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知识竞赛有趣的形式

知识竞赛有趣的形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知识竞赛有趣的形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知识竞赛有趣的形式

篇1

故事生动、有趣,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讲诗歌炼字的时候,就用下面的故事引入:

相传,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一则故事把学生引入了情境中。

当然,故事也可以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如讲成语时,可以适当地讲讲成语故事,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成语的来源, 又掌握了成语的含义和字形。讲诗歌时,可以穿插作者或创作背景的小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高三语文课堂上,讲一些简短的故事是很必要的。故事本身有很强的启发性,丰富的哲理性,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课堂气氛,同时还是不错的作文素材呢!适时恰当地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巧妙的讲解激趣

人们总是把复习课比作“炒冷饭”。其实,“冷饭”也可“炒”出新滋味,关键看怎样“炒”。把过去讲过的知识换一种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听了依然会有新鲜的感觉。

例如,尧、蛲、铙、挠、饶、娆、骁、绕、侥。这些字的字音学生老是记不准,笔者就把它编成口诀:本字我读yáo,有虫金手náo,女士(食)大叫ráo,马xiāo用绳rào,侥(jiǎo)幸我没要;“尽”字有两种读音,就编成顺口溜:尽jǐn尽量快让管先生早自习,其余读jìn。用这种方法帮助他们记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印象自然也就特别深刻。同时,还鼓励学生自己想一些有趣的办法记忆。

在讲诗歌语言特点――倒装的形式和改变词性时,我就举方文山歌词中的句子来说明: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的美丽,你眼带笑意;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等待苍老了谁……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气氛十分活跃,学生还举了很多例子。

三、利用学生的真实事例

学生的真实事例富有说服力,对学生启发和感悟都很大。例如,有一天,复习字形,就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件小事导入:前天我在班上的公布栏看到了我们班班费开支一览表,其中,有一项是:缕子:8元,请问同学们,这“缕子”是什么呀?教室里就泛起了阵阵笑声,有个学生甚至到公布栏去看。我接着解释:“缕”字是“纟”旁,从线,如细针密缕,千丝万缕等,“篓”字从“竹”,篓子最早是竹子编的,现在依旧有很多竹编篓子,所以同学们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注意字形的规范……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了。

学生的练习、作业、试卷、作文都是鲜活的例子,适当地借用,分析、点评,都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的表扬、肯定,可以说说他们的具体事迹,以树立榜样。用学生的真实事例,一定要多肯定,免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利用竞赛激趣

积极参与,乐于实践,勇于竞争,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无强烈的竞争意识,则是学生有无主体意识的具体表现,也是开发智慧,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把语基试题、文学常识,古文知识等综合起来制成试卷,在模仿和借鉴电视综艺类节目“幸运52”和“三星智力快车”的形式基础上加以改进,开展“知识大比拼”、“智力快车”知识竞赛活动。

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开展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如讲成语专题时,开展成语对对子,说数字俗语等趣味成语竞赛;在练习时,有的题目较难,就开展抢答赛,看谁最快最准地说出答案。

实践证明,语文复习课,采用竞赛形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是语文课堂从沉闷走向活跃的简单易用的好形式。

五、利用练习激趣

篇2

端午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为引导学生过好端午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在开展"心连心,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之前,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学校还利用周一朝会、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开展了"端午节、离骚颂、爱国心、民族情"等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学校例会、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队)会,举行不同形式的诵读活动。通过开展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正把诵读活动变成了一次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三、丰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一)四、五、六年级各中队开展了"屈原诗歌颂"、"端午节赛诗会活动"等多种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让学生懂得了:我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是因为他投江自杀,而是因为在他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精神:面对着国家、民族的灾难,而起身抗争,始终保持一种民族的气节,一种清白。而且透过屈原,让他们看到,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屈原。这就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维护。所以,孩子们通过参与这次活动,真正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要把一个端午节人为地和屈原联系起来。

(二)三、四、五、六年级各中队开展了"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

各中队利用班会、阅读课等时间,在班上举办知识竞赛。有的中队辅导员大胆启用了班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班干部的职能,锻炼了他们团结协作,共同组织策划的能力。孩子们也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们精心组织策划、准备着,把 "屈原故事知多少"知识竞赛开展得有模有样,还把同学们精心制作、准备的小巧手工作品颁发给知识竞赛中的佼佼者,我觉得孩子们真能干!

