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57: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力需求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从总体上看,云南省“十一五”期间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但劳动力需求增长较慢与就业人口增长较快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这使云南省将长期面临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来说:劳动力需求在2010年第四季度出现了明显减少的现象,由第三季度的173077人下降到157937人,降幅约为8.75%,尤其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下降;同时,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云南省对劳动力技能有要求的企业已升至约34%,其要求主要集中在初级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五级及职业资格四级,合计比重约为28.26%。这表明,就业岗位对技能和文化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与云南省劳动者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技能水平不容乐观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云南省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使用SPSS16.0软件从经济发展(GDP)、产业结构(二产及三产产值)、所有制结构(民营工业总产值)、投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关系及环境(实际利用外资)等方面建立劳动力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其中Y为就业人数,ECCZ为第二产业产值,SCCZ为第三产业产值,GDTZ为固定资产投资,MYCZ为民营工业总产值。结果表明:R2=0.984,方程拟合良好;第二、三产业产值与民营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它们的变动将对劳动力需求产生正向影响,这与实际数据符合;而GDP和实际利用外资这两个指标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它们对劳动力需求量没有足够的解释力度,因此在下一步的分析及预测中剔除了这两个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并不合理: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2009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62.3%的较大比重,第二产业为11.97%,第三产业占25.73%,呈现“一、三、二”的状态,与发达国家的“三、二、一”结构相距甚远。同时,在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的GDP增长率较小,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且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作用较小;第二产业就业的增速和容量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说明云南省第二产业对劳动力需求仍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而第三产业由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因而对就业的带动力最强,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如表1所示。
2、固定资产投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对劳动力需求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将推动新产品开发和新产业兴起,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增加投资也有利于科技的应用和创新,而这将促使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使更多的劳动力被资本所替代。而回归分析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的系数为负,说明有更多的劳动力被资本替代,造成了就业人数的下滑。
3、所有制结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看,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小,而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层次低、规模小且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因而可以吸收各个层次的劳动力。虽然云南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纵向数值上发展较快,但在横向上与经济发达省份仍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吸纳就业的潜力巨大。
三、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劳动力需求预测
1、BP神经网络的应用原理
BP神经网络是结构较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人工神经网络,也称为反向传播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twork)。网络的设计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用工具箱中有关神经网络的设计与训练的程序,免去了繁琐的编程过程。因此,本文将采用这种方法,将劳动力的影响因素代入BP神经网络建模,并预测未来几年云南省的劳动力需求数量。
BP神经网络在本文中的应用原理是:将1990―2003年共14年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通过对训练样本运用神经网络进行计算,得出各个影响因素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以变量系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即各因素与劳动力需求的数学关系,然后用2004―2008年的5个样本数据检验该模型,通过检验的模型就可以用于预测和分析未来劳动力需求。
2、预测云南省的未来劳动力需求
本文选用三层的BP神经网络来建立劳动力需求模型,其中每层单元只接受前一层的输出信息然后再输出给下一层的各单元。基于本文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确定输入层与输出层的节点数分别为5个和1个。而在隐层节点数的选取上,我们采用动态构造法:即输入输出节点数不变,而隐层节点数可变,初始时放入足够多的隐层节点,然后逐渐删掉那些不起作用的节点,直到节点不可收缩为止。将BP网络迭代效果最佳的SCG和COB算法代入MATLAB程序运行l0次,取平均值,最终可得,网络模型的最佳隐层节点数为11。因此,本文采用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劳动力需求模型的最佳网络拓扑结构为:5×11×1。
然后将1990―2003年共14年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该算法通过943步达到预设的误差e=0.001。然后使用2004―2008年的5个样本数据进行劳动力需求模型的检验。检验得出的数据为:2348.6、2429.3、2494.9、2476、2522.3,将它们与样本数据:2401.4、2461.3、2517.6、2573.8、2638.4相比较,误差分别为:0.022、0.013、0.009、0.038和0.044。所以该模型较好地实现了预测功能,并将误差限制在了0―0.05。
模型通过检验后,我们将2009年的数据代入检验好的网络来预测“十二五”期间的劳动力需求数量,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四年云南省的劳动力需求将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这与云南省近年来积极的就业政策相一致,同时也说明了该模型是有效的。
四、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餐饮、住宿、物流等服务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就业:从人数来看,2005―2009年云南省净增就业223.5万人,其中第三产业净增184万人,约占新增就业的82.3%;从比重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由2005年的20.6%上升至2009年的25.73%,提高了5.13个百分点,可见云南省第三产业正逐渐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要重点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1)旅游业。今后应进一步充分发挥云南特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优化旅游文化产业布局,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的转变、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共赢。
(2)餐饮业。餐饮业以其市场大、增长快、投入相对少和吸纳劳动力多的特点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我省需要继续将餐饮业作为重要服务业来发展。
(3)物流仓储业。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云南已成为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人流、物流集散中心和陆路必经之道,这势必会为云南的零售、批发等产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并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应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园区。
2、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强化其就业吸纳作用
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经济的灵活发展。目前,国有经济对就业的吸纳作用越来越小,而非公有制经济以其层次低、规模小且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的特点,吸纳了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因此,云南省应丰富所有制构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进入第三产业,并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给予优惠,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它们的就业吸纳作用。
此外,目前云南省就业服务机构的技术装备较差,专业人才匮乏,提供就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缓慢甚至根本没有,以至于很多就业服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层面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扩大就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云南省应加大投入,完善各种就业服务机构,提高就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一)兼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行业比重提高,原料工业比重下降
2003—2010年间,工业从业人数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占工业从业人数比重,2003年为42.1%,2010年下降到40%,下降了2.1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从业人数比重,2003年为57.9%,2010年上升到60%,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从年平均增长速度看,各行业之间的差别较大。
一是兼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行业从业人数增速较快。2004—2010年间,通信及电子设备、电子机械、交通运输设备、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6%、12.49%、9.1%和8.65%,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8%)7.96、4.44、1.06、0.61个百分点。
二是具有高能耗特点的原料工业增速低于平均水平。2004—2010年间,金属及非金属制品、石油炼焦、化学、黑色金属四个行业分别增长6.63%、6.41%、6.19%和4.39%,低于全行业平均增速1.41、1.63、1.85和3.65个百分点。但是,有色金属行业保持较高增速,增长8.74%,高于全行业增速0.7个百分点。
三是轻工业增长呈现分化特点。2004—2010年间,纺织服装业增长5.32%,低于全行业平均增速2.72个百分点,但食品饮料、木材造纸两个行业均增长8.51%,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0.47个百分点。
2010年与2003年比较,兼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行业占制造业从业人数比重上升。电气机械、通信及电子设备、通用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4个行业分别提高了1.77、3.61、0.4、0.45个百分点。4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7.42%提高到33.66%。
具有高能耗特点的原料工业的比重下降。黑色金属、石油炼焦、化学、金属及非金属制品4个行业分别下降了1.12、0.12、0.73、1.02个百分点,但有色金属业的比重提高了0.1个百分点。上述5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6.64%下降到23.65%。
轻工业的比重变化呈现分化态势。纺织服装业的比重下降了3.2个百分点,但食品饮料、木材造纸两个行业分别上升了0.25、0.18个百分点。3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从业人数比重从33.33%下降到31.44%。
总体上看,兼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行业的从业人数比重上升,具有高能耗特点的原料工业以及轻工业的比重下降。
(二)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增幅大于平均水平
随着工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技术提高,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大幅度增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2003—2009年,包括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内的技能劳动者增加了1930万人,年均增加386万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人数比重,分别提高了4.37、2.73、0.54、0.11个百分点,而初级工占技能劳动者总人数比重减少了7.74个百分点。
然而,相对于技能、技术劳动者需求的快速增长,技能、技术劳动者供给增长缓慢。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在全国部分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收集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表明,2002年以后,各等级技能、技术劳动者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值(求人倍率)均超过了1,技术、技能劳动者需求增速高于求职人数的增长,技术、技能劳动者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而且总体上越是较高等级,供不应求的程度就越大,如2011年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值达到了1.88、1.76和2.29。然而,劳动者整体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值在多数年份未超过1。这说明中国同时存在着技术、技能劳动者数量不足和劳动者总量过剩的现象。
(三)制造业对低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仍然旺盛
第一,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员需求数量规模大,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金字塔的人才结构模型的塔基,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大量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迅速推进,服务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农业比重持续下降,中国经济开始崛起,并出现向发达国家趋同现象。
