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古典音乐钢琴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我国的业余爵士钢琴音乐教学中,慢慢的形成了以巴赫等名家的作品为练习。由于从爵士钢琴起源上的“必弹”要求,造成了大众对于爵士钢琴音乐的审美疲劳。近年来,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我国大力的引进了篇幅较小但是充分的集节奏性、音调性和和声性为一体的非名家作品,一方面提升了业余演奏者的弹奏技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
(二)爵士钢琴音乐的专业式发展
由于爵士钢琴音乐节奏感强,大多数的学生对其热度一直很高,但是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我国仅有10所将爵士钢琴音乐列为学习项目的专业音乐学院。同时,学校多以西方古典音乐为考试的重点项目,无论是考试要求还是教学大纲都突出了西方古典音乐占有的地位。对于爵士钢琴音乐仅仅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造成了音乐教学的“一元化”,学生缺乏对爵士钢琴音乐的系统学习,对其认知出于起步状态,远远不能满足现有音乐“多元化”对学生的要求。
二、爵士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一)爵士钢琴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
在爵士钢琴音乐的教学课程中,教师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现有的音乐专业高校严重的缺乏爵士钢琴音乐专业人才,这对我国爵士钢琴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应该广泛的吸纳优秀的爵士钢琴音乐人才,并且大力的引进外来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与外国先进爵士钢琴演奏者的交流。一方面可以组织我国专修音乐的学生去国外对爵士钢琴音乐进行深造,另一方面,国家应该提倡高校邀请专业的人员进行讲座,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爵士钢琴音乐,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外国的教育理念。
(二)爵士钢琴音乐的课程设置
现有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视远远超出了爵士乐,甚至在课程设置上都慢慢的弱化爵士钢琴音乐。针对于现在我国缺乏对爵士钢琴音乐的重视,我国应该建设一批专门学习爵士钢琴音乐的院校或者专业。鼓励高校开设爵士钢琴音乐发展史和理论学习的课程,同时将这些课程作为音乐专业高校的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对于爵士钢琴音乐的实践。音乐教师应该在作曲、和声等可以加入爵士钢琴的教学中,尽量加大对于爵士钢琴音乐的应用,让学生感受爵士音乐教学的魅力,进而培养出具有音乐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介绍古典主义作曲家莫扎特时,我先请学生听香港动画片《麦兜故事》的插曲,当稚嫩的童声用粤语唱出《土耳其进行曲》旋律时,学生都非常吃惊,老师紧接着抛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旋律用了哪位作曲家的作品?也许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准确回答,但他们很好奇,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么,下面的学习将是主动而有效的;我也曾用《小星星变奏曲》来引出对莫扎特的介绍,效果也非常好。
二、选择精美的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
虽然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久了听觉会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考虑选择合适的视频进行教学,如在介绍钢琴诗人肖邦时,我先播放了马克・西姆演奏的《c小调练习曲》视频,变幻的灯光、演奏家忧郁的眼神、帅气的表情顿时吸引了学生,当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完这首作品后,我及时地提出问题:请大家谈谈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学生的解释五花八门:有的说“像是在庆祝一场胜利”,有的说“曲子的情绪比较嗨”,还有的说“这是一首现代风格的作品,抒发的是年轻人苦闷复杂的心情”……我都一一给予分析、解释,学生非常好奇,急于想知道作品的相关信息,当他们“想要学”的时候,教学将进行得非常顺利。
三、利用明星效应引起学生的共鸣
现在的高中生都非常喜欢明星,只要是他们崇拜的明星的作品照单全收。在欣赏浪漫乐派作品时,我先播放周杰伦的MV《琴伤》,班上气氛顿时非常活跃。在这首歌里,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的主题旋律成了主线,学生立刻被那一缕淡淡的安然与怅然纠合的味道所吸引,乐曲始终徜徉在似有也无的景象和情绪之中,而当间奏出现的时候全班哗然,因为间奏恰恰是前面课上介绍过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旋律。接下来再让学生欣赏钢琴曲《六月―船歌》,这样,学生能够对浪漫派的音乐特点产生自发的兴趣。
四、借助影视情节可以引起更多关注
影视艺术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艺术形式,有些剧目中在古典音乐的引用方面与剧情、主人公的表演、画面的处理等也非常巧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这个特点,在进行古典音乐教学时,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同一首作品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在介绍浪漫派作曲家――钢琴诗人肖邦时,我尝试了不同的导入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周杰伦导演并主演的影片《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片段,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演奏技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轰动,“斗”字同时也解释了浪漫派的风格特点之一:炫技性;播放韩国影片《爱的阶梯》结尾男主角在海边弹奏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播放《一曲难忘》中肖邦刚到巴黎时演奏的《波兰舞曲》;同样是浪漫派作品的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则可以选择韩国电影《雏菊》中的片段,即杀手的角色配乐,《船歌》的旋律准确地刻画出杀手的性格和真实的内心世界:它放纵着听者的神思自由地游移于琴声勾勒的无限空间,唤起了他心底深藏已久的的莫名默契,触动了被岁月逐渐风蚀的那根心弦。此处也很好地解释了浪漫乐派的另一风格特点:强调个人主观情绪的表现;在学习古典乐派时,奠基人海顿的《小步舞曲》可以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切入,这也是在我国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剧中有很多段落的配乐都来自海顿的《小步舞曲》和贝多芬的 《致爱丽丝》;学生很乐于接受这样的欣赏方式。另外,名人传记的电影也是课堂上经常涉及的内容,《钢琴家》《闪亮的风采》《她比烟花寂寞》《贝多芬住在楼上》等都大量地使用名曲,只要选择和运用恰当都将成为课堂的亮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选择不同的演奏形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在当前乐坛上,流行乐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并且带动着潮流,让我们一直去追求新的歌曲、新的唱片。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追随者紧随其后,在日常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人选择了流行音乐,忽略了古典音乐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流行乐只能算得上是昙花一现,只有那些盛行一时的代表作才能成为经典。古典音乐就不同了,古典音乐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经过了时间和世人的考验流传下来,并在乐坛上享有一席之地。相较于流行音乐的声音刺激,古典音乐在个人修养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古典音乐在大学生生活中的现状
据有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有限、态度迥异。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古典音乐是高修养的人的专利,与流行音乐相比过于深奥,不太明白要表达的是什么,不太适合自己学习,而且古典音乐中的那些大型交响乐,歌剧,无形中给人一种心理压力;有时候听上去很舒服,但是却无法用恰当的词语表述出来,与当前社会的主流音乐显得格格不入,有点脱离现实。基本上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态度是尊重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去关注,更谈不上主动去接触、去学习了。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热情远远没有流行音乐学习热情高,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处在一个浪漫、萌动、容易接受和吸收新鲜事物的时期,提到大学生自然的与“时尚”“前卫”“个性”等名词联系起来。大学生既是潮流的引导者,又是潮流的追随者,他们追求新鲜刺激,拒绝平淡枯燥,古典音乐的平缓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新鲜刺激的追求。
二、古典音乐在大学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古典音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古典音乐的背后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每一部古典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音乐历史文化。学习古典音乐可以使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而且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古典音乐,沿着古典音乐发展的轨迹,学生可以自由穿越于不同时期,了解到整个音乐的发展史。
(二)古典音乐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比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历史底蕴。音乐作为一门富有情感的艺术,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局限于体验音乐的音响,也来自于音乐背后的那段历史。以中国古典乐里的《十面埋伏》为例,在具体的赏鉴过程中,学生除了感受到音乐的宏大之外,还可以从音乐中了解到楚汉相争的历史,看到两军交战的宏大场面,这样以来,古典音乐有助于学生置身其中,为音乐带来的画面所感动,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三)古典音乐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古典音乐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艺术,学生欣赏、演奏和演唱古典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过程。此外,古典音乐的学习强调对音乐背后历史文化的理解,随着古典音乐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由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处处体现出学生自身的创造力。
(四)古典音乐对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积极作用
