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英语课程建设

英语课程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57: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英语课程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英语课程建设

篇1

目前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正在不断发展,该专业旨在培养既具备英语语言基础能力,又懂得商务知识,具备商务实践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课程主要以英语为基础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但就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而言,仍然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一、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构想

(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没有出现明显趋势时,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局限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外销员培养方面。随着近几年来国际经济贸易的增多,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全球化的商务格局在逐渐形成,国内外的商务合作产生了多种方式。在该种趋势下,经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只有不断调整教学方案,适应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课程设置的体系构想

二十一世纪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必须在扎实自身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培养出应用能力型的复合人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中,英语极有可能成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与工具,英语将会与其他专业相结合,成为国际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媒介。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体系构建中,应当以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交际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多维视角下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项目化英语教学课程

首先是情境化商务英语课程。即将原本项目化的教学任务融入设定的情境中。要做好情境化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如何合理选择与设计课程的内容显得格外重要。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做到以岗位职业分析与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按实际岗位需求设置课程,把课程转变为岗位任务,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人物紧紧相连,形成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岗位项目为载体的全新课程体系。因此,在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后,要及时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就业领域分析、职业岗位分析、岗位能力分析流程为主确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内容。

(二)构建职场化教学组织形式

以课程角度而言,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课程学习任务。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课程放入商务情境中完成。这是一种教学处理方式,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强化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构建以模拟训练为主的职场化教学组织形式,如运用角色模式、情景模拟、对话提问、案例研讨和交际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这些工作任务的模拟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知识,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直接体验,全面提高知识技能。

(三)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

从教学方法建设商务英语课程,先要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课程教学,能否实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技巧,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实现课程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圆满完成课程任务。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建设中,首先要坚持以项目任务和情境为中心,通过指导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让教师的帮助变为引导,从而构建一套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如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展示、项目报告和情景表演等,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

(四)构建全方位考核评估体系

除了从课堂设计、课堂教学等角度进行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之外,还要从课程教学测试评估角度建设和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估应当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技能应用能力相结合进行考核。在传统的知识考核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商务技能掌握程度,并将考核评估体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如将商务英语课程以百分制的方式进行考核,课堂考核比重为20%,期末考核比重占40%,月度考核和期中考核各占20%。课堂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参与度,期末考核则采用笔试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月度考核一般采用团队方式让学生合作完成汇报,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口语实践能力,以口语考试为主。

三、结语

在多维视角选建设商务英语课程,就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进行考虑,以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能力为基础,结合自身院校的教学特点,构建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此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商务人才的需求。

篇2

摘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英语课程应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重视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训练学生以英语为工具的学术检索、学术阅读、学术写作、学术讨论等语言实践能力,为日后的专业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本文的论述重点在于将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与研究型学习方式相结合进行ESP课程建设,并探讨ESP师资力量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C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65-02

近几年来,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与日俱增,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目前由于多年积淀下来的英语教学内容和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为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服务的,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模式还没有较系统的研究和试验推广。研究生英语课程普遍采取的是以基础英语作为必修课、另加选修课的模式。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通常在第二学期就不再要求学生选修其他英语课程。基础英语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否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的要求,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英语课程应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重视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关于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有限的教学学时的效率的相关尝试和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词汇学、英语修辞、体裁分析等语言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学科的英语表达在口头和书面语篇层面都有各自独特的词汇、句法、修辞、篇章结构等语篇特征,而这些特征也同样需要让学生了解,使他们意识到运用专业英语得体性的重要。目前,此类内容是基础英语所没有覆盖的,这意味着基础英语可以向专业英语靠近,将语言学习和专业学科内容相结合,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英语学习更有的放矢。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在国外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课程。借鉴专门用途英语的成熟经验,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英语课程,这是本研究思考的论题。

一、何为ESP教学

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ESP是相对于EGP(Eri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而言的。而ESP又可分为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行业英语)和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学术英语)。前者的英语教学定位为行业英语,如旅游英语、秘书英语、护士英语;后者的定位是学术英语,主要训练学生以英语为工具的学术检索、学术阅读、学术写作、学术讨论等语言实践能力,为日后的专业深造或胜任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二、ESP课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定位及教学目标

ESP课程是基于学生的需求而设计的。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专业英语文献阅读,在工作场合需要的用专业英语进行得体交流,甚或是对专业设备使用的英文说明的准确理解,这都需要在学习期间有所准备和训练。而且,带有职业倾向的学习者常常期望学习能对专业素养的提高具有实效性。

关于ESP课程的定位,首先,它不属于专业教师讲授的双语课程。双语课程重在专业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探讨。而ESP课程注重对专业英语的准备和积累。它应该关注的是从语言学的角度传授或让学生体会专业学科英语语言的特性和规律。虽然是浸入式的学习,但强调要带着更多语言学意识去学习专业英语。因此,ESP课程是基础英语的延伸,是双语课程的准备,是二者的过渡。

有关ESP课程的研究,各高校均处在摸索阶段。北京外院、重庆大学、宁波大学在ESP研究方面起步较早,但真正深入课堂对教学现象、教学活动及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的非常罕见。陈丽萍、朱晶、石永珍等集中于课程建设思辨性的研究,而没有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较为罕见的实证研究有王松、刘晓丹、王非、郭继荣。本研究认为ESP课程应结合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与研究型学习方式,发挥ESP课程新增语言知识的挑战性、实践性,循序渐进地涉及专业学科内容,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锻炼其运用英语解决与其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交流能力。