2001至2020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特别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最终完成新型工业化,使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服务业也将加速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持续上升。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迅速下降。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经济起飞中后期,对受过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技能和技术与管理素质的人才将会有巨大的需求。这就需要数以亿计的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从而对中级的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巨大的需求。在这一阶段,经济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是我国实现经济崛起或者经济追赶的重要时期,此后,中国经济发展就将进入成熟期。
部份经济发达地区调查已表明,有就业愿望的中职毕业学生就业率基本上都是100%。原因主要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就业机会的绝对数量在增加。但企业“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在逐渐“退烧”,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有时比大学教育出来的人才更能胜任某些岗位。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初中毕业生其实有充分的理由选择中职,走上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之路,而不是读普通高中,挤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的独木桥。
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出我国人口变化趋势,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8亿的高峰,根据学龄人口数量的统计,每年新生劳动力有七、八千万人,这些新生劳动力将有相当大的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转移到城市,经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后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我国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等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就业教育,中职毕业生必须以本地区、行业的劳动力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自身成为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专门人才,适应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就业竞争市场的需求。
总之,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根据这个规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的模型,越是基层的人才需求量越大,以培养中初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无疑成为就业市场最大的供应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中职人才,创造了许多地区中职生95%以上的高就业率奇迹。虽然,我国目前中初等教育就业人才需求数量大,但是近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且所针对中职学生提供的岗位工作条件较差,工资收入较低,中职生毕业后往往频繁更换岗位、就业并不稳定。
第二,劳动用工单位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品德
按照旧式工厂中工人等级晋升的惯例,一个初级工成为中级工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中级工成为高级工要七到八年的时间,这样的人才成长速度明显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求学三年之后,就能够通过劳动部门的考核达到中级技工的水平,中职毕业生通过一部分学校开设的两年制高级技工班的学习就可以考取高级技工等级证书,再加上高等职业学校的深造,一个高技能人才约五年左右就可以快速打造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势突显,但劳动用工单位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品德 。
曾有地区的中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解劳动用工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在校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修养、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社会活动能力、职业技能等13项指标的重视程度,按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不太重视、不重视等四个层次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非常重视”的选项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占78% ;“诚信品格”,占69.2% ;“实践和创新能力”,占65. 6%;“专业技能”,占49.2%。显然,用工单位更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品德。
二、2019年1-4月份劳动力供求情况分析
(一)按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分析表
从行业需求情况来看,各行业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和制造业三大行业,其中用人需求分别占行业需求总量的25.91%、22.38%和16.05%,三行业需求占需求总量的64.34%。
(二)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劳动力需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来看,企业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其中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它企业的用人需求最高,所占比重分别为37.77%、20.61%和22.98%,三者合计达81.36%。
(三)按职业分组的劳动力供求情况
从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依然是用人需求的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45.06%和21.21%,二者合计约占需求总量的76.27%。此外,对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2.92%和10.12%。
从求职情况来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所占比重分别为36.25%和27.41%,二者合计约占求职总量的61.66%。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比重分别为10.68%和15.67%。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其它职业的求人倍率最高,为0.92;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63、0.59和0.61;求人倍率最低的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为0.33。
(四)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劳动力求职状况分析
从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劳动力求职情况来看,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72.26%。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7.53%,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6.45%,其它失业人员占18.48%;此外,在求职人员中,下岗职工占9.31%,其它人员(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占15.16%。
(五)按年龄分组的劳动力供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来看,73.02%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明确的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58.35%。其中,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25.69%,对25-34岁之间劳动力的需求占32.65%。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同样以年龄在16-34岁之间为主体,所占比重约占求职总数的71.05%。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40.42%,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0.63%。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今年前4个月各年龄阶层的求人倍率与上年度同期相比都有所上升,其中,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求人倍率为0.71;年龄在16-24岁为0.47;年龄在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为0.31。
(六)按文化程度分组的劳动力供求分析
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必须购买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这就要求商品具有交换价值,商品交换价值是以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为基础的,而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价值)则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当现有社会的生产条件和劳动强度一定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就决定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而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又取决于劳动者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技巧和速度,而这种生产技能、技巧和速度是需要职业教育来传授的。因此,物质形态商品市场的丰富和繁荣需要职业教育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具有该专业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的,甚至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的劳动力。
(二)职业教育对物质形态商品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物质形态商品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职业教育通过产学结合,或者校办产业,直接生产各种物质产品,充实、丰富物质商品市场;第二种则是通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间接满足物质形态市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需求。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这一教育目的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围绕技术来展开,技术是职业教育中最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职业教育通过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或职业培训,向未来的劳动者传授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门性质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提高他们的劳动熟练程度,生产技能技巧和劳动速度,从而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生产更多的商品,丰富和繁荣物质形态商品市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物质生活、生产需求;同时企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和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
二、职业教育对服务市场的价值
(一)服务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服务产业是伴随第一、第二产业的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随着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客体需求的系统化要求日益强烈,服务市场也应时而生。从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需求分析,无论是生产服务市场、生活服务市场、还是流通服务市场,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服务就是为第一、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的专业劳动能力,以满足产业部门生产和再生产的劳动力需求,这个劳动能力的培养,则需要职业教育来完成;从市场客体的需求分析,各级政府机构需要职业教育研究部门为其开展宏观政策决策、教育战略决策提供数据;各行各业的企业等团体需要职业教育为提供劳动力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等;各个家庭和个人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教育咨询服务、就业指导服务、职业资格认证服务等等。
(二)职业教育对服务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服务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国家服务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改变劳动力的质量和形态来为市场服务。一方面,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智力水平,教育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把非熟练的劳动力训练成熟练劳动力,提高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改变现有劳动力的形态,使其由从事简单劳动到从事复杂劳动,由从事一般性劳动到成为专门人才。二是职业教育本身作为一种市场客体,也需要服务市场的系统化服务,从服务需求的角度满足服务市场的价值需求。这种由职业教育服务需求驱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成为服务市场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例如,由职业教育服务需求驱动的教育服务有:教育咨询服务、职业教育金融服务、职业教育学术服务、职业院校学生服务等;面向职业院校的服务主要有:学校招生服务,贫困生资助服务,教师干部培养培训服务,教材开发、发行服务,实训设备、实训基地服务,顶岗实习与就业服务等;面向职业教育整体工作的服务有:机关、学校、培训机构、管理和教学等各方面科学研究服务,院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估服务,各种职业教育学会的学术社团服务,职业教育的传播与宣传服务,职业教育竞赛与会展服务,职业教育的各种评奖活动,表彰活动服务,等等。
三、职业教育对文化市场的价值
(一)文化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从文化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文化产业的角度分析,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自1996年以来,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就已经超过航空航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美国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高达25%以上,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2005年底,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据统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文化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分别达到20%和10%。在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2004年和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约为10%,当然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仍然大相径庭。从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推力之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科技化、工业化和大众化都需要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职业教育这个以技术传授为主要目标教育类型的大力支持。
