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就业方向

经济就业方向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就业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就业方向

篇1

二、不同类型农户的总体特征

本部分将从九个县不同类型农户的分布情况、收入情况、土地经营规模以及农户自身情况几个方面,分析不同就业类型农户的总体特征。比较不同就业类型的农户的收入,从表2中可以看到,除了黑龙江省的东宁县,其他各县的务工农户的每年户均收入均高于务农户和自营工商户的户均收入。黑龙江省的龙江县和东宁县除外,务农户的年均收入都低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农户的户均收入。从表3中可以观察到,务农户的人均耕地面积最大,务工农户的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农村的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两个方面,自营工商所占用的农村劳动力非常有限。当农户的耕地面积较小是,农业生产给农户带来的收入不足以满足农户的需求时,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就会把多余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产以外的活动中,以寻求给家庭带来更高的收入。这时过多的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流向有两个方向,一是外出务工,二是从事自营工商业,然而,一个农户变成务工农户往往要比变成自营工商业户要容易。因为一个农户是否成为自营工商户往往要和当地的经济环境和农户自身的资金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个农户是否成为务工农户和家庭的劳动力数量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农户家庭人均耕地的面积对于农户选择成为务农户有正向的作用,对于农户选择成为务工户有反向的作用。

三、不同经济地理环境下农户就业类型选择

农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所处环境的经济发展、资源禀赋、交通条件、文化意识及市场发育等方面,进而对农户的就业类型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调研的数据来看,在不同的经济地理环境下,农户就业类型的分布比例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对农户进行整体分析后,本部分将按照不同的经济地理指标对农户的就则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

1.不同地形条件下农户就业类型农户所在村的地形地势影响到农户的就业类型,如表6所示,平原地区务农类型的农户最多,而务工类型的农户最少,这可能是因为平原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丘陵和山地地区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小,见表7,而且在平原地区从事农业生产较其他两种地区要相对简单,容易进行机械化生产,所以平原地区务农类型的农户最多;丘陵地区的务工类型的农户最多,一方面是因为丘陵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比平原地区少,会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丘陵地区的交通比山地地区的要发达(见表4),方便农户外出打工,所以丘陵地区的务工类型的农户最多。

2.不同区位下农户就业类型差异比较。本部分将从农户所在村庄的区位入手,对农户的就业类型选择进行分析。样本中对农户村庄的位置有两种划分,一种是农户所在村庄是否是城市郊区,另一种是农户所在村庄是否镇政府所在地,虽然有两种划分方式,但是都反映了农户所在地区的通达程度。城市郊区和正政府所在地往往经济发达,交通条件好,与外界联系比较密切,下面的表3.10和表3.11是对不同区位农户就业类型的描述。城市郊区和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庄与其他村庄相比,经济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城郊自营工商业类型的农户的比例为37.24%,明显高于非城市郊区的24.35%,城市郊区的务农户和务工户的比例要低于非城市郊区。农户所在村庄是否镇政府所在地,对农户的就业类型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镇政府所在地的农户选择自营工商业的农户比例为33.91%,高于其他地区的23.50%,而镇政府所在地的农户选择务农和务工的比例要低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务农户的比例,所在村庄为镇政府的农户选择务农的比例仅为29.43%,而其他非镇政府所在地的农户选择务农的比例高达38.18%。从上面的观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农户所在地区的通达程度会影响到农户就业类型的选择,尤其是对自营工商业和务农的选择影响明显,分别有正向和反向的影响。

3.不同经济水平发展水平下农户就业类型选择差异的比较。农户所在村庄的经济发展水映了农户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地农户的就业类型的选择也有着一定的区别。问卷中把农户所处的村庄的经济水平分成的五个等级,即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和下等五个等级,本文在数据处理的时候,把这下村庄进行了重新的划分,新的划分方式把样本村庄划分为两种,上等村和下等村,上等村包括原来的上等村中上等村,其他村庄都划为下等村,其中上等村的农户有836户,下等村的农户有1115户。农户所处的村庄的经济水平不同时,农户就业类型选择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如表6。经济水平不同时,对于农户是否选择从事自营工商业的影响最大,所在村庄为下等村的农户中仅有22.4%选择了从事自营工商业,而所在村庄为上等村的农户中有32.42%的农户选择了从事自营工商业。我们同时可以发现所在村庄为下等村的农户中务工户的比例要高于下等村,分别为41.70%和32.66%。农户所处村庄的经济水平对农户是否选择务农的影响,在上表中没有明显的反应,下等村和上等村的比例相当,分别为36.05%和34.93%。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户所处村庄的经济水平对农户是否选择自营工商和务工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农户是否选择自营工商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农户是否选择成为务农户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篇2

2、律师,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篇3

1 经济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1 对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生需求变大,但整体仍呈供大于求的形势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形成了桐乡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处于重大调整期,调结构、促民生将成为重要战略抉择,要求桐乡强化创新驱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区域经济格局深度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求桐乡纺织、皮草、丝绸等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桐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桐乡升级转型过程中,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相对应,经济生活领域呈现出繁荣丰富的景象,商贸领域更是异常活跃,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在快速地深化和拓展。

随着桐乡地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主体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直面市场进行抉择。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决策行为的压力增大,风险提高。为了规避风险,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更加积极地进行各种市场谋划和设计。作为把握和决定企业命运的财务部门,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要求经济类从业者具备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把握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都需要专业素质的培养方可取得,也就是说对受过大学四年较全面的培训复合型人才需求变大。

1.2 许多企业招聘悄然降低学历门槛,经验却成就业“硬杠”

就经济类专业就业方向而言,多数大学毕业生最后会选择去企业从事相关财务工作。但就我们走访桐乡春季人才招聘洽谈会结果来看,应届本科生在应聘中并无优势。大部分企业招聘将门槛定在专科或专科以上,整场招聘会只有一家企业在招聘启事上明文要求招聘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

从上述采访中我们是否就此可以得出工作经验比学历重要这样的结论呢?答案显然不是。此次参加招聘会的大多是中小企业,所以对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不高,但放眼整个桐乡就业市场,乃至整个中国就业市场,学历仍是资格评估的重要组成,但或许已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做一个比喻,如果工作经验是CPU和硬盘,那么学历便是显卡。没有显卡,再好的硬件也没办法显现出来。

