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篇1

当前职教界学者对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课程的工具功能上,即课程建设围绕生产世界、围绕职业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的要求而进行,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再到课程价值的取向,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即局限于人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局限于人的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素质,而对于人自身的发展、对于精神生活的建构却关注不够。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高职课程势必在目标、内容、价值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一、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一味地迎合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色各样的需求,成为“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的温度计”。①课程建设紧密围绕经济生产和市场需要,强调实利、有用的专业知识,强调技术的力量,而对那些与生产世界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如意义、精神与价值等则不屑一顾,从而使课程“只有表层次的社会指标,而无深度的人性关怀”。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就在于对生产世界的适应。在这一观念支配下,课程被当做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只注重“如何用手段达到目的,至于目的本身的价值是否为人类理想的终极价值则在所不论。”③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

(一)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

课程内容紧密地与工业社会和市场化需要相联系,课程中只见生产世界的知识与规则,只有成熟、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即可以明确表征的技术知识,对具有个人性质的不能明确表征的个体知识、本土知识重视不够。课程学习缺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实践课程也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按照预定程序,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验证活动,学生缺乏独立操作、自己摸索、体会以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的个人经验也未能有效地融人课程之中。

(二)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

课程只注重求“真”(关于生产世界的知识、原理,原则等),忽略了求“善”(技术道德,即对技术的合理利用)、求“美”(职业审美愉悦)。缺乏深层意义上的技术伦理教育,即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理智态度。正如有学者在总结今天的职业教育的特征时所指出的:“……在教育目标中,‘理解’(understanding)与‘欣赏’(appreciation)让位于‘技能’(skill)与‘胜任能力’(competencies),‘会话’让位于对生活与环境的‘适应’,‘沉思’让位于‘做’与‘制作’。”“这种教育追求的是更高的技术效率,仅仅是为了传授技能,排除了理智与审美的因素,通常不考虑职业的全部理智背景及社会意义。”④

(三)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

课程只注重与物质、经济福利或“工作世界”相联系的技术技能训练,重视考工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获得,而较少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因而课程所注重培养的“能力”必然浸透了“操作”、“训练”、“谋利”的色彩。课程蜕变为训练“机器人”的工具,丧失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体验方面的价值。

二、高职课程建设的走向

教育要实现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有限的目的”,即指向谋生的外在的目的;另一种是更为重要的“无限的目的”,即指向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的目的。在全球化时代,面对科技的发展和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加强人类自身的建设、促进人性的完美显得更为重要。高职课程建设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其核心内容是课程的内容、目标和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与价值。

(一)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上,走出单一的技术知识模式,将实践知识纳入高职课程,实现技术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

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两种表现形态。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 (declaf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两类。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是什么”或解释“为什么”的问题,这类知识即我们所说的理论知识;程序性知识则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即经验知识,属于改造世界、改造事物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它的对象是实践活动,这种关于改造事物、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知识也就是广义上的技术知识。⑤程序性知识根据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技术的知识”(technical knowledge),这种知识表现为一套明确阐述的技术规则,它是可以言传的,是那种能在书本中发现或找到的知识,是通过纸笔测验可以加以检测的知识;另一类是实践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实践的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这种知识不可能作为一套明确的规则阐述出来,是不可言传的,仅能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加以表演或演示。⑥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polanyi,M.)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为“缄默知识”,可言明的技术知识一般是成熟的、规范化的知识,而缄默的技术知识即实践知识则是在获得一定的客观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对个人经验、本土文化及人文知识等融合而生成的一种个人性质的知识。技术知识的两种表现形态的划分对高职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高职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冥思行动”和“制定行动”而言,更强调其“进行行动”,即“做”的行动,⑦因而他们需要的是关于“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即技术知识。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围绕技术知识来进行,但是根据上文分析,技术知识可分为明确表征的客观技术知识和默会的实践知识两类。而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论基础主要是客观主义,⑧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明显地存在着将高职课程等同于客观技术知识的倾向。不可否认,(客观)技术知识在高职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高职课程仅有客观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高职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个人性质的经验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比技术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更能体现高职课程知识的特色。因此,超越单一的技术知识,从注重单一的技术知识到注重将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将实践知识真正纳入高职课程,应当成为当前高职课程建设中在课程知识的选择与组织问题上的一个主要奋斗目标。

(二)在课程目标确立上,从单纯重技术技能训练转向重实践智慧培养,注重技能训练与道德修养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现,合理利用技术

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的三要素(知识、技能与态度)中,不仅技能占有较大比例,而且知识和态度的选择与安排也常为技能的要求所左右。⑨高职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重在“做”和“行动”,即将技术知识运用于生产现场或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优质服务或创造新产品。技术技能的获得对他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高职要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仅仅满足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传授是不行的。这是因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技能涉及的终究只是技术的效率问题,它涵盖不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在饱尝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之后,已深刻地感受到因精神文明匮乏所引起的恐慌。因此,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合理利用技术在当代社会日显重要。

对技术的合理利用是一种技术行为“向善性”的表现,是一种实践智慧的体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对“行动”的三种形式——theoria,poesis和 praxis作了重要的区分。其中的Praxis,即“进行行动”,是旨在努力达到并维护一种道德向善的生活形式的行动。这种进行行动其实即我们所称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将道德知识与行为倾向结合起来的行为方式,即求善行为。⑩这种智慧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仅用智力高低作为衡量标准的智慧含义是不同的。它主要是指主体在知识的获取、运用和生产过程中行为选择的“向善性”,此外,它也蕴涵了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合作性、和谐性等“善”的倾向。对高职学生来说,行为的向善性意味着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的经济与技术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个人技术能力很强,如果缺少行为“向善性”的理念,缺少实践智慧,技术反而可能成为制造罪恶、伤害甚至毁灭人类的工具与“武器”,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高职课程建设应顺应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重视学生技术伦理观的形成,重视品性德行的陶冶,重视实践智慧的养成,课程目标应从单纯的重技术技能的训练转向重实践智慧的培养,注重将技能训练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模范地执行社会技术原则,用技术造福全人类。

(三)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走出单纯围绕生产世界对人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思维框架,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与内在精神建构二者的有机结合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90年代初引入我国。这一课程观对改变世界职业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向起了积极作用,是对传统学科型课程的一大变革,它更好地体现了职教课程的特色,也更有利于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随着人世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低技术岗位渐渐消失,智力成分和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岗位不断涌现,因而职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课程中的地位将更为突出。

但是,职业能力终究只是人们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一种能力,是人的一种外在发展形式,表现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始终是与生产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我们把“能力”理解得多么丰富和宽广,它也无法涵盖人的发展的另一个方面: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而这些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将职业能力作为高职课程的全部价值所在是有悖于教育宗旨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谋求幸福生活的需要的。职业能力是一个人胜任工作、生活幸福的基础,但它并不必然保证工作出色、生活幸福。因为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欢乐,就应该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

高职教育与技术能力、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但它终究还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种训练。杜威曾经告诫过我们:“训练不同于教育”,训练“只意味着特定技能的获得,天然的才能可以训练得效率更高而不养成新的态度与性情,后者正是教育的目的。”(11)雅斯贝尔斯更为明确地阐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提高。”(12)如果高职教育只教人“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而放弃“为何而生”的内在目的,(13)让人不能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那它也就“失去了一半的人性,失掉了一半的教育”,(14)从而演变成一种训练“准职业者”的活动。因此,在高职课程的价值取向上,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超越技术生成与精神建构二者的对峙,是高职课程建设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主要奋斗目标。 [注 释]

① 胡炳仙,泰秋田.后现代知识观与大学理想重构 [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②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③陈来.人文主义的视界[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49.

④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35.247.

⑤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2.

⑥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6).

