、生命的特点

首先不可逆性。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直至衰亡。它绝不会“倒行逆施”,养老还童也绝非现实。其次不可再生性。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只有一次。俗话说“人死不得再生”,便道出了此道理。最后不可交换性。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得交换,彼此不可替代。

五、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高职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所以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二)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广大高职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如溺水)等威胁高职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高职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四)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学生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过分包揽、溺爱或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的生命教育。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因此,每个高职学生都要珍惜生命,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

篇2

一、白描概述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国白描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花鸟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绘画画的基础。

二、白描技法

白描只用毛笔画出,讲究十八描的线条表现和用笔,既能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以做国画的底稿。以单一墨色,汲取书法的用笔技巧,求得“以线存形”,用于区别质感,拓展空间,抒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执笔、运腕、用笔、行笔等技法。

1.执笔方法。用大拇指上节按住笔管的后方和左方、食指上节压住笔管的前方和右方,与大拇指合力挟住笔管,用中指上节贴近食指下面钩住笔管的前方和左方,执笔的力量以这三指为主,然后将无名指背的上节甲肉相接处向外外抵住笔管的后方和右方,小指则紧贴无名指以辅助之,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2.运腕方法。所谓腕法是指运用腕、臂、肘的方法,一般画小画用枕腕法,使手腕虚悬桌面,用指力和腕力。画中等画用提腕法,用肘靠着桌面,有肘为轴心,腕则提起。画大画就要用县腕法,腕、肘、臂不靠桌面,要凭空悬起。以臂为轴心。

3.用笔方法。从笔锋的应用看、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锋、破锋等。其中中锋、侧锋、顺锋、逆锋在工笔画中经常用到现简述如下:(1)中锋是直握毛笔,如同写字一样。笔锋基本上是在笔划的中央,笔力持重,感觉园厚,中锋是中国画最基本用笔方法,尤其是工笔勾勒的主要方法,侧锋是使笔锋经常线的一边,这种线画出来容易一边毛一边光,侧锋变化多,易于挺削劲利;(2)顺锋就是行笔时笔杆始终在笔锋和线条的前端,逆锋相反,笔锋在笔杆的前方,所以从下向上,从左到右运笔多是顺锋,从上向下,从右向左运笔常是逆锋、顺、逆笔的连续动作就使中国画在运笔上能贯气。

三、中国画线性张力的艺术形态体现

1.心理的线性张力。白描的主要运用工具是毛笔,讲究十八描的线条表现和用笔;它汲取书法的用笔技巧,讲究平如锥划沙、圆如折钗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坠石等艺术效果,求得“以线存形”的意境。中国美学把骨力与笔法、骨法、风骨、气韵、神韵等联系起来有很多精辟的论述,这与心理学的认知异曲同工。在艺术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是力的运动结构,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归根结底都是力的样式,中国哲学认为万物皆备于齐,气是所有生命的运行模式。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六法之首,这也体现了心理的线性张力。线即为“六法”中所描绘的骨法用笔,它使中国传统绘画中从远古时期朦胧而神秘的粗笔绘画开始,受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支配,始终保持着以线为主的艺术特色。在创作过程中,大量利用线的组织、层次表现对象的形、神和质感,再通过主观的心理认知,达到追求高山物象的艺术创作过程。

2.生命的线性张力。生命作为一种生存特质,是自然中的存在。作为艺术生命的写实表现,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的生命、气韵、运动等“力象”通过线性张力,可以从作品中看到力的表现图式、不同的自然物象有不同的表现图式、通过自然物的生命气象,用线创作出具有不同生命特征的艺术作品。中国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站在艺术的角度理解,体验到天(自然)的真谛,也就体验到了人(艺术)的内在生命的真谛。作为艺术创作的天人合一,当自然艺术与生命意识“物我交融”,生命的线性张力就得以完美体现。

3.视觉的线性张力。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形”是线性张力的直接体现之一。形是作品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综合呈现。视觉的线性张力,是把艺术作品的“外在”的形态与内在的“意境联系起来的表现形式。例如,山西的永乐宫壁画,绘画用笔十分讲究可以发现其绘画用笔十分讲究。从山西的永乐宫壁画中可以得知,视觉的线性张力应该建立在一个“形态”的概念上,这个概念就包括情态、姿态、状态、神态、势态、动态等属于“形态”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这么多形态的全面展示,只单纯的从形状、形体、形象、造型等方面去表现,那视觉的线性张力也就无法展现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四、结语

篇3

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艺术家对于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姿态和态度。正像鲁迅先生对于国家民性的观察和鞭挞,冰心先生关于母爱、童真、自然的称赞类似,萧红作为一位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作家,必然是存在这某个贯穿性的包括萧红特别的经历和发现的事物。萧红的作品之一的《生死场》被认为是萧红来表现爱国情怀和民族之间抗争的小说,而另一部作品《呼兰河传》是以回忆作者童年故乡和童年生活为主题的抒情散文小说,然而笔者认为,这两本作品的背后更为深刻的意义和主题却被小红隐藏起来,被读者所忽略,在不断的阅读萧红作品,进入到萧红的作品世界之后,笔者终于对于之前觉得深刻的主题和意义渐渐有所发现和感悟,这种发现和感悟就是萧红自身特殊的对待生命的态度和感想以及生命的意识都是从萧红作品语言身后表达出来,从而为读者打开了萧红新的世界观和态度。

一.呈现生命的最真实的样子

萧红作品的《生死场》中,作者用较为朴实的语言描写了东北人民的生活朴实的状态。在三十年代的时候东北那时候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在极端的贫困穷苦的状态下,人民对能够活下来变成了唯一的愿景。“在乡村,人和动物两者一起忙着生,忙着死”,萧红在这句描写中,巧妙的以动物作为隐喻,间接的描写了在那个时代的人生活的不易,生命的重要性自己不了解,同时别人也处处体现了对生命的不尊重,从一个人生到死都没有注重到生命的重要性。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是最直接的自然的存在物”,并且是有生命的的存在事物。《生死场》最多的是从形而下的视角来描写,表现了人类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事物,是有想法的。东北的农村人民的生命是被遏制的,而这种的压制并不是来源传统所想的儒家的人伦体制和传统文化中那些不合理的地方,而是来自直接的贫困以及贫困有关联系的事物的愚蠢,在作家萧红的小说语言中,贫穷和愚昧是于不符合常理的道德更能遏制生命以及歪曲人性的力量。小孩子是人类中生命力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生命阶段,但是在这部小说中也显示不出来生命的真正价值意义。《生命场》这部小说中不止一次的描述小孩子生命被破坏的的惨无人道的场景,比如说,王婆说:“这村子上哪家养小孩,一旦遇到孩子以后不能养下来,我就去拿着钩子, 也许用那个掘菜的刀子,把孩子从娘肚里硬搅出来……”小说中的小金枝也因为被贫困而困扰从而暴躁易怒的金枝的父亲而摔死,在远方的呼兰城中,生命的存在的方式在被动的没有被尊重的状态。萧红此时此刻完成了对于生命存在意义带有哲学意义的抽象。

父亲死亡,儿子哭泣,儿子死亡母亲哭,兄长死了一家人哭泣,家里嫂子死亡,娘家人哭。不管哭了多L时间,不管时间长或者短,总要是到城市外面的,挖个洞把死人埋起来。如果有人问这些人他们的人生这一生为了什么,他们不会对此茫然无知不知道怎么做答,他们会直接毫不犹豫的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和穿,如果继续问他们,如果人死了呢,他们则会说,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一生都完了。一年四季,春秋寒冬不停的变换,那是从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在恶劣的环境中,如果受得了的自然而然就过去了,受不了的就会随缘,自然而然,虽然自然而然的结果往往不好,将一个人、一个生命悄无声息的毫无声响的把那个人的璀璨的生命带走,带离这个世界上。至于那些没有被带走的人,则会在人间继续被恶劣的环境中承受着。人类和动物都是平等的,都是在完完全全的自然的生命的状态中。人类的生命低贱卑微,没有任何的价值。萧红隐藏在关照生命的表面后,用语言描写了生命生存最为真是的形态。生活本身的质量等,生活本身的魅力,生活的生命的朴实的美好,这些在萧红的作品中都有强而有力的描写。在这些悲剧生命,生命意识的身后,我们可以从其中发现更多的更为深刻的文化的本质和源泉。作家萧红女士对于生命的悲剧意义的领悟已经超过了小说中的呼兰城或者是东北某个小乡村,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民族的生命的存在形式,传达了我国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就有的特有的生命的主观观念和意识。

篇4

老子哲学是一种生命智慧之学。老子五千言的主旨就在于从道的理论视角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道的流程即是生命的流程,生命源于道,又复归于道。在道的观照下,生命的内涵表现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生命的精神呈现为"真"的精神、"和"的精神、"静"和"朴"的精神。生命经由"和"到"真"到"静"和"朴"的精神境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持守和执着,不断地超越自身,从而实现生命的终极理想--道的超越境界。

关注道的生命内涵,关注生命是老子哲学的宗旨。生命是什么?在老子哲学里,生命是"道"大化流行的现实终结,是宇宙自然从无到有的必然演变: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老子》第一章,以下凡引此书,仅注章数))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子无。(第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万物得一以生。(第三十九章)

这个化生万物的"道"就是"无",就是"一"。"道生一"即"道"自我生成自我决定,道蕴含着生命,是万物的母体。生命源于道,也就体现着道的法则和意志,生命从一开始便获得了本体的意义。道不仅自生,而且化生万物,世界也产生了,整个宇宙一片生机盎然,生命赋予了这个世界的意义,也为终极的道找到了它的现实支点。

道化生万物,并不居功自傲,并不主宰万物,而是听任自然,任由生命自由发展: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第三十四章)

可见,生命的发生发展只是"道法自然"的一个体现。然而,就生命本身而言,生命成长的历程包含着四个发展阶段: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

在老子的视野里,生命的第一阶段是道的转化和生成,第二阶段是依靠自身本性即"德"来维持其存在,第三阶段就是凭借物质赋予生命以形体,最后再通过它所处的环境来完成生命,成就生命。在这里,作为灵与肉的结合,生命是形而上(道)与形而下(物)的统一,是有形(物、势)与无形(道、道)的统一,是现实(物、势、德)与超越(道)的统一。同样,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生命也就因此获得了三重内涵:自然生命(物)、社会生命(势)和超越生命(道)。

