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理解

课外阅读理解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40: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外阅读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外阅读理解

篇1

1.培养阅读兴趣,奠定阅读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同学们进行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读书实践。

1.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喜欢听故事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我就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一年级学生刚刚学习完拼音以后,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拼音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样就引导他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1.2利用名人效应、历史典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渴望。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名人层出不穷。我就利用孩子们对中国古代名人的崇拜心理,通过办黑板报、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人通过读书增长知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来激励学生。孩子们往往为了办好一个名人故事趣谈、一期名人板报要查阅很多书籍,阅读大量内容进行筛选和准备。为了能在各种评比中小露头角,他们往往会下大力气进行课外的自主阅读。

1.3引申教材,培养兴趣。把教材中的课文恰当地引申开来,给学生留下课外阅读的空间,从而用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小学中高段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读的能力,而且养成了一定的读的习惯,在工作中我注意认真地去分析学生的这些情况。主要表现为:参加课外阅读兴趣组的学生增多了,学生爱围报栏,爱看课外书等等。这就为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基础。我在教学精读课文时,巧设悬念、疑点,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去寻找答案,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的《》一诗时,我就布置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关于翻雪山、过草地的文章或书籍,这样既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有利于词句的理解,又使学生从中获得了阅读带来的喜人的结果,从而又使学生明白了只有多读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

2.教给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而不是把知识灌给学生。换句话说,现在的教学应为学生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阅读教学更应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着眼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1掌握阅读方法,学会独立阅读。

2.1.1多读:俗话说:"开卷有益"。我提倡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老师和家长不必太在意学生的阅读的范围,只要是孩子们喜欢读的书都可以拿来读。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不管读什么书,都应按这样的步骤去进行:先粗读,再细读,最后再精读。注意提高阅读的效率,使学生真正读有所获。

篇2

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新课标对课外阅读量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

“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纸或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07)。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在课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而且唯有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泛读,才能达到课标对读的其他要求――学生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

2.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使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使学生具有离开学校、离开老师仍然能够自觉自主地汲取相关知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个能力,人才会终身学习和发展。在自主性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实践过程

1.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可以大量查阅《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浏览因特网,并同教研组教师商讨探讨,以设计完成调查问卷。

(1)选取材料体裁方面的问题

54%的学生会选择叙事性题材的文章,由此可以得知学生倾向选择较易读懂的、故事强的文章。而实际上,在高考中,叙事性的文章只占到四分之一,议论和科普等其他题材的文章则占较大的比例。因此,教师应该科学地引导学生阅读,把握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迎合考试的需要两者间的度。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培养学生自主性选择阅读材料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材料是泛读的核心,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的基础,是丰富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阅读习惯和语言理解能力、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扩大词汇量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是解决“费时低效”的基本环节。因此,能否提供“高兴趣”的阅读材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速度、进度、理解、能力的提高、词汇量的积累等效果,有84%的学生有自主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愿望。因此在这点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

(2)自主性阅读存在的问题

40%的学生认为词汇是最大的阅读障碍。学生阅读时缺乏有效的认知策略,还不善于利用推理、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76%的学生不善于借助情境和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而过于依赖电子词典。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很有信心。综上所述,学生进入高一后,各种学习策略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树立起信心。

(3)教师的作用

“自主性学习的认识体现了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庞玉厚、张秀梅,2007),但调查显示,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有77%的学生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方法指导。因而,教师可有计划地在阅读中进行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指导: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注意深层意思的理解,查阅字典进行关键词的自主学习。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检查,而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很难保证阅读效果。

2.阶段性总结反思

在实验研究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并且研究对策。

反思一:有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因而在进行自主性课外阅读出现不认真、没有用心阅读、随便糊弄的现象。

对策: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注明阅读时间,对能欣赏的或不懂的地方做摘录。每天阅读都必须对材料中频繁出现的不懂的关键单词查阅字典,而且要做记录。教师每天进行检查和指导。

反思二:由于课业负担重,有的学生把自主性课外阅读安排在在完各科书面作业之后进行,无法保证阅读质量和时间。

对策: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我尽力减少其他形式的英语家庭作业,把课外阅读当做家庭作业来布置。让学生对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自由阅读,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做读书笔记,可以做理解题,可以做摘录等。