1.3 物以稀为贵,经济男成“瑰宝”,女生求职竞争力不如男生

近年来,浙江桐乡每年均有5000左右大学毕业生,女大学生占到相当比例,她们受到良好教育,富于智慧和活力,是参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不可替代的人才资源。但在走访桐乡春季人才招聘洽谈会过程中我们调查发现,在相关经济类岗位招聘过程中,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31.02%的用人单位没有性别要求。而一些招聘启事中没有明确性别要求的用人单位,私下仍是欢迎男生。“如果参加最后复试的是一男一女,只要男生的表现不是差得离谱,我们基本上就会接收他,哪怕女生的最后成绩比男生好!”某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透露。

在桐乡就业市场上,对于同等条件经济类的本科毕业生,甚至女生条件远远优于男生的,为何女生求职竞争力仍旧不及男生?造成这种女子不如男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经济类专业,尤其是会计财务方向,男性本身就是稀缺性人才,因为男性相比女性就业时间充足且抗压能力较好,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财务主管、主办会计时,都偏向于男性。其次,参加工作的本科女性多为25岁左右,她们今后要结婚生子,顾及家庭,连孩子的医药费也由女方单位负责,对企业的经济利益自然会有影响。此外,一些企业工作需要长期驻外地,或者需要经常出差,这时男性相比女性明显有优势。

2 针对毕业生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已有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在读和已毕业的经济类学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篇4

0 引言

作为全国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到贵州主政不到一年的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指出,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教师,深感机电一体化专业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但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1.1 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传统机械制造业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靠企业规模、生产批量、产品结构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其生产盈利是靠机器取代人力,靠复杂的专业加工取代人的技能来获取的。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以信息为主导,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形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其特征是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现代制造业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近年来,制造工程领域的新技术相继诞生,如计算机数字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技术、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等。

1.2 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食品、饮料包装机械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使整条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使其竞争能力远远超过传统的机械控制的同类设备。可以大大改善食品饮料包装生产设备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国内、国际竞争能力。

1.3 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在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把微机、工控机、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组装合并方式,为实现工程大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力条件,增强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

2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是日本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而“十二五”时期贵州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因此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立足贵州,放眼全国,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往届毕业生普遍反应待遇较好。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就业方向有:

2.1 机电一体化专业

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在大型啤酒、饮料、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2.2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2.3 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CAM方向)

从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工作。

2.4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我校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维修电工,PLC程序设计师,CAD制图员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学生必须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后才能取得毕业证,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历届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篇5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成了当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紧迫性问题。随当前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不断扩招,尤其是90年代后期,大学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1年是118万,2005年就达到338万,2007年更是涨到495万,近几年数字还在不断增长,2011年已达66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大学生群体,其就业竞争压力十分巨大,就业形式颇为严峻,大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2004)认为应从变革中的就业环境去谈大学生就业,郑美群等(2005)提到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去看,黄晓波(2008)表示应从政府职能的方向去研究。在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也是个严峻的问题。它们大都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如美国的“职业介绍中心”、“校友俱乐部”等。通过这些机构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做出帮助。

纵观国内外可以发现,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有的学者讨论其难解决的背景与因素,或从单一的某个方面研究大学生就业的解决方法。有的学者从就业指导上探讨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也有学者以经济学的方法论证就业的一些效应,还有学者研究了大学生创业的一些问题。虽然这些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难题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但是没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论述来探讨大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关于大学生就业,本文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研究当前中国就业环境下毕业大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为毕业大学生成功就业、顺利就业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思路。

二、文献综述

当前的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变革的环境下,充满着许多机遇与挑战。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有其自身就业观念的问题,更是深受当前就业环境的影响。其是大学生就业的客观不可控因素,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则是可控影响。通过分析这些环境影响可以更好地研究大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

(一)当前我国就业环境

2008年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造成了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中国的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由此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的失业率增加。

中国的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总量性失业(黄敬宝,2012)。这些失业现象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就业属于增量就业,深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衰退,用人单位的岗位升级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结构不合理,其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王风云、王驰宇,2010),这对大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一国的就业政策关乎一国的稳定与和谐。国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制定了许多政策,如市场规制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招考录用政策和权利维护政策等(高耀等,2010),以拓宽就业渠道。这对大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很有帮助。因此大学生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目前来看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此缺乏认识。一份针对大学生对就业政策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对国家就业政策比较了解的为42%,其中仅有2%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超过一半的学生承认对此不了解(罗修玲、何苗,2010)。国家就业政策要产生效果最终还要落实到大学生就业行动上,现状却是很多大学生对相关就业政策了解甚少,十分不利于就业政策的实施,更不利于大学生对就业方向做出更好的选择。

(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

正确的就业观念能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大学生自身的的就业观念普遍存在着不同的误区。一是“一步到位的幻想”(徐伟,2009)。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个大单位、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幻想着一劳永逸;二是怕吃苦。总是想着拥有一份轻松高收入的工作,却不愿从基层做起;三是想要快速晋升。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具有很大晋升空间的职位,并不切实际地希望短期内就能完成晋升。四是就业地域偏执。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域时往往把生源地当作唯一的就业区域,致使失业待业。就业观念是大学生自身的决定因素,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到,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十分严峻,不仅面临着严酷的就业环境,还要自身保持理性姿态,以冷静的心态进行就业选择。尽管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都十分关注,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大学生就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政府的角度去看政府职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还是从个体因素看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利与弊(徐伟,2009),都只是宏观或微观中的一点探讨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紧迫成因(焦勇,2011)或如何就业的建议,虽然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所帮助,却没有特别关注对大学生就业如何选择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以就业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其带来的问题,结合微观角度,从具体的就业方向选择,来阐明现阶段大学生对就业方向如何正确选择,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起到建设性的帮助。当然本文的研究除了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做出贡献,还希望为其他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就业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三、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在我国当前,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就业需求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的情况下,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失业待业现象却十分严重。概括地说,当下毕业大学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表现为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一)毕业生不断增加,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前文已提到,截至2011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达660多万,毕业生人数近年来成倍增长。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寻求更好就业机会的趋势愈加激烈,大学生对就业方向选择的大众化倾向更加明显,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逐渐僵化,思路不够清晰。同时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表现为:大多数毕业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前往偏远地区就业。另外还存在着就业错位现象,一些高学历的毕业生竞争一些低岗位,高材生找不到工作沦为乞丐等。应试教育的推进,使大学生随处可见,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意识不够的现象。

