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篇1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高考备考 能力培养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和外在行为。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是学生个体面对复杂的学习生活情景时,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提炼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运用结构化的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括起来包括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四个要素,分别是指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三个维度包括: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观念,即三维目标所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人地观念:其内涵是指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点。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分析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正确的人地观念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同时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变化、演进。因此,地理学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对其进行要素的综合分析、时空的综合分析,以及地方的综合分析等。

3.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即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的过程。人们通过分析区位条件、总结区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好奇心、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

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

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确定,“核心素养”已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地位。要求新时代的学生具备这样的“核心素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地理教学来看,每一节课都可以成为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契机,其关键在于教师。任课教师应首先明晰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对每一章节需要实现的核心素养目标分解梳理,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素养,提高对核心素养的解析能力,促使W生在地理课堂中有效地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相长。具体做法如下:

1.细化教学目标。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地理课程目标及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笔者认为,地理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生存性地理能力的培养,如:地图应用、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等技能的培养,以及地理思维、地理问题解决等方法的培养,高度关注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国情、关爱地球的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这些正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追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整合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事件”而实现。“教学事件”是指具体呈现的某项知识或技能,教师应将其作为一个探究的过程。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复习目标中,可设置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净水装置模型,更好地建立地球圈层结构的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并树立主动探索的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2.精心创设情境。研究表明,适宜的情境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创设一些“困难”情境,向学生设疑、质疑,使之产生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使用各种直观的景观图、地图、结构图,努力做到提出的问题语言明确、清晰明了,力争使问题情境形象化、生活化。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应用性的问题情境,如:为来校交流学习的老师设计学校平面图、为高考一百天誓师活动预报天气、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计算时差、为油轮设计航线,等等,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用心设计问题。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问题看作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组织教学的起点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让问题成为维系学生思维活动的纽带。例如:在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结合澳大利亚,适时地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独特性?由此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环境特征、板块运动、生物演化的过程思考,使问题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成为组织课堂教学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突发事件,教师应及时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设置一些问题实施教学活动,变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为促进教学的积极因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养成平时多观察生活、学习身边有用地理知识的好习惯,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潜心组织活动。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课堂活动化不仅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需要,更是地理学科本身特点的体现。照本宣科地讲解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厌烦。打造学生喜欢的地理课堂,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每一次地理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探究性,这是“活”的地理课堂的重要体现,也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必要之举。例如:在复习“地球与地图”内容时,学生对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较难理解,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尝试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地理三要素就会有很深刻的理解,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效。这些活动的安排既有趣味性,又有探究性,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考备考策略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以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为内核和基准的高考地理试题,其核心考点主要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初步应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成因判读和分布;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地壳物质循环;河流补给与水文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城镇规划与城市化问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

目前我们可以把核心素养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细化到教材的每一章节。在一轮复习中分散核心考点各个击破,降低复习的难度;二轮复习中对核心考点建构整合,提升综合复习能力,同时通过围绕核心考点精炼打磨,做到查漏补缺。当然,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以单元知识为结点,相互穿行,不拘泥于一般套路。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要在高考复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入手。

1.教师层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具有完善的地理科学素养。教师要非常熟悉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及其变化、地理核心考点和地理核心素养,并且能够把四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教师要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建设开放性课堂,鼓励学生多合作探究、多分组讨论、多参与体验,指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2.学生层面:学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手段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学生要努力适应教师为提升地理学科素养而开发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参与问题探究和师生、生生互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善于积累知识和技能,注重对答题失误的反思与总结,建立一本详尽而富有个人理解的听课笔记和纠错笔记;要善于根据教师的引导构建章节思维导图,从而整合学科知识,构建主干知识体系,从而在学习中分清主次,紧抓核心知识;要在复习过程中不断锤炼地理学科思维方法,如地理过程思维、地理分析思维、地理综合思维、地理归纳思维、地理演绎思维、地理比较思维、人地关系思维等,进而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如读图、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实验、探究等);要注重建立地理系统模型,如《必修1》中的太阳系模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热力循环示意图、三圈环流示意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洋流模式图、陆地自然带模式图等,学会通过建立地理系统模型构建问题分析模型,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重视选题精练,注重高考真题的训练和揣摩,了解知识信息的呈现特点,避免陷入题海战术;要重视答题规范的训练,规范使用地理学科术语,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复习只要抓纲务本,把地理核心考点的复习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每一章节当中,再经过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从一轮到二轮的层层历练,由量变到质变,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高考竞争力,高考应考就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篇2

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视角重新认识学科――把握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即学科的本质。爱因斯坦:把老师教的具体知识内容都遗忘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即学科的本质东西即素养。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教学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只有触及学科的本质,去芜存菁,教学才能达到一种简约的境界。

地理学科哲学就是从哲学角度认识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地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其自身发展――素养形成――的内因(根据);教师的教是外因(条件)。地理学科哲学就是地理学科的本质,是地理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和关键。

