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57: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许多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通过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式,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1.课外阅读不被重视
在新时代背景影响下,成绩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标准,因此许多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单,只重视学生在学校是否有认真学习,而不重视对学生其他方面培养,包括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也应学校和家长的要求,从而只重视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因此,在课外阅读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形成了学生只会对着课本念书而使其思维遭到禁锢的情况。
2.课外阅读缺乏指导监督
受时展的影响,现今的课外读物种类日渐增多,而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较低,不能区分课外读物的健康与否,部分教师只是给学生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任务,并没有对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进行检查和筛选,致使学生阅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课外读物,从而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与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3.语文学习焦点模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领域的博大精深,使其思想和人格都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但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语文学习的焦点渐渐被模糊,而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实现升学目的。因此,在只注重让学生将知识快速填入脑中的情形下,学生的知识只是停留在对字、义、音的理解上,而没有真正深刻理解,逐渐使语文知识教育失去了意义。
二、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课外阅读任务,只有在时间与空间都足够的情形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家长和教师不应只重视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应全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语文自习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的书籍封面和内容简介,以提起学生们阅读的兴趣,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分发给学生,供学生们阅读。在充足的阅读时间和足够的阅读空间下,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分析能力均较低,对书中的部分内容不理解而忽略读,达不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有意义,教师就应该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注意好词好句的摘录和积累。可通过平常教学中对课文阅读的讲解,指导学生对课文中名词名句的摘录,从而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告诉学生不仅要摘录书中的名词名句、好词好句,还要将书中难以理解的陌生词句一并摘录下来,然后将学生们的阅读笔记进行评比奖励,对学生摘录的陌生词句进行讲解。最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摘录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教师可通过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阅读感悟能力,从而指出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加以改正,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阅读感悟能力。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生可选择的读物,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是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的关键。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运用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对于一些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教师可以此为突破点,通过给他们讲故事的方法一到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二、淡化阅读目标,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是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在“增加知识,提高作文水平”上,唯恐学生在娱乐性读书中影响思想进步,影响学习成绩。于是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或摘抄名言警句,或制作读书卡片,或写读书心得,课外阅读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完全为完成任务而读书,个人的阅读兴趣被扼杀,这是对学生个性的淹没和摧残。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教师应该让课外阅读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读书的心得是在熏陶感染中获取的,读书其中,得乎其外,在于读者本人的感悟。读书的功用主要在获取信息,满足个人的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因此,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在读书方法上,教师不宜要求过死,拘泥于限定的程式,而要灵活多样。其实,读书并无定法,采用何种方法,皆由个人阅读习惯和阅读层次而定,教师只作一般方法的介绍即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学生自觉阅读的内动力。在阅读中,教师对学生要从大处着眼,致力于整体领会,在内容情理、语言艺术上多去领悟。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创设有利的条件,促进课外阅读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自觉阅读。
(1)建好图书角。山区学校课外读物较少,要使学生大量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将学生个人现有的读物借给班上,让大家互相借阅。也可将优美短小的诗歌、散文抄录或粘贴于“学习园地”,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去读,天长日久学生的阅读量也会增大许多。
(2)保证阅读时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曾一度忽视阅读,仅仅局限于字、词、句和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通过阅读去感悟、去体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获取大量的信息、必须多读书。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少布置书面作业,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要让学生以读书为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3)开展各类活动促进阅读。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读书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学校可以专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给学生搭建一个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
四、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
阅读更多是为了运用。在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读物后,我们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如通过故事交流会、朗诵会等形式展示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优秀片断展示、精彩习作展评、读后感评比等活动展示学生阅读所得。
总之,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更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的语文教育在追赶时代的同时,要懂得超越课堂,更好地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笔者对341位初二的学生课内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以下是调查内容:
1. 你喜欢上英语阅读课吗? 为什么?。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2. 哪种类型的阅读课你比较喜欢?
A 注重词句讲解,逐句讲解
B 注重整体阅读及阅读技巧的培养
C 注重材料中的语法并重点讲解
3. 英语阅读课后,你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吗?
