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边缘效应

心理学边缘效应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40: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学边缘效应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心理学边缘效应

篇1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发展

教学理念是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同时也是一定时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不断地发展完善,这一过程可以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变革上反映出来。刘润清在他的著作《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一书中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语教育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复苏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发展期(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和稳定期(9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变革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发展过程,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发展变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随着对外开政策的发展,国家对外语人才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处于开放初期,对外交流的模式首先表现在科技人员依靠文献资料来了解国外科技、文化和法律方面的内容,因此,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阅读能力方面。这一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的教学理念,在这一时期,注重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和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这一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长达20余年的影响。基于这一时期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语法翻译教学法”、“句型转换教学法”应运而生,并逐渐表现出他的落后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1999年9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正式颁布实施。本次大纲修订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上新台阶旨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扎扎实实打好语言基础,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本次教学大纲中提出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但是,大纲中没有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

2000年教育部发起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并在大学英语教学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了全新的说明和部署。体现了当代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研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教学理念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误区

铁道警察学院是由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在2012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原来数年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育理念不会马上消失,而会影响到大学英语本科课程的教材选择、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公安院校不设英语专业,所有课程设置都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加之公安院校的行业特殊性,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也应该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但是现今多数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置与普通院校保持同步,这是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存在的最重要的误区。

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应树立怎样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加之目前处于高考英语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亟待转变。我们应该认识到,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从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把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的教育理念。

(一)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树立“终身教育”的宏观教学理念

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规定,树立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指导的终身教育”的宏观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导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世界上首次对终身教育理念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在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并于1970年完成他论述终身教育的重要著作――《终身教育导论》一书,之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终身教育理念列入“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之中,由此奠定了终身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地位。我国对终身教育理念的认识始于1993年,1995年“终身教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现今,终身教育被正式进入《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

铁道警察学院是中国众多高校中的一所,理应遵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将终身教育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终身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学生接受教育是一件从生到死一直持续的事情,是学生在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一切教育机会、教育活动和教育的一切方面。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应该仅局限在固定知识的传授上,教师的角色也应该从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致力于创造有效的交流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目的,将各种教育形式和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不断学习来激发潜能,激励学生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技能,并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信心有能力运用它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树立了终身教育的教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树立“生态化”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充分发展,是以人为其研究对象的教学活动。“生态化”一词来源于生物学,而当其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意味着以人为本,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生态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为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化活动中提供应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该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要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居于首要地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成为英语课堂的中心,也成为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相应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地位显得异常重要,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本应处于教学活动中心地位的学生却成为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被简化为简单的“教”与“学”,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见健康人格的发展,背离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本质,同时也严重背离了教育活动的本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树立“生态化”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教学表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深层是文化背景的学习。在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要求》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就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直面西方文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与搏击的战场,对作为未来代表国家行驶国家权力的警校学生来讲,树立正确的文化批判意识对其以后的工作来讲很重要。文化的构成因素是价值观念、信仰和人生态度,历史和传统又是文化的根源。要准确的理解对方的话语,完成跨文化交际,必须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这种文化涉及到运用此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伦理标准和价值观念等。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把这种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把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相关的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公共课程,课时有限,没有充足的时间系统的讲授中西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围绕教材内容归纳文化框架,把与课文有关的文化知识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考能力,准确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此外,鼓励学生阅读报刊杂志、观看英文影视作品、结交异国朋友等都可以积累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都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3年起实施,至今已经走过10年历程,目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工作,《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一方面将明确大学英语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分类体系,鼓励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根据教学指南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人才培养规格等,自主制定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准确定位,即为学校办学目标服务、为院系专业需要服务、为学生个性需求服务。例如复旦大学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南京林业大学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细分为三个部分,满足学生在应试、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对英语的个性需要。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应该结合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的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同时,广大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分层次教学”的教育理念,不能只将其理解为简单的分班教学,而是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借鉴其他高校课程体系,寻求适合本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结论

篇2

一、引言

思辨能力是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我校2003年升为本科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与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是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是辽东学院科研项目“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调查与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在项目的初期阶段,已经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对自身思辨能力的评价不高,三个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都比较低。此外,该项目同时对思辨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并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认为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教学模式、教师教材、英语专业特点、思维方式等因素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前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本文根据我校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客观实际,努力构建一个以教师思辨能力发展为前提,以学科内容为依托,以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核心,以形成性评估为保障的培养模式,以期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探索有效的途径。

1.发展教师的思辨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自身的思辨能力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如果积极地思辨,独立思考问题,那么教师的这种言传身教,就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促使他们养成思辨的习惯。其次,教师思辨能力的发展体现在各个方面。授课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用简洁的语言、深刻的观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问题,对所讲授的内容要有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一定要克服自身能力的限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

