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竞争力综述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 review

竞争力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而产生优势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建筑企业只有拥有竞争力,才能在行业激流中获得一席之地。本文回顾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以及影响其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和对策等内容进行了文献综述,探讨了未来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1、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

1.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研究

2006年,申立银[1]认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在市场竞争中能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独有技能和技术。2007年,郭慧峰[2]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维持其异质性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中。2008年,陈守科[3]认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整合内外部资源过程中,所拥有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异质”能力。2011年,齐宝库[4]认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易被对手仿效、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体现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上。霍国庆[5]指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一系列特殊资源组合而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

1.2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07年,张哨军[6]认为指标体系由社会影响力、技术能力、融资和财务状况、市场能力、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六类构成。2007年,刘晓峰等[7]以建筑企业的文化能力、资源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环境能力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2008年,焦娜[8]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根据管理水平, 生产能力, 抗风险能力, 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这五方面构建评价体系。2008年,阮连法[9]借鉴战略平衡计分卡,将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规模、市场开拓、经济效益、工程管理和资源五个方面。2009年,杨会云等[10]基于对施工企业价值链构成的分析,将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分解为基本活动流程能力,辅助活动能力,延伸价值链控制能力和整体资源整合能力。2011年,霍国庆[5]构建了包括建筑引领能力、建筑整合能力和建筑品牌能力的指标体系。2011年,范永芳[11]基于波特的价值系统理论,建立了建筑企业价值链以及价值系统,以此确定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构建指标体系。王爱领[12]运用粗集理论得到包含市场开拓,技术,管理,财务的指标体系。

1.3 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006年,邓蓉辉等[13]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基于LMBP神经网络,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模型,且利用该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还可以进行预测。2007年,陈永高[14]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2008年,陈守科【3】建立了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2009年,王希忠[15]在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采用DEA评价建筑企业的竞争力。2010年,罗福周等[16]将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加入到竞争力测评体系中,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企业能力的大小与客户对其能力的满意程度。2010年,赵智敏等[17]运用粗糙集理论评价目标企业,指出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工程管理能力和规模竞争能力。2011年,霍国庆[5]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2011年,孙慧[18]对比分析已有权重确定以及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提出了采用PCA- LINMAP 来确定指标权重, 用TOPSIS 进行排序的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2011年,张欣莉[19]结合评价中指标多而样本有限的问题,构建了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对目标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1.4 提升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03年,陈梅[20]从企业的运作、管理、承包、研究、以及运用信息化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对策。2004年,竹隰生等[21]认为绿色施工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系统实施绿色施工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007年,李书玲[22]提出建筑企业应在培育适合自己企业的供应链基础上,与供应商、分包商、业主乃至其它协作单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长期的合作和共赢。2008年,王星[23]指出当前建筑企业缺少融资措施,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畅,高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信息化基础薄弱;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2、总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相关问题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特点,笔者认为还存在有如下的欠缺:首先,缺少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动态研究。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凭着同一项核心竞争优势而获得永续的发展,只有适时调整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才能在行业发展中真正具备竞争力。其次,缺少对建筑企业竞争力动态评价的研究。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的评价不仅可以看出企业在时间序列中的发展趋势,而且还有助于建筑企业制定长远的战略和决策,使企业拥有可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申立银,邓小鹏;建筑业企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郭慧峰,李启明;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基建优化 2007年6期.

[3]陈守科;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评价[J].建筑经济 2008年12期.

[4]齐宝库;基于AHP法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5]霍国庆;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数学实践与认识 2011年7期.

[6]张哨军,陈伟亚;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年5期.

[7]刘晓峰,齐二石,何曙光;建筑企业竞争力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2007年6期.

[8]焦娜;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社科纵横 2008年

[9]阮连法,曾辉,章慧;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建筑经济 2008年4期.

[10]杨会云,东宇,王立海;基于价值链的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11]范永芳;基于价值系统理论的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建筑经济2011年31期.

[12]王爱领;基于粗集理论的建筑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

[13]邓蓉辉,王要武;基于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方法研究[J].2006年3期.

[14]陈永高,孙文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施工技术 2007年12期.

[15]王希忠;基于DEA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营与管理,2009年8期.

[16]罗福周,薛鹏;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2期.

[17]赵智敏,朱跃钊,汪霄;粗糙集理论在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0年3期.

[18]孙慧;我国沪市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3期.

[19]张欣莉,王亮;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J].建筑经济 2011年12期.

[20]陈梅;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2期.

[21]竹隰生,任宏;绿色施工与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J].建筑经济 2004年.

篇2

近年来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增多和绿色市场的日益繁荣都给了企业“绿色化”发展的压力,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仅是被动承担自身的环境责任,对于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如何通过投入“绿色”来获得新的竞争力认识不明确。企业绿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为实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赢”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一、绿色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从竞争力概念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将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融合在一起,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共赢”。国内的一些学者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一些描述。赵领娣,冯士笮(2001)认为广义的绿色竞争力应包括绿色资源、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包装、绿色服务等在内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可提高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一切有益行为。袁瑜等(2009)认为企业绿色竞争力是通过创新而改变资源利用模式和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有效地向市场提供符合绿色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来源及评价研究

(1)绿色竞争力来源及评价的理论研究。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来源,学者们也各持己见。孟晓飞、刘洪(2003)认为,企业绿色竞争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为消费者所创造的绿色价值、绿色资产、绿色化能力和绿色文化;吴晓玲(2005)提出了企业绿色竞争力产生并存在于企业运营系统之中,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经营系统(如企业在产品、价格、标志、包装、服务等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二是企业外部环境系统(如绿色消费市场、绿色贸易条件、政府环境政策等)。对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部分学者从理论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如赵领娣,徐新(2005)在单一的市场竞争优势下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把江振娜(2006)把经济过程对环境的利用作为生产中的一个投入(环境成本)纳入绿色竞争力指标的核算范围。(2)绿色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目前,由于在变量测量、数据获得方面还有较大的难度,以量化的形式来显示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是针对某一行业像食品加工业、冶金行业、农业等,或针对某一区域的研究。如柳曼曼(2008)在对国内外食品加工企业绿色竞争力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行业竞争力的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实践。对某一区域绿色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如袁瑜等(2007)将企业绿色竞争力与企业绩效挂钩进行评价,并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案例进行了评价应用。另外还有些学者试从更系统、综合的角度来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并进行实证分析。如张伟娜等(2010)提出利用PCA-LINMAP模型对企业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论证该方法不但可以对不同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而且可以求得各评价指标所占权重以明确提高企业的绿色化水平和改进方向。

三、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培育研究

(1)宏观方面。宏观上主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为创造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的提供良好外部环境。赵领娣等(2001)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成本,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即为“环境成本内部化”。余博(2007)认为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引导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企业竞争模式的转变、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2)微观方面。袁泉(2007)提出在微观上我国企业应及早将各种绿色措施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去。一要全面推行绿色质量管理;二要不断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三要全面树立绿色竞争力意识;四要利用“绿色”优惠政策。

四、研究述评

(1)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一,目前,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在变量测量、数据获得方面还有较大的难度,国内学者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实用性的应对措施分析,以量化的形式来显示企业绿色竞争力状况的研究还不多。第二,尚未能综合系统地建立起一种比较权威的统一的企业“绿色竞争力”分析评价模型体系。(2)进行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深入研究的建议。第一,加强交叉理论和方法的整合创新。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有关方法都可用于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第二,对于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范畴突破“宏观”与“微观”的矛盾,试将从国家政府角度寻求促使企业“绿化”的体制机制与从企业角度探讨“绿色竞争力”的内容相整合,以更全面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篇3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企业竞争力 评价

一、引言

企业竞争力是管理学领域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概念,尽管许多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于其内涵与界定进行了阐述,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1]。由于其是企业提升绩效和促进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服务业中的外包业务在实践中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正日益成为国际服务业转折的重点,欧美等金融服务业务较为发达的地区均倾向于将金融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转移至更专业、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以提升金融企业的竞争力[1]。在2009年全世界服务外包的转移方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家,它们约占全世界服务外包转移的96%,而对于服务外包的承接方则以亚洲的中国、印度、新西兰以及欧洲的俄罗斯等为主[2]。2009年美国约占世界金融外包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日本与欧洲占30%以上,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于服务业的不断重视,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必将迎来其迅速发展阶段[2]。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从其内涵、动因、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3]。

本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二、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设计

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由于金融服务外包可能对于企业的财务竞争力、运营竞争力等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首先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指标进行设计,同时,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过程进行测量,最后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对于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需要考虑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重要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同时,根据企业竞争力测量的相关文献,将企业竞争力测量指标分为运营竞争力和财务竞争力两类,分别进行测量,具体见表1。由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实际上,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的任何变化均会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变化。为了能更清晰地表述被研究对象的本质,根据以上原则,从前述分析着眼,采取逐层分解、逐步细化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4]。

2.金融服务外包内容设计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研究对象及内涵的分析,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根据基于价值链的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可以分为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不宜外包的辅助活动,可以外包的基本活动和不宜外包的基本活动四类。那么,金融服务外包的内容主要就包括可外包的基本活动和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两类。

3.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关系设计

根据2.2和2.3部分的分析,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主要从可外包的基本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和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来进行设计,并根据具体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的内容来进行研究。

三、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过程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指标与内容的设计,就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1.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测量

根据2.2部分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内容界定,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测量时,主要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可外包基本活动和可外包辅助活动两类进行测量,同时,结合具体的金融业务价值链,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内容进行测量与区分,具体的测量方法可以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同时,对于相关的指标可以进行统一量纲处理。

2.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由于是与金融服务外包相关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力评价时,主要是从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角度考虑的,例如,需要具体地测量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运营竞争力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同样,对于可测量的指标通过测量得到,对于不可测量的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统一量纲处理。

3.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时,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结合来计算,首先对于指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层级进行区分,然后请相关的研究专家对于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求出该判断矩阵的权重,最后把最底层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进行合成,得到最低层指标关于总目标的权重。这种权重就是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评价的层级评价的权重,可以从最底层向上一层一层进行计算[5]。

然后,根据确定的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初始矩阵和各个层级的指标权重系数,就可以将初始矩阵中的数值分别与相对应的权重相乘,从最底层开始一层一层进行加总,最后得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整体结果[6]。

通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用一个综合指数来概括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确定企业金融业务外包的发展战略,制定目标,加快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以及其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把握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企业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制定以及业务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

[2]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24.