A 经常有 B 有时有 C 很少有
4. 你的课外阅读主要是:
A 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做
B 老师推荐的,可弹性完成
C 自己主动找相关的阅读材料
5. 课外阅读时,最大的难题是:
A 词汇不够,看不懂 B 不能长期坚持
C 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乏味
二、发现问题及分析
笔者发现大部分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阅读量偏小,或只是为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而疲于应付,而不是课内阅读的有效延伸,使课内外的阅读未能有效衔接,从而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问题的存在有以下几个原因:
1. 37.8%的学生对英语的课外阅读不感兴趣。课外阅读较少或几乎没有,有的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做,抱着应付的心理,为了完成任务,带着问题直接找答案。并没有用老师课上所训练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另外,由于初中生的词汇量有限,看不懂是学生课外阅读时最大的障碍,其次是结构复杂的句子。如果老师布置的阅读没经过精心筛选,而事后只是简单报一下答案,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做了大量阅读理解强化训练,阅读能力却提高缓慢,特别是中等偏下的学生。
2. 68%的学生反映,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是以“完全自主阅读”为主,而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行不通的。没有适当的监控和适时的评估是不够的。
三、探究实践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英语阅读兴趣是英语阅读成败的关键因素。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正确的阅读内容的推荐;必要、适时的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辅导以及适量的阅读竞赛活动等,对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无疑是有效的。
(一) 阅读内容的推荐为兴趣启航
现行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每单元都有贴近学生实际的阅读材料,并配备层层递进的理解题,多方位的培训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材料,优化设计每节阅读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切入点,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目标。
同时,老师要向学生推荐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优秀材料提供。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其阅读动机,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 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兴趣导航
课内阅读时,老师可以具体了解并参与学生的阅读过程,并及时予以适时适量的引导和帮助。课外阅读时,老师就不可能扮演同样的角色,为了达到课内外阅读方法的衔接,需要我们改进课外阅读的讲评方法,力求与课内阅读的方法接轨。⑴ 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点拨。⑵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性,避免直接告诉学生某个句子的意思或文章的主旨。⑶ 注重解题的方法的点拨。⑷ 鼓励学生记阅读周记,办阅读书摘和剪报的形式促进学生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有效衔接课内外的阅读方法,使得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有效延伸和巩固。
(三) 阅读的监控和评估为兴趣生成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不强,许多学生课外阅读主要是为了课堂教学和应试进行,其学习面狭窄,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高,让他们参与课外阅读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因为在阅读中,学生有大量的学习机会。
在课内外阅读中老师都以组织者身份出现,但课外阅读时,老师更侧重咨询者(counselor)的身份,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
课外阅读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督促是学生将学习成果与自己预定目标相对照的过程。两者合并旨在督促学生经常对课外阅读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的教学工作者越来越多地注重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教育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得到了教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小学教学处在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学工作者要适当地引入课外阅读来丰富和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其对语文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下面将就课外阅读资源的利用展开讨论和研究。
一、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手段
1.为学生营造较为合适的读书环境及氛围
较为合适的读书环境及氛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有效地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所以,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合适的读书环境及氛围。例如,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作品展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学间分享自己近期所读到的课外读物,能够真正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教室的墙壁上粘贴各种具备激励和警醒作用的名言、诗文和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来营造较为浓厚的读书氛围。
2.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能够真正地投身于课外阅读中去,需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若处于较为自由的状态下,能够产生更好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讲故事、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以及演讲比赛等诸多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一种较为感兴趣的环境下掌握各种课外知识。
3.给予适当的指导
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比较喜欢阅读各种形式的课外读物,然而,他们仅仅是想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了解其所涉及的故事情节,对于文中所涉及的其他内容仅仅是左进右出,毫不走心,也就涉及不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容和写作技巧了。若是学生一直处于这样的阅读状态,那么,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将无法得到满足。所以,教学工作者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提升课外阅读效率。
4.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
在小学生中开展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够将阅读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积累呢?笔记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教学工作者在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该多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进而来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小学生所能接受的读书笔记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样式:(1)提纲式读书笔记,注重作品内容的记录和总结;(2)心得笔记,注重心得体会;(3)摘录笔记,注重文章所涉及的好词佳句。
二、开展课外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在教学任务中占很大份额。因此,教学工作中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为科学地布置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方法,此外,还要尽最大可能地达到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要求,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真正地融入阅读中去,而不是将课外阅读作为一种学习负担。教学工作者为学生安排的课外读物,要充分考虑其故事性和生动性,适当安排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以讲述的形式将自己所读展示给大家以及对特定作品进行集体阅读等,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2.注重规范学生的阅读方法
