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化发展趋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81-01
随着群众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全国各地兴起了广场文化浪潮。广场文化的兴起,使整个群众文化活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个变化预示着群众文化活动向着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走向,更显示了它向着文化社会化、社会办文化的纵深发展趋势。对于地处偏远的小城镇来说,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有效规避资金、条件不足,扩展群众文化活动面,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城镇广场文化涵义及特点
广场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镇中的广阔的场地”。城镇广场是城镇中开阔的公共空间,是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公共场所。广场文化不是广义的概念,它的特定内涵是:以城市广场为载体,以市民文化为渊源,以群众有序参与为实质,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联系,人、自然、活动相协调,有鲜明价值指向的公众共享的文化。广场文化的特点,概括来说就是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与性强、影响深远和开放式的空间,它比以往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等单一型群众文化,更具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性。这是从单一型向多元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带有规律性的变化,使群众文化活动面大大的扩展。
二、城镇广场文化内容
从广义上看,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也是广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画院(美术馆)、艺术培训中心、专业剧团和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市场的发展状况是民族文化精神与力量的直接体现,也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一些国家在评价广场的社会作用时,将演出团体、图书馆、文化传播工具等与广场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文化活动吸引与融通率,人们在其中的文化消费水平等均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但对于小型城镇,广场文化通常是以广场文艺演出的形式呈现,如西丰2008年“鹿城之夏”广场文化活动大赛,2009年“铁岭之夏” 广场文化活动大赛,以及送戏下乡文艺演出等,其内容特点是:
1.体现地方特色。以西丰为例,为突出西丰特色,投群众所好,广场文艺演出多是以小戏、小品、二人转为主,定期组织小品、小戏、二人转专场,并穿插相声、杂技、歌舞、器乐演奏、口技、健身操(舞)等艺术形式。力争实现艺术性、欣赏性、思想性的统一,体现东北小山城浓郁的乡土气息。
2.争取文艺创新。演出节目的内容不仅要健康向上,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风采,以歌颂党、歌颂祖国为主题,颂扬全县各条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每台节目还要求保证2―3个反映全县或部门行业特点的自编自演的节目,形式不限,努力推出新人、新作,避免重复。
3.树立政府形象。社会文化活力和政府积极引导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素质良好的政府形象,对外可以是提高省份或城市的地位,对内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自信心、使命感,有效地开发民族的创造力。所以政府积极举办广场文化活动,对塑造一个具有活力、高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人们文化精神需求的各级政府形象至关重要。
三、城镇广场文化建设的几点注意
1.注意广场文化的规范化和丰富性。在文化广场建设中,只有具备演出的固定舞台和专用的灯光、音响等设备,才算具备了基本条件。没有具备基本条件的文化广场,是不利于开展文化活动的,不能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的文化广场,也就失去了文化广场应有的作用。例如,西丰县拥有一个比较大型的北山广场,设有固定舞台,并可承载较大的观众量,基本满足了这座小城镇的需要,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显得少并过于单一。有些地方群众自发地把广场文化活动开展起来了(广场大秧歌、大妈们的广场舞等),主管部门却还没有进行认真组织和引导。虽然有了活动,但活动水平一般化。这说明,领导不重视,还没有把它列入议事日程。此外,还应注意广场文化活动单一的问题,仍以西丰县为例,目前西丰文化广场主要是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呈现,是否还应将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的发展状况也直接体现在广场活动中,因为这些文化同样是体现城镇文化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注意广场文化的文企联合。西丰的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是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体局、县广播电视局具体承办,并由相关部、委、办、局和乡镇进行参演,这势必会出现有的单位资金不足而制约了文化发展的现象。因此,广场文化走文企联合道路是一种趋势,与企业、商家共建,企业为我赞助,我为企业宣传,是保持广场文化活动持久生命力的好方法。
3.注意相关鼓励政策。也就是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整个演出活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先进,并举办颁奖晚会。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是对各承办、参演单位辛勤劳动的肯定,更是对广场文化活动的鼓励,对蓬勃兴起广场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纵观城镇广场文化,应是内涵丰富,且不断发展的文化,它的功能和作用应含盖群众文化及其活动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晨;广场文化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郝冬梅;浅析广场文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3]陈广连 ,崔世莹;广场文化之美学意蕴[J];上海艺术家;1999年04期
[4]高铁宏 ,高铁辉;浅析广场文化在塑造城镇整体形象中的作用[J];中国职工教育;2005年05期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现状;瓶颈;趋势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一)制度层面,对话语权的高度重视
在2014年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新形势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二)平台层面,两微一端成为新风尚“两微一端”
在高校网络平台建设中风生水起,国内高校均对网络新媒体平台加大了投入,尤其是手机端的平台与内容建设。仅中国青年报“全国高校微信公号排行榜”的考察对象就有近470家国内高校的官方微信,以2015年6月7日———13日全国普通高校微信公号排行为例,位居第一的公众号单周阅读数量就在14万人次以上。另外,根据《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数达10.6亿,90后用户占比为35.7%成新主力,其手机里平均安装着30余款App。
(三)队伍层面,师生工作室带头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应该是一部分专职教员带领一批学生骨干组成的队伍。典型的代表是,教育部思政司于2014年7月启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共有141所高校的145个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创建。教育部要求,入选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过程指导和条件保障,统筹推进工作室培育建设,在丰富思想文化内涵、创新培育建设机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催生网络文化成果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地各校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
(四)内容层面,主动引导注意力流向
根据2015年度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月度热点指南》,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需要不断引往更加优质、高效和精品化的方向。例如,2015年春由教育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以“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共收到全国高校126个项目,评选出示范项目10个、特色展示项目50个。另有5月4日清华大学学生创客们收到总理回信,肯定大学生创客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清华大学新闻网的相关报道得到了近15000人次的阅读量,加上人民网、新华网、凤凰资讯、搜狐、网易等主流媒体跟进扩大了事件传播度。
二、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瓶颈
(一)传播力和接受效果之间的矛盾
目前,不少高校在新媒体设计方面颇下心思,也达到了一定的传播广度。例如易企秀形式的手机端电子杂志、在微信中设计电话拨号页面点击听取语音、全景地图等,在之初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尤其被用在新春、校庆、毕业季等重要的活动时节,往往能获得可观的阅读量与转发量。但这些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满足于好奇心的特定形态不便于参照沿用,二是过多注重形式表达而缺乏一定的信息量和文化内涵,因此并不能受到长久的认可,甚至只能获取点击量而不能起到创新话语传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创造优质氛围与品牌的作用。
(二)平台承载和内容精品之间的矛盾
作为高校网络文化主要承载媒介的网络新媒体具有多样化、零碎化、短频快的特点,因此其平台承载力有所局限。加上目前流行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条数、次数、内容长度方面设有限制,因此在平台承载力方面显现出了弱势。这些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受众的接受习惯,使之对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例如高校微信账号中的长视频往往点击量不高,而视频往往耗费了制作者的大量心力,可见高校网络文化的持续性和张力也取决于平台的承载能力。
(三)前端创新和后方支持之间的矛盾
高校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网络文化作品的产出应当具备高水平、能担当的社会用途,不能仅仅局限在小群体的逗趣上,因此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的情况是,不少高校未能设置专门的部门单位统筹网络文化建设,更没有专人负责相关工作。有的高校虽设有部门和专人,但具体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未设牵头单位,导致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而基层院系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资金支持有限,未能从基层师生出发激发网络文化建设的智慧和热情。这些均导致了前端创新陷入困局。
三、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一)机制上,抓手更实、职能更优
高校网络文化的制度建设应朝着“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信息多元、更加共享无边界”的方向创造条件。一方面是要设立专项统一的领导责任人,实现在关键问题、复杂问题、难点问题上有抓手、有保障;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引导和氛围营造,为优秀网络文化的培育滋养创造相互促进、共生共融的优良环境。其手段包括制定全校性的网络文化传播规划、组建主抓网络文化的委员会或确定主管部门,实现对门户网站、信息监测、新媒体传播、全媒体融合及对外合作等提出具体详实的战略规划,保障网络文化工作与党的建设、思政教育、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教育教学评估等同步推进、同步督查。同时,对于网络文化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也将以高层次、多项目为准入进一步加大。例如对网络舆情安全队伍建设的项目投入、对全校性文化事业的经费提升、建立网络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对基层院系的网络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经费要求等。
(二)平台上,融合更深、服务更先
文化所依托的平台将在“实现载体交互融合、满足先进的线上服务”上做文章。在门户网站方面,高校官网主页不再仅仅是发挥门面的作用,而应承担更高水平、综合性的任务,包括以门户网站为校园网络信息化的核心导向,一网打通校内其他院系部门和功能型网站,并在管理后台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协同的路径支持。高校也应顺应网络发展趋势,加强“两微一Q一端”建设。其一是微信端口的“微网站”模式可能会更加受青睐,借助微信实现门户网站在手机端的轻浏览,并实现查询服务和校内团队的消息及粉丝共享,应是能保证高校网络受众粘性的好办法。其二是捕捉90后、95后网络使用习惯,建设高校QQ公众号,发挥QQ邮箱、QQ账号的点对点传达优势,并运用可视化菜单和融合通信的生活化功能,扩大网络阵地的育人覆盖面和服务面。其三是升级高校的官方App,吸收师生与校友创设的优秀平台的建设经验,以服务为核心深入强化视觉冲击力与交流互动感,并借势移动化浪潮、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创业环境做强移动端的思想引领,实现对师生思想动态的实时跟进与深入了解。同步地,校园媒体资源应该得到整合,传统校园媒体与新型传播形态积极融合并向更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实现学校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与“两微一Q一端”的高效联动,加强用户黏着度,壮大网上主流舆论。同时,基于建设打造网上选课、电子离校、网上党校、网上心理咨询、财务服务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经验,积极推动传统知识课堂与育人模式向网络空间转移,打造“云端校园”的线上知识社区,拓宽教育服务的虚拟空间。