⑦⑩[英]W·卡尔.技术抑或实践?——教育理论的未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

⑧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范式的演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6).

⑨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75.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80-02

精品课建设是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充分体现了一种新型的、互动的、科学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目前,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建设课程数量在不断增加,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育人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有的建设者急功近利、验收者流于形式、评价体系不完善和教学资源不匹配等因素导致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精品课程的功效大打折扣,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示。

一、存在问题

1.课程建设与实际应用脱节。精品课程建设是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以全面推进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立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学院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相吻合。而不少精品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事实,只是在技术上解读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按照评审项目将内容传输到网上。这种结果导致了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知识的量化和信息化,结果淡化了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部分精品课程建设完成后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了精品课程成了“摆设”,成了为精品而精品。

在课程建设中,学科及课程类型等不同,课程建设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教学设施、教学团队、教学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同时也会造成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不同和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即使不同院校的相同专业由于专业培养目标及对象的不同,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也是不同的。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应立足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挖掘其专业及课程特点,使建设的课程能满足本专业的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成为为专业服务的精品课程。

2.过程建设盲目消极。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旦课程申报成功并立项戴上桂冠后,就将精品课程建设一事束之高阁。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该“怎么建”、“建的内容是什么”。造成了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六大要素的建设思路模糊,从而导致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中出现盲目性、盲从性,甚至失去建设的方向性。过程建设的盲目消极必然导致消极建设、被动建设甚至停建,失去了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在过程建设中提升质量、在过程建设中加强课程竞争力、在过程建设中促成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3.重形式、轻内涵。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和示范是它的价值所在,“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的核心,因此,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建设中,部分课程不依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建设,不管教学条件是否满足,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只是强调形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缺乏针对课程特点进行的变革和创新,片面追求技术化和形式化。形式上的照搬导致精品课程的价值丢失。

教学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又是在建设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我们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建设,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施,通过对课程教材的建设以及对教学管理方法的探讨和实施,来全面建设课程教学团队,使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在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过程管理中全面提升。同时只有有了一流的教学团队,才能保证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积极加强内涵建设,同时要全面均衡发展,绝不能顾此失彼,确保“五个一流”的全面提升。

4.更新和改进时间缓慢。目前,不少的精品课程缺乏可持续发展。精品课程是集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一体化的整体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才能始终保持精品课程可持续的发展性,才能一直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的精品课程在申报成功之后即成为摆设,内容不再更新或更新缓慢,在一定时期后精品课程已不再是精品。

精品课程在申报成功后的一段时期只是课程建设的一个初始阶段,是课程相关内容的一个初始积累阶段,内容是否完全合适、教学方法手段是否适用需要通过教学来进行检验,同时在检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另外,教学设施、教授对象的变化也会造成相应的调整。总之,精品课程绝不能成为摆设,应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要让精品课程始终处于课程引领和示范的地位。

5.精品课程过程建设的评估、验收流于形式。依据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及要求,各级精品课程立项后必须定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估与验收。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中得知,部分高校的对精品课程的评估和阶段验收时间间隔不太合理,大多数是一学期一次或一年一次。同时在评估和阶段验收中主要以纸质文本材料作为观测点,以各级精品课程既定的评价指标作为准则,按照指标在固定场所(如会议室)通过课程负责人提供的资料和汇报完成了课程的评估和验收工作。

以上这种评估和验收工作的弊端是造假之风蔓延,如课程建设者临时突击编写师生互动辅导、编课程讲义、造教研活动记录等。其次如对于《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中提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等“软”指标只是由课程负责人的口头汇报作为评价依据,最终造成了精品课程过程建设与评价因失真而流于形式。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积淀,在政策上要注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要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保证资金的投入和合理使用。学院要从学院的定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学院要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到专业建设规划中,各专业要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将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去。

与此同时,在整个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要有详细的规划,要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只有这样,教师在建设过程中才能合理有效地完成阶段任务,学院检查小组对精品课程的评估和阶段验收才能顺利地进行。

2.改进评审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在精品课程的评审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该课程所在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同时要具体了解课程目前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条件,结合课程的建设目标看课程是否具有可实施性。合格申报成功后,在后续的过程中,要加强过程管理,从教师、学生等不同方面全面进行过程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注重考核申报提出的课程建设目标是否实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否改进,课程的改革是否得到同行、学生的认可等。

篇3

0 引言

教育部2003年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了“质量工程”,其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就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建立能够切实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所以,高职高专英语精品课程就要突显其“实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特色,以区别于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好该门课程是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对课程进行宏观管理、促进该课程整体教学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举措。

1 高职高专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建设英语精品课程,更是对英语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实施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英语精品课程,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建设这门精品课程,是我们每个高职高专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决定了一门学科的质量,所以课程体系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谨慎设定课程体系,方能培养出符号行业标准的高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应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合理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应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即教学内容源于课本,超越课本,应是对书本内容的浓缩,难易度适当,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而不是教材编写者完全脱离现实,盲目选择与学生距离遥远的素材。

1.2 师资队伍建设

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教研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和保障。由于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的,高职英语教师也应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然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毕业于英语专业,缺乏行业实践经历,对学生专业的目标岗位知之甚少。师资力量一直以来都是高职英语教育的薄弱环节。

1.3 教材建设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相继建立院级、省级、国家三级英语精品课程,而教材的建设一直是其软肋。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建设并没用完全脱离本科院校教材的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本科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没有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实用性及实践性。高职英语教材编写还有待完善,尽量选取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权威性高的国家规划教材。

1.4 实践教学建设

高职英语教育的实践性,不但是高职教育的目的,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习,也只有通过实践,语言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因为,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技能(skill),而非知识(knowledge)。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所以,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跳出课堂、跳出课本,涉猎更广阔的知识面,同时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1.5 教学方法与手段

现代外语主要教学方法有口语法和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学习法、自然法和暗示法,虽然这些方法可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穿插使用,但它们不能完全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创建了以社会需求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以学习主题为中心(Subject-centered)的3S教学法。这三个中心体现了高职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专业教学的本质区别所在,也是多年高职英语教学经验的精炼概括。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6 课程资源后续更新

目前高职高专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和资源并不理想,很多精品课程是为了申报精品课程而建设,不是从实际需求与改革的立场出发,申报之前,颇费心机,一旦申报成功便不再重视内涵的建设和资源的更新与共享,成了摆设,没人维护,资料陈旧,无人访问。更谈不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2 对精品课程的再理解

精品课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高质量、能共享。

(1)定位特色化。精品课程应是“名牌课程、示范课程”,即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所面向的是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岗位群,同时也兼顾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具体而言,精品课程应该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2)建设整体性。要素全面,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等。精品课程不仅仅指教材、书本、教师,也不单指教学手段。而是在此基础上的宏观延伸。也即是说,在考虑精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的宏观视野。其次,精品课程建设还包括潜在课程,即教学计划外的非正式、非正规的课程。在建设精品课程时,这一点也必须考虑进去,才够完善,并使精品课程持续发展。

(3)层次多元化。从水平层次看,重点大学、一般大学、高职高专、中等学校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与特色,存在不同层次的精品课程,“精品”不是重点的专利。从等级看,有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旨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46-02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通过通识教育开阔视野,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对人生与社会进行反思,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的基本途径,本文针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

通识教育理念具体落实在通识教育课程上,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那么什么样的课程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ACC建议高校课程要包括以下九种基础技能: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理解数据的能力;历史意识;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价值判断;艺术鉴赏能力;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深入学习的能力[1]。总之,大学生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优化自身的素质,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克服过分偏重专业教育的弊端,近几年来,我国有许多一流大学已经开始进行通识教育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由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三大部分构成[2]。笔者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三方面来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准,目标不明