地理学科素养指从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察现象、认识问题,用地理观点分析问题,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这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观念、形成能力的过程。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哲学要素,渗透学科哲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哲学要素如:①大气、岩石、河流、森林等地理事物存在反映了世界的物质性观点;②地球、大气、海水的运动、水循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区域经济的发展等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观点;③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纬度变化,和东西的差异反映地域分异表现为普遍性,而地理环境内部由受海陆、地形、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又出现非地带性分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共性,学生掌握了这种规律性,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地理教材中的哲学素材体现地理哲学规律,要求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条件,多角度、全面地审视地理问题并把握问题重点,依据地理问题情境的变化做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寻求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高考试题中学科哲学的体现,关注地理素养

近年来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素材选取以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图表信息融入“新情境”,突出“新角度”,但无论怎么“新”和“变”,都注重思维考查,渗透情感凸显素养。

试题选取并围绕考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究新问题,主要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城市、农业、交通、等值线及经纬线等知识板块的核心内容,凸显“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

高考试题关注的是分析思路和方法,即如何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论证,解决地理问题,重视地理学科素养能力的考查。命题以中国或世界某重点区域为载体创设情境,从自然地理主干知识入手,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区域分析的“在哪里”、“怎么样”、“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开放性;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论证、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36(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在哪里?――解决地理学科的位置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怎么样?为什么?大盐湖及周边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解决地理学科的特征问题,培养学生的差异观念;(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怎么了?――解决地理学科的成因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地理学科中人地关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态观念;试题选取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社会重大问题的素材,通过创设新颖的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评价探究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同时更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

开放性试题更注重限度,在保证效度的前提下,给予考生一定的答题空间,答题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或表现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鉴别考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关注地理学科素养。

四、多方位的培养地理学科素养

新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标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教科书则在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方面做了努力,创设了很多探究性的场景和活动。老师在教学中会采用实验、讨论、辩论、游戏、实地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组织大家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美感等对个体的终身发展有用;野外实践和实地考察是养成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个体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谐、感受各种生态问题,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真实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进而加深个体对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谐的认同及对各种生态问题的感悟。

在教师引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辨析地理事物想象和本质,探究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在传授知识、技巧、经验、方法、思想、行为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扎实的学科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想做、能做、会做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课堂逻辑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养成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任熠.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试题讲解.

篇3

高中地理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很多内容既涉及了人文科学也涵盖了自然科学。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地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的新时期的高中教育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说,参考文献:也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高中地理学科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优势来开展教学工作。为此,有经验的教师总结出了运用“缩小师生距离、多种电教手段、多种方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和加强教学语言艺术”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也有教师过多地花费心思设计活动的形式,为兴趣而活动,从而忽略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和知识本身的传授;更有甚者为了一味追求兴趣,把地理课堂变成了展示才艺或传授其他科目知识的主阵地(当然前期的,引导性的和适当的是可以的)。为了激发兴趣,我们可以讲述奇闻轶事,也可以设计新颖的活动形式,更可以通过其他一些辅助手段,但这都是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这些外在动机易波动,一旦环境改变,行为也容易随之消失。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最大的价值就是知识本身的实用性给学生们带来的成就感,而不简简单单是分数的高低,这也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关注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在教学设计上要立足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来精心预设教学流程,使学生们逐渐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这样学生们才能够逐渐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学习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学习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二、培养学生读图思考的习惯

高中地理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大部分知识都需要通过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地理地图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除了教材中所呈现的信息,也涵盖着一些隐含的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说地图不仅仅是教材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也是对于教材知识的汇总与延伸。正是因为地理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学生们学习地理学科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教材中的文字信息,更要培养学生学会读图、学会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的学科素养才能够得到提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很多地区和学校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不是很系统,所以在高中教学中,特别是学生识图、读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开展教学活动,而不能简单地、单一地讲高中的知识,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联系和衔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们实现由文字信息理解到读图能力提升的飞跃,学生才能够利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素养和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培养学生“对终生有用地理”的素养

学科素养是现在高中教学一直都在强调的一个核心词汇,高中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对此,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就指出“只强调要学习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体区域的自主编写权下放给编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也有自,处理教材和运用教材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弹性。为了更好地坚持图文结合的学法指导和坚持由图导文的能力培养,为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我们要将初中的地理教学与高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在教学中,要贯彻三个原则———能够让学生推出或分析出的结论,教师不先直接讲出来;能够让学生形象化理解的知识,教师不抽象讲述;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教师不回避。结合近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地理学习的重点在于:1.地理常识的熟记,地理名词的熟记和区域地理的熟悉,地图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2.基本概念的理解,专业术语的记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熟记和掌握,并且学会运用这些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范例的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具备图文资料分析和解答能力。熟练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之后,便可抛开教材,将学习的空间扩大到生活中、自然界,看到一个区域,就可以从气候、地形、资源、自然带、工农业、人口、交通、政治、历史等方面进行思考。学习“有用的地理”,培养“对终生有用地理”素养,这也是现在高考对我们学生的要求。为适应高考的命题趋势,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我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侧重四种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简单计算能力;由图导文的推理分析能力;由图到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尽管我在教学中坚持读图的学法指导,强化读图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层面的差异,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学习地理的五个不同层次:一味死记文字的最低层;图文各记的第二层;由图记文的第三层;读图导文的第四层和心图口文的最高层。我们要尊重这些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正确地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逐渐在提升中培养学生的读图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实践中,笔者仅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深入教学为着手点,提出了自己的个人观点,当然这既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成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兰萍.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内容的教学探索[J].文教资料,2006(3):81-82.

