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40: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篇1

“跨学科”又被称做“交叉学科”,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相互渗透、在相互交叉地带彼此融合而产生的跨越单一学科的新学科。学科交叉是当今知识融合的需要,也是社会生产实践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跨学科”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从2015年至今已有635余篇学术论文,足见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对其的重视程度。各级高校人才培养陆续推出各种形式的跨学科专业,以便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众多跨学科专业之一,属于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的交叉学科领域,兼具技术和艺术的特点。根据我国数字媒体相关技术研发和数字娱乐产品的社会需求发展,数媒人才不仅要掌握数字媒体制作、信息传输和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课程建设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有别于非交叉学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和整合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1]。

成立于2010年的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职业发展潜力和创新素质,能在各部门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和制作、多媒体网络系统开发和设计及其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交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我校该专业专职教师摒弃传统单一的学科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跨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力求对学生兼顾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专”和“通”的平衡中,提出从教学内容整合、引入工程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建设。

一、以不同学科知识“无缝融合”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摄影、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广告、项目管理等众多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将相关计算机技术和艺术设计这两门传统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建设围绕该专业的主干课程、配套基础课程、综合交叉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的完善课程体系。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I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和集中实践课程等。

1.专业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加固学生的艺术基础,包括绘画基础和三大构成。2.专业主干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和艺术设计能力,包括图像处理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想想设计与动画、数字媒体后期制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3.专业方向课是根据不同就业方向而设置的,重在培养学生在不同兴趣方向上的专业能力。“游戏开发”方向的课程包括游戏概论、网络游戏开发、3D游戏图形学、移动应用开发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游戏开发、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等;“动漫设计”方向包括二维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UI设计、Web前端设计、动画高级课程等。4.专业拓展课全部为选修课程,重在提升学生对专业深度和市场前沿的认知。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Paws3D跨平台游戏开发、摄影摄像技术、离散数学、动态网站开发、信息技术前沿、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5.集中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用性的培养。

结合该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和文理兼收的生源情况,课程建设过程中兼顾学生技术实践创新和艺术设计培养,把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无缝融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双螺旋式”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等模块化设置方法。模块式课程设置使其更加合理化和系统化,但同时各模块间严重缺乏有机联系和贯通。“螺旋式”指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并不断交叉融合,形成职业能力和技术思维螺旋式上升的姿态[2,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专业,如何结合专业特点搭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双螺旋式课程体系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的,对人文素养、科技技术的理解能力良莠不齐,且普遍缺乏艺术基础。课程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市场需求,构建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多元自主化“双螺旋式”课程体系。

1.“双”螺旋式课程体系的理论部分。根据招生情况,该专业的新生大部分缺乏艺术基础,且不具备艺术设计能力,对计算机软件实践操作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表现得参差不齐。但是,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但要有过硬的计算机软件创新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合格的艺术设计和欣赏水平。因此,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要结合交叉学科特点,在实践创新指导和艺术水平等专业理论素质培养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计算机理论和艺术设计理论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相互交叉、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同时知识的难度和高度次第提升,最终在专业素质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呈现螺旋式进步。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分专业方向,着重夯实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双重根基。第一学期的绘画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造型能力、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程序设计基础开设在第一学期,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培养其程序设计能力。图像处理基础课程通过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数字艺术欣赏、设计和创新能力。第二学期的三大构课程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视觉形态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兼顾所有专业方向,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开设课程分布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在把同时期的专业基础课所学艺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进行数字艺术设计的同时,通过相关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水平。比如,第一学期开设图像处理基础,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第三学期开设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第四学期开设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设计与动画、操作系统、C#长须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第五学期开设数字媒体后期制作,第六学期开设软件工程。

专业方向课程分方向在不同学期开设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方向课程的难度随时间纵向加深,知识融合度随时间横向加密。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开设一些开发性课程,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主要开设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所需知识储备后的第三学期及之后。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兼顾了学生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双学科素养提升,同时把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交叉融合于指导数字媒体技术作品的创新制作,从难度、广度和融合度上呈现螺旋式上升,使学生一步步成为专业数媒人才。

2.“双”螺旋式课程体系的实践部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理论知识学习和提升都要最终应用于实践创新制作中。如何把没有艺术功底和计算机技术参差不齐的学生最终培养成合格的数媒人才,加强实践课程设置是解决该问题的重中之重。

第一学年: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图像处理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和专业方向课程中的C++面型对象程序设计、二维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周学时设置均为1节理论、2节实践,学科基础课程中的绘画基础、三大构成等课程更是每周4节均为实践课。通过课时多倍于理论课的实践课开设,学生不仅理解理论知识,更能活学活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实践应用创新意识。

第二W年:专业主干课开设了非线性编辑、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场景设计与表现、角色形象设计与动画、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专业拓展课开设了摄影摄像技术、Pasw3D跨平台游戏开发等课程。该学年,课程数量、难度大幅度提升,且所有课程的实践周学时均为2学时,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需求。

第三学年:专业方向课包括了网络游戏开发、3D游戏图形学、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移动游戏开发、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分镜头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UI设计、Web前端设计、动画高级课程等。专业拓展课包括动态网站开发、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等。各专业方向课程综合程度明显加大,对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知识的融合更加灵活和彻底。同时增加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深度,为后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好了准备。

