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二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在许多情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经过不断的自我修养,人应该逐步达到无我的境界。雷锋心中装着他人,惟独没有自己,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课后学习伙伴提示“我想对林园园说……”,对这一扩展性活动,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或说理上,最好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
(1)“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
(2)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4?写字指导。本课要求书写的字较多,建议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二)朗读感悟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要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以上对话中人物的语气,可让学生自主体会,老师可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插图非常形象生动,可结合插图感悟课文语言。
林园园的言行,明显不对。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很多的。可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是让学生练习说句子。可结合指导朗读进行。
(三)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朗读感悟
1?揭示课题提问: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2?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3?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5?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1.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蓝色的树叶
2.二年级上册语文《风娃娃》教案
3.二年级上册语文《看雪》教案
在以往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部分小学生经常把同音字和形近字弄混淆,汉字笔画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有待加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有待改善。本文将在系统论述这些原因的基础上从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来举例探索关于错别字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一、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一)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有待加强
小学二年级学生在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和文字积累方面比一年级学生更有优势,但是,从总体上分析,二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仍然有待加强,学生的识字量相当有限,对文字结构及其含义缺乏全面的了解。
(二)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部分学生经常写错别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语文基础差,而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这些学生的错别字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字音错误和笔画错误。字音错误主要是同音字的错误,例如把“角”写成“脚”,“英”写成“应”或者“硬”;笔画错误则是汉字笔画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像“睛”和“晴”之间的误写。
(三)学习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很多小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不正确,只依靠汉语拼音、死记硬背和反复默写或者听写来识字并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二、关于错别字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
教在进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时,应注意优化教学模式,结合多种灵动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运用情境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从图文中认知和学习汉字;用互动教学模式来加强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汉字的正确写法,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听写生字和词汇。例如,在讲解《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学生欣赏郊外金灿灿的蒲公英和毛茸茸的种子,绿色的苍耳草、美丽的豌豆花和跳动的豌豆,文中写道:“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这样一幅有趣的画面: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身上粘了几颗苍耳草的果实,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告诉学生苍耳妈妈的孩子像一只小刺猬,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像小伞兵。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列出本课的重点字词,像:植物、办法、翅膀、旅行、蒲公英、降落伞、苍耳、铠甲、刺、田野、山洼、豌豆、豆荚、晒、蹦、跳、离开、仔细、观察、粗心。让学生分组读这篇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学生的文字基础。教师可以在讲解这篇课文的第二天为学生听写重点字词,耐心指导学生修改错别字,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听写生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细心地写好每一个生字,总结自己写错别字的原因,并及时纠正错误。告诉学生写完汉字以后应参照课本生字表仔细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存在错误,并修改错别字。
(三)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巧记生字和词汇。首先要引导学生修订“生字纠错本”,整理自己的错别字,并在旁边标注正确的汉字。然后,运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多练习写汉字,将语言文字教育发展成艺术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汉字听写比赛、书法大赛等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认字、练字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要牢记所学的生字,而且要注意把汉字写得清秀、工整,不能写得太潦草。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知字形结构和字意,运用形象法来识字,对所学汉字进行归类,将生字划分为象形字、表意字、独体字、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等,并根据字意来巧记汉字。
综上所述,目前,部分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经常会写错别字,混淆同音字和形近字,学习方法不当。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借助科学教学法,引导学生认知字形结构和字意,运用形象法来识字,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功底,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龙安.与错别字的较量: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6(8).
[2]孙明梅.从“不出错”到“不再出错”:小学错别字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5(13):54.