[2]李端蓉.新课程下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讨[J].龙岩师专学报,2005(23):173-174.

篇4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C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核心素养+表现水平+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M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5

通过对近三年地理高考全国大纲卷与全国新课标卷的连续分析与持续研究,可以看出全国高考地理试卷命题的思路稳定,2010年、2011年旧课程大纲卷已经渗透了新课程理念,靠近了新课标考卷。2012年新课标文综地理试卷与前两年全国大纲、课标试卷相比,没有大的调整变化,但试题内容更加突出了新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试卷更加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着重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高考地理以地理主干知识为基础,基本技能为载体,着重考查地理思维过程,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套试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径流变化,气温特征,气候干旱的原因,区域空间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农业及发展变化的条件,工业及其发展条件,工业集聚,贸易发展的条件,文化遗产保护较好的自然原因及其保护的措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防范的措施,分析城市水源变化的原因及其保护的措施,等等。考查的地理学科基本能力有: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地理计算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地理逻辑推理能力,地理迁移能力,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高中地理的两大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内容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人文地理所占比重明显大于自然地理。首先,命题专家可能考虑到自然地理的难度较大,有意降低了难度。其次,人文地理与社会联系更为密切,表现出的热点更加突出。最后,人文地理以自然地理的原理、规律为基础,虽未直接考查,但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联系自然地理进行综合分析,这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2012年新课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更为集中,突出考查了农业、工业这两部分特别突出的地理知识,在选择题、综合题中都有分布,此部分内容在100分的地理总分中直接考查到的占50分。而其他的地球运动、洋流、地表形态、自然带、人口、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等均未直接考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高考地理试题是对地理知识点的抽样考查,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也不回避历年考查过的重点内容。重点知识重复考查,考查知识点更加集中。这也体现出近几年的高考淡化记忆、强化能力的特点。

近三年考试侧重点也在逐年发生变化。本套试题回避了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下降。2012年出现的另一大变化是“天气与气候”,这一知识在前两年的新课标考卷中是突出的重点考查的内容,而2012年仅安排了一道选择题。近几年对比不难看出自然地理的难度进一步下降。2012年新课标试卷直接考查了空间定位,这样的试题在近几年中一般考查熟悉的区域,有的还给出了提示条件或地名,是淡化的部分,而在本套试题中却出现了较生僻的地区,例如黄淮地区,考生应借助熟悉的区域位置进行相对比较位,在答题时许多考生根据经纬网直接具体定位,从而使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增大。判断空间方位,确定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及结构,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体现出新课程理念,也表现出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特点。

上述这些都是地理学科非常突出的知识与技能,是地理学科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地理素养,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生活、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试卷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图像资料,突出考查考生获取、解读、运用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来,地理试题图表资料较多,呈现的形态持续创新。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共出现了11幅图,信息量大,而且没有一幅直接出自课本,都是原创或改编图,承载的内容也多是新颖的,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也突出了地理学科地图性的特点。

整套试卷设计都是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情境,从图像或文字材料引入。例如8—9题是比较新颖的统计资料,工资水平高低与剩余劳动力、工业转移的关系,资料从社会实际出发,立意比较深远,是本套试题的亮点。又如综合题的必考题和选考题都设置了某一具体的区域,有的又配有相关的文字资料,考生在作答时一方面要调动、运用储备的相关知识,建立答题的模板,另一方面特别应注意的是提取并运用地理资料,进行综合概括。这些突出了高考淡化记忆,突出思维能力考查的特点。试卷在传递着一种信息,即那种过分依赖于书本和教师讲授来学习地理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高考地理试题呈现的信息直观简洁,从不繁琐,而有的联考题、有的省的模拟题还停留在堆砌已知条件上,从而背离了高考试题的特点。

三、试卷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能够引领学生新时代地理学科的学习。

地理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地理学习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地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比较、选择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这也是目前地理学科面临的历史重任。而这些在本套试题中有显著体现。

例如1—3题设置的情境是“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耕地不断减少,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农业区的变化”,让考生知道目前粮食生产的状况及变化。又如36题红木家具颇受人们喜爱,引发考生的兴趣,进而问“红木原材料出口的原因”、“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家具生产集聚的原因”等,让考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近三年试题突出体现了新科技、新产业的发展,让考生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一特点也得到了延续,考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地理,调动考生的学习兴趣和注重考生的生活体验,既突出了地理学科特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又突出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试卷立足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供了考生看社会的视角,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了时代气息,能够真正起到引领着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的作用。

四、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体现出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例如37题(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正反两方面答题均可,考生能够发挥出独特的见解,试题的灵活性更强,给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答题空间,体现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篇6

2013年:1~2题,城市和人口;3~5题,农业活动及发展;6~8题,气温、降水、植被;9~11题,气候和天气。36题,地壳运动;37题,桉树的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4:城市化;3~5题,区域定位,地球运动;6~7题,水循环;8~9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0~11题,大气运动,生产活动。36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7题,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

