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演讲速成技巧

演讲速成技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演讲速成技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演讲速成技巧

篇1

1、工程概况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起自东莞深圳交界的东宝河口,终于深圳南山区的月亮湾大道,全长30.45公里,主线桥梁占全长的99.7%,项目总投资约112亿元。东宝河斜拉桥位于东莞深圳交界的东宝河口,为120m+216m+120m双塔四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其主墩承台由两个边承台和一个中承台构成,厚度均为5.0m,边承台顺桥向14.3m,横桥向9.2m;中承台顺桥向14.3m,横桥向14.3m。边承台和中承台之间采用系梁连接,系梁顺桥向宽5.0m。承台采用C40混凝土,总方量6839m3。

图1-1 东宝河特大桥主墩承台布置图

承台拟采取分两层浇筑,层厚均为2.5m,第二层开始浇筑时间与第一层浇筑完成时间的间隔为7天。

2、计算依据与参数

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与水泥的水化热温升、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浇筑进度、外界气温、表面保护等多种因素有关。温度计算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计算软件。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除了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以外,还有赖于相关的基本条件和材质参数的正确选取。以下温度计算中用到的混凝土配合比、强度为试验室实际试验结果,其余参数参考相关资料并根据以往工程实例类比选取。

2.1 混凝土性能

2.1.1 混凝土配合比

承台混凝土设计强度指标为C40,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33,其混凝土配合比见下表:

承台混凝土拟定配合比 表1

2.1.2 混凝土弹性模量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查得承台混凝土28d的弹性模量Ec=3.25×104MPa。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不同龄期的弹性模量E(t)。

式中:E(t)―混凝土从浇注后到计算时的弹性模量。

Ec―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

t―混凝土从浇注后到计算时的天数。

2.1.3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根据试验资料,得出根据承台混凝土7d的抗压强度为f7=40MPa, 28d的抗压强度为f28=49MPa。

2.1.4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参考《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表2-5-2中查得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系数Q0=330kJ/kg,根据水泥水化热计算得承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为

θ0=Q0(W+kF)/c/ρ

=335×(220+0.25×219)/0.9/2359.39

=43.3℃

式中:

θ0―水泥绝热温升

Q0―水泥水化热

W―水泥用量

k―折减系数,对于粉煤灰及矿粉取0.25。

F―混合料用量

C―混凝土比热

ρ―混凝土密度

2.1.5 混凝土导温系数

参考《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第2.4节,计算得承台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

λ=(10.8×9.32+10.8×3.26+10.8×6.02+15.0×31.53+14.16×43.53+2.16×6.15)/100=13.04 kJ/(m・h・℃)

承台混凝土的比热为

C=(0.536×10.40+0.536×4.25+0.536×3.95+0.745×28.5+0.708×46.55+4.187×6.16)/100=0.90 kJ/(kg・℃)=1000/9.81×0.9kJ /(kN・℃)=91.74 kJ /(kN・℃)

计算得封底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

λ=(4.54×10.49+4.54×5.65+11.11×34.75+14.32×42.48+2.16×6.46)/100=13.11kJ/(m・h・℃)

封底混凝土的比热为

C=(0.536×10.49+0.536×5.65+0.745×34.75+0.758×42.48+4.187×6.46)/100=0.917kJ/(kg・℃)= 1000/9.81×0.93kJ・g/(kN・℃)=93.47kJ・g/(kN・℃)

2.1.6 变形系数

混凝土的泊松比系数取为0.167,线膨胀系数取为8.25×10-6(1/℃)。

2.2温度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2.2.1外界气温和浇筑温度

深圳属南亚热带海洋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量丰沛。

本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区,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13.2~13.4℃,7月平均气温28.2~28.5℃,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2℃。

在不同时期浇筑混凝土时,应选取不同的气温和浇筑温度。承台计划在2010年3~5月浇筑,温度计算时,取外界气温为20.0℃。

2.2.2 边界条件

混凝土表面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护,土工布的厚度为5mm,其导热系数为0.188kJ/(m・h・℃),属于第三类边界条件。