在传统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更别提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了。基于此,小学教师就必须要对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在全面把握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之下,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
一、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表演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育要求来进行设计的,但在二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部分晦涩难懂的知识和文章。如果教师只是依据传统教学方法对文章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讲解,不仅不能够使学生快速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同时还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大幅度降低。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并在这过程当中积极的和学生进行相关的沟通交流。
例如,在进行《寒号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寒号鸟或者喜鹊吗?”、“有谁见过寒号鸟或者喜鹊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了解的与寒号鸟或者喜鹊有关的小故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浓烈的兴趣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并简单的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文中出现的不同角色,但是学生分角色带有感情的进行相关对话的阅读,并对不同角色的对话进行揣摩。在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传达的深刻情感的同时,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懒惰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想要获得美好的生活,只有依靠不断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的深刻道理。
二、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情景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情景教学使学生们置身于知识的情景中,使知识更直观、更生活化。对于此教师可以充分的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构建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的互动式教学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场景当中来进行课文的分析和学习,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
例如:在进行《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傣族地区的学生之外,其他地区的学生并不了解泼水节是怎样的一个特殊活动。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与傣族泼水节有关的动画、图片、影像视频,并让学生详细的对视频或者图片当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观察,然后让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泼水节。在学生对泼水节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补充学习,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
三、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实现师生互动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且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无法凭借自己的理解来掌握教师传授的語文知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具有趣味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将层次相同或者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相关的问题思考和交流。这样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理解交流,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快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能够充分的借助小组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
例如,在进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去过野外吗?在野外迷过路吗?”、“当迷路之后,同学们都是怎么做的呢?”等的问题,在让学生在小组当中进行相关的思考和讨论,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对野外迷路之后的各种意见和看法。然后教师再深入的引导学生来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语文课的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生活当中常见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课文的讨论和分析。这样逐次递进的引导式问题能够使学生掌握课文学习的大方向,同时也能提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整体效果。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谈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的整体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1990年,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地、系统地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的结果表明: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是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造成的,致使学生越学越难。厌烦作文的人数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胡乔木在谈到作文教学时曾提出:“要从小学起,直到高中、大学,提出一套科学的设计。”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要克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就必须构建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我们学习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原理和布卢姆掌握学习策略理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的推行,自1992年开始“小学作文目标全程序列训练整体设计”的实验研究。这项实验,体现了作文教学中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具有较高的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从学生的说话到作文,探索出了一条从“仿说—听说—看说—会说”到“仿写—看写—会写—评写”的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先说后写,连句成段,仿导结合,循序渐进,从段到篇,整体设计,从易到难,全程训练”的32个字作文教学方法。这套设计构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层次清楚、螺旋上升、系统完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训练框架,使学生作文有“序”可循,使学到的知识技能不断地对新的知识技能起到促进作用,排除了干扰和消极影响,使整体序列牢牢地吸引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取得明显效果,列表如下:项目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人数比率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 优秀 合格实验班 726 36.1% 42% 39% 43.5% 41.5% 45% 43.5% 47%普通班 726 36% 43% 35.5% 41% 32.8% 39% 30.5% 35%
(一轮实验完成,优秀率与合格率合计可达95%左右)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为了学生都想学、都学会,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如在识记生字时先让学生小组交流识字的方法,教师再引导学生一起交流识记方法。一般可用猜字谜(如:一大一小是尖);熟字加减偏旁法(如:好);换偏旁法(如:好-字);对比识字法(如:吗-妈)等。
识字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语文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识字教学更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当下全民汉字书写水平低,“提笔忘字”的情形下,写字规范等问题严峻,提升汉字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而想要提升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效果,追本溯源,要从语文教材着手。教材是具体教学实践的参考,教材本身只有合理、系统、科学,才能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方向标。因此,对小学语文教材汉字教学部分的编制情况进行考察,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小学分为三个阶段,低年级主要学习基本的汉字,为中年级的词句训练以及高年级的篇章理解打基础。本文以80年代(1987年11月第二版)、90年代(1993年4月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每套选取其中的低年级教学使用的全4册(书后以附表形式呈现生字表)为对象,分别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进行低年级汉字教学用字的对比研究。