三、ESP课程内容

结合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与研究型学习方式进行ESP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CBI的基本原则是将英语作为学习各种学科内容的媒介,在掌握学科知识内涵的过程中较自然地习得语言能力。ESP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科内容为主线,将语言与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较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同时又以语言学语篇知识为副线,提高学生进行英语文献查找、英语学术论文阅读与撰写、专业英语口头交流等能力。

研究型学习方式决定了ESP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型学习方式符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的教学过程重在启发和评价,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例如,利用图书馆的馆内资源和校园网提供的网上学习资源,自己组建学习小组,围绕专题自主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本研究认为,ESP课程的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与研究型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内容依托式教学如果还是采取全校同届研究生使用同一套英语教材、同一套考试试卷和评价标准的模式,那么,内容依托式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没有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研究型学习方式就没有了实施研究的对象。所以,教师要将语言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即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将学生按大类分班授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ESP课程与教师的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语言学习与相关学科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授课的效率;对于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成为有的放矢的研究活动,有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和思辨创新能力的养成。ESP课程不仅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打下较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而且系统的语篇知识和语言实践也为他们日后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和专业学术交流奠定了语言文化基础,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ESP课程建设尽管有如上诸多预期的优点,但实施的关键还要依赖于很好的教师资源。现实的状况是,专业教师在专业课上用双语讲授专业知识,但在有限的课时里,无暇顾及学生用专业英语进行得体交流的环节;而学生在突然面对有大量专业词汇的专业英语教材时,也往往不知所措,备感压力。英语教师对英语语言知识有很好的积累,在锻炼学生英语实践方面有较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向ESP教师方向培养自己。关于ESP教师素质,王艳认为:“ESP教师的角色可以是合格的英语教师,合格的课程设计者,专业教师、学生的合作伙伴、合格的教研人员和精通ESP测试与评估者等,因此,英语教师在向ESP教师转型的过程中,应具备充分的灵活性,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ESP教师角色的多元化特点。”向ESP教师转型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而推进ESP教师的专业发展,完善ESP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需要教师和校方在观念、知识、机制上的共同努力。

[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

[2]Hutchinson T&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tsity Press,1987

[3]陈丽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课程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 20)

[4]朱晶,石永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开展ESP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4)

篇3

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技能如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是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目前我校和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是:①公共英语课程建设较为单一;②教材内容缺少实践性和职业性;③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相脱节。上述问题导致高职毕业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效性不强,其英语综合技能与行业工作需要不能有效对接。

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研究目标

为以专业为导向,以培养英语职业能力为根本,以英语综合素质提升为方向,以通识英语课程为基础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 [2 ]。同时建设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课程标准,制订切实可行、准确灵活的评价标准等多层次、多方位的整体课程体系,以及“双师型”素质师资的建设等。为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英语学习的潜能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实现高职培养应用型、综合型、语言能力强、懂外语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战略目标发挥作用,也为其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三、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研究内容

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建设为主旨,构建并完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解决高职英语教学如何实现实践性和职业性的问题,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模块1 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第一, 初步拟定通用英语课程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主要内容如下:新编实用英语教程,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第二,初步拟定的专业性英语课程(校本教材)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医护类:《护理综合英语》《康复保健英语》;经管类:《物流管理英语》《市场营销英语》;旅游服务类:《导游英语》;食品类的《食品专业英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职业英语》。

第三,拟定公共选修课程:在全院根据学生兴趣、行业需要及教师专长开设英语类课程如英语A级、四级辅导、英美文化赏析、英美影视欣赏、英语口语、英文歌曲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体现严谨性和系统性,规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考核。

模块2 EGP与ESP的衔接整合研究

以学院所开设专业为依托,结合公共英语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EGP与ESP融合,实现由传统的重知识体系的学科性教学向重应用技能的实践性教学的转化,构建符合人才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的职场发展奠定基础。

模块3 多维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专业性质和特点以及学情等实际情况,建设科学、合理、有效、灵活、易操作的多维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模块4制订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四、构建有效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1.准确定位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将其目标定位为: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岗位所需英语为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 [3 ]。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把语言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立体式多元化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所谓立体式,即实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交互融合;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交互融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交互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交互融合。多元化即指在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 target needs)、 学习需求( learning needs) 、职业需求( vocationalneeds) 、

学生需求(learner needs) 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模块式、进阶式、渗透式或融合式等,开展英语教学。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又能使学生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最终教学目标,使高职英语真正起到服务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

3.构建科学合理理实一体化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原则:遵循客观性规范性,全面性,多样性,以学生为中心等原则。

(2)评价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学内容是否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围绕学生能力训练来设计课程内容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体现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水平体现教师专业素质的胜任力评价;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结果的效能评价等。

(3)评价方式:领导评价,督导评价,同行和专家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评价,相关企业评价等。

4.实现英语教师向行业专业英语领域转型,成为“双师型”素质教师

在实验过程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加强教师自身的内涵建设,增强其适应“双师型”素质要求的技能和能力,使之更好地胜任高职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五、取得的效果

1.贯彻落实了高职教育人才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整体建设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且该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及评价体系和标准的制订都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整体性、独特性,为学生专业所需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同时该课题的实验也为其他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

2.通过课题实践研究,解决英语课程设置单一的现状,使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职业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现了英语教师向专业英语领域转型,最终为构建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唐红梅.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4

篇4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08-01一、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程建设状况概述

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学科不但是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多种语言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建设目标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程建设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即是为将来就业和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建设的特殊性在于基础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有机整合,因此,英语课程建设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欠缺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材内容很多,有些教师还是觉得每一项内容都很好,哪一部分都不忍舍弃,因此对教学内容就没有了取舍,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书上的练习,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二)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不够扎实

