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的基础

课程建设的基础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40: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的基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建设的基础

篇1

一、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一大任务即为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一方面更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设计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机械设计基础作为机械类、近机类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建设是专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此可见,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计题目大同小异课程设计对象大多以减速器为主,各届学生均被要求开展减速器设计,除去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外,其他工作原理、设计步骤则大都如出一辙。长此以往,新鲜感必然会不断丧失,一方面使得教师产生一定的疲倦感,一方面使得教师在教学上缺乏创新,进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造成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因设计题目大同小异,多个学生面对同一项目,进而引发严重的抄袭现象。2.学生自主设计能力不足在设计期间,学生仅需依据教材相关要求开展操作即可,教材中对各项设计步骤均有明确介绍。如此一来,极易使得学生产生固定思维,设计内容缺乏创新,操作趋向于模式化。学生个性化特性未能得到有效凸显,学生特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对学生创造能力发展造成极大制约。除此之外,因设计时间有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为了完成课程,教师面对学生的求助往往是有问必答。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3.学生对课程设计缺乏有效认识一些学生片面认为机械设计基础只不过是一门考察课程,只是对各项专业知识开展串联,学习意义不大。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设计项目,东拼西凑、上网抄袭,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对课程设计的有效认识。

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紧跟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开展改革创新,在先进教学理念、成功发展经验的支持下,逐步推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如何进一步促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有序开展,可以将下述内容作为切入点:1.构建课程新体系,优化课程内容首先,高校应结合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特征,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予以有效明确,即为革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紧紧围绕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优化调整,构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全新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构建集课程教学、设计训练、实验教学等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基于此,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力,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2.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的有效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尽可能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期间,推进基础理论与设计实践、生产实际的有机相融,结合技术人才培养需求,有序引入前沿技术、前沿成果,拓宽学生设计视野。在教学期间,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不同章节实际特征,可逐一引入小组讨论式教学、项目任务教学、工程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与此同时,还可运用工学结合教学、课外竞赛激励等教学方法,以调动起学习主观能动性,并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3.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创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由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设计训练等内容组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借助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机械零件陈列室等教学环境,依托课内外有效结合的教学体系及分项目、分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促进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对课程设计内容予以有效深化,提高设计题目的多样性。依托设计主线,既涵盖传动装置设计的传统题目,有引入生产实践中最新开发的新题目;对制作完毕设计图纸,既可通过手工绘图方式完成,又可通过计算机辅助绘图方式完成,经由一些设计实践,提高学生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在设计训练过程中,为了推进基础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有效相融,可引导学生开展“轴系零件”测绘、上机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设计训练,进而提高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机械结构设计能力,为接下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收获良好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成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就要不断推进课程设计模型改革,并科学设置课程设计实践,逐步调动起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内涵,全面分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课程新体系,优化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创新”等,积极促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鄂.“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1):148-150.

篇2

[作者简介]郑向华(1977-),女,黑龙江嫩江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CAD/CAE/CAM;李刚俊(1965-),男,四川成都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机电系副主任,教授、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高职高专教育;唐剑兵(1964-),男,重庆梁平人,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光机产品优化设计。(四川成都61003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43-02

高职高专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优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人才,课程的改革建设成了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专业基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肩负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基础教育的重任,教学中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教学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工程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机电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目标。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坚持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根据国家发展特色,结合四川地方经济、文化优势,与社会人才需求结合起来,与企业沟通合作,以科研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特色课程体系。牢固树立“课程是基础,科研是水平”的思想,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国家发展的三要素(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蓬勃发展。我校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一、建设以科研促教学的教学环境

1.建立良好的科研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科研促教学学术水平。“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有特色、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所在。为调动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确立科研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我校很早就自行制定科研管理评价制度,对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的确立起到很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首先,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实训应用的评价观,把教师参与应用技术开发、企业项目攻关、技术服务、应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成果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成果的主要指标,设立科研奖,对优秀的科研教师进行奖励。其次,把工学结合纳入教师科研评价的体系,设立教师科研教学发展项目,带动课程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改革。再次,把科研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科研教分制(科研项目抵教学分),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最后,要重视科研教学团体的作用,积极创立教学科研团队。总之,学校只有通过科研激励机制,使教师的科研与学校教学的发展目标、专业建设、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才能在增强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2.建立教学与科研互动机制,培养“双师型”职业技能教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搞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我校教学师资建设的特色。“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操实践能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其应用性与技术性,因此要求教师也必须理论与实践技术兼备。教师传授技术应在较高理论基础上进行,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熟练操作。所以,我校采取各种方式和措施,使教师深入地方企业,熟悉工作现场和实践操作规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使其满足教学要求,能讲也能进行实践指导;每年都有不同层次的理论和实践实训,鼓励教师进修。同时,基于培养综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教师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向学生传授走上工作岗位后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建立教学与科研实践互动机制,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科研实践项目中,提高教学质量。

3.实验技能大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作为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大系,机电工程系长期坚持对年轻教师的大力培养,尤其重视对年轻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师的技术实操水平,机电系定期举办实验技能大赛,通过全方位的实验技能比拼,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举办实验技能大赛,引导广大教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从前期的实验构思、资料收集、撰写实验设计书,到比赛中的实验操作、归纳和总结等,这一系列大量的工作作为进行实验研究的要素贯穿大赛的全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教学效果,对整个课程组教学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二、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建立

1.课程教学引入DACUM模式。加拿大课程开发的DACUM(Developing Curriculum)模式是以CBE(Competency-Based Ed? ucation)为导向的一种课程开发的系统方法。CBE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以培养职业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顺序(从易到难)安排教学和学习计划的一种能力为本的职业培训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无论是培训目标的确定,还是培训课程的开发,都是以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职业能力的确定,则由学校和企业界从事技术工作的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共同制定。采用职业能力分析法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开发DACUM(Developin Curriculum),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制订DA? CUM表。DACUM把每一个具体的职业或岗位的全部工作,分解成8~12项相对独立的工作职业,每项工作职责是从事该职业应具备的能力;根据每项工作职责的需要,把每项工作职责分解成6~30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即是从事该职业应具备的专项能力;最后,将职业分析确定的该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制订成图表形式。通过DACUM表所列各项能力的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在完成DACUM表后,由岗位专家、课程教师组成任务分析小组,对DACUM表所列各项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形成各项能力必须具备哪些知识等。根据以上分析形成课程单元。

我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以DACUM模式为向导,以服务四川地方经济为主,从学生就业单位实际需求出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课程以模块化知识单元为教学特色,以校管课管理方法为主;课程建设大体可分为人才培养、就业市场分析、机电行业调研、教学研究等几个阶段。课程的最大特色是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使课程与教学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实践经验表明,CBE/DACUM是一种更科学、更经济、更有效的课程模式。

2.整合课程开发,注重素质价值,突出科研工程实践的教学

内容。我国高职高专一出现就显示出其现代学术观念:既重“学”,又重“术”,二者并进,原学科理论内部逻辑发展的学术与行业实践中发展的科学技术互联互补为一体。因此,作为高职教育活动核心的高职高专课程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超越旧学术传统,超前思考新的经济、科技、教育背景下的改革和发展战略,更加突出高职高专特色。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和功能,因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其课程有不同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空前发展,作为“经科教”结合的高职高专课程应为社会所需,课程整合根据实际人才培养需要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三、科研引导课程工程实践环节

