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40: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体系化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近些年,以行动为导向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颇受各类职业院校重视;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行动,各院校也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完善信息化技术,这为我校室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平台。
一、现有课程体系分析
(一)专业教师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认识
专业教师是教学一线的“排头兵”,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具有深刻的理解。本次在对教师的调研中,重点探讨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实施等关注点(这些是决定课程体系设置关键因素)。从调研的数据中可以反映,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课程体系设置目标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室内专业能力的培养,占比为40%;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占比为30%;其中R的芰Φ呐嘌包括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需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课程设置计划,使在校生能胜任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于训练专业技术的同时,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其能基本掌握沟通技巧、协调技巧、管理技巧等,为其职业渠道拓宽奠定扎实基础。
(二)在校学生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认识
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是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初衷与目的,因此对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开展调研能更加深层次的反映出课程体系是否科学与合理,以及学生对课程体系的信心。本次调研选择课程设置内容、针对性与实践性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校生认为现有课程体系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内容利用率不高,占比为30%;其次理论课程过多,内容杂乱,人数占比为25%;再次专业操作课程深化较少、针对性不强,分别占比为27%与18%;室内学生认为现有课程体系最应该改进的问题为专业技能与学习能力两个方面,分别占比为35%与28%;其次为社交与协作能力,分别占比为20%与13%。因此,可以看出室内学生对室内课程设置意见主要集中在课程实践性与针对性等问题,最愿意获得能力为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与社交能力等。
(三)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企业是人才培养最终输送地,其对人才的需求是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方向。本次对株洲装饰企业进行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这两方面调研,结果显示企业急需人才为网络客服与家装顾问,分别得分为85与80分;其次是设计师助理与室内设计师,分别得分为60与40分。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网络、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快速普及,企业对互联网的运用大幅度增加,对于网络客服等互联网人才需求迅速增长;同时也可以看出企业注重是员工专业技能与沟通能力,分别得分为95与90分;其次是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虽然这两项得分相对低于专业技能,但也均超过75分。即说明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装饰企业对员工岗位能力要求更高,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一)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1.目标
中职室内设计专业主要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接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结合家装设计、软装设计等行业应用,拥有“互联网+”环境下的综合职业素养,在设计、服务、管理和生产一线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其职业导向是家装顾问、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等。
2.核心标准引领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对学生自身能力进行分析,与企业专家沟通交流,制定出集理论、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室内设计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包括4个层次:室内设计专业特色知识结构、学生个人基本素质、室内设计核心能力、室内设计拓展能力。人才培养要以这4个标准为核心,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课程设置中,根据需培养5种工作岗位(家装顾问、室内绘图员、室内设计师、室内软装设计师、室内家具设计师)人才,设置不同的课程平台,多样课程内容,制定合理的课程方案,帮助学生提升标准能力,在这过程中(可依据学生特点)始终以1种岗位能力为培养主线。其次,在课程进程上,将其分为设计基础课程、单项核心课程、设计综合课程、毕业设计及职业资格训练课程,依据各阶段的特点,由易到难,理论联系实践,将教、学、做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其中设计基础课程用1个学期学习,单项核心课程用1.5个学期学习,设计综合课程用1个学期学习,毕业设计及考证训练课程用1个学期学习。前5个学期要依托校内课堂、校内外实训基地、仿真虚拟实践平台,最后一个学期则进行毕业设计、考取室内设计资格证书。
(二)室内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
根据室内设计专业(5种)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依托真实项目为驱动,系统化有弹性综合教学实践模式,构建专业基础实践一单项核心实践一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支架,重构室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图:
一级项目由室内岗位综合设计和毕业综合设计项目构成,包括室内设计师综合实战项目、软装设计师综合实战项目、家具设计综合实战项目、家装顾问综合实战项目等,要将一级项目内容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体系化的设计实践。二级项目为综合项目的单项设计,主要包括室内居住空间项目、室内公共空间项目、室内操作实战项目、室内材料/施工项目等,需遵循室内设计典型工作过程,将整个课程体系有序串联起来。三级项目基于二级项目每个阶段所需的理论、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行整理、归纳与分类,设置相关课程,最终以课堂形式呈现出来。主要包括室内PS、3D、CAD、室内制图、室内风格、装饰画绘制等。
这种组织形式有如下特点:1)该课程体系以岗位为特点,以项目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主动性与适应性,做到真正学以致用。2)在课程项目实施中多半以团队合作形式来完成,通过做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在合作中得到沟通锻炼。3)把项目、知识、技能融入课程体系中,促进职业能力提升,实现专业知识与设计项目和个人能力融合,让学生由生手向熟手一能手型转变。
(三)信息化教学实践平台创新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评价
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的是教师演示(讲解)、学生(上机)操作或绘制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课程方式显露出局限性:一方面教师在同时间内面对多组学生演示,由于学生层次与经验不足,暴露出问题各式各样,教师解答工作量不断加大,往往导致课时周期拉长,教学效率不高。第二是人的记忆与思维需要有反复的过程。由于教师现场演示与设备运用受到时间的限制,学生掌握复杂操作内容不易,较难突破问题节点,容易出现技能问题大量堆砌、思维混乱局面,从而丧失对课程学习欲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室内实践学业平台,从而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信息化平台创建益处在于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根据自身问题,任意完成实训任务,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改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关系,适应“互联网+”室内装修岗位(网络客服)发展。它还可以满足混合学习、慕n学习和翻转课堂等“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需求,不断充实课程体系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实践平台的学习与评估模块,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课程体系动态评价体系。它可以客观分析学生在线学习数据,归纳出学生常出现技能点问题,帮助教师调整课堂重难点,完善多元评价(组内评价、组组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教师也可以更客观找出课程体系设计问题,进行合理调整。学生在完成实践学习平台任务后,还可以从往届与应届学生数据库中获取企业更需要技能点来强化学习。并辅以企业实践数据库,让学生分析其适合企业岗位,教师也可根据数据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使整个课程体系形成良性反馈系统。
三、课程体系实施措施
(一)组建多元化教师团队
基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下的教师团队需要校内公共课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与定期聘请企业室内设计师共同组成。校内公共课教师主要从事学生职业素养、个人综合能力、信息化综合能力培养。校内专业教师主要负责专项设计与综合设计训练工作,每年定期需下企业实践。企业设计师主要担任专项与综合设计部分授课,让他们把先进设计理论与企业文化传播给学生。教师团队多元化有利于校内教师成长,迅速提升专业技能,理论联系实践课程体系贯彻始终。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教学资源与平台
自主开发专业与综合设计项目一体化教材,同时建立微课教学与虚拟仿真资源库。使教学从“单一”传授向“互联网+”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传递转变。同时需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教学实践平台,扩大课程资源交互空间,保证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充分实施。
(三)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加强工作室实效性
新疆智能建筑起步较晚,专门从事智能建筑工程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管理人员匮乏。从业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造成施工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系统一旦发生技术故障也难以排除,从而使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目前,新疆智能建筑人才稀缺现象相当突出。
(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通过与行业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分析,在确立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明确岗位工作任务、核心能力,提炼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如下:一是具有正确识读和应用专业CAD软件绘制工程施工图的能力;二是具有初步设计中小型建筑工程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电气消防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能力;三是能够编制智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资料的能力;四是具有设计、安装、调试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能力;五是具有编制智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能力;六是具备对各子系统组态、编程、系统集成的能力;七是具有对智能建筑设备运行管理及维护。
