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57: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篇1

一、书法是“形象艺术”或“形象性艺术”错了

这种说法,都是不解书法基本特征也不解艺术何以为艺术的废话。“形象艺术”、“形象性艺术”不仅说书法不合适,说任何艺术品种也不合适。因为艺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形象创造,以形象反映现实,没有形象创造,不以生动的形象反映现实,就不是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就在于艺术家以其运用的艺术形式,以该形式可运用的手段进行形象创造,于创造成果上展现出来的技能、功力、见识、修养。由于艺术反映现实的方面,运用的手段、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种。而讲求创造尽可能生动、丰满、有个性面目的形象,则是它们作为艺术存在的共同要求。既然所有的艺术品种都讲求形象创造,就不能以“形象艺术”、“形象性艺术”作为特征来认识哪一艺术品种。称书法为“形象艺术”和“形象性艺术”,既不能表明书法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也不能使书法与别的艺术品种区分开来。

二、书法是“意象艺术”或“意象性艺术”也不妥

因为“意象”一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思。从审美效果上讲它“有意味”是一种用法,把它作为从现实中感受到并凝炼成意念中的未迹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也是一种用法。王羲之就艺术形象创造有“意在笔先”的说法,就有意象的意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讲“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章”时,有“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之说,也是这个意思。但是王羲之又有“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等说法,就只是讲书写的审美意味,即笔下写出的既是点画,又还有比点画形质更耐品赏而难以明言的审美意味。唐人张怀讲自己的书法经验时写道:“仆今所制,不师古法,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元精,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虽迹在尘壤,而志出云霄。灵变无常,务动,或若擒虎豹,有强梁孥攫之形;执蛟螭,见蚴Y盘旋之势。探彼意象,入此规模。”是说他并不依照古人既立的法度写字,而是探寻文墨所以形成的奥妙,探索万物所以存在运动、成形取势的基本原理,从大千世界感悟、摄取形体构成规律、生命形象意味,将之置于书写之中,使所成之迹,既在文字规模之中,又有生动的审美效果,这书法形象虽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其构成之理、之法,却全源之于客观现实。简单一句话,讲的只是书者要从客观自然中感悟挥写运动形体构成之理,形成意中之象,而后才能以文字规模化成有形有势的书法之象,而不是说书法是什么“意象”。

不过,成功的书法形象,确有若飞若动种种生动的审美效果,不是具象而有若具象,有人称它为“意味之象”,简称“意象”,也未尝不可。问题在于:这种审美效果并非书法这门艺术所独有。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字描写,读者通过阅读才能在脑海中形成的“意象”,其他如写意画、根雕艺术、奇石艺术,包括大量的抽象画、抽象根雕等都会有不是而似、似而不是的审美意味。将这种效果作为艺术特性来界定它们的艺术品种,则太宽泛,一宽泛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三、书法只能是抽象造型艺术

从艺术品种上说,书法只能是抽象造型艺术。一切只以视觉形象展示于人的艺术都是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家具、服饰、印染、日用器皿设计等均属之,戏剧化装表演动作也讲造型设计。书法也是以视觉形象展示的,故也属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分两大类:一类是反映现实具象的,称再现艺术,也称具象造型艺术;一类是不反映现实具象的,称表现艺术,也称抽象造型艺术。具象造型艺术,讲求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真实性、准确性、典型性等等。抽象造型艺术没有这些要求,有些品种却不能不讲求客观现实中所存在的形体构成规律,如整齐、变化、统一、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等规律的运用。这些规律是人从客观自然中感悟、积淀、抽象的,被抽象出以后在具体的艺术品创造中运用。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它们是抽象造型艺术。

在这一点上,书法表现得最为典型。汉文字有一部分是据现实之象创造的,但书写造型却不顾这些而只讲求上述那些形体构成规律的运用和那些规律运用效果给人形成的形式感,这也说明书法只能是抽象造型艺术。

书法虽是以抽象造型进行创造的,但它仍要求创造俨有筋骨血肉的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只是其所谓“筋骨血肉”等等,都是意味的显示而不是真实的写照,而其审美意味也正在这里似而不是,激发人的想象,引发人的联想。

这不正可以说明它是意味之象、意象,可称它为意象艺术吗?不行。之所以说不行,一是有类这种意味的艺术品种太多了,不能说明其品种特点;二是这种效果正是它的抽象造型派生的,舍弃它的抽象性而言意象,就是舍本逐末了。认准它是抽象造型艺术,不仅说明了书法的形象特征,而且也能让人知道其形象得以创造之根据、之原理从何而来。没有万象中客观存在之理哪有书写挥运结体之理?没有据自然之抽象,何来自然之理于书写中的运用?

四、称“书法为抽象造型艺术”与绘画上之有“抽象派”毫不相干

有人说:说书法是抽象造型艺术,是对书法艺术的误读。

的确,在俄国人康定斯基以前,世上没有抽象绘画。“抽象派绘画”是他发明的,然而,这“抽象”一词却不是康定斯基发明的,而是人们从哲学用语中借来的。只不过借过来称绘画形象,是说它也有形、有色、有造型,却不是依据客观形象,是说它没有依据客观自然的造型。

书法是不是因为绘画上有了康定斯基的“抽象派”之称,所以人们才把它归类于抽象造型艺术的呢?

篇2

职业与人的一生密切相联,是人安身立命之所在。而一个人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一生的成就。医学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医学生要想避免0.1%的缺陷,就要从学生时期做起,全面加强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将来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才能够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成就自己的职业梦想。

一、职业素质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职业素质是指满足职业生涯需要的一种特定素质。严格地说,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由于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

职业素质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职业性。职业素质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并且总是同职业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职业对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职业素质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稳定性。职业素质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培训,并在长期从业实践锻炼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个体职业活动的全部时间与空间中,职业素质的表现在时间上虽然偶尔间断,但总体却是持续的;职业素质的表现在空间上虽然有时相异,但总体上却是一致的。职业素质表现的这种持续性与一致性,就总括为职业素质的稳定性。职业素质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内在性。职业素质虽然是任何“职业人”身上的一种客观存在,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具有隐蔽性与抽象性。职业素质的第四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综合性。同一个体的各种职业素质、同一职业素质的各种成分,都是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的,它们相互联系、难分难割,统一地作用于行为方式、行为产品与工作绩效之上。职业素质的第五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可塑性。个体的职业素质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二、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

职业素质的构成是指职业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不同的学科与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划分。

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内容规定,我们暂且把医学生职业素质划分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两大类。职业意识即从业者在特定的职业环境影响和社会条件下,在专业岗位任职实践中形成的某种与从业有关的思想和观念。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社会角色要求、职业使命感和人文修养等,它集中地表现为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也自然地体现在从业者自我行为的规范、进取心和工作信条上。

职业意识中的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地位、作用、意义认识和评价的标准。它对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医学生来说,社会型价值观――强调对人的热爱,热心社会活动,尊重他人价值,注重人文关怀,是最重要的。

职业道德即职业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包括公民职业道德;依法就业、从业的职业品质;对单位、社会负责,与单位、国家的兴衰共荣辱的强烈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等。医疗卫生事业的最终研究对象、服务对象是人。人的生命具有不可逆性,对人的研究和服务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差错。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技术精益求精,而且要对人民极端负责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社会角色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处于特定的位置,人们需要按照这个位置规定的行为办事。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医生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角色。职业特点要求医学生要具备以下特征: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恪守医德,淡薄功名利禄;患者利益在前,个人利益在后;重奉献,少索取;仪表端庄,行为文明。