(二)职业教育对文化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文化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是从促进文化产业繁荣的角度。首先,职业教育促进了文化的科技化。文化作为精神产品,不能永远留存在创作者的头脑之中,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技术,使之外化为具有一定文化的载体,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职业教育通过对技术的传授来实现文化的科技化;其次,职业教育促进了文化的工业化。尽管文化艺术的本质在于“个性的、一次性的、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文化艺术的个性、独创性主要是通过文化生产的创造环节和作品阶段来体现的,“批量化、格式化、标准化”的大规模制作、复制手段,则大大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最后,职业教育通过它的公益性教育活动,推动文化民主,推动文化大众化,保障了文化人权,从而发展了文化产业,繁荣了文化市场。
四、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价值
(一)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依据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2013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首先从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从行业需求看,83.4%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36.5%的企业用人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7.8%,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9.6%。从求职看,55.7%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0.4%。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72、2.31和2.1。这就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教育、培训空间。再次,从求职人员的分类情况来看,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0.6%,除去其中的新成长失业青年的23.9%,仍有就业转失业人员与其他失业人员26.7%;外来务工人员(包括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的比重为38.8%,这些人员亟需职业教育对其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训。
(二)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结构必须满足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劳动力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优化的劳动力需求,但是职业教育不能仅仅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调整,而应该分析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的驱动者———国家经济转型的趋势,要紧密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策略,对经济转型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引发的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并结合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合理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二是职业教育需要依据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人才的需求,确定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各职业院校也需要据此科学分析自己的教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并据此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及时淘汰落后专业,开发新兴专业;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双证书”制度和“学分制度”,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人才的需求。三是职业教育要依据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实现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在积极开展职业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职业学校教育在进行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各种资源,进行多元化的职业培训。
五、职业教育对技术市场的价值
(一)技术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党的十七大要求我国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党的十则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党的战略决策,促进了我国技术市场的繁荣,为我国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技术市场是科技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科技商品的质量和多寡是影响技术市场的重要因素,技术市场首先需要丰富的科技产品,也就是说,技术市场首先需要科技产品生产者的大力支持。从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技术发明主要由行业中技艺娴熟的工匠承担,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技术的突破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的支持,“此后,技术发明的主要源泉由经验转移到科学”,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大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技术的创新和发明,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本身拥有的巨大技术资源,也会在“产学研”过程中为技术市场做出贡献;其次,技术市场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产品,也需要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进一步推广,使其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职业教育对技术市场需求的满足
职业教育对技术市场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职业教育通过对传统科学技术、生产经验的选择和传递,为技术市场提供大量的技术应用者,这些高质量的技术应用者,一方面在生产实践中继承、传播前辈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新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二是职业教育是新技术传递和再生产的有效形式,职业院校充分利用、整合本院校的教育资源,对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大批量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大缩短新技术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对技术市场中技术商品的使用和推广产生积极的作用。三是职业教育本身拥有丰富的“双师型”教师,这是一个既能从事教学,又能从事科技研究的师资队伍,再加上职业院校专业对接产业的专业设置及专业群建设更加贴近社会和企业需求,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的空气也很浓厚,教学和科技研发本身的相互促进,因此职业教育本身就是新技术创造中心,可以直接为技术市场提供技术产品。
六、职业教育对信息市场的价值
(一)信息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信息市场的形成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随着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信息量的成倍增长,信息需求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市场逐步成熟和完善。信息市场的繁荣需要信息产业的繁荣做支撑,信息产业的繁荣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自动化生产方式将取代传统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柔性生产方式将取代刚性生产方式,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将取代大规模集中性生产方式;信息产业的繁荣还带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传统产业普遍实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信息产业的兴起还带来了数字化生产工具的普及和应用。所有这些变化,都需要有职业教育培养出能够迅速适应信息社会的劳动者,来推动信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较老一代农民工来说,首先在就业意愿上就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老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打工赚钱、回家盖房、娶亲养老、供养孩子上学等;新生代农民工则完全摆脱了为最基本的生计而外出奔波的宿命,与之替代的是“从学校刚毕业,出来见见世面,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不愿待在农村务农,到城市中享受城市人的生活”、“到外面学点技术”、“实现自己的梦想”等等。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格外强烈。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在2010年6月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就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在建筑业中呈下降的趋势。《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则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所占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5年间,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分析
(一)受教育水平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数据分析,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占到了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段的比例则达到31.1%,远远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就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从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比重分别高于半文盲、文盲、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而从90年代开始, 则是初中教育水平的比重成为最高。所以,与上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受教育水平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人都已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利用。
(二)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上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分析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是初中刚毕业就选择外出打工。因此,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就成为决定他们前途的重要因素。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了36.9%,高出老一代农民工14个百分点;而对于从农村走出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务农这项基本的生活依靠也可以是他们最基本的技能,而调查数据则显示: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从事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则从来没有务工的经验。虽然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教育水平为主、职业技能水平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有较大的以高,但是,他们目前的职业技能水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意愿中的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政策导向
(一)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公布的信息数据来分析,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到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而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还不到30%。同时,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需求占到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也只有20%左右。所以,在市场国际化、竞争激烈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背景下,知识和技能逐渐取代以简单体力劳动而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标准。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如果不能有效的提高,就很难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政策导向
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求失衡,这就需要相关政策的介入对其实施积极的干预,促使劳动力市场从失衡转变为供求平衡。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主要从技能水平上下功夫,目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委托模式,即政府委托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进行常年培训;2.定点模式,即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两地政府牵手,有目的进行培训;3.订单模式和联合模式,即政府和企业联合,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由政府牵线搭桥,对企业用工进行培训。此外,政府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回乡创业等。从而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四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结构变化的重大问题。从新生代农民工主体角度出发,对其就业取向、素质技能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导向,有助于全面深入的研究其就业问题。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无论从其自身还是企业、政府都应积极寻求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最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医学生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供求;劳动力市场;保留工资
Key words: voluntary unemployment from medical graduates;supply and demand of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labor market;reserved wages
