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存在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2003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
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推广,整个教育行业逐步开始以打造“精品课”的形式展示学科建设中的成果以及教学改革中关于学科的优秀教学技能。精品课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个教学单位展示本单位教学质量和形象的主要窗口和重要途径。
一、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开展精品课建设的过程中,精品课程的视频录像也随之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放。我们看到的精品课程所体现出的教学手段各式各样,知识层次有难有易,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从总的建设成效来看,通过精品课程的打造,激发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进而从教学上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精品课程建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问题依然还是存在的。从当前各个高校推出的精品课程现状来看,许多高校打造的精品课程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建设步伐缓慢。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前提就是有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从许多高校的现状来看,多年来连续使用某一教材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学材料和内容更新步伐缓慢。许多教材的建设依然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精品课程缺乏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上的创新性。精品课程内容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与科研结合不够紧密。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体现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建设时考虑到其成果的共享,这包括名师共享,也包括资料共享、智慧共享等方面。
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出路探讨
对于以上提出的当前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许多高校没有从观念上将课程改革形式下支撑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得以发展,没有将精品课程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要持续的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避免以上问题的继续出现,以下几个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转变大学教育的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大学不仅要一般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及追求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灵魂,大学教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以“创新”为首要理念。因此,从本质观上说,大学要确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大学只有培养使人的潜能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实施“知识创新”,才能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也正经历由知识载体向知识和认知载体转变。最主要的是,新时代里我们的教师、学校、学生这几个基本关系的定位要作调整。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学校的产品是服务,是教育的服务,学生是学校服务的顾客,服务的主体是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生是我们服务的主体,教学质量就是我们提供服务的质量。
2.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标准建设精品课程
对于精品课过去有的叫重点课,有的叫一类课,有的叫优秀课,发展到21世纪初,我们提出精品课程这个概念。从精品课程的本身来讲,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高职高专等三类高校,其打造的精品课程都应该能够展示出其必须的核心内容,即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清晰的知识结构。虽然不同的专业打造出的精品课程形式内容各异,不同的学校打造出的精品课程难度各异,但是,既然精品课程是当前各个教学单位教学精神面貌和教学水平的最高体现,也就应该与当前课程改革方向一致。从内容方面来讲,精品课程应该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以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为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并尽可能的涉及到前沿性的知识和观点。从教学方式方面来讲,精品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体现出当前课程改革的特征,即体现出科学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3.加强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其说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不如说是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一门课程有没有魅力,受不受学生欢迎,除了它的内容之外,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一门精品课程是每一位教师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人格的综合体现。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就是各个学校在组织精品课程时,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到人上面来,要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当前许多学校对精品课程的客观硬性指标过于看重,反而忽视了作为精品课程打造核心的教师本身的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并不单单是高学历,高职称,更重要的还是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理念和综合素质。
4.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形成资源和科研上的优势互补
最后,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尤其是在当前国家课程改革的形式下,精品课程建设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只有学校和教师都从观念上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才能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也才能持续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来。
参考文献:
[1]刘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旨在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第一期的正式启动。2003年,教育部正式《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2011年,教育部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 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序幕。这是自2003 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之后,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2007年,教育部还联合财政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迄今为止,教育部已评选出数千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内容覆盖理、工、农、医等33 个一级学科,并向所有高校乃至全社会免费开放,旨在“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历时之长、投入之大、立意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二、精品课程建设现存的问题
2003年以来,精品课程的申报、建设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品课程培育与申报规划缺失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合理规划――在精品课程建设规范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有计划地培育和申报建设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保障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优质性和竞争力。这也应该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反观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育和申报规划方面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学校教学研究和管理部门没有对这项工作做出必要的指引和合理规划,精品课程的申报仍处于原始的“自由申报”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削弱了高校课程在评审中的竞争力,更为严重的是导致课程建设出现很多的“无用功”,制约了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2.精品课程建设保障机制不到位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合理、优质、高效的建设机制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到位通常导致在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时,仓促上马,甚至形成整齐划一或配额式建设的局面,最终导致建设和应用不到位。精品课程建设缺乏政策支持,没有完善的长效机制不利于营造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良好氛围。
3.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管理不规范
贯彻实施项目管理的理念、策略和方法是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尤其在动态监测管理和评估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项目管理意识缺乏或项目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
4.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标准化程度不高
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方面缺乏标准化建设,重用性差,不同平台之间数据交换困难,资源更新率较低,部分课程网站连通性差,不能保证高品质的教学服务。
5.精品课程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应用不够
精品课程隐性知识主要指师生和教学群体环境两方面,前者主要指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风格、人格魅力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技能、创造能力等;后者是指师生的交往体验和学生的交互经验等。人们往往注重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系统化语言来加以表达和传递显性知识,而对于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诀窍等在内的隐性知识却比较忽视,结果导致学生难以从课程教学中获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恰恰是课程隐性知识之所在。
6.精品课程共享和服务不到位
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评审环节,不惜一切代价拿到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评上以后,由于缺乏课程共享的意识和应用的机制,再加上相关的教学服务不到位,导致“精品课程”成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孤岛,使用几率极低。这种现象明显违背了国家建设3000门精品课程的初衷,成为当前高校精品课程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总之,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基于网络载体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除了要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和课程论的角度考虑如何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远程学习心理和学习者远程学习需求,溶入自由、开放、共享的参与式学习文化和社会性网络交流理念,从网络传播、网络远程教育、网络文化等层面去指导将来高校精品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建设。