职业使命是指个人的重大责任和在工作中要达成的目标。医学生的使命正如医学生誓言中写的:“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人文修养包括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

职业能力(包括潜能),即从业者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对工作的驾驭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力。一般是由从业者个性化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经过学习、训练等获得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并与任职岗位融合后产生的,包括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两个重要方面。对于医学生来说,医疗服务的职业特点要求医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状况与结合方式,它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信息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普遍适用的模式。对于医学生来说,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就看其是否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是否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具体来说,医学生应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宽厚实用的医学专业知识,沟通、获取信息的“语言”知识以及复合交叉的边缘学科知识。

能力是人的素质的外在表现,体现在掌握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态上。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医学生的成才关系极大。因此,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发展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

除了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之外,医学生还要具备基本的健康素质,即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三、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与其他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相似之处表现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都要求加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等;不同之处表现在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要结合入学教育注重对学生的适应性和成长指导,可借助《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通过职业测评和生涯人物访谈等手段,引导学生建立人生发展方向,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未来的职业世界;要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帮助他们了解医疗卫生类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逐步解决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怎样去干等问题,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涯规划,使得医学生在校期间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

2.加强专业教学在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专业课教师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课教师,必须要熟悉、了解临床工作,深知医疗服务工作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如果这些教师能结合本专业、本职业的具体情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就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3.强化见习期和实习期的管理

医学院校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会相应为医学生安排较长时间的见习和实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医学生对见习和实习没有充分重视,他们有的利用见习时间进行娱乐活动,或者利用实习时间复习考研。学校应与教学基地密切配合,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教师要在保证完成带教任务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顺利度过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实现社会化,从而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质。

4.加强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素质教育

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带教教师的生命线,是否具备带教资格的基本要求。所以,深化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积累和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不仅是关系到带教教师自身的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大事。此外,带教教师应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和提炼,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楷模作用。同时,还要注意修炼自身的职业道德,顾全大局,树立“患者第一,带教第一”的职业观,真正体现出高尚的职业素质。

四、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矛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包括:(1)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对医学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应该贯穿于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虽然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由于职业特点的要求有其特殊性,但是这种培养必须建立在认识和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2)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职业能力是主干,职业意识是保障。医学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点,全面加强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姚红,黄紫华,王士才,等.医学生学习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55.

篇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082-02

一、引言

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因素。传统的营销管理方式存在以下弊端:职能分割、数据冗余、信息内闭等。网格理论是以资源共享为指导原则的先进思想理念,目前已经应用于生物医药、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子商务、金融、城市管理与规划[1]等领域。陈平认为,网格是按照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将所有的管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2]。姜爱林认为,网格是按一定规则将连续的空间区域离散化,形成众多多边形,并赋予标识符[3]。网格作为新兴的计算平台,具有分布性和异构性、共享性和集成性、自治性和动态性、抽象性和虚拟性等特征,能够将各种计算资源整合起来[4~5]。

二、汽车营销网格划分的维度

汽车营销网格的划分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汽车客户基本特征、汽车客户行为、汽车客户价值和汽车客户生命周期。

(1)汽车客户基本特征。汽车客户基本特征涵盖的内容很多,通常包括地理因素、人口统计因素和客户心理特征因素。地理因素是指客户所在的区域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地域环境按照国内大区可将客户的地域划分为华南、华东、华中、华北、西南、西北,也可将居住区域粒度更加细化。气候环境是指客户居住地的气候状况,在我国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人口统计因素包括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环境、受教育水平、等;心理特征指标与客户对企业产品、包装、广告、公关行为等活动产生的反应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2)汽车客户行为。汽车客户行为是客户购买、使用、处置汽车产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活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每位汽车客户的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若干汽车客户在规律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基于这种相似性,可以依据汽车客户行为对汽车营销进行网格化划分。依据汽车客户行为划分汽车营销网格是以汽车客户过去重复或习惯性购买、使用记录为基础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反映汽车客户行为的各个变量的统计分析,挖掘出客户的使用习惯和特征,可以从保养频率、维修频率、使用频率、车辆用途、车辆使用地域环境、车辆使用道路环境六个方面来衡量汽车客户行为。

(3)汽车客户价值。客户价值包含客户方面和企业方面,在客户方面,肖恩·米汉教授认为客户价值是客户从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能获得的总利益与在购买和拥有时所付出的总代价的比较,也即顾客从企业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即客户价值、客户感知利得、客户感知成本)。从企业方面来说,客户价值即企业从客户的购买中所实现的企业收益,是企业从与其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并愿意为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承担合适价格的客户中获得的利润,也即顾客为企业的利润贡献。

(4)汽车客户生命周期。客户具有价值和生命周期,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客户生命周期是指从客户与企业建立业务关系开始到完全终止业务关系的整个过程,包括考察期、形成期、稳定器和退化期四个阶段。它同样也是客户关系水平随时间发展和变化的轨迹,它动态描述了客户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总体特征。考察期是客户关系的孕育期,形成期是客户关系的快速发展阶段,稳定期是客户关系的成熟期和理想阶段,退化期是客户关系水平发生逆转的阶段。

三、汽车营销网格的构建流程

构建汽车营销网格首先要充分理解营销网格的构建目的以及划分后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然后依据构建目的筛选营销网格划分依据,确定各划分依据所对应的客户信息,并对客户信息进行选择、清洗,在数据准备完成之后选择营销网格划分算法,并利用模型对营销网格进行划分,建立网格并设置网格粒度。营销网格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1)确定划分目标及预期效果。汽车企业在对营销网格进行划分时,必须明确对目标市场进行划分的原因,以及通过汽车网格营销能为企业带来怎样的效果,因此汽车营销网格的划分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为前提,要把汽车网格化营销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以企业经营目标为网格化营销目标,确定在网格化营销过程中营销部门所担任的角色,以及与生产部门、售后服务部门、市场部门、财务部门、物流仓储部门应该如何协同运作。

(2)筛选划分依据。在划分网格时,可以依据四个维度客户基本特征(A)、客户行为(B)、客户价值(C)、客户生命周期(D)来进行划分,根据营销网点的实际情况分析,按照四个维度逐步对营销网格进行细化,例如首先按照a1:地理因素进行网格划分,然后依据b4:车辆用途来对网格进一步细化,再次依据c1:客户当前价值来对网格进行第三维的细化,直至满意为止。从而实现营销网格的多维度可变粒划分。

(3)数据准备。在选取了营销网格划分依据后,就要开始对客户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采集,要在收集大量客户信息的基础上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而不是根据划分指标进行主观判断。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营销网格的划分结果,因此在营销网格划分前,必须采集客户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4)建立营销网格。营销网格粒度需要考虑企业现有营销资源状况,要保证在营销网格划分的基础上,企业有充足的营销资源分配给各营销网格,在企业营销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营销网格粒度和企业营销资源五等级划分,绘制如图2[1]所示的营销资源网格粒度与企业营销资源关系矩阵图,该图共有25个单元格,表示在企业营销资源状况与营销网格粒度的对应关系。如单元格5表示在营销资源充分充足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为每一个客户提供一对一的营销服务,每一位客户即为一个营销网格,此时营销网格的粒度最细;单元格21表示当企业的营销资源非常匮乏,要尽节省营销支出时,企业对整个目标市场进行广播式的营销服务,此时营销网格的粒度为1。在左上三角的10个单元格中,营销网格的粒度过细,此时营销资源表现不足,在右下角的10个单元格中,营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营销网格划分过粗。因此营销网格粒度应依据对角线上的五个区域来设定,确保有限的营销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在划分网格时,首先依据企业营销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网格粒度,然后依据客户基本特征(A)、客户行为(B)、客户价值(C)、客户生命周期(D)四个维度来进行划分,如果粒度很大,则只能从四个维度中选择一两个关键维度来进行划分,如果粒度很细,就可以从三个或四个维度来进行划分。网格划分的过程如图2[2]所示。

四、结语

营销网格的构建是服务营销下营销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总结本文,营销网格划分的一般步骤为:在划分营销网格时首先要明确营销网格划分的目的与原则,然后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网格划分依据,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在数据确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划分算法,并依据数据特征和企业营销资源状况确定营销网格划分粒度,在此基础上确定营销网格,但是营销网格的划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适时对营销网格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王喜,范况生,杨华,张超.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综述[J].人文地理2007,95(3):116-119.

