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遗陶艺文化

非遗陶艺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57: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非遗陶艺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非遗陶艺文化

篇1

中国陶艺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江苏省的美术教材中早已经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锻炼动手能力,但是事实上能够正常开展陶艺教育的学校毕竟是少数。《上海市中小学陶艺教学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上海市中小学陶艺教学的普及率还不够高,在所调查的14个区县中,宝山、崇明等区县只有一至两所学校在开展陶艺教学,甚至还有4个区存在空白。据了解,苏北地区能开设陶艺教育的中小学更是寥寥无几,很多学校上到陶艺课程直接就改成了橡皮泥课,孩子们对于陶艺的了解仅仅还停留在“捏泥巴”上。

1.陶艺专用设备需要一定的保障根据陶艺教学的需要,其设备材料投入要达到7万元到15万元,这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承受的,经费的筹措是学校陶艺教育的首要难题。再加上陶艺教室的场地要求至少是60-100平方米的教室一间,并配套泥库、工具材料库,这对于很多学校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2.陶艺实践耗材需要一定的投入在陶瓷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耗材,这主要是指陶泥等。

一块已经处理好的陶泥运到学校,包括运费成本也不过是10元左右的价格。在非陶泥产地,如果是较为偏远的地区,往往陶泥的成本就加大了许多,大大提高了陶艺教育的成本。

3.陶艺教师紧缺,培训机会少在非陶泥产地的美术教师中,接受过陶艺教育的人寥寥无几,陶艺教师专业素养不够,限制了陶艺教育的普及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制约了陶艺教育的发展。

陶艺教育的重点在“游戏”与“创造”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庭、社会上的教育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很多家长甚至教师觉得学陶艺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有关陶艺的技巧,要做出“作品”,一味地要做得像,从而脱离了陶艺的“游戏性”。很多美术教师在授课时,也是照搬教材要求,按部就班地教授,教学模式基本还是固定在“灌输式”,很少去发现和更新内容,只要做出所谓的“作品”,陶艺教学目标就实现了。

陶艺教育具有“游戏性”、“随意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因为土可以随手捏塑成型,而成型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孩子对泥和水有着本能的兴趣,在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中“玩泥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在玩的方式中唤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坚强的意志投入到学习之中。所以中小学陶艺教学重点不应是制作技巧的教育,而应当是一种“游戏”和“创造”的展示,培养学生一种快乐的“创造”、游戏的“创造”,这是中小学陶艺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四、陶艺教育的“守”、“破”、“立”陶艺是一门具有传统和现代气息的课程,又是在不断发展的艺术,在陶艺课程的实施中,我认为在小学应分为三个阶段:守——破——立。

第一阶段:守这是个传统技巧的授课阶段,还包括了对经典陶艺作品的欣赏、模仿的过程。中国陶艺流传至今有其独特之处,继承中国优秀的陶瓷艺术传统也是也是陶艺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学生们可以在优秀陶艺作品的欣赏中,感悟陶艺的艺术特色,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陶瓷艺术形式的兴趣,这是对中国传统陶艺文化的“守”。

篇2

坭兴陶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发展商机,坭兴陶的文化保护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凝练挖掘坭兴陶文化有助于促进钦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钦州市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蓬勃时期,而坭兴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升值空间势必会带动广大坭兴陶企业产值的高速增长,从而使坭兴陶文化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坭兴陶市场,坭兴陶越做越强,逐步成为钦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提高城市品味

自2008年以来,坭兴陶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高鼓花樽》《时来运转茶具》等坭兴陶作品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这一荣誉,坭兴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逐年攀升。2009年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总理在坭兴陶“同心瓶”上签字;2010年坭兴陶大花瓶《世博缘•壮乡情》又被上海世博中国馆永久收藏;2011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原国家总理与马来西亚纳吉布总理在坭兴陶板上签字;2012年钦州又获得了“中国坭兴陶之都”的荣誉称号,这都为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如今,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各个地区的必然选择,地方文化正逐渐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因素。坭兴陶所展示的民族价值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对其开发利用,必将大大提高钦州的影响力与城市知名度。

二、坭兴陶的文化保护现状

坭兴陶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随着钦州市政府对坭兴陶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坭兴陶的文化价值和功能得到广大坭兴陶企业的普遍认可,这使得坭兴陶文化的保护处于一个较为良性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坭兴陶文化还没有得到系统性的保护,人们对其保护意识淡薄,还没有明确保护措施与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坭兴陶行业管理不规范

缺乏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坭兴陶文化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以坭兴陶文化核心的发展方向,这使得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此外,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缺少统一性的保护意识,仅仅注重产品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反而使产品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并且间接地导致了对陶土资源的浪费开发。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很多从事坭兴陶行业的艺人因工资待遇问题而转行,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坭兴陶的烧制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人才的缺乏是坭兴陶产业的发展瓶颈。

2.坭兴陶的文化挖掘力度不够,作品的文化内涵不够突出

坭兴陶产品在造型结构、图形装饰、精神诉求等方面都缺少统一系统的运用。有些作品缺乏应有的文化品味,在艺术表现形式、民俗视觉元素运用上还比较肤浅和雷同,地方民俗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坭兴陶的生产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的意识与行为,很少有企业进行有效的广告投放,自然就成了坭兴陶的市场认可度与市场发展的障碍。这导致坭兴陶只有名气没有市场,尽管坭兴陶近年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奖项,其产品的独特性、民族性、艺术性等方面的价值有目共睹,但其市场状况与市场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

三、坭兴陶文化保护的策略

坭兴陶虽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但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却逐渐衰退,这是因为坭兴陶的生产人员较少,技艺水平偏低,加强坭兴陶文化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1.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

坭兴陶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加强坭兴陶文化保护,就是保护坭兴陶这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坭兴陶民族传统文化中,不仅有钦州独特的陶土,还有深含寓意的装饰图案,这些都具备深厚的文化色彩和文化意蕴,非常值得我们去保护与传承。

2.加强与促进艺术交流

坭兴陶是极具艺术内涵与艺术价值的作品,每一件坭兴陶作品都雕刻有寓意深刻的装饰图案与花纹,这些装饰图案与花纹凝聚了坭兴陶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加强坭兴陶的文化保护能够促进坭兴陶艺术的文化交流,并且能够促进对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政府要对坭兴陶产业进行扶持,将坭兴陶企业列入文化产业名单,统一享受坭兴陶文化产业的所享有的税收减免政策。政府要合理确定钦州坭兴陶土资源税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扶持坭兴陶企业购置设备、技术革新与引进人才等。在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初期,税额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行最低征收,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