所谓自然生命,是指生命的物质形态而言,是剔除了精神性生命和社会性生命的一种纯粹的生命形态,它无知无识,自得自足,代表着生命最原初的现实形态。身体是构成自然生命的物质载体,自然生命的满足主要是指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欲望的基本满足,它从不奢求过分的欲望,处于一种本真状态。老子认为,人的自然生命是非常脆弱的: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

柔弱是自然生命的基本特征。在自然界中,柔弱是生命力的象征,刚强则是死亡的先兆,柔弱能够战胜刚强。老子指出,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八章)正因为如此,对自然生命的守护,必须坚守"柔弱处上"这一生命原则,保持了生命的这份柔弱,也就保持了生命的这份活力。最好是让生命回归到生命的最原初最柔弱的状态--无智无欲的"婴儿"状态,生命保持其原初的质朴与本真,而不要为外界的名利、色货等各种欲望所戕害: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

只有生命才是最可爱最珍贵的,过度地追求名利和财富只会破坏生命的质朴与本真。而那些缤纷的色彩、铿锵的音乐和鲜美的滋味只会带来人的物欲膨胀,其结果必然导致"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的生活。"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所以,圣人所要做到的就是,一方面要满足老百姓的自然生命的基本需求,填饱他们的肚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第八十章);另一方面,还必须保持生命的本真,掏空他们的心思,削弱他们的意志,经常使人处于没有知识没有欲望的状态,以返朴归真,让生命回归到最原初的现实形态--自然生命中去。

人是社会的人,自然生命只是相对而言,社会生命才是人生的真正内涵和本质所在,这也是人与万物生命的根本分歧所在。所谓社会生命,顾名思义,是指个体走出自我限制的一种生命状态,它是个我生命和自然生命的必然延伸,具体表现为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交往的一个现实过程。一般观点认为,道家并不注重社会生命,在强调个体自由精神的庄子那儿尤为突出。其实,在老子眼里,生命的存在还必须以社会生命为依托,老子断言: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

在这里,老子强调道的原则是生命的首要原则。在道的指引下,个体生命伴随着"德"的扩充和完备而由身走向家、乡、国、天下,即由自然生命走向社会生命,与儒家的修齐治平的路径颇为相似。只不过老子的"德"与儒家的"德"有着根本的不同,老子的"德"是道所赋予事物的根本属性,是让事物成为事物本身的本质特征。正如张松如先生所云:"德者,道之功。体道之人,谓之有德。"[2]儒家的"德"是上天赋予的人伦之德。儒家的修身是为了成圣,道家则是为了成道。老子通过对道的修养和持守来完成生命的本体化过程,通过不断地突破自身,走向大我,走向大道的归依,道的功用也通过生命的扩充而得到显现。

人的社会生命往往表现为在某种特定关系中的存在。老子看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民"与"上"处于阶级对立的两级。"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是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第七十五章)如何调节"民"与"上"的紧张关系,保证社会生活的和谐,使每个人的社会生命不受伤害呢?老子把希望寄托在能"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的圣人身上,因为圣人有一种仁爱之心,他们"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正是有了这种无私的爱,圣人与百姓之间、人与人之间才能保证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同时这种无私的爱也是把个体生命扩充为社会生命的根本原则,故老子主张"爱民治国"(第十章),"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

然而,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仅仅局限于生命的现实层面,人的生命还应有其超越性的一面。生命的那种超越时空和肉身的精神性的存在形态,我们称之为超越生命,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心灵的境界,一种精神的超拔与解脱。老子认为,"道"是人走向超越的必然归宿: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命复命曰常。(第十六章)

"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但最终还必然回归道的本体,达到永恒的生命境界。由是观之,道是现实与超越的统一,生命回归于道,也就获得了它的超越性的生命形态。

生命源于道,仅仅意味着生命与生俱来便有了超越生命的潜质,但并非所有的生命都能实现自身的超越。老子清桓地认识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因此,只有守护着自然生命的柔性本质,守护着道,才能实现道的超越,才能进入那种永恒的超越生命状态。

这种超越的生命状态,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永恒的、完美的"道"的境界。对生命的主体而言,"道的境界就是人与宇宙本体的合一"[3],它体现为现象世界和世俗智慧的超越,从而实现对本体世界的回归和对道的智慧的执着。这种得道体道的超越生命,其超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能超越时间,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第十四章)这也是道的总的纲领。其二,它能超越空间,得道的圣人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与世俗的智慧相反,谁走得越远,谁就知道得越少。然而圣人何以能够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呢?老子道出了其中的微妙:"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五十四章)原来,老子是以修道之身、家、乡、国、天下来观察未修道的身、家、乡、国、天下,即以天地万物的根本原则--道来观察世界,故无所不知。其三,它能超越肉身,走向永恒。生命是时空的存在,超越生命既然能够超越时空,它就内蕴着超越肉身的可能。老子把肉身看成优患的根源,在《老子》第十三章中,他指出:"大患若身......及吾元身,吾有何患?"要使终生不受罪惩,只有执道才能久远,故老子又云:"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然而,生命最终还会回归到本体之"道",所谓"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同上),就是说,万物最终回到了它的根本,这就是静,静就是回复本性,回复本性也就达到了永恒。

自然生命、社会生命、超越生命三者构成了生命的全部内涵。其中,自然生命代表着生命的原初形态,社会生命代表着生命的现实过程,超越生命代表着生命的理想归宿。生命由自然生命走向社会生命走向超越生命不仅完成了人生的全部过程,同时,道也完成了它作用于生命的全部过程。在道的观照下,不同的生命形态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活泼泼的生命精神。

在生命的原初形态--自然生命那里,生命自由地展示着自己的本质,呈现出一种"真"的精神状态,也即老子所谓的"质真若渝"。(第四十一章)"质真",就是一切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自夸,不压抑,不虚伪,尽情地袒露自己的真的生命,如同赤子一样质朴,如同婴儿一样纯真;"若渝",就是不执着,即依从生命的自性去发展,不是苦苦地去追求什么,而是知足知止,持柔守弱,因之,他能屈能伸,能大能小,像水那样很容易地改变自己,随物赋形。

自然生命的这种"真"的精神来自于"道"的灵感。作为化生万物的最高的本体的"道",其本身就蕴含着"真"的特质: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正是因为道本身具备了"真"的精神,所以把道的原则贯彻到自然生命--身体上,他的德性就会纯真,这一思想在《老子》第五十四章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真"便是"道"作用于自然生命的结果。

"婴儿"是自然生命的象征,它无知无识,自然纯真,朴实无华,没有欲望,但它蕴含着生命有无限发展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人生的一切,将从这里起步。可以说,只有从婴儿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源泉的完美,人类的真正美德,也将从这里产生。老子之所以认为"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其深意也在于此。婴孩是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生命体,是最接近"道"的本体的生命状态,因而,在它身上体现出的"真"的精神,不仅代表着生命的本质,也代表着一种生命的理想,更代表着"道"的本体境界。

人的产生与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生命一旦离开了它的母体--道,进入人的世界,自然生命便转化为社会生命。社会生命是人生的现实过程,在老子哲学里,社会生活的最高精神表现为"和"的精神。

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是老子对现实生命的关切的一种表达方式。老子看到,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受到种种诱惑,"五音"、"五色"、"五味"导致了人欲的膨胀,破坏了生命的纯真,人们在你争我斗、尔虞我诈中匆忙地赶路,贪婪地攫取,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极不和谐的状态: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

世风日下,人们的行为彻底背离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而取而代之以"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的"人道"原则。针对这一社会现实,老子提出"和"是世界的客观规律,他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五十五章),知道"和"的规律也就是明白事理。老子进一步指出,理想的社会原则应取法天道,天道又取法于"自然",这便是老子的"道法自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只要顺应天道,一切任其自然,清静无为,也就没有了纷争,整个社会一片圆融和乐。老子把这一状态描述为"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生活: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在这个理想社会里,生命呈现出一片和乐的气象。承继这一思想,庄子把天下和谐称为"与人和"、"人乐",他说:"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谐,谓之人乐。"[4]

"和"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老子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对理想生命的向往。但"和"这一理念并非凭空产生,"和"是生命本身所固有的精神。老子认为,道在化生天地万物之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万物内涵着阴又包容着阳,阴阳相互激荡而为和,故万物都是在冲和中萌生,在和中长大。和是万物生衍的本性和依据,没有和就没有世界,没有万物,世界也无任何生机可言。"和"是生命和万物固有的精神,在人的原初形态--自然生命那里,"和"的生命精神发展到了极至:"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五十五章)因此,社会生命的和谐就在于固守自己生命的本性,向着自然生命回归,只要每个人能保持自身生命的和谐,整个社会也会处于一种和谐的境地。

为了保持生命的和谐,老子告诫人们应当"知足"。他特别提醒世人: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

在现实生活中,也只有常常保持"知足"的心境,不走极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守护着生命的本真,守护着"道",才能实现由社会生命到超越生命的飞跃。

超越生命是人与道同一的生命状态,它指称生命的最高境界--道的境界,故超越生命的精神也就是"道"的境界的精神特征。

超越生命首先表现为一种"静"的精神。老子认为,万物纷纷芸芸,最终都恢复到其本原,"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第十六章)"静"就是万物回归其本体的一种精神状态。所谓复命即是对生命本体的回归,回到那种无知无欲,自然纯真的"婴儿"状态。当然,这里的"婴儿"只是一个比喻,说明超越的道的境界的本真状态。超越生命不可能是对自然生命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超越的回归,是经历过一番道的修持后的超越的回归,重新回到那真实无妄的道的本体,而非生命的原初。

在自然生命层面,"静"意味着无知无欲,返朴归真。而在社会生命意义上,"静"则意味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三章),意味着"功遂身退"(第九章),自然而然。"静"就是对自性的保持,自得自足,它是对流动不居的社会生命的超越。

超越生命还表现为"朴"的精神。"朴"本来是未加人工雕琢的木块,在老子哲学里则代表完整无缺的自然的本体存在,这是道的境界的重要特征。老子经常把"朴"作为"道"的代名词:"道常无名,朴。"(第三十二章)"朴散则为器","朴"的分解就变为诸多的器物,万物经过自身生命的流程,最终还得"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即恢复到最原初的质朴。就这样,万物从道的分化中产生,最终又复归于道的整体--"朴"的状态,它不可能仅仅是回到它原初的生命状态,更不会是对社会生命的回归,而是实现了它自身(包括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超越,从而实现整体和谐的心灵境界--道的境界。

