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遗红色文化

非遗红色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40: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非遗红色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非遗红色文化

篇1

【正文】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重点工作攻坚年”精神,围绕“一轴六区”、“九大禹城”重点任务,对照打造水韵禹城、书香禹城发展目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勇于创新、真抓实干,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20年以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情况

(一)城乡共建共享开辟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2020年,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再提升行动,夯实文化主阵地,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对标达标提效能。在集精力、集资金、集政策于一体强力推动下,在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场所达标建设基础上,社会参与、重心下移,服务效能继续优化升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市直五馆高质量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复审通过国家一级馆,服务质量实现大幅提升,智能听书机、盲文书籍、热水、无障碍通道、免费wifi、免费储物柜等服务设施日益健全。24小时城市书房免费对外开放。全市布局安放电子书借阅机8台。1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无线网络全覆盖,10处数字文化广场建成,新建5处文化舞台。村级342个社区(村)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休闲娱乐、教育引领等功能于一体,刚刚代表德州市接受省级考核验收,创造了送戏下乡的德州模式,近期,德州市文旅局将发文推广。

二是打造“书香禹城”城市品质。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读书需求,实施政府与企业、社区多向合作,扎实推进全民阅读、书香禹城建设。1、打造“15分钟阅读圈”。投资70余万元,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1处,覆盖周边3所中学、2所小学、5个商业小区,辐射近4万人。在各乡镇和城市社区设立分馆,全部与图书馆联网,图书通借通还。第二批城市书房建设正在进行中,近期,将正式面向市民开放。2、举办多彩阅读活动。在全市开展图书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军营“书香六进”,举办读书朗诵、图书捐赠、读书大王比赛等10余场,举办书香家庭、最美读书人、书香企业、书香机关评选活动8场。为全市3万名小学生,免费统一办理借阅卡,全面推广少儿阅读,纳入2020年全市20件为民实事。

三是城乡文化惠民供给转型创新。盘活文化资源,延伸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坚持“活动特色化、城乡一体化”全社会同参与、同创作、同分享的 “送、种、创、秀”公共文化惠民新模式。1、数字文化领先启动。在德州率先启动数字文化乐享工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互动,扩大“送、种”文化平台。开办“耕耘讲艺”、图书推介、抗疫作品展、禹城红色历史展等线上线下文艺活动60余期。开设书法、声乐、民族舞、广场舞、乐器、剪纸等线上课程50余期,点击量6000余人次。“耕耘讲艺”成为全省文化馆系统的品牌活动之一。2、群众“创文化、秀文化”多样性。创新落实省文旅厅“五个大家”系列活动,带动全市群众参与文化、融入文化、创作文化,群众“创文化”“ 秀文化”热情高涨,20余个群众自创戏曲、舞蹈、歌曲、相声作品涌现。完成送戏下乡895场、公益电影放映6809场。组织完成第三届农民丰收节文化活动,连续十天乡镇专场,2000余人参与,“农民丰收戏”得到市委滕书记的批示肯定。开展“书香禹城”广场舞大赛活动,各镇街自下而上全动员,市文化馆辅导各乡镇广场舞大赛30余场次,广场舞大赛秀出了农民新时代的文化风貌。德州广场舞大赛实现“六连冠”,为德州唯一。3、优秀文艺创作涌现。开展文艺创作青蓝工程,创作战“疫”作品200余个,20余件作品被学习强国、大众日报等媒体采用。抗疫原创作品先后荣获省级一等奖,荣获德州市疫情防控文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人荣获第三届德州市“长河文艺奖”。

(二)文旅互促互进激发产业新活力

围绕文化旅游产业破题行动,着重在补短板上抓项目建设,在扩大消费上抓产品打造,在乡村旅游上抓示范培育,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一是扎实有力,项目建设生机勃发。建立全局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项目谋划、资金争取、招商引资等方面全面布局。1、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2.5亿元新街口文化产业园项目已完成90%主体建设,招商签约50余家商户;总投资1.1亿元山东基石建材项目,车间主体工程完工,设备安装竣工,正在调试;投资2亿元红色文化果玩综合体项目,将红色文化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杰奥杰尔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年产300台升降机项目,落户高新区协同发展产业园D7号车间,已投产;济南槐勃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年产5000台套激光雕刻机生产项目,落户高新区协同发展产业园A01号车间,正在进行设备采购。2、签约项目3个。创业商学院项目、众福智能机械设备项目、山东鹏森建材交通与住宅产业新材料项目。3、深度洽谈项目。甜蜜之城-文旅康养特色小镇项目、美丽乡村文化综合体、上古文化乐园项目、中国功能糖城高新技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和施女湖风景区项目等多个项目正在深度洽谈中。

二是文旅联动,文旅产业乘势发展。以景区引领带动、产业融合互动、文旅全面联动的形式,主动挖掘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禹城文化旅游特色品牌。1、“红色游”。整合各类资源,做活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革命纪念馆为依托,先后开展亮化工程、改陈布展、红色记忆征集,纪念馆的红色文化更加浓郁,教育意义更加浓厚。以“发展生态旅游、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果玩田园综合体项目,集党史教育展厅、生态农业观光、四季果园采摘等功能一体,带动周边经济发展。2、乡村游。结合区位和经济优势,因地制宜打造30余处“一村一景”乡村游,6处乡村记忆游项目。各类农场采摘游、老物件记忆游、研学游、体验游,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3、工业游。以禹王、保龄宝、麦香园等极具禹城代表性的工业游精品线路为依托,体验禹城工业文化资源,感受禹城工业文明和工匠精神。现有省级工业游示范点6处,年吸引游客3万人次。投放引导资金10万元开展第四届“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组织开展第一届草根带货直播大赛,75家商家参与。

三是强化管控,文旅市场安全健康。争取文旅市场扶持资金,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车辆等执法装备。开展网吧、KTV、旅行社、印刷、营业性演出等150余家文旅市场主体规范化执法行动60余次,净化市场环境。公开24小时举报电话,加大社会监督。开展“护苗行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三)遗产亦护亦用开启文化传承新局面

将文化遗产安全工作作为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底蕴的重要抓手。一是坚持护起来、管起来,狠抓文物保护安全底线。从底线抓起,集中有限财力,着力推进文物保护“四有”工作。聘用6名文物保护员,持续保障馆藏文物和野外文物安全。完成窦冢遗址和小城子坡高唐故城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勘探工作,对后续遗址的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配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姚高东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开展2次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落实占地超过二万平的基建项目考古勘探告知。二是坚持留下来、“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2020年,抢抓省级非遗五年一评的机遇,集中攻坚,全力突破,申报大禹治水等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4项,不仅实现禹城省级非遗的零突破,而且实现德州各县市区数量最多,更重要的是为提速非遗主题创作、开启非遗生态区创建,奠定良好基础。非遗+文创产品“秤心如意”系列在全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金奖,德州唯一。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尽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进步,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文化投入相对滞后,文化服务精准化、多样化不足;文旅产业融合不全面,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文化人才专业队伍单一,队伍流动性大。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工作节奏和时间节点,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进文旅工作持续提升。

一是打造精准供需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数字文化平台,满足个性化、差异化文化需求,积极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大格局。

篇2

(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为加强全旗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全旗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我旗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了文化建设基础。目前,全旗建有综合博物馆和普提济度寺博物馆2个,建有影剧院1个,旗文化馆设有多功能展厅1处,综合排练室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1处。旗图书馆设有地方文献资料室1处。2017年,为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的保护、挖掘和传承,由旗委宣传部牵头,投入250余万元将旗800余平米旧电影院成功改建为集非遗传习和非遗展览为一体“鄂尔多斯古如歌”展演厅。2014年至2016年,全旗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2个,2017年投入8万余元在各苏木镇(管委会)新建图书分馆11个。2018年我局选址挂牌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9个,专门用于开展各类非遗培训活动。相对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为全旗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提供了保障。

(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旗成功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国家级1处,自治区级3处,市级3处,旗级22处。成功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个(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已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成功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非遗传承人27人(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传承人古日巴斯尔已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成功申报市级文化艺术之乡4个。2017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霍洛柴登古城遗址草原神灯项目实现了与公安网和政务大厅接轨,遗址安防系统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过公安部、建设、施工、监理4个单位所派专家组验收。同年通过积极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日特莫图庙三防工程防雷、安防方案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核。目前,130万元防雷工程项目已开始走招投标手续。