四、反思

1.师生间可能因年龄、爱好、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不同而存在观念上的代沟,需要教师尝试接受学生。应改变以往学生一味接受教师的传统模式,学会接受学生的有效建议,放心放手让学生去阅读他们感兴趣材料,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2.因为是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所以学生阅读的材料丰富多彩,各种各样。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备课量明显增加、词汇量积累不足、新生词汇不断涌现等问题,这些对教师自身素养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自我完善,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注意时效性信息的获取,跟上时代,以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对学生课外自主性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以使英语教学取得新的突破。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075-01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老的这句话点出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应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作为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树立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打破课堂和课本的有限性,不仅强化课内教材之间的联系,更要强化课内教材与课外阅读资源的联系,以期带领学生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中遨游。

一、强化课内教材之间的联系

高中语文教材按照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每个单元的知识与课文都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单元课文。比如,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时,学生虽然读过一些现代诗,但对现代诗的发展史并不了解,所以就很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现代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与古体诗有什么异同。另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重点是鉴赏意象,品味诗歌,这个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地渗透到本单元每首诗的教学中去。

不是同一单元的课文也可以重新编排,按照一个主题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比如《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三篇文章,都涉及秦统一六国直至灭亡的历史,我们可以选取这样一个共同点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阅读的主题可以设置为“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作品都选取了秦统一直至灭亡的历史”,以此来切入对作者、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和对主旨的分析。除此以外,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则材料,提取的角度不同,能揭示的主题就不同,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对材料的多角度分析与运用。

二、强化课内教材与课外阅读资源的联系

1.课前补充阅读,夯实基础,训练阅读能力

教材中课文大多选取的都是名篇,不了解背景,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很多障碍。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阅读。如教杜甫的诗歌时,先补充杜甫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这样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就能够更好地去读懂杜甫,读懂杜甫在时代动荡、百姓流离、自身困顿的境况下仍然葆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

2.课后补充阅读,丰富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某些中长篇小说的节选。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学生会认为贾宝玉是个爱开玩笑的浪荡子弟,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红楼梦》开篇的木石前盟,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逼上梁山,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可以引导他们去阅读相关章节,乃至整本书,去体会时代背景下那些英雄人物的挣扎与奋起。

三、营造阅读的环境

在班级建设图书角,让它成为了博览群书的阵地,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读书借阅制度,以自己课外阅读和全班集中阅读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走进书中,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了书所带来的魅力。还可以利用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盛的特点,举办读书交流会,这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能够与大家交流、共享。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学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篇4

教师因本着“与作者对话”的原则,对所选取的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进而对文本进行合理改编,使之符合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并遵循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感知文本、体验文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将以The tactics to be a time master from successful people这一课外阅读文本为例,从文本的深度解读、文本的合理改编及创新的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来阐述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文本的解读与设计。

一、以文本的深度解读为起点,多渠道挖掘文本内涵与亮点

1.解读标题,把握作者构思,培养预测能力

一个好标题,往往用最简洁、透彻的文字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常常也是课文的精华浓缩,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The tactics to be a time master from successful people这一标题就体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The tactics to be a time master,二是successful people。根据这一标题的解读,我们就可以大胆预测文章将围绕两条主线展开:What are the time tactics? And who are those successful people?由此可见,以解读标题入手,可以初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2.剖析语篇结构,找准切入点,提升英语思维能力

语篇结构是学生整体分析和把握语篇内容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进行语篇输出的框架基础,也是教师分析文本内容利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赵慈爱,2009)。无论是对句子、语段的理解,还是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都需要借助逻辑推理来完成。对逻辑推理的训练可以通过侧重对语言深层含义的把握来进行。教会学生如何从字里行间获取信息,推敲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让学生依据特定语境,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语篇中不曾表达但又蕴含其中的意义。

3.赏析文本语言,捕捉话题信息,提炼文本主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可以促进他们的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使其从多个角度感受西方文明之美,其中就包括对文本语言的鉴赏。

The tactics to be a time master from successful people不但向我们提供了人生实验中精练出来的时间管理实战技巧以及时间管理文献中最好的几个观念,也让我们品尝到了文本的语言与内涵之美。