第四学年:专业知识学习已经结束,专业素养已具备,毕业实习能拉近学生和企业的距离,使其更多地了解企业的一线需求,把专业知识和企业需求灵活地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单一艺术实践和计算机技术实践,再到艺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最后艺术和技术高度融合进行创新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升,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双结合进行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结语

课程体系规划和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跨学科专业不同于传统单一学科专业,涉及知识面更广,对学生要求更高。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规划要兼顾多门学科的特点,从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点找出新专业的前沿性、创新性等特色,并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生源特点建设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是一个跨学科专业,结合我院学生文理兼收、缺乏艺术根底等特点,课程体系兼顾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难度、广度上的螺旋式上升,并在融合度上逐渐加强,始终以培养合格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数媒人才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佳敏.跨界与融合: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学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张泊平,李国庆,刘晔,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C].北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2011:87-90.

篇2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家人才储备的主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普及化的趋势,由此产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毕业生不具备独立科研能力、无法胜任常规电气工程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显得非常迫切,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当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现状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增强学生理论基础、拓展专业知识面的最佳途径。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1]: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学科单位的高校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并将两者有益结合。然而,当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1.1学科建设单位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应落实到课程的变革上。理论教学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在课程的清理、革新与重构方面加大力度。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投入的经费偏少、硬件资源欠缺等方面。学校往往更加注重学科点的多少、知名教授数量、科研成果质量等,忽视了课程体系建设[2]。

1.2研究生素质教育尚未落到实处

近年来,研究生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并没有在理念和内涵方面有所突破。例如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授课提升了教学效果,但这些并非教学创新。实际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此,素质教育在于知识本身,在于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1.3实践平台与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离不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需要实践支撑,实践创新需要理论指导。且满足上述两类创新均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教师的主动行为。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导致实验条件不够、平台不足,多数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教师的精力仅用于课堂教学,而教育的创新工作很大一部分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因而,这种实践平台与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制约着师生的创新思维[3]。

1.4课程结构单一

师资力量欠缺工科类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从工程方法、教学案例出发引导。但分析授课方式发现,目前仍然以课堂授课为主,缺乏实践性、交流性和前沿性。这样的育人环境难与现代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样,师资力量也亟须提高,目前的部分教师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对工程发展的前沿技术了解不深,对电气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把握不准确,教学过程没有活力。

2研究目标

围绕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考虑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际现状,针对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见表1)。即:AUTO-Academic—United—Tackle—Original。专业联合实践创新型人才模式,上述人才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要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笔者在梳理国内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提出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预期:第一,树立好自己的“三观观念”,瞄准“国家和地方需求”,以课程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内容创新为突破,发扬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推进课程的国际化进程。第二,树立好先进的课程观,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革新教学理念,促进研究生教学过程的互动和研讨氛围,建设优质课程。第三,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大力度强化课程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双一流”高层次建设内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4]。

3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3.1总体思路

研究生培养是创新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的高级阶段。内蒙古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电气工程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形成了基于分布式发电、绿色供能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凝练了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控制、新型电力电子技术3个学科方向,并设置了研究生课程体系。3.1.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创新教学比重研究生培养是本科生的延续和升华,研究生课程的设置需综合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4]。学科负责人及硕士生导师需要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5-7],并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学时。针对现代电力系统分析、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智能控制等学位课程的建设,在保障主要课程授课内容深度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发电实践实训、分布式发电智能控制及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等实践类课程的创新案例教学内容。第二,建立课程群授课机制,整合教学资源。依据电气工程学科最新发展需求,结合凝练的学科方向设置相关课程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需要进行选择。每个方向又分为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开设“前沿知识”专题,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体系。第三,大力开展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工作,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增加电气工程热点和焦点内容,以充实研究生教材。3.1.2专业学科团队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科研团队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团队成员将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以“传帮带”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按照综合实训内容划分导师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带动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尽早加入团队的课题研究工作中。3.1.3充分发挥自治区实验平台功能。提升实践课程学习效果依托“太阳能光热与风能发电”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这一科研平台,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为目标,做好科研平台的开发、利用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另外,可以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研究进行工程项目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3.2课程体系的结构

面向“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视角,加强实验基地、科研平台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预期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课程设置注重了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体现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特点,突出了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

4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4.1优化培养方案

体现学科动态在课程设置上,拓宽基础理论,加强学科前沿;在教学模式上,增加设计性实验、实物半实物仿真实验,加强课堂互动;在拓展知识面上,开展专题和热点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工作。

4.2创新教学内容

实现“理论—实践”融合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首要任务。根据培养方案整合教学内容,立足学科前沿,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面向工程应用设计开发实训内容及平台,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4.3改善科研条件

建设创新实践基地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任务,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依托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校地、校企的产学研合作,创建新的实践基地、合作园区,为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实践支撑。

篇3

课程改革和培养方案修正完善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的关键,而专业课程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既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又反映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内涵,也反映了学校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以目标培养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合作,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使专业人才培养更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