(三)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特点和能力要求,构建了“工学结合、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职业基础为平台,以建筑供配电及照明、安防与消防、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四大核心系统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重心,突出实践教学和岗位技能训练,形成工程管理及设备运行管理综合知识,达到知识、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不断递进,通过顶岗实习,获取职业岗位初步工作经验,从而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就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进一步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其转化为行动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基于施工过程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相吻合。该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突出职业岗位(群)的综合能力,围绕培养目标,以工作任务驱动、理论和实践对应,结合职业成长规律,根据各阶段的能力和要求不同,获取相应的职业岗位资格。该体系由3大教学平台组成。一是职业基础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形成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操作能力。二是职业技能平台:通过做、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消防与安防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四大核心系统安装操作技能,以及岗位技能训练项目融入课程,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训练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安装调试等知识和技能,形成职业基本素质。三是岗位管理平台:通过对学生进行施工组织管理、设备运行管理知识和综合能力训练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施工组织管理、工程成本控制、建筑设备运行管理等知识和能力,形成职业综合素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实际工程实习,从事各项生产活动,获取职业岗位初步的工作经验,达到职业岗位工作要求的能力和素质目标,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校企合作、双边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采取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探索了基于施工过程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双边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的特点和技能要求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和项目,构建了“三平台、三阶段,技能递进”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以基本技能实训为职业基础平台,以建筑设备监控、综合布线、安防、电气消防四大系统为核心进行职业专项技能实训和课程设计,以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预算编制、毕业设计等培养职业综合实践技能,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三个阶段,获取职业岗位初步工作经验,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保障
(一)师资团队。
通过引进、培养、聘请等多种途径,建立了数量合理、结构优化、教学质量一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专兼职教师12人,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5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多名教师具有机电建造师执业资格证、技师职业资格证等,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队伍,充分保障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二)校内实训基地。
近年来,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更新实训、实验设备,加大设备投入力度,逐步建成了为本专业教学服务的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实训室,专业软件实训室等实训场所,改善了教学条件,使学生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校内实训的70%以上。2013年9月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被批准建立了全疆第一家且目前唯一一家智能楼宇管理师考试鉴定站,鉴定站的建立不仅能满足本专业的实习、实训考核要求,而且还能够满足疆内智能楼宇职业资格考试等教学要求。
(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疆内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聘请企业专家指导专业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完善校企共建共管机制和组织机构,注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满足了智能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设备安装与调试,教学参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要求,逐步形成职业综合能力,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
(四)专业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实施体系。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在专业指导委员会及行业企业专家的共同论证下,建立了结构合理、运转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并对教学各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建立了校企共建监控机制,对专业建设过程、课程建设过程、教学质量运行实施监控,制定了《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管理制度》、《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等管理文件,有效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63-02
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运行水平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核心能力,按照“校企合一,双向互动”的指导思想,真正做到“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适合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依托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培养IT行业第一线、综合应用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共建”的“332”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一,双向互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生产实训零距离”为原则,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目标,结合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积极预测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调研、企业参与、校企共建,探索出“校内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校外实习实训与专业教学”“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的“332”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按时间和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学生主要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达到计算机熟练操作工的水平;第二个层次主要进行办公软件应用的训练,要求达到微软办公软件应用专家水平;第三个层次安排在第一学年结束前至暑假结束,通过学生进单位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应用的实战水平。第二学年,按内容分为3个板块,主要进行数据库知识、桌面应用开发、Android应用和手机游戏开发及B/S架构程序构建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用项目化课程的方式将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组合,训练学生的编码技能及对软件工程过程的了解。同时,在第二学年结束到暑假结束这段时间内,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编码能力,达到熟练掌握常用算法和程序结构,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第三学年,按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室、仿真实验室进行全过程的软件开发训练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对软件工程全过程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编码熟练程度,缩小学校与企业的就业“距离”。每个阶段要求学生直接进入对口企业或部门进行毕业前工作实习,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直接对接。培养熟练计算机操作、高级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基于数据库的桌面应用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和手机游戏开发及Web应用编码等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面向软件生产(外包)企业或企事业单位的软件设计部门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打造适合IT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本专业所对应的IT岗位需求,同时结合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以项目任务和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职场典型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同时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计算机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通过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无锡NIIT软件外包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尚学堂集团、北京传智博客、北京创优翼有限公司、漯河联想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校外实训基地,巩固项目导向模块化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特色,经过3年建设,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特色专业。
该专业核心课程将由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开发,教师通过到合作企业轮流实践,以了解IT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分析IT企业具体岗位业务流程,并与企业技术人员研讨,从而确定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驱动的课程整体设计目标,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通过3年努力,逐步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海量数据处理》《C/S结构项目开发》《Android手机游戏开发》等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最终形成完整的、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3 依托IT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对接IT行业工作过程的“332”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托IT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形式,实现校企对接。专业课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无锡NIIT软件外包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尚学堂集团、北京传智博客、北京创UE有限公司、漯河联想有限公司等为平台实施“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方法与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围绕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和岗位所需核心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通过3年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供学生进行专项实训,提供技术服务,鼓励学生学习期间进行创业,并以自主创业来带动就业,真正达到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工作的实践性教学目的。
4 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化质量评价体系
