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57: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认真做好特色专业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兼顾学科与专业分布和发展需要,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构建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吸引一大批一流的教师授课,探索出创一流教学水平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为一体,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技术的改进,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明确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目标,切实制定好相关制度
1.方案明确,制度规范。按照学校教学基础建设工程要求,认真制订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和保证措施。参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及标准,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精品课程评选办法、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等相关文件,为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奠定基础。
2.逐课推进,整合建设。学校下达工程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提出工作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任务要求,在仔细分析本单位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学校统筹审定各教学单位建设计划后,与各教学单位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协议,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要求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要从学校发展的高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资源。认真研究自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建设整体规划,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抓课程建设,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提前遴选出准备重点建设一批课程,做好近期和长期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规划和目标来说,就是分步骤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成熟一个确定一个。从课程建设的层次来说,就是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发展扩大到系列课程,以至于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建设。
3.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管理、验收办法。对于精品课程的遴选,采用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制度,以项目的形式,课程申报自评,教学单位初评推荐,在通过学校组织的公开答辩和专家论证后才能确立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建设期内,学校将根据建设任务和要求,实施动态监控,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根据课程建设验收标准,要求每门课程将精品课程立项时的情况与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时的情况进行对照,并按照《精品课程验收办法》申请验收。立项的精品课程经过一阶段建设后,不一定成为精品课程,只有验收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的课程,才能正式命名为校级精品课程,择优推荐参加次年度的省级精品课程评选。对于未能按期或按质完成课程建设任务的,学校将视情节对课程负责人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出现建设迟缓、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情况中止建设项目,停止建设经费资助,另行滚动填补其他课程。
4.适时总结,推进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每个周期结束后,学校主管部门都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得失,针对存在的不足,制订整改措施,改进下一阶段工作,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全部结束后,学校将全面总结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果,表彰成绩突出的教学单位和个人。
处理好精品课程与其他基础建设工程的关系
1.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为基础,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围绕品牌特色专业来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与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结合力度,有利于高校建设各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的具体解决途径。无论什么专业,也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方案,最终都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上,而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体系,即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教学来实现。有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有完备的专业培养方案。因此品牌特色专业需要有精品课程来支撑,品牌特色专业最终要落实到精品课程建设上来。各高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专业就必须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有长远的规划,以突出主干专业为基本原则,使之不要过于分散,以便着力建设具有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含义不仅是要上好这一门课,而且是一项包含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材和实践教学设备与实训基地在内的系统工程,如果一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精品,将这些精品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这个专业理所当然地就是一个品牌特色专业。
2.要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程。整合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构建教育资源网络,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确保精品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协调一致,提升精品课程的整体水平。每门精品课程的开发都离不开相关教育资源的支撑,事实上精品课程开发大量的工作是素材资源的收集和制作,而这些缺乏有效管理的教育资源又难以收集和共享。如果我们能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使教师能方便、高效地将其利用于精品课程建设之中,将极大地缩短精品课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因而,学校在鼓励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应该着手解决好资源的管理和共享问题,切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工程。
3.要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做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实行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遴选制度。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应具备教授职称,并担任课程主讲,由其负责精品课程的教学组织、改革与建设,履行相应的基本职责。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精品课程科研工作,丰富精品课程的内涵,保证精品课程能够持续发展。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后继有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要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实际,充分发挥其业务专长,使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甚至出国留学,以拓展学术视野。在这个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要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引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提供保障措施,切实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在组织管理上,学校实行宏观管理,教学单位监督指导,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的体制。学校工作的重点是经费支持、政策保证和组织验收,课程建设的过程和重点在教学单位。
1. 认真建设精品课程,加强管理和指导。实行评估――建设――再评估――完善的全过程,将立项评估、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在评估中,精品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对精品课程建设全面负责。对立项的精品课程,学校实行跟踪评估,采取滚动竞争的方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确立后,每门课程每年必须向学校提交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年度报告,接受学校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期评估。在评估中实行同行专家评估与学生评估相结合。对不按学校要求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取消立项,对不符合精品课程条件的课程不予以认定。
2.积极建立精品课程支持、激励机制。经二级学院推荐确定的符合专业建设需要的重点课程,经学校评审符合立项条件,予以立项,对每门立项的课程,学校提供一定的课程建设经费,分年度视课程建设情况下拨;经评审鉴定优秀者给予经费资助的同时,确立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的重点对象,并以扶植培育为省级精品课程。对课程负责人,由学校颁发聘书,按年度颁发岗位津贴;对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量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吸引了一大批名教授参与本科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给本科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几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摸索出一套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步经验,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 余胜泉,朱凌云,曹晓明.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
精品课程建设是近两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中探讨的最多话题之一。它不仅是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体现,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本科院校的特色体现。在整个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并有机的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通过Internet呈现给广大师生,成为最新教育手段创新的热点。因此探讨和研究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将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及网站建设的重要性
1.正确认识精品课程的内涵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的“精”必须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把精品课程定位于“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系统性,适用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2.网站建设的重要性
发展现代网络教育,构建终生学习体系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品课程的对外表现形式愈发重要。通过Internet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地域和时间无法共享教学资源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教学的互动,促进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扩大了精品课程的受众人群,实现了“跨校课程互选学习”和优质资源共享,加快了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因此网站建设是精品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网站设计与开发
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设计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资源和特色等。上述各项指标的设计要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内涵。在网页设计中,应在首页中作特别推荐,位置要醒目,链接标记要突出。
1.网站页面布局要合理
一般分为头、主体和脚三部分。头包含logo和主导航区,主体包含二级导航区和内容显示区,脚包含网站的相关信息。一级评审指标设计在主导航区,二级评审指标要分别对应出现在一级评审指标的下一级导航区内。导航设计要清晰、明确。网站色彩及其搭配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及学生心理来设计,图片表达要整齐美观。
2.网站建设开发的主要技术
开发精品课程主要技术包括:①网页设计与制作,多采用网页三剑客等软件。②多媒体课件开发,主要软件有PPT、AUTHORWARE、FLASH、3D等。③流媒体技术。常用微软公司Windows Media来实现流式播放。④数据库技术,网上教学的关键是实现师生互动,也是网页设计的难点,一般采用功能强大的SQL Server 2000。运用简单,维护方便。⑤XML技术,XML克服了HTML语言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在Internet的搜索效率。
三、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几个着重点
网站建设不仅是网页设计形式上的表现,在内容上更应精益求精。内容建设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本质核心,它是整个网站建设的基石。只有内容建设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内涵,符合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理念,才能使网站建设真正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避免导致形式主义和华而不实的后果。内容建设的突出点和着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要突出“双师”“专兼职”等特点。课程负责人必须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并亲自主持设计指导教学;同时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并根据课程特点配备足够多的辅导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其次再配备一定比例来自企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
2.工作过程导向开发课程
分析职业岗位群,进行课程定位。对行业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一同对专业对应岗位分析,得出对应的能力要求和课程的具置。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才能满足职业教育要求。
分析工作过程,进行情境设计。以对应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技术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主,以必需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为辅。将整个学习和实训的过程分为几个大的模块情境设计,每个模块以真实的任务为载体,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再分解为小的项目任务,确定每个项目的理论知识和训练要求,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要从校内、校外两方面入手,在校内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情境模块中设计的项目实习和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在校外基地的建设中,与企业联手,把课程搬到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里,与企业人员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要求和人才规格的培养,以达到企业“订单式”合作模式要求,使基地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