其实,"静"与"朴"都是"道"的精神特质,但"静"是从生命的现实意义上说,"朴"是从生命的存在意义上说。老子认为:"通常无为而无不为。......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第三十七章)"朴"与"静"统一于道,共同构成人的超越生命精神。

那么,如何实现道的超越境界,领悟"道"的精神实质呢?对此,老子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四十八章)的命题。与常识相反,老子认为,要实现道的境界,必须逐渐剥离不合于"道"的知识和欲望,以实现向本体世界的回归。在第五十六章,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实生命向道回归的实践过程:"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元同。"老子认为,只要塞住人们的感官,关闭他的欲门,挫去他的锋芒,就能解脱人们的纷争,消除人我的固蔽,泯灭彼此的界限,就能超越尘世,实现与道同一的理想境界。可见,老子所遵循的不是知性的路径,而是一种神秘直觉的体悟之路,惟有体悟,才能真正领悟到道的境界,领略到道的超越生命精神。

老子沉思生命存在、提升生命精神的运思路径紧紧围绕着人与道的关系这条红线。以"道"为视角,老子对生命存在、生命精神、生命理想和超越进行了理性审视。沿着这一思维路径,老子追求的是生命与宇宙本体的统一,亦即使宇宙本体成为人的价值依据,使人的生命精神成为宇宙本体的显现。因而,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生命承接着道的灵感和智慧,显现出"和"、"真"、"静"、"朴"的生命精神。在道的整体观照下,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独具异彩,表现为如下特征:

第一,层次性。老子哲学以"道"为最高境界,以"道"为第一原理。就生命而言,与"道同一"的超越生命自然是生命的最高的理想形态,自然生命是与"道"较为接近的生命状态,最能体现"道"的精神气质而社会生命则处于最低层次,过多的物质欲求和外界诱惑使它远离了本体的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状况呢?《老子》第三十九章认为,生命一旦离开了它的母体--道,自然生命也好,社会生命也好都有将面临着破裂、残缺、枯竭,甚至毁灭的危险,王弼进一步指出:

昔,始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故皆裂、发、歌、竭、灭、蹶也。(第三十九章)

万物生成了,也就离开了它的母体--"一"或"道",生命也无法再拥有"道"的完满自足的禀性而残缺破裂,甚至走向灭绝,因此,只有重新回归于"道",生命才是完整的,才是完美的。沿循这一逻辑进路,根据距离"道"的远近,生命也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三个层次:社会生命、自然生命和超越生命。

与生命的层次性相对应,生命精神根据其境界的高低也区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和"指称人生现实过程的精神特征,它仅指社会生命的和谐相处、自然和乐的一种现实生命境界。

从"和"走向超越性的"道"还需一个"日损"的修道为道的过程,在境界上仍属于较低的现实层次。在自然生命那里,"真"的精神属较高层次,"真"的自然生命内蕴着"和"的精神并把它发展到了极至,老子称"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借"婴儿"的纯真、本真比喻向"道"的回归,足见"真"也比"和"更为贴近"道"的精神。至于在超越生命层次,"静"指称"道"的现实精神特征,"朴"则是"道"的同义语,代表着"道"的最高精神境界。

生命经由"和"到"真"到"静"和"朴"的精神境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时间上看,生命从道中分化,紧接着便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获得,这是一个离"道"愈来愈远的过程,其生命精神也是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因此,要提升生命的境界,必须完成一个复归于"道"的生命过程,生命精神的净化和提升不得不超越社会生命的"和"的境界,"复归于婴儿"(同上),"复归于朴"(同上),最终"各复归其根"(第十六章),以实现生命的超越。

第二,个体性。对个体生命精神的重视是老子哲学的一大特色。老子对个体精神的重视与他对"道"的规定性密切相关。老子指出,"道"是生命之源,并认为"道"只对生命起滋育、促进作用而不加任何干预和占有,这样一来,生命只能是一个自己生长、自为、自足、生生不息的发展系列。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以自身的功用肯定了生命的个体精神。"道"不仅生物,还能自生,而且在现实世界里,遵循着"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万物将自宾"(第三十二章),也就是说,只要遵循着"道"的法则,万物就能自为宾主,自我化育。在《老子》第二十章里,老子还有意向人们展示了那种"得道"的生命状态: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这种理想的生命状态是"得道"的生命状态,它与众人与俗人迥然有异,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有力地证实了道家对个体生命精神的肯定和推崇。

如果我们对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进行具体分析,也不难发现,"真"的精神指的是一种纯粹的个我生命精神--生命的本真状态。"朴"则是指个体未经任何雕琢和加工的精神状态。虽然老子也讲"爱民治国"、社会和谐,也讲"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但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于个体内在生命的扩展,在于个体生命精神的充分发挥。在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里,"和"的精神实现也必须建立在"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个体精神的基础之上,只要保证了单个生命的"和谐",整个社会便圆融和乐,一片和谐。

第三,本体性。注重生命的本体性并从本体的视角提示生命精神是老子哲学的又一特色。老子的"道"有生生之德,道不仅自生,而且化生了天地万物,生命由此诞生并获得了本体的意蕴。然而,人的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如何呢?老子认为: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老子把人纳入了宇宙本体"道"的系统,通过人与宇宙本体的相通、相类来肯定人的生命价值,生命也获得了它的尊严,获得了它与本体同样高贵的性质。

也正因为人的生命与"道"相类、相通,生命精神也不过是宇宙本体--"道"的精神的显现:在自然生命的意义上,道呈现出"真"的精神;在社会生命的意义上,道显现为"和"的精神;在超越生命意义上,生命向道的回归中呈现出"静"和"朴"的精神。"真"与"和"的精神只是"道"的分化和现实特征,"静"与"朴"则代表着一种整体的精神。可见,生命精神的本体性既蕴含了对终极存在的理解,又凝结着人对自身生存价值的确认,并寄托着人的现世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和"指社会生命的理想形态,"真"则指自然生命的理想状态。然而,生命精神与本体世界的紧密关联,使得生命的探求总是不断地超越现实世界,于是向本体世界--道的回归便成为生命的最高价值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这种生命精神的持守和执着,从而实现生命的最高理想--道的超越。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以其对现实生活的排拒、超越和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与同期儒家文化大相异趣。先秦儒家文化缺乏本体论的建构,只注重关涉现实的社会人生,故儒家所倡的"和"、"中"、"刚"、"仁"的生命精神以适应现实为特征,儒家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超越境界的实现也必须以对现实人生的肯定、认同为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精神经过历史与传统的积淀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文化也只有贯彻一种生命精神才能体现出对生命的提升和导引。因而,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架构,构成了儒道两家文化的根本分歧所在。老子哲学也正是以其炽热而独特的生命精神与情怀赢得了它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

【参考文献】

[1]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张松如.老子说解[M].齐鲁书社,1987.250.

篇5

1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1.1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涵义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是指医学生对其责任对象的自觉意识,是对自己、对病人、对国家和对社会所应承担责任的感知与自觉履行的情感态度,并自愿承担过失后果的内心体验。医学生职业责任感是医德修养的坚强支点,是医学职业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医学职业道德行为的不竭源泉。

1.2医学生责任感的主要内容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强调:“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意即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保护健康、治愈疾病;恢复人的精神的完满;促进社会公正。一个有责任感的医生,他热爱自我生命,工作中不仅解除病人疾痛,爱护患者,还健康于人,关注整个社会的健康和利益所在。因此,医学生所应具有的职业责任感主要是从医学岗位上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派生出来,包括三个方面:对自我的责任感、对病人的责任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从目前高职医学院校的生源素质来看,招收的医学生往往基础差,底子薄,高职医学教育学制短,课程多,加上当前正处于社会意识形态日趋多元化的新时期,部分高职医学生面对形形的价值观冲突及沉重的学业、就业压力,心理和思想问题层出不穷,人生信仰缺失、责任意识淡漠等现状令人堪忧。为了解我院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进一步提升,在全院开展此次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校各专业的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100%。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输入与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医学生对自我的责任感

对自我的责任感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负责的一种情感,其外在表现有努力学习、注重个人修养、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等。在调查中,当医学生被问及“你来医学院校就读医学专业,是你自己完全自愿的选择吗?”时,选择“是”的占34.2%;选择“不是”的占57.1%。大多数的医学生因为受到外界多重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专业选择上并没有完全遵循自已内心主观的真实意愿。当被问到“你选择医学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选择“当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的占13.8%,选择“工作稳定、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占42.1%,选择“满足父母的心愿”占20.4%,说明大部分的医学生内心缺乏崇高的医学理想,还没有把投身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没有认识到医务工作的本质意义。在校学习医学专业期间,6%的医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32.9%的医学生对大学学习所持的态度是先放松一下,考试前再认真复习,2%的医学生表示不太注重自我反省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在对待自我生命方面,24.6%的医学生坦诚有过自杀的念头。医学生普遍呈现出医学信仰不足、职业责任意识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

2.2医学生对病人的责任感

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推出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并明确指出,正确的医学职业价值观包括: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医学生今后的职业对象是病人,医学生对病人的责任感是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医学生对病人的责任感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四个方面。

2.2.1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即是指作为医务工作者首先应了解自己应做哪些工作,知道自己在工作中应担负的责任和可能付出的代价。10.4%的医学生对自己今后在医院将从事的医务工作认知模糊,对一名医务工作者对病人应承担的责任界定不清,对医务工作者可能要面临的职业风险毫不知悉。3.8%的医学生对医护工作者的职责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持不赞同的态度。

2.2.2责任情感

责任情感也就是医务工作者对病人应有的悲悯心、同情心、关爱心,有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在自己的服务对象痊愈后应有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充满爱心和人文关怀精神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素质。12.1%的医学生看着病房里的病人离世,表示会伤心难过;9.6%表示无可奈何;4.2%表示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上演,习以为常。9.5%的医学生认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对病人怀有的责任情感是最起码的同情心和怜悯心,9.8%的医学生则认为医务工作者有权在病人面前居高临下,高高在上。

2.2.3责任意志

责任意志是责任心的维持因素,它要求护士在患者需要帮助的时候,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极大的耐心尽最大可能地给予帮助,尤其是在面对患者、家属及社会的不理解和不公正时,对医务工作者的意志更是一种考验。1.2%的医学生面对病人治疗拒不配合时,选择冷处理,只有38%的医学生选择了解原因,悉心开导。在接到病人的无故投诉深感委屈时,9.2%的医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找病人的麻烦或去护理部据理力争。