(二)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影响就业需求结构。20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投资就业密度低和出口技术水平低的产业拉动为主,而近年来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保持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学生越发倾向这类工作岗位。这导致各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大学生就业需求相矛盾甚至相背离。除此之外,经济增长结构的变化,也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管制增加了劳动力成本,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减少令大学生找不到对口的薪酬相对高的工作,还要在教育训练、实习培训等上花费很大一笔费用,形成了为求学的高成本与就业的低报酬即工资的不对等现象。这样一来,毕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方向选择十分有限。

(三)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一方面在劳动力宏观总量上,毕业大学生数量增长远远大于各行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两者形成强烈反差,大批大学生或因专业不对口、薪酬低或能力不足、缺少经验而无法就业;另一方面,在一些高薪技术产业领域,由于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求过高,而毕业大学生普遍能力有限,技术不足,无法应聘这些岗位,同时一些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岗位,因为怕吃苦而无人问津。由此形成了微观上岗位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这与毕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的就业观念以及在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高校对就业辅导重视不足有着密切关系。

四、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面对的问题

(一)社会公平机制欠缺

在向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进的今天,中国仍然存在着社会公平机制欠缺的问题。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的分配。当下社会公平机制欠缺,各种不公平现象出现,社会公平无法得到保障,给毕业大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带来了困扰。具体表现为:

1、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正日益凸现。毕业大学生在毕业选择就业方向时,往往倾向选择去大城市而不去乡村为的就是城市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先进,待遇好,远优于乡村的这种不公对待。

2、地区差异扩大。近年来随经济增长结构的变化,地区发展严重失衡,尽管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仍然在经济发展、人文发展和知识发展上形成了三大发展差距,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的差距与失衡。

3、教育不公平、个人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权力、司法的不公等。这其中尤以收入分配不合理最为明显,严重影响大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同时权力与司法的不公给劳动力的供给造成一定的冲击,一些有才有志大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导致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的错位。

(二)就业指导工作不足

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十分重要,而我国高校目前缺乏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其存在着几点问题:

1、高校重视不足,没有具体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政策支持。现今各大高校对于就业指导只是进行尝试探索阶段,有的高校仅有毕业生就业协议等有限的文献支持,并没有切实可行的体系形成。

2、没有专业的辅导机构。我国高校目前大都没有设置专业的就业辅导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政府也没有一个专业人才组成的咨询队伍提供建议,仅仅设置了就业办等机构,不具有专业针对性,无法结合具体情况提供帮助。

3、就业信息咨询不完善。没有完善详尽的信息咨询,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方向选择时寸步难行。

(三)就业政策不够完善

1、基本政策有不足。大学生基本政策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样的就业政策只是从一般情况下给与大学生就业帮助,且实行市场导向,会造成大学生规模扩张与质量保障失衡;政府对就业进行调控,普及义务教育与精英教育形成错位,从而导致劳动力供给过剩与不足;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看似公平,实际上高校培养模式及大学生自身对就业方向的选择与职场的需求存在不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2、就业制度存在失灵。现今就业制度不够完善,各地各行差异较大,社会对就业的保障不足,明显的就是刚毕业大学生因没有收入来源无法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获得失业保险的保障,其制度功能弱化。

五、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如何选择的对策

大学生在当下需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不得不考虑产生的问题,在此就大学生宏观上如何选择及微观上选择什么方向提几点对策。

1、选择什么方向

考虑到现实情况,大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进企业”、“考公务员”和“自主创业”三个大方向。

首先是进企业。这是大多数毕业大学生都会选择的方向。企业就业门槛有高有低,行业类别多样,对人才需求也十分充足,方便大学生寻找生存门路,并且也具备长期发展的平台。然而,企业的一般化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待遇不够好、晋升压力大、企业分配不公的问题。这需要毕业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是考公务员。近年,考公务员热度有增无减,原因在于其工作待遇好,福利保障充分,工作相对轻松等,使得大学生趋之若鹜。但考公务员难度大,花费成本高,短期效益不定,晋升平台不够,对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不利,并且考公务员也存在着诸多不公现象。总的来说,一般条件的大学生还是将精力放在其他就业方向上,提高就业选择效率,节约成本。

再者是自主创业。虽然国家和高校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然而自主创业的想法是不错,真正实施起来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却十分困难,国家对自主创业的保障也不够,大学生要承担失败的风险。相对于家庭条件不错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收,自主创业具有不错的灵活性,有助于实现自身价值。

这三种就业大方向,对一般大学生而言,建议先去企业寻求工作机会,不能盲目跟风考公务员或创业,有条件的又想实现自身价值的大学生建议先就业后创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再追求创业机会。

2、如何选择

刚毕业大学生对于人情世故大都处于茫然状态,即使面临着许多就业机会,也会难以选择。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应注意这些方面。

第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准确定位。无论怎么选择,面临怎样的困境,都要先确立一个短期或长期的目标,最好是长期规划,根据这个目标,分析当前的就业环境和现状,结合就业政策,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职业定位,接下来朝着这个定位做准备和努力。

第二,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念。建议大学生可以树立弹性就业观和竞争就业观。在选择就业时,广开思路,不单一的局限于一方面,把握工作与自身生活的关系,在面对竞争时不退缩,敢于竞争,大胆竞争,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应对竞争。

第三,要学会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就业选择方法。面对各种就业选择,大学生往往容易迷失方向,这就需要大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结合自身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就行选择。例如可以采取双向对比,SWTO分析或因素分析方法等,结合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最终选择自己满意的岗位。

六、结果与讨论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毕业大学生人数猛增,在就业方向选择时会遇到社会公平机制欠缺,高校就业指导不足等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方向选择指出了当前三条大方向,即进企业、考公务员和自主创业,并建议在进行选择时要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及选择正确的方法。本文旨在为毕业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有所帮助,所以仅从大学生的角度就宏观及微观方面谈了几点对策,并没有从政府及社会的角度讨论。随着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不光大学生需要考虑就业选择的问题,政府与高校都要加强对就业选择的重视。相信在将来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大学生都能从容的进行就业方向选择,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2]郑美群,于卓,刘大维.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黄晓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政府职能关联性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

[4]徐伟.非能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

[5]程灵.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欧美高校的就业指导及启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张剑英,回娅冬.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7]张建民,阳淑娟,范文兴.关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3)

[8]王君斌.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1)

[9]黄敬宝.浅析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类型[J].职业教育.2012,(17)

[10]潘石,周凯.关于“高学历失业”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0,(6)

[11]李彬.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2)

[12]王风云,王驰宇.经济危机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3)

