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春节习俗知识竞赛

春节习俗知识竞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春节习俗知识竞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春节习俗知识竞赛

篇1

本学期所学的五大领域内容:健康、认知、语言、社会、艺术、分享阅读

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字

2、复习相邻数、序数、单双数。

3、复习儿歌、歌曲

二、美工活动

1、每周安排两节美工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涂色、绘画的能力,在原有水平基础上有更。大提高

2、尝试线描画的复杂画法。

3、学会正确使用、拿、放剪刀,并能够将自己绘画的物体剪下来进行粘贴装饰。

三、语言活动

每周两节语言活动《格林童话》精选,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并能复述故事,随音乐能进行复杂表演,在孩子表演熟练后幼儿园巡回演出,锻炼幼儿大胆在别人面前表演,增强幼儿自信心。

四、新年主题活动——《恭喜恭喜》

(一)主题说明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有关春节、正月十五的习俗知识,我们开展了《恭喜恭喜》主题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幼儿知道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感受迎接春节的喜庆气氛,会说一些简单的祝福语,知道放鞭炮、吃饺子、吃元宵等习俗。

(二)主题网络图

美工活动:包饺子 音乐游戏:放鞭炮

社会活动:安安全全 恭喜恭喜

过春节

音乐活动:恭喜恭喜 语言活动:祝福语

鞭炮噼啪响

(三)家长配合:给幼儿讲解有关春节的习俗知识。

五、室内活动:韵律操、练习新操、学习各大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步伐,编排成型舞蹈。

幼儿园XX年寒假工作计划(二)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即将送走XX,迎来崭新的XX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寒期,增加幼儿入托率,提升园所服务质量,我园及时组织教师认真研讨,围绕《大纲》精神,结合幼儿特点,共同制定寒假计划,具体如下:

一、日常生活方面:

1、严格执行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制度,细心照顾好幼儿的饮食起居。

2、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杜绝疾病传染。

3、认真做好幼儿饮水工作,保证幼儿每日饮水量。

4、加强幼儿体能锻炼,结合幼儿特点合理组织户外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二、安全、礼仪教学方面:

1、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习。

2、假期末开展幼儿安全知识竞赛

3、每日组织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4、假期末开展评选礼仪小明星活动。

三、教育教学方面:

(一)教育教学计划:各年龄班继续开展特色配套教学。

1、英语教学:

实验班:重点学习《fun fun gnglish>12、13单元内容,复习10、11单元的单词句型、歌谣,幼儿回说do you like? i can……句型。

大班:重点学唱英文歌曲:in the classroom feelings on the playgraind pets 主要句型练习:what's the? it's----- what's your name ? i'm----- how old are you ? i'm-----中班:重点学习2a第6单元内容,复习1-5单元单词句型、歌曲、英文歌谣、律动,通过听和模仿学习歌谣,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班:重点巩固幼儿所学的单词、歌曲,培养幼儿的互动能力,提高学英语的兴趣。

2、语言识字教学:

实验班:重点学习13-19课,复习掌握1-12内容,学习汉字30个,指导幼儿学习组词造句,利用图书内容,指导幼儿进行讲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学习听读识字第13-19课,会指读,认识汉字并组词;练习书写汉字、笔画。

中班:重点学习14-20课,复习掌握1-13课内容,学习汉字12个,指导幼儿学习组词,利用图书内容,指导幼儿进行讲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会指读课文。

小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发展,在学习听读识字的基础上开展看图说话活动,如:小鸭排队、小手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搬家等;学习汉字并会组词,会较好的背诵课文,内容听读识字10-18课。

3、珠算教学:

大班:重点加强幼儿基本功训练,继续学习10以内加减算,并灵活运用直加、直减理解并会做补数题、凑数题。

实验班:慢班,学习100以内数拨珠,凑数;学会直加。

快班,学习百位数凑数、拨珠;初步学习补数加。

中班:学习掌握双指拨珠,会正确拨1-20,同时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指导。

4、美术教学:

实验班:幼儿认识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会用几种图形进行组合绘画;提供手工操作材料,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大班:在认识圆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绘画不同的物体;学习在直线上加弧形,会在圆上加弧线,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

中班:开展有趣的折纸、手工制作活动。

小班:会根据美工区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绘制图画,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会在直线、圆上添加变化来提高幼儿认知想象力和绘画兴趣。

三、主要教学活动安排1、为丰富幼儿假期活动,各班级特开展各项兴趣活动:

大班(实验班、大班):折纸兴趣活动 区域棋类活动小、中班:新童谣唱古诗 图书区域活动,学习看图说话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中心园所组织的各类培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有效的纳入自身的教学中。

篇2

现在情人节、圣诞节在商家大力宣传下,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被淡化。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一种吃的节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节日都不了解,没有感情,那意味着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向孩子传播节日文化,让孩子们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中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养成良好的美德。

一、让孩子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众多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的。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这些传统的风俗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等。历代的文人墨客们,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人们格外珍重这些节日的到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的学生存在着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学习懒惰,诚信缺失,考试作弊;有的学生“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攀比成风;有的学生不注重言行举止,把粗鲁无礼当作个性等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思想道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下面谈谈我校是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

1.营造节日的校园氛围

每当传统节日快要来临之际,我们学校都会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展开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课、班会课等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再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台和教学楼门厅里的橱窗等在校内进行宣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让学生时时感受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内举行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文诵读活动,为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2.利用课堂渗透节日人文教育

在《国学》课上通过对杜甫的《登高》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象征意义、重阳节的节庆活动,让学生知道敬老日的由来,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逐步养成尊敬和关爱老人的好习惯。

3.在实践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由于许多传统节日小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在节前学校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人们的年俗庆祝活动异常丰富多彩。春节不仅仅是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那么简单。它更是人们对过去的一年,一家人劳动和生活的总结回顾,以及做出对来年的计划和打算。人们还要利用春节的闲暇走亲访友,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乡情,这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可近些年来,“年”味却越来越淡。因此,我校在寒假来临之际,让学生在家里和长辈们学着做馒头、包饺子,让学生感受到春节的饮食文化;学剪窗花体验民间艺术文化;收集春联,张贴春联了解春节的诗词文化;学生将一系列的活动拍摄成照片、录像,写体验日记。再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了解春节的由来及习俗,在开学后与全班学生分享春节的传说,朗读、背诵有关春节的诗歌。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深地领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篇3