2.2.4责任行为

责任行为是在一定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支配下采取的有目的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行为,是责任心的落实。在回答“你认为医务工作者可以从为病人的服务中获得什么?”这一问题时,15%的医学生选择了病人和家属的尊重,1%的医学生选择了经济利益。

2.3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包括热爱祖国的医学事业,热衷社会的公益事业,实施国际的人道救援。此次调查发现,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较为淡漠,对《医学生誓言》的领会不够深刻,在被问及“国家发生重大灾情时,你会服从组织安排,前往一线参与医疗救援工作吗?” 44.6%的医学生表示要看具体情况,如果风险太大,则不愿意参与救援。11%的医学生对医务工作者肩负的社会使命含糊,心中缺乏对医学事业的敬仰,没有找到医学界为自身所崇拜的职业榜样。

3 建议与改进对策

3.1加强生命教育,认识生命价值

医学是一项神圣而特殊的事业,健康的体魄是生命的载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生命,就谈不上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问题。生命教育应重视对医学生的生命存在观和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存在观教育就是人对生命存在基础性的认识、理解和基本看法;生命价值观则是指人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上,对生命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的根本观点。作为医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尤为重要,包括对自我生命和对病人生命的正确认知。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生命,即身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生命,即思想。人的物质形态的生命是所有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自然演化的杰出成果,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与他人一样的物质形态的生命。人的精神形态的生命则是区别于动物和他人生命的根本标志。医学生要深入理解人类和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正是这“有生命的个人”创造了历史,保证了社会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2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仁爱精神

篇6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从本质上来讲,生命伦理学是一门以发展人的生命为核心宗旨的学科。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坚实堡垒。一是生命伦理学赋予生命以崇高的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可见,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不同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对生命价值的论证方式有可能不同,但他们都不会否定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而是在这一普遍的价值理念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并以法律最强有力的惩戒手段,来禁止、限制剥夺他人生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是生命伦理学彰显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维的,是不可逆的。生命伦理学中任何关于护卫生命的理论、原则、政策等都是基于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所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以构建关爱生命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三是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道德和秩序。任何生命个体都需要交往,在交往中生命冲突、生命矛盾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生命伦理学以伦理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构建护卫生命的道德规范和秩序,以促进生命的和谐,提升生命道德。四是生命伦理学捍卫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生而平等,但是在人的生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生命的不平等问题。生命伦理学中关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就是要减少生命的不平等问题,实现生命的平等,捍卫生命的尊严。五是生命伦理学弘扬了生命的正义。生命正义主要体现在任何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戒和道德的谴责。在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诱导下,现代社会中,滋生了很多用金钱与生命交换的现象,甚至滋生了用金钱杀人的罪恶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正义。生命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首先体现的就是生命正义精神。六是生命伦理学护卫了生命的权利。生命权利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生命伦理学不仅从道德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更从法律的强制力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例如,生命伦理学中对受试体隐私的保护和利益的保护就是基于对个体的生命权利的尊重。

二、“三生教育”与生命伦理学的内在逻辑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来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超越性。“在现代性彰显的20世纪,教育基本上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生命价值越来越远离教育价值的核心”,“呼唤教育生命教育的回归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阻挡的潮流”。“三生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使命,它是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以及对现代教育重大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它的核心是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来捍卫生命的本体意义,它的创新在于将生命融会、贯穿于生存与生活领域,拓展了生命教育实践视阈,丰富了生命教育旨趣的真实性、亲历性,提升了生命教育价值的普适性、公共性,彰显了生命教育意义的逻辑性、系统性。“三生教育”理论构建于现代教育基本规律和现代教育基本价值导向之上,其价值本质在于追寻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超越现代人类的困境,走向诗意的生命、诗意的生存、诗意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一点与生命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在生命伦理学理论创建的伊始,生命就是其核心要义了。“三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从根本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再现了生命在教育中的原初面貌,揭示了生命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促进了维护生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生成”,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与生命伦理学是密切联系的。

三、生命伦理学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在人生发展中,生命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生存和生活领域,因此,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地解决人的生命困惑,帮助人走出生命困境。“三生教育”以生命为中心,它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生命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伦理学从伦理学角度致力于生命的发展。可见,生命伦理学与“三生教育”在价值本旨上是契合的。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标准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标准:生物标准、社会标准和复合标准。生物标准反映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主要讨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社会标准反映人的社会存在,主要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复合标准着重解决上述两个标准的割裂问题,反映人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生命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以人格生命为标准。它并不否认受精卵、胎儿的生命意义,也不完全否认胎儿的生存权利,它强调要考虑人的生命的社会性,不能把受精卵或新生儿与完全意义上的具备社会属性的人相比。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三重标准,要求“三生教育”关注生命的全过程(从胎儿到脑死亡);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价值生命);关注生命的完全(人的生命、非人类形态的生命)。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属性对“三生教育”的启示。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属性标准,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试图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生命。

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这一界定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开来,突出了人的生命所特有的自觉意识和理性活动;同时又将人的生物学生命与人的人格生命相区别。人作为生物体,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属性,从受精卵开始到死亡是人类生物学生命的延续,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学生命发育到一定阶段即产生自我意识时就形成了人类的人格生命。相对于人的生物学生命而言,人格生命更能反映人的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人最明显的本质特征。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属性标准要求“三生教育”首先关注自然生命的存在,这是社会生命存在的前提与条件;更要关注社会生命,将自然生命的直觉、感受、反射等特性引向自觉、理性、创新和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很多道德参考。

从学科的特性上来看,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说,生命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命道德的科学。

生命伦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论与观念,如人道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论、公益论等,这些道德理论与观念为“三生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撑。生命伦理学中关于道德对生命作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生命主体性的提升,包括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创造力、提高生命的智慧;二是对生命发展的规约,包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护卫生命、体验生命、发展生命。“三生教育”同样以这两大目标为任务,也就是说,“三生教育”不仅要提升生命的自由状态与生命的主体能力,更要在生命的相互约束中体现生命的真正和谐和本真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价值参考。

价值本质问题在当前学术界争议很大,主要有需要满足论、效应论、意义论、功能论、人性论、发展论。但不管怎样,生命价值都是生命伦理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命题。生命伦理学中对生命价值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包括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指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外在价值是指把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命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二是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生命价值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生命本身的质量(体力与智力)决定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个体生命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决定其外在价值,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三是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逻辑关系。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价值理论对“三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其一,“三生教育”要着眼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在相同的条件下,高质量的生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其二,“三生教育”要着力推进生命的创造力,在相同的条件下,生命的创造越大,其创造出来的价值就愈大。其三,“三生教育”要积极规约生命的需要,和谐生命的发展。个体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一定需要满足下的自我发展,个体需要的满足就是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需要往往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抑或以侵犯他人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抑或以侵犯集体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扭曲生命的价值,给生命的和谐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甚至毁灭生命。其四,“三生教育”要把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统一起来。价值创造是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而不是以加大人的生活压力、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在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下,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了,生命质量并没有因为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三生教育”就是要恢复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和谐关系,回归生命的自由状态。最后,“三生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来提高个体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政策参考。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伦理政策是进行“三生教育”的政策依据,在“三生教育”中,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生命与卫生伦理政策制定相应的“三生教育”内容,使之符合国家发展的大局。例如,我国对克隆人的伦理立场是主张区别对待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励和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三生教育”要依据这个伦理政策,不能超越这个界限来主张任意克隆人以解决生命健康问题,泛化生命神圣论。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法律参考。伦理与法律总是相互辅助的,在某些领域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生命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单从伦理角度出发是无法得到有效结果的。生命伦理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生命法律的学科,但是它从伦理立场出发,为生命立法、执法提出了很多较为合理公正的建议。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生命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增多,促使生命伦理研究不得不借助法律知识来进行深入推进,这一点恰恰表明了生命伦理研究中的法律精神。如关于安乐死的立法过程就是安乐死伦理研究推进基础上的立法过程。所以,“三生教育”要将与生命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法律的精神来推进个体对他人生命、非人类形态生命的尊重、爱护,超越单纯伦理意义的道德约束,进入法律强制约束中。

篇7

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步。踩在她松软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只要季节的老人飘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种子,都可以在这里孕育,并赋予生命一种变换的姿态。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游。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风,从身边掠过。就会领悟到春的气息里,其实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也会觉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亲,她竟选择在万物萧条的冬的尽头,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

篇8

一、当代学校教育中知识问题的聚焦

社会发展变化与知识观的转变,需要我们从更高层面探讨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注重知识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滋养。这并不是否定或贬低以往的研究,而是内含着其他方面的研究,在探讨知识与能力、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书本知识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等方面之间的沟通时,不仅要考虑到学习知识对个体“做事”所具有的价值,而且要注重对他的精神生命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转型,社会所呈现出的转型对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对学校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被认识到,并被凸显出来,对个体掌握知识的要求提高了。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也对个体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主要发生在经济生活层面,但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其最为根本的影响在于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方面。

因此,学校教育应关注知识对个体发展的价值,既重视个人知识对个体学习、掌握公共知识所具有的意义,又重视提升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本身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使其在个人知识的不断生成中发展与提升生命。我们应深入探讨学生个体内化知识的条件、内在机制及其转化过程,使知识不仅对学生个体的认知方面发生作用,而且与他的整体生命建立起关联。从个体与社会、与人类精神文化成果之间的关系来看,个体、社会、人类的精神文化成果之间构成了一个生态圈,相互之间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二、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价值

(一)知识内容层面。

知识学习对于个体而言,可以丰富个体的生命体验,通过他人的表达,进入并理解他人的生活世界,从自己的生命时空和生命体验出发,“体验”他人的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体验;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以多种方式来体验生活,既有认知体验,又有情感体验、意志体验、艺术体验、审美体验等。这样,知识才会真正对个体整体生命发展产生意义。

知识要转变为个体的体验,需要以个体的生命实践为基础,并且通过个体的生命实践才能实现。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实践也反过来影响着知识的学习,影响着知识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学校教育中的知识,以浓缩的方式反映了人类生命实践中的体验,对于丰富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滋养他们的精神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能力层面。

知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特有的运算符号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相关信息的敏感、捕捉、选择和组织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精神生活层面。

知识对个体精神生活层面发展的价值,主要可以体现在个体对待自然的态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待自我的态度等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都渗透着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并综合体现在德性上。