[3]吴国春,高长春.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综述.国际商务研究. 2009(5):31-37.

篇4

2008年6月,由唐钢和邯钢组建了河北钢铁集团,本文正是对这一重组后的河北钢铁集团现在的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根据2009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建立了钢铁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得出河北钢铁集团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一、构建钢铁企业竞争力模型与数据处理

(一)钢铁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评述与原则

国内外许多机构和学者对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世界钢动态(WSD)评价体系,国内许多学者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做过深入研究,李友俊等学者认为,根据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内涵,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反映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复旦大学王其藩教授从企业规模与产品结构、技术水平与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等方面描述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甘小青从企业生存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和外部环境转化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竞争力评价体系。

本文建立指标体系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即从财务数据的角度客观反映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获利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当期的利润与偿债能力和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上市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综上,本文从投入产出能力,获利能力,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中选取16个小指标分析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如表1,本文以宝钢股份、武钢股份、河北钢铁等26家钢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各公司2009年年报。上市钢铁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2009年上市钢铁企业数据分析

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2、建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

3、计算R的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确定公共因子个数。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五个公共因子,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317%,即5个公共因子包含了原变量86.317%的信息,可以替代原来16个变量对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

4、建立因子载荷矩阵。根据确定的5个公共因子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对所建立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5、公共因子命名与解释。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对5个公共因子进行分析。因子1(F1)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1、X2、X3、X4、X5、X6和X13,这些指标反映了钢铁企业投入产出与人力优势的能力,所以同样把第一主成分定义为规模因子。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最大,旋转后为35.965%,说明钢铁行业的规模效应最为显著。因此,钢铁企业不断增加投入、释放产能和扩大企业规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因子2(F2)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7、X8和X9。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的指标,定义获利能力因子。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25.008%,对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很大。

因子3(F3)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10、X11和X12。这些指标显示了企业的管理能力主营业务持续增长能力和偿债能力,定义为可持续发展因子。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为10.219%,对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影响较大。

因子4(F4)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14和X15。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了企业稳定利润的能力,X15反映资产管理水平,这两个个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因子。因子4的方差贡献率为8.803%,对钢铁企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

因子5(F16)上载荷最大的变量为:X16。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核心业务盈利的能力,定义为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投资收益及附属业务必然贸易等均不能使企业获利,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只有好似主营业务及主营业务的利润率。因子5的方差贡献率为6.322%,对钢铁企业竞争力有一些的影响。

6、计算各主因子以及综合竞争力得分矩阵。各主因子得分如表2所示(SPSS自动给出),根据此因子得分,可以计算出各个因子的排名。在此基础上,对26家钢铁企业进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由于5个主因子反映的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不同侧面,因此在计算综合竞争力时应给予不同的权重。本文以5个主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公式如下:F=(41.67F1+28.97F2+11.84F3+10.2F4+7.32F5)/86.317计算得出26家钢铁企业5大竞争力得分和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

(四)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河北钢铁集团并购后竞争力综合得分第六。从分因子得分看,河北钢铁集团规模优势排在第4,获利能力排第18,可持续发展能力排第8,资产管理水平排23,主营业务发展排第9。这可能是合并后短期内并没有实现有效整合,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在管理上也处于磨合阶段,适应阶段,还没有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统筹安排。

二、提升河北钢铁集团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第一,实施企业资源的整合。对于优势产品、应该加大投入,着力解决供应链中的原材料采购、物流和销售渠道的资源的协调和配置,根据并购各企业所在市场的环境和地域特点决定产品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调整力度和方向,避免资源的重复使用。

第二,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河北钢铁集团的科研人员比率和大专以上人员比率,在同等钢铁企业中比率偏低,首先稳定激励现有管理和科研技术人才,鼓励科研创新,加大对关键性技术加大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其次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一流的科研环境,鼓励支持专业人才发明创新。

第三,提升研发能力。2009年河北钢铁集团在R&D投入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专利数申请不多,创新能力差,产品层次低等种种问题,企业应继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坚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对接,切实把新技术新发明变为可以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用资源。

第四,提升文化力。注意并购后文化的整合。并购前各企业都有自己的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如唐钢精神、邯钢模式等,这些企业文化通过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共享,吸取各方的文化优势,融合为一种更加优秀的新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崔保军.企业并购动机综述[J].企业经济,2004(8).

篇5

第一,企业竞争力是在竞争和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形成的,在垄断和封闭的市场中,谈不上企业竞争力;第二,企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较所具有的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第三,企业竞争力体现在消费者价值(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满意)和企业自身利益两个方面;第四,企业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存在状态,因此,企业竞争力具有持续性和非偶然性的特点,影响企业经营状态的一些短期的和偶然的因素可能同企业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第五,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综合性质,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经常发生着相互间的作用,所以,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都不是分别独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对企业的存在状态发生作用。

二、国内外竞争力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1 基于外部环境不同的企业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1980)基于对产业竞争力以及在产业竞争力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产业链)分析法和菱形模型分析法。

2 基于内部资源能力差异的企业竞争力。与波特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研究企业的竞争力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如GaryHamel侧重从企业内部出发解释企业竞争力差异,具体可以分为企业资源优势理论和企业能力优势理论。

3 基于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企业竞争力。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企业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网络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环境中不可忽视的要素。这一现象大大地改变了企业间的竞争的形式、内容和特征。企业通过成功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资源可以大大提供其竞争优势。网络在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提供信息和互补性资源两个方面。

(二)国内关于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与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对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狄照昂、吴明录等人(1991)主持了国家科委重大软科学课题“国际竞争力研究”,该研究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对一国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从经济能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自然资源、创新能力、对外活动能力、人力资源和国家干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并选取亚太15国进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1993年,任若恩教授与荷兰格林根大学的专家合作(1993),利用生产法对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单位劳动成本、相对价格、劳动生产率的可比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寻求中国制造业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研究员1995年开始对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在其研究成果《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1997)中,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分析模式和分析方法,并在对中国工业品的总体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工业内部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中国社科院裴长洪研究员(1998)在其所著《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一书中,专门就“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展开专项研究,对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和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利用外资与中国出口产业和内销产业的关系,并就实际利用外资状况与日本及部分拉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研究与评价中心的彭丽红博士和韩中和博士(2000)分别就企业竞争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他们从企业环境、企业战略、政府管理、信息化、创新、组织变革、核心能力等方面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前述的关于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各种理论,以不同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总体而言,这些理论或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或者从管理学的角度给出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合理解释,也反映出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发展由浅入深的过程。归纳这些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认识企业竞争力的完整画面,为我们研究企业竞争力包括建立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指导,但是,纵观其详,我们认为,这些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或局限。首先,在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大多数是基于经验认识,而不是基于详细的理论讨论作为基础;其次,由于理论分析在有些方面不够充分,因此,使缺乏在理论指导下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框架和设置指标体系;第三,尽管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基本上都指出了关于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但多数原则并不能为清晰地理解指标体系设置的来龙去脉提供帮助;第四,也有些研究人员基于实际应用需要提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置思路,但从理论上讨论企业竞争力评价维度仍显不足。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维度与指标体系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的逻辑框架

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实际上是探讨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即从静态角度分析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函数变量。综合以上企业竞争力的各种理论,可以归纳,企业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内部经营系统、外部环境系统以及内部经营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的交互能力。

内部经营系统是最主要的,包括业务和管理两个子系统。企业内部资源数量、质量、分配状况及利用效果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外部环境系统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等。企业竞争力外部来源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行业因素、地理位置、市场结构、技术、文化、教育体系等。内部经营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互动能力主要表现为与上下游企业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进行合作、沟通的方式和层次。

(二)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1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

(1)科学性原则: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使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要领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各指标概念确切、含义清楚、计算范围明确,数据尽量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既能系统科学地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全貌,又能在某一方而提示对企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2)导向性原则: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衡量和评价企业竞争力的状况,找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原因,指出改善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对企业提高竞争力起到导向和监控作用。分析竞争力指标有助于帮

助企业寻找市场潜力和生产潜力,通过自身的经济运行指标与行业及全国平均水平、先进水平的比较,指导企业挖掘自身潜力,引导企业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推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3)可行性原则:研究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设置的指标体系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计算方法科学,操作简单,资料易取得。指标必须有明确的代表性,数据的获取方便、可行,尽可能采用有数据支撑的指标,其相应的计算方法要标准化、规范化,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4)可比性原则:竞争力指标应在企业间普遍适用。所涉及的经济内容、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应具有可比性,所选取的指标在同类企业间有完全一致的定义和内涵,数据的统计口径统一。以保证同一指标在企业间的可比性,同时。为方便分析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其指标前后时间不宜变化太大,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5)重要性原则: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侧面和内容特征,且对于某项具体的经济活动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别,选取指标时应考虑该因素对评价竞争力的重要性及贡献程度,做到所选指标个数适当,并严格区分主次,突出直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

(6)通用性和发展性结合的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即设立的指标能反映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企业竞争力的共性。同时建立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发展性,即可根据具体的行业和企业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灵活应用。

2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篇6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适应新形势。

一、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企业竞争力。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和竞争对手之间在角逐或比较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实现竞争目标的综合比较能力。

对于企业竞争力,国内外专家意见基本一致,是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综合运用企业自身人、财、物资源和外部资源,更有效率地向市场和顾客提品或服务并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比较能力。

2.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界竞争力年鉴》,有一套完整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但只是针对某国企业的整体层面,对个别企业不具有适用性。

