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的原则

档案管理的原则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档案管理的原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档案管理的原则

篇1

“公共管理”一词对档案管理的涵义,主要体现它是一种管理实践。管理活动具有一种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与组织发展目标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符合规范的工作流程,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同样地,医院档案管理活动也应遵循这种一般模式。值得重视的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思维,对于应对时代变革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积极根据环境变化调整档案管理目标和策略,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公共管理思维下的档案管理意涵还体现在“公共性”这一概念当中。行为目标的公共价值和公共责任问题是“公共性”概念所关注的内容。所谓“公共”,涵盖了最广大的人民和最广泛的社会组织,对于一项与社会大众关系密切的事业来说,它所承担的公共职责即为它的公共产品,也就是这一事业“公共性”的直接体现。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公共性,主要是指为公民或社会组织的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有利于公民维护其切身利益的医疗档案、医学参考信息和医疗咨询服务等。公共管理的思维体现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就是解决医院档案资源的全面性问题。这就需要以更开放和宽广的视野扩建医院档案资源,“把体现了文明价值变迁、社会结构和功能变化和人民自身各方面建设等成果的档案资源囊括到医院档案管理中来,以满足社会全面发展对储备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1];”转变医疗档案管理理念,从医疗档案管理扩大至医疗档案服务,开通更多医疗档案信息和资源获取的通道和途径,丰富医院档案管理功能的多元性,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另外,应该从“公共性”这一概念出发去设计医院档案管理的理念和机制这些核心内容。这是因为,公共管理思维的模式决定了档案管理活动最基本的特性和使命是追求“公共性”,根据公众的需求决定档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以实现公共组织档案管理应有的价值。作为最典型的一类公共组织,医院档案管理的机制选择也应遵循“公共性”这一出发点。

2公共管理范式下的医院档案管理理念

2.1公共责任理念

医院这类的公共组织是指被赋予了公共责任的组织。而公共责任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政府善治的关键所在。例如,有学者认为,“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者的公共形象和其管理合法性的前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公共责任的承担是一种对公共管理者的保护,如果公共管理者对公共责任置若罔闻,就会陷入自我逐利的危险。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组织,履行公共责任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内生力量,是医院档案管理具有合法性的前提。现代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公共责任,与医院传统上的档案管理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履行责任的范围上,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履行的是包括社会和人民发展在内的全面的公共责任,主要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而传统档案管理主要履行的是政治责任,主要为政治和行政管理服务[2]。”

2.2全面发展理念

全面发展的理念是指医院的档案管理事业涵盖的方面应该尽可能广泛,应以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摒弃传统上服务于编撰史料、存档研究和行政管理的档案信息建设和档案服务工作,而是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档案资源建设。在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上,除了传统档案管理意义上的行政管理人员或其他档案信息研究者之外,还应面向最大的人民群众。因此,现代医院公共管理范式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将服务范围延伸至社会全面发展的各项事业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诉求,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2.3公平服务理念

公平服务理念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与正义。这两个词语,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点之一,被认为是衡量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这一理念所代表的价值是公平正义,这一价值的本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医院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开放过程中,应遵循严格的时间规定按时开放,并在最大程度上允许各类社会组织和公众按规定利用医疗档案资源。相同的政策、原则和标准是医院在提供档案管理资源时应遵循的规则,切不可差异化对待服务对象,“不允许出现可以优先利用医疗档案信息的特权群体,即便是政府部门也应与普通大众按相同的规则共享资源。档案管理者对各类服务对象的服务标准和限制规定等方面也必须是相同的,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服务均等化的理念[3]。”对于特殊的档案资源且因国家规定暂时不能开放的档案资源,除国家和政府管理等特殊需求外,对其他各类组织包括中外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同样采取拒绝提供服务的规定,绝不可以差异化对待中外对医疗档案资源有需求的任何组织或个人。

3医院档案管理的机制选择

3.1开放机制

所谓开放,是指医院出于某种公共性的目的对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资源的开放,“即档案管理认识与实践的开放[4]。”总之,也就是档案管理思维的开放,实践的开放即档案管理活动的开放。这种机制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促使医院档案管理理念和实践活动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框架之中审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将医院档案管理纳入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之中。这样一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就可以贴近社会变迁的线索,向更远的方向和更深的层次开拓医院档案管理的视域和落脚点,摒弃传统医院档案管理的僵化体制和思维理念,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开拓更广阔的天地,促进调整档案管理活动的方法和方式,确立医院档案管理合法化基点。医院的档案管理实践长期以来得不到突破发展的限制因素是它的封闭性,因为封闭性的特征,“在档案信息资源集成建设、档案资源信息输送与传播和档案服务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步甚微,这主要源于医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自我封锁,直接导致了医院档案管理与社会环境变迁脱节,也无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来解决档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5]。”

3.2互动机制

所谓医院档案管理的互动机制,是指医院档案管理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协作部门和档案资源使用者进行经常性的互动交流,以促进医院形成社会化的档案管理方式。从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与外部相关者的关系来看,“始终处于传统的档案形成、发送和接收的原始阶段,这不符合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与其他社会实践部门保持良好互动和共同进步的关系才是真正符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要求[6]。”在对互动机制的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具有“共同愿景”的社会共同价值促使人类互动协作去实现他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表的“共同愿景”为我们互动协作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作为公共组织中的档案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科学地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社会愿景相结合,确定医院档案管理的战略目标、价值追求和应当履行的社会义务。同时,建立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良性的互动关系,梳理医院档案管理在这些关系中的责任与价值定位,摒弃传统档案管理封闭性的运作模式和封闭思维,立足社会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和需要,重新审视医院档案管理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医院依据现实需要履行社会责任。这一机制,可以使医院这一类型的公共服务组织挣脱传统管理机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整医院档案资源建设的目标和各个环节,补足在档案资源服务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对档案资源管理和服务的重点进行调整,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和提供服务的方式,促进医院档案管理为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3.3公众参与机制

与互动机制相比,公众参与机制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公共管理范式的具体措施。传统的档案管理是没有公众参与的,这一机制之所以应当存在,是因为公众参与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公共性和社会性的本质需要。这主要包括公众对档案管理机制的选择、对档案管理水平的评价和参与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等。公众参与对公共组织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评价,是推动公共服务事业向前发展所必需的手段。医院的公共性,使对其工作的评价必须是开放的且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医院档案管理在建立评价标准时,不仅要包括档案资源的丰富性、服务的及时性和充分性以及管理的系统性,还必须包含和体现公众对医院档案管理实践活动的建设性的意志。另外,医院档案管理活动的评价主体,必须包含具有充分代表性和最充分的社会公众,为医院档案管理实践提供合法性基础和社会动力。“所以,医院档案管理应当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依靠社会力量大力进行全社会医疗档案信息建设和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以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医院档案资源管理体系[7]。”另外,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与信息建设部门、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合作,更广阔地开发资源,实现医疗档案资源信息的网络获得、利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源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茂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探究[J].黑河学刊,2016(5):12-13.