情绪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好的情绪往往会看到事物积极方面,反之则只能看到消极的一面。古典音乐的平缓清淡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情绪,克服冲动冒进的缺点,提高其对自身情感的控制,对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有效推广古典音乐学习的途径
(一)改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
改变古典音乐学习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以往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过于夸张,认为古典音乐是阳春白雪,是高修养的人的专利,不适合自己学习,要改变这种认识。古典音乐固然高雅但并非不可碰触,这样需要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明白只要了解相应历史文化,古典音乐也是通俗易懂、易于学习的。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当前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古典音乐的学习望而却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责任。拓展古典音乐教学,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古典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的乐理知识外,要多讲解一下古典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通过引导学生对古典音乐背后文化的学习,加深其对古典音乐的体验,赋予其想象的空间,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古典音乐学习兴趣。
(三)社会媒体的支持
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途径主要是借助于网络、电视等社会媒体。以近年来蜚声国际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朗朗为例,之所以能够打败其他音乐家被众多学生了解并且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钢琴热”浪潮与媒体对他的跟踪报道和大力宣传时分不开的,由此可见社会媒体在学生学习古典音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来增加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引起其学习的兴趣。
(四)政府的支持
政府对古典音乐学习的支持也是在大学生中有效推广古典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政府的支持能够为赋予古典音乐更多展示的机会。政府支持可以为古典音乐带来权威性,得到人们和大学生更多的重视。具体的政府可以通过开设音乐剧院,开展“古典音乐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接触到真正的古典音乐。
综上所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古典音乐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始终都是音乐的主流,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薪火相传。如何改变人们对古典音乐的态度,将古典音乐大众化将是此后研究的重点。
第三,掌握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度”,做到恰到好处。在讲到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时,我选取了几首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如欣赏着名的《六月——船歌》时,我在播放完作品后,播放了周杰伦创作的歌曲《琴伤》的MV,顿时班上气氛十分活跃。在这首歌里,《六月——船歌》的主题旋律成了主线,《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在间奏中出现,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做到了恰到好处的结合。通过这首歌曲的欣赏,我相信学生课后一定会对《六月——船歌》这首作品记忆深刻,并能够对钢琴套曲《四季》产生自发的兴趣。
第四,与时尚元素的结合可以引起更多关注。众所周知,韩国电视连续剧在我国拥有大量的观众,有些剧目中在古典音乐的引用方面与剧情、主人公的表演、画面的处理等也较巧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抓住这个特点,在课上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们分组展开讨论的环节,回忆在了解的韩剧(或日剧)中有哪些片子引用了古典音乐作品,并且写出剧名和作品的名称。随后学生们踊跃讨论,纷纷走上黑板写出了实例,一些韩国的留学生更是热情高涨,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和英语表达着他们的意思。那节课的内容是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于是我播放了他的经典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并在介绍凄美的第二乐章时引入韩国电视剧《天国的阶梯》中悲剧结局的画面,既让学生回忆起这个动人的剧情又熟悉了这个乐章的感人旋律。肖邦的另外一首作品《离别曲》,在韩剧《蓝色生死恋》中也有长篇的引用,充分烘托了主人公的离别之苦和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即将辞世的心痛之情。通过这样的引用,我发现学生听讲更加投入,并且思维活跃,增进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第五,名人传记的电影及经典影片与音乐相结合也是课堂上经常涉及的内容。讲到肖邦,我谈到了电影Pianist(《钢琴家》),将整部电影的原声大碟放给学生听,这个在二战期间一个犹太钢琴家艰难生存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在场的学生,尤其是那首着名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和《平稳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结合故事情节和剧情插图,勾起了看过这部片子同学的更多回忆,没看过的同学对这部电影和用做配乐的两首钢琴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样的方式,我还用在了介绍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它的第十八变奏在美国经典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中曾被引用;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和《野蜂飞舞》在电影Shine(《闪亮的风采》)中被引用;着名大提琴演奏家杜普蕾的传记《她比烟花寂寞》等,这些都不经意间成为了课堂的亮点,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产生主动了解和享受古典音乐的愿望。
2,能够用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了解古典乐曲的形式美,了解莫扎特。
3,听辩并记忆《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及《G大调弦乐小夜曲》呈示部主、副部主题的四句旋律。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重点
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古典音乐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近并喜欢古典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拉近距离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动一动、唱一唱吧!(播放S.H.E的《不想长大》,带领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歌唱)
教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听出来今天同学们很开心。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不想长大》。
教师:对了,正是《不想长大》。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听流行歌曲是吧?我也经常听,但平时我还听一些古典音乐,推荐一首给大家,听听看?
二、层层深入、触摸古典
(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片段)
教师:有什么发现?
学生:这首曲子和刚才那首歌曲差不多的。
教师:哦,大家听出这两段音乐里有着相同的旋律,耳朵蛮灵的。《不想长大》正是采用了刚才我们听的这首交响曲的一段主题旋律,那你们知道这首交响曲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莫扎特。
教师:对,就是莫扎特。知道这是他的哪部作品吗?
学生:……
教师:不知道?告诉大家,这就是他创作的《第四十交响曲》。昨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了解了莫扎特的相关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介绍,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学生: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
教师:是的,他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学生:莫扎特是一位音乐神童。
教师:不错,他三岁就显露音乐才华,四岁就公开演奏古钢琴,五岁就开始作曲。
学生:他的作品很多,作品形式多样。
教师:他的作品有歌剧、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舞曲、安魂曲、进行曲、室内乐等等,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
教师:同学们准备真充分,在对莫扎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听听如此经典的旋律主要是由哪些乐器来演奏的?
(再次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片段)
学生:大提琴、小提琴、钢琴、风琴……
教师:有钢琴、风琴吗?
(第三次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片段)
学生:没有。
教师:那主要是哪类乐器呢?
学生:弦乐器。
教师:真厉害!我明白你们听出来这是管弦乐队演奏的。那管弦乐队里还有哪些乐器呢?一起来看看。
(观看视频,第四次播放《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片段)
教师:你们还注意到了哪些乐器?
学生:圆号、单簧管。
教师:观察得真仔细!好的音乐就像好的文章一样,结构非常清晰。我把这段音乐用符号记录下来了,请跟着我一起来看看。
(随着音乐板书图形谱)
教师:看清楚了吧!伸出你的手,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画一画吧!
(播放课件,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图形谱)
教师:非常棒,我看见有些同学特别投入。大家比较一下,刚才这段旋律在歌曲中的表现力和在管弦乐中的表现力哪个更丰富?
学生:管弦乐。
教师:既然管弦乐的表现力是如此丰富。接下来我将向大家隆重推荐莫扎特另一首同样经典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中的一部分。
三、玩味音乐、感受经典
(一)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呈示部
1,主部主题
教师:大家对这段音乐熟悉吗?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学生:熟悉,第一句。
教师:这句旋律带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激昂、有力、震撼……
教师:我们一起用“bang”的发音把这段旋律的激昂唱出来。(跟音乐哼唱)
教师:再跟钢琴唱一唱!(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唱准四度大跳)
教师:你们的声音听起来好像不那么激昂?(学生再唱)
教师:声音不要太响,可以集中一点。(学生唱得好些了)
教师:精神饱满一点,能不能把力度表现得更强一些?(教师挥拳示范)
教师:看我,是不是更有力了?来,再试试。(学生模仿,边挥拳边唱)
教师:很棒,请同学们注意,接下来旋律要发生变化了,听!