重视教学过程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目导向模块化教学质量标准,对项目的选择、项目任务和教学内容的确定等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注重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根据岗位工作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质量标准的滚动修改,完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系统化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淑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一、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一体化课程的微课程大纲设计
1.微课程知识点的系统性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一体化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习项目包括电控发动机燃油系统元件检修、电控发动机进气系统元件检修、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元件检修、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元件检修等。知识点的选择一定要覆盖某系统的重点,通过一系列知识点的微视频学习可以理解掌握该系统。
2.微课程知识点的重要性
该知识点一定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学习难点,具体表现为以下3种类型。
(1)难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深奥,教师对学生知识结构及学习能力把握不准确,讲解的内容深度难以掌控。造成学生虽有动手能力,但是理论基础太差,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难演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现场实物演示。但是有些实物由于自身结构或安装位置等原因,现场演示有难度。
(3)难匹配。教材与一体化学习任务不能匹配,通过微视频把该知识点的精髓加以提炼规范,为任课教师提供指导标准。
3.微课程知识点的代表性
该知识点是某一类传感器或执行器的代表,通过把该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在学习其他类似知识点时可以借助该视频。比如汽车有很多温度类型传感器,教师就选择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修制作成微视频作为代表。
4.微课程知识点的先进性
由于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点的选择一定是当前的主流技术,至少3年内不会被淘汰,因为汽车整车的升级换代一般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
5.微课程知识点的可开发性
该知识点在视频拍摄中难度适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资源。如果视频拍摄难度过大,会造成成本过高或给工作带来很大的挫折感,不利于微视频的系列开发。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一体化课程的微课程知识点选择如下:
丰田花冠电动汽油泵检修、油泵控制电路检修、喷油器检修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修、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检修、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检修、电子节气门检修、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检修、丰田可变进气正时系统检修、别克凯越怠速步进电机检修、电磁式曲轴位置传感器检修、霍尔式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修、压电式爆震传感器检修、丰田花冠“1缸失火故障”检修、别克凯越高压火弱故障检修、废气再循环检修、氧传感器检修、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检修、燃油计量单元故障检修。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一体化课程的微视频设计过程
1.微视频知识点的内容选取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一体化课程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大致分为“传感器、执行器的检修”或“具体故障的排除”2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检修”类型的微视频内容设计为传感器或执行器的认识、工作原理、检修步骤与方法,对应教学目标的3个层次;“具体故障的排除”类型微视频内容设计为故障的原因分析、故障的检修步骤与方法。微视频时间控制在8~10分钟。
2.微视频的制作过程设计
(1)工作情境描述环节。故障案例引入与企业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教师通过抽取任务背景及问题,对关键信息进行处理,设置任务。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具体表现形式有通过网络下载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真实案例视频或利用学校设备拍摄真人视频或通过PPT的方式进行语言描述。
(2)认识传感器或执行器环节。通过清晰的图片展示,配以简洁文字说明。
(3)工作原理讲解环节。首先通过动画演示,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演示理解工作原理,可能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一定完全理解,所以在动画演示完毕,需要再通过ppt对动画内容进行言简意赅的总结归纳,加强学生的理解。
0 引言
所谓金融信息化,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金融领域内广泛应用智能创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实务物理性空间的金融活动构架,变革为虚拟信息性空间构架,通过金融电子化技术系统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信息服务的创新过程。金融信息化是交叉的学科,使计算机领域和金融领域相结合,培养现代金融领域的实用、复合、技术性的信息化精英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还要对金融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储备。因此,设计金融信息化专业的课程将是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将是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基于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探讨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和实践能力较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这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综合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因此,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和方法应有别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的构建方法和过程。首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的课程体系、途径和方法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区别比较明显。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为目的,学生有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职业性。而职业教育和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无视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和学生的文化基础,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紧密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础需求相结合,确定岗位技能的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的预期成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最后制定学习成果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这使得课程既能够紧密与实际相结合,又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理想的过程和方法。
其次,在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上,一方面需要掌握企业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情况,两者相结合,确定学生的能力、态度、知识和理念等方面的需求,以此向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的预期成果,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 以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招聘网站中职业岗位描述分析和职业能力描述分析和专业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状况的调查,掌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职业基础能力目前状况,最后将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教育规律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和课程教学的预期学习成果,最后形成以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
3 以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3.1 企业调研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为深度的专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构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除了需要对企业人才专业和技能进行充分调研外,还需要对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并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和对比。因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包括行业背景调研、行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企业调研、行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调研等。其次进行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基础知识调研、学习能力的调研、学习兴趣调研、专业基本知识要求调研、职业基础技能要求调研、职业经历要求调研。通过两个方面的调研,可以较为确定的分析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雏形,进而为课程体系构建服务。
3.2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3.3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频次表和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专业知识、相关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和态度三方面的学习要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4 创建成果为本金融信息化专业知识技能矩阵
金融信息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兼备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现代数理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与维护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银行核心业务处理过程、银行产品的运作流程,清楚掌握金融信息化维护管理流程,熟悉软件开发周期和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金融应用软件开发商、金融信息系统提供商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IT部门从事金融信息化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方面的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根据金融信息化专业特点将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置的思路为:根据金融信息化相关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技能目标;将技能目标,转换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列出可考核的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根据学习成果设计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内容,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经考核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使目标课程与实施教学过程形成了良性的闭环。
5 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21-02
一、《数学文化》课程溯源