作者简介:赵伟,女,1986年出生,武警后勤学院训练部图书馆,馆员(资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配套的网络课程建设越来越引起更多的重视。在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中,也将网络环境作为教学条件评审之一,其评审要求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并能经常更新;运行机制良好;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1]。也就是说,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达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示范”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政策指引下,各高校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时,大都同步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丰富了课程资源,增添了课程教学手段,扩充了学员学习本课程及相关知识的途径,拓展了教学双方教学交流的渠道,为教员教学、学员学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大多数网络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不能给学员提供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将教材内容、教学课件以及试题库等移植到校园网络上,并没有将知识做到扩展。可以说,虽然各高校在网络课程的内容建设如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课件、试题库等都比较到位,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也积累了一系列的素材和经验,但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提高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增强其有效性,切实为学员提供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与资源平台,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高校网络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我们主要是从教学内容优化、辅助素材展示、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知识练习、疑难问题解答等几个模块着手,加强网络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拓展学员学习渠道,拓宽学员知识领域,增强学员学习效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课程建设者对网络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不够深入,对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理解的不够透彻,至今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网络课程的功能认识不够到位
网络课程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搭建的网络教学环境平台实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它与传统课程有着内涵与外延的必然联系。最初各高校提出建设网络课程时,只是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部分,没有真正的去研究有关网络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与规律,具体体现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弱化了网络课程的本质,就是简单的将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课件放在校园网络上,把网络课程简单的认作多媒体教材的网络版,把网络课程等同于电子教材、教学录像、试题库的综合体。实际上,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即不仅包括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等网络教学支撑环境[2]。如果仅以传统教学模式状态下的教学方式来设计网络课程,单纯地将“课件搬家”、“课堂搬家”或“教材搬家”,把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或“电子文档”等比较单一的表现形式,这只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翻版,结果只能是禁锢学员的思维,使网上的自主学习又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翻版。对网络课程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充分发挥网络课程教学的功能优势,使网络课程的根本功能得到最好的实现。
(二)网络课程建设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
虽然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时也费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时间,设计并开发了“讨论学习”、“辅导答疑”和“自我测试”等模块,但经调查发现,网络课程的整体应用状况不是很好,教学资源建成后,多数功能模块仅被作为一种摆设,而并未能真正利用起来。可以说,目前是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应用,实际应用与课程建设严重脱节。由于各高校在对精品课程进行评审时,将是否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进行考查,这就导致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为了完成课程建设的任务,过多关注了网络课程建设的有无,而忽视了网络课程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使得网络课程成为了重点课程建设的一个摆设,极少投入使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二、网络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判断网络课程建设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是看其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是指学员在网络课程学习中有效地、满意地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它是以教学目标、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要求为依据,以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为目的,对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功效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3]。提高有效性是改进教学策略的着手点,是网络课程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因此为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质量,应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网络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其有效性不仅受到投入的精力和重视程度的制约,而且还受到一些课程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影响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于:
(1)教师因素。目前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大都是作为精品课程配套部分来开发的,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精力主要放在了精品课程建设上,而忽视了对网络课程的有效设计、开发,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除此之外,个别网络课程建设者对网络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精力不够,只是想办法完成建设任务,并没有真正的思考如何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提高学员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2)学员因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网络课程学习的评估没有建立相关的标准,教师只是将一些试题库、课程前沿知识放在网络平台上,吸引学员的“点击量”,学员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在课程考核上得不到体现。换而言之,现在没有任何激励措施,引导学员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再加上网络课程学习需要占用一定的业余时间,使部分学员主动放弃了网络课程的学习。另外,由于网络上各种资源丰富,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要有一定的自我监控与调整能力,要自觉保证学习时间。(3)课程因素。课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会影响学员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是否满足学员的需要,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表现形式都影响学员参与网络课程的热情。
三、提高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质量的举措
笔者在所属高校进行网络课程评审的过程中发现,网络课程建设的质量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网络课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学员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也拓展了相应的学科知识,通过网络电子教材、试题库等有效的解决了学员课堂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但通过对部分学员的调研发现,他们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还不是很高,对部分网络课程提供的素材不是十分满意。这就反映了我们在网络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要想改善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提高网络课程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清楚网络课程有效性的评估标准[4],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把网络课程建设的更好。目前,笔者所在高校也出台了网络课程建设评审标准,从教学性、可用性和技术性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评估办法。为了进一步改善网络课程建设质量,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网络课程有效性的内涵[5],结合实际在建设网络课程中的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一是要提高教师对评估标准的理解和认识。
在现有评估标准的基础上,添加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员评价三方面的有效性评估内容。在教学目标有效性评估上,要把价值性、可操作性以及可用性考虑进去,考察教学目标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教学方针、紧扣课程标准,是否清晰、具体、可操作,是否适合学员学习或发展需要,促进其个体性、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环境评估上,主要考察功能完整性、操作方便性和技术成熟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好的网络课程应具备教学资源的、上传与下载等功能,具有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设计提供网上自测、考试评价板块;同时,在操作方便性上,应当考察所建课程导航是否清晰、明确,操作是否简单易用;另外,在技术成熟性上,主要检查运行是否稳定、兼容性好不好这两个项目。在网络课程有效性评估中,权重分值最重的应当是学员评价,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网络课程是否有效的真正评判者。只有建设完善的网络课程才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才能更好的发挥网络课程的功效。所以,在验收网络课程时,必须将学员评价引入到考察体系中,将他们的评价作为对网络课程评估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促使我们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充分考虑学员因素,以学员为本,才能激发、引导学员对网络课程的兴趣,提高课程的有效性。至于其它的评估项目,可以继续沿用当前的评价体系。
二是建构有效的教学交互平台,让学员在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交互活动中,注重挖掘课程资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成分,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整合技术,用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三是建设丰富的课程内容,使教学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组织更加策略化。网络课程建设不能狭隘地局限在电子教材、教学录像以及试题库等内容上,要想方设法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法,根据教学内容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力求利用表现形式的新颖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其积极性。
四是根据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建立优质的学习资源。在重视教学内容呈现的基础上,把握住网络教学环境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互动性强的特点,把媒体素材、网络试题库、网络课件、授课录像、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文献资料等融入到网络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我院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出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课程开发质量和应用效果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因此功能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网络教学的全面开展。
针对笔者所在院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在课程建设中的思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相信这些措施的施行,必将使我院网络课程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为兄弟院校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总之,改善网络课程建设质量,提高利用效率,让网络课程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不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附属品,值得每一个课程建设者深思。
[参考文献]
[1]教高司.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7)[DB].省略.