(四)生命实践层面。

个体的生命实践是他的知识、能力、精神世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知识的学习也最终需要表现为个体的生命实践。因此,知识的价值最终体现为学生个体生命实践形态的不断更新,知识介入实践之中,从而改变个体生命实践的性质,不再是一种无目的或者低效性的实践。

学校教育中的知识,影响着个体的生命实践,也直接对个体的生命实践产生影响。然而,不论怎样,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生命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对个体生命发展的价值,否则知识仍只是外在于学生个体的。

三、学校教育中知识的育人价值的实现

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学科知识,而且是为了通过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即知识与学生个体生命实现的内在结合,“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1]

(一)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个人知识生成的过程。

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不应直接把知识作为结论呈现给学生,而应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转化为思维的情境,由此对问题产生疑惑并进行尝试性解决,进而求得初步解决方案。学生自己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才是与他联系最紧密的知识,也是最为有价值的知识。

首先,问题情境转化为思维情境。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运用原有知识难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或者原有知识在解决问题时非常繁琐,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或者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起学生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问题情境也会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情境,从而使学生尝试对问题进行探讨。

其次,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既可以是个人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在己有知识和问题情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也逐渐深入,并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形成对问题较为结构化的认识。

最后,教师总结,提升个人知识。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自己已有认识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已有的生活形态知识也就向学科形态知识转化。教师这时呈现知识结论或者做出概括、总结,并非是给与学生客观知识结论,因为学生已有探究、对所学知识已有所体验,是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提升和发展。

(二)在对话中实现不同形态知识的融合。

教育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的过程,各种不同知识形态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个人知识的生成,使个体生命得到发展。在对话过程中,学科形态知识、不同学生个体的生活形态知识、教师的知识之间,不断发生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体已有知识经验得到提升。

教师要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话,需要对他人的表达学会聆听,注意把握住他人所明确表达的部分,也注意深入到他的表达的思维结构和认识框架中,以及他所未加以明确表达出的涵义中。“交谈中不会倾听,就不会有因交谈而生的言说。这种言说的内容虽然不能说事先一点没有想过,但更多的是在言谈中因倾听而形成。倾听能触发思考、激活问题、找到沟通点、发现新视角、产生好方法。于是,思绪会涌出,情绪会因意外的收获而兴奋,言语也因有了瞬间闪出的思想火花而显得灵动于光彩”[2]。

教师和学生在聆听基础上的反馈、回应,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的表达归为某一类,而是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个体的体验得到更多的机会并加以放大和拓展,个体之间也在交流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生活经验,拓展自己的生命体验,从而实现分享与共同创造,实现共同提升。

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反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之中。

首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表达是个体获取知识及实现知识形态之间转换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感受,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加以表达,才能为他人所理解,并在与他人交互作用过程中调整自己,不断实现自身知识形态的转化,以及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其次,通过对话,实现知识对个体生命的滋养。在学校教育中,知识不断地滋养着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一方面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与其他学生个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

最后,在对话中实现思想的生成与明晰。在对话中的言说并不只是陈述一种已有的状态,而且可以生成新的发展状态,在言说中实现“动态生成”。通过对话,个体既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现有思考,在言说中显现出未曾得到表达的个体化的生命体验,又可以在与其他个体的交互作用中拓展自己的生命体验,从而生成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可能空间。

四、结语

当代社会的知识观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与其变化相适应,学校教育中的知识价值观也要发生改变。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在社会中谋求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更应注重知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价值。学校教育应从注重掌握学科知识本身,转向个体生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篇9

这个空间。影片借用了民间这一场域体现了一种价值视域中的时空记忆。民间这一空间场域在文学艺术中承载着历史的时间意味,是在空间的展示中述说关于时间的历史回忆。

一、民间的表达方式

影片对民间的表达,一是借助于“下放”――在路上的行为体现时空价值观;二是借助于对“白宫”――处所崇拜的虚无否定,完成对生命的反讽;三是以“李铁梅”的形象道出了民间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

(一)下放:道路时空的隐喻

比如影片中,唐老师被下放到南方小乡村的过程,即一种“在路上”的行为,就兼有时间发展进程和空间发生场地的含义,就是一些聚合时空关系的“功能场”。也就是说,唐老师的下放,既是人生蜕变的时间历练过程,同时也是从精英意识的“庙堂”到自由平民世界的民间大地的转移。在时间上,某种人生的蜕变过程与民间时间联系起来;在空间上,特定的社会空间成为影片的背景,即中国高度政治化的空间与自由审美的空间结合在一起。在影片中,主要人物的蜕变都要依托于民间这个话语场域。民间的话语场域对主要人物蜕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时空体中,主人公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改造的渴望: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有自身的罪恶,需要经受惩罚并最终达到精神救赎。在影片中,主人公的蜕变同他的下放融合到了一起。在这里“下放”是“人生道路”的隐喻。体现了知识分子对自我个体成长的一种理解。下放的道路是寻求自我的社会认同的最佳途径。但是,唐老师的形象并没有完全融入民间这块土地,预示着个体生命的异质化,并且以个体的异质化存在来揭示社会的异质化。因此,他是一个旁观者的形象。但是这个旁观者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否定性存在,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危机。走向民间这条道路是知识分子不熟悉的陌生场域。电影中唐婶对民间的印象是“这地方陌生”。“陌生”体现了知识分子与民间的复杂关系。

小队长看见唐老师搭建的房子说:“像外地。”“我”生在外地。以此证明民间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空间而与知识分子想象中的民间不一致。但是这个陌生的场域却是自我向往的心灵家园。因而在影片中,通过“下放”这一形式,形成了具体的道路时空体,空间在这里变得具体了,并且充塞了更为重要的时间。空间充满实在的生活意义,变得对主人公及其命运至关重要。但是,唐老师的生活处于道路的支岔上,他从城市到达乡村,他的基本转折关头、他的蜕变,都远在民间这个实在的日常生活之外。因此,下放民间的姿态就不可能是自我得到拯救的形式。也就是说,影片中的民间成为一种虚无的存在,成为生命否定性的一极。

(二)“白宫”:处所崇拜的虚无

民间的陌生与人性的危机,还体现在对“白宫”这一具体地理形象的设置上。这个具体而明显可见的空间处所维系着特定的时间意识。“白宫”这一“处所”蕴含着一种历史时间的反讽意味。

民间在中外知识分子的笔下,都具有童话般“处所崇拜”的色彩。民间的处所本来是人类创造力的可睹结果、人的双手和智慧的结晶。人类的处所体现了生命的创造力,是“存在着过去残留于现在之中的重要而生动的痕迹”[1]244-245。但是,影片中的民间处所却成为一种僵死的“幽灵”,疯妈用鹅卵石垒起的“白宫”也消散了“处所崇拜”的魅力。这座“幽灵”式的“白宫”成了一个纯由过去装扮起来的博物馆古董似的“遗址”外壳,它的内部全部是破碎的杂物,包括一张破碎不堪的被烧去了头像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的“父亲”惟一留给“我”的形象,“我”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我”想获得有关“父亲”的信息,但是,无论是“我”的母亲还是“我”的长辈们,都无法给“我”提供一个清晰的印象。惟一清晰的是照片上显眼的洞――这是一种隐喻、一个象征。旧照片象征着过去的时间,旧照片是存留于过去的想象中的民间价值符号。而照片上被烧去的头像以及上面留下的四分之一的大洞,象征着父辈价值体系的瓦解。影片的这一细节不仅仅暗示着“我”与父辈的隔膜,更重要的是,预示了”我”要遵循的价值体系是模糊的、不真实的。

(三)“李铁梅”: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对民间的渗透

影片中,当唐婶跟随自己的丈夫来到南方的一个小村庄时,小队长带着一个梳着长辫的少女来见唐婶,少女非常想拥有像唐婶一样的城市服装。并且询问,阿辽莎和喀秋莎是哪国人的名字时,唐婶说,是苏联人的名字。并且说,喀秋莎是女人的名字,也是大炮的名字。当女人与大炮联系在一起时,显示了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对民间的改造力量。因为,“话语本质上是社会的和历史的:词语是通过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中的充实而具有意义的。”[2]135因此,当唐婶问他们是否懂得其中的意思时,小队长回答说,不懂。而少女模仿着样板戏中李铁梅的形象一本正经地对唐婶说,“‘我’十六,会唱李铁梅”。一个只有16岁并不懂得政治意识形态的农村少女却表现出对 “李铁梅”形象的追随,这就是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对民间话语的充实力量。另一个“李铁梅”的形象预示是,疯妈(“我”的母亲)手里那面画有手持红灯的李铁梅形象的镜子。这面镜子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在“”年代的合法物品而不会成为资产阶级象征物,就是因为镜子上印有“李铁梅”的形象。“李铁梅”的形象,是一种话语符号,是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共谋形象,是政治意识形态对民间话语渗透的典型。16岁少女对“李铁梅”的崇拜,疯妈对着画有“李铁梅”的镜子梳妆的行为,都是官方意识形态俘获下的欲望符号的表征。这个符号体现了民间对官方意识形态话语的无意识认同,这是《太阳照常升起》中民间自我镜像的呈现方式。

因此,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民间话语渗透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正如陈思和所认为的那样,“民间从来就不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民间是一种视界,一种立场,一种消解权力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有效手段。至于民间社会的实在形态,则是无限丰富和复杂的。权力文化形态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向民间社会的渗透。所以,任何将实在的民间社会理想化甚至神化的企图都将被证明是虚妄的和不切实际的。”[3]

二、在价值域中诠释民间

民间是一个价值场域。民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寄托,体现了一种梦想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一种话语的表达策略。因为,知识分子梦想中的民间造成了“对民间意识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同构关系的忽略以及因过分强调民间意识的稳定性而忽略了民间意识在近现代中国变化与发展的过程”[4]。

姜文把故事的时间安排在1976年的民间。关键的不是1976年的时间标志意味着什么,而是对1976年的时间叙述出现在21世纪意味着什么。按照知识考古学的要求,1976年的时间标志出现在21世纪的导演姜文身上,体现的是这个时代人们想象世界与认识自己的方式。按照福柯的话语理论,重要的不是话语的讲述,而是讲述话语的时代。因为任何话语都有它自己的规范概念和论述范围,有它自己认可的对象和方法。影片把时间设置在1976年,人所共知,1976年代表了思想高度集权化的时代。在这样的高度集权化的时代里,人性的危机使“我”成为“我”的影子,“我”已经成为中性的“他”,“我”的生命已经与现时无关;“我”的存在是一种停滞的现时。因此,要想拯救人性,使人成为自由的人,只有否定现时的停滞,但,这种对现时的否定是可能的吗?要使这种否定成为可能,只有借助于民间。