[2]浦晓雯,夏开建,张军朝.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医院档案管理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决策[J].山西档案,2016(5):59-60.

[3]刘国能.档案管理上的一次革命——从档案管理到档案信息管理[J].中国档案,2016(11):58-59.

[4]任璐.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7(32):63-64.

篇2

在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将医院档案利用的保密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以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新时期,多数医院档案管理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档案信息利用中的保密工作更是非常重要。

一、影响医院档案利用中保密工作的因素

医院档案信息在管理与利用过程中,会发生泄密的情况,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首先,医院档案管理要防止档案被损坏、丢失,被有心人士利用,避免档案信息泄密情况的发生;其次,一些医院在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中,忽视了对安全软件的更新与设计工作,致使系统中所用的安全软件不能完全起到防范计算机病毒、黑客等的侵袭,致使信息系统受到感染,造成医院档案信息的丢失、损毁,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最后,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都需要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但是一些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计算机网络不熟悉,在归档、整理档案信息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也可能因为某些个人利益而盗取医院档案信息,这也是导致医院档案信息泄密的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医院档案利用中出现泄密情况的根源在于:管理人员对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意识不到位,忽视了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致使在档案出现安全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信息系统安全软件更新不及时,也是造成医院档案泄密的根源之一;另外医院档案信息本身也存在着保密隐患,缺乏统一的档案信息管理标准,造成档案管理系统维护与保证管理效率之间出现矛盾,影响医院档案信息保密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医院档案利用中保密工作的原则

首先,绝密档案绝密管理。医院档案的利用与管理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想提高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效率,就必须对档案进行保密管理,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医院学术演技成果、医疗处方等档案信息,是需要进行绝密管理的。因此,在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首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分清楚档案密级数,并对绝密档案进行绝密管理。

其次,强化日常管理。俗话说,成功都是源于小事的积累。同样,在医院档案利用中的保密工作的成果也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就必须依赖于医院档案的日常管理。因此,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养成严格遵守保密准则的习惯,对日常中任何档案的利用,都需要认真登记、签字,任何人不得擅自调阅。定期对档案进行清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这样可以有效杜绝档案因丢失而泄密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档案保密工作的进行。

三、医院档案利用中保密工作实施途径

医院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积极研究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寻解决对策,以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与保密程度,保证医院的利益,促进医院的发展。以下,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医院档案利用中保密工作实施途径。

首先,医院档案利用中的保密工作不仅仅是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同时也需要其他工作人员的监督,这样才可以有效制止档案利用过程中,各种不利于档案保密工作不良行为的发生,才可能提高档案保密工作的效率。因此,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的监督工作是每一个医院工作人员的责任。在此,医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到监督的目的。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不同工作人员对档案利用的范围,也就是说,一些密级数较高的档案只有在医院相关领导的审批、签字下,才可以调取、利用;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其树立档案利用保密意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一些泄密问题;建立激励制度,@有利于全院工作人员参与到档案利用保密的监督工作中来,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促进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能够规范利用档案,提高档案利用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其次,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还需要具备专业的素质与能力,能够对损坏的档案进行修补、抢救工作。因此,在进行医院档案利用中保密工作时,需要从专业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两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养。医院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忠于档案管理职责,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新档案保密工作,提高档案利用的保密效率。另外,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在日常管理工作之余,进行信息保密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对数据保护技术、软件保护技术等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提高档案保密工作的效率。

最后,医院档案是医院重要信息的载体,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档案信息也在不断发展,因此,一些年代久远的医疗信息的利用价值就会降低。医护人员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在传统保密观念的影响下,产生“重视保护,忽视利用”的现象,使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致使其利用价值与保密工作之间的关系出现分裂,严重影响档案价值的发挥与保密工作的进行。因此,在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保密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档案的利用,使档案的利用与保密两项工作协调进行,共同促进医院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是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也是促进医院档案信息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安全、保密意识,改进工作方法,以积极的态度管理医院档案,进而提高医院档案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相信,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医院档案利用的保密程度也将不断加深,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篇3

1.来源原则体现了电子文件形成的相互关系

档案实体根据来源原则的要求进行划分,为了保证档案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证明档案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就需要明确该档案产生的来源,是由何人在何种环境下产生的,遵循来源原则才能将上述的问题搞清楚,每份文件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某种联系,要想弄清其中的关系,我们必须要以来源原则为依托,保留相关的历史文件,不能将档案工作看作是杂乱无章的,毫无头绪的管理工作。当前的档案管理人员已经普遍认识到这点问题,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注重关联性,将相似的、存在联系的档案规放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便于查找,也在无形之中体现出了档案管理的来源原则。

2.来源原则仍是现代电子文件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来源原则曾经深受美国相关工作者的重视,他们认为来源原则在所有档案管理原则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究其原因,是由于来源原则具有一般原则不具备的优势。其一,文件的完整性在该原则的帮助下得以保留;其二,更加体现出文件的重要性,使得文件的证据性得以保留;其三,为相关档案工作者在整理、编目档案的工作中提供可行性更强的指导方针。虽然来源原则在各个国家的应用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总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来源”。其承载着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来源原则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同样承受过大众的不认可,众多批评性的指责,但是这些批评的声音并不是针对来源原则本身的,而是涉及到如何应用这一原则的。

3.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检索系统设计和应用上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我们认识到在过去的档案管理发展历程中,来源原则只应用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并没有涉及到电子化的管理,所以我们并不清楚来源原则是否同样能够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中。在1988年的国际档案大会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即档案管理的进步并不会影响到传统档案管理中的某些原则,这其中就包括来源原则。在后一阶段的大会中还指出,来源原则经过了众多考验才成为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所以电子档案的管理中依然适用来源原则,并且还能保证信息的完整与可靠性。其中具有两个相对重要的原则,其一是外在的方面,其二是内在的方面,也就是要正确分析档案的内容。

4.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时代仍是基本原则

虽然电子时代的到来为来源原则带来一定冲击,但是仍然不能撼动其核心地位。相关人员可以将电子信息管理作为一项新的挑战,档案管理的发展不仅局限在同一个地区,在欧洲、美洲等众多国家均有发源地,无论在哪个国家,来源原则都能够轻易地应对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难题,他们在不同的角度印证了来源原则的价值,并且将其发展下去,赋予档案管理工作崭新的生命力。所以在电子时代到来的这一阶段,仍然可以适用来源原则,档案管理人员积极的将文件进行保管,进而对其编目与使用。此时,同样不能忘记来源原则的性质,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特殊的工作中所产生的某一实际概念。

二、来源原则在电子档案运行和管理中应用

1.同一“来源”等同于文件的形成者及其组织机构。但在电子文件大量出现并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随着“重新组合”的概念和“海量处理”的操作日益普及和简便,文件形成结构、文件发生和流转权限乃至文件信息经常被重新组合,特别是那些来源不再严格对应于现存的机关或组织机构的大量电子文件,如何正确判定其来源变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将“来源”等同于制发文件的资格权限。然而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授权”现象,比如跨部门之间需要授权制发机关名义的公文等,如果电子文件系统不对这种权限加以辨别,便难以划分来源。

