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评论

生态经济评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经济评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经济评论

篇1

2“二货网”交易平台的运维

“二货网”交易平台的运维由专业老师指导下的课题组成员及其他有兴趣的志愿者承担。运维主要包括两大块工作:一是交易平台的网站系统的运维;二是交易平台的宣传推广。在交易平台的网站系统的运维方面,主要工作包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系统方案设计,提出运维建议,完成运维方案的制定及应急故障演练等相关工作;负责网络交易平台的日常运维工作,对网络交易平台系统的性能、状况等进行监控和报警;对交易业务数据及其它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和保管;负责金融交易系统日常运行检查、应急操作、系统和网络监控及相关操作文档确定工作等。在交易平台的宣传推广上,平台以绍兴市某外语院校为基础,在稳定运营后在绍兴各大高校推广,然后进一步从绍兴各大高校推广至全浙江省各大高校,利用本平台为大学生商品交易以及信息交流提供方便。宣传推广上我们采用了品牌推广、口碑营销和新媒体推广三种方式。

(1)品牌推广。即在校园内通过海报宣传、座谈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二货网”这一校园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使用它。网络交易平台以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惠的价格,迅速打开市场,建立校园交易平有的品牌。

(2)口碑营销。校园平台可以通过以个人账号前一个月免费上传自己的二手物品和新物品的方式,让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易,让他们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使物品得到更好的利用。体验过后的消费者会相互转告传播,从而使我们的校园交易平台有一个良好的口碑。

3)新媒体推广。在日趋网络化的时代,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距离更加接近,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间百态。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推广,能够增加效益。而且,已经构建了二货网的手机app软件和微信公众平台,所以推广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篇2

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渤海湾地区,集群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产业集群的日益兴起和广泛实践,集群带来的负外部性也日益突出。浙江永康五金、绍兴轻纺、海宁皮革等产业集群发展“块状经济”带来的环境问题,山东省的造纸业集群在促进造纸工业规模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资源紧缺和同类污染加倍问题,环太湖流域化工企业聚集引起的水污染问题,都是典型的集群污染。这种集群内资源的集中消耗和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往往是集群所在地难以承受的,更是制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出现这些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地区发展目标的不科学,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因此,引入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产业集群绩效的科学评价方法与体系,引导集群的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是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经济学理念

1.生态经济学的内涵。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假定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与周围的环境没有物资与能量的交换。因而,经济系统的理想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物资财富的线性增加过程,该模式的特点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物资流动,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提取物资与能量,还给自然生态系统污染和废物,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种经济扩张模式在经济系统相对于生态系统较小时,即世界是一个“空的世界”时尚能实现。然而,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扩张。经济系统快速膨胀,世界逐渐从“空的世界”变成“满的世界”,环境与资源日益稀缺,支撑人类经济社会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极度脆弱,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缺陷随之显现。长此以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为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世纪60年代,生态经济学正式创建。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经济学和生态学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以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中间环节——由各种技术手段组成的技术系统,二者不断地进行着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的流动和转化运动。因此,概括地讲,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技术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2.生态经济系统。所谓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中介技术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大系统。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在各自独立存在,发挥彼此功能的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耦合。经济系统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低熵物质和能量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供给,同时剩余的高熵物质和能量又还给自然界,在自然循环中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二者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与转化。

鉴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要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统筹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在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中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下表系统总结了传统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差异:

二、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组织,是区域内互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合体,是以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依存互动为基础的有机系统。

放眼全球,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性经济现象,世界上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创造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世人瞩目。目前,探讨产业集群的绩效也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企业和产业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影响。马歇尔就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从集聚因素带来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的降低来研究;迈克尔·波特则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二是分析产业集群对于所在区域发展的影响。集群的社会区域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有利于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地区产业优势,从而进一步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2)对经济贡献具有乘数效应。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为区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把某些产业做大,而且这些产业的兴旺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又促进其下游销售、运输业的发达。同时,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由此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所以,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产业集群的绩效研究多局限在传统经济学范畴之内,以集群经济绩效为研究考察对象。可是,一方面产业集群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集群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严重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有着“中国皮都”之称的温州平阳水头镇是全国最大的成品皮出口供应基地、亚洲最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2002年,近1200家制革企业的年产值达40多亿元,但是水头制革污染在2003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十大重点污染源”之一。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号称“中国针织名城”,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拥有针织企业430余家,2003年全街道的工业总产值为65亿元,可是由于针织企业高度集聚,缺水、缺电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在集群系统中,要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保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建立多角度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集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综合绩效测评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出产业集群绩效科学的评价方法与体系,从而为测度和比较不同产业集群对地方区域的影响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2.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本文认为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本研究所确定的指标要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同时,要求指标涵义明确,界定清晰,能够量化,计算方法规范,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

(2)完备性原则。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足够的涵盖面,能够概括地反映集群综合绩效的基本内涵和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3)实用性原则。指标设计不仅应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应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实用性原则包括以下含义:指标不宜过多,力求以最少的指标来反映产业集群的综合绩效,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避免重复和交叉,保证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指标的设计应有利于资料的获取,指标内容应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而且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能够予以计算研究和分析,具有可操作性。

3.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开发。基于以上分析,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原则,本文从产业集群中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要素共生共荣、协调统一的视角,构建集群综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层为目标层,即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如上所述,将产业集群看作是生态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子系统,认为产业集群的绩效应该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此谓之综合绩效。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集群经济效益、集群社会效益和集群生态效益三个方面。第三层为指标层,为准则层的进一步深化,由8个具体指标构成,各指标层次递阶结构如图所示,各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可以从集群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和资金利润率三个方面进行测量。

①集群总产值。它是反映集群生产规模的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生产规模越大。计算方法是:

集群总产值=一定时期集群内企业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②全员劳动生产率。它是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劳动效率越高。计算方法是:

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的总产值(或总产量)/同时期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100%

③单位资金利润率。它是反映生产经营效果的指标。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经营效果越好。计算方法是:

单位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利润总额/同一时期资金平均投入)×100%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集群发展对社会科技、政治、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社会效益可以从安全生产、员工受教育程度、企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①安全生产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指标计算方法是:

安全生产率=(一定时期安全生产天数/同时期总生产天数)×100%

②高等教育水平人员比率。能够综合反映集群内员工接受教育的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计算方法是:

高等教育水平人员比率=(一定时期受过高等教育员工的人数/同时期全部员工的平均人数)×100%

③新产品率。能够体现集群生产新产品、开创新市场的能力,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创新能力越强,因而对社会的科技进步贡献越大。计算方法是:

新产品率=(一定时期的新产品数量/同时期销售的商品总数)×100%

(3)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绩效,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人类整体的、长远的经济也难以得到保障。生态效益可以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二个方面进行测度。

①单位产值能耗。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国突出性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因此,应将单位产值能耗作为生态效益的主要指标。单位产值能耗越低,说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越少,生态效益越好。计算方法是:

单位产值能耗=(一定时期总投入能量)/(同时期总产值)

②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如果将大量未达标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这种做法无论从经济、社会还是从环境方面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应该是生态效益中的重要内容,指标数值越高,就说明环境治理的效果越好。具体计算方法是: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某地区企业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地方)标准的项目数(个)/同一地区考核的全部项目数(个)]×100%

参考文献:

[1]顾强.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6,(10).