[2] 姜爱林,任志儒.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2):4-14.

篇4

长时期以来,我们都把辩证法定义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是恩格斯的定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经典定义。其实在经典著作中,关于辩证法还有其它的定义,如:列宁就认为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马克思则认为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我们在学习辩证法的过程中,许多人仅仅是教条地记住了恩格斯的经典定义,也没有去深入了解恩格斯的定义。如何科学地认识,如何运用辩证法的理论去看待现实、指导我们的实践更是值得我们反思。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希腊文dialego,本义是“谈话”,是通过谈话、辩论求得真理的艺术,在古希腊哲学那里指的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存在问题。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但是这都无疑对的唯物辩证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恩格斯的经典定义上看,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单单看这样的定义可能会产生歧义,自然、社会、思维是三种不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所得出的普遍规律也只能是三种具体的科学知识,而非哲学。就这一定义来说,辩证法应该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抽象以后说得出的更为普遍的规律的科学。其实对于恩格斯的经典定义,我们还有更多的理论支点需要了解。但是就这个定义本身来说,也没有完全合乎马克思的本来意思。也并没有真正科学地阐明辩证法的本质。

辩证法的这种通常定义,是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把辩证法归结为具有最大普适性的理论。割裂了辩证法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性;而且这一定义也离开了辩证法的批判本质来解释辩证法,这不仅扭曲了辩证法作为哲学理论的反思的特性,而且由此把辩证法当作某些知识的现成结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更是成为到处套用的简单公式。

首先,许多人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去理解辩证法的定义,从而把辩证法理论归结为具有最大普适性的理论。这是不合乎恩格斯的本意,也是对恩格斯这一定义的庸俗化认识,也由此造成了对辩证法理论误解的根源。

按我们平常的理解,辩证法是离开哲学“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这两个问题之外的另一个问题,有这样的解释:与本体论相联系的就是“客观辩证法”,与认识论相联系的就是“主观辩证法”而辩证法自然就被解释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理论。这样的定义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是我们总是把辩证法看成一个单独孤立的理论,孙正聿教授指出:“能否把‘客观辩证法’理解为视为离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关于存在的辩证法?能否把‘主观辩证法’视为离开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关于思维的辩证法?能否把关于普遍规律的学说视为离开思维与存在的关于整个世界的辩证法?”i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谈辩证法时,并没有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谈辩证法的,他们是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去定义和解释辩证法理论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而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本身,而旧唯物主义则没有从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成为机械唯物主义,辩证法是自我运动和自我认识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的主观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同样的规律,他认为18世纪的唯物主义注重的是“内容”,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强调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他说黑格尔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采取了头足倒置的形式,但是他却把思维过程同自然过程联系起来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思维与存在是有关联的,存在着具有客观意义的概念辩证法和认识辩证法,他进一步指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这一命题。

旧唯物主义内容上肯定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思维只是现实世界的直观反映,而近代唯心主义的辩证法从形式中研究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是在思维的自我运动中得出世界的统一性,是在思维对存在决定作用条件下的统一。以上两种片面的发展学说都没有以现实的角度来把握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要把发展与统一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发展与哲学基本问题结合起来,把发展观点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更科学地把握辩证法的内涵,才能根除对辩证法简单而教条的理解,这样的辩证法才是的辩证法,离开哲学基本问题空泛地谈论辩证法,就会对唯物辩证法产生偏狭的理解。

教科书式的哲学,被强硬地划分为两个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有四大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僵化体系,各个部分都成为了相对独立的部分。辩证法也被概括为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分别是统一对立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并把统一对立规律看成是核心规律。五对范畴分别是: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并分析这五对范畴是对立统一关系。试问: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法理论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不仅仅是理论家,更重要的是革命家,是用批判的眼光来改造世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ii很多人都认为辩证法就是公式,可以用它来解释某些现象,而我们对辩证法的认识也就停留在此。

要全面了解辩证法,我们还得回顾19世纪的历史,19世纪是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发展都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资本家的富足和工人的贫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理论旨趣还在于改变工人非人的生活状态,以达到人的自由和解放。辩证法理论本身也是批判和革命的,它不应该是约束人、禁锢人的思想的,而本身就是属人的,是人的自由解放的理论。教条式的规定辩证法只会让我们记住了它而丢失它的批判本性。

而我们要真正理解辩证法的批判实质就应该引进实践的观点,哲学的本质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学说,有许多学者也提出实践辩证法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马克思辩证法的根本使命,既不是用辩证法说明世界是怎么样,也不是用辩证法说明认识的辨证运动能把握自在世界,而是要运用辩证法理论自觉地在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结果中实现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实现改造世界与人的发展的统一。”iii我觉得从实践出发来定义的辩证法更合乎马克思本人阐发辩证法理论的本来意义。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释和解决。而实践本身即使革命的和批判性的。

理解实践就是理解人,实践问题根本上展现的就是人的问题,当代哲学更多的是关注人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问题。许多的学者把实践作为本体论的概念。实践辩证法进一步引申为生存辩证法,他们认为生存辩证法的真实基础就是人的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即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辩证法在本质上就是对人的自由生命的自觉的理论表述”iv马克思就是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追求和创造一个比现存世界更好的人的真正自由、全面的发展的生活,辩证法理论所要表达的就是人的解放和对人的永恒的价值关怀。

哲学教程告诉我们: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这对于我们学习过哲学的人来说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假思索的加以接受,然而当我们深入进行研究时,觉得这一常识是有待进一步考究的,我们需要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好好反思。

纵观辩证法的发展历史,我们得出了辩证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古希腊的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我们可以得出的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不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而是一切辨证法的共同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科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古希腊朴素辩证法就是把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在运动和变化,产生和消失的。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更是把联系和发展作为其基本的观点。恩格斯认为,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唯物辩证法当然也是把世界看成不断产生和消失的过程。

相对于古希腊朴素的辩证法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科学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科学性表现在:19世纪的自然科学而已从过去收集材料的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的阶段,从实验科学走向理论科学,在认识广度和深度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科学已不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既成事物,而是当作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再用静止、孤立的方法而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唯物辩证法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成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结合,既唯物又辩证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把主客体统一起来了;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辩证法理论本身也其科学性的又一表现,辩证法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是随着现实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在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不仅看到了总画面,还看到了各个细节,朴素的辩证法只是在总体上承认,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的变化,在不断地产生和消失,黑格尔的辩证法就其本性来说是革命性的,但却被其体系所窒息。马克思把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而且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去理解的,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生和消亡的。马克思也正是以此理论来批判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为工人阶级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伟大的理论武器。可以说,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正是哲学的活的灵魂。哲学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在批判中不断创新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哲学与时代同进步。

综上所述,我从当前哲学的教科书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定义、体系和特征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对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我们的教科书所阐述的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我们只是教条的接受了这些理论,我们对唯物辩证法没进行更深刻地思考,并没有透彻的了解辩证法,更没有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辩证法,所以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辩证法,从而更好的解释和改造世界。

注释:

i孙正聿.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J].教学与研究,1997(2):6.

ii 马克思恩格斯恩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7.

iii 白钢.当代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三大形态述评[J].社会科学评论,2006(3):125.

iv 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6.