混凝土侧面采用钢模板进行施工,混凝土表面的放热系数为18.46kJ/( m2・h・℃)。

则混凝土侧面模板的等效放热系数为

βs=1/(1/β+h/λ)= 1/(1/18.46+0.005/0.188)=12.38kJ/(m・h・℃)

上下两层混凝土的结合面采取人工凿毛,并覆盖土工布养护。混凝土表面的放热系数为21.06kJ/( m・h・℃)。

则上下两层混凝土的结合面土工布的等效放热系数为

βs=1/(1/β+h/λ)= 1/(1/21.06+0.005/0.188)=13.50kJ/(m・h・℃)

2.3冷却水管布置

温度计算时混凝土均设置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层间间距和水平间距均为1m左右。

参考主桥设计图纸,承台冷却管采用导热性好、并有一定强度的黑铁管,公称口径32mm (φ42.3×3.25mm);冷却水管布置层距为1.0m,承台混凝布四层冷却水管,单次浇筑埋设两层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平面间距1.0m。

3、计算模型和计算工况

东宝河主墩承台分2层浇筑,根据承台实际尺寸,把倒角段进行合理的取直建立一个(10.5+9.0+8.5)×7.5×5.0m的承台模型(砼等级为C40),封底混凝土(砼等级为C25)尺寸比承台每边大1.5m。

冷却水进口温度取15℃,通水量为1.5m3/h。

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1/4承台进行建模计算,计算模型如下:

图3-1计算模型

承台分两层进行浇注,各层之间的浇筑间歇期为7天。

4、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的数据,采取MIDAS CIVIL 2006软件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第一层混凝土浇注后80h内部最高温度为52.8℃,第二层混凝土浇注后90h内部最高温度为55.6℃,即温峰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4天龄期,温度及应力云图见图4-1~4-4。

图4-1 承台第一层80h龄期温度云图

图4-2 承台第一层80h龄期应力云图

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管冷降温的效果,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承台表面及边缘。在第二层承台混凝土浇筑后,在第一层承台混凝土边界及第二层混凝土表面表面产生了拉应力,其原因为第二层混凝土升温引起的体积膨胀在已经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表面产生了张力。

在第一层、第二层承台混凝土中心、边缘和一二层之间的结合面各选择一个点,查看其温度及应力变化, 对特征点进行分析发现,各特征点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第3~4天,各特征点的抗拉容许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应力。第一层承台的最大拉应力为1.45MPa,第二层承台的最大拉应力为1.61 MPa,一、二层结合面最大拉应力为1.22MPa。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⑴ 混凝土内表温差较小,没有超过25℃,满足规范要求,且降温缓慢,此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不足以产生贯穿裂缝。

⑵ 4天前的表面拉应力较大,是产生表面裂缝的危险期。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裂缝,需在混凝土早期进行混凝土内表温差的控制,内部管冷降温,外部注意保温。

⑶ 由于承台混凝土应力最大的点均出现在承台边缘处,需特别注意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养护。

⑷ 严格执行温控标准和温控措施,充分重视7天前的表面保温和养护,并注意减小1、2层间的上下层温差,即可避免温度裂缝。

⑸ 冷却水管对承台内部的温度下降作用明显,需保证冷却水管的供水速度和供水温度。

5、温控指标

根据以上的结算结果得出温控标准如下:

⑴ 混凝土内部允许最高温度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是指混凝土浇筑块内部最高温度的允许值,根据以往温控经验东宝河主墩承台允许最高温度取值为60℃。

⑵ 浇筑温度

混凝土入仓并经过平仓振捣后,在上层混凝土覆盖前距混凝土表面10~15cm处的温度为浇筑温度。控制浇筑温度对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具有重要意义。应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大于T+4℃(T为浇筑期旬平均气温),热期施工时浇筑温度不得大于32℃。

⑶ 内表温差

混凝土块体内部平均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为内表温差。为防止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引起表面裂缝,施工中需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小于25℃。

⑷ 保温标准

混凝土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浇筑的初期,而初期的气温骤降是引起表面裂缝的主要外因。当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6~9℃时,未满28天龄期的混凝土暴露表面可能产生裂缝。因此应采取的保温标准为2~3天内连续下降小于6~9℃。