2004年,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等权威单位共同出炉《中国大中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2002―2003》,首创了我国大中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它包含规模与效率、管理实践、学习与创新、营销与市场、环境与影响五大要素,65个指标。但这一评价体系不具有普遍性,对参评企业有一定的资质要求。

刘忠敏、毛智贤等将企业竞争力概括为外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和营运能力及资源、能力、环境。该指标体系有其合理性,为企业竞争力评价提供了指导作用,有利于企业准确定位。

二、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

1.新能源企业。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那么从事新能源开发及推广的企业就是新能源企业。

2.新能源企业发展现状。目前,新能源企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十二五”新的能源政策的实行,成长空间巨大。但在行业内部,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制约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3.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

(1)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要坚持重点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独特性四个原则,突出反映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同时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以上要素,建立如下的指标评价体系:

(2)原始数据的选取。本文从A股沪深两市新能源板块选取了2011年12月31日乐山电力、ST力阳、杉杉股份、天威保变、湘电股份、华仪电气、航天机电、岷江水电、精功科技、粤水电、中环股份、金风科技、拓日新能、银星能源、宝新能源等1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在选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1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新能源收入占总收入30%以上;第二,岷江水电2011年和2010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未公示,取2009年数据;第三,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和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政策,考虑到水能和风能的优越性,以及国家对太阳能和双面硅材料生产加工的限制,分别对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双面硅材料生产加工的扶持力度规定为4、3、2、1。

(3)建模思路。

③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相关系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

各指标的最优值构成数列Si0=(s10,s20,s30,…s130),虚拟一个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企业,然后计算各新能源企业与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企业的关联系数ξij,进一步由ωi计算出关联度R,公式如下,

p为分辨系数,按国际惯例取0.5,计算得到关联系数矩阵E=(ξij)13×15,则关联度R=WE(rj)1×15,最后依据关联度rj大小进行排序,即可得到新能源企业竞争力优劣。

三、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1.数据处理。

(1)参考数列的选取及数据的规范化。其中资产负债率为成本指标,其他为效益指标,MOC为选取的参考数列,赋值为1,即虚拟的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上市公司。

权重的计算:

(2)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

2.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1)综合评价。总的来说,粤水电、精功科技、湘电股份及华仪电气综合竞争力较强,拓日新能、乐山电力、航天机电、银星能源竞争力较弱。

从新能源结构来看,水电上市公司竞争力强于太阳能以及风能上市公司。

(2)竞争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综上,竞争力居于前列的都有着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经营安全性也比较稳定,同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竞争力较弱的多集中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及相关产业链,既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盈利能力又不看好,资金周转较慢,从而导致竞争力不强。

(3)提升竞争力的建议。随着一次常规能源的过度消耗和衰竭,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正是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的黄金时期。综上分析不难找出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强的关键症结,即未能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业整合优化,加强集约化经营,摆脱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②适度缩减低水平建设规模,同时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多推出新产品。

篇7

是否还有一些游离于节能之外的问题更值得人们去关注呢?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进一步确认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报告确认气候变暖是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确认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5%。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气候屡见报端,彰显着人类的脆弱与不堪一击,多数科学家把气候异常归结于碳基能源过度使用。虽然碳排放缓慢的影响着全球环境,但正是因为它缓慢的特点而易被忽略,可能在未知的将来给人类致命一击。

幸运的是缓解CO2过度排放对气候的影响已成为普遍共识,世界各国正采取措施减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国家低碳竞争力应运而生,它衡量的是国家在低碳未来为本国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国家或区域整体低碳竞争力的根源和具体表现,即提升国家低碳竞争力主要靠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来实现。

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载体是碳资产,碳有形资产比碳无形资产更易识别和经营,但它只能说明企业的低碳竞争现状,更多反映的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在低碳表现中低碳静态竞争力。而碳无形资产决定的是企业与竞争对手未来的低碳表现,反映的是低碳动态竞争力;同时碳无形资产是碳有形资产能够高效运行的有力保证,它真正体现了企业产品或服务在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低碳表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类全新的碳无形资产――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未来必将承载更多的企业低碳竞争力信息。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影响企业低碳竞争力机理及程度,并科学评价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有助于激励企业发掘、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并提高其在该类资产的配置效率,从而保证企业在低碳未来中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文献暂未被发现,即使碳无形资产评价的研究成果也难觅踪影,仅有少量无形资产评价和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两方面的现存文献可供借鉴。在无形资产评价方面,范莉莉等(2009)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从不可模仿程度、可持续发展程度、开发利用程度三个维度评价各类组合无形资产,并进行了实例演算。汤湘希(2004)认为不同的无形资产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辨认的无形资产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技能分析、知识分析、资产分析、顾客贡献分析、竞争差异分析等方法;而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可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价值分割与评价。张浩等(2012)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从无形资产发展现状和无形资产发展潜力两个角度评价无形资产,并把无形资产发展现状通过无形资产转化水平、无形资产更新水平及无形资产综合水平三个二级评价指标来呈现;而无形资产发展潜力仅通过无形资产创造潜力来表示。史建梁(2007)认为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无法反应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无形资产价值需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给予科学评价。苑泽明等(2012)认为所谓“无形资产指数”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及企业发展潜力高度相关。在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方面,陈红喜等(2013)基于价值链视角设计了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的5个层面,分别是企业绿色设计能力、企业绿色供应能力、企业绿色生产能力、企业绿色营销能力及企业绿色处理能力,18项二级指标通过这5个层面系统评价企业绿色竞争力,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张伟娜等(2010)从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个维度评价了企业绿色竞争力。徐建中等(2011)认为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开放动态的完整系统,它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还与外部的多种组织和制度有关,企业与这些与企业相关的组织和制度被定义为企业低碳竞争力网络,其构成要素包括:参与者、低碳能源开发、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发展资金、低碳管理和低碳文化等。朱利明(2013)认为可从运营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资源竞争力、管理竞争力4个维度评价企业低碳竞争力,并通过建立模糊评价矩阵计算并综合评价,但没有对该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黄山等(2013)讨论了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驱动因素:遵守监管规定、服从制度规范从而维护企业声誉、满足消费者低碳消费需求、追求政策激励收益、获取低碳竞争力优势和良好的长期效益等,并基于此动因提出了企业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途径。文献检索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尚无人涉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领域,也无文献基于企业低碳竞争力视角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鉴于此本文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企业低碳竞争力内涵

企业低碳竞争力研究越来越为学者所关注。整理、分类现存相关文献并和典型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对比,如表1所示。

首先,表1揭示了多数学者研究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角度类似于企业竞争力,即:能力、资源、环境。若抛开视角差异,大部分学者认同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在低碳发展背景下企业竞争力的延伸,且企业低碳竞争力目标描述与企业竞争力极其相似,这暗示着企业低碳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有某种微妙的继承关系。

其次,企业低碳竞争力不仅继承了企业竞争力研究思路,也继承着它的研究视角纷争。2013年超越环境商务咨询公司出版专著《企业低碳竞争力战略》认为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传统的企业竞争力附加因素,是企业通过减少产品与服务的碳强度等措施所获得竞争力的“增量”。也就是说,企业低碳竞争力被理解为“低碳”附加因素下,碳资产投入对企业竞争力“增量”的影响。此思路不仅可以更多地借鉴较为成熟的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同时避免重蹈企业竞争力研究角度争论之覆辙,有助于该领域研究获得学界广泛认可。

鉴于“高碳”不可持续,“低碳”必然成为企业竞争的附加因素,即企业低碳竞争力是附加低碳因素的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通过实施低碳战略引发的企业竞争力“增量”影响。这些“增量”影响来源于持续性碳排放权交易、低碳政策激励收益、供应商和客户对“碳优势”企业及产品偏好带来的市场份额变化等方面。由于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低碳资产投入而带来的企业竞争力强度的变化值,即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变化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行业内的竞争格局,长期却可以让强者愈强,也为弱者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超越优势企业提供契机。图1描述的是企业低碳竞争力内涵,其中T1和T2是企业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低碳投入值。必须指出,T1到T2企业竞争力变化值只包括由于低碳投入所引起的,而不包含即使不投入低碳资金,企业竞争力的正常变化值。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设计

(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内涵和价值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是碳无形资产殊而重要的一类,由于碳无形资产概念还存在争议,而碳资产和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较为成熟,此处结合碳资产和互联网无形资产的概念来定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

目前碳资产定义存在分歧:一种观点注重于碳减排的原因,把所有具备碳减排效果的企业资源都归属于碳资产,比如万林葳等(2010)把碳资产定义为企业由于实施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的项目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低于政府规定的基准量而获得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另一种观点则从稀有碳排放权角度,仅把企业被分配的排放量和减排量定义为碳资产,比如谭中明等(2011)认为在碳排放权交易成为现实后,拥有碳减排能力的企业也就因此而获得碳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价值属性,具备了资产的性质,故而形成碳资产。第二种观点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企业对自身核定碳排放量掌控力差,该额定量一般由政府测算而划定;其次,企业碳减排仅是期望性结果,具有碳减排效果的企业资产及运营状况才是真正的原因。核定碳排放量是企业碳排放的禀赋,碳减排始于具备碳减排效果的资产及经营状况,这些对企业至关重要的资产才应被认定为碳资产,即碳资产的第一种观点更严谨,更全面。万林葳的碳资产典型定义阐明了碳资产的低碳特征为碳减排效果。

互联网无形资产的定义大同小异,较为成熟,比如蒋秀莲等(2011)将互联网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在互联网上投资、运营并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非实物形态的非货币资产。具备碳减排效果的互联网无形资产可以归属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指企业在互联网上投资、运营并积累,能通过降低企业CO2排放量而获利的非实物形态的非货币资产。该定义说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具备互联网无形资产和碳资产的双重特性:在互联网上的投资和碳减排效果,其中碳减排效果为核心内涵并支撑着该类型资产对企业的直接贡献:在自由碳交易市场尚未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企业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而申请CDM项目获利;在碳排放自由交易和给定碳排放额度的环境下,企业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而降低碳排放量,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低于给定额度,冗余碳排放量可通过自由交易获利。如果企业碳排放总量仍然高于给定额度,则减少的碳排放有助于企业减少从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碳排放权的资金。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真正价值不仅限于企业内部碳减排,更通过影响企业与社会关系改变着企业竞争力,这些网络化关系包括:社会机构、合作伙伴、供应商及客户等。在低碳消费方面,它将引导或激励外部客户低碳消费行为,带来消费者对企业低碳行为的认可,进而增加其产品的消费欲望;在关联企业关系方面,可绕开上下游合作伙伴,特别是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相关公司的“碳壁垒”;在政府关系方面,可获得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更多地通过客户响应、社会价值等外部因素来实现,尽管这些影响仍归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核心内涵碳减排。