(三)队伍上,评价更细,素养更高
高校网络文化队伍能力建设需要在“完善贡献者的评价机制,提升全校性的团队素养”方面发展,定位在专业的社群化以及品牌层面。首先,高校应以具有学术权威和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为主体,建立一支积极、高效、稳定的高级评论员队伍,以在海内外重要媒体刊发文章、表达观点的形式,主动出击、扩大影响。鼓励教授学者建立中英文个人主页,发表见解、引导言论,并建立相应的网评工作激励机制和人事考核机制以缔造“网络名师”。学校也应该重视基层院系的力量建设,譬如建立网络文化示范与试点基地,组建全校性质的新媒体联盟,吸纳包括院系单位、校友组织、师生个人为主体的各类网络新媒体工作室,通过评选年度“十佳网络文化工作室”、“网络文化培育单位”、“十佳网络文化作品”等,发现、鼓励和培育基层网络文化建设的师生力量。同时也可以创新网络文化节的载体与形式,打造精品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活动,融入网络文化优秀成果与工作团队评比、网络文化素养提升培训项目、移动课堂、名师校友面对面和创新企业进校园等环节,真正使师生感受到网络文化的魅力,真正成为网络空间里的主人翁。
(四)内容上,表达更新、渠道更宽
文化的本真应该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借助网络的手段服务和教育师生,如积极建设校史馆虚拟展馆,制作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视频、微电影等,利用虚拟技术打破师生感受文化的时空限制。同时学校应紧握时代脉搏打造有新意、能动人的网络文化内容,尤其是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创业校友和创客文化相结合,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学校也应整合好教育教学资源,实施数字图书馆、网络精品课程等项目,推动优质教育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而网络文化的传播渠道方面,高校不仅要做好校内媒体的建设与整合,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校外资源。包括谋划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等全国性传统权威媒体和百度、新浪、腾讯等新兴网络媒体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同新闻信息、开发资讯搜索与信息监测系统、设计网络应用平台、举办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文化活动等,提升高质量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优先出现权和高频曝光量,以个性化、集合化、创新化的手段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导。
参考文献
[1]任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12(2):104-106.
[2]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61-64.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指在多种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下,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不同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国家整体艺术文化的一种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精神是允许文化艺术存在差异,并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艺术的尊重。这种多元文化思潮对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台湾学者郭祯祥就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涵盖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文化的过程对不同的文化艺术背景及其社会价值进行认知。
二、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相比,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由于我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处在起步阶段,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就整体状况来看,虽然我国在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两种现象:部分文艺工作者过度重视国外文化,认为国外文化才是最先进的;还有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这两种极端的一元文化论都是不科学的,会阻碍我国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缺乏多元化视角的创新精神,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复制品。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国高校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整体的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与其他不同国家、地区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各个高校举办的艺术文化研讨会,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对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视。这种多元文化发展意识的增强也符合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宗旨。新课标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平等、尊重的多元化文化观念,进而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这对当前广大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所以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多元文化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发展是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其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促进意义。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多元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以往教育模式的转变。多元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冲击我国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无论是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讲授丰富的知识内容,以符合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改变以往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满足当前时代需求的艺术专业人才。
其二,有利于学生艺术情怀的塑造。美作为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艺术教育,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的内在魅力,这个学习的过程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学习,进而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特征,这对于学生的自身情感陶冶和艺术个性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三,促进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发展。多元文化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艺术与其他不同学科的交融上。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内在思想,涵盖了不同的创作历史、人文情感和地理风貌。如,要想理解长城的艺术价值,就要从其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最终体会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对埃及的古建筑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样要如此。只有将这些艺术作品还原到当时所创立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艺术思想。艺术所具有的学科交融性的特点,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促进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建议
其一,改善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施教理念,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该改变以往教师作为主角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一切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作为基础,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文化艺术学习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渴望追求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是极为重要的。
其二,重视本土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提倡多元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忽略本土文化,而是强调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国,本身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本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本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情感和精神的凝聚体现,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我国当前的一些艺术教育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存在不足,对西方文化存在过度崇拜,这就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立足于本土文化,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认同价值观。
其三,创新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追求美,而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在丰富的想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也是获得艺术思维的过程,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是以这种想象力作为基础的,因而艺术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鉴于此,在日常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魅力,创新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情感认知,进而由抽象的艺术概念理解转变为具体的艺术价值领悟,发现新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创新。
其四,开放思维,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艺术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这就要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前沿知识的传授,设计出多元文化的艺术教学活动,使艺术课堂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从而提高学生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展思维和艺术视野,进而增加对艺术学习的激情。
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心理和价值取向在所处的时代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其基础是商品经济,且需要依靠媒介的作用,达到娱乐的目的。对于高校流行文化而言,其主体是大学生,反映的是大学生在一定的时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其中主要包括饰品、时装、消费、休闲、流行文化等各种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现象[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流行文化已成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大学生正引领着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并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生根、发芽、壮大。
一、高校流行文化的特点
1.大学生是高校流行文化的主体
大学生是高校流行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大学生在读大学期间正是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而且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流行文化。大学生在接受高校流行文化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他们的阅历。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对高校流行文化的认同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同学对于流行文化认知较早,而高校流行文化的出现只是有益的补充[2]。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跟随时尚的潮流,觉得随大流没有错。也有一部分同学完全不了解流行文化,但是能创造性接受。同时,大学校园的社团和班级活动也是创造高校流行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有利于高校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高校流行文化的内容
