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40: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与经济政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所谓非竞争性(Non-rivalry),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公共产品的供给边际成本为零或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所谓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即一种物品一旦被提供,没有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该物品的消费过程之外,或者不能通过收费和其他机制将其排除在外。在卫生服务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公共产品。例如,利用电视开办健康教育节目,这个节目一旦开播,收视区内的全部居民都可以收看并从中受益,而且未付费者收看节目也不影响付费者收看节目;又如,为控制血吸虫病而采取的疫区灭螺措施,这种服务一旦提供,疫区内的居民都降低了血吸虫病的感染几率,而且付费者享受到安全的生活和劳动环境,未付费者也同样可以享受。因此,公共卫生服务如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都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对于这些公共产品,由于未付费者和付费者同样可以消费并获益,所有人都会试图“免费搭车”。既然无论付费与否都可以收看电视健康教育节目,可以避免接触钉螺而减少血吸虫病的感染,那么作为消费者谁还愿意出钱购买这些服务呢?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者提供这类产品将难以获得理想的收益,因为“生产这些物品的收益非常分散,单个企业或消费者不会有经济动力去提供这些服务并试图从中获利”,所以私人不会生产这类公共产品。结果在市场机制下,公共卫生服务会处于极端萎缩状态或根本不会存在。由于公共产品消费人数的增加一般不导致成本的增加,而且一经提供会有众多的人享受,所以从社会角度考虑,公共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率;然而,在市场机制下这种具有高经济效率和高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是没有人愿意提供的。所以在卫生领域中利用市场机制所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卫生服务缺乏提供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机制在卫生领域中不能实现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
2准公共产品与基本医疗
准公共产品介于私人物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私人物品的特点是竞争性与排他性,“除了直接消费者之外,该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对任何其他人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它的一个生产单位,仅对应着一个消费单位,即仅供一个人消费。”由于私人物品的消费可以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因此普通商品的买卖双方可以通过谈判形成双方满意的价格,这就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可能。基本医疗服务虽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特征,但如果把它看作个人消费品则是错误的。因为基本医疗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存在供方需求诱导,进而会导致市场失灵。医疗服务具有天生的非同质性和供方信息垄断性,医生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医疗服务的适度性更为了解;相比之下,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和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治疗上一般持服从态度。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供方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兼具服务建议者和提供者双重身份的医生可以方便地实现诱发需求的目标。因此,用市场化的方式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必然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二是基本医疗被社会公认为人人都应该得到的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人力资本包含健康资本和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健康状况的改善依赖于医疗卫生状况。如果一个国家具有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然会在整体上提高人力资本的健康状况;反之,不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则会使居民得不到必要的健康保护,从而损害国家的整体健康状况,最终妨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政府应优先保障所有居民的基本健康权利,当居民缺乏基本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时,政府就应给予资助。因此,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
3外部性与卫生服务的正外部效应
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例如,在一个社区范围内一部分人接种了麻疹疫苗,接种者患麻疹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同时社区内非接种者受到传染的机会也会减小,结果接种者受益,未接种者也受益。正外部效应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传染病的治疗服务,如果一个人罹患疟疾并就医治疗,那么除了他本人康复外,周围的人由于减少了被传染的可能性也将从中受益。具有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的经济学特点是:直接消费者对消费效益的估计要比其社会效益小得多。这说明在市场机制下,由于个别消费者对消费效益的估计之和小于总的实际效益,消费者对(准)公共产品的需求量小于社会最佳需求量,从而社会对(准)公共产品的需求不足,供给也不足[3]。因此,对于(准)公共产品单靠市场机制不但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而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4需求和供给理论与医疗服务价格失灵
医疗需求是人们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医疗服务的需要,它要求人们有需要的欲望并具有支付能力。只要医疗资源是有限的,供求曲线就会受价格水平的制约。在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均衡理论是建立在供求双方拥有价格、质量等充分信息、可以做出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二是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三是行业进退自由,四是供求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4]。然而,现实生活中医疗服务的市场供给同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相差甚远,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具有天然垄断性;同时,医疗服务也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垄断条件下,垄断方索取的价格超过了生产的边际成本,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差距产生了福利损失。如果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适当管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由于医疗服务在很多情况下充满着不可预见性,要求医生在治疗前先同患者谈判,以形成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价格是不现实的。此外,医疗服务存在强烈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通常运用非价格决策规则实施医疗行为。因此,如果医院追求利益最大化,医疗服务的供给者很容易利用垄断性和特殊性来牺牲患者的利益。医疗服务领域存在明显的市场价格机制失灵。
5福利经济学理论与医疗卫生公平性
在经济处于完全竞争、生产者与消费者获得的信息充分且没有外部性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达到最佳状态,市场经济就会显示出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在这样一个制度中,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有效率的,没有一个人的境遇可以在不使他人的境遇变得更糟的情况下变得更好”,竞争性的价格机制能使社会资源和技术通过最佳的组合生产出商品或劳务。但是,尽管帕累托效率颇具吸引力,也不能表明应该把它作为伦理标准,它的缺陷就是对公平问题的漠视,未能以是否公平作为效用分配的依据。庇古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任何增加穷人实际收入的绝对份额的因素,只要该因素在任何方面都不会导致国民所得减少,一般来说就会使社会福利增加。”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则中,社会公平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医疗保障的完善、社会民生的增进,都属于公平性的实现方式。注重公平同样有利于提高效率,最终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6公共财政理论与市场失灵矫正
公共财政理论是以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考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以此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市场经济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机制是市场机制,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很多问题只靠市场无法解决,即存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包括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充分、市场不完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等内容,为克服和纠正这些市场失灵,就必须借助于另一种力量———政府。政府要弥补市场的缺陷,必须支配一定的资源,从而需要运用财政作为直接配置资源的手段介入经济,与市场互补,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失灵原则规定了政府及其财政的各项活动应限定在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以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为职责,即提供市场无法足够提供的(准)公共产品、解决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外部性、自然垄断问题以及处理市场难以做到的收入分配公平等事务。这种职能界定避免了财政活动对市场不应有的干预破坏,充分尊重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保证了市场效应的正常发挥。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在医疗卫生领域大量存在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正外部性卫生项目,市场机制在这一领域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只有正确区分医疗卫生的不同项目特性并加以区别对待,才能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013年以来,面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挑战,以及结构调整面临的瓶颈制约,中国的“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提出了从供给侧发力应对现实挑战、破解瓶颈制约的一套认识和建议。“新供给”新在哪里?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还属初步,但其新意已可做出概要总结:一是新在其“破”,即对经济学理论迄今已取得的基本成果基于反思的扬弃与突破;二是新在其的“立”,即结合中国的现实需要与国际经验启示提出的理论创新进展;三是新在成体系的思路设计与政策主张。
“新供给”研究中的“破”
第一,指明主流经济学理论认知框架的不对称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虽然各自强调不同的角度,都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共同的失误又的确不容回避,即他们都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然后主要强调的只是需求侧的深入分析和在这方面形成的政策主张,都存在着忽视供给侧的共同问题。最近几十年有莫大影响的“华盛顿共识”,理论框架上是以“完全竞争”作为对经济规律认知的假设条件,但是联系实际的时候,并没有有效地矫正还原,实际上拒绝了在供给侧作深入分析,存在明显不足。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前几十年经济实践里,在应对滞胀的需要和压力之下应运而生的供给学派是颇有建树的,其政策创新贡献在实际生活里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正面效应,但其理论系统性应该说还有明显不足,他们的主张还是长于在“华盛顿共识”框架之下、在分散市场主体层面怎样能够激发供给的潜力和活力,但却弱于结构分析、制度供给分析和政府作为分析方面的深化认识――因为美国不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有不能回避的如何解决“转轨问题”与“结构问题”的客观需要,也就自然而然地难以提升对供给侧的重视程度。相比于指标量值可通约、较易于建模的需求侧,供给侧的指标不可通约、千变万化,问题更复杂、更具长期特征和“慢变量”特点,更要求结构分析与结构性对策的水准,更不易建模,但这并不应成为经济学理论可长期容忍其认知框架不对称的理由。
第二,直率批评经济学主流教科书和代表性实践之间存在的“言行不一”问题。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关键性的、足以影响全局的操作,首推他们跳出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来实行的一系列区别对待的结构对策和供给手段的操作,这些在他们自己的教科书里面也找不出清楚依据,但在运行中却往往得到了特别的倚重与强调。比如,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真正解决问题的一些关键点上,是“区别对待”的政府注资。美国调控当局一开始对雷曼兄弟公司在斟酌“救还是不救”之后,对这家150多年的老店任其;而有了这样的一个处理后又总结经验,再后来对从“两房”、花旗一直到实体经济层面的通用公司,就分别施以援手。大量公共资金对特定主体的选择式注入,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区别对待的供给操作,并且给予经济社会全局以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如此重要的实践,迄今还基本处于与其经典学术文献、主流教科书相脱离的状态。
第三,直陈政府产业政策等供给侧问题在已有经济学研究中的薄弱和滞后。比如,在经济发展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产业政策”方面,尽管美国被人们推崇的经济学文献和理论界的代表人物均对此很少提及,但其实美国的实践却可圈可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亚科卡自传所强调的重振美国之道的关键是“产业政策”,到克林顿主政时期的信息高速公路,到近年奥巴马国情咨文所提到的从油页岩革命到3D打印机,到制造业重回美国,到区别化新移民和新兴经济等一系列的亮点和重点,都不是对应于教科书的认知范式,而是很明显地对应于现实重大问题的导向,以从供给侧发力为特色。不客气地说,本应经世致用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在这一领域,其实是被实践远远抛在后面的“不够格”状态。
“新供给”研究中的“立”
第一,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主要支撑因素,从长期考察可认为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和引导,供给能力响应体系及其机制在不同阶段上的决定性特征形成了人类社会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需求在这方面的原生意义,当然是不可忽视的――人有需求才有动力、才要去追求各种各样的可用资源――但是在经济学角度上,对于有效供给对需求引导方面的作用过去却认识不足。我们从供给能力在不同阶段特征上的决定性视角,强调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和供给能力,以及与“供给能力形成”相关的制度供给问题,具有基础理论层面的普适性,也特别契合于在中国和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怎样完成转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关键是在处理“生产产品满足消费”的需求侧问题的同时,解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供给侧问题――尤其是“制度供给怎样优化”的问题。