2.依托学科内容。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可促进语言学习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首先,在学习学科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认知难度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除了语言形式的学习之外,要注意探索发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及总结的能力,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其次,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适当增加知识课程的比重,增设可供学生选修的拓展类课程。新的课程设置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了思维空间,提高了思辨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与学科特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很大关系。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机械式输入的做法,应从文化导入、文化比较的视角,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辩论式的手段。其次,根据不同的学科,采用相应最佳的教学模式。比如:口语课上要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设置相关环节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阅读课可以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读物,扩大知识面;翻译课,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对不同的翻译版本进行比较与评价。总之,我们要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采用形成性评估测试体系。为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改善课程评测方式势在必行。传统的评估方法基本属于终结性评估,缺少对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形成性评估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调整。形成性评估具体操作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第二,增加主观测试题型。在考核语言技能的同时,要重视说理透彻性、篇章连贯性等与思辨能力密切相关的内容的考核,将对思辨能力的评估纳入评测体系。

四、结语

思辨能力培养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本文根据我校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客观实际,在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以真正确保英语专业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我国园林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与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共同构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享有很高的地位。中国的园林设计是集传统建筑、书画、雕刻、工艺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涉及诸多问题,譬如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空间艺术、建筑学、艺术学、生态学、气象学、材料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可以讲中国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与其研究的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等方面对我国的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意义。

一、中国园林设计中对自然辩证法几个内容应用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技观与方法论,下边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其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一)对中国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思考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与园林设计

地球大约存在于上亿年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时的园林形式已经客观存在。园林艺术的物化形态虽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深化认识以及自然科学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但从作为绝对存在着的物质本身来讲,它是固有的、不变的、永恒的,正如恩格斯说:“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

2.现代辩证自然观与园林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辩证自然观具有普遍联系的系统自然观、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三个重要的特征。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首先应该认识自然界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的过程,系统的整体性指系统是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存在并发挥作用,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特征。一切以系统方式存在的物质客体,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健康与生态系统,尽可能尊重每一个事物,合理发挥好各个元素本身的特性。“在营构布局、配置修建、山水、植物上,努力寻求顺应自然,着力表现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并力图突破情势上的调和和整一,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①

第二,应高度重视自然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我设计能动性,把设计与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设计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经济、更具艺术表现力、符合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园林作品。

第三,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与边缘效应等原理,尊重自然界生态的层次、特征,维持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坚持科学发展观、最大化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艺术。

(二)对中国园林设计中科技观的思考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②这其中的工程技术手段以及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涉及到科学技术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我们不仅在探讨其在普遍社会里的规一般性规律,还应该把与之密切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科技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其本质、特点、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

一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落实到中国园林设计中,我们首先要认识与熟悉中国园林设计相关的科学本质及其特征,了解科技发展简史,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运用,领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价值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其次,在设计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保持一种客观的立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运用于园林艺术之中。只有这样,我们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才能把握住我们的历史文脉,创造出具有现代美感、时代地域特色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园林艺术。

(三)对中国园林设计中方法论的思考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它普遍地适用并指导各门社会科学,中国园林设计亦不例外。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首先应该掌握基本的科学与技术实践方法论问题,譬如观察实验、科学思维、技术预测与评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其次设计师应重点考虑我国各种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遵守自然社会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严格地按学科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创造出更科学合理、独具魅力的中国园林。

二、基于自然辩证法对中国园林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人类不断追求经济利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如何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发展将成为中国园林设计首要思考的问题。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中国园林艺术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第三,中国园林艺术具有其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貌。因此园林设计师们应该结合时代需求,尊重大众审美,创造出润泽时代的园林艺术作品。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一支奇葩,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园林设计者要结合中国园林的实际情况,系统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提高其哲学素养,建立系统的自然观与科技观,掌握并运用相关科学技术,遵从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园林艺术独具魅力、永放光芒。

篇4

中图分类号: TU-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聚落理想空间格局

“聚落”指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居民点,它更指一定地域社会中人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传统的聚落景观不仅包括聚落的建筑景观,而且还包括聚落周围的农业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是聚落历史和文化的反映,是人类改造、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见证。在现代农业技术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聚落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

从多功能景观概念出发,所谓理想景观,一是属于物质功利方面的范畴,如良好的空气、阳光、朝向、绿化等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属于心理、观念和象征意义方面的范畴,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因素相联系。

不同环境造成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念不同,造就了理想聚落模式之间的差异。中国人理念中的理想景观格局源于道家思想,“壶中洞天”模式及演化出来的“桃花源模式”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景观模式。同时受风水文化和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这种模式在整个中国有了极为相似的聚落生态特征,即盆地生态文化,一种强调庇护、围合的内向型生态文化。

2 聚落理想景观模式总体结构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有两种:昆仑山及蓬莱模式、壶天和风水佳穴模式。其中前者是抽象为一个无比高峻且与外界隔绝的理想景观模式,揭示了中国人对空间隔离结构和制高瞭望功能的偏好。这种偏好进一步强化发展最终转化成对隐蔽结构的追求,壶天和风水佳穴模式便是这种追求的理想化。与昆仑模式不同的壶天模式,既封闭又与外界稍有联系,它强调一个围合结构和一个连接内外的走廊及狭口。因此,这种景观模式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古老文化的主要定型地是关中盆地,一个具有典型隐蔽功能和闭合尺度的围合结构,是现实的“壶天”模式,这样的聚落选址格局也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其它各个地区。