1.利用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工程从业基础。机械创新设计MCD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我们利用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课程学习基础。我校每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由系里专业指导教师带学生参加。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开拓型工程技术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采用产学研的科研成果,促进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建设。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是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直接结合的形式,是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它的主体由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共同组成。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总体教育安排,教学计划中设定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依据产学研原理,紧密结合地方机械相关企业,逐步形成完善了教学、科研、生产与培训的产学研机制。四川地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人才等都不充分,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教师根据企业需求为其研发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等。对于这些长期紧密合作的单位,我们不仅按规定的教学计划安排师生进行项目合作,同时还为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上岗培训及顶班工作提供了校外实训环境。目前,我校与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八家四川的大中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校企合作协议,收到很好的成效。3.毕业设计中引入科研项目,使学生“手脑并用”。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坚持选择科研项目和有生产应用背景的题目,真题真做,使学生“手脑并用”,受到严格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近几届的毕业设计题目来自于科研项目与工程应用的占90%以上。近三年,近两百篇毕业论文与指导教师承担的课题相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极大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论文质量。学生大多成为单位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继续与我们合作科研项目,形成科研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出现与人才竞争的激烈,科研育人已经成为工程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学发展,学以致用。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科研可以充分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以科研促教学活动,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参考文献]

[1]杨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姜蕙.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4]宋海农.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4(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day in detail, and the proces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my academy from computer basic course to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es. The essay expatiat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such as the conditions, the cours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etc.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network platform which is u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

Key words: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urse System

1引言

自1985年以来,计算机文化就被列为高等院校覆盖各个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开设20多年来,为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奠定了基础。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它作为自己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不同于中学所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更强调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驾驭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及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开设,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其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侧重于应用计算机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相关教材和教学过程必须针对其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2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今天,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不仅仅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它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课,特别是在对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中起到了其他它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课程教学的着眼点转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上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就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为此,我院根据目前国家对大学生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的要求,总结多年来计算机基础课开设的经验和不足,制定了该课程的改革方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改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对课程的内容作了大量的增补和调整。

2.1课程的目标定位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作为大学生必修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强调基础性、知识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统、信息处理、信息检索和互联网使用),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其计算机的实用能力(多媒体处理、关系数据库操作),与此同时使学生尽量理解操作背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到理论指导实际、感性认识加深理性认识。

适时地将信息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以及发展动态等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注重大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之具有能够继续学习与各自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的能力。

2.2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处理日常工作和学习信息的基础课。该课程知识技能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课程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客观评价能力,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009年就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从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课程管理、课程网上资源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建设和优化。

3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材的编写

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把“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但多少年来该教材是随着课程所讲软件的升级而更换版本,课程所授的知识和技能却没能随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教材成了微软软件简易使用教程。许多教授该课程的老师都觉得“计算机文化基础”该改一改,但尚无令人满意的修改方案。

在此情况下,根据我们多年教学的经验和现代教育理念,尝试性地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作了大幅度的修改,整个课程不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OFFICE,而是按照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和知识面,采用案例驱动的方式来体现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制作案例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几年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使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课程建设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程》于2008年9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推广。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程》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公共课的基本要求来编写。

本教材包含国家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实用工具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技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知识技能;以及使用数据库及相关工具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利用的基本技能。本书充分考虑了当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重点突出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需要。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生活和工作中信息处理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学会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检索信息的基本技能。

针对这一目标,课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和基于任务驱动的作业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建立迭代式的能力培养模型。将计算机和信息处理实际能力培养划分3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又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两部分。基本技能训练主要解决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问题,综合技能训练则通过案例教学和基于任务驱动的作业管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软件完成特定任务的综合能力。

第一阶段:掌握计算机查找信息、编辑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初步技能。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上网申请自己的邮箱,信息检索、查找相关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简单的文本格式报告。

第二阶段:掌握利用互联网检索特定主题信息,利用办公软件整理、编辑排版,并形成正式公文报告的能力。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撰写专题报告,通过学习平台提交正式报告。

第三阶段:掌握使用互联网技术整理和信息的能力。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用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媒体制作软件建立个人网站和博客展示自我风采。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结合实际,追求创新与特色,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增加教学的动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进行研究,课程建设和改革效果显著。

4.1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采取计算机设备进课堂,利用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形象逼真地再现计算机的功能和运行的动态变化过程,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增加了一个新的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现代教学模式正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个方面紧密联系、互为作用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合形式。

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例如,用Flash制作《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演示动画,将一些难解释、难理解的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等通过动画形象地表述出来;用Fireworks制作概念和定义的图片,使繁杂的概念通过图形清晰地表达出来;用视频采集演示软件具体演示操作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利用和实现,多方位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条理化、形象化、立体化。

大量多媒体信息的运用,使一门枯燥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灵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大大提高。

4.2使用网络进行教学

根据教学需求,教师把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案例、资源、课后习题、实验指导等相关教学资料在网络上。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持研究型学习、案例式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让学生享受网络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开发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上学习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案、在线学习、上机指导等相关教学内容。提供下载服务,允许学生下载课件和补充学习的相关参考资料等,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该网络课件中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涵盖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资源”提供了其他网络资源的链接和相关学习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另外开发了作业在线提交、在线考试等,便于学生提交作业,同时实现了历史教学资料的积累。

在课外,我们公开任课教师的电子邮箱(E-mail),并建立了教师博客,学生通过在线提交或电子邮件将作业提交给教师。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在讨论区发帖子贴子,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及时回复。对于那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做出回答,或者将问题放到讨论区上,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

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自主学习对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协作能力、知识学习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训练作用。

5结论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课程建设和与之配套的网络教育平台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必要渠道,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要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我院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课题组教学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J].》李克东 《电化教育研究》,2001(8).

篇4

一、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

高等工程教育作为培养工程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培养既有宽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有国际化视野和外语能力,特别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

机械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机械制造装备和机电产品的高技术化又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培养机械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显得尤为紧迫,所以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当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仍存在着不相适应,这集中表现在:较窄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与现代工业高技术化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相适应:相对封闭、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学科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不相适应。

要改变这些“不适应”,就必须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以及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来审视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应该是:根据新时期机械类创新性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深化机械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推动系列课程的教材、教学与实验条件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系列课程教学新体系与教学平台,使系列课程教学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与教学发展的需要,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新时期课程教学理念与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国际化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围绕这一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要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强化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新理念,深化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首先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由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和设计训练体系三部分构成的系列课程教学新体系。理论教学体系由基础教学、提高教学、创新教学和双语教学等多层次、多模块教学组成,其中基础教学模块为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本内容,提高教学模块为机械动力学、机械系统设计、机器人等不同专题内容,创新教学模块是以机械创新设计原理及方法为内容的教学,双语教学模块采用国外优秀英文教材组织的课程教学。实验教学体系是由基础实验系列、提高实验系列和创新设计实验系列构成,形成必修、选修及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实行独立设课,从而体现加强对学生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工程素质培养。设计训练体系主要从平时作业、大作业、课程设计和第二课堂的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活动等教学环节入手,构建侧重由课程基本技能训练和机械CAD、机械系统综合设计与应用、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等多方位的设计训练体系,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其次是课程教学的安排。要将提高内容教学安排在课程设计中进行,而将创新内容教学与创新设计竞赛活动相结合,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同时不增加理论教学学时。

再次是教学学时安排。要在保持课程教学总学时不增加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教师理论讲授学时,而逐步加大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例,强化学生在实践动手过程中自主学习知识,同时有利于缓解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第二,要转变过去基础课程教学只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的传统观念,以既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经典性,又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感的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上,既要确保课程“基本内容”教学,让学生首先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拓宽知识领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工程实践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要适应现代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需要,要正确处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经典性与现代性、基础性与先进性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各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协调和优化,进一步明确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与定位,处理好内容的互补关系;通过教材内容、例题、习题以及实践性展示内容的更新,适当引入和扩展反映当代机械学科发展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等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感;通过典型实物案例展示教学和设计训练环节的内容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工程实践性、系统性及创新启迪性,促进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现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贯通和机、电、液等多学科内容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综合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第三,要转变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将当前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改变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要求将当前仅就一本教材内容的课程教学模式,向以教材内容学习为主导、学生利用各种课程教学资源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改变“一本教材包打天下”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掌握本门课程的“三基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多了解学科的新发展和新知识,加强对原著的学习,解决学生的知识量过少、知识面过窄的被动状况,培养学生认知、理解和