由于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造成的后果便是教师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便开始盲目赶进度,结果造成很多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够扎实,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分层教学在课堂上体现得不明显

学校难以按学生程度进行分班的现实条件下,学生的基础良莠不齐,因此,教师对全班学生使用同样的标准,未设定教学目标时进行分层教学,会造成基础薄弱的学生听不懂,基础好的学生没有进步这样的结果。

三、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建设思路举措

(一)教学内容的建设

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成绩不佳,英语基础普遍较弱,英语起点非常低,因此,基础英语课应从最基础的内容讲起,降低词汇量,简化语法和课文,逐步增加难度,重点放在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中职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所学的内容应在将来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实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资源的建设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单纯的灌输知识为教学目的,而应通过布置各种贴近生活和让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来组织教学。因此,学校应该具备丰富的教材配套资源,包括电子教案、录音、课件及示范课录像等资料,这些教学资源不但能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比如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能够非常容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多媒体等资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

(三)课程团队的建设

只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贯彻新大纲要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有意识地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英语教师应注重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的语言交际的能力。再次,英语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以学生原有的英语知识作为基础,以教材上的教学任务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来培养其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最后,英语教师要能充分且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文件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辅助教学,把教学信息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极大地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四)考核模式及实践条件建设

实践证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会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革过往单一的评价方法。首先要在评价内容上体现创新,在测查笔答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水平,适当加入对口语和听力的测查。其次,在评价方法上,也要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个方向上改革,注重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分层次测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公正恰当的评价。

我们应当积极研究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并开展相应的研究。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新教材的校本教研,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不断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课。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发挥全体智慧,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注意积累有形成果,共享生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发展迅速,并带动了高尔夫球会及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2016年高尔夫将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更预示了这一运动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基于对高尔夫相关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大,国内很多大专院校已经设立了高尔夫学院或相关专业。同时,越来越国际化的发展方式必然对高尔夫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多院校开设了高尔夫专业英语课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高尔夫英语课程的发展仍有待提高。本文结合笔者从事高尔夫英语教学的实际,分析高职院校目前开设该课程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高尔夫英语课程建设。

一、高尔夫英语课程的专业性及职业性

高尔夫专业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高尔夫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在巩固和加强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高尔夫领域常用英语表达的掌握及运用,具备高尔夫行业所需的基本语言能力。

高尔夫英语属于专业英语范畴,有别于普通的大学英语或其它基础英语课程,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基础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表达能力,而专业英语课程则是将专业知识与基础英语能力结合。因此,高尔夫英语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对高尔夫专业知识以及相关职业能力的学习。该课程紧密结合高尔夫行业的工作特点,围绕高尔夫相关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对学生进行听、说等方面的训练。

该课程始终以高尔夫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高尔夫英语教学的特点,突出行业特色,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以就业为目标,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高职院校高尔夫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查看各学校高尔夫专业的课程设置,绝大多数学校把高尔夫专业英语作为本专业的主要课程,由此不难看出专业英语的学习在培养高尔夫人才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性。分析发现,目前的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高尔夫英语课程作为高尔夫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巩固和加强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高尔夫领域常用英语表达的掌握与运用。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高尔夫专业英语与其它基础英语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稍显混乱;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高尔夫专业英语所占的比重偏小,未能形成专业应有的特色及体系。

2.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大概涵盖三种生源,第一种是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占全部生源的绝大多数,该类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第二种是来自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等学校的学生;第三种是,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单独招生录取的学生,单招学生很大一部分属于高中成绩并不理想,通过单独招生的途径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而他们的英语基础很薄弱,且自控能力较差。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必然导致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加之高尔夫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体育专业或体育特长生,或者是对体育运动兴趣浓厚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差、英语基础薄弱等问题,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对英语学习的厌恶情绪。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尔夫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

3.授课教师对专业的认知不足。高尔夫英语的授课教师基本上来自于普通英语教师,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有着较强的英语专业知识,然而对高尔夫领域却知之甚少。绝大多数教师连基本的挥杆动作也没有掌握,更不用提下场服务打球客人和感受高尔夫文化。因此他们对课程没有系统的把握,只能根据自己对书面知识的积累教授课程,加之学生本身就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大学英语式的恶性循环。

4.教学资料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的高尔夫英语的教材数量极少,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对该类教材的需求。现已出版的教材大多存在“重阅读、轻口语”的现象,很难满足学生练习口语的要求。加之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大量的阅读材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篇6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103-0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上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其中包括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因此,作为独立学院的办学者和教育者,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改革我们的教学特色,让我校的毕业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人才竞争中取得更强的自身优势。

一、科学合理的选择教材

1.英语专业学生教材的选择

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因此,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选择教材时,其目的和任务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要十分注重对其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基础语法和词汇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此外,该课程着力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心智上更加成熟。教材的选择要突出示范性、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教材应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本和有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材料。选用教材时,应根据我校生源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方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教辅材料,鼓励学生阅读英语报纸和杂志,收看收听英语节目和广播。

2.非英语专业学生教材的选择

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选择教材时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要考虑基础性、实用性、够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等因素。教材的选择能巩固并拓展学生中学阶段的英语知识能力,打好语言基础,紧扣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方向,充分考虑学生今后工作、学习和交际实际的需要,尽可能控制难度,确保学生接受语言信息输入的效果,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知识性强,趣味性强,要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用价值。

二、课程建设的做法

1.教学观念的转变

(1)课堂角色的转变

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要转变。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在教学环节中成为组织者,调动者,观众和评价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围绕课文的主题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辩论,自主学习课文相关材料,整理重难点,围绕课文展开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间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仅仅依靠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学生是不可能学好外语的,学生必须学会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2)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以往无论是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某种考试,也就是我们说的应试教育。如今,我们的英语教学要丰富多样,有针对性,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