盆地结构:盆地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边界,并相对稳定而又利于防御的景观,对聚落内的部落意识、后嗣道德、内源需求导向的自力型经济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资源的有限性和空间的隔离性导致聚落内人口基本处于近饱和状态,盆地的这些效应有利于盆地农业文化生态节制行为的发展,并实现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同时,这样的围合结构通过与地景拟构和谐统一的整体,形成内向的聚落空间,也是封闭型的文化历程在心理上的需求。

豁口结构:聚落水口一般是进入聚落的门户,是盆地结构与外界联系的主要入口,强化了传统壶天模式里豁口的空间作用,同时也产生一种聚落时的神秘感和心理上的期待。

走廊结构:整个景观的廊道系统从聚落门户豁口进入,沿着河流进入村庄,以S形的流线型方式穿过自然村落,最后连通聚落外部,随着走廊的渐进,步移景异,整个空间层次一一展现。

3 理想聚落景观模式内部构成

“壶天模式”这种“盆地-豁口-走廊”的结构内部景观组分有不同的空间组成模式。俞孔坚等人从农耕文明的文化起源出发,结合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组成,通过心理学的统计调查,将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景观模式归为四大类,即“山-林-屋-水-林”模式、“林-屋-水-山”模式、“山-屋-林-水-林”模式以及“水-山-林环绕屋”模式,其中第一种模式属于被调查者眼中最理想的聚落景观模式,即“山-林-屋-水-林”的空间组成模式(居室背山面水,屋舍后面是一片小树林,眼前是草地和宽阔的水面,对岸是一片树林,一条小路穿过水面和树林进入村庄里)。

传统聚落一般借助山势的衬托,获得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形成了优美的层次感,远近分明而又具有极其丰富的层次变化。这种层次变化的效果由自然村落、寺院等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在水平和垂直结构上的空间最佳叠合形成。

4 聚落理想景观模式的生态效应

从生态及社会功能来看,这种盆地格局可以满足人类安全需求、功能需求、交往需求、舒适需求、文化需求、生态和谐需求等多方面的需求,是一个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美学功能的综合景观异质体。这样的多功能景观聚落具有围合与尺度效应、边缘效应、隔离效应以及豁口与走廊效应等多种生态功能。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亢、幅员广袤、气候寒冷、资源有限、土地珍贵,在这样一个脆弱而有限的自然环境中,藏民择山谷依水而居,四周高山封闭的环境发展出来封闭性、内向型和节俭性的高原生态文化,即盆地文化的生态适应机制。

生态节制行为的发展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群体能否从其生态节制行为中得到更多的长远利益;群体能否有效地淘汰有资源浪费行为的个体,并能捍卫生态节制果实不被入侵者掠夺。盆地的格局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生态文化区(Eco-culture Region),构成一个边界确定的生态文化区,生物地理区与文化单元的空间分布往往得以重合。盆地农业文化生态节制行为是以整体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持续利用为目的的,而不是以单一资源本身的持续利用为目的的。

5 聚落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藏式聚落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般来说,聚落内部生态演替主要取决于聚落内部的内禀增长能力和聚落外部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在空间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每种因素的作用不同。

在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极大地限制着藏民的聚落选择。因为经济技术条件的有限,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显得格外突出,他们只能利用自然条件,尽力去适应当地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以便更好地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之中。整个聚落格局在定型期受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资源制约较大。

同时,农耕、农牧文化对于所有民族的聚落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盆地内聚的乡土文化,是地域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长期积累的产物。由传统文化发展出来的风水文化也逐渐渗入藏民族的宗教文化中,原始的自然崇拜,使人们相信万物有灵,这样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影响着扎尕那景观格局的形成。聚落系统之所以能够稳定下来并延续几百年保持不变,是农耕文化、风水文化及藏族宗教文化三种聚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经济因素对于扎尕那格局的定型影响不大,主要是起限制作用,但在格局发展和稳定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政策的变迁对格局的演替有一定程度影响。

总的来说,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聚落格局的形成和稳定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在聚落的发展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迁影响着其格局组分比例的增减。

参考文献

[1]陈勇.国内外乡村聚落生态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58~61,66.

篇5

Abstract:Now in communities there are many chairs resting for the human, but some chairs are in the idle condition frequently, the resident carrying on the outdoor activity are favor in sitting the flower-bed border perhaps stair this kind rests the facility, but not specially the outdoor chair that establish as the resid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of these outdoor chairs ,we find that chairs cannot appeal to people to use, the people sit rests when not only need a chair, but is a comfortable space environment, this kind the chair which leaves unused is lacked exactly the space environment building.