目前,随着人才供求机制的影响,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在高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更多的是培养具有某种技能的人才。这种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的观念,致使通识教育被看做专业教育的补充,而且事实上处于“配角”的位置。由于定位不准,导致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特别是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描述比较笼统,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等。进而,导致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之间缺乏统一的教育理念来贯穿整个通识教育过程。

(二)课程内容杂乱,设置随意性较大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繁琐,部分高校将通识教育理解为各个方面的“大杂烩”,虽然课程丰富多样,提高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的灵活性,但是课程内容过于杂乱,缺乏系统性。而且,有些高校没有理解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依然按照过去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组织,即把专业课程降低要求后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忽略了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学生的可接受性,这对于训练非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此外,设置随意性较大,课程过于集中在某一个领域,如有些人文社科类的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计算机、外语、人文(包括社会发展史、思想史、科技史、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内容)方面,但是自然科学方面却未涉及,相应的理工科类型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重自然科学轻人文。教师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方面的比例不合理,因人设课可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必然会产生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课的错误认识。

(三)课程实施形式单一,实效性很差

目前,通识教育的实施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随着高校扩招,师资缺乏,传统的大班授课成为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进行互动及讨论,阻碍了他们对共同知识领域的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而且更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差主要表现在“形式大于实践”,开课教师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工作量,学生也仅仅为了混学分,把通识教育的选修课当成选“休”课,教学偏向于“概论”或“漫谈”。尽管有些大学除了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开设一些讲座、学术报告来增加一些通识课程的实施方式,但是学生总是充当听众,接受教师或者学者咀嚼过的东西而自身缺乏对经典的领悟,因而也很难把握经典的精髓,理解经典背后的文化。

三、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

篇5

产、学、研分离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英语课程建设也不例外。一些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应该承担起课程教材研发的重任,但是,由于我们国家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研究力量薄弱导致了其对课程研发的力度不够,加上科研院所与出版社的关系也不十分密切,这样就导致了出版社既要承担起课程教材研发的重任,又要承担起教材出版的重任。同时,由于没有专业的研发人员,课程的设计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工作实际。英语课程作为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它应该与职业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只有通过科研单位对教学实际的认真考量以及各专业人士的共同打造才能完成,而目前却处于严重的产学研相互分离的局面。

二、教材开发秩序混乱,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自出版社改制以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纷纷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的开发工作,使得职业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陷入了盲目开发的状态。只要市场有需求,同一门课程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甚至在同一个比较著名的出版社,包括英语课程在内的课程建设也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

三、阶段分割严重

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阶段性分割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以前我们的中职有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教材设计也比较成熟。近几年高职高专取得迅速发展,使得教材需求出现了很大的缺口,这就使得出版单位或个人把目光聚集到高职高专这一阶段的课程开发上。同时,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于是,教育部于2014年3月提出将600所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意味着本科段的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但是,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职业教育课程各阶段的衔接问题。就英语课程而言,中职、高职专科段与高职本科段这三个阶段的英语课程是严重割裂的,内容的逻辑也互不衔接。这种只顾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的严重阶段分割的现状已无法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四、严重缺乏课程标准,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课程标准。职业教育的英语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台了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的考试大纲、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B级考试大纲,使得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依据。但是,这种考试标准是不能取代课程标准的,因为,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它还肩负着素质教育的责任。同时,随着本科段高职的建设和发展,本科段英语课程的建设不但缺乏课程标准,即便是考试标准都没有出台。因为,很明显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很难适应应用型本科公共课英语课程测评的需要。再者,由于缺乏课程标准,课程建设没有必要的依据,人们都在想当然地去“建设”,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课程建设不够规范,一是教材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五、缺乏整体构思

课程教材的建设问题不仅仅是各阶段的教材衔接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课程设计的整体构思问题。没有整体的构思,内容的安排就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再者,整体构思会使得课程建设逻辑更清晰,目的和任务的设计也会得到有的放矢。而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恰恰缺乏这一点。

六、实用性内容缺失

职业教育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虽然与实习、实训关系较远,但在实用性方面的要求并不会减弱。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在实用性方面已有很大改观,但是,普通教育的“影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实际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编者水平有限

这里所指的编者水平是指参与教材研发的作者以及参与教材编辑工作的编辑两者的业务水平。想出版高质量的教材,没有这两方面的合力是很难实现的。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参与教材研发的作者多来自一线教师,大家知道,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在选聘上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严格,一般师资来源仍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个人品质等方面都还有待加强,同时,职业院校更需要“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老师的业务水平、个人修养已成为制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瓶颈。再者,从事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编辑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也是制约教材质量高低的一个制约因素,由于懂职业教育的编辑相对较少,从而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的内涵建设。

篇6

关键词: 网络;教学;视频

Key words: network;teaching;video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46-02

0 引言

从2003年的两个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文)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补充规定的通知》下发开始,教育部推出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全国精品课程建设突飞猛进,到2011年,已建设了上千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及上万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数十万门校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视频的录制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课程录像是参加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在精品课程的评审要求中明确规定“参加评审的课程必须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且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授课视频,用于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视频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各校对硬件及软件的投入都在不断加大;教育部并没有详细的规定或制作标准,在教学视频的录制中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相关工作,由于水平参差不一,制作的视频也就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制作符合要求的教学视频已成为各校应重视的研究课题。

现根据视频录制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

实施网络教学实质上是对高校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它意味着不仅要改变学生惯用的学习工具、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文化。在网络教学中,学习成为一种内在需要,而非外在的逼迫或驱使。

当前我国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从以往的课堂讲授逐步过渡到混合式教学、网络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学习的方式已侧重于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开放课程已从世界传播到了中国。

精品课程就是学生在网络上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区别于课堂教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又能反映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研究水平,同时它是公开的,各所学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竞争,所以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教学情况。

2 教学视频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指标)

教学视频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教学视频的准备、录制、后期制作、网络等工作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优秀的教学视频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帮助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提高教学水平,更在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学课程录像是参加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在精品课程的评审要求中明确规定“参加评审的课程必须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且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授课视频,用于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现场授课视频是精品课程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专家对课程进行评审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说课程录像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举措。

教学视频作为网络课程教育最主要的模式之一,使学生真正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把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旨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时刻处于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旺盛而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能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自学方法和技能。在网络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地完成各门课程的听课学习,还可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自练、自检、自测、自评,教师则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进行必要的指导,有针对性的为学生答疑解难。

3 教学视频录制的方式和参照标准

优秀的教学视频的录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要做好课堂录像的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特别注意,拍摄前的准备、拍摄过程及后期制作等都要正足功夫。选择好教学环境,合适的课型,多机位拍摄,景别的选取、镜头的合理运用、片头片尾、老师包装、压缩格式、课件画面和图形演示等后期处理的操作都关系着课堂实录的。

各校在录制过程中由于条件不同,所以录制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使用专业的录像制作部门,如电视台;有的使用教学录播系统;有的则使用普通摄像机进行录制,通过后期处理后上传至网络。

录制标准尽管可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以及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平台与媒体标准族谱(CDLTS-17)》,制定了教学录像的各方面标准:录像环境的标准、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视频上网标准。当然由于硬件条件不同,所以在录像制作过程中不能对照标准进行,我们知道,制作的教学录像主要是供同学在网络上学习,上网则受网速、电脑等硬件所限制,如果录像制作后播放时对硬件要求过高,遇网络播放时必然不流畅,就会失去网络教学的意义。

纵观各高校网上的精品课程,大部分采用多机位拍摄,包括老师课堂授课,学生回答提问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界面想结合的录制方法,通过后期剪辑制作,导出流媒体格式的文件在网上。