高校流行文化是以娱乐为前提,出现了一些与大学生相关的流行产品、流行语言和流行文化产业。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一些流行产品随之产生,如QQ、MSN、微信、微博、网络游戏等为主的网络文化,恰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需求;流行语言是大学生群体使用较多或者反映他们在某一阶段的心理动态和价值取向,如:“萌萌哒”、“高富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等,这些都是高校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时期留下流行的印迹;流行文化产业一般包括影视、音乐、服装、饰品等文化产业,如票房怎么样得看是否在当下流行,大学生们也会追星或者迷恋影视剧,如电影《夏洛特烦恼》、《万万没想到》,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电视剧《好先生》等,这些都是对高校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全面体现。3.高校流行文化的特点高校流行文化具有娱乐、时尚、追求个人生活价值等特点。任何流行文化都是以娱乐为主,高校流行文化是对大学生心理活动和价值取向的体现,但是采用幽默和调侃的娱乐方式表现出来,如“我也是醉了”表现出来大学生的一种无奈、无语的状态,“我只想安静的做个美男子”这句话常常被长得丑的男生用来自我调侃;时尚是时与尚的结合体,是前卫、时髦、流行的表现,高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时刻追求前卫,对某一新鲜事物一时的崇尚,只是在追求个人的生活价值,不具有规范和约束性,也没有特定的评价标准,最终只是满足个人的生活和欲望。
二、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
1.高校流行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共存
高校流行文化追求个人的生活价值,完美体现了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是一种感性的认知,而校园的主流文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责任,是一种理性的认知[3]。高校流行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会,高校流行文化对校园主流文化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当然,我们要发扬积极作用而抑制消极作用,做到高校流行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的有机结合,使流行文化能够作为校园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高校流行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在无拘束的高校流行文化的平台中实现自我的需求和认同,从而提升自身的信心和体现自我价值,进而锻炼大学生的个人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减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等,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校园主流文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提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引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主流文化要有效的融合流行文化,充分发挥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同时抑制流行文化的消极作用。高校流行文化有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沉迷于网络游戏、追求奢侈的生活、过分依赖品牌服装和电子产品、不良的道德观念等。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以校园主流文化为主,高校流行文化为辅,二者有机融合。
2.高校流行文化的信息化和安全性
传统的高校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较为落后,多以教师的课堂讲授、报纸、广播等媒介来获取信息,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网络为主的媒介成为高校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其特点是信息量大,速度快,获取方便。但网络毕竟是虚拟的空间,若能够有效利用固然是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多文化的集成,而流行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很快适应以网络为主的高校流行文化,包括利用购物网站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利用QQ、微信进行网上交友,利用爱课程和校园资源等网站可以进行课程学习,在虚拟的空间实现“真实”的场景,这些都为高校流行文化的信息化奠定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流行文化的安全性也随之而来,若使用不良网站可能会被病毒侵扰,在网吧使用网络又会出现大学生人身安全等问题。在高校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高校流行文化要警惕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和洗礼,要坚守自己的意识形态阵地,中国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3.大学生在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高校流行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和教师,但大学生在高校流行文化建设上的作用在强化,而教师的作用在减弱。流行文化追求标新立异,这正符合年轻气盛的大学生的心态,而教师在追求流行文化上要较慢,且跟不上潮流,但会受到学生的影响。因此,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以大学生占主导作用,在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的信息被大学生所接纳并加以改造,这正是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集中体现,而大多数教师已经处于中年阶段,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和年轻人不同,所以大学生在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但教师要深入了解高校流行文化,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好大学生的坚强后盾,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使高校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有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庞国庆.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1):60-62.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现状;瓶颈;趋势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一)制度层面,对话语权的高度重视
在2014年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新形势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二)平台层面,两微一端成为新风尚
“两微一端”在高校网络平台建设中风生水起,国内高校均对网络新媒体平台加大了投入,尤其是手机端的平台与内容建设。仅中国青年报“全国高校微信公号排行榜”的考察对象就有近470家国内高校的官方微信,以2015年6月7日———13日全国普通高校微信公号排行为例,位居第一的公众号单周阅读数量就在14万人次以上。另外,根据《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数达10.6亿,90后用户占比为35.7%成新主力,其手机里平均安装着30余款App。
(三)队伍层面,师生工作室带头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应该是一部分专职教员带领一批学生骨干组成的队伍。典型的代表是,教育部思政司于2014年7月启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共有141所高校的145个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创建。教育部要求,入选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过程指导和条件保障,统筹推进工作室培育建设,在丰富思想文化内涵、创新培育建设机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催生网络文化成果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地各校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
(四)内容层面,主动引导注意力流向
根据2015年度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月度热点指南》,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需要不断引往更加优质、高效和精品化的方向。例如,2015年春由教育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以“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共收到全国高校126个项目,评选出示范项目10个、特色展示项目50个。另有5月4日清华大学学生创客们收到总理回信,肯定大学生创客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清华大学新闻网的相关报道得到了近15000人次的阅读量,加上人民网、新华网、凤凰资讯、搜狐、网易等主流媒体跟进扩大了事件传播度。
二、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瓶颈
(一)传播力和接受效果之间的矛盾
目前,不少高校在新媒体设计方面颇下心思,也达到了一定的传播广度。例如易企秀形式的手机端电子杂志、在微信中设计电话拨号页面点击听取语音、全景地图等,在之初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尤其被用在新春、校庆、毕业季等重要的活动时节,往往能获得可观的阅读量与转发量。但这些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满足于好奇心的特定形态不便于参照沿用,二是过多注重形式表达而缺乏一定的信息量和文化内涵,因此并不能受到长久的认可,甚至只能获取点击量而不能起到创新话语传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创造优质氛围与品牌的作用。
(二)平台承载和内容精品之间的矛盾
作为高校网络文化主要承载媒介的网络新媒体具有多样化、零碎化、短频快的特点,因此其平台承载力有所局限。加上目前流行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条数、次数、内容长度方面设有限制,因此在平台承载力方面显现出了弱势。这些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受众的接受习惯,使之对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例如高校微信账号中的长视频往往点击量不高,而视频往往耗费了制作者的大量心力,可见高校网络文化的持续性和张力也取决于平台的承载能力。
(三)前端创新和后方支持之间的矛盾
高校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网络文化作品的产出应当具备高水平、能担当的社会用途,不能仅仅局限在小群体的逗趣上,因此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的情况是,不少高校未能设置专门的部门单位统筹网络文化建设,更没有专人负责相关工作。有的高校虽设有部门和专人,但具体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未设牵头单位,导致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而基层院系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资金支持有限,未能从基层师生出发激发网络文化建设的智慧和热情。这些均导致了前端创新陷入困局。
三、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一)机制上,抓手更实、职能更优
高校网络文化的制度建设应朝着“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信息多元、更加共享无边界”的方向创造条件。一方面是要设立专项统一的领导责任人,实现在关键问题、复杂问题、难点问题上有抓手、有保障;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引导和氛围营造,为优秀网络文化的培育滋养创造相互促进、共生共融的优良环境。其手段包括制定全校性的网络文化传播规划、组建主抓网络文化的委员会或确定主管部门,实现对门户网站、信息监测、新媒体传播、全媒体融合及对外合作等提出具体详实的战略规划,保障网络文化工作与党的建设、思政教育、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教育教学评估等同步推进、同步督查。同时,对于网络文化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也将以高层次、多项目为准入进一步加大。例如对网络舆情安全队伍建设的项目投入、对全校性文化事业的经费提升、建立网络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对基层院系的网络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经费要求等。
(二)平台上,融合更深、服务更先