4.创新产品样式和完善产品结构

坭兴陶大多生产企业的产品为日用陶,艺术陶所占比重较低,大多生产企业产品较为单一。时代要求坭兴陶企业创作与大众审美需求相一致的产品,要传承和发展钦州坭兴陶这一民族文化产业,需将坭兴陶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风貌有效结合,加强坭兴陶产品内容和题材的创新,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胆革新。然而,要推陈出新,开发创新坭兴陶新产品,必须不断优化坭兴陶的产品结构,确立新产品开发机制。钦州坭兴陶工艺美术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土壤,反映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坭兴陶产品必须顺应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与时展要求,使坭兴陶产品风格兼顾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创新。必须进一步开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产品。为此,建议广大坭兴陶生产企业要更加注重其产品适应现代陶的设计生产要求,并且还要注重坭兴陶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使钦州坭兴陶工艺新花色、新品种在市场得到陶瓷购买者的认可,通过商品交换,既让坭兴陶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又能使坭兴陶工艺能够得以传承,坭兴陶文化得以弘扬。例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大门共使用1800块坭兴陶陶板,雕塑就像打开的礼品盒形式,主体高度12米,中间部分宽6.69米,左右两侧各宽5.04米,主材为钦州传统的坭兴陶板和马来西亚的锡。

5.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坭兴陶的历史渊源、传统工艺保护及发展的举措,进一步扩大钦州坭兴陶的影响力。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策划,深刻挖掘坭兴文化,利用各种形式,充分展示钦州坭兴的艺术风格、浓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文化品位,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发展钦州坭兴陶的思想共识,为其文化保护提供肥沃的土壤与环境,让坭兴陶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更大、市场认可度更高。

篇3

非永久迁移者进入城市,成为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工人,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其社会身份依然是农民。他们在城市里的就业和生存都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无法真正融入城市。

非永久迁移者边缘化表征

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非永久迁移者一般并不能进入到比较正规的部门就业,而是大多数受雇于非国有经济部门,或城市的一些非正规部门,从事非熟练性的劳动,缺乏较稳定的职业。据有关调查显示:2004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54.9%,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比例为40.6%,没有找到工作的占总数的4.5%。他们不仅只能接受这些边缘化就业领域的工作,还必须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2006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为1713.86元,而非永久迁移者的平均月收入为965.38元。非永久迁移者的平均月收入仅为城镇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的56.3%。如果考虑到非永久迁移者几乎每天都要延长工作时间,那么按小时工资来算的话,他们的工资水平就更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五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显示:非永久迁移者的小时平均工资为4.05元,而城市劳动力为5.7元。从每一类就业岗位看,外来劳动力的小时平均工资,均低于城市劳动力。其中,非公有单位行政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中,外来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工资差异最大,达到了2.8元。而且非永久迁移者在被迫接受低工资的同时,还随时面临着被拖欠、克扣和拒发的可能。此外,调查发现,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24%被老板、雇主克扣工资,其中,曾被拖欠10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2.5%。这些都使他们的劳动权益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非永久迁移者在接受边缘化就业状态的同时,又不得不忍受边缘化的生存状态。绝大多数非永久迁移者,在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他们如果能够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就已经算是拥有较好的住房条件。有的单位所谓的宿舍,条件也相当艰苦。单位不能提供临时宿舍的非永久迁移者,有的借住在亲戚或朋友的住处,有的干脆住在工作场所或工棚,有的被迫自己租赁房屋居住等。由于外来劳动力的工资或收入通常较低,在租房时,他们考虑的第一要素往往是价格,居住条件很少考虑。很多外来劳动力选择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城市中条件较差的房子居住。可以说,很多非永久迁移者居住的地点,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长期以来,在城市中的一些地方,形成了非永久迁移者的聚居区。这些地区的住房,多数狭小简陋,居住环境极其恶劣,治安状况也较差。显然,非永久迁移者的居住条件与都市文明很难相容。

非永久迁移者本身不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的同时,他们的子女通常也很难获得同当地学生同样的教育。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并不持有当地的城市户口,而本地区的城市户口是进入这些公办学校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工子女进入这些公办学校就读。因此,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只能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而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是私人开办的,既无政府财政投入,又没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督导,处于一种鲜明的边缘化状态,而且带有很大的营利倾向。这些学校大多没有合法的办学手续,也不符合办学标准和要求,许多调查表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舍和交通安全、照明、取暖、教学设施、体育设施、师资、课程、卫生等条件都令人担忧。可见,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益仍然处于边缘化状态。

非永久迁移者边缘化的社会影响

非永久迁移者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劳动权利保障等方面被边缘化,使得他们无法形成稳定的消费预期。这些因素必然会对居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口的消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更加谨慎。由于保持着与农村老家的密切经济联系,迁移劳动力不可能参照城市本地人的消费水平来决定自己的消费倾向,而必须节制现期消费。虽然迁移劳动力向家乡转移了大量的现金,但由于他们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因此,对这些转移收入常常不能按照终生收入或永久收入的模式来使用,从而减弱了其对国内需求的刺激作用。迁移者这种不稳定的消费预期,使得农业劳动力虽然迁移到城市,并且挣取了高于农村的收入,但仍然遵循着农村的消费模式,保持着农村的消费水平。据调查,非永久迁移者生活质量的全国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53.2%。显然,由于非永久迁移者在城市里被边缘化,因而影响了其消费水平的提高。非永久迁移者中90%在40岁以下,作为城市劳动力中最年轻的群体,农民工不仅是生产主体而且是消费、储蓄主体。如果农民工消费能从农村消费转型为城市消费,那么他们的人均消费水平将提高1.8倍。此外,其对住房、医疗以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都将构成扩大内需的强大动力。

如果农业外出的劳动力在城市缺乏社会认同感,就会降低行为约束的标准。在农村,居民往往通过社区内潜在的规范和道德标准约束自身行为。但进入城市以后,这些原有的约束已不复存在,制度性分割又使得他们无法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中,因此也无法让他们接受新的约束标准。当前,我国城市边缘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更多地认为自己之所以处于边缘地位,是由于社会造成的,具有强烈的归他化倾向,因此他们对社会公正有更强烈的诉求。背井离乡的进城民工,如果在城里遇到困难,没有工作,又得不到任何社会帮助,其心理处于一种失范状态,成为城市中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隐患。况且,表面上看来,单个的边缘人是无能为力的,对社会似乎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所有边缘人的聚合,会产生巨大的结构性效应,这种效应得不到有效的消解,就会使我们的社会结构紧张、失衡和断裂。