(教师变化节奏弹奏旋律,请学生比较)
教师:怎么样?还那么强有力吗?
学生:不那么有力了。
教师:什么原因呢?再对比一下。(教师再次弹奏)
教师:是旋律的高低变化了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是什么变化了?(教师用动作示范节奏)
学生:节奏变化了。
教师:对呀,节奏变了,音的长短也发生了变化。就这么一点小小的变化,感觉就完全两样了,可见音乐是多么的神奇啊!
教师:那大家觉得这句旋律是由男生演唱还是女生演唱更能表现出他的情绪和特点?
学生:男生。
教师:男生站起来试试,注意挥出你的拳头!
教师:不错,我们再来清唱一遍,请女同学也挥拳表现一下。(男生清唱,女生动作表现)
教师:如此雄壮、华丽的开场白之后,莫扎特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播放主部主题第二句旋律)
教师:怎么样了?
学生:柔美,悠扬……
教师:伸出你的手跟我一起把这段音乐的柔和表现一下。(师生随音乐做动作)
教师:不仅是手,还有整个身体都要参与进来。真棒!开始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很宽,很长,很舒展,很连贯。(教师带领学生用“啦”演唱)
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二句旋律)中间变得怎么样了?仔细听。
学生:轻盈、活泼、跳跃……
教师:大家能从谱子上找一找是哪个小音符让旋律变得轻盈了吗?
(请一位同学上前用鼠标指出乐谱中的倚音)
教师:是这个音吗?真不错,这个小音符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
教师:不知道没关系,告诉大家这是前倚音,正是它让音乐变得轻盈了。我们来唱一唱。(学生跟钢琴唱)
教师:再轻盈一点。听,我又要变了。
教师:怎么样?我把这个短短的倚音变长了。一起来唱唱。(学生跟琴唱)
教师:一会儿你们将听到很多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的长倚音。
教师:同学们再来感受一下这句旋律的整体形象,请大家特别关注一下结尾部分,非常精致!(再次聆听第二句旋律)
教师:这句旋律比较长,我们来接龙吧!我先唱两头旋律,你们唱中间部分。(师生合作演唱)
教师:很好,我们交换一下吧!(师生互换演唱)
教师:配合很默契,女同学把这一句连起来试试吧。把声音唱到这儿来(教师手指眉心)。
(接下来教师继续带领学生进行演唱接龙,男生跟琴唱第一句,女生接唱第二句。)
教师:男生声音要集中,不要太响,女生声音位置再高一点,再唱一遍。
教师:唱得不错,增加一点难度噢,两个声部同时进来,试试看?(学生再唱)
教师:大家很投入,但如果唱的时候能听见对方的声音会更好,再试一次吧!
(男女生二部合唱)
2,副部主题
教师:你们的声音太美了,我们接着往下听?(听副部主题第一段,同时,教师用动作表现)
教师:18世纪的绅士和淑女风度是怎么样表现的?
学生:……
教师:再看一遍,风度是怎样的?(教师用动作表现)
教师:在座的各位绅士,请起立。非常典雅的拿下你的帽子,背挺直,下巴抬起来。(请学生用动作表现)
教师:这边的淑女们,拎好你们的裙子,大方点,应该是很高贵的样子。(请学生用动作表现)
教师:我们连起来试试。绅士们向左转,淑女们向右转。面对面,准备好,舞会马上就要开始啦!(请学生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教师:从容一点,再来一次。(学生再次用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大家想想,这么隆重的邀请之后,接下来绅士和淑女会沉浸在什么样的氛围当中呢?(播放第四句旋律)
教师:我看见很多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这句旋律中还时不时地有几个小小的跳动,你感觉到了吗?请你用拍手告诉大家。(学生听音乐,在颤音处轻轻跟着节奏拍手)
教师:轻轻地,把你的开心拍给大家。除拍手外,还可以拍哪里表现呢?
(学生拍脸、拍肩……)
教师:非常棒,刚才我们听的就是《G大调弦乐小夜曲》中最主要的四句旋律,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请同学们拿出手指来记一记。
(播放第一句,有节奏、情绪的示范,然后按顺序播放其他三句)
教师:记住了吗?那我要打乱顺序了,闭上眼睛,用手指告诉我。
(教师打乱顺序播放四句旋律,请学生听辨并用手指反馈)
教师:大家真棒!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请继续用手指告诉我你听到的是哪一句?如果这句重复了,就举起另外一只手告诉我;如果听到的不是这四句旋律,请握紧拳头。
(学生完整聆听,用手指反馈)
教师:你们真了不起!大家有没有发现,古典音乐的结构是比较严谨的,很多乐句都很对称。(哼唱举例)由此可见,古典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旋律上的美,还有形式上的美!
(板书:形式美)
(二)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展开部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听这首乐曲的另外一段,继续用手指来和我交流吧!
教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的意见是一致的,你们听出来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对吧?那它们是一成不变的吗?
学生:变化的。
教师: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旋律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教师:对了,它们是在不同的调性上发展变化。也许很多同学不理解调性是什么。没关系,随着我们学习的慢慢深入,以后你们会渐渐明白的。
(三)完整欣赏
教师:大家刚才能把这些细微的变化听出来,我很感动。下面就让我们在音乐家们的精彩演绎中尽情地享受音乐之美吧!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听的时候一定要放松,投入。
(播放视频)
四、拓展总结、提升立意
教师:有人说,古典音乐是天才的音乐,莫扎特就是一位音乐史上的天才。200多年来,莫扎特和他的音乐一直都是乐坛的神话,他像一颗奇迹般稍纵即逝的流星划过天际。他用一个天才艰苦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留给我们无尽的音乐宝藏。他的音乐家喻户晓,深深拨动着亿万人的心弦。下面我们来浏览一下莫扎特其他的一些经典之作。
(播放莫扎特其他作品片段的视频)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莫扎特和他的音乐有了些什么认识,能谈谈吗?
学生:古典音乐很好听,莫扎特的音乐很典雅,莫扎特很伟大!
教师:大家觉得当代流行歌曲作品和古典音乐作品,哪个会流传得更久?