篇4

1.石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

石油企业科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是持续壮大并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其制定经营决策,优化管理的科学依据,是对企业享有合法权益有效维护的凭证。围绕石油单位服务管理工作宏观大局,将企业建设经营服务视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并建设适应档案管理事业科学发展的全新体系。

2.石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科学思路

石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应确保令各项资源内容门类齐全、种类丰富,结构趋于合理,并有力开展依法治档,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服务效率有所提升,并完善各项功能,拓宽现代化技术实践应用范畴。档案管理实践中,石油企业应结合自身工作特色,由开采、探测、运输、储备等工作领域及经营生产、企业员工实际需求出发,为各部门及领导在考察工作、决策经营、深化改革、创新技术等层面提供科学的信息档案服务工作。石油企业应由宏观层面树立战略化思想,促进机制与体制创新,建设队伍更新、管理水平提升,进而真正激发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服务作用。

3.石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面向广大职工树立永恒服务观念

石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其密切相关于群众自身利益,秉承科学发展观。石油单位建设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对档案资源的需求亦体现了多样化现实特征。由服务群众工作内容出发,要想做好石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全面突出人性化服务主体,发挥档案文化服务、信息服务、传承文化、导向文化功能,由石油开发、勘探、生产科学技术、生活服务与建设矿区等层面全面提升职工文明服务程度与工作质量。应重点由石油单位文明建设、稳定发展、高效建设生产、政治环境、企业文化建设、防范治安等层面,提供良好的信息档案支持。石油单位建设经营实践到何处,档案管理工作便应延伸到位,石油单位大局发展需要何类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便应为其主动积极的提供。总之应结合工作实际令档案管理工作的整理、收集、利用开发与保管更加细化,真正管好、建好、用好石油单位各类价值化档案信息,令其适应于单位建设的各个层面,拓宽档案管理工作的全新服务领域,并令档案资源信息合理转化为现代化社会生产力,提供多方位、一体化的石油单位档案服务,体现工作价值,并推进档案管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打造石油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优质文化窗口

企业文化是石油单位文明建设的核心,档案管理工作则是其开展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部分,密切相关于企业文化发展建设,因此石油单位应积极发挥档案管理部门的文化服务窗口科学作用,紧贴现实、紧贴中心,树立服务原则,科学融入企业文化发展建设进程中,应用主动积极、人性化、多样灵活档案服务方式为企业全员提供各类价值化档案资源信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到实处。同时石油单位应全面发挥档案管理教育窗口服务作用,借助各类企业文化事务、历史资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员工爱岗敬业、热爱石油事业的良好企业文化,并引导他们主动应用价值化载体档案,丰富传播形式,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与传统革命教育,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水平,并为石油单位文联、科研、团委、工会提供优质档案管理服务信息资料。另外石油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还应科学组织编写年鉴、先进事迹、组织沿革、石油单位文明成果及史志、图片等出版物,宣扬奋发向上企业精神,给予员工智力、精神动力与思想方面的有力保障,并以先进的石油企业文化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5.完善员工培养,强化信息化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内涵政治属性,要求工作人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工作动力,指导工作实践。同时档案工作从属于一类学科,要求工作人员实事求是,贴近实际,注重实效,提升责任感与自觉性。石油单位则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实践培训,通过理论、政治、管理、业务、技术全面培养,令员工适应各项档案管理工作新时期需求,进而真正打造一支业务专精、技术过硬,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并全面提升石油单位档案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信息化时代,石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强化信息化建设,开展数字化、科技化管理,提升服务管理效能。首先,石油单位应树立科学发展观,打造数字化企业档案馆,提升经营生产、声像资料、科学研究电子档案的管理归档力度,并强化重要信息档案的开发勘探,为石油单位的信息化发展储备必要的价值化资源。同时石油单位还应加强档案管理系统的硬件软件基础建设,依据信息化具体内容,推广档案系统应用,促进其良好的衔接于相关业务,完善建立档案数据库,提升重要馆藏与资源的数字化利用率,并实现共享化的网络原文资料及目录查询。另外,石油单位应利用现代化网络管理技术打造传输平台,确保各类价值化信息档案的畅通传递与远程应用,进而满足不同环境中利用者的多样化需求,全面促进信息档案资源的高效共享,进而切实提升石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应用水平与人性化服务效能。

6.结语

总之,针对石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发展观,秉承人性化服务观念、打造优质档案管理文化窗口、强化信息化建设、员工培养,才能真正提升石油单位档案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优化工作绩效,促进石油单位在价值化档案资源的有效支撑下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篇5

ISO9000标准是国际化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诞生于工业行业,在吸收各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多番修改,形成最新的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1.2指明了其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①然而综合档案馆的质量问题一直被忽视,档案工作者更多的是关注档案这一客体的质量,对于其他各方面,如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还未关心。作为党和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储备力量,综合档案馆更应该适时地引进先进理念完善自身发展,但是在引进先进理念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标准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及基本原则,秉承“吸收、引进、借鉴、发展”的原则,制定适合综合档案馆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确定

质量管理体系的三大要素,即组织、产品、顾客。这三大基本要素是任何一个组织所具备的,但是综合档案馆是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其在组织管理、输出产品及服务用户上与企业略有不同。

(一)关于组织的分析

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同一目标、按照一定的形式、分工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档案法》第八条已明确指出了档案馆的性质、目的、组织形式、职责。“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②可见,综合档案馆是具有自身服务职能及管理权限的组织,同样存在着“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接收、收集各归档单位形成的文件,经过一系列的整理、鉴定、保管、编目、检索、编研、宣传等工作,最终形成有序的、方便利用的案卷,以达到最终为其他组织和个人利用的目的,是完全符合ISO9000标准所明示的组织体系。

(二)关于产品的分析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档案馆为用户提供的产品并非有形的实物产品,而是为用户提供具有凭证及参考价值的信息及服务,二者都是无形的。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③从文件到档案本身就是一组输出的过程,档案信息也就是这个过程的产品,档案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存在形式,档案信息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取决于不同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不同需求。

服务是档案馆为用户提供的另一产品。档案馆所提供的服务由三个要素组成:档案馆、用户及档案馆与用户之间完成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与服务过程都是在与用户的接触中发生的,不同的档案用户对档案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的价值形态及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档案馆也要及时更新服务观念、服务方式,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关于顾客的分析

顾客是指享受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档案馆的顾客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档案信息服务的各层次、各类型的利用者。综合档案馆的顾客主要有以下四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查找先前的记录,从中得到依据及参考信息,以保证各项经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术研究者,寻找古今中外可借鉴的信息以填充学术材料,以传承历史文化;影视、新闻工作者,借助档案馆丰富的资源制作回首往事、展现地方特色的剧作、记录片、报道材料等;其他个体,个人利用档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借助原始档案以提供凭证,解决争端及棘手事件。