综上,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基石是碳减排效果,其价值却体现于碳减排量交易和外部环境低碳响应两方面。

(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影响企业低碳竞争力机理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核心内涵是碳减排效果,并通过内部CO2减排和外部低碳环境响应来贡献企业价值。而企业竞争力也同样表现为一种内外部的综合素质,其构成要素包含核心能力、资源优势、外生环境,甚至还有知识创新等企业内外部要素,比如金碚(2011)提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包含企业异质能力、资源优势、环境适应等方面。胡大力等(2007)更进一步明晰了企业竞争力的四个基本维度:所处的环境、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所拥有的能力、知识。既然企业低碳竞争力源于企业竞争力增量的影响,则企业低碳竞争力也一定是一种企业综合能力,即企业低碳竞争力既生于企业内部的低碳策略,也关乎企业外部的低碳政策与环境、低碳消费偏好等因素。经营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所导致的碳减排量交易固然重要,但企业在低碳战略上投入和经营显然符合政府监管预期,可以减少政府环境检测干预和处罚,同时利用低碳政策激励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比如金融支持、低碳补贴、甚至直接税收优惠等。更重要的是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企业碳标签和产品碳标签将保证企业在低碳消费市场中的优势,绕开碳壁垒,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种差异化的碳标识正是企业低碳竞争力源泉和关键。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本身虽不是企业低碳竞争力,但企业科学开发和经营该类型资产,通过内部碳减排和响应外部环境低碳要求,从而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两者关系如图2所示。

(三)评价维度设计

评价维度设计即是研究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会通过哪些方面持续改善企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

1. 设计原则:内外结合原则。既然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低碳竞争力均表现为一种综合能力,那么企业的这种综合素质究竟来源于何处?持内生论的学者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能力或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优势只能通过内部能力或资源运作方能呈现。比如等(2013)基于企业外部网络-企业内部资源-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模型和理论假设,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其结论为:企业资源对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最显著,企业的外部网络通过影响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竞争力产生间接影响。从波特《竞争战略》中的五力竞争模型和钻石理论模型开始,学界开始愈发关注外部环境及其竞争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乔?贝恩的SCP模型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产业”分析框架成为学者在产业环境中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并诞生企业竞争力外生论,持该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企业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所处产业状况、与本企业相关企业的关系、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形势、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随后企业竞争力来源研究逐渐进入融合阶段,在林汉川等(2005)提出的梯阶层次模型中,企业竞争力被划分为企业外部环境竞争力和内在竞争力两大指标体系。周应堂等(2010)提出了网络组织结构概念模型来描述包含在其中的企业内网络组织和跨企业边界网络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价值。即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善持续性原则。附加给企业碳因素的根本原因是低碳能支撑人类可持续性发展,即可持续性是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天然属性;另外,既然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延伸和“增量”,则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持续性的企业竞争力改善才会有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提升,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竞争力改善应是连续的,没有持续性的改善就不会有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提升。综上,在企业低碳竞争力视角下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须遵循内外结合、持续性原则。

2.设计过程。遵循内外结合原则,由图2可知,考察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如何影响作为企业竞争力“增量”影响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环境约束。比如环境检测约束、碳排放限量标准约束、高碳行政干预和惩罚政府高碳惩罚等。

第二,冗余碳排放权自由交易或碳减排量申报CDM项目。由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所导致的冗余碳排放量可直接交易,当然被认定的碳减排量也可申报CDM项目。

第三,低碳政策激励。包括获取低碳政策激励:碳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

第四,供应商低碳响应。企业“碳标识”,易为低碳意识供应商接受,由此带来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五,客户低碳消费响应。产品“碳标签”绕开国际“谈壁垒”,且易于低碳客户接受,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的改善。

遵循可持续性原则,除上述五项外,还须考虑持续性改善的问题。即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空间的建立需要多个空间维度,然而随着分析维度的增加,分析的复杂程度成倍的增加,这无疑会增加评价的工作量和难度,研究结论实用性值得怀疑。基于此,需在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6个方面影响中进行合并归类,降低评价维度。

经过详细分析,可以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方面进行评价,且基本涵盖以上六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内部碳减排效果。该维度源于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核心特征,反应的是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碳排放权交易或申报CDM项目方面的贡献程度,衡量着互联网碳无形资产的“资产投资直接收益效率”。

第二,低碳环境响应程度。该维度既包括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与低碳环境约束的互动即第一、三两项,还包括企业经营这些资产对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的影响即第四、五两项。前者是政策层面的宏观环境响应,后者是基于产业链的微观环境响应,其衡量的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通过对企业环境的影响,进而持续改善竞争力而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力度。

第三,可持续程度。该维度是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可持续性评价。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空间构造

采用三维空间评价法,从内部碳减排效果、低碳环境响应程度及可持续程度三个方面建立空间坐标系以对企业各种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评价。目标企业的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价值在这三维空间中都有一个惟一的对应位置,显而易见的是目标企业不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在其空间对应位置应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

将目标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三个维度(X、Y及Z轴)进行企业低碳竞争力价值评价,则可给各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空间中进行定位。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识别目标企业A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2,A3,A4,A5,A6(比如共6项)。

第二,设计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各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每类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三个维度上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第三,获取并整理数据。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是科学评价的基础,搜集整理指标数据要坚持可靠性、时效性及经济性原则。

第四,对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进行空间定位。根据指标体系及数据资料,可求出每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各坐标轴上的值,确定这些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在评价空间中的价值坐标,如评价空间中A1、A2、A3、A4、A5、A6各点,如图4所示。

这些价值定位坐标点形成了A企业的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的能量态势分布图。该结构图表明A企业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结合企业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投资成本,可以衡量企业在这类资产方面的投入和收益,方便企业在这类碳无形资产内做资源优化配置。

除此之外,可将代表目标企业A的各项互联网碳无形资产A1-A6对企业低碳竞争力影响程度的A1、A2、A3、A4、A5、A6通过向量求和的方式,可以将之汇聚成一点,该点代表A企业所有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如图5所示。

依该评价方法,可以绘制B企业的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能量态势图和互联网碳无形资产整体价值图,将A、B企业的上述两图重合,则可窥探两企业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方面差异。限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讨论。

篇8

能源是支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大国,并且中国企业已经在2009年超过美国企业成为世界企业消费能源第一大国。“十二五”期间,在经受了2008年和2011年的“电荒”、“煤荒”袭扰后,中国已经将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建设放在能源工作的首位,其能源产业结构中煤炭已经成为与石油、天然气并存的三大经济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比较突出,70%以上的发电装机是靠煤,83%的电量是来自于煤发电,以煤为主的资源赋存现状,确立了中国目前依旧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

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核能、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快速发展,但从2001~2009年的数据统计显示,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8.3%增长到70.4%;低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仍然很低。在中短期内,新能源消费代替煤炭能源消费的作用有限。

煤炭产业作为新疆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产业链的波动将会影响新疆整体经济的发展。新疆现已列为全国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成为继山西、内蒙之后又一个国家重点的煤炭开发区域。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新疆要以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大煤田为重点,结合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稳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升新疆的煤炭战略地位。

然而,新疆煤炭企业的发展也衍生一系列相关问题,如煤炭产业链较短、深加工程度低,煤化工业支撑不力,环境污染、能耗较高、资源浪费等生态问题突出。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新型能源产业的崛起,对传统煤炭产业将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与煤炭产业相关的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条件和竞争规则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本文将从企业竞争力理论出发,借助灰关联模型,为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提供评价指标集及指标权重集,以期为提高本区域煤炭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为实现新疆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途径,从而促进新疆煤炭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实力、能力、素质综合作用,最终在市场竞争上所体现的力量(Barney1991)[1]。企业竞争力指标研究大多从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分析企业竞争力指标。既要重视企业生存能力,更要关注发展能力,涉及企业资源、技术、管理、经济、环境及责任。金碚教授(2003)[2]认为,企业竞争力要素包括关系指标、资源指标、能力指标、知识学识等。在具体指标构建过程中,涵盖测评指标和分析指标,前者是显示性评价指标(竞争结果或竞争力表现),后者是竞争力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凡是不能直接量化的,可以用一些间接计量指标来反映。

竞争力测评模型中对于评价指标排序的确定可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孔令丞、谢家平,2002[3]),这一方法解决了现有评价指标排序方法中存在的如打分评价法的主观性太强、主成份分析法要求大样本及样本必须服从某种特定的典型概率分布等弊端(孔令丞、谢家平,2003[4]),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专门针对煤炭企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仍在探索之中,与实际区域应用之间还有差距:首先,关于东部煤炭大省的具体案例分析和理论综述论文多,专门研究新疆地区煤炭企业文献少;其次,由于煤炭企业持续竞争力研究刚起步,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需实践验证。因此,将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到研究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中,不仅可以拓展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应用领域;而且还可以梳理新煤企业的发展瓶颈问题;完善新煤企业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分析构建新煤企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具有借鉴价值。

2 评价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置

2.1 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日前,中国科技部“十五”、“十一五”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在“世界洁净煤论坛”上预测: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煤炭清洁转化产业链。对于我国洁净煤的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表示,需要从3个层面实现煤炭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的开采层面、煤炭的加工和运输层面、煤炭的转化和利用层面。煤炭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体系,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同时还要使得评价指标与评价对象紧密相结合,这样构建的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可行性原则,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本文所建立的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目的是能够综合评价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的状况,通过全面的指标建立可以使新疆煤炭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不仅可以了解自身若干年的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反映出自身与同行企业之间的差距。