文化所依托的平台将在“实现载体交互融合、满足先进的线上服务”上做文章。在门户网站方面,高校官网主页不再仅仅是发挥门面的作用,而应承担更高水平、综合性的任务,包括以门户网站为校园网络信息化的核心导向,一网打通校内其他院系部门和功能型网站,并在管理后台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协同的路径支持。高校也应顺应网络发展趋势,加强“两微一Q一端”建设。其一是微信端口的“微网站”模式可能会更加受青睐,借助微信实现门户网站在手机端的轻浏览,并实现查询服务和校内团队的消息及粉丝共享,应是能保证高校网络受众粘性的好办法。其二是捕捉90后、95后网络使用习惯,建设高校QQ公众号,发挥QQ邮箱、QQ账号的点对点传达优势,并运用可视化菜单和融合通信的生活化功能,扩大网络阵地的育人覆盖面和服务面。其三是升级高校的官方App,吸收师生与校友创设的优秀平台的建设经验,以服务为核心深入强化视觉冲击力与交流互动感,并借势移动化浪潮、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创业环境做强移动端的思想引领,实现对师生思想动态的实时跟进与深入了解。同步地,校园媒体资源应该得到整合,传统校园媒体与新型传播形态积极融合并向更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实现学校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与“两微一Q一端”的高效联动,加强用户黏着度,壮大网上主流舆论。同时,基于建设打造网上选课、电子离校、网上党校、网上心理咨询、财务服务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经验,积极推动传统知识课堂与育人模式向网络空间转移,打造“云端校园”的线上知识社区,拓宽教育服务的虚拟空间。
(三)队伍上,评价更细,素养更高
高校网络文化队伍能力建设需要在“完善贡献者的评价机制,提升全校性的团队素养”方面发展,定位在专业的社群化以及品牌层面。首先,高校应以具有学术权威和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为主体,建立一支积极、高效、稳定的高级评论员队伍,以在海内外重要媒体刊发文章、表达观点的形式,主动出击、扩大影响。鼓励教授学者建立中英文个人主页,发表见解、引导言论,并建立相应的网评工作激励机制和人事考核机制以缔造“网络名师”。学校也应该重视基层院系的力量建设,譬如建立网络文化示范与试点基地,组建全校性质的新媒体联盟,吸纳包括院系单位、校友组织、师生个人为主体的各类网络新媒体工作室,通过评选年度“十佳网络文化工作室”、“网络文化培育单位”“、十佳网络文化作品”等,发现、鼓励和培育基层网络文化建设的师生力量。同时也可以创新网络文化节的载体与形式,打造精品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活动,融入网络文化优秀成果与工作团队评比、网络文化素养提升培训项目、移动课堂、名师校友面对面和创新企业进校园等环节,真正使师生感受到网络文化的魅力,真正成为网络空间里的主人翁。
(四)内容上,表达更新、渠道更宽
文化的本真应该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借助网络的手段服务和教育师生,如积极建设校史馆虚拟展馆,制作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视频、微电影等,利用虚拟技术打破师生感受文化的时空限制。同时学校应紧握时代脉搏打造有新意、能动人的网络文化内容,尤其是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创业校友和创客文化相结合,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学校也应整合好教育教学资源,实施数字图书馆、网络精品课程等项目,推动优质教育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而网络文化的传播渠道方面,高校不仅要做好校内媒体的建设与整合,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校外资源。包括谋划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等全国性传统权威媒体和百度、新浪、腾讯等新兴网络媒体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同新闻信息、开发资讯搜索与信息监测系统、设计网络应用平台、举办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文化活动等,提升高质量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优先出现权和高频曝光量,以个性化、集合化、创新化的手段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导。
作者:周伊晨 单位: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任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12(2):104-106.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大国,在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艺术教育,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出现了多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载体,只有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才能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多元文化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多元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发展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并对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具体而言,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多元文化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造成了严重冲击。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碰撞,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出现了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新增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并且使顺应时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其次,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越来越突出。审美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本质目标,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带来审美感受与体验。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审美特征变得越发突出,学生可通过分析艺术作品蕴含的文化历史,了解文化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民族概况、地理环境,从而不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最后,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和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实现了一体化发展。艺术教育中,会涉及许多历史、自然及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得到了进一步还原。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时,还能积累其他学科的知识,实现知识的一体化发展。
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现状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我国培养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人才。但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文化教育观念落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最主要的表现为文化观念方面的差距,并且与现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悖逆。我国现下的艺术教育还处于“一元化”状态: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一些教育学者将欧洲古典艺术当作现代艺术的文化形式,过分地推崇国外的艺术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还有部分教育学者故步自封,只注重传统文化,漠视世界文化,文化视野狭窄。这两种现象是“一元化”概念的具体表现,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此,2014年的国际艺术教育学会特别提出,要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将我国的艺术教育转向全球,从而加快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相信此举一定能促使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我国艺术教育改革提上日程。
三、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措施
(一)注重生本理念,感知多元文化情怀
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新推行的《艺术课程标准》明确地将理解多元文化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要求,并且提出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对多元艺术文化精髓的学习、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从而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努力奋斗,这是对我国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新教学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即把学生当作艺术教育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吸纳多元文化的意识,不断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创新艺术形式,感知多元文化情怀。如《孽海波兰》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对原昆曲的改造,在这个曲目中,梅兰芳先生通过改变头饰及妆容,为曲目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使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因而红极一时,这是艺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此为例,让学生大胆地对《孽海波兰》进行改造,为其注入多元文化元素,在创新中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从而感知多元文化情怀,促进艺术文化发展。
(二)认清本土文化,确立正确艺术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注重外来文化的引入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的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让学生认清本土文化十分必要,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如带领学生鉴赏国外油画艺术品时,使其在感受西方油画写实或抽象主义带来的美好意境的基础上,明白中国传统的笔墨山水画也有营造独特意境的方式,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感知西方绘画艺术的写实与中方绘画艺术的写意,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绘画艺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显然,以往的教学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许多学生过分地推崇西方文化,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教师应首先对多元文化有更充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土文化和其他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三)注重文化创新,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理念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越发浓烈,因此,艺术教学除了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著名艺术家阿恩海姆曾经说过:“艺术形象诞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其符合时展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文化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的理念,并使学生多方位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把创新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可从一些中外艺术大师通过多元文化融合取得艺术突破的感人事迹出发,引导学生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艺术形式,从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开拓文化思维,扩展学生艺术视野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进行艺术教育时应改变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更多艺术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的理解。首先,要注重新型媒介的运用,如利用网络或媒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艺术前沿知识的传播,赋予当代艺术教育更多活力与生机,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的教学氛围。通过引进新型媒介,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艺术教育,拓宽学生感知艺术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全新认识。其次,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与艺术现象有关的艺术活动,如在上课前,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论当下热点的艺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多元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旧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赋予艺术作品新的艺术形象,这些开拓学生文化思维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让学生走在艺术教育的最前沿,促进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代艺术教育要紧随时代形势,注重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应用,抓住多元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推进艺术教育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引言