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新时期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在当今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条件以及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实现因材施教,这已成为当今大学教学的特点。因此,为学生创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应根据这一教学特点,着力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第一,要采用优质教学资源组织课程教学。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有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支撑。首先要选用优质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其次要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大力建设和丰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这是当前教师教学的核心工作。我校已有多年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沉淀和丰富的教材建设经验积累,有历经数十年教学考验和锤炼的精品教材。我们基于这一教学优势,以精品教材建设为龙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套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各教学环节,建设了系列辅助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及网络教学资源等,为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

第二,要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当前机械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是实验教学改革的瓶颈,特别是缺少真正能让学生动手实践和激发学生自主研究和创新的综合型、研究型和设计型等新实验平台。因此,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当前机械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为此,我们以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质、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与技能训练,着力研发机械认知测绘及反求设计系列实验、机械综合性能测试系列实验和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系列创新实验,加强科研成果向教学新实验转化,为实验教学提供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

第三,要实施教学资源的开放式管理。将课程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学模型、实物、教具、实验、课外学习参考资料以及网络教学资源等,通过资源整合,面向学生开放。创造一个能让学生随到随用并可用多种学习手段和途径进行多层次学习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对教学资源与条件的需求。为此,我校基于数十年来课程建设积累的丰富教学资源,依托国家教学基地建设,通过资源集中、整合和充实,创建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学习室、网络教学环境、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与实验中心等开放式教学环境,并由研究生负责实行开放管理,效果显著,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55-02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作业测定等方法和技术。由于少投资或不投资,通过基础工业工程的工作研究和作业测定即可较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生产率,所以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我国制造企业应用最广。该课程学生掌握如何,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专业理解和今后工作都有很大影响。

针对我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特点及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并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

(一)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课程特色

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安排课程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以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根据我校工业工程学生今后主要就业方向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特点,对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优化提炼,重点讲解学生在制造企业工作中运用比较多的内容,比如方法研究部分的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经济性原则和作业测定部分的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模特排时法等,而对工作中用的不多的管理事务分析、学习曲线以及较易理解掌握的现场管理方法等内容安排学生课外自学。

同时在选取讲解案例时,尽量以制造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针对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今后主要在汽车及其相关行业从事工业工程工作,在课程讲授时,除了给学生介绍相关理论外,更多的给学生介绍类似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如:在讲解工艺程序分析时,我们以东风公司发动机厂康明斯凸轮轴生产工艺为对象,给学生介绍如何绘制其工艺程序图。再如,介绍流程程序图绘制方法时,我们以491曲轴生产流程为例介绍其绘制方法,并给学生展示该企业工业工程师绘制的实际的491曲轴生产流程图。同样在讲解课程其他内容,如:操作分析、动作经济性原则时也尽量以制造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突出实战型、应用性。

另外在介绍工作研究手法时,还把日本和西方汽车制造企业中最新改善手法介绍给学生,如:道程分析、管理要点调查、附加价值分析、生产系统评价、人机工程评价、负荷评价、损失架构分析等改善手法,都是为了发掘各个环节存在的浪费而进行改善的方法,把这些手法介绍给学生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还提高其实践水平。

(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基础工业工程》中的很多方法和技术在理论上都不难理解,但在实际中如何用,用得好,得到的分析结果准确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开展视频案例教学是一个较好的途径。根据各章节要讲授的内容,我们事先到东风汽车公司各专业厂生产现场拍摄相关视频,然后精选、剪辑视频资料供授课时使用。如在讲解时间研究中的秒表测时,如何划分作业单元、如何确定各单元的测时点、如何评比时,我们以东风公司传动轴厂凸缘叉加工某工序为例,播放其加工视频,然后对照讲解秒表测时各个步骤。在讲授动素分析、操作分析时,也运用此方法,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授课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学效果较好。

其次,利用网络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为了增强课程学习的灵活性,利用学校建立的教学网络课堂网站,将教学文件、教学课件、视频资料、作业习题、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内容放在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网上师生交流和作业习题问答模块和学生进行交流。

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基础型、综合性”两个大层面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既突出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更强调系统思维、创新能力和实用性。如:我们开设的双腔制动阀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汽车双腔制动阀装配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组装汽车双腔制动阀,并且根据生产节拍要求设计一条双腔制动阀装配线,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每四个人为一个团队小组,共同进行方案设计,在设计时学生要采用工作研究中常用技术――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MOD法等进行双腔制动阀装配线的优化设计,如:在确定每个工作站点的标准装配时间时,团队分工,有的学生在模拟装配,有的学生在利用时间研究方法进行测时,还有的则在用方法研究的手法分析其装配方法是否最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还有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交流。最后实验结果的评判标准是:使用的作业人员最少,生产线节拍最低,效率最高。因为这个综合性实验具有较强的实战型,学生兴趣很高,因此每个团队都能主动的投入到实验设计当中,通过实验教学有效的增强了学生课堂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改善意识。

(二)改革传统实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共两周,该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到汽车企业生产现场,把所学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在企业现场进行实际应用。但该实习环节在进行时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提供的实习时间较少,一般只能参观性质(2)受企业产量制约,没产量不生产时,该实习难以进行。因此综上所述,实习效果难以保证,甚至有时走马观花。针对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不足,我们对现行的实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即:采用上机虚拟实践+企业现场再实践的模式进行。上机虚拟实践:事先对学生要参观实习企业的相关生产线每个工位进行摄像,然后利用购买的工业工程体验式应用平台(ISE系统),在此平台上学生利用所学工业工程知识对该生产线完整视频资料进行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分析,即进行虚拟实践,并且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和报表,如:在利用ISE平台分析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视频资料基础上,学生可制作该生产线上各工序的SOP(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产线各工序的标准工时和产线工时,制定各工序的标准作业方法并得到《工序标准作业组合表》,制定生产线的《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产线标准作业组合表》,得到产线现状的《平衡率山积表》,对产线进行虚拟改善得到改善后的产线《平衡率山积表》和《作业改善报告》等。由于这些分析手法和得到的相关分析报表与企业实际所用基本一致,经过“实际案例,虚拟实践”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到企业现场实习,在企业现场对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再实践、再应用。这当中上机虚拟实践和下厂实习可以相互穿插。采用这种实习模式,实习时间利用率提高,效果提高,学生不再走马观花,学生对实习满意度也提高。

(三)积极开展产学研实践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位于“汽车城”十堰,背靠东风汽车公司,周边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这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影响。总的思路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去实习,并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实现校企双赢。通过在企业做这些实际课题,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四、结束语

《基础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只有不懈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该门课程质量,朝着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精品课的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超勇,冯佩兰,李峰.汽车制造工业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孙延.基于制造业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价值工程,2010,29(8).

[4]马立坤,龚艳茹.独立学院《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改革初探[J].物流技术,2010,29(12).