(1)文本用词的精确之美

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我们要仔细品味用词的精确达意,领悟英语语言的妙处,为后续的提高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作铺垫。如原文中的establish,比起set及build up更具神韵;而dive in传递了潜心做事的意蕴。

(2)文本句型的多变之美

原文多变的句型不但体现了英语的节奏美和旋律美,而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That’s why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are those who’ve mastered the time-saving tactics described here. (why引导的表语从句与who引导的定语从句的结合增加了句式的复杂性)

Whenever she’s tempted to fritter away time, doing something that doesn’t contribute to the magazine’s success, she glances at that issue, and it gets her back on track. (Whenever引导的让步从句与doing这一伴随状语清晰表明了All top performers established priorities.)

篇5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篇6

阅读活动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初中生阅读量不足,导致语文学习活动中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影响了语文学习整体成效的提高,所以要强化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指导,特别是要融合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活动,形成资源的聚合效应,对语文教学工作产生支撑和推动作用。我结合语文教学需求开展了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下面做简要分析。

一、高度重视阅读活动,将其纳入语文教学体系之中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对阅读活动具有明确的要求,阅读是学生认知世界、对话文本、启迪思想和陶冶情操的重要路径,学生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深入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文字基础,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局限于课内阅读显然不够,必须要拓展课外阅读的空间,并结合语文课程改革、校本课程运用等,在语文教学体系中体现阅读板块。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推动阅读课程的融入,首先将课外阅读与语文课程设置结合起来,在编制年度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时,专门设置有“课外阅读研究”项目,对一学年以及一学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专门的编制安排,使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步入常规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其次在课时安排上进行妥善处理,虽然初中语文教学的课时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改变,但是学生在校学习与自由活动的时间还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无论是中午还是下午的活动课时间,开辟出一部分用于课外阅读是切实可行的。我在具体的操作中,将课外阅读活动和语文整体教学设计进行融合,紧贴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每周确定两个下午作为阅读指导课,保证课外阅读活动以及指导的正常开展。另外在语文早读课的综合利用上,我也想方设法穿插阅读活动,既要能够保证学生的朗读背诵时间,同时也安排了阅读方面的指导,将课外阅读活动与语文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将课外阅读活动纳入到语文教学体系之中,最大的优势在于保持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常态化与规范化,能够与语文日常教学实现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避免课外阅读活动的碎片化。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课外阅读只有融入语文整体教学体系,才能够体现对语文教学支撑作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发挥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教学改革成果利用的显著效用。

二、强调课外阅读要求,保证学生阅读活动的高质量

课外阅读活动之所以管理难,主要在于“课外”这一方面,教师无法在有效视野之内组织学生进行全部的课外阅读活动,这就导致课外阅读活动有可能如同脱缰的野马无法驾驭,要么有的学生偷工减料,要么有的阅读内容良莠不齐,反而产生了制约作用。我在教学中运用课内指导和课外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对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要求,始终掌控整个阅读活动。首先,在阅读的内容与方向上严格要求,尤其要重视的是保证进入学生阅读范围的必须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刊物,质量低下的书籍要清除出去,和青少年成长成才关联不大的书籍也要严格控制,因为初中生可以自主支配的阅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必须要保证阅读的指向性,利用有限的时间去阅读最值得阅读的内容。阅读的量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不同年级阶段所要求阅读的数量是有差异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相对阅读量少一些,以60万字比较合适,初二则安排为80万字,初三的学生每学期阅读量要达到50万字,通过数量的规定、范围的圈定,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能够具有明确的目标,并通过制定阅读计划等方式落实到具体学习活动中。在阅读指导方面,我重在通过平时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积累积淀技巧。在早读课进行阅读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准确阅读理解,迅速抓住文学作品的精髓精华,经常通过投影一段文字和学生共同阅读理解的方式,将阅读理解的技巧蕴含在指导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在活动课上则侧重于进行一些摘记的展示、心得的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在阅读积累以及分析理解方面的能力。实践证明,高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决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强化平时的技巧指导,始终将线攥在教师的手中,通过课内指导影响和带动课外阅读,真正提升阅读的成效。