(三)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鼓励扶持民间文艺队及文化户的发展,活跃基层民族民间文化活动。2017年计划新增文化户35个,民间文艺队15支。同时采取开办培训班、举办比赛活动,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等多种措施,积极为全旗民族文化爱好者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潜力,有力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一是按要求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不断增强现有非遗传承人民族文化传承能力。二是以现有文化馆多功能活动室、乌兰牧骑排练厅、拉苏荣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每年至少开办“乌仁堂奈”蒙古族四大民乐、蒙古族刺绣、“阿拉腾鸿达嘎”“蒙古族四胡”、大正琴等各类培训班6次以上。三是通过创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实践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2017年成功开展马文化、“游牧文化之骆驼”和“游牧文化之羊”等蒙古族传统文化实践课3场次。四是加强开展民族文化比赛活动。每年连续在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与教育局联合举办十一届全旗蒙古族中小学生朗诵演讲比赛,加强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鄂尔多斯民间故事讲述、诗歌朗诵,吸引蒙古族学生从小关注本土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每年连续举办六届鄂尔多斯古如歌大赛,扩大国家级非遗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的宣传,激发群众传唱鄂尔多斯古如歌的兴趣。五是加强传统民俗文化传习,每年至少举办“母驼圣火祭祀”、“珠拉格马奶节”、“剪鬃节”、“阿拉腾敖包祭祀”等特色文化活动4场以上。六是加强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每年在“世界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宣传展板、开办民族手工艺作品展览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文化遗产知识,通过宣传增强群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七是积极开展对外演出交流活动,有力提升杭锦民族文化知名度。2016年新编排《河套之花》《上帝的恩典》两首曲目组织杭锦旗远古神韵古如歌合唱团于7月份参加全国中老年合唱比赛获比赛最高奖马兰花金奖。9月下旬参加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胜利八十周年、庆祝合唱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走进国家大剧院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演出比赛,荣获比赛银奖。同期受主办方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邀请,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办了杭锦旗远古神韵古如歌合唱团“古如歌”专场音乐会。2017年组织“鄂尔多斯古如歌”演出团队赴香港、蒙古国参加演出活动,有力地宣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成功打响了杭锦文化名片。2018年5月上旬,杭锦旗乌兰牧骑将携《和谐四瑞》、《阿拉腾鸿达嘎》2部舞台剧赴蒙古国参加参加蒙古国十四届“葛根木扎-2018”国际戏剧艺术节。

(四)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成绩斐然。我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带给艺术创作者们无限的创作灵感。而独具特色的精品艺术作品又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动力之源。近年来,我旗乌兰牧骑平均每年新创文艺作品达10余件以上。特别是2016年精心编创的《阿拉腾鸿达嘎》、《和谐四瑞》2部精品舞台剧成功绽放出杭锦民族文化独特魅力。2016年《和谐四瑞》申报参加了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评审,从全国7400多个参评剧本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列为146个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之一。《阿拉腾鸿达嘎》也在参加第二届全市文艺团体文艺汇演中斩获银奖。2017年经修改完善,舞台剧《和谐四瑞》成功首演,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同年,2部舞台剧在参加首届内蒙古蒙古语戏剧节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最佳编剧奖等10项大奖。2017年底《阿拉腾鸿达嘎》被文化厅列入第一批戏曲进乡村剧节目推荐目录。此外,在2017年“孙良杯”八省区第五届蒙古四胡演奏大赛中,由杭锦旗乌兰牧骑编创的《“班泽尔达日”》、《“森吉德玛”》和《草原红色轻骑兵》3部优秀四胡作品获得佳绩。其中,《“班泽尔达日”》和《“森吉德玛”》分别荣获比赛的演奏二等奖和作曲一等奖。《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斩获作曲一等奖和演奏三等奖。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空间受限。由于市场经济竞争,人们无心顾及传统历史文化,使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品难以与同类型科技产品竞争,进而使其丧失了生存和传承的环境和条件。

    (二)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扶持力度不够。因我旗财政困难,在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申报工作上缺少必要的扶持政策,既没有专项扶持资金,也没有设立专门保护机构。目前我旗非遗保护中心为文化馆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编制和机构,缺乏必要的采录设备和专业人员,保护手段落后,不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三)专业人员匮乏制约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我旗至今未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该项工作一直由文化馆负责。在现有工作人员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录、照相、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制作人员更为匮乏,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开发、保护和利用。

(四)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不高。社会各阶层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比较模糊。现有传承人缺乏对“非遗”品牌的专项使用和保护规划,部分身怀绝技老艺人年事已高,有的不收徒弟不外传,子女又不愿学,传承人青黄不接。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一是确立政府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的主导地位。由政府出面,组织各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评比和各类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展示及竞赛,并制定奖励计划,从而形成民族民间文化的激励机制,养成全社会保护民族文化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加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教育、旅游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长效的保护机制。

(二)广泛宣传,调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社会力量。一是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要将传统文化欣赏和技艺引入中小学课堂,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给青少年一代,从小培养他们对非遗的兴趣爱好,让各级学校承担起非遗的传承义务。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微信、二维码、微博等高科技传播手段,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民间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加大非遗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非遗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使人民群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同时也是宣传者、保护者。

篇3

中图分类号:G124;G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3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使得河北文化产业品牌更能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河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都有在全国闻名的文化特色名城。如:邯郸文化,承德皇家文化,秦皇岛海滨文化,唐山的陶文化,保定红色文化,衡水酒文化等,在文化发展的大潮下,需利用好河北文化资源,在文化品牌产业研究中充分发掘河北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品牌意识,在保护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此外还需坚持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融合,增加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河北文化产业品牌聚集区,将文化产业品牌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近日,我国出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2015》,浓缩了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为12.5%,高于GDP7.4%的增长,同时仍在继续扩大文化产业的比重,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动力。但河北文化资源丰富并不能代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文化品牌产业,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使河北文化元素、文化创意、文化理念、文化底蕴成为河北文化品牌发展的增长点?首先应对河北文化历史发展进行系统梳理研究:

一、河北文化品牌的的历史发展概述

在当前的河北文化品牌艺术发展语境下,全球范围内都把文化品牌置于产业化的系统内,而我国目前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理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提倡文化先行,因为只有文化品牌产业才能建立起全球化的文化艺术的心连心的融合,所体现的就是文化的软实力,也就是作为一个产品如何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无论艺术表现、生产工艺、视觉效果等环节因素,都以吸引观众的消费为宗旨。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品牌的审美也就置于“服务”受众的境地,也就是形成了文化品牌越成功,创作水平越到位就越能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于是“大众文化艺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河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织部分,河北省拥有享誉中外的名牌艺术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等,其中包括戏剧、民间歌曲、舞种、吴桥杂技、唐山皮影、衡水内画、曲阳石雕等众多世界闻名的传统艺术。河北依托其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品牌发展的潜力无限。

1.河北文化品牌的内涵研究

文化品牌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河北省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戏剧、歌曲、美术、设计、出版、教育等),掌控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传播在文化市场上体现出来的比竞争对手更强势的市场吸引力,通过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欣赏、购买、对文化艺术品牌传播的舆论反馈,参与或影响了文化作品审美价值的建构过程,包括政策资源、品牌资源、市场资源、资源整合能力、投融资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等,其文化品牌的审美价值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来建构的。

河北文化品牌是带动河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北省要实现由文化资源省向文化产业大省的转变,应精心开拓出一批大众化、产业化的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河北手工业文化产业,孵化和培植手工艺名牌产品,打造手工艺文化产品展示中心、交易中心,打造手工文化产品进出口基地,促进文化品牌产品在国际间的交易,助力河北文化产业品牌的发展。形成特色文化资源向特色文化产业转型,要推动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加强特色文化产品的现代营销。

河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北现有的文化可分五大文化主题: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但目前对于地方性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未引起充分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使之转化成经济优势,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着独特红色历史和文化符号名城保定为例,可依托保定红色文化资源,精心建设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和主题文化公园,打造了红色主题旅游文艺,红色博物馆、红色文化剧目等红色文化互动体验品牌项目,唱响“保定红色文化开始进入品牌时代”的主题,同时进行保定红色文化品牌旅游文化特色纪念品的创意授权和衍生品创作,为加快河北特色文化品牌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河北文化品牌发展现状研究

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有许多有利因素,深厚的文化传统,丰富的人力和广阔的文化市场,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坚实的基础。省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全国第三位),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全国第二位),奠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国家文化部公布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中,河北省邯郸等市上有名,而且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河北省吴桥杂技、常山战鼓、乐亭皮影、蔚县剪纸四个非遗项目被选中。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唐山市的民间艺术项目繁多,以唐山皮影、乐亭大鼓、评剧、传统艺术闻名海内外,已具备进一步提升河北文化品牌的条件,可依托河北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倾力打造河北核心文化品牌提升竞争力。

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策略分析

(一)河北传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法研究

河北文化品牌体现了传统人文思想表达、受众的精神需求、社会的文化传承和构建、媒体机构的经济期待等这些都影响到作为河北艺术作品表现的审美价值形成,并通过市场,走向大众,获得经济价值和影响社会,以此作为河北文化品牌审美价值塑造的动机。

河北省文化色文化品牌有唐山皮影、衡水内画、曲阳石雕、蔚县剪纸、吴桥杂技等优秀的文化。当今蔚县剪纸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已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蔚县剪纸窗花工艺品,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走向国际市场,探索文化产品牌的产业化道路,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河北现代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法研究