二、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9000 标准的精华思想,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理念与经验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精炼准确的语言所表述的、具有一般通用性质管理准则,是建立与实施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结合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把握八项基本原则,是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严格遵循的准则。

(一)以顾客为关注点

以顾客为关注点是ISO9000标准成功运行的指导思想,也是综合档案馆存在的动力,只 有用户有效利用档案,才能发挥档案的作用,实现档案的价值。档案馆的发展依赖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档案用户,一切工作围绕用户的需求展开,了解用户眼前的及长远的需求,明确用户潜在的、隐含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综合档案馆保存的大多是党政机关形成的档案,相对于企业档案馆、专门档案馆来说,综合档案馆的用户相对分散,且具有不确定性,有组织,也有个人,对档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综合档案馆在实施本原则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不同方法调查、识别不同类型档案用户现行的及潜在的需求与期望

档案利用群体不同,档案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对于各级各类机构、社会组织而言,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治作用;对于专家学者而言,档案具有文化、教育作用;对于个人而言,档案具有凭证、参考作用等等”,档案用户的期望主要体现为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实用性。分析档案用户各群体的比例、查档方式,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依据。

2.确保档案馆的质量目标与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

最高管理者在制定质量目标时要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宗旨,以实现用户满意为最高目标,并在全馆范围内建立沟通与理解的平台,确保用户的利益为档案馆工作的方向。档案用户的需求是具有时效性的、是不断变化的,综合档案馆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要时刻与用户保持联系,了解用户需求动态,及时更新服务方式方法,始终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领导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功的关键在于最高管理者及各层管理者的重视度,领导者应求真务实、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确定综合档案馆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为确保组织的宗旨与运作方向相统一,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具有创新、发展、挑战性的战略目标

最高管理者应在全面考虑各方(包括供方、员工、利用者、社会等)的因素,为综合档案馆制定具有本馆特色、创新发展、富于挑战性的战略目标,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策划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2.创造适合员工发展的内部环境

为员工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空间,对员工在本岗位所作出的特殊贡献给予肯定并加以褒奖,营造竞争的氛围,鼓励创新,激发员工潜能的发挥,调动员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员工在融洽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避免各部门之间权责分化、互相推诿,各岗位员工擅离职守、工作怠慢的现象发生。

3.建立具有良好道德伦理、价值共享的管理文化

尊重人才、吸引人才是综合档案馆现阶段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将综合档案馆的管理升级为馆内文化,使得员工在软文化的影响下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办公。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可利用的相关软硬件资源,让员工在自范围内发挥其创造性。

(三)全员参与

档案工作者是档案馆创新发展的源泉,是档案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从人力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人本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人本管理是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通管理模式。综合档案馆在进行人本管理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让档案工作者明确自身在馆中的价值

树立档案工作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明确其所处岗位的重要性,对本职工作的职责、权利有所了解,勇于承担责任,面对挑战,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本岗位的工作目标,并配合好下一步的工作,正确处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让档案工作者主动进行自我鉴定

档案工作者的自我鉴定主要是指档案工作者根据各岗位的目标对其所完成工作进行鉴定,肯定其对档案工作做出的贡献,让档案工作者在完成任务与目标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继续工作的热情与斗志,同时也是档案工作者发现不足并予以改进的有效措施。

3.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自我修养

自我工作意识、服务意识的提高,要比强加的责任更有成效,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单凭某一领导或组织去发现新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培养档案工作者自主思考、领悟的能力,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四)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是将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的活动。档案工作从接收直至利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采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可以确保每个过程都按照最终目标组织运作,达到预期的结果。

1.必须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方法

增值的活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实现档案工作质量管理的增值活动,是基于对每项工作环节遵循相应的准则与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用户提供超过其期望的服务。采用过程的方法,降低工作中的成本、减少失误、控制偏差、缩短工作时间、优化工作流程,确保过程间的协调运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持续改进提供动态的循环过程,进而使档案馆的整体工作处于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每一次的循环都是一次增值活动,为档案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务。

2.将档案管理的所有活动及相关资源视为过程进行管理

档案质量管理工作由用户需求分析、立卷归档、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提供利用、过程监控、反馈、持续改进十二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都视为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的输出都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也可以是多个过程的输入,将这十二个环节视为一个整体的环节,不断循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档案工作的十二个过程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以顾客的要求为输入,顾客满意度为输出,同时也要将各种资源纳入到过程控制中,包括人员、方法、设施、环境等。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链形成的过程网体系,综合档案馆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各个部门都是它的子系统,各个科室又是下一层次的子系统,直至每一位馆员也是系统构成的一个部分,各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利用系统的方法实施管理,以提高档案馆工作的整体效率。

1.确定分析系统内各个过程的运行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过程可以说是系统的基础,每一个过程的运行状态都对整体的系统运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确保每个过程都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为综合档案馆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是综合档案馆系统功能发挥的前提和保证。

2.识别与控制各过程之间的“接口”

档案工作的每一个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档案工作质量的形成依靠每个过程的有效实施,每一个过程都有各自要实现的目标,且这些目标都是以满足用户为宗旨的。过程与过程之间的对接是保证系统运行的重要节点,控制、协调档案质量管理各过程的运行,使之有效的运行,减少制约,加强合作,实现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

(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综合档案馆发展的永恒不变的目标。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用户需求的更新与提高是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持续改进的核心是提高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提升综合档案馆的竞争力、迎接外界挑战。

1.将持续改进作为一种制度加以强化

持续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测量、分析、改进不断循环的过程。培养档案工作者持续改进意识,对档案工作者进行持续改进方法的培训,将持续改进纳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深化理解,提高档案工作质量。每一次循环改进都有一个设定的目标,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每一次改进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不懈地贯彻持续改进,使综合档案馆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提高档案馆的应变能力,提升档案工作者的整体意识。

2.将各类评价结果纳入到持续改进的范围

持续改进是每个过程、每个系统都需不断坚持的,因此,每一个过程的测评、每一个阶段性的测评都是持续改进的动力。基于档案馆总体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通过对内部审核、用户满意度测量、第三方审核结论等相关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定,并将测评的结果纳入到持续改进的范围内,这些结论是反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直观结论,是持续改进工作最准确的数据支撑。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决策贯穿于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始终,依靠决策才能持续改进每个过程的业绩。可以说,没有客观的、基于事实的决策,质量管理体系很难取得有效的管理,最终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确保信息、数据来源可靠

在信息收集、整理的过程中,要保证相关信息、数据来源、获悉渠道、接收方式准确无误。决策是以所采集的信息、数据为依据的,弄虚作假的信息、数据将会阻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务必要保证所采集的信息、数据源于基层工作及真实的工作记录。

2.确保分析方法正确

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技术分析,确保其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为改进提供凭证。科学的统计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分析、调查、取证等方法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寻找需改进的方面,防止决策失误。

3.基于事实的分析

基于事实的分析,要求避免主观的直觉判断与经验判读。客观的证据是支持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真实性数据,完全依靠经验或直觉得来的数据往往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比较片面,难以准确地说明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利因素,不利于体系的检验与改进。