4.完善的教学资源
精品课程网上建设教学内容要全面,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的有效运行。教师教案、习题、实验和实训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及授课录像都必须完整,准确。方便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使优质资源得到共享。
四、结束语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艰巨的工程,它不是简单的课程信息化和网络化问题。而是一项教学研究,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将极大的推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彩琴.“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探讨.中国职业教育.2007.9
2.黄坚.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3.曹毅.校企合作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中国职业教育.2007.6
4.杨成佳.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分析与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实施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受到了高校广泛重视,但是目前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更少。为了认识目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和便于以后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挖掘新的研究内容,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笔者认为,目前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应用的研究;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研究;对财务管路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与路径的研究。
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的研究
周群华(2008)认为案例教学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财务管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他分别探讨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意义,《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案例选择,《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组织。
李咏梅等(2011)借鉴周群华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将课堂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高校应重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他认为案例教学研究对该精品课程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例,研究了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意义、教学案例选择、案例教学组织及案例教学实现需要改善的条件等。
(二)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
周群华(2007)指出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基础。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提出设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孔德兰(2010)认为实践教学在高技能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精品课程必须遵循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有机结合,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
薛荣贵等(2012)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开展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增加财务管理案例的教学课时,建立和完善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教材的建设、加强师资实践能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张卫东等(2013)提出精品课程开发和建设应从职业岗位群研究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典型岗位能力入手。提出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案例设计、多媒体课件开发、课程教案、背景资料、重点难点解析、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重点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设计了四个呈现递进关系层次的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
(三)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基本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及教学管理等几大方面。
周群华(2007)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既能适应市场需要、又具有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目标(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设计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为主线,重点讲述企业价值的财务创造过程。(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应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财务软件模拟或实习基地实践进行实践教学。(4)教材建设。要加强课程教材、学习资源、模拟软件等配套教材的建设。(5)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吸纳名师、配备辅导教师及实验教师、实行精品课程负责制。(6)激励评价机制。要制定相关教师激励政策并,对精品课程效果进行评估,以评估促建设。
盛锦春等(2008)探讨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1)师资队伍建设。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师资要由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2)整合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摆脱传统教学中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部分。(3)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4)课程资源构建。为学生自主学习及研究学习提供纸质、电子、网络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资源。(5)科学考评课程效果。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不仅考核知识,同时考核学习态度、掌握技能、实践能力等。
杨淑娥等(2010)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教学理念,教学改革要以学校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研究能力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启发式教育的教学理念;对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问题导向法、启发式提问法、案例讨论法等十种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析了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根据企业资金流转的规律和笔者对财务管理的理及教学的经验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进行了逻辑安排。
(四)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
唐梦(2010)分析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途径。财务管理精品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定位不明确、趣味性和感染性不够、学时安排不能体现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从精品课程建设理念、教学实训内容结构、方式手段及教学参与性方面探索了相关的建设途径。
姚晓民等(2010)认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是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分析了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计不科学,教学手段与方法落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探讨了重构新型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确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胡秀群(2014)基于财务管理是海南省省级精品课程实际,分针对海南省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师对课程建设积极性不高,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及辐射作用,提出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优化路径,应从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课程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等几个方面优化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梳理及总结目前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部分学者关注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及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教学探索,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实践教学对于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学者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设、课程效果评价等等,部分学者分析了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路径。
可以看出,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更多是理论研究,对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价也停留于理论层面,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如何进行有效性评价、评价机制建立、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没有进一步研究,在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财务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路径仍需进一步探索。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学者对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为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精品课程中的应用的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研究,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研究。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动态工程,关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定位,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包括教材建设、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整合实践,网上资源的完善及上网计划,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价,精品课程建设路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群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高教研究),2008(1、2):18.
[2]李咏梅,陶春涛.《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现代化,2011:83-85.
[3]孔德兰.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以“财务管理实务”国家精品课程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0(2):88-89.
[4]薛荣贵,罗淑平.关于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经济研究,2008:103.
[5]张卫东,于文.财务管理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1-153.
[6]周群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105-106.
[7]周群华,彭亦芬,薛荣贵.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391-393.
[8]盛锦春,袁善祥.关于高职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09).
[9]唐梦,何少娟.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探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3-46.
[10]姚晓民,翟志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2):33-35.
[11]杨淑娥,张强,李晓周.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一―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1):8-10.
[12]杨淑娥,张强.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二――关于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2):103-104.
[13]张强,杨淑娥.国家级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系列研究之三―关于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安排逻辑及重点难点讲解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3):113-114.
众所周知,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它具有历史再现性、知识性、信息性、政治性、文化性、社会性、教育性、价值性等特点。高校精品课程档案是指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各种活动(教学、科研、改革、评审等)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材料,它能够反映精品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一)精品课程档案的内容
一般来说,精品课程建设的档案内容与一般教学管理的档案内容在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主要内容应包括:(1)指导、计划类,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下达的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进度表、教学日历等资料;(2)评审材料类,含主持人、主讲教师、教学队伍、课程描述、自我评价、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录像、佐证材料、课程资源等资料;(3)教学过程监控记录类,含课程成绩登记表、听课评课记录表、期中期末教学情况检查记录表、课程教学总结、实结等材料;(4)学籍管理类,含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名册、学生成绩单、学生奖惩材料、学生毕业论文和学位授予等资料;(5)教学资料类,含自编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实验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试卷库)、试卷分析以及各种多媒体课件等资料;(6)教师业务类,含教学改革与科研进展情况、教学研究计划与总结、各种奖励及科研原始成果等资料;(7)其他类,含学生座谈会记录整理分析、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教学工作会议记录、教研室活动记录、建设效果反馈信息等资料。