2.语言环境的建设

学习外语不仅能是课堂内的活动,更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学习英语不能只局限于课时,这样学生是不可能全面的完整的完成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必须加强语言环境建设,依靠并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有利的学习语言的环境条件。

3.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一方面要引进人才,补充高质量的师资,一方面要大力培训现有教师,定期举办和英语教学有关的讲座,开展教研活动,探讨英语教学方式方法,观摩优质课,始终让一线教师站在教育的最前沿,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英语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

4.考核手段的改革

课程的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表现、第二课堂活动以及期末考核。这样的课程考核,避免了考试作为教学指挥棒的负面效应,使老师掌握了较大的教学自由度,可以有效的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语言水平以及个性化需求设置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相应的课程考核也随教学内容、形式和目标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灵活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动机,有力的促进综合英语的课程改革。

三、总结与思考

课程改革不是对教学理想效果的空谈和纸上谈兵,而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的展开要注意教育理念与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内容、模式等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一线教师要坚持以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为教学指导思想,充分意识到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真正在教学中做到教书育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因材施教,切实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教促研,以研带教。相信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只要全院师生共同努力,贯彻执行精品课程建设方针,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5):31-34.

篇7

G633.41

商务英语是一门非常注重实务性的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合,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尤其是对于中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来说,更应该将实务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突出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方面是因为当前中职院校严峻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目前商务英语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的传授和讲解,而轻视了对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全面成长都是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中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根据专业需要和社会发展来定位课程,使课程紧跟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较快匹配对外商务一线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外语外贸专业群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并且辐射引领广东地区中职学校外语外贸专业群建设。

一、当前中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内容

当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不大;一些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没有目标,对英语的认识不到位;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老师主导课堂,缺乏创新和突破。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商务英语的教学建设:

1.切实加强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建设梯队。当前中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无法与时展相融合,依然用陈旧的方法方式去教育学生,这样教学效果就必然会大受影响,沉闷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这样的问题,中职院校一定要做好商务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对本校F有师资的培养,优化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各中职院校应做好对应届毕业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对那些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年轻教师应予以引进,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培养和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和教学名师队伍。

2.重视实践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中职院校的发展应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应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地设置教学板块,使之更能体现现代性和创新性。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真实性和实践性,与学生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息息相关。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让学生有实践的舞台,同时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解决,对学生的进步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应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出发,不断发展和提升他们的实践水平,让他们体会学有所用的意义;同时教师应协调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处理好内容的艰深与简易、普通与特色之间的搭配比例;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和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对课程内容进行改进。

二、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

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让中职院校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的语言能力,各单项教学要求应达到或接近高中的水平和要求;(2)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通过日常英语实践训练使中职院校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3)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运作流程,具备宽泛的商务专业知识。了解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经贸合同、外贸函电与单证,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等方面的一般的商务理论和外贸事务操作。涉外商贸知识应着眼于实务,强调动手能力,知识范围以实用为原则,以便学生在将来的择业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岗位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增强竞争力。(4)指导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相关商务英语证书,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例如LCCI商务英语职业资格证书是中国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引进的第一个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享有“求职的通行证”的美誉。我们可帮助学生通过相关学习取得此类证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5)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化校企合作,加大推进“三融合”(课企融合、课展融合、课证融合)“两中心”(外语外贸综合实训中心、外语外贸对外服务中心)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外贸企业真实业务、广交会等外贸展会活动、外贸职业考证三方面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方法进行有机融合。(6)培养学生能熟练使用电脑等现代办公设备。熟悉办公文秘的基础工作,能熟练操作传真机、扫描仪、电脑等现代办公设备,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国际互联网。

三、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中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更实用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构建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创新模式,以实践教学为主,将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和整合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新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实用性、实践式的教学模式。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商务活动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通过这样的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思考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中职院校的教师应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打破过去沉闷的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将详尽的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课程教学网站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网站上一些商务英语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去了解,从社会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商务英语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课程改革的道路是艰难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中职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创新,持之以恒开展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大学英语;精品课程

自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迅猛发展。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满足了广大群众受教育的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也带来了一定冲击。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英语,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英语,也是迎合时展的需求。英语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喜欢学英语,主要是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推动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

一、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建立起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和现代化办公网络,例如,运用现有的网络设备,来辅助教学或者完成现代化教育管理。大学英语是门重要的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翻译等英语知识的全方面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让学生能够将自身掌握的英语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发挥英语的作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

(一)利用录音媒体,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录音媒体是英语教学中,使用最为频繁,操作最为容易,同时也是最容易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录音媒体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准确的语音示范,也能够正确表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们的语言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录音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录音媒体,提高大学生英语发音的准确性。

对于学生而言,长时期地聆听英语录音,能够提高自己发音的准确性。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汉语是我国所使用的重要语言,英语通常也被称为外语来学习,这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有发音不够准确的现象。而录音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准确的语言示范,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提高自己发音的准确性。

2.利用录音媒体,减轻学生英语学习的压力。

教师在课前教学中,利用录音媒体播放较为轻松或者流行的英文音乐,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节奏和旋律进入到课堂中,这有利于学生放松自己紧张的情绪,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3.利用录音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新的英语知识时,可以一边向学生展示生动的动画[2],一边播放录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很好地被英语知识吸引,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认真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这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提高。

4.利用录音媒体,辅助学生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利用录音媒体让学生默写英语单词、说出英语文章的含义、利用录音画图等。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录音媒体,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利用电视、录像创设逼真的交际情境