2015年:1~3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5题,常见的天气系统;6~8题,工业区位因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9~11题,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36题,考察交通运输,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37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不论哪一年的题目都是以材料及图表的形式呈现,突出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近三年的宁夏高考地理试题不难看出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

1.彰显课改精神,渗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从新课改以来的高考题来看,试题依纲不守本,素材来源广,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社会。

比如2007年的选择题3~4题,以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为切入点,考查城市服务规模、等级问题;2013年的选择题3~5题,以学生熟悉的地膜覆盖为切入点,考查地膜覆盖的优势及对环境的影响;2014年的选择题1~2题,以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为切入点,考查城市化的相关问题;都是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素材,贴近时代和社会。

2.追求真实情境下的知识迁移与应用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命题强调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规律,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来探究、评价和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因此,考生具备迁移知识的能力,做到能够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原理和规律,并达到融会贯通的层次。这一点从每一年的综合题36、37题都可以看出。

3.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加强了过程与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有些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近几年,随着高考命题思想由过去的以知识立意转为现在的以能力为立意,开放性试题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往那样靠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课本知识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考的要求。所谓的开放式考试就是让学生答题时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答案,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如2010年的37题第3问:“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2012年37题第3问:“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2013年36题第3问:“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这些都是“自圆其说”的开放性命题。

4.渗透地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构建21世纪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地理学科是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主渠道,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灾害观、人地协调观等。因此要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的审美情趣。这些考查方面在选修题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二、命题趋势分析

走势一:从考查学生的生活知识储备和地理学习能力,走向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地理学习能力

现在的地理学科素养指提取题目中的地理主干知识,包括地理图表阅读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原来的地理学习能力指文图转换能力,而现在的学习能力不但包括图文转换,还包括图图转换能力及辩析和选择图文材料中隐含信息的能力。如2011年选择题9~11题,给出的是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图,而题目考查不但要求学生从景观图中提取显性信息如沟、坡、河流流向、坡向等,还必须提取出图文材料中隐含的隐性信息如青藏的气候、P指向的方向等,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图形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势二:以区域发展为背景,考察地理学习方法和基本研究方法,试题的设计形式具有探究性

从尝试考查地理专题研究活动走向考查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体现探究学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特点。如2011年选修的旅游地理,该试题以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贯穿起来,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问题。整道试题,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了考生对旅游资源的认知以及工业遗产对人类经济发展影响的地理思维;目的:通过对老工业区调查实习中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考查,评价考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让考生在具有体验性的地理实习中,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不断进行地理问题的探究。还有2013年36题的第3问,也是以某活动小组的调查为切入点的。提出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进一步考查考生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走势三:考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利用生活和生产中的常见问题、热点问题和世界性问题等,使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辨别、提出建议、学会评价。体现探究学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特点。如2011年的36题,材料通过描述某岛国领土、人口、经济、水资源等的情况和相关的位置图、气候图,第3问考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很好地说明了这一趋势。

走势四:考查的题目趋向于常规化,偏难、怪、繁的题目比重降低

考试大纲在地理“考试内容”中明确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4年的高考题目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三、考前有效复习的建议措施

1.重视高频考点,狠抓主干知识

从新课标卷特点分析来看,高频考点主要分布在大气运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农业区位与工业区位、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因此考前要重温地理原理与规律,使之在头脑中处于清晰的地位,能够做到调动自如;强化区域定位知识,巧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构建思维模型和答题模板,使非选择题得高分。

2.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地理学科性比较强,表现在试题的图文结合性、材料的社会关注性、问题的现实性、命题角度的多变性,因此备考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归类,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在考场上赢得更多时间。

3.把握核心要点,把书读“薄”

整个高三一轮复习是把地理学科教材读“厚”的过程,而考前要从厚厚的资料中摆脱出来,回归到教材,把书读“薄”,做到“厚积而薄发”。

篇7

明确高考目标。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教师就教什么,教如何做题,学生就学什么,学怎么做题。作为高三的冲刺复习教学,高考这个指挥棒无论如何也不可小觑,更不敢丢。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其目标重在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强调对整体知识的把握,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评价。考核目标有明显的梯度,以实现高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同时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准确表述、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

细研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会告诉我们考什么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大纲,我们就知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精细研读考纲,明确考试会涉及到的内容和不会涉及的内容,然后有所侧重地去学习,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刀刃”上。对比往年考纲,发现区别,这些区别往往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最需要加强的地方。

其次,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舍本逐末。

新课程改革最为强调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基础”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是地理高考试卷组成的基础。对于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一些核心的知识点,每年总会翻来覆去考,这就要求我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以不变应万变,不论其怎样改变考法,我们依然能一眼识破其考查的知识点。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操作性。如自然地理中的地球运动和时间计算;地图和等值线的判读;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水的运动中的洋流和径流;大气运动中的天气和气候等。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理科的知识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文科的知识则重在反复与理解,唯有反复才能熟练、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唯有理解才能强化记忆思维。对于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知识点,学生往往会因记忆不清而丢分,所以高三复习也必须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