"Bas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urse Construction

LI Feng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39-02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材料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其基础性强,适应面宽。适合“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及相近专业学生的学习,是后续专业课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等的理论基础。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建设及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材料科学基础》是进行材料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它将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各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规律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基础上,用于指导材料的研究、生产、应用和发展。按照我校“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强化实践环节”的总体思路,以学生为中心,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的“三位一体”培养体系,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形成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创业就业需要,符合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模块和实验教学模块两部分组成。理论教学模块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部分进行梳理、归类,分为三个子模块,并且三个子模块之间相互联系,保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在内容上的连续性。第1章原子结构和键合、第2章固体结构和第3章晶体缺陷为模块一,即材料结构模块;第6章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第7章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和第8章三元相图等为模块二,即材料结构模块;第4章固体中原子和分子的运动、第5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第9章材料的亚稳态和第10章材料的功能特性等模块三,即材料组织结构变化模块。实验教学模块也分为三个子模块,这三个子模块在操作上具有递进的关系。以新的课程体系为核心,重新修订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并对授课计划、教案、实验等相关教学文件和资料进行规范和检查。

二、《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1.理论教学内容。根据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遴选,将材料发展前沿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中。按照学校的“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专业基础牢、技术水平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梳理、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体系中,对于“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和“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部分课时增加,在前面各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综合的训练。相应地“材料的亚稳态和材料的功能特性”这部分内容与其他一些如“材料科学导论”等课程,在内容上有所重复,故课时相对减少。

2.实验教学内容。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来说,基本的实验内容有:①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②金相试样的制备;③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④材料的硬度试验等,这些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根据《材料科学基础》新课程体系,将实验教学划分为三个子模块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规定的验证性实验。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开放实验室,进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

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

1.理论教学。深入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下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真正的“专业基础牢、技术水平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①以CAI教案为主的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CAI教案为主,黑板、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现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概念术语多,相关学科多,死记硬背多。要求学生要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要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如讲晶体结构时,学生在观看模型的同时,通过CAI教案的动画、视频等三维空间演示,将枯燥的概念和术语变为直观的、立体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清晰地了解晶体中各原子的排列情况,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材料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提高教师授课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②基于项目的课堂教学方式。基于项目的课堂教学方式是集引导法、讨论法、案例法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自身的科学研究项目,设计一些小项目,引导学生从科学研究成果中学习基本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课外独自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生在接下来的上课时间,通过主讲或讨论的形式,完成自己的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让陌生抽象的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成为学生日常的课堂语言,让学生感觉《材料科学基础》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的零距离。通过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将死记硬背的一些枯燥无味的抽象概念变为探究、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手段。采用项目教学,以某一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为案例,进行讲解或讨论,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开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部分学生在掌握一般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能综合该课程几个基本试验的主要内容,如“材料样品制备、组织分析过程”或“材料样品制备、组织分析过程和硬度测试”等,通过这样的综合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不但能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同学对材料科学兴趣浓,动手能力强,还可以通过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等,进行创新性实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学校的教风学风日益上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许多教师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学校培养了两名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博士,同时引进两名博士。2010年的湖南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地方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学生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课外活动。如2008级邵锦钟等同学获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三等奖,2009级于琴等同学获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又如邵锦钟同学成功申报2011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机械零件仿生非光滑表面耐磨性能的有限元模拟”,课题组公开发表相关论文两篇。从2011年起,材料成型和金属材料专业的许多同学都考上硕士研究生,例如中南大学(王艺淋)、湖南大学(谢配儒)、华南理工大学(程锐)、重庆大学(吴明放)、厦门大学(戴拖)、东南大学(张望成)、北京科技大学(尹志中)等。但是,围绕“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专业基础牢、技术水平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教师队伍需要调整,实验教学还要不断加强,以促进《材料科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常云龙,李润霞,袁晓光,等.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8):94-95.

[2]范群成.研究型教学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12,(8):10-14.

篇7

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2006年教育部下发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以此来带动高职院校的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托和保证,《电路分析基础》作为通信、电子信息和自动化等技术领域的主要理论基础和主干课程之一,很多院校已将其列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以及我系由中职逐步向高职转型的需要,结合我院实际,《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今年9月被立项为我院第二批院级精品课程,先后有8名任课教师投入了课程建设。通过这项工作, 进一步促进了我们高职教学理念的转变, 深化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1.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素质培养、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主线,突出重点,把立足点放到工程技术应用性上;做到既为学生后续课程服务,又能直接服务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调研,我们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1 构建课程新体系

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为更好地处理好课程学科的“系统性”与“服务性”的关系,我们在本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学科单一性,而将相关的学科知识内容和技能与电路分析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很好地给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针对过去课程体系前后课程间的理论脱节现象,在电路分析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通过一些章节将后续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前介绍,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及前后课程的联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例如通过“耦合谐振电路”等章节,加强与后续课程《电子测量仪器》及工程实际的衔接与联系等。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电路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之灵活地运用到后续课程中,使其对课程体系有更加深入和系统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拓宽视野。

  2.2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同时又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结合学院特色,近年来我们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改进。根据教学大纲,删减陈旧、繁琐、实用性不强的内容,精选出必需、适度、够用的内容。精讲 “直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及“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章节,同时适当介绍扩大知识面的内容和学科前沿发展的趋势,并融入一些具有工程实践应用的实例。

  2.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要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理论教学中,灵活采用问题引导与任务驱动、启发与互动、激励与鼓励、分组讨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多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有机结合,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推广应用、总结思考”等主要环节进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面,根据知识验证、知识综合、创新设计为原则设计实验内容。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通过示教与实验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采用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将现代教学手段的形象性、趣味性和高效性融入到课堂教学;同时,可展示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思维,延伸课堂。另外应用与教材配套的Multisim10.0软件对电路中的基本原理进行仿真,有助于学生理解电路中的各种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最后直接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实训。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师生互动效果好。

  2.4 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优化考核方式,建立以衡量综合素质为依据的评分标准。理论课实施教考分离,严密组织,从严把关;实验课采用 “操作+平时+实验报告”成绩综合评定成绩。考核内容从以理论为主转向考核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仪器的使用和对单元电路的分析测试等综合技能。重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就业适应能力。

2.5 加强实验实训力度

当代社会对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这也正是高职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电路实验是电路分析基础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应把技能性、实验性的章节放到实验实训上,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可通过现场参观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感性认识。例如,学了“三相电路”,可以去参观实际的配电线路。与此同时,加强实验课的比重,更新实验内容,增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实训要求,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时间。平时开放实验室,提供良好的课外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和实训,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电路知识及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也为后续课程在提高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奠定 良好的基础。

2.6 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学队伍。我院担任该课程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是很合理,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1)对新教师实行导师制。新教师进入课程组后,由课程组安排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的老教师作为其导师,指导其经历全部的教学过程。新教师至少经过一学期的助课、一学期的备课,才能够进入讲课阶段,直至成为一名合格的主讲教师。

(2)加强教学环节,站好神圣讲台。为了使青年教师站好讲台,课程组严格把好主讲关,凡是第一次上台担任主讲的青年教师都必须试讲合格方能上讲台;同时积极协助院(系)搞好教学观摩和座谈、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

(3)注重科学研究,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课程组引导青年教师参加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项目,带领他们更好地钻研教学新技术、新手段;同时,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践开阔视野,以便更好地把握课程知识。

(4)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实践,以最快的方式获取企业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并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积极参加行业企业各类认证考试,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3.课程建设效果

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解决了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实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能实现2人一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全面改革后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提高内涵建设的同时,我们牢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坚持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在地方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了兄弟院校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学生对相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在“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有3名学生获一等奖,1名学生获二等奖。

4.结束语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历时已近四年,但精品课程建设和改革涉及面广,且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好,在与工程实际联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各位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将密切关注本课程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加强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采纳先进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展校本教材和习题库建设,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相信我们的努力会带来新一轮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周茜,徐亚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4).