2.2 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目前新疆煤炭企业主要有四个特点:

①政府在鼓励各种类型的煤炭企业的同时,无法克制资产专用性和人员安置困难等问题,因此难以有效控制退出实现减少煤炭企业数量的目标。②供需不平衡,企业间无序竞争严重,导致煤炭资源浪费和整体产业效益低下。③大多数煤炭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不高,资源回采率低,资金、人才、技术装备水平差,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对人力资源重视度不够。④发展机制不活,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多数煤炭企业限于自身规模,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导致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缺乏自身的积累使得新疆煤炭企业无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笔者实地调研总结出新疆煤炭企业的竞争力,着重强调的应是将有限的煤炭资源在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力基础之上,通过科技创新、引进人才、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能力。因此,从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影响竞争力的综合因素分析,本文将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生产经营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两个一级指标,这两个一级指标又继续划分为多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建了25个竞争力评价指标Ui,这样构建起来的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2.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2.3.1 大类指标权重赋值 经过对专家访谈意见的汇总整理,借助层次分析的“1-9标度”法,得到大类指标的判断矩阵,大类指标VI和VII的权重值向量为:

α=(0.4545,0.5455)T,λmax=1.3361

C.I=0,C.R.=C.I./R.I.=0

2.3.2 明细指标权重赋值 要确定明细指标的权重,先计算各大类指标下明细指标的相对权重。同理,以生产经营能力VI为准则,建立判断矩阵,可得其下属二级分类指标Vi(i=1,2,3)的权重值向量:

α11=(0.2785,0.3313,0.3902)T

C.R.=C.I./R.I.=0.002331/0.58=0.00402

α2=(0.2987,0.1578,0.1041,0.1616,0.2777)T,C.R.=C.I./R.I.=0.00882/1.12=0.0078

再次,利用Vi指标为准则,建立判断矩阵,可得其下属三级指标Ui(i=1,…,25)的权重值向量,一致性检验均通过。

3 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灰关联模型

新疆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和煤炭产业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关系,而煤炭企业的数量和有详细数据的年限均较少,属于小样本,因此反映的信息具有不确切、不全面的特点。灰关联分析法主要针对的是研究对象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按照研究对象发展趋势来做分析,对样本量和样本分布规律均不做过多要求,不会出现因数据量较少而使得关联度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存在不一致的状况。因此可以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多指标方法引入到煤炭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中来,为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3.1 确定评估指标序列 设定第K年的评估指标数据为xi(k),则有灰关联序列集X={xi(k),xi(k),…,xi(k)}。其中,定义X0={x0(k),x0(k),…,x0(k)}为参考序列;Xi={xi(k),xi(k),…,xi(k)}为比较序列。

由于评估指标的不同性质,对于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取maxXi=max(xi(k)),对于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则取maxXi=min(xi(k))。

3.2 无量纲化评估指标值 因为评估指标Ui的原始数据量纲不同,为使其具有可比较性,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影响。对于时间序列数据一般采用初始值法对序列集X无量纲化,即xi(k)′=■

3.3 评估指标值极性转化 由于不同评估指标的无量纲化值序列的极性是不一致的,因此,需对指标xi(k)的无量纲化值序列xi(k)′进行极性变换,以统一极性,得到无量纲、无极性的序列x■■(k)。

①极大值极性。对极大值极性序列,进行无极性变换的关系式为x′i(k)=■。②极小值极性。对极小值极性序列,进行无极性变换的关系式为x′i(k)=■。

3.4 指标值的差异化处理 令Δi(k)=x■■(k)-x■■(k)为xi(k)对x0(k)的偏差,则矩阵中的最大差与最小差记作:

Δmax=■maxkΔi(k),Δmin=■mixkΔi(k)

3.5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值 经过差异化处理后得出灰关联系数为:rx■(k),x■(k)=■

其中分辨系数ρ的取值区间为(0,1),一般情况下取ρ=0.5。

3.6 确定灰关联度和综合评价 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关联度为:rx■,x■=■α■・rx■(k),x■(k)

其中α为权重向量,则灰关联度向量为

(r(x0,x1),r(x0,x2),…,r(x0,xm))。

将灰关联度向量由大到小排序后,可以得出评估序列的关联度排序,关联度大的指标,说明该指标与竞争力评价依存度大,反之亦然。

4 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灰关联分析

4.1 评估指标序列 根据表1总结出的评价指标集,本文采用新疆区内工业产业生产总值来度量各个指标对竞争力影响的关联度,分析2007-2011年期内新疆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各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5],见表2。

4.2 评价指标分析

4.2.1 评价结果 通过对2007-2011年的历史数据分析并运用上述计算方法得出各评估指标对工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其中,生产经营能力指标中评价煤炭生产技术的指标――精煤回收率与工业总产值的依存度最大,为0.0486;其次是总资产业贡献率和产品销售率与工业总产值的依存度,分别为0.0478和0.0461,说明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力指标中,企业的经营能力指标和生产技术指标与工业总产值的依存度较大,而评价企业生产规模的指标――原煤产量与工业总产值的依存度最小,只有0.0208。

其次,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中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值利润率与工业总产值的依存度最大,分别为0.0478和0.0475,其次是信息技术和技术开发能力的评价指标,说明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中,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和技术开发能力指标与工业总产值的依存度较大,而评价信息技术的指标――网上煤炭交易额与工业总产值的依存度最小,只有0.0285。

4.2.2 对策建议 从评价指标与工业总产值关联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企业技术能力还是盈利能力的指标评价来看,技术进步都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单纯依靠开采的简单生产行为,不仅会使得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而且也会大大降低煤炭转化效率。从长远发展看,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应该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重点研发能够支撑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新疆煤炭资源从以煤炭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向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商务模式进行转变。同时煤炭企业应加大新型煤加工设备的购置,实现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构建新型煤炭企业,使之具有煤电和煤化工规模化生产的竞争优势,推动新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本文从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的特征和内涵,结合煤炭产业的自身特点,从企业竞争力的视角出发,按照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八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新疆煤炭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寻找自己的优势资源提供方法和途径,使得煤炭企业在做好煤炭产业的同时,寻找发展以煤为主线的多元产业链,增加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新疆的大型煤炭企业应当打破地域和行业的界限,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等大型企业集团联合,取长补短,加快推进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加强煤炭深加工的能力,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价值,带领新疆全区煤炭工业的整体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Barney. Firm resource &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 34-48.

[2]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5.

篇9

    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涉及范围广,细分行业多,服务对象复杂,因此,根据不同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物流服务集成度的差异,我国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平台型物流企业、通用型物流企业、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这四种。从发展趋势来看,许多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正发展成为供应链服务型企业,因此,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较为适合开展实证研究。本文拟选取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问卷和数据分析,研究这类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演化过程,并选取相应的企业开展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竞争环境里,企业通过制定目标、做出战略选择和发展其能力,在获取、整合和利用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进而为企业带来收益,最终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综合力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开展了许多研究。总的来看,目前的研究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和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等三个方面。

    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方面,Mo(2008)等从企业服务能力和财务运作能力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74家物流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Lu(2010)等从创新能力、客户反应能力和柔性化运作能力这三个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式对受访企业进行分组,结果表明同时具备客户服务快速反应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业绩最好。在评价指标方法方面,Ding(2009)等将界限值分析(TIA)、矩阵分析法(MA)和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进行了融合,得到了一个新式综合性评价模型,并依据问卷结果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安全性及服务附加值水平这三种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排名影响较大。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方面,刘伟华(2003)根据物流企业发展情况,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是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客户资源整合、运作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三个方面。

    从以往的文献研究来看,关于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评价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缺乏系统地集成,尚未从全面角度系统地阐述物流企业竞争力;二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未能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三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大多数是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评价。

    3 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及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竞争力存在于组织机制中,它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变化和发展,并与外部环境适应匹配,因此,企业竞争力主要由三大要素构成: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企业竞争力以企业资源为基础,以能力为主体,以动态机制促进和保障其演化与外部环境相匹配,使资源和能力得到积累,最终促进企业成长。

    借鉴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包括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三个大要素,每个大要素又细分为几个小要素,具体见表1。

    

    Haire(1959)认为组织的成长就像有机体一样,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从诞生、成长、成熟、衰退至死亡,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周期现象,并指出企业管理的水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学者Leontiades(1980)、Cameron & Whetten(1981)根据过去的研究发现,企业成长阶段划分以四阶段最为常见且最合适。因此,物流企业的演变历程,其大致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这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内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也有所差异。本文对竞争力发展路径的研究也将从这四个阶段出发,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竞争力演化过程。

    4 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问卷调查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本次调研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问卷内容的设计参考了王核成(2010)、Shmuel(2003)、Frenandez(2000)、Zahra(2003)、Thomas(2003)、Calantone(2003)等学者的研究材料。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调查、能力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调查、资源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动态机制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以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Likert量表打分的办法(Lai K, 2004),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分值从1分至7分。问卷填写时,由被访者直接选择相应的答案。根据所收集的全部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2 数据采样

    4.2.1 调查区域的确定。为了全面了解中国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现状情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取三种模式进行问卷发放:

    (1)根据中国地理区域的分布,将调查区域分成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7大区域,通过邮局和E-mail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58份。

    (2)参加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2011年中国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2011年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北京论坛等会议,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52份。

    (3)在天津大学物流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班、南开大学国际航运与物流在职研究生班等班级,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06份。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216份,回收率为18.00%,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回收问卷的97.22%。从回收问卷的效果来看,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反应比较积极,回收率比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回收率偏低。这一点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系,中国的华东、华南和华北区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物流企业发展也相对较为成熟,因此,企业返回问卷 的积极性较高。

    4.2.2 问卷结果的基本数据特征。见表2。

    

    4.3 样本无偏性检验和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调查的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进行抽样无偏性检验,无偏性检验即检验调查对象的反应者与非反应者是否存在统计性偏差。