一、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氛围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一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吸收、补充,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都深深地浸润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诗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我国传统节日中的节庆内容丰富,并蕴涵着许多积极、有意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春节、中秋节思归团圆、和谐美好、富强昌盛,清明节祭祖怀远、感恩寻根。我们以宣扬传统节日为契机,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校园中开设文化长廊,班级中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等,展示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每一个节日设置一个栏目,每一个节日的题目运用对联或广告语的语言形式,下面是节日的内容介绍,包括来源习俗,并配以插图在校园里展示。目的是在校园里渲染浓厚的节日文化气氛,为学生走进节日文化并感受文化意义创造条件。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系列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系列活动包括: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史书记载、饮食文化、地方特色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教育,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努力开发节日内涵,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我们面前得到充分展现。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

如端午节,就要了解它的三种传说以及蕴涵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展纪念屈原和秋瑾活动,感受屈原秋瑾身上的浩然正气,体验端午文化。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激起同学们无限的敬仰,从中体味他那执著的伟大情感,从而明确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中秋节,可举行中秋诗歌朗诵会,感受诗歌中荡气回肠的思乡之情,并自然地升华到抒发“爱我中秋,爱我中华”中秋团圆、祖国两岸统一的主题;举行主题班会,感受思归盼团圆情怀,探讨祖国统一与中秋文化的关系。重阳节,登高心怀天下,树立远大理想;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培养“大家”情怀,自觉奉献爱心。

三、充分挖掘人文情结,培养美好品德

爱、环保、自信、乐观、文明、合作、热情等都是人生的财富,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蕴涵着这样的因素,挖掘传统文化节日中的人文因素,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节日中的希望、快乐、沟通和幸福。每当佳节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氛围之中,而心中的快乐、希望温馨也会油然而生。如中秋节是一个中国人团圆的日子,团圆意味着亲情、意味着温暖、更意味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可开展征文、演讲活动,引导学生发奋学习,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和社会。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虽然学校的的学生离校了,但我们仍可将德育的目标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学生在春节中学会礼貌待人,文明接物,学会与人交往,接受传统礼仪的洗礼。用相机拍下春节放鞭炮舞龙灯的情景,写下自己的受;元宵节与几个朋友共同制作庙灯,参加灯会,记下自己的愉悦心情。

如前面提到的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班级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习俗、传说;背诵两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应破除的?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活动后的交流中,许多学生对于清明扫墓焚烧香火、冥币等陋习认为不环保也不安全,应该杜绝;扫墓祭祖可采用鲜花祭拜、朗读祭文、网上祭扫等形式。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认为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等精神风貌。在传承的基础上赋予了适合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我分明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清明行动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感染。

篇4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篇5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1为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热爱传统,增强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的情感,_区_路学校在中秋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一、刨根问底话中秋活动

在_学校国学馆。队员踏着“花好月圆”进入场馆,流动影视背景墙上呈现的中秋月夜图,灯、荷花、诗人与学生互动体验。孩子们从认识中秋的来源开始探索,到中秋习俗的知晓,赏明月、品月饼、庆团圆、放孔明灯。

每一个习俗都离不开有趣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经典故事,还有几首关于中秋的诗。

队员们还用软件学做孔明灯和月饼学,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秋节的意义。

二、百花齐放庆中秋活动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五(1)中队以各种形式庆祝节日。一组队员吟诵诗词,大家搜集了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许多美好的诗词,像“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

二组队员演唱歌曲《明月几时有》,三组队员则设计“家乡画展”,诗情画意、美轮美奂。四组队员给大家当“小导游”,带大家走进了不一样的城市,让大家足不出户尽享异城风光。五组队员创编的课本剧《嫦娥奔月》引导同学们步入神话般的境界,特别是嫦娥吃了仙药升上天空,一直飞到了月亮之上,大家屏住呼吸,默默相送,带着对嫦娥的祝福与思念沉醉其间。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一年级三班的小风铃们,在距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的时候,便开始问“中秋节我们怎么过啊”,终于到周五这天了,当孩子们听到要去国学馆体验中秋文化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下午的课程中,携手一年级三包班家委会全体成员,为小风铃们精心准备了暖心的月饼特色主题课程,让孩子们再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节日的甜蜜二(2)中队的孩子们也利用义工课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月饼,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

三、你写我唱诵中秋活动

进入中秋团圆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的队员们每天为全校师生更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趣闻,大课间时满校园响彻着《水调歌头》等关于中秋的歌曲,孩子们在校园里走着都会哼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1)中队的队员们借着中秋的欢愉写下一首首儿童诗,为_学校“中秋团圆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朗诵诗词、唱诗写诗、制作月饼等一系列的活动,队员们更加了解、喜爱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队员的文化素养,增强了队员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2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非常的重视这一个节日。和春节一样,中秋节也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所以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用“合家团圆”这四个字作为祝福的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祝福。学校一向都非常的重视传统节日,每到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相关的活动,借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学生也能够从这些活动中了解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是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的,所以也不奇怪学校为什么会这样的重视这些传统活动了。

这一次的中秋节,进行了四个活动,都非常的有意义也有趣。第一个是中秋节的黑板报,每个班都要出一个关于中秋节的黑板报,会进行评比。第二个是手抄报的评比,先在班级的内部宣告这一个活动的有关消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每个班选出5张参加年级的评比,每个年级再选出10张参加全校的评比,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第三个就是征文比赛,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主题为中秋节。这三个是每一个节日都会有的,最后一个才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第四个活动就是主题班会了,这一次的班会花了我们班干部很多的心血,我们争论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可以说是非常的用心了。我们给同学们预留了15个节目的位置,让他们有想表演节目的人自己准备节目,最后选出15个节目。这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是用了三节晚自习的时间,气氛非常的活跃,总算我们这些班干部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一次我们计划了三个大的活动,一个是“中秋诗词大赏”,一个是“知识竞赛”,还有一个是“话剧演出”。