三、注重阅读学以致用,从阅读之中积累和汲取精华

课外阅读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支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达到积累词汇、提高理解能力的效果,二是达到掌握写作技巧的效果。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活动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可以阅读较多的数量,并且阅读的范围和时间安排也较为自主,所以应当充分放大课外阅读的作用,引导和带领学生快速、高效、深入地开展阅读,既要汲取文学作品的精华提高写作技巧,同时也要增强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我要求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全身心投入,所阅读的书籍都是有阅读价值的,因此阅读更要深入。阅读过程中细细咀嚼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品鉴用词的精湛,感悟写法的独特,从中还要对好的语句段落进行记录,鼓励学生自己准备摘记本或者读书笔记,经常性开展阅读积累活动,通过这样的积累逐步实现提高自己语文基础的目标。其次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讲究技巧方法,不能简单地一读了之,要学会提炼不同类型作品的阅读理解方法,是从整体布局入手进行感悟,还是选择小的切入点开展分析等,都要进行整理总结。课外阅读活动和课堂阅读教学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注重发掘之间的关联点,尝试引导学生整理筛选在阅读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学习之中,这样就将课内阅读指导的技巧向课外阅读进行了延伸,同时也在课外阅读的大量训练中巩固提升了阅读技巧活动。另外,我指导学生开展阅读经验的自主总结,课外阅读中遇到了一些好的文章,对其中精彩的片段进行分析或者摘录,也可以对好的文章结构框架开展提炼,鼓励学生仿写一些优美的文章,在动手写作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经常性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将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丰富的文学积累,并且将其中的写作技巧提炼出来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组织阅读拓展活动,体现阅读对语文教学的支撑

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是学生自主进行的阅读活动,纳入语文课程管理之后,应当在语文教学的流程中得到充分重视。除了在早读课以及活动课进行指导外,我还强化了阅读拓展活动的组织,将课外阅读活动对语文学习的支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我动员学生之间组建读书兴趣小组或者互助小组,人员数量不等,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寝室分布等,建立起课外读书小组。建立读书兴趣小组的优势,能够在学生课余时间形成读书集体活动,能够形成相互的监督,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从整体上保证了读书任务的落实。读书兴趣小组也能够实现阅读书籍的相互借阅,大家互通有无,提高了阅读量和阅读书籍的来源。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汇报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讲出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体会,特别是怎样在读书中汲取写作经验的,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览,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在学生中营造更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爱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自觉追求。另外,我还指导学生创办读书创作等方面的手抄小报,在班级开辟读书园地栏目等,营造出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这些拓展活动对语文教学工作产生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学生热爱读书并且从读书活动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技巧,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对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课外阅读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加自主的形式发挥着对教学的促进功能,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在教学组织中有效落实,将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阅读效率以及强化技巧指导等方面作为重要抓手,服务于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07)

[2]黄伟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J]. 教育导刊,2010(09)

篇7

在很多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同一班级学生的历史基础参差不齐,基础较弱的学生几乎对学习历史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进而导致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不断下降。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用多种阅读方法、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等方面入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好的历史阅读动机是学生对历史阅读产生的兴趣,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将历史阅读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提高自身历史阅读能力的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比如,在进行“”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在学生进行历史阅读前应用幻灯片、多媒体、图片或卡片等教学资源来营造阅读氛围。阅读后,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掌握情况,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但要注意提问方式的鲜明性、艺术性、形象性。比如,“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但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呢?请大家变换一下思维的视角,从课本材料中分析两个国家当时的综合国力。”并通过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来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来全面、客观地分析本课中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合作探讨阅读材料的欲望,还能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阅读材料,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提高历史阅读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应用多种阅读方法

阅读即从课本中提取信息,它是一个复杂的、积极的、活跃的、充满创造性、提高心智的过程,阅读可包括精读、朗读、速读、齐读及美读等方法。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恰当运用这些方法来为历史课堂教学工作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在进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运用精读、朗读、齐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见解。并提出学生进行阅读时需注意的几点要求:要按照顺序,仔细看清每一个字,对文章的句子、段落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要理解重点句子和字词的表面意思,并理解它的表达作用、情感色彩、深刻含义、在全篇中的作用;要从文章所阐述的思想与其他事物联系来仔细体会文章所描绘的背景和阐述的道理。通过阅读课本中人类各个文明之间的冲撞和交融两方面的具体实例,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能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学生逐步从感性过渡到理性认识,进而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探究精神、归纳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