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应立足地方文化资源特色,制定差异化文化策略,打造独具河北文化的名品,使得该品牌在人们心中确立起河北文化特色品牌形象,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消费者文化的首选,使得河北文化品牌逐步走向全国。河北现代在文化的产业发展不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梯和展台,而应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主演之一,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优势和资源投入文化品牌产业,鼓励文化品牌产业的业态创新,让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经济等元素形成跨界融合,使得河北文化品牌从传统单项产业向多元产业、现代产业及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延展。当今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各个省都在打造自身的现代文化品牌,山西省的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公故里的晋商文化品牌;云南省则提出打造茶马古道、七彩云南等文化品牌;而河北省提出的是打造五大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通过梳理文化脉系,提出倾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文化品牌。近两年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还处于起步造势阶段,生产者制作的精品力度不足,传播渠道与方式不够多样化,文化品牌的支撑力不够强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河北省五大文化品牌的传播模式,使其成为在全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品牌。

近两年河北省文化品牌的传播已经形成初步的模式。

1.提炼历史文化关联元素,彰显河北文化魅力。

首先,营造文化品牌的良好口碑,需要从品牌设计、营销策略着手,体现品牌质量和思维特色,提炼河北历史文化关联元素加强产品内涵与河北文化深入融合,加强创意投入。其次,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不同消费导向的文化产品,体现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境界。再次,加强文化服务精神,其产业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人文关怀,从中提炼那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元素,体现当地文化整体风貌的优秀文化的主题。

2.整合河北历史文化,提升河北文化主题品牌策划,体现河北文化精神。

河北省也出台了开发文化品牌应综合考虑文化内涵、相关产业关联性及地域特点等,形成举一反三的联动效果。纵观国际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巨大的文化品牌产业链的形成的源头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3.着力河北文化现代性和创新开发表现,加强受众互动体验。

河北文化品牌发展应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把握技术变革和消费市场扩大的机遇相结合,河北应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优势,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河北历史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现代人群所接受。如张艺谋的《印象西湖》深入挖掘杭州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将传统的舞台空间搬到大自然中,将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因此,河北省应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开发,提高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的融合,将历史感与现代相融,进一步强化文化品牌传播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措施研究

(一)河北文化品牌建设现状与不足

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以古代黄帝、董仲舒、祖冲之等文化名人为代表,有着燕赵战国文化以及唐代和宋代的历史文化。红色太行经典文化如狼牙山等,还有避暑山庄、赵州桥等名胜景观,唐山皮影等民间艺术,还有吴桥杂技、常山战鼓、蔚县剪纸等闻名于世的民间艺术,丰富厚重的燕赵文化,为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提供文化潜力。但也有不足体现如下:

1.缺少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创新应用薄弱。

传统文化在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未形成整体的河北形象的传播,在围绕河北省五大文化品牌推出的作品中,还不足以为河北文化建设提供品牌支撑力和张力。主要是围绕“红色太行”这一主题创作的,而其他文化主题的宣传较少,形成空白点。

2.河北文化品牌缺乏足够文化品牌消费习惯,地域特色品牌缺乏。

一个文化品牌打造的成功与否,有没有强大的品牌支撑力,要看这个品牌是否有品牌凝聚力、品牌转化力、品牌辐射力、品牌带动力。

(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建设具体措施与建议:

1.文化艺术领域:特色产业策略、打造本地文化名牌

建立自身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建立产业链,建立民间艺人的文化传承和扶持,建立主题文化节,扩大河北传统文化知名度和感染力。发展特色文化品牌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如近期国产动画《大圣归来》为何能带动文化产业如此繁荣?该片靠的是文化产品本身真的找到消费者的触点――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形成以小博大的效果,可以从历史文化资源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挖掘研究文化潜力,同时将已有文化产业进行市场导向研究,培育知名度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产业。

2.新时代领域: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

对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艺术进行从艺术形式、艺术媒介、艺术思维、视觉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视觉艺术创新的深入研究,开辟河北文化品牌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3.教育领域:建立高校优化人才策略、文化创新

文化创意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可利用京、津、冀高校教育资源,引入人才,选派学习;加强政府、教育、产业相互促进的文化结合,建立产学研,建立高校与文化企业联合培养应用人才;提高艺术水平,开拓创新视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重要保障。通过激励策略的优化吸引高水平人才,并设立人才奖励机制,设立人才基金,促进河北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展。

4.地域领域:京津冀一体化结合

京津冀作为核心地区,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少区域协调合作和带动河北文化品牌发展,应加强合作力度,推进跨区域的文化品牌形成。

5.政策领域:政策支持策略体系

河北建设文化强省,需有效借助政府资源,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大力提升河北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融入,提升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文化产业示范效应,设立国家文化创业发展基金,加大扶持力度,提倡文化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进艺术家创作家,加强作品原创性,建立文化创意园,加强媒体融合,促进各个产业联动。

四、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影响和未来展望

河北文化品牌形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民族特征和历史积淀,是品牌文化的命脉所在,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但由于河北由于长期缺乏对品牌打造与推广,导致品牌传播效果不理想,此外由于继承和发展不足,导致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品牌也正在消失。河北省拥有大量的历史名城,如保定、邯郸、承德历史名城风格突出,河北历史文化遗产也很丰富,如传统的风俗、曲艺、传说等民间文化流传久远,河北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中的核心要素。此外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市场问题:有足够的消费去支持文化品牌企业生产好产品。

2.文化企业生产能力问题:有足够的技术、人力、资金去生产优质的文化品牌作品。

3.政策问题:有适合市场化多元化的政策支持和对知识产权和文化衍生品品牌的保护。

河北文化品牌核心审美价值的构建提升,需要艺术创作者们进行不懈探索,从而不断丰富,实现大设计的产业跨界融合。河北品牌文化建设必然要挖掘文化精髓,文化是提升品牌价值动力,文化本身是产业,也是品牌价值的核心。我们应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促进河北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河北文化的竞争力、创造力、支撑力和吸引力,未来河北文化品牌要创造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产品,同时能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应努力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品牌发展优势,推动河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增强河北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从而提升河北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向志强.文化产业类型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J].求索, 2008(11).

[2]赵彦云,余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4).

[3]邢洪儒.提高河北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09(03).

[4]许晴.彰显区域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J].江南论坛,2011(02).

篇4

对县级文化部门来说,充分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以境内丰富的“民俗文化、虞姬文化、花卉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依托,使主题教育浓墨重彩,文化建设有声有色。

(一)城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2010年以来,以虞姬生态园和市民广场为主阵地,组织了“欢乐广场”、送电影进社区等系列文化活动350多次,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以“沭阳人写、沭阳人唱、写沭阳人、唱沭阳事”为主题的“花乡歌会”至今已举办7届,成为靓丽的群众文化品牌。

(二)学校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沭阳县东关小学“长荣少儿京剧团”4次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分获金银铜奖,先后荣获第二届深圳少儿艺术节金奖和2次央视少儿春晚节目金奖,参加了省委团拜会、省梅花节等大型文艺演出,央视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专门为该团录制了专场晚会;积极开展“淮海戏进校园”活动,城区各学校已将淮海戏纳入学校教学内容。

(三)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大力实施“三下乡”和“文化三送”工程,各乡镇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文化站小戏台等阵地,组织演出小戏、小品演出,群众还自发成立了“六塘春”民间艺术团等5个农民业余剧团,累计演出190余场,推动了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

(四)重磅打造民俗文化

沭阳县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拨付专款用于非遗项目的调查,珍贵资料实物汇集,队伍培训和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将建成《工鼓锣传习所》、《剪纸传习所》等,重点打造《虞姬传说》传习所。工鼓锣传习所已完成室内效果图设计工作,准备开工建设,《虞姬传说》传习所完成了改造方案,正在收集虞姬传说的相关资料。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深化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内涵

(一)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立足点

为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沭阳县文化激发建设斗志为主题,结合和谐文化、民间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积极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打造虞姬文化品牌,着力唱红花卉、民俗、生态文化。重点打造“中国沭阳花木节”和“沭阳虞姬文化节”、“沭阳生态旅游节”等,把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生动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助推沭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重要载体

沭阳坚持在抓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等传统内容的基础上,把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与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组织当地文学爱好者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等,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创作平台。将艺术的舞台设在了社区街头、文化搬进了村社文化大院,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份份宝贵的精神食粮;把“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多下乡”,为基层群众“送理论、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

(三)以创新机制、推动发展作为突破口

机制创新是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发展的活水源泉。在这方面沭阳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成功的的实践。活动年年有不同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实行城乡联动、片区组合、行业地区互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活动方式,将舞台艺术、街头文艺、广场文化、农家大院文化、场馆展演、电影、电视、广播、传媒等各种文化手段综合运用,串起熠熠生辉的“沭阳文化”珠玑,形成一条魅力四射的文化活动链。2012年春节前后,沭阳文化吸引新华社、半月谈等媒体记者的眼球,基层文化活动被争相报道。