⑸ 降温速率

控制降温速率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得到及时释放,对减少温度裂缝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降温速率应控制在不大于3℃/d。

6、温控措施

根据上面的应力计算结果与分析,再根据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具体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个方面的要求。

⑴ 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尽量优化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确保水化热绝热温升不超过规定的温控标准。

⑵ 采用双掺技术,掺用30%以上的优质粉煤灰,采用缓解水化热效果好的外加剂,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

⑶ 改善骨料级配在现场条件许可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选择较大粒径的骨料及减少砂率。

⑷ 调整施工时间应尽量选择气温较低的日子施工,同时尽量安排每一浇筑层的中下部混凝土在夜间和早上浇筑,表面在白天浇筑。

⑸ 降低入仓温度,使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小于浇筑期的旬平均气温+4℃,且不大于30℃。

① 水泥提前入罐,让其自然冷却,确保拌和前的水泥温度不高于70℃。

② 当气温较高时,采用搭凉棚,堆高骨料、底层取料和用凉水喷淋骨料等方法降低骨料温度。

③ 当气温较高时,用冰水拌合混凝土。

④ 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减少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当白天气温较高时,在混凝土输送管上覆盖保温布,并洒水降温,夜间必须再揭开保温布散热。

⑹ 采用冷却水管

① 冷却水管的水平间距和上下层基本间距1m,水管间的间距误差不得超过±5cm。

② 单根水管长度以小于160m为宜。

③ 水管内通水流量为不小于20L/min,冷却水的进水口水温以不大于24C为宜。

④ 冷却通水从水管被混凝土覆盖后开始,覆盖一层通水冷却一层,通水时间不小于14天,具体结束时间视混凝土温升、温降情况而定。

⑤ 冷却水管应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管,管内径大于30mm,水管安装应保证质量,安装后应通水检查,防止管道漏水或阻塞。

⑥ 应确保通水期间的水源和流量,中途不得发生停水事故。

⑺ 合理分层浇筑,将承台分2层,层厚分别为:2.5m+2.5m。

⑻ 分层浇筑时,应控制混凝土层间的浇筑间歇期,间歇期以小于15天为宜。

⑼ 表面保温与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毕待初凝后立即在表面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最少8天。拆模时间应在7天龄期之后。混凝土侧面应加强养护,使其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⑽ 为检验施工质量和温控效果,及时掌握温控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温控措施,应进行温度控制监测,及时掌握内表温差则可以及时调整保护层厚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防裂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外界温度和湿度、施工条件、温控程序、原材料变化等都会引起温度应力的变化,只有通过温控监测,才能更准确地了解结构的质量与抗裂安全状况。

7、现场监测

为检查块体温度是否满足温控标准,温度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并便于及时掌握温控信息,调整和改进温控措施,就必须进行温控监测。

7.1 温控监测内容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中埋入一定数量的测温仪器,测量混凝土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过程,检验不同时期的温度特性和温差标准。当温控措施效果不佳,达不到温控标准时,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当混凝土温度远低于温控标准时,则可减少温控措施,避免浪费。

在检测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同时,还应监测气温、冷却水管进、出口水温、混凝土浇筑温度等。

7.2控制预案

如果现场检测过程中发现温度超出温控标准,可采取以下措施:

⑴ 监测浇筑温度超出控制范围,可以将粗骨料洒水、通风降温,拌合用水投冰冷却,水泥储罐外壳洒水散热等措施降低砼出机温度;

⑵ 监测砼内部温度偏高,可以加大通水流量,降低冷却水温度的措施;

⑶ 监测内表温差过大,可以通过加强内部降温和外部保温措施来控制。

篇2

物流团购江西运营中心 程序员 王俊普

一直以为演讲就是纯粹的商业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相去甚远,但是在听取"演讲智慧"的培训会议后,我意识到:如果透过演讲的表象(其表现形式),看到演讲的本质(其目的就是达到有效的沟通)的话,那么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涉及到和他人的活动时都需要演讲。

在本次培训中,我除了了解到演讲的重要性外,还学习到一些演讲的技巧。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陈董讲到的两点:"爱"与"分享".

