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封闭式证券投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基金市场主要是开放式基金,虽然封闭式基金存在的时间比开放式基金的时间长,但是一直没有较大的发展,封闭式基金的数目不多,目前只有60家①,与开放式基金相比,投资者投资于封闭式基金在存续期间不能申购和赎回,这样减少了基金净资产由于赎回而减少的压力,同时也缺少了由于赎回压力所造成的激励。由于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机制能够较好地满足持有人的流动性需求,因而基金市场主要是开放式基金呈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文献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资产组合合理性的研究较少,考察封闭式基金资产配置合理性可以反映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运行是否合理,是否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收益,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封闭式基金的研究主要方向有研究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如Pratt(1996)和Malkiel(1977),Lee ShlEifer和Thaler(1991),Constantinides(1984)等人的研究;基于行为金融角度考察封闭式基金的动量反转效应,如解为(2009)的研究;根据CAPM的基本原理,运用收益率指标、风险指标等业绩衡量指标来考察我国封闭式基金的业绩表现,如张姊媛(2009)的研究。
对于考察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评价模型中外学者都有很多研究。Harry M.Markowitz(1958)的均值—方差模型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测定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与风险,如何以这两种指标进行资产分配的问题。Treynor(1965)、Sharpe(1966)和Michael C.Jensen(1968)以CAPM模型为基础分别提出了三个单因素绩效评价模型,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基金收益进行风险调整,得到可以同时对收益和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评价指标,即特瑞诺指数、夏普指数和詹森指数。以CAPM模型为基础的单因素评价模型只考虑了市场风险的影响,无法解释按照股票特征进行分类的基金组合收益之间的差异,于是出现更多的关于多因素模型的研究,多因素模型建立在套利定价理论上,以此为基础,Fama、French(1996)提出了关于绩效评价的三因素模型。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评价基金绩效必须考虑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投资组合构建的合理性。
以上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考察封闭式基金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是:很少有文献基于投资组合合理性去考察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对封闭式基金投资组合给予更基础性的研究,这里我们参考李学峰、曹小飞(2008)的研究,构建衡量风险与收益匹配状态的模型,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组合合理性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将风险收益相匹配的“一般原则”与“最优原则”区分开。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般原则是指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与其所承担的系统性风险之间是正相关的,即投资的高收益将伴随较高风险,而较低的收益其所承担的风险也将较低;最优原则是指理性投资者具有不满足和风险厌恶的特点,即在一定风险下追求更高的收益,或是在一定收益下追求更低的风险,从而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匹配。这样的模型设计能够科学地考察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对封闭式基金投资组合的特征进行评价。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设计
(一)风险与收益指标的选定
本文选择系统性风险β作为表征风险的指标②。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为βp,等于该组合中各股票β系数的加权平均:
其中为第i支股票的β系数;Xi为各股票市值所占组合总市值的比重。
如果投资组合的βp=1,其系统性风险与市场风险一致;如果βp>1,该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即大于市场风险;如果βp<1,则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小于市场风险;βp=0,则该组合无系统性风险。由于βp=0的可能性很小,故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设定证券组合的收益用Rp表示:
Ri为组合中各股票的收益;Xi为各种股票的市值占该组合总市值的比重。
其中,t期的Ri由Rit表示,有:
其中,Pit为股票在t期的价格;Pi(t-1)为股票在(t-1)期的价格;Dit为t期分得的股利。
(二)投资组合合理性初判
1、基于一般原则③
一般原则是指投资组合的收益应该与其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匹配,根据β值的定义,市场组合的所有资产的加权平均β值必定为1。从而可得到投资组合与市场组合的β值关系式βpm:
对于收益方面的指标,用Rpm来表示投资组合的收益与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的关系。关系表达式为:
在一般原则下,我们分为三种情况。情况1:βpm<0而Rpm≥0;或βpm=0而Rpm>0。其特征是,在所承担风险低于市场的前提下,获得了等于或高于市场的收益;或者在所承担风险等于市场的前提下,获得了高于市场的收益。这说明封闭式基金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超过市场收益的超额收益,在同一风险水平下为投资者赚取了较高的收益,这是一个较好的状态。