(八)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综合档案馆最关键的供方是同级党政机关,是案卷的来源,也是资金的来源,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是综合档案馆与其供方是隶属关系,二者虽然有互利的关系,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次是相关设备的投入方。在综合档案馆在与关键供方建立互利关系时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权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立档单位形成的案卷是档案质量的关键,综合档案馆不能脱离各级政府而存在,同时,党政机关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其服务理念同样是满足用户需求,这与综合档案馆的质量管理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文书部门与档案部门相互扶持,案卷质量的不高将严重阻碍综合档案馆质量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收集案卷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深入指导立档单位进行规范化的立卷归档工作,建立长期的互利共赢的工作机制。

2.与供方建立合作基础上的互利

与供方部门所要建立的互利关系,首先是合作,只要有效的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互利。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进行透明地、开放式地交流,与同级党政机关共同理解用户的需求与期望,肯定党政机关在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共享成果,增强双方共同创造价值的能力,密切合作,实现成本最优化,共同取得档案用户的满意。同时关注同级党政机关的状况,为其便民服务提供帮助,增强党政机关提供高质量案卷的积极性,以达到互利的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档案馆具备建立与实施ISO9000标准所描述的三大基本要素,ISO9000标准适用于综合档案馆。同时有效运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用户为关注点、加强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倡导全员参与、采用过程方法与系统方法、以事实为决策方法,坚持持续改进,是建立“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档案馆服务模式的最佳途径。

注释:

*本文为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1028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①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1.2条款.

篇6

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民政部门的有关领导要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组建档案管理控制队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机制进行全面研究,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让各项管理制度和任务得到更加深入地落实,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功效。

2 对于档案利用效率进行改善,提高档案资料利用的规范性与可控性

民政部门的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利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档案资源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性质。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档案管理部门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并严格地履行各类工作规范,依据档案利用制度来开展日常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借阅、保管、保密、移交及销毁等,让民政档案资料管理更加完整、全面、真实。

3 以科学的管理思路和形式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民政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相关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树立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的服务。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对于档案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提高对于日常婚姻登记、收养、优待抚恤、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复退军人接收安置等方面的原始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为民政档案管理利用的深度提高奠定坚实基础。结合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民政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持,同时也是提高民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的重要保证。在档案资料利用机制的构建上,要将电子档案的管理利用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档案信息资料的内容进行不断丰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料服务,让民政档案的资料和参考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在档案管理利用的过程中,也要对于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地完善,通过创新利用形式和途径,让民政档案的民生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4 积极开展和落实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

篇7

从当前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科技档案管理现状不佳,存在诸多问题,这与管理者秉持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为了尽可能地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应当强化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是做好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规划,加强科技原始资料、科技档案分类、科技档案整理、科技档案归档等方面的监管,尽可能保证科技档案的应用价值,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便于企业更好地进行科技项目的研究或为科技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使企业更好发展。由此看来,合理规划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思路,有序、合理、规范地实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原则

参考相关文献及笔者工作经验总结,确定企业之中科技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出于充分发挥科技档案管理作用的目的,遵循统一领导,分析管理的原则,合理地实施科技档案管理,可以对企业的全部档案实施综合管理,如根据科研项目档案的内容及其作用,合理分类科研准备方面、研究实验方面的、总结鉴定验收方面的档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以此来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效果。

其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因科研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分类等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料丢失、资料破损等现象,导致档案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在实施科技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遵循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原则,对涵盖企业全部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档案文书进行监管,并且严格监督档案整理、分类等工作,避免档案被破坏。

二、做好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

相关调查显示,国内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档案收集不齐全、科技档案制度不健全、科技档案人员素质不高等,导致科技档案管理现状不佳。针对此种情况,应当结合科技档案实际情况及其管理情况,合理规划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思路,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必然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效果。对此,笔者的建议是:

首先,建立科学档案管理制度,理顺科技档案管理归档程序。科技档案是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研课题、某一项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技档案的四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基于此,应当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进而统一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合理实施科技档案管理。另外,还要注意理顺档案归档程序,以便档案归档工作的能够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档案遗漏或档案丢失的现象。

其次,加大重大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重大科研项目档案中明确了科技的成果及研究过程,对于有效应用科技及深入研究科技有很大帮助。为了保证重点科研项目档案的使用价值,科技档案管理实施中应当将重大科研项目档案管理作为重点任务或内容来对待,将此项工作的责任具体落实到管理人员的头上,以便管理人员能够认真对待,规范化、合理化地监督控制重大科研项目档案。

最后,加大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目前一些企业之中科技档案查阅依旧采用手工方式,导致档案查阅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对此,应当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构建科研档案信息化平台,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科技档案。

三、结束语

因管理者秉持传统思想观念、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不佳,未能有效保障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致使科技档案在企业部门之中的应用效果不佳,未能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对此,笔者建议遵循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原则,合理规划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思路,如理顺科技档案归档程序、加大重大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加强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等,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戴志艳.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实践意义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6):290-290.

篇8

【关键词】

事业单位;档案管路;创新思考

就目前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而言,进行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事业单位的发展经过了转型和改革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一定可以高效协调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事业单位的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

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只是一个形式,就造成了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泄密,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阻碍了事业的单位的正常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主要记录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历程以及重要的事件,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导致事业单位的档案大量的损坏和丢失,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1.2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偏低

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知识一个表面的形式,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择上也是非常简单的,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也是影响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可以说是事业单位中最悠闲的一个工作。他们对于档案工作不了解,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中是,导致档案管理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经常是敷衍了事,给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是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浪费严重。

1.3缺少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可大可小,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处在一片混乱的状态,档案管理工作完全根据档案管理人员主观意愿进行管理,给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极大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巨大的漏洞。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是在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系统不完善,档案管理的分工不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处在一片混乱之中,给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2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原则

2.1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遵循权责统一原则

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档案管理工作可大可小,当时原则一定不可少,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基本的原则对档案进行管理,明确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和领导的责任,如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主要对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负责,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但是他也要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权益。如果档案管理部门只重视档案管理责任而忽视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权益,将会给档案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性带来消极的影响,也将影响到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要坚持权责统一的原则,将档案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和获得的权益结合起来,推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

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的一部分,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我国也是制订了一些标注进行保障的,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遵守国家相关部门制订的规定,但是也不能对其他行业的档案管理进行照搬照抄,要有自己档案管理的独特性,在我国不同的事业单位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的事业单位管理的情况也不同,因此进行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一定要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遵循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灵活性的原则。

2.3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按规范办事的原则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能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档案管理,要根据相关的规范进行办事,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订档案管理科学,高校,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要符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符合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档案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制订关于档案管理的相关规范,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3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

3.1完善我国的档案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因此要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档案管理是对档案的一种保护,通过对档案进行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损坏和丢失,制订档案管理的制度,做到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有法可依,在遇到一定问题是可以依据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解决,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将带动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3.2深化档案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的素质