电视、录像以声音、图像相结合的方式来传递相关交际信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教学中,利用电视、录像进行英语教学,学生能够在生动的电视画面中,很容易就能理解故事内容,同时,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无声观看的方法,让学生对相关角色进行配音,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英语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3]。利用电视、录像进行英语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扩展能力,学生能够模仿电视、录像当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说话方式,这种教学活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表演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在利用电视、录像媒体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英语电影,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观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能够代替传统静止的教学课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画、图像、影音信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融合性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按照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课件,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来辅助教学[4],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逆转的趋势。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来设计教学课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教学中,都能有所进步。

(四)利用实物投影,点评学生作业

实物投影仪的使用,能够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尤其是一些英语句子的翻译。实物投影仪能够将错误的地方进行曝光,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作业当中的错误,更好地改正错误。同时投影仪也能够将作业完成较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上进心。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录音媒体、电视、录像、计算机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想象力也有显著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

(一)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投入较大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情境创设,例如运用录音进行相关英语知识的教学,或者设计出的绚丽多彩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也会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以全神贯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二)为课堂教学减负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对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处理,来编制英语教学课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的教学课堂,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5],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通常情况下,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学课堂提供丰富的信息,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加丰富而宽泛的英语知识,同时,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英语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寓教于乐,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优化了课程教学质量。

(三)优化板书,增大课堂容量

近些年来,学校不断地压缩课程,使得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的全部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向教师的教学提出了重要挑战。而多媒体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教师利用投影仪进行词汇教学、阅读训练、听力训练时,学生能够通过屏幕的快速播放,节约自己做笔记的时间,也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英语教学巩固阶段,教师会利用多媒体制作“GuessGuessCanyouguess?”等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比如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多媒体课件中便有“掌声祝贺”来鼓励学生学习。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利用丰富而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能够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板书设计,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推动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注重采用正确方式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英语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朝着健康、稳健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莹洁 梅利霞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文,陈勇.信息化自主化网络化多元化立体化———基于国家精品课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3):70-71.

[2]张景成.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4,(26):60-61.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有效衔接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辅相成

学生到了高职学习阶段主要就是为今后的工作进行巩固性学习,以便在今后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积极面对。高职学院在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时应树立面向社会,符合岗位需求,辅助主修,加强应用的理念,以岗位交际为中心,开展分类教导,充分体现出职业特色和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应该重视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知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也要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同时,为使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又要指导学生通过一些英语水平考试,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和B级,以及相关的高级职业英语证书等考试,甚至可以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对外语应用能力的实际要求,使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有效对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的内容设定

(1)专业定位。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以学生的未来职业需要为导向设定课程内容。比如,职业卫生学院比较具特色的专业有:护理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该依据各专业的职场特点和职业技术重点设定针对性强的专业英语课程,并且应该以实用、适度为原则;(2)重构高职英语课程。过于多元的目标容易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因此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重点,找准关键,有所取舍,放弃那些不必要的内容,瞄准核心的目标,追求最适用的价值。

高职学院是学生在步入社会工作前最关键的学习阶段,通过高职学院的学习可以将自己培养成为技能型、运用型人才,为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每个专业专属的英语教学在开展前都要进行全面准确的市场调研,清楚知道英语教学所要发展的方向。(1)护理专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护理+英语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能与国际接轨的品牌护士,既能适合本土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能达到国际护理行业标准,适应全球护理人才市场的流动要求;(2)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所以作为检验专业的专业英语也必须和检验专业的教学特色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每部分精选最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为重点,“用什么,学什么”,并且其内容尽可能摘选于国外优秀教材。最初级的学习应该掌握常规检验项目的英文缩写、检验常用名词缩写等;(3)医学影像专业英语也必须围绕医学影像专业知识,在影像技术应用、操作规范、诊断标准和依据四个方面给学生创造听、说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语言实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并能摘择医学影像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理解和运用英语国家有关医学影像专业学术文章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常用描述习惯。医学影像技术的相关专业课程自身涉及大量的图像和动态影像,面对具备了一定医学及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说,一些难懂的词和段落,通过“看图说话”或动画演示等方法,只要恰当放慢语速,多使用简单句,就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3课程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现如今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当前高校教育的需求,因此,要全面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而翻转课堂则是当前学生比较热衷的教学方法,刚好与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模式相反,非常适合高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解答学生在日常学生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了先学后教的目的,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把课程内容的讲解视频及其辅助资料通过微信群或QQ群的方式给学生(学生还可以自己收集和补充拓展相关知识),明确任务,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对于有听课疲劳症的高职学生,有较好的刺激作用,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能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减少课堂的束缚感;其次,PBL案例式教学法。BPL教学法特别适合技术类医学生。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以及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下,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由被动的听说读译变成主动的听说读译,学生自主形成多角度、多侧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由专业教师开展实验室现场教学,把课堂由教室转移到实验室。用英语讲授实验仪器的原理、基本参数、使用方法等,使学生不但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更掌握了一些与仪器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最后,小组活动。在优化各种英语教学资源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一些与未来典型职业活动相关的任务或项目来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小组成员经过讨论,运用教师提供的词汇及句型,进行情景会话,并分角色表演出来。某些章节牵涉到重要操作技能,如验光、调节镜框等,则可以鼓励学生边实施操作,边用英语描述过程,真正实现技能与专业英语的完善结合。

4结语

高职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其课程建设是否着眼于高职学生这个群体。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创设适合于资优学生发展的高端课程,也要创设适合于广大高职生群体的实用型课程,因为高职学生将来会渗透在社会各行业的最前沿,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发展基石,他们可能不是飞得最高的,却应该是可以走得更远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27-03