进行课外阅读与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一样,都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课外阅读角度而言,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较为欠缺,并且对课外读物的鉴赏和辨析能力差,所以,在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学工作者应该给予适当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还应该传授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具体的办法是:(1)传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正确步骤。在学生开始阅读时,教学工作者应该适当传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技巧,即先大致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再进行较为细致的阅读,而且还要适当地思考和做读书笔记。(2)鼓励学生使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属能够使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所以,教学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而有效地提升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较为重要的一项拓展活动,课外阅读在整个素质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通过课外阅读的开展,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初中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然而,初中学生的时间比较宝贵,初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否则,课外阅读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本文将分析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一、课外阅读对于初中学生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初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进他们对各个领域的了解,从而丰富初中学生的知识系统,让他们产生新的思考和想法,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初中学生的知识量比较有限,个人阅历不足,因此,也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自觉地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知识营养。
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常常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阅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许多初中学生只知道自己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书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让学生觉得无从选择,学生便会根据书籍的封面设计随便挑选一些书籍,而这些书籍并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家长的意见,买回来一些比较难懂、深奥的书籍,后来因为看不懂,就对课外阅读望而止步。比如,有些初中学生因为听从他人的建议,买回《红楼梦》的原著来看,后来因为看不懂,所以索性不看,对《红楼梦》完全不感兴趣了。所以,初中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面和能力来选择读物,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小的改编版本。
(二)阅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一些初中学生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地挑选一些书籍,增加自己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而只是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自己喜欢的书籍,他们就买、就看,而对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但有很大知识价值的书籍,他们却连翻都不翻。比如,一些初中学生喜欢看一些比较浅显的幽默故事集和连环画,并且乐此不疲,这些书籍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只是能够起到一定的娱乐作用,它们还会使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正式的书籍不感兴趣,所以初中学生应该尽量少看这类书籍,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选择一些其他类型的、对于自己帮助作用较大的文章和书籍来看。
(三)阅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许多初中学生阅读没有一定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而并没有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这样的课外阅读并不能帮到他们的学习,只是作为他们的一种消遣方式而已。
三、提高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
针对上文提到过的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将从阅读的题材选择、阅读方法的培养和阅读后的巩固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语文老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提供一些课外书籍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阅读。其次,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不同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向不同的学生推介一些不同的书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某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变得更加全面、更加系统。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介一些适合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健康的语文读物,如《读者》《青年文摘》和《语文学习报》等,让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且加强对一些富于哲理性的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感悟能力。
(二)阅读方法的培养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只有阅读材料,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根据书籍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一些文笔非常优美的文章,要采取精读的方式,努力学习作者的语言手段,感受文中的语言魅力。对于一些哲理性的文章,重在感悟文章的哲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感悟能力。对于一些感情丰富的散文,重在体会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猜想自己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一些科技知识之类的说明文,要重在获取文章表达的科技信息,选取文章的重点段落来读。所以,初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节省阅读的时间,减少做无用功。
(三)阅读的后续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因此,课外阅读的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新课改着重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的引导,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入教学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而希望对其他教师有一定的启发。笔者认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途径应该分为以下几步。
一、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力的强弱,要想使其更具有有效性,应该更多地从提高自身能力入手,首先第一步应该针对课外阅读所划定的范围与主旨进行一定理解与归纳,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这样就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书目,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领会到课外阅读的目的,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第二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对于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阅读课的有效性降低。因此,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应该更多地努力了解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在给学生选择书目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分享所读到的感兴趣的、有意思的文章,这样就与学生处于平等分享知识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