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不断的进行深化,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招聘具有展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人才,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于其它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的改进本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抽查,检查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的发展提供保障。

3.3将档案管理于当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今天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再沿袭以前的管理办法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与当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让档案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法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遵守档案管理原则,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好友快进行,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各项工作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要统筹安排好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

作者:姜俐 单位:绥滨县环境卫生管理处

篇9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1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原则

1.1 灵活实用的原则

民营企业所开展的工作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遵循灵活实用的原则,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对档案的管理是为了方便将来高层管理人员对已有信息的查找和利用,若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繁琐的问题将影响管理者的决策。

1.2 存储信息真实的原则

信息以决策的依据,正确真实的信息是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的前提,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在档案中若存在着虚假的信息,不仅会使决策失误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

1.3 信息全面的原则

信息的全面包括大范围的全面也包括小范围的全面。所谓大范围的全面就是指档案需要有各个部门的信息,各个主体的信息。比如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信息、企业的政策、财务部、人事部、销售部等部门的信息、供货商及客户的信息等多个主体。小范围的档案是就一个主体而言的多个方面,拿销售部门来说就需要具体到销售人员的具体信息、销售业绩的信息等。

2 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问题

2.1 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

一般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认为对档案进行管理是不必要的工作,只会浪费企业的财力和时间。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管理层对企业档案管理的不重视,是企业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而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客户的稳定性不强也是企业管理者认为档案管理不重要的另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档案管理问题的潜伏期较长,档案管理的漏洞所带来的危害通常在数年甚至是十多年之后才会出现,因此在短时间内管理者无法意识到档案管理存在的必要性。

2.2 管理方式的单一性

虽然说部分民营企业开展了档案管理的工作,但是就他们的管理模式上而言,存在着过度单一管理不科学的问题。民营企业为了尽量节约成本,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在档案管理上还是采取比较传统的手段,以纸质资料藏馆的方式对现有的档案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的工作量较大,一般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填写,修改与查找,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量较大,而且还容易出现遗漏,导致人事资料和客户信息的遗漏,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2.3 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管理意识的缺乏必然会导致管理体系的混乱与缺失,一个企业需要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很多,包括企业的战略信息、人力资源的招聘、企业文化、客户资料的管理等多个方面。绝大多数的企业始终一味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或者是“以员工为中心”的思想而顾此失彼,导致管理的内容不完整。

2.4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

据江苏省档案局的调查显示,江苏省民营企业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有64.5%并不是档案管理专业的人才,甚至还有部分人员并不是管理类专业毕业的人才,也有一小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高等教育的学历。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要求下,仅仅依靠过去的管理经验是远不够的,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与思想才能做好现代的档案管理。

3 企业档案管理的优化

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企业档案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1 扩大宣传、促进重视

政府部门要帮助民营企业树立档案管理的危机意识,让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企业档案管理的缺陷会造成的问题,扩大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比如在当地的电视媒体上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提醒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重视档案(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04页)管理;在报纸传媒上以专版的形式介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某一企业失败的教训;在政府的网站上公布加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并向各民营企业下发文件,强制其做好档案管理,定期对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处罚。

3.2 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现代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已基本上不再是对人的依赖,而是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因此民营企业必须购入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增强管理的可靠性。在传统的模式中,对档案的管理完全依赖于管理者,当这名管理者离职之后,对现有档案的查询就会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管理的效率也极其低下。

3.3 优化管理方式

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大型民营企可以采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和协作式管理模式,开展时间久,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相应的管理理念及方式更科学完善,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大型民营企业的档案现状服务,大型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基础坚实,大型民营企业作为管理榜样需要严格认真对待管理模式的选择;中型民营企业可以采取分散管理模式,根据中民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经济效益追求的总体目标,分散管理模式管理形态独特的共存性与渐进性,可以使档案资源的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知识管理等科学化、系统化,将档案管理的责任和权力都交给下级部门,责任明确地对档案进行管理,不但符合中型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还满足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对经济效益追求的近期目标,为企业的管理和利用服务;小型民营企业可以采取社会化管理模式,社会化管理机构拥有科学系统的管理规范及制度,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从业人员,相关管理设施及设备也与时俱进地更新,小型民营企业的档案存放在这样的机构中可以得到专业管理,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无论是档案资源的数量、类型,还是档案管理的实力都是其档案工作开展的障碍,档案意识的提高使小型民营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这种现状找到与之相符的档案管理模式,社会化档案管理模式无论是对企业规模、企业实力的要求都与小型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

3.4 完善档案管理体制

篇10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遵守统一和灵活的基本原则。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活动中,档案管理人员处理这些信息的时候要遵守统一和灵活的原则,而在制定这个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活动中,首先要顾及到的是要做到档案信息规定的基本要求,进而在这个条件上促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走向一定的制度规范。尽管这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体系有着积极的影响,可是并不是规定社会上全部的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规定的基本体系是一样的。所以在制定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的活动中,想要让这些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要思考该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与特征,不同管理特征的事业单位在处理档案信息的活动中,也一定会有其不相同的地方,因此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体系的制定中,工作人员也一定要遵守统一和灵活的基本原则,还要根据这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与它的运行情形,发现它们之间的不相同的地方,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它自己的工作性质,与它的自身特征做好自身应尽的责任,在管理过程中把握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与不足的地方,进而改进自己原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二)遵守制定和执行的基本原则。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是促使档案管理活动走向体系化的前提,可是倘若只是关注体系的建设却不关注计划的落实,那么只会让档案管理体系变成一个无用的摆设,因此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这个体系的切实执行。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还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士要遵守档案管理体系,切实执行好该工作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该活动中要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而激发档案管理人士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保持忠诚之心,根据档案管理体系进行有关的管理活动,而且在档案管理活动之中要坚持改善与优化管理体系,进而促使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科学。

(三)坚持权益与责任统一的基本原则。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之中,档案工作人士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士的工作热情会对该单位的档案管理活动有着一些后果。而这作用到管理工作人士的工作热情的原因就是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士的权益不清晰,得不到基本的工作补贴,另一个是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的责任不清晰,所以觉得自己的某些权益并没有获得上级的重视。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划分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士的权益与责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这就要求在工作人士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要划分好他们的工作责任与基本权益,在档案管理单位人员做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条件下,也要尊重他们的基本工作权益。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可以构建起有趣的沟通途径,及时吸取工作人员真诚而宝贵的建议,明白他们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满意的地方,努力提升他们对于工作的满意度,还可以适度地调节工作制度,使其更加适合工作人员的处事步伐。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弄好的几点关系