爱,这里指的是对父母的爱。如今处于职场的我,与父母的相处时间非常少,难以在行动上给予父母生活上的照顾,只能通过话语的方式表达我对他们的关心。爱是双向的活动,既需要付出也要有接受,为了能让父母更好地接受我的爱,我需要学会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代沟的问题,我和父母在很多问题(如工作方式、小孩的养育)上存在分歧,再加上爱人的微妙关系,我和父母对话过程中,语气越来越强硬,对他们的唠叨缺乏应有的耐心。这样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这些问题:

第一、如果说演讲的目的是通过沟通的方式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那么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就不能是一味地为了说服他们。和父母的沟通其实是一种对话,对话除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听取对方的意见或观点,如果我确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那么我会尝试说服父母,如果父母的观点有道理或者对自己的观点可以互补的话,那我可以尝试听取他们的意见。毕竟和父母之间无需争个高低,我们都是为了大家好。

第二、父母的唠叨确实很烦,但是自从自己带过儿子一段时间后,我回忆起在我还小的时候,父母也是不厌其烦地陪我成长,那时的我常常无理取闹,比起父母现在的唠叨更无聊,但是父母对我的只有包容的微笑,这样看来我和父母的对话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第三、陈董说:"避免父母‘骚扰’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骚扰’他们".我认为这种方式非常好,只要有空,可以找任何理由打电话或和父母视频,不要因为担心父母会过问自己的工作或婚姻大事而怕和父母对话,毕竟他们的唠叨是为了我好。

如果说爱的沟通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分享对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还记得以前的领导跟我说过:"在一个公司,普通员工往往是少说话多做事,基层管理人员往往是边做事边说话,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是少做事多说话。"以前觉得这只是对职场现象的描述而已,但现在结合物流团购的分享文化,我认为其中的"说话"就不是简单的聊天,而是指工作上有效沟通和传道分享。

如果把公司比作一台电脑,那么普通员工就是内存、显卡、显示器,基层管理人员就是主板,高层管理人员就是CPU.CPU为了达到目标而负责发车各种各样的指令,主板将指令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内存、显卡、显示器等组件协同工作,最终达到输出的目标。CPU和主板往往很少甚至无需做具体的事情,只要能将指令清楚明白地发出,基础组件只需接到指令后去执行就可以了。

无论是CPU、主板还是其他基础组件,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线和电路排线连接的话,指令是无法从高层传到到基层,最终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我认为工作上有效的沟通除了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规范的标准,正如电脑上的数据线或电路排线都根据功能而存在不同的参数和外观标准。另外,有效的沟通还需要有计划,并且能确保在执行的过程中能按照计划执行。

"说话"还是工作上传道分享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以前我认为传道分享是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参加工作之前我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在经过约二十年的教育经历后参加工作,结果发现工作上要学的东西比学校里多得多。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偏重于技术技能的学些,这些可以通过培训和阅读的方式学习。但是随着工作经历的成长,我意识到工作上很多方式方法,做人技巧是无法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学到的,只能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前辈多交流多相处,虚心听取建议,始终以空杯的心态去接纳新的事物,这样才能快速成长。当工作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随着职位和人脉的提升,我逐步走上基层管理的岗位,渐渐地我不再满足于一味的学习索取,更希望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观点和别人分享传授给别人。

篇3

课堂演讲教学手段的运用

根据语言感知环境理论,在客观环境方面,营造语言感知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环境,包括教室的形状、空间的大小、光线的强弱、声音的散布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增强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在主观环境方面,营造语言感知环境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等手段,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即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予适当的口头表扬,这样会极大激发该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仅运用激励理论还不足以最大限度的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感知环境。

