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拆除工程风险评估

拆除工程风险评估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拆除工程风险评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拆除工程风险评估

篇1

关键词: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关键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桥梁工程的建设是由多个步骤组成的,并且它们之间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开的,其中,设计,规划,施工,以及使用和维修这些阶段都与桥梁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每一环节都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桥梁工程能够长久的为人类使用。

一、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桥梁工程不论是哪一个阶段都会存在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风险,所以为了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就必须找到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这样才能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1、桥梁工程在规划中的风险

在桥梁的规划中会涉及到周围环境以及交通状况等问题,而且同时也对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后期的修护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作为起主导作用的规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桥梁工程的规划过程中做好规避风险工作,才能减少的桥梁修建工程中造成的损失,尽力减少修建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压力和负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国的武汉长江大桥,它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桥,它在规划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因素,成功的应用了新型的施工方法,不得不说这是桥梁工程中一个很好的案例。

2、桥梁工程在设计阶段的风险

在桥梁工程的设计阶段存在的风险也是很多的,其中在设计阶段中对理论,科学模型以及对其他桥梁工程的借鉴的应用,也应该适当的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不能只是完全依赖书中的知识,否则会造成很多的风险。其中,桥梁工程的设计阶段中选址的工作也是相当的重要的,不仅要结合当地的状况,分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且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对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在设计阶段,有可能会由于技术人员的设计,计算的不够准确,会导致接下来的施工工作中存在更多的风险,但是由于这些处于设计阶段,所以还是处于风险潜伏阶段,不易被发现,但是如果真正到了实施过程中的时候,可能会由于这些人为的失误,使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在设计阶段,工作人员要相当认真细致的进行测量,分析,计算,以避免风险的发生。

3、桥梁工程在施工中的风险

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相当的严重的,是最应该加以重视的。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做不好的话,会造成很多的风险,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技术等应用不当,设计不精确,可能会使施工现场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受到一些威胁;还有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暴雨,泥石流等,这些对于桥梁工程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虽然是人类无法阻止的,但是也是不得不考虑在内的风险,而且同时也会超出预算成本,所以这项风险是相当严峻的;还有一项风险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了,如果监管人员管理不当,不能很好地按照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案实施,那么就会造成很严重的风险,对将来桥梁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隐形的风险。

4、桥梁工程在维修中的风险

桥梁工程实施阶段的完成并不能代表这整个过程的完成,因为在之前的阶段中可能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使桥梁工程进行的并不是足够的完善,这就需要后期的维护工作,或者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桥梁工程会发生一定的状况,这就需要对此进行维修,所以维修的过程也是桥梁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而且这个阶段是需要由桥梁修建成功持续到拆除之前的,这样一项长时间的工程当然也会存在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在维修工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交通状况的影响。

5、桥梁工程在拆除过程的风险

当桥梁在使用时间过长或者不能满足人们需求时,就需要对桥梁进行拆除,可能之后还需要进行重建,看起来拆除的过程似乎已经不再存在什么风险了,但是这其中的风险也是应该相当重视的,桥梁拆除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周边交通状况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交通阻塞等状况,还有可能会对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在拆除过程中工人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也需要做好安保工作。

二、桥梁工程风险评估方法

1、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经验

在桥梁工程方面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其中他们做得最好的也就是在风险评估体系方面做得完善,而这些先进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通过借鉴其他的先例,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做出的风险评估体系就会相对来说比较完善,能够很好地规避风险,尽量保证安全。谈到桥梁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赵州桥,赵州桥之所以修建一千四百多年仍能使用,最主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在于桥梁完美的结构设计方面,还与当时人们对于它的风险评估体系做得足够完善有密切的关系。

2、最大限度减少风险

在桥梁工程中有很多风险是不可预测的,同时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所以对于风险人类能做的也只有是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的发生,例如,选址时可以选在自然灾害发生比较少的地方,或者是自然灾害对所选地影响比较小的地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力做好周边交通疏散工作,避免交通拥挤现象发生,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操作方面工作,避免发生工作人员受伤的事件。

3、对风险分级测评

对于人类不可预知的风险或者是不可避免的风险来说,我们人为能做的只有是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合适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这些,在做风险评估体系的时候就要对发生的风险进行等级的划分。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这样做不仅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对风险对桥梁的影响程度有正确的认识,而且在寻求恰当的解决措施时也能够有正确的判断。这样做不仅能够使风险评估阶段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化,而且也能够帮助决策者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寻求最佳方案,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三、小结

桥梁工程中每一个阶段中存在的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对此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每一个阶段的风险都进行分析,并据此找到科学全面的解决措施,尽最大的能力避免风险的出现,以便于决策者对风险的准确判断和采取规避措施。以上是基于本人多年经验所写,若有不足之处,望加以批评指正。

作者:徐进 单位:江苏海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道银.滨海高速桥梁工程中的施工组织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4)

篇2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2013年常减压装置计划实施常压炉隐患治理项目,拆除旧常压炉F-102,并在F-102位置新建一座40MW的新加热炉。由于工程量大、施工期短,为确保项目如期完成,需在装置运行的情况下拆除F-102,拆除作业过程风险较大,如果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产生不能容忍的后果。本文对常压炉拆除作业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消减措施和改进建议。

1工艺过程及拆除内容

1.1 工艺过程描述

1.1.1工艺原理

原油蒸馏的基本原理,就是以液体混合物的汽液相平衡为基础,在一定压力下,利用原油中各组份的沸点或挥发度的不同,通过多次汽化和多次冷凝,从原油中分离出各种石油馏份。其中常压炉是提供热量的主要设备,它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初底油加到蒸馏所需的汽化温度。初底油在加热炉炉管内流过,而炉管外是温度高达760℃左右的炉膛,热能通过辐射、对流、传导的方式传递给炉管内介质―初底油,达到加热升温的目的。

1.1.2工艺流程及过程描述

1-1工艺流程图

初底油经初底泵P-101升压后分两路去换热,换热后两路汇入DN350管线至“初底油热联合阀组”,去二催化装置与油浆换热至300℃,返回后可分两路进料去常压炉F-102进行加热,也可以分四路进料去常压炉F-101进行加热。初底油被加热至357℃汇合后,进入转油线去常压塔C-102。

公用工程系统:

①F-102所用燃料有高压瓦斯和燃料油,已经加盲隔离。

②仪表风是由炉区总线引出,已经加盲隔离。

③过热蒸汽、雾化蒸汽和灭火蒸汽线均由炉区总线引出,已经加盲隔离。

1.2 拆除内容和拆除方案简述

1.2.1拆除的主要内容

加热炉顶标高45.33m,底标高0m,金属总重量278t。本项目要将加热炉全部拆除,拆除分为余热回收系统、集合烟道、烟囱、天圆地方、对流室炉壁板、对流室炉管、炉顶钢结构、辐射室炉管、辐射室钢结构、炉底钢结构以及其余小型构架和工艺管线,详细分段位置、几何尺寸和重量见附表1-2。

1-2拆除内容详表

序号 设备名称及位号 结 构 规 格 吊装重量(t)

1 空气预热器(光管) 3000×1236×4910 11.5

2 空气预热器(翅片) 3650×1377×4910 19.1

3 集合烟道上段 φ2016×18600 17.2

4 集合烟道下段 φ2016/φ2500×13000 22

5 烟囱 φ2124×11730 11

6 天圆地方 φ2124/3816×3816×6270 7.7

7 对流室盘管 4400×3375×1302 18.5(3段)

8 炉顶钢结构 φ10100 8.5(2段)

9 辐射室炉管 弧长6.7m,高度16160 7(6段)

10 辐射室炉体上段 φ10100×7050 21

11 辐射室炉体下段 φ10100×9650 19

1.2.2 拆除方案简述

1.2.2.1拆除顺序原则及方法:先管线,后设备;先高处,后低处。

本次拆除采用25t、70t和200t汽车吊进行吊装,拆除原则是先由25t和70t吊车拆除地面上的余热回收系统,然后再由200t吊车拆除加热炉本体、25t汽车吊配合。

1.2.2.2工艺管线拆除

加热炉与外界相连共有13条工艺管线(见表1-3)。拆除前,先拆除与外界相连的工艺管线。拆除时先确认该管线阀门的关闭状态和盲板情况,在属地技术人员和监护人员确认后,解法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将管线上的法兰切割下来,再安装到原阀门上。

1-3拆除工艺管线明细表

序号 管线名称 现有管线有无介质 盲板数量 盲板位置

1 F102进料分支一 无 2 阀组上

2 F102进料分支二 无 2 阀组上

3 F102出口转油线一 可能有 2 出口阀上

4 F102出口转油线二 可能有 2 出口阀上

5 F102过热蒸汽来汽线 无 1 管廊阀上(法兰已经断开)

6 F102过热蒸汽回汽线 无 1 管廊阀上

7 F102高压瓦斯线 无 1 管廊阀下

8 F102长明灯线 无 无 无

9 F102低压瓦斯线 无 1 管廊阀下

10 F102燃料油来油线 无 1 管廊阀下

11 F102燃料油回油线 无 1 管廊阀下

12 F102烧焦线 无 2 烧焦分支阀后

13 F102出口与重污油跨线 无 1 管廊阀前

1.2.2.3加热炉主体拆除

(1)25t吊车吊装顺序

吸风口鼓风机入口风道鼓风机鼓风机出口风道预热器入口风道引风机入口烟道引风机引风机出口烟道预热器出口风道预热器入口烟道常压炉进口风道热烟道。

(2)70t吊车吊装顺序

空气预热器(光管)两预热器连接段空气预热器(翅片)。

(3)200t吊车吊装顺序

烟囱常压炉出口烟道集合烟道上段天圆地方集合烟道下段对流室周围钢结构和平台对流室端面弯头箱对流室盘管(分3段)对流室侧面钢结构半片炉顶钢结构两吊辐射室炉管半片炉顶钢结构两吊辐射室炉管辐射室20m层平台拆除(分5段)辐射室炉体上段(12.7m处分段)辐射室12.5m层平台拆除(分5段)辐射室炉体下段。