中图分类号:F0;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23-02
0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断需求,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从201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630万到2012年毕业学生680万之多,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指出:“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就其社会影响力而言,医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假过剩”,所以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医学毕业生毕业时不找工作,闲在家中,或是不满足已有的工作而继续寻找工作。
1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概念的界定
自愿性失业指有劳动能力的大学生毕业后愿意就业却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据此我们认为,医学生自愿性失业者要满足的条件有三个:
①具备劳动能力;②想找工作;③找不到理想工作[1]。这类主观选择自愿性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毕业后虽然暂时勉强走上工作岗位,但内心并不满意工作机会,在工作中没有全身心投入,以希望再学习等原因放弃的;二是由于专业成绩、性格原因等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三是报考研究生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就业竞争压力及其对报考专业的热爱和深思熟虑希望深造,而选择不找工作。
2 医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
2.1 从医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自愿性失业 依经济学上的供给需求理论所讲,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我们可以把它们他们看成一种劳动力生产要素,投入到就业市场,所以,作为生产要素供求的大学毕业生供求与普通的商品供求是有差别的。在各种工资水平下,当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毕业生数量与有雇佣和雇佣能力的用人单位的用人数量达到一致时处于供求平衡,反之则供求不平衡。
2.1.1 影响供给的因素分析 通常,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考虑的是工资和环境,在这种要求下形成的择业心理有:
①看工作环境是不是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利。于是他们会首选地市级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当县级及以下企事业单位用人时,他们往往采取观望态度,不主动。②看福利是不是好,工资有没有提升空间。由于城乡不一样的收入水平及有些单位有市场风险,医学毕业生基本上都希望进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而且有一定潜在收益的部门。③就业期望值过高。一些医学毕业生总是想把握住最佳机会,宁愿放弃多次机遇,甚至最后闲置在家等待时机。④由于经验上的欠缺和专业学历不高等原因,使得部分医学毕业生缺乏自信,从心理上打退堂鼓,认为只要再苦读几年就能有更好的机会,因此选择失业为经验积累时间。
2.1.2 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表现在: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预测的影响
根据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的时候有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要,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求,同时也要考虑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影响人力资源的不同因素。可以说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企业的人力资源供需始终处在不同的状态,也就是说供需平衡的状况是很少的,而供需的矛盾却是经常的。
在企业的初创和成长期,需要招聘大量的人员,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人力资源供给的分析工作;在企业的转型期,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是很突出,这时需要考虑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能力分析,做好内部的岗位转换等调配工作,充分做好工作量的分析工作,使岗位的供需状况趋于平衡;在企业的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内部存在着退休、离职、晋升等问题,内部冗员开始增多,人力资源需求严重不足,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工作,以确保这些冗员的安置工作,从而能够保障企业度过难关;在企业的再造期,企业已经成功转型,对人力资源,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的规划处在一个较为理性的阶段,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尽管仍处在矛盾的状况下,但由于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所以这一时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已经较少出现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也就是要解决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
人力资源预测的重点考虑问题
以下描述适合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的情况。
在企业的成长期阶段,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这个时期我们所做的人力资源预测工作,需要重点考虑以下一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发展战略中对人力资源岗位的需求重点是什么,如是重点发展研发能力或者重点发展市场销售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人力资源供需的预测;
2、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和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包括所需高等院校的符合公司岗位需要的应届生的供给情况;
3、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特别是薪酬政策对内部和外部人力资源的影响,如公司的薪酬政策是否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等,这些对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的吸引都有重要的决定意义;
4、企业内部文化环境以及外部地域的情况,如企业的品牌度较强,内部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等等,这些对我们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起到指导作用;又如企业所处的地方不是中心城市或是较为偏远的内陆县城,尽管整个人力资源供给状况较为充足,但这样的地理位置仍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受到较大的抑制;
5、公司几年(至少是三年的)的招聘情况,录用率如何,到位率怎样等,这些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都将具有指导意义;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省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十二五”时期更将就业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可为政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有效帮助浙江省就业工作的开展。
一、浙江省专业人才的就业问题现状
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的人口大省,据相关部门统计浙江省适龄劳动人口在2011年大约有3300万左右,将近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浙江省是高等教育的发达地区,每年专科本科类院校的毕业生能达到三十万左右,而且,我省也是外来劳动力流动大省,每年的外来劳动力流动量能达到600万之多,这在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以及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人数增长的弹性系数逐渐降低的大前提下更加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重性。但是,另一方面,目前就业结构性的矛盾又是相当突出。一些需要技术含量和熟练的工种在企业方面招不到合格的工作者,而一些非熟练工没有技术含量失业现象又比较严重,而且不容易再就业,目前浙江省的城镇就业人员教育程度较低,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再就业的机会,目前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等方面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将会出现普通劳动力过剩,而具有高新技术的工作人员短缺并存的局面。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城市化的步伐也遥遥领先全国大部分地区,但是大量的农田村用宅基地被占用,使得农村劳动人口过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无疑为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加了一份负担, 而另一方面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市场设施落后,同时资金的投入也比较缺乏,就业信息网络不健全,虽然现在各种技能培训学校风起云涌,但是大多是着重于技能较低、较浅的培训,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社会对高新技术的要求。
二、浙江省“十二五”期间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具体分析与预测
2009年浙江省在十一五规划的大前提下,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了65万,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达到了22.5万。虽然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当前浙江省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有一定的问题,在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本文对浙江省在“十二五”时期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如下。
1.高科技产业人才需求的潜力巨大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科技产业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在“十二五”时期将成为重点需求对象,信息产业方面、通信行业的高度发展;数字化家电的全面推广,数字时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领域;软件行业在当今社会人才需求加剧;电子商务在社会商务办公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种种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无疑加大了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尽管现如今设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院校繁多,导致近一段时间内计算机相关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所下降,但是拥有过硬专业素质的人才,依然会在未来成为众多企业追捧的翘楚。预计到2015年高新技术行业在浙江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25.3万人,其中网络工程方面7.2万人左右,软件工程相关专业13.3万人,电子行业3.6万人,还有其他信息管理人员等。“十二五”时期对高科技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高出平均增长率5.42%。
2.医药与现代生物产业方面相关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随着浙江省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物质方面的保证,同时随着浙江省全民医疗保障的推广,医药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浙江省“十二五”时期必将成为社会需求的焦点。生物制药、化工制药等医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8.3万人左右。随着生物工程领域在近几年科研突破较多,为人们身体健康寿命等方面的提高有了更多的保障,生物工程相关专业在近几年也受到很多高校学生的追捧,但是由于生物工程领域相对目前来说还是很前沿的高科技领域,尤其细胞分子学术性较强的专业在“十二五”时期需求量还是相对较少的,这一类专业本科以下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一般就业率较低,硕士以上学位的相关专业人才相对好就业一些,主要方向为研究院,研究所一类学术性领域。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由于现在学医受到追捧,但由于时间长,专业实践方面要求较高,且医生从事职业工龄一般相对其他领域要高出很多,所以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的学生在大城市就业一般比较困难,但是随着我国目前医疗合作社等医改政策的推广,临床医学专业方面的人才在乡镇农村中就业的几率将大大提高,预计“十二五”期间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中医专业等医学类专业将增加到2万人左右,增长率将达到7%~8%高于以前的平均水平。
3.制造业相关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汽车相关产业、船舶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重工业制造业对机械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器类专业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依然延续这几年就业较好的势头。不过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的工业类型开始向集约型的经济模式发展,更加注重设备器械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对相关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就会提高一个档次,设备维修、维护等一系列的衍生行业,也会大大拉动相关专业人才就业率的增长,预计浙江省“十二五”期间机械类专业、自动化、电器类专业将达到10万到15万不等的人才需求量。轻工业一直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温州、义乌等市早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皮革,服装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也将对轻工业等相关产业重点扶持,化纤开发,化纤聚合工艺技术,真丝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将会成为“十二五”时期轻工业市场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预计到2015年轻工业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8万人左右。
4.现代服务行业领域相关专业人才预测与分析
浙江省的天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服务行业领域在我国也位于前列。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大,对浙江省有着不小的冲击,再加上我国房地产行业过热,楼市泡沫严重,金融保险业、房地产服务行业的增长率将有大幅度的下降,这也将直接影响金融保险、房产营销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是随着全国惠农政策的加大,保险行业在农村等乡镇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传媒等文化产业在浙江省走俏。预计到2015年间旅游、传媒等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幅将超过9%~11%。