篇8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但是从目前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来看,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369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更加显著。像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走在了其他高等院校的前列。但是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内容方面涵盖了: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通过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前期申报,忽视后期实际应用和推广。目前全国各个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各高校之所以热衷于精品课程的申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申报期各高校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前期的申报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当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相当多的精品课程被束之高阁,只有参加申报的教师能够运用,没有及时进行推广;有的虽然进行了推广,但是由于教师水平和个人认知和接受程度的问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没有全部推广出去。虽然精品课程得到了建设,但是没有落地、生根、发芽,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

2.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不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一门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涵盖内容丰富,可以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样,但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明显感觉,教师对网络等新的教学资源运用不够,通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运用较少。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高校推广不够,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问题。有的教师单纯的接受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理解不够,难以掌握精品课程的精髓。有的教师对先进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掌握不了,或不屑于掌握,影响了精品课程的推广。

3.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的持续改进不足。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的教学中,发现一些申报成功的课程,过了三年五年还是申报成功时的状态,教学内容方法,没有丝毫改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频繁更新,各种新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走进了高校的课堂。有些地方精品课程更新不及时已经失去了“精品课程”的意义。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学术交流探讨不足。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可能百人有百样,更何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比较多,单单依靠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达到百分百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现实工作中,精品课程学习培训少,交流沟通少,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掌握,自己学习消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点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特色,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于一身的主干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我认为要建设好,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有效规划,严格全程监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课程在建立之初就要从学科、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好长期规划,注重实际效果、实际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标。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也要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推广规划,使精品课程成为真正的精品,使更多高校大学生收益。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只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始,而不是终结。精品课程建设政府部门要有规划、有目标,适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要有计划、有步骤、有主管部门、有责任人,能够合理有效持续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政府部门监督检查,学校自查,学生评定的有效动态管理机制。政府、高校要形成精品课程建设的全程监管和服务体系。

2.加强学习沟通,建设好教师队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涉及思想道德、心灵深处问题的课程,内容涵盖广、意义深,不单纯是知识性的教学。教师要想将精品课程传授好、表达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汲取好的教学方法、思路。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学校、政府要提供一个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政府组织精品课程院校特别是国家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团队到各高校开展培训,组织各高校到精品课程院校学习。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训。学习是提高知识和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学习培训可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教师要努力掌握新的学术信息,自觉的将学术研究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深度和广度,丰富课程的学术内涵,使课程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学术交流、培训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精品课程的含金量,使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鲜活,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篇9

二、书法课程的学科基础

为什么书法课程建设需要有学科基础?书法学科研究现有基础怎样?书法学科研究可以为课程建设提供哪些支撑?这些问题有必要作出明确的回答。

(一)书法学科与课程的关系

任何一门成熟的课程,必定需要相应学科作为基础。书法课程建设离不开书法学科。课程建设既要有社会需求,它决定要不要开设该课程;也要有学科基础,它决定能不能开设该课程。

什么是课程?一般的说法,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什么是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学科定义为:“教育科目,也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专门学校教育应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应的学科。” 《教育大辞典》将学科分成两方面定义:“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科目通用。”

学科与课程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其一,学科是一种对知识的分类,而课程既可以是对知识的分类,也可以是对知识的综合。作为对知识的分类,一门学科可以分设为多门课程;作为对知识的综合,一门课程则可以包含很多学科。其二,学科对知识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而课程不论是对知识的分类还是对知识的综合,都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其三,从教育角度看,学科的核心是创新,其主体是教师、学者;课程的核心是传承,其主体是学生及其他教学对象。其四,学科知识是构成课程的元素,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要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课程不仅是对学科知识的传播、改造和拓展,同时课程也往往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九年十八学期的书法课程,如果不是建立在书法学科研究的基础之上,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二)书法学科研究的现有基础

现代书法学科思想的发端,应该追溯到1918年所提出的“书法专科”的学科思想。1927年12月他提出《筹备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1928年又亲自倡导、创立“国立西湖艺术院”的运筹与决策实现。这些可以看作是基于他美学思想、艺术教育思想中的“书法专科”学科思想、并付诸实施的具体行为体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至今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体制的多元化形态,培育了诸多与书法相关的专业,培养了大量接受书法学科思想、经过书法专业训练的书法家、研究者、工作者以及书法教师。

如果我们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在书法学科建设过程中,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如:

以“书法本体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更多地关注书法学科建构、书法艺术本质的内在逻辑规律、书法创作流派的发展,以培养书法艺术的专门优秀人才为目标,侧重于造就具有创新思想、创作能力的书法艺术家。

以“书法与中国文化”为研究核心,侧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书法艺术研究,更多地关注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依存关系和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凸显书法的文化属性,以培养和造就具有较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的书法研究、教育人才为目标。

以文字学、古典文献学、书画篆刻史学、古代书论研究为根基,关注中国书法与文字的渊源关系,着眼中国书法艺术的启蒙、发生和发展,突出书法作为艺术的审美属性;在对传统书法艺术中名碑名帖的临摹、对传统文化中的古典书论、诗词及中国画的学习基础上,以培养具有先进的创作思维、优秀的创作技巧的书法人才为目标。

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书法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两大体系:第一种是从史学、美学出发,强调古典书论的合理性,并进行系统化,包括书法史学(书法风格史、批评史、教育史);书法美学(美学原理、创作原理、赏评原理、技法原理、比较书法学)。第二种是从书法哲学的视野出发,包括书法心理学(创作者、欣赏者情绪等)、书法社会学(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书法形态学(作品的工具、材料、形式及相关的创作事件等)。

毫无疑问,书法学科研究是历史的、时代的系统工程,根植于历史、立足于时代、展望于未来,不仅对博大精深的书法传统进行解读、梳理、解构、重组,而且也为当代的书法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实践创新、发展方向。

然而,现有书法学科研究与建设明显不足。就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开设书法专业的状况看,其本科书法教育有设在中文学院、政教学院、历史学院的,也有设在美术学院、艺术学院、文化学院的,其所授学士学位不是以“书法艺术学”的名义;就硕士、博士教育现状看,也没有一所大学的毕业生是以“书法艺术学”的名义而获取学位证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的硕士、博士学位证书是“美术学书法艺术教育方向”,浙江大学艺术学院的博士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书画篆刻史学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学院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南京艺术学院所招硕士生、博士生,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招硕士生、博士生,都不是以“书法艺术学”名义,这是明摆着的事实。――这些存在的问题说明,书法学科研究任重道远,尚需加倍努力。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经过近百年的书法学科(专科)思想演变、理论研究、教育实践,现代书法学科业已有了深厚的积淀和坚实的基础。尽管有许多学者以为,书法学科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事情,但事实上,高等教育的书法学科研究既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教育的理论支撑,也同样可为基础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尤其是高校书法相关专业中的有许多成熟课程,如《书法史》《书法技法》《书法创作》等,理应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建设的源泉。

(三)书法学科研究可为课程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1.为书法课程建设提供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

书法课程建设需要有顶层设计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这些思想、理念只能来自于书法学科研究。与其它学科研究一样,书法学科研究首先表现在对书法艺术的性质、界定、概念、特征、内涵及书法教育与发展的研究,这是书法学科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书法学科的教育思想,是相对独立的、宏观的,它强调对书法的教育思想、学术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本质、培养目标等研究。这些书法教育思想、理念等,既然在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得以实施,那么,它当然可以而且理应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有学者认为,随着书法学科研究深入和书法学科教育思想发展,书法学科必将摆脱当下寄生于“美术学”门下的尴尬处境,从“美术学”的层檐下剥离出来,在艺术学门类中的独立门户,成为2l世纪一门独立的艺术显学科;由此,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有顶层设计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书法课程,必将从语文、美术等课程藩篱下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成熟的一门课程。

2.为确定书法课程性质、目标提供理论基础

就书法课程的性质、地位与目标而言,有诸多模糊的问题需要搞清楚。例如书法课程定位与归属的问题:其一,书法课程是文字教育还是艺术教育?如果是文字教育,应归属于语文学科,是语文老师的任务,注重文字的识、读、写,掌握文字的形、声、义;如果是艺术教育,应归属于书法(美术)学科,是书法或美术老师的任务,注重文字书写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强调以汉字为表现载体、以书写为表现技巧、以工具材料为表现媒介、以点画为表现形态等,来表达情感、精神、思想。其二,书法课程是技能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如果书法仅是技能教育,那么书法课程教育目标中,就应该强调学生经过特定的训练而具备的一种书法技术能力,在教学中重在技巧训练;如果是素质教育,那么课程强调的是,让学生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过程,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品格、增加趣味、提高审美素养的目标,在教学中重在过程体验。――这些是书法课程建设中实际问题,如果没有思辨的书法学科理论作为指导,就无法分辨清楚,只有放在书法学科研究的视野中,才会迎刃而解。

2013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印发的通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书法学科研究的辩证方法,基本明确了书法课程的性质、地位、目标与任务。书法课程的性质既是技能教育(实用性),也是艺术教育(创造性),又是文化教育(普及性)、更是素质教育(发展性);书法课程地位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其目标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总目标)。