(一)弄好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关系。有些事业单位是专门处理档案管理的,而有些事业单位是负责其他一块的内容的,因为每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与着重点各不相同,因此包含档案管理工作的其他事业工作都是为重点工作而服务的。我们不但要明白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份比较重要的工作,还要关注这个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在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发展的基础上,档案管理工作不但能够加强事业单位的工作管理,还能够给事业单位日常的决定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而在促进事业单位外部发展的基础上,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给事业单位的宣传活动提供一些活动的建议,而且在与其他单位的沟通之中也是可以进行很好的宣传的,进而可以给事业单位的进步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我们也是能够知道,事业单位工作的做好与档案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动中,要尽量获得事业单位还有其他单位的关注,而且还要让他们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而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士来说,他们也要认真工作,脚踏实地,努力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进而在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二)弄好事业单位中其他单位与档案管理单位的关系。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档案信息的搜集活动,不但需要借助其他档案管理单位的帮助,否则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弄好事业单位中其他单位与档案管理单位的关系能够做好档案管理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单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事业单位的领导的关注,获得他们对于这个工作的认可,才可以保证其他单位的团结合作,而且弄清楚他们之间的权益和责任,分配好彼此之间的工作。而在档案信息的搜集活动中,应该让每一个单位做好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所在,当然,上级也要关注该项工作的实施,努力完成自身资料的收集,还要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的可信度。而且在其他单位需要了解档案信息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人士要给他们真诚的关爱,做好自己的服务本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实践,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也逐渐走向了信息化的方向,并且随之而变的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上岗标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士的职业素养也是有一定的指标的。

三、结束语

当前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士不但要关注从前的档案管理手段,除此之外,单位职工们还要有电子档案管理的技能,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不断改进的条件下发展一支强大的档案管理团队是可行的。其中,事业部门能够使用各种培训手段,去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实施,还要保证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事业部门也要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去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能够给管理工作员工的进步提供一个不错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清越.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0(01)

篇11

关键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事业单位作为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重要组织,其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就事业单位目前的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其已经不能趋向于现代化,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进一步规范和创新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对于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建设与发展而言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及档案管理创新意义

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其档案是事业单位所有信息的汇聚地,必须在一定的标准与原则下进行管理:(1)规范、灵活相统一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方法应该规范、灵活,在遵循相关规定下根据单位自身的特点对档案档案进行灵活管理,以此保证档案管理方法的实用性;(2)职责、权益兼顾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中,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权益都有明确的范围确定,当出现档案管理的纰漏问题,能公平处理和责任到人;(3)制定、执行并重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保证合理、科学和系统,并确保其执行效率,促进档案管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4)静态、动态相结合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要在保持其科学稳定的同时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在时展的大背景下创新档案管理体制与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毋庸置疑,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于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系统教育与培训,能强化其档案管理技巧,有利于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其次,通过对现代网络档案管理工具的使用,能够获得更为精准的档案资料的详细数据,提升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水平,进而大大提升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最后,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具及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优化,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能不断的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制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完善,是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薄弱

由于有些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国家相关法律学习和贯彻不够,使得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造成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薄弱、管理混乱的局面。从目前部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来看,其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机制、工作流程及标准,即使有的单位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却在执行落实方面有待欠缺,缺少专人负责,单位领导也未真正督促落实,使得档案整理不规范、组卷不符要求、分散的民生档案移交受阻以及擅自销毁应归档文件资料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违背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还造成了有效资源的巨大浪费。

2.档案管理方式陈旧,缺乏创新

通常情况下,要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在档案管理方式方面下功夫。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事业单位日常档案信息处理日渐繁琐的情况下,档案管理的方式却仍停留在陈旧单一的程度上。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传统的档案处理流程也无法对重要的档案信息进行及时整理、装订和归档,同时由于缺乏对现代档案管理设备的利用,缺乏对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也使得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大量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被破坏和丢失。

3.档案管理设施落后,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科技及时代的发展,使得现代信息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领域,但是由于我国较多的事业单位未充分的重视档案工作,因而没有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合理的应用到档案管理中来。有些单位的档案管理室条件较差,设备配置不齐全,软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一些现代化的光盘和电子档案处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仅对相关档案信息实现了计算机保存,并未实现信息化的处理,造成了档案信息资料的无形损失。正由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设施的落后,也造成了单位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的局面。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些事业单位并未重视起来,仅将档案管理停留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及保管的工作上,对于后期档案资源的利用力度不够,一些能为单位带来有效参考价值及系统服务的档案资源并未在合适的条件下发挥出作用,使得档案管理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中。

4.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有重要影响。纵观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现状,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并非专职管理人员,其身兼多职,对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应付,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也工作责任心,在频繁的工作变动中,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稳定性受到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有些事业单位中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本身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加之单位未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业务培训,使得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十分了解档案工作的具体程序,对于档案文件的整理、分类及划分保管等问题出现错误,档案的立卷、归卷及移交工作也难以顺利完成,进而使得单位档案管理质量低下。

三、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

1.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档案管理能力一项完善的管理制度通常都是保证

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基于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合于事业单发展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已显得极为迫切。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在单位档案管理的特点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确定好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方向及内容,重点对单位档案管理的机构设置及岗位设置进行制度规定,对制度中的内容进行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其次,要坚持制度约束的地位平等性,在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其制度既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约束,也要对单位领导进行约束,以此保证档案管理的独立性与规范性。最后,要在档案管理制度中确保奖惩分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高度负责的职工进行奖励,对于为了自身利益而恶意篡改档案信息的非法人员进行惩罚,以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不断发展的事业单位要想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作用,就应该采用科学的现代信息手段对档案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为此,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引进适合自身发展与需要的现代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并在确保单位内档案信息传递准确且及时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文字类、图片类资料等档案信息的纸质化与数据格式并存,以此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创新档案管理技术,通过网络向社会提供有用的档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3.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手段,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在我国各领域中,档案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事业单位档案同样也不例外。因为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档案利用率低,相反,又因为档案利用率较低,而又因影响到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重视起档案开发利用工作,通过档案管理服务手段的创新,而促进档案利用率的提升。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内部局域网,增强网站的信息检索功能,并模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方式,提高档案服务手段。除此之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建立高效的在线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功能,以此促进档案利用率的提升,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4.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强化业务能力

随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的增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亟待强化。为了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结合单位自身档案管理实施的现状,建立以网络培训为主、实体培训为辅的培训机制,。通过对管理人员方案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引导其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各种档案管理理论与是实践知识学习,不断强化其自身专业技能,以推动档案管理人员为档案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属,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创新,只有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建设及管理人才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改变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也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大众。

参考文献

[1]马文娟.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之我见[J].大江周刊:论坛,2012(10).