导演姜文对民间的价值选择和民间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悖论,体现了一种价值的失落。这种价值的失落体现了个体与社会的冲突,表现在时间形式上,就是个体与时间的斗争,生命与时间的权力较量。这种生命与时间的较量在人物和环境的设置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影片中,姜文所饰演的唐老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符号,这个符号体现着一种政治改造的话语价值。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民间天地,这个民间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确立自我价值认同的一个他者。

三、民间:心灵的家园

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视域中,民间往往被赋予其肯定的形式,象征着心灵自由的合法性居所。在这种合法性的处所中,民间的时间是面向未来的,连死亡都被看做是播种。播下的种子,发芽,出土,开花,结果,体现着生命的过程。这种运动的力量使一切都参与到生命的成长中来,趋向未来的世界。正如巴赫金所说的:这是最大限度地向往未来的时间。……因为播种是面向未来,收获果实是着眼未来,聚攒是为了未来。一切劳动过程都寄念于未来。……时间的特点,就在于普遍地趋向前进(指劳动行为、运动、行动)。[1]406

这种趋向于未来时间的民间,是一种纯粹的诗意语言。体现了一种理想的神话。因此,在影片的结尾,在太阳初升的时候,一个婴儿诞生了。这是一个新的生命,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在一起,预示着一种未来的播种神话。这种梦想般的神话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笔下的民间意识,是一种时间空间化的民间。无论是诗性居守还是神性祈祷或是俗化狂欢,民间一旦进入知识分子的话语空间,就不再是一个粗鄙化、原生态的生存空间,而要显示出一种强大、自由的话语力量。[5]

因此,影片在绚丽的阳光里,写意着一种精神的满足。这种写意的表达方式就是这种时间空间化的民间意识。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民间视界对知识分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民间视界意味着生命的本真存在方式,意味着人类在“非官方”状态下应有的生命热情和文化创造力。[5]民间视界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为当代知识分子确立了一个文化批判立场和精神拯救的家园。因此,作为一种艺术时空体中的民间意识,是审美化的空间话语阐释。但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民间话语认同的困惑。

[参考文献]

[1]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 Swingewood A.Sociological Poetics and Aesthetic Theory[M].London:Macmillan,1986.

[3]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12-131.

篇10

在这浩如星河的生物多样性里,人类独获了宇宙原创的智慧。我们仔细地观察,抽象出理念,设计出各种机械来模仿这种智慧,从而产生了科学技术。原创的思维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大脑,但科学技术始终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中找到相似的映射。

如果我们拥有模仿世间生命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能获得无穷的力量。事实上,人类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均来自于自身对其他生命的模仿,比如,我们设计的精密机械无法与手指的灵巧相比,我们的超级计算机无法与大脑神经网络相比,世界上最快的跑车在启动的一瞬时速度,远远小于一只小猫。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赖以模仿的自然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生命多样性的消失如同人类智慧的消逝,当我们面对无限拷贝的知识时,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精彩少了;当我们失去可以模仿的生命模型时,人类变通的力量减弱了,机械论将霸占人类的智慧,人与机械将被视为等同。

跟蜜蜂学定位

值得庆幸的是,科学的进步仍在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用所获得的知识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比如,未来世界的建筑将模仿蛋白质的结构,二十种氨基酸通过衍生与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的形态组合。这种仿生式建筑可以集约化生产,又可以产生无限的差异,最重要的是整栋大厦可以被回收再利用,建筑工业像生化反应一样循环不止,这样将会产生很少的城市垃圾。

未来的机械要模仿昆虫,研究证明蜜蜂的飞行系统可以显示出无以伦比的精巧性,当我们为这仅有1克的飞行系统惊叹时,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了蜜蜂的全球定位系统。蜜蜂虽小只有1克,但却能像飞行员一样学习定向飞行,准确找到数十公里之外的花蕊,这正是一种自然之美。蜜蜂在离蜂巢10公里的地方采蜜前,往往要沿着距离蜂巢更远、更复杂的路线学习飞行,而这就需要极其精确的定位系统。研究发现,其定向定位机制包括太阳罗盘定向、磁场定向、地面标志物定向、偏振光定向等,这种仿生指导科学家进行精密的未来飞行器设计。

工蜂能离巢数公里去采集花蜜、花粉而不迷航,并能准确无误地返回蜂巢。

首先,这是因为蜜蜂具有人类和其他动物所没有的一种本领- - -它的眼睛可以感知偏振光, 它能根据天空散射的偏振光来定向。其次,蜜蜂可根据太阳方位的变化来调整舞蹈方向以达到准确表达蜜源方向的目的。

透过云层的偏振光是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蜜蜂可以利用偏振光来确定太阳的位置。另外,据报道,蜜蜂体内存在超微磁性颗粒,因而能在地磁场导航下辨别方向,具有回归的本领。有人将磁铁绑在蜜蜂身上,证实蜜蜂在磁场的影响下将无法定向。蜜蜂长期生活在黑暗的蜂巢中,其能完成复杂的巢穴修造工作,就是利用了其自身的重力感应器和地磁来完成定位的。换个地方去放蜂时,我们会发现,蜜蜂第一次出巢都要对新环境进行重新熟悉,这就是我们养蜂人常常说的“认巢飞翔”,而这些是蜜蜂利用标志物定位的最好例子。

开展蜜蜂定向研究的关键就是设计出能对蜜蜂运动轨迹进行跟踪和监测的工具。目前在昆虫中利用的高分辨率昆虫监测雷达可以捕捉空中昆虫小尺度的细节运动。再结合蜜蜂飞行行为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有望对蜜蜂的定向定位机制做出更为准确的解释,这种科学解释无疑是自然界为人类预存的智慧。

向萤火虫学发光

与小小蜜蜂的定位飞行不同的是,闪闪的萤火虫光芒能把我们引入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代。夏天幽静的夜晚里,草丛附近的萤火虫便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犹如繁星点点。令人惊异的是,不同于太阳光等热光,萤火虫所发的光一点儿也不热,被称为“冷光”。

从此,生物荧光现象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荧光素、荧光酶和ATP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人们认识到:原来有机物也可以发光!

新型有机材料OLED是一种自身发光的固体材料。不同于发光领域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OLED主要用于显示领域,如今OLED已经在平板显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有希望在未来几年取代传统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由空穴传输层、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构成,当对OLED施加电压时,电子和空穴同时向发光层移动,并在发光层复合产生可见光,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荧光光谱。

LCD采用背光屏,相对OLED而言,不但能耗高而且体积难以进一步减小,而OLED采用自体电致发光,具有高能效、低工作电压、体积小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寿命短、成本高的缺陷,适合做高清显示屏。不过我们相信,随着技术成熟,这种以萤火虫发光物质为原理产生的OLED必将在未来占据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部分,我们也必将效仿这种自然之光营造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向蝴蝶要“动力”

色彩斑斓的蝴蝶是自然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航天技术中的仿生学里,蝴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对蝴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后,科学家们发现,蝴蝶的鳞片具有巧妙调节体温的作用。比如,在夏天炙热的阳光射到蝴蝶身上时,它的鳞片会自动张开,以便减小太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太阳光热能的吸收程度;而当气温下降时,鳞片会自动闭合,使太阳光直射到身上吸收更多热量。

基于蝴蝶鳞片自动张开闭合来控制温度的原理,科学家们模仿了蝴蝶鳞片的功能,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出了一种高效率的调控温度装置。

就J- 31战机喷气发动机而言,蝴蝶翅膀鳞片的排列还可以提供最佳强度的涡轮叶片排列方式。

蝴蝶鳞片空间形态各异,有的端部急剧收敛呈柳叶形,有的扁平呈片状,有的横向尺寸从中部向两端递减近似椭圆形等。蝴蝶鳞片空间形态各异,水平尺寸亦不相同,甚至鳞片端部的形状也不同。

篇11

一、生命教育的兴起与推进

1968 年, 华特士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 , 开始倡导并践行生命教育思想。1986 年, 他写作出版了《生命教育: 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 。该书拓展了学校教育的涵义, 认为教育是融书本学习和人生体验于一体的过程, 应该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

生命教育于1974 年由澳大利亚的特德・诺夫斯牧师提出, 主要针对当时青少年吸毒并致死这一问题。1979 年, 悉尼成立了旨在“预防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生命教育中心。目前, 该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正式的国际性机构 , 属于联合国“非政府组”的一员。

1996 年, 香港天水围十八乡乡事委员会公益中学率先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1999年, 香港“天主教教育委员会”推出“爱与生命教育系列”, 除了为家庭生活教育提供素材与方法之外, 也鼓励老师将这些内容融入相关科目的教学。2002年, 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 并在多所学校推广生命教育课程。

1997 年, 陈英豪在台湾率先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愿景, 同年底, 台湾启动“生命教育实施计划”, 并设计生命教育课程, 推动办理研习、训练师资等。1998 年, 生命教育在台湾地区的中学全面展开, 2000 年, 台湾教育当局成立“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 并将2001 年定为“生命教育年”。此外, 许多高等院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也主动参与, 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推进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提升作用。

在我国大陆, 叶澜教授最先开始关注“生命”及其与教育的内在关系, 她主张“从更高的层次―― 生命的层次, 用动态生成的观念, 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1] 。“生命教育”一词在中国大陆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视为一种生命教育。

自2003年以来发生北京音乐学院陈果自焚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学案、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伤熊案等一系列令人痛心的大学生自杀、杀人、杀生案件,让更多的学者开始

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2003年4月8日,湖北省“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召开,这是全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预防大学生自杀”为主题的大型会议。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专著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专著较少,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发现,只有8 本这方面的专著。另外,还有部分专著是从安全教育角度来谈生命教育的,加上这部分,专著的总数也不超过20本。这其中梅萍等所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2]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他的像欧巧云[3]、张旭东[4]、吴伟花[5]、李芳[6]等人的专著也有一定影响力。

从期刊来看,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的搜索,我国大陆最早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文献见于2003年,是高锦泉在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7]随后,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学术研究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2003、2004年是生命教育研究发端阶段。2005年研究文献开始陡增。2007、2008年文献数量相对稳定,2009年起生命教育研究掀起。至2013年文献数量增长的同时,文献的质量也得到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进路、视角单一,范畴、学科定位未能最终确立,实效性研究不多等。