4 教学视频录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内容上不规范 在制作视频时的问题主要有题目过大,标题中规中距、不具视觉冲击力,数据不全,老师信息不准确,课程水准不一致,教学的背景(不是最好的老师),每一讲的时长不一致,教师讲课比较随意(在网络上要考虑话题的敏感性、严谨性),不注意PPT的字体、风格不一(不注意把握内容的政治立场、政治思想倾向),口语化出现在PPT中,只谈自己的学术观点,观点过于片面,话题过于绝对,有口误(应严肃认真对待);拍摄方式不注意,出现错别字、繁体字,有学生镜头时出现学生上课睡觉的画面,拍摄的设备太少(只有一套或两套拍摄设备),字幕不规范;在技术指标方面,音量不一致,出现版权纠纷(教师与学校未签协议);摄像两面模糊(摄像机最好用标清摄像机(专业级),不注意身体语言的使用。

4.2 技术上参差不一 有的学校由专业制作部门录制(如电视台),会出现录制的画面偏重于新闻报道式,与教学不同步,如画面过多侧重于人物,该出现教学内容时没有出现,教师所讲内容没有及时出现在画面上,教师对于专业录制的场景不太适应,不能很好地进入角色,制作周期长等问题;而各校自建有录播系统,自己使用录播设备录制时,虽然能自己控制画面,可多次反复练习、录制,又会出现声音时大时小,面部的明亮度不好控制,灯光、拾音设备控制、协调比较困难;有的学校自己使用普通的录像机,相对来说投入成本低,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4.3 上传到网络的文件格式及大小不同 常见的有avi、mov、asf、flv、swf、mpeg等多种格式,这些格式的视频文件各有特点,文件的大小也有较大差异,45分钟的教学视频在100M~2G左右;在播放时流畅程度、清晰度、效果也大不相同。

4.4 只是为了评选应付性制作 实际上精品课程只是一个过程,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顺利过渡到网络教学平台,这一点可从国家后续推出网络教学、视频公开课等可看出;它还具有留下优秀教学资源的重任,如一个教学名师退休或离开岗位,在现阶段学校就失去重要资源;而如果有了网络教学这一平台,学校就可永久保留该教学名师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这对学生、学校、教师三方来说是共赢的局面。

5 解决办法

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一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能主动地参与进来,需要有调动或激励机制;二是专业教师要与技术人员要组合,形成一个课题研发小组,在网络教学方面开展的情况,主要使用的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精品课程以专业教师为主,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合理的资金投入,讲课与制作分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组建专业建设团队。

从小的方面来说,要做好教学视频的录制,需要考虑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5.1 建成几个录播教室,设备最好分成两个层次,最少有一个是正式录制教学录像时所用,相应的灯光、录播设备、配套设施要齐全、有一定水准,最好有三个以上机位,并使用电子白板,保障录制的质量;另外的录播教室可作为一般录制或练习用,可使教师能够熟悉、适应录播环境,较好地把握教学;

5.2 录制时预先做方案,能够组建团队,包括技术人员、教师相关领导,将时间、设备、人员协调好,最好能一次成功,再进行后期处理时容易操作;

5.3 由于是教学,学生必不可少,但也不在多,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即可,避免出现学生不能控制自己,影响录制效果,如果有发言最好是有预见性,语言清晰;

5.4 由于主要用于在网络上播放视频,所以一般建设不要采用mpeg(如果是在校园网内部,使用mpeg没有问题),因为视频文件要放在互联网上,文件的大小要受限制,45分钟的教学视频最好在100M左右,所以建议最好使用swf、flv、asf等格式,因为Flash视频适用性广、交互性强、压缩率高等特点,同时为了保证视频的流畅,可将其分为多个小的视频文件;

5.5 把握好内容的尺度,学生的画面不能太多,教学课件在切换时最好能及时出现在画面中,语言精练、准确,避免口误;避免干扰。

参考文献:

篇7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2003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

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推广,整个教育行业逐步开始以打造“精品课”的形式展示学科建设中的成果以及教学改革中关于学科的优秀教学技能。精品课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个教学单位展示本单位教学质量和形象的主要窗口和重要途径。

一、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开展精品课建设的过程中,精品课程的视频录像也随之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放。我们看到的精品课程所体现出的教学手段各式各样,知识层次有难有易,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从总的建设成效来看,通过精品课程的打造,激发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进而从教学上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精品课程建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问题依然还是存在的。从当前各个高校推出的精品课程现状来看,许多高校打造的精品课程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建设步伐缓慢。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前提就是有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从许多高校的现状来看,多年来连续使用某一教材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学材料和内容更新步伐缓慢。许多教材的建设依然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精品课程缺乏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上的创新性。精品课程内容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与科研结合不够紧密。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体现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建设时考虑到其成果的共享,这包括名师共享,也包括资料共享、智慧共享等方面。

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出路探讨

对于以上提出的当前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许多高校没有从观念上将课程改革形式下支撑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得以发展,没有将精品课程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要持续的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避免以上问题的继续出现,以下几个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转变大学教育的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大学不仅要一般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及追求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灵魂,大学教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以“创新”为首要理念。因此,从本质观上说,大学要确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大学只有培养使人的潜能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实施“知识创新”,才能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也正经历由知识载体向知识和认知载体转变。最主要的是,新时代里我们的教师、学校、学生这几个基本关系的定位要作调整。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学校的产品是服务,是教育的服务,学生是学校服务的顾客,服务的主体是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生是我们服务的主体,教学质量就是我们提供服务的质量。

2.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标准建设精品课程

对于精品课过去有的叫重点课,有的叫一类课,有的叫优秀课,发展到21世纪初,我们提出精品课程这个概念。从精品课程的本身来讲,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高职高专等三类高校,其打造的精品课程都应该能够展示出其必须的核心内容,即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清晰的知识结构。虽然不同的专业打造出的精品课程形式内容各异,不同的学校打造出的精品课程难度各异,但是,既然精品课程是当前各个教学单位教学精神面貌和教学水平的最高体现,也就应该与当前课程改革方向一致。从内容方面来讲,精品课程应该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以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为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并尽可能的涉及到前沿性的知识和观点。从教学方式方面来讲,精品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体现出当前课程改革的特征,即体现出科学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3.加强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其说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不如说是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一门课程有没有魅力,受不受学生欢迎,除了它的内容之外,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一门精品课程是每一位教师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人格的综合体现。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就是各个学校在组织精品课程时,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到人上面来,要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当前许多学校对精品课程的客观硬性指标过于看重,反而忽视了作为精品课程打造核心的教师本身的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并不单单是高学历,高职称,更重要的还是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理念和综合素质。

4.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形成资源和科研上的优势互补

最后,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尤其是在当前国家课程改革的形式下,精品课程建设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只有学校和教师都从观念上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才能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也才能持续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来。

参考文献:

[1]刘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篇8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工程制图与CAD》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近年来,《工程制图与CAD》课堂教学课时越来越少,学生单靠课堂教学很难掌握这门课程的所有知识,如果学生自学这门课程难度也较大,而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建设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学习,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也可避免学生无法完成自学。但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几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分析来看,《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其他很多课程都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网络课程资源就是一个摆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解决这类问题有利于提高课程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1 网络支撑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课程网络资源开发的媒介就是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平台也是课程网络资源开发的成果之一。网络资源平台开发要保证网络资源的建设有成效,因此网络资源平台的开发要符合软件开发流程。

1.1 网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注重评审结果,没有为实际利用考虑,在制作网络资源时,片面强调教学内容,仅把教材内容电子化组合、堆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容重组和深层的构建,忽略了网络支撑环境的创建。我们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没有发挥网络平台和先进技术的优势,仅仅将网络课程设计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平台,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促进学习、帮助交流以及实现各种教学活动的网络支撑平台,没能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发挥人人交互、人网交互的网络学习环境,因此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网络学习带来了困难。这种重内容轻环境的设计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行为的形成。现如今很多的课程网络资源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多门院级精品课程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没有网络支撑环境的网络课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或者说不是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