在现代社会,企业文化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重视正在形成千姿百态的企业行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知觉——“难以给它下十分准确的定义,但看到它的时候就明白”,是对企业内涵的描述,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它组织。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具有指导全体企业员工行为表现一致、引导员工、约束员工的作用,有利于员工进行企业优质产品与卓越服务的价值传递。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典型性发展方向的新经济时代,动态地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并进行适应性调整、更新倍显必要。本文对企业文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归纳,希望能对现实企业文化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1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由美国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时代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自20世纪8o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如从震动一时的国际级汽车巨擎德国梅塞德斯一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并计划,再到计算机业巨头惠普(HP)公司与康柏(Compaq)计算机公司的联姻等事例即可见一斑了。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也给我们的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所以,只有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在梅塞德斯一奔驰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合并案中已经出现了,文化融合的危机几乎让这家合并后成立的世界级汽车制造巨擎丧失了原本所据有市场地位!而要妥善地解决好这个棘手的问题,企业各级管理者必须注意和认识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其次,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加强对学习氛围的培育
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未来的能量。这也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故而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形式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围绕其管理的核心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专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的论断。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及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这是因为:
第一、一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来提高企业产品的生态含量;
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4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所在社区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尤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显必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l世纪,企业间的竞争除去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一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领先占据市场而获得超额利润并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效益。
5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在这方面上,海尔电器的文化建设可谓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激励——这种激励作用不是体现在消极被动地满足企业员工的心理需要,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使每个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献身精神、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并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
6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人"
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的努力提高上,更多开始借鉴外国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尤其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了新的发展趋势——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既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又是一种管理思想,其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有效的积极推动作用,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色。
1、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养出来、为广大员工所认同、能够统一员工思想、指导员工实践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企业传统、礼仪等意识形态和精神信条,是维系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的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公认,在21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它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又是企业素质水平的综合体现。
20世纪70年代,我国企业管理处于经验管理阶段。那时企业管理主要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意志,管理效果完全依靠管理者的素质、经验和努力,至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管理策略和方法,建立本企业的特色文化。当今,我国企业管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企业管理对象为知识化和学习型的劳动者,主要管理策略是企业全体职工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提高职工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企业文化是影响和产生企业核心力的关键要素
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生命力,代表着企业集体的灵魂,企业文化不仅影响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也影响企业的思维方式,影响企业战略形成的全过程。现代企业提倡人本管理思想,提出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在企业文化的行程中,价值观起着关键作用,先进的价值观使企业产生强大的规范力,成为企业成员的行动准则,继而产生持久的推动力,促使员工积极地实现企业目标。崇高的企业价值观对内可激励员工,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真正感受成功的乐趣,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真正培养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对外可在社会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影响企业的目标和绩效,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此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对员工的柔性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由于人力资源属于能动性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性生产要素。企业的共同价值常决定企业的前进方向,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常根据环境和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通过探索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实现企业目标。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3、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3.1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推出了著名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著作,提出重要论断:企业文化队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下一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它首先是凝聚力,其次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辐射力。企业文化这五种力量,在未来企业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的表现出来。人们将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企业中最具竞争力而且使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不是有形资源而是企业文化,企业用心创造的这种资源会使企业文化越来越具有个性化,这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3.2国际化对中国企业的文化沟通和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世界上的交流必须以对文化理解为前提。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更多的应该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发展,因为中国的企业将更加广泛的融入国际环境而与国外企业开展交流和合作。中国企业的对外交流在技术和物质层面上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但中外文化的差异势必成为和国际接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贸易争端,一部分是经济体制构建上的差异造成,另外有些则在深度探究下能够发现,是在文化认知上存在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向外国学习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转轨:要求企业必须从任意型文化转向信誉型文化;从封闭型文化转向开放型文化;由管理意志文化转向法制文化;针对国际贸易企业规则,由经验型文化转向规范性文化;从非歧视角度要求从垄断文化观念转向平等文化挂念;从行政贸易型文化转向市场贸易型文化。
3.3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力的扩张实质上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常存在着有利于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而且他们的行为和企业文化之间能很好地融合。21世纪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时代,企业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学习内容和效果。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关键在于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解决传统企业固有的分工、竞争和反应性三个基本问题。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过于专业化的分工把企业分割成相互独立且相互冲突的领域,不利于团队合作,使管理者的注意力发生了偏离,仅关注解决问题而不关注开发和创新。
学习性企业文化的关键是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重视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尊重职工的独立人格。成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创造宽松的工作气氛,让职工畅所欲言,允许他们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一个信任和开放的企业文化鼓励职工对于现有管理模式提出质疑和挑战并倡导他们去积极寻求改善的途径。学习型企业文化鼓励职工学习和创新,使职工增加尝试的勇气而不是变得过分谨慎,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学习。成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人的自主管理,自我创新。企业只有相信员工,激励员工,给他们指明方向,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证,才能焕发职工极大的工作热情。因此,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和持续的发展生存,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氛围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3.4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性的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处于不拜之地。