篇8

在高中阶段,W习英语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高效理解英语文章。阅读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是打拓视野、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提升。高中英语课本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于学生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所需求的知识,学生必须提高阅读能力才能获取各种自身需要的知识、新闻、信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性能力和水平。《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同时,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以此来解决问题,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不然后面的目标自然都达成不了。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于阅读理解的考查极为重视,更加凸显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于应试和成长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阅读方法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就有了重要的保证。下面就重点探讨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期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一、注重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英语阅读理解一直是学生应试中老大难的问题,需要学生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来搜索重要信息,而结果却并不乐观,学生还是出现许多错误。在英语阅读中,学生应该先浏览问题,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阅读,这样在阅读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重点阅读。阅读事实上可分为泛读和精读,在具体阅读文本中可以酌情选择,对于问题中有一些需要通过对全文整体感知以此提炼答案的就需要泛读;对于问题中说明具体结合文中某一句话或者某一自然段,学生就需要精读文中的某些自然段。英语阅读文本较长,如果从头至尾读必然会浪费许多时间,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快速阅读和精读可以在平时作业中得到训练和提升,学生在训练中逐步摸索和掌握,方能在考试时灵活应变。快速阅读是主要粗略的了解文本内容,不需要学生字字落实;精读是针对文本中中心句、中心段落、重点段落的准确理解,精读是深入文本、挖掘文本中隐性的观点和内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泛读和精读,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又快又准的得出答案,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二、抓文章关键词、脉络,获取有效信息

事实上,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是规律可循的,在英语文本中有时间线索、逻辑线索和一些关键词等,发现这些规律也就是找到了阅读的捷径,就能获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注意提醒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案例指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隐藏在英语文本中的规律;另一方面,学生在平时的做题训练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多留心和注意总结。英语文本中一些关联词往往是阅读的捷径,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极为有价值的。例如,as,therefore,as a result等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或者一些表示转折关系的如but,yet等。学生在做题中要注重对阅读理解进行分析,归纳出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特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同性质的关联词的使用意味着文本内容或延伸或转折,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阅读不仅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语法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如果使用一些适当的阅读技巧也会对学生的阅读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根据上下文语境,做到有的放矢

在阅读中,不少学生在遇到又长又难的句子时往往不知所措,其实,阅读理解不必读懂每一句、每一词,阅读理解中必然会有一些生词,学生在不知道词义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阅读不下去,停在那里不断纠结。这个时候学生需要注意,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可以猜、蒙,当你不能保证认识每一个单词时,就得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猜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会因此放弃、失去信心,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学会行文猜意义,该放过的放过,以此做到有的放矢。当然,并不是说平时积累词汇不重要,而是既要扩大词汇量,又要注重行文猜义,用一点小策略足以让我们的阅读不至于太纠结。学生应该结合文本内容尝试着揣摩和判断,以此做出正确的选择,确保阅读有效地进行下去。

篇9

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要求和新高考关于阅读能力的要求,高中阶段要大力做好阅读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大致分为:课堂阅读教学和学生课外的(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课堂阅读教学包括:新教材的课堂阅读教学、课堂专项阅读技能教学和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后的课堂分享阅读及指导三个部分。

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和阅读目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课堂阅读的继续和延伸,课外阅读是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新要求需要广大英语教师更好地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如何激发和持久地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将课外阅读活动与课堂阅读活动有效地结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指导下监控和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一、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国内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广泛存在为阅读而阅读,而不是为运用而阅读。同时,在阅读技能的教学中,只重视微观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宏观阅读技能的培养,这也导致阅读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脱节。在教学中,还广泛存在教师依据自己的兴趣、习惯、熟悉程度和便利程度等,决定阅读内容、阅读活动、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等,学生无法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阅读者,而被动阅读显然是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没有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外阅读总是游离于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之外。基于这些现实问题,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校本化实施策略实验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通过“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校本化实施策略实验”课题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探索: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材料的阅读,通过符合学生不断变化的真实阅读兴趣、真实阅读目的等教育因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动力,减轻学生的阅读焦虑,并通过真实语境、真实语用功能和真实语义的阅读输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为真实语用目的而阅读真实英语篇章,提高真实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加强课堂专项阅读技能教学和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后的课堂分享阅读的指导。尝试解决上文提到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实现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步骤