[2]张琼,谢凌凌.网络课程中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念、机制和理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5(07)
[3]王昭君,陈伟杰.网络课程的有效性设计要素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03)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经过教育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三轮评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已经在全国各高职院校基本建立起来,有力地推进了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组、教学方法的变革与设计、教学条件的配套与运用,以及教材的创新与开发等。目前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还存在以下问题:
1、工学结合处于比较表层的状态,工学两方面还没有达到有机的实质性结合
工学结合的理念现在可以说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但如何结合,不少教师仍感到比较茫然,结果在一些专业的教学中,仍然理论课是理论课,实践课是实践课,两者缺乏有机结合,未能形成真正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一些专业的课程体系实际上仍然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无法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
2、课程体系未能很好实现“四个对接”
即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用人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对接,工作任务与岗位任职要求对接,核心课程与资格考证对接。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时,应当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深入调研,对人才能力规格结构进行认真分析,应当请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专家真正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中来,应当按“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实践专家研讨―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课程―确定课程难易度―形成课程名称―排成序列”的程序来进行课程的设计。但实际上,现在一些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并没有下这样一番深入细致的功夫,调研工作停留在比较表层的状态,行业企业专家对课程教学的参与,也只表现在上一些课,带学生做一些实训,并没有真正深入参与到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去。
3、课程目标定位不准
不少专业课程的目标定位缺乏针对性,基本都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至于目标具体在哪个行业、哪个方面,没有针对性,很宽泛,很笼统。
也有一些专业的课程定位过高,很难达到。如园林技术专业的证书要求有16个,其中9个是高级证书。建筑工程专业的目标中甚至列入了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而这些高级证书的获取有明确工作年限要求,学生毕业时很难获得。
4、课程体系各模块的组成比较混乱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拓展四个模块,但这几个模块,尤其是基本素质模块,在比例和课时总量等方面并不统一,如各专业开设的《公共英语》,有的是144节、有的是126节、有的是120节;《高等数学》有的专业开设60节,有的专业开设120节、有的专业开设144节。课程的进程和顺序安排也不一致,相近的课程还存在重复开设问题。
5、未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地位
在课程体系各模块中,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处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地位,属专业核心课程,但有些专业在本模块中开设的多属理论性课程,有些专业在其中设置的是一些概论性基础课程,还有的专业本模块占总学时太少,在学时上和内容上都没有充分突出能力本位这一主线。
二、解决对策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立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信在其他一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为了深化高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1、要深入调研,广泛学习,真正了解和熟悉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工作要求
高职课程改革出现以上问题,主要的原因是课程体系设计的源头不清。不少专业并没有真正深入细致地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对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工作要求没有真正深入了解。由于调研不够深入,提炼的典型工作任务不够典型,无法很好做学习领域转化,表现不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造成课程设置偏重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成了一种搭配和装饰,形成两张皮,没有真正实现实质性工学结合,即使有这种提法也仅仅成了一种文字表述。
所以,解决目前高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本上需要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者真正深入行业企业做踏踏实实的调研工作,真正了解和熟悉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工作要求,从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课程。同时,也需要校企合作,经常请行业企业的专家真正参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论证、开发和设计。
2、要培养一支真正了解和熟悉行业企业“双师”队伍并建立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工程制图与CAD》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近年来,《工程制图与CAD》课堂教学课时越来越少,学生单靠课堂教学很难掌握这门课程的所有知识,如果学生自学这门课程难度也较大,而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建设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学习,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也可避免学生无法完成自学。但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几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分析来看,《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其他很多课程都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网络课程资源就是一个摆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解决这类问题有利于提高课程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1 网络支撑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课程网络资源开发的媒介就是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平台也是课程网络资源开发的成果之一。网络资源平台开发要保证网络资源的建设有成效,因此网络资源平台的开发要符合软件开发流程。
1.1 网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注重评审结果,没有为实际利用考虑,在制作网络资源时,片面强调教学内容,仅把教材内容电子化组合、堆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容重组和深层的构建,忽略了网络支撑环境的创建。我们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没有发挥网络平台和先进技术的优势,仅仅将网络课程设计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平台,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促进学习、帮助交流以及实现各种教学活动的网络支撑平台,没能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发挥人人交互、人网交互的网络学习环境,因此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网络学习带来了困难。这种重内容轻环境的设计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行为的形成。现如今很多的课程网络资源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多门院级精品课程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没有网络支撑环境的网络课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或者说不是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
1.2 完善网络支撑环境可采取的措施
网络课程是针对某门学科而言,而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方法,因此在网络课程的支撑环境设计中需要严格的把握设计的合理性,不能凭借主观想象,随意发挥,一定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假如网络课程能像网络游戏一样吸引大量的用户群,这样人们也不会痛斥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玩网络游戏了。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所制作的网络课程资源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其实网络课程的设计缺少的就是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网络环境,缺少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学习情境,教师在制作网络课程时忽略了这些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我们应尤其注意情境设计的比例,弥补网络支撑环境的缺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设计网络支撑环境时,首先要将学生对网络学习环境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学生考虑,避免技术作秀。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注重师生双方面交互的支撑环境,互动是网络课程的生命线,网络支撑环境的创建要建立在交互的基础上。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从掌握知识、拥有知识转变到应用知识、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让知识产生价值。
2 网络资源平台学习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网络资源平台应用的重要工具就是学习支持系统,学生应用网络学习需要有强大的学习支持系统来支撑,教师应用网络教学,也要求学习支持系统的不断完善。
2.1 学习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时在文件阅读、资源下载权限、搜索等方面遇到困难,且绝大部分学生希望建立一个虚拟学习社区,可以经常通过虚拟学习社区跟老师进行交流。
2.2 学习支持系统的改进措施