[2]HermanEDaly.BeyondGrowth:TheEconomic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M].BostonBeaconPress,1997.

[3]周立华.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学[J].自然杂志,2004,(4).

篇3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12.02

1 企业生态位的概念及识别

企业与生物体具有许多相似处,同样有生命周期。企业与其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这与自然界中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很相似。由此定义企业生态位的概论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中能动地适应环境,和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的生态位的识别,能使企业选择更为合适的竞争战略,进而建立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保证自己相对竞争优势。由于生态位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对它的识别也应是动态的,企业生态位关系主要有生态位完全分离、生态位相邻、生态位部分重叠、生态位完全重叠、生态位相包(为完全重叠的一种情形)。企业生态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同。例如: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开始进入某个新开发的市场或行业时,由于资源相对丰富,且竞争对手较少,这时企业的生态位为原始生态位,即企业生态位完全分离;由于市场是开放的,且存在着丰富的市场资源,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很快就会有其他竞争者进入该市场,引起生态位相邻,进而产生企业生态位的部分重叠;并随着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多,竞争的日趋激烈,会导致企业生态位的完全重叠。

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几种企业竞争战略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几种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有基于生态位分离的错位经营战略、基于生态位拓展的顾客价值创新战略和基于生态位补充的协同进化战略等。基于生态位分离的错位经营战略是指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特征,选择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的生态位,从而实现自己独特生产和经营的竞争战略。强调的是寻求营造差异化的优势。基于生态位拓展的顾客价值创新战略是指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努力探索潜在生态位,通过客户价值创新使潜在的生态位变为现实生态位的竞争战略。强调的是通过顾客价值创新,创造顾客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价值,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拓展企业生态位。基于生态位补充的协同进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与市场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共同进化的竞争战略。市场环境既包括竞争企业,也包括企业的供应商、销售商、中介商等等。强调的是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扩大企业的实际生态位。

3影响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可供企业进行选择的竞争战略有很多。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由于所处行业、规模和所处的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适合企业的竞争战略时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影响竞争战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可从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又可从市场方面、社会方面、自然方面等三方面入手。市场方面的因素包括:产业与产业结构、资金市场、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等;社会方面的因素包括:政治、社会制度与政策、文化、技术等;自然方面的因素包括:企业所处的地域和所控制的自然资源。企业的内部环境的因素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物质基础、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权力对战略选择的影响等。

4 构建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评价体系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的日益丰富,竞争战略选择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合适的竞争战略可以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获取竞争优势。竞争战略选择要求企业对战略方案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对竞争战略进行有效的评价。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评价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应用著名运筹学家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对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进行评价。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②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③由判断矩阵计算层次单排序的相对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④进行层次总排序和整体一致性检验,得到各元素相对于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作为决策依据。

4.1 建立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备注:当Ck与Bj无联系时,bkj=0,

CI=0.57*0.020+0.127*0.020+0.246*0.084,

RI=0.57*1.12+0.127*0.90+0.246*1.24,

CR=0.033

在此数字例中,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C2资金市场因素在总排序中的权重0.27为最大权重,故对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影响最大。当企业的资金市场资源相对丰富,比竞争对手对手雄厚,即企业生态位与竞争对手生态位相分离或相邻或小部分重叠,那么这时企业可选择基于生态位分离的错位经营战略。

5 结论

本文从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企业生态位的简单识别,及分析影响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因素,构建了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评价模型,并以具体数字来举例如何来进行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总的来说,企业应该重视生态位的识别,了解生态位与竞争的关系,并且依据实际的竞争情况,不断的调整企业的竞争战略,以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许芳,李建华.企业生态位原理及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5 ).

[2]陈丽娜.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

[3]尹晓路.影响企业战略实施的因素分析[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5.

[4]何晓旭.企业战略转换的影响因素及过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5]刘宏.竞争战略评价及选择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28(3):32.35.

[6]王凌云,周晓艳.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模式[J].商业研究,2007,(2):27.29.

篇4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区域生态经济进行有效评价和提高评价结果信度与效度的关键。要准确评价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必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因为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与科学性。AHP法为准确确定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间的权重提供了可行的途径。[1]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2,3,4]

AHP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一)AHP法的基本思想

它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按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依次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在目标层以下各层,分别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最终判断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

(二)AHP法的基本假定

它假定层次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即从高低或从低高递进。上一层次的因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因素起着支配作用。

二、应用

(一)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对问题分解的不同组成因素分类,构造出一个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结且有层次的结构模型。模型中[5],处于最高层次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只有一个元素;中间层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最底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或指标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方案层或指标层。

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三层[1,6]:第一层为区域发展度X,第二层包括发展水平R1、发展效率R2、发展潜力R3、发展开放度R4、发展调控度R5、发展协调度R6,共六项,每项下面又包含若干个指标项。其分解示意图见图1。

Figure1TheEvaluationIndexSystemsofEco-economicSustainableDevelopment

(二)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运用AHP法的关键所在,是定性过渡到定量的重要环节,在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检查决策者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判断思维是否具有一致性。由于判断两个指标间重要程度因人而异,为避免因个人因素对此产生太大的偏差,我们请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出判断,经综合确定各指标间的两两比较后的判断值,建立判断矩阵。

指标层次结构建立后,上下层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对同一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其比较结果以T.L.Saaty的1~9标度法表示。下表给出了1~9标度的含义。

(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对应于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上述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的办法虽能减少其它指标的干扰,较客观地反映出一对因子影响力的差别。但综合全部比较结果时,其中难免包含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因此,对得出的判断矩阵有必要作一次一致性检验,以决定是否能接受它。