(二)精品课程档案的作用
目前,许多高校把精品课程建设列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虽然因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起点不尽相同,但发展速度很快,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因此,与这一发展形势相适应,搞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是进一步提升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基础积淀。具体来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这不仅需要国内外大量有关材料的积累,而且也需要历史的传承。建立、健全精品课程建设档案,可以将精品课程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这无疑会对该课程的教学、研究、改革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客观、丰富的信息资源,客观反映精品课程建设历史脉络、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
其次,一般来说,精品课建设过程其实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不管是建设目标的确立,还是具体步骤的实施,都需要“创新—巩固—再创新”。在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借助于档案来记录建设结果,并形成完整的课程建设节点。而每一次创新又必须借助于档案记录,在总结、对比以前课程建设效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改进方案。可以说,没有健全、完善的精品课程建设档案,精品课程建设的效果就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持续性提高也难以顺利实施。
第三,无论精品课程建设的等级如何,建设的主体永远都是参与的教师或者由他们组成的团队。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每个教师的角色不同,任务也不尽一致,但他们都要服从于整体的布局或安排。精品课程建设档案的建立,不仅可以明确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而且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与团队意识,并最终有利于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在相关佐证材料上保证整个团队不会因个别教师工作的调动或其他原因的离开而导致建设进程的中断或耽搁。
二、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档案对于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理念已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及领导对于这一问题也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如何管理好这些档案,恐怕就不仅仅是一个理念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理念上重视,并不意味着这一工作就会做得很好。从笔者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许多院校对于精品课程档案的管理并不像对一些上级文件档案管理的那样规范,多多少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上的问题。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院(系)部对于精品课程档案的管理通常是不会配备专职人员的,一般都会由教学秘书兼任。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学秘书的主要精力一般都放在了教学上,他们能用在精品课程档案管理上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的。再加上他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受过专门的档案管理专业培训,因而不管是在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上,还是在分类处理的技术性上,都显得不够规范。这种情况的存在,虽然不会带来什么大的严重后果,但也会给参阅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其次是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严重滞后的问题。目前,部分院校对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档案整理、存放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程度不高,这和高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时代要求严重脱节。尽管大部分高校借助于计算机手段,实现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并没有实现同步的网络连接,这就使得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不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大大降低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社会效益。
第三是服务意识问题。主要表现在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只负责日常的接收、分类、保管等常规性的工作,没有主动或不愿融入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去,没有起到对现有档案的宣传、开发作用。
三、加强精品课程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门课程经评审后能立项建设,不管是国家级的、省级的还是校级的,说明这门课程现有的基础是比较好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对于参与者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为此,作为精品课程建设者的一员,档案管理的有关人员也应以积极创新的态度,根据精品课程建设档案的专业性、系统性、周期性、分散和集中并存的特点,勇于担当,把档案管理的工作做好。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表面看,档案管理是一项简单的基础性工作,实际上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应加强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档案管理理论的最新动态,并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同时,学校有关领导或部门也应加强对各院(系)部档案管理人员的定期或不定期业务培训,做到及时指导与备询。
其次,要针对精品课程建设档案的特点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纳入“”四同步”原则。所谓的“三纳入”原则即:应将档案管理纳入教学计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并将其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所谓“四同步”原则即:下达精品课程建设任务与文档材料的归档同步;检查精品课程建设效果与文档材料形成同步;评审、鉴定结果与验收文档材料同步;上报评审材料与出具归档证明同步。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2003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
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推广,整个教育行业逐步开始以打造“精品课”的形式展示学科建设中的成果以及教学改革中关于学科的优秀教学技能。精品课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个教学单位展示本单位教学质量和形象的主要窗口和重要途径。
一、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开展精品课建设的过程中,精品课程的视频录像也随之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放。我们看到的精品课程所体现出的教学手段各式各样,知识层次有难有易,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从总的建设成效来看,通过精品课程的打造,激发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进而从教学上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精品课程建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问题依然还是存在的。从当前各个高校推出的精品课程现状来看,许多高校打造的精品课程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建设步伐缓慢。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前提就是有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从许多高校的现状来看,多年来连续使用某一教材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学材料和内容更新步伐缓慢。许多教材的建设依然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精品课程缺乏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上的创新性。精品课程内容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与科研结合不够紧密。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体现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建设时考虑到其成果的共享,这包括名师共享,也包括资料共享、智慧共享等方面。
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出路探讨
对于以上提出的当前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许多高校没有从观念上将课程改革形式下支撑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得以发展,没有将精品课程与课程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要持续的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避免以上问题的继续出现,以下几个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转变大学教育的理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大学不仅要一般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及追求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灵魂,大学教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以“创新”为首要理念。因此,从本质观上说,大学要确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大学只有培养使人的潜能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实施“知识创新”,才能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也正经历由知识载体向知识和认知载体转变。最主要的是,新时代里我们的教师、学校、学生这几个基本关系的定位要作调整。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学校的产品是服务,是教育的服务,学生是学校服务的顾客,服务的主体是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生是我们服务的主体,教学质量就是我们提供服务的质量。
2.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标准建设精品课程
对于精品课过去有的叫重点课,有的叫一类课,有的叫优秀课,发展到21世纪初,我们提出精品课程这个概念。从精品课程的本身来讲,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高职高专等三类高校,其打造的精品课程都应该能够展示出其必须的核心内容,即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清晰的知识结构。虽然不同的专业打造出的精品课程形式内容各异,不同的学校打造出的精品课程难度各异,但是,既然精品课程是当前各个教学单位教学精神面貌和教学水平的最高体现,也就应该与当前课程改革方向一致。从内容方面来讲,精品课程应该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以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为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并尽可能的涉及到前沿性的知识和观点。从教学方式方面来讲,精品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体现出当前课程改革的特征,即体现出科学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3.加强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与其说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不如说是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一门课程有没有魅力,受不受学生欢迎,除了它的内容之外,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一门精品课程是每一位教师的经验、知识、理念、追求、人格的综合体现。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里?就是各个学校在组织精品课程时,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到人上面来,要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当前许多学校对精品课程的客观硬性指标过于看重,反而忽视了作为精品课程打造核心的教师本身的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并不单单是高学历,高职称,更重要的还是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理念和综合素质。
4.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形成资源和科研上的优势互补
最后,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尤其是在当前国家课程改革的形式下,精品课程建设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只有学校和教师都从观念上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才能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也才能持续打造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来。
参考文献:
[1]刘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007年,教育部还联合财政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2011年,教育部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序幕。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数据,在精品课程资源网上,本科课程共有14348门,包含文学、力学、历史学等13大类共73小类的课程。高职课程共有5924门,其中包含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等20大类共86小类的课程。在视频专区,共有266门大学视频公开课,共计1929集视频。其中2003-2010年,有185门课,共计4141集视频。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家在精品课程上投入大、历时长、立意高,精品课程的发展已具有完善的规模。
虽然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作了大量的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但这些课程的利用率不高,并没有真正实现它们的价值。许艳丽等人也研究发现目前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不尽如人意。通过阅读文献,根据学者对精品课程的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现阶段精品课程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访问量不高,未能发挥其效益
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5月,共收录有国家级、省级、校级、OCW课程24446门,总访问人次数为11615023人次,每门课程平均总访问量不足500人次。2011年5月,本科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可访问率在80%以下的占到总量的40%,高职高专学校精品课程网站可访问率在80%以下的课程占24%,其中5%无法打开。
(2)可用性差
课程访问中存在问题,有的课程不能顺畅地进行链接;有的课程访问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访问者无从得知;有的课程干脆打不开。
(3)共享差
根据教育部《国家精占占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3号),国家精品课程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但是,黄宝玉、项国雄在其研究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通过点击2003―2006年度的1110门课程时发现,高达38.02%的课程存在找不到服务器、该页无法显示、无权查看网页等问题。而在能够浏览的688门精品课程中,也有部分课程出现网络不通、网页跳转速度太慢、无法找到文件、非本校用户不能下载等问题。这完全背离了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4)互动不够