综上,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必然要以良好的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社会局面为基础,所以非永久迁移者的边缘化问题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主要采取的是关注农民工,为他们在城市里安心工作创造方方面面的有利条件,进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引导非永久迁移者定居城市的政策措施。从长期来看,要彻底解决农民工边缘化的问题,还是应该促进农业劳动力实现永久性迁移。这就需要慎重选择促进其永久性迁移的路径,可以说,在促进中国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永久性迁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而变革二元体制的难点就在于突破集体行动的“数量悖论”,调整制度供给者对二元体制变革的成本与收益预期。

参考文献:

篇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历史中形成世代相承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作为一种无形的、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永远处在“活体”传承与“活态”保护之中。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传承人的存在根本上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传承人的价值集中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功能论的角度看,传承人的延续有效地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1]。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展开研究就是迫切而重要的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性与认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或利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鉴于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传承人的认定与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是传承人保护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认定制度,才能遴选出能够真正代表民族文化的传承人[2,3]。要合理认定传承人,前提是了解传承人的内在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单一性与综合性两种形态,相应地传承人被分为单个传承人与群体传承人。单一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具有无需群体合作单凭个人技艺就能独立传承的特点。对于这类传承人的认定,我们在制订可操作性的技术指标时,就需要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分别加以考量:从纵向的传承历史看,应该把所传习的技艺是否具有久远的传承谱系、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精神内涵作为认定传承人的标准;从横向的传承分布看,应该把是否为该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作为认定传承人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选出政府、专家、公众都认可的代表性传承人。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群体性活动,与特定群体、场所与社区关联。对于这类传承人的认定就需要考虑非某一人就能掌控全局这一事实,挑选出其中具有传承技艺并能主动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些关键人物作为传承人。只要将这些人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获得活态传承的保障[4]。对于传承人的认定还得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空间特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决定了传承人只有在特定的时空中才能更好地传承,一旦脱离其生存空间和文化土壤,传承必然走样甚至异化。因此对于这类传承人的认定,要以传承人是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在的时空中坚持传承来考量。否则,传承人离开了文化传承的空间,就会切断传承人与传承土壤的联系,传承必然会走向无源之水的窘境[5]。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明确其特定权利与义务责任,既是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的理论前提,也是对传承人进行监管的合理依据。权责分明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促进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对于单一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掌握者、使用者,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而对于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人就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掌握者、使用者,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尽管如此,传承人依然享有其自身的权利。确定权利是保障、落实、行使传承人权利的基础与前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顺利传承的重要条件。

(一)传承人享有的权利

具体来看,传承人享有如下权利:(1)传承权。传承人有权依据传承技艺的特征、传承对象的特点以及传承空间的特质等综合因素来选择自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传承。(2)署名权。传承人有权在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获得肯定和认可其价值的署名,但这种署名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权利或身份权,不能买卖出让。(3)改编权。传承人有权在不损害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特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有益的改编,无需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者的同意。(4)表演权。传承人有权对属于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进行表演,以便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则无需许可与付费。(5)获助权。传承人有权获得国家的经济资助与政策支持,政府也应尽力为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提供便利条件[6]。

(二)传承人享有的义务

当然,作为传承人同样拥有相关的文化传承义务。具体来看,应承担以下一些义务:(1)自觉传承。传承人有义务对其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进行展演、传播和传承,同时也有责任对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艺及有关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场所等进行保护。(2)培养传人。传承人有义务依照一定的程序严格选择、培养新传承人,有条件的还应讲述自己的口述史或留下书面著作,以便后人更好地学习传承,以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与中断。(3)积极创新。传承人有义务在尊重传统、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在不改变传统文化根本价值与意义的前提下,依据时代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以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得到活态传承。(4)服务社会。传承人有义务用自己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更好地发挥其内在的社会与经济价值[4]。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的保护机制

既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着力点在于保护“传承人”,那么建立一个以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科学长效机制就是当务之急。

(一)加快完善传承人的经济保障

政府应完善传承人生活保障政策,按照传习年限给予传承人相应补偿,使其在无生活之忧的情况下能尽心传承。同时,政府还应针对农民和老弱病残等弱势传承人群体,就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等出台特殊政策,以保证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开展传承工作。此外,政府还可设立专项资金,对学习非遗技艺的学生予以学费资助或减免,以便加快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加快完善传承人的培养机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示范基地,免费为传承人提供政府兴建的传习场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农村祠堂、城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传承;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把非遗技艺、绝活、民间文学、民间故事等编入教材,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活态教育培训。鼓励传承人通过公益讲座、现场技艺传授,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技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期刊,加强宣传与研究,提高传播力与影响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研究者的培养。

(三)加快完善传承人的平台保障

新型城镇化导致传承人背井离乡,其传承的文化土壤不断缺失。应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持民间资本结合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鼓励传承人参加本地原生态的民俗活动、节庆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赛。鼓励文化部门或传承人个人开办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艺档案库,对非遗传承人技艺进行完整录相归档,并以传承人个人姓名命名制作光盘进行传播或传习。

(四)加快完善传承人的法律保护

对传承人的保护最终要落实到法律制度上来,从国家层面来看,要通过立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法律制度。从地方层面看,地方政府应加快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传承人保护做出进一步细化、补充和完善的具体规定,在传承人培养、传承人认定、创新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出更加明确的具体规定。

篇5

1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各民族人民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的凝聚,更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情感文化取向。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历史文化价值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其继承和发展却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的发展现状出发,总结经验与不足,积极寻求糖画产业发展与传承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2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糖画的概念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最大特点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2)糖画的概念。糖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以糖为材料来进行制作。所用工具仅为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其可以牵丝时用来浇铸造型,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及观赏性。

3市场营销策略(4C)