1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设计的关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是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来实现,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来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经济学专业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经济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优化应用经济学本科学生知识结构,构建目标导向的应用经济学本科课程体系。结合目标导向理论,通过学科支撑定位导向、动态满足社会需要导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导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的引导,科学合理设置应用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应用性、针对性、层次性与开放性,实现课程体系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实现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与课程体系设置的动态性的有机融合。

2目标导向的应用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2.1学科支撑定位导向的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学科建设是一面旗帜,是学校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应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凝炼学科建设方向,明确学科支撑定位,构建学科支撑作用机制,扮演好支撑学科的角色。从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设置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等方面全面提升应用经济学类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水平;应用经济学学科对经管法的融合与支撑作用,使之与其它学科在学科发展中互相促进,形成发展的良性互动。

2.2动态满足社会需求导向的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应用经济学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应用经济学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一系列的调节应该可以获得优化,培养的学生各种能力会得到加强以获得社会认可。

2.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导向的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体系优化要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践训练,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课程安排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2.4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导向的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遵循应用性原则,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作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大实践实训课程比重;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还应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篇4

TB30-4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的性质、使用性能、制备与加工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以及对材料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学科。材料科学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呈现出与工程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作为基础学科,单纯的注重培养专业素质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逐步实行和迅速发展,高等院校的相关材料专业也从课程教育体系、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该体系应树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案,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从而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

本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院校改革的相关经验,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课程体系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符合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以素质为前提,知识为载体,能力是关键的新型人才观。还要把各类材料和相关的合成技术以及分析测试技术当做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真正形成“大学科”,才能满足社会和时展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体系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体系,占总学分的45%。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工具性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等课程,占总学分的6%。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知识。

专业核心课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点组成部分,密切围绕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松柚茫即可以突出学科专业的共同特点又可以体现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设计与制备、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七大课程,占总学分的14%。充分体现了“大材料”学科的共同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的科学素质、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3.专业选修课。按照二级学科设置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的13%。主要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干课程,和金属材料的主干课程。学生通过选修这类课程,可以在掌握“大材料”学科共同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也能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还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设备和一些特色选修课,使核心课程得到深化,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括各种素质类课程和任选课程,占总学分的8%。这类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主义和经济管理等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及实习等。实验设计是理论教学知识的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主要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材料性能实验室、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室、毕业实习等。占总学分的14%。

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材料和工程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应掌握材料现代测试技术与研究方法,并且要具备从事各种材料合成制备、性能与结构分析研究、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的能力。以深化课程基础实验教学、加强综合实验能力训练、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构建课程基本知识-专业综合-设计创新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课程基本知识实验教学体系服务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是独立于专业理论课程平台的实验教学,包括课程设计、材料设计与制备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设计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是为学生自主设计创新服务的平台实验教学。[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台实验室下设材料制备实验室、材料成分测试实验室、材料组织结构分析实验室、材料物理性能表征实验室、材料计算机模拟实验室,形成了即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验教学体系。这种实验教学体系不但能够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需要,也为材料综合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创造了条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安排了专门的时间来进行材料设计与制备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能够熟练掌握材料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对材料设计与制备、成分与结构分析、性能表征等也有了全面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材料的设计思路与研究方法。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实验题目,为了获得性能达标的各种材料,设计出较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度,利用平台实验室进行材料制备,从而了解材料制备方法、工艺、设备性能与操作方法。利用材料成分测试实验室、材料组织结构分析实验室、材料物理性能表征实验室对所制备的材料成品各种无力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实验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

篇5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方面,虽然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内一流大学商学院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与特色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商学院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 突出商学院专业特色建设,提高人才的适应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学校教育不仅要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能力,更强调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模式的形成,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力,提升学生的从业竞争力。而专业特色建设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是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决定因素。商学院的特色建设将着重研究本区域的人才需求状况,以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人才为侧重点,深入挖掘不同区域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发掘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商学院的办学之路。

2 搭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平台,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在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主体行为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宏观与微观双重层面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平台课+模块+课程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培育核心资源,构建独特、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平台课设置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模块设置为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经济、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共六个专业模块。课程群设置为大学生基础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学习型空间)、专业核心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环境)、导师型实践研究讨论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创新性研究机会)。在课程群的设计中,着重突出共性和基本理论,为专业方向的建设奠定基础。

3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深化课程改革内容

目前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求新,而不猎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脚踏实地进行改革,不追求标新立异;

(2)求深,而不晦涩。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适当增加课程讲授的深度与广度,不故弄玄虚;

(3)求精,而不芜杂。精选各个科目课程的重点内容拓展讲授深度和广度,突出重点,不搞平均分配。

针对目前我国商学院本科教育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结构失衡的现状,应加快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加快教材内容同现实的结合力度,充分体现教材的时代特征;同时,还应关注商学院的案例库建设,搭建合理的理论平台,体现丰富的理论内涵。另外,进一步推行双语教学的普及科目,着力打造各专业的精品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以及参与行业研讨会的机会。

4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这就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4.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求对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法规及发展方向有全面的了解,注意观察、研究本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针对本专业的实验环境,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各个领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2 培养跨专业、宽视野的人才