【参考文献】

[1]孙正聿.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J].教学与研究,1997(2).

[2]马克思恩格斯恩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白钢.当代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三大形态述评[J].社会科学评论,2006(3).

篇5

自适应课程创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需要分析自适应课程如何才能在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中起作用。因此,设计专门用于支持自适应系统开发和评估的方法及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一些国外研究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课程的生命周期螺旋开发模型。在这一模型中,首先,教师(或教育内容设计者)使用创作工具开发课程,并将其加载到课程交付系统中;然后,将课程交付给学生,并搜集学生与系统(日志文件)的交互;接下来,教师借助数据挖掘工具检查日志文件,检测课程可能失败的地方或弱点,并提出改进课程的建议;最后,教师按照这些建议,利用创作工具对课程进行相应的修改,并再次在交付系统中加载课程。

用上述方法,教师可以改进每个周期的课程。然而,方法虽然可行,但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使用数据挖掘工具分析交互数据并解释结果可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帮助教师和课程设计者掌握分析数据的方法。本文将展示一些海外案例,介绍如何采用关键节点法、使用决策树来协助开发AEH课程。

使用关键节点法发现学习者的自适应问题

AEHS的学生模型属性或维度与不同的AEH系统,甚至同一系统的不同课程都是不同的,它们包括先前的知识、语言、年龄和学习风格等,且学生模型的维度就是学生的特征。学生可以在自适应课程中遵循不同的活动路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活动路径中了解学生选择的某些路径是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以及这些路径是否与学生的特征相关。因此,在自适应规则中寻找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在用户与AEHS的交互中寻找不良适应的潜在症状。通过这些症状就能够检测到相关的自适应问题,而发现这些症状的方法则是数据挖掘技术(Web挖掘)。

关键节点法就是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决策树)寻找潜在的症状,以表明系统中存在适应不良。该方法利用可读输出的C4.5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清理阶段。选择活动类型为实际活动或测试的记录,所有条目必须包含每个活动成功或失败的指标。

②应用C4.5算法,具体参数如下:

属性,学生模型的维度和活动变量的名称。

分类变量,成功变量指标。此指标表示学生是否通过了一个给定的实际活动或测试。该变量有Yes和No两个值,Yes表示学生成绩高于教师指定的最低要求,否则其值为No。

③u估结果。生成决策树,该树包含每个属性的节点。换句话说,该树由与学生基本特征维度相关的节点组成,并且节点与活动变量的名称相关。树的叶子是分类变量的值也即成功指标。然后根据指标找出症状:选择成功指标的值为No的叶子,这些叶子表示学生在给定的某个活动中失败;分析从先前选择的叶子到树根的每个路径。对于每个路径,需要两个步骤:①在路径中查找具有活动名称的节点并存储。自适应问题应该与此活动密切相关。②在路径中找到学生基本特征的值。

关键节点法的两个应用案例

下面为海外研究中关键节点法应用的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使用了Simulog和Weka两个工具。Simulog用于生成日志文件,Weka用于分析这些数据。Simulog是能够模拟几个学生基本特征的日志文件工具,其中包含不良适应症状。Weka提供学习算法的实现,如分类技术、关联规则和聚类。此外,Weka包含的各种工具可用于预处理数据和数据可视化。在下面的案例中,日志文件是由一门有关交通规则的记录良好的课程生成的。

第一个案例的数据是来自240个模拟学生的互动,第二个案例的数据是来自480名学生。

TANGOW教育系统中日志文件的条目由以下几个属性组成:户名、基本特征、活动、完成、等级、访问次数、行动、活动类型、合成时间、成功。如下表所示。

用户名为s100的学生的条目示例为:

“s100,年轻,西班牙语,新手,S_Ag_Exer,0.0,0.0,1,初次访问,实践活动,否”

“s100,年轻,西班牙语,新手,S_Ag_Exer,0.0,0.0,1,离开原子活动,实践活动,否”

第一个条目显示,具有“西班牙语,新手,年轻”基本特征的学生s100参加了“交通警察标志练习”活动(S_Ag_Exer),完成0.0,等级0.0,是这次活动的第一次访问。第二个条目表明,学生离开这个活动,没有完成活动(完成=0.0),并且在练习中得分不足,为此,成功设定为否。

案例一:

研究者首先对Simulog生成的24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研究。交互数据包含的不良适应的症状为70%具有“西班牙语、新手、年轻”基本特征的学生在“交通警察标志练习”活动中失败。

接着,根据关键节点法分析数据。第一步(清理阶段)是清理数据。它包括清除日志文件中不同于“LEAVE-ATOMIC”和“P”的活动,最后记录集包含960条。第二步(应用C4.5算法)是生成决策树(如下页图1)。最后一步(评估结果)是找到节点活动和学生基本特征,具体描述为:在树中,只有一个叶子的值为No。这个叶子有77%的良好分类的例子,节点活动的值是“S_Ag_Exer”,学生基本特征是“年轻”“新手”“西班牙语”。

决策树表明很多学习西班牙语版本的课程,具有新手经验且年轻的学生在S_Ag_Exer活动中多次失败,但需注意的是,该树的良好分类例子的百分比很高。这一结果是由于当学生与不良适应症状无关时,可变等级中缺乏随机效应,因而学生总是能完成这一活动。

案例二:

研究者首先对48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研究,由Simulog生成了两个不良适应的症状,并在可变等级中增加了随机效应。因此,在该案例中有两个噪音来源,它们分别是症状的数量和随机效应。这些症状有60%具有“西班牙语、新手、年轻”基本特征的学生未能通过S_Ag_Exer(交通警察标志练习)活动,60%具有“英语、新手、年轻”基本特征的学生不能通过S_Circ_Exer(循环标志练习)活动。

本案例中,关键节点法的第一步与案例一相同,都要实现清理数据(清理阶段)。第二个步是应用决策树算法处理清理阶段最后产生的1920个记录(如图2)。最后一步得到以下结果:

①在树中找到值为No的两个叶子。两个活动与两个叶子相关,因此可以找到两个可能很强的不良适应症状。

②第一个叶子的No与节点“活动=S_Ag_Exer”相关,学生的基本特征是变量“经验=新手”“年龄=年轻”和“语言=西班牙语”。

③第二个叶子的No与节点“活动=S_Circ_Exer”有关,学生的基本特征是变量“经验=新手”“语言=英语”和“年龄=年轻”。

z测到两个不良适应的症状,由于两个为No的叶子的良好分类例子的百分比(超过70%)相当高,因此,学习西班牙语课程和英语课程的新手经验的年轻学生分别在S_Ag_Exe、S_Circ_Exer活动中都有很多困难。

篇6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88-02

1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环境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日趋国际化和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逐步认识到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更为有效,于是清洁生产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运用清洁生产理念降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行业的碳强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应有之义。