第二,正视现实而加强经济基本理论支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比如“非完全竞争”,应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确立起来,因为这是资源配置的真实环境,牵涉大量的供给侧问题。过去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竞争”环境,虽带有大量理论方面的启示,但它毕竟可称为一种1.0版的模型。现在讨论问题,应放在“非完全竞争”这样一个可以更好反映资源配置真实环境、涵盖种种垄断竞争等问题的基点上,来升级、扩展模型和洞悉现实。需求分析主要处理总量问题,指标是均质、单一、可通约的,但供给分析要复杂得多,处理结构问题、制度构造问题等,指标是非单一、不可通约的、更多牵涉到政府-市场核心问题这种基本关系,必然在模型扩展上带来明显的挑战和非比寻常的难度,但这却是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中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更多的中长期问题和“慢变量”问题,也必然成为供给侧研究要处理好的难题。过去经济学研究中可以用一句话打发掉的“‘一般均衡’或‘反周期’调控中可自然解决结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升级为在非完全竞争支点上的一系列非完全自然演变过程而需加入供给侧能动因素作深入开掘的大文章。
第三,市场、政府、非营利组织应各有作为并力求合作,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在明确认同市场总体而言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有的放矢地来讨论不同的主体――即市场和政府,还有“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公益团体等),它们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可以和应该如何分工、合作、互动。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领域,分工、合作、互动的选择与特点又必有不同。由分工、失灵到替代,再由替代走向强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式的合作,反映了人类社会多样化主体关系随经济发展、文明提升而具有的新特征、新趋势。
第四,制度供给应该充分地引入供给分析,从而形成有机联系的一个认知体系。即物和人这两个视角,在供给侧应该打通,各种要素的供给问题和制度供给问题应该内洽于一个体系,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概念下的研究成果,需要加以整合融于一炉。在中国要解决充满挑战的现代化达标历史任务,必须藉此强调以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的供给侧的发力与超常规的“追赶-赶超”长期过程。
当然,以上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忽视需求方面的认识――“需求管理”的认识在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成果中已经相对充分,我们希望在供给这方面更丰富地、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认识框架的对称性。这样的认识落到中国经济学人所处的现实中间,必然合乎逻辑地特别强调要“以改革为核心”,从供给侧入手推动新一轮“全面改革”时代的制度变革创新。这是有效化解矛盾累积和“滞胀”、“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和“福利陷阱”式的风险、实现中国迫切需要的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健康发展而直通“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和“最大红利所在”。我们的研究意图和可能贡献,是希望促使所有可调动的正能量,把重心凝聚到中国迫在眉睫的“新一轮改革如何实质性推进”这一问题上,以求通过全面改革和理性的供给管理,跑赢危机因素的积累,破解中长期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瓶颈,从而使“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新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的基本政策主张,是以改革统领全局之下的“八双”和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任务的“五并重”。
“八双”的基本要点是:
第一,“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鼓励创业。
第二,“双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产业优化。
第三,“双减”――加快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和大幅度地减少行政审批。
第四,“双扩”――对外开放格局和新的国际竞争局面之下,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融合,以及适度扩大在增长方面基于质量和结构效益的投资规模(对于消费的提振当然是比较重要的,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和重视程度的明显提高,但是对于投资这方面的进一步认识,我们认为也需要强调,所以放在“双扩”概念之下来体现)。
第五,“双转”――尽快实施我国人口政策中城镇体制内“一胎化”管制的转变,和积极促进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置。
第六,“双进”――在国有、非国有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方面,应该是共同进步,需要摒弃那种非此即彼、截然互斥的思维,在“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概念之下,完善以“共赢”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实现形式。
第七,“双到位”――促使政府、市场发挥各自应有作用,双到位地良性互动、互补和合作。这方面的分析认识,需扩展到中国势必要发展起来的第三部门,即志愿者组织、公益慈善界的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这些概念之下的一些越来越活跃的群体,应该在社会主体的互动中间发挥他们的潜力。
第八,“双配套”――尽快实施新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和积极地、实质性地推进金融配套改革。
其中,“双创”是发展的灵魂和先行者;“双化”是发展的动力与升级过程的催化剂;“双减”则代表着侧重于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以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结构变化的制度基础;“双扩”是力求扩大供给方面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空间;“双转”是不失时机、与时俱进地在人口政策和国有资产配置体系两大现实问题上顺应供给结构与机制的优化需要,以支持打开新局;“双进”是明确市场供给主体在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演进中的合理资本金构成与功能互补和共赢效应;“双到位”是要在政府与市场这一核心问题上明确相关各方的合理定位;“双配套”是对基础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财税、金融两大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再加上行政体制,以大决心、大智慧推进新一轮势在必行的制度变革与机制升级。
“五并重”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五年规划”与“四十年规划”并重,研究制订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第二,“法治经济”与“文化经济”并重,注重逐步打造国家“软实力”;第三,“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并重,有效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第四,柔性参与TPP与独立开展经济合作区谈判并重,主动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订;第五,高调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低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重。该思路设计的视野,是把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而寻求民族复兴的时间轴设为百年、空间轴设为全球,来认识和把握综合性的大格局、大战略问题。
由破而立,由理论而实际,在分析中就特别需要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合,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互动等全方位的深入考察,力求客观、中肯、视野开阔、思想开放。“新供给经济学”决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面对挑战有感而发,为不负时代而做出理应追求的创新。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宏观调控中“反周期”的政策实践,有巨大的进步和颇多成绩,但延续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和仿效发达国家的需求管理为主的思路,随近年的矛盾积累与凸显,已日益表现了其局限性。今后随着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台阶、经济下行中资源环境制约和收入分配等人际因素制约,已把可接受的运行状态的“区间”收窄。再复制式地推出“四万亿2.0版”已不切实际,较高水平“供给管理”的有效运用,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要求,其后领导层更宣示了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直指形成有效制度供给这一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和以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解除供给抑制释放增长潜能的系统工程。我们应站在前人肩膀上,以严谨的学术精神,秉持理论密切联系并服务实际的创新原则,更好地追求经济学经世济民的作用,更多地注重从供给侧发力,在实践中破解瓶颈,服务全局,把握未来。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二、经济学理论的“效率—风险”维度与经济决策
按照经济学对风险的理解,风险就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不理想事态”的程度以及那些不利的、经济损失事件后果的“不确定性”(uncertainly)。其中“信息不对称”,给经济活动带来的风险就十分突出。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对市场交易等信息的拥有是不对称的,有的参与人比另一些参与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有的则反之。在许多经济领域,如资本投资、商品生产、市场交易、货币信用、商业保险等经济活动中,经济风险的存在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普遍事实。按照风险经济学的理论,风险存在的本质是经济信息的“非对称性”,人们的经济理性是在信息不充分的背景下所能够做出的最优选择或对多方案的一种抉择。避免风险的基本途径在于增加成本来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信息分析的力度与广度。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经济信息的非对称性必然存在,尤其是在信息完全不能够预知情况下的黑箱判定,其经济决策的风险更为突出[2]。因此,经济决策事实上还存在另一个维度,即“效率与风险”的维度。经济资源配置收益最大化的实现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资本投资(包括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充满风险性,风险的概率大小和接受程度对不同的人是有区别的。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但也有一些人是风险偏好者。因此,经济决策在存在风险的环境下,就存在“最优”“次优”及“再次优”等多种选择方案,但具有高效益预期的投资方式往往也是风险概率预期最高的投资方式;而风险最低的投资方式,其收益水平也往往偏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包括心理条件)就会有不同的选择。风险分析是经济决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人们在从事劳动、投资,消费等活动,以致在交通出行,接受手术治疗,甚至吸烟,都存在风险和对风险的评估和决策问题。其中投资活动中,人们通常都需要运用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评估各种风险对收益和成本的影响幅度与范围,从而进行投资决策。市场经济信用制度的建立,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避免交易风险,从而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的经济运作效率。而产权制度的建立在本质上也在于避免经济活动的风险,其中产权明晰的本质在于降低收益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的行为扭曲风险,从而促进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金融活动具有更大的风险性,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制度的建立,以及保险业的建立和发展,也与风险化解有紧密的关系。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之外,人们还需要应对市场交易中的道德风险,这是指一些企业和个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有意欺骗对方所带来的风险,如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对交易的另一方带来的风险。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非直接的风险,即所谓“城楼失火,殃及池鱼”的风险现象。因此,人们所作出的许多经济决策更多地是基于“效率—风险”的维度而不是“效率—稀缺”的维度。风险投资理论、经济概率理论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效率与风险的关系而创立和发展的。
三、经济学理论的“效率—时间”维度与经济决策
时间是经济决策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的反映过程特征的层面。时间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具有不可储存性与不可逆性的特征。经济活动的所谓效率,在许多层面上是相对时间而言的。如劳动时间或生产过程时间的付出或耗费往往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效率的高低。生产要素的配置也存在时间的过程,资金等经济资源的时间占用需要付出代价与成本。资金占用的银行利息的付出,就被解释为是时间的价值体现。在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中,劳动时间或闲暇时间以机会成本为转化工具,可以确定出其市场价格。在经济运筹学中,重点研究系统的效率实现与不同要素投入的时间过程以及步骤的关系,这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许多经济活动的决策都有时间上的约束条件,如一个建筑工程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工程周期,而且对某一工序有完成时间上的严格要求,所谓的效率只有在一定时间约束下实现才能够成立。在时间的约束下开展的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决策,以及依此构建的经济学理论,就是“效率—时间”维度的经济决策与经济理论。时间维度下的效用或价值不仅仅是指物品有用性的存在,还应当包括物品有用性(效用)的时间持续性概念。在投资理论中,投资周期的合理性无疑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商品的生命周期现象往往与构成要素的稀缺与替代性无关,也不根源于消费者需求的质变,而是与消费生产力提高有关。在劳动经济学理论中,从时间维度出发的分析比比皆是,如企业对劳动力要素的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分析,竞争性企业的短期需求被认为是在劳动的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边际成本的前提下,追求效率的经济理;而企业的长期劳动力需求则是在资源自由替代的条件下,追求效率的经济理。在生产活动中,产品的效用和价格高低往往取决于时间,如葡萄酒的市场价格与储存的时间长短成正比。葡萄酒制造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决策的“效率—时间”维度特征就非常突出。制造商既要考虑长期储存对资金占用等成本因素,又要从时间价值变化角度考虑储存的时间长度,从而选择能够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结束储藏转为出售的最佳时点。在家庭经济学理论中,相对时间的生产性支付,时间在消费领域的耗费也同样被广泛关注。为了实现时间消费的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不仅需要从稀缺和效益的角度对眼前的货币支出作出选择,而且需要对不同的时间付出作出选择。如有的人宁愿节省眼前的消费而投资于教育和技能培训,以牺牲闲暇时间而希望获取长远的预期收益,其本质在于追求人生更高的时间价值或时间效率。依照“效率—时间”维度的经济决策与依照“效率—稀缺”维度所作出的经济决策有许多差异,如人们为了争取时间,可能不惜代价,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在有的情况下,一些产品(如葡萄酒)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过程才能够达到满足人们需求的效用程度,也往往造成资源配置的闲置和低效率利用。这些情况都不符合在“效率—稀缺”维度下的收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原则,但是在”效率—时间“维度下,却是人们的经济理性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和生命预期下完成的,这就是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在劳动与消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时间维度的决策依据。经济分析中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区别,最终来自于人们行为的时间维度差别下的效率判定。在与时间有关的“机遇”问题的经济决策中,机会的把握对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至关重要,有时候还起决定性作用。