3.1消费者要素

产品要想快速稳定地打开市场,就要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消费者主要关注的问题在于产品本身及消费需求两方面。①在制作工艺上引入环保理念。传统糖画以木棍来固定成品,在食用后则被丢弃,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阿拉棒作为意大利式硬面棒,大小具有可调节性。因而在替代木棒原有功能的同时可以随糖画大小进行调整,在可食用的基础上达到环保目的。②在产品口味及种类上进行创新。消费者的饮食爱好具有差异性。在糖画制作过程中,按照特定比例加入各种不同口味的果汁或可食用调味剂,增加产品的口味,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可推出节日限定、系列款等糖画产品。③提高生产效率,延长产品存储时间。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将糖画原有的制作模式应用到糖画机上进行量产;建立专门的产品冷藏间,在糖画制作完成后及时进行存储;运输方面采用冷链运输,减少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④包装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采用鲜明的撞色效果传达温暖的情感信息;推出糖画产品的节日装、礼盒装,增加节日气氛。

3.2成本要素

采用双向定价。即在高于成本费用、低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的区间内进行定价,更大程度地满足双方利益。可根据不同糖画产品的制作烦琐程度、使用价值大小等进行价格划分,满足不同阶层消费群体的需求。充分运用互联网媒体平台,加大网络宣传力度,节约宣传成本。可以进行公益投资增加产品曝光度、以人们的怀旧情感为依托拍摄糖画主题微电影,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增加话题度。积极获取政府资金支持,减少宣传初期力度不足等困难,减轻产销及推广的资金压力。

3.3便利要素

在选择门店位置时应着重考虑靠近消费群体活动范围的区域,既节省消费者的往返时间,又可以吸引区域内其他潜在消费群体。首先在二线城市与当地制糖企业、供应商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逐步拓展二、三级市场。其次建立网上店铺进行线上销售,减小地域限制,扩大销售范围;吸引品牌植入。通过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发挥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两个市场双向联动,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推向世界。

3.4沟通要素

注重企业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及时接受产品信息反馈,保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加大产品推广力度,适当采用话题营销、事件营销、活动营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设立糖画概念展示店,让顾客直观感受糖画制作过程,深入了解糖画文化。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进行推广。在当地电视台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宣传片,邀请糖人匠人,采取采访、对话、介绍等形式在电视栏目中播出;得到社区认可并建立合作。开展公益性质的文化交流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传播氛围。建立自媒体、公众号进行自我宣传,通过相关文章对公众进行糖画文化的普及,同时开设消费者信息回馈平台,接受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改进意见。

4糖画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消费者方面。产品不易保存,易降低消费者食用感受。糖画在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时间间隔,气温较高时,未及时出售的糖画经过长时间的放置,会造成造型软化变形、口感变黏腻等问题。产品包装简易,与消费者审美及社交要求存在偏差。中华民族讲求礼仪之道,糖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但受包装简易、档次低下影响而不被人们在购买礼品时所选择;产品存在卫生问题。传统糖画销售多位于人口集中程度较高的市井街巷,产生的生活污染较多,可能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损害。(2)成本方面。宣传成本较高。传统糖画传播力度小,社会认知度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日益密切,使糖画依托的传播方式逐渐退化,人们无法从网络及其他传播媒介上实时了解糖画的相关内容,造成社会认知随年代增长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的状况;培养传承人所需的资金、人力成本高。糖画产业发展受传承人意愿影响较大,由于糖画自身的发展局限,传承人需要承担收入不稳定、职业社会认可度低等现实问题,导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较强传承意愿的人稀少。(3)便利方面。销售方式单一,消费者购买渠道闭塞。传统糖画销售多为个体商贩临时设点进行售卖,销售范围狭小且不固定,具有流动性和松散性,销售渠道也限于小范围的市井街巷招徕买卖,无法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及覆盖,消费者定点定向购买困难;线上销售渠道狭窄。目前糖画产业网络销售渠道繁杂分散,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企业和较为有序的一体化线上销售服务,使得消费者网上购物受阻。(4)沟通方面。信息反馈渠道不发达,生产者无法及时获取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信息。传统糖画销售具有流动性。销售点的不断变换,使糖画制作者很难及时有效接收到顾客的食用反馈及改进建议;传播受地域因素影响大。糖画文化在西南地区产生并发展,群众接受度高。但其他地区对于糖画文化了解较少,群众接受度不高,购买动力小,使糖画的地区传播受阻。

5糖画的营销对策

5.1消费者方面

在产品方面,采用糖画机进行高效生产,保证消费者的食用感受;增强产品与节日、礼仪活动的关联度,提高产品社交功能。积极推出不同系列的礼盒套装,在不同节日进行独特的营销策划,推出节日的限定礼盒,既实现商品的价值属性,更升华商品的情感属性;尽量避免在污染源及污染物较多的地方销售,确保食品安全。线上可通过对制作过程的全程拍摄,以二维码的形式向顾客进行展示,消除顾客对食品安全的顾虑,同时可以通过已购者的口头或文字宣传建立良好的口碑,带动老顾客,吸引新顾客。

5.2成本方面

多渠道提供消费者相关的商品信息。通过网络、宣传单等形式提供商品的种类、折扣信息,使消费者在购买前对商品有大致了解,并积极通过视频软件、社交平台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合理利用“网红”群体的“粉丝效应”,减轻宣传成本;积极与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及社会组织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通过政府号召、教育部相关文件、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课程等形式对大众进行糖画文化及技艺的普及教育,减轻糖画产业在人才培养上的资金压力及人力、物力投入。

5.3便利方面

糖画门店应首选距消费群体活动范围较近的区域,节省消费者在路程上消耗的时间。重点发展二线城市的销售网络。二线城市发展程度较高,城市记忆与消费者乡情能更好地产生共鸣。设立固定门店,开设品牌的线上店铺,形成线上线下多选择的营销模式,解决消费者购买渠道闭塞的困难;在网络平台宣传中可进行位置分享,为有消费意愿的消费者提供指导。同时,已购买的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时可以采用定位功能,吸引浏览群体借助导航系统前往购买;建立相关网络社群,为消费者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促进销售信息、用户体验的分享和传播;加强产品的售中及售后服务,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5.4沟通方面

篇6

一、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32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口头传统,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化(口技等),形体文化(服饰等),以口头艺术为主的综合艺术(话剧等),口头与形体并重的综合艺术(木偶戏等)以及当下的造型艺术(民间传统建筑艺术与建筑物等)。景德镇陶瓷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精湛的传统制瓷工艺,底蕴深厚的具有景德镇特色的陶瓷文化充分展现陶瓷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是景德镇年余年辉煌陶瓷史为我国留下的宝贵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全力以赴,促进景德镇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实现千年古镇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旅游价值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景德镇特色的地区传统文化,在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朝代更替,岁月沧桑,保存和流传下来,能够反映景德镇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文化的变迁,这些都是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传播价值与旅游价值。