最后剩余炉底钢结构和支腿,由25t汽车吊进行拆除。加热炉周围的管线、机电仪表等小构件采用25t汽车吊拆除。

2风险评估

2.1 拆除过程危害识别

通过对照炉区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以及现场察看,确定了图纸的准确性,熟悉工艺和区域布置。然后通过组织专业技术讨论会,吸取专家和老操作员的经验,并通过危害辨识检查表梳理出了本次拆除作业的危害识别清单。

2-1危害识别检查表

序号 辨识对象 危害分析

1 环境对施工作业造成的风险 吊车倾覆

2 吊车摆杆遇到障碍物

3 施工作业对装置运行造成的风险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4 工艺介质泄漏

5 装置停风

6 紧急停炉

7 装置紧急停工

8 妨碍正常操作和装置应急处置和救援

9 施工作业的风险 人员触电

10 高处坠落

11 人员中毒

12 人员烫伤

13 机械伤害

14 物体打击

2.2 风险评估

针对危害辨识清单,从危害分析、人为因素、本质安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风险分析。然后从伤害类型、后果分析、影响范围方面,利用风险评估矩阵对事故(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度进行了定性后果分析,并针对结果提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主要风险评估结果如表2-3

2-2风险评价矩阵

后果/严重度 发生的可能性

极不可能1 一般不可能2 可能3 很可能4 非常可能5

1 轻微 1 2 3 4 5

2 一般 2 4 6 8 10

3 中等 3 6 9 12 15

4 严重 4 8 12 16 20

5 非常严重 5 10 15 20 25

风险等级:

1.红色区域为高风险Ⅰ,黄色区域为中风险Ⅱ,绿色区域为低风险Ⅲ。

2.风险等级为高时,不得进行相应的活动或作业;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时,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3风险评估

作业

类型 问题描述 后果分析 风险评估

严重性 可能性 风险

等级

吊装

作业 1.吊车倾覆

2.吊绳断裂或吊具故障 1.吊车损坏

2.高空坠物,人员伤亡

3.撞击设备管线,物料跑损,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窒息或装置停工 5 3 Ⅰ

动火

作业 天然气、瓦斯、初底油等物料泄漏 1.着火爆炸、人员伤亡

2.污染环境

3.装置停工、财产损失 4 2 Ⅱ

高空

作业 1.脚手架坍塌

2.防护措施不到位

3.作业人员不具备作业资格或身体不适 高空坠落、人员伤亡 4 3 Ⅱ

用电

作业 1.用电设备不符合要求

2.静电接地不符合要求

3.绝缘损坏、老化 1.损坏设备

2.触电

3.火灾 3 2 Ⅲ

管线

打开 管线内有残存危险物料 1.物料跑损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2.可能导致装置停工,造成财产、经济经济损失 3 3 Ⅱ

拆错管线 3 2 Ⅱ

受限

空间 1.瓦斯、天然气等危险介质泄漏

2.通风不良

3.炉墙倒塌、脚手架坍塌 1.中毒窒息

2.人员伤亡

3

2

挖掘

作业 挖掘作业时,作业失误 隐蔽工程泄漏,影响装置平稳操作 3 2 Ⅲ

通过定性分析可以看出:本次拆除过程的主要风险是高处坠落;火灾、爆炸;高空坠物、起重伤害和管线打开。因此,必须认真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保证作业安全。

3风险控制措施

3.1 高处坠落风险削减措施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高处作业的各项规定。

(2)高处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高处作业不适的疾病,严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恐高症等其它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高空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带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的安全带,且在使用前应进行详细检查。

(4)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应挂在作业人员上方固定牢靠的物体上,下部应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和净距,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严禁悬挂在有棱角的物件上。无安全带悬挂点的高空作业时应在作业点上访焊接临时悬挂点,悬挂点必须焊接牢固,焊接后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5)工程临时用脚手架搭设应结实牢固,必须加扫地杆和护腰杆,捆扎的踏板要稳固,上方应与构件固定连接,防止单框重心不稳,而可能出现倾斜和倒塌。

(6)五级大风以上及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7)脚手架下严禁人员停留和穿行。

3.2 火灾、爆炸风险消减措施

(1)动火前先移开易燃易爆物品,并对地沟、阀门井、排污井和低位置的设备、电气、仪表、管道等设施进行遮盖、封闭等保护措施。

(2)施工现场的消防通道要时刻保持畅通,在乙炔笼、焊机房棚、动火点、仓库及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等极易引发火灾的地方配置灭火器等消防器器材。

(3)加热炉西侧与管廊相邻,南侧与运行的常压炉F-101相邻,为火星飞溅,可在常压炉F-102的南侧和西侧用长度为22m,高度为7m的防火毡进行围堵。

3.3 高空坠物、起重伤害风险消减措施

高空起重作业最大的风险是吊物高空摆动、坠物、吊车倾覆损坏运行的设备和管线,造成危险介质泄漏,引发次生事故,因此要严格落实风险消减措施。

(1)防碰撞措施:

①吊车吊钩必须垂直吊装;②在吊装前在吊装物靠近运行设备一侧加设挡板,使吊装物在吊装过程中不向设备倾斜,不碰撞运行设备;③所有吊装物不得从转油线和管廊等运行设备和管道上经过,吊物上要设置两根溜绳,防止吊物摆动,消除碰撞危险;④风力超过5级严禁吊装作业。

(2)对较重的吊装段进行分解减少吊装段重量,严格控制吊装重量小于吊车工况的80%,现场吊装作业要严格按吊装方案实施。

3-1 吊装负荷率

序号 设备名称及位号 结 构 规 格 吊装重量(t) 吊车负荷

型号 负荷率

1 空气预热器(光管) 3000×1236×4910 11.5 70t 58%

2 空气预热器(翅片) 3650×1377×4910 19.1 70t 91.7%

3 集合烟道上段 φ2016×18600 17.2 200t 73.8%

4 集合烟道下段 φ2016/φ2500×13000 22 200t 70.5%

5 烟囱 φ2124×11730 11 200t 76.4%

6 天圆地方 φ2124/3816×3816×6270 7.7 200t 34.6%

7 对流室盘管 4400×3375×1302 18.5(3段) 200t 78.8%

8 炉顶钢结构 φ10100 8.5(2段) 200t 40.3%

9 辐射室炉管 弧长6.7m,高度16160 7(6段) 200t 45%

10 辐射室炉体上段 φ10100×7050 21 200t 73%

11 辐射室炉体下段 φ10100×9650 19 200t 80%

(3)钢丝绳在使用前要进行全面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断丝。钢丝绳在现场使用中,严禁与带电焊把线、电源线接触。捆扎吊装绳索必须捆绑结实牢固、平衡,使其吃力均匀,绳索与被吊物采取防滑措施,可进行试吊,看其牢固程度,以防止吊装中滑脱。

(4)起重司机和起重工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在有效期内。起重工必须熟悉吊装方案、设备性能、操作信号和安全要求,起吊前起重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对所负责分工的使用的绳索、卡具、配件和设备进行检查,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5)在拆除中,如果吊物经过危险介质阀组和管线,可搭设防护脚手架,用来保护运行阀组。

(6)起吊要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要站在能够照顾全面工作的位置,指挥者所发出的信号必须准确、清楚。

(7)作业前起重操作人员要认真检查起重设备的安全技术性能、状况、熟悉现场环境。起吊物件时,起重作业范围要设警戒线,严禁操作人员和行人在吊物下面穿行,防止坠物伤人。

(8)吊车支腿处地面要牢固,对不牢固的地面要用沙袋填实,详细见下图。地面处理后,并经过起重工程师检查合格,进行载荷试验,在首次吊装前,吊钩系好吊物后,不进行切割,缓慢起绳,直至吊车起升重量达到25t(实际最大吊装重量为22t),维持3分钟,检查地面凹陷情况。

3.4 管线打开风险削减措施

(1)拆除F-102与运行炉F-101转油线时,要先确认停用炉转油线的盲板状态,检查其是否处于正确位置,然后在停用侧盲板200mm处,用手锯切断并用吊车移走。

(2)拆除过程中,所有区域的吊装作业应避开转油线,不得在转油线上方进行吊装作业,并且在拆除时安排专人看护转油线。

(3)所有与外界相连的管线,在断开管线前,必须先解开法兰,确认有无残存危险物料,并测氧测爆合格后,再进行作业。

(4)若果发现有残存危险物料,要进行处理且测爆合格后,再进行作业。

4建议措施

为保证各项操作和作业安全受控,除了认真落实以上风险消减措施之外,针对拆除工作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每次作业前对作业的34名人员进行身体和进行精神状态确认,降低作业中人员变更和人为因素造成事故的可能性。

(2)项目部主管领导应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专职HSE监督员、技术员、兼职HSE监督员应每天在现场检查风险削减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3)本项目涉及多次特殊高处作业,按照相关规定,高度超过24米的脚手架,作业单位应编制脚手架作业技术方案;高度超过50米的脚手架,应进行设计计算,脚手架作业技术方案应报施工主管部门审查,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请作业单位严格按此执行,规避人员伤害风险。

(4)建议车间在现场多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加强监测,同时设置更加严格报警参数,在操作中严格控制,严禁超温超压损坏设备,造成生产事故。

(5)在工艺运行方面可提前停运天然气系统、减压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来降低风险源。

(6)强化生产受控、确保平稳操作,同时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管理。

(7)建议车间对所有作业分解施工步骤,辨识所有风险,有针对性制定控制措施,形成监护卡,对施工作业内容进行分步监控。

(8)做好车间操作人员的施工现场操作的专项培训和应急培训,增加操作人员、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应急知识,提高风险识别和应急救护能力,主要内容有:

① 施工周边区域操作活动的特殊注意事项。

② 施工周边区域的巡检路线、出入口、安全注意事项。

③ 施工周边区域的操作和巡检时安全装备配置标准要求。

④ F101转油线和支架被施工碰撞损坏时,执行《装置紧急停工应急预案》。

⑤ 天然气阀组被施工碰撞损坏时,执行《燃料气紧急切断应急预案》。

5总结

要保证拆除过程安全受控,有效预防和降低事故的发生,就要对作业中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执行各种作业标准、作业程序、拆除施工方案和HSE作业方案。

(2)要做好作业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风险识别和应急救护能力。

(3)广泛吸取意见,做好工艺安全分析,对提出的建议予以采纳并整改。

参考文献

[1] 常减压装置应急预案,作业文件。

[2] F102拆除施工施工方案及HSE管理方案。

篇3

2评标办法

首先,根据项目特性及招标人需求确定招标办法和基本要求。由于该项目为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工程项目,项目整个开发和运营过程的状况都会对当地社会经济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确定招标办法时,应选择公开招标的办法;由于项目专业性较强、标准高,因此在制定招标要求时应尽量细致、全面。①企业资质。要求参与投标的企业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法的园林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资质或园林工程专业承包一级企业资质。②企业业绩。要求企业在近五年内承担过工程造价不低于5000万元的园林工程施工工作,完成情况良好。③质量要求。要求质量达到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优良水平。④进度要求。要求在规定的工期范围内完成整个标段的各项工作。⑤费用要求。要求中标价为合理低价。⑥组织机构要求。要求项目管理机构中项目经理具备园林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且具备类似项目的管理经验;项目组织机构中其他负责人资质应达到招标文件中的对应要求。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招标人具体要求,本标段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

3投标文件评审

参加投标的投标文件需要满足资格审查的各项条件,经评标委员会评审通过后,进入终审。当投标文件存在以下问题时,评标委员会可将其裁定为无效标:①方案不唯一。即多份投标文件为一名投标人提交,或者一份投标文件中出现多种方案,而招标文件中并未要求提供备选方案;②签章不规范。即招标文件规定应盖章或签字的地方为按要求签章;③文件缺失。即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文件内容不全或不符合规定;④编号不一致。即递交的投标文件电子档与纸质档上的水印编号不一致;⑤资质不达标。即投标人不具备招标文件规定的资质条件。当投标文件中存在以下问题时,需对内容进行进一步核查,若仍不满足要求,则作为无效标:①各项目标不符合要求。即未能满足招标文件中的进度、质量、费用等相关要求;②标价不合理。即投标报价不符合招标文件中的规定;③其他不满足实质性要求的原因。当投标文件中存在以下问题时,评标委员会需要向投保人进行质询,若投标人能够给出明确的澄清,则进入下一阶段评审,若不能,则将其作为无效标取消其参与下一阶段评审的资格:①投标文件雷同。即不同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中,出现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内容,例如在商务标评审中,如果出现不同投标人递交的标书中,某项综合单价雷同率超过总数的10%,则认为存在雷同现象或串通投标的可能;②项目管理组织共用。即不同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中,组建的项目管理组织中出现相同的人员,则可视为存在串通投标的嫌疑;③标书出处相同。若发现不同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由相同的设备编制和印刷,则应进行进一步质询;④咨询机构共用。即发现不同投标文件由相同的咨询机构编制或协助完成,则有必要进行进一步质询;⑤报价超过警戒范围。如发现投标文件中的投标报价与预算成本警戒值的偏差较大,(超过1%或低于2%),则可认为存在故意干扰报价的嫌疑。

4评标风险评估

①建立风险调查表。建立风险调查表,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各项风险影响因素对各种风险事件影响程度的高低。②确定风险权重。评标委员会针对以上几类风险事件,运用专业技术能力和类似项目经验,对每一类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带来的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并绘制风险等级图,用具体数值表示。在本例中,将三个风险权重等级用5:3:2来表示。③风险评估。将风险调查表中发生概率的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用3分、2分、1分来代表,将发生概率得分与风险权重填入风险评估表。将得到的每一项风险事件的评估值进行加和,得到风险综合评估值,本案例中,∑(W×P)=0.2+1.5+0.6=2.3,评标风险较大。针对评标风险评估中对风险的评估结果,选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应对。①招标准备充分。在招标工作开始前,已经完成了项目的设计工作,对设计中出现的争议和不明确的地方与设计方进行了讨论和确定;邀请了专业造价咨询机构进行了成本测算,制定了造价表,从而使因为工程变动、返工造成的不平衡报价风险有效减小。②加强资格审查力度。在评标过程中加强了对投标人资质和条件的审查,剔除不满足条件的投标人;同时,也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其他主要负责人的资质、经验等条件进行了严格审查,尽量降低因为项目管理团队能力不足造成的认知风险。在投标人资格审查方式上,选择资格后审方式,降低投标人之间围标的可能性,减少由于投标人不道德行为引发的风险。③重视招标机构选择。选择专业素质过硬、业务经验丰富的招标机构能够降低招标人风险控制的难度,为认知风险的控制奠定基础。本案例中选择的是浙江某投资咨询公司,该公司业务来源主要为政府投资的民生类项目,具备项目招标所需的各方面能力,业务水平过硬。④优化评标委员会组成。评标委员会的专业技术能力越强,评标人认知风险就越小,因此,本项目在组件评标委员会时,注重评标专家与招标人的人数比例,设定专家5人,招标人3人。⑤核查不平衡报价问题。一方面,在招标文件中强调了对不平衡报价的核查力度,引导投标人端正投标态度;另一方面也改进了对不平衡报价的核查方式,增加投标人合谋的难度,降低不平衡报价风险。

5评标风险管理效果

通过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采用各种方法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出,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后,评标风险得分由原来的2.3降到了1.0,属于可控风险,因此该评标风险管理模式在此项目中有效。

篇4

引言

桥梁工程施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的结构更加复杂,加上桥梁施工环境大多比较恶劣,都为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对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是降低风险、减少施工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常见的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识别及评估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实例分析风险识别评估的过程,仅为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识别法

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评估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故障树分析法的多余量较多、难度较大,对于分析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分析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逻辑运算能力,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下文结合桥梁工程的具体施工特点,介绍一种综合性的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事故总结、结构分析、现场调研以及专家调查四部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目前来说,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桥梁工程基础数据库,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实际的事故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善于将类似桥梁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总结起来,并进行详细分析,为本次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这一内容即事故总结。桥梁工程多种多样,结构形式各不相同,不同桥梁结构选择的施工方法自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产生的风险也各不一样,因此风险识别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能够对整个桥梁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及时发现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尽可能降低或者消除风险。现场调研对于风险识别至关重要,工作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自然气候进行详细了解,对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跟踪调查,总结桥梁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专家调查对于风险识别工作而言十分重要,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能够及时发现桥梁施工中各种潜在的风险。

2桥梁施工风险分级评估法

桥梁工程十分复杂,施工方法众多,风险评估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一的方法进行评估往往不够全面,下文简单介绍一种分级评估方法,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将风险源分为三个级别,具体的评估过程中首先通过专家调查法、专家评议法等简单的评判方法对风险源进行评判,明显较低的评判为低度风险,其余风险源进入二级评判,二级评判中通过LEC等精度较高的评判方法对进入二级评判的风险源进行评估,风险较低的定为中度风险,剩余风险源进入三级评判,三级评判主要通过风险矩阵法等高精度的评判方法对这些风险源再次进行评估,风险较低的定为高度风险,较高的则为极度风险,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这种分层分级的评估方法中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势,保证了风险源评估的精准度,适用于各种桥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实用性较强。

3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大桥的主桥长度为308.04m,跨度为(80+145+8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使用挂篮悬臂进行浇筑,悬臂浇筑的流程如下所示:0号段浇筑拼装挂篮1号段浇筑挂篮前移调整锚固,箱梁的每个“T”结构都分为18段,每一个梁段都采用这一步骤,全部浇筑完成之后将挂篮拆除,最后合龙。

3.2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识别过程

3.2.1事故总结为了能够更好地识别施工阶段的各种风险,本文针对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的特点,搜集了许多连续梁桥施工有关的桥梁事故,共汇总了14个风险事件,其中包括钢筋工程质量事故、预应力锚具破碎夹片锚弹出、墩梁临时固结失效、施工支架失效、合龙段高差不合格、挂篮浇筑时坍塌事故、挂篮拆除时事故、通航船舶撞击桥墩事故、立柱模板倾倒、施工现场触电事故、施工现场机械伤害事故、施工人员高处坠落事故、风引起的事故、施工对周边居民安全影响,汇总完成之后对事故的原因及发展的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统计了事故的损失,为后期的风险识别及评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3.2.2结构分析通过结构分析,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详细了解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然后才能够针对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本次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对大桥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详细了解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受力情况,为后期的风险识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2.3现场调研现场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地的自然气候、地质地貌、水环境、施工现场的管理情况、技术条件等等,经过分析调查显示,该桥梁所在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季气候温暖、多雨,夏季干热,秋冬季节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7.7℃,历年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为-6.8℃,6~8月份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0mm,夏季暴雨比较集中,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桥梁所在地属于构造侵蚀丘陵地貌,整个河谷呈现“V”字形,地表水系发育,河道内水流量较大,且长期流水,最深可以达到31m,桥位区设计洪水位为210.37m,通航水位为205m,施工水位为188m,没有发现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本次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组织设计比较合理,涉及的施工机械装备十分齐全,施工单位在桥梁施工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施工技术条件良好,施工现场管理也符合相关工程标准,没有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实地调研之后发现本次施工可能存在着施工现场人员淹溺事故、暴雨引起的事故、连续阴雨引起的事故、雷暴引起的事故、大雾引起的事故、高温引起的事故、桥梁施工对通行船舶安全的影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洪水引起的事故等风险事件。3.2.4专家调查本次风险识别评估邀请9位桥梁设计、施工、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结合大桥的勘察、设计、施工组织等等资料,共总结出18个风险事件,比如纵向预应力管道堵塞、预应力筋张拉伸长量偏差过大、锚固端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偏移、沿纵向预应力管道裂缝、悬臂浇筑时主梁标高异常波动、箱梁顶板浇筑质量不合格、钻孔桩塌孔、钻孔桩钢筋笼偏斜等等。

3.3施工风险综合评估

所有的施工风险识别完成之后,采用分层分级评判方法对各个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最终得出各风险源,以悬臂梁浇筑施工为例,该阶段的施工风险事件共有23项。使用LEC方法对风险事件评判,其中L指的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指的是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指的是安全事故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后果,风险分值以D表示,D值大小与风险高低呈正相关。二级评判显示,D值小于70,表示风险可以接受,D值大于70,进入三级评判。三级评判中使用风险矩阵法对风险事件进行动态估测,评判结果显示挂篮浇筑时坍塌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具体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为高度风险事件,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

4结语

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风险事件,为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桥梁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风险识别及评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仅为类似工程风险识别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袁鹏飞.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6,8(5):189-190.