四、经济学理论的“效率—空间”维度与经济决策
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落脚到具体的特定空间。其中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再分布都会直接影响到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生产布局集中反映了国民经济生产能力(如固定资产和产品)对空间分布的选择;反映了各生产要素、各部门的空间组合和结构以及各经济区域、经济中心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发展比例关系。经济学从空间角度来探讨生产与经济活动的效率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1826年出版的专著《孤立国》中,分析农产品运输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并引出农业空间圈层结构和农业区位的概念。继后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标志着经典生产布局理论的建立。“中心地理论”又进一步探讨区域开发与城市布局的经济效率问题。区域经济学则按照不同类型的区域的空间分布优化提出理论框架。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以克鲁格曼(P.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将一般均衡理论涉及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效率损失与规模报酬递增等结合起来,建立了多种数学模型用来分析产业空间积聚的形成和稳定性等问题。该理论也进一步带动了对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等经济实践的研究。新兴古典经济学建立在以分工和个人专业化演进结果的理论框架,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效率—空间”的维度,来研究交易活动及其网络在地理空间的集中对城市兴起与发展的效应(杨小凯,2003)。在土地经济学中,土地的区位条件更是成为经济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新兴古典主义经济学从市场分工和网络规模的经济学研究新角度,对产品的地域差异、城乡产业布局安排和全球化过程下的国际分工的效率等问题的研究,都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率—空间”维度的经济理论框架和决策模式。从人的生产与消费等基本行为出发,都有基于“效率—空间”的决策过程。例如人们都往往会考虑家庭居住地与上班地点的距离及其交通工具的成本选择问题。对一个地区而言,生产要素、经济资源、市场网络、城市结构等都涉及空间布局和对其规划和对多种方案的决策过程。由于不同空间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地域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换就成为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基本手段,因此商业贸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基于“效率—空间”维度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的空间距离范围内,市场交换活动可以满易双方的需求,使双方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得到增加和社会总福利得到增进。即使是在企业生产的微观空间,也存在合理、科学的生产设备与生产线的空间布局问题,有时一些细微的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和改进,都会对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率提高起关键性作用。
五、经济学理论的“效率—公平”维度与经济决策
人类的经济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组成部分,显然无法摆脱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对其的制约和影响。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处理效率问题的同时,也必须顾及经济活动中涉及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的规则和制度安排。因此,经济学理论在提供解决稀缺的经济资源配置的原理和决策方法的同时,也需要解决市场交易的平等规则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公平等规范性问题。客观地讲,古典经济学的创立本身就是基于对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超市场的经济行为的否定和批判。亚当•斯密(A.Smith)作为倡导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理论的大师,他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中就隐含着市场交易的“公平”思想。他从市场交易层面上的“效率—公平”维度出发,认为个人要达到私利的目的,也必须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只有在自由、平等和公平交易的市场活动中,才可以达到交易双方的互利和社会的总福利增进的客观效果。在19世纪后半叶经济学的“边际革命”时期,瓦尔拉斯在论述应用经济学与经济伦理学的关系时,就认为公平的要义是“把个人所应有的归还给个人”,但经济伦理问题应当与要素的效率结合在一起进行讨论[3]。后来由克拉克(Clack)所创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进一步确定了各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收益分配关系,把“效率—稀缺”维度下的分配关系在理论上精确化[4]。但是后来的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却力图回避对经济决策必须面对的公平判定问题,认为经济学只解决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证性”问题,“规范性”问题不应当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这种观点无疑是对经济学多维度理论发展的一种认知倒退。虽然古典经济学初创时期就产生了经济伦理的概念,但是直到20世纪初由庇古(A.C.Pigou)等经济学家创立了福利经济学,才开始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部分领域转移到对“公平”的判定和处理问题上。福利经济学在理论创立时即明确表示,在人类经济决策中,还需要为人们提供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该理论强调的是对经济活动,尤其是财富分配“公平”判定的新维度,认为个人与经济利益集团在决策时,如果不考虑公平的因素与问题,最终该经济活动会导致社会总福利的减少,因此缺乏公平原则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必然导致低效率或无效率。在福利经济学理论中,其“效率”往往不是指直接的经济过程的收益或利润,而是指经济活动的最终正效用—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净福利。缺乏“公平”标准判定经济活动是难以实现社会最终福利最大化目标的。在福利经济学看来,对一个经济活动的评判不能仅仅局限于其由直接收益所代表的效率的高低,还需要增加对其是否“公平”的评判标准,如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交易所隐含的假设前提—交易的平等规则和自由竞争的原则(亚当•斯密标准)。值得关注的是,帕累托除提出“效率—稀缺维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优化的理想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外,还从“效率—公平”维度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改进”原则,“帕累托改进”原则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5]。“帕累托改进”是在“效率—公平”维度下所达到的经济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也是实现“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理想方式。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和希克斯又相继提出了具有“效率—公平”维度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及“非帕累托改进的经济补偿”原则。其中“非帕累托改进的经济补偿”原则(卡尔多—希克斯原则)是指“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善了”[6]。这里的“社会总福利增进”体现了效率方面的约束条件,“经济补偿”体现了“公平”方面的要求。这些福利经济学的经济决策维度就基于“效率—公平”关系的统一视角而提出的。因此,福利经济学是经济理论和经济决策的“效率—公平”维度的系统发展。制度经济学属于非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但其理论的维度设置上却具有“效率—公平”的特征。所谓“制度”的本质在于安排的规则是否为交易的多方以及社会的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制度对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所隐含的基础是“公平”或“平等”“正义”。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科斯提出的产权经济理论,其核心就是产权界定与交易成本的公平性对效率实现的影响关系。科斯认为,当交易成本为零时,只要产权明晰,市场机制可以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迟早会自动地纠正“市场失灵”,这里的“市场失灵”包含有低效率和交易不公正的双重意思。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谓制度的缺陷不仅体现在“交易成本”高昂与效率的低下,往往还体现为制度安排的公平性的缺失,如在市场交易规则或制度安排上的不公平,以及对政府公共资源等的社会分配不公平,必然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等微观组织和政府的效率实现,如理论上已经证明了对职工分配不公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方式就包括:怠工,非正常流动,缺乏创新精神,消极管理,劳资纠纷与冲突,等等[7]。政府实施的一些“非自愿交易”,如房屋拆迁、工程移民搬迁;乃至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等,都存在对公平的处理不当问题。中国目前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许多问题,也更多地是要求判定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往往在效率与公平之间确定其平衡点。但是“效率—公平”维度的经济学理论的构建至今与科学化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人们不难发现,依据“效率—公平”的维度所进行的决策广泛存在于人们对市场交易、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等许多经济活动领域。在这些领域里,如果缺乏公平,经济的效率是难以实现或持续实现的。缺乏公平的经济制度安排,以及缺乏公平的社会制度安排、政治制度安排,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经济效率的实现。新制度经济学则主要从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的视角,强调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及低成本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和全社会经济效率的增进作用,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制度变革的因素往往比资源配置优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例如,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即来自于市场化改革与制度变迁为标志的“改革红利”。
六、结论和启示
1.经济学理论的“经济理性”行为假设应当具有多维度特征
经济决策多维空间的存在,表明古典经济学的经济理性假设或表述是不尽完善的。过去人们对于由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效率—稀缺”关系的维度,所以对人们在追逐效率的过程中对资源稀缺的行为反应的总结是不全面的。经济理性的最核心的内涵在于:经济行为是在一定资源条件的约束下,人们总是会采取一种较有利的途径,而不会去故意选择一种不利的结果。但是,恰恰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会选择一些非收益最大化的举措方案,或所谓在多方案中去选择“次优”的方案。按照传统的基于“效率—稀缺”维度的经济理性假设,对有关的行为就无从加以合情合理的解释。可以认为,所谓“经济理性”,是指人们普遍在从事每一种经济活动时,不仅从资源要素的稀缺程度或取得的易难程度来考虑其路径或方案的选择,还自觉、不自觉地从获利的风险程度来选择;从经济活动的时间配置与程序,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与布局,以及获利的手段、交易规则安排的公平性等维度来进行决策。只有效率兼顾了稀缺、风险、时间、空间与公平等维度的经济决策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理的决策。
2.大多数个人“偏好”行为属于按照其他维度决策的理
面对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非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目前的经济学理论往往用个人的行为“偏好”来加以解释。但是人们经济决策的“偏好”行为,多数与他们的决策维度差异有关。因此,现代经济学赖以存在的人的经济行为假设在“效率—稀缺”的维度之外,还必须增加“风险”“公平”“时间”“空间”与“效率”的关系的决策维度,这些维度的存在都符合人的经济理的规范。如果说人们在经济决策中存在个人的偏好,那么也是按照“效率—公平”“效率—时间”“效率—空间”或“效率—风险”维度考虑其偏好行为的。例如,从“效率—稀缺”的维度出发,人的经济行为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而且出现了许多难以解释的“悖论”。但是从“效率—风险”等维度,这些人的经济行为则是完全理性的,所谓的“悖论”也就得到合理的解释。在许多情况下,所谓的个人“偏好”可以认为是个人的“风险偏好”“时间偏好”“空间偏好”与“公平偏好”,在相应的维度下无疑是理性的经济行为。
[作者简介]李斌琴(1980-),女,福建福安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卢志成(1979-),男,福建南靖人,嘉应学院体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高等体育教育。(广东梅州514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10xjy02)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专业设置模式改革的视角”(项目编号:2010tjk3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08-04
一、高等教育:一个充满竞争的场域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生存与发展,任何组织都要面对来自外界的竞争。同样,竞争已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说:“无论是推动教育发展,还是促进啤酒生产,我都相信竞争的巨大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美国世界领先,而这个领域是美国竞争进行得最为激烈的领域。”①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政府的调控为主,国家对高等教育大到立法、规划、评价,小至高校的办学目标、培养计划、机构设置、人事安排、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均通过各种制度予以严格规定。在此背景下,高校依附于政府,并无实际办学自,只需依政府的指令行事,而无须太多考虑外在的社会需要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之计。因此,大学之间虽存在一定的既得利益冲突与矛盾,但作为资源拥有者与调配者的政府在主观上鲜有让大学进行竞争的意图。作为非完全独立的行为主体,大学也基本上没有竞争的想法和欲望,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竞争有意无意被掩盖了。②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与优胜劣汰原则被逐渐引入,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已经得到承认及规模扩张后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大学也正逐步失去过去政府提供的全面保护,必须走向市场,通过竞争获取资源。竞争既是大学获取“稀缺资源”、战胜对手的手段,也是现在乃至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方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是这个竞争大潮中必须参与的一个重要支流。