在国内高校数学文化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数学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下半叶,其背景是“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目前,数学文化作为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数学教育者的重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学文化类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产物,它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也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教育部领导及以杨叔子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倡议在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中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我国高校开设“数学文化”课,最早是1999年左右黄力民老师在湘潭工学院开设的,但不久因为黄老师的工作调动而终止了。之后是2001年2月南开大学开设了“数学文化”课,其它院校也陆续有类似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内容新颖,富有启发性,形式生动活泼,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受学生的欢迎。正因为如此,数学文化类课程在许多高校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关注数学文化的传播,数学文化刊物出现了。这些均为数学文化课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时间的进行,《数学文化》课程在大学教学体系中必将越来越重要。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我们提出《数学文化课程的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力图规范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和教学方法。这样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让学生学会了“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既培养创新意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由于《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因此目标定位于系统地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体系,为以后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的确立,教学课件的制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学资料库。建立完善丰富的教学模式和考评模式。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三个,一是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二是在《数学文化》课程体系实践过程中会面对不同层次的文理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程体系中应如何体现差别。特别是高校实施的大学数学分层教学使得这种矛盾益发突出,所以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要求课程体系具有适用面宽的特点,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必须通俗易懂。三是要求授课教师对数学文化的内涵与作用要真正理解把握,并逐步建立起对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动力定型。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这需要授课教师的长期努力。
为更好的把握好研究方向,教师应该及时的书写详细的研究报告,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多做教学反馈。尽快准备好详尽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包括课件、大纲,教学资料库等。授课教师要在广泛调研、多方面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效果上能以较为浅显的数学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并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让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课程中讲授的数学思想的精髓。使学生能真正提高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其终身受益。
三、构建《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
事实上,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数学文化》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国内的数学文化教学大多采用讲座的方式,授课教师只讲自己擅长的部分内容,授课体系缺乏连续性,缺乏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系统介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研究方法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系统性。理论上采用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为主线来系统的构建《数学文化》课程教学体系,并通过以下途径丰富理论水平: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调研国内外同行的教学实践。在广泛学习和比较的基础上书写详细的研究报告,精心编写教学大纲,授课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并撰写和发表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
教师在实践上要注意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来完善课程体系。如在教学中强调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方法。授课中注意以数学思想和方法为主线,从五个方面丰富数学文化课的内容,包括数学问题、数学典故、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上台演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查阅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板书教学、教具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争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程同时进行读书报告和半开卷期末考试两种考核,充分发挥考评的区分功能和激励功能。这样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动态促进,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技能,最终达到健全教学体系的目的。
四、结论
鉴于国内的《数学文化》教学大多采用讲座式,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缺乏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系统介绍。因此,《数学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要定位于系统地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体系,为今后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和服务,所以教学特色着眼于系统性、连续性。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教学实践和构建课程体系的主线。授课教师在授课内容上需以数学的思想、精神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为为宗旨。在授课实践时注意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同时恰当地灌输人文精神,就一定可以构建起适合每个授课教师的教学体系。完善的《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的建立既规范和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让学生学会了“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既培养创新意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庚.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报告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2.
\[2\]张顺燕.数学的美与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
\[4\]陈文胜.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教学\[M\].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3):36.
\[5\]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性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3,(6).
\[6\]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7\]丁石孙,张福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8\]\[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9\]\[美\]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0\]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5—0090—03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兴起的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提升学生自身对于受教育活动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主动性。与此同时,社会自身正在经历着信息化浪潮的洗礼,信息化成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在这两方面大背景的交叉影响下,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大学体育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现实发展,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改造。本文以大学体育课程为切入点,就自身工作实践经验,谈谈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并据此进行相关实验,以期能够为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略尽绵力。
1 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的概念中所包含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具体到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就是体育课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系统。
1.1 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在硬件方面,国内普遍的做法是通过购置计算机,建设机房来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力公自动化。这固然是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仅仅止步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从深层原因上来看,上述情况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另外从信息化的考察内容来看,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利用也不充分。笔者认为,建立高效的体育课程信息化应当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广泛地在各个信息化平台上充分交流信息资源。具体做法是:建立场馆与计算机平台的有效互联,对学生个体信息进行硬件识别和管理。比如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通过门禁系统与校园卡或指纹识别系统的硬件关联,对学生的迟到早退情况进行高效快速地管理,并及时反馈到教师的固定或移动数字平台上,这就为体育课程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在软件方面,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数字软件。如上所述,体育教师的固定或移动式数字终端上应当具有相应的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软件,学生也应当拥有对于课程信息进行了解和选择的相关软件,比如采用核心Java平台或者Java2平台的标准版的J2EE语言进行编译的windows系统管理软件或android系统的app应用软件。采用此种语言进行编译的好处是语言编译的便捷性,数据处理的灵活性以及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这三个方面。另外在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课件以及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摆脱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桎梏,从而充分地应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主”的核心思想,发挥体育教学部门和体育教师的平台作用。
1.2 信息咨询