[13]万厚伦.金融危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2)

[14]高耀,刘志民,方鹏.人力资本、家庭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J].高等教育研究.2010,(8)

[15]姜景.试论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范式的转移[J].宿州学院学报.2010,(10)

[16]罗修玲,何苗.浅析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2010,(4)

[17]任香茹.社会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J].《中国市场》.2010,(18)

篇6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53-02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残疾大学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主客观因素,残疾大学生更是就业困难群体。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残疾大学生就业途径研究,有效解决好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的持续发展以及残疾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有深刻影响。本文采取定性研究策略,使用直接自然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残疾大学生就业路径和方向。

一、研究方法和个案资料

本文采取个案研究范式,对医学相关专业的10名残疾本科毕业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直接自然观察和深度访谈。残疾毕业生经多月的求职,大部分通过学校、社会组织、老师、同学帮助找到了工作,少部分通过亲属关系也找到了工作。本文选取四个残疾毕业生作为讨论研究内容的资料,下面是笔者访谈的案例。

个案1:(男,临床医学毕业生,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右腿中度残疾,学业处于班级中上水平)我通过中国医疗人才网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某县级基层人民医院),现在网络平台很强大,我投出简历的第三天,医院人事科就跟我联系,因为我是本地人,当地残联也帮我进行了推荐,现在我在医院内科,同事们对我都很照顾,待遇不错,相关培训也很到位。

个案2:(男,中医学毕业生,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腿部中度残疾。成绩优异,家庭较为贫困)我的腿跛得有点厉害,通过家里很多关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我来学校校园招聘会,与现在的单位联系上了(某基层中医院),我了解到如果单位有残疾人,可以享受一定社会保险的补贴,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和我专业成绩比较好,单位看上了我,现在工作很不错,我很感谢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

个案3:(男,检验医学毕业生,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致使腿部中度残疾,家庭较为贫困,学业处于班级中上水平)我期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找到就业机会,可是几个月了都没有结果。给我上过课的老师和跟我有过接触的同学都帮我介绍过工作,可是我觉得都不合适。现在这份工作(某医疗企业)是经同学介绍的,满意度一般,现在很多同学在医院工作,他们有信息就会告诉我,以后有医院的工作的话,我会考虑换掉现在的工作。

个案4:(女,医学影像学毕业生,幼时车祸致使腿部轻度残疾,学业成绩优秀,家庭条件贫困)我找到现在这个工作(某基层人民医院),真的很有缘分,因为我的身体原因,学校一直很关注我,帮我推荐工作,同学们也帮我推荐,我自己也会到处投简历,三方面都让我的信息传递到了现在的单位,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二、残疾毕业生就业社会资本分析

1.社会资本的内涵与作用。布迪厄、科尔曼、帕特南从微观到中观至宏观研究了社会资本理论。微观社会资本指行动者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行动者为实现一定目标,通过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能够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宏观社会资本指一个国家、区域的特征,包括和谐开放的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

从社会资本的内涵来看,其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在微观上,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加强互惠的社会网络关系,帮助行动者获取资源。在宏观上,帕特南认为作为一个组织或地区特征的社会资本,能促进信息流通,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2.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特点。通过上述资料和个案资料可以看到,残疾毕业生由于自身特殊性,就业过程具有一定优势。首先,主要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残疾毕业生通过弱关系获取就业资源多于通过强关系――血缘关系获取。弱关系能触及异质群体,带来比强关系更多的社会资源,信息渠道多样而丰富。多数残疾毕业生表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通过亲属获得就业机会很少。但是,通过非亲密关系的同学、老师可以获知大量就业信息。其次,个人人力资本在就业中影响显著。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市场社会中,个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已成为决定个人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残疾毕业生通过后天努力,习得医学知识带来的“自致性因素”已经超越了“先赋性因素”(身体残疾)带来的影响。而且残疾毕业生肯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诚恳,更易受病患喜爱。个案2在用人单位工作三个月时,就有当地群众自发送来锦旗。再者,高校、社会组织提供就业资源。高校教育组织具有其较强的影响力,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诸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包括就业指导、信息支持等工具性支持及情感性支持。社会组织、公共信息平台也为残疾毕业生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和情感帮助。4个个案均通过学校推荐、校园招聘会、残联获得就业资源,并且获得了关键性支持。

3.从微观到宏观社会资本分析。社会资本对残疾毕业生就业有着重要作用。残疾毕业生运用微观社会资本寻求信息资源、情感等支持。通过微观社会资本可以减少就业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匹配性。特别是通过“弱关系”能达到收集、筛选就业信息的功能,更有机会获得更多异质社会支持。如个案3、4均通过个人社会网络关系寻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且较满意的就业机会。

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作为宏观社会资本,其越丰富,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就越容易。宏观社会资本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都在残疾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个案1、2都利用宏观社会资本获得了有效的就业机会。其中个案认为学校提供的招聘会服务给她的帮助较大。

三、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

1.社会资本: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残疾人口由于个体的客观身心情况在融入正常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残疾毕业生身体行动、生活活动、人际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障碍。求职过程是残疾毕业生进行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获得社会经济融合、心理融合。

微观社会资本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不足,为残疾毕业生提供非正式的求职渠道;宏观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为某个群体成员所共享。在某种程度上比个人信息网络更广泛、快捷,作用力更强,同样对残疾毕业生求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是促进残疾毕业生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本文所调查的个案均表示,在获得相应医疗职业后,认为自己获得了经济支持、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2.重视培育微观社会资本。以社会网络关系形式存在的微观社会资本,能为个人提供各种支持。由家庭、朋友等个人社会网络关系所提供的社会资本,能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信息、情感支持等保障。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关系疏远的人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能掌握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残疾学生要注重个体微观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要注重亲属等强关系,更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在校期间的老师、同学都是潜在的社会资本,多参与社团、组织,建立较多弱关系能获得日后有效的就业信息,同时,参与学生组织能锻炼残疾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个体的社会网络为残疾毕业生提供了社会支持,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支持、情感安慰和安全感,倡导残疾学生注重累积微观社会资本,提倡残疾学生从被关怀变成积极融入社会。