篇6

学校课程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开发、实施与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深入地探索与研究、改革与实践,从而取得经验,形成特色。

"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统一的国家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对这些活动提出"课程化"要求,就在于"用程序和规范来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随着一个个"活动课"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课"自然会逐步"课程化"。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教育理想,育人目标,校训精神,教师职业标准,这些都可以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因为学生生活在这个校园中,受这样的文化熏陶。

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2.1研究思路。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1)通过理论研讨深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内涵;(2)寻找学校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3)找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最佳结合点;(4)探寻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5)在探索与实践的同时,形成经验、理论,并使之物化为论文、报告等研究成果;(6)将研究成果初步转化成操作方案,用于实践,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2.2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借助考察、专题报告会、座谈会以及理论研讨班、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各种研究平台,借助教师QQ群、信息平台等最新的教育技术,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注重"问题-方案-行动-反思"四个环节。针对问题制定方案,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制定新方案,开展新行动,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2)个案研究法: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案例研究,仔细分析其优势与不足、特色与成效,追踪其适应和发展情况,分析总结相关经验。(3)实验法:通过对新课程开设实验,发现优势,寻找瓶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4)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文件及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可借鉴的经验。(5)要素分析法:对本课题所涉及的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和学生家长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研究机制。

2.3技术路线。(1)组建研究团队: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抽调各部门精干人员为组成成员,发挥各自的特长,形成强劲的研究力。(2)收集相关资料:成员分工合作,收集各项相关资料。(3)组织学习交流:进行校内校外、县内县外、省内省外交流,获取经验。(4)分类实施研究:利用专业特长分学科分模块进行研究梳理,找出关键,掌握规律。(5)编制管理文本:学术秘书定期收集汇总相关材料,予以分类编排,形成物化材料。(6)完成结题报告:在充分实验、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结题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3.组织实施

3.1实施步骤。本项研究周期为三年(2015年9月-2018年8月),其具体安排为:

3.1.1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1)主持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课题;

(2)撰写实施方案,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课题;

(3)成立课题组,开题论证。

3.1.2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按计划进行课题实施;

(2)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数据;

(3)做好阶段总结。

3.1.3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

(1)对照实施方案,统计分析和思辨,提出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结论,并予以科学解释;

(2)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3)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题鉴定。

篇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07-02

动物繁殖学是畜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动物繁殖规律和繁殖技术的科学,也是现代动物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学习动物生产学各论的基础,属于动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总结了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繁殖学教学团队在校、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创建、完善课程体系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1 课程发展历程

动物繁殖学一直是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科重点发展的课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家畜繁殖学家谢成侠教授就开设了《家畜人工授精学》,60年代正式命名为《家畜繁殖学》,并主编出版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家畜繁殖学》,1985年获批建立农业部家畜繁殖研究室,1995年获得博士授权点。1993、2003年,分别由王元兴教授和杨利国教授主编出版了《动物繁殖学》教材,2003年,王锋教授与王元兴教授编著出版了《牛羊繁殖学》。

虽然在2003年至2004年,由于主要人员调动乃至教材主编单位变更,本课程团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师资力量相对较弱(1名副教授、两名讲师和1名技师),但近几年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完善课程体系,走精品课程建设之路,该课程建设又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04年至2006年,成为校级重点课程;2008年至2009年,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和网络示范课程;2010年,先后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2012年,《基于“学研产”结合的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实践》又荣获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本科生教育的灵魂。近年来,通过人才培养、引进和留校等途径,本课程教师队伍由2004年初的1名副教授、两名讲师和1名技师发展到目前的两名教授、两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助教和1名技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制定了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及青年教师个人培养计划:(1)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计划,支持青年教师积极申报课题,主持或参加重要科研任务,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转基因专项子课题等,提高其教学科研发展能力;(2)鼓励青年教师在担任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第二课堂工作,指导本科生有关动物繁殖学方面的SRT项目、专业文献综述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将课堂的知识传授变成知识的活用,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3)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资助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使其了解最新发展动向,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通过这些举措,推进了教学工作的传、帮、带,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3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本科生教育的基础。近十年来,动物繁殖学历经了学校2003、2007、2011年三次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时的调整(见表1),特别是2011年在总学时较大幅度压缩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习(包括实验),必修、选修与公选共存,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群”体系格局,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4 教材建设

教材是本科生教学中的核心。近年来,本团队积极组织或参与《动物繁殖学》及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2005年,在学校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王锋教授组织了来自7所高校的8位专家编写出版了《动物繁殖学实验教程》,并成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作为副主编,王锋教授参与了李青旺教授主编的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繁殖技术》的编写,2009、2010年,又分别参与了朱士恩教授和杨利国教授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家畜繁殖学》《动物繁殖学》的编写工作。2012年,王锋教授又组织了国内15所高校共20位专家(其中王元兴教授主审)编写出版了“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动物繁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归纳和更新,补充了图表,力争使课程内容更“新”、更“全”、更“实用”,并在章前增加了中英文摘要,体现双语教学特色;章后补充了复习思考题,并列出主要专业术语的英文对照。此外,“十一五”期间,还参与了《家畜生殖内分泌学》《牛生产学》和《肉羊饲养实用技术》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的编写工作。通过编写教材,团队成员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多位青年教师先后参与了编写工作,从中得到了培养,提高了授课质量。