[2]李金刚,孙新亮.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3]吴永锋.浅析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

[4]霍东发.公路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识别的综合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3).

[5]段超.桥梁施工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219.

篇5

二、项目概况

三、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一)项目不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及评价

(二)项目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及评价

(三)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四、已经和正在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已经对个体工商户切身利益的最大努力维护;

(二)科学长远、根本上保护居民和个体工商户利益的争取;

(三)科学合理资金统筹与监管;

(四)施工期间居民和个体工商户利益基本保障;

(五)竣工后市场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五、下步风险防范方案

六、结论

农贸市场筹建指挥部维稳工作办公室:

根据镇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人方案规定,对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权益造成影响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等,必须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农贸市场的筹建与否,以及筹建决定后涉及到居委会居民、三星村村民以及经营的相关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生活和其他权益,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纠纷,所以必须对该事项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先期预测、研判、介入、防范,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资的基础之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实施,切实维护广大居民和经营户的根本利益。

按照上述要求,人民政府作为项目筹建责任单位,对该筹建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形成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如下。

一、农贸市场概况

农贸市场位于集镇西街区,建于年,占地面积6000m2,内有门面88个,摊位110个,每天销售各类农副产品几十吨,其它商品如日用品、服装等便民用品销量也较大,是全镇唯一集贸市场,服务于本镇及周边乡镇群众,直接服务于居委会和三星等村5000多居民。因为年久经常小修,但主体建材严重老化,市场顶棚于今年4月25日突然坍塌,为保证群众生命安全,我镇已将顶棚全部拆除,现已成露天市场。

二、项目概况

根据群众反映及评估小组调查,如果全部拆除废弃不仅为成千上万群众带来生活不便而且对经营户和其它摊点带来严重社会稳定风险,尽管现在该重建项目资金没有着落,但党委政府也决定重建并为此多方奔走筹措。预算需资金约55万元,含檩子7.56万元,瓦3.78万元,边角架4.48万元,中间架2.52万元,撑木1.8万元,铁柱9.1万元,椽批1.8万元,水泥砂砾2.4万元,工人工资15万元,管理费4万元,其它3万元,计划镇自筹15万,还有40万缺口正报告争取。施工日期暂不能确定。

三、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评价

(一)项目不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及评价

1、因市场门面摊位与个体经营户签有合同,如果不修必须承担理赔,而政府理赔能力不够会引发纠纷,风险系数在0.8至1之间;

2、周边村农户尤其三星村、居委会没有田土靠贩买和其它临时经营为生,将引发群众上访和生活土地纠纷,风险系数在0.8至1之间;

3、因没有市场经营者满街乱搭乱建,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其它店面经营,将引发管理与经营纠纷,经营者与居民纠纷,经营者之间纠纷,风险系数0.6左右;

4、城建站职工安置服务性工作被动等引发纠纷,风险系数0.5左右;

综上所述如果资金筹不到或缺口过大,将有社会稳定风险为0.8,即不筹建风险极高。

(二)项目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及评价

1、预算资金有缺口而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或者中途停工,将引发社会纠纷,风险系数为0.8;

2、承建项目公平合理性,将影响施工时间、施工预算、施工质量潜伏隐患,风险系数为0.6;

3、施工前及施工期造成经营户利益损失可能引发竣工后管理与分配的个别纠纷,风险系数为0.2至0.4;

4、竣工后承租、市场资源配置和城建市场管理可能引发新的纠纷,风险系数为0.2至0.4。

综上所述按加权值(4x0.8+3x0.6+2×0.3+1x0.3)/10=0.59即风险系数为0.59的中等风险。

(三)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综合(一)(二)的评价分析结果,镇政府要采取筹、借、讨、集、租等多种落实资金启动并完成项目才是最佳降低风险的有效办法。

四、已经和正在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已经全部拆除未塌、失修的其他部分,并搭了遮阳挡雨临时棚维护正常运转和根本利益。

(二)已经承诺并进行重建疏导情绪争取最大理解与支持;

(三)正在向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外人士等争讨资金,同时镇政府压减各项支出,挤挪非重点急需资金,筹措部门、单位、个人资金;

篇6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162-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077

1 工程概述

莲岗隧道起止桩号K151+867.81~K154+284,设计长度为2416.19m,最大埋深约252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址场区属丘陵地貌。丘坡自然坡度20°~30°,植被发育,地面最大标高306m,隧道最大埋深约252m。隧道右侧60m外为长坑水库,溢洪道标高36.7m,比隧道标高低12~18m。

根据勘察揭示,隧道穿越场地的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碎石土(Q4)碎石土,中密,主要分布在隧道出口。下部为燕山期晚期花岗岩(γ5),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弱风化三层。隧道Ⅴ级围岩116.19m,占5.1%;Ⅳ级围岩260m,占11.3%;Ⅲ级围岩150m,占6.5%;Ⅱ级围岩1771m,占77.1%。

莲岗隧道洞身穿越多条断层,多条节理裂隙密集带。隧道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质钻深测出涌水量为1560m3/d,隧道单位长度最大涌水量为2.01m3/d,最大涌水量_2364m3/d,属弱富水区,在隧道开挖后,由于卸荷、偏压等效应使地应力重新分配,可能导致潜部裂隙张开,其导水能力增强,易使地表水溪水漏失,流量减少。

隧址区内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危岩落石等。

2 莲岗隧道风险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

2.1 风险评估程序

按照《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莲岗隧道的实际情况,确定风险评估基本程序如下:(1)施工前针对本隧道地质资料,确定可能产生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2)确定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范围;(3)对各风险因素的等级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隧道施工风险等级;(4)根据隧道风险等级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防护措施;(5)将风险评估报告及防护措施报上级单位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正意见;(6)经过上级部门及相关专家的评审,完善风险评估报告并严格执行。

2.2 风险评估流程图

2.3 评估内容

根据莲岗隧道的地质成因,工期要求,现有施工水平,对洞门施工、隧道开挖及支护,二次衬砌、隧道防排水、通风等每一项工作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风险源。本次针对塌方(垮塌)、断层涌水、进洞风险、危岩落石等进行风险评估。

2.4 风险指标体系

莲岗隧道风险指标体系见表2:

2.5 风险源清单表

根据设计和地勘资料分析莲岗隧道风险类型,可能产生风险的原因及风险源,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见“莲岗隧道风险清单表”。

3 超前地质预报与风险评估

3.1 地质勘探和现场调查资料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资,莲岗隧道共有9条断层(其中4条断层与水库连通)及两个节理裂隙密集带。隧道施工时,先采用地质雷达仪、红外线探水仪、地震波反射法和常规地质法等仪器设备,分别对施工掌子面前方30~100m范围内的隧道围岩进行探测,对各种仪器所探测的前方围岩情况、围岩间水源补给、岩体内涌水量大小及压力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发现围岩中的软弱夹层、异常带和岩体破碎带等,找出易坍塌、塌方段、可能产生的危岩落石段等风险事件。

3.2 地质素描确定岩性,控制风险事件

地质素描的目的,每次爆破后或掌子开挖后,对掌握掌子面正面和侧面进行量测,及时掌握围岩产状、结构、岩性、稳定程度、是否存在危岩落石情况以及围岩裂隙、不良气体浓度等,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和洞身地质素描图。当初期支护完成后,检查喷射混凝土是否开裂和掉块现象并做出记录,施工中监测地表水文状态大小时间及形成的态势,分析地表水对隧道施工对的影响,确定施工控制措施,根据地质素描图和监测记录掌握开挖掌子面是否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得当,积累施工资料和施工经验。

3.3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控制风险事件

充分利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由于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具有高分辨率的隧道折射地震(微地震)勘探能力,可监测断裂和岩石强度降低地带的围岩状况,其监测距离150~300m内。其目的是为了预测围岩的物理特性和岩石类型的变化、破碎带、破裂区、陷穴的出现等,对施工方案及时进行补救或修改,确定安全的爆破方案,确定掘进尺寸等。

3.4 地质雷达预报,控制风险事件

应用电磁波反射原理进行探测。由于地质雷达仪能隧道围进行短距离(30~40m以内)的监测预报,并能精确分析岩性结构变化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地质雷达作为探测隧道围岩的补充手段,同时用以检测二次初衬砌的质量。

3.5 红外探水,控制风险事件

红外探水仪由于操作方便,能每20m测量一次。并且准确率高,因此用它来监测隧道围岩是否存在裂隙水和涌水,但对水量、水压等重要参数无法预报。

3.6 利用超前水平钻探,控制风险事件

当采用红外探水仪探测到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涌水或裂隙水时,为了明确水量大小及压力值则需要采用超前水平钻探进行探测,采用超前水平钻探可以明确了解掌子面前方围岩组成,岩性等资料,对围岩级别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并对下一步施工方案的确定指明了方向。