2 清洁生产的概念沿革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认为“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最初的清洁生产概念包括两个层次―生产过程层次以及产品层次。对于生产过程层次,清洁生产侧重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以及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层次,清洁生产概念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1996年,UNEP进一步修订“清洁生产”定义,认为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UNEP于1996年的清洁生产定义拓展了清洁生产的范畴,增加了“服务”这一层次,并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内涵更加丰富,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西方的清洁生产概念产生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清洁生产的产生过程我国清洁生产概念最早于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认为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行清洁生产。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又一次提出“为了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采用清洁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历经近十年的探索与总结,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专门性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清洁生产推向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并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清洁生产”的概念一经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虽然国内外推行清洁生产的起步时间不同,但可以认定的是,其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一致的、相似的。综合以上对清洁生产这一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清洁生产是由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组成的生产、管理、规划系统,其目标是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从源头减少污染,实现生产全过程综合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3 清洁生产的特征

清洁生产的实质是一种消耗能源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系统,强调通过生产过程的清洁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图2 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1)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目前,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电力、水泥、钢材等高碳行业的支撑。如果从这些高碳行业的生产源头降低碳排放量,调整或改进行业中的高能耗设备,使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强度降低,就实现了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

(2)能源使用效率高:能源效率是指能源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过程的效率,是一个绝对概念,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它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指标量化反映出来。在经济意义下,能源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用较少的能源产生等量的有用产出。

(3)废物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中的“废物排放量最小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产品设计中建立物质闭路循环体系,努力实现污染“零排放”。其次,积极采用资源重组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放错了的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作为生产原料重新加以利用。最后,当产成品完成使用功能时,仍可以再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垃圾”。

(4)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利用效率贯穿于以上三个基本特征,一方面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合理利用既是清洁生产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清洁生产的最本质要求,资源利用效率高是区别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主要特征。

4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具有标杆功能,这些指标为评价清洁生产绩效提供了比较标准,其主要用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用于寻找减废空间;作为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的基准;展现环境绩效;作为同一工艺前后期清洁程度对比的基准,也可以用于企业间清洁程度的评比。

4.1 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关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世界各国没有统一定论。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主要包括六种,分别是生态指标(Eco-indicator)、气候变化指标(Climate Change Indicator)、环境绩效指标(EPI)、环境负荷因子(ELF)、废弃物产生率(WR)以及减废情况交换所(PPIC)等。

生态指标是由荷兰National Reuse of Waste Research Program完成的,该指标从生态周期评估的角度出发,将所排放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并建立量化的Eco-indicator。但生态指标的区域性限定性很强,对其他区域未必适用。

气候变化指标也是由荷兰开发应用,在测算污染物排放量时扩大了选择的标准物质的范围,包括将CO2,CH4,N2O的排放量以及氟氯烃(CFCS)、哈龙(Halon)的使用量转换为CO2当量,逐年记录废气排放量以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指标适用于政府对全国碳排放量的宏观控制,但是无法指导个别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环境绩效指标由非营利机构――欧盟绿色圆桌组织(European Green Table)设计开发,该指标涉及行业包括油与气勘探与制造业、石油精炼、石化、铝冶炼业、造纸等,其中具体开发出能源指标、空气排放指标、废水排放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意外事故指标。虽然欧盟所提出的环境绩效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是对于我国建立各行业的指标体系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环境负荷因子由英国ICI公司开发,这一指标的初衷是为化工工艺开发人员评估新工艺提供参考值,其定义为ELF=废弃物重量/产品重量。公式分子中的废弃物重量不考虑工序用水和空气的重量,不参与反应的氮气(N2)也不算在内,该公式适合于有化学反应的工序。

废弃物产生率由美国3M公司开发,它的定义为WR=废弃物重量/产出量,废弃物产生率与环境负荷因子相似,公式分子中废弃物的定义相同,分母中的产品重量也就是产品销售量。废弃物产率指标以总产出(包括废弃物、副产品和产品)为基准,其值永远小于1。

减废情况交换所由美国环保署开发,这一指标需要经常调查或评估废弃物产生量以及原料、水和能源的耗用量,从而对企业生产进行改善,同时评估改善程度。这类指标适用于评价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

4.2 国内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目前我国较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是主要有四类: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其中,前两者是定性指标,后两者主要是定量指标。

原材料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这五个方面。而产品指标需考虑产品销售、使用过程、报废后的处置以及寿命优化问题四个方面。这两类定性指标比较宏观,评价指标主要是靠专家打分,主观估计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确定相应的等级。

资源指标可以由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能耗和物耗来表示,适用于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为三类,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类指标同样无法表明真正的环境影响程度。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达到新的更高、更先进水平,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

5 我国关于清洁生产研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展望

自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清洁生产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学术界也在清洁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使我国清洁生产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清洁生产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不成熟,关于清洁生产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缺陷。

从总体上看,清洁生产研究侧重于技术和政策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非常薄弱,因此完善清洁生产相关法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另外,清洁生产的研究层次着重于“点上的多、面上的少”,尚未形成我国大多数企业通用的生产模式,实践中一些具体的清洁生产实施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导致清洁生产尚未在我国形成规模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在清洁生产研究方面,我国应对清洁生产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法律理论和制度,促进和保障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由污染物末端处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转变;在清洁生产实践方面,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规模,例如将清洁生产运用到建设生态工业园中,使清洁生产工作上升到工业园乃至城市或区域范围,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群落,建设清洁低碳城市,以实现企业间群落互利共生、信息共享、技术资源集成的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崔兆杰.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4-109.

[2]廖健等.我国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政策[J].当代石油石化,2005,(2):28-30.

[3]周鹏,B.W.Ang.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宏观能源效率评价[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5-8.

[4]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3-816.

[5]贾爱娟,靳敏,张新龙.国内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综述[J].陕西环境,2003,(10):31-35.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当前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大,而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因此,工程的质量需要有绝对的保障,质量已然成为社会大众最为关注的各项工程的焦点。因此,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形势下,人们对于数量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单纯的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的现象,特别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其管理人员的质量效果意识差,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和进展,同时增大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存在问题比较多的就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因此需要讨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是:工程量小、投资少、技术匮乏、专业人才不足、整体的规范管理意识差。

众所周知,中小型水利工程普遍规模小,多数隶属于小2甚至更低级的工程级别。因此在投资方面,相对来说就会比大型工程要少得多,国家的补助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资金不足,技术含量和专业的技能人才的任用方面就相对苛刻。最重要的是,因为整体的工程量比较小,因此,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比较换乱,监控和反馈工作也不到位,整个工程采取简单施工、操作、安装,按部就班走完每一个程序,结束工程。

二、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这些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因素控制:

(一)工作人员、管理者自身的因素。

工程的主体就是人,而施工对象是水利工程设施。因此,具有主动性的人的因素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一方面是来自于管理者、决策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态度、质量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指承包机构包括承担项目的施工单位、勘测和监督单位、工程设计和咨询服务单位等方面的原因。这些个人、组织和机构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决策者的)、态度以及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等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可以说,人的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最主要的因素。

(二)投资方面的因素。

主要包括资金因素和技术因素。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与工作人员的能力有关,还与保障工程完成所必须的技术和资金因素有关。特别是当前形势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程建设着实需要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来保障整个工程的实施,特别需要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然而,当前的问题是,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少,技术投入也不足,因此,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展。水利工程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从图纸设计、工程设计、选取材料,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突发问题的应对以及采取的施工方法等,都需要有一大批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来保障实施。