5 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2004年下半年,开始建立动物繁殖学课程网站,并在2006、2009、2011年三次更新改版,目前,本网站包含了课程简介、教研教改、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参考资料及在线答疑等功能模块,另外还有新闻动态和公告,及时展示动物繁殖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成了“不下课”的在线课堂,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此外,还充分利用QQ、E-mail和飞信等平台与学生主动双向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的环境。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堂教学与课外网络教学相结合,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6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其中实践环节在动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学校已连续多年设置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大二、大三学生可以由3~5人自由组队申请,优秀项目还可申请省级和国家级,其中1人担任主持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工作。四年级学生则必须参加毕业实习和训练。

本团队利用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肉羊产业技术体系、转基因重大专项、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优越的设备条件和平台、良好的师资队伍等资源,大力支持本科生SRT计划和毕业论文等实施。近五年来累计承担了20余项SRT计划项目(约80人),其中5项获国家或江苏省资助,并指导多名本科生发表研究论文,激发了学生从事科研和专业工作的兴趣,很多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建立了开放式“学-硕-博”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不仅解决了科研中人手不足的问题,为科研项目的完成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使高级科研人才的选才和训练提前至本科生二年级阶段,如:经此模式培养的一位博士已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还有多名学生在此模式下进行培养。

7 实验基地建设

实验基地是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除完善已有的实习牧场、种公牛站和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胚胎工程技术中心外,近几年,本团队又先后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羊业科学研究所和海门山羊研发中心,特别是2012年成功获批江苏省肉羊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建立了省级研发平台。其中南京农业大学海门山羊研发中心作为动物科技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获批“国家级动物生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些实验基地和平台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条件,已形成了SRT学生进实验室、课程实习进牧场、毕业实习进基地或实验室的格局,为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保障。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创新和完善、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才有望为社会培养出不同层次的高水平科学与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锋.动物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106-02

为适应当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的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2]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现高校专业课程的良好衔接。因此,实现课程群建设,精确定位课程群的结构,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最终实现教和学的目标一致,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3,4]

一、图像工程及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图像工程是一门系统研究运用各种图像理论、技术和设备的综合应用学科,涵盖了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图像理解知识范畴及工程应用,其相关技术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应用广泛。各个大学相关专业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如“图像处理”、“图像通信”、“模式识别”等,这些课程实际上都是图像工程技术中的不同方面。如何很好地处理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理解掌握图像工程学科的相应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性图像工程技术人才是目前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在图像工程系列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课程之间没有构成综合性研究体系:教学以课程为本,课程之间呈单向线性关系,知识相对封闭,学生在学习过各课程后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没有综合性的概念,不利于以后的研究和发展;课程实验以仿真单课程理论算法为主,小型的设计型实验为辅,缺乏综合各科知识、设计完整的小型图像综合类的实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目前的课程以课程讲授为主,课程实验为辅,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参与较少,以致影响学习效果。

为解决这些问题,结合图像工程系列课程的特点,参考相关课程群建设的经验,[5-8]提出将“图像处理”“图像通信”“模式识别”“计算机图形学”四门课程构建图像工程课程群,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设计,构建一体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系统性、综合性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之间的关系

课程群课程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有一定的重叠性。例如图像压缩是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图像通信的重要环节。再如在图像处理中,通常要对图像或区域按一定的概念或公式计算相关文字、数值、符号或图,称为图像描述;同时,因这些量反映了原图像或图像区域的某些重要信息,常常被称为图像的特征,产生它们的过程对应“模式识别”中的特征提取。“计算机图形学”中真实感处理中涉及部分图像处理方法。课程割裂将导致重复讲授同样的内容,降低课堂利用率。

(2)研究内容有衔接性。进行图像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通信或识别,很少有为了处理而处理的情况。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应注重合理衔接,避免知识点断裂或重复。

(3)知识点之间有相关性。在具体的应用中,一个完整的图像工程项目往往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点,知识点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交叉、融合应用;在教学中,往往是分为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来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形成系统化的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教学内容一体化

由于图像工程课程群课程研究内容之间存在重叠性和衔接性,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主要包括协调各课程之间的内容,统一编写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注重课程逻辑顺序与衔接,避免知识点重复或割裂,提高课堂利用率。

前期的“图像处理”以学习基础处理方法为主,图像压缩归为“图像通信”讲授范围,“模式识别”着重讲分类识别的方法;后期“模式识别”、“图像通信”课程中,增加实际图像识别系统、图像通信系统,巩固在图像处理中所学知识,并形成图像工程综合技术的概念。

3.教学内容系统化

教学中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在图像工程课程群中有诸多处理算法、编码算法、识别算法、造型方法等,但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实际问题中应如何搭配组合应用,只有对这些问题形成清晰的概念才能真正提高学习和应用的效果。因此,在课程群教学体系建设中,应使教学内容系统化,明确清晰的知识主线与着力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系统化的概念,综合性的理解,提高对知识应用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系统化在图像工程教学体系中通过依托工程项目的知识分解与融合来实现,如图1所示。