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视觉、听觉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了强化。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作用有逐步弱化的倾向。对于英语学习,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某个技术手段获得相应的语言能力,如语言训练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各种所谓的“秘籍宝典”参考书,短期的速成培训等。甚至有少数大学生认为,不通过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只需要个人自学就可以完成语言知识的获得,这是一种唯外部环境论的错误倾向。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多媒体教学在强调从声、光、视、电等方面加强语言感知环境的同时,也在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将语言的交互式学习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人机学习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仅仅通过多媒体手段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会逐渐丧失。这也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为什么经过数年的英语学习后,学生仍旧难以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必须加强教师对教学环境的掌控能力,营造一种有利于书本知识内化为语言能力的语言环境,相对应的也就是提高学生对非母语语言的敏感度。通过多年来教授英语演讲课程和辅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的经验,笔者认为不仅要在课下鼓励学生练习演讲提高英语水平,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重视英语演讲技巧的运用,将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应该通过逻辑严密、语言生动、感染力强的课堂英语演讲,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敏感度。

课堂英语演讲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预设的话题和语言模块,在演讲中有意识、有频率的重复,让学生对语言模块的感知产生强化和模仿效果;二是注意演讲技巧的使用,在词汇使用上、语气变化上以及嗓音的运用上,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意识的使用悬念、引导等技巧,调动学生在语言感知方面的注意力;三是通过回答问题或者争论,让大学生将语言知识不断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四是鼓励学生运用演讲技巧来强化自身的表达能力,减少课堂上“闷头听课”、“做哑巴学生”的现象。作为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一种方式,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演讲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个性魅力,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有准确把握,同时兼顾学生水平、性别及学习习惯等诸多语言感知环境因素。传统大学教学中的英语课堂演讲,大多数只是作为一种单方面的语言示范,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三者之间的综合考量,不注重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合作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演讲改善与利用语言感知环境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课堂演讲的语言感知环境效果测定与评价

为测试课堂演讲的语言感知环境效果,笔者将同一专业的2个水平相近的大学英语班(每班24人)作为实验对象,一个班仍按原有教学计划上课;另外一个班则在教学中主动加入预设话题和语言模块的简短演讲,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话题和预设语言模块进行讨论。经过一学期的实践,2个班在课堂气氛、学生学习成绩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差异。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上课情况做了调查。可以明显看到,加强课堂演讲教学后,大学生积极卷入课堂学习的程度提高了,同时还降低了其对课堂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起到了增强大学生语言学习感知能力的效果。调查中还发现在加强演讲教学的班级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如学会某个短语、某个句型;而在执行原教学计划的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缺乏清晰的认识,分不清楚是学会了还是没学会。这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以前往往是在一个班级中优等生与差等生的身上看到的。如在执行原教学计划的班级中,感觉上课较容易或较轻松的学生,基本都是CET四级成绩在450分以上的学生;而很多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则大部分在上一次CET四级考试中没有通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主动强化语言感知环境。可以看出,通过加强课堂英语演讲,营造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感知环境,大学生对语言感知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语言代入感增强,从而带动了其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与转化。

另外,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往的课堂演讲教学之所以效果不大,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感知程度把握的不够清晰,没能做到降低词汇难度,循序渐进,使得学生很快就因为听不懂、跟不上节奏而放弃。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有5000以上的词汇量,但实际运用能力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从这个情况来看,大学英语课程的演讲教学很大一部分是在弥补中学阶段英语学习中缺失的那部分语言训练,这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制定演讲教学计划时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篇4

我是年轻的检修人----这不是一个特别响亮的演讲题目,也不是一句豪言壮语;却是我青春的所有使命,是我努力奉献的全部意义。有首诗歌里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从懵懂迷茫到今天敢自信的说“我是检修人”。工龄不长,但是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我的事业。

从岗前培训到现在,我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感悟,都会有一些新的启发。可以这样说,我们公司就象一本书,我就是读者,是被她扉页的优美文雅而吸引,每读一页就对她了解深一些,而这些东西却又能吸引着我不停的读下去。

在进入公司前的培训期间,我每天都在那看着实操流程和技术标准,感觉做好工作真的好简单,工作性质也很普通,但是,我在实践中才发现理论与实践还差着一大截,真正的现场环境中的经验需要的不是懂得理论上的知识,而是知识更好,更恰当的运用。从中我深感工作中不能有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将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亲切关怀和照顾下,我们的角色由激情洋溢的青年变成认真踏实的公司员工,我们的定位也由教育的接受者转变为技能的掌握者,我们也开始逐渐融入这个群体,沐浴着勤勉细致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诚实谦逊的为人处事之道,感受着底蕴厚实而又朝气蓬勃的独特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思考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开始认真定位自己的目标,发掘个人的潜力。以我们年轻检修人都有的魅力去在这个舞台上展示!