独木不成林,单脚难行路。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须配备高效的信息咨询系统。在上述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体育课程信息化的信息公开机制和信息应用平台也应当随之建立起来。目前的普遍多是建立学校体育部的相关网站,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信息的单向披露。此类做法略显简单,而且在实际效率上也略显低下。信息化不应当只是将旧有的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仅仅更换输入输出和储存途径,而是应当在理念上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交汇进行革新。具体做法是:首先在体育课程的网站的上,应当秉持公开和安全并重的思想。一方面学生通过个人学号和密码都可以访问到网站的全部公开信息,从而对体育课程进行了解和选择;另一方面,非学生的访问者无法进入到具体课程选择的页面当中,只能够了解某些信息。其次基于建构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育课程信息的披露不应当局限于体育部自身网站上,而是应当针对学生所属年龄段的特点和爱好,在某些公共社交平台如新浪微博、人人网上注册体育部门的账号,通过相互关注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真正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使学生可以在教育部门搭建的平台上对信息进行主动了解和自主学习。
总之,体育课程信息化的建设应当是在深刻理解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和信息化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交流信息资源、开拓多种平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惟其如此,才能在社会转型进程中,真正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开展人性化的体育教育。
2 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实验
2.1 实验目的
此次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信息化体系对于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水平的提升作用,以及体育课程信息化对于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培养运动习惯、参与运动的主动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2 实验对象
在东北石油大学2010级大学生中,我们随即抽取经济管理学院和石油工程学院两个学院,并从两个学院随机各抽取了三个班级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其中试验的对象经济管理学院共87人,石油工程学院共92人。
2.3 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的方法是对比实验法和调查问卷法。通过对两组实验学生分别实施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个学期之后,对比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测验的达标程度的变化,并详细制定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分别就课程安排,课程教学,个人能力培养以及对于课程的兴趣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达到93.8%。
2.4 实验过程
实验的第一步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样本有效性的确定。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将经济管理学院的87名学生列为实验组,将石油工程学院的92名学生列为对照组。并据对其开学初期的体质测试达标率和上学期的体育成绩合格率进行了统计和存档。具体情况见表1。
经核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无较明显差异,可以认定样本有效,经过一学期的不同模式的教学之后,再次对两组学生的期末体质测试结果和本学期体育成绩合格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对比来看,实验组的体育成绩合格率和体质测试达标率都高于对照组大约30个百分点,差异十分明显。这表明,本次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实验,确实是以人为本,相对于传统的简单知识教育、单纯技术教育和刻板体制教育而言,有革命性的突破。实验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信息化的体育课程教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人数大大增加。
2.5 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实验的结果证实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在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上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学生对于通过信息化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传统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以集中教授,直观演示等方式进行的,并且体育课程的安排也是不够科学的,随意性较大,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去。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信息了解,仅仅是通过阅读教材和模仿教师演示动作而实现的,而对于实际课程与课本的差异不甚了解。经过实验之后,体育课程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传授,是经由体育部门及时更新和体育教师针对实际课程安排而具体公布的,这就使得学生在知行方面达到了统一,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来,并实时地掌握体育课程信息的变化,真正实现了教育为人的目的。
其次,实验结果还表明了体育课程信息化是适应和符合社会转型发展的,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本次体育课程信息化实验,本学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体育教师对于本专业课程研究的深入程度和积极性也有明显进步。通过信息化建设,体育教师可以更便捷快速地掌握课程中的动态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既形成了轻松的教学气氛,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对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构建符合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体现系统性、高起点、立意新、整体性的特点,遵循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规律,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应遵循四个原则。
1.强化基础原则。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时展对个体知识更新和深化的需要。因此,文化产业管理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强化三个层面的基础:首先是支架性基础课程,如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等;其次是管理学的基本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等;再次是文化素质型基础课程,如人文、艺术、社会、法律等方面的课程。
2.创新原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未来的社会需求应具有预测功能,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所设置的课程要能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管理创新人才的要求。减少传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性,引入项目教学、课题教学,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增设自由研究性课程,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程编制、实施与评价方面的巨大作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符合中国文化国情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
3.市场导向原则。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课程设计、内容选取等方面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适应实际的要求。市场导向原则要求高校应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确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4.特色化原则。特色化原则是指高校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确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色,设计主要课程内容和选取教学方法等。首先课程设置要有弹性,要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便于学生在课程体系范围内具有职业迁移能力,要使课程体系具备适应社会需要随时动态调整的功能。其次,课程设置要讲究个性化,设置专业特色课程模块,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为学生主动学习、独立研究和全面发展留有余地,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全面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实用课程和定量分析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计的路径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相关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成功做法,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是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体系,即构建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提升体系。
1.科学配置理论课程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需要加强理论课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理论课程可设置“四层次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1)通识教育课程。即公共基础课程,由学校统一开设。这部分课程,如四门基础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为必修课,其他如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可设立为公共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一定的学分即可。(2)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即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以便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便于学生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即必修课,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4)职业迁移模块选修课程。职业迁移模块选修课程是为了拓宽学生就业适应面,配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而设置的。具体有市场营销模块课程、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模块课程、国际贸易模块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课程等。理论教学体系的设置以基础课、专业课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等课程为依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选修课程,则以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和学术讲座为主,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2.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应做到三个结合,即基础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相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创业教学环节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首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教育。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及特长。在规范要求下引导学生发展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性,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思考热点问题。最后,引导和培养学生发展合作性人格品质。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针对性地使用案例,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在模拟、仿真管理环境中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深化理论教学的效果。