“中秋诗词大赏”就是让同学们分为两组,背诵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一句就可以了,背的多的一组有奖品。这个会提前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多搜集一些有关的诗句,背诵下来。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中秋节的诗词,而不是只知道课本上有的,也是进行了一次课外拓展。“知识竞赛”就是班委搜集有关中秋节的题目,包括习俗、古代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等,是个人赛。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话剧演出”则是挑选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由同学们演绎出来。

这一次的活动举办的是非常的成功了,希望明年学校还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自己策划中秋节的活动。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3为了切实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9月21日到25日,_区_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

1、学校通过布置假期作业,让少先队员们主动自行了解中秋节文化,收集地方中秋习俗,让少先队员们更易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体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中秋节是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这情感的寄托节日,是一个以亲情为主干线的节日。

全校广泛开展了“表孝心、送关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实践活动。

3、开学后各中队组织“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队会。

4、开展了以“品月饼、赏圆月、过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帮助少先队员们合理表达过节的愉快心情。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4为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街道于9月17日—9月24日开展了安宁市20_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

(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街道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确保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二)广泛开展慰问活动。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市委政协主席耿玉立一行到街道开展慰问活动,街道党工委办、街道社会事务办组织工作人员陪同。慰问人员一行到_敬老院、_村胡桂英家、_村郭安邦家以及铁厂村魏汝仙家开展了慰问活动,关心老人们和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并他们送上月饼、粮油及慰问金。广泛开展文艺活动活动。各村(社区)精心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有精彩的表演类活动以及诗歌朗诵等,在传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营造和谐的节日氛围。广泛开展中秋座谈会活动。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自古有吃月饼的习俗,22个村(社区)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对中秋节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人们爱国热情。

(三)活动取得效果。中秋节主题活动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和节日气氛。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5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然而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不只是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篇6

多彩的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挖掘节日内涵,努力打造校园节日文化,利用多种校园节日和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以此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并注重体现时代精神,为孩子提供展示平台,让孩子获得快乐感的教育。

1.校园节日特色活动

春之声——校园读书节。每年春季,学校都会举办读书文化节,活动精彩纷呈:有诗词诵读、红领巾跳蚤书市场、读写绘、小练笔比赛、课本剧展演、我是小小作家等,学生、家长、教师及社区居民都可参与,并从中评选“读书小硕士”“最佳辩手”“萤火虫亲子阅读之家”等,赠送一套书籍作为奖励;还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将读书的热情与快乐传递给家长和社区成员。

夏之妍——校园艺术节。学校每年在夏季都组织开展唱歌、舞蹈、器乐、时装表演与设计、绘画等比赛,并评选出校园“十佳歌手”“优秀舞蹈家”“小小演奏家”“十大模特”等,充分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提高孩子的艺术表现能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道德品质。

秋之果——校园科技节。每年秋季的科技文化节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有科幻画现场地画大赛、科幻电脑画比赛、讲“科学家的小故事”比赛、科技知识竞赛、动力橡皮筋飞机放飞比赛、科技小发明竞赛等,为学生提供赛场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将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植入学生内心。

冬之韵——校园体育节。每个冬季,学校都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如田径比赛、花样跳绳、花样踢毽、花样跳皮筋比赛、球类俱乐部、跳竹竿游戏等,还组织相关的主题文化阅读,如姚明、刘翔、林丹、孙杨等运动选手背后的故事。从他们身上,孩子们学会了携手共进和“重在参与、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体育精神。

2.纪念日活动

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传承了历史风俗习惯,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美德。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如每年清明节前后,除了诵读诗歌、了解传统习俗外,学校还组织学生游览周围的名胜和人文景点,如组织低年级学生游玩快活林山庄,组织高年级学生步行到革命烈士墓地缅怀先烈、参观张謇故居、南通园艺博览园和狼山等。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更激发了孩子的爱乡之情,并提高了孩子的鉴赏能力。

感恩节日,润泽心灵。学校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等组织感恩教育活动。如在母亲节期间,孩子们通过为长辈做一张贺卡、递一杯热水、写一封感恩信、做一次饭或洗一次碗等行动回报亲人,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回报、懂得孝敬、懂得体谅长辈的良苦用心。学雷锋日子里,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活动,学生来到三和福利院,为老人送去浓浓的情谊;走进社区,做义务市场管理员等。

少先队日,感受民主。每年在少先队建队日,学校都会召开少代会。会议召开前,各大队委员候选人要进行自我宣传,并和家长一起把自己的照片、兴趣、特长、荣誉、竞选宣言等做成展板进行风采展示,再通过少代会选举产生正式大队委成员,当选者还要发表就职演说。活动既增强了孩子们的民主意识,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能力。

二、仪式文化,感受生命姿彩

朱永新教授说:仪式和庆典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且是课程中最炽热的日子。仪式让生命或时间停顿,让此时此刻与其它时刻不同。这些仪式和庆典,会让课程更加具有生命的光辉。为此,学校结合各种仪式,创设情景,营造“和悦”的仪式氛围,为提供学生多样化的体验平台。

铃声仪式,爱心的接力。每年9月1日第一次铃声仪式,是学校仪式文化的重要内容。仪式上,新学期的第一次铃声响起,教职员工向孩子们郑重承诺,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关心好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对未来承诺,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做一个勇敢、顽强、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高年级同学向一年级的弟弟妹妹送上卡片,并用最温暖的拥抱传递最深的爱意。

入队仪式,希望的寄托。每年的建队日,学校都邀请高年级孩子和全体一年级家长一起出席新生入队仪式,见证新生入队的神圣与庄重。入队仪式上,大哥哥大姐姐为小弟弟小妹妹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进行入队宣誓,家长们则为孩子送上一份别致的礼物。