三、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增强基层文化宣传工作实效

实效性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力所在。近年来,沭阳本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利用和整合,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探索,在改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有力提升了沭阳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市各级各类媒体多次对沭阳文化活动进行专题宣传推介“虞姬文化、花卉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成为沭阳对外宣传日益响亮的四张“名片”。特色文化的大力宣传,对外树立了形象,打造了品牌,营造了氛围;对内进一步突出了中心,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有效引导和激励广大文化界人士积极投身建设主战场。

(二)结成了丰硕的本土精神文化产品

篇5

经济价值索取中的文化符号拓展之困

随着遵义海龙屯申遗成功,较多的人看到了其背后的巨大文化价值。以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已箭在弦上。这也是世界范围内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与利用的必然趋势。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都在成为世界遗产之后被开发成为旅游景点,跃升为世界大家园的共同财产。然而,无论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追求经济价值,其开发利用必然面临着众多威胁。

一是容易陷入“文化内核定位不清”的漩涡。作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土司制度典型象征的海龙屯,自然有着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也涵盖着多方面的文化精神。杨氏统领的播州之地,自唐至明一直是中央王朝与“苗蛮”、“倮夷”、“僚人”互动的最前沿,各族群其实早已是来源复杂的混合体。在海龙屯未来的利用中,如何定位其核心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二是应避免将其“单纯看做是物质遗产而忽视其精神层面的扩充”。海龙屯遗产的光环体现在其漫长的城墙、雄伟的关隘、古老的石道、倾圮的宫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物质层面的雄伟壮观、灿烂巍峨、巧夺天工,从而产生海龙屯是一个纯粹的物质实体的错觉。实质上,任何一处文化遗产都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相比其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海龙屯其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象征更耐人寻味,更是我国古代西南人民勤劳、智慧、和谐、富有、坚毅的象征。因此在海龙屯的利用中,不能忽视对其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的研究和宣扬。

三是容易产生“重申报轻管理”和“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处理好开发、保护与利用等的关系则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味地开发,追求经济利益,容易使文化资源成为市场奴隶,沾满铜臭气,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将酿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然而一味地保护,过分强调文化遗产的唯一性与不可再生性,则不利于文化资源本身的传承和发展,真正的资源应该为世人瞻仰和欣赏,而不能在角落里腐化变质,使优秀的文化遗产资源“锁在深闺人未识”。“重申报轻管理”是“重开发轻保护的延伸”,妥善的保护和完善的管理是海龙屯获得新生的必要条件。

四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假文化之名而行经济之实”。此种做法忽视了遗产自身的巨大文化价值,其目的是片面地发展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没有提出具体的文化资源保护及发展的具体做法。反之,文化遗产却成为一个获取经济利益的幌子,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牌效应”则成为其产业发展最好的广告宣传口号,成为其攫取经济利益的附庸和工具。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其损害的不仅是地方的经济利益,更损害了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价值。

五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获取不能统一。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应当是在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中追求的目标。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上就谈到,“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那么,围绕文化遗产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同样是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文化活动,并且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六是“是否能够与其他文化相融相生”值得思考。遵义至少汇集了历史文化、酒文化、红色文化和土司文化等多彩灿烂文化,作为代表土司文化的海龙屯,应借助申遗成功之后的强势文化品牌效应,在多元文化中找准契合点并与其他文化和谐共生,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在贵州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面向未来的多赢文化符号拓展之路

海龙屯文化符号的塑造需要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提升,必须做好海龙屯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等多个层面的工作,使海龙屯获得重生,成为贵州乃至中国的又一个文化符号。

一是坚持多元文化并存,将海龙屯土司文化打造成为与红色文化、酒文化等文化齐名的文化代表。遵义是贵州文化重要的汇集地之一,既有名垂千古的红色文化,又有源远流长的国酒文化,更有悠久的夜郎文化,每一个都是声名远扬的城市文化名片。在海龙屯申遗成功后,遵义和贵州又多了一张文化名片,海龙屯象征着土司文化却又彰显着民族文化。因而,在未来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借申遗成功的品牌效应,坚持多元文化并存,加强海龙屯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工作,将其打造成为与众不同的文化名片将成为可能。

二是加强海龙屯自身的文化定位,并提炼其核心文化精神。政府和学术界应尽快讨论分析海龙屯文化的源流与文化内涵,代表的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虽然目前较多学者都认同海龙屯是民族文化,也是土司文化的一部分,但其真正的文化内涵尚不明晰,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也不明朗。这种文化定位既要符合其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历史源流,更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来看,定位为“勤劳勇敢、智慧豁达、团结和谐、追求和平”是一个可以思考的方向。

篇6

摘要:在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资源及其开发与保护困难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冲击使其面临衰亡的危机,需完善保护制度,培育传承人,扩宽市场面,结合赣南地区实际情况开发赣南特色民俗体育旅游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字:城镇化;赣南;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4)06-0042-04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TY1306)。

赣南,即江西南部,由赣州2区1市15个县组成,赣南历史悠久,简称虔,常称为赣南地区,人口900万人,面积3. 94万km2,分别占江西省的1/5和1/4,是中国江西省下辖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民俗体育作为赣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南人的生活范式、文化再现。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生产方式从农业化向市场化、社会化转变,必然影响到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作为民众生活范式、文化再现的民俗体育该何去何从,是赣南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必须面临的严峻话题。

1 赣南民俗体育现状

1.1 赣南民俗体育分布现状

通过对赣南地区具有官方记载的民俗体育资源的挖掘,共发现赣南地区拥有38个民俗体育项目、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10个没有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见表1。赣南地区民俗体育项目的参与人群大部分为男性,开展形式过于单一,仅限定在某个节日、某种仪式上进行,而民众接触较少,传承危机正在凸显。

赣南地区民俗体育项目成功申请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占总项目的68. 4%,还有剩下的31. 6%的民俗体育项目无法得到非遗的保护。表2是赣南地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民俗体育相关项目),对于舞龙、舞狮、舞灯等项目的保护意识非常强烈,而对于赣南地区其他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意识则较弱。

1.2 城镇化进程中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的意义

1.2.1 传承赣南文化,增强赣南文化认同

赣南地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体育,是赣南人民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并创造而出的文化形态。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是对赣南文化的一种延续与激励,对赣南人民兴趣、文化、生活方式的一种认同与共鸣。

1.2.2 塑造赣南自身文化形象,彰显鲜明文化个性

在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缺乏内在的文化内涵是难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合理地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这一赣南文化符号,可以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赣南注入多元的文化元素,塑造独具魅力的赣南形象,彰显赣南文化特色。

1.2.3 维护赣南文化多样性,丰富大众文化娱乐生活

过分追求“效率”、“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城镇化建设,忽略城市多元化发展,造成的只会是对生态文化环境的践踏,抹杀大众多元文化需求。赣南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俗体育必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可以避免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趋同、文化单一等现象,这样既保护了文化多样性,也丰富了赣南人民闲暇之时的娱乐生活。

1.2.4推动赣南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城镇化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产业,还必须开发新产业才是保持城市活力的力量源泉。近年来,在江西“绿色”崛起的号召下,江西旅游业越居中部六省第一,赣南民俗体育结合江西优秀旅游产业与赣南特色文化必将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1.2.5 响应号召,创造美好赣南

积极响应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振兴赣南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人民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的展现形式,开发与保护赣南民俗体育其实是对赣南及赣南人民在社会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层次共鸣,这必然会激发赣南人民的振兴热情,创造出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赣南。

1.3 赣南民俗体育开发与保护面临的困难

1.3.1 政府决策滞后与制度缺失

我国体育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依靠国家支持,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保护自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与精神内涵的载体,是赣南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寄托,但缺乏长效机制的民俗体育只能通过申遗来获得保护。

1.3.2城镇化发展中的机遇与危机

城镇化进程对于地区经济、物质、文化等方面都是一种机遇,而机遇与危机并存。现代化的发展中,作为“边缘文化”的赣南民俗体育在面对“强势文化”的现代建设中,其生存环境正在恶化,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与挑战。城镇化建设中一味追求发展,往往忽视本土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缺乏“自我文化”。

1.3.3 市场培育意识不足,开发面过窄

赣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但对于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缺乏足够意识,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仅仅通过开展民俗体育文化节,则无法开发市场。市场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的市场,没有成熟的市场主体,便没有活跃的市场。开发主体过于单一,没有整合赣南文化与特色资源,不利于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1.3.4外来文化冲击与生活娱乐方式的转变

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城市交通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冲击,人们更加关注奥运会、世界杯、NBA,古朴的民俗体育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赣南民俗体育文化在其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下形成,集群式的村寨娱乐方式也因其文化环境的缺失而慢慢失去生长的土壤。

1.3.5 民俗体育传承者的缺乏

除民俗体育的练习者外,很多民俗体育项目都不为人知,民众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更是缺乏对这些文化的认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便利的居住环境,而民俗体育因缺乏继承者,则渐渐面临消亡的危机。

2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保护

2.1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保护

2.1.1 赣南民俗体育资源的记录性保护

针对赣南民俗体育的资源、活动形式、生态环境,对真实鲜明的文字性、照片、录影记录进行长久有效的保护。运用最新的全息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对古朴、神秘、纯真、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民俗体育进行立体信息记录。