三、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研究

在查到的文献中,高锦泉是最早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即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自然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8]

陈黎东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 珍惜生命的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教育学生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到为社会、民族和人类的光明未来而奋斗的事业中去;生命价值的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热爱生命的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找到无数生存的理由,学会欣赏生命的无限魅力,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安全的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9]

欧巧云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有三点: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的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最终培养人文关怀精神,陶冶健全的人格品质。[10]

叶华松认为,大学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其生命存在于自然、精神和社会三个领域,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应包括生命知识教育、生命关系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三方面。[11]

谢海均总结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是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二是对生命责任的承载。三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追求适当的实施形式,在实施中应强调受教育者个体的体验过程,通过生命教育唤醒受教育者的生命意识,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12]

篇12

中图分类号:J60-02文献标识码:A

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音乐艺术以其多样和丰富的表现展示着她独有的艺术生命和魅力。我们常常看到,一曲器乐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含义理解,一首声乐作品可以有多种演唱方式。什么原因使音乐有如此多样和丰富的产生?我们有必要去做一番探究,以便对音乐艺术能有更多的审美把握和意义发现。

认识一个事物,我们通常是去寻找其内在本质来对它加以理解。像许多事物一样,对音乐的内在本质,人们的看法和认知也是不同的。笔者认为:音乐是以体验作为其本体存在的,因此说体验就成为音乐的本质。对体验最简单的解释是:实行。然而人在有意识的实行中,会对生命意义的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因此体验与生命具有一种同构共生性。因为体验的内涵和表现与音乐是完全相同的,它可以对音乐做一个根本的、终极性的展现和描述而成为其本质。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内在本质都会以特征来显现。作为音乐本体存在的体验,必然要借助于它的主要特征展现出来,应该说通过音乐的三大特征:构成材料的物质声响、表现形态的时间过程、产生效果的非语义性,使音乐的体验充分实现了生命中自我的存在、表达出生命中自由的愿望和感受到生命过程中的意义,从而具体而明确地表现出其本质属性。

一、实现生命中自我的存在

生命是以个体存在为基础的,实现自我是生命真实的和真正的意义。每个人都在为此而探索和奋斗着,以期获得我们的人生价值。如何来实现自我,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从长期的人类实践中我们发现,艺术的行为是实现自我最积极、最充分的方式,不管这个方式表现为是对艺术的创造还是对艺术的欣赏。因为只有艺术是完全摆脱了物质束缚,让人的精神呈现为彻底解放的状态,自我就是在这样的保证下得以充分、纯粹的实现。在其中,音乐艺术可以说是最完整地展示了这种自我,呈现出这种存在。因为音乐以特殊的体验表达了王岳川先生所说“只有体验才能照亮存在,才能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达到精神内海的感悟。”(注:参见王岳川著《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59页。)在所有艺术给我们的感受中,音乐是最强烈的一种。所以说它强烈,是因为音乐艺术借用了一种特殊的物质材料――声响。它可能是人声的或乐器的声音,可能是单一的或聚合的声音,可能是和谐的或嘈杂的声音等等,可以说音乐的音响是极其丰富和极具表现力的物质形态。但不管何种音乐响起,都会以它的声响引发我们内心的波动:或是感觉、或是感悟,或是感知,并以此开始了体验的历程,构造出体验的世界。所以曾田力女士说“正因为我们所体验到的音乐的‘言说’内在于进行方式的音响现象中,所以在我们凝神注意这些进行方式的音响现象时,他们所蕴含的作品的本质在共同的呈现中一起被我们感受到了。” (注:参见曾田力著《音乐,生命的沉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然而任何音响都是短暂的,它快速呈现又快速消逝。即使组合成乐句,表现为音乐的旋律,也有稍纵即逝的、难以把握的感觉。然而正是这种不稳定且给人飘忽一般的感觉,造成我们内心特有的一种体验追求,那就是对未知的捕捉,对疑惑的确认。正是在这种捕捉和确认中,生命自身被充分表达出来。因为在音乐音响呈现、消逝,消逝又呈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生命不断去体会、去发现,从而使自我显现出来。可以说音乐把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瞬息飘逝和变动不居的刹那揭示出来、确认下来,来让我们积极地去发现和体会。所以说任何诗意因为与人生情怀的刹那联通才有意义。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作品开始的一连串的敲击音响,总让我们想与不可知的命运去对话。乐曲的声响并没有明确表白什么,却以与我们生命的直接呼应这样的审美体验,给我们的生命一种确认和表达。所以说艺术家创造的音乐,虽然它最终只作用于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却以这种物质体现显现着自我存在。“人类身体并非只是一具承载生命的物质躯体,他同时即使体现生命的精神形态,身体即是自然物质的一部分,也是自由精神的根据地。”(注:参见徐岱著《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音乐以声响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是有着它特有的方式。我们常说音乐依赖着非常与众不同的存在形态――时间,音乐的一个个声响是在时间过程中呈现,音乐以时间的不间断过程来发挥着它的艺术能量。音乐声响在时间的有序性的强大作用下,规范着、甚至强迫我们在体验中保持着持续的、不间断的反应。虽然由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不同,体验的侧重存在差异,但这种在时间中一直保持和延续的体验感受不断被强化。因此说在历时性的艺术体验中,以及在这种体验中不断产生和需要保持的内心感受,反复地显现着和强调着人的自我存在。因为人往往需要通过对外在事物的体验和获取的感觉来形成对自我的确认,而音乐就是用最特殊的方式把我们的自我存在最充分地彰显出来。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应该说“我听”也能显现“我在”。

音乐的时间特性在实现了人的自我存在时,因其体验方式的多样,让时间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构成。通常我们将这些层次分为:创作者表现的时间、表演者展示的时间和欣赏者体味的时间。创作者的时间表现为隐性的特点,虽然时间没有明确地表述,但它也展现了时间最主要的方面――过程。因为过程承载了体验,让体验表现了自我;表演者的时间展现是最为充分的,它以对人全方位的调动,让体验全面而整体的实现,自我获得一种完整而全新的生命体验;欣赏者的时间对音乐的时间赋予了更深一层含义:自由的时间意义。不仅在聆听中呈现着音乐的时间,还在想象中扩展和延续着音乐的时间,显现出极为丰富的时间存在和与之相伴随的自我存在。没有聆听《二泉映月》和聆听之后的感动与振颤,我们可能并不知晓自己具有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直面苍穹的精神。由于音乐中呈现的每一种时间含义有所不同,使我们体验是多样的、自我是多样的。它共同构建出我们内心的世界,更让自我充分地成长和实现。

我们都知道在音乐的表现中,音乐的音符以及发出的声响,是没有明确含义的。这种非语义性的特征是音乐艺术生命魅力的特质所在,也为欣赏者的阐释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在这种可能中,同样蕴含着实现自我的生机。因为体验是一种指向意义的活动,而意义是对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印证。在音乐的体验中,意义的生成是从内心感受开始,经过大脑的想象,最终用阐释来完成。可以说在对音乐作品完整的体验过程中,阐释是必然的和必须的终结。这个终结不仅是欣赏对作品的深入,更是对自我的一次重现,因为非语义的音乐空间,给每一个人最充分、最完满表达和表现的可能。在倾听莫扎特的作品时,每一个人都把自己放置在其中的,或是感情的呼应、或是人生的感怀、或是理想的升华。也正是因为音乐给了每一个个体自我展现的世界,它也才显现着丰富多彩和不断延续的生命力量。

二、表达生命中自由的愿望

在我们生命汇集的多种要素中,自由是十分可贵的。我们只有体味到生命的自由、表达出生命的自由,才能让人生的体味是充分的、表达是畅快的、生命的意义是完整的。然而生命的自由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够充分,甚至是存有相当的缺憾的,以至于实现她成为我们生命中一个强烈的愿望。为了达到这个愿望,人们一直积极去寻找、去发现直至去创造一种能感受和实现这种自由生命的方式。应该说艺术就是这种发现和创造的最佳方式和最好成果。按照狄尔泰的理解,艺术“是扩大了对人的解放效果,以及人的生活体验的视野,因为它满足了人的内在渴求……”在我们已知的各种艺术门类中,音乐艺术可以说是人类创造出的实现我们自由愿望的最好方式。因为它以体验作为本体存在和本质意义,可以把生命最深层的力量挖掘出来,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自由。

音乐的音响是艺术家创造出的丰富和有序的音响,是符合美的规律和要求的,因此它作用于我们时,是可以从我们的听觉感官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内心世界,达到声音和心灵的完全融合。这样就使音乐的体验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因为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这种融合不仅让艺术与我们产生了呼应,甚至可以进行两者的对话,使自我得到真正的、深层次的实现。应该说就在这样的对应和对话中,艺术家由于进入到一种“凝神”的境界,不但忘记审美对象以外的世界,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正如王国维描述的“意境两忘,物我一体”,最充分地实现了内心的自由。我们经常说起的沉浸、陶醉,就是对它最简单的说明。胡经之先生曾这样阐述我们熟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解牛过程是人与牛对立的消解,心与胸对立的消除。加之人‘以神思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手与心的距离消解了,于是解牛成为一个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关照和游戏。”(注:参见胡经之著《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可以说这种忘却主体又消失了客体的自由状态可以创造出更广阔的世界,因为通过个人的审美体验反映了人类的精神。从而让自由的心灵、自由的生命得以最大意义的呈现。真所谓:在物我一体的境界,主客体之间所有对立面都化为动态的统一,达到主体和客体完全融合一致的境界。

音乐与我们内心世界的融合来实现自由生命的理想,还可以从音乐发展中不断寻求自律的历程中得到佐证。虽然纯器乐音乐最早是伴随歌曲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它一直在找寻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找寻是以人的独立精神为灵魂和根基的,并以此来表达人类对自由的渴望。从18世纪拉莫发现“旋律来自和声”开始,音乐就努力摆脱外在的束缚和限制,找寻真正的自我。之后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交响乐的形式来表现音乐纯粹化的完成,终于达到了布洛赫认为的:“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只有音乐是‘超限’的,即超时空的,最自由的。”(注:参见蒋一民著《音乐美学》,东方出版社, 1997年版,第31页。)因为十分形式化的音乐,不必附丽与有形的世俗物体而直接呈现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所以它是自由的。尽管在音乐的发展中“自律”与“他律”一直是焦点,甚至出现此长彼伏的局面,但音乐对自我的探求和确立从未停止,并不断显现着扩展和深入的生命存在。应该说这一切都来源于音乐本身具有的自由精神的灵魂特质。