学生:古典音乐作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02-02
一、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关系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关于古典音乐的界定,其具有十分模糊的概念。然而在人们看来,古典音乐就是持久价值较强的音乐。古典音乐流传至今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的价值和优势非常大。现代音乐的界定十分清晰,易于流传且易懂通俗的大众音乐就是流行音乐。比较流行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古典音乐,可以发现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十分现实和直接,其十分强调现实生活中简单、质朴的感情世界。也就是说,流行音乐对听众与演唱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宣泄更加重视。这也是流行音乐具有相对窄小的音域,精悍短小,传唱度高的原因,也是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喜欢流行音乐的一个原因。[1]
尽管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表演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具有基本一致的构成方式,体现在和声、音高和节奏等方面。这两种音乐都是在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所以也具有一致的情感表达处理。立足于本质角度,可以发现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一致性非常高,二者只是在表现形式方面具有较大的不同。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机地结合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并在结合之后保证其应用的科学性。
围绕目前音乐传播的现实情况来看,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融合趋势十分明显。许多古典音乐家都能够革新古典音乐,只是革新的程度有所不同,这些音乐家将一定的流行因素应用到古典音乐中去,进而使得古典音乐呈现新的生命力和面貌。理查德・克莱月作为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其将流行音乐的演奏形式融入到了钢琴演奏中去,并且通过他的实践,可以看出,将古典音乐应用流行音乐的形式进行演奏获得的效果也非常理想。[2]
目前,大学生的音乐素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外界环境容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影响他们正常的发展和成长。因此需要将流行和古典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相结合,从而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提升和培养,对流行和古典的关系在教学中进行协调。
二、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意义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提升。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结合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它们的特点和特色存在差异,其受众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积极地改进和探索,对现代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行应用,从而改编古典音乐。除此之外,两种音乐的结合还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对其综合素养进行提升。
(二)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丰富。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来说,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其进行健康的人格塑造。[3]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结合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思想意识。
(三)对音乐教学效果进行提升。在教W的过程中教师会整合教学资源,深入探索和分析现代流行音乐以及古典音乐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想对教学内容进行表现,就需要保证应用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这样,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投入,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升鉴赏音乐的能力。
(四)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完善。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整合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4]教师应该深度解读教材,以教学内容的需要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对多种教学工具进行应用,从而对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完善,丰富教学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
三、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方法
(一)结合流行和古典音乐的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兴趣爱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古典音乐也应该进行改变、创新。古典音乐能发展到现在,就代表了其艺术价值非常高,但是若想将其传承下去,就需要对它的表现形式以及演奏方式进行改变,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实现音乐的持续发展。
(二)对大学生古典音乐的认知进行完善。围绕目前高校音乐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愿意对现代流行音乐知识进行学习,在古典音乐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认为古典音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已经不适合在现代进行欣赏。[5]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并不喜欢古典音乐教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态度也不够积极主动。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全面提升,培养其综合能力是大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对此教师应该将古典音乐相关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并对这方面知识的教学进行加强,从而使得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看法发生转变。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先将肯尼基的《回家》播放给学生听,询问学生,如果在汽车站或火车站听到这首乐曲,是否会有回家的冲动,是否能够在乐曲中感受到家的味道。随后再将这首乐曲的相关背景和知识告诉学生,这种提问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促使他们对古典音乐逐渐产生喜爱之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古典音乐教学中去,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将学生创新音乐的热情激发出来。学生有兴趣学习,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才会更加顺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激发出来。[6]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进行尊重,在此基础上促进他们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深入地体验和理解教师提供的音乐素材,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实现创新,对其视野进行有效拓展,从而将其参与音乐教学的热情激发出来。
(四)对传统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若想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结合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不仅需要有机结合两种音乐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创新、改进教学形式。若想对传统的“学生听讲、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就需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将音乐相关的资料以及素材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使得学生结合唱和听。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使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得到加强,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进而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有效提升。
四、结语
本文围绕着基于大学生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古典与流行的关系,随后分析了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结合方法,有效地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结合起来,进而对学生的音乐知识系统进行拓展,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提升。[7]
参考文献:
[1]饶丽.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5,(10):279.
[2]杜鹏宇.流行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新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233-234.
[3]毕宇虹.现代流行音乐中的古典浪漫元素――以周杰伦的音乐为例[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2):55-56.
[4]邵莹.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歌与流行音乐的互动关系[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3):124-125.
音乐是一门有着独特文化形态的艺术,能够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真实地展现出来,而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人们能够结合现实生活,感知到音乐所要体现的细腻感情,同时对提高音乐修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展现成为了音乐教学的关键,简而言之,培育学生的音乐修养成为了音乐教学的主要工作。作为音乐中的经典,古典音乐始终给人们一种古老的味道。运用好这些经久不衰的经典音乐,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最震撼的音乐效果,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使学生从身体到心灵,体味一场真正的古典盛宴。
一、古典音乐对学生音乐修养的重要性