作者简介:贾秋仙,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法。

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1]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此计划有四大战略重点,其中之一就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要落实好“卓越计划”,相关学科与课程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我国工程教育毕业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偏低,其英语水平是制约他们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更新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是所有大学英语人面临的新课题。

一、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培养要求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普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本科层次的“卓越工程师”的外语培养,要考虑国际化培养要求与行业化特殊外语要求两大特点。

1.国际化培养要求

根据“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应该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1]显然,国际化培养是进行“卓越工程师”外语教学时必须考虑的一个特定要求,而真正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国际化培养,其必要的手段便是英语。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普及型、通用型内容为主。卓越工程师的英语教学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增进知识、扩大视野,加强对外国语言以及文化的了解,并以语言为工具了解世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更广的掌握和应用。

2.行业化外语培养要求

除了国际化要求之外,“卓越计划”还特别强调“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为特定行业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对外语的具体要求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技术相关的沟通和交流。”[1]显然,卓越工程师在外语要求方面一定要结合行业需求特点,这样才能培养出能进行技术沟通与交流、适应行业外语需求的高级工程人才。也就是说,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在英语教育方面应该体现其不同行业的需求特色。[2]

二、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构建

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行业化,使大学英语的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以往的围绕着单元主题教授词汇、语法、篇章理解的教学满足不了行业化的需求。

1.构建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课程的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3]如何改进原有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各自不同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拓宽知识、提高素养,成为大学英语教改的又一个新的课题。《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第三部分的课程设置中要求“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无论是主要基于计算机的课程,还是主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3]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英语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英语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英语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大学的人才英语培养目标是对培养对象在英语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理想预期,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则决定了培养对象所能具有的英语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项关键任务。

2.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

“卓越计划”强调工程教育要面向世界。这一方面要求培养熟悉当地国家文化和法律,具有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工程师。为了突显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提高素质涵养、满足国际化需要,根据温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学生生源的语言水平高低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先后构建了由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结合类一体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其中综合英语类属于通用型英语,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不足之处是它重视单一的英语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很少涉及工程实际应用和多学科知识应用。语言文化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致力于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自己需要的教育,获得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专业结合类”是与工程教育特定专业相关的、符合行业化外语培养的要求的课程。这一体系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服务和满足学生生活以及工程师职业需要的特点。这五大类构成了一个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体系。

我校首批“卓越工程师”改革试点的三个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网络工程”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各自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中对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其中第五条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一门外国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较熟练阅读工程专业领域的外文书刊和其它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在技术与工作层面进行国际化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师。要具有国际视野,首先要通过努力学习和参与各种交流活动,广泛涉猎和熟悉世界各国历史、文化、艺术、风俗等,来开阔和丰富自己的眼界,进而放眼全球,批判地吸收当今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要具有深刻的国际眼光,善于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洞悉世界风云变幻的实质;要具有正确的国际视角,能够清醒审视和质疑西方媒体的舆论导向,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4]

以上“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培养目标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共性,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辅以实现。我校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与实施“卓工”计划学院的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开发面向“卓服工”、“卓网工”和“卓机自工”培养的大学英语专业结合拓展课程,面向12级“卓工”培养共同开发了《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卓越机电工程英语》和《服装专业英语导读》三门专业结合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进展顺利,深受学生好评。

三、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创新师资组合

面向“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数量多,而且专业多元性,英语教学要从整体上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复合型英语教师是“卓越计划”对英语任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它要求教师既具有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英语教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学科知识也有涉猎。教师素质是面向“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试点专业的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英语教师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借助于专业教师的力量。办法之一:英语教师加入“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教学团队,定期与专业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可以解决一部分与专业有关的难题。办法之二: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与“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教学团队打通,只要英语教师需要,试点专业的教师可以随时走进英语课堂,解释与他们的专业相关的内容,随后离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与其它学科教学团队的这种动态交流和互补,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又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英语能力向专业职场的方向靠拢。这种创新师资组合,营造了知识互补以及教研互补的立体教学氛围,能在教研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践证明,此办法可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大学英语教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依照“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

篇11

我国经济逐渐步入国际化,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大批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国内企业也逐步国际化。此外,我国目前的多数领域的发展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理论与技术。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就业市场对人才国际化的要求不断加强,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他人进行业务活动和学术交流等[1]。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虽然大多数学校的本科专业均设有专业英语的课程,但对其重视程度远不够,很少有学校将其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进行建设和研究。所以学生所获得的专业英语的知识与能力难以满足毕业生在相关工作中的需要。

我们将专业英语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使其成为学生毕业后在人才市场中竞争的优势点。为了培养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我们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方面着手进行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建设高素质的主讲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课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质量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专业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基础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要具有相应的专业业务知识和现代的教育理念,能够随着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语言服务于专业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2],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不断更新,始终能把握该专业发展的前沿;教师的意识必须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保持一致,能够随着专业的发展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强适应性的人才。所以我们挑选了英语水高平、科研创新能力强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组成该门课程的教学队伍[3],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主讲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高质量的课程教师队伍。

1.主讲教师必须坚持参与专业的科学研究。

专业英语主讲教师需要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通过科研,教师能始终把握该专业发展的前沿,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科研中,教师经常查阅英语参考文献,用英语撰写和,能不断训练专业英语能力,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能积累专业英语学习和应用的经验,为专业英语课堂提供教学素材。教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和感受的讲解,更加生动、有说服力。