研究识字教学之所以从生字表出发而不对课文用字加以考虑,是因为课文用字中出现的所有汉字,其范围要相对广泛很多,并且受到课文内容本身的影响。教材中的课文多是选择现成文章而不是自编的,因此字词方面极大地受到了文本本身的约束。而为了响应国家关于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性,入选教材的多是名家经典之作。这些文章在文字选用上多有自己的行文和遣词造句特点,文字使用上也跟日常生活用字存在不同之处,所以范围要广很多。甚至有些课文用字生僻,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少,遗忘率高。而生字表则是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水平与教学大纲而有原则、有目的地选取规范字种,也是学生识字水平评估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更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
特点在比较中彰显,对80年代和90年代的教材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发现长处和短处,把握各个版本教材的特点,找出有待改进完善之处,以克服单套教材的局限性。当下正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生字表分为会写字和会识字两个字表,会写字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既能认又会写,而会识字只要求认识即可。而1987版和1993版教材则并未加以区分。本文从识字教学用字的字种、字序、字量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对比,统计数量时主要结合频度,以此来完成各部分要素数量的收集,对其数量关系进行纵向的对比分析,揭示这些要素之间随着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联系,探索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尝试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正确解释并提出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编写教材,直至80年代末,教材编写开始注重语文学科特点,关注语言文字训练。因此,对在此之后出版的教材内容进行研究更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一、两套教材字量情况对比
虽然教材的字量安排均受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但是两个版本教材的字量选择上随意性极强。
从表1中可以看出,80年代一、二年级各个学期所要求掌握的生字量分别为201个、323个、392个及375个,均高于90年代对应学期生字量的安排。90年代,教育工作者开始着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素质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因此生字量在80年代基础上稳步减少。90年代版本,一年级上册的生字量比80年代减少了20%左右。80年代与90年代在字量安排上的差异指数在1.6%~11.3%之间。其中,差异最小的为二年级上学期,为1.6%;差异最为显著的是一年级上学期,高达11.3%。
字量安排上的不同体现了教材编写趋势:重读写的趋势弱化,开始重口语表达。从总的生字量来看,80年代一二年级的总字量为1291个,90年代为1180个,减少了111个汉字,相当于减少了一年级上学期一半以上的生字量。字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教师更多的主导权,让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一年级是识字教学的起点,90年代,教材开始考虑到学生在入学后既要学习汉字,又要掌握拼音字母,任务过重,影响识字效果,因此开始有意识地减轻一年级入学初的识字量,主要学习拼音,避免学生因过重的学习负担而降低汉字学习热情。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拼音学习任务,因此开始大幅度增加识字量,90年代增加了75%的生字量,80年代则增加了60.7%的生字量。二年级上学期的差异指数在1.6%左右,是生字教学安排差别最小的一个学期。两个时代均将二年级上学期看作是识字教学的一个转折阶段,字量安排上有所减轻,以巩固所学知识,为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字词学习打基础。总体来看,90年代开始重视学生口语等方面的训练,减轻了生字教学任务,从4.5%的差异指数来看,80年代与90年代教材在字量安排上差异并不显著。
二、两套教材识字教学用字字种情况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两个版本教材识字教学用字的字种选择跟2500常用字表的吻合度达到96.5%~97.9%。80年代版本的字种选择情况,无论是同字表一(2500)还是字表二(1000)比较,都明显优于90年代教材。可见,字种的选择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实现优化。教材编写时选择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的字种作为教学首要内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就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常用字表和儿童口语用字是不是百分百重合?会不会有一些儿童常用字词并没有收录进常用字表?这些字表的制定依据都是从成人用字的角度出发,对小学生来说,是否应该制定更科学的教科书用字字表,以作为教材用字依据?识字量的增加,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对教材字种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科学性,符合常用性。80年代以来,检测汉字常用与否的一个主要参照标准就是2500常用字表与1000次常用字表,两套教材在选取字种时也是如此,因此有着极高的吻合度,可以高达99.9%。一些汉字虽字形复杂,但因与生活息息相关,如鼻、姐、妈等识别率也很高。从字种角度考虑,学生认识度最好的字的特点如下:笔画数较少,多为象形独体字,如火、日。而根据汉字效用递减率原则,高频字使用的频率高,随着汉字使用频率的降低,该汉字使用的语境大大减少。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高频字、常用字,以便让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这就需要明确识字的先后顺序。字义具体的字先被认识,如水,这类字在生活中比较常用,是儿童平时生活中可见、可触、可感的字,编排应靠前。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口语上已经可以表达自己所想、所见。但是会说,并不代表能认识,更不意味着可以准确写出该汉字。儿童口语中经常说的汉字,在语文课上优先学习可以起到强化和巩固的作用,达到更好的识字效果。
三、两套教材识字教学用字字种、字量情况综合比较
汉字教学内容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历来不乏学者的研究。早在1961年,辛安亭就做过生字教学有关字量统计方面的研究,其从1904 年到1959年55年间出版发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30 种,以其一、二年级所教的全部生字量为对象进行分析,发现各版本教材在字量选择上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两个年级下来,30套教材中有的教材共教了1807字,而有的教材仅仅教了910字。其中有14种小学语文教材(占了30种教材近一半),所教字数量在1100~1300之间[1]。经过简单的概率推算,可以看出一般教材两个学年下来,只教了1200多字,学生每天学习2~3个字。每天所学的汉字中,很可能还存在着学生在学龄前已经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的汉字。可见,教材汉字教学部分的合理性有待增加。将两套人教版教材识字教学用字的字种、字量情况做综合的比较,如表3。
80年代和90年代教材,因为尚未实行“识写分流”,认写比率为1∶1。两个时代的教材在编写上均未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入学初,学生生字量薄弱,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了大量汉字,认识却不会写。只有笔画简单或者幼儿园阶段学习过的汉字学生才能书写出来,但也不能保证笔顺的规范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材识字内容的设置将“识”与“写”分开,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生字习得量。生字量安排最多的一个学期都是二年级上学期。80年代二年级上的生字量为392个,是四个学期中最多的一个,而90年代生字量最多的一个学期是380个字。可见,识字教学字量的安排上呈现梯度特点,并且有一脉相承性。
由表4可以看出,两套教材选择的相同字种仅990个,占总字种数的66.8%。两套教材由同一出版社编写发行,相隔时间不足5年,但是在字种的选择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可见,教材编制的字种选择上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随意性强。
四、两套教材字序情况对比
字序指该汉字在生字教学中出现的次序,字序不同体现了各版本教材在编写理念上的差异和教学侧重点的不同。下面将两套教材一、二年级四册书总的生字排序情况做比较(主要对比排在最靠前的20个汉字、处于中间的20个汉字和位于最后的20个汉字),以观察两套教材在生字安排上的共同点和区别。
从整体上来看,两套教材字序排列上较为接近的汉字有“八、二、火、六、七、人、三、十、一、九、日、水、四、五、月”共15个,相似程度约为25%。两套教材相隔时间不足5年,然而在字序排列上已经大有不同,并不因时代相邻而体现出字序的一致性。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80年代与90年代的版本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字的结构、笔画等因素。像“五、四、九”这样笔顺比较复杂的字都排在了前十的位次。字序的排列应该照顾到汉字结构上的特点,由独体过渡到左右结构,再逐步过渡到上下结构等。汉字学习初,一些汉字结构清晰,如上下、左右结构,能准确拆分为两个简单部件,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6―8岁之间,年龄小,认识属于起步阶段,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形象、具体的事物印象深刻,容易把握。汉字从象形的甲骨文字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字形不断简化。如今使用的简体字,对于没有文字学功底的人来说,已经很难从字形本身去建立起与事物的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字是枯燥的符号,字形比较抽象,有一定的学习困难,趣味性也不强。为此,在教材设置中应该以象形字、会意字先行,结合图片,化抽象为具体,建立起联想,努力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自身是一个个独立个体,智力、学前知识水平不相同等因素都会影响接下来的汉字学习。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学生掌握的字、词、句都比较贫乏,因此从认拼音、识汉字入手,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