    样本的无偏性检验的一种做法是采用两次抽样,这种做法先进行第一次抽样,然后再对没有反应(不参加调查)的样本群体进行第二次抽样,用t检验法检验两次抽样(参加调查和不参加调查)的样本对调查问卷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另一种做法是按照样本回收时间的自然波分界,把样本分为两个样本群(two waves)进行对比检验(t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采用第二种做法。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测量指标的t值均大于0.5,Sig.(2-tailed),值均大于0.45,因此,样本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即符合无偏性。

    问卷回收后对问卷有效性进行分析。即对问卷做信度检验。本文采用信度检验方法为“Cronbach α”系数法。用SPSS软件对表1的假设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各个变量的信度均在0.8以上,总的信度为0.854,大于0.7,信度可以接受,说明问卷中对假设变量的设计和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可信度。

    5 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

    本文对回收的21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在资源、能力、匹配性这三个维度下,竞争力各要素的得分。随后对供应链型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能力、资源和匹配机制的重要性排序。

    5.1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的研究

    5.1.1 能力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能力类型排序,表3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14种能力类型中,排名前7名的能力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表3来看,在起步期,企业服务成本控制能力和企业各部门协调能力排名较为靠前,说明在起步期的内部管理对于突出供应链服务优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长阶段,质量控制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战略能力处在前三位,说明成长期重视供应链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并且兼顾企业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成熟期发展的关键在于服务质量和企业家能力。再生期为了企业在将来的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企业学习能力和战略能力上。

    5.1.2 资源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资源类型排序,表4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8种资源类型中,排名前4名的资源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总体来看,物流服务客户资源和企业人力资源在四个阶段都非常重视,均列入前4名,这表明供应链企业更强调这两种资源类型。从阶段排序来看,起步期重视企业财力资源,说明供应链服务是一种需要高财力投入的业务。成长期中,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扩展客户群体与服务区域,所以服务网络资源与客户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成熟期中,客户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排名前2名,这表明,在成熟期中,企业的信息技术资源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再生期阶段,则强调客户资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1.3 动态机制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动态机制排序,表5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种动态机制得分及排序。

    

    从动态机制排序来看,四个生命周期阶段都非常重视反应机制,均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其他匹配机制的重要性上,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在起步阶段和再生阶段重视学习机制,成长期和成熟期重视动力机制。

    5.1.4 竞争力三大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三大竞争力要素(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的排序,表6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大竞争力要素得分及排序。

    

    对于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从数据上来看,各个阶段中物流企业能力都排名第一,说明提升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对其自身物流能力的培养。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应将物流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整个企业周期。但是,在其他阶段,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的次要关注点则有所不同,成长期和再生期更重视适应环境的动态匹配机制,而起步期和成熟期则更重视企业的资源。

    5.2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及其演化的案例分析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率先与国际接轨的供应链服务商之一,并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专业供应链服务商”。怡亚通总部设在深圳,员工1000余人,现在全球共拥有9家分公司、18家子公司,已基本建成服务全球整合企业的两大业务平台——全球采购执行平台和全球分销执行平台。

    从企业成立进入起步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长期的阶段(1997~2003),怡亚通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提升核心业务能力战略。2001年,怡亚通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高效的通关服务和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创造性地建立了以通关、配送为核心的“IT物流”运作模式,为客户“一体化”的全程物流运作服务。(2)新的供应链策略。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是企业供应链环节服务外包由外部“横向一体化”转向内部“纵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即由供应链环节上相邻的各企业间依次连接起来的合作转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企业进入成长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熟期的阶段(2003~2005),该阶段怡亚通主要通过集团化战略和完善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促进自身竞争力。(1)推进企业集团化战略。2003年,怡亚通决策层做出了在怡亚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一打造怡亚通专业供应链服务,并针对这一战略定位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完善服务经营网络。怡亚通凭借在国际贸易、进出口、保税服务等各方面多年的经验,建立起遍布中国主要经济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西部区域中心)的全方位的保税物流平台,成为中国目前唯一入驻全国保税物流园区的企业。

    从企业进入成熟期过渡到企业进入再生期的阶段(2005~ ),该阶段怡亚通关注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1)开展战略合作,促成企业联盟。怡亚通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帮助企业从供应链管理优化中获得成本降低、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能力加强等一系列利好,快速发展。(2)优化物 流信息和管理系统。怡亚通投入数百万元研发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及服务平台,研发了具有业界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系统。(3)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怡亚通在管理文化上始终保持与世界同步,将矩阵管理、根据业务行业设立事业部等先进管理模式融入怡亚通。

    5.3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与演变路径总结

    从上述数据结果及案例分析来看,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在围绕其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这一核心来制定其竞争力的发展策略。起步期注重未来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的建设,扩大供应链的服务范围,制定新的供应链服务策略。成长期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扩展供应链服务覆盖的范围,注重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控制物流服务成本,稳定即有的客户群,完善服务策略,形成区域优势。成熟期加快供应链整个流程的资源整合,加强与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联系,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与质量,形成资源的集聚优势,为向再生期过渡打下基础。

    6 结论

篇10

关键词:资源 能力 环境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研究概述

以波特(1997)为代表的“环境论”侧重于从企业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企业外部的产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建立起主要作用:产业吸引力是企业盈利的主要决定因素,市场进入障碍决定企业是否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根据市场结构而不是内部条件来选择进入市场的战略。以鲁梅尔特、沃纳菲尔特和巴尼为代表的“资源基础论”把企业看作是一组资源的集合体。侧重于从企业资源及其积累方面的差异性出发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认为不同企业在资源及其积累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各自竞争力的差异性,企业内部资源及其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强调应主要从企业的资源出发来理解和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以普拉哈拉德、哈莫尔等(1990)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则将企业看作是一个能力体系,侧重于从资源之间动态联系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竞争力,强调资源之间的整合与结合之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意义。

在这三大经典企业竞争力理论中:环境论过分强调外部市场环境因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资源基础论与企业能力理论虽然强调了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意义,但又矫枉过正,忽视了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而滑向另一极端。可见,这三种理论都无法全面、系统的阐述企业竞争力的源泉问题。按照系统环境观的视角,企业环境既包括通常所说的企业外部环境,也包含企业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结构、资源、企业文化等)。如果把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按照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基于企业能力与企业环境的整合概念,也就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适应和控制的能力,它既指企业基于内部资源条件进行配置和优化的能力,也包括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而不断调适和更新的能力。

企业资源与能力共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源泉

资源是企业赖以形成和运作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要素,企业首先是一定资源的集合体,资源是构成企业的最基本元素。尽管不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种类、数量与禀赋方面各有差异,但一般不外乎人和物两大类,这些资源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重要性各不相同。关于企业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企业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企业资源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所能支配的各种要素本身,而能力则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整合性概念,它更多的与活动及过程有关(贺小刚,2004)。诸如先进的设备、高水平的生产线、雄厚的资金,乃至关键技术以及高素质的员工等,都是企业赖以打造其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但他们本身并不是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构建和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是将企业资源“在行动上组合起来并引导他们为特定的生产目标服务”的整合或组合能力(尼古莱.J.福斯,1998),即企业把资源配置、整合在一起以实现理想状态的能力(王永贵,2002),是企业资源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交互联系的能动机制。

资源和企业能力只有相互联系、紧密结合才能构成企业竞争力的现实源泉。这集中体现为:一方面,资源是企业形成和运作的基础与前提,从而也成为企业能力及其作用的基础与前提。能力是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的独特知识与经验,即便企业拥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独特能力,若无相关资源,也不能使能力成为企业的现实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若不具备合理配置资源的独特知识与经验,即使拥有优越的资源条件也难以形成现实且持久地竞争优势。因为“就本身而言,资源几乎没有生产能力,是生产活动要求资源进行组合和协调”,再优越的资源若缺乏合理配置就无法激活、放大和发挥其潜在生产力。此外,从发展的角度讲,资源与能力也可以相互促进,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企业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的增强与提升而企业资源的积累又反过来会促进企业能力的发挥与提升,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强化。

企业能力与环境动态匹配是企业创造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与源泉,但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状况也受相关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就企业资源的积累而言,资源的获取和选择与环境紧密相连。一方面,环境决定了资源的可得性,企业的资源积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外部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各利益相关者的战略及其变化以及企业与各相关者的关系等,对企业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环境的需要又往往决定了企业资源的选择,以市场需要和政府相关政策为核心的环境会引导着企业的业务领域选择与成长方向,进而引导着企业对相关资源的选择。尽管如此,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以及这些资源和能力的不可模仿、替代都能使企业能够获得暂时的竞争优势。但在不确定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果过分强调和推崇企业的内在性,过多的关注企业内部资源而忽略了决定资源与能力价值的市场状况,随着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速率的加快以及不确定性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内在能力的惰性、刚性,反而成为企业丧失竞争优势的因素。