(三)各中队开展了"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纸粽子制作"等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这些孩子虽年龄不大,但在经验丰富十足的辅导员们的耐心组织和引导下,"心连心,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班辅导员还根据本班实际,让孩子们以大组为单位,进行了 "画一画屈原"、"纸粽子制作"、回家与妈妈包粽子等比赛活动。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口、动手等有趣的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非常棒!

篇3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根据盟红会的通知要求,及时下发《xx县红十字会2017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方案》,4月28日召开了全县开展“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工作会议,明确了各乡镇、各学校的活动任务。

二、纪念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一)举办“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红十字 讲人道 扶困苦 倡互助......”这是第四小学的红十字青少年在朗诵“红十字三字经”,在响彻礼堂的朗诵声中,以“红十字处处为人人”为主题的“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博爱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政府副县长锡林、关工委副主任罗秀芳出席启动仪式,教育科技局、团委、红十字会、第四中学、黑山嘴小学领导以及第四小学全体师生10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常务副会长马志刚宣布2017年xx县纪念“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开幕,并亲手启动全县“博爱一日捐 爱心双助”活动。

对 5·12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获奖者;红十字精神钢笔字展示优胜者;优秀红十字手抄报;优秀宿舍长;优秀楼长;“一帮一”好哥哥、好姐姐;优秀值周生进行了表彰。红十字青少年和志愿者都用精彩的文艺表演来表达他们对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最诚挚的谢意和祝福!

(二)各学校红十字会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第四小学红十字分别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活动、红十字精神钢笔字、红十字手抄报比赛、“一帮一”好哥哥、好姐姐,红十字主题班会等项活动。

第四中学红十字会以“关爱困境学生 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的讲话、校园之声广播、校园网、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红十字文化。5月11日下午举行县红十字会捐赠物资仪式、急救知识培训和防火防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县关工委、县妇联、县红十字、县教科局、县团委出席捐赠仪式,第四中学全校师生400余人参加仪式。常务副会长马志刚代表县红十字会向第四中学博爱超市捐赠价值x元的物资;赠送了300本急救知识读本;并为83名同学贫困励志学生颁发了奖品。

仪式后,由经过国家红总会复训的李霄鹏老师对四中师生进行了紧急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并亲自指导部分学生进行互动演示。

培训后,现场全体师生在演播厅进行了防火防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遇险警报响起,教师指挥学生迅速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弯腰小步,有序的跑出教室。到达指定的安全地带,各班迅速集合,清点人数,向演练负责老师汇报。