(一)激发和持久地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从两个方面着手:(1)做好指定用书《阅读空间・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的推荐和推广工作。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宗旨,教师可采取“试推荐一个故事,试观看一部电影”的方法让学生走近阅读。待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回应后,集体订书,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阅读计划,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参加到阅读的活动中来。后期教师还可使用参考用书《高中英语学习评价手册(阅读)》,系统地培养学生参加高考所必备的所有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2)单一的阅读形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强的压迫感,严重地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设计形式多样化的有关阅读活动,包括:摘抄和朗诵最喜欢的名句和段落,故事情节表演,故事接龙比赛,新词汇摘抄与记忆,观看原著配套电影。这些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并且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灵活多变的阅读活动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很高,这些效率和效果不同程度地在课堂学习活动和考评活动中表现出来。

一个实验总有我们研究所期待的效果,而观察效果的一个普遍方法就是比较法。因此,在活动开展前,教师们要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和前测试卷。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英语学习中的长处与缺漏,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的学习动机,以便课题实验有效展开。另一方面,教师保存学生的前测成绩,作为对学生实验前阅读水平的了解和记录,以便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跟踪与比较。

(二)课外阅读与课堂活动结合。教师对已有阅读材料――课本,《阅读空间・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高中英语学习评价手册(阅读)》分析及处理如下: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延伸,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热情高涨时,教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将课外阅读活动与课堂阅读活动有效地结合。教师要着手研究课本阅读材料与课外阅读材料的各自优势与缺陷并探讨: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是否可预期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效果。于课本阅读材料而言,阅读教学的优势是:阅读材料涵盖了《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词汇,它是常规教学的主体,可分配到更多的学习时间。但缺陷是:新词汇大量集中出现,致使学生学习压力加重,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再看课外阅读材料,它的长处在于词汇的相对浅显且同等篇幅的材料生词偏少。其语言生动幽默,易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无压迫感。但它潜在的危险是:学生只顾沉迷于欣赏,未思考也无法达到扩充词汇量及提高阅读水平的效果。在权衡利弊之后,我们采取一些措施来对不同材料进行整合,以得到扬长避短的效果。首先是对高中课本阅读材料的处理:1.着重阅读前的导入,设计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和探讨的欲望。2.阅读前,熟悉一部分新词汇,扫除学生阅读障碍,减少阅读中的生词压力。3.把语法学习和阅读理解剥离开,避免阅读教学中急于词义、语法、理解一把抓的做法,尽量让学生从理解到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然后是对课外阅读材料的处理:1.布置课后阅读《阅读空间・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4级)》中一个故事,学生只需回答几个简单浅显的问答题,通过真实语境、真实语用功能和真实语义的阅读输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为真实语用目的而阅读真实英语篇章,尽量使学生体验阅读理解的成就感。2.阅读后利用课堂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指导从学生兴趣和技能点拨两方面下手。可以先让学生挑选美词、美句吟诵,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关注新词汇,鼓励学生猜测生词词义。鼓励学生摘抄新词汇或欣赏的美句,试图通过学生的兴趣积累词汇量或形成语感。再精心设计为数不多的几个深层理解题挑战学生,适时点拨阅读策略和技能。3.探索专项文学故事阅读和教材教学相结合。实验读物《阅读空间・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中能够复习和巩固大量的学生学习过的基础词汇、语法、句型等等,这些词汇、语法是以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表现出来的。因此,学生是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来复习和巩固的,是潜移默化的积累语言运用能力乃至测试所考查的语言项目。上述这些语言复习和巩固乃至大量的语言运用拓展,教师可以将故事中的很多内容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专项文学故事阅读和教材阅读教学互动。4.另设计一些课后练习,恰当复习语法,训练写作文。