今年六月份我参与了京源600mw机组的汽机本体检修,在高达将近40℃高温环境下,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本体班24小时连续工作,许多老师傅都是亲临现场,以自身的行动感染周围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汗流浃背却不忘检修质量。工作中的苦与累,一次次的总结和积累经验,认真、深入的学习老师傅们的经验,工作中的大量测量工作,在师傅们的指导下,我们努力完成,每次的测量精确到丝,使得我们必须一丝不苟!在辛苦的工作中寻找技巧,苦并快乐着,一步步的提高自己!

在繁忙而有序的工作和学习中,我看到了公司事业的日益庞大,并为此感到自豪和信心十足。作为新成立的检修公司,我们有我们的发展目标:诚信、和谐、高效、廉洁是我们的企业价值观!我们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标管理、强化执行、持续改进、争创一流!策划程序修正卓越是我们的工作理念。作为新员工,我们坚持安全规范,严禁违规作业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认真掌握岗位技能,积极待人接物,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努力让自己迅速成长为一个思想进步、技术过硬、扎实肯干的符合公司要求的好员工!我们要精诚合作,互相帮助,努力让我们的团队成为一个和谐、团结、朝气蓬勃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正所谓“进取无止境”,中电豫检给了我们发展的空间,给了我们展示能力的舞台;各位领导、同事又给了我们亲切的关怀,无微的照顾和殷切的希望。我们更应该抓住每一次提高自身的机会,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发掘潜力,定位目标,将自己的智慧融入到公司的发展中去。脚踏实地的工作,孜孜不倦的学习。爱岗更敬业!

篇5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来谈论人生与诉说喜怒哀乐。但面对新环境、新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部分学生的心理矛盾加剧。此时,举办合适的演讲,可以及时的开导学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生通过准备演讲、参与演讲,可以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从演讲中认识自我,并理解别人、关怀别人,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促进身心健康,使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一、演讲的概念

“演讲”二字中的“演”,是指讲话者要运用逻辑或事实依据把内容讲得清楚明白,并调动一定的态势语言、辅助语言,为所讲的内容服务。“演讲”二字中的“讲”,是指讲话者把经过组织的语言说出来。“演”,是借助态势语言、辅助评议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是“形”;“讲”是通过有声语言传达给听众的听觉,是“声”。可以说“演讲”是一种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心灵的艺术,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伟大艺术。

二、演讲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一)演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里开展演讲比赛,通常是通过某一个主题宣传正确的舆论,同时锻炼学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在参与演讲的过程中,会用获得的知识通过演讲去启迪听众,从而促使自己认识真理,掌握真理,扬善祛邪,形成正确的舆论。

(二)演讲可以促进学生迅速成长,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当看到演讲家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对他那悦耳的声音、和谐的语调及优美的态势语等等由衷地赞叹。然而,演讲家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实践造就的,是经过艰苦的多方面的努力才成功的。

当今社会的知识、信息传播日益频繁,其方式也从人与人之间扩大到人与电脑之间。在此形势下,即使是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技巧超群的人,如果不善言谈、词不达意也是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演讲,在人类口语中是最高级、最完善、最具有美学价值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它既需要演讲学本身的理论和经验,又需要运用语言学、写作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所以说,学习演讲和实践演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三)演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当今社会人们交往日益密切,无论是在个人交际还是团体交际场合,受人欢迎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他们良好的修养、丰富的学识、敏捷的应对往往能冲破人际关系中的障碍,能迅速有效地与人沟通和交往。

(四)演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促进人类的文明建设。演讲者为了使演讲获得最好效果,在品质、学识、思想、道德等方面都会努力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他们在演讲时的良好情感,对于影响听众的情感、形成听众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以及激励和促进人们的行动,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所以说,同学们积极参与演讲,可以使自己不断地产生良好的情感,完善自身修养,从而陶冶自身情操,促进人类的文明建设。