3.7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控制风险事件

按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范》(TB10121-2007)及“铁建设【2010】120号”文的相关要求进行监控量测。监测各施工阶段围岩支护状态、确保施工安全,超前地质预制系统数据,对帮助确定安全合理的开挖和支护方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测量数据,则是考量初期支护设计参数是否安全合理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考量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做时间的一个重要依据。

3.8 莲岗隧道过程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单一超前地质预报的局限性,同时仅凭设计地质勘探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是不够的,针对性地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监测手段,综合分析判断围岩的岩性、风化程度、断层位置及状况、涌水量及涌水压力等,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动态监控,对不足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

莲岗隧道施工主要是针对坍塌、塌方,断层涌水,危岩落石,环境影响等风险事件提出对策措施。

4 主要风险及对策措施

4.1 莲岗隧道坍塌、塌方施工对策措施

莲岗隧道经地质断层破碎带,且涌水量大,在隧道开挖后极易产生坍塌、塌方现象,洞门施工时处理不当也容易导致边坡失稳坍塌。针对本隧道的施工特点,经过风险评估后,将采用以下应对措施:(1)明洞及洞门段地质稳定性差,开挖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由上而下进行。遇到较大孤石或少量硬质岩时,风钻打眼、微药量解体,风镐修凿轮廓或非电控制光面爆破,不得扰动边坡,影响边坡稳定。洞门处弃碴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然后运输到环保局规定卸碴地点卸车。边坡开挖前做好排水系统,开挖坡度按设计图实施,当开挖到洞口时施作洞门,开成稳定的进洞状态。结合边坡地形稳定程度,坡面用锚杆、钢筋网、喷砼作为临时防护,以确保施工安全;(2)明洞的防排水施工与隧道的排水侧沟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考虑,明洞外模拆除后及时施作防水涂料及墙后排水盲沟,在明、暗洞分界处设环向止水带,洞门施工完成后,进一步完善洞外排水系统,确保洞外安全,防止坍塌、塌方现象发生;(3)掌握围岩的发展变形规律,确定安全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工艺工法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爆破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时施工初期支护;(4)当遇塌方体前进行预支护,支护方法根据围岩稳定程度,采用注浆大管棚辅以注浆小导管或直接用注浆小导管注浆,稳定塌方体。对塌方体采用短进尺、分阶段开挖以策安全,对塌方体的支护做到随挖随支,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5)塌方体段二次衬砌工作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尽早衬砌成环;(6)加强监控量测频率,及时发现围岩变形,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4.2 危岩落石的应对措施

莲岗隧道部分地质岩性为岩体破碎,岩芯呈砂状土状,原岩结构可辨,手捏易散、碎,浸水易软化、崩解,常夹有球状强~弱风化孤石。危岩在外应力的作用下常突然下落,危害性大,且性质复杂极易造成危岩落石,危害施工安全。

危岩落石分布于莲岗隧道洞口边坡处,洞内遇到围岩破碎、堆积松散也容易产生危岩落石。

(1)在洞门外修筑排水设施,防止岩体被水浸泡,发生脱落。采用挂网+锚杆+喷射混凝土防护;(2)开挖时,对洞内不稳定的危岩落石及时清理干净,及时支护,形成保护;(3)加强监控监测,确定危岩落石的面积和范围,及时防护确保安全。

4.3 莲岗隧道断层富水地段施工控制措施

本隧道存在断层富水地段,极易产生突然涌水、涌泥现象危及施工安全,在风险评估中将本隧道断层涌水施工方案进行重点评估。

(1)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和通过正洞已开挖地段实测涌水量来推断未开挖地段的涌水量;(2)超前水平钻孔:当采用物探法探测前方有可能出现突泥、突水时,利用水平钻机钻孔,探水孔直径一般为50~120mm,钻孔外插角为10°,每次钻进20~30m,保留5m止浆盘岩,暂时封闭水量较小的探孔,只留一个喷距最大的探孔量测喷出水的距离;(3)断层、富水地段的施工原则。断层、富水地段施工原则为“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有效堵塞渗水通道,降低围岩的渗水能力,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4)探水及注浆。采用超前钻探探测水量。根据探水孔涌水量及涌水压力大小决定注浆止水的施工方法;(5)全嗝驷∧蛔⒔止水。当接近断层破碎带且水量较大可能发生突水地段时,采用超前帷幕预注浆和开挖后径向补充注浆形式封堵地下水流。超前帷幕注浆的注浆范围为衬砌外5m或8m,单孔注浆浆液扩散半径为4m。超前注浆每一循环注浆长度为30m,开挖22m,保留8m止浆岩盘。

压力注浆按先外圈后内圈、先下后上、先疏后密的顺序,分批进行,同一圈孔间隔施工。岩层破碎容易造成坍孔时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为避免钻孔串浆,可以钻一孔注一孔。

4.4 莲岗隧道环境影响施工控制措施

施工中根据莲岗隧道施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5 结语

莲岗隧道是深茂铁路的重难点工程,隧道洞身穿越多条断层,多条节理裂隙密集带,在隧道开挖后,由于卸荷、偏压等效应使地应力重新分配,可能导致潜部裂隙张开,其导水能力增强,易使地表水溪水漏失,流量减少。此外,莲岗隧道长度较大。综上所述,莲岗隧道风险较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监控量测,及时掌握围岩以及支护的状态等措施尽可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确保隧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立新,王庆林.浅谈兰渝铁路隧道四大高风险源及应对措施[J].现代隧道技术,2011,48(2).

[2] 魏龙海,贾媛媛.黑山门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11,(1).

[3] 刘靖,艾智勇,苏辉.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过程动态风险评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8).

篇7

目前,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桥涵工程逐渐增多的同时,工程的安全风险也在增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的因素比较多,我们必须对每个建设阶段的重点工序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工作

2011年5月13日,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公路桥涵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的文件,要求对于2011年8月1日以后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拆除、加固等高等级公路桥涵和隧道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风险评估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1)在工程实施前,开展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

(2)风险评估后,施工单位应根据评估结果,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并将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一同提交监理审批。

(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项目施工过程实施预警预控,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4)对专项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应注意:

①重大风险源的监控与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或复评估后实施。

②建立重大风险源的监测及验收,日常巡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③施工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施工现场应的危险告知牌。

④适时组织对典型重大风险源的应急救援演练。

⑤当专项风险等级为Ⅳ级(极高风险)且无法降低时,必须提高现场防护标准,落实应急处置措施,视情况开展第三方施工监测;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不得施工。

2、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工作

(1) 建立安全生产体系

按照规定的数量配备专职的安全员,并保证持证上岗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2)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办理进场报验手续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人员、爆破作业、电工、预应力张拉、水上作业、大中型机械操作员。

(3) 规划并落实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时,应从安全的角度考查合理性和符合性,主要包括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房屋、变电所、临时油库均应设在干燥地基上,并应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的要求。

②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消防设备。

③生活生产房屋应按规定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④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和材料应设置在远离人员居住的空旷地点。

⑤场内道路应保持通畅。

(4)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

依据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①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②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包括: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包括: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5)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根据项目施工现场和周边单位、社区的重大危险源类别、周边重要基础设施以及本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人员素质、物质资源评估等情况编制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体系。

3、施工阶段的安全工作

桥涵工程施工前,应详细核对设计图纸和文件。高墩、大跨、深水、结构复杂的大型桥涵施工,应对施工安全基础措施做专题调查研究,采取切实可靠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防护措施。中、小桥涵工程施工应制订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技术。每单项工程,在开工前应根据规程规定安全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桥涵工程施工的辅助结构、临时工程及大型设施等,均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各项安全设施完成后,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特殊结构的桥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必须制订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试验和检验,证明可行后方可实施。

桥涵工程施工,应尽量避免双层或多层同时作业;当无法避免,而必须双层同时作业或桥下通航、通车及行人通道等立体施工时,应设防护棚、防护网、防撞装置和醒目的警示标志、信号等,切实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有电焊作业的桥涵,防护棚具有绝缘、防护性能。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按规定加设漏电电保护器。

高大的自行式施工机械在移动转场过程中应放倒钻架,在高压线下施工时应采用相关技术措施,保持最小安全距离。

任何工程的施工应尽量避开夜间施工。因连续不间断要求进行夜间施工的工程,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并保证施工人员有充足睡眠时间。

4、 交工阶段的安全工作

(1)桥涵工程现场修复时,应设置交通标志。桥面应按作业控制区布置要求设置相关的渠化装置和标志,并设专人负责维持交通。

(2)桥涵修复作业时,应首先要了解架设在桥涵上下的各种管线,并应注意保护公用设施(煤气、水管、电缆、架空线),必要时应与有关单位联系,取得配合。

(3)在桥涵栏杆外进行作业须设置悬挂式吊篮等防护设施,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

(4)在桥墩、桥台修复时,应在设置安全设施,夜间必须设置警示信号,必要时应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相互配合。

5、结束语

桥涵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安全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有通过对各个施工阶段的系统控制、主动控制、事前控制才能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篇8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公路桥梁施工项目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非常必要和重要。在公路施工项目的各个层次、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实施连续、动态、系统的风险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公路施工项目过程的不确定性。据此,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利用全面、系统、动态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如下图1所示,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从识别开始、经过评估、处理和监控,又回到识别原点,这样的过程是连续发生的,是一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更高层次的风险管理系统。

图1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翁洁雄编著.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二、应用全面风险管理思想的公路桥梁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本文将上述的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应用于公路桥梁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对其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

(一)风险的全面识别

运用系统论观点,横观路桥施工项目所涉及的各方面,纵观路桥施工项目的发展过程,由风险识别人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正确估计路桥施工项目的风险形势,从而有效识别出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将风险识别结果进行分类分组整理、归纳形成书面风险文献,为其他的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环节提供支持。例如,对于一般的路桥施工项目,可以从项目的发展过程出发,对其风险从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施工完成阶段进行识别,施工前的风险主要包括:工程准备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等。施工阶段风险主要包括:人员风险、质量风险、费用风险和材料技术风险等,施工后风险主要包括财务收支风险:收入不抵支出风险、工期延误风险和工程交付的的其他风险等。