(一)审美价值

景德镇地处江西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且景德镇陶瓷特色鲜明,举世闻名,这都是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景德镇的特色工艺品陶瓷,陶瓷传统技艺表演,陶乐表演都是景德镇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能够充分展示景德镇的生活面貌,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二)历史价值

景德镇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千年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例如景德镇特殊的民俗——“留人茶”景德镇自古以一瓷二茶闻名,在长期形成的瓷业习俗中,瓷与茶也紧密联系一起。旧时,景德镇制瓷做坯分圆器和琢器。圆器是指瓷器器型为圆形的,如盘、碗、杯、碟等;琢器是指不能完全依靠陶车制成的瓷器,如瓶、缸、钵、盆、汤匙、镶器等。琢器坯房工人生活最苦,工作得不到保障。老板也想出一套决定第二年工人的办法:每年年底(即农历十二月间),老板要请留下的工人去喝茶,没被请去喝茶的工人,就意味着第二年被辞退失业,所以,后来就把老板年底请去喝茶的茶叫做“留人茶”。这些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极具吸引力,可以帮助旅游者动态的了解景德镇历史。

(三)文化价值

景德镇陶瓷文化是千年来景德镇流产下来的与陶瓷生产相关的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装饰文化,工艺文化和与陶瓷行业相关的民俗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充分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崇尚“真,善,美”。历史上景德镇的许多陶瓷作品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亲亲人际关系,重视人格情操等传统中国美德。因此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德镇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从而达到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扩大文化视野的良好效果。

(四)经济价值

发展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旅游开发能够更好地提高景德镇的知名度,扩大景德镇陶瓷产品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刺激景德镇陶瓷产品出口,促进景德镇经济增长。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民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而其多样性正是民族性带来的。历史的悠久性、体系的完整性、文化的渗透性、特征的鲜明性、内涵的进步性使中国尤其是景德镇瓷业习俗在世界行业习俗中占有极高的价值地位。

三、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

(一)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各种能够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原材料都被称为旅游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这些原材料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有形的物质文化以及语言,生活习俗,氛围等无形旅游文化都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通过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我们才能保证景德镇瓷器在全国瓷器中的翘楚地位,以及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光辉形象。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长江河畔,自五代时期就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有千年的发展历程。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千年来窑火不断,其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因此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以传承陶瓷文化,振兴陶瓷行业为目标,依托浓厚的陶瓷历史文化积淀,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繁荣陶瓷艺术,打造国家陶瓷科技城,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陶瓷工业园,中国景德镇陶瓷博览会等一大批平台,只为促进陶瓷文化传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士来到这个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精品荟萃的世界陶瓷圣地,打造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品牌。

(二)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

开发旅游资源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将当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发挥到极致。景德镇经过千年历史洗礼,留下众多与陶瓷文化相关的旅游胜地,例如:(1)位于景德镇市区45公里处的高岭山,传说古时候村里一位贫苦农民在大雪中救助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老人的指点下他找到面粉样的泥土,生产出白玉般的瓷器,这种瓷原材料被国际命名为高岭土。(2)浮梁县瑶里是古代制瓷中心,是陶瓷文明的源头,处处可见古祠堂,古庭院,古官宅,古雕刻,古衙镇,充满了陶瓷文化的印记。(3)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建有六组古作坊,一座古窑房,一座庭院式画坊,在这里可以看到古代制瓷全过程,游客还可以亲自动手拉坯,修坯,绘画。(4)浮梁古县衙,有1380多年历史,重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的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以上这些都是景德镇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胜地,汇聚了陶瓷实物,陶瓷传统文化和传统陶瓷技艺等旅游资源,是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及旅游开发的重要优势。通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及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带动景德镇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能为当地社区带来收益。这些收益会让当地民众自发地保护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的传承,这样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三)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及旅游开发策略

1. 体现文化真实性。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传播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民众的生活舞台化。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当地民众已经受到新理念,新思想的影响,要想完全真实地展现千年以前的文化实是非常困难。因此景德镇在传播陶瓷文化时应当尽量还原最真实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以正宗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和民俗作为体验旅游的重点,吸引中外游客来体会这种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陶瓷文化旅游,强调参与,注重游客心理,极大程度满足有个的精神需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2. 注重文化保护性。通常来说,为了更好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将其与主流文化间隔开来,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更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在经过开发与宣传之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景德镇,伴随而来的是主流思想和文化在空间上的传递,因此当地民众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新文化的影响。为了较少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也让游客能在短时间内较为全面的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我市建立了多家陶瓷博物馆,对游客进行陶瓷文化教育,陶瓷文化传播,陶瓷历史文化与艺术熏陶,成为了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窗口。同时对于这种穿行了千余年时间的手工技艺,景德镇一直致力于保护这些手工制瓷艺人及由这些艺人代代相传的制瓷工艺和传统制瓷设施,保护景德镇瓷都的“气息”和“味道”,让游客从温润的瓷土,充满油脂的松柴,永不停息的昌江中感受陶工们积淀的千年制瓷文明。

四、结语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德镇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充分认识其旅游价值,我们可以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科学合理地旅游开发,同时给予其有效保护,从而实现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英语是沟通的桥梁,通过不懈的英语旅游软环境建设,才能使景德镇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名城。

参考文献

[1] 陈雨前.景德镇陶瓷习俗[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2] 黄亚林.景德镇的古文化遗迹[J].中国名城,1996(2).