情况2:βpm>0且Rpm>0;或βpm<0且Rpm<0;或βpm=0且Rpm=0。其特征是,在承担风险高于市场的前提下,所得收益也高于市场;或者在承担风险低于市场的前提下,所得收益亦低于市场;或者在承担风险等于市场的前提下,所得收益等于市场。在这种状态下,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低风险对应低收益,能够较好的体现风险与收益匹配的一般原则。
情况3:βpm>0但Rpm≤0;或βpm=0但Rpm<0。其特征是,在承担风险大于是市场的前提下,所得收益等于或低于市场;或者在承担风险等于市场的前提下,所得收益低于市场。该种状态下,高风险对应低收益,不符合风险收益匹配的一般原则,该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组合是不合理的,属于较差的状态。
2、基于最优原则④
下面我们构造一个考察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投资组合是否获得了更高的收益的基准。首先将收益用风险进行调整,形成Rrp:
Rrp=Rp/βp(6)
其中,Rp为组合的收益;βp为组合的风险。
该比值的含义是:投资组合承受单位系统风险时的收益,代表收益率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对应关系。
然后,选择市场收益和风险作为比较的基准。构造指标Rrm:
Rrm=Rm/βm(7)
其中Rm为市场收益;βm为市场风险。由于市场总体的系统性风险βm为1,于是得到Rrm=Rm。这里,市场收益率Rm表示整个市场的风险与收益的对应关系。
最后我们构造出衡量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投资组合是否获得了更高的收益的基准MD:
当MD>0时,说明在承担相同风险水平的状况下,投资组合的收益高于市场基准,在非有效的市场中符合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匹配原则,这种情况是有利于投资者的,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收益;当MD<0时,说明在承担相同系统风险水平的状况下,投资组合的收益低于市场基准,未能满足最优原则,说明基金的投资组合存在不合理性。
三、封闭式基金资产组合合理性实证检验
(一)研究时期及样本的选取
本文采用的样本数据是成立在2004年之前,存续截止日在2011年之后的封闭式基金的数据,一共选取了26只基金,分别为:基金开元、基金普惠、基金同益、基金景宏、基金裕隆、基金普丰、基金天元、基金同盛、基金景福、基金裕泽、基金丰和、基金久嘉、基金鸿阳、基金金泰、基金泰和、基金安信、基金汉盛、基金裕阳、基金兴华、基金安顺、基金金鑫、基金汉兴、基金兴和、基金通乾、基金科瑞、基金银丰。
选择这26只基金在2005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这24个季度的数据⑤,这样选择的原因有:第一,2005年之前距离现在时间太远,而且股权分置改革在2005年以后取得较大的进展,有利于考察股票数据的统一。第二,研究选择的24个子期,正好经历了中国股市从低迷走向繁荣又走向低迷的过程,有利于综合考察封闭式基金分别在牛市和熊市的表现。
在考察单个基金数据时选取每季度各封闭式基金作为十大流通股的股票组合,以此组合代表封闭式基金投资于A股市场的组合。这种选取方式是由于作为十大流通股东的股票在封闭式真实的投资组合当中应该是举足轻重的,能充分代表基金投资组合的特征。
本文选定沪深300指数作为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选取沪深两市300只A股作为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因而将沪深300指数定为本研究的市场组合,市场收益率Rm即为同时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
(二)实证结果
首先,利用公式(1)、(2)计算得到各期各机构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值,并计算各期市场基准收益率Rm,然后取Rp、Rm及βp平均值,利用公式(4)、(5)与公式(8)计算βpm、Rpm、MD值,对各封闭式基金在总考察期内的风险与收益匹配状态进行衡量,并根据一般原则和最优原则下的匹配状态进行投资组合合理性判定。
将基金在24个时期的数据汇总共有624的考察样本⑥,通过数据处理⑦,我们可以算出,基于一般原则的考察结果是,符合第一种情况的一共有311个,占总样本的49.81%;符合第二种情况的一共有310个,占总样本的49.68%;符合第三种情况的只有3个,占总样本的0.48%。⑧这说明在一般原则下,大多数封闭式基金均构建了较好的资产组合,取得了低风险高收益的成绩。
基于最优原则的数据统计表明MD>0的样本共有427个,占总样本的68.43%,说明大多数封闭式基金在承担相同风险水平的状况下,投资组合的收益高于市场基准,即取得了超额收益,做到了“战胜市场”。
四、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基于一般原则的考察结果说明在一般原则下,大多数封闭式基金均构建了较好的资产组合,取得了低风险高收益的成绩。基于最优原则的考察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封闭式基金在承担相同风险水平的状况下,投资组合的收益高于市场基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封闭式基金取得了“战胜”市场的投资回报。进一步分析MD值,1至24时期MD大于零的个数分别为:25、8、14、9、16、17、20、25、16、21、16、25、25、0、0、22、24、23、26、26、10、17、23、19。
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有些季度(如第2,14,15等季度)封闭式基金普遍为负,结合市场收益率可以看出封闭式基金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的资产配置能力较低,但是大多数封闭式基金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资产配置能力较好,很少有出现绝大多数封闭式基金没有战胜市场的现象。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依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一般原则和最优原则,通过构建衡量风险与收益匹配状态的模型,考察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匹配状态,由此判断投资组合构建的合理性。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封闭式基金在资产组合管理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大多数封闭式基金都能够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取得较好的收益,即能够战胜市场。