(二)风险的全面评估

在上述风险全面识别的基础上,考虑路桥施工项目单个风险综合起来的整体风险以及项目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具体评估内容包括:①分析风险的存在阶段和发生时间。②分析风险的影响和损失。例如,不及时提供施工设计图纸,不仅会拖延工期,而且会提高诸如人员和设备闲置、管理费用等的开支。此外,延误工期导致在原本可以避开的冬雨季施工带来的更多的工期拖延和费用增加。③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统计法等分析路桥施工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概率分布。

通过上述评估步骤,全面评价路桥施工项目风险,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和难点,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全面处理的措施。例如,施工阶段“支架落架与拆除”中的“主梁支架失效”、“施工机械伤害事故”、“拆除时落物至高速公路”等3个风险事态,易造成人员伤亡而应“严格控制”。

(三)风险的全面处理

本阶段主要是采用风险全面处理的技术和方法抵御和防范路桥施工项目风险。在具体处理实践中,应尽量少采用风险回避措施,而多采用风险自留、风险分离与风散和风险转移等措施,且将路桥项目施工风险的全面处理重点放在风险分离与风散和风险转移方面。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全面处理风险:(1)制定勘测调研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路桥公司可事前派专人调研全线的食、宿、行等环境情况;并事先绘好详细的技术文档和施工过程的详细计划,力争以最快速度完成现场施工。(2)确定岗位人员安排,制定人员分工计划根据上述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可具体设置风险识别人、风险监控人、风险评价人和风险处理人四个岗位,以保证全面风险管理过程的有序开展和责任到位。(3)保险计划:为项目施工人员购买意外、健康保险;并为设备运输购买相关保险。(4)建立项目预备金:建立由项目经理支配的备现场采购、费用支出等的预备金。诸如上述等等。

(四)风险的全面监控

全面风险监控体系包括:①确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沟通、第一时间处理”的全面监控方针;②建立风险信息的汇报机制:以施工人员的工作周报、施工日志为基础,监督控制项目风险。此外,项目经理要不定期电话或现场检查,及时发现新的项目风险;③建立风险全面预警机制:以项目进度计划为基准,当风险征兆出现时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方案。④建立风险全面应急方案:当风险征兆出现时,项目经理立即刻联系项目小组负责人共同调查是否有未料的新风险发生,若有则立即向风险评估人汇报,并制定新的风险应对措施;若没有则逐项进行检查并调整改善。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是一连续的过程,在路桥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要对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从而保证路桥施工全面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和路桥施工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积极推进和发展,许多大型建筑的数量日趋剧增,如,大型的购物商场、大型的会展中心、大型的纪念性建筑物和城市高架桥等建筑逐渐矗立于各个角落。与此同时,这些建筑物的共同点都是结构较大,建筑物较高及荷载较重。因此,在结构形式上几乎都是采用现浇钢筋混泥土结构进行模板支撑,使得这类型的建筑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大多数都是采用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形式进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但是这类支撑通常具有跨度较大,高度较高和荷载重较重的特点。然而,我们传统式的扣件式脚手架承载能力普遍偏低,因而,导致了很多事故的发生。由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很多建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最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在模板支撑体系中越来越稳,其技术也越来越完整。

1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化发展和逐步加快,很多高层建筑的施工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大。其中高层建筑的规模较大,对其技术要求也就更高,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也更严格。因此,模板支撑体系是用来确保钢筋混泥土结构本身的质量、强度和刚度,使其能够承担钢筋混泥土结构的荷载能力。如若发现模板支撑体系在结构中有不合理状况或是强度、刚度不够,我们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因混泥土的开裂或部分结构的损坏,导致整个结构倒塌或失重引起事故发生。因此我们若想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经济损失和维护企业形象时,我们就必须在建筑质量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模板支撑体系,进而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模板在支撑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切实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效益。

2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2.1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缺乏标准有效的工程设计规范

现阶段而言,我国在对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还只能按照常规化的结构进行规范性设计和执行。在现行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脚手架按临时结构一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设计。其中,因为单一的安全系数难以满足在施工质量中的高要求。因此,对于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来说,我们可以间接性借鉴英国模板支撑体系的规定。然而,我国在对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却没有按照英国标准的严格程度执行,斜杆设置相对较少,计算结果也不能完全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进而使得模板支撑体系缺乏标准有效的设计规范。

2.2 管理人员对模板质量要求不够重视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很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模板支撑系统质量的不重视,反而随意简化施工的操作程序,在对其检验和检查时不彻底,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使得在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中不到位和不合格,进而造成工程施工安全投入费用与工程实际所需的费用相差较大,从而使得模板支撑系统较薄弱,严重的影响了模板和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质量和稳定性。最终导致模板倒塌或失重,给施工人员带来了生命危险。

3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完善措施

3.1 加强对模架材料和模架产品的质量重视

其中,我们在对模架材料和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准备采购的模架材料和产品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抽查,并优选厂商,购置合格实用的材料和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材料和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尤其是对于采购的扣件我们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抽检和实验,若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反之,如若不合格我们将要从新采购。由于,模板的组建支撑结构与实际工程状况所测的轴力变化规律是一致。因此,在钢管使用前应先检查,如发现过度变形或严重磨损的钢管不得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 制定支架设计计算和搭架的方案

制定支架设计的计算内容通常情况是立杆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扣件的防滑能力及水平杆的强度和挠度验算,立杆地基承载力或支承立杆的楼所承载的能力等,都需通过支架设计计算,最终确定出立杆的间距和步距,并结合构造措施形成搭架方案。当然,构造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立杆的计算是建立在假设性基础之上的,又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很多,所以仅仅只依靠计算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构造措施来确保在计算相当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从而也要将各种不安全因素都考虑进去,进而保证计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3 着重掌握柱模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重点

在建立模板支撑系统时要注意柱模,因为这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首先我们需将下面两节的柱模模板和竖向木楞全部断开,下节柱模的竖向双钢管不能与上节柱模一起加固。因为上节柱模另设有横向的双钢管进行加固,是为了方便下节柱模的拆除,保证上节柱模的紧固。下节柱模的连接要采用夹板钉在柱模木楞的侧面,长度要保证上下两节柱都能稳固,在拆除下节模板时切记不能松动上节柱的对拉螺栓及两端扣件,否则上节柱后浇注混凝土与先前浇注混凝土在接缝会很明显裂缝,进而会影响柱子的美观。在独立柱的柱侧撑加固与垂直度加固时都要特别重视,因为它不具有常规施工时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如若加固不牢容易产生倾斜或失重。

3.4 做好建筑模板支撑体系的风险评估

现代社会的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先对该事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从而为事后做好安全保险工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风险评估也是必须的。在施工之前,我们要确认施工的危险性进而加以定量化。然后再根据危险系数和允许范围,进行具体的风险评估即排出风险的方式方法,最终通过评估达到系统的安全或降低系统的风险。施工建筑模板所支撑的风险评估基本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因此,在对建筑模板支撑体系的风险评估中我们究竟是采用定性还是定量方法这主要取决于风险评估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量是多还是少。当用于某一评估数据较充足时,我们可采用定量的评估方法,若可获得的信息量有限时,通常情况我们都采用定性的评估方法。由此可见,施工期建筑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4 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建筑工程在对模板支撑体系审核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进而提高对模板与脚手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科学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严格实际施工操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保障,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质量标准,进而切实控制好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上,还要防止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事故,进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林璋璋.多层模板支撑体系的时空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

篇10

一、结构模型设计方案的选择

(1)明挖矩形结构

明挖矩形结构的地铁区间隧道设计又称明挖法,是指现将隧道部位的岩体或土体全部挖除, 然后修建洞身、洞门,在进行回填的施工方法。明挖法是城市地下隧道式工程发展初期优先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艺经过多年发展已趋向成熟。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经济的特点, 车施工风险小。使用一明挖法利于施工者控制施工过程,减小施工风险:可以将工程分进行段。 工程作业同时进行:对地质条件没有特殊要求。 适用范围广:容易对隧道进行防水处理。明挖法在拥有以上几项优点的同时, 由于其施工特点, 在工程期间对周围环境有较大的破坏, 需要较大的地面环境支持施工。在城市内进行地铁隧道工程建设时, 会较大影响城市居民生活作息和城市交通秩序, 工程地点埋设的地下管线都需要拆迁。

在施工地点的地面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埋深较浅、跨库较大的工程区间应该优先采用明挖法以减少施工风险, 减低工程造价。

(2)圆形盾构结构

盾构法属于暗挖法的一种, 它是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盾构是一种施工机具,同时也是一种强力的临时支撑结构, 盾构机在地下掘进时, 盾构外壳能够对周围的岩土起到支撑作用, 前方的土体被切削装置破开后通过土运机械排出,再将预制的混凝土管片拼装, 从而形成隧道结构。盾构法施工因为采用复合防水封垫和预制的管片近行隧道的建设,隧道防水性能好且工程质量易于控制。同时,这种施工方法对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等地面活动的影响小,施工速度快并且不受施工深度的限制。从另一方面看, 盾构法由于需要在地下掘进, 从经济角度而言, 购置新型盾构机械的费用高昂,对连续施工长度至少300米的施工区较为适用。盾构法在有相对均质的地质条件的软土地基段施工是顺利的, 但是地层中若是有坚硬的岩层或球状风化体时,盾构机的刀盘磨损较严重,会造成掘进进度慢甚至施工停顿的状况

二、地铁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

与其他工程相比, 地铁隧道工程是技术要求复杂、投资大、工程建设周期长的大型土术工程。由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复杂, 施工地点地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工程在施工期内的所具有的风险种类纷杂。为了保证施工安全, 减少工程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在地铁隧道工程进程中要严格做到风险控制。

