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36-0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之中。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在实践课程中,合作学习也非常重要。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的精神。

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艺术类课程在高校课程建设中越来越受重视。艺术类课程可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实践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合作学习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目前,在国内外普遍采用了以下几种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1、问题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

2、表演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或作为课堂的小结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讨论式合作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4、论文式合作学习。论文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并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汇报社会实践的结果。

5、学科式合作学习。学科式合作学习是指将几门学科联合起来开展合作学习。

三、合作学习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体现

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课程中一门比较重要的分支课程,我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了合作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论述合作学习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首先,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配合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在讲解包装设计的材料应用这部分内容之后,让学生进行论文式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自由结合,大概5—8人分配至一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周末课余时间由教师组织大家到材料市场去进行考察和调研,看看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包装材料有哪些,并且总结出这些材料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最后由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组织大家共同完成一个小论文,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再找出一位同学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解。

然后,在讲完所有理论知识之后,给学生布置包装设计的作业。这时候开始实施讨论式合作学习。按照之前分配的小组,由组长主持,根据作业要求研讨出几套方案。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发挥创作性想象,最后选出两套或三套方案让老师给出参考意见,综合考虑具体实施的条件及可行性,定出最终的方案。

篇2

美育问题是一直让人们很纠结的问题,虽然在一些专家学者的大力呼吁下,20世纪90年代正式写入到了国家的教育纲要,但是发展的速度还是很不尽人意。难道是人们不再追求“美的事物”了么?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不均衡,国家的财政支持不够等原因是挡住人们“发现美的眼睛”的障碍。

近些年,国家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从为了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不断完善普通高校艺术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于2003年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到去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炉,其中强调“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进一步阐释了:“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期间还有自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从2006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实施。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国家在普及美育教育的这条路上已经开始了拔锚起航,而不单单是喊在嘴里的口号,写在纸上的章程了。

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推行包含舞蹈艺术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不得不提及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所谓通识教育是与专业化教育所不同的教育模式,虽然通识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博览古今为通人”――《论衡》等。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却是在前苏联的专业化教育的影响下办起来的,学生被强调学习专业知识,知识面窄,适用性差,有知识而没文化。而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一种全方位教育的大学理念,它是涵盖了我国现在倡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它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功利性地为了职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所做的教育,而是张扬个性的、广博的、培养健全的人的教育。也为越来越多国际上知名的大学所认同,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就明确指出了“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中“舞蹈鉴赏”就包含在公共艺术限定选修课中。而大学的美育教育就以“鉴赏”为主。鉴赏是指对艺术品或文物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有些教师在把课程的内容定义为“舞蹈欣赏”,我认为不合适。“欣赏”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是包含在“鉴赏”中的,只是浅层次地停留在“形式美”上。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具备了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只是因为缺少必要的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造成审美的偏差或不足的大学生们。

我认为在《舞蹈鉴赏》课中,要包含:

1.舞蹈基础理论知识

舞蹈的基本原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舞蹈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舞蹈的表现手段、舞蹈艺术的分类;舞蹈的历史进程:中外舞蹈史、舞蹈的文化生态等。

2.结合舞蹈基础理论鉴赏中外舞蹈、舞剧名作

通过文字资料、剧照、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比如像中国舞蹈史的古代部分并没有舞蹈的视频资料,只有在当代根据那个历史时期的人和事及史料描述新创作的作品。

3.结合舞蹈基础理论穿插介绍舞蹈名家

中外知名舞蹈编导家、表演家、教育家、作曲家和舞美家等。

介绍舞蹈名家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视角入手,比如,介绍编导家张继刚时,我总是先跟学生们一起先回顾一下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然后再推荐他的其他一些经典之作品,如《太阳鸟》《哈达献给》等。

4.教师适时示范,增强课堂直观性

如蒙族肩部的动作有很多,这跟他们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有关的,上课时我就给学生示范蒙族的硬肩、柔肩、双肩、笑肩、耸肩、碎抖肩等一系列肩部的动作,学生们当堂就能留下很深的印象。

5.学生简单模仿,增加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讲授维族的移颈动律时,带领着学生们一起做移颈,并配合猫洗脸、遮阳托腮式等一系列手臂动作,拉近学生与舞蹈的距离。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想套用一下彭吉象先生在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发言稿的题目,针对当前艺术教育情况,笔者认为:“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谈再多也不为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3]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版

篇3

Abstract: The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whole project and supporting conditions for more tho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provide more scientific data to support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feasibility report is a systematic method of analysis, with predictability, fairness, rel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ientific; it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the project decision-mak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role; basis

中图分类号 : V22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对整个城市布局、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相应的影响。况且,实施开发建设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相应的市场回报,换取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各种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这一系列的调查研究、预测评价、论证分析过程称之为可行性研究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对拟建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简而言之,就是解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问题,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经济上的“合理性” 问题,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命运的关键环节。所以可行性研究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运作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投资项目决策是指最终作出是否投资建设某个项目的决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是投资项目科学决策的重要工作,是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关系到投资项目建设的成败,在项目决策前期,尽管不同的决策者可能面对不同的决策目标、不同的决策及其审批(核准)等程序,但都必须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才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失误、造成损失。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和建设的先决条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简单的认为可行性应研究只是在应付审查,如走马观花一般,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有的只是将可行性研究搞成了上项目的“脚踏板”,许多项目在没有进行周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就草率上马。结果往往造成因选址不合理、规模过大、外部条件不成熟、不完备而影响其使用;因资金不足而拖延工期,甚至停工瘫痪,变成名副其实的“烂尾楼”;因市场预测不充分而屡屡出现违约、调价。因此,在投资建设前期,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避免错误的项目投资决策和不必要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建设者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之前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避免错误的项目投资,减少项目的投资风险。现代化的建设项目规模大、投资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必须要科学、严谨、符合目前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可行性报告出现漏洞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时间的延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投资决策方法,从市场、技术、工程建设、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论证,依其结论进行投资决策可大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自1986年国家实行了资本金制度以来,投资主体才开始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投资者对自己所上的项目要全面负责,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三个不建”原则,即建设项目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不充分不建,项目经济评价效益不达标准不建。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能够如实地反映项目的真实效益,做出合理的决策;可行性报告现在已经成为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提供评价结果的主要依据,以及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的决策性的文件。

二 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融资的重要依据

项目融资支撑着项目建设,通畅的融资渠道对项目建设意义重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单位吸纳、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向银行申请贷款和向国家申请补贴时能发挥重大作用。根据我国的政策,建设单位在向银行贷款或者向国家申请补助时必须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有关部门对其审查后再决定是否予以贷款或补贴;银行在接到建设单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对其项目进行审查,对项目的前瞻性做好充分分析,主要是分析以后项目的效益水平和债务的偿还能力。银行确定风险比较低后才可以同意贷款。