从企业的决策机制和企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的决策都会是基于现有的资源配置基础上做出的,一旦做出关键性的选择,企业关于未来的资源、能力的投资就将选定,资源、能力就将向既定的方向积淀、发展。也就是说,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也存在路径依赖和自我加强的特征,过去的资源会对现在和未来的资源形成巨大的影响力,一旦过去的资源和能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所以企业过去的资源选择决定着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所带来的报酬决定了资源和能力积累的方向。在稳定的环境下,这种路径依赖和自我加强存在正反馈机制,在报酬递增的激励下,资源和能力的积累不仅得到巩固和支持,而且在此基础上一环扣一环,沿着良性循环轨迹发展;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加剧,报酬递增机制便会阻止它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或被其他方案替代,资源积累就朝着非绩效方向发展,而且愈陷愈深,最终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把企业与环境相隔绝,或者企业资源和能力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那么企业现有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可能在短期内能抵御竞争者的模仿,但却难以回避市场迅速变化的冲击,环境不确定性会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侵蚀殆尽。因而,就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作用和价值而言,企业资源与能力“在真空中是无价值的,仅当抓住机会和抵御威胁时,才显得有价值”(Jay Barney,1995)。不仅单独的资源本身是无价值的,资源之间的组合或整合如果不与环境机会联系起来也是无价值的。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竞争力或者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对概念,离开了作为参照物的相关竞争对手,也就无所谓竞争力或者竞争优势。因此,市场、顾客以及竞争对手无疑是企业及其运作的重要环境因素,市场结构、顾客需要、竞争对手的战略以及三者的交互变化深刻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与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和市场的深刻变化,企业面临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在急剧动荡的环境中,全球化的竞争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水平的波动、顾客需求的多元化及不确定性、经济周期的影响、知识爆炸和技术创新与突变、政府政策的变化等,都可能使企业既有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另一方面,企业竞争优势从确立的那一刻起,就处于模仿者和革新者的强烈破坏和冲击之下,决定了它不可能永远的维持其现状,最多只能维持到竞争对手成功模仿或者超越的时候。竞争过程实际上就是竞争对手对优势企业实施的战略进行模仿的过程,竞争优势的拥有者最多只能在竞争对手展开反击前的短暂时间内,利用这种竞争优势获得超额收益。随着竞争对手的反击,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或将瓦解或崩溃。企业不在于能够在短期内或某个时点上获得竞争优势,而是能够在长期内抵御竞争者的侵蚀或者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持续的评估其资源或者能力在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能否持续的保值和增值,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与环境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有机的、动态的结合起来。

创造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和外部环境融合互动和匹配是一个动态过程。任何企业的异质性面对动态变化的环境时,都很难保持其价值。任何资源、能力的价值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竭,或者其价值被瞬间的结构性创新所削减。竞争优势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纵向一体化以及将来的可能因素都在竞争优势的演变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是不变的是竞争优势变迁的规律――企业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匹配。企业环境所具有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竞争是一个内在的动态过程。参与竞争的所有企业总在寻找能够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而最终能否成功打造并保持核心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对跟进模仿行为设置的壁垒及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取决于对如何进行跟进投资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理解,在于能否具有不断地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和追逐新的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由于现实经济中信息的不完全性、不确定性,特别是人的有限理性,人的知识和计算能力的限制使人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因素,无法事前掌握经济活动规律,从而做出最优决策。所以企业能力的培育不仅仅是内在的,还要通过摸索或者试错过程寻找更好的答案,强调经济决策过程中的学习。因此,企业培育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对变革能及时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快速灵活的适应的能力,有效协调内、外部变化的动态能力,即为了与变化的环境保持一致而更新的能力的能力,才是企业创造并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这种不断更新能力的能力的培育实质上是一个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融合的过程。它需要企业主动嵌入与主要客户、供应商、合作者、竞争者、研究机构的相互作用之中,加强与所有其他外部实体之间的互动,通过网络机制形成跨组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交换,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融合进化,来克服企业内部能力的刚性和惰性。企业能力不仅需要通过内部积累,而且更重要的是内部学识和引进性学识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是通过学习和外部途径“买入”或“借入”的结果。企业如果忽视环境变化,强调或专注于难以复制的内部资源、能力,可能会丧失竞争优势。相反,企业过于苛求对未来资源和能力的投资,则可能面临既有能力丧失的风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重构只有在企业能力和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培育既有能力及构建动态能力,使企业走出由于当前的资源、能力与营造未来竞争优势所需资源、能力不同的两难境地,这样才能使企业在遇到不可预期的事件时避免走向能力陷阱,从而使企业不断赢得竞争优势。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能力在不断发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而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机制即能力和环境的匹配机制是相似的。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永远进行着内外的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如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营造起不断更新能力的能力,就能不断构建短暂的竞争优势从而保持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普拉哈拉德,哈默尔.公司的核心能力[J].北京社会科学,1999(4)

2.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

3.白津夫.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战略问题[J].学习与探索,2003(1)

篇11

资料显示,装备制造业产值占中国GDP总额的四分之一,是我国工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积极抢占装备制造领域是我国谋求世界工业强国的战略重点。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装备制造业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特点日益凸现。近年来,装备制造企业出口遭遇绿色环保、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增多。另外我国出台了新大气法等一系列环保政策,史无前例地加大了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管制。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之一,也是节能减排转型发展的主力。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国内环境规制政策是高悬在装备制造企业头上的双刃剑,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绿化,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才有坚强的微观基础。为此,本文从生命全周期角度,尝试构建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客观评估和反映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综合状况,为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起到精准导航作用。

一、企业绿色竞争力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文献综述

竞争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国际上对企业竞争力理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几大经典学派,如以Michael Porter(1990) 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Birger Wernerfelt(1984)和Barney JB(1991)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以Brian Loasby和Christian Knudsen(1995) 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在绿色经济形势下提出的新概念,将企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纳入企业决策的影响要素中,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活动符合市场竞争的绿色标准,从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持续获得竞争优势。

本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绿色竞争力概念的论述较少,主要从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这一方面切入,并依据观点不同分为两派。悲观派认为环境管制会使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精力来应对环保压力,增加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如Walley.N 和Whitehead.B.(1994)认为环境管制使企业承担巨额费用,无力投资有前景项目,从而降低竞争力;Jaffeetal (1995)认为企业受到环境管制要为解决污染问题直接耗费成本,还因进行环保所需的生产要素价格间接提高花费成本。

而乐观派认为,环境管制将促使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Michael Porter(1995)认为,合理环境管制可以激发被管制企业进行创新来产生效益;一些学者如Gabel,Sinclair-Desgagne(1997)认为环境管制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减少组织内部的非效率;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环保技术来创造竞争优势,如Sam・Fankhauser(2013)提出一个国家的绿色竞争力是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核心,将成为全球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研究观点大体倾向于乐观派,认为环境管制势在必行,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绿色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如洪小瑛(2002)认为绿色竞争力由绿色的资源、技术、管理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系统概念;陈红喜(2005)对各家观点进行提炼,定义企业绿色竞争力为相较之竞争对手,某企业能够协调环保需求更有效地供应契合要求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份额,获取效益,从而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目前对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众多,主要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三)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前人的研究丰富了绿色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对绿色竞争力的测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仍存不足。国外缺少对绿色竞争力影响要素的探究和归纳,国内学者没有系统涵盖生命全周期各阶段。既有文献缺乏专门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评估体系,普适性的评价体系只能发挥指导作用,对装备制造企业缺乏可操作性。基于此,笔者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上,从生命全周期的视角,尝试构建能全面反映装备制造企业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的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理

从生命周期视角考察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需从最初的产品设计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找出企业绿色竞争力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影响的因素,探究其影响路径,对症下药。

要解决装备制造业面临的耗能与污染问题,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务必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实施生态设计,从源头来降低有形产品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减少直接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污染的排放量减少后期的治污成本,提升绿色竞争力;而原材料选择方面,应采购绿色原材料,并选择绿色供应商,在减耗、节约成本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生产过程中,绿色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的实践,进行绿色的工艺设计,减少生产环节,实行节能管理,持续地利用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在销售阶段绿色竞争力需要绿色的销售网络进行支撑,即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存储以确保产品能以最有效、最绿色的方式从工厂运送到客户手中;在产品使用阶段,装备制造企业作为服务方应当以便利客户为导向,发展专业化服务体系。而产品用后处置阶段,企业应当完善旧件回收系统,并保证三废的稳定、持续达标,减轻环境压力,降低控污费用,提升企业环境友好形象。

可以看出,在最初的产品研发设计到最终的产品用后处置,都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装备制造企业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更需全方位把控好各个环节,在入口减少消耗,在出口降低污染,是提高绿色竞争力的高效路径。

三、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价体系应当在进行调研考证后,综合定性、定量,科学、客观地展现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真实情况。

创新性原则。本文立足新的视角考量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涵盖了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掘与生产、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使用和废弃物管理,立意新颖。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筛选需要考虑定性指标是否可合理量化以及定量指标数据是否方便搜集。本文在筛选指标时兼顾可操作性,使得数据真实可取,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就是以生命周期为视角出发,围绕评价目标,将指标分层剖解,最后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从而保持严谨的逻辑连贯。如表2所示。

设计环节是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桥梁,在技术创新上形成先行优势,将从根本上来降低有形产品对资源、能源的需求,来减少直接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排污量减少后期的治污成本。因此企业的生态设计能力应当在各阶段占据首位。

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多为复杂庞大的机械装备,配置众多,在生产过程中高耗能、重污染,因此实行清洁生产,控制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对企业提升总体的绿色竞争力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绿色生产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生态设计能力。

2015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十大类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2.5亿吨,回收总值为6446.9亿元,工程机械等8个领域35家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作为试点,经认定的再制造产品达到100余种。由此笔者认为,产品的用后处置阶段是直面减排压力的一环,虽是生命周期的末端,在绿色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地位也相当重要。

2016年7月,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广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绿色材料和产品。装备制造业所需原料采购量大,应当面向上游实行绿色集中采购,选择绿色供应商,将大大有利于绿色竞争力的提升。原材料供应阶段的重要性应当略低于产品用后处置阶段,但高于销售及使用阶段。

装备制造业的大多产品非日常消费品,相对其他环节,销售和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略小,因此,在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六大阶段中,销售和使用阶段的重要性相对最小,但由于很多机械装备在其使用阶段的能耗也相当大,因此也应尽可能将产品包装、产品运输、储存方式及有关的售后服务体系方方面面都考虑进来,尽可能完善产品配送体系,并发展专业化服务体系。

四、结论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变的大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力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在要素层将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分为六大阶段,反映企业在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是对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系统评价研究。总的来说,本文强调系统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不单是考虑局部影响;并倡导可持续发展,关注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的潜在环境影响,着眼于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共存。

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工程庞杂,涉及面广,在数据处理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笔者只是尝试性地站在生命周期角度对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作初探,希望社会各界继续研究,构建起更科学合理的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促进企业全方位的提高绿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江心英,周媛媛.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

[2]陈红喜,王建明,袁瑜.企业绿色竞争力及评价体系构建探讨――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03).