在两套教材优先字序中,我们看到像“妈、爸”这样笔画多,但跟日常息息相关的汉字,也排在较为靠前的位次。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开始正式学习汉字,开始潜移默化接触汉字知识,同时要识记汉字和学习拼音;再加上学生的年龄较小,坐不住板凳,因此,一年级主要以多认汉字为主,掌握少量会写字,以免学习负担过重,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一年级大量识字,可以为接下来二、三年级尽快进入阅读打下良好基础。80年代和90年代版本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一年级的字种笔画多,结构复杂,为学生进入下一学习阶段而出现错字、别字情况埋下了隐患。在字量上,80年代版本一年级要求会写的生字达524个,加上这一阶段学生还要学习汉语拼音字母的写法和拼音规则,学生学习负担重,影响了识字效果。两套教材的二年级上册都是识字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符合小学二年级是儿童识字快速增长阶段的规律。并且从字种上来看,笔画变多,字形变得复杂,呈现出了一定的难度递增性。字形也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要渐进性变化,应由左右结构的“瓶、掉、创”等过渡到上下结构的“藏、荡、杏”等,再逐步开始学习半包围结构,如“透、通”等。
二年级下册的写字训练,简化有些过快,指导的针对性减弱,教材的示范性也不够强。容易写错的部件、易混淆的汉字等,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把握,对新教师来说则缺乏指导性。选择恰当的字种进行教学是学生科学识字的前提。课程标准中虽然给出了应掌握汉字的大致数量,人教版教材在字量安排上也一直严格遵循课标的要求,然而课标不再给出具体字表,因此导致人教社各年代教材在选字上缺乏指导和标准,随意性强,不利于识字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教材中汉字教学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以怎样的顺序对知识内容进行排列,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有着非凡的意义。排序既要符合汉字字形(笔画、笔顺、结构)上难易程度的梯度增长,又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人教社各版本教材主要通过随文识字,选文上又有时代性,因此在字种排序上没有标准和导向。
有些人提出“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目的是为纠正一切唯教材是瞻,一切唯教材是从的弊端。但很多人曲解了其中的意思,认为语文教材不重要,可以随意处理。于是,有的人抛弃教材,自己选择教学材料;有的人只教文言文,现代文放一边;有的人只学必修教材,不翻选修教材……
二、新课标理念下应树立的语文教材观
2021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绩,也有失误。现就本学期的具体教学状况总结如下:
一、透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潜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由于孩子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刚开学时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学习,总需要老师督促、提醒。针对这一状况,我在班内选出一名职责心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来组织早到学生的纪律,并且一到校就组织同学们考生字,一学期下来,学生已构成了一种规律,每一天早晨一到校就能按部就班的听写生字。
(二)透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潜力。二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超多的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借助讲故事、背诵作文片断,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每一天轮流。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对写作潜力的提高有必须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潜力。二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视。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坐姿,课外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因此,在家长会时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生字的书写表示满意。
二、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简单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构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潜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带给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用心参加校园及旗里组织的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用心参加各教研活动。
四、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021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进步,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期的具体教学状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的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搞笑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二、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用心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三、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由于孩子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刚开学时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学习,总需要老师督促、提醒。针对这一状况,我在班内选出几名职责心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来组织早到学生的纪律,并且一到校就组织同学们读书,一学期下来,学生已构成了一种规律,每一天早晨一到校都能认真读书。
四、透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潜力。二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超多的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借助讲故事、背诵作文片断,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每一天轮流。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对写作潜力的提高有必须的促进作用。
五、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潜力。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坐姿,课外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六、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先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个性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简单,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七、同时,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如:
1、班级发展不平衡,本班的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教学中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
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待于巩固,学生的解决问题还有待于培养。辅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
一学期来,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2021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抗“甲流”时期,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二、教育工作方面
这学期,本人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班级人数16名,又面临着新课程改革。面对首次接触的教材,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在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有了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与同事交流。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所以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路上,我会更加谨慎走好每一步,用自己的努力实践,勇于探索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再上新的台阶!