5月11日xx职教中心举办了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此次知识竞赛共有高一高二年级的16支代表队参赛,经过两轮初赛,分别取前四名进入决赛,竞赛共分为个人必答题、团队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四个环节,内容涉及红十字运动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 比赛中,现场气氛十分活跃。选手们凭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准确流利的回答,赢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特别是在抢答题环节中,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现场还增设了观众互动环节,互动中同学对竞赛知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争相答题。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防灾减灾知识在广大学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增强了师生自身的救护能力,从而更加有力地推进了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篇4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多种活动进行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旁观者为当局者,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如果能依据课文特点,采取一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舒缓师生身心,有利于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目的。1.组织竞赛活动,在竞争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①画示意图、画位置图比赛。课本中有一些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巍巍中山陵》《故宫博物院》《卧看牵牛织女星》等,学生通读文章后,教师可要求他们画出建筑物的平面示意图,在班内张贴评比,这样可使学生对物体的组织结构一目了然。②知识竞赛。对于科技类说明文,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如《数字杂说》《漫话小行星》等。学生可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研讨课文,相互出题,胜者嘉奖。通过知识竞赛,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培养他们不断质疑、深入思考的能力。③仿写竞赛。对于一些语言生动有趣的说明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句子、段落或文章。如法国作家布封的《莺》,第一段运用了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来表现春天的景象,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以《春天的精灵》来仿写其他鸟类,或以相同句式仿写夏秋冬季的景物。仿写不是“依葫芦画瓢”,学生还要有创见、有新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开展表演活动,在体验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①让学生即兴表演,这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如教学《蜘蛛》一文时,可在引导学生深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做“蜘蛛自述”的表演。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更是整体的语文素质。②做小小导游员。有些说明文条理清晰,层次明朗,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等,教学时,可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分几个部分向班级同学(游客)进行解说介绍。可要求结合课内外资料,具体介绍出每个局部的位置、特点,同时还要插入趣闻逸事等,吸引“游客”。这样的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③实验演示。在教学《活板》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活板印刷的程序,可让学生准备橡皮泥、硬纸板等替代材料,按照课文所介绍的制版印刷程序,逐项进行演示,并找出文中对应语句进行翻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加深了印象。再如教《死海不死》时,借助物理知识,让学生演示在不同密度下盐水浮力的大小,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死海的“不死”。④开展产品推介会。如学习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景泰蓝制作工艺的流程后,假设自己就是景泰蓝制作工厂的营销人员,完成一份产品推介说明,并依据景泰蓝产品特点,自主拟写广告词在班内推销。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

二、注意课堂内容的延伸,将课堂内容与课外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

如教《向沙漠进军》时,先让学生了解文章“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然后联系北方春季频发的沙尘暴,参考媒体报道,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沙漠形成、侵害、防治、利用等方面的资料,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内容既源自课本又超出课本,新鲜又有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有就是进行比较性阅读。精选课内外文章参照比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教《中国石拱桥》时可将《北京的桥》作为补充阅读。讲到气候,就把《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等放到一起。同类文章放在一起阅读,不仅在内容上互为补充,还可以在写法上参照比较,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关键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不使教学过程显得单调枯燥。另外,为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进一步提高说明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如《苏州园林》的教学,可以古筝曲为背景,展现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门窗雕琢等,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总之,要让说明文教学生动有趣,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要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要让他们“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摆脱以往的沉闷,而变得生动活泼。

作者:金建华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

篇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19-0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何因势利导,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交流的课堂情境,让课堂灵动具体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课堂教学更具体灵动的前提——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而又引人入胜的情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调动他们的兴趣,就能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课堂教学要一改以往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就能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活跃起来,就容易诱发创新意识,产生新异的独到见解,充分发挥出创造才能。

2.课堂教学更具体灵动的关键——巧设化学情境

高中化学的情境设计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问题设计法

课题的引入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以及生活热点、有趣的化学故事、化学实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创设情景,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整堂课都会高度集中。如在讲氢键作用时可提出问题串:水结成冰后体积有什么变化?这种体积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知道世纪海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冰块为什么浮在水上?设计这样的问题串来引入,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和好奇心,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接下来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从书本或老师的讲解中寻求答案,学习热情高涨。

2.2实验演示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也是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在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时用连串实验引入:首先向AgNO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结果产生了白色沉淀,接着继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了黄色;接着继续加入Na2S溶液,黄色沉淀又变成了黑色沉淀;变魔法似的颜色变化瞬间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上NH3性质时,可以演示喷泉实验,进一步分析喷泉实验原理时,还可以跟火山喷发原理做比较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这些神奇变换的现象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更有利于把“外在”的信息,即化学课题以实验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几乎人人都会动手动脑去设法完成这些有趣的学习和实验,真正追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新、寓教于创造。