3.提供丰富宏观社会资本环境。(1)社会政策支持。艾斯汀(Erskine)认为,社会政策是“将我们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中的社会的、政治的、思想的和制度的内容,放入到一个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与政治结果的标准框架中进行探索。”社会政策作为宏观社会资本,可以适度干预和保护残疾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受的不公平和被歧视现象。其次,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或鼓励政策,在社会保险等方面对有残疾人的单位予以补贴。个案2就是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受益者。(2)社会组织资源。社会各个层面中的各个社会组织或平台都蕴藏着丰富的公共社会资源,在残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主导建立规范的就业信息系统,推动就业公共平台或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残疾学生求职择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各类就业信息,给予各种情感支持,帮助残疾毕业生维护合法权益。(3)高校就业指导。高校作为重要的宏观社会资本,在残疾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案2、4都通过学校的中介获得了就业机会,也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获得了情感支持。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如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残疾人就业心理疏导、社会政策咨询等。帮助残疾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也应根据用人单位特点推荐人职匹配的残疾毕业生进行就业。

四、结束

通过个案研究,可以看到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的残疾毕业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共同影响着其求职路径与方向。残疾学生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增强自身人力资本,更要重视社会资本的累积。社会或政府应注重利用宏观社会资本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提供了便利这一优势,促进残疾毕业生与社会融合,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君安.社会资本理论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篇7

1、会计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具备财务管理、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管理、咨询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要求系统地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业务,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深入理解中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精通现代会计业务,掌握国际通行的会计核算与公司理财技能,能够独立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方面的工作。

2、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内、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及各类中介机构从事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也可在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区域经济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employability;regional economic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30-03

0 引言

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打造三支人才队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2]。其中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区域经济建设、加快中原崛起的决定性因素[3]。那么高校作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核心任务就包括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以及如何配套中原经济区建设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1 河南省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概况

1.1 国内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 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培养,1993年美国缅因州劳动就业机构和商业界认识到就业环境与工作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提出了8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要求,Knight和Yorke(2002)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Brennan(2001)在对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高校毕业生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在36项能力清单中提出了10项对大学生最重要的就业能力,并对不同国家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分析报告(2009)”认为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应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态度要素。而在麦可思公司发表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提到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麦可思参考美国SCANS标准,把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归为五大类型,分别是管理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那么对于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有效的测度以及有针对性的改进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无疑是研究的关键。

1.2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现状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各项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公司2009年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35项基本能力中,能力满足度最高的为理解性阅读、数学解法;重要性排前5位的基本能力中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为理解他人,较低的为有效的口头沟通[5]。河南省2008届本科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足度较高的为科学思维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图1)

1.3 中原经济区建设概况 2007年以来,国家先后批准了武汉和长株潭两个两型社会实验区,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岛国际旅游区,福建海西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稍后又批准了安徽的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沈阳国家新兴工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甘肃循环经济和重点支持甘肃发展的经济实验区[6];200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要把人口产业最为密集、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增长潜力最为巨大的沿长江、沿京广、沿京九、沿陇海四大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6大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加以培育[7]。

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强调,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即: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1]。

2 河南省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互动分析

2.1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提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那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中提到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就有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8]。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我省高校调研时强调:高校是育人的高地、集聚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地。一、精心打造育人高地,充分发挥“人才库”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二、精心打造集聚高地,充分发挥“引擎器”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集聚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三、精心打造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动力源”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先进技术支撑;四、精心打造服务高地,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文化引领[9]。

2.2 河南省各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区域性对应产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后要通过不断加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联系、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等三个环节来完善大学生区域性就业机制,从而为区域性就业提供智力、能力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拿河南省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河南城建学院为例,它在充分发挥“城建”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学科和专业资源,走出了一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主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10]。学校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发展理念,以服务城乡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主旨,强化传统学科,注重“特色”建设,努力打造“城建”品牌。

2.3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互动机制 2012年1月在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河南教育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袁贵仁部长强调,加快河南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河南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11]。

河南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区域经济建设的适应性问题也就凸显了它的必要性。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可以说将会影响全国整体的稳定态势。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的话将会制约总体发展目标,制约着区域经济建设和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办出自身特色

作为一个经济区,产业是区域的支撑。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有产业作为支撑[12]。培养区域性对应产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后要通过不断加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联系、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等三个环节来完善大学生区域性就业机制,从而为区域性就业提供智力、能力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4]。河南省地方高校一方面要认真评价和跟踪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实现区域资源统筹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N].人民日报,2011-10-08(1).

[2]谢建晓,冯芸.变人力资源为人才高地[N].河南日报,2010-11-23(15).

[3]郑松波.十大体系撑起中原经济区[Z].2010.

[4]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经济,2009,(01):1-4.

[5]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R]. 2009:69-72.

[6]李岷.构建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N].中国企业报, 2010-06-21(5).

[7]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范恒山.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N].经济日报,2009-12-25.

[8]描绘美好大中原.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解读[Z].2010.

[9]娄源功,关爱和.精心打造四个高地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N].河南日报,2012-01-22(1).

[10]发挥城建特色大学优势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N].河南日报,2011-12-28(13).

[11]杨晨光,陈强.教育部河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N].中国教育报,2012-01-16(1).

篇9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精神生活也更加注重,很多人都愿意养宠物来陪伴自己。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热起来,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

近几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非常好,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原来动物医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去基层的单位具体从事兽医方面的工作,现在更多的是在大城市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或者是新兴的宠物医疗保健这方面。

毕业后,跟专业挂钩的职业有很多。由于兽医学的科学研究领域很多,除了防治畜禽疾病是兽医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外,它还延伸到医学、生物学、水产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和空间医学等领域,同生物、医学科学结合得更为紧密。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篇10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传统工业化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对环境质量的破坏问题不容忽视。现代工厂企业要向实现快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往的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的做法已经不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 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设计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兼顾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模式, 是现代工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标志着现代工厂景观研究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2、 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理论

2.1 “去工业化”景观的内涵

去工业化本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滑,而将去工业化应用到现代工厂的景观研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对“去工业化”重新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对于去工业化景观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工业化的概念,我们推出去工业化在景观研究方向的理论为“对生态进程没有破坏的前提下,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景观设计理论”。去工业化景观理论中,每一个生产过程都相互关联,通过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将每一个过程串联在一起,全面考虑生产、生态和人的需求,建设现代工厂景观生态系统。

2.2 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规划设计

现代工厂正在经历工厂转型,所谓工厂转型,即是由传统工业的工厂向现代工厂转型的一种过程,其基本特征是转变或者扩增。现代工厂转型的主要原因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新的生产项目、原有技术纵深发展以及发展模式的改变等。转型工厂的景观设计会因工厂的走向不同而有区别,现代工厂的规划和设计在考虑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无论是进行新厂规划或者旧厂改造都应充分考虑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及“去工业化”景观研究,这样既可以实现现代工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协调整体景观斑块的布局。