优雅动听的音乐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并与音乐产生共鸣,当真正走入到音乐中后,还能够激发人们对人生、对未来的思考。在音乐中,流行和古典等仅是一个时间的代名词,并不是将音乐划分开来。每一个时代的音乐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音乐贯穿了时代,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行和古典。但不管他们的存在是否被接受,是否广为人知,它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①。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偏爱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认知非常浅薄且不认同,但是古典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中流传下来的瑰宝,赋予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气息,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该作品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人们所展现出来的勇于抗争、争取自由的精神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使他们更加乐于了解音乐,敢于走入音乐世界。除此之外,与流行音乐相比,古典音乐往往是由多种声乐、配器演奏出来的庞大阵容,其带给人们的震撼效果,是其他任何音乐所无法代替的。从节奏的把握、和声的创作等每一个环节均透着作曲家的心血。这些经过很长时间考验的音乐,在带给学生精神洗礼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如何运用古典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视听结合,在古典音乐欣赏中体味音乐魅力
采用音乐符号来实现“视觉”触及,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古典音乐,更加利于学生在赏析音乐时,将感知到的画面在脑海中展现出来,使抽象音乐更加形象直观。在赏析主题较为鲜明的音乐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影片或者图片将音乐的大背景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同时还能够起到为学生提供想象载体的效果。例如,在赏析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时,由于该曲从序曲展现狮王雄壮威武的形象,到终曲所有动物大团圆的场面,所要表达的是热闹的节日氛围中各种动物滑稽有趣的形象。教师通过图片将每一段音乐所展示的不同动物形象,通过图片传达给学生,再辅以音乐相伴,学生仿佛进入到了音乐世界中。一场音乐盛宴,在激发学生对音乐感知的同时,也使他们逐渐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进而更加热爱音乐,为塑造学生的音乐修养创造了极佳的基础条件。由此可知,通过视觉的激发,再加之听觉的刺激,相辅相成,将音乐的各种元素串联起来,使音乐更加形象生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更强。
(二)“律动”引发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音乐本身能够结合动作来展现,在配合相应动作展现时,学生的感觉也会变得更加敏锐,对音乐中所要表达的非常细微的含义和主题更加敏感,体会也更加深刻。例如,赏析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由于该曲是一首舞曲,其具有独特的规格性,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古典舞曲。正是因为该曲是小步舞曲,为此,教师利用该舞曲的特性,在引导学生赏析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入到音乐不同阶段带来的不同感受中,而强烈的节奏感,也刺激学生思想随之起舞。每一位作曲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给每一个人的感受也大不相同,而这些不同的感受,均源自音乐中不同元素所带来的不同效果。但是由于学生很难抓住乐曲的拍子,为此,仅靠听是无法有效解决该问题的,这时教师将不同的律动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把握住赏析音乐的关键,深刻体会旋律,进而不断提高感知能力。
(三)“游戏”强化体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味兴趣
如今的学生有着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的成长中,科技的发达带给他们更加宽广的世界,他们的思想更加新潮,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局限他们的思维,他们也不乐于接受,为此,将“游戏”元素带入到教学中,引导他们在边学边玩中感知音乐,提升音乐修养②。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全情投入到音乐的感受中,音乐的跌宕起伏,使他们的情绪也随之受到影响,进而为音乐修养的培育创造了极佳的环境。例如,在赏析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时,该曲是莫扎特为一位女弟子创作的作品,其以鲜明的主题,单纯质朴、轻快的节奏展现了一个丰富且可爱的氛围。学生在最初并不能够感受到该曲的变化,仅是发现其与《闪烁的小星》有些相似之处,并且能够听出演奏所使用的乐器。教师将“三变”游戏带入到教学中,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走入变奏曲的曲式风格中,辅以钢琴弹奏将每次变奏的序曲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感受主旋律的变化;随着游戏的深入,通过钢琴演奏,多媒体的配合,将“小星星”的三次变奏展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不仅更加了解如何体味音乐,同时对音乐的不同变化也有了更加细微的感受。通过较为简单的变奏,使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更加深入,同时利用游戏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感知中,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想象空间。再结合多媒体将抽象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图片,学生更加明确主题,逐渐走入到了音乐殿堂,感受着音乐带来的不同变化,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修养。
注释:
古典音乐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历史悠久、价值持久的音乐称为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具有深厚意蕴和宏大架构。古典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历经时代变迁,能够传承下来,说明其中必定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的价值。与古典音乐相对的则是现代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有比较明确的概念,在现代音乐书籍中,通常情况下,人们把通俗易懂、流传范围广泛的大众音乐定义为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比较起来,流行音乐更加强调情感描述的现实性、简单性和质朴性,具有短小精悍、音域不宽、容易传唱等特点。虽然古典与流行二者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本质上来说,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在基本构成、情感表达方面具有一致性,因而二者之间有着较强的联系。从当前的音乐创作来看,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明显的融合趋势,一方面,部分古典音乐家不断创新古典音乐的创作方式、音乐形式及表达技巧等,把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其中,因而使得一些古典音乐显示出融会流行音乐元素的全新面貌。另一方面,一些流行音乐创作者在创作流行音乐时更是融入了很多古典音乐的元素。以周杰伦的音乐为例,他的一些音乐在歌词、旋律中都有古典音乐的影子。这种把古典音乐现代化的新式流行音乐创作,不仅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有利于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二、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价值
当前,大学音乐教学内容都涉及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但二者是分离的,还未实现有机结合,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明显提高,因而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把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首先,有利于帮助学生完善音乐知识结构。把两种音乐结合起来教学,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音乐知识,而且可以明确了解两种音乐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以及学生的音乐创作水平。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把两种音乐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为学生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学生就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学习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方面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学生参与度。当前,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有一定的“偏见”,他们认为古典音乐太过高雅、严肃,因而不愿意积极参与到古典音乐教学中。而如果教师能把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就会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加活泼,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而且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大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三、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的策略
大学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追求时尚、彰显个性,对流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但对古典音乐却提不起兴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不高,对古典音乐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两种音乐的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因而无法学习到系统的音乐知识,音乐知识面和欣赏面较为狭窄。对此,大学音乐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把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及综合素质。