对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做好浙江省市场人才需求的的预测与分析,对政府可以积极的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高校毕业生未来职业规划,人生发展前景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希望本文对浙江省“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更好完成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建华,姚引妹,何樟勇.等“十一五”浙江就业需求及对策研究[J]
[2]沙虎居.浙江的就业趋势及对策研究[J]
[3]杨卫疆,周桂荣,王雪萍.我国人才需求预测模型的构建[J]
The Effect of Labor Remuneration on Balance of Payments Surplus in China: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ZHANG Lingjie
(School of Statist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With rapid economic growth, China presents sustained ‘dual surplus’ in balance of payments. On the one hand, largescale lowcost labor supply boosts resourcesseek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sulting in capital account surplus; on the other, lowcost labor supply and the ruralurban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offer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expans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sector, enhancing the production and export capacity of local companies and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upward trend in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In addition, low payment for labor gives rise to severe deficiency in domestic demand, inducing balance of payments surplus. Increasing labor remuneration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import means of remedying balance of payments imbalance and promoting the benign cycl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balance of payments; dual surplus; income distribution; labor remuneration
一、引言
国际收支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Bourguignon等考察了静态假设条件下贸易和收入差距的关系,为分析收入分配与国际收支顺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思路。[1]Alberto Bagani分析了中国劳动力迁移及要素收入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并模拟出未来五年加快人口迁移过程对储蓄率和外部失衡的影响程度。[2]江春、吴宏分析发现,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源是中国国内收入分配的失衡。[3]李鹤认为,对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过程的国家而言,劳动力是一个影响其经常项目的重要因素。[4]上述研究提供了经济失衡的诸多洞见,但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尚未系统地建立国民收入分配与国际收支之间的理论框架;二是,尚未建立经济变量依存因果关系的动态分析模型。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持续加大,2011年初外汇储备已达26万亿美元。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导致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遭到破坏,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量化劳动力及相关因素对国际失衡的影响程度,探究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深层根源,以期为解决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失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二、理论分析
在开放经济下,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账户紧密联系起来。下面我们将国际收支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考察,以研究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可表示为:Y=C+I+G+(X-M)。其中 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M)代表净出口,即贸易账户余额。如果把政府支出G记为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分别计入C与I,则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那么上述恒等式简化为:Y=C+I+(X-M)。这个关系式说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账户余额与国民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品和劳务进出口额所占的比重越大,内外经济相互作用的程度就越深。
根据四部门国民经济恒等式:C+I+G+X=C+S+T+M。变化可得到:S-I+T-G=X-M=CA(CA为经常账户余额)。若将S+(T-G)看做私人与政府总储蓄,I为国内总投资,等式又可表述为S-I=CA。上式说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储蓄和投资不必相等,从恒等式S-I=CA来看,经常项目余额反映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若S-I>0,则经常项目为顺差;若S-I<0,则经常项目为逆差。若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即供给大于需求,则国内储蓄开始在海外寻找出路,由此出现贸易顺差。因此,储蓄和投资的缺口应该是等于经常项目余额,即国内多余的储蓄导致了外部的失衡。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在开放条件下若投资过多,增长过快,则消费不能及时消化全部投资,必然会增加出口,导致一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外部失衡。消费和投资构成内需,净出口构成外需。根据国际收支均衡理论,BP=CA+KA+CRA,其中BP代表国际收支余额,KA代表资本和金融项目,CRA代表外汇储备。这一等式表示当经常项目为逆差时,需要国外资本的流入或动用外汇储备来获得融资;当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为顺差时,则会引起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西德尼・亚历山大的吸收理论很好地将国内需求与国际收支结合起来,[5]该理论表述为:
Y-(C+I+G)=X-M
上式中,X-M 为贸易收支差额,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的代表。(C+I+G)为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用A 来表示。由此,国际收支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Y)与国内吸收(A)之间的差额来表示。设国际收支差额为B=X-M,则有:B=Y-A。如果一国国民创造的国民收入在供给国内总支出后仍有剩余,那么在该国国际收支中就会表现为经常账户的顺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经常账户余额反映了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中国吸收不足是引起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原因。国内吸收A可表示为(C+I+G), 如果把政府支出G记为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分别计入C与I,则国内吸收A可简化为总消费C与总投资I之和。由于中国的投资需求一直以来非常旺盛,国内吸收不足实际是消费需求不足。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消费状况以及形成当前消费状况的根源。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到2050年,我国劳动力适龄人口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口红利”现象将逐步消失,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为工资的上涨提供了可能。
三、模型检验
下面从国内投资、对外贸易流量及国际资本流入三个方面,来观察国际收支与国总需求体系中的各经济变量依存因果关系与结构问题。在劳动者报酬对国际收支作用机制模型中,从劳动者报酬对国内总需求作用机制的角度,设置了居民消费、总投资函数以及进口函数;由于经常顺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流量,为此建立了进出口函数;从资金流动的角度,重点讨论我国劳动力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设置劳动力迁移决定函数,来分析劳动者报酬相关因素的变化;设置国内生产总值、经常项目恒等式,以便观测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化及模拟分析。
(一)模型的基本结构
1.结构方程式
居民消费函数:C=b11 +b12R+b13DI+b14C(-1)+b15G+b16PW
上述结构方程式中,内生变量有GDP、C、I、EX、IM、FDI、NJ及REX,分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总投资、出口额、进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迁移率(本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描述)及人民币汇率(表示1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外生变量有R、DI、C(-1)、G、PW、I(-1)、REER、WGDP、IPI、BiLi及NR,分别代表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滞后一期居民消费、财政支出、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滞后一期总投资、实质有效汇率、世界GDP①①设定这一外生变量用于观测国际经济发展变化、国际需求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为了消除价格波动影响,本文采用美国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其计算范围包括美日欧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进口价格指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及国内外相对利率差。
用联立方程式推测各个结构方程式的参数时,考虑到同时推测所产生内生变量与误差项的相关问题以及可比性,本模型采用了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时主要采用1992―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此外,还使用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等。数据分析处理时使用了EViews6.0。
(三)计量结果分析
首先,讨论PW(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对相关指标的影响。从国内需求来看,PW每增加1%,居民消费即增加60030亿元人民币(下同,笔者注),说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对消费影响甚大。PW对投资的影响系数是273849,说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越高,相应投资增大。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收入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较大,如果收入没有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同步增长关系,那么投资与消费的“双拉动”作用将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增加能有效地拉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提升,进而缓解我国国际收支的顺差。结果显示,PW每增加1%,会降低中国出口额2051亿元,这一结论证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观点,即劳动者报酬率对出口存在负向的影响。PW的上升对FDI的影响也较大,PW每增加1%,FDI减少681241亿元。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是一把“双刃剑”,在短期,工资的上升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但从长期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减轻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出口和外国投资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从而缓解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现状。PW对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系数是-0125,反映了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对人民币升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将间接影响到国际资本的流动。
其次,分析NJ(劳动力迁移率)对相关指标的影响。该指标每增加1%,我国进口额相应增加553778亿元,说明劳动力不断迁移引致了对进口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强劲需求,从而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劳动力迁移程度是由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及外商直接投资决定的,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每增加1%,劳动力迁移率增加111%,这也说明了城乡收入差距是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元,劳动力迁移率即增加00003%。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过高的储蓄率维持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的顺差,过度的储蓄挤占了消费,使得内需不足。劳动者报酬过低降低了劳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而抑制了国内需求,造成国内结构失衡,并进而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主要源于FDI,而我国劳动力要素的成本低无疑是促进FDI进入的重要因素。
第二,随着劳动力供给逐年下降,中国劳动力廉价供给的时代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行将结束。从劳动力市场供需来看,劳动者报酬的提高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扩大内需,从而带动内向型经济发展。
第三,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将促进国内消费者对进口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强劲需求,从而有力增加国内需求,抑制国际收支的顺差。
总之,国内劳动者报酬偏低是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状况的重要原因,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无疑是改善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Bourguinon.F, Morrisson.C. Income Distribution,Development and Foreign Trade: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0:1113~1132.
[2]Alberto Bagani. The role of China in global external imbalances: Some further evidence [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9 (20):508526.
[3]江春,吴宏.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基于收入分配的新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10):24-36.