2.3 某热电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本文结合某热电厂的实际案例对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分析,某热电厂进行厂区规划分为厂前区规划和成产作业区规划两个部分,厂区规划借鉴了“去工业化”景观设计规划的先进理念,紧紧围绕简洁、凝聚、生长的设计主题,营造现代工厂“去工业化”的花园式工厂,并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打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更是一个三季有花四级常绿的公园式绿化工厂。

运用“去工业化”景观设计理念对热电厂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要突出其电厂特性,运用“电流”的抽象形状和“叶片”形状作为整体构图元素,再配合“四季”的规划空间布局,展现现代化、简洁的办公气息。

3、现代工厂特质与“去工业化”景观生态规划

现代工厂因其生产工艺、防火、防爆、采光、通风、生活、居住与环境等要求,从而形成由生活、生产、办公等一系列空间组成的特有的工业空间景观。

3.1 现代工厂的功能区域构成及其景观生态规划

工厂按照其功能性质不同,将区域分为:办公管理区域、生产要素区域、后勤保障区域、职工生活区域以及弹性用地等。

(1)办公管理区域:办公管理是工厂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系的地方,对工厂的每一个部门进行指挥调控,是展现工厂形象的重要空间,也是整个工厂的行政枢纽。现代工厂的转型和发展会因工厂规模和体制不同而其办公管理区域会有所差异,是重要的功能区域。

(2)生产要素区域:生产要素决定工厂的发展方向,是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使用率和较大的占地比例。主要包括:生产车间、辅助车间、运输设施以及各类管线等。

(3)后勤保障区域:后勤保障区域主要用于存储原材料、产品和设备等。分为露天、半露天以及室内三种。

(4)职工生活区域:职工生活区域提供生活需求用地给职工,用以餐饮、娱乐、消费、出行和教育等。职工生活区域也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5)弹性用地:为了不局限工厂的长远发展,也为了避免出现工厂发展在时间与空间上出现矛盾,因此预留一定比例的弹性用地。

以上所述皆为现代工厂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五大要素,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之间有相互联系和影响。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统筹以上五个要素,合理规划工厂厂区各区域的规模和功能、交通选择和布局、生产安全和清洁卫生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高效以及布局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工厂景观。

3.2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规划的能动作用

现代工厂从事工业生产对与生态系统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往往是不可逆的。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设计规划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为目的,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同时,也实现了生产、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3 制约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规划的因素

(1)生产和资源节约

现代工厂也不能摆脱其提高经济效益的特质,还是把生产及其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现代工厂要向实现“去工业化”景观规划的愿景,首先要控制生产的源头及过程,一方面要遵循生产要求;另一方面要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并且实现节约、低效、高能,景观规划。

(2)场地和环境友好

现代工厂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比如不良耕地、垃圾排放场、回填场以及工厂自身代谢所产生的三废等。

(3)建筑分布密集

工厂里建筑物、构筑物、设施、以及道路的布局不合理,建筑密集且硬覆盖率较高,那么景观规划设计的空间就相对较小。

(4)管线密布

生产工艺需求导致工厂场地内管线密布,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给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设计规划带来了麻烦。

(5)工厂的特殊建筑和服务对象较为单一

工厂里会因为生产要求从而设置一些特殊建筑物,会对工厂整体景观视觉效果有所影响。

某热电厂运用“去工业化”景观设计理念进行厂区规划也避免不了以上这几个影响因素,将整体空间布局体现“一轴,两线,四片区”,建筑设计运用院落的传统元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有机的把建筑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空间感。厂房立面设计也紧紧把握住去工业化设计理念,整体上大气稳重,在视觉上有一定的冲击力,符合电厂的特质。

4、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尚处于研究初期阶段。为了进一步深化其发展和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今后的“去工业化”景观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第一,应该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现代工厂进行景观规划应该从生产的全部过程全面考虑节约资源和建设环境友好型工厂。第二,引入“去工业化”景观风险评价并对环境进行战略性质的调控。第三,我们在设计时也考虑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如雨水回收,太阳能灯,中水利用等措施。最后,处理好各大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不能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其本质功能,并着重有关植物的景观规划,体现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理念,同时增加了观叶、观花、观果的不同效果。

5、结语

现代工厂“去工业化”景观研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融入经济社会高效低能的理念。但是由于“去工业化”景观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初期阶段,因此研究“去工业化”景观对于现代工厂的景观规划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一个融合自然、人文特性,体现集团文化的现代化、花园式厂区。

参考文献

[1] 黄志新,张建平. 试论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 彭峰. 城市后工业景观设计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篇11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相关知识,具备制作室内、室外设计效果图及施工图,以及完成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能力,从事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以及室内外环境工程的施工指导与项目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可在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家居、建筑、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2 建筑/建材/工程;

3 广告;

4 房地产;

5 互联网/电子商务;

6 新能源;

7 家具/家电/玩具/礼品;

8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室内设计师;

2 软装设计师;

3 设计师助理;

4 平面设计师;

5 景观设计师;

6 设计师;

7 空间设计师;

8 室内设计师助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12

一、装瓶商

白酒企业的销售区域划分基本上都是行政区域或大区来区隔。有些酒企的营销系统并不强大,一些销售区域无法派员开拓,这就需要经销商来支撑一些区域的拓展与销售。而有些企业则还有技术输出形式,即厂家提供成品酒液,在经销商当地灌装。这些都给一些大的经销商发展壮大的机会。这种机会就是-做白酒企业的分销区域的装瓶商!

实践证明,实施这种方式的企业往往是酒商双方都有利的事情。首先,白酒业是需要有一定沉淀的行业,经销商自创品牌在短期内取得成功越来越难,企业可帮经销商做品牌,自己折腾还不如站在好品牌的肩上分享胜利的果实;二是,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包括品类发展与命名、包装、定价、营销模式等等,一些企业很愿意将这些工作交给有能力的经销商去实现。三是,可从经销商向上游发展,从经销这个庞大的群体中脱颖而出,摆脱那种低层次的利润取得模式,成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实业家。

二、品牌持有者

毕竟白酒业成功过小湖涂仙、金六福、商源等从经销商到品牌持有商的案例,且白酒业本身较多存在经销商实力与能力都比企业强的情况。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技术输出企业,经销商应大胆做品牌持有者,即自建品牌到酒厂灌装。

其实,这基本上是白酒业的特别现象。由于白酒的高档与低档酒的价格带太大而成本相差不大,只要有能力的经销商,就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取得相当丰富的回报,所以,这条路将还在白酒业会长期都存在。

中粮集团为什么在09年提出打造全产业链的战略,这是董事长宁高宁对“品牌价值才是最高的附加值”的理解。品牌才能提供更多的附加值,经销商只能取得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进销价差。白酒业由于地域原因,短期内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较多品牌共存的情况,不会像饮料、啤酒企业一样行业集中度很高,会仅存几个品牌,这是白酒业经销商的独有契机!