在对MD值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封闭式基金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资产配置能力会有一定提高,而行情较差时资产配置能力则会降低。这说明我国封闭式基金在牛市中表现更好,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封闭式基金没有到期之前的赎回压力,在行情较好的情况下积极配置资产,取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率;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封闭式基金并没有主动适应市场行情而调整资产组合配置。这也说明了封闭式基金由于没有持有人赎回压力而缺乏主动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资产配置的激励。
从整体上来看,考察我国的封闭式基金的资产配置能力得出较好的结果,这说明我国的封闭式基金具有较强的资产组合管理能力,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收益。我国基金市场上封闭式基金数目较少,可以适当鼓励增加一定的封闭式基金,增加基金市场产品的多样性,让投资者拥有更多地选择,满足不同流动性需求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注释:
①参考wind数据库2010年的数据.
②参考李学峰,曹小飞.QFII投资组合构建的合理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4).
③参考李学峰,曹小飞.QFII投资组合构建的合理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4).
④参考李学峰,曹小飞.QFII投资组合构建的合理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4).
⑤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⑥这里将数据汇总是为了考察封闭式基金整体的情况,综合反映封闭式基金能否进行较好的资产配置,并不是对于单只基金进行分析.
⑦数据处理所使用的软件是MATLAB和EXCEL.
⑧限于篇幅,具体的数据如果读者需要可以向作者索取.
参考文献
[1]Harry M.Markowitz.1952.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7).
[2]William F.Sharpe.1966.Mutual Fu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39).
[3]Woochan Kim,Shang-Jin WEi.Offshore Investment Funds:Monsters in Emerging Markets.NBER,1990.
[4]李学峰,曹小飞.QFII投资组合构建的合理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4).
[5]李学峰,张茜.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管理行为成熟性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6(10).
一、风险调整收益指标相关理论
目前公认的三大风险调整收益指标陆续被提出。Treynor(1965)提出了特雷诺指标,提倡用单位系统风险的超额收益来评价基金绩效;Sharpe(1966)提出了夏普指标,旨在用单位标准差作为衡量超额收益率的指标;Jensen(1968)提出用资本市场线预期值和实际收益之间的偏差来评估基金业绩,后被称作詹森指数。
本文将在三大风险调整收益指标的基础上,对三大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公式及运用手法进行分步和结合,提出风险调整收益综合指标,进行对货币市场基金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思路
为数据数量的充分性,我们选择了中国2007年前成立的货币市场基金(共计44只)自2007年1季度至2012年4季度的季度收益率作为本次实证研究的样本。同时,我们选择了1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最后,选择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而后进行加权投资组合构造,并以2013年1季度至2014年1季度的季度收益率作为观察期,观察组合表现。
本文在根据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对货币基金进行甄选后,在构造组合时,采取加权形式对于资产组合进行构造。即对于货币市场基金进行组合投资,并且在构造组合时,根据指标的“看好”程度赋予单个基金不同权重,越看好的基金权数越重。权数的具体公式为。
本文中相关数值表示如下:表示有关货币基金的指标;"表示市场基准组合的指标;表示无风险利率;表示样本期,表示观察期;表示货币基金在时期的年化收益率(基金净值增长率);表示货币基金收益率和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的贝塔值;表示货币基金的特雷诺指标;表示货币基金的夏普指标;表示货币基金的詹森指标;表示加权投资组合权数的转置矩阵,=,其中n为甄选出的基金数量。
三、研究结果
根据研究思路,甄选出前10名基金的相关指标、组合权数和观察期内组合收益情况归纳如下表:
四、研究结论和评价
从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研究原理所构造的加权投资组合和平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都高于一年期无风险利率,符合风险溢价原理。
(2)对于甄选出来的基金,加权投资组合的收益高于平均投资组合的收益,说明,使用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并进行加权投资的效果,优于仅使用指标甄选进行无差异平均投资的效果。
1999年6月15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率先发起设立了一只规模为30亿元的封闭式基金,由此揭开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两只基金试点的序幕。其后,除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外,其它8家基金管理公司也相继设立了另一只规模同为30亿元的封闭式基金,从而使新基金的数量达到了19只。后来设立的这9只新基金,除规模更大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这些基金开始在招募说明书中标明各自不同的定位和投资目标。9只基金被分别冠之以“平衡型基金”、“成长型基金”、“优化指数型基金”等不同的类型,从而标志着新基金在品种创新上开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99年10月下旬:在新基金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部门开始着手对成立于1997年之前的原有投资基金(俗称“老基金”)进行清理规范。10只“老基金”经资产置换后合并,改制成为4只证券投资基金,率先加入到新基金的行列。改制基金的“加盟”,使证券投资基金在1999年底的数量达到了23只,年末净资产达到了574.2亿元。