2.3体验尝试法

这是一种类似“知识竞赛”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巩固时,教师尽可能运用知识竞赛的形式,把要教授的内容编成竞赛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比赛,使全班学生个个全力以赴,踊跃参加,相互竞争评比,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评议,比一比哪组最快、最好。在正取答案出来之前,他们已把各个情况都分析比较过了。最后老师当场公布答案并予以点评,评出优胜个人或团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们情绪高昂,学得生动,记得牢固。这样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主要是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和集体荣誉感。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精心编制好竞赛题。

2.4化学生活化法

枯燥的空洞乏味的被动灌入式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兴趣的源泉在干把知识加以运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硝酸性质这堂课上,可以提出生活中见到的问题:社会上不法分子以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已屡见不鲜,现在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请你们用所学知识帮他们鉴别真假黄金。在上卤族元素时,提出问题:我国为防治碘缺乏症,在食盐中加碘元素成为碘盐,你知道食盐中加了什么成分的碘?有什么办法证明是否加了碘?通过对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实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深入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设计,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开拓思路,使学生认识隐藏在生活背后的化学知识,促使学生深刻地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感悟出化学的价值,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篇6

复述课文的形式一般有三种: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它们的各自特点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大小以及教学计划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复述的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一般采用详细复述的方式;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一般采用简要复述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采用创造性复述是比较合适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除了采用让学生背诵重点篇目的方式增加其知识储备,增强其记忆能力外,还通常采取复述课文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因为和背诵课文相比复述课文时学生有广阔的发挥空间,不仅可以融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尽情地发挥合理想象。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不同的学生复述同一个故事,其表达方式也会大不相同。复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例如讲完童话故事《北风和小鱼》后,让学生复述这个有趣的故事。起初学生对故事的关键点能够复原,能进行详细复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提高要求,要求除了完整讲述故事情节,还要有人物的对话、表情、内心情感转化等。如在讲述时有的学生在讲到“北风气极了,猛吹一口气,鹅毛大雪飘落在河面上,河水结冰了”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北风气极了,睁大眼睛,鼓起腮帮,使出吃奶的劲对着河面猛吹一口气,转眼间,鹅毛大雪不停地飘落在河面上,河水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学生便从故事的简单复原转化为有别于故事且高于故事的创造性复述,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和表情模仿能力,深化了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和逻辑思维的推断,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勇气和信心。

二、知识竞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潜能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让学生树立自信,自己独立、有兴趣地去阅读。自主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和能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逐步树立起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传授学生语言表达技巧,另一方面还要拓宽学生阅读面。不能让学生仅仅依靠课本丰富知识储量,还要善于通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热情,不断拓展知识面。为了让学生“有见识”,语文教师常常有目的地布置一些有弹性的课外阅读作业,激发学生通过不同的拓展渠道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是此法的效果会呈现两种不同的趋势,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完成得很出色,阅读能力得到很快地提升,而自觉性稍差一点的学生,则常常钻空子,敷衍了事。而采取读书知识竞赛的方式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开发学生阅读潜能。将比赛作为一种激励学生自主阅读的手段,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读书知识竞赛,采用分组记分的形式评出优胜者。这种竞赛以每周知识竞赛为基点,设置每月、半学期、全学期等不同周期的竞赛。学生在荣誉感的激励下,千方百计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求在竞赛中占有优势。这种竞赛全班学生都有公平竞争机会,获胜学生在竞赛中能充分感受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书读得少的则在比赛后有所触动而发奋苦读。竞赛内容可以形式多样,例如,好词好句摘抄比赛;写读后感比赛;阅读金点子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

篇7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 1.1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戛然收声,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主动去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 1.2 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阅读尝试。

 1.3 妙用竞争机制,激发阅读兴趣

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兴趣。对于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开展故事会,表演课本剧;对于语言美的作品,在阅读之前就规定比赛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最有感情,或者指定背诵文章的某一部分,看谁背得快背得好,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竞赛活动,在竞争中激发阅读兴趣。

 2.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 2.1 选读法

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2.2 精读法

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 2.3 速读法

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 3.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去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的读书,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 我们把定期组织各项平实而丰富的活动作为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平台,让其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