资料来源:赵应生、洪煜、钟秉林发表在《教育研究》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一文。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竞争中的弱者
我国现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62所,而目前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趋同,这在其发展定位、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均有体现。如,定位向“985”“211”大学看齐,争当“一流”、争变“研究型”;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专业高度雷同等。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趋同的后果就是大家在同一平台内进行同质化竞争,争夺有限的办学资源。而事实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同质化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的。因为各级各类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是有高低之分的,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高低既有办学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其维持和获取办学资源能力的强弱。我国现有各级各类普通高校2358所,高等教育场域“是一个等级严格的金字塔式的系统,自下而上分别是民办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地方专科学校、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地方重点高校、百余所211高校、三十余所985大学、8所所谓‘重中之重’的985大学,最后是位于塔尖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③对处于高等教育场域底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获取办学资源方面与处于高等教育场域顶部的高校有较大差异,成为竞争中的弱者,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政府经费投入:亲疏有别。当下,我国高办学经费的投入虽然正逐渐走向多元化,但是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依然是主要部分。在教育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政府对高校经费的投入依据是其在高等教育场域位置高低,选择“亲疏有别”的重点投入政策。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中央部属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中央政府负责,地方高校则由地方政府承担。④地方院校受地方政府工作财力不足的制约,经费保障水平与中央部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且二者之间有扩大之势(如右表所示)。除此之外,对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部的“211”和“985”工程项目的高校还能从政府获得“超国民”待遇,得到额外巨额资金投入。如,在“985”工程一期项目的“2+7”格局中,定位于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和清华,三年时间内从教育部各获得18亿元的投入;其余最初定位“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中国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也从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或者中央部委获得三年10亿元左右的投入。⑤在长期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大幅度的经费支持对高校的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众多地方高校受经费投入水平的制约,仅能维持基本运转,用于教学和科研的经费严重不足。
2.招生被“忽视”与就业受“歧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金字塔体系,使得不仅政府根据这个金字塔体系进行教育规划,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社会如家长、考生、用人单位也以此为标准自上而下考量大学的“优劣”。在他们眼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北大、清华及其他“985”“211”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学生进入这类大学学习,不仅是家长培养子女获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将来可能比进入处于金字塔底部“一般”院校的学生有更好的出路。因此,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院校自然是考生、家长们报考的首选,而位于底部的地方院校则往往被“忽视”。这也使得一些地方院校开始陷入了“生源危机”,不得不降低投档分数线方能勉强完成招生指标。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依据高校在金字塔体系中的位置高低判别毕业生质量“优劣”,毕业生的“出身”对其就业极为重要,位于金字塔底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其就业率也明显低于211、985院校。《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年)》的调查显示,2007届、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90%,非“211”院校毕业生则为90%、87%。
3.人才引进:缺乏吸引力。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水平不高是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各院校出台了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提供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安排配偶工作等优惠政策吸引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但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地级市,有的甚至是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城市。无论是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院校的财力、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基础与氛围、工作环境、发展机会都与一些重点院校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众多高层次人才宁去大城市的专科院校也不愿落户在小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不仅如此,既有的人才亦有可能留不住,或被其他院校挖走,或读博离校。
4.科研竞争:先天不足。由于大多地方院校办学历史较短,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的专科办学阶段,科研基础条件差、对科研工作不重视,地方院校的科研普遍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这使其科研竞争力明显落后于“211”“985”大学,突出反映在其承担的课题上。如在2006~2010年公布的“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地方院校承担的数量不到1/4⑥,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的更少。
三、差异化竞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理性选择
面对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竞争及其弱势地位,如何突出重围?选择何种发展战略?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作出抉择的问题。在自然界,处于同一生态位的各物种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相互竞争,生态位重叠程度越严重,竞争越激烈。此时,为减缓竞争压力,处于同生态位的物种会选择生态位分离或移动的方式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即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
在社会领域,差异化竞争已是经济学、管理学各学派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主要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的伯川德悖论(Bertrand-Paradox),该理论认为两个以上的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以不变的规模收益生产同类产品,以边际成本销售,会失去获利空间。回避伯川德悖论的最现实和最常见的做法是实现产品差别化。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差异化竞争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教育组织的研究,用来分析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又受其制约,而社会发展又是复杂、多样性,其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再加之我国的区域、城乡之间在社会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等教育只有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才能灵活应对这一多样化的外部环境。另外,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学生的个人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价值取向、社会观念等亦是多样性的,大学也应差异化发展,以满足社会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伯顿·克拉克曾经断言,“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⑦。也正因如此,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已成为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办学的共识。从本质上讲差异化竞争就是追求独到之处,以特色求发展。⑧潘懋元先生也说过:“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虽然,当下对何谓办学特色有不同的理解,但可简单地概括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应该是对差异化竞争的最好诠释。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在高等教育场域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需讲求差异化竞争策略,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寻求合适的发展空间,强化自身的独特性、稀有性,走出发展初期的向金字塔顶端的院校模仿的泥淖,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劣势,形成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比较优势,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四、特色办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的路径
总的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特”,要体现两点:其一,地方性。即面向地方,立足区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即为其使命,脱离了这一点,新建本科院校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存和发展之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且各具特色。不同区域在文化积淀、经济发展重点及社会发展战略上的差异,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服务社会的理想,形成自身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建本科院校正可根据自身发展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现状,确立服务重点,进而突出特色,最终形成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其二,独特性。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管在其办学定位,还是专业设置、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等方面都要和研究型大学、高职等其他类型院校有所区别,为自己争得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因此,具体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既要通过走特色办学之路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立足区域,科学定位。办学特色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与目标追求过程中形成的。但若无合理目标与科学的定位,不仅难以形成特色,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大学并无实际办学自,这也导致其“无目标办学”,以致一些院校经过几十年发展仍“原地踏步”。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应立足区域,科学定位:首先是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即学校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即使未来办学层次提升,获得硕士点博士点,招生面向扩展,但是社会服务面向与发展空间仍主要是学校所在区域。其次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办学,强化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重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服务,并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获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如广东嘉应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延伸海外”,其定位为办出“植根侨乡,服务山区,弘扬客家文化”的特色。基于此定位,嘉应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的活动,2008~2009年该校受当地兴宁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为其制定《兴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不仅获得兴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还获得了“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以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点打造特色新专业,吸引生源。社会需求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学专业的设置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只有密切联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迎合地方社会需求方能创出特色。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大相径庭,各有特色,这对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自然会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区域的重要产业往往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技术、人才。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其区域的优势,积极主动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设置特色专业。如福建龙岩学院根据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需要大量研究、开采煤炭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现状,果断地增设了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并与福建省煤监局、省安监局合作办学。龙岩学院为煤炭企业培养定向人才,而企业则为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学生提供学费、专业奖学金,并分配工作。这种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很快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成为龙岩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专业。