结合图像工程特点,面向应用,以典型的图像工程项目“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分析系统技术需求,对其进行知识分解,将所需技术对应知识点分解到各个不同的课程内容。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分解将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化思维,了解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同时建立清晰的知识主线,将所学内容和相关应用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分解帮助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融合过程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于所学各知识点,采用仿真、开发工具进行实践教学。由简单的验证实验到复杂的综合实验,由浅入深,采用递进式方式,逐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模式设计

1.理论与实践并重

图像工程相关知识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来讲,理论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由于工程科目面向应用的特点,实践教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对于知识分解及基础理论侧重于理论教学,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由基础性实验过渡到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实践内容也不断加深,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

2.被动与主动学习

完全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纯依赖学生的主动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在课程群教学模式中,采用被动教学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基础性原理采用被动教学方式,随着学习的深入,加入实践环节,逐渐加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比例。

结合理论与实践,被动与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图像工程课程群实践教学构建了三层实验体系和两大实验平台。

1.分层式实验体系

整个实验体系分为三大层: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注重实践基础的扎实性、内容的渐进性和学生选择的自主性。

基础性实验是实验体系的底层,针对课程群内的各个课程,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分三小层进行,分别为演示型实验、基本型设计实验和复合型设计实验,逐步提高初学者的实践水平。

综合性实验是实验体系的中层,在课程群内课程结束后,综合群内课程知识,进行综合性实验,为培养图像工程师打下基础。

创新性实验是实验体系的最高层,主要是面向对图像工程感兴趣或准备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生,突出创新性培养。实验方式主要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统一的毕业设计环节以及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

2.实验平台建设

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构建基于软件编程的基础性实验平台和基于硬件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基于软件编程的基础性实验主要以Matlab和VS为仿真工具,符合图像工程师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基于硬件环境的综合实验平台采用TMS320C54系列DSP硬件实验装置。学生根据个人爱好或特长选择。

五、考核方式设计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9]在图像工程课程群教学体系中,各课程结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实现基于过程的多维考核。

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三部分:课堂实验考核、复合型设计实验考核、综合考核。

课堂实验考核是指对基本型设计实验的考核,占整个考核的30%,分三次进行,根据实验效果、对教师随机问题的回答以及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打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综合考核学生对知识点基本理论的掌握、实际编程的水平以及撰写规范化报告的能力。

复合型设计实验考核占整个考核的20%,根据选题的难度、方案的合理性、实验效果以及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打分。

综合考核占整个考核的50%,分两部分考核:程序考核占70%,从选题的难度和综合性、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程序设计的完整性和效果以及工作量几个方面综合打分;报告考核占30%,从报告结构合理的完整以及规范性两个方面综合打分。

2.综合实验考核

综合实验采用团队合作方式,每组学生3~5名,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实验完成后,由一名学生对所设计实验进行讲解,讲解后本组的其他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同时回答教师和其他组学生的提问。根据选题的难度、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程序设计的完整性和效果、报告的规范严谨性确定团队成绩。

以上考核方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收集材料、语言表达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结论

图像工程课程群教学体系建设,根据课程特点,以建设一体化、系统化教学体系为出发点,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设计,有效实现了教学内容以“窄”入手,实现“宽”能力的技能培养,实现认识、学习、实践、验证的分层递进教学理念,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衔接,使教学内容组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

[3]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4]付八军,冯晓玲.高校课程群建设:热潮还是趋势[J].江苏高教,2007(4):63-65.

[5]欧阳华,杨忠林,李辉.“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70-71,77.

[6]王艳芬,张剑英,张晓光,等.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4):132-134,139.

篇9

一、引言

材料化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后产生的新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不同于传统的材料科学及化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涉及物理、化学和材料工程学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不是材料的化学性质,而是材料制备、组成、结构和性能等方面涉及的化学问题[1-6]。目前国内已有140多所高校建立了材料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是目前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其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等。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是由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山市政府共建的高校,学校定位教学型大学,依托地方,借力总校,培养适应中山乃至珠三角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的材料化学专业是理学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现已招收九届,已成为我校“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8个专业之一。2012年以前,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定位于高分子材料方向。随着中山市及珠三角地区电子与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在经过多次调研和细致的分析、讨论的基础上,2012年我们将材料化学专业调整为电子与信息功能材料,目的是培养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行业的新材料的开发、生产及应用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方向的调整需要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专业建设和发展。本文简述了在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以期与同行交流。

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整体。课程是由具有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课程与课程体系是相互联系、相对划分的两个不同的结构层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是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和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走向出发,合理地更新与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地处理内容之间和课程之间的逻辑与结构关系,使课程内部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的诸要素达到最佳的组合与平衡,以充分发挥内容与课程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系统功能。

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我校专业人才培养遵循“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构建包括“综合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的三段式培养体系。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就是根据这三段式培养体系构成。