三、深度分销联销体

在品牌与能力方面都不一定是最上乘表现的经销商,他们是否就只能随波逐流,没有前进的方向呢?我们认为他们可将自己的最引以为自豪的“无形资产”放大,这就是掌控终端,做深度分销,成为各白酒企业不可能放弃的销售工作的最重要依靠!

现在的白酒营销模式逐渐老化,深度分销越来越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不可逆转缘于现代营销理念的基础是满足消费者,而消费者在终端,终端需要开拓、维护,而企业是不可能提供无限的资源完全进行终端掌控与服务的。

更深一层次的深度分销联合体也在现实中呈现,有的大型经销商甚至在所辖区域里收购或者说与区域型中小经销商合资,共同做大市场。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自己最省力的事情,对于经销商来讲,那就是服务市场。原来经销商对服务市场的理解就是产品不断分销下去,随着竞争的激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个性化便利性、产品的丰富性,经销商的本职工作将是服务终端并对终端市场进行分销、服务、销售的管理。这是大部分经销商升级的方向,他们可通过此种方式来获得市场的主动权。

四、功能性渠道商

社会越发展,分工越细,专业要求越高,所以,原来的全能型经销商将进行两极分化,一种成为有实力有能力的商贸公司,进入正规军行列,一种是功能分化,成为专一品牌、渠道或者专一产品的经销商。

这种功能性经销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功能性经销商,就是要聚焦于某一产品、某一消费群体、某一品类,将该范围内的销售最大化。特别是超市渠道,由于一些大型超市都是正规、专业性公司,他们有完整采购体系、陈列体系、销售体系、谈判体系等等,很多经销商不具这个能力,如果一些经销商能升级到与他们同一个地位进行合作,将会摆脱掉大量的经销商那种粗放的、个体式的运营方式,尽快上位。

五、企业营销外包商

这种模式现在的案例还不多,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经销商朋友们应可尝试,现在采取这种方式的经销商也都已经尝到了甜头。山东的新宝真商贸公司与卡斯特合作,现在已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新宝真已经将进口红酒销售驻地搬到了北京。在白酒业确实存在别的行业较少出现的情况,那就是很多经销商很有实力,很有想法,并且在经销过程中取得了不少的收益,从而化茧成蝶,成为优秀的企业营销外包商。

六、上中下游通吃的全能商

篇13

中图分类号:F810 42

文献标识码:A

上海提出了“转型驱动,创新发展”的“十二五”战略主轴,并承载着以完善城市功能为核心的“四个中心”加速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将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最终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然而,我国目前服务业面临的税收环境仍为1994年形成的税制体系,与当前的经济环境相比不相适应。上海目前已经正式确立为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城市,同时,上海还将继续深化实施营业税差额征收政策、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制造业主辅分离等政策,以此突破服务业税制瓶颈。

一、上海市服务业发展趋势及税制环境分析

(一)服务业面临的税收现状和趋势分析。

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第三产业服务业开征营业税进行调节,在征收营业税之外,若有利润,还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分配给个人的收益,还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另外,有财产或行为发生时还应缴纳相应的财产、行为税,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在这一税制构架之下,上海的税收收入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

1、从服务业税负总水平来看,上海税负处于高位,总水平有待减轻。

上海税负水平39.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但低于北京58.0%,上海宏观税负水平要大大高于临近的省份江苏16.7%和浙江15.6%,从历年变化的趋势来看,上海宏观税负总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3年到2007年逐步由31.9%提高到了60.8%,增长了近1倍,2007年以后开始下降,但仍保持在40%的高位,税收成本的高昂是上海服务经济发展明显的制约因素,随着上海市增值税扩围试点在明年的进行,服务业税负总水平有望大幅下降。

2、从二三产税负来看,三产总体低于二产,但波动明显,未来服务业税负会显著下降。

2003-2006制造业的税负水平都较为平稳,维持在42%左右的高位,2007、2008、2009年开始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方面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税税负降低,但另一方面内外资所得税合并、居民收入上升,征管的加强,使得税收收入最终呈现上升趋势。服务业2007年以前税负水平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7年达到峰值,2009年又开始回复到制二产税负水平之下。说明随着上海服务业产业能级的提升,分工的细化,重复征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但随后的营业税差额征收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大大降低了服务业的税负,但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江浙地区,仍然处于高位,随着未来改革的深入和试点的推进,服务业的税收负担会显著下降。服务业税负低于制造业,这与上海市产业发展的方向是相适应的。

3、从服务业内部的税负结构来看,部分行业税负畸高,面临调整。

从服务业内部的税负结构来看,批发与零售、金融、房地产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都出现过超过50%的情况,特别是批发与零食商贸业流转税税负畸高,而批发环节综合税负更是如此,超过80%;同时金融业的税负也超过40%,且从近年来的趋势来看,呈现增加态势,金融业税负上升,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流动性增加,金融业存贷余额不断增长,导致全行业景气指数攀升,行业利润增加。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负担波动明显,2006年超过80%,而2008年不到20%,2009年又回到了60%的水平,主要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商务服务业迅速萎缩,2009年又迅速恢复。

4、从税收的来源来看,制造业居高不下,金融业稳步提升。

从税收的来源情况来看,税收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根据近年来的情况,来自第二产业的税收先降后升,目前接近50%左右,而其增加值仅占40%。从2010年的情况来看,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本市工业企业产值增加、利润回升,来自工业的地方财政收入增加13%。其中逾七成增量来自于汽车、石化、成套设备、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行业、重点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来自服务业的税收已经超过50%。服务业的税负低于制造业,这对上海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非常有利的,但也有待于未来税制改革的配合。在服务业内部,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金融服务业的集聚态势明显,来自于金融服务业的税收迅速增加,从2006年的4.32,逐年递增到2009年的12.27%,2010年本市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来自金融业的财政收入增长14.5%;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资源配置能力逐步提高,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来自航运等交通运输业的地方财政收入在消化税收减免政策影响后增长15%。但要进一步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5、从税种的结构来看,所得税比重上升,增值税比重迅速下降,消费税大幅上升。