音乐能承载我们自由的愿望,还需要提及它特有的符号化表达方式。音乐最初始的、最基本的呈现,是一种符号体系。我们知道符号是人类创造的重要成果,它表达了人作为主体的各种需要。作为典型的符号形态的音乐艺术,它以它的符号方式最大限度、极其充分的表达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内心的认识、情感、思绪等等一切需要表现的。因为音乐的符号有极为特殊的延伸功能,并以此来表明音乐的真正完成。音乐符号的延伸首先表现为声响,声响作为音乐的物质形式,同时又承载着创造者的精神世界,于是它让我们对音乐的体验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心的。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一次次的演奏,成为回荡在我们心中的旋律。在这旋律中,它是人类情感永远的寄托;瓦格纳音乐作品的宏大壮阔,是包容了艺术家的深度思考。在这思考中,人类理性精神在提升。其次是音乐的声响是可以随时奏响,又可以反复表现的,于是它让我们对音乐的体验既可能是瞬间的,又可能是长久的;一首音乐作品一定是在有限的时间中表现完成,但也会在不同的时代和表演者的作用下,保持永久的生命。因此说,多重和多样的体验方式,让音乐最充分地显现出生命自由的意义。

人类创造的符号有的是实体表现,语义明确,也有的是虚像表达,语义含糊的。然而这两种符号形态都有其存在需要和意义。说到音乐符号再一次强调的是音乐的符号不表达明确语义的,即所谓非语义的艺术。然而非语义不是无语义,而是具有十分丰富的语义。康德说:“模糊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注:参见阿尔森・古留加著《康德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3页。)而这个丰富语义可以通过艺术想象的方式来显现,为此,音乐的才会有着最大可能展现的空间和挖掘的内涵。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认为在审美体验中,想象具有是主体心灵超越时空,澄怀专一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在音乐的体验中,放飞心灵、歌唱生活,来表达我们生命中自由的愿望。作曲家可以在没有语义限定的音符中尽可能表达他想表达的一切;演奏家同样可以不受限制的展现出他向展现的一切;欣赏者也会因为没有明确的语义标明而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一切。在这个共建的艺术世界中,人们尽情地、畅快地抒写心灵,感悟人生。于是生命中最为可贵的自由,在此得到了充分认可和完全实现。因此说自由的生命世界,展现了人在艺术中最高的体验层次。“主体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解放,超越现实时空,达到一种由原无限的“游”的境界,于是见人之所未见之大象,听希声杳冥之“大音”,以一瞬凝终古,以一花存大千。”(注:参见王岳川著《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69页。)

三、感受生命中过程的意义

在我们人类生存的方式中,时间的这一维度是极其重要的,它与空间共同构建出我们唯一可依赖的世界。我们对时间最基本的理解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有序性和指向性。从时间的含义中,充分体现出了生命是在过程中延续这一基本状态。音乐选择时间作为它的存在方式,是为了揭示生命的内在意义,也让音乐体验的本质最充分地得以展开。

对于时间,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它是由一个个时间点,即瞬间构建成的,因此说体味生命过程的落脚点,应该是对瞬间的把握。然而瞬间是快速的呈现又快速消逝的,常常为我们忽略,也不易被我们所把握。所幸的是音乐以它特有的物质呈现:声响,最明确最直接地表达并展示了瞬间,从而使音乐的体验能让我们凝定生命的瞬间,去发现瞬间的意义。这种凝定和发现首先表现出对生命瞬间的确认。任何音乐作品都有开始和终止,以此来表示它的完整过程。而音乐以声响表明开始和终止这两个时间点,就是对瞬间的明确标识。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时间过程中瞬间点的存在,从而可以产生对瞬间的感悟。除此以外,在音乐作品中我们感受最强、体验最多的是它不断表现出的高低和快慢。作为这个音乐最基本的形式要素,也是对时间瞬间的反复提示。因为在事物的平常状态中我们常常会忘却构建它的基础,而变化会是一个很好的提醒。音乐的瞬间就常常以一个高音的奏响来加以强调;以一个快节奏的表现来充分显示。这些都让我们对短暂的瞬间有了关注和发现。然而体会到瞬间的存在并不是我们的目的,音乐对瞬间的凝定更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人类完成一种超越。因为在宇宙世界的无边与无限中,人类是十分渺小的,生命的存在也是短暂的。这种困境和痛楚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成为李白诗歌《将进酒》中点明的:万古愁。然而人类的伟大在于我们不仅敢于面对这种悲苦,我们还要去战胜它。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获胜的最积极的方式就是在精神上的超越――追求在有限生命中的无限、短暂的生命中的永恒。而艺术正是以它的独具的力量,来担当并完成了这项使命。可以说音乐以对音响的体验方式让我们发现了瞬间,又把对瞬间的发现化为永恒,并以人类对这种永恒的获得和拥有完成了伟大的超越。贝多芬命运之神的敲击,唤起人们面对命运的坚定意志和永远的抗争决心。斯梅塔纳的沃尔塔瓦河,唤起了我们对家乡不尽的眷念和深深的情义。可以说音乐的瞬间真切地表明了音乐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着生命的永恒存在而展示了超越的力量,就如同我们常听说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篇13

2014年8月起全国各地集中爆发了多例青少年失联、遇害案件,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48人失联,其中41名是在校学生,而女性约占总失联人数的85%。失联,是失去联络的简称,原是台湾地区常用语,始用于2014年3月8日马航失联事件,普及于中国女大学生失踪事件,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过程中均采用“失联”一词,使这个词成为中国大陆的新名词。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但学生失联事件并未停止,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着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失联事件屡屡诉诸报端,留给家人无尽悲痛的同时,社会各界应该不断反思和关注。

一、儒家伦理疏解生命伦理问题的现实可能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在意识形态占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各朝统治者的推崇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中国文化的观念中,早已深刻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主张礼治,以五伦为宗,尤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儒学作为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儒家伦理观念、规范在现代社会伦理生活中有着独特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社群和个人道德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以及它的道德规范体系等,正是我国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客观现实需求,也因如此,儒学的价值资源对疏解当代生命伦理学问题成为可能。

当今社会各种违法犯罪甚至残害生命的现象存在,突出反映了我国社会道德沦丧、对生命的冷漠、漠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割断了生命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内在联系,因此,中国生命伦理问题迫切需要儒学来对其进行价值规范,回应生命伦理中急需规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从而提高生命伦理的本土生命力。正如程新宇所说,“传统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厘定问题的观念背景,分析问题的主要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核心价值。”儒家伦理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伦理的典型形态,具有丰富内容的道德哲学理论系统,是一种“生命的学问”(牟宗三),以生命、生命活动为中心,具有深邃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深厚宏富的生命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建构提供一种观念背景、分析工具和价值选择。它将从人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基本的价值理念等终极思索中给中国当代生命伦理提供启示与引导,有助于中国生命伦理学解决自身的理论困惑、现实困惑,对中国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当代中国生命伦理的构建意义

(一)有助于中国生命伦理学哲学基础的建构

虽然生命伦理学从产生之时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但是它的终极价值和使命是弘扬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主流停留在解决由生物技术应用及医学伦理难题的层面,解决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行为规范问题,就事论事讨论伦理事件,淡化了生命伦理学的人文价值取向,使生命伦理学研究失去了人文根基,缺乏对伦理原则和理论的应有反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我们认为,确定生命伦理原则、分析现实生命伦理现象、解决伦理问题,必须寻求和确立带有根本性的价值理念,它是生命伦理学真正坚实的哲学基石。生命的本真不会因时代的转换而变异,维护人的尊严与生命价值,对生命的伦理思考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话题。儒家伦理学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伦理的典型形态,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道德哲学理论系统,蕴含着深邃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深厚宏富的生命伦理思想。其所确立的价值目标、价值系统、价值规范必然成为中国生命伦理学哲学基础形成的重要理论资源,为加强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建设提供有益的依据和基础。

(二)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伦理学,促进生命伦理学的本土化

中国生命伦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照搬西方的生命伦理学理论、伦理原则和模式,以西学背景下的生命伦理模式为模板,忽视文化传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心理层面的影响。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改观,会使我们陷入一个对“生命”认识更加迷惘的境地。实际上,大量事关生命的伦理冲突都需要以对生命的完整理解为基础,需要把具体的问题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与现实情境中,才能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才能较为妥善地解决问题。现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与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儒家有密切关系,儒家伦理在形塑中国人的生命洞见、情感体验、认知模式、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而显著的作用。它是中国生命伦理学进行伦理分析、判断、评价、反思与研究,进行伦理应对强有力的支撑。因此,研究儒家生命伦理、揭示其生命伦理价值与规范,探讨儒家生命伦理与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契合,为生命伦理学提供明晰的参照,它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与文化层面丰富和发展生命伦理学,彰显中国特色,建构中国的生命伦理学,而且在许多具体的生命伦理问题上也能加深我们的认识。

(三)有助于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为儒学的当代转化确定具体的路径

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儒家伦理作为其核心内容,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和表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是我们进行当代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宝贵的思想资源。充分发挥这种资源的作用,让它们在民族复兴之中真正绽放光彩,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应用伦理学诸领域中,生命伦理学以其对生命的道德思考、对生命的人文关照,以及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中国人的生命展现、中国人的伦理行动等等,有着内在的、密切的关联。从儒家伦理中发掘、展现其生命伦理的意蕴与价值,为各种生命伦理问题提供儒家的立场、视角,既能拓展深化我们对生命伦理问题的认识、理解;也能够为儒学的现代转化,弘扬儒家伦理精神确定具体、坚实的路径。这样,儒学的复兴就不是仅仅停留在话语喧腾。如生死一体的生命观,把生命的意义和天地法则相一致,提升了人们对生命可贵、珍惜生命的认识;“医乃仁术”的主张,要求医学工作者、生物医学技术的应用者全面、深层地把握生命的概念,摆脱唯技术论的认识,辩证地思考健康、疾病;身心一体的观念,将人看作完整的生命来看待,要求不能割裂人的生命,只注意人的肉体而不关注人的心理,类似的思想对探讨安乐死的选择具有启示意义。(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CX2015SP443)

参考文献

[1]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曾春海、叶海烟、尤煌杰、李贤中.中国哲学概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3]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范瑞平.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5] 罗秉祥、陈强立、张颖.生命伦理学的中国哲学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