篇12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位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610295037)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14日

引言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务院相继出台加快推广应用、充电设施建设等指导意见。各部门也先后出台实施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推动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等各方支持下得以飞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无论是保有量还是当年产销量都是世界第一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市场秩序不断完善、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的条件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品质、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一、企业生态位体系的建立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选择了比亚迪、上汽、北汽、吉利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和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等领域相关从业人员作为受访对象进行初步访谈,以此进行分析模型的指标选取。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沙旦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常用于解决多目标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复杂问题。它通过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对各方案进行优劣判断,以此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本文将企业生态位理论与层次分析法进行创新性结合,建立企业生态位模型,基于生态位理论评价各观测变量的权重分布,通过多项指标完整地阐述企业生态位评价体系。

根据访谈结果,结合国内新能源汽车现状,本文选取以下指标作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标准,见表1。(表1)

二、企业生态位体系指标的确定和计算

由于生态位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生态位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各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比重通常难以量化。因此,我们首先根据生态位体系表建立各级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集,通过矩阵判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在模型中用相对权重将评价标准给予量化。

我们分别用三个二级指标中的单一标准对企业进行评估,求得每一标准下,每个方案的相对权重,为此引入了相对重要性的标度。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分级太多会超越人们的判断能力,既增加了作判断的难度,又容易因此而提供虚假数据,采用1~9标度最为合适。标度与含义如表2所示。(表2)

根据受访者评价,得到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见表3。(表3)

通过建立判断矩阵逐步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根据二级指标的计算方法,算出产品研发能力、资产能力、品牌能力三个二级指标下各项评价标准的权重。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避免不合理的情况。

根据计算可以得到生态位体系表各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三个二级指标中,产品研发能力对企业生态位体系的影响最大(二级指标“产品研发能力”的指标权重为0.6302),这说明现阶段对企业而言,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排第二位的是品牌能力(二级指标“品牌能力”的指标权重为0.2184),这说明企业的品牌能力对企业竞争力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而企业的资产能力(二级指标“资产能力”的指标权重为0.1514)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小。(表4)

三、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初步发展,汽车的产量和销量都在快速增长中,产销规模迅速扩大,但这并不能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和相关汽车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仍面临着技术基础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低、核心技术欠缺、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随着各地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步退坡,这些问题也将逐渐暴露,国外成熟汽车品牌和合资企业的进入将对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巨大威胁。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只有联合各行业相关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突破核心技术难题,才能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质量,从能耗水平、动力性能、续航时间、车辆舒适性等多个层面适应消费者需求;电池技术的突破也将大大增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保障,避免新能源汽车自燃或燃烧事故发生。同时,企业应加大自身品牌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企业可通过打造具有标志性的企业产品系列来树立品牌形象,同时通过加强广告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等途径提高自身品牌能力。

四、结语

2016年,国际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汽车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扶持力度,国际汽车企业集团也在加速布局,全球a业发展竞争格局将日趋激烈。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尽可能摆脱政策、技术水平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才能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大利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国虎,许芳.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

篇1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39-03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质量、服务、个性等综合竞争力为内涵的品牌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建设一个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品牌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国际一流品牌纷纷抢滩之际,中国本土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却较少。因此,本文尝试在分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和测度模型体系,以此作为准确、客观反映企业竞争力水平的依据,冀为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一、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概述

品牌竞争力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源(如资金、人力等)的有效配置和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要素(如对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感受、态度、体验等),使其品牌比竞争对手的品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方面与竞争品牌在市场竞争中产生更高的比较能力。

(一)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品牌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这里的“比较能力”不是“比较优势”,即品牌竞争力是以企业之间的品牌竞争为前提。企业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的能力。(2)品牌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是动态的产物,而不是静态的结果。企业需要通过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在运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品牌竞争力。(3)品牌竞争力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教育和文化环境等都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培育。

(二)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品牌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品牌经营战略与品牌管理措施,同时也受到市场环境、消费者特性等客观因素影响。本文从品牌市场能力①、品牌管理能力②、品牌权益能力及品牌基础能力③这四个方面来确定评价指标,并充分考虑品牌传播、品牌定位、品牌认知和品牌延伸等一系列品牌战略的综合影响。

二、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对品牌和竞争力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力在企业这一载体上构建相关评价体系,把品牌竞争力这一抽象的概念落实为对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探讨。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除了遵循统计学的一般规律以外,还应该坚持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通用性以及可行性的原则,才能建立一套科学、可行、实用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科学性原则。体系结构的构建,既要充分考虑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和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又要以系统论、现代统计理论等为基础,科学合理地构建指标体系,以求能规范、准确地反映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其强弱。

2.指导性原则。建立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除了给某企业品牌打分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考察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3.通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太狭隘,而应该是一个对绝大多数企业都适用的体系,这样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4.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指标要能够准确、可靠、简洁、明确地描述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并且获取要容易、准确、可靠,尽可能选择已有的统计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

(二)品牌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确定

1.企业竞争力基本指标。竞争力指标是准确、客观反映企业竞争力的依据。借助竞争力的概念模型,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在当前经营业绩、潜在能力、相对水平及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指标。主要有:(1)当前经营业绩。主要反映企业的显在竞争力,是已表现出来的整体实力,是企业的实际的创造财富并获得财富的能力。其指标包括以下内容:收入指标;利润指标;企业声誉及客人满意度等。(2) 潜在能力。主要反映企业的潜在竞争力,是对企业未来竞争能力的预测,也是企业参与外部竞争的基础,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包括:成本潜力;品牌潜力;质量潜力;资金运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定位。

2.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结构模型。借鉴品牌竞争力评价理论,结合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得出了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①如下图所示。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1.模型指标体系权重的探讨。由于研究对象因素结构的复杂性,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这一数学建模方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AHP常用1-9标度确定判断矩阵,进而求其特征向量,确定各评价对象的权重系数。AHP理论的具体实施应用归纳为如下几个步骤:(1)明确问题;(2)建立层次结构;(3)构造判断矩阵;(4)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5)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2.指标权重的确定。为了科学地确定各层子系统的权重系数,可将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征求意见表分别寄给有关高校、企业的相关专家,请他们独立地给出判断矩阵和相关修改意见,并反复沟通调整,以达到最优结果。计算权重系数的过程通过matlab7.0编程实现,最终得出B层、C层和D层指标权重。(限于篇幅过程略)

3.决策层指标体系的量化。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因涉及到的一些定性指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故而采用等级评价法来量化。在40个三级指标中,C7、C8、C10、C12、C14、C16、C17、C18、C24、C36、C37、C39和C40为定性评价指标,其分值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取(评分值满分为100分,分别划分为优100分、良80分、中60分、低40分和差20分五个等级),其余27个指标为定量指标,其数值均可直接或间接计算得到。

4.指标无量纲化方法研究。(1)各指标参考值的确定。各指标参考值应以发达国家企业的发展状况为蓝本,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数据,结合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对个别指标进行修正,最终得到并确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三级指标的参考值。(2)各指标无量纲化的处理。经过量化的指标单位不统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议运用如下公式进行转化:Pi=1000×Di/Ri,式中Pi为某指标转变后的无量纲化指标,Di为该指标转换前的指标值,Ri为该指标的参考值。对于逆向单项指标(即该指标取值越小越好),则采用公式:Pi=1000×Ri/Di,各字母含义同上。

要计算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总分值,只需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无量纲化得分值代入数学模型E=QiPi,其中,E为总分值,Q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Pi为评价指标的得分值,n为评价指标的数目。

借鉴等级评价法,参照已有的其他行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标准,可将品牌竞争力划分为四个档次(见表2),这样就可以使企业更容易找准自己的位置,更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更能从实际出发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如品牌竞争力得分小于55,则说明该企业所具有的品牌竞争力较弱;得分在55~75,则说明品牌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等分在75~90,则说明具有较强的品牌竞争力;得分大于90,则说明具有很强的品牌竞争力。如此,可以使企业更容易找准自己的位置,更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更能从实际出发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三、应用说明

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的相关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可对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进行科学、准确的综合评价,为企业全面地认识和提高自身能力并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决策依据。

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数学模型,主要是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计算综合评价值E,具有直观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可用于企业竞争力强弱的评价与分析,为其提供评价依据和参考。

1.数据资料收集。为了分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强弱,应首先根据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数据收集和计算工作。根据指标体系的特点,在全部40个三级指标中,13个为定性指标,27个为定量指标。13个定性指标值一般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问卷调查可针对企业员工和顾客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表并确保回收率,以方便数据采集和保证数据分析可靠、准确。其余27个定量指标数据可从企业相关的统计报表中直接或间接获得,也可利用企业相关内部数据计算得到。根据前述的计算方法计算,各层指标得分与其对综合评价值E值贡献。

2.指标数据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通过数学模型E=QiPi计算出企业的总得分和企业在品牌市场能力、品牌权益能力、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品牌基础能力方面的各自分值,对应“弱、中等、较强、很强”四个级别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标准作出判断。根据计算结果展开分析研究。除了对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总体分析外,还要进行以下分析:(1)根据企业品牌四个模块的各自得分来判断各模块层在企业品牌竞争力E分的贡献(也即品牌权重力),找出差距和不合理的地方以确定下阶段品牌建设的重点模块。(2)针对品牌市场能力、品牌权益能力、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品牌基础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别从各自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层面发现目前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并分析影响品牌竞争力主要问题和根源。

3.提出对策和建议。针对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企业在品牌经营中存在着的与品牌市场能力、品牌权益能力、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品牌基础能力相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打造,从而不断成熟、完美。品牌竞争力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理论,对品牌竞争力研究有待未来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戴维・阿克.管理品牌资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6-31.

[2] 李杰,余明阳,王琦.品牌竞争力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6):1035-1044.

[3] 毛政,卿惠,周发明,评价品牌竞争力的模糊模型及运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

[4] 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4.

[5] 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enterprise brand competi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IANG Ya-qi,ZHANG Ya-pin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