(1)风险分析

风险的分析即是将己经识别的风险因素, 如安全性,隧道掘迸和自然环境等,进行量化处理。目前多数学者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即用两个数据相乘得到的量作为风险大小评价的标准。但是, 这种评价标准会使两者产生不符合实际风险水平的稀释作用或者放大作用,在风险评估上存在巨大的盲区, 不能切合实际地反映出风险水平。因此,适合地铁隧道工程的一套风险评估系统的建立已经十分必要。

(2)风险识别

通过事先对地铁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识别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就能有效地做到对风险的规避。由于当前对于地铁隧道工程风险分析的资料较为缺乏,需要对风险进行种类划分, 如矿山法隧道施工风险、盾构隧道施风险等, 采取专家调查的方式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度, 有效地避免风险的发生。

三、案例分析

(1)案例工程

某市地铁1号线A站是连接室内地铁线路与机场线路的换乘站,是一种双层岛式的地下车站, 采用双层多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车站设市四个出入口;其一是与机场线的换乘通道, 采用暗挖法进行施工;一个安全通道和两个风道, 采用明挖法施工。

结合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根据对A站地质环境的分析研究,综合1号线地铁隧道工程的整体布局, 其施工方案如下:

使用盾构法和明挖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先使用盾构法利用盾构先行过站, 建立车站雏形, 而后拆除车站内部大部分的盾构管片, 使用明挖法修建车站。这种新型的盾构过站法命名为盾构扩挖法, 即使用盾构法完成地铁隧道的行车隧道, 再拆除一部分管片使用明挖法在已建成的有车隧道上扩建地铁车站。

施工设计情况:首先, 在站厅及附属结构用房基坑使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基坑埋深约为21.6米, 标淮段宽13.7米;其次,开挖拱形断面跨线风道,其长度约为25.7米, 宽度约为9.5米, 高度约为16.2米;再次, 在车站出口及联络风道外口处使用外径十米的大盾构迸行进洞与出洞施工;第四, 破除扩挖部分的临时封堵墙, 形成扩挖工作面从而进行扩挖施下,扩挖形成后其断面如图1所示;最后, 扩挖施工完成后分段拆除管片, 设置横向临时支撑并且施做二次衬砌

图1扩挖完成后标准断面剖面图

工程地质条件:填土层厚度较厚, 局部地区达到了四米, 土层稳定性差,

对基坑支护有不利影响, 边墙土体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塌落;粉土及粉细砂地层的渗透性差,注浆效果难以保证。而且该地层受到多次的施工扰动,容易出

现土体坍塌的现象;砂土层中有较高含量的石英和长石, 使用盾构法施工时容易造成刀具磨损, 同时为盾构的掘进造成难度。

(2)案例分析

地铁车站的建设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设计方案,选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为了确保地铁车站工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车站规模、地质条件、地面坏境、车站运行要求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多个方面都要在考虑范围之内。使用盾构扩挖法完成地铁车站结构的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车站内行车隧道在原有的盾构的基础上进行建设,不采用专门的车站盾构, 使用柔性连接之主体结构和原有的盾构管片的连接处上;提高主体结构与原有盾构管片的连接处的防水性能, 加强盾构管片纵向连接紧密性、防止相邻管片在拆除管片以进行车站建设时发生相对位移。

在目前国内经济水平下, 盾构扩建法的提出为今后的隧道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其实践的成功有效的解决了盾构技术发展不足与施工要求的矛盾, 奠定了今后科研工作的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建筑领域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开发出来, 建筑业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增加。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当前地铁隧道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 在肯定地铁隧道设计结构与施工方法专业化、多样化的同时, 也要注意在结构设计上的问题。

篇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engineering safety construction, for example, the project manager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process, fully for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ll kinds of accidents happen,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production, to be able to provide some help to the similar project.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r, security management, hazard iden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机、料、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是一种动态管理。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安全管理的认知态度和具体措施将决定项目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项目管理的成败。只有将施工中客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完全处于受控状态, 有效预防了施工中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了安全生产。

1、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违规分包现象十分严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特种作业无证上岗现象时有发生;现场安全设施 生产设备等维护保养及定期检测不及时,超载、超期、带病运行现象频繁,造成了较大事故隐患。违章和冒险作业。设备实体严重磨损,装置、仪器、仪表的失灵、失准、不可靠。恶劣的气候冒险施工,施工环境恶化。事故隐患排查不力, 隐患不整改治理。事故隐患整改监管不力、走过场等。

2、工程概况

某项目住宅楼工程建设地点位某市金型路南侧,为25层高层住宅楼,设1层地下室,用地面积265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829平方米。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约6.5米。

3、事故隐患识别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就是从组织的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和职业健康安全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

接原因的过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总结出本高层住宅楼施工现场发生的主要安全事故为十种: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坍塌、车辆伤害、火灾、中毒和窒息与爆炸。根据本工程实际,全面识别危险源。

4、项目经理安全管理

4.1安全管理理念

项目经理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态度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带头人、安全思想的传播者,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除了把握好安全管理的重点,还要结合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推进,深入全面排查安全隐 患,要防止麻痹大意,强调细节管理,强调整改措施的落实,必须持续关注安全工作的末端落实。

4.2事前学习相关规范,健全制度

项目经理要亲自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本高层住宅工程的高支模、井架、临时用电、模板、塔吊专项施工方案,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与本工程安全有关的主要技术规有“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宁波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中宇君悦国际花园二期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中宇君悦国际花园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管理团队全面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估,编制安全检查表。

4.3事中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作业人员应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项目经理要高度安全管理,要亲自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拉网式排查和整改,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管理,防患于未然。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工作人员不得爬模上下。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2)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 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扣上安全带。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

3)井架应装设避雷电的装置,遇到六级大风及其以上或台风大雨天气,应暂停使用。井架自地面3m以上的外侧三面(出料口除外),应使用安全网进行封闭,避免吊篮上的材料坠落伤人。卷扬机、轨道、锚杆、钢丝绳和安全装置等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得在有问题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应经常检查井架的杆件是否发生变形和连接松动情况,经常观察地基的牢固情况,并及时加以解决。

4)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5)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安全装置,保证安全生产。严禁高空作业人员向下抛扔物体。未经验收合格,塔吊司机不准上台操作,工地现场不得随意自升塔吊、拆除塔吊及其他附属设备。严禁违章指挥,塔吊司机必须坚持十个不准吊。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如不能满足要求,司机有权停止操作。拆装塔机的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进行,严禁违规操作。多塔作业时,要制定可靠的防碰撞措施。

3.4完善应急管理系统

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现场施工应急能力,项目经理要亲自组织各部门、基层单位和相关协作单位调查自己施工区域可依托的消防、医疗、卫生、交通等社会应急救援资源,不断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同时,为了促进整体应急救援水平的提高,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项目经理应及时组织各类专项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员工是否熟悉逃生方法、应急救援程序是否合理、应急工作是否到位、组织应急演练应明确演练科目、目的及具体要求。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只有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充分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充分认识安全工作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要防止麻痹大意,强调细节管理,强调整改措施的 落实,必须持续关注安全工作的末端落实,确保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12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敏感性,旅游业的发展容易受政治、经济、社会、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部分因素又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为保障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通则》[1]规定,旅游规划应对旅游项目的宏观背景、资源禀赋、开发条件、环境保护等作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但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存在,旅游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仍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而“旅游规划蕴含风险”[2]。因此,在旅游规划中应重视风险分析,识别影响规划实施的风险因素,评估其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风险分析可以提高旅游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减小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

本文基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理论,结合旅游业的自身特点,探讨风险分析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 风险分析的含义

1.1风险的定义[3]

风险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风险是指“不利结果出现或不幸事件发生的机会”(英国风险管理学会(IRM))。狭义的风险定义认为风险的本质是有害的或不利的。广义的风险定义认为风险是中性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风险定义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广义的风险定义可以理解为:风险是未来变化偏离预期的可能性以及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3]。

1.2风险分析的内容

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估计这些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影响;为防止或减小不利影响而制定对策。与上列内容相对应,风险分析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①风险识别;②风险评估;③风险对策[3]。

2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识别

由于旅游活动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也比较多。按风险因素的来源,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2大类。外部风险一般包括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市场等方面,内部风险一般包括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不同的规划类型和规划阶段,涉及的风险因素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区别对待。

2.1外部风险

(1)政策风险旅游规划的政策风险可能来自2个方面,一方面是因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改变了旅游规划实施的政策条件;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可能与生态环境、自然文物保护等法律法规划相悖。

(2)经济风险旅游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经济波动一方面直接影响旅游者的经济收入与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其消费心理与消费预期。如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经济形势恢复相关,一般持续时间较长。

(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因素可能会对旅游活动造成关键影响。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社会风险有:①当地居民是否支持旅游开发;②旅游活动涉及到的民族矛盾、宗教问题;③旅游开发引起的移民、拆迁补偿问题;④突发性事件如非典、H1N1流感及暴力事件等。

(4)环境风险环境因素日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风险一方面来自环境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如气温变暖引起雪山融化,干旱使河水断流,污水排放使旅游区水体遭受污染等,对相关旅游活动将构成重要威胁。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当,也会引起环境的破坏,而给旅游项目带来风险。

(5)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竞争性项目常遇到的重要风险,对旅游规划来说,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预测方法或数据错误,导致市场需求分析出现重大偏差;②旅游者偏好转移,使市场需求与预测发生偏离;③竞争格局变化;④产品价格不被市场认可,影响旅游项目的预期收益。

2.2内部风险

(1)决策风险由于旅游业的复杂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管理者在规划、管理、经营的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具有主观性,如果决策时未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或忽略了某些主要的风险因素,就会导致决策风险。例如宜昌市“三峡集锦”项目,因盲目跟风人造景观热,“真三峡前建设假三峡”,建成10年后被迫拆除,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楚天都市报,2006年8月24日)。

(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由于管理模式不合理,组织不当,管理混乱或主要管理者能力不足等引起的风险。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管理风险有:①旅游开发活动中的管理风险;②旅游企业经营风险;③旅游人力资源管不足、人才流失的风险。