2.1.2 赣南民俗体育的制度性保护

体育产业是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推广”。赣南民俗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及制度的支持,鼓励学者与专家进行实地研究与考察,走生产、学习、研究为一体的路线,发展与开发赣南民俗体育资源。

2.1.3赣南民俗体育的培育性保护

加速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农村基层体育。建立行业协会培育传承人制度,举办村际之间的民俗体育文化竞赛与文化节,从而营造浓厚的民俗体育文化氛围,效仿江西理工大学开发校本课程,改编适用于大、中、小学生的民俗体育项目,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兴趣需求,彰显个性校园文化特色,塑造学校形象,培育良性的民俗体育生长环境。

2.1.4 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性保护

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地保存,保护与开发并举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应与时俱进,做到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统筹规划,旅游业与民俗体育文化相结合。文化是城市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在江西“绿色崛起”的口号下,旅游业已成为江西的重要产业,2013年全省接待总人数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900亿元。应利用机遇,开发“寻根红土地、重走党群线、游千年古城、品客家风情”的特色民俗体育旅游,彰显品牌文化。

2.2 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

2.2.1 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步骤

(1)调查民俗体育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情况,对其数量、特色进行记录,评估开发价值,生成评估报告。(2)从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开发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3)分析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内容、规模、市场定位、运作机制、营销方式等,有计划地制定开发路径。(4)最终方案交于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实施具体开发措施。

2.2.2 赣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路径

(1)生态型路径。充分利用赣南知名绿色旅游景点开发生态自然游。(2)“主题公园——民俗村”路径。效仿会昌的客家文化城,建设民俗体育主题公园的特色文化村落,开展民俗体育村游,推广赣南文化。(3)红色文化相结合路径。民俗体育结合赣南红色旅游品牌,如瑞金叶坪革命旧址、兴国烈士陵园、将军馆与当地的麒麟狮象灯相结合,开发特色文化游。(4)客家村寨相结合路径。利用客家村寨文化及“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的影响力开发“品客家特色小吃、赏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等路径。(5)地域节庆融合路径。节庆是文化的载体,结合赣南地域特色节日国际脐橙节,形成精品式旅游。

3 结束语

赣南民俗体育是赣南文化、客家文化、苏区红色文化的载体,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不仅丰富了地区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将赣南地区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转换成体育产业优势,无疑对促进赣南经济发展,甚至是对振兴老区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也唤醒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自觉,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5):133-139.

篇7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篇8

1、牢牢把握党的十胜利召开这一宣传工作主线,全面做好十胜利召开会前成就、会中动态、会后落实等系列报道工作,积极在内宣和外宣上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2、对内新闻宣传紧扣我县“奋力跻身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建设全省经济强县和全国旅游名城”这一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选题策划、研究和落实,开办好“进园区、看工业”、“创建在行动”、“人口”、“转变作风促进发展提升”等专栏;全年力争对内新闻宣传发稿2400篇,比上年增加150篇,其中选题策划新闻力争突破600篇;对内新闻宣传在质量和数量上有新的突破。

3、对外宣传继续围绕在市台用稿实现“争一保二”的目标,力争在市台新闻上稿850篇、专题用稿150分,全年在大要稿和高层主流媒体用稿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突破,参评节目等级得奖数确保在全市排名位居前三名。

4、坚持“新闻立台”和“品牌强台”策略,办好《新闻》和《视点》,努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自办品牌节目,积极创造条件开办民生类专题节目《民生》,完善制片人制度,办好《平安》、《文化》、《旅游》、《教育》、《嗳敲哟天》等一系列制片人栏目。加强选题策划、精细采访、精心制作、节目评比等,将上述节目办成群众满意的知名品牌节目。加快推进节目采编播审发稿局域网建设,实现节目采编播全程局域网操作,使新闻宣传真正上水平上台阶。

(二)致力于在“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1、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按照2012年民生工程下达的任务,完成送戏下乡79场,指导乡镇自办文体活动79场,送电影下乡3301场,建农家书屋68家。不断提高送戏、送电影下乡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不断提高乡镇自办文体活动的水平,扩大影响面和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服务范围,使民生工程真正惠及民生。

2、实施好“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国家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的免费开放工作。

3、联合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深入各乡镇调研文化站建设情况,以了解人员在编在岗、人头工资及费用、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文化活动开展等各方面情况,针对问题,有的放矢提出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可行性意见,举办乡镇文化站人员培训班,组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文化站管理办法》,提高文化站人员素质进一步完善县、乡、村文化网络。

4、全力以赴完成新博物馆建设工程,抓紧新馆陈列布展,招聘博物馆讲解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争取早日开馆。实施好县文化馆建设改造工程,力争新建青少年宫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创建文明城市打好基础。

(三)致力于在“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和演出”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1、倾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增强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骨干、社会艺术团体和各类文化艺术协会为基础的全县文艺活动组织指导网络,配合县里重大节庆活动,分期分部门举办文艺汇演,在县电视台推出评比大赛及文化讲坛活动,调动全县人民的参与积极性,打造品牌文化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少儿作品、音乐舞蹈作品参加省艺术节。

2、抓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组织优秀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成立和完善各类协会组织,通过协会每年组织1-2次创作会,大力培养歌曲、舞蹈、书画、摄影等创作人才。

3、加强、、三山边界文化交流合作,探索浙赣边界文化艺术交流新路子,创作编排文艺节目,参加第27届“三山”艺术节,协助办好第六届三清山旅游文化节。

(四)致力于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上下功夫,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编辑出版文化遗产画册。通过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资料,展示我县多彩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上半年征集图片资料,下半年完稿付印。

2、做好樟村板灯、“班”演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罗纹砚雕刻、临湖串堂班、横街茅楂会申报省级非遗项目工作。

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展示活动,鼓励和支持樟村板灯、“班”演艺和下塘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机制,传习非遗技艺,引导非遗技艺展演融入我县“一河两岸”旅游综合体大开发格局中,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五)致力于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上下功夫,推出和实施一批文化产业招商项目

认真研究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探索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和项目跟进制度,建立县级文化产业示范点、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按照“创意为先、项目为王”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扶持一批文化与科技互补,文化市场与旅游消费品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项目,大力培植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以及工艺美术品创意等产业群,重点推出一批文化招商项目:

1、考棚项目---维修清代考棚,建造科举制度馆,展示历史悠久的“考”文化。全面进行修缮考棚,建立科举制度陈列馆。

2、阎立本墓项目---整修开发阎立本墓。新建祭祀享堂,牌坊、阎立本雕像,碑记。搜集阎立本书画资料,生平事迹,向世人展示其人、其事、其画。

3、《三清山之夜》大型歌舞剧项目---积极筹建“三清山之夜”演艺公司,围绕自然三清山,打造文化三清山,把三清山的道教文化、自然风光、民间传说和信江源文化化通过文艺的形式加以诠译,使之成为自然三清之后可供游客品味的人文三清。

4、怀玉书院重建项目----重建怀玉书院,在书院旁新建全国著名高校名校校训碑林石刻,以及朱熹在怀玉书院讲学时的《讲义》,重现朱熹怀玉书院讲学时的情景,丰富“原始怀玉、浙赣儒山”的旅游内容。打造怀红色文化旅游园项目。

5、怀玉砚雕刻博览园开发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怀玉砚系列资源,做好以怀玉砚文化为主题、三清茶文化为依托的融合砚台雕刻、木雕、碳雕、三清茗茶、奇石观赏等文化旅游工艺品为核心的怀玉砚雕刻博览园。

6、山头淤生态文化休闲综合开发项目----维修清代考棚、古城墙、大东门、南门门楼及女墙,建设城墙外环城市交通线路,整休阎立本墓、恢复端明书院,维修冰溪第一楼,还有整合即将竣工的武安楼、博物馆等,结合山头淤自然秀美的田园风光,倾力打造山头淤绿色生态文化休闲综合开发项目。

(六)致力于在“提升广播电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进一步顺应三网融合大格局

1、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不放松,全力以赴推进广播电视向20户以下自然村延伸,解决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2012年全县城乡力争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680户以上。

2、加大管网建设力度不放松,运用横街、白云杆线搭挂改造的成功经验,逐步做好网络搭挂改造工作,以期在三网融合的竟争中占据有利先机。

3、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不放松,实施县城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启动光结点后分配网的改造,配合省公司做好网络整合工作。

(七)致力于在“规范行业管理和促进发展并举”上下功夫,营造统一开放、竟争有序的文化发展环境

1、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以党的十召开及暑期、国庆为重点时段,以网吧、游艺娱乐等市场为重点区域,以交叉执法、明查暗访等开式,部署开展系列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规范网吧经营业主守法经营行为。

2、培育繁荣文化市场,全面开放演出市场,让优秀演出团体和演员更多地登陆演出市场,进一步扶持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大力培育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