毕业仪式,深情的祝福。每年的毕业典礼上,带着离别的淡淡感伤,和着即将踏上新途的渴望,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我,用精彩的节目深情祝福、互相道别。毕业班的孩子每人精心挑选一本书籍,送给校图书馆,希望弟弟妹妹们能徜徉书海,不断汲取知识的养料。

三、社区文化,丰富成长阅历

学生的和谐发展,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相互融通,共同构建起开放的、互动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教育大环境。学校秉持“和悦”德育理念,不断挖掘社区资源,在提高实践活动实效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对社区所承担的责任,关注学校对社区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让教育走向社区”“让教育影响和改造社区”的目标。

深入社区实地参观,了解社区。学校地处长江北岸,所在乡镇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有滨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色经济、新兴产业资源以及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等资源。学校利用这独有的自然、人文、产业等资源,挖掘其教育价值,以社区为平台,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自我、了解社区、研究社区、服务社区:快乐村葡萄种植基地、羚杰绿色循环农业园、“恒嘉厨具”有限公司、汽车广场……处处都留下了孩子成长的足迹。

深入社区汇报演出,影响社区。学校先后举办了以“亲近艺术·唱响社区·快乐成长”为主题的艺术进社区文化月活动、“亲近母语·阅读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的阅读进社区活动,不仅以三和特有的社区资源丰富学校的教育内涵,而且让教育走进社区,影响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篇7

二、课堂中的跨文化教学

1.加强词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

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社会因素的影响,英语和汉语中所谓的对应词,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词语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核心,既要重视词语的意思和交际功能,又要重视其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例如《综合英语教程》BookIII,Unit7中出现theweakersex一词,这个词是在文定的背景下使用的,暗示着对女性的歧视。学生弄清楚这一点才能理解这个词应用的准确性。又如在中西文化中,表示颜色的词汇尤其丰富,学生不仅要搞清楚它们的基本意义,更要注意它们在英语文化中不同的象征意义,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英语所表达的意思,甚至产生文化冲突,造成交际失败。《综合英语教程》BookI,Unit1课后练习中出现这样一段话:Mr.Brownisaverywhiteman.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Hehasbeenfeelingbluelately.WhenIsawhim,hewasinabrownstudy.Ihopehewillsoonbeinthepinkagain.要正确理解这段话,就必须弄清每个表示颜色的词在这段话中的意思。在英语中,white可表示“正直、诚实可靠”;green可表示“脸色发青或苍白的病色”;人们经常用blue来描述人的情感,表示“忧郁”或“沮丧”等不快的情绪;inabrownstudy短语的意思是“沉思”;beinthepink短语的意思是“身体很棒”。所以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布朗先生是一位正直可靠的人。那天他看起来脸色苍白,最近他经常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2.加强句子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

《综合英语教程》BookI,Unit4中有这样一句话:IntheUnitedStates,anactivistorganizationofolderpeoplecallsitselfthe“graypanthers”.在教学时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中国称年龄大的人为“老人”,是对他们表示尊敬;而在西方,“老”表示风烛残年,所以老人们都忌讳“老”,不服老。美国这个活跃的老人组织称他们为“灰豹”,是因为其组织成员灰色的头发,同时“graypanthers”这个名字来自一种凶猛的动物———美洲豹,这是老人们坚持独立,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尊重的象征。又如讲解BookII,Unit4“HeWasMyFather”中Hedidn’tunderstandtheLatinthatwasspokenbeforetheceremonialmeal这一句时,要向学生介绍: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中世纪成为西欧学校、教堂和政府的统治语言,现在拉丁语仍然使用于罗马教堂的宗教庆祝仪式,偶尔使用于学校毕业典礼仪式的贺词。学生只有弄清楚这一文化背景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句意。

3.加强语篇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

如在学习Book3,Unit7时,可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历史背景:150年前的英格兰约克夏郡小山村的农民重男轻女,勃朗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导致使19世纪文学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安妮、艾米莉和夏洛特三姐妹英年早逝的悲惨命运。

三、课堂外的跨文化教学

1.指导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语言学习者可通过阅读反映社会习俗、社会问题和社会价值观的小说、报刊、杂志等课外读物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知识。阅读作品的选材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并适当增加英语国家特色显著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在学习《综合英语教程》Book3,Unit7时,可让学生阅读安妮的《爱格尼斯》、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夏洛特的《简•爱》,了解这些作品反映的三姐妹所处的社会状况以及她们对自身欲望与生活现状的挣扎,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中西文化知识讲座,借助录像、电影等音像资料,使学生直观地把语言与其社会文化背景密切联系起来,加强对文化的感性认识。如《走遍美国》用连续剧的形式介绍美国家庭的生活趣事,其内容充实、涵盖面广泛、实用性强,真正寓教于乐,是学习西方文化交际的代表性作品。教师还可以通过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沙龙、英语角,组织英语文化知识竞赛,学唱英语歌曲,编排舞蹈、戏剧晚会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例如教学《综合英语教程》Book3,Unit11CreatingaCaribbeanSpringFestival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这些媒介和方法手段,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不同的节日风俗习惯,体会不同节日反映出的深厚文化底蕴,克服学习上的文化障碍,提高文化素养。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深入外资企业实习,组织有外籍教师参加的英语晚会,在与英语文化背景人的直接交流中获得感性认识,体验中西文化差异,正确理解和评价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正确借鉴英语国家文化的精髓。

篇8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只是语言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课标中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理念和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教师的手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跨文化交流中往往会不知所措,问题百出。另外,在大力提倡交际教学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现代人学英语的目的已转向沟通与交流。所以,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对于语言交流是大有裨益的。

考虑到这些文化差异的因素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意识,重视必要的文化导入,真正做到把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从自身、课堂教学及学生三方面把握好“语言教学”+“文化渗透”,寻找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措施。

