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40: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非遗文化的背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Abstract China's traditional folk art of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has a distinc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left a brilliant pac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Huaibei Flower Drum has been cold.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inherit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some protective measure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tection work, to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al value into the protection work, so as to better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 Huaibei Flower Drum Oper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1 淮北花鼓戏
1.1 淮北花鼓戏的发展和特点
淮北花鼓戏是起源于明初,发源于淮北地区的一种当地艺术表演形式,通过花鼓作为主要伴奏工具,男角在上场时使用花鼓作为表演道具,因此得名淮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起初是农业劳动人民在闲暇时进行娱乐的小型歌舞,后来经过逐渐发展,表演场地从农田搬到了舞台,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的特技或动作,其中甚至还包含民间杂技中所含的“顶碗”和“垫子功”等。淮北花鼓戏不仅舞蹈和表演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在唱词方面也融合了许多民族曲艺的精华,淮北花鼓戏有着丰富的唱腔曲调,通过将当地的方言与其他艺术唱腔和唱词的融合,形成了淮北花鼓戏独特的唱词系统和丰富的剧本目录。由于淮北花鼓戏发迹于农田,有着较为原始的唱腔和唱调,女角唱腔低回婉转、如泣如诉,跌宕起伏、哀伤缠绵,男角唱腔原始洪亮、沧桑嘶哑,不失为我国传统民间曲艺艺术的一朵奇葩,表演别具一格,富有个性。同时,淮北花鼓戏在舞台表演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初在农田时自由、原始的状态,对演员性别要求十分宽松,男女演员可以自由改变表演行当,甚至可以进行反串表演。并运用当地居民方言进行唱词,使表演更加深入人心,更受大众喜爱,同时表演内容取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反映淳朴劳动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有着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曲艺艺术形式。
1.2 淮北花鼓戏的现状和时代境遇
二十世纪中叶,淮北花鼓戏的发展达到其顶峰时期,由周钦全老先生所开创的淮北花鼓戏表现形式已深入人心,成为当时盛极一时的曲艺艺术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末,淮北花鼓戏由于不能很好地跟随时代的脚步,对传统的表现形式和剧目过于依赖,导致其渐渐被时代抛弃。直到2005年,老艺术家周钦全先生所带领的淮北花鼓戏剧团被迫解散,从此以后淮北花鼓戏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淮北花鼓戏在2006年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淮北花鼓戏不至于被人遗忘和抛弃,但淮北花鼓戏逐渐被人淡忘的原因是由于其本身的不足。淮北花鼓戏的传授方式大多是由口传心授,没有系统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而很多优秀的剧目由于不受大众喜爱,从而导致这类剧目长期没有进行演出,而老艺术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此类较为冷门的剧目的教授也有所疏忽,随着对淮北花鼓戏有着颇深研究的诸多老艺术家相继辞世,导致这类剧目和唱腔面临失传的危险。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众对于艺术的审美口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新兴艺术形式的涌现和民间通俗音乐的流行,使我国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受到冲击,淮北花鼓戏也位列其中。同时,淮北花鼓戏由于采用方言作为唱词,进行演出的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观众日渐稀少,失去了与现代艺术形竞争的资本。面临目前淮北花鼓戏面临失传的衰败景象,无论是淮北花鼓戏演员还是文化传承部门,甚至是整个中国曲艺界,都应该承担起保护、传承淮北花鼓戏的重任。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052-02
一、老北京叫卖艺术的由来
老北京叫卖艺术缘起自老北京南城胡同里人们的吆喝声,吆喝声集说、唱、表演等技艺于一身,因为植根于老北京文化,因而具有浓郁的京味、京腔、京风、京韵,它集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于一身,不仅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益,更是老北京文化艺术的瑰宝。
关于叫卖吆喝的历史,古已有之,最早的记载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的时候“鼓刀扬声”;到了宋代,在开封集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到了明代,老北京就有吆喝着卖花的;再到清代,老北京的吆喝声就更加绘声绘色,五行八作都有吆喝声。老北京叫卖艺术发展到今天,内容日益丰富多彩,五行八作的叫卖声在一天之中,一月之中,一年之中都不绝于耳。
那么叫卖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商品经济学意义上讲,旧时经济生活,为了把东西挑到顾客家门口,让顾客出门自选,也把小商贩自己的东西推销出去,而老北京都是深宅大院,过去的市场经济没在现在这样繁荣,因而就只能靠着吆喝,伴着一声吆喝声,顾客就出门来了,可以从小商贩的摊位上买东西。叫卖是一种活广告,因而汇总起来,就形成了这种叫卖艺术。