[4]李鹤.劳动力全球化视角下的经常项目失衡[D].浙江工商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47-03
在中国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所指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问题,就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劳动大军,是促进农村富裕和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劳动力的转移是对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主要是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同步进行,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异地流动也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与途径也大致与全国相似并同步进行。但到目前为止,与全国相比,其转移的效果、效率并不理想。
一、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收入差距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障碍,城镇居民收入越高,人口流动就越高,相反技术落后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降低,人口流动也随之降低,这使得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收入的差距自然成为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动力,于是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入城市,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力转移。
(二)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云南省的发展经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起来,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10 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而且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新跨越。
城镇,它是一个既不是城又不是乡的独立存在的区域,但就性质来说,它是既依赖于城市,又依赖于乡村,它把城乡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这样就决定了城镇具有城市和乡村的某些特征。城镇背靠大中城市,腹容广大农村,确实起到了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及联系和调节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城市社区之间的交流,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才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互相渗透。同时,还促使城乡社区在功能上的互相补充。而且,城镇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积极地促进城乡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建立城乡社区分工协作的社会经济统一体。
(三)耕地面积的减少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民族最多的山区省,94%为山区半山区,耕地面积占6%。一方面,云南省农村人口每年都有所增长,农村劳动力也自然地随之增长。云南省耕地面积9 365.84万亩,坡度在15度以下的陡坡耕地面积4 206.87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45%,耕地质量明显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云南省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耕地目前已被建设用地占用近30%,如不及时转变建设用地方式,优质耕地将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不断的增长膨胀的趋势下,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的增加,从而使农民耕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又加上云南省近几年来的罕见的干旱问题,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粮食可收。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以谋出路。
二、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数量、比重大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以2009年、2010年、2011年农村劳动力数据做对比。
通过这三年的的数据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每年都不断地持续地增长,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快,转移的数量多,占的比重大。
(二)产业分布及需求方面
1.产业分布方面。而近几年来,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劳动力转移数量或是转移的行业分布均有大幅度的增长。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转移比重为62.3%、12%、25.7%,2010年为60.43%、12.6%、26.97%,2011年为59.4%、13.1%、27.5%。① 这十年间,转移后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幅度的增长,而且现在呈上升趋势;而转移的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很多,但是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转移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比也有所下降,但是也是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2.产业需求方面。从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看,2012年全年中,住宿和餐饮业占19.55%;制造业占13.99%;建筑业占10.78%;是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较大的前三个行业,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行业;从产业分组需求人数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7.05%、35.34%、57.6%,仍以第三产业的需求较为旺盛,较2012年第二季度相比增加0.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较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1.4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2012年第二季度相比减少了1.4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②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三大产业分布中,把第三产业作为转移就业目标的劳动力,虽然较去年相比相对减少,但是所占比重依然很大。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少,但是目前仍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较2012年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也呈上升趋势。所以劳动力转移在产业需求方面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体。
(三)劳动力招聘、应聘条件方面
1.性别方面。从云南省对劳动力的需求看,在2012年劳动力需求分析中,87.49%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求职人数高于女性,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5.75%和44.25%。
2.年龄方面。从云南省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看,93.62%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有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约占总需求的72.71%,其中,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总需求的32.32%,对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总需求的40.39%。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中同样以青壮年为主体。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69.26%,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1.39%,较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2.5个百分点;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7.87%;较2012年第二季度减少1.73个百分点;35~4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求职总量的22.91%,较2012年第二季度减少1.35个百分点,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在性别方面,男性求职人数相较2012第二季度和去年同期需求比重都有所下降,但在数量上依然多过女性;在年龄方面,25~34岁青壮年是求职的主体,虽然较2012年第二季度有所减少,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呈上升趋势。所以在农村劳动力的招聘和应聘中的性别方面男性劳动力求职人数依然会多于女性劳动力求职人数,而在25~34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壮年依旧是求职的主体。
(四)跨省转移方面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在2000 年11 月1日,全国共有流动迁移人口1.4亿,占全国总人口(1 242 612 226 人)的11.6%。其中,跨省转移人口为42 418 762 人,占总人口的3.41%。其中,江西省跨省转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最高,为9.11%,其次分别为四川省(8.42%)、安徽省(7.33%)和湖南省(6.81%)。而云南省跨省转移人口为343 542 人,仅占当年总人口(42 360 089 人)的0.81%,此比例仅高于自治区(0.76%)、北京市(0.68%)和广东省(0.51%),在全国排倒数第四位。同样,根据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太低,仅为4.67%,而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此比重分别高达约50%、57.7%和63.9%。云南省这一比重仅为四川省的9.34%、重庆市的8.09%和贵州省的7.31%,均不到1/10。另外,2002 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85.82%,而转移到省外的农村劳动力只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4.18%。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低,有地理位置的原因,即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也有少数民族人数比重大等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观念问题。云南省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流动意识不足,还存有浓重的传统保守观念。
三、结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现阶段决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农村劳动力之所以会选择转移主要还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且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向到一元经济结构的必然过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收入水平差异;子女教育问题;转移的劳动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等问题,因此云南省应在促进就业,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村的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基础教育;完善政策,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等面作出努力。只有合理的解决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云南省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问题以及加快和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快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殿臣.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特点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
[2] 2012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云南省统计局,2013:4.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52-05
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城镇进程中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而农村转移劳动力也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而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质量才能保障外出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推动外出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1]。但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缺乏就业技能,就业能力较弱[2],这也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2009-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偏低,就业质量有待提升。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基本认同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内学者罗仁福等也指出教育不仅决定农村劳动力能否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而且也会决定农村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稳定性[3]。因此,把握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一)数据来源
2015年7月至11月期间,课题组在江苏苏州、无a、常州、镇江等地区的职业培训中心、工会、妇联、定点培训机构等组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上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由课题组成员专人负责,问卷完成后集体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29份,回收率为91.12%,其中有效问卷625份,有效回收率为85.87%。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调查问卷”,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就业质量现状、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职业技能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题型,多选题为限选两项。