首先,教师本身要广泛涉猎,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文化背景,熟悉国外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价值标准等,从而具备广博的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知识,以及中英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比较能力,以便使学生对两种文化具有感性的认识。教师只有做到将个人的文化素质提高到一定层次,才可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其次,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将中英文化知识融于英语教学中。中外文化差别在教材中举不胜举,其中涉及文学、音乐、饮食、身势语、风俗习惯等。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这些文化信息的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引导学生将中外两种文化进行对比,体会两种文化的差异,逐步让学生增强跨文化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如在讲到“Body Language”时,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学生懂得了同样一个身体动作在中外或许有截然不同的意思,若理解错误,交流时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词汇教学是课堂上一块不可忽视的文化知识教育阵地。比如,颜色词汇中,“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s?”“Cathy felt blue all day.”此处,green和blue就与中国文化中两种对应颜色意义差距甚远。当然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比如可通过情景对话、扮演角色、讨论、演讲、唱歌、游戏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努力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所必需的“文化语境”。

最后,在学生方面,教师要尽量做好如下工作。

其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强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学生了解英美社会文化主要是依靠间接的手段,所以阅读文学作品和报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脾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而报刊又是了解当前社会的动态各种社会问题的最直接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布置学生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文报刊杂志,通过拓宽学生获取外国文化的信息渠道,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留心积累有关知识,这样既能多了解一些国外文化,又能使学生扩大视野,积累跨文化知识,加强其文化敏感性。

其二,开展第二课堂,营造文化教学氛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发展,学生们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英美文化产品,感受到他们的文化气息。所以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观看著名的英语电视节目、英语原版录像和电影大片,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另外,班级可举行一些活动,引导学生上网了解或掌握丰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举办英语知识竞赛来学习和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成语、谚语及文化背景;组织英语角等活动。

其三,利用大型节日进行文化知识教学。学生们非常热衷于西方节日,诸如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等。既然如此,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在教“Christmas Day”时,教师可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再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节日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它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跨文化意识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为语言文化并重,即“语言教学”+“文化渗透”的模式,并努力通过教学实践和多种渠道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族群对文化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并因此产生的归属意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的文化总汇,既包括汉民族文化,同时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就是认同自己归属于中华民族,就是愿意承担起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核心凝聚力所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历史上也是多民族文化、宗教融汇、交流的地区,民族成分多、文化和宗教交汇,造成了这个地区文化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因此在新疆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素质的好坏对祖国的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新疆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就要牢牢抓住高校这一阵地。

一、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危机

第一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历史、语言、习俗、宗教、生活环境等影响,片面重视本民族文化而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新疆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群体之间交流范围窄,封闭性较强,加之长久以来经济欠发达,缺乏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又由于少数民族,尤其是南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不高,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的能力不够,这些原因导致他们与社会的脱离,很难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总体而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够。

第二部分地区存在,片面地把中华文化归结为汉民族文化,而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缺少应有的重视,同时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误解,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就是汉民族,这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缺失。

二、解决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应对措施

第一,革新教育理念,转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传统思想认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课程设置里,多加入相关课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造成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而与其他学科无关的错误思想。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体现在任何学科中,而不是单一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中。

第二,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营造文化氛围。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补充与延伸,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自由,已日益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可举办“文化大讲堂”等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中华文化的知识讲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设置书法、绘画、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实践课程,邀请民间手工艺者进行现场的演练及教授,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可以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三以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深深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利用各种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进行教育,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汉民族最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除了汉民族传统文化外,还有别具特色的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共同组成了一副生动活泼的民俗节日画卷。首先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各类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例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民族歌舞联谊等。其次要加强民族间的了解,可以采取民族间互相学习民族文化的方式。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 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激烈的变革,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校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教育理念,用先进而富有感染力的大学精神,熏陶和培养着新时代的学子们;采取灵活有效,而又深入细致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认识、了解、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文化研究导论》2004年版,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学概论》2003年版,陈华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3]《民俗学概论》2005年版,钟敬文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4]《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2007年版,仲富兰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篇1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古以来,人们视读书为提升人类自身精神境界的一剂良药。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海量膨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正逐渐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即时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2007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一番话引起与会者共鸣。柳斌杰说,以快速、、快扔为消费特点的“浅阅读”,符合大众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基本特质,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休闲与娱乐的需求。但由此导致的非导向阅读、功利性阅读等现象,将会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知识训练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等产生不良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出版业应当承担起更大的文化使命。出版业必须在内容建设上有所坚持,把出版物做深、做宽,提升出版物的内在文化含量。”这就对社会媒体的文化使命提出了要求。

《温州日报》周末版的“瓯越・阅览”副刊致力于营造“深阅读”的文化氛围,倡导终身阅读,当好文化田园的守望者和传承者,很好地担负起了社会媒体引导和唤起民众阅读热情的文化使命。

一、立足科学的市场调查,明确角色和功能定位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一份调查“北京报业市场总体规模和结构考察”表明,在读报的人群中,有31.4%的读报人表示双休日比平日读报的时间多一些或多很多,看报时间增加的人数比例比减少的人数比例要高出6.8个百分点。

《温州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其受众人群的总体特征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年龄结构:读者多为成熟理性人群,35―55岁是其主要群体。综合起来看,这部分读者多为管理阶层或白领工作人员。他们在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和兴趣上,都有明显的稳定性和专指性。他们往往在家庭和事业发展中担任主角,正处于人生最繁忙、紧张的时期,因此节假日(双休日)是他们相对轻松与自由的时间段,他们更倾向于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放松工作的疲劳,汲取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塑造自身的人格,为自身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养分。党报的受众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是青年学生。他们也只有在节假日(双休日)从繁忙的课业中解脱出来,通过报纸广泛了解与学习和自己兴趣相关的知识,扩大自身的知识领域。温州日报的“瓯越・阅览”副刊立足于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抓住周末休闲时间充足,读者有可能“深阅读”的机会,逢周六出版,其传播质量和传播效率均有所提高。可以说,准确而又明朗的定位,使“瓯越・阅览”副刊具有了广阔的市场。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民众的阅读热情

和有关部门及同城媒体联合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活动,有助于扩大影响力,造成声势,吸引读者参与。例如,为了倡导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倡导广大青少年读名著的好风气,温州日报副刊部联合市图书馆、温州广播电视报、温州电视台总编室等单位从2002年春节起推出“读经典名著,看经典影片”活动,坚持了一年多,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活动期间还进行了有关阅读名著的调查、知识竞赛等。