创新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接受模棱两可,过于强调目的性和专一性会限制人的创造性。(2)容忍不切实际。企业不抑制员工对某些问题作出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愚蠢的回答。乍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行的,但往往可能带来问题 的创新性解决。(3)外部控制少。企业将规则、条例、政策这类的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4)接受风险。企业鼓励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错误被看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5)容忍冲突。企业鼓励不同的意见。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一致和认同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很高的经营绩效。(6)注重结果重于手段,提出明确的目标以后,要鼓励员工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途径,可能存在若干种正确的解决方法。(7)强调开放系统。企业应时刻监控环境的变化并随时作出快速的反应。
根据调查,创新型企业文化可使企业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建立创新型文化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首先要重塑企业价值观。其次,重新调整企业的管理方式。最后,企业应创新沟通体系。根据调查,许多富于创新性的活动因为沟通不及时或无效而变得扭曲。因此,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应做到以下几点:(1)将学习和创新作为企业的目标。(2)在日常工作中鼓励职工互相交流。(3)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建立信任。(4)推动团队工作,促进团队成员互相学习。(5)重视召开有关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会议。(6)高层管理者应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将知识看成是最根本的可再生资源,将持续学习作为新型组织的精神基础。通过学习,企业同社会环境时刻进行信息的交换,获得不断创造未来潜能,培养决策者和员工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为企业的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打好心理和智力基础,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
3.5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
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刚刚起步,任何企业是由生态链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明显,任何企业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会考虑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生态型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未来企业竞争将很大程度地体现在谁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环境,谁能最大限度地给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生态型企业文化可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种生态企业文化的培育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结 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的沉淀,是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领导风格影响企业员工,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经营的副产品,而非企业刻意追求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历史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行为力一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即企业组织的记忆。用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就是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指导今天的行动,在信息量不大、知识更新速度较缓慢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是适用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量急剧增大,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文化的生产力性质大大加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拥有增强内聚力、提高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制胜点。
企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其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也不断得到了印证,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都给了我们建设良好企业文化的榜样模范,同时我们要注意在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我们坚信,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
参考文献:
[1]徐沛林,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3,(12)
中图分类号: J9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81-01
近几年,相对于美国电影大肆抢占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我们的国产电影却迟迟难出国门,无法获得更多的海外电影市场,尤其是西方电影市场的认可。虽然近几年中国市场也不乏好片出现,如2010年影院电影的叙事空间中,最成功的作品当属《让子弹飞》,这部电影以其封闭的空间造型与开平碉楼的借用使电影剧作的叙事空间得以垂直立体发展。但是纵观近几年我国的电影,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美国电影可以打进中国市场,而中国电影却难以在西方电影市场立足呢?究其原因,除去中国电影在海外得不到公正的宣传和推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得从中国电影自身找原因,找差距。
一、中国当代电影存在的不足
1.摄取题材落后,缺乏时代色彩。近年来,国内一些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往往热衷展现古老中国的东方式奇观,刻意迎合西方电影节评委及观众的猎奇心理,以及关于东方的先入为主的想象。然而这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国家民族形象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好处。真实地反映人的生存状态不应该只表现愚昧落后的东西以博得一笑,时间一长,西方观众就会失去好奇感,产生鄙视和厌倦,从而堵塞中国电影的西方发展之路。
2.情节脱离现实,创新意识不足。最近几年来,接连有国产大片问世,你方唱罢我登场,放映前铺天盖地的宣传,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导致这些所谓大片在上映之前就已经家喻户晓,备受瞩目。然而等到公映以后,观众总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总感觉言过其实,这跟电影情节内容的空洞乏味有很大关系,从《十面埋伏》到《英雄》,再到《无极》,这些所谓的商业大片,演员阵容十分强大,让观众备受期待,为什么得不到较高的评价,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扎根于现实的土壤,给人空洞虚浮,远离生活的感觉,西方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知之甚少,更无法理解电影背后所包蕴的内涵。此外,很多电影情节类似,表现手法也都极其相似,也激不起观众的观赏欲。
3.电影制作水平存在差距。看过《哈姆雷特》和《变形金刚》的人都会有深切的体会,中国拍不出这种高水平制作的电影,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尤其是高科技水平要远逊于好莱坞电影,这对于看惯高科技制作水平电影的西方观众来讲,在感官上缺乏吸引力。
二、中国当代电影发展趋势
1.中国电影要有效地走合拍之路。中国电影要想进军西方电影市场,必须有效地走出去,而合拍片已经成为“走出去”的主力。拍合成片不仅可以集中优秀资源,降低市场风险,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能学习到海外先进的电影理念和制作手段,从而大大提升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和整体水平。2008年,中国电影共推出406部影片,合成片仅有10%。然而,在2008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的25.28亿美元中,合拍片收入所占份额高达95%。”这说明,中国电影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发展合拍片。当然,合作拍片并不代表向境外投资方一味妥协,而应平衡境内外利益,达至双赢。
2.中国电影要反映现实生活,发扬创新精神。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源于生活,脱离现实生活的艺术,也必然不会有长久的魅力,中国当代电影在片面追求高票房的同时,应进一步反映中国的国情现状,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而不应整天纠缠于古人的生活,沉浸在虚无的哲理世界。此外,在电影的构思和制作方面,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通过别样的视角展示电影的魅力。整个2010年度,算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新的创作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以文学改编的影院电影,如《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山楂树之恋》《让子弹飞》《杜拉拉升职记》等等,这些于2010年度在电影荧幕上风光无限的电影,以其扎实的生活气息和情节丰富生动而备受瞩目。
3.中国电影要提高科技含量。对高科技的运用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优势所在,也是其抢占中国市场的重要武器。中国电影要想走出中国,打进西方电影市场,必须提高电影的科技含量,这是电影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影本身就是声光电影的艺术,只有给观众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才能凸现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彰显电影的优势所在。《阿凡达》为什么能够连续创造票房奇迹,关键就在于电影对高科技技术的娴熟运用,为我们展现了衣服美轮美奂的外星场景。
4.中国电影要凸显人性的闪光点。人有种族、国家、年龄和性别之分,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然而有些东西却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品质,比如正义、善良、英雄主义。常看西方影片的观众应该了解,西方电影非常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在曲折离奇的故事当中,人物的崇高品质会无限放大,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阿凡达的不畏强权,功夫熊猫的坚韧执着,这些人性中的闪光点通过影片直接撞击着观众的心灵,引起共鸣,形成电影特有的魅力。中国电影在此处往往做得不够,中国电影制作人似乎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在电影中喜欢玩一些玄奥,难辨是非的东西,缺乏对人性美好一面的强烈宣示,似乎观众人人都是理论家,都能够猜透导演的良苦用心。而现在的观众,更希望通过电影感知人的美好,去感受强烈的心灵震撼,而不是看一堆玄奥的理论,回家再慢慢的思考。
5.中国电影需要大力开发本土市场。西方电影,之所以抢占中国市场,是因为西方电影市场已经是他们的天地,他们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电影却不没有发展到完全占领本土市场的地步,虽然我们在国际上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电影节,虽然国内的金鸡、百花等电影节也是名目繁多。然而市场却无人开发。中国的电影发行远远落后于电影市场。很多好电影没人宣传没人放,可惜可悲。中国的电影工业至今尚未形成规模。在与好莱坞甚至韩国片的竞争中都处于下风。与此同时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却逐渐强大。香港,韩国,美国的制片公司都在打中国内地市场的主意,抢占市场,赚取高额票房收入。面对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自己不去开发,便宜他人,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我们不应该让这种悲哀演变成悲剧,应该积极努力地开发本土的电影市场,让中国电影获得更多中国人的喜爱。
经过百年的发展,世界电影逐渐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在世界电影之林里,不应该是美国电影的一支独秀,而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瑰丽胜景。中国电影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坚信中国当代电影一定能够成功地走向西方,走向世界,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愿我们的电影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为这个伟大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
[1] 王斌.当代电影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上大网2009年10月10日.