(三)管理方面的因素。

最主要的就是管理者的组织和决定。无论是技术决策还是管理决策,都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者,也需要随时应对这方面的挑战,而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管理的困难自不必说,甚至最终影响工程的成果。工程施工需要按照设计、施工、监督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的,这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系统的组织协调,保障施工有条不紊。因此,管理混乱将直接影响着工程能否最终按时完成,因此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应对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制度、法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的因素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制度法规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次就是人的思想意识不足。因此,需要有强而有力的制度法规来不断提高人们的质量管理意识,大小适宜,按规矩办,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令、条规进行施工,做到井井有条,主次分明。这样,在决策和组织管理上,就会有一个清晰地思路,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可以严保质量关。

(二)加大投入。

这方面,需要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支持,但同时也是承包单位自身的不断完善,工程的目的在于服务于人民,豆腐渣工程不仅不能为人民服务,而且危害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就要建好,就需要加大投入,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高薪聘请专业的设计师、技师,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当然,也需要支持技术创新,培养专业人才,为社会作贡献。同时资金不足时,可以申请政府补贴,请求政府的支援,从而建成完善设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完善体系,加强监督管理。

当前形势下,任何一个工程都需要及时的监督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节约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省资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缩小危害的范围,同时,监督体系也是保障工程进展实施的有效手段,而及时的反馈也是促进工程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已然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可分割了,然而,目前,由于资金、技术不足,人才的素质没有达到最高标准,因此,中小型水利工程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原因,归纳总结方法,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体制的改革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态道德 道德规范 规范体系

    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完善生态道德规范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成果的巩固和实践。

    一、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

    (一)从生态道德的内涵来看,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直接表现,没有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就无法表现自己,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皮亚杰曾说:“一切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生态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规范在一定情境中告诉人们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或者不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如花园中“请爱护花草”、“请勿践踏草木”等警示标语。它直接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它以特有的方式维持和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内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义务和责任,使个人的情感欲望获得某种生态道德理性,进而把初始的美好人性还给个人。同时,还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引导人们自我完善。所以,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首要的和根本的表现形态,离开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将是不完整的。

    (二)从生态道德现象来看,生态道德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实戏三种形态,但无论哪种形态都离不开生态道德规范形态的善恶评判标准。生态道德规范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和约束。一个社会想要维持止常的运行,就必须有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然后通过道德规范等价值导向来引导和统摄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形成社会前进所必需的推动合力。同理,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行为标准,它是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生态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节制和约束。人类要想生存发展,人类社会要想存在发展,就必须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道德标准,并通过生态道德规范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实践,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生态道德规范,一方面,它是一定时期人们在同自然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并以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应当”与“不应当”的规范;另一方面,它又是“必须这样”或“不能那样”的强制性行为准则的生态法规。因此,生态道德规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篇9

一、主题公园的概念

随着国内主题公园诞生,学术界、舆论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试图给其以精确的解释。目前,对主题公园有代表性的认识,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1994)。

2.马志民认为:主题公园是作为某些地域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游客多种需要与选择的一种补充(1999)。

3.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体,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1999)。

以上各种观点虽然都是从不用角度去分析的,但包括了一些基本的共同认识:①主题公园要具有某一个或几个明显的主题;②主题公园是为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要求而建造的。基于以上这两点共识,加上主题公园的基本特性,笔者认为可将主题公园定义为:一种为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需求,采用文化、现代科技等多种表现形式,按照特定主题来设置娱乐内容和方式的现代旅游活动场所。这个定义包含了主题公园的两个“中心”(特定的主题,满足游客需要),两个“基本点”(人为建造,形式多样)。

二、主题公园的基本特征

(一)主题的独特性

主题公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主题的独特性。每一个成功的主题公园都有强烈主题特色,这是主题公园形成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的灵魂,也是影响旅游者休闲娱乐选择方向的基本魅力所在。主题公园的主题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对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者的旅游偏好的准确把握和对区域背景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思维。主题选择的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主题公园的发展命运。

(二)整体的多样性

主题公园可以集游艺、展览、表演设施和园林风光于一身,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主题公园的所有内容、设施既要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又要能满足游客不断增长、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

(三)灵活的经营方式

主题公园固定成本高,投资大,若单靠门票的简单收入很难收回成本,更别提获取利润了。因此成功的主题公园纷纷在有限的空间里发展集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功能与一身,改变传统旅游业的单一游憩功能。

(四)盈利的高风险性

主题公园投资规模巨大,而投资者迫切希望收回投资,加上项目开发、维持经营等日常运作成本高,因此,他们经常会采取两种方式:扩张市场,提高门票及景区内消费。但这两种经营方式往往事与愿违,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民族性和地方性

社会的内在差异形成现代主题公园的民族性,使主题公园发展呈现各异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不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又使主题公园表现出地

域差异。首先,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主题公园的开发规划要受到约束。其次,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项目设计、设施配置等要充分考虑民族性和地域性。第三,主题公园的发展要受到不同性质的目标市场影响,甚至是左右。总之,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无不带有其所在地区文化特质的印迹。

三、主题公园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开发条件的客观全面分析

主题公园的发展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闲暇时间、行为爱好、审美情趣、等因素密切相关,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一些投资者往往过高估计客源流量,导致决策失误,对投资回报期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主题不突出,数量巨大

自我国主题公园的诞生开始,每出现一种新的主题,总有大批追随者“疯狂”的效仿,造成该形式的主题公园过度开发,从80年代中期开始,微缩模拟景观热、城市机械游乐园热等热潮此起彼伏。从1987年至1992年已建的人造景观近百处,有23处以《西游记》为蓝本开发的,17处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名著等为主题内容,8处以历史人物为主要题材的,34处以风光、民俗、游乐为内容的,13处以参观、游览为主的。主题公园主题的重复建设,给国家的人力、财力及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三)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由于主题公园生命周期短,产品的更新换代必须快,这样才能增加其产品吸引力,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国内有很多主题公园,原始创意不错,建设也到位,再加上炒作,使得开园之时门庭若市,火爆异常。但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慢,缺少远景规划,没有更多新建项目推出,一段时间过后,经营越来越难,最后凄惨度日,门可罗雀。

(四)门票门槛相对过高

门票价格门槛过高,大大超出了游客的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了游客的出游心理。门票过高,导致游客市场狭小,市场难以接受,重游率低。

除了以上的问题之外,主题公园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经营僵化、管理不善,产品后续发展能力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若能得到妥善解决,我国的主题公园会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41-01

未来提高生物课的教学质量,培育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近年来的高考说明明确指出:X学科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方面,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所谓联系的方法,就是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将与此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结合起来探讨或讲解,从而使学生能纵向或横向掌握学科内或学科间的有关内容,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注重"学科内知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体系的整体化构建,促进他们站在现代科学的制高点上审视自己的学习

生物单科或理科综合试题中,往往一题涉及多个生物知识点,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尤其是复习时,将学科内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讲解。学科内联系可分为两个方面:

1.1高中知识间的联系。高中生物侧重生命本质的探究,编排上也横向地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线索展开论述,比较抽象、微观,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高中生物的有关知识,在讲授高中生物的有关章节时,应适当补充介绍初中生物的相关知识。例如"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被子植物的胚和胚乳是如何发育的,与被子植物个体的发育有何联系?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点,就要向学生补充介绍初中课本中被子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内容,比如花的结构、双受精现象、果实及种子的结构等。