(四)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上面我们得到的是一组指标对其上一层中某指标的权重向量。我们最终要得到各指标,特别是最低层中各指标相对于目标而言的排序权重,从而进行决策。总排序权重要从高低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逐层合成。

对层次总排序也需作一致性检验,检验仍像层次单排序那样由高层到低层逐层进行。这是因为虽然各层次均已经过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都已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但当综合考察时,各层次的非一致性仍有可能积累起来,引起最终分析结果较严重的非一致性。

三、结论与评价

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层次、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各不相同,难以科学确定,常用的调查访问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很难达到理想效果。AHP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先对单层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然后再进行层次间的指标总排序,来确定所有指标相对于目标的相对权重。利用AHP法,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指标权重的精确度和科学性,而且通过采取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专家意见的一致性,有效地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从数学分析的角度上给出了各个指标比较的数量关系[5]。

在应用AHP法过程中还应注意某些事项[7,8]。首先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这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其次如果所选的要素不合理,其含义混淆不清,或要素间的关系不正确,都会降低AHP法的结果质量,甚至导致AHP法决策失败。为保证递阶层次结构的合理性,需把握以下原则:

1、分解简化问题时把握主要因素,不漏不多;

2、注意相比较因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相差太悬殊的要素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

再就是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确定影响某因素的诸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这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子对该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使决策者提出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组隐含矛盾的数据。这是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时应注意的。

参考文献

[1]曹利军.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8~182

[2]成,林根祥主编.市场预测与决策[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2

[3]冯忠铨主编.经济预测与决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10

[4]陈昌军,王紫雯.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8):108~110

[5]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136~139

篇5

关键词: “软实力”;“两课”;就业竞争力

Key words: soft power;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mployment competence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182-02

0引言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反映大学生欠缺就业竞争“软实力”,他们择业理想化、薪资要求高,就业后缺乏责任心、不愿吃苦、纪律散漫、不够诚实等,这样的道德素养问题严重影响了单位的形象,增加了企业管理的成本以及运营的风险,也破坏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比较看重学生的就业竞争“软实力”,这也成为大学生求职者在竞争激烈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获得并维持一份工作的必备条件。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两课”的育人功能,把它当作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的“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帮助学生坚定信念克服困难,提高修养,以使他们的拥有正确的就业观、积极的创业观、良好的品行修养、必备的职业素养,让他们自身的条件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和国家社会需要相适应,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发展个人“软实力”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面对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只增不减,且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就业竞争的 “软实力”,高校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不仅要有扎实的“硬实力”,还必须培养过硬的“软实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1.1 大学生就业竞争“软实力”与“硬实力”20 世纪90 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前任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提出了“硬实力”与“软实力”(SOFT POWER)两个概念。大学生就业竞争的“软、硬实力”是由国家“软、硬实力”发展引申而来的,是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形容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素质。“硬实力”是指相对于具体专业岗位而言的,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是一种相对显性的、固定的、静态的存在形式,如学历、计算机与英语等级证书、各类职业资格认证、专业知识及技能等。而“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是隐性的,是一种吸引力、影响力,主要是指除“硬实力”以外的个人精神、素质,是一种持续的作用力,如思想道德素质、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

1.2 就业竞争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大学生的综合实力是由“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组成,这两方面的能力只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实力。一方面,“硬实力”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甚至被许多人形象地称为就业的“敲门砖”,是发展“软实力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另一方面,“软实力”是“硬实力”充分发挥的保障和精神动力。大学生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转化为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软实力”来铺路搭桥。此外,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就业竞争力的“软实力”被视为零时,无论其“硬实力”有多大其综合实力都等于零。但是,当“硬实力”不具备优势时,“软实力”还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篇6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闻评论作为发出一国声音、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利器,在传递国际新闻的同时,起到了抢占舆论先机、引导舆论方向的重要作用。①国际顶尖电视媒体都十分重视新闻的评论工作,评论不仅能够提升新闻报道深度和传播力,还能明确地表达一国或者新闻媒体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因此,中国新闻媒体要想加深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提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必须提高自身的国际新闻评论实力,真正发出中国的声音和表达出中国的观点。鉴于电视国际新闻评论的题材广泛,很难完整地将所有的评论囊括在内,因此笔者尝试按照国际新闻的分类和国际新闻评论的功能将其分为政治经济类、文化体育类、生态环保类。

国际政治经济新闻评论。政治经济新闻(以下简称政经新闻)一直是国际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类别。政经新闻评论能够起到解释深化国际新闻的作用,也代表着一国的声音和观点,在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政经评论在媒体评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每逢国际重大事件发生,国际社会都会关注中国的声音,因此国际政经评论就扮演着传声筒的作用。如在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等采取多种报道形式,彰显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一贯立场。新闻频道滚动播出《美国业界敦促国会不要紧逼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新高》等新闻,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及时报道中国商务部回应操纵汇率说法,以及美国资深议员等反对国会对人民币问题施压的表态,并组合播出新闻快评,分析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背后的政治意图。财经频道多档栏目及时播发商务部声明,表明中国政府立场;采访权威专家学者,分析中方的应对方法;连线路透社驻纽约的财经评论员,分析美国这一举措的真实意图。中央电视台的经济评论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政府的声音,体现了中国对人民币升值采取的强硬态度。此评论受到了西方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和CNN在内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姿态,起到了发出中国声音的作用。