1.优化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单一地给学生讲解相关音乐教材上的音乐知识,忽视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导致学生无法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因此,大学音乐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设置,除了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之外,还要为学生挖掘更多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的魅力,从而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了解深层次的音乐知识。此外,在当前的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更偏重于流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古典音乐,不利于学生了解、掌握古典音乐。因此,大学音乐教师应该把古典音乐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搜索并播放一些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肖邦的《夜曲》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提高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水平。但教师要注意,在这个强调古典音乐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流行音乐,也要给学生播放一些流行音乐,最好是播放一些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结合的歌曲或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的魅力。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音乐中,让学生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演奏者的意图和情感。例如,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控演唱的技巧,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投入自己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投入自己真情实感的演唱才能使演唱具有灵魂,才会引发观众共鸣,从而使学生不断自觉督促自己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1月26日下午,香港荃湾大会堂,中国钢琴协奏曲组决赛在角逐最后优胜者。经典钢琴协奏曲《黄河》令人心潮澎湃,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黄南淞以稳健成熟的台风,热烈而富于个性的演奏,赢得一致称赞,评委打破不鼓掌的比赛惯例,掌声四起。这位年仅14岁的初一男生,在拿到少年A组第一名、青年组第一名的第二天,再度给评委带来惊喜,他以中国钢琴协奏曲组年龄最小而技术全面过硬、音乐表现最好的状态,毫无争议地站在了第四届中国作品钢琴比赛的峰顶。到此,始于2007年6月的该赛事在众评委兴奋之余走向余音未绝的尾声。
此次比赛共设置了中国协奏曲组、双钢琴、四手联弹等16个组别。黄南淞以绝对实力摘取三项第一(获奖金47000元),已指导他5年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主科教研室主任张晋介绍说:“黄南淞出生于黑龙江,4岁开始学习钢琴,近两年在国际赛场上出手不凡。目前收到多个国家演出邀请,2月6日将赴美国举办音乐会”。黄南淞在台上非常冷静,听乐队、看指挥经验丰富,完全掌控自己。决赛时,5位选手的参赛曲目同为《黄河》,语句、气口、速度上他与乐队合奏最好。赛后张晋不露喜色地夸奖:“24日他连着在三个组别以不同曲目参赛竞争,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能力,而他表现出色,弹出了应有水平。其实他23日刚刚由上海参加完E钢琴国际比赛预选,24日凌晨1点才过罗湖,下午2点赶到赛场。靠的是基础和实力”。初显星光的黄南淞以充分实力让怀有钢琴梦的中国人对他有所期待。
燎原之势
纵观钢琴热20余年,中国钢琴人为推动钢琴文化的普及和钢琴艺术的发展不遗余力;各种钢琴主题赛事不胜枚举。但以弘扬中国作品为主旨的钢琴比赛始于此项赛事,其创办者、主办方举办之初就赋予此赛事以崇高理想――为中国作品而做,为中国钢琴发扬光大而做,而非跟在欧美钢琴赛事后面亦步亦趋。为人低调、不善言辞的香港钢琴学会会长魏有山,是该赛事创办人,前两届比赛都是自己筹措资金支付比赛经费。如今从首届150人参赛到第四届仅复赛选手就达540人,初赛涉及25个省市50多个赛场,可见比赛规模、影响力日益扩大。回顾创办赛事初衷他说:“1964年印尼排华时我回到祖国,我的大学学费是国家给的,对祖国充满感恩之情。我是弹钢琴的,就想通过钢琴、音乐宣扬中国文化”。1997年祖国之年,魏会长联络一批热爱中国文化和钢琴艺术的香港钢琴家,为加强两地钢琴界相互了解与交流,促进国人对中国钢琴作品中国文化的重视,向世界推广中国钢琴作品,推出和培养优秀的钢琴人才,创办了首届比赛。
比赛进入第三届后,引来来自古典音乐故乡的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加盟主办赛事,他们的介入为欧洲了解中国钢琴艺术搭建了一座桥。按约定该院只为赛事优胜者提供3个名额,而第四届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早晨,院长苏姗娜迫不及待地宣布:破例为中国钢琴协奏曲组第一名至第四名黄南淞、朱昊、赵晶、祝青及中国作品演奏组第一名林M、少年B组第一名王心源6人提供免试入学资格和一年全额奖学金。名额比原计划大大突破。对黄南淞和来自重庆年仅10岁的王心源,苏姗娜爱才之心表露无遗:“很惊奇,在德国十几年没有见过这样的选手了”。担任青年组评委组长的波兰著名钢琴家、克拉科夫音乐学院教授Andrzej Pikul兴奋地说“选手非常有才能。不但技术很棒,音乐非常好”。复赛过后,黄南淞就迷住了他,他盛情邀请黄南淞今夏赴波兰参加音乐节。
达成初衷
比赛不仅介绍、传播了一批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也达成了为中国钢琴事业输送人才的初衷。首届赛事第一名李云迪活跃在国际乐坛,第二名冯健已成为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此次出任评委,他深有感触地说:比赛10年了,它对音乐院校、社会业余选手演奏中国钢琴作品产生着激励作用。从规格和选手组成上反映出这项赛事越来越专业化,曲目发展越来越丰富。第一届时只有中国作品,只见《黄河》,第三届开始有外国作品,第四届中国钢琴协奏曲规定曲目已增加到5首,刘敦南创作的《山林》获奏率很高。从一名参赛选手到评委,冯健感觉香港选手近些年技术、音乐表现力提高很快。
从此赛事中直接受益的香港选手,进入此届复赛达40余人,比往届大大增加。来自香港圣保罗男女小学的廖启贤,获儿童B组第一名,他天真可爱,表演松驰,音乐活泼,去年他已拿到斯坦威钢琴赛香港区6岁以下第一名。指导他学琴两年的香港少壮派钢琴家、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老师岑健威说:“给他上课,他一半时间都在玩儿。我陪着他玩儿,边教边玩儿,但他音乐很好,其实他都听进去了”。获四手联弹A组第一名的郭倩如、陈嘉敏同样来自香港,他们配合默契,音乐表现力很强,深得评委、观众好评。
国内钢琴界对此次赛事十分看重,27名评委几乎网罗了九大音乐学院钢琴学科带头人,但昭义担当评委主席;汪立三、杜鸣心等老一辈作曲家七、八十岁高龄出任评委,认真为中国作品演奏把关;香港钢琴界领军人物黄懿伦、郭嘉特等落座评委席。金铁霖、潘兆和、姚盛昌、杨燕迪、李西林等音院院长、副院长及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香港艺术发展局音乐组主席费明仪等亲临赛场,为中国钢琴教学、创作、演奏献计献策。
听完这个教师的经验介绍,有的老师非常兴奋,似乎自己也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但我却感到了些许担忧。
确实,课堂上,学生由原来的写其他科作业、打瞌睡、说悄悄话而变为了兴高采烈地融入课堂,这也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这种课堂比起那些“任其自然发展”的课堂确实要强一些,但我们又不得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音乐课程目标是什么?这是一堂音乐课吗?学生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我们不妨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新课标阐述: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而对于这位教师的教学,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们提升“鉴赏能力”了吗?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了吗?学生是有兴趣了,但我们完成音乐教育的目标了吗?音乐教师究竟发挥的是什么作用呢?难道音乐课堂的活跃程度是衡量优质课堂的唯一标准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学生喜欢就可以了”的目标,那我们的教材也就失去应有的意义。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之下,走进音乐的海洋,享受音乐的激情,并在音乐中思考人生,通过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提升自我的品味和修养。这样的课堂能达成以上目标吗?
我们再来谈一谈教材。教材编制的目的是希望音乐学科遵循某种规律,较为系统、科学地欣赏和学习音乐。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而收入的,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经典性和文化性。虽然我们可以“因才施教”和“因材施教”活用教材,但整个教材框架和整体基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变的。很多老师也许会认为既然学生喜欢流行歌曲,那么我们就给他们听流行歌曲有什么不好呢?可是我们不妨想想,既然学生已对流行歌曲非常熟悉和喜欢,那还有必要放在课堂上吗?所以在音乐课堂中学生更应该以鉴赏经典性和文化性强的作品为主。尽管学生对其不熟悉,但正因为不熟悉,才更应该去鉴赏、学习、探讨。音乐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引领学生品味经典性的作品,激发学生在兴趣爱好的推动下,自主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甚至创造音乐。以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一鉴赏教材为例,其中,第七单元到第十二单元的内容包括了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古典时期音乐、浪漫派音乐、民族乐派音乐、印象派音乐以及现代主义音乐,每个时期都节选了各重要代表人物最为经典的作品,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等,这些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而传承至今的经典作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这些作品不出现在课本中,学生有可能主动去欣赏它们吗?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忘却经典,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与高雅艺术、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了。
文化与科技不同,科技的发展是一个替代制,一种科技产品总会在若干年内被新的、更先进的科技产品替代;但文化的发展规律恰恰不是这样的,它应该是一个叠加的形式。只要是好的作品,不管是过了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它都能被人们传承下来。就像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百多年的历史过去了,但他的交响乐依然在今天的世界大舞台上奏响,时至今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依然是那么震撼人心;柴科夫斯基的《六月船歌》依然是那么的美妙和富有诗意;任何时候听舒伯特的《小夜曲》,仍然感受到的是那股强烈的浪漫气息……
因为学生的周围――大街小巷、商店、媒体几乎都充斥着流行音乐,由于中学生的知识、阅历有限,所以他们很容易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的从众心理。我们能说学生是真正地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古典音乐吗?假如我们周围播放的不是流行音乐而是古典音乐,那学生是不是也会喜欢古典音乐呢?其实盲目地“随大流”是谈不上真正的“兴趣”和“喜欢”的,“从众”,也许仅此而已。
我曾专门约了一位对古典音乐比较熟悉的学生聊天,他说:“我从小就学习古典音乐,对古典音乐应该说是有‘感情’的,但因为班里对古典音乐了解的同学实在是太少了,如果我表现出对古典音乐的‘感情’,同学们可能会把我当成异类,甚至会认为我‘老土’、‘不入流’,因此我也只能‘随大流’呗”。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古典音乐是陌生的。兴趣是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的,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和兴趣。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天,孩子突然对妈妈说:我要弹钢琴,于是妈妈很高兴,以为孩子对弹钢琴感兴趣,很快就买了一台钢琴给小孩,但不到一个星期,孩子就想放弃。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孩子一时间所谓的感“兴趣”,其实仅仅是一种表象,这只是小孩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而已。所以,兴趣是需要培养的,需要我们关注孩子的“好奇”,保护孩子的“好奇”,给孩子营造一个让“好奇”种子生长的环境。
如果我们给学生创造一个感受、认知古典音乐的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古典音乐的美,它既能提升人的艺术品味,又能陶冶情操,同时也能拓展人的视野,这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就会自然地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乃至喜欢上古典音乐。准确地说,在大多数同学口中的“不喜欢”还不如说是不了解。因此,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给学生们塑造古典音乐的氛围太重要了,我们要求家长都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可能不太现实,但在我们坚守的教育阵地上我们能轻易妥协吗?能盲目地随大流、消极地从众、随学生“投其所好”吗?