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具有周期性,可以相继上传各种格式的文件阅读器供学生下载、制定一些网络资源平台使用指南、逐步开放资源的下载权限等等。另外鼓励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尝试网络教学,积极参与到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应用水平。
3 网络资源平台评价机制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网络资源平台的质量保障依赖有效的评价机制,应将形成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实施多元评价。
3.1 网络资源平台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评审基本都是学校教务部门或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利用精品课程网站在线评审,通过调查,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精品课程质量优于普通课程,并有部分学生认为精品课程略逊于普通课程,原因是精品课程是为建设而建设,并没有实际应用。
2001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21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国学者陈学飞教授(2002)曾经提到郭高等教育国际化指的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陈俊森(2008)也在《大学日语教育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也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走综合化的道路,转变传统的能力培养观念,要真正实行综合运用能力的均衡发展。
因此,日语教学体系建设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本国的教育理念,走国际化路线,将国际化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入到课程体现建设中去,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国际化日语应用型人才。
一、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进行国际化日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都在《大纲》方针的指引下,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提出了各种改革措施,但大多侧重于教材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脱离实际
课程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的具体反映,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灵魂。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和方针的指导下,各高校日语专业认真研读大纲要求,纷纷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定位的课程目标。但是,有的课程目标过于完美缺乏可行性,如:“要培养具有高水平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级日语人才”,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标中所体现的培养需求是很难的。而且对于“高水平”、“较好地”、“比较全面”等词语的界定也有待考究。此外,有的课程目标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的课程目标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过于陈旧
课程国际化要求课程内容的国际化。首先,在教材使用方面,由于购买和印刷的难度,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所用日语教材为国内出版的教材,而且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没有更新过的老教材。这样的教材提供的内容一定是陈旧的,不能实现国际化教育的目标。其次,日语基础课程基本都是小班授课,很难实现每次课都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也仅局限于黑板和录音机,这样呈现出来的知识枯燥乏味,使学生对日语学习失去兴趣,不能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日本文化,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谈。正所谓,一个学科如果只是体现本国经验,而排斥其他国家的经验,就是欺骗学生,反映出一种愚蠢的沙文主义。
二、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在建设日语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的原则。首先,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国际化背景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主线,一切课程都要服务于这一宗旨。其次,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阶段性原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逐渐展开。再次,课程体系建设要具有关联性,避免重复教学与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
(一)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日语课程国际化要求确立国际化的课程目标。在国际化日语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国际精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人才。因此,笔者认为日语课程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下去,除了牢固掌握本国文化外,还应该对日本及各国文化和传统加深理解,要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第二,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懂得跨文化交际的规则和技巧;第三,要求学生掌握至少一门专业知识(如:会计、旅游、物流等);第四,要能够运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进行日常的沟通与交流。
(二)优化课程内容
日语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落实,还应该体现在优化课程内容上。课程内容国际化包括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国际化。
1. 教材选择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46-02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通过通识教育开阔视野,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对人生与社会进行反思,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的基本途径,本文针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
通识教育理念具体落实在通识教育课程上,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那么什么样的课程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ACC建议高校课程要包括以下九种基础技能: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理解数据的能力;历史意识;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价值判断;艺术鉴赏能力;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深入学习的能力[1]。总之,大学生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优化自身的素质,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克服过分偏重专业教育的弊端,近几年来,我国有许多一流大学已经开始进行通识教育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由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三大部分构成[2]。笔者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三方面来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准,目标不明
目前,随着人才供求机制的影响,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在高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更多的是培养具有某种技能的人才。这种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的观念,致使通识教育被看做专业教育的补充,而且事实上处于“配角”的位置。由于定位不准,导致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特别是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描述比较笼统,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等。进而,导致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之间缺乏统一的教育理念来贯穿整个通识教育过程。
(二)课程内容杂乱,设置随意性较大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繁琐,部分高校将通识教育理解为各个方面的“大杂烩”,虽然课程丰富多样,提高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的灵活性,但是课程内容过于杂乱,缺乏系统性。而且,有些高校没有理解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依然按照过去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组织,即把专业课程降低要求后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忽略了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及学生的可接受性,这对于训练非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此外,设置随意性较大,课程过于集中在某一个领域,如有些人文社科类的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计算机、外语、人文(包括社会发展史、思想史、科技史、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内容)方面,但是自然科学方面却未涉及,相应的理工科类型的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重自然科学轻人文。教师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方面的比例不合理,因人设课可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必然会产生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课的错误认识。
(三)课程实施形式单一,实效性很差
目前,通识教育的实施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随着高校扩招,师资缺乏,传统的大班授课成为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进行互动及讨论,阻碍了他们对共同知识领域的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而且更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差主要表现在“形式大于实践”,开课教师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工作量,学生也仅仅为了混学分,把通识教育的选修课当成选“休”课,教学偏向于“概论”或“漫谈”。尽管有些大学除了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开设一些讲座、学术报告来增加一些通识课程的实施方式,但是学生总是充当听众,接受教师或者学者咀嚼过的东西而自身缺乏对经典的领悟,因而也很难把握经典的精髓,理解经典背后的文化。