2.重视主讲教师的合作,形成合力,推动课程建设。

密切课程主讲教师之间的联系,共同探讨课程教学与建设中的问题。主讲教师之间经常相互听课,指出对方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定期交换教学信息,共同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动态;相互协调教学进度,交流教学研究的心得体会,交流课程建设中所形成的教学资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寻求多种学习形式,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

非英语专业的教师担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共同弱点是口语欠标准和流利,以及对英语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欠全面系统。而专门安排他们出去进行专业英语课程培训,时间和经济成本很高。教师可自己联系到本校的外国语学院跟外籍教师听口语课,来提高口语水平;可通过网上听英语课程,对自己的英语知识查漏补缺;也可购买我国权威培训机构新东方的在线英语课程,较系统地学习阅读、翻译和写作方面的教程,丰富和完善教师的英语知识,如此所花经费和时间少。我校通过以上措施建设了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

二、优化教学内容

当今科技迅速发展,教学内容需要随着专业的发展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既要满足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要求,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又必须反映时代特色,反映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才能使人才培养适应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要求。我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并确定课程教学重点,在准确把握以上要点的基础上,来修订教学大纲,再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和组织教材。

1.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思路来修订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翻译与口语能力的培养为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词汇的积累。所以从训练学生的四种能力的角度制定基本大纲框架,确定每种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时间。该门课程的整个教学时间为70学时,我们确定了阅读26学时,翻译12学时,写作22学时,口语10学时。然后邀请该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师,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与特点共同探讨教学素材,根据他们在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中,以及专业英语学习的体会提供并优化阅读、翻译和写作各部分的教学材料。最后从遵循科技英语的教育教学原理的角度,对大纲进行优化,形成大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教材的选择与处理。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选择了蒋悟生主编的《生物学专业英语》为阅读与翻译的主要教材,从中选出5篇文章用来做阅读的教学与训练,3篇文章做翻译教学材料,保证了教学材料的规范性。另外,从外文期刊中选择3―4篇能反映专业领域的最新成就文章,作为阅读和翻译教学材料。因为期刊内容新、专业性强,在训练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同时,学生能了解到国际上最新科技信息[4]。我们选用刘润进主编的《实用农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教程》为写作教材;根据教师自己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经验,结合《商务口语》中有关本专业的内容编写口语教学材料,主要包括:专业口语特点、常用的语句和专业口语的技巧与禁忌。

三、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根据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与任务重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和习惯。

1.拓展教学时空,将课程教学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过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英语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反复的训练。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应用能力,只靠课堂上的讲授和少量的训练是远不够的。根据本课程的重点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我们将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向课外延伸,通过组织课外阅读与翻译活动,强化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1)组织学生课外阅读,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分3种类型来组织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课外阅读活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原版的英文专业书籍,可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原版专业英文文章的特点,逐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原文中发现、提取和综合信息的方法,提高专业阅读和理解能力。收集和购买部分原版的英文专业书籍,形成一个小的“专业英语”资料室,注意在购买原著时,以选择阅读难度较小的书籍为宜。由于阅读原版英文专业书籍,比较困难,而且比较枯燥,因此,我们组织每2―3名学生为一组,共同坚持通读一本书,这样几名学生相互鼓励、相互讨论,有利于坚持读完原著。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我们引导并指导他们课外阅读中科院相关专业类期刊的英文论文与英文摘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推荐3―5个自学英语的网站,引导学生在课余按自己的兴趣,自学专业英语,让学生定期进行课外阅读心得交流,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水平,而且我们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与能力。

(2)开展专业英语课外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翻译与写作能力。

我们组织部分专业英语基础较好、英语学习兴趣高的同学成立“专业论文翻译与写作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协助本学院的部分英语欠佳的教师翻译他们拟的英文摘要,参与我校主办期刊“武陵生物研究”部分论文英文摘要的翻译和审查工作,通过反复地实践来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的翻译与写作能力,也使学生逐渐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

2.开展“换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部分章节的教学。

对于部分难度小的章节,我们开展“换位”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讲解。每3―5名学生组成备课小组,共同查找资料、相互商讨,针对某个章节的部分内容写出讲稿,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最后由任课老师对学生所授课的内容进行点评,即让学生画龙,老师点睛。通过备课和自己讲解,学生对相关内容掌握和理解程度远高于仅听老师的讲解,而且对于一些理解不准确的内容,通过教师的矫正,学生理解透彻,减少了对知识理解的盲点与死角。学生在备课时,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许多新知识,也培养了自主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习惯。此外,学生课堂讲解也锻炼了口头表达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通过积极的课程建设探索,该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了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他们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能够参阅一定的英文参考文献,较准确地撰写英文摘要。专业英语的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大大促进了学生普通英语的学习,学生的大学英语六级通过率提高。由于英语考分高,学生考研率提高。部分学生因为英语的优势,进了外资企业。此外,教学相长,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英语能力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参阅专业英文资料,使自己的研究走在世界前沿,更好地撰写英语论文,任课老师的英文论文更多被SCI和EI所收录。

参考文献:

[1]许波,唐俊青.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辽宁教育研究,2001.8:50-51.