二、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阅读的主动性
新课改对于学习主体进行了很明确的说明,即阅读与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必须将学生作为授课的主体,在阅读教材的选取上必须选取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化作品。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想办法在授课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办法,首先在阅读教材的选取上必须选取贴近学生的作品;其次,针对小学生要将多种阅读方式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激发兴趣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笔者每周都会选择一名学生,让他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然后对他进行一定的表彰,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阅读中得到认可,热爱阅读。在实际的课堂授课过程中,笔者就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对于阅读书目的选择让他们以投票的形式决定,让他们主动推荐选择书目,在阅读过程中多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不是单纯由老师布置任务。
三、采取多种方法,发挥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有一定帮助。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最多的教学方法是合作学习法。这一教学方法对于课外阅读的开展是非常适用的。我将我班学生分为若干课外阅读的小组,教学时,每一个小组分配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小组的任务完成阅读,学生阅读时积极性更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组的成员都互相配合,最后把阅读成果在班级上展示,这样就能使学生互相激励着完成课外阅读任务,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举办多种活动,使课外阅读更有趣
阅读是一项有意思的活动,我们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为此,在基本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能力以后,要举行一定的活动,展示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成果。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举办了以下活动。
1.举行读书会、故事会等。让学生将自己一定阶段所读到的故事在好友之间分享,达到交流读书感悟与经验的效果。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领域的逐渐拓宽,语文教育教学已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于应试教育机制中,而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大力推广对外汉语学习工作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压力也日趋加大,在世界“汉语热”浪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母语学习,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高等教育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中,要更加明确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素质课程在大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大学语文课外阅读应更加得到重视。大学语文课外阅读已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学者、某个诗人、某个作家的少数精品的略读,应彻底改变这种浅尝辄止的应付,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课程的重要地位,要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通过课外阅读,实现融汇中外、贯穿古今,真正明确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效学习掌握世界文化的精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精选课外阅读作品
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大学阶段对于学生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的层次需求,要认真坚持开卷有益的教育理念,精心筛选课外阅读作品。在作品的选择上既要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又能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心理需求,切实避免学生对作品抵触情绪的产生,要充分肯定学生课外阅读取得的成绩。在阅读作品的安排上,也要结合课内阅读,使之实现对课内阅读知识领域的拓宽和延伸,实现古今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在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和推广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便利性和时间的合理性,为保障和提升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在每个时期确定一个明确的课外阅读主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论文或者其他形式的检查方式,强化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知识面的有效拓展。
大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外阅读作品的选择中,明确不同阶段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经得起历史推敲的经典作品,而且对于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也要同时给予相关作品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理清阅读作品的思路和脉络,明确自己要选择重点阅读的作品和研究探索的方向。
二、多渠道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知识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获取的知识是课堂语文教学的升华和跨越,因此,有效提升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水平,就要多渠道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当前语文阅读的方法主要有类型阅读法、统筹阅读法、“四到”阅读法、比较阅读法、集中研读发,在指导大学生课外阅读教育教学时,要明确不同阅读方法中的利弊,帮助学生探求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始终保持主导地位,作为学生阅读学习的引路人,“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探究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式思维,在教无定法的理念指导下,帮助学生深化对某个文学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教无定法”的理念,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延伸出不同方式方法对同一部作品的差异性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发现适合古今中外作品的阅读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究新颖的阅读方式方法,推动学生对课外阅读作品的全方位的理解和认识。
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当前我国中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开始了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和创新,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初露端倪。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也可以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进一步改进大学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实现学生主体资源的有效发掘和运用。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细化某个层面文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由结组和明确选题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性阅读。通过合作式学习,每个小组针对同一个选题进行深入性探究,将唐诗与历史有机整合起来,分析每个历史阶段的唐诗特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各显不同诗人的风格和魅力,同时也充分展现出学生对于作品的创新见解和独特思维。