3.探寻区域特色文化,研究区域特色课题。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职能之一。受办学条件等限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机会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院校在科研方面可以无所作为。地方院校完全可面向区域特色文化,以研究区域特色课题作为科研的突破口。一是寻找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研究区域特色文化。如广东嘉应学院依托地处客都梅州的区位优势,成立客家研究院,其客家文化研究作为一项特色在海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也因此成为获批准成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二是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开展特色“产、学、研”课题研究。地方院校对教师科研项目的考核应淡化“级别”,鼓励教师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从事直接为区域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科研拓展至当地企业,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并以此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和科研项目与资金,实现院校与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如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成立“南方不稳定煤层开采研究所”,将其打造成校、企联系的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桥梁,对煤炭行业的重大课题展开技术咨询,针对企业对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迫切需求和所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确立研究课题,为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福建省龙岩市煤炭资源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紧抓煤炭行业特点及专业特色的研究,带动了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科研的长足进步。
4.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地方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特色办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课程体系设计突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设计是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的,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而满足社会需要。为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区域社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在内容上应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规格、目标设计,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为框架,构建科学、协调、可操作的课程体系;在形式上应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权,以拓宽其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体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筑实践锻炼平台。重理论、轻实践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合作平台,满足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锻炼的需要。如嘉应学院通过建立定向人才培养基地与当地企业长乐烧酒业公司开设“长乐人才培训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开设“移动人才培训班”,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契合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发展需求,打造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平台,为学生开展学习培训、营销实操、企业实践等项目,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
5.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师资队伍。不管是区域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还是特色专业的建设、特色课题的开展及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后都有赖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归结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在这些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人才紧缺,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梯队对特色办学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也是个考验;二是教师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双师型”教师紧缺,有的老师固守已有的理论研究,不愿拓展在实践能力和应用性方面的研究。因此,为更好地实施特色办学,落实差异化竞争发展策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需要,以优化结构为目标,有针对性、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师资队伍。对于前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一是引进与培养并举。一方面,建立特色学科带头人引进的保障机制,确保特色学科建设投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引进外来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内部培养也不可少,毕竟现有的教师对于学校的特色办学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更多的积累与准备。二是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把大力培养青年学术骨干、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学校的长远规划做准备。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三年为一周期,并给予相应的专项科研经费,即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做好柔性引人工作。对于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必尽求为我所有,但能为我所用即可。对于后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将教师下放到企业进行挂职,特别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引进人才时要加强对其应用性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特别注意教师已有的实践性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是否适合相应专业、满足该专业的需求;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可以与地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定期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学,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
[注释]
①朱科蓉.竞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88.
②别敦荣.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4.
③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78.
④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0):5.
⑤宋维强,廖媛红.大学竞争的政治学分析:以“985工程”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4(6):27.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技政策
英国学者梅森曾说过,“科学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1]。” 科学起源的这两个传统使其兼备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双重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人文精神逐渐窒息,科学的技术理性却过度膨胀,使得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异化。如何控制这种异化,如何保证科学能在正常规律下发展,就少不了政策的规范与引导了。在伴随着政策不断出台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兼顾精神的传统。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科学精神与科技政策的关系进行分析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对于科学精神的研究可以说是一幅百花争艳的局面。从早期R.K.默顿的己被普遍引用和评论的观点:“科学的精神特的质是指用以约束科学家的有感彩的一套规则、规定、惯例、信念、价值观和基本假定的综合体。”开始不同的中外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他们对科学精神内涵的看法各有千秋,然而笔者认为, 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求真精神注重实践反对空谈是科学的求真精神。
2.理性精神崇尚理性思考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3.实证精神科学基于事实,科学实验是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最终源泉和最高检验标准。
4.批判精神怀疑和批判可以促进科学进步。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
5.创新精神科学的生命就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创新精神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6.协作精神 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已不容置疑地成为科学事业得以继承和发展的保证。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贯穿科学的内在动力。无论是针对科技的学习、建立科学体制、形成科学方法以及发展科学思想都离不开科学精神。它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一种意识,是需要具备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是科学活动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二、科技政策的内涵
政策是行为规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下的产物。政策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其他行为规范不能取代的作用. 科学技术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它已经不再仅限于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往往是对全球、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几乎是所有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政治、法律等等问题,都会有科技问题掺杂其中,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当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几乎所有的科技活动都被纳入国家或政府的规划之下,因而国家或政府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引导科技的发展,制定了各项科技战略、科技规划和立法,这三项措施构成了对现代社会科技活动的强大的外部控制[2]。这就使得科技政策在各种政策当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科技政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也并非与其他领域的政策相隔绝,而是与许多领域的政策有交叉重叠之处,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当今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国家、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科学精神与科技政策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进行探讨的。
三、科学精神是科技政策的灵魂
在政策过程的两大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的指引,因此说科学精神就是科技政策的灵魂。我们以科技政策的制定这一阶段来说明。
科学精神有引导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和客体的作用。任何有悖于科学精神的东西都会对具体的政策造成影响,也会出现相应的政策失灵现象。在科技政策制定的主体当中,在国家层面就要坚持理性求真的科学精神,任何科技政策的失误都会对科技的发展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或破坏。
从政策制定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只有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引,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否则,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由于缺失了科学精神的指引也往往会出现执行的偏差,造成科技政策失灵的现象。而恰恰是少了科学精神的约束,往往在政策的后制定阶段就会导致监督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就会出现一些失灵的表现.
四、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科学精神是在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国内国外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被运用,把这些精神或思想内化在他们的主观取向中,并在他们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科技政策是科学精神的载体,科学精神是“本”,而科技政策是“末”。科学精神给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活动指出目标和方向,倘若本末倒置,科学精神就会成为诠释科技政策的附庸存在,科技政策亦会变成没有根基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技政策失去了科学精神作为指导,就会陷入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非理性化、非规范化的泥潭,而在非理性化的科技政策指导下的科技活动就必然表现为有悖科技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盲目活动[3]。
五、小结
科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不断地完善整个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是科技发展政策能够不断地发挥它对科技研究的催化。在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与对策时,我们必须沿着科学精神对整个科技发展的启示,它的启示就是在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同时,又要不断地去追求和弘扬科学精神,那使这些精神能够真正的贯彻到科技发展过程中,使得科技变得更加的开放与包容,也是科技发展变得更加的纯洁与高尚。
作者简介:
1.殷常涛,郑州大学学院2008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
2.马姗,郑州大学学院2010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
3.谈新敏,教授,郑州大学学院教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点教授。
参考文献:
[1]斯蒂芬.F.梅森. 周熙良等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2]李侠等.浅谈科技政策失灵现象[J].科学学研究,2001.