作者简介:董建民(1979-),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李文森(1965-),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山东 淄博 25641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126-03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课程建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2003年4月8日,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全国各个高校积极响应,掀起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潮。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成绩已经成为教学质量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拥有多少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甚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笔者2011年和2012年用两年的时间全程参与和设计了电气工程系9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了解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流程,从中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现就精品课程建设提出本人的一点认识。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院内涵建设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大力发展,高职院校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高考学生数量的逐年减少,高等职业教育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学校朝气蓬勃地发展,有的学校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艰难前行。职业院校从前几年的校园建设大投入,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大发展的高速前进,逐渐转变到注重教学质量、社会声誉等内涵建设的发展思路上来,因此学校有多少门优质的精品课程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学校的任务毋庸置疑就是培养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建设人才的平台,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是学校的课程教学。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够明确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完备的教学资料和学生学习资料,还能够提供教学互动的平台,能够学标准,统一考核标准,为学校的同类课程标准化教学和考核提供有力的保障。
2.树立专业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人才培养措施的设计。专业的内容和区分实际上就是专业所包含的各类课程,如果把构成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而进行有机的整合,这对专业的建设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建设成联合精品课程后每门课程的开设都不是孤立的,课程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呼应,知识结构和体系会更加紧凑和完整。专业的发展目标会更清晰和明确,专业的岗位定位及职业能力都会融入到课程中,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而建立该专业所涉及领域的知识结构和行动能力。
3.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工程,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素材和资源支撑,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名教师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学团队合作进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以教学为主,科研工作基本为零,教师之间也很少有机会能在同一个平台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缺乏合作和沟通。精品课程的建设正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各负其责,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搜集大量资料,对该课程所涉及的所有东西都要接触和熟悉,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让教师对该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该门课程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精品课程网站也成为课程教学有力的资源平台。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流程
精品课程的开发流程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步骤,但是不管建设什么样的精品课程,课程的建设都要以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为依据,脱离评审指标的精品课程建设是不会被大家认可的。在建设精品课程之前如果能够理清思路制定好实施步骤,会大大提高效率少走弯路。电气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9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都事先制动好了详细的流程图。建设精品课程之前首先成立课题组,由系主任牵头,以思维活跃、文件搜集能力强的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思路清晰、熟悉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为小组成员。课题组共同制定好开发流程和具体实施的阶段时间表。
以我系2012年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小组讨论制定的时间表如表1所示:
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精品课程的建设肯定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专业,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据和总体指导。精品课程的建设肯定要进行一定的课程改革,这样就要重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且要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前就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务处与科研处负责,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谨慎,要有专家指导,要有企业调研,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有关精神,按照基于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要体现联合申报课程的总体性,课程内容和能力培养要与精品课程建设内容相呼应,相一致。人才培养目标是对专业所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只有准确地界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课程体系设计的方向。要明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岗位的人才规格要求,必须对工作岗位清楚定位。我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前分别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科学的修订。
2.制定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得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在课程标准中要明确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一步,在课程标准中要对课程建设指明方向,没有课程标准的精品课程建设就像是盲人瞎马,没有目的。缺乏课程标准指导的精品课程建设会失去建设的意义。我系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时非常重视每门课程标准的制定。
3.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框架
精品课程建设要有系统性,开始具体建设之前要对总体有一个详细的设计和规划,也就是要有一个具体的框架。我系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之前,共同讨论和制定了每门课程的总体框架,这样在建设中会更有目的和效率。设计精品课程框架的前提依据就是评审指标,课程建设的内容要把评审指标的内容完全包括进去,还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制定有特色和亮点的栏目,比如在制定岗位对接实践的课程时就加入了“顶岗实习动态管理”栏目和“岗位明星展示”栏目,在创新培养课程中加入了第二课堂的内容等。具体做法是每门课程建立相应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都要编号对应网站的位置,对应每一项评审指标,文件夹里面建立空的word文件,每个文件都是具体的支撑材料,在建设过程中就要完善这些文件,当所有的文件都完成时精品课程的总体结构也就完成了。我系2012年建设的岗位对接实践课程的总体框架如图1和图2所示:
4.解析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明确建设重点
精品课程建设虽然是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形式来进行设计,但也不是随意依据个人观点和喜好来建设,必须依据国家统一精神和标准,也就是评审指标。省教育厅没有出台详尽的评审指标,一直都是以国家级指标来进行评审,每个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老师都要熟悉评审指标,学院也聘请专家对评审指标进行解读。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共有7项“一级指标”和15项对应“二级指标”,如下所示:
课程设置(10分): 2个二级指标;教学内容(25分):3个二级指标;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4个二级指标;教学队伍(20分):2个二级指标;实践条件(10分):2个二级指标;教学效果(10分):2个二级指标。
以上综合评分(100分)占90%,特色(50分)及政策支持(50分)占10%。
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这三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
5.教学录像和说课录像的录制
2011年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明确规定,教学录像上网率要超过课程内容的50%。课程教学录像的录制可以说是精品课程建设中工作量很大的一项工作,我系为此购置了多台摄像机,平时也不断积累视频素材。课程录像的基本要求是要清晰流畅,主讲教师语言简练,思路清晰。根据课程标准详细制定录像内容和时间,最好老师与学生统一着装,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场所,比如理论教学可以在教室,上机指导可以在机房,实验教学在实验室,边讲边练可以在特定的实习实训室等。视频制作要精良,一门课程要统一片头,教学录像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我系在录制教学录像时要求所有课程按着“六步教学法”来进行,具体步骤是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在录像中每个环节要清晰体现并用文字注释。
说课录像的录制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一般都是找专业的视频制作公司来录制。课程负责人的说课录像就是对课程建设的总体描述,是评审专家必看的内容之一。说课录像中主要内容要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定位、建设背景、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保证教学质量的方法、网络资源建设等。视频的制作要呈现动态画面,要有解说,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换,要有音乐背景,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增加课程趣味性和亮点。
6.精品课程网站的制作
精品课程网站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再好的内容,再丰富的资源也要用很好的方式展现出来,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产品或表现形式就是网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教师来进行网站的设计和开发,这样可以锻炼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网站的建设要由课程负责人提出想法,包括网站的框架及要达到的效果。2012年我系申报的是5门课程的联合申报课程,所以网站的总体是由6个网页构成的——1个课程总体网站和5门课程的分网站,6个网站之间可相互切换。总的来说,就是5个课程网站总体风格一致,网站色彩有区分,相互之间有关联。
三、精品课程申报书与优化整合申报书的填写
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书的填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如果把申报书里的内容填完了就说明该门精品课程70%的工作量已经完成,其余的事情就是把需要用到的内容从申报书里复制出去就可以了。申报书是课程建设的浓缩,填写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要注意前后呼应,保持一致;第二,内容要全面;第三,文字要精简;第四,表现形式要多样(图、表、数字等);第五,版面要规范、整洁,必要时开辟视频窗口;第六,佐证材料要充实,用原件扫描。
联合申报课程每门课要填申报书,还要填整合优化情况表。整合优化情况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课程平台建设、结构重组、内容整合优化等方面情况;一部分是联合课程整合优化后的教学效果。填写整合优化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体现5门课程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要说出整合优化的意义和好处,还要给出具体的整合优化思路和具体做法,最后给出整合优化后的效果,对教学的促进和学生能力提高的证明。总之,不同的课程需要侧重的地方不一样,要体现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劣势,不要全是枯燥的文字叙述,要结合文字、图片、表格多种表现形式。整合优化表也是评审专家必看的内容之一,所以填写时要认真对待。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心得与体会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需要整理大量的文件,制作大量的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和电子教案,有的甚至要出专用的教材。精品课程建设也不是短时间突击就能完成的,需要在平时的各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积累素材,总结经验,思考方案;需要对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分析,或者要通过实践的验证,再形成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素材,素材主要包括大量的照片、视频和动画;还要有学校层面的大力配合,教务部门的详尽指导,学院的统筹安排。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需要多人参与,多方配合的一项工作。教师通过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够更系统地了解课程建设的思路,了解课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还可以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更深入了解职业教育的一些指导文件,也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课程改革有了全新的了解。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当然需要根据新的原则对理论做出取舍),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不是实践课时的多与少),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
五、课程建设的展望
目前国家级精品课程已经不再评比,随着精品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山东省也会在未来几年结束精品课程的评比。但根据教育部的相关精神,下一步替代精品课程的是升级版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也许马上就会在高职院校中展开此项评比,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为以后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建设肯定是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建设。职业院校要在未来寻求更大的突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课程改革,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优秀高技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宝玉,向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15.