二、老北京叫卖艺术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作为老北京传统优秀文化的叫卖艺术是过去老北京走街串巷的一种做买卖的广告形式,历经百年,在建国后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而逐渐消逝。据调查,目前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甚至老胡同里,很难听到这种传统的吆喝叫卖声,而精通这些传统叫卖艺术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以前这些老艺人都是专心精研于自己的技艺绝活儿,在行为上基本上是以个体独立表演为主,由此形成了一些“个体王”,如“香烟叫卖王”、“水果叫卖王”等。
目前有些人意识到这一问题,从2005年开始,张振元、臧鸿、张桂兰、卢志冬等一批民间艺人就开始以团队合作形式,恢复老北京叫卖这种表演形式,并逐渐组织了一些叫卖表演团队,宣传老北京叫卖艺术。
(二)面临的问题
老北京叫卖艺术能够被保存下来,并艰难地发展到今天,其成就是来之不易的,但是它面临着自身传承发展的诸多问题,结合笔者的调查归纳如下:
1.城市经济社会地发展与文化语境的移位。城市经济的发展使整个社会面貌、人们的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老北京”很少,真正地懂老北京叫卖艺术的更是屈指可数。不理解、不支持,认为老北京叫卖艺术是市井文化的现象和说法也不绝于耳。
2.政府精力有限,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文化部门本身的职能限制和所起的作用有限,仅靠其一家并不能做好相关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政府应当于学界、社会三方共建,三方共管,齐心协力地做好这项工作。
3.优秀传承人的缺失与资源整合。目前,已知的老北京叫卖艺术的传承人已不多,除了张振元、臧鸿、张桂兰、卢志冬、孟雅男等一批民间艺人外,再也没有谁能当众表演老北京叫卖艺术了,并且前文已经提到,在2005年之前,老北京叫卖艺术界的艺人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多数是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做叫卖艺术的传承,这也无形的造成资源不整齐。
4.老北京叫卖艺术后继者的缺失问题。老一辈的逐渐离开,年轻一辈又无法很快地学会老北京的京腔、京味和京韵,形成了人才的断层,必然会影响到老北京叫卖剧的传承。后继者的培养似乎是老者们的一个重要任务,也必然需要老者们呕心沥血地付出。
三、老北京叫卖艺术的保护
老北京叫卖艺术作为原生态地展现老北京市井生活风俗的一种口头民俗文化,同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它作为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是对历史的积淀,更有鲜明的老北京文化渗透其中,基于此,对老北京叫卖剧进行深入挖掘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老北京叫卖艺术保护
笔者以为,保护老北京叫卖艺术,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如手:
(1)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保护好老北京叫卖艺术的“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提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为此在保护老北京叫卖艺术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其过度开发利用和商业化操作倾向,在叫卖艺术整合,技艺传承上多下功夫,把叫卖艺术和时代风气结合出来,创作出一批新的叫卖艺术作品。
(2)注重保护发掘“本体风格”。对于老北京叫卖艺术来说,需要保护和传承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更应该注重这种叫卖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本体风格”。“本体风格”就是不同的叫卖吆喝需要由不同的行为主体来完成,例如剔头一类的活儿需要男性来完成,而卖菜、卖水果一类的吆喝叫卖则以女性居多;同时在叫卖用语上、发音方法上、配合的乐器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因而在传承过程中应当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3)大力保护和发展优秀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的。笔者在这次田野调查中发现这些传承人或年老多病,或疲于应对各种事务,或贫病交加,再有一些会此项技艺的人只是把其当作一种平时的爱好或是谋生手段,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传承人的缺失。再有大部分年轻人受新潮社会思想的影响,都不太愿意学习传承老北京叫卖艺术,目前已知的年轻代传人只有上文提到的孟雅男,还有臧鸿老人23岁的孙子臧志彪。
(4)营造有利于老北京叫卖艺术发展的文化语境。老北京叫卖艺术不只是会几句简单的吆喝,而是要从这种吆喝声背后本身挖掘出老北京原生态的文化。可以借助政府、社会受众、高校等力量,不断深入推广普及老北京叫卖艺术,让它走出胡同,走出小巷,真正进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唤起人们对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回忆和眷恋。
2.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老北京叫卖艺术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准备了土壤,同时全球一体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再有如经济结构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结合老北京叫卖艺术,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更好地发展老北京叫卖艺术:
(1)在充分挖掘老北京叫卖艺术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批精品节目。据笔者调查时发现,在所有老北京叫卖艺术展示现场,几乎场场爆满,大部分观众是地道的老北京,也有很多外来游客,他们听到几十年前的声音,倍感亲切,有回到过去的感觉。
(2)资助艺术家创业,促进文化产业化。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老北京民间艺术团和优秀传承人孟雅男在将老北京叫卖艺术市场化的过程中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成功地将老北京叫卖艺术搬上了舞台,搬上了荧幕,让老北京叫卖艺术走进了校园。