篇10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差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是指词汇和语法方面。词汇量是阅读的关键。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由于有大量的生词不理解,读起来是云里雾里,不知道在讲什么。很多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词汇量不足,因此不敢阅读。事实上观念应该转换一下:就是因为单词的储备量小,才要通过读文章来扩大单词量。阅读是扩大单词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当单词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部分学生发现单词都认识了,但是依然不理解句子的意思,这就是语法方面出问题了,薄弱的语法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又一重要因素。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而语法则是词汇构成语言的规则。有的句子比较复杂,有的句子中有一些固定搭配或习语,对于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掌握的较差的同学,阅读时就会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了,而是要靠多接触文字现象,也就是多在大脑里储存英语语言材料才能逐步结合语法增进理解。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欠缺

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很难对所读材料有真正全面的理解。尤其是对俚语的认识、应用和理解的不足、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的不了解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一个人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对文章的内容的内涵理解就会越深刻。因此。我们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内容也传授给学生。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克服母语的干扰,消除文化障碍,进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技巧缺乏

阅读顺序。在进行阅读时,是先看题目还是先读文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的学生先看题目,52%的学生先看文章,13%的学生无所谓。多数学生都是拿到文章就读,读完后再看题目,往往会忘掉信息,导致多次回读,从而浪费时间;如果先看题目,带着问题去阅读,就会有利于提取有效的阅读信息,排除干扰项,提高阅读效果。

遇到生词时的处理方式。部分学生比较依靠他人或字典,而不是联系文中意思进行猜测,这种依赖性会让学生的猜测理解能力下降,这在考试中会更加明显。他们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注意力只放在孤立的单词理解上,结果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不能从语篇的角度来理解文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理解根本没办法提高。

篇11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尚且不够成熟,其在不断接触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会影响其后期的发展。因此,如何对该时期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育研究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误区分析

1.将语文课外阅读理解成了随便看“闲”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教师鼓励学生看课外书,但是却不对书籍的种类进行有效的引导,常常将看课外阅读书理解成看“闲”书,他们认为这种看“闲”书会严重浪费学生的时间。相比较看“闲”书,他们更希望学生能够在每时每刻背诵和听写的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误区主要是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2.限制课外阅读,认为其应该辅助考试

很多教师和家长虽然能够认识到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但是他们却将课外阅读错误地理解成是一种辅助教学、辅助考试的途径,其将语文课外阅读神圣化、功利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带着一种功利的目的去读书,阻碍了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有效培养,有损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

3.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存在约束、不够人性化的问题

很多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会在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方面布置作业,并且还要求学生对相关词语进行摘抄和背诵,还要对其作业成果给予批阅和检查,逐渐增强了语文课外阅读的任务功能,但却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时间一长,学生会逐渐将这种课外阅读理解成作业,阅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不阅读的动力也逐渐消磨殆尽。

4.将作文书作为最优的阅读材料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写作的初级阶段,其在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架构能力方面不够成熟,因此,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在这个时期,课外阅读的材料应该以作文书为主,并且要求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背诵相应的段落,摘抄其中较好的诗词语句,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在看书时反而更为敷衍了事,这无疑又成为阅读的一大误区。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

1.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阅读引导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要想对其进行有效和正确的指导,就要尊重个体差异,能够划分好层次、目标和要求。例如,教师可以将阅读目标分为三种等级,第一级就是要在识字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能够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明确其中的道理;第二级就是有相对丰富的语言积累,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第三级就是针对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其进行合理的帮助,这样才能使短文阅读有效进行。

2.要在引导的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入其中

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地挖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这种感染和熏陶中挖掘出阅读的兴趣,进而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推荐书籍时,种类和形式不要单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高效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西游记》《宝莲灯》等相关深受学生喜欢的资源吸引学生对相关视频内容的观看,然后当学生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后,带领他们去阅读文本,这样能够有效减少阅读的阻力,并且能够保持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

篇12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话形象阐明,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可谓终身受益。英语新课标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知识和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英语阅读非常重要。但是,英语阅读在学生中往往引不起足够重视,多数学生阅读不能持续,经常半途而废,以致收效甚微。因此作为英语老师的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课余良好阅读习惯,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讨论,以期能使读者获取少许启发。