[2]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1):20-25.
[3]袁德宁.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支撑理念的变化[J].中国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60
Vocational College F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Curriculum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and Effect Evaluation
HU Weidong, LI Zhengy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109)
Abstract We studied in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perspective on f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related to the regulatory process of thinking, and to diversify the implementation discussed ways and means to manage f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courses for the teaching process, while for high Vocational special featur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ystematic exposition, presented by analyzing factors vocational food professional features, management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process details, teaching methods, training, etc., to solve such fine teaching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final results evalu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quality curriculum; process management; effect evaluation
0 引言
高校教学改革中的精品课程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精品课程也成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工作。自200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本身需要一个长期、不断深入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是目前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普遍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高职类院校,由于近年来扩大招生、入学分数、职高性质等因素导致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效提高高职高专类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了十分紧迫的任务。①
目前,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统计,其资源库中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约为24742门课程,通过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精品课程体系已经初见成效,分别分为校、省、国家三级。其中众多优秀的校、省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因此,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的精品课程数量有限,通过质量和过程的目标管理,能够加强此类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质量。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通过对此类课程效果评价研究,增加精品课程的综合表达,有助于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积极的开展。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们衣食住行中食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食品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都是重点专业,尤其各地区的农业大学均以食品专业为打造精品课程重点专业,其精品课程的过程监管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问题,重视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中精品课程的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价更是势在必行。
1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1.1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教学过程管理的研究意义
1.1.1 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整体水平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②打造高品质的精品课程可以提高整体学院专业的教学实力。从而推动教学不断提高,增强教师对课程品质的重视程度。对于五个一流的建设过程,也就是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拓展课程教学手段、方法、内容中均起到推动作用。
1.1.2 增加精品课程多元化因素和完善最终效果评价
通过对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监管的研究,有效形成整套体系化内容,如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教材编写与应用多元化效果、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综合评定等因素,都能为精品课程建设增加多元化资源和综合手段,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精品课程的课程检验与评定,从而完善最终评价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标准。③
1.1.3 确保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与顺利完成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完善立项前的申请,巩固追加立项后的管理,从而达到监管与执行并重的目的,积极鼓励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监管,从课件的制作、教材的选择、教案的编写,讲义的内容、实践的过程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的课程特征,抓住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的监控管理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个性化管理,有效达到教学过程监管的目标。④
1.2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特点分析
1.2.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高职高专院校除了对理论教学有较高要求外,更加重视实训、实验教学的过程,其中实施例如项目导入、方案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针对实践课程而设立的精品课程,更加注重实验的制作与组织顺序,在建设过程中更加需要重视和监管。食品专业多以化学、物理实验为依托,进行检测或加工的实训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效果。⑤
1.2.2 授课对象特殊性与就业趋势目标性
高职类院校授课对象多为职高类学生入校,教学课程与普通高等院校有很大差异,针对性也更强,其就业趋势也更加多元化,很多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就业实务数据佐证,增强了精品课程过程监管的证明材料。
1.3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过程管理方法
1.3.1 教师队伍的培养管理
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特征为――“双师性”,既拥有专业的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又拥有相关的教师资格认证,也就是说从教人员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本行业的能手、行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过程教师素质培养,大力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内涵建设,积极将专业教师送进相关企业进行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锻炼,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团队,把企业的相关人员请进校园与课堂,担任兼职教师,把企业文化传授进课堂,将企业中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告知学生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⑥此外,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定期举办的教师技能大赛,分为教学部分、实践部分、说课部分,将课程深入研究,挖掘精品中的精品,精华中的精华,从而强化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推动教师队伍进步。同时,将获奖的教师设计录像环节,将现场教学公布,让全校师生学习观摩,促进精品课程的延续。
1.3.2 教学实施条件管理
依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要求、目标与形式等,对于教学过程前的准备阶段,通过加强软、硬件条件设施的形成管理体系,提高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增加教学工具与器具、教学场地、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培养、校企合作方式,增加教学实施条件的多元化管理,将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学方法多样性,如以板书为主,课件为辅的方式,在课件中加入动画、视频效果,对食品生产过程、检测方法、安全质量控制等过程进行动态演示,制作微课――简短的视频与课件,进行项目总结与规范评定,拓展教学实施能力。
1.3.3 加强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管理
精品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尤其是实践环节,需要由学生为主导,进行操作,教师的演示过程需要联系学生实际,生动讲解,不能将理论知识死搬硬套,生硬地施加给学生,师生能和谐有机地形成教学共同体,学生也参与到教师讲课的思考当中,共同完成课堂效果。教学过程保证生产岗位的技术环境,课程的深度、广度须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尽可能地创造生产实践现场环境模拟,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建立听课、评课制度。评课要坚持“有听必评”,组织教师参与讨论与评课。为了便于及时发现课堂问题,进行动态管理,有必要利用摄像或录制等手段,记录课堂讲授情况,课下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
1.3.4 教材建设管理
由于精品课程的成果转化形式之一为教材建设,可以每年组织教师积极编写国家高职高专教材工作,在编写过程中进行精品课程的深化建设,在选择教材时,需考虑高职特点,选择实训教学过程详细,有针对性的教材作为精品课程教材进行教学,深入浅出,同时注重教材的时效性,使学生尽可能接触最新知识成果。
1.3.5 建立数据资源管理
通过网络与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与维护,建立食品专业的数据库平台建设,对相应的交互系统进行管理,上传网络资源共享,进行模块设置,建立共享机制,将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分享于更多学生与受众,充分做到知识无国界、无地域的传播,拉动高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将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展示与推广,丰富网络教学内容,改进网络教学方法,扩展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⑦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业务,对精品课程的相关资源进行有效传播,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精品课程的片段,最新教学过程,最新的进度,从而监控精品课程的进程。
1.3.6 规范教学考核管理
针对传统考核的闭卷方式的单一性,制定综合考核标准,如通过学生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在企业实训能力考核以及开卷考试考核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知识进行问题深入分析,利用在企业实习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评定,便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2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2.1 精品课程效果评价的类型
我国将精品课程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和“校内督导评价”两部分内容进行精品课程的过程与最终评价,仅仅通过这两种类型进行评价尚不足以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亟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来规范精品课程的实施,聘请相应的专家与行政监管对精品课程建设过程进行督导和监管,提出宝贵建议,对于监督课程建设进度形成无形的推动力,有利于决策部门掌握精品课程动态与发展趋势,从而进行进一步监控与制约管理,从而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性、新颖性、全面性等因素形成。⑧
2.2 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精品课程的评价方式
2.2.1 网络公众评价方式
通过网络方式让受众对精品课程的组织、效果进行过程与结果评价。进行投票或意见填写,征求更多大众意见,提高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由于资源共享的因素,对网络方式评价方式,应该更加注重公众的声音,总结综合因素,制作更加适合的资料,整合更加有效的方式,从而开拓精品课程的多元化进程,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可以共同讨论,定期组织论坛、会议,探讨精品课程评价与建设管理方案,集思广益。
2.2.2 教师与学生互相评价方式
师生交互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符合教学规律,教师如果不能积极听取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反馈意见,将会越走越远,学生也要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解决精品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教学相长,达到即时问答、达标测试、学习分析等目标。⑨
2.2.3 聘请专家与专业人士进行效果评价方式
专家和行业精英定期入校讲座与课堂引导,可以有效提升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整合资源,扩大教学手段。通过专家对精品课程进行评价,是最具权威性和最合理的途径之一。⑩
2.2.4 企业及用人单位评价方式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相关人员也会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且通过学生的表现,可以评定学生本门课程乃至整个专业是否学到了实质可以应用的知识,通过企业的反馈意见,能够更加合理的提升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培养更加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使精品课程下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2.3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制定
根据以上论述,针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标准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标准:第一,教师教学工作与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不应单一的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还应该通过多元的手段,对结果进行有效评定,如媒体方式、网络方式、微信公众平台方式;第二,高职高专院校食品专业课程标准应以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体现工与学相结合的特点,通过企业与学校共同建立培养机制,将企业工作过程和人的职业成长联系在一起,提炼工作过程知识与结构,重新排列分配,建构本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重视实践带给学生的就业效应;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只依靠单一的考卷进行评定,应该将综合能力分配不同比分,进行合理分区,划分出教学、实践重点与考核方式;第四,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应该由高职院校的教师、研究专家联合企业、行业一线的实践专家共同制定。
*李正英为本文通讯作者
项目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
注释
① 陈晓毅.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几点不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57-258.
② 崔允t.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③ 黄存华.创建精品课程的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8(2).
④ 王达光,甘井中,谭曲.基于网络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平台研究[J].大众科技,2007(12):123-124,128.
⑤ 张胤,郑家茂.实施精品建设工程优化课程教学资源[J].高等理科教育,2005(6).
⑥ 赵杨群.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
⑦ 赵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1(3):30-32.
⑧ 刘晓欢,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关键词: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
Key words: General Microbiology;quality course;establishment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78-01
0 引言