(3)技术风险

旅游项目的技术风险可能来源于:①前期勘察资料的可靠性及开发方案的可行性;②工程施工风险,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遭遇滑坡、坍塌等;③旅游活动的安全性,特别是一些高危性旅游项目,如漂流、探险等,往往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

3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评估

旅游规划中风险评估的任务是估计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关键风险因素。风险评估分为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2部分内容。

3.1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包括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影响估计2个方面。风险概率即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旅游项目中风险概率估计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前者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法、德尔非法等,后者一般是通过统计分析、数学计算和计算机的应用来实现[4]。

按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及评价的需要,可以将风险概率分为若干档次,如文献[3]将风险分为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5档,对应风险概率从0%按每档20%递增至100%。同样,根据风险发生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大小,可以把风险影响划分为5级,即:严重影响、较大影响、中等影响、较小影响和可忽略影响。

3.2风险评价[3]

风险评价以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影响估计为基础,对风险划分等级。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评价矩阵法和专家评价法等。

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评价,可以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矩阵。以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为横坐标,以风险发生后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大小为纵坐标,将各种风险因素排列在矩阵的25个网格内。结合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将风险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4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对策

在旅游规划中,不仅要了解规划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还要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风险对策研究的结果应及时反馈到规划的其它方面,作为规划修改和方案调整的依据。

4.1基本要求

(1)风险对策应具针对性旅游规划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各种规划的内容和重点也不相同。因此风险对策应结合旅游项目的特点,针对特定对象和关健的风险因素制定对策,将风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风险对策应具可行性风险对策应立足于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的风险对策应是切实可行的。所谓可行,不仅指技术上可行,而且从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也是可行的。

(3)风险对策应具经济性规避防范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风险对策所需要的费用远大于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那么该对策是没有意义的。在风险对策研究中应将规避防范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与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寻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效益。

4.2常用的风险对策

在旅游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分别采用不同的对策。常用的风险对策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担。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彻底规避风险的一种做法,即断绝风险的来源。对旅游规划而言意味着改变规划方案或否决某些开发项目。风险回避方法在规避了潜在的风险损失的同时,也放弃了预期的收益。因此,这种方法一般是在风险影响严重,风险概率很高的情况下采用。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针对可控性风险采取防止风险发生,减少风险损失的对策,是最常用的风险对策。风险控制措施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一般包括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如在旅游项目决策过程中进行科学论证,鼓励公众参与,强化监督工作,落实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

风险分散是另一种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对某些新兴旅游项目,市场前景较好,但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可以采取引进风险投资的方式,分散部分风险。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潜在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例如旅游企业采取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旅游活动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此对策尤其适用于高危性旅游项目和某些人力难以控制的灾害性风险。

旅游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风险,可以通过相关合同条款转移给承建方,再由承建方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

(4)风险自担风险自担就是将风险损失由旅游项目自己承担,主要适用于风险程度较低的风险因素。另外,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的费用远大于风险损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风险自担的对策。

5结语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旅游区的诸多方面,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分析应具有广泛性和长远性,旅游规划风险分析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旅游规划风险分析应涵盖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市场、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

(2)旅游规划风险分析应涵盖旅游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旅游规划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预见能力。

(3)旅游规划风险分析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规划单位、旅游企业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 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2] 汪宇明.旅游规划方的理性和责任-再谈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J].旅游学刊,2008,23(9):6.

[3] 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388-423.

篇13

一、概况

厦漳跨海大桥是一座特大型公路跨海大桥,跨海总距离约为8km。大桥工程路线全长9.333 km,其中桥梁长度8.555 km,北汊桥梁长6.69 km,南汊桥梁长1.865 km。

二、风险分析方法

本文施工阶段风险分析过程主要考虑的风险源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天气、水文、地质等)、施工技术等,不考虑政策变化、汇率调整等影响。关注的目标包括施工质量、进度、安全。

风险分析采用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结合的方法。首先识别各种可能的风险源,然后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情况开展风险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概率分级进行细化。通过分析确定各种风险事态的基本对策(可忽略、可接受、合理控制或不可接受) [1,2]。

然后,不可接受的风险事态将被标识为重大危险源,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更加详细的对策分析,要求将风险等级降低到至少为合理控制的水平。

三、风险识别

与一般的大桥相比,本项工程主要特点:⑴自然条件恶劣。⑵海域宽阔,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海上作业。⑶钢栈桥和钢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成为主要保障体系,将海上作业转化为陆上作业。⑷施工作业使用大量的钻孔设备、移动模架、塔吊和履带吊等大型设备。

3.1海中钻孔桩工程风险辨识

经过多次组织施工方案评审的基础上,整理出有关风险因素: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台风袭扰,施工水域流速急,波浪高、潮差大等。

⑵组织因素主要有钻孔平台搭设和拆除困难,钢护筒定位沉放困难,抗台风组织等。

⑶其它因素还有钻孔平台防撞等。

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归纳出的主要风险有:

⑴钢护筒的定位沉放精度控制失误。

⑵机械设备和人员受损。

⑶钢栈桥、钢平台及桩群毁坏。

3.2海中承台、墩身施工风险辨识

根据海中承台、墩身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与此相似的施工经验,可确认有关风险因素:

⑴钻孔平台拆除

⑵钢套箱和钢板桩围堰安装。必须在低潮位完成钢套箱安装,时间短,精度要求高,同时要求套箱封底止水效果必须确保能够提供干环境施工。

⑶现浇承台和墩身。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数量大,质量难以保证,且易受极端气候的袭击。

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归纳出的主要风险有:

⑴钢套箱和钢板桩围堰被水流力和波浪力破坏。

⑵大体积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3.3移动模架箱梁施工风险辨识

南汊北引桥和北汊南引桥采用移动模架现浇上部箱梁施工范围长2685m,可确认有关风险因素:

⑴移动模架设计制造。

⑵移动模架现场拼装、主梁和牛腿过孔、拆卸等。

⑶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的浇注。

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归纳出的主要风险有:

⑴移动模架主梁和牛腿过孔时出现危险。

⑵主要设备故障、全桥工期拖延。

3.4索塔及主梁施工风险辨识

北汊主桥桥型为主跨780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钻石型塔高约227m,斜拉索锚固结构均采用钢锚箱。南汊主桥桥型为主跨300m的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H型索塔高度137m,斜拉索锚固结构均采用钢锚梁。可确认有关风险因素:

⑴自然因素有台风袭扰、雷暴天气。

⑵索塔高空作业安全。

⑶索塔高空泵送混凝土。

⑷钢锚箱及钢锚梁安装。

⑸斜拉索及钢主梁安装。

针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组织专家多次研究,归纳出的主要风险有:

⑴塔吊和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

⑵索塔液压爬模安全。

⑶钢锚箱及钢锚梁安装失败。

⑷斜拉索及钢主梁安装出现问题。

四、主要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4.1台风风险分析和对策

台风影响不确定性高、定量分析难度较大。研究中首先分析前期风洞试验数据,基本排除了施工期间由于风作用引起结构性严重破坏的可能。同时考虑了东海大桥施工中应对台风“麦莎”的成功经验。最终确定大桥施工期间防台对策主要是制定和落实防台风预案。

防台风预案内容应包括防台组织机构、船舶防台措施、机械及大临设施防台措施、人员防台措施、应急处置、风后检查等。同时建议增加台风风险的保险对策。

4.2海中钻孔桩工程风险分析和对策

⑴对施工海域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⑵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⑶严格审核论证钢栈桥和钢平台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栈桥运行管理规定和严格控制钢平台荷载分布。

4.3海中承台、墩身施工风险分析和对策#p#分页标题#e#

⑴组织专业人员对历年潮位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借助专业单位进行桥位区海浪预报、流速测量、潮水高度计算,据此制定作业计划。

⑵细化钢套箱安装方案并提出详细的计算书,对方案和计算实行三级审查制,即由承包人提出方案和计算书,其技术负责人第一级审查,监理第二级审查,业主召开审查会,邀请专家参加,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控制,在施工前技术人员要做好安全及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4.4索塔及主梁施工风险分析和对策

⑴经过专家和有关部门论证,开展索塔钢锚箱(钢锚梁)、斜拉索和钢主梁安装工艺研究,细化安装方案,对方案实行三级审查制。

⑵ 液压爬模的安全工作风速为19.4 m/s,采取相应措施后的极限安全风速为45 m/s。计算表明,气象风速为5级时,上塔柱区段就接近安全工作风速;而其极限安全风速接近桥址30年一遇风速水平。

明确模板风险管理对策以管理措施为主,并考虑保险措施转移风险。针对各种风速等级,制定了不同的模板安全保证预案。并建议保险措施中增加模板赔偿附加条款,同时也对日常施工管理提出建议,以便出险理赔。

⑶塔吊及电梯等大型特种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检查验收,核发使用许可证。

明确大型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认真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价和危险因素分析,制定有关危险源控制重点、控制程序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使用过程的严格控制管理。

4.5移动模架箱梁施工风险分析和对策

⑴跟踪移动模架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过程,强化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⑵移动模架的使用过程管理要求同塔吊及电梯等大型特种设备。

⑶落实工艺方案,严格保证梁体质量。

4.6其他风险分析和对策

⑴建立和完善海上栈桥和水上交通指挥系统,统一协调和管理海上船舶,保证施工运输畅通。

⑵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风险,首先抓好安全生产并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其次是落实各类风险预防措施,尤其对安全风险较大的海上作业,严防群死群伤事件的出现。

五、风险管理手册

为便于现场管理,总结编制了风险管理手册,供参建单位现场管理使用。风险管理手册中明确识别的各种风险事态的概率、损失等级、风险特征分析、己有工程事故的经验、建议对策和管理制度汇编等。

六、结束语

本文综合应用了工程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方法,为厦漳跨海大桥大桥施工过程建立了全面的施工风险管理体系。有些风险防范措施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施工中,操作性较强,可供其他在建大型桥梁借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