文化体育新闻评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文化交流活动和体育赛事都成为国际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际文化体育评论(以下简称文体评论)在传播国际交流活动和加深各国之间的了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际文体评论并不只是观点的传声筒,也是传播一国形象和文化价值观的工具。国际文体评论以其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了很多受众,同时在艺术和体育爱好者中间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文体评论较之政经评论,形式更加鲜活,语言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是提升一国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就一般模式而言,电视文体新闻评论通常穿插在国际重大文化体育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比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经常邀请体育评论员做客演播室,对体育赛事进行专业点评。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一步加深,专业的国际文体节目也开始涌现,如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旗下的五星体育频道,专辟了一个国际体育评论栏目《今日体育快评》,及时更新对国际赛事的评论;上海外语频道ICS的一档文化谈话类评论节目Culture Matters(说东道西),主持人和嘉宾借用轻松愉快的话题架设起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平台,节目时长一小时,多位中外知名文化学者或名人在节目中轮番上阵,就当下的文化热点与主持人及现场观众展开热烈探讨,而现场乐队的加入也让节目更时尚。与文体新闻相比,此类节目既提供相关新闻热点剖析,也将背后的一些现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丰富生动的节目形态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生态环保新闻评论。国际性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生态环保类题材的新闻成为国际新闻的一类重要主题,不论是自然灾害、气候问题,还是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都成为全球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而生态环保类评论在责任担当和表达方面发挥出的巨大作用以及激发的公众倡导力逐渐受到了新闻媒体的热捧。美国CNN在新闻栏目中专辟Eco Solutions(拯救生态)栏目,将生态新闻和评论结合起来,倡导绿色世界和环保理念。而中国在生态环保方面的表态和责任担当,将更多地通过新闻媒体的国际生态环保新闻评论表达出来。如凤凰卫视的《地球宣言》,每天讲一个故事,展现一个话题,关注地球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节目中阐释官方、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学者、公司高管、普通民众等不同阶层的群体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全方位地对国内外生态环保话题进行评述。此类国际评论在国际传播中能够表达中国对全球环境保护的担当和责任,从而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确立传播目标:

做好电视国际新闻评论的作用和价值

篇7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标准的纷繁。曾经有人呼吁重新研究诸如"建筑美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当今建筑评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建筑学还是不是具有客观规律与法则的科学?",如此等等,真的使我们建筑师坐不住了。笔者几年来与国内外一些同仁多有切磋,也作了一些设计和研究,偶尔在建筑杂志上也有几篇拙著发表,自以为感悟颇深,今有机会写出也希望能与同行交流。

1 关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口号下的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1.1 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国际建协20次大会的议题来看,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今天"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1.2 美学标准的发展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提出了再认识。

建筑美学可算是建筑学体系中老资格的一个分支。就在传统建筑学被拓展、建筑师被更广博的知识和技术所武装、人类要求在改造生存环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今天,一定会有不止一位建筑师站出来大声提出异议:我们以前一直公认为美的建筑,放在人居环境这样一个大范围中,从资源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分析、无废无污绿色建筑等方面来评判,它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吗?或许现在或将来某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用发展了的美学原则再来检验我们当初的结论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2 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2.1 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其侧重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建筑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运动机理,其目标是多元的。

2.2 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

2.3 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3 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3.1 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由于建筑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创作和评论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不到新的发展,从思维方式、调查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创作模式,建筑评论与评价也多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感性描述上。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现论和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准备,建筑策划的萌芽在此出现了。它一方面强调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体现,强调建筑的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和精神性等主观感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运用计算机、统计学、科学调查法等近代科技手段对感性的、经验的建筑创作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反馈修正,使建筑创作在理论与方法、经验和逻辑推理中进行。它是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必然要求。

3.2 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环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篇8

企业规模:

• 2010年产销量是638万升,在世界啤酒行业,青岛啤酒排在第六名;

• 2010年品牌价值达到了426.18亿,高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 在全国拥有57家啤酒厂,遍布19个省市自治区。

循环经济效益:

• 2010年工程废弃物回收率100%,回收价值达到1.58亿;

• 2010年回收的二氧化碳达到了8.7万吨,相当于种植了30年树龄的树78万棵。

节能减排效益:

• 近三年来,单位水耗下降了12.3%,单位电耗下降了8.6%,单位煤耗下降了19%,单位二氧化硫排放下降了31%;

• 2010年增产43万升啤酒,但是排污总量比2009年有所下降,COD下降了19吨,二氧化硫减排了337吨。

以上这一连串数字表明,作为在中国甚至全球都具有巨大品牌影响力的青岛啤酒,通过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找到了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方向和品牌塑造的根基。但是其背后的"绿色商业模式"是什么?论坛嘉宾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循环经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大需求的满足、战略实施的策略和创造"绿金"的模式。

超越传统产品需求

人类需求是分层次的,当较低层次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是建立在向他人、向环境、向未来子孙转移成本和借得利益基础上的。企业把自己的废弃物看成是与企业自身经济绩效不相关的、可以"外部化"的东西。殊不知,这些东西不仅企业不需要,他人和环境更不需要。企业实际上是在满足了人们一部分需求的同时,破坏着人们其他更大更深远的需求。

论坛上,同在食品饮料行业的蒙牛集团创始人、老牛基金会创始人牛根生指出:"把传统经济发展和现代的绿色发展区分开,应该从'五个需求'开始。第一,生命有保障,做绿色公司,做循环经济就是为了让生命能够生存下去;第二,身体能健康,现代生命的需求,不仅自己要活着,他人也得活着,而且让大家健康地活着;第三,生态能和谐,不仅人类要活着,生物要活着,花草树木也要活着;第四,生活要美好,生活美好要通过解决生态问题来保证,只有建立良性的生态圈才能够保持产品质量和生活质量;第五,生产要科学,企业是生产的主体,所有的垃圾、所有的污染都是工业文明带来的,所以生产科学不科学是现展的关键,传统发展和现展的区别,就是要区别是不是你生产出了对社会有害、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东西。"

确实,在工业时代,人们只是简单地追求物质和品质,似乎淡忘了人类更大的需求,那就是健康的身体,优美的环境,生态的多样??这些需求本来是存在的,只是在利润至上的工业生产导向下,被忽视了。现在重新提出超越产品需求的"大需求"就是对生意底线的强调和对生意本质目标追求的回归。具体到青岛啤酒的案例来说,通过循环经济满足的不仅是人们喝啤酒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类保护美好家园、节能降耗和健康发展的需求。

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

既然循环经济能够满足人类发展更高层次的需求,并且能够实现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共生、共赢,那么如何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才能够使其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呢?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申屠献忠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首先从上到下,企业领导要站在战略层面去考虑。第一要有体系,有一个很好的架构去保证执行,包括企业的碳排查,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查都是有相应指标的,只有企业领导推动才能实现标准的建立。第二,做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要依赖员工,要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移植到企业文化当中去,其实员工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做可持续发展的好事情,会更加激励员工,使其对公司更加忠诚,跟公司一起做好,形成一个企业文化,根植到员工的'DNA理念'中去。"

青啤的确是这么做的。卢绪军介绍说,在金志国董事长理念的引导下,青岛啤酒在10年前就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和环境标准化研究所签订了温室气体排查协议,使青岛啤酒成为中国酿酒工业首家建立低碳体系的企业。