三、如何开展演讲教育帮助学生成长

(一)确定演讲题目的原则。(1)演讲的题目应能揭示主题。如,演讲题目《人品与学品》,一听就知道演讲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是什么。(2)演讲的题目应能提出问题。如《合作能双赢?》、《未有天才之前》等,听众听讲就可以一种浓厚兴趣进行思考,听时自然就容易理解。(3)演讲的题目应能划定范围。如《大学生的任务》这样的演讲题目,听众听后就可知道演讲的内容、范围及涉及的具体问题,以选择听还是不听。

当然,要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除了按上述三条标准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题目要有积极性。即要选择那些光明、美好、有建设性的题目,使听众一听就有无限希望。如《困难也是一种财富》,就可鼓舞听众勇敢接受困难,正确处理困难。(2)题目要有适应性。其一,要适应听众的实际,即选题要考虑听众的思想修养、阅历等,才能有的放矢。其二,要适应自己的身份,即选题要与自己专业、知识面接近的题目,才能讲深讲透。其三,要适应演讲的时间,即选题要按规定的时间选择,时间长,题目就可大些;时间短,题目就可小些。(3)题目要有新奇性。“新”和“奇”,可以像磁石一样吸引听众。比如《宝马与拖拉机》、《象牙塔与蜗牛庐》等怎会不吸引人呢?(4)题目要有情感色彩。强烈的情感色彩,对听众有一种情感的导向作用和激发作用。如《请别吝啬你的微笑》、《让感恩馨香四溢》等,其爱憎情感都是鲜明的。(5)题目要有生动性。演讲题目生动活泼,能给人一种亲切感、愉悦感。如《象牙塔与蜗牛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等都非常生动活泼。

总的来说,演讲的题目应当具备积极的意义,因为演讲是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意在思想感情上与听众产生共鸣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确定演讲规则的原则。演讲规则是为了使演讲者在一定的限制内能最大化发挥好自身的能力水平。就演讲形式中的命题演讲来说,可以从“演讲内容”、“演讲技巧”、“普通话水平”、“是否脱稿和按时完成”这几个方面来考察演讲者的能力水平。

(三)开展演讲的形式。不管是命题演讲还是辩论演讲,大多数学校在举办时演讲时,往往是采用专场演讲的形式进行展现,这样的方式形成了少数学生参与、多数学生当听众的局面,不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演讲水平。而本文的宗旨是意在使全体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到演讲中来,下面就命题演讲举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在全体同学中开展演讲教育帮助学生成长。

本案例以一个班级的同学为基础,该班人数为50人。其组织细则如下:细则1:每日确定一个命题演讲题目;细则2:周一至周四每日由3名同学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就本日题目举行演讲,并在这3名同学中产生最优演讲者,即日冠军。;细则3:每周延续,直到所有同学参与完毕,周期大约为1个月。周冠军产生完毕后,所有的周冠军在同一时间进行演讲角逐,产生前三名优秀演讲者;细则4:第一轮演讲角逐结束;细则5:新一轮演讲角逐延续第一轮的细则1、2、3,产生新一轮周冠军中的前三名优秀演讲者;细则6:总赛,由每一轮的前三名优秀演讲者进行演讲角逐,产生总赛前三名。至此,演讲角逐全部结束。

在本案例中,每个同学一学期可以参与演讲2至4次,接触的演讲题目数量可达50个之多,其题目囊括的范围广泛而丰富,使学生在参与演讲的过程中可以受到多种情感的熏陶,从而成长为一名德、智、美多方面发展的大学生。演讲前,不少学生不敢当众讲话。但为了认真参与全班演讲,同学们在准备演讲和进行演讲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努力,从中获得了不少临场经验,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台风展现越发自然,与人交际的能力有所增强。可以说全班性的演讲,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平台,同时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演讲与大学生的口才、人际交往能力息息相关,同学们应当积极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就是自己,如何主宰?关键是自己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要有所改变的实际行动。希望通过对演讲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使广大教师和同学领悟到演讲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非,霍维佳.大学生口才与演讲训练.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洪兵.演讲与口才.中国地图出版社.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