1.2章节内或章节间内容的联系。生命的基本特征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学科内综合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涉及章节内或多个章节间的内容。例如:"细胞"一章中,细胞的各部分结构皆由一定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如线粒体由蛋白质、脂类、少量的DNA和RNA组成。相应的结构具有相应的功能,如细胞分裂中,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和各种酶,需要线粒体供能,高尔基体与植物的新细胞壁形成有关,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等。

章节间的联系也是普遍存在的。如若给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黄圆)授以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绿皱)的花粉,请推测子代果皮(或果肉)、种皮、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就牵涉到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 "遗传和变异"的内容。学生只有清楚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才能顺利解题。教师在讲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应向学生交代果实中除胚和胚乳是由含父本的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发育,其余皆由母本直接发育。两个极核的基因组成相同,因为其同卵细胞等都是由同一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若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运用棋盘格解题即可。因此,以上例题答案为果皮和种皮是YyRr(同母本),胚为YyRr(黄圆)、Yyrr(黄皱)、yyRr(绿圆)、和 yyrr(绿皱),理论上其胚乳的基因型为YYyRRr、 YYyrrr 、yyyRRr 和yyyrrr,但豌豆胚乳在发育过程中已被子叶吸收。若讨论相应结构中染色体(或染色体组)的数目时方法亦如此。讲新陈代谢应与细胞的结构功能相联系,光合作用应与呼吸作用相联系,减数分裂应与有丝分裂相联系。

2.要注重生物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深刻理解学科的意义,增强学习内驱动力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变化发展与现代物理、化学等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在教学中应适时向学生补充介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1与物理学科的联系。细胞和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都需要能量,我们可将生物体内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与物理的做功相联系。如,某运动员体重70Kg,起跑后用1s跑了1m远,能量全部来自体内葡萄糖的有氧呼吸,求该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所消耗的葡萄糖。首先,要用物理学知识算出此过程消耗多少能量,再根据1mol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有1255KJ转移至ATP中直接用于运动,计算出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最后换算成质量。

2.2与化学学科的联系。"生化一家"此话一点也不为过,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且在无机界都可找到。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中包含了大量的生化反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及相关量的计算,如何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元素的来源去向及DNA的复制,某些实验题中所用的化学试剂及作用等。

2.3与数学学科的联系。生物和物理、化学统属理科,也就会有计算题。如:在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的情况下,给出氨基酸的数目、肽链数及所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中的任何两者,即可计算另一量与肽键数。尤其在解遗传题时,数学的概率定律更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应用。

3.要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科技素质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1-0050-03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及调节是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它与临床医学的关系相当密切。为让受教育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这就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合理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达“授之于鱼”,更达“授之以渔”的教学境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在医学领域中,这种对立统一复合体亦广泛存在,以下就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及调节这一理论中的几种关系做些探索,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以论证这些关系的复杂性。

1水、电解质代谢障碍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水和电解质构成体液的主要成分,体液的正常含量与分布是保证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是通过神经一内分泌的调节来实现的,任何可导致调节障碍的因素或水、电解质的变化超越了机体的调节能力,都将造成水、电解质代谢的障碍。下面对几种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代谢障碍举证一二。

1.1高渗性脱水与低渗性脱水 脱水是指体液的不足状态,其原发表现为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的容量不足,继而出现细胞内液的改变。水和钠的含量占据细胞外液的绝大部分,故临床上从水和钠的含量及分布状况来推测细胞外液乃至体液的变化情况,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解决了许多隐形问题。这里说的“脱水”不仅是指水的含量变化,而且伴随着钠的浓度改变。高渗性脱水的基本特征是失水大于失钠,血清[Na+]>150 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其始动因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水摄入不足,二是水丢失过多。高渗性脱水一旦发生,会启动人体的调节机制,从而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其调节过程如下:

纵观以上2种类型的脱水,其渗透压一高一低,两者在病因和表现上差异较大,但在调节机制方面都是遵循神经-内分泌途径,有着一定的共性,从而构成一个对立统一体。

1.2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 钾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钾离子约98%分布在细胞内,2%分布在细胞外液,就是这细胞外液中少量的钾在许多方面对人体起着关键的作用。临床上钾代谢障碍常伴随着许多疾病的产生。

低钾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钾代谢障碍,其特征为血清K+5.5mmol/L,基本病因为钾排出下降(肾功能改变)或钾由细胞内移出至细胞外(如细胞大量损坏)或钾摄入过多(静脉中过多过快输入钾盐)。

两种类型的钾代谢障碍对人体的影响都表现在神经、肌肉两方面,所不同的是低钾血症会造成它们的兴奋性下降,高钾血症在早期会轻度表现为它们的兴奋略强。但高钾血症很快会出现神经肌肉的抑制,类似低钾血症的表现,甚至更加严重(如心肌抑制――心跳骤停),所以临床工作者尤其关注高钾血症。

2酸碱平衡紊乱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组织细胞必须处于适宜的酸碱度体液环境中,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外液的适宜酸碱度用pH值表示为7.35~7.45。正常情况下,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碱性物质,也经常摄入一些酸、碱性食物,但是依靠体液的缓冲系统,肺及肾的调节作用,血浆的pH值仍然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这就是酸碱平衡。尽管如此,某些病理情况下当酸碱量超负荷或调节机制障碍会导致体液酸碱度的稳定性破坏,形成酸碱平衡紊乱,临床各科均常见。

酸与碱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暂时的相对平衡,其中任何一方有了增减,必然带来pH值的改变,引起酸碱平衡紊乱,如下图所示:

2.1代谢性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

呼吸性碱中毒的特征为原发性的血浆H2CO3减少,原因是肺通气增加(如癔病、甲亢等)致CO2排出增加,其代偿与调节基本类似上述途径,不同的是调节方向相反,这里就不细说了。以上介绍的几种矛盾关系是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当然在该理论中可不止这些,在整个医学领域中也非常之多,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纵观毒是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其基本特征为原发性的血浆[HC3]减少,主要原因是碱性肠液丢失过多或体内有机酸形成过多或肾泌H+功能障碍等,其代偿调节过程如下:

篇12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网络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一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篇13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包括设置了“稳态与环境”这个必修模块。对这种新颖的设计,有许多教师不理解,也有一些教师从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提出了质疑。本文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建构

1959年,布鲁纳(Jerome S.Bruner)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自此以后,课程内容要结构化,成为课程专家的普遍追求。

(一)生物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以生命的基本特征来组织内容,这也是传统的普通生物学的学科结构。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体系要反映学科体系,但不等同于学科体系。它除了考虑学科体系,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需求。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二是20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生物学革命”,使生物学的“范式”发生了改变。库恩(T.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说:“科学革命以后,教科书和它们提出的历史传统必须重写。”例如,已故陈阅增先生主编的《普通生物学》,就打破了传统的普通生物学学科体系,根据当代生命科学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按生命的主要结构层次,从低层到高层安排。”[1]

(二)构建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思路

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构建的依据,是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关系。逻辑关系指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心理学方面的关系指按照编者所理解的学生认识发展,把课程内容加以组织的关系。对科学课程而言,一般的倾向是在高年级采取逻辑结构的体系,在低年级以心理学结构的体系为主。我国的课程向来关注知识体系,构建高中生物课程的思路,按我国的国情只能取前者。