二、网络文化的新趋势
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就如同是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网络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会怎样变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升级换代,网络的功能运用越来越多,且覆盖面越来越广……网络正在从媒体化加速向社会化和体系化转变”[2]。如果还用以往的眼光和方式来看待网络及网络文化,那么必然会使我们不能正确把握其未来的发展。
(一)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交融增强
“你永远也不知道网络的对面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句话曾被许多人认为是网络文化虚拟性的风趣表述,事实上,在网络发展的初期,这样的评论也无可厚非,不过这却把网络的虚拟等同于了“虚假”,将网络与现实割裂开来,看作是少有关联而独立发展的两个部分。而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知道,网络是人类生活的新场域,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展,但绝不是一个与现实割裂的时空。吴满意教授指出,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网民“不是数字人或者人工智能,而是以具有现实社会肉身和其自然属性进入网络的……网民在网络社会空间中的思维、意识等精神活动受其现实的人脑反应特性等自然属性的制约。从而,无论网民扮演何种网络角色,怎样规定自身的网络身份,发生何种行为,我们都能找到网民变化无穷的网络角色与多种行为背后的这种本真性的痕迹”[3]。人们创造着文化,网民创造着网络文化,而网民的这种本真性注定了网络文化必将走上与现实文化融合的道路。具有超强运算能力的计算机、充足的带宽以及丰富的软件设计使网络功能多样化程度得到不断提升,而网络的多样化程度越高,人们的网络生活也就越丰富,其对现实的模拟性就越强,网络社会与现实的融合也就更强。以近年迅速崛起的各类社交网站为例,在社交网站中,人们会将自己真实的资料上传,从最基础的姓名、性别、所在城市、从事行业、兴趣爱好到自己的照片、视频、饮食、阅读、情绪心情、工作状态等,现实生活的记录巨细靡遗地展现在网络中。甚至可以说,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的交流就和面对面的互动一样。今天在社交网络上的话题,明天可以在饭桌上继续,明天一起看的电影,后天在网络上就可以交流观感。在这样的网络交往中,你绝不会再怀疑网络的另一端究竟是人还是狗。如果说过去互联网信息的传递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时间与地点,那么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和客户端的发展,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即时性与互动性推向了一个新高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自由切换,人们不再只是坐在电脑前的时候是一个网民,任何时候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穿越”;丰富多样的APP程序,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信息的同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立刻以不同效果和表现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而接收这些信息的对象又能以同样的方式与者进行互动。高度的模拟性增加了网络与现实的融合深度,而移动互联网则加强了网络与现实融合的广度。当网络空间中的生活与交往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技术的发展又让网络对现实的模拟越发真实,人机互动的基础被隐去,人际互动进一步凸显,网民展现出更多的本真性,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与淡化,最后二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更大的拓展,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当中,同时创造着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展现出更多现实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或者说现实文化正在逐步地深入到网络中去。例如中国人喜欢讨价还价的本性使得团购等优惠折价网站长盛不衰;热衷于争论政治的性格在微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爱好休闲娱乐的城市中,人们随时在搜索和评价餐馆与娱乐场所;一个经济中心城市,人们随时关注着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的变化等等。可以说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正在向着融为一体的方向前进,我国的网络文化则更多地展现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貌。
(二)网络文化的碎片化程度加剧
“碎片化”是在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出现的高频词,进入我国后多被用于传播学的研究,主要指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群体的细分、小众化、个性化等状态。近年来,“碎片化”被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互联网的碎片化亦为其中之一。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网络文化拥有强烈的后现代特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有一定程度的碎片化特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继续发展,其碎片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碎片化的状态日益加剧,网络文化正向着“微”文化变迁。首先,现实社会中,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呈现出更多的差异化,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状态、知识结构都有所不同,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个性也各有差异,这就造成了主体的碎片化。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迅速且不断进行空间转移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时间如同《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所说的一样,“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4]。人们越来越难以拥有完整的一段时间来完整地做一件事情,有限的时间被各式各样的事件切分得七零八落。随着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融合的加深,现实生活的特征更多地显示在网络当中,而新兴的网络技术更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文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其次,网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网络文化碎片程度的提升。有人把2010年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这一集信息获取、,社交、通讯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软件平台正式上线。作为中国首个依赖于移动终端APP的即时社交软件,微博一诞生就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用户规模迅速扩大,除了数量上的激增以外,参与者还遍布社会各个阶层与年龄段。微博之后,各类社交网站和软件也向着“微”的方向发展。网络“微”文化中,海量的资讯蜂拥而至,让人目不暇接乃至晕眩,“浏览”代替了“阅读”,“快餐体验”消解了“细嚼慢咽”。“微”文化的内容缺乏整体性而变成散沙一片,缺乏中心而各说各话,缺乏深度而停留在表面,缺乏论证而注重结论,扑面而来的碎片感无所不在。与微博兴起相应的是博客的衰落,新增用户的逐年递减和活跃用户的大幅萎缩让不少博客网站面临关闭的境况,相比于中长篇的文章,人们更加愿意阅读140字的段子或仅稍长一点的“豆腐块”。最后是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文化的碎片化。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这部分同时生活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来说,“它是世界的开端,也是世界的尽头,它成为我们感知世界最重要的方式”[5]。无论是在公交、地铁之上阅读的报纸或杂志,还是在工作的间隙喝茶时的闲谈,临睡阅读的枕边书,都被日益丰富的APP应用变成了一块泛着荧光的手机屏幕。一切细碎的时间都成为了网络“微”文化的领地。在接受碎片化的“微”文化浸染的同时,每个人又利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评论着时事热点、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上传着随手拍下的照片,持续增添着网络“微”文化中的点点碎屑。
(三)网络文化易引导性凸显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价值意义。然而,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及去中心化等特征,人们认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难度极大。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让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其中,泥沙俱下;网络社会当中又失去了社会结构意义上的“中心”,谁也没有权力迫使他人行动或屈服于自己,谁都不处于从属地位,网民摆脱了传统的社会地位,平等享有网络社会中的各种权利。“在网络上我们无法找到某个享有特权的能严格控制信息的中心,它逃离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6]长久以来,对网络文化的引领始终是一个难题。但近年来网络文化特别是网络舆论却逐渐表现出易被引导的趋势,这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无关联。例如在“微”时代出现的网络“大V”现象。网络“大V”是指在网络中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其言论能够引起众多网民响应、左右舆论意见的网民个体。网络“大V”通常由某些领域的专业人士、学者扮演,多以实名的方式出现在网民眼中,就时事发表相关评论,如同一个站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中间的讲台上演讲的人。不难发现,“大V”们在网络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能够改变网络舆论的方向,甚至引领一些文化现象,掀起某种文化热潮,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引领者。除“大V”以外,一些善于抓住网民兴趣点,把握网民思维方式的“网络推手”们也时常成为网络文化的弄潮儿。除了其自身的专业背景或推广技巧以外,网络“大V”与“推手”们之所以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弄潮儿,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发展。一方面人们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APP随时随地接收到各种推送信息,另一方面也在于碎片化的生活及碎片化的“微”文化让人们更愿意浏览和接受他们易懂的、结论式的观点。
三、网络文化新趋势的对策
文化发展需要引领,作为新兴文化代表的网络文化更是如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7]。只有把握了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才能顺利完成这一目标。
(一)注重网络与现实的统一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日益加深,二者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要求引领者和规制部门在看待网络文化时绝不能把它与现实社会割裂开来,将二者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而必须同时立足于网络与现实。网络文化的引领者和规制部门既要时刻关注网络文化的变化与走向,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文化事件可能在网络当中引发的强烈反应,从而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文化的变化与走向,制定出精准的反应措施,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8]。法制建设和政府规制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石,立法者与执法者都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需要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的种种现象已经与网络高度同步。因此,立法者应当在立法过程中充分运用立法技术,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同时纳入到调整范围以内,使二者具有统一性、互补性。执法者在行使政府规制权时需注意网络与现实的统一,全方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网络和现实中的共同发展。