 3.1 开展笔记展评

 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形成习惯,提高效果,我们的做法就是: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这既是一个鉴定又是自我成果的一个展示,更是互相学习,互相督促的好机会。它起到互为欣赏,互为鞭策,互为激励的好作用,对阶段性学习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 3.2 进行阅读交流

 阅读交流是同学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的重要 途径。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在推荐的小主持人的主持下,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或讲或演、或出手抄报或故事会,或读一文说感想,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过程活跃,孩子们乐于参与。

篇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表演戏剧、图书馆、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文本是他们学习语文最主要的资源。利用好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提出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之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挖掘语文教材的资源,利用教材资源重构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及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导语部分提出了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了解汉字文化、为纯洁汉字做些实事的学习任务;主体活动包括――“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都是先提出活动建议,然后给出一组阅读材料;结语部分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和继续探究的建议。在学习前,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然后仔细阅读两个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接着成立小组,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师生一起搜集、调查、查阅资料,掌握一些汉字字谜、笑话、故事。最后各小组互动交流补充,全班展示汇报。在汇报表演中,学生们形式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错字笑话、神话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训练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再如我们围绕单元组内容,开展一个关于动物的语文综合性学活动,如:“动物冬眠知识竞赛”。在这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他们或通过观察或通过实验或通过多种形式查资料,看课外书籍、上网、问大人等形式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在交流汇报中,有的学生说他们趴在大树下寻找蟋蟀,发现蟋蟀是躲在树叶底下冬眠的。有的学生说他们通过做实验,把蚂蚁放在冰箱逐渐给它降温,发现蚂蚁慢慢地睡着了,再慢慢地升温,蚂蚁又渐渐地醒了,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蚂蚁也需要冬眠……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述趣闻,头头是道地描述发现。从他们生龙活虎的表现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潭活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那一片海,那一方天。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利用教材资源重构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及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

二、跨越领域,增进各学科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强调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相沟通。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获得,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的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获得。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科教学的延伸成为贯彻课程综合性的最显著的形式和最有效的平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向往奥运》这篇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走近奥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奥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由“知奥运(史)――悟奥运(情)――做奥运(人)――办奥运(报)”这四大环节,引导学生课前先准备材料,看相关的影片;再根据内容的相同点分组探讨;最后再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汇报活动。在交流奥运史时,学生自由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兴趣进行精彩命名。感悟奥运情时,教师进述奥运会的历史,能够承办奥运会是国家和人民的骄傲,让学生结合观看纪录片《我们赢了》谈谈自己的心情和感想,让学生入情入境。谈做奥运人时,学生们畅所欲言,对奥运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办“奥运”报时,学习小组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既体现自主意识,又培养合作意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综合学习的连续性。

三、链接课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中孕育着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结合校园文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完善的校园文化将使师生们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它看似流水一样清淡,但却能在无形之中深入每个人的心灵,发掘并不断矫正他们的人生目标,让学生置身于品格化的世界里,逐渐适应、调整而融入教育者所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积极主动的接受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它不仅是活跃校园生活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的教育资源巧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例如:人教版第五册第二组学习“名人名言”之后,我结合我校的校园文化,开展了《走近名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带着学生参观学校,了解校园走廊、围墙、通道的各幅名人字画以及他们的生平简介,再进行朗诵名人名言的汇报表演。在校园浓厚的文化熏陶下,孩子们了解了陶行知的生平,理解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懂得了高尔基“我扑到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的求知精神;明白了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惜时精神……

2.结合地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篇9

一堂生动活泼的历史课便拉开了帷幕。课上,小老师讲的不足的地方,同学们便帮她补缺补漏。瞧!这边小老师正津津有味的给我们讲三国的故事,讲台下的一个同学却举起了手“什么事?”小老师正讲的高兴,被这个“不速之客”打断,十分窝火。“老师,我可以帮你把这段对话表演一下吗?”同学们面面相觑,小老师的脸上顿时有“阴”转“晴”。“快上来”小老师热情的邀请。于是,有趣的“现代版三国表演”给这堂课添色不少,笑声和热烈的讨论声久久回荡在教室里……