(二)样本分析
在被调查的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学员中,婚姻状况:未婚39人(6.24%),已婚564人(90.24%),离异22人(3.52%);年龄状况: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36.66岁;受教育程度及行业分布,见表1。
二、实证结果分析
鉴于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及其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一)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在所调查的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学员中,有211人(33.76%)表示曾经参加过类似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了更好地了解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对这211人的职业技能培训经历做了进一步分析:从培训组织方来看,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占23.70%(50人次),企业组织的培训占51.18%(108人次),职业院校组织的培训占56.87%(120人次)。从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来看,211人次(100%)表示培训内容为上岗技能培训,108人次(51.18%)表示是在岗技能提升培训,70人次(33.17%)表示是生产安全、法律等引导性培训。从培训费用来看,由学员承担部分培训费用的占到37.91% (80人次),由政府出资的占到7.58%(16人次),公益组织出资占到23.22%(49人次),工作单位出资占到38.39%(81人次)。从培训效果来看,有158人(74.88%)认为培训有效果,而有53人(25.12%)认为培训没有太大帮助。从培训满意度来看,14人(6.64%)表示对培训不满意,有83人(39.33%)表示一般,有114人(54.03%)表示对培训满意。总体而言,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良好,得到了学员的广泛认可,但政府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和资源投入不足,还有待加强,行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
另外,所调查的625名培训学员中,有240人(38.34%)表示自己有“一技之长”。其中,有140人(58.30%)表示自己的职业技能是通过培训获得,100人(41.70%)表示是通过自学或者在工作中向有经验者学习获得。被调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有219人表示有劳动部门所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占所有被调查者的34.98%。
工资收入、就业满意度、劳动保障和工作稳定性是用来衡量农民工就业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4],在就业质量的工资收入方面,68.8%的人表示年薪在3万元以下,有26.8%的人年薪在3~5万间,有4.4 %的人表示年薪在5万元以上;工作稳定性方面,23.6%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不稳定,有48.4%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稳定性一般,有28%人认为自己的工作稳定;在就业满意度方面,有24.1%人对自己当前的就业不满意,有60.1%的就业满意度一般,有15.8%人对自己当前的就业表示满意;在劳动保障方面,有3.1%的人表示没有保险,有39.8%的人表示有三险,而有三种以上社会保险的人占到57.1%。总体来说,农村转移劳动力目前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质量整体水平偏低,见图1。
为了揭示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卡方检验进一步考察职业技能证书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在就业质量的工资收入、就业稳定性、就业满意度以及劳动保障等维度都显著优于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统计结果见表2。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分析
只有把握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才能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所调查的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学员中,有539人(86.24%)有职业培训的需求,表示愿意参加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有86人(13.76%)则表示并非自愿参加该类培训。在影响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因素中,有302人(48.32%)表示培训费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有51人(8.16%)表示培训效果是影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因素,而另外有157人(25.12%)表示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培训地点选择上,有324人(51.84%)表示应选择在就业城市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有245人(39.2%)表示培训地点可以选择在邻近乡镇。在培训时间上,有289人(46.24%)表示能够接受的培训时间是10天以内,有144 人(23.04%)表示能够接受的培训时间是20天以内,有 89人(14.24%)表示能够接受的培训时间是1个月,只有48人(7.68%)表示能接受1个月以上的培训。在培训机构是否应该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上,有506人表示希望培训机构能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在培训方式上,有 450人次(72%)偏向于面对面的讲授,有392人次(62.72%)偏向于现场实习,有101人次(16.16%)希望可以采用网络、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费用方面,有391人(62.56%)愿意自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培训如果需要自费,有576人(92.16%)表示可以接受的培训费用为 1000元以内, 40人(6.4%)表示可以接受的培训费用为 1000元以上,只有9人(1.44%)表示可以接受2000元以上的培训费用。
(三)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logistic回归模型
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国内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黄德林等调查发现,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工资水平、耕地数量对职业技能培训意愿有显著影响[5];吴兆明等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家庭纯收入、工种职位、培训成本、培训对预期收入的影响、城镇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素养要求等六个因素对其职业能力培训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6]。本研究所调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有539人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而另外86人为非自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本研究除了家庭特征、个体人口学特征和职业技能培训情况等因素外,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以及当前就业质量的好坏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培训意愿和需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需求为“自愿”和“非自愿”的二分变量,因此可以通过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logistic回归模型来进一步考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口学变量、职业技能状况以及工作稳定性、工资收入、就业满意度、劳动保障等就业质量因素对于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影响,Logistic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为:
Pi=F(α+∑nj=1βiXij) (1)
在式(1)中,Pi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概率,α为常数项,Xij为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i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第j个影响因素,n表示影响因素的数量,βi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
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通常将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未发生的概率比值P/(1-P)称为odds比值,此处odds表示为“有培训需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概率与“无培训需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概率之比。通过对odds取对数进行Logit变换,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为:
Logit(P)=ln()=α+β1X1+β2X2+β3X3+…+βiXi=α+ ∑βiXi (2)
在式(2)中,P为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概率,1-P为无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概率,X1,X2,X3,…,Xi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在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前,先对各自变量进行了共线性检验(Colinearity Test),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之间共线性问题不显著,说明可以进行后续检验,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统计结果见表3。
统计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质量中的工作稳定性、劳动保障维度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工作稳定性、劳动保障、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具体表现为女性和低学历者更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和工作稳定性欠佳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对于职业技能培训有着更为强烈的意愿和需求。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总体而言,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良好、满意度较高,但是政府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和资源投入上明显不足,行业协会以及社会性培训机构的参与度不高,仍需积极引导;除职业技能培训外,自学以及向有经验者学习也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的有效路径;另外,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水平总体偏低,是否拥有职业技能证书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在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方面,培训费用是培训学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所关注的首要问题,绝大部分学员还是愿意接受1000元以内的自费培训;在培训时间和地点选择上,培训学员更倾向于就近接受20天以内的中短期培训;除传统的培训方式外,网络、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被一部分学员所接受;最后,希望培训机构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是绝大部分培训学员的重要诉求。
职业技能会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而就业质量,尤其是就业稳定性和劳动保障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及需求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除此之外,性e和受教育程度也对个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意愿有重要的影响。
Study on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Demand and Employment Quality Enhanc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Liu Xuan, Wu Zhaoming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评估模型
Key words: rural labor force;training for transfer;effectiveness evaluation;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001-03
0 引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劳动力转移的核心保障,扎实有效的培训对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有利于明确培训目标是否能够良好的实现、分析培训的投入是否获得了较高的产出,有助于挖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培训中产生的经验教训,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下一轮培训工作计划,提高培训管理的效率和培训工作的效益。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的认识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是指应用科学的方法与合理的手段,测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整体价值与实际效果的过程。这一培训效果评估的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培训对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评估,主要评价劳动力培训在反应、学习、行为与结果等层面的实际效果;二是对培训本身的效果评估,评价培训在成本、收益、潜在优势及竞争力方面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三是对培训管理的效果评估,评价进行培训管理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管理机构所发挥的实际效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比一般培训项目的评估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它涉及人数多、部门多、范围广、时间长,并且各地区在管理部门、培训机构、企业需求、产业发展、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差异巨大,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又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工程,所以特别需要建立全面科学的培训实效评估方法与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是一项目的性强、意识明确的行为,在开展实效评估时,首先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实效评估模型,只有确定了合适的实效评估模型,才能选择正确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技术,从而对转移培训实效作出准确的评估。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模型分析