爵士钢琴乐是由非洲特有的“散拍乐”发展演变而来,并且风格独特,变化极为丰富,在世界各国的钢琴演奏家中传播广泛,得到了很多音乐爱好者的认可。从一方面来看,爵士钢琴乐是钢琴演奏的爵士乐转变而来的,属于一种衍生的特殊音乐形式;其次,是为了专业型的乐手演奏时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形式。在这一音乐形式的演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演奏时对风格的控制以及即兴技巧的掌握。因此,这也就要求了爵士钢琴演奏者需要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自身演奏的理论知识前提。
二、爵士钢琴乐在中国的发展
(一)业余式发展
我国的业余爵士钢琴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的音乐影响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并且也多以巴赫等知名音乐家的作品为联系曲目。随着近几年来的流行音乐的迅速发展,我国也在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引进了篇幅较小但整体音乐节奏性较强的非著名音乐家的爵士钢琴作品。但在我国的音乐环境中因我国的传统音乐形式的限制使得爵士钢琴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某些发展限制,也导致了这一爵士音乐形态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滞留问题。所以在业余发展上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其普及力度。但业余发展中爵士钢琴乐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以及自身对于爵士钢琴乐的兴趣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需加强,使其能够更好的在业余音乐圈发展完善。
(二)爵士钢琴乐的专业型发展
与传统的古典音乐形式不同,爵士乐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并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中,仅有极少部分的高校将爵士钢琴乐划入到教学体系中,并且在音乐考核上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综合高校教育的各方面情况来看,爵士钢琴乐的地位相对与其他形式的音乐地位仍然较低,在很多的高校音乐教育中似乎可有可无。相关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爵士钢琴乐教学的重视,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全面的爵士钢琴乐的知识管事,使其能对这一艺术形式进行系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音乐水平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保证学生的实际音乐形式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三、爵士钢琴乐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我国的爵士钢琴乐教学的师资力量的建设
在我国的爵士钢琴乐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爵士钢琴乐的教学质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我国音乐环境的限制,爵士乐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因此在爵士钢琴乐的师资力量上我国急需加强。目前我国的教育机构以及高效的爵士钢琴专业还极其缺少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因此也使得我国的爵士钢琴乐的教学水平普遍较低。基于这样的情况影响,我国应当广泛北洋相应的爵士乐人才,并且尽可能的多引进外来的专业型人才,使我国在爵士乐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我国的相关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加强与外国先进爵士音乐人才的学术交流,并且组织我国的音乐专业学者学生定期进行爵士乐深造,汲取外国优秀的爵士乐经验,填充自身的爵士钢琴乐知识面,并使演奏技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设置相应的爵士钢琴乐课程
康夫抚响梅花三弄,
此曲只应天上有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康夫是中国著名的古琴演奏家,他琴技在古琴界有一定地位。康夫因钟爱古琴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对它情有所系。一般爱好古琴都是赋有特殊身份的人士,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阐释了这个道理。康夫追求的人生理念跟古琴的审美情趣是一拍即合的,康夫即追求“和雅”和“清淡”。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抚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方面,古代典范有伯牙,现代有康夫。康夫深爱中国传统艺术,也热爱西方思想文化。他专研古琴,也精通二胡、钢琴和太极。康夫淡泊世间万物,一心专研中华传统文化的奥秘和西方思想的真谛,几十年如一日地探寻艺术的最高境界。淡泊之心,追求艺术之心,让大学毕业后的他,多次放弃薪水优厚的工作及常人向往、求之不得的待遇,本着追求高雅的古典艺术“云游天下”。鲜有人知晓他的行踪,游名山,历大川,时常往来城市山野之间,唯琴相伴,唯武相依,与书为友,过着极其简单及朴素的生活,仿佛人间仙人。淡泊之心与挚爱艺术之心,造就了他一手高超的琴艺,才华洋溢的他被世人称为“神指”、“奇才”、“鬼才”。
康夫先生虽归隐山林,但他内心深处依旧乐于当一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者,也正是如此“东莞鸿企夏之夜中国古典音乐晚会”是以宣扬中国古典文化为主轴,给予鸿企员工高雅的精神食粮,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培养他们高雅的情操;并借助此次古典音乐,呼唤其他所有的企业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打造成为赋有文化的企业。是这样的宗旨打动了康夫先生,成功请他出山为当晚的观众献上一曲美轮美奂、高山流水的《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乐曲表现了梅花昂首挺拔的不屈姿态以及傲雪斗霜的高尚品格,希望借助梅花洁白、芬芳和不畏严寒的特性来启迪在场听众们,学习梅花坚贞不屈之秉性及高尚情操。
康夫先生琴之技法高深微妙,乐曲旋律饱满琴曲富满意蕴。乐曲引子部分,音调低沉、庄重,节奏舒缓、宽广,弹奏稳健有力,将冬之肃杀、酷寒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子之后的“一弄”,康夫先生右手弹与左手离配合的恰到好处,整段旋律呈现出清澈、透明,节奏活泼,富有动感,泛音曲调犹如是对梅花的特写,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风舞羽翻银,如在眼前,生动形象。“二弄”弹奏时,康夫先生双手配合极佳,音浑实有力但不躁不呆,左手在高音区做固定的音型伴奏,右手担任主旋律,场下听众沉浸在优美的旋律里仿佛看见了远处满山梅树,静谧而遥远,动静相谐,细腻传神。不得不让我佩服康夫先生能古琴“作画”的能力。“三弄”时,音调突然刚柔相济,苍劲轻巧并存。康夫先生右手弹奏圆润有弹性,明亮而不刺,左手手指在低中音区轻松游走。此回让作为听者看见了梅花不为雪屈、傲然挺立的形象。“三弄”过后,康夫先生弹奏转为沉着冷静,乐曲复归平静、闲适,最后以泛音结束,空灵、飘逸,令人遐思无限。
康夫先生一整曲《梅花三弄》下来,古琴中“天”(泛音)“地”(空弦)“人”(滑按音)合一的审美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又不失古琴的音色及演奏特点,达到了“你中有我”的演奏效果。令全场的观众拍手叫绝,如今笔者回想起来,仍感觉余音旋绕,此曲只应天上有!
徐莉演奏台上台下精彩人生
如果说“东莞鸿企夏之夜中国古典音乐晚会”卧虎藏龙,康夫先生便是那“龙”,而另外一头“虎”,毋庸置疑便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小提琴家徐莉女士。
徐莉,84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曾任贵州歌舞团小提琴演奏员,独奏演员,88年参加西南三省文艺汇演中表演小提琴独奏(西班牙斗牛士)获一等奖,89年首次在贵州遵义开独奏音乐会获极大成功,同时在贵阳、六盘水等地循环演出受到好评。在小提琴教学工作方面也受到了社会上的关注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综合艺术部特聘校外辅导老师,南开学校特聘校外辅导老师。99年晋升国家一级演员。
此外,徐莉女士出生在音乐世家,父亲曾是军乐团的小提琴手,曾在上海百乐门歌舞厅担任乐手,经常为当时一流歌星伴奏,徐莉从小在小提琴演奏方面受过专业训练,长时间的苦练,在提琴演奏方面有高超的演奏水平,不但演奏古典乐曲,同时演奏现代流行音乐,歌曲即兴演奏方面更是她的强项,用首调演奏各调的流行歌显得更加熟练。
“东莞鸿企夏之夜中国古典音乐晚会”有幸请到徐莉女士及她的丈夫马俊先生,当晚徐莉女士及马俊先生协作为大家演绎一曲经典的《查尔达什舞曲》。
徐莉女士坐在舞台的正中央,手抚一把精致的小提琴,演奏中的下、连、顿、跳、抛、滚等各类富有特色的弓法,徐莉女士运用得是那样的娴熟、那样的多变而又多姿多彩,一把弓子和四根琴弦在她手里仿佛都具有了灵性。在《查尔达什舞曲》低音区时,徐莉把引子演奏得充满自由、激情。紧接着徐莉女士奏出深沉而略含忧愁的主题,它深沉而又强烈,忧伤而又充满期待。接着转为流畅而华丽的小调,形成欢快而奔放的气氛,在徐莉的手里小提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如一个充满美好幻想般的姑娘,缓缓奏出柔和而委婉的歌唱性主题旋律。这一纯朴甜美的旋律经过小提琴泛音再现,形成一种幽谷回声的动人效果。这一刻,台下所有的观众仿佛置身于匈牙利与当地的人民一起手舞足蹈。最后,整个舞曲在推向热烈的后将全曲结束在明朗的大调上。当台下的观众从骤然结束的《查尔达什舞曲》缓过神来时,立即以雷鸣般的掌声回馈徐莉女士,徐莉巧夺天工的琴技,生动的为在场的观众描绘了一副匈牙利人民生活的民俗画面。