3、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查处取缔非法报刊,坚决扫除凶杀暴力、低俗文化、封建迷信及伪科学内容的音像制品、游戏软件、图书、卡通画册,查处违法违规出版、印制有害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和印刷、复制企业,捣毁制售有害出版物的窝点和网络。

4、强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接收行为,完善境外卫星电视设施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全力保障党的十期间安全播出。

(八)致力于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下功夫,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1、推进文化市场稽查大队综合执法改革,打造一支文化市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综合执法队伍。

2、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加快推进电台、电视台两台合一,做到资源、结构合理优化。

3、根据文化体制改革有关精神,稳妥推进剧团体制改革,以及电影院、剧院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文艺院团的改革。

4、进一步深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设置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职能。

(九)致力于在“加强文广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篇9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5-0123-03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井冈山红色旅游深度开发研究”(批准号:05wx26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伟年,井冈山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旅游地理;

宋宇新,井冈山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旅游地理;

白竹岚,井冈山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江西 吉安 343009)

一、研究区域概况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是吉安市所属的一个县级市。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18个参观游览区之一。作为中国革命的摇蓝,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其中2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除了以革命胜迹为典型代表的人文资源相当突出外,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集雄、奇、险、幽、秀于一体,已开发出龙潭飞瀑、井冈主峰等11大景区,76处景点。正是基于已有的发展基础及“红与绿”交相晖映的特色旅游资源,于2004年率先在全国发起了红色旅游的行动,并引发了全国红色旅游的热潮。

吉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肥沃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吉安市古称“庐陵”,因而其古代、近代文化均被称为庐陵文化。庐陵文化源远流长,具体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青铜文化、陶瓷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科举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庐陵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江西,则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

红色旅游毕竟是在政府推动下迅速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如何与市场接轨并可持续发展,是包括井冈山在内的全国各红色旅游地(景区)目前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将吉安的地域文化融入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之中,是井冈山旅游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其发展的动力,本文即在这两方面的结合上做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二、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发展的关系

1.区域文化与旅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区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的保护传承。每一种区域文化都是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下塑造出来,它是该地域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最终积淀而成,并能折射出区域的地理环境及所处区位的经济、政治、社会和人文背景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它往往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形成一个在文化发展上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区域,在某种程度上区域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在当今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文化因素在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经济的日益融合,区域之间的竞争也越发体现为文化之间的竞争。区域文化作为某一地域特有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在现代区域发展中,区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其重要,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甚至是关系到区域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区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能促使区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区域文化与旅游结合能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化。文化产业化就是指文化越来越具有经济价值,并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形成一门新兴产业即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西方一些国家或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该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开发程度还很低,与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相比较,中国的城市文化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的发展也仅限于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少数城市,而在大多数的其它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胚胎期,尚未起步。但未来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各地如何寻找契机进行发展。区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就能将区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找到切入点进行产业化,如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都能在旅游的发展中产业化,从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逐步发展。

2.红色旅游注入区域文化的内涵才能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容在我国早已有之,但作为一种旅游类型提出来确是在最近几年,由于起步时间晚,各地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红色旅游产品单一(开发主要以革命遗址为主,对革命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产品趋同化倾向较为严重)、红色旅游文化品位有待提高(景区所在地的民间艺术、风土人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未能充分展现)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红色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在解决以上问题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旅游中,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只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景观才具有高品位,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1]。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人类社会也正逐渐由“休闲时代”转向“文化时代”,如何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区域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区域文化融入到旅游业中,最能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将构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文化旅游形态,它将赋予红色旅游更加丰富的内在要素和更加广阔的繁荣空间。

三、区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途径

1.旅游商品开发中融入区域文化元素。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旅游经济到底拉动了多少消费,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旅游者购买了多少旅游商品。红色旅游的发展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应关注经济效益,只有与市场接轨的红色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旅游的6大要素组成部分中,“吃、住、行、游、娱”经济效益增长的空间有限,而旅游商品“购”这一块却有较大的弹性收入,积极开发红色旅游地的旅游商品建设,能使红色旅游在发挥社会效益时也能同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促进红色旅游地的发展。[2]

旅游商品作为游客一次旅游经历的见证,必须具有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而这些价值的体现来源于旅游商品具有的地域性和独特性,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因此,体现鲜明的区域文化性是旅游商品的关键,也是旅游商品的生命力所在[3]。井冈山旅游商品目前存在品种少、特色不突出、同其他旅游区的旅游商品相比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对区域文化的挖掘和提炼不够,因此,在开发旅游商品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和提炼其文化含量,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充实到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不断提高旅游商品的内在质量,增强旅游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乃是进一步开发井冈山旅游商品的关键和核心[4]。

要使区域文化因素融入旅游商品的开发制作,主要可从题材、工艺、材料和包装等方面着手。在题材方面,井冈山旅游商品应注重红色文化与地方区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将两者糅合,以红色文化为底,以区域文化为创新的源泉,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历史事件、名人趣事等均可作为其题材,开发具有创意性的旅游商品[5]。在材料方面,尽量使用吉安特有的原材料,如竹、麻等,以反映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差异。越是传统的旅游商品,由此而反映出的传统文化背景就越浓厚[6]。在包装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吉安地区的社会风情和历史文化,赋予旅游商品浓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可将吉安的土特产或工艺品设计成套装礼品,推向市场。对工艺品系列如永丰的石、新干的稀土玻璃器皿、安福的油纸雨伞、吉洲窑仿宋陶瓷等,可进行整体统一包装,形成土特产品系列、工艺品套装系列,各系列采用整体统一包装,浓厚的地域文化就将会体现无遗。应注重发掘商品的起源及背后的小故事,将这些体现在商品的包装上[7]。工艺方面,为了体现某些传统商品的原汁原味,应坚持传统工艺不变的制作原则,不反对创新,但创新要体现在传统特点的不流失,因此,必须寻找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在表现上最佳的结合。

2.旅游地文化娱乐业的发展以区域文化为依托。文化娱乐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地位越来越凸现。文化娱乐业与旅游地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是旅游目的地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旅游的重要特征在于娱乐,追求异域文化的情和趣,就某次旅游经历而言,令大部分游客记忆犹新的也往往是娱乐中的欢乐时刻,世界上许多的旅游胜地,就是凭其文化娱乐产业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8]。

然而,目前在我国旅游地的文化娱乐业发展覆盖面较窄,一些已有项目老化致使吸引力减小,根本无法满足旅游者娱乐需求[9]。红色旅游目的地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井冈山,旅客夜晚生活相对单调,大部分游客夜晚主要是去天街购物,文化娱乐业较为薄弱。井冈山红色旅游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吉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曲、地方戏剧、传说故事、民间舞蹈,都能为井冈山文化娱乐业的发展注入特色文化内涵,从而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

艺术表演:区域文化融合进旅游地娱乐业中的最好体现就是艺术表演。一方面,将曾经在吉安各地广为流行的地方戏剧和民间歌舞重新挖掘整理并与一些当代元素相结合,培育出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剧目,旅游旺季定期在井冈山一些剧院上演。游客通过观看地方戏剧,即可以了解井冈山所在地域的的特色文化,同时还可以使旅游地的形象得到传播。吉安的采茶戏、盾牌舞、采莲船,都曾经在吉安较大范围内活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吉安采茶戏唱腔吸收了山歌小调的素材,粗犷、朴实,易于表现现实生活,共有曲调100余种,表演则保留了吉安灯彩的风格,诙谐、欢快。这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开发出其他地方难以寻觅的文化娱乐项目。

节庆游艺:举办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或设计一些游客可以参与的民间舞蹈。吉安的民间灯舞,久负盛名,流行范围广,是一种富有群众性、娱乐性的传统活动节目。吉安的灯彩,制作精巧,融竹艺、剪纸、彩绘和光源于一体,主要可分为观赏灯和圆场灯两类,大都是在春节期间和元宵节期间,伴随龙、狮舞一道活动,形成了名目繁多、形式多样的灯舞。吉安县固江的“鲤鱼灯”、泰和螺溪的“虾公灯”、遂川珠田的“五龙下海”、万安县的“麒麟狮象灯”、古水盘谷的“鳌鱼灯”,黄桥的“百节龙灯”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吉安灯舞。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吉安灯彩在渊源流长的赣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结合特定的节日,如春节前后,在井冈山举办灯会,并设计一些游客参与的部分,让游客在游戏游艺的过程中感受地域文化的内涵。