Keywords:residential district; the space of rest; non-barrier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6-0073-03

1座椅在居住区的地点与周边环境关系

居住区中一张座椅设置的地点位置首先就决定了其能否被人经常使用,如果位置选择的不合适,即便座椅本身设计的很好,其使用情况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1边缘效应

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在对荷兰居住区人们喜爱逗留的区域研究后提出了边界效应理论,他指出,树丛、林中空地等地的边缘都是人们喜爱的逗留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场地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界区已人满为患。一般来说,沿广场的边缘布置的座椅要比广场当中的座椅更受欢迎,因为居民们乐于在建筑四周和广场或是绿地边缘停留和活动,座椅处于场地中央会让休息者觉得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可以利用边界线的凹入凸出造成对人流的吸引与滞留,为需要人群提供适合的小空间,例如建筑物的凹处、后退的入口、门廊以及利用树木、花台等造成丰富的边界,形成很有吸引力的场所(图1)。

1.2就近方便

居住区坐憩环境的位置设置要满足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因为很少有人会为找一个座椅坐而离开主要活动区域或是步行很长一段路。所以主要的座椅应该布置在人流步行路线边上,可以考虑座椅与居住区户外步行空间结合布置。

1.3视觉因素

视觉因素对于座椅的位置选择也起着重要作用,人们通常会选择位置稍高的踏步或是某块场地的边缘处,这样视野比较开阔,有机会看到更多景观与他人的活动。此外,当选择紧邻建筑设置座椅还需要注意建筑物立面对座椅的影响。一个建筑物立面的色彩、质地及细部构造,都很大程度影响着与它临近的空间环境,立面色彩明快、造型精致细腻的建筑物能够增强坐憩环境的亲切感。

2座椅的基本类型及作用

人们的行为取向是很复杂的,每个人选择坐憩时的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座椅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或引导人们对它们的使用。一般当人们面与面之间的角度等于或大于180°时,就会给交流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减少陌生人之间的目光干扰;相反,当两人面与面之间的角度小于180°时,则会方便人们谈话交流,同时也会促使两人目光的交叉和干扰。所以基于这个特点,在进行座椅的设计和布置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不同需求,以提高座椅使用率。

座椅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图2):

2.1单独椅:这种造型的座椅可以让人自由地使用,调整最佳坐姿,以获得最舒服的使用形态。

2.2长椅:这种造型的座椅不适合多人或团体使用。当多人共同使用时可能妨碍来往行人的通行,而对不相识的两个人共同使用时则容易使其产生不安的感觉。

2.3单独转折椅:这种造型的座椅,如果转折角度合适,有利于使用者交谈而不感到拥挤。

2.4多转折座椅:这种造型的座椅适合各种不同活动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功能,使用者能拥有自己的使用空间而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2.5圆型座椅:这种造型的座椅适合个人使用,对团体而言,容易限制他们的交谈和活动。

2.6曲线型座椅:这种座椅比较富有趣味,是小团体聚集的好场所。

2.7背向座椅:这种造型的座椅适合不相识的人共同使用而彼此不受影响。

3坐憩空间的营造

一个舒适的坐憩空间环境不仅需要选择座椅的位置与类型,还需要对每一张座椅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设计。

3.1植物配置

植物在居住区户外环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奠定了小区空间的特色,表达和强调了场地的布局,构成了开放空间、闭合空间或半闭合空间的格局。种类众多的植物除了美化环境,还可以阻挡冬季寒风,疏导夏季微风,能洒下阴影,带来绿荫,清新空气,调节气候。在座椅周边配置植物能够进一步改善座椅周边环境,通过调整围合植物的数量、大小、高矮、株距以及观赏者与周围植物的相对位置而产生不同的空间格局(图3)。比如在座椅周边布置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开敞的空间;布置低矮灌木与高大灌木形成半开敞的空间;布置乔木形成处于地面与树冠下之间的空间;各类植物搭配围合出完全封闭的空间,这些通过植物搭配形成的不同空间能够满足人群不同的活动需求,进一步提高其利用率。

3.2地面铺装

所谓地面铺装,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将地砖铺于坐憩空间的地面上,一方面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强调空间的存在和特性;另一方面也能使整个坐憩空间犹如室内铺上了地毯一样,达到一定的艺术性与趣味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得坐憩环境更加舒适。

铺装图案视觉上具有方向性时对人群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当铺装地面以无方向性的形式出现时,它会暗示那里存在一个静态的停留场所,而坐憩空间恰恰需要地面铺装来暗示这是一处供人群休息的场所,所以为了突出空间的静态感,视觉稳定的地面铺装形式极为必要(图4)。此外铺装材料的大小与空间的相对比例能够影响人的空间感受。在一个空间内使用体型较大的铺装材料,会给人一种宽敞的尺度感;而较小、紧缩的铺装材料,则使空间具有压缩感和亲密感。在坐憩空间的地面上使用较大的铺装材料中加入另一种不同的、较小铺装材料的手段,能明显地将整个空间分割成为更易被感受的小空间,增强使用人群的尺度感(图5)。