(3)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老北京叫卖艺术构筑多层次的发展平台。老北京叫卖艺术完全可以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适时召开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论坛,以各种形式充实论坛内容,唤醒各界对于这一传统技艺的重视,为老北京叫卖艺术的发展营利良好的外部环境。
3.基于影视人类学视野下的老北京叫卖艺术保护
影视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建立在人类学和影视学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年中,中国的影视人类学发展很快,取得了大量成果,同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凸现出一些认识和实践方面的问题。
当下民俗志记录书写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民俗志内容越来越受到认可,这种记录方式有着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并且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通过数字化记录可以将其纳入数据库范畴;但是在具体记录方式上,一定要坚持有着民俗学学科的框架视野下,坚持民俗学的记录意识;同时在记录过程中要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艺术性,以其通过照片、影像、调研报告、数据库等数字化方式再现还原最真实的民俗现象。结合笔者本次调研的老北京叫卖艺术,笔者以为在记录时要做到直观形象、科学真实、信息完整性等几个方面。
综上,以影视人类学视角来记录老北京叫卖艺术、以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老北京叫卖艺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来保护老北京叫卖艺术,三者结合,在保护和发展这种叫卖艺术的时候为它赋予全新的艺术生命力,让它走出低谷,重新绽放。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杨.社会学与民俗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97.
[3]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以及语用学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理论工作者和语言教师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向语用功能和语言使用的研究,外语教育界日益认识到语言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以及文化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川。把语言的使用与文化分割开来是不可能的。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仁。文化问题比语言问题更加严重。文化的范畴很广,本文所指的文化背景是指目的语即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存在,而是与其身后蕴含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的。一些教师和学者如胡文仲早在1989年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文化背景知识对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并对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但近几年来,外语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多,尤其对大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方面探讨得还不够。在教学中笔者观察到,男生似乎比女生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本文力图通过调查进一步探讨男女生是否在学习目的语文化背景的观念和策略上存在问题和差异。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目的
这项研究是调查大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情况,包括对学习背景知识的态度或观念以及为获取这方面知识而采取的一些策略,着重调查男生和女生在这两方面的差异。从自己的课堂观察和对部分英语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男生的知识面似乎比女生广,在做有关背景知识方面的听力和阅读材料时,男生对此类知识的敏感度似乎高于女生。所以,表面上看,大部分男生对阅读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有增无减,而女生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特点,本次调查正是希望通过问卷进一步了解这种现象,寻求大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背景知识学习方面的障碍,探讨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二)调查对象
这项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浙江省丽水学院医学院护理大专和口腔大专06级两个班的学生,是目的抽样的结果。选择大二学生是因为学生通过一年的大专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大学英语学习观念。大部分学生能重视英语学习,相当一部分同学已提前通过了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学习态度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一部分学生为自己在一年里获得的英语知识沾沾自喜,殊不知今后的学习难度可能会因为英语文化知识的缺乏而加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处于困惑阶段,迫切寻求新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是一份有关背景知识学习情况的问卷。间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家庭背景的了解,包括性别、居住地、父母亲职业等,要求如实填写。第二部分对背景知识学习观念的了解,如:1、学习英语背景知识对于成功学好英语很重要;2、对老师来说在课堂上有必要介绍讲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3、你喜欢了解说英语国家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情况;;4、你在课堂上愿意学习英语文化,尤其愿意学习世界各国文化;5、你希望老师能多提供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材料;6、你对学习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感兴趣;7、你对中西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很了解。共有7个条目,选项有1二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二不知道,4=基本同意,5=同意。第部分是对方法或策略的调查,如:1、我_参加与英语有关的活动;2、我_读原版英语作品或简写本;3、我—课后看英语杂志或报纸;;4、我看英语电影;5、我通过看中文报纸或电视了解时势。共有5个条目,选项有1=从不,2二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调查由英语课任教师完成。