三 可行性研究是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按照项目建设程序,一般只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才能进行初步设计。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对项目选址、建设规模、总体布局、主要生产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和研究,初步设计是根据可行性研究规划出实际性的建设蓝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应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

四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生产和考核评估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充分分析项目建设地的地质、水文、气象、水质、矿物质等情况,做成分析论证材料。这是检查工程质量和在工程寿命期内发生责任事故的重要依据。在项目完成,正式投产后进行生产考核也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标准。

五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进行总目标控制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中的总的目标如控制不好,使设计过程中朝令夕改,设计者无所适从,顾此失披,往往造成产品先天不足,因此初步设计概算必须在可研报告估算控制范围之内,初步设计未获批准不得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重大设计变更必须报原批准机关审批,避免工程建设中不断追加投资使工程管理失控,造成“半拉子工程”、“胡子工程”,给国家及投资业主带来巨大损失。

六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可行性研究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改革体制时间还不是很长,我们在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还留下了一些病苟,影响了建设行业的总体发展。现在我国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控制主要集中在施工阶段,并没有给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足够的重视。简单的认为可行性应研究只是在应付审查,如走马观花一般,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有些建设项目即没有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也没有针对提高经济效益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致使投资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针对于项目前期管理投资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不足的问题,政府要加强机构改革,做到政企分离,避免高估效益低估投资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改变投资者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重视的局面,充分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风险分析应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强调的重点内容

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建设者已经认识到可行性研究中风险分析的重要性,风险分析也日趋成熟,但还存在着对分析不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对市场、投资的回报率、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等分析的不够透彻,导致许多项目实施后项目的预测估值与实际估值存在的差距很大,甚至完全失实。投资建设的项目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且一旦建成,难于更改,因此投资项目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更显重要。因此当前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分析,重视风险分析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所必须的。经济风险分析要从多角度出发,充分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时,必须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的建设项目有不同的风险存在,风险一般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对其进行逐层分析,弄清风险的根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风险分析应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如果投资者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就算借助于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也能粗晓项目风险,作出科学决策。另外,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还应该引入实物期权,因为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可以看作是对实物期权的评价。

(三)正确对待市场与价格的预测

对于项目建设者而言,市场与价格是项目可行与否的关键,在可行性报告中对市场与价格做出科学的预测相当重要。财务评价的敏感性分析中,对经济效益影响最敏感的因素无疑就是产品销售价格,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十分健全,经济规律性不太明显,产品价格不稳定,完整的价格信息系统尚未完全形成,这些都可能导致产品的价格变动;往往变化1~2种价格,项目就可能从可行变成不可行。因此可行性报告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确定合理的价格预测,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国内外市场走向、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服务范围、区域条件、运输条件、外贸进出口情况、相关行业的情况、税收等。所以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加深市场预测与价格分析的内容。预测应该是有科学根据的预测,不能是随意和盲目的人为取舍。

结语:

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关系到项目成本控制与投资效益,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利用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项目建设的提供有力的数据与理论支持;保持可行性报告的客观性,提高它的预测防范能力,力争把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

参考文献:

[1]高珊浅谈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民营科技,2008(11)。

篇4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健康教育就是“身体训练”加道德教育,同时配以卫生知识的宣传就是所谓的“健康教育”,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

一、我国健康教育的现状

1992年国家教委联合卫生部,全国爱委会制定《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并加以推广。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试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阶段健康教育的落实也仅仅是口头提出以后以一种分散、渗透的方式进行,并没有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目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情况

在我国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已把中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如何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造体育课还缺少办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不足。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卫生、运动卫生、饮食与营养、行为健康(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安全教育、性健康教育、戒烟与反毒教育等。

2.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校的健康教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需要和接受能力来安排不同阶段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包括人体生理解剖特征、青春期生长发育规律、预防疾病的措施、一般性伤害事故的急救与护理、性知识教育等。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包括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预防与纠正、面对挫折的心态调整与情绪控制等。

(3)周围环境的保护和自我健康行为的养成,包括科学体育健身方法、良好行为及卫生习惯的养成、掌握运动卫生常识及营养科学常识等。

3.学校健康教育的软件情况――“教师”“教材”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并不理想。当前,绝大部分学校认为,体育教师就可以承担健康教育任务,其实,很多体育教师具有的健康知识很少,对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也是十分匮乏。现在我们学校根本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教师。所谓的健康教育也仅仅局限于宣传卫生知识、学校组织的卫生检查。

二、健康与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

1.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不再把健康局限于身体这种生物性上,而是扩大到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从而克服了把身体、心理和社会诸方面机械分割的传统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成千上万,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类: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烟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2)生活方式(life style)。生活方式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受个体特征和社会关系所制约。

3.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德育所包涵的内容很多,卫生道德也是内容之一。通过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懂得讲卫生的科学道理和重要意义,对于培养一代新人、发扬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2)健康教育与智育的关系。通过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在掌握卫生科学知识的前提下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还可以通过心理卫生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特征,为智力的充分发挥和才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3)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体育卫生知识是健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要有体育卫生知识作指导,体育卫生知识又可以促进体育目的更好地实现。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三者的关系。在中小学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我国正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已成为人人必经的阶段。必须在人人必经的学校中实施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人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健康的儿童才能在学校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刘祥瑞指出,青少年的健康行为应具备以下特征:

(1)个体行为有益于他人及自身健康;(2)个体行为符合科学规律;(3)行为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4)行为表现与能力相符合;(5)行为与环境相协调;(6)言论与行为的一致;(7)行为应反映良好的健康道德;(8)有良好的人际适应行为;(9)行为特征符合生理年龄;(10)能初步把握气质、性格特征在行为中的影响。

篇5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广过程中的产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公办高校利用自身师资和无形资产与社会力量(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的有形投资合作开办的独立于母体高校之外的本科层次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简称为独立学院[1]。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学科设置偏重于文综学科,相对缺少理科学科。

膳食健康又称膳食平衡,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不会过多摄入热量。膳食健康的目的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确保各组织器官和机能正常活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寿命。

一、大学生饮食健康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是身体发育完全的关键时期,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其以后身体健康的基础,同时关系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合理饮食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与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学校对饮食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2-4],各大高校极其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饮食与健康相关课程和活动。身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有赖于体内的物质代谢,身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才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能力等。大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成长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的要求比较高,合理健康的膳食能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但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膳食健康知识,饮食消费行为基本处于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膳食健康与营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膳食健康知识缺乏:大学生现有的膳食营养知识基本来自中学生物、电视、杂志及家庭教育,大学尤其我校几乎没有适当的渠道获得科学系统的膳食健康与营养知识。绝大多数同学不了解每天应该摄入哪些食品满足对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要,这些营养素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对食品的选择大多凭嗜好和传统观念。(2)饮食行为不良: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等现象普遍。大多数同学的早餐为牛奶、鸡蛋、包子和面包,部分同学饮食没有规律尤其周末早午餐合为一餐,挑食、偏食、平时节约星期天饱食一顿等,很多同学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特意调整饮食。(3)营养观念偏颇:由于大多数学生家长没有系统学过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在指导孩子饮食方式和营养摄入方面存在许多传统的错误做法。