1.2 完善网络支撑环境可采取的措施

网络课程是针对某门学科而言,而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方法,因此在网络课程的支撑环境设计中需要严格的把握设计的合理性,不能凭借主观想象,随意发挥,一定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假如网络课程能像网络游戏一样吸引大量的用户群,这样人们也不会痛斥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玩网络游戏了。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所制作的网络课程资源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其实网络课程的设计缺少的就是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网络环境,缺少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学习情境,教师在制作网络课程时忽略了这些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我们应尤其注意情境设计的比例,弥补网络支撑环境的缺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设计网络支撑环境时,首先要将学生对网络学习环境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学生考虑,避免技术作秀。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注重师生双方面交互的支撑环境,互动是网络课程的生命线,网络支撑环境的创建要建立在交互的基础上。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从掌握知识、拥有知识转变到应用知识、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让知识产生价值。

2 网络资源平台学习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网络资源平台应用的重要工具就是学习支持系统,学生应用网络学习需要有强大的学习支持系统来支撑,教师应用网络教学,也要求学习支持系统的不断完善。

2.1 学习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时在文件阅读、资源下载权限、搜索等方面遇到困难,且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建立一个虚拟学习社区,可以经常通过虚拟学习社区跟老师进行交流。

2.2 学习支持系统的改进措施

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具有周期性,可以相继上传各种格式的文件阅读器供学生下载、制定一些网络资源平台使用指南、逐步开放资源的下载权限等等。另外鼓励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尝试网络教学,积极参与到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应用水平。

3 网络资源平台评价机制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网络资源平台的质量保障依赖有效的评价机制,应将形成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实施多元评价。

3.1 网络资源平台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评审基本都是学校教务部门或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利用精品课程网站在线评审,通过调查,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精品课程质量优于普通课程,并有部分学生认为精品课程略逊于普通课程,原因是精品课程是为建设而建设,并没有实际应用。

篇9

本文结合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关注的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措施。

一、教师队伍建设

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职能一般包括:组织和传递教学内容,监督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但在网络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不需要直接传递教学内容,也不需要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些职能通常由教学传输系统来实现,教师更多的作用是组织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或者说,在网络教育中,教师是课程学术质量的把握者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减少。在网络教育中,师生分离的特征决定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方便,也不及时,教师从学生身上获得的信息很少,相反也是如此。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网络教学中的师生需要建立更多同步或异步的交流途径,以弥补师生交互的缺失,而教师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习过程,组织网上教学活动等。

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很容易成为一个问题。网络教育的教师通常由学校教师兼任,教师的主业(学校教学)和兼职(网络教学)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教师们通常感到网络教学的工作压力太大,工作时间太少,客观上则是对远程学生提供很少的指导,实现很少的交流,网络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要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保证网络教师在其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明确区分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两种角色,根据角色定位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分工明确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基本的对策。其中,主讲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学术质量,包括:制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录制课程讲解,设计考试试题等。辅导教师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指导与支持,包括:课程信息,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习过程,答疑讨论,布置和批阅作业,批阅试卷等。

主讲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建设的前期,因此可以聘任该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来兼任,这样既能保障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也不会过分增加教师的负担。辅导教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他要负责与学生不断交流,因此应聘请该学科领域的年轻教师来专职担任。实践表明,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明确分工,相互配合,能够有效保障网络课程的学术质量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资源建设

在网络教育中,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对象,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根据教学资源的作用,可以把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教学内容和扩展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是系统化的课程材料,是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它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教材”,但比“教材”更丰富,包含了更多的媒体元素和教学策略。扩展学习资源是超出教学内容之外的各类学习资源,如报刊文章、影片、案例等,它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理解课程,或者强化学习效果,属于选修内容。

在网络课程中,把教学资源系统化的提供给学生,就需要制作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是目前网络教学的最主要的资源形式,它通常包括课程教学内容和一部分扩展学习资源。那么,什么样的网络课件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这首先要明确网络课件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网络课件不宜制作成一部静态教材,它应当承担更多的功能,包括:系统化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这些要求,网络课件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设计要素包括:学习内容设计:选择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打破课程内容的线性章节结构,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组织结构,如网状的知识组块结构。

教学策略设计: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使用方式,如文字呈现、教师讲解、动画演示、效果对比、模拟操作等。

动机策略设计:设计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技术的新颖性、界面的艺术性、反馈语的归因导向、学习伙伴的伴学等。

学习指导设计:设计学习指导的内容和呈现策略,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的建议等。

学习评价设计:设计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策略,如自测练习、模拟考试、学习游戏等。

学习资源设计:设计并提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扩展学习资源。

由此反观目前流行的一种网络课件制作方法:使用IP课件作为网络课件。IP课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流媒体和超文本的教学课件,它模拟播放教师讲课的ppt演示文稿,同时伴有教师讲课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学生在使用时可以随意点播,像回放电影一样。IP课件的制作方法简单,教师在演播室里模拟讲课,录制过程即可。但IP课件实际上相当于采用了“传授教学策略”的静态教材。实践表明,在缺乏课堂教学氛围的情况下,传授教学很难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教学效果大打62折扣。因此,IP课件更适于作为课程复习的学习资源,在网络课件中,它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提供,而不能用来代替网络课件的设计和开发。

三、网络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开展的师生操作的总和,它是在教师主导下开展的师生交流活动。既然网络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那么,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还有多少必要性?这首先需要明确教学活动的作用。教学活动主要有四方面的作用: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②促进能力的培养;③促进态度的变化;④督促学习过程。可以说,通过网络教学活动,更加充实了网络教学的过程性,提升了网络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国内的网络教育学生普遍存在外在动机强、内在动机弱的特点,他们参加远程学习的动机主要来自职业发展或生存需要,很少是自我能力发展的需要,因此更加注重学习结果(如学位、文凭)而轻视学习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开展必要的网络教学活动,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设计网络教学活动时,通常应考虑以下要素:教学活动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如对知识的理解,对能力的培养,或态度的转变;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需要完成的具体的活动任务;教学活动的成果形式,如报告、作品、学习日志等;活动开展的时间期限;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如个人完成、小组协作或集体参与;对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的评价方法;对活动过程的监管方法,如奖励哪些行为,禁止哪些行为,违规怎样处理等。

在上述要素中,活动任务是网络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最难设计的要素,其他要素(除了学习目标)都应围绕活动任务进行设计。实践表明,教学活动在设计和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1)明确活动目标。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加强学习的过程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为了系统讲解教学内容或者进行考前辅导。明确这样的活动目标,教师才会自觉的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上,通过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更好的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2)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不仅要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更要在教学活动的组织、监督、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避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3)设计综合性的活动任务。综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单个活动任务应体现对知识、技能、方法等的综合运用;二是指课程所有活动任务的设计应具有整体性,总体上达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综合性的活动任务符合知识运用的实际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4)与教学评价相结合。教学活动一般都会产生活动成果,对活动成果的评价应计入学生的课程成绩。这样可以在客观上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抄袭或者舞弊,教学活动的成果形式应设计成具有鉴别性,即不会产生一致的活动结果。

四、学习支持服务学习

支持服务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它是“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或者说,学习支持服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支持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学术性支持服务是与课程学习直接相关的各类支持服务,如答疑、指导、作业、资源提供、教学实践等。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是指学术性支持服务以外的支持服务,如通知、选课、选考、评优、技术支持、校园文化活动等,它大体相当于传统学校教育中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支持服务的水平制约着网络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因此在网络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一直都深受重视。网络教育开展这么多年,办学机构对于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范畴、方式等已有深入的认识,在服务提供的广度上没有太多显着差异。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差异,尤其是服务的规范性问题。例如,服务意识是否正确,服务态度是否周到,通知是否保证学生及时收到,答疑和作业评价是否及时反馈给学生,是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指导和建议,等等。