(四)研究假设
根据笔者的初步观察,男女生在对背景知识的态度及策略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拟通过调查统计来验证这个假设。
(五)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问卷由英语任课教师发给学生,发下问卷103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为103份。
二、结果
问卷回收,按男女生分类,然后进行统计检验。对两个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别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对两组独立大样本进行t检验,研究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报告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
观念和策略的独立样本t的检验值分别为0.534和0.149 , t的绝对值都小于1.%,而显著性的概率P大于0. OS,属于差异不显著,大专非英语专业男女生在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的观念和策略上无显著性差异。而且他们的平均值相差不大,但是标准差男生大于女生,说明要作检验。
本调查显示:大专非英语专业男女生在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1)观念的每条目平均得分都高于策略的每条目平均得分,这说明学生的观念强于策略,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并且对文化背景感兴趣,而且认为这方面的知识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期待值普遍较高。2)男女生在学习英语背景知识方法上所得每条目的平均分差不多,得分都不高。这说明男女生在获得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方法或策略上都有待于加强。从中也可看出男女生所接受的外国文化教育差不多,表面上看,在接触到文化背景知识时,男生比女生更活跃,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女生更不善于表现自己,而男生的性格却比原来外向,男生的这种性格有利于语言学习,不断提高的成就感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确实有一小部分男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较丰富,但从近年该校的学生成绩看,尤其是在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的成绩上,男生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过关率还是女生高,这可能是因为男生在词汇量方面不如女生,有限的词汇量是阅读和听力的一大障碍,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加强男生的基础知识;由于平时学生都住校,属于封闭式管理,所以学生与外界接触较少,因特网和电视等现代化的媒体很少触及,尽管有规模较大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但原版的英文书籍杂志等却较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量。平时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也不够,使学生不能利用现有的硬件和软件来获得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本调查结果还显示,无论在观念上还是策略上,男生的标准差值都大于女生,这说明男生间的差异程度要大于女生,男生的观念和努力程度相差较大,而女生普遍较努力。教师在教学中对男生的关注以及正确的引导可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把一部分男生的吸引力转移到英语文化背景上,可以此带动他们的语言学习。
设施农业生产改变了传统生产的发展和经营模式。目前,多数设施农业生产区为了降低设施内的湿度,将生产中的灌溉方式由传统大水漫灌转变为滴灌,这样既减少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降低了设施内病虫害的发生规模。但采取滴灌技术后,化学肥料如何合理地施入土壤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防治病害等,是设施种植管理人员面临的新问题。
目前,国外比较普遍应用的是以色列生产的温室施肥注肥系统。该注肥系统可以实现多种肥料的同时注入。但这种注肥系统的最大不足是:设备的购买及维修保养成本高,该注肥系统较适合大面积连栋温室使用,使用时要求使用纯净水,不适合在中国大面积应用。
在中国,目前设施生产的施肥方式通常采取人工方法将肥料撒在土壤的表面。也有一些是在灌溉管路中安装注肥器,使其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注入到灌溉管路中。但这种方法的最大不足是:每个温室必须都安装1个注肥器,从而增加了温室生产成本,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很困难。另外,目前,设施生产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背负式喷药机喷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但是,喷药机的压力不稳定、雾化差,造成化学农药喷施效果较差,农药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使设施作物以及土壤中有较多的化学农药残留,影响到设施生产作物的品质和销售。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了一款能在设施温室生产中使用的注肥施药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多个温室之间移动,可以根据需要电子控制切换施肥、施药功能,能够满足设施生产科学施肥、高效施药的需求,是适合中国温室生产应用的温室专用智能设备。
系统原理