近年来,经济平稳运行和企业效益改善,将带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再加上CPI上涨等因素,个人所得税收入迅速上涨,虽然2008年将免征额提高到2000,2011年又提高至3500,个税所得税总收入仍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由2000年的67.79亿元,占比4.6%,提高到2010年的1567.31亿元,占比提升为19.6%。企业所得税绝对数不断上涨,但相对占比较为稳定,一直保持在总税收收入的12%左右。个税的迅速提高是上海市税收结构优化的体现。增值税占比近两年内迅速下降,主要是由于2009年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由于未来国家和本市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有望加快发展;同时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取向支撑和社会购买力刚性增长带动下,在“四个中心”的建设相关政策突破和引领下,市场仍将保持繁荣,也将推进批发零售商贸业的发展,这些因素将有利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稳步增长。营业税方面,金融市场总体保持活跃,以及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金融业营业税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但是,由于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增长将有所放缓,影响相关行业营业税增长;因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营业税将会出现大幅下降,同时,由于营业税的差额征收和增值税的扩围,未来营业税还会大幅下降。

(二)现行税制对上海服务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从我国税收制度与服务经济发展关系看,对产品征收增值税,而对服务征收营业税的二元税收体系,使现代服务业发展正面临着税收制度挑战,税收制度与服务经济之间的关系正由基本适应向不适应演变,现行税制对服务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步显现。

1、服务业面临总体税负水平过高,不利于国际竞争。

随着上海对外开放,跨境交流增多,国际业务拓展,服务业呈国际化趋势。一是服务业务国际化;二是服务机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使服务由国内转向国际,服务不但受国内政府的管辖、同时也受到国际上其他政府的管辖。一国政府对跨境服务制定的政策和制度不但要考虑本国政府利益,也要协调和平衡相关国家政府利益。相比其它国际城市,上海市服务业的税收水平明显偏高。主要原因是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业税重复征收等现象越来越严重,除此之外,从企业所得税税率来看,我国内、外资所得税并轨后,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远高于新加坡(所得税率为17%,对个别机构仅为10%)、香港(所得税率为16.5%,对特殊企业仅为8%-9%)。上海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达到45%,也远高于新加坡(最高20%)和香港(最高17%)。

2、现行税制与服务业分工精细化不相适应。

我国现行服务业所适用的营业税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从全额征收的产品税分离而来,面对传统消费业而设立的。由于传统消费业以生活消费为主,服务对象为最终消费者,服务行业之间边界清晰,实行产品和服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营业税以营业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规定的服务业购入产品和服务不允许抵扣等制度规定与服务业之间虽有矛盾,但并不突出,可以通过较低的营业税税率来解决。而现代服务业以生产业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生产经营企业,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不但服务业自身购入产品和服务得不到抵扣,而且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的服务生产经营企业也得不到抵扣,使消费业在服务环节的一次重复征税,到了生产业就变为服务环节和生产环节两次重复征税,重复征税引发的矛盾自然就更为突出。

3、现行税制与产业融合化趋势不相适应。

服务业内部、不同的服务业之间、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由于产业融合化的发展使产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其具体表现一是一个企业从事多种服务业务;二是一件产品融合多种服务项目;三是一个产业形成多种服务业态。企业的多种经营融合、产品的多种项目融合必然导致产业的多种业态融合。产品、企业、产业之间相互渗透、互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品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横向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与此对应,目前服务业税制要求要求明确区分产品和服务分别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以及不同服务业务适用不同的税率,使服务业的相关税收征收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二、上海市服务业税制改革的方向

为促进生产业纵深发展,以着力突破制约服务经济发展的税制瓶颈为切入点,上海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特别是营业税改革,对重点发展的高端服务业、重点吸引的国际人才、跨国公司、国际性行业协会组织等方面试点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进一步扩大营业税差额征收范围,创新有竞争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财税体制。

(一)积极研究推进增值税扩围试点。

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服务经济转型,就必须改革不合理的营业税制,通过增值税改革来解决服务业重复征税矛盾,消除服务业税收制度,对服务业收增值税,是解决目前领域领域税收领域难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国际大多数国家通行的作法。目前国家已经明确增值税扩围改革,把部分营业税征收的范围纳入增值税范围(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避免重复征税增加企业负担。今后上海应结合市产业发展目标方向,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扩大增值税税收的范围,重点支持现代金融、航运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会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

(二)深化实施营业税差额征收政策。

作为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前期替代政策,在对服务业行全面征收增值税之前,不断深化实施营业税的差额征收政策。参照了增值税的征收方式,针对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探索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指导下,进一步研究确立合理的营业税计征基础,继续扩大深化实施营业税差额征收,从建筑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文化体育、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入手,不断扩展到其它服务领域。但由于差额征税主要是解决同质服务业务重复征税问题,如建筑施工业务的总包和分包之间抵扣,金融保险业务的初保和再保之间抵扣,而不同质业务如建筑施工和金融保险外购产品和服务重复征税矛盾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另外,对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由于产业融合化的发展使产业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的矛盾问题,我们也寄希望通过兼营和混合销售征税规定的办法来确认并加以征税处理,但从重征税的处理结果看,往往会加重企业税收负担,并使部分地方的营业税收入变为中央的增值税收入,也给制度执行和管理带来难度。无论是营业税征税范围还是营业税差额征税范围都已陷入无法一一列举的困境。因此,待条件成熟后,营业税需要将差额征收转变为全面征收增值税。

(三)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分拆生产。

探索生产业税制改革,制定有利于专业化分工的税收政策。产业发展规律表明,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分工越来越细,更多的专业化服务从制造业中分离是必然趋势,因此,实施企业主辅分离不仅顺应产业发展规律,而且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着“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原则,选择部分从本市先进制造业中剥离出来、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代表性、面向社会从事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信息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和供应链管理的生产业特别是高端生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主辅分离主要是支持具备条件的制造企业,剥离分拆内部专业化服务功能(如:鼓励制造企业在生产的上、下游阶段剥离出生产业环节)并予以税收优惠。未来上海将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制造业主辅分离,推动和促进生产业发展。

(四)继续完善服务业税收优惠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