从工程和选材上,铺地应当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性能良好。打磨光滑的花岗岩地砖会给人以高雅、华贵的效果,但其雨雪天防滑效果差。天然材料如砂子、卵石则显得纯朴,富有田野野趣,对人往往更具有亲和力,是地面铺装中作为空间变化过渡的理想材料。各类水泥地砖制品可以组合出许多不同质感和色彩的搭配,也是一种价廉物美、使用方便的铺装材料。

3.3小品设施

在座椅周边可以结合绿化设置一些雕塑,构架小品或是灯具,垃圾桶等小品设施。当代雕塑采用简洁的手法,选用各种不同的材质,配合特定的环境,能够更大程度地表达出居住环境的构思和所创造的意境、文化氛围,使人产生心理共鸣,增强场所感和识别性(图6)。构架小品作为抛弃维护结构的建筑意向,它介于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之间,能起到划分场地、限定空间的作用,其形式自由、表现力强,极易在景观上与建筑语言取得统一(图7)。不同类型的灯具,不仅可以带来光亮,同时夜间灯光结合绿化植物设计布置能够产生另一种特殊的景观效果。在座椅周边设置垃圾箱,能够方便人们处理垃圾,同时也减少垃圾乱丢的现象,维护了坐憩空间本身的舒适环境。

4座椅的材质设计

座椅的设计应具有多样性,除了要满足人们的交往习惯外,应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与人体尺度相吻合,具备适宜的可坐深度、椅背高度以及扶手尺寸。就形式而言,有靠背且带扶手的座椅最受人们欢迎,高度一般以30~45cm为宜,宽度以35~40cm为宜。

座椅的材料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最好采用对于温度变化不敏感、透气性能良好的材料,木头作为座位材料温暖而且舒适,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铁椅让人有生硬、冰冷不可亲近的感觉;石材让人觉得自然、富有人情味而不拘谨;塑料则较冷漠但色彩丰富造型多样。这几种材料使用起来各有利弊,将它们组合设计从而发挥各自良好特性的座椅是种不错的选择(图8)。

5坐憩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在使用空间和座椅方面较普通人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坐憩空间的设计要考虑到这些人群的特殊需要。

5.1地面处理

通向座椅的地面、道路的路面铺装材料,最好选用光洁但又不易滑倒和刺眼的材料。有些石材路面铺装只注重图案、色彩好看,却忽视雨雪后路滑。砂砾、砖块等一些凹凸表面的材料,对高龄老人特别是使用拐杖的老人和轮椅使用者来说很不方便。可以考虑使用深色的沥青铺装或是刻有细槽的石材,这样既不造成雨雪后路滑,又避免了强烈的光照反射影响人的视觉判断。高差的变化通常都会给残障人士带来麻烦,所以座椅周边空间尽可能避免高差变化,若必须要处理高差问题时,要尽可能采用短而平缓的上下坡(图9)。

5.2指示牌

居住区中主要的道路或经常行动的路线用特殊的标志或指示牌作导向,帮助老人建立对居住区的认知。因此,在坐憩空间周边,也需要设置标志来引导老人辨别方位。老人视力退化、老花眼产生,一般对于黄色、橙色、红色会比较敏感,指示牌的设计也必须注意字体大小以及图底的颜色组合,便于老人发现识别。

5.3座椅设计及布置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肌肉衰退、力量减小、灵活性下降等,这些都会给老年人落座和起身带来问题。因此应该为他们提供更舒适的座椅。许多老年人由于腿上无力或是腿不能弯曲自如,从座位中起身时感到吃力,所以座椅不能向后倾斜太多,不宜太高或太矮,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前缘很高或很突起的座椅。在普通座椅附近留出可供停放轮椅的位置,以方便老人和残疾人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图10)。

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改善不止是建设广场、花园,设置喷泉、雕塑等景观设施,还包括一个舒适的坐憩空间环境的建设。坐憩环境虽容易被忽略,但它的作用非同小可,它为居民的休憩活动提供直接的服务,使人们得以在广场、花园中更多的逗留,使居住区更具活力,促进人们交往。

参考文献:

篇6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在城市发展中,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及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环保措施的逐步落实等原因,导致大量闲置或废弃的旧工业厂房的出现,一些大型重型工业建筑组群及其附属生活设施己形成城市规模,而现在却失去原先的产业地位,随着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人们正越来越认识到旧工业厂房自身的价值。

二、 合肥旧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现状及特点分析

合肥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始于90年代,但是这一阶段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意识还不主动,仍然是以拆为主,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改造是针对原有厂区性质的转变,对旧厂房、仓库为主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还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自发进行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但这些工业建筑,被新兴的电子、医药等产业逐渐替代,这种实践纯粹是具有经济属性的“经济自救”。直到最近合肥的旧厂房改造再利用还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由房地产商出面投资改造成住宅小区、办公写字楼、大型超市商场等为主。当这些高楼大厦逐渐替代工业厂房的时候,人们开始对这种工业建筑产生了思念。加之,北京798,、上海苏州河艺术区等一些厂区改造的成功案例的影响,使得合肥的艺术家开始找合肥自身的艺术区。