金志国也说:"循环经济的价值理念不是悬念,不是务虚的东西,而是在企业中用一个个案例和一个个创新做出来的。青啤生产厂长有两大责任,第一是质量保证中心,第二是成本控制中心。在工厂的任免上,这两条是'高压线'。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在成本上我要求大家能够通过环境保护,通过节能减排,通过资源投入的效率来降低成本,把垃圾换资源,把资源换财富。通过在内部不断地提高标准,不断地提高'碳管理'的能力,既能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保证社会效益。而且完成的过程中会给企业员工带来价值,带来快乐,带来财富。"

正如论坛主持人《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指出的:"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首先是企业核心领导的,其次是全体员工的,并最终推而广之成为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只有这样,循环经济的战略才能够真正得到彻底贯彻。另外出席嘉宾也提到了一个推动战略实施的重要问题:创新。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就提出,创造生态型的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但这方面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尤其是国家政策的创新。牛根生也回应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国家政策的创新和支持,如何给可再生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行业以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就是政策创新的一个方向。"

循环经济的"绿色"商业模式

开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设备投入和人员投入等,这些都是成本。因此,可能阻碍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一个障碍就是它能否形成良性的"商业模式"。论坛嘉宾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出席论坛的GE能源集团全球副总裁温跃忠介绍了通用电气的经验。从2005年开始,通用电气就提出了绿色创想战略,当时他们的总裁伊梅尔特就提出了"绿色就是美钞"的口号。5年过去了,通过绿色创想项目,通用电气2009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80亿美金,相当于一个比较靠前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收入。而且2009年单位产值的能耗要比2004年下降34%,水耗降低30%。

除了在文章开头列举的循环经济效益外,金志国还介绍说,青啤将在啤酒发酵期间排放的二氧化碳采集起来,经过压缩净化之后在啤酒装瓶环节利用。这样,通过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外青啤还通过酵母的资源化,减少了污水的处理成本,同时使每吨酵母粉产生了1000多元的经济价值。

申屠献忠总结说:"循环经济不光是一种投入,实际上产出是可以高过这个投入的。循环经济不光是一种成本,可能会对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或者是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甚至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任何一种绿色模式的推广都与经济模式分不开,只有遵守商业规律才能做到真正的可持续。

【绿公司年会微博】

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开幕式精彩瞬间回顾】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发言:李群书记问我为什么突然剃了个光头,我说这是对绿色公司表示尊重。联想能够存活发展了26年,跟我自己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有关系的,这个理念就叫"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4月22日 15:14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27) | 评论(9)

史玉柱:我好崇拜我,我刚刚成功忽悠没剃过光头的柳传志向我学习,剃个大光头!!!!!有木有!!!!有木有!!!

4月19日 20:15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2930) || 评论(2292)

曹国伟:在青岛参加中国 #绿色公司年会# 海尔张瑞敏在演讲,大谈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对企业战略和营销方式的影响,从制造时代到定制时代。张总非常与时俱进。

4月22日 10:53 来自S60客户端|举报 转发(186) | 评论(82)

中国海蒂:许小年可是敢说真话呢。在绿色公司年会经济论坛上,他说出"中国通胀的唯一根源就是货币超发"。不是所有的"家"们都敢这样说的。

4月28日 15:53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 | 评论(1)

有杰Rene:刚得知的好消息:在2011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宝洁中国荣获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和道农研究院颁发的"2011中国绿色公司百强"称号,在上榜的百强榜单中,宝洁名列外资企业第四名,并成为上榜个人用品行业公司中排名第一的企业。这个荣誉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我们会继续努力下去。

4月28日 08:02 来自iPhone客户端 转发(21) | 评论(31)

董红红:是这么回事,大家都想扮演别人的角色。绿公司年会上,许小年说,市长像总经理,总经理像政治家,教授像艺人,每天忙着走穴,学生像党校培养出来的干部。

4月28日 14:24 来自新浪微博

夜行者的围脖_宋国强: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开幕式精彩瞬间回顾:张瑞敏】传统经济下营销的优势在哪儿呢?就是价格+广告。如果是广告的标王,有价格的优势,肯定在市场上有优势。但现在不行了,从以价格的优势卖产品必须改变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卖服务上。

5月6日 16:59 来自新浪微博 原文转发(12)|原文评论(4)

美通社能源资讯:4月22日晚,在青岛举行的2011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等5家机构核心发起的"善水行动"公益项目成功举行。该项目旨在科学分析水资源状况,以"水中和"概念为核心,积极向企业界及公众发起"节水、减污,善待水资源"倡议,传播"善水"的价值理念与解决方案。

5月6日 17:57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 |评论(1)

商界杂志:【马云:卫哲离职是我给了兄弟一刀】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后,昨日,马云与卫哲首次同台面对媒体,在青岛举行的"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关于企业价值观的论坛似乎也变成了马云的新闻会。他表示,卫哲的离开就是自己承担的责任,也是自己在阿里巴巴11年来最大的痛,是自己给了兄弟一道伤疤。

4月25日 14:26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24) | 评论(13)

孔念:卫哲创建"嘉誉基金",引咎辞职的阿里巴巴原CEO卫哲今日在绿色公司年会上首度公开透露其最新动向,将创建"嘉誉基金",瞄准投资项目里的"二手楼"、"烂尾楼"。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环境保护的效果、生态建设的成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刑法对于生态法益的保护存在这样一种矛盾,即在对于生态法益保护的过程中存在执法严格却没有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前段时间,一则“大学生掏鸟”而被判十年重刑的新闻使得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事情的缘由是河南的一名大学生在暑期,因与他人共同猎捕16只鹰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判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而被一审法院判处十年有期徒刑。①该案是因为本案是否刑罚过于太重而引起热议,认为就是因为捕猎了16只鹰隼就判处10年徒刑,但是该案却引发另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刑法对生态法益的有效保护,如何有效的利用刑法保护生态法益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二、生态法益概述

法益(Legal Interest,德文Rechtsgut),即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和价值;刑法法益,是受刑法规范保护的利益和价值。②法益需要从三个方面去界定,一是现有法律条文有哪些? 二是这些法律保护的对象是什么? 三是保护的利益是什么?③只有从这三方面去解释,才能得出法益的科学内涵。因此对于生态法益的界定我们需要从上诉三个方面对生态法益进行限定。对于保护法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资源环境为例,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涉及保护环境资源。所以在保护资源环境中我国法律是有对该法益的保护的。对于保护的对象在制定法律法规时,首先要明确法律法规保护的对象,对于上述法律来说保护的对象就是环境资源,如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最后法益利益的内涵。在使用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时,首先要分析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是什么。以环境资源为例,我们保护的利益就是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上述分析,生态环境法益是受民法、行政法和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的利益,保护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大气、水和土壤等生态本身,保护的利益是维护生态环境在“时间、空间和承载”三维尺度上的自然规律免遭破坏。