普通微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生命科学类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微生物是研究生命科学基础理论问题时的主要“模式生物”,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发现、利用、改造以及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造福于人类。做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应对其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一流教学团队、一流教学手段、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教改工作的重要部分,师资队伍的优劣也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应该由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主持,通过该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拥有较高教学水平、教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对参加课程建设的青年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多参加听课和说课,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让他们积极听取相关的学术报告,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1.2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相关的网站(或页),把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讲稿、参考文献、课后思考题、教学录像等上网并对学生免费开放,建立学习自测系统,使学生能随时在网络上做题,并检测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强化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
1.3 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目前我们的普通微生物学已经采用了国家级规划教材。
1.4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在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教师的自我评价机制,比如设立教学反馈表,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后,让学生当堂回答本节的重难点知识,通过检测,找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今后更合理、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另外,还要建立学生的评教机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并及时做好调整,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1.5 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的要求,给学生提供模拟的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让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业单位协作,把理论知识搬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如酸奶的制作、啤酒的生产等均可让学生参与到相关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
2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2.1 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实施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能够促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及时、全面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带动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断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另外,教师在课程建设中还可以促进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改善知识结构。
2.2 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新的教学手段再加上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可以在欢快的气氛中学到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精品课程建设还要求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网站,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浏览网站,在建设网站时,应首先立足于学生利用网站自主学习这一特点,将知识的引导、传授与复习蕴涵网站之中。例如:提供教学大纲和学习重点,使学生事先了解所学内容;设置电子教材、电子讲稿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理论知识;安排期末复习和在线测试以强化对知识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教学方式,对各知识点提供重点解析并设置引导性问题。并使学生在网站上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对所学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
3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已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微生物教学中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消极对待课堂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而现代教学手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多媒体的强大教学功能,教师变成了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并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三是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微生物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普通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教学理念、教学团队、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于一身的整体建设,要想把它建设的相当完善,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自从2007年教育部开始启动远程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活动起,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2007年教育部决定加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并选择了一批高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试点院校,选择了3000多门课程实施重点改革和建设。在教育部评审产生的国家精品课程体系中,远程教育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为了全面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我国众多院校积极推进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通过建设一大批数字化资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及障碍梳理文/林爱芳源中心和数字化学习中心,创新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全面开放,为大批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免费享用的优质精品课程资源,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二)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标准不断完善
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我国一些高校制定网络课程的建设发展战略,对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和流程进行了明确,强调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评价标准,提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与运行机制,一些高校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资源建设理念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资源建设标准,并根据标准为不同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范例和模板。一些高校资源建设过程中,注重行业联合,整合利用本校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经验上的优势,认真研究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和性质,制定了多种媒体资源的一体化资源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引入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制,确保了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
(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渠道不断拓宽
建设优质远程教学资源、汇聚优秀教学成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是当今远程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一些高校多举措促进课程资源建设渠道的拓宽,通过组织名师开发优势教学资源的同时,借助网络资讯库、专业网站等途径多方收集网上教学资源;同时加大与行业内高校的战略联盟,实现数据库对接,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二、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障碍分析
(一)发展目标不明确,激励考评机制滞后
当前,由于一些高校过份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教学理念陈旧,很多高校质量意识淡薄,对学生在远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充分认识。对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对于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未能深入调查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迫切需求,针对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缺乏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一些高校在远程教学资源的配套基础设施方面较为缺乏,也未能引入市场化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筹资机制,导致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受资金限制,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二)表现形式单一,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较多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少,但在课件的开发上,缺乏协同意识,往往只依靠本校教师队伍,且只用于本校教学过程,在精品课程课件制作的模式上,一般多限于录像、文字和PPT等单调的模式,表现形式过于单一,长此以往,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总量较大,但在课件中较少体现教学实践过程,同时对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收集也较少,很多课件反映的内容严重脱离了时代,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或者充满说教,表现形式过于死板,学生通过课件学习,无法实现与教师的互动,教师也未能通过课件给予学生以必要的释疑和教学指导。一些精品课程课件未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网络导航功能,也未与其他教学网站实现链接,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采集范围,不利于学生成长。
(三)教师资源建设思路保守,缺乏精品教育资源建设的主动性
近年来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导致许多高校教师少学生多,师生比例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师资力量主要用于传统教学,无瑕顾及远程教学及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一些高校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按既定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安排,对学习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缺乏深入的把握,部分教师对远程教育与课程资源建的融合缺乏必要的经验,对如何拓宽资源建设缺乏了解,未能结合精品课程资源的特点学习和掌握一些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从而无法借助现代媒体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三、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规范的策略建议
(一)制定资源建设发展目标,健全完善资源考评监督机制
全力推进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制建设,要以《2007年度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为依据,结合各高校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学科优势,进一步规范已有的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对于正在建设中的课程资源要制订发展目标及实施细则,努力探索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激励机制,健全精品课程资源评价机制建设,对于资源建设来说,高校的政策支持能够鼓励和支持教师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高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成立专门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狠抓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到教师职业评价体系中,多方筹集资金,确保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引入市场化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制,成立由相关的远程教育教学设计专家和精品课程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各专业的课程结构及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规划与监督,并定期对所开发、升级的精品教育课件进行评估和指导。建立良好的精品课程资源运作机制和课程开发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国内国际先进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理论,鼓励教师就精品教育资源建设申报研究立项,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采用项目竞标方式招标,全力吸引优秀教师参与其中,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和使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成果。
(二)整合各种设计方法,优化精品课程资源内容
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不断优化精品课程资源内容,在教学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融入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与个性化的需求,强调以学生为本,选择最能展现课程特色的媒体形式,创新学习课件的制作理念,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要充分把握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此为依据,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结合可实现网络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特点,采取了多种课程设计策略,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差异化的设计策略,要通过层层落实的组织管措施将其体现于具体设计过程中。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对象,而网络课件是目前网络教学的最主要的载体,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网络课件保持动态性和互动性显得尤为必要,课件要承担传统教学的授课、释疑等复杂功能,要在系统化体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体现出较强的互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在对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设计过程中要争取建设一体化设计和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课件,落实资源导航清晰度规范,强化链接深度的合理性,严格遵循媒体与技术运用的相关标准。针对课件的页面布局、文字表述、图画、色彩和信息量都要进行统筹规划,确保美观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Think and exploration for 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 vocational for the computer class professional
Shi Baohu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fo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lmost all of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set up professional of computers.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s courses; study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of our colleg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s of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include the ranks of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reform.