1. 引 言
Mowery和Rosenberg在1998年出版的《创新之路:美国20世纪的技术变迁》一书中[1],通过分析美国在20世纪技术变迁的原因与结果,描述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独特道路。他们认为,二战以前,美国的发展得益于其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形成的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技术进步则为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有力后盾。这期间,与欧洲相比,美国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是在技术发明上都还是个跟随者、学习者和借鉴者。二战以后,美国成为技术领先者,不仅是世界的科学中心,而且在新兴的工业领域,比如半导体、电脑等,占据了领先地位。这些新兴技术领域不像传统工业那样特别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国内市场,美国的成功得益于其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比如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R&D的体制化(研究型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建立,以及工业实验室的建立)等等。
更早一些,Rosenberg和Birdzell,Jr. 在1986年出版的《西方富裕之路 》一书中[2],就强调了制度安排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看来,技术创新与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禀赋的积累,都是经济增长的表象,而不能解释经济增长。保证西方经济增长的,是其制度安排和对政治干预的排除。具体而言,确保私人产权,自由从事商业活动,根据市场安排确定价格,企业成为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等等,这些都是保证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制度特色。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世纪初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西欧强国而位居世界第一了。换言之,美国在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时候,在科学技术方面还在扮演跟踪和学习的角色。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中叶,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才得以确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成为并保持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历程,并不是依靠其在科学研究上的领先地位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而是个借鉴、学习、跟踪和改进技术的过程,也是个寻求并确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过程。
跟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美国相似,当今的中国也在经历着快速经济增长,中国也有着相对富饶的自然资源、众多的人口和相当规模的国内市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世界上还处于跟踪和学习地位。中国与当年的美国之间的差异,可能更多体现地在体制和制度上。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体制和制度直接影响着利用资源、资本、劳动力和市场的效率与效果,是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因素。
制度和体制正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研究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学习效率问题,把学习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核心,探讨学习的过程与来源,讨论促进与提高学习效率的制度因素和国家政策。
2.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很早就为经济学家们所关注。一流的古典经济学家,如斯密,李嘉图,马克思,马尔萨斯等,都把技术发明和创新看做是对扩大市场最有活力的贡献。二战以来的经济增长理论,如新古典经济学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和演化经济学,也强调通过对产品和工艺的引进、传播、吸收和不断改进而形成的技术创新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尽管这些理论对技术进步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所持的观点并不相同。
1950年代,Solow利用美国1909-1949年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证明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3,4]。他发现,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足20%,而余下的超过80%的部分应归功于技术进步。余下的部分被称为Solow残差,更常见的称呼是全要素生产率,它代表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利用效率,主要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分工、生产创新等。
Solow模型的问题,一是忽略了要素投入上的技术含量, 二是把技术进步看做是外生变量。第一个问题引发了长期的对Solow残差的分解工作。这部分工作采用的技术路线,一是在要素投入中加工尽可能多的技术进步因素,二是除了资本和劳动力以外,在增长方程里面尽可能增加新的变量,比如制度因素等。
“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手工业者,甚至是商人或者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代经济生活的实际……。”对于“生产决定消费”的部分内容,以前,我往往以讲授为主,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显得十分僵化,学生学习效果也很不理想。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尝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模拟了这样的一个动画情境。我先让学生分别上台扮演角色,再讨论唐代能否像我们一样生活。整整一节课,由于模拟了政治情境,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几乎是整整一节课呢。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热情,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政治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高考制度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精彩内容,因而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情境教学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未免有绝对化之嫌,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一个好的情境设置,能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创新力。那么什么是好的情境呢?我认为一定得基于生活,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我们当老师的要协助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也正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哥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如果把政治课比作树,那么,社会生活便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水分。脱离社会生活的政治课理论教学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政治课才会生命之树常青。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因此利用多媒体去超越知识符号的课堂,构建生活的课堂,放飞学生的心灵,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是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时代要求。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政治课是一门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作为政治教师,应努力拉近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社会经验少,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也不多,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的许多活动性建议应尽可能安排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当老师的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情境,感受生活,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中图分类号:R698+.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17-02
男性不育症是人类生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生殖内分泌激素与男性的发育、发生及有着密切的关系。锌对性器官和的正常发育十分重要,还影响前列腺结构和功能[1]。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们对21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在常规体检和分析等检查的同时,进行精浆锌、血清及精浆生殖激素(FSH,LH,T,PRL)检测,旨在探讨精浆锌、血清及精浆生殖激素水平测定,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性不育症患者210例,年龄24~40岁,平均28岁(不育组)。身体健康,性生活正常,均为婚后2年以上未育。均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经男性学及配偶妇科学常规检查,均排除生殖器官先天性异常、遗传、内分泌障碍,以及损伤、感染等引起的器质性的病变。同时,以80例健康男子作为对照,年龄23~35岁(对照组),近2年内均有生育史,常规检查正常,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要求被测对象用方法采集一次射出的全部,并排入清洁、干燥的采样杯中。收集的标本立刻放入37℃水浴中,待完全液化后取混匀lml,离心分离精浆(3000rpm,15min)。去除及其他沉淀物,吸取精浆贮存于-20℃低温冰箱中待测。被测对象在收集的当天上午9时左右抽血,分离血清4~6℃贮存待测。
1.3检测方法
1.3.1常规分析(SemenAnalysis,SA)采用计算机辅助全自动分析仪,检查结果参照WHO的分析标准,以密度≥20×109/L、活动率≥50%、a+b级活动率≥50%为正常值。
1.3.2精浆锌测定 用北京普析MB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两组精浆进行测定;
1.3.3生殖激素检测 用德国Roch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两组的血清、精浆生殖激素。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用X士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33例无精症和87例少精症患者精浆锌含量为(105±5.71)mg/L,对照组为(139±87.10)mg/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浓度与血清生殖激素FSH、PRL、LH、T的相关性见表1。
表1显示,少精症、无精症患者FSH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通过分析精浆激素,血清和精浆激素比值(B/S)。初步得出以下结果,见表2。
表2显示:
2.3.1精浆中FsH含量比较恒定,但在少精症、无精症中FsH的B/s值增高(P
2.3.2精浆LH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浆LH和血浆与精浆LH比值(B/S),各组间无明显筹异。(P>0.05)
2.3.3精浆T含量 在存活率低下症和个月观察生精功能恢复者巾有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2.4精浆PRL含量,在少精症、存活率低下症中有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3.1 不孕症患者精浆锌测定的意义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调节是人类生殖生理活动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有异常都有可能导致男性不育。缺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可导致减退,数量减少,重者可使生成陷于停止。本实验结果显示,无症组的精浆锌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
3.2精浆锌对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精浆中微量元素锌可以通过干扰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性腺功能[2],甚者影响生殖激素的分泌。我们分析了33例无精症患者的精浆睾酮,发现生精功能损害到不可逆的情况下,精浆睾酮可以降低或者不变;少精症、活率低下症,其精浆PRL浓度高于生育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初步看出,精浆锌隆低,生精功能障碍,精浆中T、PRL增高。而当功能受损到不可逆程度时,精浆睾酮下降或者不变。因此,精浆锌和生殖激素的测定,在男性生殖生理的研究和评价生育力的方法上可作为一项辅助指标,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3.3精浆生殖激素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关系
实验结果各组间精浆FSH含量无显著差异,而血清FSH与精浆FSH比值(B/S),在少精症、无精症组有明显增高,与生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原发性少精症和无精症患者,当功能受到损害时,分泌的抑制素减少,反馈作用降低,垂体分泌FSH增加,使血液FSH浓度上升。
我们与环境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教学
难点
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口语交际中,能够围绕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一棵奇怪的“大树”。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挺茁壮。(出示课件2)
这株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支,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他同时谈及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环
6000—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费了十万双筷子。他们希望能够警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筷子。(出示课件3)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
保话题,并为下面的环节蓄势。】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设情境,共同探讨
1.说一说。(出示课件4)
a.情境一: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b.情境二: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师:谁来说一说。
生:有些木筷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
生: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小组内交流。
b.每组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工厂里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里;(课件出示5)
生:人们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课件出示6)
生:工厂里排出的废气污染大气;(课件出示7)
生:人们的生活垃圾。(课件出示8)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课件出示9)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既是降低本情境的难度,也是为了提醒学生劝说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生: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灭。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生: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师:同学们的做法很好。
三、动手实践,从我做起。
1.师引入:爱护环境不仅要认识到,更要会动手做。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制作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呢?
2.学生合作交流评选出“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预设: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课件出示10、11)
(1)看见垃圾,主动捡起丢在垃圾桶内,不乱扔垃圾。
(2)要珍惜水资源。可以将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用来浇灌树木。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龙头拧紧。
(3)如果教室里没有人在或只有几个人的话,要把电灯关上。
(4)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不烧散煤,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5)随身携带环保袋,多使用筷子。因为一个塑料袋要200年来解化,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6)在学校的路边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垃圾桶,最好是分类垃圾桶。因为我发现垃圾桶可分为“回收”和“不回收”两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加整洁。
(7)要多植树造林,不砍伐树木。不践踏草坪。
(8)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
(9)少开车,多骑车。
(10)爱护环境。家中的死鸡死鸭可以密封,然后拿到
垃圾场,让清洁工人处理掉。千万不能丢到河中,因为这样会污染河水。
四、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1.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将意见综合起来,由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组内同学做补充。
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点等方式灵活运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指导思想就是全员参与。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同时又增加挑战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课件出示1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拉起我们的手,张开我们的口,检点自己,劝诫他人,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教师板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板书设计