三、生态法益的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及其效果

(一)生态法益刑事立法保护的必要性

虽然我国刑法已经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将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迈出了生态法益保护的重要一步,但与日益严重的生态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比,生态法益刑事法律保护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诸多侵害与威胁生态法益的行为还没有受到刑法的规制。生态遭受破坏与责任主体的责任还没有形成一个平衡,并且随着生态法益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除“污染环境”外,其它类型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保护也将凸显出来,比如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严重虐待或侵害动物的行为、严重破坏气候的行为等。西方法治发达国家正在或已经建立起来的以“污染环境”行为规制为主、其它侵害生态法益行为的规制相配合的立体化生态法益刑事立法体系值得我们关注,也值得我们去关注。比如对于生态法益受侵害后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二)生态法益刑事立法的效果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法益也处于变动之中,新的法益不断生成。对于良好生态环境需求的正当性越来越得到法律的认可,公民在生态环境领域享有的利益应被法律所保护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公民个人的法益中不仅包括财产法益、人身法益等传统法益,也还应包括生态法益。而刑法作为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其在保护生态法益中有着独特的效果。

刑法的目的是在于保护法益其本质就是法益保护法,并且刑法保护生态法益主要是对人的正当利益的保护。对人类而言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多种属性,能满足其多种需要。但不同的利益或需求在实现时往往针对同一种环境要素或环境要素的同一种功能,致使环境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之间、生态功能相互之间发生冲突。而刑法以保护人之权益为首要出发,在法益保护上也以保护人的法益为主要目的,通过刑法手段保护生态法益是对人在生态领域的正当利益的保护,这既是刑法在法益保护上的正常逻辑,也是生态文明先进国家刑法已经或正在承担的使命。充分体现了刑法对生态法益保护的成效。④

四、完善生态法益的刑法保护

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家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加强生态法益的刑事保护,促进刑事立法的生态化是生态法益刑事法律保护的起点,也是生态法益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支点。

(一)完善生态保护的刑事立法

虽然我国刑法已经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将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纳入法律规制,迈出了生态法益保护的重要一步,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法益刑事法律保护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诸多侵害与威胁生态法益的行为还有待刑法规制。

(二)优化保护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规制

生态法益与其它类型法益既存在紧密联系也存在重大差别。作为一种新型法益,生态法益与传统的人身法益与财产法益具有紧密联系。⑤以上述“大学生掏鸟”案为例,刑法对非法捕猎、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刑罚设置过重。刑法忽视了破坏动物资源的犯罪侵犯的动物法益具有可修复性的特点。笔者认为:对于此类犯罪,不能一味注重严厉的人身罚,而要注重添加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罚,并把这些财产用于动物法益的修复。”因此,在生态法益保护的法律资源配置上,我国刑法还存在着较大的优化空间。

(三)加强生态法益的刑法司法保护

我们知道刑法目的的实现不仅包括刑事立法对相关利益保护的法律设定,还包括通过有效的刑事司法使法益保护得以实现,因此有效的刑事司法对于生态法益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是生态法益刑事法律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生态法益的刑法司法保护也是生态法益刑事保护的重要一环。(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注解:

①参见(2014)辉刑初字第409号刑事判决书

②参见杨春洗 苗生明:《论刑罚法益》,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12页。

③参见陈珊利子平:《生态环境法益探微》,载《求索》2015年第5期,第82页。

④焦艳鹏:《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保护》,载《法学评论》2013年第3期,第91页。

⑤焦艳鹏:《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保护》,载《法学评论》2013年第3期,第94页。

参考文献:

[1]焦艳鹏: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保护[J],法学评论,2013(3).

篇10

②资料开源于《成渝经济区规划》。

③数据来源:加快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 提升产业协作配套及园区服务,

.

参考文献:

[1]廖元和.“三大战略”的特点与中国区域经济新阶段[J].区域经济评论,2015(2).

[2]和云.“三个支撑带”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

2015(4).

[3]程必定.区域战略升级推进空间结构转型[J].区域经济评论,2015(4).

[4]李松庆.“三个支撑带”下的我国区域发展新趋势[J].区域经济评论,2015(4).

[5]魏后凯.建设长江经济带及重庆应对策略[J].改革,2014(6).

[6]喻新安.坚持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模式创新[J].区域经济评论,2014(6).

[7]杨继瑞,李月起,汪锐.川渝地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J].经济体

制改革,2015(4).

[8]Luxembourg. Innovative hot spots in Europe: policies to promote trans- border

clusters of creative activity [J].Trend Chart Policy Workshop, Background Paper on

Methods for Cluster Analysis, 2003(5).

[9]林中元.高新技术产业对重庆工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中国高新技术

企业,2012(3).

[10]武增海,李忠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与开发活动效率评价研究――基于

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DEA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6).

[11]陈自芳.以产业升级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兼对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的

比较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4(6).

[12]于春晖.趋向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J].区域经济评论,2014(6).

[13]赵喜仓,任洋.R&D 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研究――

基于江苏省13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J].软科学,2014(10).

[14]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86(94).

[15]Cohen W.M.and Levinthal D.A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Economic Journal ,1989(99).

[16]Grossman G.and Helpman E.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91a(106) .

[17]Aghion P.and Howiit P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

Econometrica,1992(60).

[18]Stewart Thomhill.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ee in high-and low-technology regimes[J].Joum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1,2006.

[19]Darrene Hackler. High-Tech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id-west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J]200l(04):16

[20]吕乃基.高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改造的桥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1).

[21]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10).

[22]覃成林.R&D 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其路径依赖一基于我国东、中、西

部地区面板数据[J].科研管理,2002(2).

[23]程宏伟,张永海,常勇.公司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6(3).

[24]吕忠伟,李峻浩.R&D 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J].统计研究,

2008(3).

[25]刘伟,李丹.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R&D 投入与产出绩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0(3).