篇7

非物质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不仅有着昨天的痕迹,同时还预测着今天的发展情况;从东西方的关系角度来看,新文化和传统文化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一、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表现在几下几个方面: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倾向于物质化方向。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较多,这些城市一方面努力朝着国家级遗产名录行列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地方对这些文化遗产过渡开发。如:走婚、裸浴等一些特定的风俗本属于一些特定的地方,但是却被很多地方滥用申报。其中在一些旅游区,很多风俗的表演都只是为了满足游客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完全改变了一些特定地方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一部分国家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常常是为了快速推动经济发展;其二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渗透的背景下,政府干预态势过强。在近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打破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为了追求较高的政绩,而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存在的客观性。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而导致保护工作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无法真正达到规范化的标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的整体性原则

(一)遵循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坚持整体性的原则,不断将重要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己客观存在的规律。其中文化遗产不仅有着传统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应该注意到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合理存在,还应该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在社会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存在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再生的,基本上属于一种静态的文化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强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而且还应该在维护过程中切实维持原有的特色。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避免将一些有形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转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避免出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

(二)关注和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如:在一些藏区,很多寺庙里或者人们的家中都供奉着“唐卡”。这种艺术品在制作的过程中都应该严格要求,而且还需要进行开光。但是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地方为了追求较高的经济价值,快速简单的制作唐卡,然后将其推向市场,这样就导致唐卡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内涵。很多非物质文化便主要承载这规范化的生活内涵,是民族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再例如:很多民族的文化都通过制作艺术品展现了出来,侗族的“款词”、“瑶族和苗族的“石牌话”都是最好的代表。这些非物质文化能够充分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同时也是这些人们的精神寄托。

(三)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同时将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创新思想,开阔眼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将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有效联系起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乏出现破坏文化形式的现象,忽视了这些非物质文化自身存在的特有价值。因此,人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长久维持魅力。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教学;融合探讨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家之间的竞争由军事、经济开始转向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具有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无法替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美术教学中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有: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点、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资源,这也是本文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的切入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教学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教学关系是:保护前者是后者的使命;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于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作力的体现,蕴含着我们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精神价值和想象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融合进程的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日益剧烈,尤其是那些靠口传心授的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每一次消失都意味着后人再也无法感受到我国古人的智慧和创作力。许多非物资文化遗产都与美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比如年画、雕刻、书法、剪纸等既是非物资文化遗产,又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皮影、节庆、木偶、民间传说、宗教表演可以通过美术表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学承担着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合

中学阶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美术、了解美术、形成基本素养的关键时期,关系到学生是否以美术作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此外,美术还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对学生以后学习该类学科也将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是我们日常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热爱美术、探索美术,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审美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

(一)挖掘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点

在当前的美术教科书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但直接相关的并不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融合的关键是找到融合的节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扩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内容,把教材上没有的相关资料展示给学生看,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比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调查、研究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引导他们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内容,并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点,让学生从中发现当地社会发展、变革的沉淀,加深学生对当地文化、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美术作品的设计与创作的兴趣,让传统文化以现代的美术技巧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美术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理解;与校外的民间艺术机构进行合作,邀请他们到学校开展讲座,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带领学生观赏有关传统文化的美术作品,让他们从经典的美术作品中感知、感悟传统文化。所以说,我们要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挖掘融合点,有选择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这是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合的突破口。

(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

在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我们应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设置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发,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允许下,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适当地开设关于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学课程。在开发美术教学课程中,应着重引进与当地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课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和技能。比如,可以开设关于剪纸、陶艺、泥塑、编织、年画刺绣、木雕等制作与展示的美术课程,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制作和欣赏传统工艺品的过程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特色。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中,老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情结为出发点,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让他们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合。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资源

在任何的教学中,课程教学效果是由课程资源支撑的,课程资源越丰富、运用得越合理,实际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而在美术教学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是加快两者融合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资源的主要方法是:1.加强学校原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3.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知识的讲座;4.组织学生举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美术作品展览会;5.利用网络、图书馆查找相关的资料作为课程资源。在实施上述措施时,老师要尽量争取主管单位、学校、家长的支持,只有这样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资源计划才能顺利实施。同时,还应组织学生多参观文化馆、历史遗迹、博物馆、展览馆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去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烙印,了解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状况,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资源中,我们要增强学生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美学观念,要求他们要以敬畏的心理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他们认识到盲目地把非物质文化商品化、拼盘化所带来的破坏,避免传统文化形式的过快消亡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情趣的降低。

结语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是其基因,影响着社会组织形态和人们的感情认知。而青少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着,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认识直接关系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美术教学中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有助于提升学校教学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出一批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改善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盲目开发,减少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参考文献:

[1]罗蓉.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10):51-52.

篇9

从2007年开始,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各地更是相续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试图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保存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觉醒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很好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应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中的传承,博物馆只是传承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梯,不可能是其最终归宿。

一、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和阶梯

1.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立,使人们通过实物、图文声像甚至一些艺人们的现场技艺展示等形式,真正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和艺术价值,其在唤醒中老年人们美好记忆的同时,也为青少年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使人们真正的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立,通过详实的实物资料展示和现场技艺表演,使人们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真正意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增强了人们的危机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的审美意识,激发了人们购买、欣赏和收藏的欲望,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经济动力。需求调节供给,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人们作为社会生活真实写照的需要意愿,必将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技艺和创作思路的革新,从而真正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3.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一种象征和标志,它唤醒了人们的潜在意识,使人们在意识到它的存在的同时,更认识到了它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大大激发了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由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往往形成了诸多流派。这些流派各自为政,各自在自身狭小的空间范围内传承,往往很难形成合力,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一个中心和象征,使各地的艺人们,在为自己的所从事的艺术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往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展示自身技艺的舞台。这种百花齐放的壮观场面一方面大大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对广泛的交流中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展。

二、博物馆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最终归宿

1.“尸体式”的保存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本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一种活的传承,目的是要在传承中得到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管理僵化,完全以收集、整理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和文字载体为工作主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完全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将自身完全孤立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殡仪馆”,片面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尸体保存”作为自身的工作职能的全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在发展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作为后代有责任和义务将他们永久的传承下去。但传承不等于原封不动的传递,而是在发展中的传承,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走进博物馆,暂时的停止他的生长过程,那也是要为将来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等待时机和积蓄力量。博物馆决不是也不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归宿。

3.只有“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的得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之所以将其称之为财富,并不只是因为它本身所体现出的技艺和艺术美,更在于其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作为后人的责任是要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来对这些暂时处于蛰伏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其内在魅力的前提下,对其外在表现形式做出相应的改变,重新激活其内在活力,真正的将这份遗产继承下来。

篇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口头传承、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以及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出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程度,也能发挥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调动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建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滞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相对滞后,由于资金技术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正确的开发利用。国家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问题得不到系统的解决,保护标准和规范以及收集、调查、整理、记录、建档、展示、利用等工作不够完善。保护、管理资金不足观念滞后表现在:首先是轻视或忽视民间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在认识和实践及法制建设中,“文化遗产”被“文物”所取代,“文物”保护被等同于对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不到足够重视;再次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是一种客观必然,主张任其自生自灭,无须保护;最后是认为目前国家财力有限,无暇顾及,等经济高度发达后,再进行保护。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对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过度开发。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开发而轻视保护的弊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仅仅看重申报的数量、开发的价值,轻视保护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物质化”功利倾向严重:一方面,要奋力挤进国家级“遗产名录”;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遗产过度开发。某些地区特定时期的生活习俗,如“拉纤”、“走婚”、“裸浴”等在一些地方被滥用。其中很多表演是为了迎合游客口味的“大胆创新”,完全改变了原生态内涵。很多地区将文化遗产变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迫不及待地挂出去展览,或张贴醒目的商标变成商品,试图卖个好价钱。掠夺性开发、破坏性建设、企业式经营等现象,已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难点。