二、调查情况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目前饮食营养情况及膳食健康知识等情况,我们通过访谈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我校学生的“饮食营养与膳食健康知识”做了一次全面了解与分析(见表一)。调查内容涉及日常饮食习惯、膳食健康的基本知识等。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0份。结果显示,目前我院学生饮食习惯不均衡占34.67%;对于基本的膳食营养知识相当缺乏,不到20%的学生了解一般的饮水、果蔬等基本的健康饮食知识;54%的同学认为饮食习惯很重要,说明我院学生还是比较重视饮食健康问题的。对于学校开展膳食健康教育的情况,超过48%的学生认为学校几乎无任何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只有少之又少的一些相关的宣传活动。对于学校开设《膳食健康与保健》课程的态度,超过51.67%的学生表示会选这门课程,39%的学生视情况而定,9.33%的学生表示不会选这门课,由此可见,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非常大。

根据上表调查问卷的数据我们知道,我院超过51.67%的学生表示有兴趣选《膳食健康与保健》这门课程,可见学生对这一领域知识的渴求。结合调查问卷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研究我院大学生膳食与健康的基础上,同时为了实现该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本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模块:

(1)食品与健康问题:主要包括3个部分的内容:①食品与健康;②食品的保健功能及各种保健食品简介;③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一些食品的化学污染。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吃及平衡饮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才能保证身体获得均衡的营养。

(2)药食同源问题:介绍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法和饮食注意原则,使学生明白食疗重于药疗,并能够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调理身体、强壮体魄。

(3)中国传统饮食学习:介绍我国的菜系、各地的民族特色小吃,尤其鼓励学生亲自介绍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习惯、饮食文化和特色小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丰富的中华饮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并通过特色菜肴的制作视频进行实践演示和视觉冲击,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并培养学生动手烹饪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学会合理饮食,培养“合理膳食、平衡营养、以食促健”的健康群体饮食理念。

参考文献:

[1]潘愚元,吴玫.独立学院的崛起、问题与前景[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1(1):1-3.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04-03

作者简介:蔺素珍,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杨风暴,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红外信息处理;王肖霞,女,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融合;李大威,男,助教,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王志社,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图像配准。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红外物理为切入点”(编号:2012057)的科研成果。

我国高等教育多以分专业教学的模式进行,在快速培养专门人才之余,也逐步暴露出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弊病。为了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在我国高校已有近20年的历程。其中,理工融合教育理念――“理工同校、相得益彰、工借理势、理势工发、亦理亦工、个性化专业培养”的提出也有10余年,[1~3]其成果包括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4]理工融合型课程设置、[5]理工融合型实验改革,[6]等等,这些研究主要以宏观的视野探索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设置,以及基于理工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如走理工融合之路培养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7]环境科学专业“以岗位为平台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8]理工融合的基础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应用仪器分析三层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9]理工融合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10]这些改革的基本做法是:①专业型/专科型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同时设立若干理科和工科专业,以期二者在实践中“相得益彰”,或者在理科专业加设技术课程、在工科专业增加科学课程;②创办理工融合型专业,如光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允许各高校根据办学特点的不同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1]这些改革尽管成绩斐然,但不容否认,仍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还是不能满足市场对理工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就业困难和人才缺乏”依然并存于我国人才市场。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改革均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教育理念研究、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庞杂,由于受学制、学分限制,对某些知识技能的教学难以深入;二是对部分内容交叉、密切相关而又分别侧重“理”和“工”的课程而言,如果单独开设,仍以“科学”的视野探讨“理”、以“技术”的方法学习“工”,其结果就常常陷入“堆砌而非融合”的困境。针对这种长期以来在微观层面缺乏可操作性,使理工融合理念很难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考虑到学校教学主要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学生的能力主要是在具体的课程学习当中逐步形成的,本研究提出建设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构想,以促进理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概念

1.定义。关于课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显然,课程的含义是功课及其进程。在西方,牛津字典、韦伯字典等解释“课程”即“学程”。而目前广为接受的观点:一是课程即教材,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是教材;二是课程即活动,如杜威认为“学科科目相联系的中心点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泰勒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12]所以,课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所谓“理”即“理学”,“工”即“工学”。在学科层次和社会功用方面,理学属于科学范畴,而工学属于工程和技术范畴。理学重在探索未知、认识世界,工学重在寻求方法、改造世界。前者是后者的内核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应用。因此,任何将这两大学科简单地混为一谈或生硬地割裂开来的认识和做法都是片面的。[4]而“融合”是将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理工融合的本质是“科学”和“技术”的无缝对接,是水融。

因此,理工融合型课程是指为了使理科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工科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某一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兼顾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教学进程安排做到科学知识与其技术应用相贯通,相应地,教学活动组织力求知行统一。以此为据可以整合部分关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如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都在开设红外物理课程与红外技术课程,可合二为一成理工融合型课程――红外物理与技术。

2.理工融合型课程的特点。根据定义,理工融合型课程具有以下特点:①综合性和组合性。教学内容综合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应用两个方面,在编排方式上,采用“积件”的方式,即允许不同专业或不同学习者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或兴趣适当选择、组合。这样用于理科生教学,可在主要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适当拓展(选学)相关技术应用知识,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激发学习动机;而面向工科生教学时,可弥补或夯实其理论基础,使技术掌握更为透彻牢固;②交叉性和贯通性。教学进程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完整再现从事实现象抽象出规律原理,再将规律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过程,做到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交叉渗透、融会贯通;③定向性和统一性。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定向,任务内容涵盖知识技能学习和能力提高,活动方式体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最终做到知行统一。

二、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理”是科学,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工”对应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样”。通常认为“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完成课题,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因此,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体,既不能从逻辑上也不能从实践中将二者分离。而“课程”是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其中教学内容包括某一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当然是关于某一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体现。

2.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运用能力强、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人,是知识、能力、素质兼具的人。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理工分离、重工轻理的现象,业内曾掀起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教育部“厚基础、宽口径”的精神下,高校进行大规模合并、升格,目的是通过建设“大学”实现学科融合。第二次是近10年,创办理工融合型专业,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有约20个专业可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第三次是最近几年,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许多高校兴办了各类“实验班”,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上,注重基础学科,帮助学生建构夯实的基础知识;在教学实践环节上,注重为学生创建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和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北京大学实验班的改革思路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力求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这些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寻求学生“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众所周知,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和培养,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间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课程学习,因而建设理工融合型课程首当其冲。