我们与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03-03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竞争是在资源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时,个体间所发生的生存环境或食物争夺现象,是物种间及个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同种个体间出现的竞争叫“种内竞争”,其结果是消弱了弱的个体而有利于保存种。在异种个体间进行的竞争称为“种间竞争”,其结果是一个种可能被另一个种代替。[1]在网络生态中,新闻网站可以看作是一个种,其格局由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地市新闻网站、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新闻频道构成,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以其总体规模和影响力在这一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下文简称为省网)与其他新闻网站间有序地竞争与合作,是维持网络生态平衡,有效发挥网络媒体传播力的重要保证。
一、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的竞争格局
(一)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竞合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指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青网、中国日报网、央视国际、国际在线、中国经济网等八家网站。除中国网外,其他网站都依托于强大的母媒,有着丰富的资讯资源,还继承了母媒的品牌影响力,具有省网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同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网站,他们所得到的体制内支持也是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所不及的。媒体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新华网、人民网等无疑是巨大的注意力吸附器,和省网之间有一定的冲突。
但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省网的定位毕竟不同,二者在生态位上的重叠度较低,因此竞争的性质是利用性的,即仅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来竞争,并没有发展到面对面的干扰性竞争。
新华网以新闻为最大特色,新华社强大的国内、国际报道力量是省网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地方性新闻上,新华网就没有各地的省网有优势,所以当受众对某地感兴趣时,他们的选择可能就是到当地的网站上来浏览,在那里,它们的满足机会更多。这种内容生态位的差异就为省网减轻了竞争的压力。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是互联网上的著名品牌,而论坛也正是大部分省网最有人气的一块,但人民网网友学历比互联网平均学历高,职务高,论坛的话题多是关系到国际民生的,视野较为开阔,省网的论坛则多为地方性和社会性话题,这种受众生态位的分化,让二者也不够成干扰性竞争。其他网站与省网的关系也有着类似的情形。
(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之间的竞合
网络是没有边界的,但由于省网都主要肩负着各省的外宣任务,做透做足本省的文章是它们的使命,再加上各省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建设情况、文化传统的面貌、受众的接受习惯以及资源优势等不尽相同,所以省网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竞争,合作的空间很大。这也是地方网联能够建立并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但在一些特定资源上,省网之间也存在争夺现象。各省网都有一些同质化的内容,像健康、体育、娱乐等频道,在理论上这些频道之间存在着竞争。特别是位于同一个经济区或文化区的省网之间,有时竞争的态势还很明显,但对省网之间关系的大格局不会造成冲击。
(三)与地市新闻网站之间的竞争
地市新闻网站与省级新闻网站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主要源于它们生态位的高度重叠。如浙江在线是浙江省重点新闻网站,各地级市也都有自己的新闻网站,均为各地的地市党报所办,拥有充裕的地市新闻资源,有些网站的访问量还较大,像杭州网和宁波网等有着较大的影响。浙江的地市新闻网站独立于浙江在线的平台之外,对浙江在线访问量的冲击就更大。浙江在线有“住杭”频道,杭州网也有“杭州楼市”频道,这种生态位的完全重合使竞争更趋于激烈。
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市的条件所限,省网尚可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在网站内为地市的新闻网站设有平台,将他们纳入自己的支站,从而避开这种竞争,像中国江西网就是江西省各地市新闻网站的门户。从整合互联网宣传资源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应该更为有利。
(四)与非重点省级网站的竞争
竞争最为激烈的是省级新闻网站和非重点新闻网站之间。它们立足于同一块地方,生态位几乎完全重合。在生物界,如果两个竞争种群能共存于同一生存环境中,那么他们一定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分化或者生存环境使这种分化不可能,那么一个竞争种群将消灭或排除另一竞争种群。这就是生态学中的竞争排斥法则。[1]
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和非重点新闻网站同时并存的情况目前仍很多。江西省的唯一重点新闻网站是中国江西网,但还有江西日报集团的大江网和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今视网。四川省的重点新闻网站是四川新闻网,另有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四川在线。江苏的重点新闻网站是中国江苏网,另有新华报业集团的新华报业网。黑龙江的重点新闻网站是东北网,另有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黑龙江新闻网,等等,存在这种情况的省份共有11个(另有辽宁、福建、甘肃、山西、陕西、河北、宁夏等7省)。
生态学理论证明,没有两个种能够在同样的生态位中存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将会消失,或二者通过自然选择趋异到不同的生态位。媒介生态也跳不出这一规律。2005年广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桂龙网”与广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桂网”合二为一,成为了新的“广西新闻网”;2006年,红网和湖南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之一的《潇湘日报》捆绑;中国安徽网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的安徽在线合并,隶属于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报业网和大河网合并成新的大河网。虽然说不能机械地套用生物界的规律来解释或预测社会现象、经济现象,但事实已经预示,和省级媒体网站(报业集团的网站)的融合,是这些尚处于独立状态的省网的必由之路。
(五)与商业网站新闻频道的竞争
全国性商业网站有着省网所不具有的灵活的体制、机制,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更是省网所无法企及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从内容生态位上看,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竞争更直接一些。但随着商业网站在内容上的精耕细作,其触角已经延伸到地方的二线城市。新浪网设有新浪城市频道,通过与各省区或城市相关部门的合作,照顾到了不同地域网民的不同需求,丰富了网站的内容和服务。搜狐网也设有上海和广东频道。这些商业网站的作为,无疑给省网带来了新挑战。
当然,作为区域媒介,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对该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消费者习惯特别了解,最容易同该区域的受众达成交流的默契,在区域性新闻信息和其它内容的传播上,省网具有很大的优势。
(六) 与专业网站的竞争
省网面对的强劲对手还有各省众多的专业网站,专业网站和新闻网站不属于同一类型,这种竞争属于种外竞争。特别是地方性的专业网站,因为和省网同处一个区域,争夺有限资源的竞争就更为激烈。江西的地方性专业网站就有爱房网、江西房产网、江西招聘网、江西人才网、江西旅游网、江西车网、江西福利彩票网等等。中国江西网也都办有相关频道,在注意力和各专业资源上必然会受到这些专业网站的围追堵截,因此,在这场竞争中省网要通过自己拥有的较高附加值增强吸引力,这包括内容优势、政策资源和政治资源以及这些资源所带来的权威性,这是专业网站不具备的。
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的竞争力和竞争策略
媒体竞争力是一个媒介正在培育中的或已具备的直接超出竞争对手的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及自身发展的各种资源与能力的总和。媒体竞争力体系中如果包含构成该单位本质特征的关键因素,且可以长期运用于广阔的市场上,就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1]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作为媒体,其核心竞争力与传统媒体一样,在于信息产品的提供。
在生态学上,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两种:r选择和k选择。r选择者适应于变化大的环境,具有产生后代多、死亡率高、生活周期短、扩散能力强等生活史特征,以“量”取胜。k对策者生活于较稳定的环境中,具有出生率低、死亡率也低、寿命长和扩散能力差等生活史特征,以“质”取胜。r对策者把较多能量用于繁殖,如鸽,k对策者把更多的能量用于提高竞争力,如鹰。[1]媒体竞争中,对优势的一块,应采取的是k选择,对弱势的一块则应采取r选择。
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不论是从自身的优势来说,还是从所肩负的宣传任务来说,在信息生产上都应该接近k选择者,把地方资讯作足做透,以此作为立网之本,打造其独具的,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当然,省网的信息产品主要应是地方新闻,但又不能仅局限于地方新闻,大量的地方性资讯也是省网的宝贵财富,像地方政务信息等。现在的各家省网并没有对地方性资讯进行充分挖掘,像地方性的历史资料在许多省网上就看不到。当地历史风云中的精彩篇章,应该会吸引当地受众的眼球。所以在彰显地方特色上,省网可作的努力还很多。
作为第四媒体,网络技术赋予了新闻网站各种服务功能。所以新闻网站除了和传统媒体具备一样的核心竞争力外,还有自己独具的在线服务能力。可以说,新闻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是两个:内容和服务。一个继承于传统媒体,一个是网络独具的,两者不可偏废。仅以传统媒体的思维和理念来运作网络媒体,必然不能充分发挥第四媒体的特长。
服务功能的建设对网站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的要求比较高,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与商业网站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比起来,在这一块上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在服务上,省网的策略应该是接近r选择者,即注重繁殖,以“量”取胜,只要是受众所需,自己又能做到的服务,都予以提供。省网做博客超不过新浪,但仍要提供博客服务;做邮箱做不过网易,但邮箱服务也要提供。省网在服务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地盘,像论坛、购物等,更应下力气办好。
竞争力的构成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除了以上市场层面上的核心竞争力之外,技术层面上的竞争力,对于网络媒体来说,也举足轻重。和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技术,日常的每一个,也和技术息息相关,离开技术的支撑,可以说寸步难行。技术一方面要适应和满足内容及形式的需要,为内容服务;另一方面要成为创新的“引领者”。网络内容、形式、表现手法的创新,一定程度说是技术的创新,视频、音频;博客、播客、微博等传播形式无一能离开新技术的支撑。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在技术上的竞争力是各类网站中最弱的。这种弱,不仅体现在技术开发能力的欠缺上,还体现在网站内部人才和知识的融合上。所以做到编辑和技术两方面人才的融合,也是省网必须面对的竞争课题。
三、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的集群化――地方网联
集群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及相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聚集体。集群可以增强立足于该领域的企业的生产力(如更便捷的获取信息、公共物品、产业互补和协同、更好的激励和衡量手段),还可以通过推动创新的方向和步伐,为企业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集群既促进竞争又促进合作。[2]
对于媒介产业来说,成为集群的一部分,将使得媒介在寻求投入要素、获得信息、和相关机构交往、协调相关企业和改进激励等诸多方面运作起来更加有效。
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既要面对商业网站的挑战,也要和其他新闻网站进行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合作方式,不断培育和提升新闻网站的竞争力。走集群化道路,运用联盟战略就是一种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经营方式。
(一)地方网联的成立及其意义
十年来,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无论在技术、内容建设方面,还是在影响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当地互联网传播中的优势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为了加强联系与合作,更好地发挥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优势,实现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2005年5月,全国地方新闻网站资源共享研讨会在沈阳召开。28家地方新闻网站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一致同意,全国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之间建立一个联席会议制度,即“地方新闻网站联席会”,简称“地方网联”。
“地方网联”的宗旨是推动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体提升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健康发展。其成员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新闻网站为主,成员网站的原创新闻和其它信息资源可为其它成员网站无偿使用。有重大活动时,网联成员进行联合采访,各省的重点宣传专题,其它地方重点新闻网站都要给予支持。在与广告商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之间能及时互相通气,共同避免网站损失。
地方网联的成立,使地方新闻网站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信息资源等多方面能够实现共享与合作,获得更多的内容资源和发展空间。省网间的联盟不仅能够解决相互间的交易费用,而且可以通过获取联盟伙伴的互补性资源,扩大其运用外部资源的边界,聚合彼此在价值链环节中的核心能力,通过合作创造价值。这对于推动省级新闻网站的发展,对我国的互联网新闻宣传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网络是没有边界的,地方发生的事情能辐射全国,影响全国,如果一旦网上产生影响,要消除要处置也是全国性的,如不良信息的删除等就要各个网站的联动,所以在网络管理和网上舆论引导方面,地方网联能够起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二)地方网联存在的问题
建立地方网联的意义勿庸置疑,但其建立的时间毕竟还很短,方方面面的建设仍很不成熟。
首先,网联没有明确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其以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为主体的格局已定,但同时又吸收了一些重要城市的网站。这些城市网站和当地的省网是直接竞争的对手,合作的空间很小;此外城市网站早在2003年11月就成立有自己的“中国城市新闻网站联盟”,每年还要举办一次年会。在退出机制上,网联也缺少明确的规定,有些网站很少参加网联的联席会议。这就要求网联要有一个宽松但有约束力的管理制度,自愿参加的各网站既有权利也有义务。
其次,地方网联的工作机制过于松散,基本上局限于每年举办一两次联席会议,成员网站间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没有建立一个长效的固定机构来运作网联的日常工作。地方网联应该向组织化、正规化方向发展,让各地方新闻网站发挥整体优势,推动地方新闻网站良性发展。
再次,网联成员间实质性的合作成果还不多。目前各网站间的合作,多止于在各自首页的最底部设置一个地方网联成员网站的网址链接。网联成立之初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网联成员间实现信息资源的免费共享,减少网站的运营成本,丰富网站的信息内容,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在技术和经营上,网联成员间的合作更少。
最后,网联的存在不能影响到网站的异地监督。传统平面媒体在舆论监督这一块上,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异地监督,因为这种监督受到的体制上的阻力要小一些。网联在加强各省网的联系和友谊的同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种监督的力量。
(三)地方网联合作展望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地方网联的作用,促进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网联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1.加强成员间的技术合作。不少网站花很多钱购买一些网络软件运营商的产品,这些产品价格很高,商家开价有时也很随意,网站在技术升级时又不得不买,很难把价格压下来。地方网联可以成立一个技术开发、技术采购同盟。全国省级网络媒体统一出价,把价格压下来,保证地方新闻网站的利益。技术联盟也能举办技术合作年会,研讨网站技术发展问题,交流经验,制定一些具体的技术联合开发项目,其成果为地方网联成员共享。2.加强成员间的经营合作。可以考虑成立地方网联广告联盟,一个广告商投放广告可以同时在全国各省网站显示,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各个网站的广告价格。当然,这个操作起来有很多困难,比如各个网站的利益分配就很难协调。3.建立一个全国地方网联的联合门户。在这个联合门户可以看到各个成员网站的精华,从这个门户还可以走到每个成员网站。4.网联之下应设次区域网联,像长三角网联、珠三角网联、西部网联、中部网联等。这些处于同一经济区的省网之间,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文化上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地相近,人相亲,他们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内容会更多,特别在新闻和经营上合作的价值更大。
2010年,一批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已度过十岁的生日,在网络媒体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形势下,作为网络传播的主力军,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必将在竞合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十年中发挥出与自身地位相适应的影响力。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44-01