1. 改善和重视课堂阅读教学

1.1积极主动参加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传统英语教学中,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枯燥乏味,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且具备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学好的一门学科。通过开展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提高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一些趣味性强、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和日常生活的英文读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能克服阅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逐渐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进而养成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1.2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消除阅读障碍,提高学生知识面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阅读文章就会受到极大限制,无法体会到文章的主旨意思,进而影响对阅读理解和兴趣。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生活习俗、道德规范、传统节日等文化背景及与中国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这样能帮助学生提高知识面,增加阅读的流畅性和愉悦性,准确把握文章大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阅读时的理解障碍,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1.3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帮助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初中英语教学的成败。初中英语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后增设了阅读课,设计了各种形式的阅读练习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突出实际功能。在这方面,教师首先要强化学生词汇的巩固力度,把握好词汇关,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词汇外,还应对现有词汇进行扩充,让学生理解和灵活应用,提高词汇量。其次,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要从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给学生足够的而时间,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2. 加强教师指导作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意识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外相结合,通过课内精读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完成文章,巩固词汇,锻炼阅读能力;通过课外泛读,使学生对所学的词汇和语言基础知识进一步熟悉和加深认识,培养阅读习惯。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谈谈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2.1建立课外阅读小组,营造英语阅读氛围

教师要督促和帮助学生成立课外阅读小组,使课外阅读材料能够共享,积极营造一个好的英语阅读氛围,并鼓励学生多多交流一些在阅读中心得体会,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另外,教师可以每周固定一定的时间,成立英语角,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课外阅读应以引导和鼓励为主,且不可一味强制施压或者放任自流,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应该让学生从最初的督促到自觉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完善奖惩机制

英语课外阅读往往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所以在刚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部分学生往往会不主动或者敷衍了事,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和尝试各种方法激励他们,尤其在初期阶段,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所定指标和要求,并引进评价机制,增强竞争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实现被动消极阅读到主动快乐阅读。

3. 结束语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非在一朝一夕,其成果也非立竿见影,所以教师要坚持督促和指导,积极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交流,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去学习,久而久之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一种习惯,最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

篇13

在中考试卷中,阅读理解的比值很大,这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材料较多,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随着教材的不断改进,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用最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英语教师如何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英语,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学好英语阅读知识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从controller (控制者)的角色向 conductor( 引导者)的角色转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没有精神压力的氛围中,只有这样,学生对学习英语才会有兴趣,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积极性才更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才会增强。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要经常进行口语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之间围绕课本的阅读内容进行互相提问,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少学生不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也缺少对学生必要的指导,以至不少学生养成了不好的阅读习惯。如:不能默读,都是出声阅读;阅读时总是在内心里自言自语,清晰地发出并听着每个字音;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阅读时头总是左右摇摆;遇到生词就立即去查字典等等。这些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路,降低阅读速度,阅读效率低下。

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可提高阅读的效率。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明具体的阅读要求。如:(1)默读,默读和朗读相对立,指在心中读、不动唇、不发声音,速度要比出声阅读快,是一种较深刻的阅读方法。(2)遇到生词时,不要马上就去查字典。阅读材料中出现生词是很正常的,要让学生不要害怕、也不要立即就查找工具书。可让学生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合理推测该单词的意思,有些单词则可大胆放过。(3)按意群阅读。很多学生喜欢逐词阅读,花费的时间很长,也影响对句子正确内容的理解。可以按意群将句子中的词按组分开,逐组阅读,就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对内容的理解也更加准确。如:the mother was selling fruit at one the long bar and her daughter was selling drinks at the other end. 这句话中计有22个单词,如果按单词阅读,这一句需要读22次。如果按意群就分为四组,逐组阅读,四次就可完成。The mother was selling fruit/at one end of the long bar/ and her daughter was selling drinks/ at the other end.

三、实施阅读材料的延伸,巩固阅读教学效果

英语课外阅读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重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延伸,可以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加以充实、巩固。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课后也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选择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课外阅读材料。不要总是追求那种“T”、“F”等选项,可以借用其他的方式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如:在阅读叙述性的文章时,可向学生大致介绍故事的背景、主题、情节、、结局等,便于学生理解;在阅读说明文或科普性文章时,可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关键词,如:first, next, then, for example, thus, therefore, in short, in brief, 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文章中各个部分间的关系。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实现的,它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甚至还有可能反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理性对待,切不可急于求成。只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适当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对学生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进行合理的指导,那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