第三,抓住地理学科特点,做到因病施药。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同时,还应加强图图、图文转换训练。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地理高考试卷,每一道试题都是读图、读表、读资料获得有效信息的解答。今年的考试说明中又再次强调考察学生读地理图表的能力,但是在复习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重“文”轻“图”,对文字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地理图表记忆、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学生的复习过程就是背书、记答案的过程。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学生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高低。复习中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及分析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出各种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针对性训练,熟练掌握做题技巧。

篇8

一、新课标下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特点

1.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科发展

主干知识是学科最基础、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如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是思维和方法的基础。2012年江苏高考试题涵盖了23个主干知识考点。随着社会经济和地理学科的发展,一些学科前沿知识,新的地理方法、地理手段、地理技术也将引入高考。

2.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常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技能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度,另一方面是为了凸显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单项选择题17、18两题,聚集秸秆利用方式及带来的影响,秸秆可以用来制沼气,提供生活能源,沼渣、沼液作为土壤的肥料,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学生通过解题可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能力考核,回归学科本质

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以能力考核为主,回归学科本质,更注重“理”的考查,从答题思维过程分析2012年地理试题涵盖了“文综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阐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要求,全面挖掘材料中显性和隐含的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分析和深层次地分析解决问题。①有地理最基本的地理成因分析能力题,如选择题1~2题雪线高度影响因素分析。②有原理联系的分析能力题,如选择题17~18题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关系及其特点。

4.注重以图文、图表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高考特别注重对地理图表的考查,呈现的图表形式越来越多样、新颖,试题通过图表和文字材料提供相关信息,全面检测学生获取并解读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①地理变式图像的判读,主要考查学生对空间换位的想象力。江苏高考卷选择题9~10题要求学生根据某一地区的地形图和该区域内不同地形中的地形剖面图判断不同的地形,要求学生具备能将地理事物进行平面和空间适当转换的能力。②统计图表的判读,包括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状图等等。如选择题15~16题给出2006年~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5.强化区域研究方法的考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012年高考试题注重挖掘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区域性和综合性),强化地理学科基本研究方法(综合法和比较法)与思维方式的考查,其主要考查方式有两个方面:①区域综合分析(区域+问题)以区域为载体进行扫描式考查,注重自然、人文、区域的整合,关注区域间的相互依赖及综合性地看问题。如综合题28题选定加拿大这一区域,然后对这一区域能够提出的,适合中学生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考查了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世界渔场的分布及成因,石油工业的区位因素,加拿大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②区域差异比较差异性是区域最本质的属性,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中比较法也很重要。如江苏卷29题我国的南水北调和美国的北水南调,先比较了两地的气候特点。

二、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1.加强主干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命题具有“知识抽样,能力覆盖”的特点,为此,一轮复习一方面要立足于主干知识的全面覆盖,地理学科中基本的地理知识必须记住,要在理解―联系的基础上记忆知识,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材以外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强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关注热点,立足生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2年江苏高考试题多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热点为背景,挖掘现实、热点问题中的地理元素,通过设问考查与之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原理规律和思维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学以致用。如我国的人口发展问题、能源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太空交会对接、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平时老师要注意带领学生搜集社会热点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看看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原理和规律来解释,作为课本案例的补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图形转化法为载体,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2012年江苏高考试题共涉及地图21幅。由此可见,对各种统计图表和地理专题地图的掌握是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图形转换法是将文字转换为图形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例如,在分析“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时,可以将我国多年三大产业产值的有关数据转化为统计图表,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从理论上讲,地理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类。为了更好地与高中地理教材体系相对应,笔者把考查内容大致划分为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和选修地理等五类知识。

从表1统计可以看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当,人文地理比重有增加态势。自然地理知识考查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运动)”近两年有所涉及但难度不大;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主要集中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综合题中区域地理选择地域基本保持为“一中国”、“一世界”,作为考查知识的载体越显重要,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现了地理教育价值功能;选修地理三个模块设问难度相当,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二、 地理高考试题命制特点

1.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考查内容只是学生所学全部内容的抽样,并且突出考查地理主干知识。近三年全国课标卷地理试题中,自然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水体运动(水循环)、地表变化规律(内外力作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人文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农业与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城市聚落形成的区位条件)与交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全国课标卷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注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有机融合,并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考查的比重相当。选修地理模块试题命制以图表为载体,多采用“描述阐释+论证探究”的设问模式,每道题目均设置一个问题,且问题的切入口较小,利于考生答题。

2.紧抓图表能力解读地理新信息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中,每份地理试卷一般有7至10幅图表。以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为例,一共有10幅图像,其中区域地图5幅、等值线地图3幅、地理示意图2幅。值得一提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其它等值线图频频出现在全国课标卷中,景观图考查频率较低。地理评卷都以图表作为考查知识的地理信息载体,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及其思维过程,从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能、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引导考生深度思考重建知识链

无论是福建卷还是全国课标卷,能力立意都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考核目标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在引导考生深度思考的同时,突出逻辑思维表现的过程与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4.创设实际情境渗透地理生活性

全国课标卷秉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取材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设置的问题情境贴切新颖。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地理试题中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哥伦比亚、墨西哥鲜切花生产,美国西部某地区自然地理状祝,尼罗河鲈鱼被人为引入维多利亚湖并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与生产,以三沙市做为背景考查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固体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等。通过考查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认识、态度,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的教育价值,以期让考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等。