微风拂面,如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同学们紧绷的心弦,生物老师带着同学们投入自然的怀抱,在池水边同小鱼嬉戏;在柳树边同纤细的柳枝一起翩翩起舞……与大自然相融,另一堂原来生硬的生物课丰富多彩起来,同学们对自然地赞美转变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抒发得淋漓尽致,同学们在自然界中不由自主地形成两派,激烈的辩论使同学们大显身手,大长见识。

我们在英语世界里漫游,通到电脑屏幕与外国小朋友面对面的用英语交流;在体育课中,接触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生物课上,我们的学习地点常常在动物园与植物园,在这两者中来回观察,多样化的教学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老师与学生更是交心的好朋友……

当太阳太太涨红了脸沉到了地平线下方时,同学们又过完了充实的一天,少了多如小山的作业,许多同学对图书馆更是“情有独钟”。像海绵吸水般在图书馆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看!不少同学还为周末学校举行的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做准备,同学们也在这个时候总结一天下来学习的成果……

篇10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尝试,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注重教育功能的转变,多种办法相结合使基础课堂呈现新的变化.

一、更新教员知识体系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的,针对性、操作性要求很高的技能性教育,而基础学科教学通常存在概念多、理论深、课堂教学枯燥、与部队实际结合少、对专业和岗位需求的支撑不够等问题.因此要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基础学科的教员必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基础“专业”知识,还要储备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的“非专业”知识,要对院校培训专业和部队的岗位需求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比如,在讲授基础理论的过程中要突出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员严谨、清晰的思维方式,逐步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数学课为例,介绍函数概念时,函数的引入和讲解完全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购物、投资、生产、消费、军队运送物资等实际问题进行传授,还可扩展介绍文物鉴定、地震等级划分等相关常识.这种教学思路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基础课才不是枯燥的理论和繁杂的推演,学员看到的是它们背后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学员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

在优化教员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如何高效获取专业知识,拓宽教学内容,提高教员素质,关键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资源,是形成课程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搭建适合士官教育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时,应注重:一是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共享的经验引入到士官职业教育中,二是系统地研究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课程资源共享的方式方法,三是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的课程资源共享网络实现了基础与专业、基础与部队的交流融合.

二、突出案例式教学

“以任务为主线,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是任务牵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其有三大优点:①有利于改革传统概念的教学,将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注重引导学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推导,从而发现概念,并从中发现前人研究总结的规律和方法,使学员较好地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②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员自身的潜能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促使学员学会沟通与合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员点对面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员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忽略了学员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案例教学的过程,是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各种开放式思维的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培养了学员的外向型协作品质.

要组织好案例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选好教学案例,选择教学案例时,应遵循拟真性、生动性和针对性三个原则.应用案例教学是为了使学员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所选案例与相对应的理论知识一定是统一的,所反映的内涵是一致的,不能偏差太大,让学员不知道此案例反映的问题与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什么关系,那就起不到案例教学的作用了;选自现实中的案例一定要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容易使学员们产生共鸣,让学员们在学习的同时发现其中的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样就能够使理论知识的学习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案例教学的选择也要遵循教学对象的差异性,针对学员的背景进行案例的选择,针对我们军事院校的学员,在案例的挑选上就更应注重部队题材,调动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案例教学更好地为学员今后的工作学习服务.