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的城市,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曾经的工业型城市――合肥,旧厂房的改造再利用已经不容忽视。

三、合肥旧工业厂房更新改造再利用艺术概念性设计

本着建立合肥艺术区的理念,根据合肥的地方特色和旧厂房的特点,笔者针对一处旧厂房改造成具有艺术色彩的LOFT的设计方案,作出以下几点改造探索。

1、分割和重组

根据旧厂房的空间尺度特点可以通过对原有空间在竖向上进行适当的分割,创造出若干新的空间,满足新的功能需要,这种方式适合于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高大,而改造要求复杂功能的类型。或者是指通过空间或者实墙、隔墙等构件把原有较大的空间形态分割成若干小的空间形态来满足新的功能需要。水平划分适合于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厂房,特别是单层或低层的工厂房,形式灵活多样。

厂房之间可以打破原有的空间形态,经过设计加以处理,形成新的效果和新的形式,在改造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新的需要和功能重新设计空间,对原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幅度大,甚至仅仅保留了结构的形态。以屋中屋为例,进深很大的空间,可以在空间中部地带划分出一些小屋形的空间,或者形成中庭。原有的保留建筑成为中庭的焦点,处于各个楼层的人们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赏这座保留下来的旧工业建筑,同时,人们也可以反过来从建筑的内部区欣赏外部的现代建筑。

2、空间的链接

空间的链接是指对于某些改造设计而言,单个旧工业厂房的个体空间无法容纳或者适应所需要的新功能,设计中采用把若干独立的个体链接或者联合起来,塑造成新的空间的设计手法。这种设计手法易于突破原有建筑空间的限制,在空间形式、界面的材料处理上更加灵活。此外还能够形成诸如庭院等新的空间形式,使建筑的空间更加丰富。

3、厂房的扩建

厂房的扩建是指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或在与原有建筑关系密切的空间范围内,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而新建的部分,包括竖向扩建和水平扩建。在扩建时,不仅要考虑扩建部分的功能使用要求,还要处理好扩建部分与原产业建筑遗存的空间及建筑形态的相协调,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一般来说近期的旧工业建筑比较适合扩建。

4、旧厂房外部空间更新改造

对于旧厂房“宁留不拆”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拆除厂房产生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存其中的生态价值。一些旧厂房内往往有现成的绿地,以及一些运动场地之类的小型配套设施。这也就提供了产业建筑改造的另一种方向,比如改造成学校、医院等。

旧厂房外部空间的改造,涉及外部表皮的处理,外部加建改建部分的处理,室外平台的延伸及周边环境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对于外部表皮的处理,主要以砖石为表面材料的建筑,可采用水洗或以涂料粉刷再经过一定手段做旧的手法进行外部更新,采用与以前材料相近的旧材料整修残破的部分,清理污迹、霉迹等手段。因为功能的需要而要加建的部分,应遵循不破坏其原有历史性的原则,新建的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手法与原有部分并置。新建的部分占有原建筑整体的比例不能过大,与旧建筑的并置也不宜太突兀,并且能与周围其他建筑相协调。

5、周边环境的改造

通过道路交通的改善,公其设施、场地特征的塑造,确保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的建立。许多旧厂房仓库,因为长期不加以利用,周围环境拥挤混乱,道路不畅,尤其是消防通道更是难以保障,更谈不上绿化种植、室外休闲空间的设置。针对这些问题,应首先改造市政基础设施,且满足新的容量要求,改进道路交通系统,以提高街区的可达性。另外,各种公共配套设施、公共绿地、广场等的整治也是提高整个街区的特定文化品味,塑造优美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些历史时期长的老厂区经多次无序扩建、添建后往往分布杂乱、道路空间狭窄、环境脏乱、利用率低下、货运与消防通道紊乱。这种杂乱环境也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建筑物的历史文化氛围。旧建筑的衰败与废弃总是伴随着建筑外部环境质量的恶化,并且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旧建筑的衰败会引发其外部环境质量的下降,反之,外部环境质量的下降也会加剧旧建筑衰败的速度。因此,对于此类老工业区外部环境的整治应重视环境质量的更新和改善,创造方便、舒适、宜人的环境更能体现建筑主体改造后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篇7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国家教育部对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从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一个成功的与语言教学不仅仅应包括语言学习本身,还应包括其完善的评价体系。

一、建立测试题库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意义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从宏观上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从微观上又基本采取了教考不分离的方式――任课教师将试卷分为课本内试题和课外试题两个部分,基本上涉及到学生基础认知的题目都来自于课本原题,大部分学生采取的是死背答案的方式来完成考试。这样不但无法体现出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也无法真正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本质的理解。