3.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是学生认知的需要。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研究表明,人的认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较容易。人们常说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以,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不以实践为牵引,往往只能机械记忆,而任何技术的掌握如果离开理论指导实际上也只能是机械重复。只有将二者融合,才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4.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是大量“亦工亦理”专业建设的需要。新的时代催生了许多兼具理工特点的专业,如果只是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将原有的理科课程和工科课程简单堆砌,理科课程仍沿用理科思维讲授、功课课程仍按工科方法学习,学生如何建立理工融合的思维能力与方法?离开具体的课程学习训练,期望学生通过顿悟具备融合的本领是极为困难的。融合的实质是一个新的有机整体的出现,因此,这种思想首先应该体现在具体的课程之中。

三、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方法

1.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对象。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主要涉及理工融合型、理科和工科三类专业的部分专业教育课程:①理工融合型专业的部分专业教育课程。所谓理工融合型专业是指参考文献[11]所述的约20个可以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的本科专业。这些专业通常要求毕业生具有某些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开发、研究和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贯通的能力。所以,专业教育课程践行理工融合责无旁贷;②理科专业的部分专业教育课程。理科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研究、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途径包括“归纳”和“演绎”两种方式,[13]前者经由“现象――原理/理论――应用”,后者经由“原理――应用――案例”,而这两种方式都离不开“科学/理论”和“技术/应用”。此外,对理科学生进行一定的工程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设立若干理工融合型课程是十分必要的;③工科专业的部分专业教育课程。工科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初级和中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设计能力,而设计本身就是创新。而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全面能力是学生经年累月接受教育的反映。在课程教学中,对工科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基础夯实,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有助于其未来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强化技术教育的同时,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强相关理论知识。

2.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方法。理工融合型课程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课程内容取舍、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与专业培养方案密切相关。本文以应用物理学和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开设的红外物理课程和红外技术课程为例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兼顾综合性与组合性。①教学内容综合科学知识和工程技应用术两个方面。将红外物理、红外技术两大块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使理论和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红外物理与技术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度量、辐射基本规律、辐射源、辐射的大气传输、辐射量测量、目标仿真、红外成像、偏振成像、红外图像处理与融合等;②部分章节内容采用“积件”方式编排。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为:背景(选学)――概念、定律――应用(选学)。以工程技术为主的内容结构:相关理论(选学)――技术应用方法、过程――前景展望(选学)。

(2)教学进程遵循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做到科学与技术的融会贯通。①红外物理与技术大的构成上,以红外辐射、传输、测量、成像、图像处理的完整过程为线索;②在具体章节内容安排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如在介绍腔体辐射理论后,利用相关理论对自然景物和人工辐射源的辐射特性进行研究;介绍红外偏振成像原理后,紧接着讨论成像特性及其融合方法。在介绍红外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时,列举其技术应用实例;在讨论红外辐射源测量和红外成像技术之前,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顾;③在知识点安排上兼顾“科学”与“技术”的依存关系,如在一些规律和原理介绍之前,呈现相关现象、发现过程等,在探讨规律原理知识之后,增加工程应用实例等。另外,一些习题设计中,尽量与内容形成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互补。

(3)教学活动安排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①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任务设计,兼顾知识、技能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②教学活动方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如在红外目标特性、仿真、成像系统、图像融合等内容教学时,首先介绍相关的红外探测现象以形成感性认识;其次,再讨论相关理论、原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学习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成果;③教学活动的流程以“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14]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如红外图像融合技术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红外波段的监控视频,从中发现其成像差异,提出融合任务。然后,简单回顾目标辐射、大气传输、红外成像过程,依据该原理和规律,提出解决方法――融合的一般思路、具体方法和算法,在此基础上编程仿真实现融合;④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评价重点是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包括分析、设计、提交报告、汇报等方式。

针对理工融合教育改革在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构想。依据课程即教材、课程即活动的观点,论述了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概念、特点;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的认知、理工融合型专业建设四个方面论述了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以红外物理与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活动方面建设理工融合型课程的具体方法,以期为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促进理工融合理念在具体课程中的落实。

参考文献:

[1]任晓敏,王建坤.高等教育的世纪课题:理工互动与理工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00,(1).

[2]王永刚.“理工融合”教育理念与北邮物理学专业培养计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

[3]魏学燕,纪越峰.“工借理势”试点班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

[4]闵祥伟,刘春惠.“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方法论基础浅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5]张霞,于丽.发挥“光学”在“理工融合”教育理念中的积极作用[J].物理与工程,2009,19(4).

[6]肖井华,张雨田.“理工融合”的物理实验课程改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4).

[7]杨屹,等.走理工融合之路 培养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3,(7).

[8]朱启红,等.环境科学专业“以岗位为平台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

[9]袁先友,等.理工融合的基础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应用仪器分析三层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研究,2011,(3).

[10]谢海英,杨韧.理工融合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7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4-0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不善交往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大学生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或交往技巧的问题,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总之,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当今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2.贫富差距引起的心理失衡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大;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这种经济悬殊容易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失落和不平衡感。

3.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对自我的矛盾体验等等。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当进入大学后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二、医学院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

1.心理健康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没计中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制长,理论、见习、实习的层层过关,而且终身学习的强度更大,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如果不能恰当地引导学牛的心理发展和处理学生所产牛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止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因此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医学教育课程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生命的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过多关注了行为能力,忽视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与意识。尤其对于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只有让自身首先做到心理健康、积极、乐观、豁达,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也在承受着不断袭来的新疾病的挑战和面临着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日益低下的情境,因此设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压力之下不断激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生命的使命感和控力,对于生命的深层领悟和全新阐释,才能让他信心百倍地面对疾病、面对病人。

三、关于医学院校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议

1.建立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课程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相应的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操作化,并配以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只有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的主干课程中,才能从思想深处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让心理咨询室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多提供给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给予学生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专业指导和健康引导。教师需要主动引领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3.加强合作机制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但需要学校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学生一踏入大学,彻底摆脱了受父母管制的压力,缺少与父母的必要交流,而很多家长也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成长规律,只看重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形成一个融洽的群体,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搭建起一座相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大凝聚力,吸取多方社会力量的援助和支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篇8

【中图分类号】G423

前言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精品课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的一种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并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的更新与改革,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当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各高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策略进行一个全面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种共享型、服务型的课程,根据这些特点,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共享资源以及技术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一)课程内容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种共享型的课程,它以高效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并且面向社会学习者,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包括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技能,还涵盖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同时,为了满足网上公开使用,实现有效共享,课程内容要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二)课程资源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应该从服务课程教与学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系统完整、开放性及共享性强、适用性广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方面,像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案、演示文稿等这些体现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都属于基本资源,而拓展资源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后所用到的辅资源。