2021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4这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虽然是轻车熟路,但我仍然不断学习、发现、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力争让自己的教学更加鲜活生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语文。以下几方面是我这学期的收获与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每节课根据每个小组组员的表现,在上课的纪律,积级举手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作业完成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评比,那个小组做得好的就加分。否则就扣分。一周下来按分数的高低评选出红旗小组。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上课纪律良好。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平时经常布置学生阅读课外书,特别是一些全文字的童话故事和名人传记等,提高学生的识字量,积累好词佳句。周末的时候布置学生写篇日记,返校后进行批改,发现写得好的日记及时予以表扬。考试测验的时候,能把一些好词佳句恰当地运用到造句或看图写话里的,则另外加分。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热情和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从而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四)在阅读教学中,我反对无目的多读,强调有层次的读书。初读,将课文读正确,整体感知全文;再读,将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将课文读出感情,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将课文读入心,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放胆做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以上是我这学期的一点收获和体会,当然在自己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培优转差的工作,让学困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寻求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2021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5本学期,我坚决贯彻学校的“重常态,抓落实”的教学思想,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自身素质的提高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参加学校、组内每周二的集体教研和分组教研,积极投入到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从集体教研中我收获了张祖庆老师作文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知道了怎样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在10月份金水区教体局举行的金硕杯教学活动中,我积极听课,连续听了3天的低中年级不同老师的不同课型的语文教学课,从中受益匪浅,我把学到的朗读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虚心请教
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同组老师学习。开学一段时间,由于我刚接触这个新班,我不断向年级组有经验的刘敏玲、王少华、以及李玲孙庆芳老师请教,我很快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中,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平时作业的布置也做了严谨、系统的规划得到了组内老师的好评。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充分利用资源,为自己上课作好准备。我经常上网寻找有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等,与年级老师共享,从而不断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电"。本学期,我们组积极开展了古诗课型研讨活动,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在组内上了《登鹳雀楼》一课,在学校上了《青松》一课,通过课型研讨自己不仅得到了锻炼,还掌握了古诗教学的基本思路。
二、具体教学工作
(一)巩固汉语拼音知识的基础,为音序法查字典奠定基础。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班级图书角里的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本学期的字词教学中我完全突破了自己,让孩子运用所学拼音知识坚持训练音序查字法,所有的组词一律用字典获得。本学期我们由于拼音知识掌握的好,一共集体阅读了3本书,分别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青蛙先生读报》《葵花田》。
(二)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要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所谓"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个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我利用一、三、五的时间让孩子看百日字功的教学视频,并根据视频专项辅导。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我还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
刚开始接触这个班,我班孩子读书能力很薄弱,为了提高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也尝试了多种方式的读书训练,让孩子在朗读方面有所收获。书读出感情了,也就说明把握了文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读书的指导。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有感情地读书也是我的乐趣,与孩子们一同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使我的课堂丰富而生动。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一、二年级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是由识字教学逐渐过渡到作文教学,也是为三年级学生写作文打基础的过渡时期。因此,提高小学生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虽然一、二年级课程表内没有专设作文课,但作文教学的渗透却应从用词造句、看图说话着手。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一句话或一段话,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当中的一项基本功。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向只重视生字词语,而忽视写话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这样就叫他们写成篇的文章,无疑是一步登天,学生不抓耳挠腮,叫苦连天才怪呢?为此我觉得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以图画为载体,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看图写话的意义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虽然这段话没有具体说明写话应达到哪些要求,但是它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问题:那就是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要从激发写话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抓起。如何落实新课标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我想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是看图写话,我便想重点攻看图写话。因图是静止在某一状态,所以需要发挥想象、构建故事合理而完整的情节,因而它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我们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种单一的作文形式来训练,还应该着眼于学生习作能力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来夯实它。看图写话也是生活的习作,同样要求学生是“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同样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对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大有裨益。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这种训练,可以由看一幅图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看几幅图写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二、现阶段学生在看图写话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其注意力、观察力十分有限,有时看不懂图意,有时看懂了图意,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语句不通,表述不清,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是刚入门的学生的通病,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再一个,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向只重视生字词语,而忽视写话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