此外,手工艺品制作、民俗风情也是另一种的娱乐形式,其中无不包含有区域文化的内涵。

3.红色旅游地的导游解说中体现区域文化的内涵。红色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红色旅游产品结构趋同的现象,这是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的普遍问题。要使趋同化的红色旅游产品在各红色旅游景区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开发一些特色红色旅游产品,或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整合形成一些新的旅游线路是其选择的途径,此外,在红色旅游景区导游解说中融入一些地域文化的内涵,往往能使当地的红色旅游产品与众不同。为此,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导游对区域文化的了解。很多游客到红色旅游景点后觉得收获不大,究其原因就在于导游只给游客介绍了该地的红色旅游状况,而未能将区域文化的内涵同时传输给游客。现今的旅游注重文化内涵,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更多的是想感受一种异域文化,仅有红色文化的传输是无法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的。因此,井冈山导游具备吉安地域文化的知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井冈山作为吉安的一个县级市,是吉安地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导游员在向游客传播吉安地域文化的同时,其实也是对吉安其他类型旅游文化资源的宣传推介,往往能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同时也能带动吉安其他旅游点的发展,而这作为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有益补充,对共同构建大井冈旅游圈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可对导游进行区域文化方面的专门培训,或给每位导游分发区域文化的小册子。

在红色旅游景点的解说中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作用。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红色旅游这些年之所以受到大力提倡,在于其在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作为这样一种具有强烈政治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很容易在游历过程中使游客觉得枯燥无味。因此,丰富多样的不同风格的解说对红色景点非常重要。而目前大都是物品陈列配以图片文字单调式的解说,很难满足现代游客的要求。在红色旅游景点的解说中赋予一种全新的演绎方式,会使旅游景点焕然一新。这在一些红色旅游景区已有所尝试。如河北西柏坡、山西武乡的讲解员除了生动地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外,常会情不自禁地打起竹板,有说有唱,一个多小时下来就是给人上了一堂课,让游客回味无穷。井冈山红色旅游景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吉安的地方曲艺艺术来讲解红色革命传统故事。如井冈山就有一种传统的曲艺渔鼓筒,这是一种小型说唱表演,由一人演唱或两人合作演唱,并且任何地点可随时表演。还有一种曲艺莲花落,表演形式相当简单,除竹片一副,无其他乐器伴奏,全凭表演者演唱的技艺吸引观众。这些曲艺形式都可用来为旅游地的讲解服务。游客在饶有兴趣之中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了解了吉安的区域文化,游客在旅游结束之后,会有收获不浅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张建国.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引领作用[EB/OL].文化发展网,2006-04-17.

[2]张丹,阎友兵.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黄莉苹,付蓉.论湖南省旅游商品与湖湘文化的融合开发[J].企业技术开发,2004,(9).

[4]朱谷生.论珠江上游地区旅游商品文化的提炼[J].特区经济,2006,(4).

[5]肇博.论用文化增加旅游商品的附加值[J].消费经济,2005,(2).

[6]吴克祥.旅游商品开发与文化因素[J].旅游学刊,1994,(3).

篇10

郾城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建立古郾子国,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置郾城县,2004年漯河市区划调整郾城县一分为三设郾城区。在郾城历史上发生过刘秀郾城搬兵、裴度郾城伐蔡、岳飞郾城大捷、郾城战役等历史事件;这里出现过许慎、陈实、范滂、公孙大娘、赵伊坪、苏进等历史名人;郾城区境内的“许南阁祠”是海内外学者的向往之地,北宋“彼岸寺经幢”,清道光年间的“八角硫璃井”、“镇河铁牛”,以及新时器时代的化身台遗址,五千年前龙山文化中期的高台建筑郝家台等人文景观,显现出郾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区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郝家台遗址和彼岸寺碑),省级7处(裴城洄河石拱桥、文庙大成殿、许南阁祠、裴城遗址、城高遗址、凌云台遗址、特授郾城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鲁碑),市级5处(化身台遗址、裴晋公祠碑、镇河铁牛、赵伊坪故居和革命烈士陵园)。近年来,郾城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了⒙糜我抵哺于历史文化、以保护促开发的人文历史游发展思路,使全区的旅游业从无到有,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兴国寺、府君庙、彼岸寺经幢、许南阁祠等一大批优秀旅游景区景点,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旅游收入超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措施保障,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业发展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建立了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督办问责制度等各项机制,明确了区直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跑步进厅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性项目资金。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市场化运作等方式,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介入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业项目开发,拓展资金来源。近年来,共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772.5万元,引进社会资金4000多万元。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严格执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条例,不定期对景区及其它旅游经营单位进行安全排查,广泛开展旅游接待点选荐评定、A级景区评定和创建文明景区(点)等活动,规范行业经营和服务行为,促进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打造“三个品牌”,加快发展进度

一是打造古文化品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彼岸寺碑的碑身保护工程,启动名人塑像群、名人字画碑林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着力丰富景点内容;以许南阁祠为依托,打造了由282块石碑组成的《说文解字》碑廊景观,大力弘扬许慎文化;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进行修缮,进行了孔子儒家文化布展。初步打造出了以许南阁祠、彼岸寺碑、文庙大成殿为主的汉字文化、石刻文化和儒家文化游。二是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充分利用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形成了以赵伊坪故居、烈士陵园为一体的红色革命教育游。2012年,对几近塌陷的赵伊坪故居进行了修缮保护。同时,邀请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栏目组一行前来拍摄宣传教育片,有力提升了郾城乃至漯河的知名度。三是打造宗教文化品牌。在做好道教场所城隍庙及府君庙景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投资4000万元,对兴国寺大雄宝殿等建筑进行了重建,并对兴国寺的传说故事进行了挖掘和整理,扎实推进化身台兴国寺建筑群项目建设,形成了以兴国寺、府君庙、城隍庙为一体的宗教文化游,为把我区打造成为漯河及周边地市的宗教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

(三)深挖民俗文化,丰富发展内涵

特色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始终坚持将保护、传承、推介特色民俗文化作为丰富文化旅游业发展内涵的重要内容。一是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组织文化工作者对全区各乡镇实行分片包干,拉网式排查,严格做到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线索,确保全面、准确掌握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先后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2万条,立项245条,照片260张,录像13个小时。二是认真做好传承发扬。为杜绝优秀的非遗项目失传,我区加大对非遗项目资金、道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组织民间艺人加强对传承人的辅导培训,并推荐优秀非遗项目到省、市进行展演比赛,如孟庙何庄青龙舞,在原表演人员均为中老年男性的基础上,又培育了一支女子舞龙队;东关双狮舞培养出了青年继承人近二十名。三是积极做好宣传推介。对极具民俗特色的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的民间艺术进行整理,积极申请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目前,全区共有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15个。同时,以民间艺术节、民间绝技绝艺展演、非遗项目展演等活动的举办为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有效增加郾城旅游的知名度,有力地带动了全区旅游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区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历史文化景点建设缓慢、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多数达不到旅游业发展要素的要求。二是历史文化景点小而散,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为各景点参观活动范围小,浏览活动时间短,且景点之间距离较远,缺乏便利的公共交通条件,“人文历史游”品牌缺乏吸引力和带动性。三是许慎、岳飞、冯玉祥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知名度相当低,是制约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规划先行,统筹开发。但目前我市尚未形成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造成以县区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各自为政、品位不高、功能不全等共性问题。二是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前期投入大,收效速度慢的产业。由于区财力有限,再加上文化旅游开发工作还未形成依靠合理政策引导、政府资金带动、社会资金补充、招商引资资金助推的良性发展模式,致使文化旅游开发工作缺乏动力和后劲,难以形成规模。三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包装宣传不到位。历史名人事迹及历史古迹对内对外宣传不到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缺乏,致使游客接待量不足。

四、意见和建议

1.建议市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工作,建立《漯河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引导、合理开发,尽快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篇11

全省农民文化乐园(省级、市级)及有条件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0个村),充分挖掘庙会灯会、民俗庆典等资源,以村民为主体,请群众当主角,于2018年春节期间,每村组织演出1台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晚会。围绕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主题,以群众喜闻乐见、互动参与的艺术形式,展示我省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方面的新变化,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成果,宣传好人好事,热情歌唱新农村、歌唱新农民、歌唱新时代、歌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各县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结合“百馆千村文化结对帮扶活动”,做好辖区内乡村春晚活动的总体设计策划,在活动筹备、节目编排、舞台布置、演出保障等方面提供指导,并结合“群星奖”创作展示提供节目支持。

二、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展览展示活动

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增设服务内容,节日期间面向群众正常开放。其中,公共图书馆联盟120个成员单位联动,以“共读共享,共度书香年”为主题,举办读者活动、百姓讲堂、公益展览、巡讲巡展、网络书香过大年等5个系列、20多项活动。全省博物馆联盟以“文化共享、全民参与”为主题,推出40余项展览。xx博物院还将举办“新年书画笔会”、“新年开门送祝福”、“欢欢喜喜过大年、非遗展示送春联”、“正月十五闹元宵”等年味十足的活动,邀请书法家以及剪纸、糖画、面塑等非遗传承人,现场书写春联、展示手工技艺,猜灯谜、包汤圆、制花灯,深化群众对中华传统节日内涵的了解。全省画院联盟成员单位的书画家将为城乡基层群众开展40多场(次)义务书写春联活动,举办各类书画展览20多个。