(二)对网络文化碎片进行整合
网络文化的碎片化是由网络社会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其程度随着技术发展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碎片化程度加深而加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化的细小碎片不能被整合,只有让文化碎片回归整合,也只有整合了网络文化的碎片,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幸运的是,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数据存储技术、宽带及分析软件的发展已经带我们走进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让网络文化碎片的整合成为可能。网络文化碎片随时都在爆炸式地增长,常规的数据搜集、储存、查询、分析等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甚至无法进行如此海量数据的分析,但对于这些碎片所蕴含信息的把握又直接关系到对网络文化动态的把握,因此将“大数据”运用在网络文化碎片的整合上势在必行。“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表明其意义不在于掌握多么庞大的数据量,而是要有“从各种类型的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9]。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网络文化引领者和规制部门就有可能在掌握网络碎片的信息基础上,通过高速、有效的分析,把握网络文化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走向。碎片化让我们失去了把握网络文化微观层面上的精确度,但是“大数据”却让我们通过整合碎片获得了宏观层面上的洞察力,这也正是网络文化被引领和规制所需要的视角。
二、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乡镇企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直接带动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到2000年底,乡镇企业增加值27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6%,5年平均增长13.1%;利润6460亿元,比上年增长9%。乡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物质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增长。而目前乡镇群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目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具体原因有三个方面:
(1)政府在发展乡镇的时候重经济增长,轻文化氛围塑造。一个地区全面健康的发展应该是经济与文化并重的,但是由于我国乡镇经济起点较低,经济水平城乡差距太大,部分地区政府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文化氛围的塑造,我国很多乡镇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文化方面的忽略和一味的强调经济的发展使很多乡镇出现了文化荒漠,原有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逐渐没落消失,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间古老的技艺逐渐失传,这是缺少文化氛围造成的。我国部分乡镇存在着经济和文化不能同步发展的现象,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拥有多民族,多元化文化发展,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发掘和维护,不是一日之功。在经济发展的同步如果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塑造跟不上,后期当发现文化建设满足不了群众需求的时候只能亡羊补牢。
(2)乡镇本地文化艺术人才流失严重,城市中的文化艺术人才不愿意回流,造成人才的缺失。乡镇由于其发展水平,生活便利程度以及医疗水平等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生活环境不如城市,造成乡镇本地出身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在学成之后拥有了专业的技能后多数选择在城市定居生活,加上本身乡镇地区文化气息淡薄,这些人才不愿意再回归本地支援本地文化建设,而城市原有的文化艺术人才也因为生活条件以及薪资待遇等问题上不如城市很少愿意选择乡镇文化馆工作。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指导和组织,乡镇文化机构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政策吸引和留住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人才的缺失是影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乡镇居民本身的意识和文化水平问题。与城市相比乡镇的教育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慢速发展阶段,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人民群众多数存在着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有文化需求但是没有文化意识,生活单一,缺少娱乐。群众不知道应该如何满足自身文化需求,受教育程度低,乡镇思想相对封闭,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人无法打开心扉走出家门,自发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和娱乐活动,广场舞这种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群众娱乐项目在农村地区寥寥无几。群众排斥自发组织文化活动等问题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发展。
三、未来乡镇群众文化发展趋势
群众文化的大力全面发展是未来乡镇文化发展趋势,为提高乡镇居民的整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未来我国将会重点发展乡镇群众文化建设。从政府方面,政府应该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设立专门的经费,建设乡镇文化馆和文化设施。政府结合当地旅游局,对于有旅游价值的乡镇着重发展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文化有利于发掘当地历史风俗特色文化,当地居民同属于一个民族,最大限度的开发民族特色文化形成独特的群众文化氛围。文化馆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特色比赛,例如歌唱大赛,广场舞比赛和乡镇戏曲大舞台等活动,低门槛开放,鼓励群众踊跃报名,有优胜者给于名誉和实质性奖励作为鼓励,也可以推荐到市里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乡镇之间,城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通过交流切磋和比赛的方式互相学习好的文化建设方式,实现文化多元化发展,互相吸取文化建设精髓。从人才方面,当地文化馆推出人才引进和当地文化艺术人才优先安排岗位的政策,将人才巩固在当地。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指导和组织。对人才的引进推出相应的政策吸引人才常驻是群众文化建设有力保障。从群众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团体的组建,原有的民间艺术团体要大力支持和普及,安排演出机会,地方电视台电台积极配合宣传,将点扩展成面,尤其是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文艺团体,传承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艺术的民间艺术家要重点培养和维护,将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形成地方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也有新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要素不仅仅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还使其使用价值成为劳动过程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知识就是力量,在新经济时代得到充分的证明和体现。正因为如此,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知识共享成为现代企业共同的信条。在此大背景下,企业文化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伴随着经济生产的迅猛发展,生产的工业化、生活的现代化、居区的城市化、信息的国际化致使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迅速提高,中国的文化环境也处于一个复杂而快速多变的进程之中。个少数民族居民在发展他们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贸易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眼界,从而也促使原生态民间舞文化的传承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向着复杂、多样、多元的态势发展。
一、保护中发展原生态民间舞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飞速发展,原生态舞蹈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其中一部分原生态舞蹈已经消失了,还有些原生态舞蹈正面临灭绝的边缘,如果没有保护就会流失,因此,保护原生态舞文化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保护是原生态舞文化传承的前提,发展是原生态舞文化发展的目的。只有保护没有发展,就会赶不上时代而失去艺术的魅力,原生态民间舞文化就会失去其生动鲜活的文化生态;相反,只注重发展而不强调保护,我国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就会在发展中失去依托而失传、迷失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关注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鉴于原生态民间舞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创新价值、经济价值等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更加关注在保护中发展的原生态民间舞蹈,这是未来原生态民间舞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传承中变化的原生态民间舞文化
面对新时代的审美变迁,原生态民间舞文化一直在传承、发展、创新。舞蹈的观念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它已经不是原始意义意义上的原生态了,因为原生态的东西在形式上已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审美需求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情感表达都发生了全然不同的变化,这就迫使原生态民间舞改变其原有的传统模式,一另一种新的创作原则展现在我们面前。原生态民间舞在传承中整合、加工、转变,经过舞台剧场表演和大众推广,在风格上不在沉迷于传统化,而是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多变化,在造型上喜欢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对比鲜明,不再以传统线条和对称性为美,肢体上追求棱角分明,充分利用三度空间变化、动作活脱新颖,标新立异,打破了原有的程序化的线条,这已经成为原生态民间舞到中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大型歌舞集《云南映像》对原生态最大的改造就是改造了传承民间活态文化的人的本来生活状态,原生态舞蹈是一种无形的民间活态文化,只有把目光投向时代,把目光投向四周,通过不断地传承,口传身授,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城市化。
三、共存中求变化的原生态民间舞文化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进入21世纪的今天,原生态民间舞受到西方文化的渲染,舞蹈表演形式趋向商业化,原生态的民间舞文化呈现出诸多新的文化信息。“原生态”民间舞如何体现民族的时代精神;如何通过新的舞蹈素材体现变革以后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单靠原有的传统舞蹈素材显然已无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原生态民间舞文化的现代性现象进行研究,“原生态民间舞面对重新选择的任务,重整舞蹈语汇、丰富舞蹈元素、创新运用方法,使原生态民间舞文化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云南映像》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充分认识到了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以高科技的舞台物美技术与原生态的民间舞蹈有机结合,营造出虚幻的神话般的意境,使观赏者在生理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获得了市场,赢得了观众。原生态民间舞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相统一,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同时还必须合乎舞蹈艺术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