此外,副刊上开辟专栏“书之缘”,编发部分读者的阅读经历与阅读经验,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既与读者拉近距离,又告诉普通读者:“你也可以成为读书人!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我的读书年代》《我的学术生涯》《愿做读书人》《在阅读中“永生”》等文,无不彰显一个明明白白的道理:读书是必须的生活,是我们寻找自己价值所在的原点。不管尘世如何喧嚣,世间如何浮躁,在文字的世界里,人们总能够找到自己的平

衡。

三、崇尚强化经典阅读,提供独立深邃思想

“自由谈”、“书评吧”等栏目则侧重对经典作品的深刻挖掘,坚持独立思考,使浮躁年代的大众产生心灵上的振动和共鸣。《两个小女孩的成长》与《两个小男孩的成长》两篇短文饶有趣味。 《两个小女孩的成长》把林黛玉与白雪公主放在一起,《两个小男孩的成长》把匹诺曹和孙悟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读出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观念及对儿童成长的不同影响。类似的小文还有很多,这些文章均立意清新,经典中读出令人深思和叫绝的新意。而从这些小文中也传达出副刊编辑们的理想:崇尚经典,品味经典,坚持对经典的阅读,对经典的深刻挖掘,以推动经典阅读活动经常化、生活化。

阅读还要坚持独立的思考。《坚持个性化阅读》一文,对当今名人喜好为他人开书目表示质疑,认为这与个性化、自我化的阅读规律有出入,是无法真正从阅读的本质上反映出阅读的精神的。《醒着的知识分子》认为“如今知识爆炸,掌握知识的人越来越多,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为身家计的人越来越多,真正无愧于知识分子称谓的人却越来越少”,对当代知识分子丧失批判意识提出批评,大声疾呼具有胸襟、抱负、担当,特别是清醒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这些短文不趋时、不趋势、不从众,发出的声音是真正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是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家为大众开出的一剂苦口良药,从思想上引起读者的震撼和共鸣。清代著名画家戴醇士谈作画时曾经说过:“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这些“自由谈”能真正打动人和征服人,让人深思,帮助读者从深度上把握社会脉搏的跳动,认清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发展方向。

四、传播本土文化信息,满足读者心理需求

在媒体多元而又非常发达的今天,新闻本地化是城市报杀开一条血路的战略之矛。新闻报道固然如此,文化信息的传播也是如此。“温籍新书架”、“温籍作品”致力于温州作家作品的介绍。由于都是温州本土的作者,因此读来倍感亲切,觉得富有人情味,因而能够引起普遍关注。4月11日,温籍著名作家林斤澜在北京逝世。4月18日该副刊推出纪念林斤澜先生的专版。《从温州走出的“怪味”小说家――缅怀温籍著名作家林斤澜》《文坛评论林斤澜》《矮凳桥风情》,名段摘录、林斤澜简介,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并与温州很贴近的林斤澜形象。《像教育家一样教育孩子》《蔡笑晚教育家书》讲述了温州一位普通父亲,是如何精心竭虑培养子女走上成功之路的,这对当前的家庭教育与成才教育颇具指导意义。

讲座亦有提升人的精神层次的积极作用。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为此,继开辟“书写温州三十年”专栏后,温州日报副刊部与温州市社科联、温州市图书馆联合主办,推出“话说温州30年”系列讲座,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此外市内其他文化讲座也在该版得到及时的预告。在2009年1月24日的瓯越・阅览上,预告春节期间温州市社科联、市文联、团市委、市图书馆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人与文化”系列公益讲座;紧接着在2月7日的阅览上

以《听听讲座过新年》为题作了较大篇幅的专题报道。文章题旨明确,倡导过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新年。

五、立足特色鲜明的文化沃土,打造个性十足的地域文学

文化是文学的土壤,如果一个省区的地域文化是一块“底肥”充足的沃土,往往会深刻地影响作家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文学既然是文化的结晶、文化的载体,那么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它加以诠释既可以拓宽研究的广度、深度,还可以创建全国或地方文学史研究新框架、新体系。温州就是这么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它的文化基因世代相传、源远流长。在温州这块土地上,无论古老的田园村落,还是诗文典章;无论是宗族殿堂,还是街衢古屋;无论是风俗习惯,还是礼节礼貌,都形成了独特的“温州文化”。温州还有着特殊的地域环境及奇美的山川风光;闯遍天下的温州人和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经济”,也是闻名海内外的一大奇观。瓯越・阅览副刊承担起了打造具有鲜明温州特色的地域文学的重任。以芙蓉古村现当代60年历史变迁为主线的长篇小说――《芙蓉外史》;温州市作家、学者许宗斌多年来对雁荡山文化研究的新成果――《雁荡山笔记》;汇集温州市龙湾历史文化名人代表作,梳理龙湾文化发展脉络,探究龙湾人文演进历程――《千年沉淀》;反映上世纪80年代温州改革开放期间一段历史的纪实报告――《温州试验:两个人的改革开放史》等著作,都在此副刊上作了较大篇幅的介绍与推荐,从不同角度与侧面表现出了温州的地域环境、历史变迁、政治经济、人文景观、世态习俗、自然风光。可以说,“温州地域文学”至少在瓯越・阅览副刊上已露端倪。

阅读生活的成功与否,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阅读,这是一种训练思维、熏陶美学修养以及培养人文情怀,甚至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只有经历过一段艰苦的阅读历程,才能达到必要的思维深度;也只有经历这一历程,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才不会丧失有效传承的基础。瓯越・阅览倡导读书,教人爱书,为建设一个书香社会而一直不懈地努力着。■