(一)综合培养阶段课程

综合培养阶段课程是由教务处安排设置,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两部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政、英语、体育和军事实践、理工类通识、大文科类通识、计算机基础、创业教育、信息检索与利用以及健康教育,共计58学分课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分经济管理类、人文社科类、外语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和其他类六方面内容,由教务处确定课程目录,每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共计8学分。这部分课程主要是鼓励教师利用研究成果,开放有利于文理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

(二)专业培养阶段

专业培养阶段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两部分。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基础》和《现代仪器分析》,共计33学分。专业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子材料》和《印制电路材料与工艺》。其中,选择《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和《电子材料》为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专业培养的方向和特色。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们在部分需强化实践能力的课程中设置了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如现代仪器分析、工程制图基础、化工原理和高分子材料课程中均设置了课内实践课程内容。

(三)多元化教育课程

多元化教育课程包括专业提升类、跨专业选修类、创新创业类和国际交流类四大部分。这些课程旨在为推进我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实现分层、分流教学而设置,供学生选修。材料化学专业的提升类课程主要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基础实验技能》《专业英语》《半导体材料》《工业分析》《材料物理基础》《大学生数学提高课程》和《大学生英语提高课程》等14门课程,共计18学分。另外三部分则根据其他专业和教务处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可自由选修。学生可以在专业提升类、跨专业选修类、创新创业类和国际交流类中任选一个部分,也可以在各模块间实行学分互换。

(四)实践教学课程

随着我校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实践教学改革力度逐渐加大,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教学内容比例明显增加。实践教学安排以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按照“课程单项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跨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创业实践应用开放性实验”分层次展开。材料化学专业不仅是理论性强的学科, 而且也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安排包括基础实践,即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与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实践,即综合实验;综合实践,即毕业(论文)设计和生产实习;综合素质,即军事实践、思政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和素质拓展,这部分学分是36学分。通过实施“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为特征的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自主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提高实践能力。

三、结语

随着教学工作的逐渐深入,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强化管理,精心打造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以质量求生存”,努力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材料化学专业办成省内优秀、富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品牌专业,为社会输送基础扎实、技能优良、创新能力较强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长员,李文魁,多树旺,娄谨,沈友良.材料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江西化工,2009(3).

[2]董秋静,罗春华,韩燕,崔玉民. 教学型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思考[J].广东化工,2009(37).

[3]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高教论坛,2010(1).

[4]耿树东,张福胜,张钰.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28).

[5]瞿晓岳,刘常坤,孙延一.材料化学专业阶梯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

[6]李松林,阮建明,刘继进,何轶伦,周忠诚,黄劲松,欧阳鸿武.中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篇10

【关键词】 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层级化;架构;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8—0030—05

学科、专业和课程是构成高等学校的三个基本要素,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必然包含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因而对这三个要素的建设就成了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建设[1]。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主要是通过课程实现的,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和服务学习者的重要载体。

国家开放大学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没有围墙的远程开放大学[2]。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无论是与传统高等学校还是与广播电视大学相比,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任务、人才培养目标、系统结构以及运行模式等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因此,开放大学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而且需要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课程作为开放大学的基本要素,是开放大学服务学习者的主要载体和学习资源建设的基本单位,必然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与重构。

本文根据国家对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经验,在研究分析国外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创新与重构提出一些设想。

一、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立足点

课程是开放大学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服务学习者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承载着开放大学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体现着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所以,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要,同时考虑开放大学自身的特点。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而言,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着眼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改革,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背景出发,为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课程支持。

二是着眼于区域规划与产业发展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开放大学的重要使命,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并从中挖掘着力点和突破口。

三是着眼于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要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着眼于劳动力素质提升的现实需求,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

(二)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学习化进程的演变与发展,社会的学习形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3]一是学习需求的社会化,学习已经超越了少数人的特殊需求而发展为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二是学习选择的个性化,学习者根据差异化的学习需求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通过灵活的学习制度得到保障;三是学习过程的终身化,学习伴随着个体自我发展的整个生命过程;四是学习手段的信息化,学习者通过网络化的学习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并得到及时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者学习形态的变化,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为开放大学创造了发展机遇。同时,这种变化又要求开放大学的课程必须在个性化、信息化等方面突破传统大学课程的局限,为学习者社会化和终身化的学习提供全面的支持。

(三)适应开放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0-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进步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农业向规模化、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是农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保证。未来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

农学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首批品牌专业、我校植物生产类省重点专业类的核心专业与校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承担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根据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的2015版中国大学分专业排名结果,我院农学专业排名全国第六,属4星级专业水平,位次百分比为8.8%(第6名/全国68所开此专业学校)。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学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卓越农林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反映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领域与范围,反映本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与专业前沿的接轨程度[1]。作为地方性农业院校,本院农学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应对新形势,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与之前培养目标相比,强调了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前期在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必须围绕现有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按整体优化原则,本专业将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按培养目标和“三农”需要和科技发展方向重新组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2010年的培养方案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中对主要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本专业总学分由165学分降至160学分,学科基础课由48学分降至45.5学分,专业课由42.5学分降至37学分,实践课由32学分增至35学分;去掉了《农业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程,增添了《植物保护通论》和《农业信息技术》两门主要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门类,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相应课程。