(三)缺乏相关人才培养。教育领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足够重视,导致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脱节。在我国大学的教学课程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很少,学生不能在受教育过程中了解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国家不能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要的社会人才。新时期,年轻人的生活充斥着网络、娱乐、西方节日等环境中,越来越远离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四)遗产传承问题不容忽视。受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冲击的和影响,愿意学习传统技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致使民间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许多项目的传承人大多生活在农村,由于受到项目本身级别限制等诸多原因,仍然生活困难,没有经济来源,依靠儿女们来赡养度日。因此,补助一批民间艺人是当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出台政策、补助经费、创造条件等方法来放慢我们与传统文明渐行渐远的步伐,将原汁原味的民间特色鲜活地展示在民众的面前,可以说,这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信息化、商业化社会环境下,一些传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不再存在,作为传统社会表达方式的传统文化由于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逐渐走向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日趋严重的危机。传统的、多样的民间文化受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的结果绝不仅仅意味着个别文化片段的毁灭,而是意味着多样性文化的生存空间的改变。在我国,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文化生态区保护已成为“非遗”保护最为重要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静止和固态的,它需要在发展中生存,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老化,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传统技艺和艺术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些人类弥足珍贵的遗产是21世纪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日趋严重的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出台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建立,其意义在于成功地保护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史保留下众多弥足珍贵的财富,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战略正在向多元化、科学化和综合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文化、科学、历史、美学、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同样要以战略性发展眼光认识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国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积极倡导各族人民热爱、珍惜、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篇11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近些年来,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一些问题,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虽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创意与创新。本文将分析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保护现状、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并从文化创意的视角,对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一、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景德镇素有中国瓷都之称,陶瓷的制作技艺已经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文化从外观设计、知识商标和名人名作的仿制案件时有发生,这给景德镇陶瓷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诸多难题。

例如海岩公司其制作的“青花瓷”系列陶瓷美术作品由于做工精美,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随着市场的拓展,仿冒青花瓷的现象也开始出现。2006年,在深圳举办的文化博览会上,会上展出的某些陶瓷作品居然与“青花瓷”极为相似,此后,在设法购买到部分展出品对比后,发现这些陶瓷作品均为仿冒甚至完全剽窃了法蓝瓷的外观设计。为什么陶瓷产品的外观设计很容易被仿冒,究其原因,在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通过高薪的诱惑和刺激,非常容易“挖走”景德镇陶瓷企业技术人员或从企业网站收集景德镇陶瓷照片和在展馆偷拍,而且专业人士只要偷拍展品或登录网站下载照片后,就能进行仿制。

具体来看,景德镇陶瓷文化遭到破坏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专利权常常受到侵犯。如江西省玉风瓷厂设计生产的“公仆杯”获得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后,曾被大肆仿冒,并以低廉的价格在本地和外地市场上销售。二是景德镇陶瓷产品的商标以及“景德镇”这一标识被盗用和滥用。如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持有的“龙珠阁”牌著名商标,经常被其他厂商盗用。更有甚者,一些外地的陶瓷厂商,贴上该商标的标识,以次充好,远销至国外,使得正宗景德镇陶瓷销售量逐年萎缩,这不仅损害了这些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造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名誉的损失。三是仿冒名人名作、侵犯著作权。如很多私营企业或个体户,为了谋取暴利,通过仿照等方式,来炒作所谓名人的作品,并且高价售出获得巨大的利润。张松茂的“春江花月夜”瓷板画,就曾被北京的一家工艺美术公司假冒,并高价出售。四是存在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景德镇陶瓷企业技术人员受到外部利益的诱惑而泄露传统陶瓷的制作工艺,有些陶瓷企业员工把技术卖给其他陶瓷竞争厂商,使得其他厂商也能够生产出相同或相近似的知名商品,使消费者误认误购,损害了企业生产者尤其是创造者的积极性,这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不利影响是深远的。

二、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借国家政策支持的良好机遇,景德镇利用自身所积淀资源文化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打造世界陶瓷文化创意城市。数据显示,景德镇围绕陶瓷文化品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文化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该产业已成为景德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最主要的就业渠道。

1、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1)景德镇市文化产业已步入正常发展轨道。景德镇市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全市战略型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产业大小实体共有2900家左右,全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年总产值约为6亿多元,解决近8000人就业。其中,初具规模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体约有30家,小型创意工作室2800家左右。全市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13个江西省著名商标,79个陶瓷注册商标。

篇12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67-01

一、桂林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现对桂林地区相关文化事件进行大概回顾。2010年4月,广西自治区主席马飚考察湖南长沙文化产业建设时曾提到,“加快建设南宁动漫城,以及桂林、柳州、北海动漫基地建设”。2010年10月中旬,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二届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暨桂林国际动漫节”,该次活动主题为“聚合创意要素,发展创意产业,传播创新文化”。可见政府文化部门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偏向于“求新”与“创造”。桂林与之其它东西部大城市相比较,显然在这方面缺少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土壤。1992年11月,首届中国桂林山水旅游节开幕,曾成为广西三大重要文化节庆之一,但其后却一度中断长达八年之久。

2008年11月,成功在桂林举办 “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这也曾很是一件文化盛事,最后效果评估如何,是否达到应有的文化推广与宣传?北京、广州、上海和成都等地的艺术双年展对于其城市品牌与形象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以双年展的展览形式移植到传统山水画创作,这是值得推究的。这样一些潮流前卫的理念引入固然是好事,但对于目前桂林山水画创作的大环境而言,多少有些突兀。

2010年恰逢举办第二届双年展,推动举办的主要为政府部门,官方的政治性十足,而艺术本真却大打折扣。随着新桂林城的建设,政府在临桂已经开工“两馆一院”(桂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和桂林歌剧院),此外还有桂林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艺术品展示、桂林国际杂技城等文化事业与产业项目基地。如此这般,举全市乃至广西的力量投入建设,对于其精神与干劲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科学合理规划合理性仍旧值得探讨。