(三)技术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共享依赖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创建起精品资源课程共享平台,这些共享平台要求具备教、学、多方互动等功能。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课程结构及数据的标准性,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探究

(一)加强宣传,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重视度

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的教师,在进行该课程建设的同时,往往都还肩负着其他课程的授课和科研任务,如果教师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就有可能在各种压力下放弃对精品共享资源课建设精力的投入。因此,为了推进精品资源课建设,学校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课程建设的重视度。比如,各高校可以通过召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动员课,在会上通过学习相关的文件来认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性,领会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真正内涵,明确该课程建设的要领,从而在课程建设推进工作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逐渐地把录播、录像等推进课程建设的工作常态化,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使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精心组织培训,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能力

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视度只是推进课程建设的第一步,因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有别于其他的课程建设,对课程建设团队也有更高的技术和技能要求,因此,加强组织对该课程建设的相关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心组织相关培训,共同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背景、建设意义和建设技术要求等,不仅能够进一步突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共同讨论和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现状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制定相关的建设计划,更好地推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三)做好统筹规划,逐步完善各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充分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是精品资源共享课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已有的精品课程,通过对各门课程进行详细的检查挑选出那些资源相对完整的课程进行优先和重点建设,对于那些课程资源较完整,但课程录像不完全的课程,就可以通过和课程负责人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安排课程录像,对课程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而对于课程资源相对欠缺的精品课程,学校应做出全年规划,分层次地进行建设。总之,对于学校的精品课程,学校应该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分重点、分批次地对课程进行申报工作,以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有效序的开展。

(四)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按建设要求进行

根据前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课程内容上,精品资源共享课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包含基本的概念及原理,涵盖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典型的案例分析,还特别强调实践方面的内容,总之,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内容上既要做到简单易学,通用性强,同时还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以充分的体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系统性、科学性。因此,在实际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现课程建设内容没有符合要求的情况而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就非常不利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进一步建设。这就要求在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充分重视对课程内容完整性、整治导向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改和调整,使课程内容符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才能确保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按要求进行。

(五)建立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才能激励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的教师们在该课程建设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进该项工作。课程的录像在原精品课程转型和升级中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在课程建设中工作量就比较多,不仅要给各精品课程进行录像,还要对教学录像进行编辑、制作网页等工作,对于这些部门学校应该在课程建设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后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或其他适当的奖励。而对于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表现和成绩比较突出的建设团队、个人,学校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加分,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来以充分调动和保持教师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9

由于医学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所以对学科制定和学生培养等问题皆较为严谨,其中公共卫生管理作为新兴学科之一,其课程建设便更加需要符合严谨和创新精神,因此对医学院校中公共管理课程建设进行研究,便显得很有必要。同时强化公共管理课程建设,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医疗人才。

1公共管理课程建设的意义

教学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各个行业建设的基础,所以公共管理课程建设不仅关乎到医疗工作的创新,而且还能影响到管理事业的发展,因此公共管理课程的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除此之外,为确保教育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管理者应当将各个学科进行明确划分,构建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和标准,对学习者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化培养,在强化其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医疗教育事业的发展。

2强化医学院公共管理课程建设的措施

2.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对强化医学院公共管理课程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教学者应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迎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以学生为课程主体和中心,针对学生各项需求开展施教,将学生成长状况设定为考核结果,进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并体现出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例如: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学者以自身为课程主体,实施“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使学习内容变得枯燥乏味,同时还使教学质量下降。而转变教学观念后,教学者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接受能力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各项成长与发展,让教学活动更加有育人意义。除此之外,教学者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倾听学生心声,接受学生所提的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2强化师资团队专业实力

针对强化公共管理课程建设,校管理者应当对师资团队专业实力问题给予一定的重视,并通过强化教学者专业技术水平,实现医学院公共管理课程建设效果的提升。

2.2.1增强校内师资教育培训效果传统教学专业培训工作过于形式性,所以管理者应当以增强培训效果的方式,实现教学者专业技术水平的强化。在该问题中,管理者可积极邀请该项领域中的专家人士到校为广大教学者进行授课,实现“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工作”。同时,管理者还要不断对传统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对其实施针对性处理,确保校内教学者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的质量有所提高,以此实现强化医学院公共管理课程的建设。

2.2.2外派进修学习由于公共卫生管理是新兴学科的一种,所以管理者应积极将相关教学者派往专业高端院校中进行进修式学习,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对其实施系统性培养,以提升教学者专业技术水平的方式,实现医学院公共管理课程建设的强化。

2.2.3制定学习激励制度为有效强化师资团队,校领导应根据当前师资团队专业能力,并结合高校未来发展建设规划,制定出医学院公共管理教师学习激励制度,激发教学者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公布奖励内容,提升各教学者对自学活动的主动参与性,让各教学者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行学习的形式,实现医学院公共管理教学的强化。与此同时,针对各教学者自学成果,可通过公共管理师资能力考核机制进行检查,对专业能力有所提升的教学者,按照学习激励制度上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并对其实施表彰,为广大师生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各个教学者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强化自身技能,而对专业能力没有改善的教学者,需要对其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让其正确认识到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既没有提升能力,也没有悔改之心的教学者,可对其实施调岗处理,让其他教学者以此为戒。以某医学院校的《教师自学激励制度》为例,该制度中不仅对总体学习目标实施规定,而且还对各项奖励给予明确划分,以此体现出该制度所具有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为教学者自行提升专业能力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保障。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学校发展建设着想;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教师施教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增强教师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教师的学习权和发展权,推进知识化进程,为医学院校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第二,为激励教育工作者自主学习积极性,医学院校为教师自学科目经考核合格后均对其实行1000-5000的奖励;对自主学习取得相关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均实行报销70%的学费;通过自主学习对教学改革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将对其进行1000-5000元的奖励。

2.3提升师资人员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教学者的工作质量,同时还能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未来成长,所以在思考如何强化医学院公共管理课程建设时,管理者应当对该问题给予重视,并通过提升师资人员职业素养的方式,实现医学院公共管理课程建设的强化。

2.3.1内部培训学习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开展企业内部职业素养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党教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为教学者传达正确精神思想的同时,为其树立起良好的事业观和责任观。

2.3.2院校交流学习通过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将教学者派往工作氛围良好的高校中进行交流学习,以此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