5.设置开放性问题考查论证能力

福建卷借鉴全国课标卷,于2014年开始命制开放性试题。其命题思路采用“表明观点,自圆其说”的问题设置方式,由考生在截然相反的观点中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提供支持论据,意在引导考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作答的空间。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观点提供论据并分别给予论证。这种“用原理说明事实,探究区域现实问题”的开放性试题,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论证能力,形成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6.追求同一主题问题的大综合检测

纵观近几年全国课标卷综合题,往往采用“区域+主题”的命题方式,具有以下共性:试题文字材料都围线同一主题进行阐述,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回答问题需要整合题材信息和调运头脑中的储备知识。以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第36题为例,该题高度融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是一道具有浓厚地理味道的好题。围绕“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展开,按照“沙源(来源)―成因―危害―防治措施”应对“环境问题”的思维主线展开深入探讨,既关注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状况,又考查“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引导考生进行知能迁移过程中,推动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广度发展,可以反映出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三、地理高考复习教学建议

1. 贴近“最近发展区”,强化主干知识学习

编写地理教材和命制地理高考试题最重要依据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面对新的高考形势,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标准意识,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过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创新,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高考试题命制紧扣课标,围绕地形、气候、河流、人口、聚落(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和环境等地理主干知识,立足知识载体,强化能力立意。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引导学生依循人地关系主线,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强化主干知识学习,立足地理主干的“三基”,即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教学深广度与恰当的教学时机,才能提高备考质量。近年来,全国课标卷在具体知识考查上有细化倾向,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具体知识点要求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要高低有据,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构建“情境问题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核心。高考以能力立意,教学以思维为本。近年来全国课标卷采用“区域+主题”命题方式,即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平时教学中注意创设科学有效的思考情境,以区域为载体,围绕某一“主题”设计有思维递进关系的“问题链”,紧紧围绕区域特征,在问题引领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地理“三基”知识结构向思维导图内化,在知识迁移过程中激活学生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拓展学习的能力。

篇10

一、把握新课程核心理念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五项基本理念。对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一是理论层面上,是从专家的视角阐述的理念,是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二是通俗层面上,是基于基本理念的理解,抓住其本质精髓的观念意识,对新课程实施比较通俗的思想意识和普遍共识。理念不能太多,把问题复杂化。广大基层教师更为需要通俗易懂的、简明扼要的、能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基本理念,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握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关键是要把握住其核心理念。本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讲,核心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其他的,如第二条,是对于课程设置而言;第三条是重视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第四条是强调教与学的手段;第五条是如何评价。这就不难看出,为了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这个核心,要多方共同努力。在新课程实施中,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而采取多手段多样式教学。

地理素养可以理解为地理素质与修养,是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与整体反映,既有内化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行为。地理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必备的地理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地理知识基础,是学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是初中阶段“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延续。三是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意识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四是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还可以从学习过程和内容结构上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运用地理技能的素养,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探索地理问题的素养,关爱乡土和关爱祖国的素养,关爱全球的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养,学会生存的素养,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等等。

二、强化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整合

1、把握理念,用好教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无疑是大大地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面临着教材的多样性与选择性,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重要的问题是把握好课标理念与现行教材的整合。这就要下大气力研读课程标准,精确把握其精要部分。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按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个大目标来设计和编制的,而不是按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来设计编写的。这样,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上,就没有过去习惯上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联系那么系统和严谨,但在培养地理素养的理念上却十分鲜明。在教材使用上,可以人教版教材为蓝本(因其基本上保留了传统的编写体系和学习习惯),把高中与初中、必修与选修、系统与分区的所有内容(共十四本教材)整合起来,并吸纳其他版本教材的精华部分,博取众家之长,在新课程理念下融为一体。在教材处理上,要强化主干知识,合理删减枝梢末叶,理顺内在逻辑关系,整合成适合于自己学生的高中文科地理新课程体系。

2、把握课标形神兼顾

新课程标准有“形”可考量,以教材和教学为载体。把握新课程理念则如灵魂或“神”,“形”与“神”必须兼顾,一体化运行。从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就容易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把握其灵魂的东西,做到“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可以用不同教材和课程资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鼓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其基本理念和标准应是统一的,并作为一种灵魂贯穿于全部教材和教学过程之中,这就是“神”不散的意思。只有把握好理念,才能形神兼顾,使教学有“魂”。最主要的就是要牢牢扭住地理素养这个核心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千方百计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要关注生产、生活身边事,由生活化到理性化,再由书本到实践,上挂下连,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地理能力。书本上的所有地理现象和原理都有生活基础和能感受到的实例。实际案例虽然在我们的周围,但不是都能感受到和说出“理”来,要想方设法去挖掘。一是教师要关注实际,心里要有案例,视野要有实物;二是要引导学生列举、查找与探究。三是有效利用网络和各种课程资源等广泛获取。这些身边事既是课堂教学的好素材,也是备考中设计灵活试题的素材。联系实际教学,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爱学会学,素养培养尽在其中。