生物药物化学(Biologicalpharmochemistry)是随着生物药物的发展从药物化学中逐渐独立出来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不同于药物化学[1],是在药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针对生物药物的学科。它也不同于生物药物学[2-3],主要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问题。它综合利用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药剂学等基础知识,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稳定性、构性构效关系、结构改造、体内代谢、新药研发途径和方法等。生物药物化学当前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一门成熟的学科。为了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北京中医药大学依托国家生命科学基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创建了生物制药专业,尝试开设生物药物化学课。本校生物药物化学课程以药物化学为基础[3],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笔者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构建生物药物化学课程体系的经验进行总结。
1课程定位
从课程设立伊始,笔者始终将生物药物化学课程定位于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课为基础,又构成了生物制药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诸如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基因工程制药等课程的基础。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学生需要具有生物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和检验方法等基本知识储备。生物药物化学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作用就相当于中药化学对于中药学和中药制药专业,药物化学对于药学专业的作用。生物药物化学研究生物药物的化学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生物药物的基本化学知识、生物药物制备与优化的常用方法和原理,以及研发生物药物的一般途径和方法;熟悉生物药物作用机制及制备方法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了解生物药物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设计奠定必要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为正确、合理的临床用药奠定化学理论基础;为生物药物的生产、贮藏、检验、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为创制新药、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提供指导。
2课程知识体系的构成
与药物化学一样,生物药物化学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概述与生物药物化学基础两部分。概述部分介绍生物药物及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内容、目的与任务;药物化学基础部分包括生物药物的命名、常用的生物药物制备和检验方法、生物药物的体内代谢、构性构效关系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各论部分是对各类生物药物的分章节介绍。生物药物的分类比较复杂,不像西药可以按照其作用的系统进行分类,也不像中药成分可以按照成分的类型进行分类。根据定义,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理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治疗、诊断制品。主要包括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及其他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4]。生化药品系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经提取分离、生物合成、生物-化学合成、DNA重组等生物技术获得的一类防病、治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酸、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多肽、蛋白质、酶、辅酶、脂质及多糖类等生化物质。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疫苗、菌苗、毒素、类毒素、血液制品、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酶、激素、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制品等。由此可见,在内容上生物药物的研究范畴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5],或者通过生物技术方法加工制得的成分。至于抗生素类是否应该归属于生物药物的范畴,目前有不同的看法。从来源看,抗生素类确实是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并且现在一般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生产。然而,抗生素大部分是小分子化合物,而且是药物化学中所讲授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经过半合成的方式制备。因此,有人主张将其归入有机合成药物的范畴。但是,仅根据分子量大小和制备方法对其归类似乎不太合理。无论如何,抗生素究其根源是来源于微生物发酵,而且,一些抗生素类如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本身分子量就较大,分子中也含有由氨基酸构成的肽类成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发现也会得到促进,因此,笔者认为像抗生素类这些通过生物发酵或生物转化方法生产的药物也应该归为生物药物的范畴。生物药物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之中,有些类型发展较快,应用较为成熟;有些类型发展较慢,其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笔者在各论部分内容的选取上重点考虑了其临床应用情况。例如,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生素、细胞因子类、药用酶和肽类占据了较大的篇幅,而相对发展不成熟的抗体类、核酸类以及其他学科也经常涉及的多糖类、维生素及辅酶类则居于次要位置。
3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核心资料,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媒介。由于其发展现状,生物药物化学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的成形教材。在设立这门课程之初,笔者借用药物化学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用书,因为生物药物化学是在药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基本原理与药物化学相似,药物化学的总论部分也基本上适用于生物药物化学。但是,生物药物化学毕竟不是药物化学,尤其是其各论部分,现在还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因此,笔者以药物化学教材为基础,开展自编教材的探索工作。在各论部分,以中国药典收载的生物药物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搜集研究报道的各类生物药物的相关资料自己编写讲义,并通过自身的科研活动进行有益的补充。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固定了教学内容,并编写了相对成熟的校内教材[6],为该课程的进一步成熟优化奠定了基础。
4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始终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与药物化学和中药化学不同,生物药物的化学规律的总结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理论和概念都不成熟。再者,生物药物的结构复杂,同类药物的结构差别都很大,要求学生记忆其中的具体细节很不现实。这样,与其教授一些科学性不确定,学生需要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也不好的内容,还不如选取一些比较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药物的化学本质。因此,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课时,鼓励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各类生物药物,通过查阅资料,总结与生物药物相关的化学规律,例如与各类生物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的药物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在课堂上以PPT讲演的形式介绍给全班学生,并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了解了当前生物药物的发展趋势。通过几年的探索和积累,既理顺了教学思路,又发现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5课外辅导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辅导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针对社会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进行的大学生科研招标项目,参考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组建了多种兴趣小组[7-9],开展了诸如各类生物药物例如尿激酶的制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药物的作用靶点等课题研究。在几年的科研兴趣小组实践中,有多个小组获得北京市或者校级科研课题的资助,有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杂志上,有的成果甚至申请了专利。实验课的内容也采取灵活的方式,由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实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实验讲义,自定实验步骤,增强实验的探索性。最后的实验成绩评定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实验过程,注重思路的新颖性,设计的合理性和操作的细致性。这样,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并激发了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与以往教条式的实验课相比,学生更加勤于思考,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
6成绩评定
学习成绩一直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成绩评定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首先,提高平时成绩与实验成绩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并鼓励学生在课题讨论,课外兴趣小组和实验课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培养其创造力。其次,期末考试的内容也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减少记忆型题目的比例。例如,针对某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或者理化性质,设计方案进行提取分离,人工合成,或者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生产等。总之,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注重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考试只是对平时积累的一种检验。
7结语
作为21世纪最具希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并且在人类预防和战胜重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虽然被寄予厚望,但是生物药物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化学合成药物来说还很不成熟[11]。目前,能发挥特殊临床疗效的生物药物的种类还很少,对其本质的认识还有待加强。这些都依赖于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也给生物药物化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生物药物化学对于生物制药专业的药学教育来说必不可少,但是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还有待深入探索,需要随着生物药物的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为药学教育服务,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凌志.药物化学优秀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时代教育,2016,(9):44-45.
[2]王春晓,钦传光,张朝燕.生物制药专业之生物药物学课程的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61-63.
[3]王如峰,张小华,王灵芝,等.中医院校开设药物化学课的实践和体会[J].药学教育,2011,27(1):29-31.
[4]樊保平,党昶永,侯斌,等.生物药物与生物制药业发展现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20(2):89-92.
[5]李珍.生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2,10:94.
[6]王如峰,王灵芝主编.生物药物化学[M].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2013.
[7]吴旻,刘煜.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21-123.
[8]王永中,孔小卫,张敏.建立高校生物制药人才创新培养平台的途径[J].药学教育,2016,32(4):1-6.