三、看图写话的有效策略或方法
(一)挖掘教材资源
指导学生看图写话首先要解决素材问题,我们的老师、学生手里没有统一的图画素材,又不能给学生统一购买资料,这给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带来了麻烦,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课本上的一幅幅插图,正是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极好素材,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收集的照片、图片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班班通网上搜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类图片。
(二)训练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看图”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东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点。再有,我们的孩子整天被禁锢在校园里,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致只会看到什么写什么,不能写出自己奇特的想法。例如,一次期末卷子的看图写话《植树》,图上有美丽的春天公园,有红红的太阳,飞翔的燕子,有三个人在公园里植树,有人扶树,有人浇水,有人培土……题目的要求是:仔细看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再写下来。一些同学这样写:“有三个人在植树。”这么一幅图就这样白白浪费了。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必须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新鲜生动,具有个性的语言。
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生学习表达的最基础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先看图再表达。看图是表达的前提,只有看懂图,才能进行表达。看图要做到一看二想,看,要求看清图中都画了哪些事物,它的主体是什么,理清图中各事物的关系,要看得认真、仔细。想,要求根据图中人和事物的关系,弄清这幅图表达了一个怎样的内容,你看了这幅图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或感怀。看单幅图还要想一想图中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说、写)要一想二说(或写)。在看懂图意后,正式表达(说或写)之前,要把图的内容和怎样表达(说或写)想一想,图中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如果内容很丰富,要想一想哪些是主要的,抓住主要的去说(或写),才能更简练。除此之外,在怎样说写的问题上要想一想题目是怎样要求的?要求你说(写)一句话还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如果是一段话,那你又写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先说(写)什么,再说(写)什么,把表达的顺序想清楚。
指导看图要得法。看图作文中,着重在“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要看清图画及画中的题词等内容。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画面的主体是人物的,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如果是单幅图,着重引导观察的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中间到四周等。这样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整体,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需要说明的是,训练学生看图,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过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只说一两句话,只要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时时间、地点可以不说,只说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慢慢地再训练学生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三)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写话”
写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怎样体现教师的指导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写前有要求。如:写话格式,标点运用,不写错别字,准确用词,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写清图意,写后检查等。刚开始我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
写后有评议。学生写完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就有评议的必要。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培养写作积极性,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写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一、词句里正音
斯霞老师认为:“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应用,才是识了字。”可见,识字教学必须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所以单元整体识字我首先从读准字音入手。若是孤零零地来认读生字,对学生来说非常枯燥。我把一单元的生字集中起来,做成单元识字表。表中首先出示放在词语、句子中的生字与注音,让学生在词语中认读,或是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认读。
二、归类后识形
字形的识记是识字的重点与难点。在识记字形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字形的特点,我先对整个单元的生字进行对比、归类,然后做简单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循法识字。
1.“搜索记忆”识记熟字。在教学中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生字都是“生”字,很多学生已在图书、报刊、电影、电视中有所接触,甚至特别熟悉。也有一部分字是生活中常见的,或是班内学生姓名中的字,或者对学生来说有特殊意义的,例如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卫、宇、珍、育、通、填、袁、产,这八个字学生往往一遍就全认识。“卫生”这个词在校园、教室里到处都可见;体育课中的“育”学生太熟悉;“通过、填空、生产”这些词学生在试卷中、数学课中常见;“宇”“袁”“珍”这些字,班内学生的姓名中都有。这些字紧贴学生的生活,不用刻意去认,搜索自己记忆就能找到它们的影子,自然能轻松掌握。
2.“半边音半边义”识记形声字。每个单元中都有很多形声字,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则有财、栏、抖、喉、咙、搅、拌、馒、岭、忠、鹭等11个形声字,在识记生字中占很大比重。
经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类字的部首一般和字义有关,而同音偏旁则和这个字的读音相同,有时在声调上稍有差异。有了这番观察,学生明白了这类字音、形与义的联系,找到了这类字的构字规律,也就找到了识记方法,即“半边音半边义”。
3.“加加、减减与换换”对比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三种识字方法,学生早已烂熟于心。我把每单元中适合用这些方法来识记的字归为一类,由学生自己结合熟字,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对比识记这类字。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垂”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与“睡”对比识记,“庐”和“炉”用换一换的方法对比识记,而“刨”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与“包”对比识记。
4.“多样方法”识记疑难字。每个单元中都有一些字平时阅读中见得少,而且无法使用常用的识字方法识记,如二年级第五单元中的:疑、乱、质、压、盏、勘、厚。这些字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识记难点所在。后来我改变了这类字的识记方法。
在学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类生字时,因为提前没设计好用什么方法帮助孩子识记疑难字,所以放手让学生识记,没想到他们的速度很快,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我就问学生怎么记住的,一个学生说:“老师,乱最后那一笔像极了我妈烫得乱七八糟的头发,所以一遍就记住了。”另一学生说:“我看到那个‘压’字,心里就压得慌,上面有个盖,下面还再压点土,它就应该读‘压’。”孩子的创造性让我震惊,与老师那些程式化的方法相比,他们的方法多么鲜活,多么生活化,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孩子的创造力!所以这类最难的字我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及识字经验来识记。
三、儿歌中解义
识字,读准了音,记住了形,还得明白字义。而字义的理解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才会清晰明了。我根据本单元题材或内容,巧妙地把本单元生字编成琅琅上口的小诗或是儿歌,学生爱读爱记。请看,这是在学习了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生字后,我为学生编的小诗。
(一) (二)
大自然,是画卷! 大自然,是宝库!