三、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念
1.认识上,对网络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不够准确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许多高校和课程负责人仅仅将网络建设看成是精品课程的申报条件、手段或方法,课程网络建设只是课堂教学的翻版,将主讲教师、教材、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录像等挂在网站上,就认为是建成了精品课程网络,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促进课程教学。还有一些课程负责人,盲目追求技术,以网站建设取代课程内涵建设,精美的网站背后却没有精品的课程内涵来充实,其实质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2.实践上,网络建设与课程建设相脱节
当前许多高校的课程建设都存在与网络建设相脱节的问题。一方面,有些课程师资队伍雄厚,但对网络教学涉足较少,或者没有开展网络教学,因而网上资源的丰富性和师生交流的交互性得不到保证,制约其向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申报和评选。另一方面,有些课程却片面追求网络建设,忽视内涵建设,弄虚作假“制造”精品课程。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精品课程的要求,不惜成本,请专门的人员设计制作网页,专业的人员制作课件,将没有主讲该课程的教师也拉进主讲教师的行列,然而,课程精美的网页和丰富的资源背后却难以掩盖内涵的贫乏和过于追求功利的痕迹,这样的课程难以称之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也不能从中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此外,网站的设计和课程建设相脱节。大部分课程负责人及教师队伍的主要成员都不太了解网站的开发技术,网站的设计和资源的更新难以摆脱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不能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随时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专业人员设计的网页在形式等方面也往往难以和课程的内涵协调统一。
3.管理上,缺乏完善的检查和评价机制
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管理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检查和评价机制。表现在评审时,仅仅以是否建成独立的课程网站作为评审的条件,而对网站的具体内容缺乏细致的考查,对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教学双方的交互性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过程管理中,没有定期的检查机制,不经常检查课程资源是否更新,网络运行是否畅通,导致许多精品课程评上了多年,网络建设却还是停留在申报时的水平上。此外,许多高校没有建立课程评估验收制度,同等级别的精品课程,在给予一定的经费启动建设后,后续课程的建设一般都由课程团队自己负责。在网络平台管理上,有些学校没有搭建统一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各课程团队自己建设自己的课程网站,分别挂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没有专门的人员对课程网络进行维护,造成许多精品课程网站维护不力,出现病毒攻击、无法链接等诸多问题。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正确认识网络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是精品课程建设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网络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作用和地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作为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先期启动的四大项目之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不仅要造就一批具有一流教学质量的课程精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精品”的“共享”来提升精品课程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在价值。而实现精品课程的共享,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应用网络技术构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共享和远程的优势,使优秀资源通过网络传向各地,使校内学生以及校外学习者都能通过网络共享优秀资源。
其次,网络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是精品课程自身的重要展示,它有利于对课程内容进行多方法、多手段、多角度的讲解,丰富了教学手段;它能将实例更多地带入课堂,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网络,精品课程要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最后,网络是评价精品课程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对精品课程教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的说明中明确指出精品课程要“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该指导思想在《指标》中体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条件”两个一级指标两个重要的观测点:网络教学环境和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教育部修订后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中还增加了这两个观测点的权重。网络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评价手段,它不仅是评审精品课程的重要方式,还有利于实现针对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的精品课程,根据学科领域的性质和特点,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专家、同行、学生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评价体系。
2.加强课程建设,开展网络教学活动
精品课程的核心是“精品”和“共享”,旨在将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引向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精品课程网络建设不仅要求保证资源的丰富性,还要密切关注课程教学的活动及其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关系等主要环节,要将这些教学环节在网络中有具体的体现。通过网络开展视频授课、自主学习、答疑、讨论、作业、测试等教学活动,是当前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必然途径。这种建立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多向交流,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督促老师不断拓宽知识的宽度,挖掘知识的深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通过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开展网络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进行各种学习和操作,学生成为探究知识的主动发现者,这不仅会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效率,而且能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灵感。这样,才真正实现了课程内涵建设和网络建设的相统一。
3.实现课程的网络管理,加强课程评估与检查
首先,学校要构建一个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将全校所有网络课程都放置在这个平台上。通过使用统一的在线网络集成工具,支持教师网上备课,自行创建课程目录;支持教师随时随地修改和更新、维护课程内容,及时精品课程的动态信息,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支持用户分组管理、账户权限管理,实现网络教学管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精品课程的制作难度,提高了课程开发效率。使教师从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基本独立地完成精品课程的开发工作和后期更新工作。
(1)未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对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即把实验教学视为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对实验室工作的认识仍然只停留在文件写的重要,口头讲的重要,实际行动不重要的层面上,对实验室的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仍然把实验室看成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有时间就做,没有时间就不做,或者停留在讲述实验这一环节上,教师往往把实验的重要之处当作课本中的重点内容来讲述,失去了“实验通过实际动手来验证科学理论的本质”。
(2)对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循不依。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损坏实验器材不能得到及时赔偿,损坏大型仪器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尽其职,使实验器材的使用、损坏得不到及时记录。
(3)实验室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很多学校认为实验室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很多年轻教师忙于追求课程教学的形式,实验室成了“老、弱、病、残”及家属的安置所,这些人员由于年龄、精力、知识等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4)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不充分。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等的限制,没有足够资金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或者事先没有对任课教师或技术人员培训,没有经过充分的考察,造成购置仪器规格偏大或偏小,不仅给采购工作造成困难,还浪费了资金,同时使实验教学更难开展,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5)实验药品管理不到位,浪费较大。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药品分类不当,对所要进行的实验药品计量不能准确掌握,造成发放实验药品过量、超量。对学生要求不到位,没有讲清药品用量,使得学生乱加、乱倒、或拿出实验室,这样不仅造成药品浪费,还有安全隐患。
(6)实验室封闭,有名无实。多数农村中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由非专业人员承担,对实验内容不熟悉,或者害怕浪费实验药品、损坏实验仪器,因而以学生的安全为名,把实验室变为学生的“禁地”,致使其变得有名无实。