[9]薛健飞,张扬,周鸿立,等.生物制药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8):70-7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论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开发方法、实施思路以及成效。
一、数控技术专业行业背景
我院为集团企业办学,学院所属三一集团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工程机械制造商,主要从事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桩工机械、筑路机械、港口机械等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数控技术专业是我院特色专业,该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学院所属企业各事业部的发展和需求,按照数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经过七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在专业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德国、加拿大等国先进的职教理念,创新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为建设目标。坚持以服务于就业为宗旨,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培养出一大批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1.企业调研确定专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学院寒暑假组织骨干教师形成调研团队,通过走访、座谈、问卷以及研讨会议等方式对专业服务面向的部门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做好专业技术定位,熟悉企业一线人才需求,做好培养规格定位,最后分析形成调研报告。表1是通过调研得到的专业技术定位和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岗位。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热爱企业文化,掌握数控技术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数控车、铣、镗、加工中心等机床加工工程机械产品零件,运用机械加工技术与方法从事工艺编制、程序编制、零件检测、简单设备维修、生产组织与管理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3.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在专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根据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思想,结合加拿大DACUM课程开发形式,在原有课程资源基础上,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形成“1336”的专业课程体系,即围绕1个目的:培养企业招聘不到的;执行3个标准:专业技能鉴定标准、技能抽考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完成3个转换:职业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面向6大岗位:普通机床操作员、数控机床操作员、数控程序员、数控工艺工程师、班组管理以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4.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数控技术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按照岗位(群)工作分析及论证,典型工作开发及论证,课程设置、开发及论证,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采用三种方法,完成三个转换。第一个转换:实际工作典型工作,通过调研毕业生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从中归纳出典型工作,即按照生产流程,将实际工作中各关联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进行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完成这些典型工作即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要求。课程开发不是将实际的工作照搬进课堂作为课程进行教学,而是对职业岗位群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分析,按照工作生产流程的顺序将关联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合并重组,开发具有鲜明职业特征,体现职业特色,富有教学价值的理想工作,即“典型工作”作为课程开发的原始素材。所选典型工任务不能是单一、简单的工作,应该是具有一定典型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典型工作源于工作现场却又高于实际工作,可以说是经过二次开发的实际工作,其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高于实际工作,是实际工作向一体化课程转换的桥梁,解决了一体化课程的来源问题。依靠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要素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形成岗位群工作分析表,详见表2。重点明确专业面向的核心工作岗位和所需要的核心职业技能。第二个转换:典型工作课程。按照从低端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完成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与排序,体现单一到综合的能力形成规律。归纳总结每个典型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素养是完成典型工作向课程转换的基础,这就要求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要以职业能力为基准。教学内容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点为依据,将各知识点串联后形成以完成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系统,其内部遵循工程机械产品从简单到复杂零件流转的流程。课程结构采用项目式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要求既要有真实的职业特征,又要有系统性的、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知识重构;课程与课程间能力的培养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递进性,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形成一整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横向和纵向的排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课程体系的设计详见表3。第三个转换:从课程到学习情境转换。采取能力分担法将各门课程中的能力培养分配到各个学习情境(教学单元)中,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学习情景中的基本单元以完成某一任务而设计,将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知识点串联起来,构成课程中的小型学习单元,即学习情境。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实施
1.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均采用创设学习情境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学习情境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以真实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2.课程教学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强调迁移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结合企业与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形成以完成专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按照工作过程,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独立获取资讯,分组制定计划,进行决策并予以实施,教师参与学生互动,对学生整个过程进行引导,实施后进行评价,学生通过自学和实践,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系统。3.教学保障(1)硬件条件。本专业的硬件条件建设主要从校内建设和校外建设两方面出发,校内上课地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在实训现场教学布置教室。校外充分利用集团各事业部的资源优势,按照车间生产线式教学。(2)软件条件。要使行动导向教学有效地进行,良好的硬件设备只是基础,同时还需要良好的软件环境与之配套才能发挥重要作用。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并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体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本专业以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依托集团公司平台,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3)教材编写。结合专业自身的培养目标及特点,核心课程的教材均采用自编方式,教材内容贯穿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难度以知识和技能的够用为准则,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呈现。(4)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交流平台,通过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主讲讲师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拓展课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加强教学沟通和反馈。
四、课程质量评价与反馈
1.教学评价。本专业课程质量评价为四级评价模式,即一级评价生反馈,包括对课程组织、课程设计、教材、教师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的反馈;二级评价学习收获,包括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三级评价行为变化,包括所学知识的使用、新知识的接受速度、递进发展程度、不同岗位适应度、创新能力等;四级评价产生效果,包括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影响、产品质量的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投诉的减少、成本的节约等。2.教学反馈。根据企业对该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反馈,总结课程体系的缺点不足,通过动态跟踪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实时优化调整,使该专业建设始终与企业发展同步,以达到学生、家长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最大满意程度。
五、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是我院在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的探索和创新,经过七年的实践优化,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应用结果表明:以企业真实工作过程为教学导向,以满足企业岗位技能标准为目标,以公司用人要求为质量标准,依托校企联手,培养出一大批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军利.浅析高职模具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章慧云,黄晓伟,章建群.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开发[J].教育学术月刊,2011
[3]徐涵.学习领域课程与项目课程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5
[4]张小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与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5]蔡友莉,魏良庆.高职金融保险专业“3243”课程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4
[6]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0引言
高等学校的改革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与行业发展需求需求相适应,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相适应。因此,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要进行改革创新,部分院校的研究性培养模式由原来的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型。在以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同时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课程体系的设置。所谓课程体系,就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别进行排列,课程门类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么样的知识结构。
1应用型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学分的比例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最早开设在研究型大学里,而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倾向于偏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专业课学时的设置中,基本都是纯理论教学,没有课内实践;而在集中实践环节,多数高校的实践学分站总学分的10%左右,表1是中山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①,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7.8%。应用型本科院校里面,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加强实践性,技能型课程体系建设。同时相应的增加实践课教学的学分的比例,表2是齐鲁理工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5版)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22.22%(不包括课内实践学分)。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双师型”师资缺乏和部分高校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虽然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基本还是倾向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2政治学与行政学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就要加强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训练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每个项目下设有项目目标、项目引入、具体学习任务、模拟实训、拓展阅读、案例分析和思考练习等环节。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国内有些高校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上设置基层治理和行政管理实务两个方向的课程。
3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实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加强以下措施:
3.1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时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受到教育思想观念的选择和指引。应用型本科应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紧密联系行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应的职业能力要和行业需求能力对应,要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通过项目化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3.2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师资建设
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在项目化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中,同样也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就要大力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大力提倡专职教师利用寒暑假去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
3.3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了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开展,必须要加强项目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类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要考虑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全面性和发展性,还要考虑实践基地与当地的政策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建课程,共派教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为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实施提供更好的实习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静茹.构建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2年2月(上半月):168-169.