实践表明,网络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都有一个从松散到规范的发展过程。为了促进学习支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服务是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应建立培训制度,对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课程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时间和效果都应做出明确规定。新入职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在没有经过培训之前应该不允许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其次,应建立激励制度,利用奖惩机制对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

五、学校政策支持

学校的政策支持是指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给予的政策支持。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中,网络课程的主讲教师主要来自学校的二级学院,学院对教师的行政管理,以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都可能阻碍教师全身心投入到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上来。因此,学校的政策支持对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成立专门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机构,由学校领导挂帅,统筹和推动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第二,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例如:把网络教学工作量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经费支持;鼓励教师申报网络教学改革立项;鼓励教师在普通本科教学中使用网络课程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77-0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改革逐渐深入,新的金融模式兴起,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范围更广、要求更高、期待更大,高校金融学教育一致把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和领导型人才作为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开放的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特色和实际的精英人才的需要使得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国际接轨,重视创造能力成为主流趋势,而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和结构正是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最直观的反应。

我国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术界对金融的认知程度而不断变化。早期我国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金融学理论的讲授,主要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内学术界对金融的理解和学术倾向主要集中在宏观范畴,金融学课程设置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两大主线,与传统的观点相符合,视金融机构为金融运行的中心,自此金融学的核心课程长期以宏观金融学课程为主,而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很少。随着对外开放和加入WTO,宏观金融理论不能充分地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中国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微观金融课程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国内高校增设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的趋势成为主流,公司金融、投资学等课程由于与实际联系密切,与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符合学生的职业预期,也备受推崇。然而,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程多而广但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因此,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值得重视,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了给金融学专业学生后续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调整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统观我国金融学课程设置现状,一方面,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比较严重,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课程以理论讲述为主,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匮乏,具有启发性、培养能力的课程较少或者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学生不能很好地构建知识体系,课程门类众多,内容重复现象较多,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反而不够扎实。教育部对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有规定,专业基础课程由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等组成,专业核心课程由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财政学等组成。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宏观金融学理论课程的倾向是明显的,与当今金融学的实用性和微观倾向并不一致,也与社会对现代金融人才的需要相差甚远,不利于高校自主增设微观金融学课程。其结果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无法与实际应用接轨,进而延长了人才培养周期,降低了金融人才质量。

近年来,随着对国外商学院模式的金融学专业的推崇,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为弥补课程设置的缺陷主动增加微观金融学相关课程;二是金融学相关的本科专业五花八门,如财务、财政、国际金融、农村金融、城市金融、货币银行、国际投资、证券投资等在各个大学都有成为独立的专业的例子。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呈现了以下现象。

(一)微观金融学课程仍然不足,课程设置选择有局限性

高校虽然努力增设投资学、公司金融等方面的课程,但微观金融学的课程数量和种类仍然非常有限,常常取决于在校教师的开课意愿和授课能力,并且容易出现忽略培养学生在财务会计和财务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简单增加,整体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金融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之间存在互补性和整体性,本科阶段的学生只有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获得系统的专业训练,才能适应进一步深造或未来工作岗位上的要求。然而微观金融学课程以增设或专业选修课的形式纳入原有的课程设置安排,没有解决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混乱和对金融认知的不完全。

(三)教材内容陈旧,难以与国际接轨

国内金融专业的教科书普遍缺乏灵活性,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案例和习题老套。教材再版、改版时增改的内容变化不大,新增理论难以融合到整本教材体系中。教材的知识性和系统性被弱化,介绍性和描述性的内容较多。借鉴和使用国外教材的情况较少,教材内容难以与国际接轨。

三、中美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差异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由通识课、公共核心课、专业核心课与选修课四部分组成,基本原则是把本科教学作为专业基础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较为广泛的文化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认知。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美国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先修读公共核心课程,保证学生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以及统计、会计等金融学基本分析技能与工具。公共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原理等课程。美国各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丰富,专业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只有三到四门,数量很少,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银行学、公司金融、投资学、国际货币和金融、各类金融机构的介绍等方面;另一部分是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丰富,特点是灵活性大,动态性强,有学校个性化特色。

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普通公共课、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所组成。普通公共课主要是高等教育统一要求的思政类课程和体育类课程,以及数学类、计算机类基础课。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指所有财经类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课程,通常由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等必修课程组成,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符合教育部所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基础必修课和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硬性规定,占据了课程整体的很大一部分比重,这部分学分的比重也比国外高校高。金融专业课程通常主要有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等,基本涵盖了主要金融学科的分支领域。近年来,逐渐增加了公司金融、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内容。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丰富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如果仅从总体课程的名目上看,我国与美国的差异不大,但比较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

(一)对微观金融学课程重视的程度不同

金融学科的微观性被重视主要是由于西方金融理论分析视角和研究范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变化,因此美国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侧重于体现微观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对于证券投资领域的投资工具,通过按照类别设置固定收入证券、基金投资、期货与期权等课程供学生学习。我国的金融学教学中以上投资工具主要是通过证券投资学一门课讲述的,深度与透彻性有差异。美国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重视与实际热点和经济趋势相结合,比如针对房地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热点的实际,美国很多大学开设房地产金融课程,专门讲授房地产投资的融资结构与策略以及税收特征。我国高校开设课程仍侧重于宏观金融学,一门课程的信息含量大,内容广泛而深度较差。

(二)人才培养的导向存在差异

美国大学对金融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本科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毕业生受市场的欢迎。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倾向于设置不同的经济学研修班、专题研究小组,开设选修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两到三门修读。以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为例,其开设公司财务、新兴金融市场、投资学、企业家金融的研习班,让学生阅读相关学术期刊,并以参与课程讨论、撰写论文、在课堂上交流和汇报学习情况以及相应的研究成果的方式,使学生从知识学习与运用、技能训练、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

而我国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多定位于培养与金融相关的各个岗位上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的愿景和方向是好的,但本科教育只能成为目标实现的基础,所以目标因为难以实现而略显空洞。虽然多数高校在保留传统的授课方法之上,开始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盲目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要求而忽视过程培养,反而得不偿失,使学生“学艺不精”。现在我国高校逐渐将目标转向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课程结构的变化处于探索期,正是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的阶段。

(三)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层次不同

美国高校注重分层次安排课程教学结构,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金融学的研究内容。专业基础课门数不多,但在进入金融学专业课学习之前,保证学生通过前置课程在修读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循序渐进。众多金融学专业选修课程一般都有严格规定的选修前提,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适合自身的选择。为了提高金融学本科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素养,我国高校增设了不少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但课程的体系性安排较差,课程间缺乏必要衔接,一些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都会涉及,导致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容易出现遗漏知识点的情况,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

(四)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同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多,充分体现了灵活多样的特点。各校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相应的开出大量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选修课开设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紧密联系实际;紧跟金融学前沿理论进展;国际化色彩鲜明。课程内容比较新颖,更新速度快,为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例,其沃顿商学院金融学专业开设了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银行业、城市财政政策、公司财务、高级公司财务、投资管理、投机市场、证券分析、跨国公司财务、房地产投资、城市房地产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国际住房供给比较、基金投资、行为金融、风险资本与私人权益、财务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和公共政策、投机市场、投资管理、金融机构、金融学中的实证方法介绍、持续期金融经济学、跨期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金融领域的实证研究等近三十门课程,充分体现了以上的特点。而我国普遍存在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少的现象,并且金融学专业课程更新较慢,内容相对陈旧,时效性差。

四、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的调整策略――基于安索夫矩阵的分析方法

安索夫矩阵是管理学经典模型,由策略管理之父安索夫博士于1975年提出。矩阵以产品和市场作为两大基本面向,区别出四种产品市场组合和相对应的营销策略,是广泛应用的策略分析工具之一。其模式如表格1所示。