横岭侧峰庐山险, 一页山岩一册书,
香炉峰前瀑布现, 雨印波痕都是图,
疑是银河落九天。 刨根问底不满足。
白鹭戏水窗含雪, 勘察煤炭与矿物,
门泊东昊万里船。 必须读懂这厚书。
日月星垂风雷电, 野外若是迷了路,
乌云压顶柳枝乱, 太阳树木拨迷雾,
风雨过后彩虹天! 指南针领你出山谷!
一首小诗既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生字,更让学生从简单易懂的儿歌中明白了字义,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四、检测时复习
检测单元集中识字效果时,我采用生帮生、生测生辐射检测方式。检测时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可以自己找老师,小老师也可以自己找需要帮助的同学。那时的课堂可能有点不安静,但是相对于一本正经、正襟危坐的课堂,我更喜欢有孩子声音的、处处洋溢着学生主动性与自我的课堂。学生的认真、细致,检测时的严格,令老师自叹不如。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是最公正的,做老师的完全可以把这最繁杂的、最费时间的检测让学生来完成。检测别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巩固、一种复习,更是一份为人师的成就与自豪。
五、阅读时巩固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单元集中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学生手中识字资源最丰富的就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所以每单元集中识字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阅读配套《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同类题材的文章,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生字。在平时我也引导学生认校园、家里、路上见得到的字,让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增强识字意识,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且着眼于丰富多彩的生活。
提问是通过教师引导帮助或学生自读自悟等方式来理解文本,体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今多少小学语文教师(包括我)在教学时一厢情愿地按照自身理解的方式,灌输学生知识,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考,限制了想象力的发展,约束了探究式活动的空间,使学生在课上无效学习,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提问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相应提出课前设计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研读课题,有效提问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更是文章的灵魂。小学课本中有许多课题都能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标题的特点展开提问,导入课堂教学。研读课题有多角度、多层面、多范围的方式提问,激发学生对文本质疑的精神,有兴趣地进入课文阅读。鼓励学生多读课题,围绕课题自主提问。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的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提问“春天在哪里?”“春天长什么样子?”“谁去找春天呢?”“为什么要找春天呢?”“去哪里找春天呢?”“他们找到春天了吗?”等等。
二、突破重难点,有效提问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文章只要抓住全文重点段中的几个词句提出问题,就能收到牵一而发动全身的教学效果。根据这些重点词句提出的问题,往往就是课文的重点内容,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教学效率高,效果好。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最后两句“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根据“幸福”“难忘”两个词语提问,学生提问“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
三、利用插图,有效提问
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翻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插图使人眼前一亮。文字是图片的具w描述,插图又是文字的形象体现,图文并茂,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些课文插图都是课本编写者精心选配的,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拓展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的插图,围绕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场面,你们猜猜谁是总理?你们看到什么?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提问“总理为什么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呢?”“傣族人民是怎么迎接总理的呢?”“他们一起怎么过节呢?”等等,让学生走到傣族人民内心的深处,感受总理的亲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慈祥,体会傣族人民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四、内容留白,有效提问
课文“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意蕴空间,它能激发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使读者对作品有个性化的理解。人教版教材中“空白”很多,如果我们巧借教材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提问,学生的思维、表达欲望就会被这些“空白”激发。《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教完后,学生纷纷表示:我的小手也能做很多事呢!于是,我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以原文的终点为写话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的内容,从而让每一位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体验,享受审美情趣,迸发出创造热情。
想在此呼吁并请诸位认同我感受:一二年级的老师最辛苦,最后。一二年级的学生最复杂,一二年级的教学最重要,一二年级好则全校好,一二年级强则学校强。当然,不是为自己鼓吹,自己分管的工作多么重要而其他工作不重要,本意是对于一二年级的老师的工作我很钦佩,对于一二年级组的教研工作我还力不从心,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和他一起继续共同努力!