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府,是的发源地,汇聚着全国各地的精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曾明确提出“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他在教育教学中崇尚自然,强调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求学生要有“自动”、“自学”、“自助”的精神,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时至今日,我国的高等学府都在彰显特色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探索性研究。对于大学语文课外阅读而言,更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文字是固定不变的,但时代却是发展进步的,时间的流逝会激发出不同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而语文课外阅读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于单一的模式化的认识和理解,应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创设更大的空间去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
例如,在大学语文的课外阅读中,可以将过去相关学者提出的问题和比较个性的观念或者是有待考证的看法和观点提出,然后让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去发现和研究,在继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曹雪芹的《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由于其不完整的版本,历来为诸多史学家或者文学家所探讨。从清朝到今日,对《红楼梦》的研究经久不衰,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注释,诸多文人和学者毕生致力于对《红楼梦》的研究,甚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红学”。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对《红楼梦》中的某个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为“红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有效运用多媒体资源
在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过程中,对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学习和验证自己的思维和观点。因此,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科学空间,使学生可以自主有效地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实现语言、文学、文化的有机整合,提升学生的认识品位。在多媒体资源中为学生的学习另辟蹊径,发挥电子版教材信息量大的优势,在视听结合中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特别是学生可以在对某个作品的理解中实现动态的感受,通过观看相关影片或纪录片,将文字与音乐、背景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由于思维理念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势必造成学生对作品认识和理解上的困难,而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以有效打破时空的限制,通过影片等直观教具的使用,学生可以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之中,进而更加深刻地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革新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教育范畴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而课外阅读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也决定着大学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为此,革新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积极构建大学语文多元化评估体系,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实现大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进步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语文学科的发展变化,学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和阅读方式方法也产生了独特的理解。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理念,认真研究学校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情况,及时发展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和先进大学院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改革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进步和创新,并将有特色的观点和理念扩大化,甚至升格为学校的科研课题进行全方位地探索和研究,并将其在评估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科学量化。
由于课外阅读的评估范畴较宽,每个课题的评估工作往往涉及到目标实现程度、内容丰富程度、阅读作品的数量、参考书目的层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课外阅读的评估体系会牵涉到很多因素。但是当前我国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不完善,许多阅读课程只能局限于任务的布置和完成方面,而对于其中的创新思维的肯定和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到位。因此,很多新颖的研究课题往往就此中断,课外阅读教学的延伸性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把握,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不能得到有效地彰显。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和支持,发现问题之后能够充分协调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支持,进而将研究结果拓展到评估体系中的重要层面。
总之,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特别是在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提升的趋势下,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应加大力度。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大学语文自身知识领域的庞大性和教学评估体系的复杂性,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阻力。因此,要求大学教师要及时明确大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学科定位,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持和影响下进一步强化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革新,优化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协调各级职能部门推动大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引导课外阅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0):36-37.
我长期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任教学校地处偏僻,属丘陵地区,学生大部是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重视课外阅读程度很低。因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有了一些想法。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前那种一本教科书式的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而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自身优秀的人格品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们就需要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而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思维火花,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低,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高的家庭的孩子的阅读习惯差、几乎没有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而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又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4)阅读消费较少:目前主要依靠学校的阅览室的有限书籍。