2.3.3实施岗位淘汰制实施岗位淘汰制度,将职业素养不高的员工给予调岗处理,为其增加一定的思想压力,让其对职业素养问题起到一定的重视,积极鼓励其自行提升职业素养[1]。除此之外,在制度内容中添加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具有良好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的教学者,可按照制度对其实施相应的资金奖励或表彰奖励,使制度成为促进教学者强化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以某高校的《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和考核办法》为例。该制度中不仅对指导思想给予说明,而且还对考核范围实施明确划分,体现出该制度所具有的合理性和整体性:一是为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整体办学水平,用本办法对教师日常工作表现实施规范;二是教师思想政治表现考核范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思想政治表现不合格,每人次扣10分,设基本积分100分,低于30分者,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有违反宪法、法律行为,被司法机关拘留、收审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严重违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者;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在学生中擅自推销各种学习资料或私自收费办班补课者;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不能顾全大局,严重扰乱学校正常工作秩序者。

2.4革新传统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仅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使学生朝错误方向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在革新传统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学者应注重学生全方位综合性培养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教育工作的使命和意义,将学生各项成长因素列入其中,使教学评价成为辅助学生或监督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措施,进而让教学评价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化[2]。例如:某高校教学评价方式中,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组织能力、探究能力、反思意识、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等因素列入考核范围中,用该项办法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综合性培养。并将传统的百分制转变为A、B、C、D四等级划分制,进而减轻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学者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其次,自我评价后将评价结果实施互换,开展匿名互相评价。最后,教学者对评价结果进行最终确认。使用该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评价环节中,同时还能很好地体现出该评价结果所具有的客观性。

2.5加强教学实践

篇10

1 高职高专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而高职高专游戏课程的建设,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优势,能够成为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讲,高职高专体育由此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高职高专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体育游戏课程,不仅仅可以使得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理论,还能够在改变其体育观念、培养良好锻炼习惯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二,有利于促进高职高专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课程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学生的积极性,由此能够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三,有利于教育模式的改革。体育游戏课程具备多内容、多任务、多形式的特点,处于这样丰富的课堂氛围中,往往能够使得教育质量得以提升。

2 现阶段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基本情况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事业取得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其一,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教学教师人才,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二,高职高专体育学生体育教学参与意识不强,存在很多翘课,缺席的情况;其三,高职高专体育教学设施不全,难以给予学生提供相对高质量的体育教学环境;其四,受学生专业实习的冲击,在有限的体育课时内,系统的体育教学计划显然难以完成。如果上述的问题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到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也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全面培养。因此,积极尝试以体育由此课程建设的方式去进行课程改革,以改变目前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现状。

3 高职高专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的策略

通过对于多所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虽然部分院校在积极尝试以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的方式去改善体育教学现状,但是其成效并不是很明显,存在以下的几方面问题:体育游戏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框架不科学,教学模式存在思考误区等。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去进行改善,是目前高职高专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

3.1 重新界定体育游戏课程的教学目标

将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纳入到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体系中去,归根结底来讲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如果这样的教学目标在细化到体育游戏课程的时候,没能做到实事求是,科学规划的话,势必会使得体育游戏课程教学方向发生偏失。对于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来讲,应该积极从以下角度去进行思考:其一,立足社会职业人才体育素质的需求,确定体育课程建设的通识目标,以培养社复合型人才为教学出发点;其二,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多样化的拓展游戏,使得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体系得以巩固的同时,实现其体育锻炼能力的提升;其三,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增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体育游戏项目,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其四,突破以个体竞技为教学内容的传统意识,开发合作型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对此,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去深化学习体育游戏课程的基本理论,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去。

3.2 建立健全体育游戏课程教学内容框架

很多情况下,部分院校在将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纳入到体育教学过程的时候,依然以传统体育课程游戏的理念去引导,出现了很多伪游戏课程内容和形式,这与体育游戏课程建设的基本精神是相互违背的。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游戏课程教学,应该具备体育游戏性质和特点,并且兼备活动性的教学内容框架;充分体现出现代教育思想,能够以科学的手段为基础,进行合理创新和改革;应该具备明显的层次,使得内容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比如,在进行体育游戏课程设计的时候,不仅仅将体育学,体育技巧纳入其中,还应该将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纳入其中,也使得体育游戏教学内容展现出丰富性的特点。

3.3 构建体育游戏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

篇11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精品”,其“精”首先在于其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能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教学中能贯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其二在于其具有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注意追踪学科的前沿,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有科学先进、安排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课堂信息量丰富。其三在于精深的教学艺术,讲解生动通俗,详细得当,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言简意明,重点突出,富于逻辑性,教学上注意直观性与生动性。其四在于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课堂提问、学习讨论、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作业练习等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得当,注重因材施教。其五在于严格的教学管理,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其“品”就在于品牌和特色,具有独创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自己的“亮点”,而不是盲目地去模仿、克隆或抄袭。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创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有显著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水平及对学校发展产生的长远影响,是实现国家“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搞好精品课程建设,对提升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坚持不懈地健康、持续地搞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建设了数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后续建设不足仍是目前具有普遍性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高校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重要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理念的更新,精品课程建设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就某一门课程来讲,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或经历新老教师的交替才能完成。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成员构成应具有延续性、继承性和接力赛模式,把精品课程建设进行到底,善始善终,不得半途而废。

然而,在现实运作过程中,有的精品课程建设只是暂时的短期行为。在有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把精品课建设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忽略了精品课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和深远意义。具体体现在精品课申报程序简单、科研无要求或要求很低、梯队不完整或不合理、入选门槛较低。现实中发现,课件制作完毕,加上讲课录像资料,提交之后参加评比,评比之后,万事大吉。所谓的精品课程只是一个空壳,是一个“半拉子”工程。按照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文件精神,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化工程,这项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充实。它不是一节课,一个章节,也不仅仅限于一册书或一本教材。它应该是一门学问,或某个学科领域的完整论述与探索。它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技能、教学策略、学习方法等诸多因子的科学融合与凝练。

加强高校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重要性在于:第一,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众多课程中优势比较全面、特色比较明显的课程,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精品课程分别代表国省校三级层次的水平,某一层次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第二,精品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课程建设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不同的特色。精品课程强调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念和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学到前沿的东西。第三,精品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应通过阶段性验收和不断检查来保证课程的质量,让精品课程成为龙头课程,把学校整个课程建设都带动起来。

二、高校精品课程后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高校精品课程后续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建设”与“使用”脱节的问题。通常“建设”与“使用”很容易分离成“二张皮”,即“建设”是一回事而“使用”又是另外一回事。花了很多资金和费了很大的精力建成,但建成后的使用率很低,建而不用、束之高阁,造成建设资金与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高校精品课程建成后使用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品课程的一大痼疾是网络课程不容易与时俱进,内容陈旧老化的速度很快,不符合大学生的时新追求,这大概是目前我国所有的精品课程无论是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都存在的通病。主要表现为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不同,章节分布等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同,并且复习思考题、练习题、案例乃至于期末考试题的范围等内容也不尽相同。现在的学生都是比较现实的,既然网络课程对课堂学习和期末考试的作用不大,那么就不会花费时间去登录精品课程的网页。