2000年:在新基金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向对“老基金”的全面清理规范上来。全年未发行1只新的证券投资基金,“老基金”的清理规范工作在这一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全年共有18只改制基金宣布成立,使证券投资基金的数量在2000年底达到了41只,净资产总值达到了869.8亿元。
2000年10月5日:正当中国基金业一路顺风顺水、期待更上一层楼之时,2000年10月号《财经》杂志发表的《基金黑幕》一文对当时基金交易中的不规范行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石激起千重浪,新生的中国基金业第一次陷入到一种严重的全面信任危机之中。
2000年10月8日:中国证监会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虽然使开放式基金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人们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但是,几天前问世的《基金黑幕》一文给基金形象和市场人气带来的影响之大,使得中国基金业在此后一年的时间内基本上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
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标志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一年的规范整顿,中国基金业最终走出了“黑幕”的阴影。
一、文献回顾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产品和数量不断丰富,呈现出供给规模与需求规模双向增长的态势,但与此同时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显现,这种矛盾并不主要表现为总量上的供不应求或供给过剩,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尽管基金管理公司竞相采取各种手段大力促销,但基金发行的难度仍然在不断加大;而另一方面,大量潜在投资者由于对风险和收益的个人偏好,无法确定自己适合的投资品种。对于基金投资风格的研究,较有影响的是威廉夏普(William F.Sharpe)(1992)创立的投资风格分析Sharpe模型和美国晨星公司创立的晨星风格箱方法;张津和王卫华(2006)利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数据,对夏普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印证了该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投资风格分析的有效性;杨朝军等(2004)采用晨星风格箱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风格进行了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存在着违背事先所约定投资风格的现象;Hersh Shefnn和Meri Statman(2000)则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将金融产品的风格特征和投资者对其的需求联系起来,认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产品时由于对财富的渴望水平不同,因而对财富预期的参考点也会不同。由此会自发将投资分为市场下降时的保护层和市场上升时的潜力层,并进行相应的编辑过程决定投资于何种风格和类型的金融产品;王敬和冯新力(2004)进一步对基金风格与市场需求进行考察,针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需求细分问题及与此相应的基金自身的供给创新状况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提出了需求细分的要求,基金需要通过自身的供给创新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本文从基金投资策略的选择和市场需求状况的角度,对我国基金投资风格的选择和其市场需求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考察市场投资主体的需求偏好,借助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的相关原理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行分析,以期对投资基金的运作实践给出相应的政策和操作建议。
二、证券投资基金需求与其风格关系的实证分析
根据行为组合理论的原理,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会按照在上升潜力层或下降保护层中选择合适的证券品种。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投资者往往用固定模式来简化信息处理,即在选择阶段按照“贴标签”(labeling)的方法将特定的投资品种予以归类。证券投资基金在募集发起时,已经考虑到了不同的投资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状况以及各自的投资偏好。为了实现基金的募集成功,基金在发行时会根据特定的募集对象确定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即确定自己的标签。从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和管理的现状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类型,如(表1)所示。 一般而言,成长型基金投资的重点是预期利润或收入具有良好增长潜力的成长型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价值型基金则主要投资于处在发展成熟期的公司股票,这些公司一般来自传统行业,发展速度较慢,但公司盈利比较稳定,经常进行较为优厚的现金分红或派息。混合型基金既考虑成长性,又注重稳定的收益,会在成长型和价值型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指数型基金投资范围主要为目标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通过比照特定的指数建立自己的投资组合。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剩余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回购、央行票据、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其所投资的对象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债券型基金则限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包括可转债)等债券。从目前我国已发行基金的分类情况看,开放式基金在各种类型风格之间的选择较为平衡,而封闭式基金则多集中在股票市场,并且以股票的成长性作为首选。