[2]丁瑞雪.浅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J].理论观察,2015(10):112-11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33-02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以来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其原因主要是摆脱不了传统的高职教育的基本模式,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从本质上没有根本的改变,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第一阶段基础或称通识教育的学习,为后面的专业理论学习打基础,其后的专业理论课学习为后面的实习做准备。按这种模式建立的课程体系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学生学习理论时,由于缺乏实践的支持,难以深刻认识到理论的实用价值;当学生进人实习阶段时,又因理论掌握不牢固而不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已不适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主要是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决策并转化成产品,在生产第一线上工作。学生毕业后必须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掌握计算机在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改造及机电一体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应用、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具有组织和领导工作群体的能力,而且对理论和智力技能的要求不断变化和提高,并能了解机电一体化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二、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立
根据培养目标、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紧密结合生产过程,深入实施产学合作,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能并行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全面的整合,在整合中力求先进、科学,能及时反映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紧密结合劳动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要求,重组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依据培养目标分解成相应的职业能力,确定职业能力所对应的知识和能力,配套以实现这些知识与能力所需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②对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优化,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和衔接。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④课程内容由单一学科的完整性向多学科的综合性转化。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目标,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统一,以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资格鉴定“四位一体”培养过程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课程体系及模块通过有机整合进行优化,同时设置综合素质培养、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第二课堂的课程,兼顾毕业升学等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三、课程体系的推行实施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学力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将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这些层次之间呈逐级衔接提升的联体结构。第一层次是职业基础培养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第二层次是职业素质培养阶段。此阶段安排在第3、4、5、6、7学期。通过专项工作项目和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项技能和延伸技能,按照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制定工作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以专业技能培养为载体,有机融合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责任的训练,重点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第三层次是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本阶段安排在第8学期,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中,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成工作岗位任务,不断积累机电设备的维护、维修经验。
我校有着55年多的办学历史,目前已经有近万名小学生从这里走向世界。当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汇聚到芳草地,带来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外国孩子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中国孩子对外国文化的向往,都是课程开发的良好资源。
学校提出要以促进文化理解和儿童健全人格为目的,践行国际理解,提升生命质量,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这样的学生应该热爱祖国、友好中国;尊重包容、友好世界;自信乐群、充满活力;会学善用、充满好奇。据此,学校进一步明确“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国际理解课程校本实践”的思路,构建科学与人文结合、中西文化结合、课内外结合的芳草地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一、课程构建原则
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遵循以下原则:突出国际化特色,并以此整体研究课程设置,把国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变为学校可操作的、体现学校发展特质的课程;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关注减负增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二、课程设置
基于公办国际学校定位、“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 的培养目标,在充分考虑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激发中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三、课程实施进程
1.筹备阶段: 2012年1月——2012年8月
协调沟通上级部门、学校专家顾问委员会、学校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着手《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方案》的起草、论证与研讨,形成可行性方案。之后组织集团各校区主管、各学科骨干教师召开各层次的学习、研讨会,形成《芳草课程体系实施具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方案》要求分组分步编写各学科教材,购买相关教学资料,引进相应的教学资源,确定任课教师,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准备《芳草地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
2.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
在确定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制定每个校区的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时间表进行实施。具体工作:在确定实验校区基础上,领导组与每个校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实验年级、负责人、实验教师、课时分配、实验风险分析等具体问题,分阶段推进,实践《方案》。专家指导组针对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监督评价组进行过程性监控。
3.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8月——2015年8月
在分校区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对《方案》、教材进行修订,在集团中确定实验校区进行芳草地课程的全面实施,实施的同时评价组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在此基础上,梳理研究成果,形成教师课程实施案例集,提升教师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学生成长个案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凸显芳草特征;形成芳草地课程体系,提升芳草学术水准;形成系列校本教材,丰富学校资源库。
四、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成立以集团管理组、指导组、学校发展顾问委员会、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人员为主要成员的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评价组,负责各项课程标准审核和对标评价的工作。
2.加强过程性评价,利用课程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听课指导、阶段交流等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对课程开发的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建立针对实施教师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对学生的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学习效果评价采取标志性成果的形式。
五、课程构建保障措施
1.建立课程建设管理机构
(1)领导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芳草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集团的质量管理部、学术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组成此项工作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课程目标,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广泛征求领导、教师的意见,宣传课程建设理念、确定课程实施的实验校、实验年级、实验班,制定相关制度,同时指导各部、各校课程建设工作。
(2)管理组:集团质量部是课程管理主要机构,主要职责是规划设计方案、拟定行动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全校课程建设教学工作。
(3)指导组:由学术管理部组织专家对课程建设工作中教材编写、课程实施予以具体指导。
(4)实验组:各校成立课程实施小组,作为专项工作进行工作布置,与集团、教师进行协调沟通。
2.发挥集团优势有序推进
发挥集团优势,各校区根据学校实际,特别是师资构成,确立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研究的重点学科,确立各自主攻方向,学术部牵头,配备市区级骨干教师等学科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实施团队,确立重点研究人、实践的年级,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序推进。经过2年实践,汇总成功经验,确立新的实验校区,在一个年级中整体验证,成功后集团推广。
3.整体构建课程体系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机结合
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11版),2012年秋天开始启用。课程标准直接影响着教材、考纲、考试的设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体构建芳草地课程,凸现芳草特色,为学生发展而设计,追求最优化管理。在整体建构过程中,一定要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机结合。除了通过校本研修在教学过程中集体提高,还要辅以多种方式的培训,提高师资的视野拓展、课堂授课艺术的提高,如课题推进培训、专题教研培训、教材编写培训等。
4.建立课程实施制度
学校建立相应课程管理制度。如:制定课程方案(规划)、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学校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切实执行。
5.经费保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