3.为建构书法课程内容体系提供知识逻辑

与其它学科研究一样,书法学科研究也表现对研究内容进行结构重组,注重研究内容的体系化、规范化和逻辑性,它揭示书法学科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的规律。对相关知识的科学分类、归纳、整理,是学科研究的专长。例如将书法史进行科学分类,可以归纳出包括文字演变、笔法演进、工具材料发明与改进、书学理论发展、书法教育等等的专门史,从史学的角度,对书法学科进行架构。因此,书法学科研究的内容一般遵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完备的量化过程,其前后的逻辑关系是以学科发展轨迹的直线秩序为纲,关注研究内容的发生、发展、延伸及预测、展望的逻辑性。因此,只有利用书法学科研究的已有成果,依据书法学科研究提供的知识逻辑,来组织和选择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课程内容,才有可能建构9―12年系统的、适应不同年龄年段身心特点、遵循书法知识发展规律、符合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课程内容体系,――这一点恰恰是书法课程建设的关键,在当下严重缺失。

4.为书法课程选择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学科研究方法具有思想性、规范性、独特性、超越性,正是书法课程教学模式所需要的内容,它为书法课程选择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毫无疑问,书法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根据它的复杂性、交叉性,如何确立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要么只进行基础的临摹训练教学;要么简单地从教师个人心得体会出发,讲授一些基本的作品格式要领和创作方法,忽视书法教学的全面性、逻辑性和针对性;更有甚者,则是放任自由,跟着学生走,缺乏有效的教学、创作引导。与其它学科研究一样,书法学科研究也表现为一种研究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探索与实践,比如,对古代经典的继承性、选择性、研究性学习而形成“古典模式”;对书法的现代性、装饰性、图画性的探索学习而形成的“现代派模式”;强调书法的技巧性、构思性、主题性而形成的“学院派模式”等等,这些建立在书法学科研究理论基础上教学模式,既为书法课程建设提供“方法论”和“思辨能力”,也可为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8

篇10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98-01

精度与质量是机械工程永恒的主题,很难想象一个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和科学家,只懂得机械的运动设计和结构设计,而不懂得机械的精度设计[1]。《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课程是机械类、机电结合类各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核心专业技术基础学科,它涉及几何量公差与技术测量两个范畴,把标准化和计量学两个领域的有关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

长期以来《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及内容尚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及21世纪对机械工程人才知识、能力培养的需要。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课程内容体系陈旧、落后、知识面局限。(2)与先修、后续课程内容的协调缺乏系统性。只侧重自身学科的完整性,忽略了分工与接口。(3)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不强,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设置缺乏系统考虑,精度设计能力尤其是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训练环节薄弱实验手段比较陈旧,不利于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近年来我们面向21世纪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对本课程进行了从内容体系、教材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 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工程应用能力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课程的前身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在我国高校的设立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但该课程对精度设计能力尤其是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训练环节薄弱,实验手段比较陈旧。为此我们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增设了“综合精度设计”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其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精度分析、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精度及互换性设计过程和步骤;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训练。

2 “与时俱进” 改革教学方法,拓宽学生视野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生产中的实例影响等教学方法,在介绍课程知识之外还及时介绍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检测理念和检测设备发展的新动态,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使其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及CAD/CAM/CAQ应用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加工精度从微米到纳米的提高,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以几何学为基础的第一代GPS(Dimensional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简称GPS),发展到以计量学为基础的第二代GPS(以下称之为新一代GPS)[2]。新一代GPS标准体系既强调几何技术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内在规律性同时又特别注重其应用性、可操作性和信息集成性。这对于提升GPS及应用领域的技术水平、促进产品几何技术规范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及信息的集成化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与时俱进”,及时、适当地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新的发展,将当前的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引入到课程教学,使课程教学内容保持基础性的同时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3 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该课程一向被行内人士称之为“光有骨头没有肉”,即课程内容多、基本概念多、标准规范多且连贯性差,再加上学生无此方面的工程背景知识,所以大多学生感到本课程枯燥、繁琐、抽象、难掌握。因此我们在传统的黑板教学的基础上,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尤其在多媒体教学中,主讲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建立了网络教学环境可随时供学生查阅、参考。

4 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创建全新课程体系

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多年来的研究课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我们随时注意将在科研工作中研究成果、最新文献补充到教学中去,更新课程内容。在更新过程中尽量做到突出基础,拓宽知识面,做到内容充实先进,把本学科最新进展及时引入课程体系,提高本课程改革的理论性、前瞻性和科学性。1996年11月我们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及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写了《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新体系教材并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该新体系教材于2000年8月修订又由中国计量出版社修订重印;2006年8月该教材又发行了第二版。在新体系教材的第二版中不但将最新国家标准加入到课程内容中,而且本教材率先加入了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相关研究内容,这在全国高等学校适用教材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5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走科研促进教学之路

几何精度检测是学习该课程的另一重要任务,实践教学环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搞好实践教学我们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发了智能化精度设计系统(AIAD2.0)(教学版)、CAT/CAD集成环境下的智能化精度查询与标注系统(TOCAT)等[3]。其中智能化精度设计系统(AIAD2.0)(教学版)覆盖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几何精度设计模块、典型零部件精度设计模块和几何精度设计计算基础模块。CAT/CAD集成环境下的智能化精度查询与标注系统(TOCAT)是我们基于AutoCAD VBA所开发的智能化精度查询与标注系统,实现了与AutoCAD的无缝集成,标注和查询非常直观快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6 结束语

我们通过近年来对《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及21

世纪对机械工程人才知识、能力培养的需要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内容体系突出了以精度设计与质量测控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强化了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从增强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出发,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程与先修(制图、机械设计等)及后续(机械工艺学等)课程的协调和联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将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高职音乐教育的改革。

一、现行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设置探析

1.现行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受传统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影响

我国高职音乐学科尚未建立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同时高职教育在教学体系中受传统本科教育体系影响较深,目前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基本是沿用本科音乐理论课程的构建标准,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族民间音乐、

3.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应建立多样化、灵活的课程考核模式

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的考核同样要注重实践能力,应建立多元的考试模式,既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应注重学生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例如,可以实行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相结合、卷面考试和作业检查相结合等评价方法。同时还可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方式。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检验教学效果、检验学生能力与素质提高与否的有效手段。

4.高职音乐基础理论课程应努力打造“服务型的精品课程”

高职音乐理论精品课程应该体现以实用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这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篇12

三、古典书法课程教育的发展

毋庸置疑,现代学科与课程教育的优势是注重科学方法和知识体系,但也存在忽略人文素养的缺点,传统的古典教育则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因此,梳理和研究古典书法课程教育,平衡、整合古典教育的人文性和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对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大有裨益。

(一)古典书法课程教育的目的:通仕之阶

中国古典书法课程教育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从儿童阶段的识字、书写,发展到科考任官时要求的“楷法遒美”,书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读书人仕途。

西周时期,已经确立了文字之学,造字之法。“养国子以道,教之众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教,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书”包括“字学”和“书写”双重含义,“书”以“字学”为根本,教化是从识字习书开始,并作为“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大事。

秦汉时期,汉字书写和功名利禄直接挂钩,已成为一种制度,引导人们重视研究文字学和书写技巧。西汉政权建立后,丞相萧何又捃摭秦朝法律,取其适宜于当代者,制定了汉律九章 ,其中《尉律》记载:“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

类似的制度,至唐代有了明显的发展。“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凡择人以四才,校功以三实。四才,谓身、言、书、判。其优长者,有可取焉。”说明唐代考察、选拔人才,主要看四方面:身、言、书、判。 而对于“书”即汉字书法水平,有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那就是“楷法遒美”,就连武官在谋文职时,也要取精于书写者。唐代“以书取士”的做法,大概是基于书法的笔力、技巧、风骨、格调,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处世态度和价值旨求,是考察人基本素养的重要指标。这种做法,对唐以后的影响极为深远。