篇11

按照规则,克服一定的障碍,完成规定的要求,是多数游戏的基本结构。这里,关键的问题是障碍的设置要难易适中,过于简单,参加游戏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游戏就乏味了;反而障碍过于困难,参加游戏的孩子认为高不可攀,无法通过,游戏就失去了意义,这样的游戏对学生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游戏中的障碍,要使参加游戏的多少儿童经过努力可以克服。这里,儿童的努力是十分重要的,正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每一种好的游戏里,首先就有工作的努力和思想的努力。”例如:教学用8的除法口诀求商时,我设计了“小兔采蘑菇”的游戏,多媒体播放配乐故事:今天是星期日,小白兔们一块到森林里采蘑菇,兔妈妈说:“今天我们采蘑菇可以动脑筋呢?先要把蘑菇上的算式算出来,然后将相应得数投放在篮子里,小朋友们愿意帮我一块儿干吗”。这时出示一幅好几个小朋友把蘑菇采好放进篮子后,发现草地上还有一个蘑菇没有采下来,是什么原因呢?启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辨析比较,原来这个蘑菇上的算式是要用9的除法口诀来求商,这是我们以后要学的内容。这样的设计,巧妙地为学习9的除法口诀求商引路铺垫。

二、游戏要有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的性命,一切游戏都要以有趣的形式出现,数学游戏也不例外。因此,游戏的形式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在游戏中往往以假当真。如“送信”游戏,信并不存在,只是口算卡充当信罢了;“投篮”游戏,也并没有真正的篮球和篮板,可是运用这种形式,却是儿童十分喜爱的。

游戏的细节,往往是游戏中趣味性的集中体现。细节的设计,必须考虑儿童年龄特点。如贴红花的游戏,把红花贴在算出算式的得数上面,如果学生计算正确,老师将这朵花奖励给他,这样的设计就给游戏增加了趣味,学生都会欲欲跃试,争先恐后地抢着答题。

游戏的结果可以胜利喜悦,如“闯关夺宝”游戏,等孩子们闯过关后,再评出闯关英雄,让孩子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激起他们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游戏要有活动性

“游戏没有积极的活动,永远不是好的游戏”。儿童只有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体会到游戏的欢乐,吸收游戏中的积极因素。

在数学游戏中,要为儿童创设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等条件,让儿童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积极活动者,从而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如学习“元、角、分”时,我为学生开办个自选商场,模拟超市购物,让孩子钱来货往,不但学得有趣,而且学得快、记得牢。

在数学游戏中,要可能地吸收多数儿童参加,让他们在游戏中都动起来,成为游戏的主人。

篇12

游戏教学的过程是自成目的的、对话的、生成的和体验的。当我们注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诸如单调、乏味甚至僵化等弱点时将发现,信息技术游戏中的快乐、成功的积极因素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玩信息技术游戏不应该一味的遏制,而是要进行恰当的疏导,并且从信息技术游戏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开辟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

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游戏软件进行教学,也指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些简单的游戏程序,寓教于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或游戏化学习模式)。运用游戏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游戏软件的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技巧;帮助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做如下教学设计。

1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知识繁多,不易于理解掌握。如果教师总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厌学情绪。相反,如果用有趣的游戏导入课程的学习,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环境中掌握所学的内容。

例如,信息技术的硬件知识这一节内容是复杂难记的。为了加深学生对硬件的认识,教师可让学生在玩接龙游戏:先小组内动手组装电脑,再小组间互相比赛,最后齐齐玩Flash游戏:拖动鼠标把硬盘、鼠标、显示器等设备组装在一起,设计你心目中的电脑外型。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各种外型奇特、功能多样、色彩鲜艳、与众不同的电脑。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乐学爱学,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游戏练习,训练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技能技巧

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时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消除知识中的疑点、难点,提高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还能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

例如,在Flash的学习中,可以提供多种有趣的Flash小游戏作典范,让学生综合运用形变动画、运动动画、蒙版动画、ActionScript等知识自主创造Flash小游戏。有趣的游戏设计、风格各异的效果、成功的体验……游戏与练习的结合,使学生在探索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Flash的各种操作技巧。

在这个阶段教师还可以收集、设计一些益智性游戏软件,如打字测试、过关练习、考眼力、考记忆力等,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回忆旧知识,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