篇12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115—02

成人高等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发展、完善的有效途径。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弥补了普通高等教育的不足,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成人教学中,课程开发往往缺乏实践指导,忽略实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脱离成人的职业和生活需要,致使课程偏离实际需求,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本文拟对成人教育教学中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讨,提出该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一、改革教学内容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它以低成本、流通快、效率化、自动化的特点冲击着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体系性的、有权威影响力的教育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作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虽非主干但又不可缺少的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构建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就是从课程的问题出发,重构成人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国际电子商务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打破任务之间的界线,突出任务之间的联系,选择适合成人学习并与国际电子商务的实际工作流程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涉及的英语知识都将作为一个项目。学生通过中国供应商、ebey等网站了解国际电子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与过程,学会完成电子商务的完整工作过程。学生除了学习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和术语外,还有学习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信息服务、交易、结算、支付、运输、保险、仲裁、索赔等内容。

为了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会随着企业岗位的变化、技能要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教、学、做、用一体的教学法,案例分析与讨论,情境教学,热点问题分析与诊断,到相关企业实习的工学结合法等,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手段上,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工具,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活泼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完成课程的学习,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进行改革,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

信息技术实现了师生的资源共享,克服了传统的教学资料教师专有的弊端。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点,教师把课程信息到网上,便于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同时,网络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电子商务英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这样他们就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锻炼自学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了解并实践整个国际电子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与过程,熟悉整个国际贸易流程,国际商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可作为一个任务进行技能训练。学生在用网络沟通时不仅学习了日常用语,还可以将商务贸易过程中涉及到的词汇和句式活学活用,实现教学用一体化。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英语的有机整合所提供的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者还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直接进行网上贸易活动,实现了现学现用、在实践中学习,这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取决于师资水平。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肯负责,二是有能力。成人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提高学习者的实用技能。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精通英语、熟悉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工作“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电子商务英语师资力量薄弱的有效途径。

首先,组织任课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进修是建设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行继续教育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相关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以保证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与企业电子商务前沿所运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同步。高校也应该在职称评审、骨干教师评选等方面要向取得“双师型”资格教师倾斜。

篇1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7年开始推行以来,就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产生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生耗费在英语上的费用不仅大大超过其它课程,而且耗费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也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其它课程。多年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度成为许多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一个目标。高职高专由于一直走“本科压缩型”的教育模式,加之社会对四级合格证的认可,学生过级率成为衡量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但学生毕业后真正称得上英语“过关”的人却为数不多。即使那些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实用写作能力亦不容乐观。因此,200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CET改革项目,自2005年6月起,四、六级考试成绩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告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从试题形式来看,新CET4减少了多项选择题,增加了主观题型,改革后的测试内容和题型不仅更丰富,而且更全面地考核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试题内容来看,听力理解的分值由原来的20%增加到35%,增加了长对话理解,复合式听写也成了必考题;阅读理解增加了10%的快速阅读,而总的分值从原来的40%降低到35%;词汇部分由传统的单词和语法部分转变为仔细阅读中的选择填空,用来考核学生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另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仍将与笔试分开实施,继续采用已经实施了多年的面试型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同时,考试委员会将积极研究开发并适时推广计算机化口语测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考试改革的方向是在保持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使考试最大限度地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即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以体现社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从而使高校英语教学更加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这种理念不仅为本科院校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测试工具,更有效地评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也必将会对今后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项目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课程建设中教学理念的转变

1.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上的转变

对比以往的高职高专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未被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这一弊端在英语教学中尤为突出,从而导致高职高专层次培养出的英语人才缺乏特色,缺乏竞争优势,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基于上述问题,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中,明确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将以往的“以本科教育为标准,重视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这恰恰与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导向不谋而合。过去,高职高专教师对“人才培养目标”概念模糊,只是机械地按课时、按教材授课,虽是科班出身,但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缺乏对社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语言能力的了解。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多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主要停留在词汇、语法层面,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法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考试项目皆缺乏对学生进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策略未能得到充分挖掘,重新定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势在必行。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趋势,即以社会需求为基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听说能力的针对性训练,加强交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注重专业与语言的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认识和定位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为改革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2.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单向地由教师指向学生,只注重教学的终端效果,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合作和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无法保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传统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语言技能的培养,极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真正体现“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转变“把英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点,把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英语教学尺子”的传统观念,充分意识到“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课堂教学模式应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重点应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逐步建立“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3.对“语言环境”认识上的转变

以往广大英语学习者认为,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至关重要,很多人为了学好语言不惜花费重金出国深造,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长期忽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忽视语言环境的创造,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学内容,无论从学校还是课堂都无法获得良好的语言环境。为了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彻底改变对语言环境的认识,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不仅大力提倡英语授课,而且开设第二课堂,比如开放语音室、开发语音室的多种用途、创办英语角、开设英文电台、鼓励学生收听英文广播、观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报刊杂志等等。

二、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1.课程设置的改革

传统的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英语教育占据了几乎全部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又具有熟练的外语实际应用和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设置中还应包括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及专业与语言的结合,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运用英语阅读专业资料的能力,以及运用英语处理职场的相关业务的能力。因此,在新的课程设置体系中,笔者认为可减少基础性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英语课学时,或增设选修课,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培养学生职场和专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而传统教学使绝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于按照教材的内容编排按部就班地讲解,因此,在传统教学中,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当前的高职高专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普遍缺乏趣味性、思想性、实用性、科学性、多样性等特点,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鉴于此,教材编写者应转变理念,在设计教材体例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听、说语料,根据工作、生活领域设计不同情境,增加应用性课堂练习和语言实践活动,尽可能地为提供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思想性的、符合学生知识面和智力水平的,并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实用性强的语言材料。当然,一个成熟的教师除了应对教材的编写理念、设计体例非常熟悉外,还应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讲解方式甚至补充新的材料,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案,而不应过分依赖教材。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作为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相应的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所以优化教学方法是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面对多样化的教学法,英语教学要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实效。在授课过程中要努力将传统英语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的“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为学生设计大量的参与性活动,使外语课堂成为绝大多数学生语言实践的最佳场所。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教师讲解、组织为主导的“team—work”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4.考试内容的改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