有宋以后亦如此。宋代“自真宗朝,试身、言、书、判者第推恩,乃特诏曰:‘详核吏治,念其或淹常选,而以四事程其能。腾承统绪,循用旧典,爰命从臣,精加详考。其令翰林学士李谘与吏部流内铨以成资阙为差拟。’于是咸得迁官,率以为常。”明朝时,“府、州、县学岁贡生员各一人,翰林考试经、书义各一道,判语一条,中式者一等入国子监,二等达中都,不中者遣还,提调教官罚停廪禄。”可以说, 宋以后为适应于科举需要而出现的“馆阁体”,是汉字书写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集中反映。

重视书法教育,不仅是历代延续的一种制度,更成为了古代士大夫的共识。朱长文《续书断》“自秦变六体,汉兴章草,英儒承承,故得不废,寝兴于西京曹魏之际,而极盛于晋、宋、隋、唐之间,穷精殚妍,变态百出,无以尚矣。当彼之时,士以不工书为耻。”可见,汉字书法的优劣能衡量一个人的修养高低,既是古人的一种意识,也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古典书法课程教育的内容:文字之学

古典书法课程教育,一般程序为教授、临摹、练习和考核,不仅有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有相对完整的系统教材,即所谓汉字书写的启蒙教材——习字蒙书,主要是为了对儿童进行文字、知识、德行的教育。先秦至六朝,字书因书体演变而频繁更替;唐以后,书体演变的基本稳定,新字书的出现大为减少。

汉字以象形为基本特征,是古老而又经过多种形体演变的文字,至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一般以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秦小篆为汉字的古文字系统;秦汉时期出现并流行的隶书,是汉字今文字系统的开始;至东汉楷、行、草书体的出现并在社会上广泛使用,标志汉字完成了字体重大演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书法课程教育是一直伴随着汉字变体而演进的,其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识字多寡、写字好坏,而且还包含着古今文字的演变轨迹,这构成了古典书法课程教育的内容——文字之学。

文字之学在古代虽称为“小学”,而地位极高。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先秦和汉代用以识字习书的字书,如《汉书》所云:“《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也。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汉兴,间里书师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苍颉篇》。……六艺群书所载略备矣。”可见,先秦到汉出现了一系列的字书,其出现是由书体的演变所致。汉代儿童书法学习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汉字的识、读教育,所使用的教材除了上述字书以外,还包括《广仓》、《无尚》、《飞龙》等字书;到第二阶段,除加强对汉字的书法教育,提高识字的数量和写字的技巧外,重点进入专经学习,使用《孝经》、《论语》等教材,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东汉末年,汉灵帝设置的鸿都门学,实际上是一个进行书写教育、交流的场所。鸿都门学的教学中就有专门汉字书写教育的内容,当时流行的《熹平石经》,从内容上讲是一本标准经书,而实际上是一部政府倡导的汉字书写标准字帖。

三国至六朝,蒙学字书教材颇多。唐代所使用的蒙学字书教材主要有《开蒙要训》、《太公家教》等。其实相关的书籍远不止这些,《新唐书》记载小学类的书籍有六十九家,一百三部,七百二十一卷,可见数量、内容之庞杂。当时对书法课程教育的内容、时间、标准、评价有严格要求:“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二岁,《字林》一岁。” 在科举考试中,对书法也有明确的标准:“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

宋元流行的儿童蒙学字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童蒙训》、《性理字训》、《训蒙诗》、《训蒙记》等。宋代书学的教学管理采取“三合法"和考试测评法,《宋会要》大司成刘嗣明等言:近除小学条制,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写字二百,补小学内舍下等;诵二经,一大一小,书字三百,补小学内舍上等。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补小学上舍下等。十二岁以上,加一大经,字二百,补上舍上等。即年末及而能书诵及等者,随所及等补。反映出宋代小学阶段书法教育的灵活性,这样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的学习进度,表现出对小学书法教育中教学管理和考核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元代的书法教育还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计划,具有代表性的是元初程端礼所制定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私人讲学内容多数不出程氏所列的课程,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其影响之远及元明清三朝学校教育,迄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应该指出的是,从教材内容看,宋元以后,对儿童蒙学字书逐渐偏重理学德行的教育。

明清大体沿用宋元的格局,书法课程教育以识字为主,多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神童诗》、《小儿语》、《续小儿语》、《弟子规》、《龙文鞭影》等为识字教材。明代的学校体制非常完备,“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学校对学生的汉字书写有严格要求,“每日习书二百馀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 清朝监生也以临摹晋、唐法帖数百字为日课。学业的考核以一年为限,每月一小试,采取积分法,择优录用。“常课外,月试一等与一分,二等半分,二等以下无分。有五经兼通,全史精熟,或善摹锺、王诸帖,虽文不及格,亦与一分。积满八分为及格。”文章欠佳但书写优者也可得分,这对学习书法的监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

可以这么说,古典书法课程教育与汉字演变紧密联系,教育内容充实,体系完备,书写要求和标准明确,教授、临摹、练习和考核程序规范。古典书法课程教育不仅是文字学的教学,而且还是知识和德行的教育,是实用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这一点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借鉴。

(三)古典书法课程教育的启示

显然,古典书法教育建立在古人对汉字有高度认识的基础之上,随着汉字字体的不断演变而逐渐发展的,并促使汉字书写成为汉字书法艺术。古人对汉字书写有独到的共识,即汉字书写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书写水平是衡量一个人修养高低的标准,是为官升迁的条件,在有些朝代更把它当作制度来推行。以文字演变为核心的文字学是古典书法课程教育的基本内容,它包括识字、书写为基础的训诂学、音韵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构建了相对独立的汉字书法课程教育体系,制定了完整的书写要求和考核标准,编写了内容丰富、适应时展需要的识字书写蒙学教材。在古典书法课程教育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文字书写教育和相关知识的传授,而且融入了人的道德教育内容,把书写技巧、知识传播和德行修养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对当下的书法课程建设有重要启示。(未完待续)

——本文为2012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2JCWH11YB)和绍兴市教育科学2013年度规划课题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 1 ] (清)郑玄注 《周礼·地官·保氏》[M] 中华书局 1985

[ 2 ] (东汉)班固 《汉书·艺文志》[M] 卷三十 中华书局 1962

[ 3 ](宋)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M] 卷四十五 中华书局 1975

[ 4 ] (后晋)刘·等 《旧唐书·职官志二》[M] 卷四十三 中华书局 1975

[ 5 ](元)脱脱等 《宋史》[M] 卷一百五十八 中华书局 1985

[ 6 ](清)张廷玉 《明史》[M] 卷六十九 中华书局 1974

[ 7 ](宋)朱长文 《续书断》《历代书法论文选》[M]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 8 ](东汉)班固 《汉书·艺文志》[M] 卷三十 中华书局 1962

[ 9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叙》《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

[ 10 ] (东汉)班固 《汉书·艺文志》[M] 卷三十 中华书局 1962

[ 11 ](宋)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选举志》[M] 卷四十九 中华书局 1975

篇13

五、书法课程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针对儿童的国民素质、公民素养的基本教育。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 这一时期的教育是为了让儿童成长为一名合格公民。国家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学校通过诸多课程来实现国家对其国民或者公民素质教育。因此,对儿童进行知识与技能、认知与情感、道德与审美等教育每一门课程,均有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书法课程是诸多课程中最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它书写汉字、承载思想、传播文化,它体现思维品质和民族精神。

(一)国民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书法课程

国民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教育方针对此有明确要求,十最新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是人的整体素质完整的组成部分,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这也是现如今对学生培养的核心方向,对于这一点,人们已达成共识。德育,解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解决人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及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解决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美育,则是解决人的审美观及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这四个方面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但不能相互代替。德育是方向,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是升华。

在《教育大辞典》关于基础教育的定义和解释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国民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说的更通俗一点,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国民或公民,应该具有思考、交流、创造及审美等方面的能力,所有能力获得之基础,实为语言和文字,语言之说和文字之写,实乃人类文明之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也曾说:“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

中国的古人对此有极为深刻之认识。《周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东汉许慎也曾说:“仓颉造书势,盖取诸,扬于王廷,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文字之用已备矣!