在桂林预备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方面,除了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该地区是否还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地域艺术存在?显然,桂林内在最大旅游特点,可归结有三点,第一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第二则是历代文人墨客遗留的文化遗产;第三点则应当归结为桂北地区少数民族与原住居民创造的,具有鲜活特色的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这是近年桂林各大小媒体曝光率较高的口号,其中涉及到“建设新区、疏解老城,组团发展、重点向西,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目标为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山水宜居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张秀隆市长曾提及到的“现代化”,对其理解和追求以强调科学科技移植的思路。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适合的契合点,政府文化部门还未明确具体定位,尚且处于酝酿或摸索状态中。

范周认为,对桂林地区大型实景的成功演出已取得模范先锋的意义,这种模式的发展可以作为一个方面深入下去。事实上,桂北地区的文化发展还可再传统民间文化上走得更远。当前,无论是桂北地区还是全国范围内,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艺术生态链是极其脆弱,甚至不堪现代文化一击,假如桂林能在全国率先走出这种困境,不言而喻,对于自身的国际旅游文化品牌树立,有着独特而深远的作用。

二、桂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现状

首先,对于桂林市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状况的相关事件做一个简要的罗列与分析。2004年11月25日,南国早报记者报道《11年桂林两度“申遗”未果 揭开桂林“申遗”五大悬念》。2007年6月28日,新浪网报道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岩溶地貌)”通过表决,于新西兰当地时间27日成为该届世遗大会诞生的第二项世界遗产、中国的第34项世界遗产。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报的地区分别是福建泰宁、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郎山、湖南~山、贵州赤水。桂林申报世界遗产的梦想不断夭折,看似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

桂林市在申遗问题上一直遭遇打击,这与当前国内盲目“申遗”热有关,更加与政府对申遗地直接经济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有关。尽管在国内的老百姓已经熟识“桂林山水甲天下”,政府文化部门更需要一张“世界遗产”的名片使其名正言顺,但事实证明失败了。既然现实如此残酷,桂林谋求发展与努力的方向又该以何定位?

首先,分析与把握好桂林地区的自身文化根基是问题的关键。对于“申遗”需要保持一颗清醒审慎的头脑,目前国内对于“申遗”有着最直接与功利化的想法,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将其利益最大化以实现,但另一方面却导致在持续发展上存在的短暂性,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以泰山为例,由于其索道的扩建引发舆论媒体广泛的争论,险遇被除名。2010年,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湖南~山,所在地贫困政府为申遗成功而投入4个多亿,再次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对于尚未被列入遗产的桂北八角寨景区,是否因为没有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监督,而大兴土木搞所谓的商业区?显然,政府文化职能部门更应该坚持文化保护的自觉性。

三、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谋求统一

如何在桂林地区的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找到统一,前文已提到一些实景演出项目,诸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印象刘三姐》、剧场实景艺术《龙脊》等。

在桂北地区的民间,有着丰富多样、形态各异的民族民间文化。这儿有壮、瑶、苗、侗、回族等主要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此外还有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与十五个民族乡,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5万人之多,占总人口比例的15.6%。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打造对象,并深入挖掘。

首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当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如何将开发的度准确把握准,这需要一个科学周密的筹划。在传统少数民族地区考虑如何将现代的生活理念结合,如何做到有针对性的选择,找到发展的侧重点。例如在每一年的桂林山水旅游节活动中,适时的推出一次民族民俗节日盛会、民族服装展演大赛,甚至民族饮食文化大赛等。通过大型的文化活动举办,大胆的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与传统节日介绍给游客,从而形成一定的知名度,甚至品牌的初步形成。其中,桂北地区二月初的“农具节”,可将传统编制技法结合旅游纪念品进行推广。

篇13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一种活态文化,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和精神价值,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1]。当前在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严重冲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致使许多珍贵的资料实物与精湛的传统技艺遭到破坏,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概述

(一)起源

苗族鼓舞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多流传于湘西苗族村寨,受节令和时间的限制,其具有诸多的称谓,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自古以来,湘西苗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多是深山老林和崇山峻岭之中,生活和文化相对封闭,生产条件不高,这些都使得苗族祖先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落后,为了振奋族群精神,调节情感,往往以击鼓为乐,从而形成了苗族鼓舞这一文化艺术。从当前的苗族鼓舞内容和动作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先祖们的淘米煮饭、种地插秧、耕地犁田等生产生活情境,这表明苗族鼓舞产生于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深深根植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二)现状

苗族鼓舞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承方式落后。苗族鼓舞传承方式基本为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模式,人口组成和形式较为单一,受众规模小,虽然能保证被传授者的技艺质量,但是参与人数少,难以形成规模化和大众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利于苗族鼓舞的生存及发展。

二是现代文明的冲击。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电视和网络等不断普及,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对年轻人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导致苗族鼓舞逐渐失去群众基础[2]。当前湘西大多数人较少参与苗族鼓舞活动,不愿意练习和学习鼓舞,并且部分人为谋生计而外出,无暇顾及苗族无辜,影响苗族鼓舞的传承和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传承及发展的路径

(一)积极保护传承人

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是以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开门授徒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保护传承人十分之必要。首先,给予传承人物质生活保障。湘西地区经济水平不高,文化和交通等相对落后,许多苗族鼓舞传承人因经济原因而被迫放弃技艺,导致技艺逐渐流失,因此政府可以为其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使其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提高传承人的名望和社会地位。政府可以支持和奖励为苗族鼓舞做出贡献的人,对其技艺加以肯定,为其提供才艺展示的舞台与机会,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二)加大宣传力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要想实现苗族鼓舞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借助舆论导向优势来普及苗族鼓舞的文化及价值,营造良好的声誉。目前苗族鼓舞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没有深度挖掘其价值与内涵,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宣传力度,多是将其作为旅游宣传附属品,影响其传承与发展[3]。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平面广告和网络媒体,立体化、全方位宣传苗族鼓舞,将鼓舞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加以展现,积极宣传文化深层次内涵,使湘西民族特色与特有的神秘感相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结束语

苗族鼓舞作为生态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对其传承及发展的方式和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客观思考其发展现状与趋势,能够让鼓舞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新生。当前苗族鼓舞在实际发展和传承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传承方式落后、现代文明的冲击、传承危机等,这就需要遵循“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积极保护传承人,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模式,从而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