篇12

一、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一)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孤立整体的社会发展而存在。世界的发展是客观的,计算机运用的普及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档案的管理本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远远不能跟上档案管理发展的步伐,当今的信息随时都在不断地变化,在档案管理中,档案的信息可能随时都要跟进,运用传统的人工操作很难将巨大的信息量及时地更新,因此,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是客观发展的需求。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根本跟不上时代管理发展的需求,很多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必须通过计算机或是网络技术才能进行具体操作,受人为干预操作的管理方式逐渐被淘汰,因此,想要有效的跟进档案管理,就必须与时代接轨,顺应时展的需要。

(二)档案管理本身依赖于计算机技术

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难想象档案管理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操作的可能性。一方面,档案管理的信息量之大、范围之广、要求的准确性之高,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问题甚至差错,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准确率较低,且不易察觉错误信息,给档案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会给人为的非正常操作带来很多机会,失去了档案的真实性特点。

相反,运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的档案管理则会事半功倍,首先,计算机以其存储量大的特点解决了档案管理中占据位置的特点,给档案管理节约了空间,其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之快、精准度较高,操作你快捷,为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再次,计算机缺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使得可信度提高,保证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总之,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是档案管理的客观需求,证明了档案管理本身的特点依赖于计算机技术。

(三)计算机的运用促进了档案管理的发展

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的弊端,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特别在人事档案管理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相关档案人员的人事安全,造成档案管理的混乱,严重影响到档案管理机制的健全。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方便程度,不但以其效率之高、可信度之大获得认可,而且计算机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也为档案管理机制的健全和档案管理的规范提供了依据。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也能够不断地优化管理水平,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档案管理的相关程序和系统都能够随时进行更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趋于完善,尽管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本身依然会存在问题,但总的而言,它克服了以往人工管理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使制约档案管理的诸多因素得到解决,从而促进了档案管理的发展。

二、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一)计算机能解决一些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尽管人工进行档案操作管理在以往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但是依旧不能回避人工管理中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都不是不可克服的主要问题,但给档案管理的合理分类和档案管理规范带来相应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人工档案管理的范围较大,在具体的档案管理中体现出很多方面相对缺乏规范,例如检索系统与标题、档号、目录等对应不上,不能准确的查找目标,给目录检索带来很大的麻烦,文档的分组依据不同等,很多档案在标注信息时由于出自不同人之手,在管理和辨别档案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颇,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对案卷进行有效和理的归类,既是是不同的类别,也能锁定其查找的范围,针对文档的标码和检索,计算机都能通过程序的编订来解决。至于档案的空间储存来说,计算机更是以其容量大、储存时间久取代了以往档案不易保存的特点。

(二)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应遵循规范化原则

档案管理本身具有自己管理的原则和标准,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应该而且必须遵守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标准,规范各项操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案卷的核查工作,准确的判断案卷的综合价值,对重要的案卷应进行归总,而对于重复或失效的案卷则要酌情处理,以免造成重复和冗赘。其次,要对案卷进行整合,实现其规范化管理,对于标题、页码、目录不明确的要经过核实或矫正后进行标注,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在管理中实现其规范的特征。再次,要确保检索目标的准确定位,确保管理人员在检索时能够精确到具体的案卷,尽量不要出现检索内容与案卷不想对应的情况。

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时遵循规范化原则是档案管理内在的精神要求,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也是为档案管理本身服务,传统的管理如此,计算机技术下的档案管理更应如此,才能体现其优越于人工操作的特点。

(三)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应不断优化

计算机对档案的归类管理和规范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和其他的计算机管理类型一样,档案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升级,毕竟在现阶段而言,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还不能实现完全智能化的特点,还有很多的项目需要人为的配合才能实现,想要计算机档案管理技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还必须具备优化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案卷输录过程中,尽量避免冗长繁琐的词条出现给检索带来的麻烦,在系统的优化中,要考虑到档案层次和调理,使其不用花费太多的检索时间,对数据库的归类和检索要进行登记和统计,对各项数据进行核对,在确认无误后进行备份处理,以免出现在优化过程中造成数据丢失的情况。再次,计算机档案管理的系统管理和升级应该配备相应的人员,组成开发项目小组进行研究,更好的实现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篇13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逐渐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战略性资源。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实现其电子化、信息化的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所以,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档案服务体制的创新,形成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迫切客观要求。

1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容

1.1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为了实现档案材料由实体保管模式向数字化模式的转变,由国家档案的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以现代技术作支持的信息化资源管理行为,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服务具有全面性,并有着向集成化、合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1.2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1)档案资源技术的信息化:即运用电子计算机的网络传输途径所提供的保存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的加工技术,将原有档案的各项实体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资源,从而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社会共享,以便全面实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一种信息化形式。(2)档案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科学的管理方法作为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实现途径,旨在利用档案行业客观规律以及社会信息特点实现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对档案的控制管理。(3)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现代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知识水平,是判断其的素质的重要标准。对于档案的管理,不仅应该有知识渊博的管理人员,还应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实现全面管理。(4)档案服务的社会化: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档案意识的增强以及档案效益的显现,我们不仅需要实现资源全社会共享,还要预见到档案在未来世界的利用情况,比如用户对象明显变化、社会公众和非官方组织对档案利用范围的增大,以及其在经济活动方面的利用将明显上升。

2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2.1 转变管理观念,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

在新形势下,转变传统档案信息化建设观念已经成为迫切需求,从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要完成观念转变,完成新观念的建立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第一,管理人员需增强信息化意识,了解档案管理的发展走向,以便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二,大力宣传档案管理信息化,例如提高企业领导对其关注度,让高层管理者进一步了解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迫切需求,以便针对档案管理的发展做出更科学的决策。最后,为了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为企业谋求最系统、科学、全面的服务,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效率,要不断更新档案管理理念,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2.2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

为了认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及目标,就需要我们完善管理档案信息化的相关制度。对此,可以从宏观角度和具体角度两个方面来看,从宏观上来说,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坚持效益原则、实用原则以及科学管理原则基础上,实现各原则的协调统一,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部门稳定、健康的发展。而具体的来说,要将管理工作作为发展重点,提高资源管理服务质量,促进管理机制建设,即增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独立性,各个管理部门应明确各自职责,还应建立相应制度,以便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相互制约。

2.3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为了使信息资源的法律效力得到有效的实现,依法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电子资源、数字化档案资源的建设、生成、利用、保管,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构建,信息安全的保障,就必须建立系统的、合理的法律体系,将信息化管理纳入法律保障当中,保证档案资源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的安全、稳妥。

2.4 提高技术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

提高档案的科学化管理主要表现在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上,而这不仅要注重软件、硬件设备的开发建设,完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和高效率维护,完善路由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充分的利用现有设备的各方面优势,并完成新设备的购置,还应该在快速建立信息数据库之后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和检索。

2.5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智力支撑

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是企业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毕竟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是由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来执行的。为了给档案管理提供全面的智力、人力支持,需要组建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在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必须要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管理信息化理念,为员工提供各方面技能培训,了解最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实现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合理分配。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快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吸收,实现团队的专业化,将复合型人才纳入信息化管理团队。

2.6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注意原则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总体来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原则。第一,实用性原则。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第二,逐步推荐原则。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它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企业应该抓住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好时机,实现企业管理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步前进。第三,效益原则。企业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一旦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应该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同企业的短期以及长期效益相结合。第四,全面协调发展。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孤立的,需要同其他部门其他人员进行相应的合作,必须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与企业的信息需求相协调, 必须与信息技术发展相协调, 必须与全国信息化工程相协调。

3 结语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迫切需求。而作为一名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更应增强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意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从而完成我国的档案管理向先进水平迈进,以便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