3 游戏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

加强学生的科幻意识被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的许多科幻游戏都是用艺术的手段创设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虚拟的环境,让游戏者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游戏中问题。如果科幻情景能和教育内容协调,那么游戏教学法将会散发神奇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时,可以先教会学生“If语句与Case语句”的使用方法,然后启发学生编出图片浏览器、幸运数字游戏,信息技术抽奖游戏等等,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但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

4 游戏竞赛,促进学生的协作精神与竞赛意识

学生具有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

例如,在教完一个知识点,学生也掌握了新知识点后,安排了一场“擂台赛”。挑选一位同学当擂主,让他演示该知识点的操作方法,记下他所需的时间。然后其他的同学可以向他挑战。战胜擂主的就成为新擂主,名字被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为了不使部分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同学失去信心,我在这部分学生中也设立一个擂主。两个擂主,随你挑战。比赛中的激烈竞争,使学生都积极地把该知识点牢牢地掌握下来。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或设计游戏软件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游戏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学以致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知识竞赛;通过游戏,教师能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5 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安排的游戏要适当、适度、适实。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宜通过游戏实现教学目的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学媒体等实际需要来选择游戏,把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

5.2 选择的游戏要讲究多样性、趣味性。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设计新颖多样的游戏活动和更新游戏活动的做法。

5.3 保持课程的严肃性。游戏课程是严肃的。游戏的趣味性容易使学生陷入其中而忘却学习任务,教师必须积极地监督游戏过程,合理地安排游戏进程,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启动或停止游戏或转入其它的学习形式,而不能让游戏的娱乐性掩盖课程的严肃性。

5.4 游戏教学后要及时给予小结评价。除了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练习,开展适宜的游戏的竞赛外,游戏结束时,还应给予准确的评价:评出胜负,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及时改正意见措施,这些工作也可由学生整体评议,但不管如何,应做到准确、公正、客观、全面,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游戏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往往死气沉沉。那么如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愿意学,获取知识,得到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思品课教学的真正目的呢?

一、高效课堂首先应从有效备课开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有备方能无患。有效备课将为打造高效课堂打下牢固的基础。

1.备教材。“备教材”即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内容和导学案。教师备课首先要熟悉教材内容,理清脉络,准确把握教材的意图和课标的关系,准确把握重难点,重视知识的衔接,充分运用教材。当然,教材具有普遍性和较强的 指导性,但缺乏必要的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会对教材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在运用普遍性教学资源的同时要注意挖掘教材中 “适合我们”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指导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让教学内容呈现出个性化特征。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敢于对教 材内容进行拓展、补充和删减。

2.备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备课中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及需求,了解他们的日常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等。备课中应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阅读、分析、审视教材。所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情境、教学问题等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和开展阶梯式的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学生的情况如何,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的尊重。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调皮的学生,处理问题要更具艺术性,不能简单粗暴,毕竟学习差不能代表其能力差、品行差,而保障其形成良好品行,更是我们思品老师的第一责任。

3. 备教法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一堂好课有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课堂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因此,在备课时设计好导入环节至 关重要。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采用歌曲、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聚焦、生活事例等,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2)游戏活动,增强兴趣。在备课时可以设计“知识竞赛”、“即兴表演”等游戏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增强了学习思品课的兴趣。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感。中学生好奇心强,因此在备课时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4)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使用严谨、简洁、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更容 易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回归生活,整合资源,教学内容生活化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教育要回归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把学生视为“生活世界”中的人,而不仅仅是“书本世界”中的 人。因而,思品课教学必须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我们在充分运用教材的基础上,要广泛收集新鲜、生动、有趣的资料才 能备好课。包括时政热点、社会问题与现象、跨学科内容、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事、当地发展情况等材料。教师要对资料进行深层加工、整理,联系每堂课的教学计划,挖掘出适合思品课教学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实例,使教学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把乡土资源引入课堂,让课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的情感;把时政热点、社会问题引入课堂,让课程具有时代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 趣;把家庭生活内容纳入课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增强亲情意识等。教师要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打造生活化课堂。实践陶行知先生“课堂即生活”“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