建立试题库是课程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将大学英语试题库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资源之中,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教师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时,更加贴近大纲却不单一受到课本的限制。尤其是在教考分离的大前提下,建立试题库也有助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加灵活,将交际能力作为语言学习的首要任务。正如项目反映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所述:项目测试试题的设计与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所选项目的难度值必须是独立的,不受教师、学生个体的影响,使考察更具评估价值,效度也更高;针对考生的检测分数具有较高精度,更能准确反映考生信息,更有利于解释考生分数与能力的关系;可有效减少评估中的边缘效应与评估误差,使评估更为客观和公正,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这些经过检测而筛选出来的试题可加以改善并归于测试系统,使得试题库得到不断地优化。

二、建立测试题库的原则

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测试系统,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完整性原则。常见英语试题从类型上划分,可包括词汇辨义题、语法结构题、阅读理解题、听力理解题、翻译题及作文题等。一套科学的英语试题,首要的是应保证每一种题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覆盖学生应该掌握我的所有语言知识点,且出题模式可以丰富多样,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总之,题库所收录的试题应是在题目类型完整的前提下兼顾丰富性和多样性。二是提高性原则。试题的编订和收录不应完全按照课本的内容选定,其难度和广度应略高于课本。正如前文所述,传统的期末试卷多是紧扣课本,甚至将课本的原题照搬,这不但会误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方向,不能测试出学生真正的英语水平,而且对课堂教学也没有任何的延伸和提高。三是针对性原则。任何一个学科的评价体系都是针对本学科特点一个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测试的,因此,对测试题库的分级分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同时,由于测试、教学研究工作是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试题库的建设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地进行更新,与大纲保持一致。

三、试题编制的方法和策略

正如前文所述,建立题库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必须要将每个环节设计到位,才能使考试工作顺利进行。下面通过图表和文字说明详细描述试题库系统:

1.英语题库建设总控系统(ETS)。题库即是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库,它包括了本课程所包含教材所有测试题及相关信息,因此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计算机总控制系统,并配备有专门的维护人员做系统运行前的初始化工作,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排查,以及运行后的善后工作,以保证每个学期各种考试的顺利进行。

2.英语试题库的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包括试卷的输入(或补充输入)、查询功能、修改(或删除)功能。其中需着重强调:输入工作主要包括初始输入及补充输入。初始输入包括了问答方式的试题(少量试题输入专用),以及直接输入(大量装置性试题);另外,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新的试题服务,题库中必须保证题库的扩充功能,使题库中的题量能够不断增加,更加丰富;同时,对试题的修改功能包括对试题形式、难度等级以及标准答案等进行更改,对于那些已经过时或者不符合全新大纲的试题也要进行修改或者删除。

3.联网模拟试题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也是整个英语试题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习者在有本校英语学习局域网的环境下进入本子系统后,可以找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如听力理解、阅读理解或其它的某个特定的语法点)进行相应的W习和测试。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答题结果做出相应的反馈和正确答案(有条件的情况下此子系统可配备答案详

解)。这一联网体系最大的优点是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度,可以使语言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4.试卷生成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处理两方面的内容,即试卷生成及试卷打印。此系统可以根据考试需要,选定考试类型、考试级别及试题数量,并且能根据人工设置自动生成一份符合要求的试卷(一般为AB卷);在将试卷合成完毕之后,即可在制定时间打印出相应试卷、答题纸及正确答案。

5.试卷阅卷及分析子系统。在所有的测试结束之后,系统需要提供最后一步的服务,即阅卷和试卷分析。通常情况下,一般的阅卷系统应能满足光电扫描阅卷和键盘操作阅卷。光电扫描阅卷即使用机读系统处理客观题批阅的方式,可大大提高教师反馈成绩的速度;而键盘操作阅卷的方式主要处理作文等主观题的批阅方式,是前者批阅方式的有效补充。阅卷结束后,系统将自动打印出学生成绩单,自动排序,以及试卷标准差,试题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学生平均成绩,最高分和最低分等信息。所有上述的数据对于考试评价以及日后的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四、结论

由于题库建设的任务和程序极其复杂,且对于其管理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要实现一个完善而高效的英语题库系统,不但在硬件系统上要求达到较高水平,在试卷系统的管理人员方面也需要特殊的要求。总而言之,题库的发展是一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完善,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白莹.外语自主学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58-60.

[2]杜金榜.英语试题库建设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1(2):84-86.

[3]苗天顺.英语题库的设计思想和管理[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2-54.

[4]蒲春红.优化大学英语测试体库提升翻译能力的路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111-113.

[5]赵华,刘金忠.大学英语试题库的建设实践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5):28-31.