(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从下面这些方面入手,或许是行之有效的。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只有充分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才是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的最有效的策略。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一开始,学生的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非常小,一听说课外读物,就只想到学校图书室有限的读物。学生的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童话、寓言故事、科幻读物等。因此,先从教师本身做起,用榜样的力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读书。在学校生活空闲时,上课和批改作业之余,老师要经常拿一些课外读物来看,用行动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而在课堂上教师则经常引经据典,道古论今,利用大量的课外知识来辅教课内知识,苦心经营每一节课,努力地把语文课上得精彩,巧妙地告诉学生,老师的这个知识是在哪本书中得到的,学生逐步体会到原来文学的魅力这么大。平时,老师通过组织各种精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谈读书心得、认字大赛、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拓宽视野。一有时机,老师便拿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书到班上去,给一些爱看书的学生们传看。针对孩子好胜的心理,采取表扬的方法。平时注重观察孩子们的读书动向,经常对一些喜欢看书,知识面广的孩子进行表扬,奖品通常是再借一本书,或请他们给同学们介绍读书经验和收获,启发引导不太喜欢看书的孩子。这样,渐渐把学生引入课外阅读这个知识乐园。
二、给予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
当然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为了确保阅读实践的有效性,我们要对学生的读物选择和阅读方法运用上进行有效的指导。我们定期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积累和结合课文读原著。例如:在上《草船借箭》、《美猴王》、等课文,借机向学生推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在阅读方法上,当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教给他们各式各样的阅读方法。或者定期向他们介绍一些名人读书的方法,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而有效的读书方法。学生有了好的读书方法,读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读书的劲头就更大。
在学生阅读时,我们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我们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的积累,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不可半途而废,制定出一个读书计划,要安排出读书的时间,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65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掌握语文这一门语言学科,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大量的语文知识来予以实现。而正所谓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来获取语文知识,那么阅读就是一个极好的选择。也正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师不得不在教学中进行深思,以便能够尽早的将学生引入到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之中,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应对纷繁复杂的各类文体的阅读,让其整体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高,进而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全部激发出来。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极为有限,教师留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的时间是很少的,而如果要让阅读起到应有的效果,那么阅读的量起码要多于语文教材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M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能够从阅读的量变转而向质变进行迁移,以求能够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有效的提升作用。
一、阅读品味的提升
“阅读”能够让学生及时有效的获取文章中的各种信息,而高质量的“阅读”则是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特别是欣赏水平,有着极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选择能够符合课程标准中相关阅读要求的文本,从学生的基本阅读需求出发来对学生的欣赏水平进行兼顾。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外去进行高品位的阅读,以便在契合学生自身欣赏水平的同时,让学生的欣赏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丰富积累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去进行一定程度的积累,以便能够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及优美的语言进行积累。只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丰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够让学生在后续的阅读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从中对语言进行进一步的感悟、积累及运用,从而催生出更多的乐趣。
(二)阅读能力提高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阅读的能力是分为好几个层次的,每一个层次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学生处于较低的层次上,那么就仅能对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根本无法从阅读中享受到太多的乐趣;如果学生处于中等的层次上,那么学生就能够在对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对字里行间所含的意思也有所了解,能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基本领会,这样可以从阅读中获得一定的乐趣;如果学生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那么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的就不光是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也不仅是停留在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而是从审美层次去对文章进行阅读欣赏,从而在阅读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进而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逐步提高,而不是仅停留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之上。就前面提到的三个阅读层次而言,教师要先让学生达到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够理解字里行间所含的意思,并明确文章的思想情感,从而才能够让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进发,使学生向着审美层次努力发展。而要做到第二层次,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养成学生严谨的阅读态度,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培养起既能自主思考,又能兼顾作者思路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兴趣的激发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专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兴趣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最为活跃和现实的因素。也正因如此,绝大多数教师就常常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句话挂在嘴上,小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这是我们无法否认的,兴趣确实能够给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动力。因而,学生要想从内心深处将课外阅读变成一种主动需要,就需要对阅读的兴趣进行重点培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从阅读中获取到有效的语文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引导,如“故事悬念法”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故事是每个人都喜欢听的,特别是小学生对此更是没有任何抵抗力,只要一听见教师要开始讲故事了,学习的积极性就立马被调动起来了,精神高度集中的投入到对故事的听取中来。随着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情节被情感进行了有效的渲染,将学生带入到了一个悬念重重的情感世界。正当故事渐入佳境之时,教师要能够果断取舍,让故事戛然而止,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后面的故事还很精彩,但是基于时间问题不能继续,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进行阅读”,并同时向学生展示与故事相关联的课外读物,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在课外去进行阅读,以便将教师没有讲完的故事通过课外阅读进行补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课外阅读是一种过重的负担。如果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凭毅力完成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完成,肯定也是事倍功半。因此,培养阅读兴趣应成为课外阅读指导的第一目标。对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的主要做法是:
1.用阅读目的来培养阅读兴趣。要解决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务必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所在,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
2.用阅读材料来刺激阅读兴趣。利用教材激发阅读兴趣,延伸课外阅读。
3.用阅读效果激发阅读兴趣。在对学生强调“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的阅读积累的重要性的同时,把学生写的优秀习作读给他们听,让读书好、写作好的同学介绍其读书收获、写作经验,让所有学生认识到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二、采用多种途径,指导有效课外阅读,让学生读好书
要让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教师就必须扮演好“点火种”的角色,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使获取知识的火焰自然燃烧起来。
1.以动手促读,让学生在积累中精神得到充实。
2.以动嘴促读,让学生在发展中能力得到提高。
3.以动情促读,让学生在感悟中情感得到升华。教师声情并茂地送词、送句、送文章,对有难度的课外读物在学生阅读前缓解难度。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注意的几点
1.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2.指导学生根据所读内容选择读书方法。
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进行终身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语文素养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大量阅读积累形成,因而中学教师必须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相应的《语文课程标准》当中要求学生的阅读要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明确指出其是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基础,所以中学生必须强化语文课外阅读。我国新课标规定:“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所谓的课外阅读,就是学生课外独立进行的阅读活动,为课堂阅读的扩展及继续,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外阅读为语文课独有及必须的,决定于语文课自身性质。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所以,如果学生们缺少“我要读书”的内在渴望及需要,那么就算读很多书,也很难实现增长学生知识的目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探求相应的知识并获得一定的能力。
兴趣为学生们学习的先导,也是学生需求动力,因而中学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现阶段,学生不仅有巨大的课业负担,而且还会面临很多不良诱惑,如果教师不积极引导并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课外书籍,那么学生就会远离读书、远离书籍。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在阅览室或者教师粘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激发学生们读书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将相应树种的格言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警策自身读好书、多读书。此外,教师还应将课内课外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讲解某位文学家的作品的时候,可以多介绍一些文章或书目,从而让学生们在课后阅读。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及阅读兴趣,建立学生阅读的信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中学生优先选择的精神活动。
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策略,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鼓励学生多读书、少做题。有效培养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是读书成为学生们的业余乐事及幸事,只有学生们有了较高的兴趣,才会产生主动阅读的需要,而学生的阅读兴趣通常都是被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调动起来的。因而,鼓励学生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积极将课外阅读课程化
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人都觉得语文课外阅读是课堂以外的事,所以并没有把课外阅读有效纳入到相应的语文教学计划当中,在语文教学当中也就没有课外阅读。部分语文教师根本不理会课外阅读,部分语文教师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保证课外阅读质量。实际上,要想充分达到新课标中的关于“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就必须抓住新课程这一契机,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开设相应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设计出探究性课外阅读的作业,通过综合性的指导是学生们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课外阅读分为六种:诗文朗诵课、读物推荐课、读物欣赏课、阅读辅导课、读书笔记辅导课、读书汇报课等。相应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来安排相应的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相应的读物并进行欣赏和评析,指导学生们如何进行阅读,确保每周一课时,从而有效将课内阅读过渡为课外阅读。
我国著名的现代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有效的将课外阅读引入到了课堂。他把相应的短篇时文、人物传记、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国内外的科技动态能等学习方法,只要是可以让学生们长见识、感兴趣的文章,他都拿到课堂上。通过大量阅读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组织语文活动,保证阅读质量
相应的语文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其达到的效果有三个:一方面,语文教师能够有效把握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的状况,例如学生们课外阅读的进展及内容等等;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外阅读的成就感,充分享受进行课外阅读的乐趣;最后,通过课外阅读交流,学生们也可以更好的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语文活动既可以是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观察景物等,也可以为短剧表演、读书交流会、记者招待会等,语文教师一定要在现场对学生们进行科学指导,因而那些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首先要进行认真阅读,如果是以前读过的,印象不深也要重读。指导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时候,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们的读书热情,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学生们阅读中的缺憾及错误,利用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追问及质疑方法,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最终提高阅读质量。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必定要有大量的阅读量作为基础。教材和书本固然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其实就是个“例子”。“例子”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阅读,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量阅读、大量地接触语言,才能形成连贯的知识网,在学生的脑中建立丰富的“语言素材树”,才能使学生获得充足的语言信息,才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成果、感悟理解语言精髓,学会赏析,领悟表达,增强阅读能力,扎扎实实提高语文的基本素养。