基于此,可以看出古代对国民教育亦有基本要求。西周时期,对国民有所谓“六艺”教育,“养国子以道,教之众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教,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就是古代国民规定的的六大基本素质。其中“六书”为文字之学、造字之法,教化是从识字习书开始,并作为“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大事。因而,汉字及书法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可谓久远、厚重!

毫无疑问,古今国民教育中,无论是古人所提倡的“六艺”教育,还是当下强调的国民素质教育,以汉字为核心、以汉字知识为内涵、以汉字文化为拓展、以书写艺术为审美的书法课程,必须确定应有之地位。

(二)影响书法课程地位的价值取向

一门课程的地位取决于它在社会生活与学科逻辑结构的作用与人们对它的认识,亦即该门课程存在的价值。书法正在成为独立的学科,书法课程也将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超越了语文课程的范围,它更不同于美术课程,它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1.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

众所周知,国民教育是由国家举办,面向全体国民,以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普适性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国民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尤为明确地决定了它应当而且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从其根本任务来说,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国民教育都必然包含知识传播、技术创新、文化传承、道德熏陶的内涵。

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对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尤为重要。这是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书法课程是文化传承教育的捷径。我们通过书法课程教育,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必定能行之有效,这是因为书法课程教育是最生动的“活的文化教育”。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对儿童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教育工程。既要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要科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及其内容,因此,把国学、国粹中的核心――书法课程化,把书法课程的价值和地位凸显出来,其迫切性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促进儿童成长的价值

我们知道,儿童是未来的国民或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对国民或公民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二是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三是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其内涵应该是:以传授普遍性、通用性知识和培养相应能力为主的教育,它在人类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启迪心智、开凿鸿蒙和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技能和知识是国民教育的两大基本要素。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需要成长与发展,就需要获得相应的知识、文化、技能等,这当中自然包括了文字书写、审美欣赏及心理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书法课程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基本教育类型,它可以承担其历史和现实的使命,满足了多数社会成员的教育需求;尤其在促进儿童成长方面,可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能力的一种基本教育需要。因此,在古代、现实和未来,它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最为典型的民族特征的课程。

3.验证学科发展的价值

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载体,正是通过学科的方式,人类的知识得到最有系统、最有规律的组织。学科对课程的影响也最为久远、直接而深刻。在教育中,学科知识是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学科知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没有学科知识就无所谓课程,没有课程则无法使学科知识进入教育活动中。因此,书法的学科知识需要以课程的形式得以展现,并且在课程教育得以验证、发展与传播。书法学是正在形成于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系统性、逻辑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发。书法学科发展的水平与其所显现出来的价值,既需要在书法课程建设得以实现,同时也直接决定了书法课程的地位。

(三)书法课程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1.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书法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历来是士大夫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日常书写是指汉字在日常应用中的书写,它促使了汉字书法的产生。中国书法史中留存的大量书迹,是日常书写的产物。古人呈现给我们面前的大量的书法作品是一种自由、随性、率意的日常书写状态,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感悟、思考、发现和描绘,反映人的思考、志向,如诗词、文赋、书信、便笺等形式,便如北宋欧阳修云:“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为人也!”可见,古人的日常书写之美,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景、尊重个性、生态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随手写来,可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日常书写,想见其个性为人也,真性情也,真实者也弥足宝贵!

书法在现代社会中,经过近30年的“复兴”,日渐成为人们所崇尚的一件“雅事”、“趣事”。随着思想开放,文艺勃兴,文化复兴,书法也开始大规模的“复兴”。书法的身份开始重新得以确认,是一门表现国家文化身份的艺术;书法的观念开始不断充实内涵,古典主义、现代书派、流行书风等多元共生、异彩纷呈;书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职业、专业书法家,还有大众书法爱好者数量众多。书法以及书法文化在现代社会正在被更为广泛的人们所接受,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深刻。

由此来看,古往今来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独特而不可缺少的。书法课程中的书写技巧、文化内涵、创作审美等方面所辐射的影响,对国民教育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地位越来越重要。

2.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书法课程可以作为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汉字在充当语言符号的同时,还是“负载思维、表达思维的工具”,“汉字不仅是语言的符号,而且是思维的符号。”学科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文字传导,文字书写实际上是一切学科知识记录、承载的基本方式。因此,文字书写是重要的交际手段,还是学术的载体,政教的工具。于是,书法课程具有崇高的地位,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书法课程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书法课程教育,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显见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而创造能力的体现,首要一点也是观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书法课程,可以让学生的个性风格得到洗礼。书法所具有的传播功能,是书法所固有的本体特征决定的。它是书法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国人深爱她的重要原因之一。“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个人和社会的未来。”书法艺术既是历史的镜子,它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又是个人的一面镜子,它可以体现个人的精神状态与个性心理;它还是社会未来的一面镜子,反映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追求。鲁迅曾说:“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作为生命之法,书法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尺。书法艺术超越了表象直达人类本质,这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难以比拟的。从看似简单的笔画中,可以看出书写者本身的心性、胸襟与涵养,正所谓“字如其人”。中国书法体现人个性风格,但它心与道沟通恰恰可以塑造人的个性风格。

3.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通过书法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信息。书法为什么能传播诸多的文化信息?因为它的造型基础是汉字。汉字肇始于自然,成熟于“六书”,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蕴含着我国古典哲学思想,天生有“状物抒情”的功能,融汇了历史文化基因。因此,书法课程可以让书写者在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又可获得文字、文献、文化的基本信息,得到审美熏陶和德育默化,还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尤其在当今科技的发展,国人对文字的应用止步于实用交流层面,传统文明的断代裂痕现象正在发生,而书法课程教育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在汉字书法的教育过程中,其艺术实践、文化体验与道德经验,是其它课程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可以说,书法课程教育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正面价值,提升生命厚度。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对于古代文化来说如此,对现代文化来说也是如此。汉字来自遥远的古代,它承载着许多历史的信息,对于懂得它的人来说,就可以通过对古文字的解读,了解这些信息。这种思维方式善于把握事物对立统一,习惯于讲偶讲对。在古代的雕板印刷中,把一些文字刻在一个方形木板之上,文字按由上而下、由右向左的次序排列。一个汉字占一小方格,一些汉字被排在一个大方格内。以平衡、匀称为美,并让汉字及其整体呈现出方形。这一汉字特点的形成,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象征)和会意(指事),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在汉字里,令其成为种族灵魂的载体和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资源。

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古代文化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创造文字的智慧,观察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劳作、民风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与思想情趣诸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汉字渗透着民族的精神、道德和情感,汉字的构字方式和书写规范凝聚着我们的民族智慧和思维方式,也蕴涵着传统的基本审美内涵;我们民族的处世哲学、风俗习惯与汉字紧密相连。

书法课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学习汉字、了解汉字文化、掌握汉字书写技巧等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书法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传承方式,决定了它在国民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书法课程只有放在国民教育的视野中,才能凸显出它的地位和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对儿童实施国民素质、公民素养教育的许多课程,包括语文、美术等,都无法替代书法课程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未完待续)

――本文为2012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2JCWH11YB)和绍兴市教育科学2013年度规划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兰亭书法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参考文献:

[1]《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

[2]习鲁洁 滕 纯 斩乃铮等 《教育大辞典》l卷[M] 顾明远 季啸风 张瑞瑶等 《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71

[3](东汉)许 慎 《说文解字・叙》《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8 12

[4](东汉)班 固 《汉书・艺文志》[M] 卷三十 中华书局 1962

[5]《杜威教育论著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98

[6]张振元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普通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第5期 2005.5 7

[7]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

[8]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 第一版2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