Key words: quality cour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 and study; integrated teaching
2003年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把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建设目标之一。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千门精品课程上网,打造高教新质量”新闻会上指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质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位置,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一切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而课程质量的高低,又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和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有着同样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在课程建设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和特殊内涵。因此,我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将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实现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有效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
2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实现“五个一流”,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由主讲教师负责、双师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承担兼职教师,并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IT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教学内容必须保证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及时反映IT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另外,在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原则是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基于企业职业岗位调研,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实际工程技能培养的要求,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引进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将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图1为与H3C公司合作开发课程的模型。
(3)“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多媒体取代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在IT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的组织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要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将一个以企业案例为背景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任务,经过加工和设计成为教学项目组织教学,任务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完成项目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的教学组织需要在实训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中,将“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辅,以学生操作为主,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6步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组织教学,以网络安全产品配置与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在“安全网配置与管理”项目中,通过了解安全网关的基本原理(了解企业的安全需求)选择安全网关部署方法(制定安全的策略)制定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部署方案(制定实施安全方案的计划)进行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施企业安全方案)检测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配置(检查配置的正确性)项目验收与答辩(评价完成情况),通过6个步骤组织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但在学生实践操作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行业标准、理解操作规范,严格按企业工程规范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最后学生进行答辩讲述自己(或小组)的方案及实施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完成企业安全网关和网闸配置与管理的全面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
(4)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精品课程需要精品教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在教材建设中,必须注重精品意识,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优先选择国家规划教材,另外,还要组织教师开发精品课程配套的精品教材,以保证让精品教材走进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作用。
在精品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点为主线的模式,要在充分理解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根据课程方案中的项目设计,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教材,将理论知识的解析融于项目实训过程中,做好精品教材的建设,同时开发项目指导书等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料,主讲教师自行编写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
除了教材建设之外,还需要与之配套的开放、互动、高效的网络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必须是多种形式的,既要有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又要有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电子图书、资料库、在线测验试题等,要形成立体化的教材及教学资源,并通过校园网的环境免费开放,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实现师生在线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实验实训平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精品课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院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实训室建设。在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安全与安全类IT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以仿企业环境的方式进行了实训环境建设,从而方便了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这种工作组式的教学环境设计,方便了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每个工作组具备一套完整的实训设备,能满足学生2~4人组进行操作,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图3为我系已建成的仿企业环境的网络安全实训室,这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6)考核与评估体系建设。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课程的考核与评估体系。我们将原来以理论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综合考核的方式,即理论考试只占其中很少的比例,重点是对学生课业的考核,即项目设计方案的撰写(课业报告)、项目实施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完成项目后的答辩情况等多种考核方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7)机制建设。精品课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形成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同时对承担精品课程试点教学的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促进了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
3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1)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导致许多教师抽不出足够时间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因为生源基础较差,组织难度较大而无法实现。
(2)校企合作难度大。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课程的设计最好有企业参与,从而培养与企业零距离的高技能职业人,但由于国家没有配套的职业教育法相关政策,在没有利益驱动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全力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更谈不上作为兼职教师授课了。
(3)教学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培训,部分老教师还是不能改变传统学科体系的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解不深。另外,部分青年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质量意识淡薄,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对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生命线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认识,对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认识存在误区。
(4)对精品课程指标体系解读不够。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指标体系中,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1个特色及政策支持,每个二级指标都设有观察点,在学院计算机类精品课程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指标体系的内涵理解不足、意识缺乏,上交的资料没有体现“精”与“特色”。
(5)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学院虽然制定了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但没有配套的支持政策,在精品课程建设前期,学院没有任何费用投入,这就导致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企业兼职教师聘请难度较大,不能保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是学院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计算机专业类精品课程建设应以IT类职业特点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重点,注重学生新技能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精品课程建设要认真研究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分析每一个观察点的内涵,即①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②教学条件的权重逐渐降低;③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稳中有升;④教学效果的比重稳中略降;⑤课程特色逐步强调学校政策。
另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学院有配套的激励政策和学院领导的支持,更需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有敬业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及新技术的获取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市场人才职业能力需要分析,随时引入新技术,更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开放创新思维,力求在“精”和“特色”上做出成绩,实现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目的。
自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来,高职院校、高等学校等掀起了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热潮。而现代科技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门户及窗口,精品课程的成果通过网站进行展示,而老师、学生通过网站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以,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好坏也从某一方面决定了精品课程的质量。下面,从网站建设的重要作用、网站建设的准备、网站构架等方面作一简单探讨。
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重要作用
(1)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有利于教师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没有互联网或没有精品课程网站之前,虽然是上同一门课程的老师,但是老师间缺乏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渠道,单个老师的信息渠道闭塞,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较单一。而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上课程信息的展示,信息渠道由单一转向多元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从狭窄转向宽泛,各个老师对课程内容的信息、基础、理解方式的不同,也成就了网站浏览信息量的增加。最重要的是给所有的任课老师拓宽信息面,帮助老师更好地从多角度钻研、理解课程,从而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2)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的学生个性千差万别,学习基础也不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品课程网站的出现,也为学生的人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正如上面所讲,老师对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学生对某一问题同样也有自己的视角,光靠老师在讲台上单一枯燥的讲解无法满足所有同学对知识的理解、渴求。可以通过让同学在网站上浏览课程视频、电子教案等方式进行学习,将他们的问题于精品课程网站上诸如“BBS论坛”“在线提问”等互动栏目。这样,既可以让老师及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理解及问题,又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瓶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准备工作