参考文献

篇11

二、跨文化意识视域下纳西语国际化教学的策略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语言是钥匙,也是桎梏。从教学对象上看,在纳西语国际教育过程中,外国学习者对纳西族语言和文化的积累随着认知程度的渐进而不断提高。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学生对纳西文化知识的需求不尽相同,由此采用的教学策略也具有针对性。2009年,笔者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纳西语的外国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留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丽江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占被调查留学生的72%。高一虹认为在跨文化教学中“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了解,一方面是架设桥梁,沟通文化的使命,另一面是构筑壁垒,隔绝文化的危险。”在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培养中处理好搭“桥”和砌“墙”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美国语言学家Cohen提出,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学习策略在第二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作用,必须清楚哪些是支持目标语学习和使用的,然后根据这些知识来确定使用什么样的策略。

(一)差异对比与实景体验相结合的策略

对外纳西语教学实践,结合当地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相关知识,对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和纳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前介绍展示背景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到古城实地体验文化,让学习者结合个人经历以及体验到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兴趣。由于世袭的纳西族土司姓木,惧怕建筑城墙将自己“困”住,因而整座古城没有建筑城墙,这也是丽江古城独有特征。丽江古城从宋末元初至今逐步成为纳西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丽江古城街道依山势、水势而建,溪流穿城而过,形成了家家门前有流水的景观。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清单”。时至今日,数以百万计的宾客来到丽江古城,体验、回味纳西族无言的沧桑与变迁的历程。在古城体验神奇的东巴象形文字与古老的东巴教、古朴的纳西古乐。体验纳西人悠然闲适的生活方式。通过这样的体验,学习者对古城深厚的历史能产生共鸣,为进一步反省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提供了参照。

(二)网络资源共享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通过课堂教师引导,课后学生查阅资料的策略来实施教学。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搭“桥”的过程。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丽江各级旅游职能部门、文化部门、世界文化遗产官方网站以及国内外名目繁多的民间信息交流网站等媒体,查阅纳西族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以及多姿多彩民族文化风貌。纳西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巴象形文字,是古代纳西先民创造并沿用至今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象形文字记录的东巴经古籍有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史料价值,对研究文字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纳西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据英国爱丁堡大学安东尼•杰克逊(AnthonyJackson)教授统计,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纳西东巴经典共达两万余册。另外纳西族传统的原始宗教东巴教和达巴教,同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道教等兼容并存,纳西民众对这些宗教持“信而不笃”的态度。东巴教成为一种活跃于民间的原始宗教,而纳西人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相关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个教学策略的优点在于给了学习者足够的发挥空间,去寻找学习的兴趣点,它既超越了简单语言表述,传递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达到寓文化意识的培养于阅读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影音资料来练习纳西语以及体验纳西文化。多媒体传递的是立体信息,因而信息量大,同时多媒体材料真实感强,因此带给学生的震撼往往也大于纸质材料,容易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体验途径。目前为了保护和传承纳西族的文化遗产,对纳西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了多种形式的呈现,皆可作为纳西语国际化教学资源。如纳西语母语教材、东巴文化研究成果、纳西族地方乡土知识一般读物、纳西语配音电影、纳西语歌谣、歌曲、舞蹈、音像娱乐等多媒体资料实现了高科技新式媒体与传统文化的兼容。选用这些语言教学辅助资料,学生能体验到真实语料,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文化体验学习语言。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交际同步的策略

学习纳西语的国际学生,由于已经沉浸在纳西语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在生活中对纳西语的接触远远超出课堂教学内容。课外的交际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走进纳西人真实的生活,通过体验文化运用学习到的语言。春节是纳西族保留至今最为重视的节庆,纳西语发音为“吉振”。纳西族为过节要准备丰盛的食物,每一种食物都蕴含了对来年的祝福。从冬月宰杀年猪、腊月间采购年货、除夕祭祀祖先,大年初一小辈向长辈拜年,全家老小上坟;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四祭天才告一段落。这些浓郁的民族传统节庆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出纳西族社会生活及文化的内涵。另外,丽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纳西文化研究机构、文化旅游产业实体单位都是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请进来”的同时也组织学生“走出去”参与纳西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到当地纳西人家“做一天纳西人”,在体验纳西族的民风民俗的同时,把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体验中,融生活体验、文化体验和语言实践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在文化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四)专题讨论与参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

在提倡低碳生活,强调环境保护的今天,人是环境中的一部分,营造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成为每一个人的心愿。纳西族与自然神“署”和谐相处的生态观更具现实意义。在纳西文化中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理应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互不侵害”的条约约定谁损害了自然与生态,其结果便会反过来损及人身,将会面临难以生存的危机。这种“事物互相转化以及福祸相依的辩证思想,也深刻反映了纳西人的生态观和自然道德观”。丽江古城内水系自然分布、纳西人自觉遵守着保护水源、不污染环境和不乱砍伐树木的行为规范,也使得纳西族聚居地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借鉴纳西人与“署”和谐相处,互不侵扰的价值观,开展人与环境专题讨论。通过学习者自我反思,实现文化双向互动。类似教学活动如纳西文化百科知识竞赛、纳西语演讲比赛、东巴象形文字书法展览等,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实现多样性文化体验。

篇12

然而,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遭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我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本文由收集整理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当然要在年青一代中宣传中华民族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然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重任。我们必须反思这样的现实: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经受了十二年语文教学,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不断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可是进了大学的学子却闹出称人家的父亲为“家父”,称自己的母亲为“令媛”,把圣诞节、万圣节当成中国传统节日的笑话。至于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天干地支,搞不清元宵、清明、腊八、重阳等传统节日的中学生大有人在。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文化常识,也不要求学生死记这些文化常识。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给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的人才。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关注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承传传统文化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固然有知识学科的属性,但是,如果只是把它当作知识学科来教学,单方面注重它的工具性,那就只能固守知识教学的小天地,抛弃语文的文化内涵,丧失语文的育人功能。

我们的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例如:学习《陈涉世家》、《为学》等课文,让学生懂得“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等传统美德。此外,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虚勤学;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已、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刘禹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文,不仅陶冶了性情,感悟出生活的哲理,而且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二.充分利用名著经典,关注名著中的思想精髓,承传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注释,阅读经典就是在滋养我们的精神:读《论语》,孔子深厚的济世情怀洞开着我们偏狭的心灵视窗;读《庄子》,庄子独立不羁的人格跃然纸上;读《孟子》,我们在那咄咄逼人的言辞里,体味“民本”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