表格1

可以看出安索夫矩阵的核心是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层次,用途是基于实现一定目标进行策略分析,矩阵反映了结构性的特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有两个核心,一是宏观与微观课程之间的比重问题,二是课程系统性不强导致的学而难以致用问题。所以,本文借鉴安索夫矩阵并进行修改,把两个维度改成课程属性和课程应用,以期为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提出科学的建议。修改的矩阵模型和课程设置选择与调整的策略分析如表格2所示。

表格2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的课程设置调整的策略,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合理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

五、启示和建议

(一)提高课程设置结构系统性,丰富选修课课程内容

将微观金融学核心课程纳入基础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课程设置结构系统性,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现代金融学观念。课程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利用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仅仅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而将它列入课程体系的做法并不科学,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门课程应放到什么阶段开设,重点讲授哪部分内容,学生接受这门课程的内容需要哪些知识作铺垫等问题。同时,鉴于目前选修课数量较少的现状,高校应积极开展与实际结合并体现本校研究优势和特色的专业选修课,并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集中修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内容。

(二)提高课程设置动态性和灵活性,重视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新的理论和应用常以补充内容的形式加入原有的教学内容,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更注重基础理论的夯实和启发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增加研讨类型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紧跟时代潮流。同时,可以借鉴和使用国外金融学专业教材,增设英文或双语课程,重视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殷孟波.金融学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7).

[2] 刘玉平.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2006年海峡两岸金融教育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6).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019-03

《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该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为主,与学生习惯的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一对多”的授课方式有很大差异。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求学生改变学习习惯,转换角色,变为学习的中心体,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并能积极与人交流、讨论。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通过简单功能的建筑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一、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处于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理论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处于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指导教学模式的适应期,因此低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前松后紧”的现象普遍存在

习惯了“一对多”授课方式的低年级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课堂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建筑设计》“一对一”的授课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学习习惯的调整和适应过程中,低年级学生课后的时间安排往往不合理,缺少足够的课后自学和思考过程,无法按教师要求的进度完成相关任务。课堂上,大多学生因不想暴露自己进度落后的问题,而不愿意与教师交流和讨论,致使教师上课无的放矢,影响教学指导效果,最终导致课程设计进度的拖延,学生后期交图不得不熬夜受累。面对这样的学习压力,低年级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师生间存在交流沟通障碍

师生间良好的交流是保证低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往往形成以下几个影响课堂指导教学效果的障碍:第一,由于尚未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低年级学生不懂得系统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建筑理念,语言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第二,由于长期处在教师一言堂的环境中,低年级学生习惯被动地、安静地接受知识,对建筑设计课上教师给予的改进意见只会一味接受,不敢提出质疑,甚至一声不吭,毫无回应,以为这样才是安静听讲的好学生。以上问题,使得教师无法准确判断学生对课堂指导的理解和领悟程度,而只能按照经验重复强调关键性问题,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尖子生”的脱颖而出。

3.同学间专业交流欲望不强

建筑学专业学生间的专业交流能碰撞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而且同龄间积极的交流和对比也能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学生建筑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但低年级学生中以下现象屡见不鲜:第一,由于专业知识面窄,他们往往对建筑作品缺乏感悟,不会进行作品分析,甚至不敢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因此,同龄间甚至同班同学间往往缺少专业交流,“闭门造车”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二,悟性高的学生担心被其他同学模仿,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4.查阅资料的自学能力较弱

建筑学的艺术性、社会性和技术性要求学生应具备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除了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外,互联网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电子书籍、图片或资料。虽然高校图书馆均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资源库的使用培训,但因可多人共享的电子数据库资料多是文字形式的理论文献,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兴趣的培养,而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的印刷精美的纸质图片书籍却受数量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多人共享。因此,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求助互联网的图片资料。然而,互联网资料繁杂且良莠不齐,低年级学生在缺乏对优劣和美丑的判断能力的情况下,或者无法收集到教师所推荐的优秀作品的详实资料,往往断章取义地理解作品;或者因作品资料品位不高甚至恶俗,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也极其不利。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上述问题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密切相关,若熟视无睹,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将面对更多的困难,甚至不能适应将来设计院工作的要求,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一对一”的解决学生设计方案的层次上,不仅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还要更合理、灵活地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更应指导学生拟定课后的学习计划。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些建议。

1.提倡1:1和1+1的时间计划

所谓“1:1的时间计划”,就是要求学生课后至少应安排与课堂等量的自学和思考时间,或者用于学习相关建筑规范,或者用于推敲工作模型,或者进行建筑构思,等等。“1+1的时间计划”,就是要求学生除完成建筑设计作业外,还应保证足够的课后阅读时间,每周的课后阅读时间应该相当于课堂和课后用于建筑设计作业上的时间总和。积极提倡上述的时间计划,既有助于确保学生及时完成设计任务,避免临时突击造成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又能对学生灌输学习主体意识,培养独立自学习惯。当然,要求学生按上述时间计划安排课余时间,反复提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投入精力,认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敦促他们的设计进度,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2.以问题为驱动,授之以渔

教师按设计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问题,并传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以设计初期的基地分析为例,教师应先介绍设计工作必须关注的若干基地环境要素,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以及通过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传授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预设的若干问题,如课程作业的基地入口和基地道路的设置,建筑的占位与布局等。学生在掌握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后,在新的情景下展开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尝试各种设计的可能性,在独立思考中体会探索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思考的意识。

3.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师首先应向学生强调: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调动他们与人交流的热情和课堂发言讨论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应视教学实际和进度灵活安排课堂小讨论,包括:分组讨论和个人发言。教师参与分组讨论并给与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尤其是不爱发言的个别学生。个人发言,即:个人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的发言,发言者压力更大,应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轮流参与,使每位学生都能受到这种训练。个人发言适用于小组代表介绍本组讨论结果或小组协作成果,也适用于学生个人设计方案的解说,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全班学生提问或讨论个人的设计方案,并给与点评。该过程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学生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同时也让对交流有所保留的学生意识到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益处,全面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热情。

4.促进同年级及年级间的交流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同年级学生和高、低年级间学生交流的机会。可举办年级设计作品展或年级座谈会,并邀请活跃的高年级学生参加,介绍学习经验,充分利用和发挥同龄人强大的带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的兴趣。以查阅资料为例,教师可以邀请高年级的优等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从介绍资料阅读,到创意萌芽介绍,最后到作品定稿的全过程,使低年级学生认识到阅读是创意和设计的源泉。教师可进一步推荐专业的建筑网站、论坛和书籍,还可以大师名作为例,现场演示搜寻全面详实的作品资料的方法和过程。

另外,促进高低年级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为个别低年级的优等生建立更多的专业交流渠道,发挥其在本年级的带头作用。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建筑设计》是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紧密接轨的课程,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形成的不良习惯、方法将严重影响其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总结《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各种不良表现、分析并及时调整修正教学教法,是极其必要的,笔者对低年级教学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和经验总结,希望有助于改善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露.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6.

[2]邢燕,张驰.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10).