(1)确定网站制作及运行平台。服务器的选用:为保证网站运行稳定,维护方便,本人在制作学校精品课程网站时,将服务器选为WINDOWS 2003 SERVER,WINDOWS服务器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只需要注意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及杀毒软件补丁,服务器运行应当完全可以满足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要求。
制作平台:网站的制作平台选用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
三个软件既能进行网页架构,又能进行动画制作,对网页图片的编辑也完全胜任,而三个软件间生成的文件又能很好地整合。所以,利用网页三剑客作为网页的制作平台非常合适。
数据库:数据库选用ACCESS 2003,ACCESS 2003属于OFFICE家庭中的一员,新手操作也同样简便,在数据库软件中以功能强大、操作方便著称,所以选用ACCESS 2003作为精品课程网站的数据库系统。
(2)网站的栏目及板块。网站的栏目及板块的划分依据精品课程评估要求中的条目进行,网站中的板块主要分为以下七部分。
①课程设置。包含的二级目录是: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②教学内容。包含的二级目录是:课程整体设计、内容选取、内容组织、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单元设计。
③教学方法与手段。包含的二级目录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授课录像、教学手段、教学剪影、网络教学环境。
④教学队伍。包含的二级目录是: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师科研能力、教师队伍建设。
⑤实训条件。包含的二级目录是: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⑥教学效果。包含的二级目录是: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考核评价、竞赛情况、专家评价、学生评价。
⑦课程特色与创新。包含的二级目录是:特色与创新、政策支持。
依据网站板块中的内容,要求老师上传相应的电子资源。
三、精品课程网站整体构架
前台界面:精品课程网站的前台界面设计本着亲切、自然、操作性强的原则进行设计,包含的图片要与课程专业相关或接近,要突出专业特色。网站的页面的板块布局及设计也要主次分明,多考虑方便用户操作,而页面整体的搭配及效果的和谐统一也非常重要。在现在的网站设计中,更多地用到了图片、动画及视频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增加也会使网站的首页界面令人耳目一新,使人有浏览及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后台管理:因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及管理的现状,后台设定一位管理员,这个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对平台内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管理权限主要为:信息添加、信息查询、信息修改、信息删除、信息审核等。而信息的添加中不仅可以添加文字素材,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图片、视频、动画及各种多媒体素材的添加。这样不仅考虑到了原始课程资源的素材多样性,也可以丰富网站中的内容。
用户管理:用户设为普通用户、管理员用户,管理员用户的权限在上面已经提到。而普通用户除可以浏览网站中的所有内容外,还可以将自己的信息素材进行上传操作。而上传的信息,必须通过管理员审核才可以在网站上最终显示。
(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2007年教育部决定加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并选择了一批高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试点院校,选择了3000多门课程实施重点改革和建设。在教育部评审产生的国家精品课程体系中,远程教育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为了全面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我国众多院校积极推进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通过建设一大批数字化资源中心和数字化学习中心,创新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思路,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全面开放,为大批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免费享用的优质精品课程资源,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二)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标准不断完善
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我国一些高校制定网络课程的建设发展战略,对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和流程进行了明确,强调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评价标准,提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与运行机制,一些高校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资源建设理念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资源建设标准,并根据标准为不同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范例和模板。一些高校资源建设过程中,注重行业联合,整合利用本校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经验上的优势,认真研究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和性质,制定了多种媒体资源的一体化资源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引入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制,确保了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
(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渠道不断拓宽
建设优质远程教学资源、汇聚优秀教学成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是当今远程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一些高校多举措促进课程资源建设渠道的拓宽,通过组织名师开发优势教学资源的同时,借助网络资讯库、专业网站等途径多方收集网上教学资源;同时加大与行业内高校的战略联盟,实现数据库对接,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二、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障碍分析
(一)发展目标不明确,激励考评机制滞后
当前,由于一些高校过份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教学理念陈旧,很多高校质量意识淡薄,对学生在远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充分认识。对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对于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未能深入调查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迫切需求,针对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缺乏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一些高校在远程教学资源的配套基础设施方面较为缺乏,也未能引入市场化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筹资机制,导致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受资金限制,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二)表现形式单一,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较多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少,但在课件的开发上,缺乏协同意识,往往只依靠本校教师队伍,且只用于本校教学过程,在精品课程课件制作的模式上,一般多限于录像、文字和PPT等单调的模式,表现形式过于单一,长此以往,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总量较大,但在课件中较少体现教学实践过程,同时对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收集也较少,很多课件反映的内容严重脱离了时代,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或者充满说教,表现形式过于死板,学生通过课件学习,无法实现与教师的互动,教师也未能通过课件给予学生以必要的释疑和教学指导。一些精品课程课件未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网络导航功能,也未与其他教学网站实现链接,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采集范围,不利于学生成长。
(三)教师资源建设思路保守,缺乏精品教育资源建设的主动性
近年来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导致许多高校教师少学生多,师生比例处于严重失调状态,师资力量主要用于传统教学,无瑕顾及远程教学及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一些高校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按既定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安排,对学习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缺乏深入的把握,部分教师对远程教育与课程资源建的融合缺乏必要的经验,对如何拓宽资源建设缺乏了解,未能结合精品课程资源的特点学习和掌握一些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从而无法借助现代媒体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三、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规范的策略建议
(一)制定资源建设发展目标,健全完善资源考评监督机制全力推进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制建设,要以《2007年度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为依据,结合各高校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学科优势,进一步规范已有的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对于正在建设中的课程资源要制订发展目标及实施细则,努力探索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激励机制,健全精品课程资源评价机制建设,对于资源建设来说,高校的政策支持能够鼓励和支持教师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高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成立专门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狠抓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到教师职业评价体系中,多方筹集资金,确保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引入市场化的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机制,成立由相关的远程教育教学设计专家和精品课程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各专业的课程结构及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规划与监督,并定期对所开发、升级的精品教育课件进行评估和指导。建立良好的精品课程资源运作机制和课程开发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国内国际先进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理论,鼓励教师就精品教育资源建设申报研究立项,对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采用项目竞标方式招标,全力吸引优秀教师参与其中,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和使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成果。
(二)整合各种设计方法,优化精品课程资源内容
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不断优化精品课程资源内容,在教学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融入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与个性化的需求,强调以学生为本,选择最能展现课程特色的媒体形式,创新学习课件的制作理念,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要充分把握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此为依据,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结合可实现网络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特点,采取了多种课程设计策略,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差异化的设计策略,要通过层层落实的组织管措施将其体现于具体设计过程中。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对象,而网络课件是目前网络教学的最主要的载体,远程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网络课件保持动态性和互动性显得尤为必要,课件要承担传统教学的授课、释疑等复杂功能,要在系统化体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体现出较强的互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在对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设计过程中要争取建设一体化设计和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课件,落实资源导航清晰度规范,强化链接深度的合理性,严格遵循媒体与技术运用的相关标准。针对课件的页面布局、文字表述、图画、色彩和信息量都要进行统筹规划,确保美观性与实用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