*本论文为全国高校外语科研项目“大学英语课程微课系列开发及应用(2015XJ0007A);新疆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测试题库开发及应用研究(SDJG2016-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8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我国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平衡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城市生态化规划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办法。城市建设首先需要进行理论性规划,再通过工程建设实行对城市环境的改造工作,比如城市系统中的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安全设施、商业设施等各个物质设施的改造。城市在高度发展的同时,理应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态要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城市建设在前期一段时间中过分强调城市形象,高楼大楼此起彼伏,城市功能设施只重美观,不重实用,尤其是关系到宜居环境的生态建设没有跟上步伐,规划过程中没有考虑长远发展。目前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人均绿地面积越来越少,如何兼顾生态与高效的城市规划是一项重要课题。并且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使得城市生态规划有时并未能切实提高城市的生态化,虽然不确定性理论已有比较坚实的应用基础,但对于城市生态规划还有失应用。

1.城市生态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

1.1城市生态的不确定性

城市生态是城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一子系统当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关于生态指标的确定,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可供规划选择的因素非常多,因而使得生态指标的确定具有十分大的不确定性;其二是关于生态指标的量化,城市生态系统建立的目的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改善人与环境的生态协调性,但如何对生态系统中它们的比重和范围进行量化是一个涉及较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对生态指标的量化产生许多不确定性。

1.2城市生态规划结果的不确定性

城市生态规划主要是根据生态积极学为原理,对城市内的经济、社会、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合理保持其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促使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有高效环保地发展。其中城市生态规划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由于在规划前对获取的资料、数据或经验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与全面性,使得在规划分析过程中产生不确定性,这样得出的结果必然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1.3规划分析的不确定性

城市生态规划的分析阶段是对众多分案进行综合比对,衡量出影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各个关键因素,对规划方案内的因素进行可代替更换,生成一个各项综合比分最高,对系统综合效益最优的汇总方案,然后就能将不确定性降至最低,从而有效设计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并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对该方案作出准确评估。如表1所示

表1中假设该城市未来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状态,分别为S1,S2。为了使规划分析更加直白简便,表1中假设综合效益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简单相加之和,从中可以看出,在规划分析过程中,为了使综合效益最高,规划设计人员会对可能处在S1状态下的城市采取方案二,但对可能处在S2状态下的城市采取方案一,因为城市究竟是会处于S1状态还是S2状态都是不确定的,到底是哪种方案才是最优方案,在表1中无法得到准确结论,因而存在规划分析的不确定性。另外,确定了方案之后,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方案的最终效益与规划分析的综合效益产生误差,这又使得方案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在表1中选择了方案1,那么从中可以得知,城市未来既有可能是处在S1状态,此时综合效益是10,方案二综合效益是12,即方案一不如方案二,也有可能处在S2状态,此时综合效益是12,方案二综合效益是10,即方案二不如方案一,得出最终效益还是不确定的;另外,各方案下的子系统的效益同样是不确定的,在S1状态下,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分别是5和3,而在S2状态下,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是3和3,如果规划侧重点不同,那么得到的结论也是不同的,即假设方案更侧重于环境效益,那选择方案一比方案二在S1状态下更好,如果侧重于社会效益那两者均没有差别。

2.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1控制论法

控制论主要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理论科学,目前控制论主要是应用于医学、心理学、数学、力学等多学科领域中。在生态控制中的应用主要是探讨复合系统中的边缘效应的各要素间的关系,例如可以借鉴应用控制论法解决工业控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经验,发展和完善城市生态规划中的不确定性。

1.2灵敏度分析法

一般在规划过程中都会用到数学模型来对其中的各因素进行模拟、规划,但数学模型也有较多变量,在规划时并不能一一对照分析,往往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从而给规划分析带来不确定性。而灵敏度分析法历来就是一种研究各领域不确定性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运算结果进行偏差纠正,找出不同变量参数间的重要程度比照,然后对模型内的所有不确定性进行范围估算,最后得出运用该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这种方法能有效判断出各参数的不确定性,但因为该方法主要是依靠前期的数学建模运算,使得其不能快速、有效的判断出不能采用建模方式的其他因素的不确定性。

3.考虑不确定性问题的城市生态规划

不确定性是一直存在的,因而在规划设计时,规划人员应正视它的存在,尽量通过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将其影响降至最低。规划人员可以通过采用“弹性规划”的方式,即对规划目标不只是固定为一个确定标准,而是将其变为不确定性规划目标,并且在规划条件的范围内,采取的规划方案也是不确定性方案。例如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可根据城市的实际状况,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受限制因素等,整体考虑城市综合效益,不固定哪一标准尺度和使用范围,只需让城市生态整体达标即可,这样能极大提高规划可行性和实用性。在采用“弹性规划”时,一般都要遵守两大原则,其一是范围原则,即应按照规划主体的可变化范围,对其实行范围约束,在这有限的范围内能最大地实现“弹性规划”要求;其二是时空性原则,在进行“弹性规划”时,不仅需要满足当下的规划要求,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未来规划走向,在时间上保证规划的前瞻性,并合理空出未来规划的空间,在空间上控制规划的有效性。

4.结语

城市生态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必经之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及时跟上生态环境同步的速度,严格按照生态学原理,结合科学的生态规划设计,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运用控制论、灵敏度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有效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充分应用“弹性规划”方式,把握弹性尺度,在满足城市发展要求的同时,提高城市生态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城市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生态可持续能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