该设备的目的是解决设施作物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的问题,希望通过科学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减少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加压滴灌系统水流的压力差驱动注肥泵进行作业,完成向滴灌系统的注肥作业:利用加压泵对需要喷洒的化学农药加压,通过喷头对温室作物进行喷药作业。系统利用安装在机架上的塑料罐容器作为注肥系统的盛肥罐,同时该罐在进行化学农药喷洒时又作为系统的盛药罐,利用安装在系统上的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系统的注肥和化学农药喷洒系统不同功能的相互转换。图1为电子控制系统原理图。
该系统是将注肥系统和化学农药喷洒系统安装在一起的组合式系统,其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结构部分,第二部分为管路系统部分,第三部分为系统电子控制部分。系统通过压力模块为注肥和农药喷洒系统提供系统各自所需的压力。当系统作为注肥系统使用时,控制系统可以设定准确的注肥量。当溶液筒的液位达到最低液位时,系统将提供报警并且切断系统电源,停止注肥作业。当作为喷药系统使用时,控制系统则可以对待喷洒农药进行加压处理,并通过压力自动调节模块和专用的喷雾喷枪实现化学农药的高效喷洒。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设施农业的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并可以在不同的温室之间进行移动,可供不同的温室精准注肥和农药高效喷洒之用。系统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10%~15%,节约化学农药20%~30%,可减轻设施农业过量使用肥料和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精准施肥高效施药一体化系统实物图见图2。
系统性能指标
系统性能指标如表1。
产品特色
操作面板醒目明了 界面设计简单使用,功能分区明显。左上方是程序输入区,在设备开始作业时用于编写自动工作的控制程序,操作键盘有7个按钮可以根据需要编写控制程序,下方的2个发光二极管用来指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右上方是手动操作区,用3个功能按钮来灵活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施肥和施药分别使用2个不同的外接保险,可以保证路损坏后另一路还能正常工作,外置旋钮保险能方便地更换保险管,面板安装了红色醒目急停开关,以方便紧急情况下设备迅速断电,三位功能总开关能控制电路在施肥和施药2个功能之间灵活切换,模式拨打开关能进行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选择,手动模式下不用程序控制也能使设备正常工作i左下方是简明操作须知,设备的养护和使用注意事项用四句通俗的口诀总结出来。控制箱面板见图3。
喷雾喷枪高效实用 喷枪结实耐用,扣动把手能灵活调整喷雾锥角和喷射距离,采用可以旋转的快速接头与高压管连接,操作时灵活方便,安装防滴装置,在开关间隙能有效地防止喷嘴雾滴滴漏,减少药液浪费。可以喷洒杀虫剂、杀菌剂,也可为叶径类作物喷施叶面肥。图4为高效防滴雾化喷枪实物图。
喷雾压力模块化,易于维护保养 喷雾压力模块选用电流为10 A的高效静音直流蠕动泵提供喷雾压力,泵的出液口采用螺纹密封活动接头,方便维护。该蠕动泵为静音高压泵,工作时噪音极低,长时间工作时散热良好。图5的喷雾压力模块集成了稳压模块,可以自动调整压力恒定在0.8 MPa,当喷雾开始时自动加压,喷雾暂停时停止加压,自动调节压打匣定在额定的工作压力。安装有压力表和充电蓄电池电压表可随时监测压力模块的工作状态。
绕管器灵活调整,药管伸缩自如 绕管器(见图6)安装在设备的前端,把手可收缩回去,喷雾作业时可以两人配合,灵活地收放药管。该绕管器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避免高压药管在地面上摩擦损坏药管保护层,防止温室作业时高压药管因在地面长期摩擦引发管胀裂危险。绕管器选用铝合金材料,轻便结实,也可灵活拆卸,里外全部有防锈漆,可以适应温室湿热环境工作。
简单培训即可操作设备 针对中国目前大部分温室种植人员农机操作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精准施肥高效施药一体化系统专门设计了手动工作模式,一般人员简单培训即可操作设备。另外,将施肥施药两种功能集于一机,这样能减少温室智能农机的购买使用成本和维护保养成本,适合中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必须穿专门的防护服,带防护口罩,如图7。喷雾的雾滴直径和喷射距离、喷头锥角可通过喷枪的自动调节开关进行调节,喷射距离的调节范围为0.5 m~3.5 m,基本能满足不同高度作物的植保需求。喷药系统的喷雾压力可以手动调节,分为高、中、低3个压力档值,通过拨打开关进行调节。持续工作时间可达5h(高压力档),可以在喷药模式下推动一体化系统进行移动作业。一体化系统的外轮廓宽度为0.5 m,能够在温室内道路上灵活推动。
施肥作业配合滴灌管道,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按照设定的浓度加入灌溉管路中,在每个温室中都安装了不同接头形式快速接头,接头只能和一体化系统上唯一的管路连接,将一体化系统开关切换到施肥模式,插上快速接头,打开水管阀门后,一体化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控制电磁阀开闭,按照设定的浓度恒定地向滴灌管路中注入肥料。
一、按照市政府1995年第6号令《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个人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按月缴纳大病医疗统筹费。由其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部门按月在其基本养老金中代为扣缴,并为这些人员建立《医疗保险卡》及办理医疗费报销、结算等有关事宜。
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应就近选择两所定点医院(指我市公布的大病统筹定点医院)并凭卡就诊。家住外地的人员应就近选择一所县级以上医院就诊。
三、为增强个人节约医疗费用的意识,体现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合理负担医疗费用的原则,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采取分档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个人需负担部分费用:
年度内,医疗费累计在5000元以下的部分,报销90%,个人负担10%;医疗费累计在5001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部分,报销92%,个人负担8%;医疗费累计在10001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部分,报销94%,个人负担6%;医疗费累计在30001元以上的部分,报销96%,个人负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