三、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

各市县国有文艺院团和民营十大名团、百佳院团要以乌兰牧骑为榜样,争做“红色文艺轻骑兵”。一方面加快进度,尽快完成“全省戏曲创作孵化计划”入选项目的创作任务,将新创大戏纳入演出内容。一方面把文艺演出与送戏进万村、进校园演出活动结合起来,以“文艺进基层,携手迎新春”为主题,新创一批小戏小品、快板相声、音乐舞蹈等节目,选调一专多能的精干人员,组成文艺演出小分队,利用流动舞台车等方式,把舞台搭建在基层,立即到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百团千场”演出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艺术成果。每个团演出不少于20场。

四、两节期间文化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厅直有关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统筹策划调度、列出项目清单,协调各方力量,精心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乡村春晚、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

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以互联网吧、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场所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抵制杜绝低俗之风,保持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篇12

萍乡花果的生产工艺是难以为现代技术替代,使用材料都来源于土生土长的瓜果蔬菜,工艺:通过切、雕、织等工艺造型,不含任何色素和添加剂,经过30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精制而成。其花型有的似剪纸,有的似镂空玉雕,共可制作花型一百余种。它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视之有剪纸、雕塑之美,食之有香甜可口之味。是名符其实的绿色保健食品.是大众休闲、馈赠亲友和招待客人的珍品.。

萍乡花果艺术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很多民俗被简化、淡忘的情况下,那些与民俗伴生的传统手工艺品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渐渐从老百姓的生活中退出。和众多的传统手工技艺一样,萍乡花果如今也是盛景不再,生存空间日渐萎缩,纯手工制作生产成本相对较多,加上没有资本和动力进行发展和创新,缺少保护、展示、销售的平台。“养在深闺无人识”是目前的真实写照。2001年,由于历史包袱过重、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萍乡市花果厂倒闭。从花果厂下岗的一些职工,利用自身手艺,相继创办了日新德花果厂、姐妹花果厂、民艺花果厂等小型加工厂,隐身于民宅小巷,在小打小闹中艰难度日、苦撑局面。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同样也面临传承的困境。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合理保护,这门“吃在嘴里的艺术”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终消失。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萍乡可谓是“天生丽质难自弃”,萍乡历史悠久,有厚重的吴楚文化底蕴。有以傩舞、恐龙蛋化石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以杨岐山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千年花炮、百年煤矿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以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武功山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文化等。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8个,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个。萍乡湘东傩面具早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传统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湘东汇集傩文化要素,规划了面积为200亩的傩文化产业园,建立傩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并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做大规模,使傩产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农民新的增收点,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高端礼品、家庭装饰、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傩文化产业链。近年来萍乡市正积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引进市场机制,重点推进文化与产业结合,文化与旅游“联姻”。

依托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这门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实现可持续生存的目的。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必然会与文化产业进一步融合,成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链条。在这种背景下使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有效保护、“活态”传承、健康发展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策。萍乡花果具有的产品开发优势很明显,它蕴含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依托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对萍乡花果技艺进行保护和传承,是符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保护原则的。1、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开拓了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1)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旅游产业、休闲产业紧密结合,积极开发相关的旅游商品,拓宽产品市场营销的途径。(2)借助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营销进行对外宣传。依托旅游等节庆活动,精心组织传统手工艺品展示活动,以展示活动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积极搭建宣传展示平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目前市政府也在积极开展这类活动,如借助上海世博会、中国红博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和传统节日活动把传统手工艺术精品、作坊模型、制作工具、制作流程、使用的原材料等都一一展示出来。2012年的中国红博会在萍乡举办,作为东道主的萍乡在这届红博会除了展现萍乡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也同时展现了萍乡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用直观形象让大家认同,让社会重视,让人们对传统手工艺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社会底蕴、精湛的技艺、繁多的手工艺术品加深认识,通过现场展示的方式来进一步扩大了优秀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的影响力。2、利用各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区、民俗村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和文化艺术场所,举办文化艺术遗产展示陈列活动,建立文物、民间工艺等的“艺术品超市”或“文化大集”, 把原来分散在各地的文化艺术产品集中起来,以满足民众浏览、欣赏和购物、休闲等现代生活需求。还可以利用有历史人文价值的旧建筑、旧街区,规划建设艺术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文化艺术机构入驻。既可以创造规模效益,又可以扩大影响,形成强势艺术文化品牌。如萍乡傩文化产业园的落成也将进一步促进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勃然生机,从而也会带动相关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3、结合实际,探索符合自身的品牌建设之路。传统工艺品牌化建设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的使用与欣赏价值,而且体现在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缺失的传统工艺品,应对其产品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挖掘,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品牌的文化内涵,不断推陈出新。适者生存是永不变的规律,创新也并不是让传统面目全非,而是在保持其原有特征内涵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做一些新的尝试,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萍乡花果是“老字号”,因此要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契机,不断创新,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索出符合自身的品牌建设之路。

篇13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化的创造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党的十精神,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支柱性的产业。云安是南江文化与西江文明的交融之地,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地方风情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其中马塘庙会、陈传说、玲珑子母灯均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如富林马塘庙会和云利醮会等规模盛大,远近闻名,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围绕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这一课题,本文对云安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云安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云安县成立于1996年,地处粤西、西江中游南岸,位于云浮市中部,全县总面积1202.9平方公里,总人口32.6万人,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山区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年轻的云安县在文化市场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10余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云安县文化市场主要包括全县出版物市场、音像制品市场、“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演出市场等其他市场,文化经营单位共135家,其中网吧36家,电子游戏经营场所25家,出版物经营单位(音像)35家,复印35家,印刷业2家,电影院2家,从业人员总计3000多人。在文化市场中,民营企业和经营摊点占90%以上,成为云安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

纵观云安文化产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云安从初期的文化单位率先开展的经营活动、部分文化单位试行企业化经营,到个体、私营经济开始介入,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的不断拓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作为新兴的行业,文化产业在云安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云安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已经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二、云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历经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云安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但从全县文化产业情况看,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水平偏低,许多问题仍制约着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总量和规模偏小

综观全县文化产业市场,云安的文化产业不但总量小、注册资本少,规模不大而且分散,没有明显的产业链,根本难以做大做强。

(二)产业竞争力偏弱

目前,全县的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普遍较低,这就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力差,发展起来步履维艰。

(三)缺乏文化产业精品

文化产业品牌不多也不精,具有云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也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包装宣传推广和后续配套经营,能够体现云安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更是凤毛麟角。

(四)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云安文化产业人才总体来说是严重不足,尤其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型人才高度缺乏,这不仅影响了文化消费群体的接受力和参与度,同时也影响了文化产业队伍的竞争力,无法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此外,云安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够健全,许多文化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全县文化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三、推进云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众所周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正在不断提高,追求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积极参与文体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该依托本地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强县的产业规划,加大对传统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充分发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精品文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努力培育以点带面的龙头企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实现云安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搭建崭新的平台。

(一)深挖传统特色文化资源

云安应该依托本地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根据云安文化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传统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充分发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六种文化”,即体现“开放”特质的陈文化、体现“淳朴”特质的歌墟文化、体现“兼容”特质的祠庙文化、体现“敢拼”特质的红色文化、体现“自强”特质的石艺文化和体现“和谐”特质的生态文化,并将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以文化为魂,以企业为脉,以各行业文化产业为载体,大力促进文化与各行业文化产业的联姻,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从而形成融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和特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二)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文化品牌是包含深刻文化内涵与特色服务的名牌产品,它既是一种有形的产品,又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可以反复转化为物质财富。云安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必须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积极擦亮云安的文化品牌。如陈文化,省级非遗项目玲珑子母灯、马塘庙会等,这些都应该作为云安的精品文化着力培育,要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价值提升其经济价值,从而实现云安文化价值链的整体升级。

(三)积极培育文化龙头企业

要想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就必须要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财力支撑,这样才能把文化做大做强。因此,要想法设法为文化产业搭建有效平台,促使一些资金雄厚、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如天山水泥、云浮新港进军文化领域,同时对全县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分阶段、针对性的予以扶持,帮助其逐步扩大生产和效益。政府还可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对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促使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使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四)努力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毋庸置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文化消费需求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文化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因此,积极培育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引领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将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境界,培养群众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消费观念。二是要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制度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文化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努力维护文化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消费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社区增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通过文化设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消费。

(五)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

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去,为实现云安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充当强大的助推器。总投资1.5亿元建设的陈文化产业园就是吸引民间资本的成功例子,据悉该产业园分核心人文景观区、自然景观区以及旅游配套服务区组成。其中,人文景观区总投资3000万元,由县财政支持和申请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建设;自然景观区、旅游配套服务区计划投资1.2亿元,由民间投资建设。

(六)深化改革文化体制机制

现有的文化产业市场机制由于不够健全,导致许多文化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也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想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制定科学的文化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同时要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特色文化基地的建设,增强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此外,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提升文化市场经营规模和档次,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强调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省、市也对加快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做出了新的部署,这无疑给云安的文化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云安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抢抓机遇,步调一致,多措并举,围绕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地方风情文化资源大做文章,相信必定会大有作为,早日实现文化强县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凤华,陈倩.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经济论坛,2010年第4期,第123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