第二,通常精品课程缺乏师生动态交流。精品课程的主要平台就是网页,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师生真正能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进行交流的机会还是极少。

第三,精品课程的建设通常是“重建轻用”、虎头蛇尾。通常是一建了之,缺乏后续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缺乏后续的资金投入,二是缺乏长期动态的网络课程内容更新的机制,三是缺乏对精品课程的长期动态的考核机制。总之,精品课程只有早期的建设机制,而没有后期的动态维护机制。

三、关于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对策措施

1、进一步树立动态精品意识。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各自的特色。教师要真正树立起动态精品意识,深刻领会精品课程的精神实质,不仅要吃透精品课程的内容,还要理解精品课程的动态设计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全面运用精品课程的设计方法,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既进行立项强化管理,又提倡、鼓励广大课程组教师自发、自主地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提升总体课程教学水平。形成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多头并进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格局。

2、要使精品课程的唯一平台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首先,网络课程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基本一致,其中关键在于二者要有统一的教材贯穿于一致。其次,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同网络课程动态地结合在一起,将形式做得丰富多彩。第三,要建立一个可供师生可以进行广泛讨论的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BBS平台作为学术问题讨论和交流的硬件平台;另一方面要激励专业任课教师能够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与问题经常登录网络课程,为学生答疑解惑。

3、要建立一个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长效机制。精品课程需要动态变化、与时俱进,需要及时补充本课程内最新的学术内容,这是一个较为困难的事情。第一,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从上到下要有一个长期建设的思想认识,而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规划和安排;第二,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后续资金的投入安排;第三,要安排专人来做内容动态更新的工作;第四,要建立精品课程长期建设的激励机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高,时间精力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成果见效慢,仅仅靠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加大精品课程建设的激励和奖励力度,要加大其在教学评优评先、经济效益甚至职称评审上的利益权重,保持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4、学校层面也应有一个定期的评估、检查与考核机制来保障精品课程的长期有效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立项评估、中期检查、结项审核和结项后跟踪评估的全过程评估机制,以始终保持精品课程的生机和活力。各高校在制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应根据本校当前的实际办学水平,在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框架的基础上,对各评估项目进行适当地具体细化,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同时,也可就现时状态下课程教师实际履行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效果实证材料等对考评项目进行扩充。要使评估项目和指标能在课程建设任务的明确与落实、精品课程评选与跟踪检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简单地套用国家的软性评估指标,会在校级精品课程的管理过程中,较难引导课程建设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努力的方向,在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和精品课程评选时也很难确立较为具体、客观、统一的参照标准。

参考文献

[1]仉志余,王建军.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22.

[2]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3.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80-02

校级重点课程是指在学校设置各本科专业中,专业办学水平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学校领先水平的课程。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院系要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合理的规划课程建设工作,以重点课程建设推动学校专业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一、重点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课程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目标与价值的主要载体。独立院校在课程建设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建成一批影响力大的优质课程资源,可以大范围的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良好氛围。这也是学校创立特色、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重要环节。教育部2003年文件《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亦为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商学院《国际经济法》重点课程建设为例,《国际经济法》作为教育部确定的法学高等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属于专业必修课,而且还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必考科目。本门课程以国际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涵盖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贸易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国际税收关系等,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经济活动愈加频繁,使国际经济法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显示了该门课程需要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重点课程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点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重点课程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对高等院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1)教学内容建设。这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国际经济法的实践需要和应用水平,体现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同时,根据本院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先进、适合的教学理念,就不可能有优秀的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课程建设就沦为空谈。《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体现为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建设中应紧紧围绕提高独立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在大篇幅、整个章节的理论教学中,深入浅出,内容安排上突出浅显易懂,点到为止,应多融入实训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上,突出实用,加强与已经建立良好关系的实习基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的业务合作,展开针对性的职业岗位模拟培训与实习。从而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商学院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国际经济法体系繁杂,内容丰富,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常常感觉知识覆盖面广而乱,整个学期后仍不能对课程体系有清晰的把握。对于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54课时/学期)完成教学,往往无法面面俱到。尽管该课程教材的章节不尽一致,但是课程体系基本是一致的,可将知识内容化整为零,从结构上划分合理的框架,从讲解内容上建立知识模块的联系,突出重点、难点,加强练习与讨论,既能分清主次顺序,又能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如此一来,学生通过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能清晰地理顺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纵向体系,并结合以往的知识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难点。

(2)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载体,重点课程建设需要有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重点课程建设,在不断积累经验与实践探索中,为课程的持续性建设注入新的能量,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教学督导、教学交流等环节,督促他们进行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其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充分发挥在实际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最后,主讲教师的“双师型”特征,要求授课教师除了富有激情、专业的讲解技能外,应积极地参加实训工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以达到“双师”素质。学院应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等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采用兼职或特聘方式将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到教学一线,组成重点课程教学团队,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教学方法的创新。重点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国际经济法内容庞杂,传统教学手段已无法将其全部演绎,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保障教学质量,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如VCD、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不仅能使平面、刻板的书本文字生动形象起来,而且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教师授“课”而非授“书”,如何将“静态”的教材讲授为“动态”的课程,不仅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上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还要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不断更新、提高与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造优质的教学条件。

国内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教材为中心,重在教师对学生“灌输”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概念。国际经济法的讲解如果停留于表面的概念与理论知识上,学生只会感觉乏味、生涩与厌倦,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教学效果。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吸引到课程教学中来,针对国际经济法各个模块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兴趣导向,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灌输”,以案例教学、主题讨论、诊所教学等为媒介,开展互动式教学,良好地引导学生由“被教、被考查”向“主动提问、主动思考”转型。

2.重点课程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独立院校重点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高水平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校级重点课程不能简单理解为学校独立规划的课程,它的发展仍需要国家、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供资源和组织协调,它与国家课程的发展处于相互依赖和互补的动态调适与优化关系之中。

(1)特色与全面的关系。课程建设既是各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亮点,也是各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但是仅把特色项目建设好还远远不够,应正确处理特色与教学整体工作的关系,要集中精力抓特色,统筹兼顾抓全面,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课程的带动效应。

(2)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重点课程负责人与参与建设的其他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负责人是课程建设中的关键人员之一,他需要有领导和管理技能,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科研能力。如果负责人缺乏研究经验,课程建设中有关科学的规范和管理就可能无法维持。课程建设团队应结构合理、来源多样。团队中应稳定发展一批核心成员,既能增进机构知识,又可促进课程的持续建设;适当的聘用(兼职或特聘)校外人员则可为课程建设提供最新的思想动态,也可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保证高校与更广泛的研究群体间有持续不断的交流。

(3)运行与发展的关系。重点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建设、整改、组织实施和评估验收四个阶段。为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必须建立一个连贯的课程管理运行体系和严格有效的研究发展系统。课程研究与发展系统对于课程的持续发展十分必要。其中,一个前沿、有创意的研究思路和一个指向教学实践领域的研究计划是核心要素。