按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1.可以按形式逻辑的方法,将若干科学事实或概念作为逻辑起点,通过演绎推理构建一个公理化的体系。这种方法在物理、化学中用得较多,对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概念列入了课程目标,《标准》中“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也主要以类似的方法构建;但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生命现象的不确定性,以形式逻辑构建知识体系只能适用于生物科学的少数领域。2.进化论无疑是生命科学中最大的一个统一理论,研究生物进化的机制不仅要追溯漫长的生命历史,覆盖各种生物进化现象,并与生命起源承接,还要能对现今全部的生命现象给出说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在普通高中开设“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希望以进化论为框架构建生物课程体系;但由于进化论远未成熟,结果使生物课程受哲学的支配而走上非科学的道路。3.当代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对生命的本质,生物学界长期存在活力论和还原论之争。20世纪30年代后,科学界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新的认识,就是机体系统论。1952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L.V.Bartalanffy)出版了英文版的《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提出了机体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生命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生命有机体是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2]1968年,贝塔朗菲又在此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写成《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创立了系统论,生物学也由此发展出“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系统概念、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理解生物学知识,重新整合原有的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这已成为“生物学革命”的内容之一,国际上称为“利用系统方法进行生物学革命”。“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就是以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

(一)关于稳态、调节和环境

稳态的概念最初来自生理学。生理学把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稳态。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后来,稳态的概念逐步扩展,它不仅被用来说明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动态平衡,而且人们发现细胞、群落和生态系统在没有受到激烈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也都处于类似的状态,都可以用稳态这个概念来说明它们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和调节。

稳态调节的概念原来也来自个体水平的生理学,例如,哺乳动物体内的温度、渗透压、pH以及各种电解质和营养物的浓度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是在其自身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随时进行反馈调节而实现的。生态系统虽然没有与此类似的调节机制,但也具有一定的抵御环境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特别是成熟的生态系统,每年的能量收支大致相等,营养物质循环近于“封闭式”,流失极少,系统能相当长久地保持一定的外观和结构,这些都是稳态调节的结果。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概念体系的建立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个知识系统。从一般形式上看,都是由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特定方法、相应理论以及应用范例等构成的。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虽然容易被理解,而且从科学发展过程来看,分门别类地划分和组织材料,确实是一切科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但是科学事实本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事实只有以系统的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成为概念和规律的根据和验证时,才能够变成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标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3.1植物的激素调节”和“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两个单元,提供的是经过整理的科学事实,它们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在后续单元中,“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和“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点,提出了“稳态”的概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知识点,提出了“调节”和“环境”的概念。科学概念是由大量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经过理性加工和提炼而形成的,科学概念一旦获得,就会使人们的认识发生飞跃,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然而,概念虽然重要,但仅有概念还不能形成科学理论,概念只是理论的逻辑起点。在稳态、调节和环境概念的后面,还有一个更核心的概念,就是“系统”。因为稳态是系统的状态,调节是系统的行为,环境是系统的存在。这样,“稳态与环境”模块就以“系统”这个本体论概念作为核心概念,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并以“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阐明群落的演替”“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等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应用范例。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概念体系是隐性而不是显性的,是运用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建立的。教材如何编写,教学如何进行,则需按具体情况而定。

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除了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相应理论和应用范例,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特定方法。“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方法以及以模型和数学方法为主的逻辑方法。

(一)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标准》在“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前言中指出:“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运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3]这就明确提出了“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现代生物学的分析性研究已深入到分子、量子水平,但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植树造林是中央的号召,但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很小,蒸发量很大,其地下水主要靠地表下的渗透作用(如熔化的雪水)。在这些地区植树,地下水会因树木的蒸腾作用而过量散失,导致水位下降甚至枯竭。于是近年来中央指示这样的地区要多种草。然而,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却出现了砍树种草的热潮。殊不知在高温多雨地区,树的生态效益要远远超过草。结果,一些城市政府部门又不得不规定绿化至少要有多少比例的乔木和灌木。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系统分析的思想。

转贴于 现代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基于数学工具进行的,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如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系统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思想,一方面对生命系统的要素、结构、边界、环境、性能等系统的基本特征做分析,另一方面对系统的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以生态系统为例,其要素指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结构包括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边界指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是模糊集合,其边界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环境指一个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共同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性能指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系统的整体特性表现为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系统的功能则反映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或系统获取输入、予以变换而产生输出的能力。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至于系统的状态,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的稳态就是生态平衡状态。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生产量,包括输入、输出、净生产量和效率。类似的分析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均可进行。“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阐明群落的演替”“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等知识点,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等活动建议,都需要渗透和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

(二)数学和模型方法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1.模型方法

《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4]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通常说的模型即指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它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两类。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或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它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生物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思出来的。具象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另一类是以理想化方法(或称抽象思维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等过程理想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系统理想模型。这类模型使研究对象简化,在科学研究中用于计算推导,引申观察和实验的结论等方面。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既包括概念系统,又包括表象。前者有概念、原理、规律、理论,后者的成分包含观念和印象。当代不少学者都主张把表象看做一种符号要素,与语言等其他符号要素一样具有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因而能构成思维的操作。所以模型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系统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都是运用模型的探究。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制作的是一个活体实物模型,运用这个模型进行的是对生态系统运行的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实验,这时就要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因素,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利用活体实物模型进行的模拟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变量较多,而且变量之间的关系,除因果决定性因素,还存在许多非因果决定性的因素,所以需要做系统分析。就本案例来说,一方面需要对生态瓶的组成成分、结构、环境、性能等做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也正因为生命系统的复杂,所以活体生物模型与实际事物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这是需要讲清楚的。

2.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医生做手术之前都可以先进行数学模拟以预知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后果,再依据个人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方案。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标准》对数学方法的使用,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定义概念。概念有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之分,具体概念指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概念,即实物概念,例如细胞、组织等结构概念,呼吸、遗传等生理活动概念;抽象概念不能通过观察习得,只能通过下定义才能习得,例如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等概念。在抽象概念中,有一类是用数学式来定义的。这类定量的概念以数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稳态与环境”模块没有明确要求用数学式定义概念,但“列举种群的特征”这个知识点,如果涉及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那就是用数学式定义的概念。

(2)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例如,以条形图、曲线图、统计图等来表现某一生命现象的统计数字大小及其变化,这在生物课程中已广泛应用。

(3)统计方法的运用。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方法。统计性规律在生物界广泛存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即大量随机事件所组成的系统的规律性,如遗传性状传递过程中的规律。这类问题可用描述统计方法解决。另一类是某些生命系统行为的规律性,例如,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生灭过程、生物个体生态寿命的预期分析等,它们是不同条件下生命系统某种行为潜在可能性的数量估计,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状况。这类问题可用选取统计方法解决。描述统计方法和选取统计方法,《标准》都已引入。描述统计方法主要是对观察、实验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等统计加工,得到统计事实。孟德尔正是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观察和数据分析,才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选取统计方法又称统计推理,是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例如,对种群数量、密度的研究,要完全获得某自然种群总体的状态、特性和变化规律的信息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无必要,所以往往根据由样本(样方)所获得的统计事实来推断总体。“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前者是用描述统计方法表达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后者是用选取统计方法进行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

(4)用数学模型来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生物数学模型有两类:一类为确定性模型,它用数学方法描述和研究必然性现象,例如某生物个体的生长曲线、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等;另一类为随机模型,它用概率论和统计方法描述和研究随机现象。例如,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没有确定性,有多种可能的结果,究竟出现什么结果是偶然的、随机的,但当种群由大量个体组成,并能随机繁殖传代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又表现出统计规律性。1908年,哈迪和温伯格用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对此进行了描述,这个随机性的数学模型为种群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数学模型,“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安排了一个要求:“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根据以上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和科学方法的分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随之而来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问题,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阅增,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