三、促进新课程理念与备考整合

地理高考的态势与走向,对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考试大纲的要求看,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能力要求中,突出对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侧重“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虽然每年有一些变化,但主要的还是四个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三是理解、分析、解释有关地理事物,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地理问题;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从考试的内容范围看,仍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部分。高中自然地理知识是地理通识,是地理素养的基础,每年高考涉及的考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中人文地理是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应用地理素养,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的考试中偏重理论应用。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空间上综合反映和具体体现。近年关注地缘政治敏感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生态环境破坏区、重要资源分布与出口区、重大工程的建设和战略区、区域政治经济合作区、海陆交通枢纽区、旅游探险活动区等。从全国和各地的考试卷看,一是突出地理主干知识,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再识读、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二是突出能力考察,尤为突出的是与生产、生活有密切关联的能力考查,把获取、解读、比较、分析、判断、应用等各种能力考查融入到每道试题中。三是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四是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生活有用地理,强化问题探究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教材中没有的新问题等。

篇11

中D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42

傅伯杰院士说过:“地理学使命:解决资源、环境、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要解决资源、环境、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一定要具备人地协调的观念,而这些问题往往是以区域为载体,所以必须具备区域认知的能力,要解决问题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去分析,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去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地理实践力的问题,因此,地理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一、区域认知的起点――区域位置

高考地理11个选择题,2个综合题,2个选做题――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高考试题的考察都是放在具体的区域里面进行考察。要学习对地理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都是放在具体的区域、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考察和应用。区域定位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经纬网定位、区域轮廓定位、特殊地理事物定位等等。学生通过高中前两年的学习,对世界海陆分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高三的地理复习中,我会每一周布置一个区域,跟学生一起通过经纬网和特殊地理事物一起来进行区域定位,让学生以周任务的形式下去熟悉,主要通过绘图,反复练习巩固熟悉。

学生记住了区域定位并不代表学生就理解了区域的位置。区域定位落实在高考的考点中就是描述、分析与评价地理位置(区位)。在高三区域地理复习中教会学生怎样理解区域的位置,认识区域位置从不同的尺度进行认识,要结合具体的案例找准分析的尺度:小比例尺的地图从大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着手进行分析,而大比例的地图不仅考虑大位置,还要从小处着手,必须和一些可观察得到的地表特征,诸如一列山脉、一行海岸、一条河流或一座城镇来对照分析。

二、区域认知的过程――区域特征分析,强调综合思维

把区域位置作为逻辑起点进行推理,抓住区域认知的基本线索:纬度位置――所处的热量带――自然环境特征、影响自然环境结构向不同的方向演化、呈现怎样的地带性规律;海陆位置、所处地形位置等――表现出怎样的区域差异、产生何种非地带性现象与特征。从上面这个框架思路入手,分析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特征及成因,首先找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从区域气候类型的判读,主要从区域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确定(即气候类型分布的理想模式图),但是同样的区域位置,地形不一样导致特殊气候类型的形成,例如2016年全国卷乙卷37(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所以,区域特征的认知上往往应用区域对比的方法比较区域差异,而用来对比的区域往往在某些要素之间具有相似的特点。例如2016年全国甲卷的36题(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三、区域认知的过程――贯穿始终的人地协调观念

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首先人类要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而人类的不同发展方式、强度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活动的方式也是有差别的。

区域发展的考点即区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可以考察区域发展现状(措施、原因、意义)或者区域未来发展的方向,例如2016年全国甲卷36(2)表l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l。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从“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到最终回到恢复原貌就是回归人地协调的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进行追问“是不是恢复了弯曲河道和河道分汊就能够恢复到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生态状态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改变是不可逆的,加深学生对人地协调观念的理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区域认知的结果,加强地理实践应用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体现,而这正是我们高考的要求,也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把我们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同时也是区域认知的一个结果――学以致用。地理实践应用的高考考点包括区域认知的迁移应用;地理事物、现象对我们的启发以及开放性问题的解答。例如2016年全国乙卷36(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这一个题是一个高考试题,更是我们地理课堂学以致用永恒的主题,学区域、学知识的最终目的。

地理核心素养不是知识,但是依靠知识来积累和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不是能力,但是可以转化为多样能力;让我们一点点,一天天积累,提升我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篇12

2016年地理高考全国卷与北京卷的高考地理试题都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试卷结构,设计2015年保持一致,但是两套试题都对考察的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鲜明的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两套试题都十分注重对地理基础主干知识的考察,并增加了一些特色。

1 试题特色

1.1 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全国卷第1~3题、第36题,以及北京卷第1题第1小题、第36题、第40题,都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题中,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辩证分析传统文化内涵,思考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全国卷1-3题考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国古代的景德镇的陶瓷业的发展,以及景德镇陶瓷在改革开放时的变迁,和如今的重新振兴发展过程。第36题考查的是茉莉花茶。北京卷中第1题考查了中国的24节气。北京卷综合题第36题以古人登山作诗“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为例,引出大白山的自然环境异同点,后过度到大别山区产业的发展。其实北京卷考查的都比较全面,侧重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考察,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结构的考察。下面是笔者依据高考试题特色设计的原创题。