由本人来负责一、二年级低年级段的语文教研组长工作。现将一年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在担任一二年段学段组长和一二年级诸位老师一起开展工作的相关情况,向诸位做一个简要的小结汇报。主要内容如下。
一、积极开展各类调研活动。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和步骤,分别组织一二年级师生开展了一年级汉语拼音过关测试、二年级查字典比赛和二年级其中调研测试。这三次活动均做到活动前有方案、活动中面向了全体师生、活动后性分析调研报告和反馈,得到全体一二年级师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牢牢把握住低年级段的课程目标要求和学生特点,讲求实效,贴近教学实践,一定程度上帮助师生找出了一些共性的和个性的问题,促进了师生的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如在进行一年级汉语拼音过关测试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薄弱班级和薄弱学生,通过有效的检测和反馈,让师生们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开展教学补差工作,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了同年级段班级之间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二年级期中调研测试后找出的学生书写质量参差不齐,写字能力发展高低差距大的问题,也提醒了个别班级加强对学生写字能力的训练的意识,并且引导教师积极主动的寻找写字指导方法上的问题。这些都对于学生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基本能力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调正教师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起到一个友情提醒的作用。具体的情况,不一一赘述,调研分析报告中均有所体现。
二、积极融合学校其它教科研工作。一二年级段教研组,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校内外的教科研活动,整合校内外其它教科研资源,促进自身教研水平的提升。如配合学校三位一体六不走的教科研新方法新思路,利用每一次的同题异够的集体备课形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精心备课,认真反思,有效提升了自身的教学实践水平和能力;利用每月一次的杏坛成长工作室活动,与学科导师和其它年级段开展有效的问题对话,按照工作成员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开展教师基本功三字训练;利用每次学校外派出去听课的机会,积极寻求不同的理念和思维;卞小燕老师参加全市的写字教学比赛荣获三等奖的过程,开阔了眼界,促进了反思,坚定了正确方向等等。这些与校内外的教研力量的有效结合,较好地促进了一二年级段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问题与感想。当然。肯定我这些工作中所看到或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看到身上,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这需要我去直面,去正视。如我工作对象决定了工作很琐碎,这样的情况常常会引起我对自身工作的疲倦和懈怠,该如何面对这样的事实,学会如何在琐碎的工作中,貌似细小微不足道的教育教学问题中,去调整我心态,善于去体验和认同我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端正自己的位置,人轻而我自重,人责而我自勉,深刻认识到一万次的简单反复就能成就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就是伟大。不应该妄自菲薄的说,被压在五指山下的落魄美猴王,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在平阳的猛虎。相反的应该自豪的认为,根基,墙脚,盛放在墙脚的朵朵散发出缕缕幽香的梅花,香远益清,意义深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24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虽然属于启蒙教育,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周一贯先生曾经说过:“教好低年级儿童语文,是功德无量的事。”然而,现实中很少有人去关注低年级语文教学,这是不正常的。笔者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学,不仅要追求“游戏”,更要循“理”。这里的“理”是指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中,只有遵循“理”,才能事半功倍。
一、讲教“理”而定目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因此需要认真对待。确定教学目标要遵循新课标的精神,因为课标制定的学段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以及教学的客观规律,经过无数专家研究得出的正确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的是遵循,是讲“理”,而不是拔高要求、揠苗助长,否则必然会增加学生负担,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是得不偿失的。
比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雷雨》一课中这一句:“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青蛙也叫起来了。”有一个教师这样提问学生:“雷雨过后,你看到那些景色?”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继板书,继而提问:“为什么作者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呢?”对此,学生不知怎么回答。这里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理解新课标所制定的学段目标,随意而教,导致学生不知所云。
一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逻辑思维相对缺乏。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描写顺序,这一目标显然超越了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切实际,是不讲“理”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多关注学生,多研读目标,让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真正切合学生实际,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和谐之美,让学生爱上语文。
二、讲字“理”而施教学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把字记住就行。当然,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也许不需要让学生理解造字方法,但作为教师需要明白汉字起源、发展以及体系,熟悉汉字的音形义以及其相应的造字方法。只有教师掌握这些字“理”,才能在教学中进行适当渗透,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爱上语言文字,爱上中华文化。
比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玲玲的画》一课中的“肯、脑、筋”这三个生字,比较常规的教法是先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再记住它的音和义。但是,这种方法效果不好。对此笔者从造字结构入手,给学生讲字“理”,引导学生分析这三个汉字在其部件上有无共同之处。学生很快发现,“月”是它们共同的部件。根据形声字造字规律,“月”表示与人的身体有关,对“脑”“筋”学生理解没有困难。但“肯”这个汉字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点困难。对此,笔者结合古代嫁女风俗,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他们终于深刻地理解这一汉字的字义。
案例中,教师借助造字特征,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讲字“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难度,而且还能沟通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有效强化学生的记忆,巩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三、讲语“理”而拓深度
这里的“语”,是指语言知识。低年级语文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只有这样,遇到具体阅读问题,才能根据相关知识正确指导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比如,朗读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师只有掌握朗读的相关知识,掌握汉语的声韵调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低年级的朗读教学,主要是朗读节奏的指导。而朗读节奏却是读出情韵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语言素养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因此,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句子结构以及停顿,对需要停顿的地方进行适当延长。这样,不仅让句子结构明晰,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朗读节奏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