三、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

农业科学技术日新月益,按原有的既定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生无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就业后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性教学是以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项实践活动[2]。自2014年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多数通修课与所有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将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学术发展,前沿动态,技术革新和发展方向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主要的专业技能。以本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轻简化、信息化种植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栽培理论、技术和评价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面推进实践性教学体系

农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业科技工作者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使本专业学生能成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一专多能型的复合人才,本专业自2014年开始设立张謇班(卓越农学人才班),聘请24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53名2014级学生自进校起即进入导师课题组,跟随导师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实践。本科生导师制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导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应用实践和就业成长进行指导,亦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统一。同时,这一制度的推行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进到了促进作用[3]。本专业推行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实践教育(第1学期)-专业劳动(第2-3学期)-专业实践(第2-4学期)-作物学实验(第5-7学期)-科研实习(第6-7学期)-毕业实习(论文,第8学期)等,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12

前言:

本文结合现下幼师音乐课程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建设音乐教学课程体系,目的在于让幼师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园提升其整体音乐文化教育水平与综合音乐能力,促进其发展。

一、建设音乐教学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设置音乐课程,而幼儿园音乐教学课程体系的好坏又与音乐教育落实情况密不可分,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时一定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音乐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以及组织和实施的途径等。

(一)全面理解课程目标,避免片面性。通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教育的目,这些目标与规定所针对的并不单单是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而是整个艺术教育,因此在落实到幼儿园音乐教育时就需要相关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加一些个人领悟来对其进行理解,但是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存在片面性。

在幼儿园进行音乐教学时,部分教师存在着影视教育的观念,往往将培养音乐特长生作为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还要求儿童掌握教材内容,这些都与幼儿音乐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在这样的观念的影响下,音乐教育就失去了其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原有意义。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在音乐教学中容纳了艺术教育就成为了素质教育,这种想法都是片面的,甚至会令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越走越偏。

(二)课程内容选择以及组织上存在的误区。首先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不仅包括了唱歌同时还包含了其他内容,不同的教育内容会对儿童的不同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现实教育中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束缚,许多幼儿园都存在乐器配备不足,对课程的设计缺乏科学性等问题,聘请的教师的音乐能力有限,这些都会致使目前幼儿园的音乐课仍以唱歌为主。其二,课程的内容不能设置的过难或是过于功利。部分幼师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其思想意识无法跟上时展的需要,不能意识到幼儿音乐课程是为陶冶儿童情操、形成音乐基本素养而开设的。通常情况下教师都将为迎合某些考试或是比赛作为了幼儿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样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不符合开设幼儿音乐课程的目的。而且,幼儿园的音乐教材难度不易设置的过难,因为这样会使儿童无法理解课程的真正内容,继而产生厌烦抵触情绪,这样就不可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内容的组织形式不能以学科课程为主。幼儿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成长方式是游戏,因此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也应当以活动或是游戏作为主要组织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分科教学仍然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方式尽管有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学科与儿童实际生活相脱离,忽视了儿童的兴趣所在等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儿童丧失兴趣,缺乏主动性,就导致音乐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建立完善的幼儿园音乐课程体系

(一)正确理解音乐课程目标。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儿童获取相应的音乐素质同时也是为了让儿童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当尽量的剔除音乐教育中的功利色彩,认识到音乐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音乐课程作为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关教师应当认真的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抓住其兴趣所在,安排真正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音乐课程,然儿童在快乐中体会音乐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二)加强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多元化。首先是推进音乐课程内容选择的多元化,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媒介,幼儿音乐的教育内容是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对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应当尽可能的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全面与完整,重视韵律活动、音乐游戏以及乐器演奏,并且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儿童发展阶段的特点。其次是促进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幼儿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当在了解其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多种教育方式,要重视游戏这种教育方式,让儿童在与音乐玩耍的过程中获得最初的情感体验,另外,还可以通过模仿去增加儿童的音乐表演力还可以培养其四肢的协调能力,增加儿童对音乐学科的兴趣,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孩子们展示各种与音乐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是小故事来增加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增强画面感。

(三)转变课程的实施取向,扩宽实施途径。首先在实施课程时教师应当注重与孩子进行互动,要知道教材只是作为引导的,而不是对课程的硬性规定,所以教师与儿童都应当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做课堂真正的主人,所以就应当由促进由忠实去向转变为创新取向。接着是扩宽课程实施的途径,在如今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占据主要地位,而生活活动以及游戏活动往往不受重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针对3到6岁这样阶段的孩子所开展的教育活动,有些教学内容却设计的并不符合孩子所需,甚至严重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离让孩子无法理解,所以如果想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就应当加强音乐教育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加强对生活活动以及游戏活动的重视,与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相符合。

(四)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应担尽可能的保证课程评价体系的客观性,这就要求评价者应当充分了解评价的对象,比如应当熟知课程内容,对音乐课程目标把握准确,了解不同孩子的各种情况,并且对儿童的行为表现以及发展变化有深入了解。其次是评价主体以及对象的多元化,课程评价应当是一个多人参与的过程,评价的主体不应当仅仅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管理者以及家长也应当参与进来,这应当是一个相互评价,共同参与的过程。

总结

探究音乐教学课程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的才能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