[26]赵喜仓,徐俊涛,张瑾.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科技管理研

篇11

谢灵运作为山水诗的鼻祖,是南朝诗坛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唐诗的研究盛况相比,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并未得到研究者应有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研究者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已有的关于山水诗歌创作的个体研究中,研究者的目光又主要集中于陶渊明和王维身上,对于诗歌中汉魏晋到宋齐梁陈的转变中具有关键性桥梁作用的谢灵运,迄今为止已有的研究与其在诗歌史上实际所处的地位明显不成正比,特别是其生态学对于现今社会的积极借鉴意义研究甚少。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两百多年来国外各派文学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他的作品作出了不同的评价,从斯蒂芬、阿诺德、布拉德利到现代派的批评家们,运用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手段对华兹华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宗教思想等方面也进行了探讨,因此他的作品似乎已经没有多余的评论空间了。然而纵观中外诗歌比较研究方面,从和谐生态学角度对谢灵运和华兹华斯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

当人类迈入21世纪,人类工业化文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对经济利益无所顾忌的追求,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运动的不断高涨,我们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历了雾霾的痛楚后,文学评论界也开始转向了生态视角,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学诗歌,试图从意识领域里找到缓解或者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平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中外诗歌中存在着众多十分相似的情况,这是诗人在各自国家和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观察、体验和加工塑造的结果。两位诗人分别是中英自然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们生活的时代和所处的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但在“自然”这一客观主题上,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通过收集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及谢灵运的山水诗,探访绍兴与谢灵运诗歌相关的景点,如东山、始宁别墅等,寻找华兹华斯与谢灵运诗歌共同的基础―自然,本人发现这些景点的自然美及对精神的慰藉和平静作用,大自然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人们从大自然中得到快乐,得到启示,得到心灵的自由。同时两位诗人通过诗歌向世人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华兹华斯和谢灵运的生活经历相似,早期的坎坷对他们创作产生影响,他们一生中都遭遇了重大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对他们的思想与创作产生冲击,并最终确立了他们作为自然诗人的风格,促进了他们向自然诗人的转变。他们都具有深刻的宗教思想背景,基督教与道教分别形成了华兹华斯和谢灵运诗歌的生态思想基础。道教继承与发展了中国传统思想,在“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论、物有物性”的法则之外,赋予了大自然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导每个人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谐和循环”也就是万物循环、太极长转的道理,从而使人类在大自然中获得广泛和深刻的启迪。基督教认为自然与人类皆是上帝的创造物,二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然万物是上帝的创造,同样闪耀着上帝神性的光芒,能够与人类心灵相通。生态思想的基本理念,即整体,和谐,多样化和相互依存的原则。华兹华斯在他的短诗和散文作品中展示了人要尊重自然,合理开发自然,人要善待动物,合理利用并积极保护动物,脱离自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会造成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的观点与谢灵运道家“人法自然”的基本生存原则不谋而合,都旨在弘扬关怀自然,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人类追求精神生态的平衡和谐注入了新力量,继而实现环境与人和谐统一。

因此在“自然”这个交汇点上,华兹华斯和谢灵运有深刻共鸣。

[参考文献]

[1]Bate,Jonathan.RomanticEcology:WordsworthandtheEnvironmentalTradition[M].London:Routledge.1991.

[2]Beer,John.WordsworthandtheHumanHeart.[M]London:TheMacMillianPressLtd.1978.

[3]顿德华.论谢灵运山水诗的生态审美意蕴[J].柳州师专学报.2011(26).

[4]冯静芳.生态美学视野下谢灵运的解读与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江舒桦.《丁登寺》与自然的再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

[6]江建军.华兹华斯――一颗困扰心灵[D].浙江大学.2002.

篇12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72-02

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正在或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社会文化的繁荣都在影响媒介。与此同时,媒介自身内部也涌动着一股聚变的态势。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网络日益兴盛,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风头正劲,电视媒介的主导地位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较于中央电视台等全国性的新闻节目而言,地方电视台的影响范围本来就有限,先天的不足使得他们很难与中央电视台一较高低。目前,我国电视业由于行政、区域、观念、利益等方面的壁垒,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国内电视整体生产力相对较弱,竞争乏力。因此建立中国电视业新秩序,形成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局势,为国内电视业储备能量,增添动力,意义不言自明。

一、变化中的媒介生态环境

(一)媒介生态环境概述

“媒介生态环境”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不同社会制度的媒介生态环境不同,是由所处的社会制度中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社会系统所决定的1。媒介环境与个体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生态系统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其自身也较脆弱。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人体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占据着至上的地位。媒介生态环境是媒介赖以生存的土壤,不仅制约着媒介的存在,也影响着媒介的发展。

媒介生态环境不仅指媒介自身所处的行业内的态势,也包括媒介所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前者包括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媒介从业者素质的提高,新兴媒介等。后者则包括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进步等。媒介生态包括社会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媒介在这四个方面合力的作用下存在并发展。媒介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媒介本身不是一种僵死的封闭的物质实体,而媒介生态更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开放系统。

(二)我国媒介生态现状简述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兴起,犹如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所言:“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变成了数字化”。新媒介将人们置身于信息的包围之中,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可接受的信息资源。

新闻媒体作为媒介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既要避免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对事件解读不到位而造成的受众认知不协调。又要避免对一些问题进行过度诠释,过犹不及会使公众对问题的认知与媒介的解读产生偏差。

综上所述,新媒体虽飞速发展,但各方面仍不甚成熟,抵抗力稳定性还很弱。媒介生态学要求确保媒介生态的总体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地方台新闻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失衡,形态单一

目前省级卫视节目整体结构失衡,电视剧垄断荧屏,新闻节目边缘化明显。新闻节目数量少,每天主档新闻也不多,仅穿插在早、中、晚黄金时段。

究其原因,一方面,地方台长期倚重电视剧,轻视新闻。电视剧以多集连播方式占据日间和晚间大部分时段,享有绝对优势。综艺节目与电视剧投入产出快,广告回报也相对容易。

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财力、设备等条件限制,地方台无论是制作力量还是制作水平都无法与央视相提并论。新闻节目的内部构成形式单一。除每晚7点各省级卫视准时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外,日播节目主要模式是地方新闻联播。节目形态种类单调,省级卫视基本上都是消息类新闻节目,自办常态栏目十分有限。限娱令和限广令颁布后,各地方台评论类新闻节目兴起,如湖南经济电视台的《钟山说事》、江西卫视的《深度观察》、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等。但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访谈等几近缺位。