2.1 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 D. L.)评估模型 Kirkpatrick[1]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面评估培训的实效,在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和论证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反应评估层面,主要分析农民对培训课程的授课方法、授课手段、培训程序的接受情况和满意程度,具体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培训教师、培训时间等评估内容;在培训的学习评估层面,主要分析农民对培训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具体包括“培训中学到什么”和“培训技能怎样使用”等评估内容;培训的行为评估侧重于分析农民接受培训后的技能应用情况,具体包括“新技能能否得到应用”、“工作行为是否得到改善”、“工作效率是否获得提升”等评估内容;结果评估注重对劳动力培训后所获得成果的评价,包括“劳动力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劳动力收入提高”、“雇工企业绩效提升”等方面的评估内容。
2.2 考夫曼(Kaufman, P.)评估模型 Kaufman[2]对Kirkpatrick评估模型做了两处改进,一是拓展了反应评估的内涵,认为评估的第一层级除了要了解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与兴趣度,还需要对培训的可能性进行深入考察,特别是对培训中所需的各种资源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做出详细的评估与分析;二是增添了社会效益评估这一新的层级,认为培训评估不仅要考虑培训中个人与组织的效益,还应该包括培训的社会效益,了解社会及客户对组织的反应情况,见表1。
Kaufman评估模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的应用中,一方面要求在培训实施前有效的分析培训可行性,合理的组织资源,保障培训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劳动力转移培训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比如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促进。
2.3 菲利普斯(Phillips, J. J.)投资回报率模型
Phillips[3]认可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四个层面,他把全部要素转化为培训的成本与收益来分析培训的投资回报率,具有更高的经济分析价值。菲利普斯投资回报率模型首先分析评估的目的,评估目的直接决定了评估的范围;然后按照评估手册,为各级别评估层次选择合适的评估时间,按照计划完成培训数据的收集;接下来将培训的影响因素分为成本类与收益类两大类,并把这些因素转化为货币表示,培训收益包括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明确获得的有形收益与分析估计得到的无形收益两部分,这两部分加总后减去培训所消耗的成本,就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回报,如图1。投资回报率分析方法主要是比较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对数据的全面性、分析的透彻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能否准确的运用该模型,取决于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熟悉与把握程度。
2.4 CIPP培训评估模型 CIPP模型是由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投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构成。背景评估主要是考察培训项目运行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研究培训开展面临的问题,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投入评估分析可利用的资源,确定最优开发与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方案;过程评估则是选用合适的方法,准确及时的收集培训过程中学员的反馈信息,分析深层原因,改进培训工作;成果评估通过收集与分析培训成果与绩效方面的信息,针对预期目标寻找差距,不断提高培训效果。CIPP评估模型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它不是把实效评估活动看作培训的最后一个步骤,而是将其融入在整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过程中,成为转移培训的一个环节,扩大了培训实效评估的内涵与外延,更加突出了培训实效评估的全程意义、过程意义和反馈意义。
2.5 “培训圈”评估模型 “培训圈”评估模型[4]是一种培训新思想,该模型认为培训是一项由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培训实效评估四个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这四个环节紧密结合、协同运作,形成螺旋式上升形状的循环体系。模型涵盖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方面,同时研究培训接受者的个人态度、培训组织和培训环境对培训动力和培训技能转化力的影响。培训前评估是培训实效形成的基础,培训中评估是培训实效形成的过程,培训后评估是培训实效的最终表现形式,三者密切关联。利用“培训圈”模型能够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全过程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体系,体现出培训实效评估是整个培训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上一轮培训圈的终点,又是下一轮培训圈的起点。“培训圈”模型能够促进培训实效评估不断升级与改进,使整个劳动力转移培训更加系统化、集成化和一体化。
2.6 培训的平衡计分卡评估模型 仅仅分析培训的财务收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注非财务指标,需要把培训行为与培训结果统一起来,实现它们之间的平衡与协调。Kaplan等[5]建立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值得借鉴,他认为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只关注运作绩效的过去与结果,而忽视了组织运作的过程与未来。围绕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战略,从财务、客户、员工学习与成长、流程四个方面来评估培训实效,平衡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实效评估更加合理。在具体应用中首先要以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战略为内核,综合与平衡考虑转移培训的具体情况,将劳动力转移培训战略转化为下属各相关部门、机构在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流程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建立对应的实效评估体系,实现转移培训的长期和短期目标统一、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与平衡,综合反映培训管理实效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3 当前培训实效评估模型的应用与不足
3.1 当前培训实效评估模型的应用 在具体的研究中,张景林[6]应用Kirkpatrick模型对4县704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研,选取了影响农民科技培训组织与实施中的几个重要因素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际效果,然后针对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培训改进的对策和建议。李玉高,邵长芹[7]用Kaufman评估模型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受训农民情况、环境四个方面,量化分析了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效果,对各个方面的相关性也进行了探究,突破了仅仅选取关键因素考察的局限,从更大的范围展开分析。李丛蕾[8]用投资回报率模型从决策绩效、过程绩效、结果绩效三个方面构筑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能够用成本——收益方法全面、客观的评估培训实效。宫静静[9]基于CIPP模型,以开阔的社会协同与集成视角,从培训管理机构、培训机构与受训者三个主体构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效评估体系。
3.2 当前培训实效评估模型的不足 当前的评估模型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中仍然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评估对象不够全面,二是评估指标针对性不强。从评估对象来看,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体包括接受培训的农民、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培训相关组织,这些参与者都是接受评估的对象。如果仅仅针对单一的或者少数的几个培训参与者或培训参与组织开展实效评估,往往不利于从宏观上对评估系统进行整体推进,难以有效的指导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长远发展。从评估指标设计来看,培训涉及到不同的参与者、组织机构和部门,比如有的是农村劳动力群体,有的是政府行政部门、有的是培训企业、有的是从事培训的事业单位,还有盈利的中介机构和非盈利的行业协会等,他们的属性、职责、分工、流程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用相似的指标体系去评估各种机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很难保证,得出的实效评估结果可信度就不高。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维联合评估模型
为此,本文建立了整合性较强的四维联合评估模型。模型中以接受培训的农民、培训管理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培训机构、培训相关组织(劳务中介、行业协会等)这四维主体作为评估对象,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实效评价方法,如图2。
4.1 培训农民实效分析 针对接受培训的农民,通过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反应、学习、行为与结果评估较为合理,在培训农民的反应层面,由接受培训的农民对培训内容、教师、方法、时间等进行打分;在学习层面要考核培训农民对培训技能的熟悉与掌握程度;在行为层面要分析劳动力是否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是否能胜任工作、是否能发挥出培训的价值;在结果层面要研究农民培训后是否获得了适当的回报、这种培训是否有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从这四个方面调研培训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培训情况进行动态的综合分析评估。这四个层面对于分析接受培训农民的培训实效非常合适,能够更容易、更方便、更准确的获取评估数据,得出准确的实效评估结果。
4.2 培训管理部门实效分析 作为培训管理部门,使用CIPP法从背景评估、投入评估、过程评估、产出评估四方面分析更为切合。背景评估主要分析培训管理部门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审批流程的完整性和政策制定的有效性,通过背景评估能够不断修正培训目标与计划、优化培训管理流程、完善培训支持政策;投入评估主要分析培训管理部门的预算资金实效、培训补贴实效和组织管理实效,通过投入评估分析,可以准确衡量培训管理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下一步资金、补贴的安排和使用也起到反馈作用,同时也能准确评价和掌握培训组织的管理水平与运行效率;过程评估主要分析培训管理部门组织的规范程度、培训管理能力和政策的执行力,对于规范管理、约束权利、提高效率十分有益;产出评估主要分析劳动力转移培训整体上的农民增收实效与转移就业实效,考核培训管理部门最终的成果。
4.3 培训机构实效分析 作为市场主体的培训机构,则按照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流程、客户、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指标考核绩效更为妥当,像其他企业一样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提升培训质量与竞争力。从财务方面看。培训机构要有合适的利润,才能保证培训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这种获利能力是考核培训机构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流程方面来看,要考核培训机构的培训与运营流程能否适合农民的需求,能否以高效率的流程服务好培训农民;从客户方面看,要评价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农民是否满意培训机构提供的服务,培训机构要把农民作为客户,仔细研究他们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自身的培训水平与转移服务能力;从培训机构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方面来看,主要考核培训师资的不断提升与学习的能力,培训机构需要吸收与培养具有优秀技能与传授能力的教师,也要让师资队伍不断学习进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先进性。
4.4 培训相关组织实效分析 相关组织机构如劳务中介、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评估研究中常常被忽视。培训相关组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桥梁,失去了这些中介机构的协同与支持,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效就大打折扣。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衔接、集成与整合,需要从持续学习文化、整合沟通能力、协同运作能力三个方面评价相关组织机构。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是这些相关组织的存在价值,对于他们来说特别要发扬持续学习的文化,使这些劳务中介、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估机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用工需求、培训农民情况、培训机构特色及国家培训政策;还要考核相关组织的整合沟通能力与协同运作能力,分析其能否有效实现用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之政府间的沟通与对接、能否有效实现用工企业、转移培训农民、转移培训机构间的沟通与对接。
这种四维联合评估模型既考虑当前利益,又结合长远利益;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分析;既重显性成果,又重隐性效益;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既考虑多方主体,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指导培训实效评估工作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Kirkpatrick Donald. Evaluation of training[M]. McGraw-Hill,1987.
[2]莱斯利·瑞.培训效果评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J.J.Philips.ROI.The Search for Best Practices[J].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996,50(1):54-57.
[4][美]杰克·J·菲利普斯.李元明,林佳封译.培训评估与衡量方法手册[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5]Kaplan R,Norton D.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That Drive Performa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0(1):71-79.
[6]张景林.农民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