人体内血氨含量极微。体内氨是蛋白质代谢过程中通过氨基酸脱氨基形成,大部分在肝脏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血液中氨的来源主要有三:①氨基酸脱氨基生成的氨;②由肠管吸收的氨,其中包括食物蛋白质在大肠内经腐败作用生成的氨和尿素通过肠肝循环在肠管中生成的氨;③肾生成的氨,谷氨酰胺在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分解生成的氨。氨在体内能迅速地代谢而不致堆积。在正常情况下,氨的主要去路是在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此外,脑和肾脏等器官的氨与谷氨酸作用生成谷氨酰胺后被运输到肝脏,在肝脏转变为尿素或其他含氮化合物后由肾脏排出体外,或形成铵盐随尿排出,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氨对人体有毒,能影响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的毒副作用。血氨的来源增加和去路减少,都会引起血氨增高。肝是清除体内氨的主要器官,因此血氨测定对肝性脑病,肝硬化末期肝昏迷,肝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血氨症在饮食蛋白过多摄入时也有发现。影响血氨测定的因素有很多,为了能够给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检验数据,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思维,认真、慎重对待每一份标本,现将多年来本人在从事氨测定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6月住院处65例各种肝病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氨标本,经统计其中49例血氨浓度在正常范围内,16例结果异常,血氨浓度>55.3umol/L,对结果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查并分析原因。
1.2 测定方法
1.2.1 试剂来源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①试剂R1主要成分:三乙醇胺缓冲液、α-酮戊二酸、NADH。
②R2试剂:谷氨酸脱氢酶。
③校准品:硫酸铵。
1.2.2 反应原理 酶法血清中氨在过量α-酮戊二酸、NADH和足量谷氨酸脱氨酶(GLDH)作用下,使NADH转化为NAD+,吸光度下降速率与氨的浓度成正比,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的变化率。
α-酮戊二酸+NH4+ +NADH GLDH谷氨酸+NAD+ +H2O
1.2.3 检测仪器 法国BASIC半自动生化仪。
1.2.4 参考值 男:14.7-55.3umol/L;女:11.2-48.2umol/L。
1.2.5 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氨在肝脏中转变为尿素。重症肝病时尿素生成的功能低下,门静脉和侧支循环增加,先天性鸟氨酸循环有关酶缺乏,使血氨增高。血氨的测定主要用于肝昏迷时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消化道出血时,肠道内含氮的物质增高,经细菌或酶的作用会产生大量氨,肾功不全患者由于尿素排出减少使血氨增高。
1.3 标本来源 标本全部来自住院处各种肝病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集静脉血2ml,用EDTA抗凝,密封后立即送检。
2 结 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培养也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上。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这一理念的有效深入可以促使合理教学策略的有效提出。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理念的合理渗透,从而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
1 人文精神培养简析
(1)人文精神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应仅仅只重视高中生专业知识与考试能力的培养,还应当注重高中生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这集中体现在要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全面发展并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物质沉淀日益丰富的时代若要促进高中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则对其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可以使高中生的精神层面得到一个合理的飞跃并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发展,从而使得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2)人文精神培养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这一方面使得许多高中生在物质上越来越充足并且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而另一方面高速的学习、生活节奏也使得高中生的精神世界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危机,例如信仰缺乏、待人冷漠、容易急躁等现象都是高中生精神世界出现问题的表现。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具有较高的难度,并且过程较为复杂,同时这一过程将会长期持续。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时,应当注重这一理念运用带来的长远效益,而不应抱持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进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并促进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合理培养。(3)民族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完善所需要的重要精神要素,并且由于高中生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促进一个民族的真、善、美等民族品格发展得到有效发展,这同时,有利于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有效升华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由于民族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并且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能够得以永远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针对现今部分高中生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的颓废,非常有必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相应教学对策的有效提出使这一部分的高中生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得到有效加强。
2 高中政治教学对策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合理运用
(1)提升高中生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人文精神培养的合理运用首先体现在提升高中生的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上。通常来说,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上文已经叙述过人文精神的培育绝非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中通过学生感悟能力与体验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并自觉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高中生养成持续性培养人文精神的习惯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最终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2)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合理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对策的有效提出起着基础性作用。通常来说教学目标是一切高中政治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并且直接关系到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施同时影响到了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好坏。合理的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应当使高中生的政治知识与人文精神得到有效结合,从而在提升高中生政治学基础能力的同时,使其精神世界得到更好地完善,并使高中生的性格更加开朗、阳光。并能对其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以强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并确保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使高中生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与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更加开朗健康的性格。
(3)注重美德教育的运用。在高中政治教学对策的提出过程中美德教育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得人文精神得到更好地渗透。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进行政治知识讲述的同时适时地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约束自己并达到较高的人文精神水平,从而在提升高中生人文精神与良好品德的同时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进行。
(4)培养高中生自我尊重的品德。众所周知,当代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在学习过程中静不下心、沉不住气、耐不住寂寞等现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高中政治教师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其自我尊重的品格进行有效培养。众所周知,自我尊重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高中生对自由、平等、正义等信念进行培养时所需要的精神之一。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信仰、幸福、生存等教学内容的教学中渗透自我尊重的要素,这可以让高中生在更好地理解政治学内容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价值,并且学会自尊、自爱等可贵的品德,最终促进高中学习过程中静不下心、沉不住气、耐不住寂寞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效渗透。人文精神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沉淀中得以发展的一种精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必然地涉及了许多领域的相关知识,通常来说与人文精神有关的领域涉及到科学、知识、艺术、道德等方面。除此之外,在高中教学中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独立的,这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亦是如此。除此之外,由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一个涉及到许多领域的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培养高中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效渗透。例如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相对”这一概念时,高中政治教师可以例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著名例子:“相对就是你站在一个美女前的时间流逝速度和你站在一个丑八怪前的时间流逝速度。”虽然这一定义并不是高中政治中的准确定义,但是通过别的学科相关知识的合理渗透可以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更加充满趣味性和人文精神,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高中生的人文精神。
3 结语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治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对策探讨过程中,应当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长期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教学对策的提出过程中对人文精神培养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促使我国高中政治教学水平得到持续性的提升。
二、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征
网络的出现是近代史上人类重大的技术跨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而且自身也呈现出一些特点。网络文化的全方位使得网络成为一把双刃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就技术方面来讲,网络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交互性和共享性,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催生出的文化。而从精神特征方面来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化和自由性,体现的是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而大学生思想课程的开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一个国家或者政党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较强的阶级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属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媒介以及教育环境等多个系统。不仅如此,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网络环境逐渐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课程更应该保证多元化、长期性和系统性,以保障思想教育发挥效果。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
就我国高等院校的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而言,主要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带领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正确的处理与自己意识不同形态的东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网络的这种自由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使得信息不受限制。而正是这样的改变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从网络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远远比传统的书本知识要多得多,也正是因这种超乎想象的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最终使得传统教育模式的大大降低。
2、多样化的思想教育形式开展
目前,传统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主要还是通过听思想教育课、读报、出画报等方式来进行,有的则通过开展一些课堂演讲、座谈活动、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这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通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然而,因缺乏一定的情感互动、针对性较强,思想教育空间会受到限制,且教育对象有限,很多学生对其兴趣度低。随着网络化的引入,网络环境丰富多彩,这些都足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思想教育课程,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发挥作用。
3、对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人的因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更要求相关教育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操作技能。就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情况来看,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多是老一辈的职工,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从业经验与道德素质,但对于校园信息网络平台不是很了解,对于一些全新的技术和平台掌握不足,且创造力与想象力都不如年轻人。而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领导性,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1、转变观念,创新思想教育模式
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在教育目标中,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对道德修养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强化等方面能力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不仅仅是思想教育的功能,还是教育内容的体现。因此,教育内容应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创新教育方法,让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进而才能更容易被学生内化,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一方面则要注重创新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技术,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让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自我认识到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作用。
2、加强网络应用的引导,创设良好环境
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体系上还没有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教育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相脱离,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其时代感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缺乏层次性等,这些都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内容的程度有所降低。因此需要加强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引导、组织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更能吸引学生,逐渐改善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识,进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和学习教育内容。
3、建设和高素质的思想教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