(二)题材狭窄,缺乏深度

电视新闻有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娱乐新闻等丰富的题材选择,然而地方台新闻节目题材狭窄,主要限于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两类。新闻更多的只是政令,告知本土消息的主渠道,整体收视状况不佳。在经历了从“播”到“说”新闻的转变后,电视新闻尚未真正步入“评”新闻时代。

对于新闻来说,时效和深度往往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独家新闻有两种内涵:一是时效性,即首发性,第一个报道了某新闻事件;二是报道角度,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往往只有个别媒体独树一帜的报道赢得受众的眼球,也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深度解读上。

(三)娱乐成风,引导缺位

离开公众关注,任何媒介都将黯然失色,但一味追求收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民生新闻曾以其平民化的风格掀起一股收视热潮,但当前仍居主体地位的地方民生新闻存在着众多问题:同质化恶性竞争普遍,节目内容与风格大同小异;盲目追求猎奇效应,将民生等同于市井,将民生新闻等同于负面报道,各类诈骗、偷盗、抢劫、杀人及有悖常理、有违人伦的负面报道充斥荧屏。追求收视率还容易变相地刺激媒体越过道德、法制的底线,媒体的不合理报道极易造成媒介审判与二次伤害,面临新闻价值沦丧,舆论引导缺位的困境。

当前新闻评论类栏目水平参差不齐,栏目定位不清,内容低俗,泛娱乐化倾向明显。评论员无疑是新闻评论栏目的核心,但专家评点乏力,身份模糊。内容有名无实,不过是将先前的故事、猎奇类节目进行了重新包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节目。

三、地方台新闻节目的发展路径

(一)明确定位,走错位化,差异化的节目之路

地方台首先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与清晰的定位(包括受众定位,角色定位,市场定位)。明确自己的竞争原则和策略,做到“人有我改,人无我有”。

“人有我改”,就是要避开中央台和其它卫视台在栏目设置上的强项和方向。譬如中央台有《焦点访谈》,许多地方台也鼓捣出了几档类似的节目叫做《XX访谈》《XX焦点》等。在节目类似的前提下而资金投入又比不上中央台,节目质量和档次自然逊色很多,节目制作水平和收视效果也会显现出巨大差距。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消耗在与对手同质化的节目上绝对不是地方台的明智之举。

“人无我有”,就是中央台无法给地方观众提供的内容和栏目恰恰是地方台应该大力发展的。地方新闻在地方台的节目架构中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地方台一大特色。地域性包含新闻事件发生地域与观众接受心理上的接近。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受众的需要,才能理解受众的期待目标,从而确定电视新闻整体风格。

(二)转变观念,走亲民化,贴近化的节目之路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是有选择地接触、注意、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要充分了解受众。新闻节目是基础,民生服务作补充,两方面需要协调发展,缺一不可。以服务增强媒体影响力,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贴近性是中央新闻节目所不具备的,地方电视新闻应立足本土,提供具体贴心的天气,交通,消费等实用资讯,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老百姓其实始终对电视台抱有独特的期望和信赖,需要地方台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三)提升质量,走直播化,品质化的节目之路

多年来,电视新闻形成了解说+画面的报道模式,如何才能让观众耳目一新,增加观众参与意识呢?采用现场报道无疑是目前的理想方式,提供全方位信息。

新闻的过度娱乐化和浅层次堆砌已严重影响了地方电视台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以深度提升媒体公信力,加强评论节目品牌建设是提升地方台新闻节目深度的可行路径。

首先,主持人既是新闻内容的传达者又是栏目品牌的代言人,对品牌的创设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主持人的仪表、素质、风格应高标准、严要求。

其次,新闻节目中的节目标识、主题色调、背景音乐等都是影响节目品质的重要因素,在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保证节目整体基调和谐统一,形成特色。

再次,在栏目模式上,要大胆启用文学艺术性新闻、故事性新闻、动漫版、新闻脱口秀等多种播报方法,采用经济、教育、生活等分类新闻的模式,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新闻需求,打造品牌效应。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人”越来越被提升到社会的中心地位。电视新闻努力追求的方向应是真正做到关心个人、关心普通民众的生活。除上述路径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以互动提高传播影响力,加强媒体与政府、企业相关部门的合作,彰显媒体整合力,帮助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改革获得实质性突破。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众需求愈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地方电视台必须对新闻节目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提高节目质量、树立新闻品牌。在收视率与电视新闻节目功能实现的博弈背后, 实质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电视消费主义理念的较量。任何一档优秀电视节目的诞生都离不开一个团队的精心策划与制作,任何一档电视节目想要受到观众的欢迎,都必须始终坚持优良传统与积极探索创新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作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具而存在的新闻媒介,在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介更应该发挥好自身的桥梁作用,努力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积极沟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负责任的政府。

参考文献:

[1]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1.

[2]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

篇13

虽然是招聘广告视频,但它贯彻了papi酱的风格,并把大量诙谐的笑点暗藏其中。不到16个小时内,该微博收获7千多次转发、1.4万条评论以及8万多个点赞。其中有粉丝对papitube的招募给予肯定,表示papi酱“给了大家一个发展的平台。(doge)”

papi酱招募视频截图

热门评论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实际上本月25日,该视频已经在papi酱的微信公众号首发过,只是papi酱“忘了”同步发到微博,所以本次算是补发。

根据papi公众号信息,papitube这次招聘的职位包括表演者、幕后制作、脚本创作。其中“表颜艺术家”指的是网红预备队、模仿秀达人、语言健将等,“幕后嘿嘿手”的工作是平面设计、视频剪辑、后期制作等,“脚本创作者”需要会写段子、搞戏剧或者说相声等。

papi酱微信公众号文章

papi酱突然开始的各种招募,让广大粉丝欣喜的同时,也有人带着疑虑:papi酱要保证视频质量和更新速度,一个人忙不过来了?还是经过整改,papi酱的点子用尽不好笑了,需要换血?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网红将呈视频化、专业化、多平台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网红都需要更专业的视频制作团队,去制造出更专业的内容,“papi招募团队在预料之中。”

另外,中国最大的中外籍模特经纪机构esee(英模文化)创始人郑屹,也曾就网红产业链条和亿邦动力网交流,他指出,网红产业的核心是“人+内容”,网红的内容生产环节即使一开始是一个人做,随着专业化发展,最后也一定需要团队完成。

郑屹还表示,如果要做网红经济,网红链条中的内容生产、粉丝运营、供应链、电商变现四大环节,需要不同领域的公司、人才共同完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