二、解决实验室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1)充分认识实验室的重要性。在当前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要开适量的实验,如高中生物选修1中主要以实验为主,因而实验室建设肩负着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优秀中学生的使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应分隔出来,由教学直属领导牵头,专人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实验室人员的定岗、考核、培训制度,做到先培训再管理,建立监督机制,填好器材使用记录,做好档案归类工作。对于管理出色、故障率低、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不遵守规章制度,造成设备损失的将严厉惩罚,做到赏罚分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019-03
《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该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为主,与学生习惯的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一对多”的授课方式有很大差异。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求学生改变学习习惯,转换角色,变为学习的中心体,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并能积极与人交流、讨论。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通过简单功能的建筑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一、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处于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理论学习的初级阶段,也处于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指导教学模式的适应期,因此低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前松后紧”的现象普遍存在
习惯了“一对多”授课方式的低年级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课堂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建筑设计》“一对一”的授课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学习习惯的调整和适应过程中,低年级学生课后的时间安排往往不合理,缺少足够的课后自学和思考过程,无法按教师要求的进度完成相关任务。课堂上,大多学生因不想暴露自己进度落后的问题,而不愿意与教师交流和讨论,致使教师上课无的放矢,影响教学指导效果,最终导致课程设计进度的拖延,学生后期交图不得不熬夜受累。面对这样的学习压力,低年级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师生间存在交流沟通障碍
师生间良好的交流是保证低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往往形成以下几个影响课堂指导教学效果的障碍:第一,由于尚未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低年级学生不懂得系统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建筑理念,语言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第二,由于长期处在教师一言堂的环境中,低年级学生习惯被动地、安静地接受知识,对建筑设计课上教师给予的改进意见只会一味接受,不敢提出质疑,甚至一声不吭,毫无回应,以为这样才是安静听讲的好学生。以上问题,使得教师无法准确判断学生对课堂指导的理解和领悟程度,而只能按照经验重复强调关键性问题,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尖子生”的脱颖而出。
3.同学间专业交流欲望不强
建筑学专业学生间的专业交流能碰撞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而且同龄间积极的交流和对比也能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学生建筑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但低年级学生中以下现象屡见不鲜:第一,由于专业知识面窄,他们往往对建筑作品缺乏感悟,不会进行作品分析,甚至不敢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因此,同龄间甚至同班同学间往往缺少专业交流,“闭门造车”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二,悟性高的学生担心被其他同学模仿,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4.查阅资料的自学能力较弱
建筑学的艺术性、社会性和技术性要求学生应具备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除了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外,互联网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电子书籍、图片或资料。虽然高校图书馆均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资源库的使用培训,但因可多人共享的电子数据库资料多是文字形式的理论文献,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兴趣的培养,而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的印刷精美的纸质图片书籍却受数量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多人共享。因此,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求助互联网的图片资料。然而,互联网资料繁杂且良莠不齐,低年级学生在缺乏对优劣和美丑的判断能力的情况下,或者无法收集到教师所推荐的优秀作品的详实资料,往往断章取义地理解作品;或者因作品资料品位不高甚至恶俗,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也极其不利。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上述问题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密切相关,若熟视无睹,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将面对更多的困难,甚至不能适应将来设计院工作的要求,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一对一”的解决学生设计方案的层次上,不仅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还要更合理、灵活地组织安排课堂教学,更应指导学生拟定课后的学习计划。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些建议。
1.提倡1:1和1+1的时间计划
所谓“1:1的时间计划”,就是要求学生课后至少应安排与课堂等量的自学和思考时间,或者用于学习相关建筑规范,或者用于推敲工作模型,或者进行建筑构思,等等。“1+1的时间计划”,就是要求学生除完成建筑设计作业外,还应保证足够的课后阅读时间,每周的课后阅读时间应该相当于课堂和课后用于建筑设计作业上的时间总和。积极提倡上述的时间计划,既有助于确保学生及时完成设计任务,避免临时突击造成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又能对学生灌输学习主体意识,培养独立自学习惯。当然,要求学生按上述时间计划安排课余时间,反复提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投入精力,认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敦促他们的设计进度,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2.以问题为驱动,授之以渔
教师按设计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问题,并传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收集和分析资料,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以设计初期的基地分析为例,教师应先介绍设计工作必须关注的若干基地环境要素,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以及通过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传授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预设的若干问题,如课程作业的基地入口和基地道路的设置,建筑的占位与布局等。学生在掌握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后,在新的情景下展开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尝试各种设计的可能性,在独立思考中体会探索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思考的意识。
3.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师首先应向学生强调: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调动他们与人交流的热情和课堂发言讨论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应视教学实际和进度灵活安排课堂小讨论,包括:分组讨论和个人发言。教师参与分组讨论并给与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尤其是不爱发言的个别学生。个人发言,即:个人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的发言,发言者压力更大,应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轮流参与,使每位学生都能受到这种训练。个人发言适用于小组代表介绍本组讨论结果或小组协作成果,也适用于学生个人设计方案的解说,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全班学生提问或讨论个人的设计方案,并给与点评。该过程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学生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同时也让对交流有所保留的学生意识到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益处,全面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热情。
4.促进同年级及年级间的交流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同年级学生和高、低年级间学生交流的机会。可举办年级设计作品展或年级座谈会,并邀请活跃的高年级学生参加,介绍学习经验,充分利用和发挥同龄人强大的带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的兴趣。以查阅资料为例,教师可以邀请高年级的优等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从介绍资料阅读,到创意萌芽介绍,最后到作品定稿的全过程,使低年级学生认识到阅读是创意和设计的源泉。教师可进一步推荐专业的建筑网站、论坛和书籍,还可以大师名作为例,现场演示搜寻全面详实的作品资料的方法和过程。
另外,促进高低年级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为个别低年级的优等生建立更多的专业交流渠道,发挥其在本年级的带头作用。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建筑设计》是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紧密接轨的课程,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形成的不良习惯、方法将严重影响其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总结《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各种不良表现、分析并及时调整修正教学教法,是极其必要的,笔者对低年级教学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和经验总结,希望有助于改善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露.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6.