为了验证基金的投资风格是否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简单选择的决策因素,即基金不同的投资风格是否会对基金的需求产生影响,我们构造相应的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投资者对基金的需求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基金发起时投资者认购的踊跃程度,可以用基金发起日到基金成立日的时间长短进行衡量。二是对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程度,由于封闭式基金到期时会以资产净值赎回,所以到期日的长短对其影响较大,同时市场的需求下降,基金的折价也较大。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此以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为对象进行研究,构建模拟方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其公式:discount=β1+β2SIZe+β3style+β4remain+β5netv+β6totalv+μ
其中,discount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size为基金的规模,remain为基金距到期日的时间,以剩余年份数(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表示,netv为基金的资产净值增长率,衡量时段为当期季度数据,totalv为基金的累积资产净值增长率,衡量时段为基金成立至今的净值增长情况,在模型中引入的style变量为虚拟变量,封闭式基金在发行公告中大多以成长型、价值型和平衡型作为自己风格的取向。由于以成长型作为风格选择的基金占到全部封闭式基金的76%,其他的以指数型、平衡型作为风格选择的仅占很小的份额,所以在模型处理时,当为成长型投资基金时取值为1,否则为0。对所建立的多元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如(表2)所示。
discount=β1+β2SIZe+β3style+β4remain+β5netv+β6totalv+μ
0.422 8042 2919 -0.5786 0.0135
(34235) (8 8909) (8.3470) (-3.2141) (0.6497)
R2=-0.929782 Prob-F=0.000000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各相关因素对考察结果的影响基本合乎预期,基金规模、剩余期限和基金净资产增长率对折价率的影响不仅符合预期的方向,而且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但基金的累积资产净值增长率和折价率之间的关系和预期的相背离,并且检验结果不显著,可以解释为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更关注当前资产增长情况,对累积的增长并不关心,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
更倾向于短期投资。基金的投资风格是考察的变量,预先不能确定其对折价水平的影响方向,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其对折价率的相关系数较高,并且检验结果较为显著,按照回归方程解释,可以认为以成长型为投资策略的封闭式基金有着较高的折价率,但这种解释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将54支封闭式基金按照成立的时间顺序建立直方图,并对其风格和累计资产净值增长率进行聚类分析。如(图1)所示,在基金发起和成立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聚类特征,即在某一个时期发起和设立的基金往往选择相同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并且其累计资产净值增长率也表现出相似的聚类特点。聚类分析说明了基金的风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羊群行为和示范效应,市场导向明显。累计资产净值增长率较高的基金的成立时间大多集中在1998年,而此时正值大盘处于阶段性底部,从证券市场整体的运行情况看,这种增长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于1999年以519行情为代表的高科技和高成长性股票的牛市行情,而在此期间,基金也大多选择以成长性作为基金的投资风格。
三、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主体的需求及偏好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可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两类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上,都将资产未来的使用要求作为资产配置的首要考虑因素。机构投资者以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各类企业、投资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为主要代表。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的资金首先要满足各种赔付和未来稳定现金流支出的需要,出于降低风险和专业化运作的考虑,其资金运用会有相当大的比例投向证券投资基金,并且以价值型基金为其首选。其他的以各类企业、投资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一般会根据资金不同的使用状况决定投资,选择不同风格的投资基金。从风险收益偏好看,机构投资者总体注重投资的安全性甚于收益性,即希望获得尽可能稳定的收益。但不同的机构由于资金来源的性质和资金运用的目标不同,在细分风险收益偏好上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之类的机构投资者,其资金来源属于长期性质,同时有比较严格的现金支出计划,因而一方面注重投资的长期回报,另一方面十分关注投资周期内的现金流入状况。因此,这类机构通常会选择以追求长期回报为目标的基金和固定收益型证券来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工商企业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资金大多为自有资金,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加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而倾向于选择积极型投资风格的基金。各类投资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其本身就具备专业化投资的能力,加之其资金来源中通常有相当比例的融入资金,不仅资金成本较高,而且大多属于短期性质。因此,为了获取较高的短期收益,这类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进人证券市场进行较为灵活的运作。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投资价值;后金融危机