在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在我们感到浮躁的今天,回归经典阅读尤其迫切与重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都不要忘了对经典尽可能的亲近;唯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三.充分利用语文活动,关注活动中的探究实践,承传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好办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爱好。

此外,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也能生动地传承民族文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为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组织“传统节日——端午节”综合性学习活动,对端午节的起源传说、端午节的地方习俗和主要活动、各地方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进行收集、整理,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篇13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还是文化教学,不只是学习和了解目的语文化,还应该起到对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在重视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

一、文化、语言与语言教学

语言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之间互相依存、不可分割。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类文化得以产生和传承。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的内容,是语言的底蕴,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言与文化之间不可或分的关系使得文化与语言教学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外语教育的基本观念。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系统研究,促进了文化教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中多以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为背景进行英语语言的教授与学习,增进了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使用和交际能力。然而,这种成就的取得主要体现在英语文化教学上,却完全忽视了母语文化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因为,跨文化交际不是单方面的学习,它是平等的、双向的,不仅仅是目的语文化的交流,也是本土语言文化的交流,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正如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nsch 提出:“在学习外国文化时,如果将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学习,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学习包含本族文化和外族文化两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融入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不仅是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历史文化是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中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结晶,是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宝贵资源。树立民族自豪感,就要将这些最宝贵的财富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领会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显示出语言学习者应有的文化素养和独立人格,避免对异域文化产生盲目性崇拜的心理,进入全盘性西化的误区。

(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青年学生正处于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容易而且敢于接受新的观念、新的事物。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他们会独立地思考,但是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缺少一定的鉴别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单方面的强调英语语言文化,而忽略中国文化的渗透,学生很容易会盲目不加分析地接受甚至崇拜西方文化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道德观念,很容易疏远甚至忘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淡化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性认识东西方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文化思辨能力,增强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异同,避免盲目形成民族自大心理或者自卑心理,公正客观地对待异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界老前辈王宗炎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向一方面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该同时兼顾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过多强调对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必然会导致汉语语言文化被边缘化,而母语文化的缺失容易导致跨文化交流的不畅和误解,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从而无法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文化的掌握要立足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母语文化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它的形成得益于本民族文化的营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语言文化的同时,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尤其是加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带来真正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正如美国知名学者Larry. A. Samovar等所指出的:“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

(四)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文化迁移现象的产生。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总对外语学习产生必然的干扰作用,也会对双语交流起到促进作用。过分强调和夸大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忽视其正迁移作用的存在,盲目排斥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润清教授所谈到的“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中国文化是英语学习者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土壤,忽略母语文化,就会丧失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客观地对待中国文化的影响,有效地排除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充分发挥其正迁移作用,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促进英语学习中对共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比较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中某些相异的内容推动对英语以及英语文化的学习。

(五)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外合作交流的日益深入,大学英语教学在承担“文化输入”责任的同时,必须担当起“文化传承、文化输出”的神圣使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提出:“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当前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英语来介绍、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加快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扩大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和误解,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有效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多元平等意识,认识到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学会如何运用英语准确地去介绍和传播灿烂的民族文化。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途径

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现目的语与母语文化共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实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大学英语教材已经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进、介绍、教授英语文化,这对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促进作用。然而,教材缺乏中国元素,涉及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很少。因此,在注重西方文化介绍的同时,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选择适当的具有中国文化内容的材料充实教材。英语阅读课可以补充讲述中国文化的优秀英语作品,英语听说课可以采用介绍中国文化、政治、经济、风俗等内容的英语语音视频材料,还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增加相关的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表达,如:教师讲到 system;project;represent;classic;spiritual;emphasis;solar;charcoal;bread等词时,可以紧密联系中国特色词汇及表达 one country, two systems;Hope Project;Three Represents;Five Classics;Spiritual Construction;Three Emphases Education;the 24 Solar Terms;to send charcoal in snowy weather;steamed bread等,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述本国文化的能力。

(二)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英语教师不仅承担语言教学任务,而且担负着文化传播的任务。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具备更高的素质,在提高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平等的文化交际意识,更加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培养自身的母语文化意识,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增强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⑴ 对比教学法:对比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导入中国文化,引导学生认识、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思辨鉴赏能力,增强文化敏感性。如:教学内容涉及西方节日时,可将春节与圣诞节进行对比、中元节或称盂兰盆节与万圣节进行对比、七夕节与情人节进行对比、重阳节与父亲节和母亲节进行对比、清明节与感恩节进行对比等;教学内容涉及婚姻生活时,可将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及婚姻观进行对比;教学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时,可将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文化与基督教思想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内容涉及西方的教育家、思想家时,可将其与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对中西文化的各自特点有清晰的认识,意识到它们各自对人类文化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既要吸收英语文化的精华,又要领会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和繁荣。

⑵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运用电脑为主的现代多媒体设备及技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进行有效、生动、活泼的知识技能传播的现代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抽象的文化内容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创造真实、自然、逼真的语言文化环境,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冲击,增强学习的真实感,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如:教学内容涉及饮食文化,教师可以播放中西方传统美食的图片,并且可配以英文解说;教学内容涉及文学,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影片,并且可对比相似的中国文学作品。

⑶ 课内外相结合:利用好课外时间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帮助学生吸收母语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中国优秀文化的英语影片,收听收看英语频道,如: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或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节目。建议学生大量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和书籍,如:《21世纪报》、《中国日报》、《英语文摘》、英文版本《孔子》、《道德经》等。指导学生参与中西方文化资料的收集、话题讨论等。鼓励学生组织以使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翻译比赛、情景表演、主题辩论等活动,即可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扩大学生视野。

(四)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

考试是评价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考试的积极作用,将中国文化内容纳入测试范围,运用知识问答、课程论文、小组讨论等不同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文化的掌握程度,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文化的重视,督促学生掌握好本国文化。

结论:

综上所述,正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实,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融入中国文化,提高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传播中国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更是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萨默瓦.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

[3] 薛秋香.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J].科学信息,2007(16).

[4]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