[2]邢燕,张驰.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10).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全部课程的总和称之为该专业课程体系,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义。专业课程体系比单独的一门课程更加重要,因为它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全局性”问题。 当前的现状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多数是从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照搬过来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显著差异,它培养的是“做事”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宣传组织和营销管理能力,这与本科院校中要求的学科体系构架能力、大型营销项目设计能力、逻辑推导能力、抽象演绎等能力有很大区别。既然培养目标不同,那么高职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不应该相同。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应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应以营销任务和营销项目为主要载体。学生应该成为课程实施和教学评价的主体,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做到“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 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群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课程、选修课程、拓展课程等几十门课程之间是一定有逻辑结构的,而不是随意拼凑,胡乱搭配的。既不能根据师资条件决定课程开设,也不能根据实习实训等教学条件来决定课程的开设,而应在对企业、行业、专业、毕业生等充分调研基础上,运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对所有课程进行策划和设计,组织团队,积极研究国家、省、市职业教育文件,以前沿的职业教育理念做引导,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纵横整合,彻底改造或者是重新构架,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局的高度必须要做的一件很迫切的事情。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课程体系无法真实地反映高职教育的特点,难以实现专业培养的目标,严重制约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反映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亟待出台。笔者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多年,并参与山东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职教观念引导
专业教学管理者和主要任课教师缺乏对国家、省、市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对产业需求把握不准确,对生产过程缺乏了解,对现代学徒制等新的培养方式缺乏认识。职业能力导向、工作过程中导向、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等重要关键的职教指导原则缺乏重视,仅凭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对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罗列和增减,无法开发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缺乏对学情的判断,对学生的认识规律把握不准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但是动手能力强,学习兴趣需要培养和调动,这是一个重要而基础的学情。原专业课程体系管理者对建构主义学习观和行动导向教学缺乏整体认识,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
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按知识本身的逻辑进行安排,而不是尊重由微观到宏观,由个案到一般,由感性至理性的认知规律,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只是概念和理论的位移。
(三)管理者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缺乏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结构的视野和魄力
囿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只见课程不见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和整体优化,删减课程随意性大,课程管理者求安求稳、缺乏整合原有课程体系的魄力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囿于课本,缺乏高质量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
根据图书市场上课本供应情况来修订课程体系,缺乏对能力目标主导地位的认识。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和顺序来教学,职业能力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被抛之脑后。
(五)因人或因教学条件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科学分类,过于强调师资和教学条件等客观情况,开了不该开的课,缺了不该缺的课,甚至有的院校为了教学管理方便,长期不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做不到与时俱进。
(六)实践教学体系缺位
没有意识到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极端重要性。要么就是没有单独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要么就是在专业群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未设置足够的实践课时,导致理论和实践的割裂,“教、学、做”的人为分离。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设计建议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以新的职教理念为指导,运用区别于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思维和路径,建设符合高职特色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有清晰的定位,不能与本科院校比“科研能力”,不能与中职学生比“基本操作技能”,也不能与短期培养班比考试分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突出职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以临沂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经济、管理、法律等基础知识,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终端推销、渠道销售、客户服务、网络营销,市场分析和预测、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职业能力,面向临沂及周边的经贸公司、医药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商务行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销售部、市场部、客服部等部门,能从事销售、营销、客户服务工作和自主创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创造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既不进行毫无实际意义的“增增删删”,也不进行有所保留的“修修补补”。勇敢的打破原有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公共课―专业核心课程”的“三段式知识体系结构”,从营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构建“三平台+三模块”的课程体系。三平台为“公共课程平台、专业群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三模块”为专业方向课模块、选修专业课模块(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拓展学分模块(含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课外学分)。同时,专业课程体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共同支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专业课程体系目标的重点是能力培养体系。使学生通过完成某个营销项目或任务,综合运用营销知识,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做某单项或综合的营销职业工作。
(四)专业课程的学习模式是“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在做事中学做人”,而不是现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先讲后练,先学后做”。
(五)采用“开放式”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式,为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营销职业能力进行有效的迁移,也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造时,从调研到实施都要有开放的心态,全程引入企业、行业专家,校企双方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改造任务。
(六)“有计划、有布置、有调度、有执行”地改造专业课程体系,分阶段,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造工作。
1、为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中长期规划,同时也为专业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行业、企业和专业调研。行业调研可了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企业调研可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要求。企业调研可为我们改造课程提供对比参考。以上调研还可以对企业的功能和结构、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阶段。精心设计市场营销专业整体和单元教学项目,以这些核心教学项目为抓手,采用“整体―局部―整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专业课程体系精确描述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的能力、知识、情感目标;明确了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占比,合理安排并进行了大型综合营销实践项目的设计。对新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检验和验收,将人才培养特色凝炼于教学文件当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各地区、各名校的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高效、民主、和谐的理想课堂正在逐步构建,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不断提高。笔者通过对我区初中部分学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调查,发现我们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取得的成就
(一)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各校通过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彻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演讲、做游戏、做表演、拼图、画图,开展竞赛。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生命场,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主要是讲解或者勾画知识要点,而学生只是听课、做题、死记硬背。这样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说话,甚至有的学生公然睡觉。高效课堂倡导独学、对学、群学、预习、展示、评价等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高效课堂的主要载体是小组合作学习,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学习和学习评价。各个组员各负其责,互相协作,共同学习,学生根本没有打瞌睡的时间。为了本组优胜,优秀的学生竭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学习差的同学也会努力拼搏,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就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脸上也有了灿烂的微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实践,教师提升了教学和教研水平,进一步确立了新课程理念。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教师的课堂角色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了,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新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经常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等活动,教师课前说课、课中听课、课后评课反思,尤其在评课过程中不仅反思自己的课,而且也反思别人的课,注重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意义,增长了见识和经验,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理念和素养。