阅读的基本素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张海迪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但是她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她最喜欢的是阅读。她最喜欢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还有《古丽亚的道路》《我的大学》《真正的人》等催人奋进的书。她在两年内读完了革县图书馆于她有用的全部藏书,涉猎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名著。她的事例充分证明了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至关重要。事实也充分证明,阅读能力愈强的人,他的发展能力就愈强。通过大量阅读对语言文字的直接体验,不仅可以有效地构建个人独特的语言文字知识体系,而且可以陶冶情操,促进思考,追求真理,提升人生境界,因而对个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1.课内课外融为一体
课内的阅读应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而课外的阅读则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拓展。课内的阅读可以学会阅读的方法,而阅读真正的收获还是在于课外的阅读。课内和课外有效结合,不但可以使学生从课内学会方法和技能,以便能更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而且能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对课内阅读进行补充、巩固和验证,互惠互利、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站在“大语文”的立场上,必须具备课内外一体化的意识,将教材用作“例子”,绝不能就课文教课文,注意将课文与课外阅读相联系,甚至与这一类阅读相联系,与整个单元的大目标或者整册课本的大目标相联系,将教材资源和课外阅读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起一个更加丰厚的阅读教学资源。这样就能高瞻远瞩、因地制宜,减少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目的性。
2.课内获得有用的方法是关键
想要有效开展课外阅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注重对教材中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主要线索等的教学,这些就是学生学会有效阅读的关键。例如,在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要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主体结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色等;在“领悟写作方法”上,要让学生学会圈画批注法,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抓故事的跌宕情节、抓文眼、抓关键句、抓中心句,边读边想;学会从联系上下文、联系课题、联系同类文章或自己的生活经历,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思想等方面去思考;还要让学生学会粗读和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如果在课堂上运用此法,再适当选择相类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去当堂练习或者放于课后去练习,日积月累,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利用课内之法行之于课外阅读了。
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现在的初中生不喜欢阅读,好多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标,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语文学习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课内,轻课外;重讲授,轻阅读;重死记,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这种情况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语文课外阅读的新方法,从而将阅读教学尤其是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造成目前课外阅读情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主要存在于下面几点。
一、阅读时间少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
二、社会、学校、家庭没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目前的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图书少或者图书不能充分被学生利用,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号召和引导。另外好多语文教师及家长自身的阅读状况难于承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担。教师、家长本身不是一个阅读的爱好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
三、学生兴趣的转移
目前初中生的课余时间大都花在看电视、打球、上网聊天等自己喜欢做的事上了。学生对以摄取知识为目的的课外阅读普遍不感兴趣,认为“那些书难看”,而宁可把时间用在无聊的“随便玩”上。
要解决上述课外阅读中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问题。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将无从谈起。要转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被动现状,首要的是要做好几个观念的转变。
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观念,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建设标准的阅览室,配备多种多样能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求的图书;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语文老师本身明确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才有可能愿意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语文教师还一定要多读书,只有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才能够顺利进行;转变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制约因素。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必要地沟通,使家长真正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家长配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督促。
2.阅读方法问题。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方法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讲授,使学生掌握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基本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加以运用。同时要教给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己的各种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写体会、向别人转述等活动,以促进读、写、说能力的全面发展。
3.效果问题。
教师在布置好课外阅读任务后,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如可让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将自己所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学生既积累了大量素材,又便于教师检查课外阅读。还可采用课前几分钟研究,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在领会理解所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4.兴趣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种最重要的成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需求是广大语文教师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或推荐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差异、文化基础差异等因素,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阅读材料供学生去选用,避免只提供给学生纯文学的东西。
总之,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亟待提高,研究课外阅读意义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由此提高综合判断、分析等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