三、重点课程向精品课程的跨越

精品课程是具有鲜明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是课程中的优秀代表,在课程建设中能够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的标准应当是重点课程建设的标杆,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重点课程到精品课程的显著变化,实现了课程数字化。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传并在规定的范围内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集、参考文献目录等上传至网,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推动了高校网络远程学习环境。在重点课程建设中,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现在各院校都在积极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独立院校要突出课程的特色,反映国际经济法在本校长期办学和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独特风格,而这种特色的形成在于创新。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应积极进行改革,才能体现本学科和学院的特色。

第一,要重视教学研究。湖南工业大学的张昌凡老师曾提出,“如果参加评审的课程中关于教学的学术研究论文很少,甚至是没有,就很难通过初级评审。”这反映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学习钻研、思考和研究的不足,会导致教师教学思路狭窄,没有引入新知识和新思路,对于无论是提高主讲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还是加强青年教师的梯队建设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应在课程建设中,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为创建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第二,要重视深化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职业素质为导向来指导教学改革;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最后是考核方式的改革,变封闭、单一式的考核为开放、多元素的考查,既能客观地反映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真实学习反馈结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度,逐步改变学生为考试而学、为学分而学的学习态度。

第三,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保护。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应具有共享性,让更广泛的人群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相关专业更多、更全面的交流。由于目前尚无合理的保障体系、制度,知识产权被侵害的现象屡禁不止,这又制约、减缓了重点课程向精品课程推进的步伐。

第四,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体系。重启动轻跟进,重建设轻维护,重数量轻质量无疑也阻碍了重点课程向精品课程的转变速度。学校作为中心指挥,应从课程建设的启动、进程、内容安排、评审、网络资源有效保护和后期维护等环节都予以全面的督导和支持。只有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将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独立院校课程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由重点课程建设入手,以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来推进具体工作,循序渐进完善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充分体现课程建设的价值所在,以此带动教学团队建设、自主教材的开发与编写、教学质量水平综合提高、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等多方面的建设与完善,从而使课程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凸显本院校“质量工程”的特色与亮点。

参考文献

1 何元贵.大学精品课程持续建设问题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1)

2 余巍巍、许俐俐.从重点课程到精品课程的跨越[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 李伟.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4)

4 宛立群.高职专业外语类精品课程建设中“三个度”问题的探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5 徐亮、翟丽玲等.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6)

6 黎荷芳、孙永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及有效利用问题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4)

篇13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5-01

我国幼儿园普遍实施园长负责制,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教学开展工作,其课程领导力的高低直接界定了一所幼儿园的办学质量。长期以来,幼儿园园长普遍对于课程领导力重视不足,由此导致在此方面其能力偏低,难以满足幼儿园优质高效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对于幼儿园教育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课程建设领导力,从而为园所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了每一个幼儿园管理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领导力

对于课程领导力的概念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园长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不仅仅承担着联系上级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纽带职责,同时在幼儿园的具体教学中,园长还要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责任,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教材以及课程设计,如何进行课程的选择与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的园长这一幼儿园的直接管理者,而园长的课程领导力的高低自然也就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幼儿园工作规程》对于园长在课程建设领导力方面的规定如下,园长应坚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统筹一切教学资源,科学制定并实施课程计划。园长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引导教师队伍实施课程计划,为教师实施课程创造一个和谐的、自由的、合作的教学氛围,从而将教师队伍凝聚在一起,实现课程教学有序推进。根据此项规程对于园长课程建设领导力的阐述,结合笔者自身的理解,本文将课程建设领导力的概念界定如下:课程建设领导力是指幼儿园管理者全面负责课程的选择、设计、实施、评价中,所具有的将课程教学各个主体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领导能力。

课程建设领导力是幼儿园园长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园长领导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来讲课程建设领导力是幼儿园园长贯穿于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的一种领导品质,课程建设领导力与其它的领导能力相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对于这些特征进行很好的认识,更有助于园长课程建设领导力的一个提升。一是课程建设领导力是课程专业知识、领导意志、领导行为的一个综合体,上述几个方面内容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影响到课程建设领导力水平;二是课程建设领导力的形成来源于行政权威以及专业权威,行政权威是指园长这一个职位所赋予的权利以及权利所带来的威严,专业权威是指其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专业能力所带来的认可以及尊重,如果没有专业权威的话,那么园长的课程建设领导力就会大打折扣;三是课程建设领导力是教师、家长、学生以及其它与课程建设相关的一切主体的合理,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园长一个人是难以推进课程建设的有效开展,需要园长通过有效措施来施加对这些主体的意志影响,从而获得合力。

二、提升课程建设领导力的具体路径

根据课程建设领导力的具体内涵以及特征,结合幼儿园园长在课程建设方面所承担的职责,本文认为要想有效的提升园长的课程建设领导力,促进幼儿园的高效发展,需要幼儿园园长在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提升自身的能力。

1.加强课程专业技术能力的建设

专业权威以及影响力是园长课程建设领导力的重要源泉,课程建设一般都涉及到设计、选择、实施、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方面都需要专业能力,在课程的规划方面,需要园长利用自己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进行统筹规划,在课程选择方面,需要园长来根据教学发展以及学校的实际来选择最合适的课程方案,在教学实施方面需要园长来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园长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园长应注意在上述几个方面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确保上述几个环节能够科学的推进,进而带来自己的专业权威以及影响力,为课程领导力建设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2.注重教师队伍领导力的锤炼

一所优质高效的幼儿园不在于这所幼儿园有多豪华,硬件设备有多好,给你更多的在于一支职业素养良好的教师队伍,在课程建设中,幼儿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对于园长来讲课程建设领导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锤炼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讲,幼儿园园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招聘具有良好胜任力的教师,在招聘中注意考察教师的胜任力,严把进口关,从进口层面来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针对幼儿教师的需要,综合采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的做法来提升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保持一个饱满的工作热情;三是培养教师的团体意识,让教师队伍和谐团结,在具体的教学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3.重点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

课程建设中需要与教师、家长、上级等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在课程的建设中园长作为负责人无时无刻不受到上述各个主体的影响,面对这些主体,园长应加强自身沟通能力的建设。调查发现,课程建设中大部分的阻力都来自于沟通不畅导致的各个主体处于一个信息的不对称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主体必然从最有利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行为的调整,从而阻碍课程建设的有序进行。园长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会与各个主体打交道,通过良好的沟通来使得各个主体处于一个信息对称的状态,为课程建设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幼儿园园长加强课程建设领导力是促进园所高效优质发展的必然需要,是顺应幼儿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幼儿园园长来说应树立危机意识,在认识到课程建设领导力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来加以改进,从而领导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