二、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一)部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够科学完善
为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学校都构建了自己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但由于矫枉过正,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点拨精讲,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广泛涉猎各校、各地区高效课堂建设的有关理论,不断完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准确把握主体和主导的关系,使之更科学、更合理。
(二)课堂时间紧张
1.很多学校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建设高效课堂的,但是部分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内容太多、难度大、不会取舍、删繁就简。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导学案,做到内容繁简适当,难易适度。
2.没有做到“精讲”。有的教师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也讲解,甚至重复学生讲清楚的内容,总担心学生掌握不够。因此,教师要认真倾听、观察学生的讨论发言,打好精讲的腹稿。精讲一定要突出一个“精”字,重在点拨;学生讲清楚的内容也不要重复,这样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自主预习、拓展延伸,反馈检测等环节处理不当。所以,如果教材内容太多,可以灵活的处理有关教学环节。如对“自主预习、检查”“反馈检测”两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分别在课前、课后分组完成;归纳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来做。
(三)主体与主导关系处理不当
教师的新课程标准理念贯彻不到位。有些教师新课程标准学习了,新理念也确立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总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不放心,生怕一个知识点没讲透,喜欢多讲,这样就侵占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时间。有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矫枉过正,上课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却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忽视精讲点拨,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学生是主体,但是由于缺乏教师的点拨精讲,教学效益又受到了影响。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并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讨论情况确定哪些内容该讲、那些内容不该讲,准确把握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四)课堂评价不够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引言
PKPM土木建筑设计系列软件是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集建筑、结构、设备(给排水、电气、暖通)设计于一体的大型集成化CAD系统,是目前国内各设计院结构设计中使用最广泛的结构计算软件之一,为我国土木建筑行业设计实现甩掉尺规、图板;提高设计效率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结构设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是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集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学好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软件工具和命令,而且要求学生储备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进行迁移应用以便准确设置相关的计算分析参数,所以《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虽然是一门计算机实践性课程,想教好、学好都不容易。因此,有必要对《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问题的原因,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改进教学效果【1】,从而切实培养出与企业需求相符的专业应用人才。
1 《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形式多样,教学学时有限,《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无法覆盖所有结构体系,通常以最为常见的现浇框架结构为建模对象组织开展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所教学的具体专业进行PKPM教学模块的取舍。
具体课程教学过程围绕现浇框架工程实例,利用模块一PMCAD创建全楼模型,施加楼面、屋面恒、活荷载,进行楼面布置及楼面荷载传导计算;接PMCAD模型数据生成模块二SATWE分析数据,进行分析与设计参数设置,启动分析进行结构内力配筋等计算,查看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利用模块三绘制梁、柱结构施工图以及模块一绘制结构平面施工图;以柱下独立基础为例,接SATWE上部计算数据进行柱下独立基础设计计算,并绘制基础平面施工图及基础详图。以上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主要依据建筑结构设计过程,通过对各功能模块下各菜单命令的操作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PKPM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
2 《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功能模块一PMCAD学习中的问题
本模块中有些命令工具与AutoCAD相同,命令的掌握并不难,本模块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不能正确区分结构体系中的承重构件与非承重构件:建立框架结构模型时除了在轴上布置梁、柱构件外,还额外布置填充墙;
(2)不理解标准楼层含义:建立框架结构模型时,不考虑各楼层的平面布局实际情况,框架结构共有几层就相应建立多少个标准层;
(3)不清楚楼面和屋面:部分同学不清楚楼面和屋面的区别,因此不能正确的布置相应的楼面和屋面恒活荷载。
(4)不清楚梁间荷载:不清楚框架梁梁间荷载的来源也不知道如何根据所给设计条件进行估算。
以上问题涉及到学生前期所学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知识,针对上述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讲解相关知识点,基本可以在实践上机操作练习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2.2功能模块二SATWE分析中的问题
SATWE是PKPM结构设计模块的核心功能模块,本模块启动计算分析前需要进行多项设计参数设置,计算分析完成后需要查看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文件。设计参数设置和查看分析结构是SATWE模块的关键步骤,这两大步骤是学生最难把握而最容易选择忽视的地方。
(1)设计参数设置:几乎每项各项参数设置都对应着相应的不同规范条文――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等。虽然学生在前期的专业课程中有所涉及,但都是零散、分散的知识点,而且几乎都忘记了;授课教师备课时可以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规范条文进行充分的准备;但规范的讲解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学生手中缺少相应的规范,短时间集中灌输大量信息,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2)查看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文件:学生上机操作时在老师的要求下会打开混凝土构件配筋图、WMASS.OUT、WZQ.OUT、WDISP.OUT等图形、文本文件查看,但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不理解编号、符号的含义以及如何根据结果进行评估判断。
SATWE模块的操作非常简单,最关键的就是参数设置和查看分析结果,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PKPM的学习和运用仅停留在基本命令操作使用的初级层面上。
2.3功能模块三绘制梁、柱施工图中的问题
模块三要求在完成模块一、二的基础上,绘制梁、柱的平法施工图,该模块操作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但仅满足于完成出图操作,缺少读图识图能力,因而忽视图识图过程。
这与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有关,相关专业课教学主要向学生讲解构件内力计算、截面配筋计算,而缺乏足够绘制截面配筋图以及读图、识图训练。
2.4功能模块四JCCAD学习中的问题
本模块在教学中主要讲解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掌握,存在的问题和功能模块三相同,读图识图能力欠缺;另外,基础类型多样――墙下条基、筏板基础、桩基础,这些基础类型不能逐一讲解,一方面是由于PKPM学习课时有限,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基础相关课程的时候也没有系统学习每一种基础类型,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
3 《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进探讨
上述各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学生缺少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二是专业实践、实训能力不足,这也是目前高校本科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两大问题。要改进PKPM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克服上述两大问题,而解决这两大问题,仅靠本门课程授课老师去克服显然不现实,它需要建筑专业各专业任课老师共同努力。针对第一大问题,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讲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它们归类到相应的专业课程中去,并把它反馈给专业课程任课老师,让他们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着重强调。第二大问题PKPM教学中所需要的读图和识图能力,可以通过开设建筑识图课程、加强实训锻炼来解决。
结语
PKPM系列CAD软件作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简便、计算精确、运行效率高、设计修改方便,国内大多数设计院的结构设计都采用该软件来完成,成为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必备的技能。《PKPM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虽然是一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初级层面的菜单、命令操作容易掌握,但由于它的操作和运行建立在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因此不可避免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上述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即使前述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那也只能表明学生具备了运用和操作PKPM软件的基本能力,而做出一个受力合理、经济适用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足够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辅助判断、手算校核以及设计修正【3】。因此,熟练掌握和运用PKPM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只是引导入门的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