篇12

中图分类号: V221+.8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系统方法,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我国在总结基本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于1983年将可行性研究正式纳入了基本建设程序,从而明确了项目投资决策前的研究在程序中的重要地位。可行性研究目的是为实现项目的最佳经济效果,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给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并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二、可行性研究涵义及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决策科学在项目领域的应用。所谓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等)对一项建设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综合论证一个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实用和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将可行性研究成果编写报告,即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投资项目的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趋于完善。2002年3月出版的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对“项目兴建理由与目标”、“市场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原材料与燃料供应”、“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等方面的具体编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规范。作为建设项目中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就是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通过对若干个投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最优选择。可行性研究是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提供评价结果的主要依据以及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的决策性的文件,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依据可行性研究结论预测和判断一个项目技术可行性、产品销路、竞争能力、获益能力再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二)、为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有关规定,凡是应向银行贷款或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的项目,必须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银行或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可行性研究进行审查,并认定项目效益水平、偿还能力、风险水平确实可行后,才同意贷款或进行资金补助。

(三)、为建设项目审批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可行性研究中为达到标准所提出的措施和办法,是环保部门签发执照进行审批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审查,符合政府部门的规定或经济立法,对污染处理得当,不造成环境污染时,方能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厂址、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详细的经济技术方案等已确定的原则经批准则成为详图设计的主要依据。

(四)、为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提供重要依据。

由于建设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考虑因素多、涉及范围广、投入资金数额大,对全局和当地的近、远期经济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必须对这些项目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作为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管理和编制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

(五)、为项目建设生产和考核评估提供依据。

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职工培训以及合理的组织生产等工作安排要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与项目有关的生产组织工作。当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需要进行生产考核,应以可行性研究所制订的生产纲领、技术标准以及经济效果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附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勘探、地形、矿物资源、水质等所有的分析论证资料,是检验工程质量和整个工程寿命期内追查事故责任的依据。

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已逐步形成比较规范和稳定的内容和程序,并作为强制性方法在项目决策中推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建设项目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可行性研究,或者进行的可行性研究不符合要求,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和相关行业规定未健全,政策依据不充分。

早在1983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各行业关于可行性研究的规定进度参差不齐,有的行业至今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有的行业有规定,但已不适应目前形势需要。国家和行业部门规定不齐全,使有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有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国民经济综合信息,无依据国家、地区及行业等长远规划、无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无项目建议书及其批文等;在建设投资估算中,无主要设备的咨询价格资料,没有相应的工程造价的定额、标准依据;在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中没有必要的财务指标和参数等依据。

(二)、可行性研究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不了解,听说要搞可行性研究,随便找几个人写上几页就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有的建设单位缺乏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意识,不重视或片面重视可行性研究,认为可行性研究是“走过场”,或是只提供给贷款机构、投资方看的,重视可行性论证,而忽视不可行性分析;重视技术评价,而忽视经济评价;重视财务评价,而忽视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有的建设单位对建设程序了解一二,但图省事怕麻烦,不按规定要求办事。

(三)、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基础工作不扎实。

一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由于受时间、经费、人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成本,不进行调查研究,未搜集到完整可靠的基础资料;或是完全按建设单位意见或领导意图办事,只讲可行方面,不讲或少讲不可行方面,只讲有利条件,不讲不利条件,失去了公正、科学、求实的基本原则;或是为了赶时间、争项目,抢资金,在短期内(三、五天)就编出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工作不认真细致,第一手资料匮乏,仅凭现有的数据或主观推测、判断,很难得到可靠、质量高的可行性研究结论。

(四)、可行性研究内容不够完整、全面。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预测、项目建设选择及建设条件论证、项目规划方案、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项目外部配套建设、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消防、节能、节水、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经济、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结论等。实践中有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不全,如有些项目缺少节能篇章;有些项目不谈环保内容;有的没有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有的缺少方案比选及其推荐方案的论述;更为普遍的是,许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很少或根本缺少风险分析内容。

(五)、部分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进一步提高。

提高人的素质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实践中仍存在少数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强,业务知识陈旧,缺少精于市场分析预测、项目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知识的专家,这种状况影响了可行性研究的质量。有的设计单位,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自己力量有限,跨行业、越资质地承揽任务,甚至出卖资格证书,为社会上其他人员或单位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负责任地加盖自己的公章。

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改进对策

由于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上述主要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在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引导作用。一些地方盲目、重复、低效上项目,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行性研究质量不高,没有真正为项目决策者提供科学、公正、可靠的决策依据。已经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对项目审批制度进行了改革,规范了政府核准制,提出建立和完善风险责任追踪约束机制,新的投资体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作为项目前期工作之一的可行性研究在我国开展多年来,其在建设项目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尤其对于实行政府核准的项目,不仅有关从业人员应当重视可行性研究工作,项目业主、投资方及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投资项目,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同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不可行性研究报告,从不同的侧面为决策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政策、行业规定,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国家和行业部门完善、制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政策规定,根据我国实际和本行业部门的特点,尽量细化有关条款,使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和完善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投资责任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按国家的相关法规要求规范投资行为,建立和完善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制度和评估决策制度,建立和完善继续学习教育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市场约束机制,严格按章办事。

(三)、做好市场调研及项目风险预测分析。

市场调研是可行性研究的基础。进行项目市场调研时,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对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基础性调研工作,摸清市场有效需求规模和潜在需求规模,为项目拟建规模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完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基本经验,对所取得的资料加以整理,建立能反映市场规律的预测模型,用数据或图标的形式把定性的市场分析转化为定量的说明,以对未来项目的市场发展态势做出分析预测和判断。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时,必须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敏感性因素,揭示项目的市场风险和主要因素的风险等级程度,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

(四)、加强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等有关单位人员培训。

针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等人员缺乏可行性研究方面的知识,应组织有计划、多渠道地学习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有关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定,建设项目程序、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可行性研究概论及编制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软件应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形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友好、节约型社会的新理念,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严格遵循建设程序。

造成目前不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审批、评估机构把关不严;违反建设程序,随意附和委托方的不合理要求;编制单位超越资质范围承接项目,出借资质证书;信息垄断,地域排挤等等。因此必须严格建设程序和强化行业监管。审批、评估机构要从严把关,对于内容、深度、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予审批、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应在其核定的业务范围内承揽业务;严格查处出借资质、资格证书的违规行为。坚持原则,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信息交流,提倡信息共享,反对地域垄断,规范市场竞争。

五、结语

可行性研究是一种通过详细调查研究,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与论证,以便进行正确决策的研究活动,是一种综合的经济分析技术。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的从业人员日益认识到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不仅是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而是全过程的管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即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工程造价的高低、投资效果的好坏,关系到项目的使用功能能否最大程度发挥。认真搞好可行性研究,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指出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研究其对策,更好地为投资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渝祥.邢爱芳.工程经济学[M].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2]赵国杰.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高珊.浅谈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J].民营科技.2008(11).

篇13

2.现有课件的设计偏离教学使用价值,不符合时代精神。在目前,无论是现成的课件还是自己编制的课件,超量、超限、超时的现象普遍。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迁移”、“内化”等有效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视、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的不足。这样的教学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弊大于利。在使用与设计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教轻学的倾向。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件的外在表现或者计算机的功能展示上,忽视了知识内容的挖掘,忽视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人机关系处置失当,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课堂常常是整个幻灯片放映时间,受课件的编制形式所累,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解决软件和相关资源问题可以寻找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是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并且确实对教学有用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下载为自己教学服务。当然对网上的资源不能是不加改造地盲目使用,一定要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需要。

第二是与相关的数学资源库进行商业或友情合作,国内有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多媒体素材资源库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很多素材能被老师直接使用或稍加改造即可被使用。像K12资源库、科利华、清华同方的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科资源库。

第三是倡议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之余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或是专门可以组建制作小组进行自制软件,统一资源的配置使用。教师自制开发的课件,实用性很强。教学效果明显。利用这三种渠道建设起来的资源库的质和量都是很高的,并在不断修改、更新、交流、共享。使老师使用起来感到方便、实用、快捷,从而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兴趣、积极性都得到提升,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因而资源丰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条件。

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配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开发软件,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计算的能力(它占的比例将大大缩小),而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精神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态度。因此,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等等,调动学生制作相关软件的信心和热情,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并表达自己的理解,而不只是模仿与记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