一、我国证券基金发展状况和背景
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成长,证券投资基金迅速发展基金,且规模不断膨胀,品种日益丰富,成为机构投资者中的一支重要角色。
大量学者随之在该领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然而,国内外对于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价值研究,定性研究是主导,定量研究却乏善可陈,并且大部分研究方向和思维均是两种基金的某一种而着重展开,缺乏统筹分析和对比解刨。同时,由于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也就十年左右。因此相关研究还不够丰富和透彻。
二、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特点比较
开放式基金月封闭式基金由于设立时的规则以及收益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具有各自的特点,简要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不同。
1.基金期限不同。封闭式基金通之后以谓之“封闭”,往往意味时间固定。通常在6年及以上。另外,封闭式基金在到期时,基金持有人既可以让公司按持有份额来清算,也能让基金公司将其转变为另一种性质基金。
2.影响基金价格的主要因素不同。无论封闭式基金或开放式基金,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是形成或决定基金价格的基础。然而,虽然两种基金的初次发行价格十分相似,即用面值乘以一定的百分系数,可是之后的价格成交规则大相径庭。
3.内部投资方略不同。对封闭式基金而言,其总的份额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资本恒定。这意味着基金管理者可以按自身的需要进行长远的规划和投资,而不用背负被抽资的压力。相反,开放式基金则有此顾虑,他们在研规相关策略的同时,要考虑基金规模的缩水。
从上可以看出,两种基金模式各有利弊,下面我们将对两种基金的价值作一些对比,而相关数据的来源,我们考虑选用了后金融危机时段下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表现状况。
三、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投资价值的比较
(一)关于成本的考虑和比较
其实,基金的投资成本主要涵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易场所不同导致的差异,另外则是单位买卖价格的不同。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其交易场所自能是证券市场,如此单一的交易场所决定了,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相比较而言,开放式基金的表现价格,更多依赖于其代表基金的的资产净值。
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也为了增强可行性。我们下面的具体操作中,有目的的忽略了投资成本因素,因为影响它的方面太多,难以可靠计量。相反,我们立足于能准确得到并且便于计量的基金内在价值。
(二)两种基金的投资收益对比
在这里,我选取了2012年和2013年的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每周净值作为研究对象,开放式基金的数目繁多,而封闭式基金是一种只减不增的局面,因此,选取了所有的封闭式基金和30只规模较大,代表性较好的开放式基金。
表一 12、13年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每周收益率的对比平均值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在2012年期间,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封闭式基金,在2013年的时间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封闭式基金的表现则更强劲一些。而对于整个观察期内,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略好于封闭式基金的收益率,这表明在长期股市处于熊市行情里,开放式基金净资产增长率略高于封闭式基金。
四、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投资风险的比较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放在一起进行相互比较,所以对于基金市场投资风险的计量我们选择用年变化浮动波动率来反映。
表二:两种基金相关风险系数的对比
上面的表格说明,在变化浮动率方面,开放式基金对兄弟基金的表现要大的多。当然,变化浮动率大意为着风险值高,而较高的风险背后,当然也蕴藏了更大的收益和更高的亏损。而表格中的变化浮动的不同自然主要来源于其内在性质的不同,即是否能够赎回。而我们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也应运而生:开放式基金的风险性要大于封闭式基金。
五、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基金的展望和建议
首先,强化监管,加速立法。所谓后发先至,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训,结合国情,不断摸索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新路子,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在立法和监管方面,是存在很多成功的例子供我们思考和吸收的。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证券市场最基本投资对象以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是为了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大力推进股指期货市场发展。作为期货交易发展而生的的新类型,我们早已进行推出并且切实运行。也这意味着我们具备了相关交易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同时对于基金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一阵令人振奋的东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