原创题

材料: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借助于这种独特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得以实现。安徽歙县,古称徽州,以盛产徽墨扬名海内,自南唐开始,已有一千多年制墨历史,歙县因此享有“墨都”之称。然而制墨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如今仍在墨厂的工人年龄普遍偏大,尽管熟练工每个月可以挣到五六千元,但依然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加入,千年徽墨,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1)分析歙县在古代徽墨产业兴盛的原因。

(2)针对徽墨产业后继无人的窘境,请你提出一些振兴徽墨产业的建议。

1.2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考察学生地理实践力

两套试题中选取了大量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为题目素材,构建试题情境,如全国卷第42中}莫干山民宿产业的兴起,最后试题回到旅游资源的开发这个根本问题的探讨上。 北京卷中第3题北京的空气质量题,第40题江西海昏侯墓区的开发,都试图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看待社会生活,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以及思维能力,尤其是第40题,它采用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海昏侯遗址发掘作为话题,凸显了试题的时代感,关注了社会的热点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此题的落脚点仍在于关注热点事件的发生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人地的协调关系。下面笔者依据高考命题思路设计的原创题。

原创题

材料:2015年2月1日,农夫山泉在长白山抚松工厂举办了隆重的新品会,推出了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适合婴幼儿),同时农夫山泉集团推出了“寻源之旅”,吸引了许多家庭到长白山工厂旅游。这座工厂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着自然为上的理念。农夫山泉集团特别修建了观光栈道,吸引力了大批的游客,同时也使农夫山泉品牌深入人心。

(1)农夫山泉集团推出“寻源之旅”有何意义?

1.3 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

高考命题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高考的主流。2016年全国卷与北京卷地理试题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灵活和综合运用,着力考查考生以区域认知为重点的地理核心素养,试题全面涵盖考试说明中的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两套试题都以地理图像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对地理实践力中的,读图分析能力的考察。

2 教学启示以及复习策略

2.1 注重地理基础知识

近年高考试题的变化,更加说明了地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重视学生的地理能力的考察并不是否认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相反,拥有地理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之上,只有拥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够拥有更高级的地理能力。2016年地理全国卷与北京卷都非常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很多题目都要通过最基础的知识分析才能做出来

2.2 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四个方面。其中综合思维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视角也非常重要,时空的视角,辩证的视角,对比的视角,整体的视角等。在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中,图片分析能力,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特别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地理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2.3 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学生做题方式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分不开。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之前的传统教学方式,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加强探究性活动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掌握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在遇到新的题型的时候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课堂中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最后针对学生的答案给出恰当的评价。

2.4 把握知识点复习时间,强调重点内容

2016年全国卷没有考察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知识点,通过不同的研究者对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上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在地理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概率是非常少的,但是在这高考的复习当中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却要将近花费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们都知道高三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复习的节奏和时间。某些难点并不是高考考察的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时间放在最重要的知识点上。

2.5 联系实际生活,把握时事动向

结合2016地理全国卷与北京卷考察的知识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这两套高考试题中有关实际生活,新闻热点的考察非常多。我们要了解的并不是这件事情,或者生活中某种现象。我们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其实对于这种地理问题,只要学生能多观察多思考基本上都能够解答。

参考文献:

篇13

高中地理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从“教学”的角度看,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从“有效”的角度看,表现为教学有 效果、有效 益和有效率。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否让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教师 是否得到了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

1、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1)创设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2)从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3)研究高考,使教学更有针 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

2、教学要突出学科特点

(1)贯穿地理学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2)重视案例教学和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以地图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3、教学要讲求效率

(1)注重教学的整体设计,合理安排教学进程。(2)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容量,给学生充足的知识信息量。(3)提倡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4、教学要建立目标反馈机制

(1)课堂教学应讲练结合,实施课堂达标。(2)及时批改、评讲学生作业,考试卷老师一定要先做后评讲。(3)建立“错题集”,以便分析学生学习动态。

三、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1、研究、探索高考规律

高考地理试题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研究高考地理试题,认识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取向,对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从知识层面来看,高考始终体现出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察。中学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知识:

(1)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2)能生长延伸出新的知识的地理知识;(3)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3、从能力层面来看,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始终体现出以能力立意的考察意图,这种以能力考察为重点的试题,强调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的质量、知识点间的联系与迁移的考察,注重对学生理解和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

地理学科能力要求如下:(1)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2)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意义(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考试说明》要求的世界各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4)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 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比较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5)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空间结构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6)认识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 策法规以及区域国土开发和 整治的措施。(7)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8)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9)比较、分析、评价地 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10)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 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4、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基础复习课

要准备教材,复习顺序合理,科学用时;立足教材与 大纲,全面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不留死角;关注学生参与,明确复习要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控制训练的数量与深难度,重视反馈。

(2)专题复习课

专题的确定以涵盖主干知识、整合重组知识为原则,构建完 整的知识体系;总 结规律,掌握基本原理,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与迁移;注重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要逐步达到高考要求,重视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

(3)评讲课

试题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状况来选择,要以中档题为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分层训练与个 别指导;强化文字表达和答题技巧的训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4、建立科学的训练题库

(1)近年来的高考试题;(2)近年来各地的模拟考试试题;(3)具有思维训练价值的典型试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