马俊:宠辱不惊 始终如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222-02
音乐素养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学习音乐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如何把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渗透到专业教学各个层面,让艺术的共通性发挥作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为其艺术的创造做铺垫,推动学生艺术创造的进一步发展,是广大专业教师需共同思考的课题。下面是对舞蹈基训伴奏课程、音乐欣赏课程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进行的探索、应用。
一、舞蹈基训课伴奏新理念授课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从一出现便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在舞蹈中情感的发挥需要音乐的渲染,动作的体现需要情感的推动,情感与音乐支撑着舞者完成所要表达的内容。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基本节奏和旋律伴随舞蹈始终,这种形式的关系是音乐烘托舞蹈表演全程,音乐的快慢、强弱、节奏的伸缩性,直接影响着肢体的表达,舞蹈的发展变化从始至终被音乐主导着。在专业学校的教学中,舞蹈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入音乐节奏化和完整化教学这两种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元素,让学生学会结合音乐进行艺术创造及再创造。
1.钢琴伴奏音乐节奏化教学
刚进校的舞蹈专业学生,开始接触舞蹈基本训练的同时,其他配备的专业课,例如视练课、乐理课、欣赏课也才刚开始接触,要求学生一开始就掌握音乐节奏的特性并运用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中并非易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多方面的积累和运用。
首先,让学生感受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在舞蹈基训课中每一个组合会根据动作的快慢来选择与之相适合的伴奏音乐,教师也会在讲授动作要领后带着学生进入到音乐中。节拍节奏的运用在这时显得极其重要,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对音乐会稍有感觉,节奏感差的同学需要在老师的强调下,找到节奏点,更准确地完成动作。伴奏老师在这方面也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例如头部组合、蹲组合和腰部组合所搭配的音乐速度大多是中速,节奏点不容易感受到,但动作的连贯性需要音乐旋律的韧劲与之相配合,在挑选伴奏音乐时应考虑选择旋律容易记忆,拍点明显的旋律。例如蹲组合可选择由孙希康曲的一段伴奏(见例1)[1],
速度慢而稳,旋律优美,在弹奏时应根据旋律高低做渐强或渐慢处理,推动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接受能力,在重拍与重拍之间从容地做蹲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节奏在舞蹈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让学生把握音乐伴奏中的各种节奏型。舞蹈的动作与各种节奏型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擦地组合可选择由郑国安曲的一段伴奏(见例2)[2],
节奏型“XX | X XX | X X |”贯穿于整首旋律,与擦地动作脚尖擦出去脚跟收回来的节奏相吻合,教师要强调伴奏中节奏型与动作之间的默契,从而体现节奏型在舞蹈中的作用。小踢腿组合可选择由孙希康曲的一段伴奏(见例3)[1],
典型的节奏型“XX XXX | XX X |”每两小节的最后一个音是相对的长音,与小腿踢起来后的控制配合得天衣无缝,教师可根据音乐形象引导学生把握音乐节奏型与动作间的联系。
最后,让学生把握音乐伴奏中节奏的伸缩性。节奏中的重拍与具体的节奏型在教师的引导下不难掌握,节奏的伸缩性就不容易感受得到了。例如单腿蹲的伴奏音乐(见例4)[1],
由买吉提·木哈买提编曲,旋律中的节奏“X.X X”附点节奏每句都出现,伸缩的感觉就随着音乐体现出来了。教师应在音乐中找出节奏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缓慢的动作中找到力度的支撑点。
钢琴伴奏音乐节奏化教学是一个新的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积累,应该能让学习舞蹈的学生既提高音乐素养又使舞蹈创作更进一层。
2.钢琴伴奏音乐完整化教学
舞蹈靠动作来呈现而音乐靠旋律来渲染,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在段落结构这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音乐旋律的写作有一定的规则,从每一个音到小节到乐节一直到句子,几个句子再形成乐段,作曲家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写成完整的旋律。而舞蹈教师采用完整的旋律是为了促进舞蹈乐思及形象的表达,学生在完成动作的同时展现出一定情感,从而深化了舞蹈的内涵和增强了动作的完整性。例如由戴树屏编曲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见例5),
多被用来作为舞蹈身韵组合的音乐,旋律柔美,结构完整,句头句尾间的起伏明显,有具体的音乐形象,为舞蹈组合呈现了完整的乐思。教师可以针对所要表达的舞蹈形象和情节为学生选择完整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增强创作的完整性。
二、音乐欣赏课授课新理念
中专学生开设音乐欣赏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既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又能了解各个时代音乐的风格,有助于提高音乐素养,增强艺术创作能力。音乐欣赏本来是简单的,是一种纯感性的审美活动,只要你洗耳聆听,便可以感知、可以欣赏。然而中西方音乐历史悠久,名家诸多,风格千变,流派纷繁,许多作品都或多或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动向、哲学、宗教、文艺思潮乃至人们的喜好有所联系[3]。把单纯的一种欣赏与复杂的音乐历史知识融和到一起时,就应该要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和欣赏能力的高低,探索新的授课方式。
(一)音乐欣赏课程生活化教学
西方音乐历史从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开始,到西方音乐历史上最重要的流派——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印象主义直至20世纪现代主义,所有人物与音乐历史都纳入到音乐欣赏课中来。虽然复杂,但不难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莫扎特是我们熟悉的古典主义作曲家,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被称为“音乐神童”,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人们创作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4]。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涉及各个领域,笔者以莫扎特音乐欣赏这个主题,探索音乐欣赏类课程生活化的教学。
1.提醒学生善于发现和感受我们身边经典而又熟悉的旋律。在我们生活中,莫扎特音乐无处不在。(1)胎教音乐:科学家们称之为“莫扎特效应”。莫扎特音乐对于宝宝的智力全面发展确实存在一种特殊的促进作用。而经过制定编排过的莫扎特的作品,更加能够在实际意义上提升宝宝的智力潜能。通过莫扎特音乐丰富的旋律变化以及明快的节奏组合,使宝宝的大脑各皮层活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例如《摇篮曲》;(2)广告音乐:用莫扎特的旋律作为广告背景音乐。起亚汽车的广告背景音乐用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这是莫扎特的绝笔之作,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得到;(3)主题音乐:采用莫扎特音乐作为电视剧主题曲或主题节目主题曲。经常关注电视剧的学生应该注意到电视剧《同事三分亲》的主题曲采用的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它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旋律明快、流畅。这首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于1778年在巴黎写成的,当时他才22岁。初学钢琴的人,有兴趣弹奏它;著名钢琴家们,也把它作为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4)课堂教学:在我们最重要的钢琴课堂教学中,很多同学接触过莫扎特的作品。例如我们的教材中有这样一首作品,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的序曲改变而成的,音乐织体简单化,但主题旋律依然清晰。这些在我们身边不难找到,但如果学生音乐敏感度不够也不容易注意到并运用到学习中来。
2.仔细欣赏和讲解莫扎特各个领域的经典作品和作品风格。通过上一个步骤,学生们已感受到了莫扎特的音乐与我们的距离靠近了,对其音乐的风格也有稍稍的了解,学习的兴趣也会稍有提高,具体作品的欣赏会慢慢地让学生们接受。学习声乐与器乐的学生通过了对作品风格的了解,在演唱与演奏中就能体现出具体作曲家或具体创作时期的总体特征,这也是音乐素养得以提高的表现。
(二)音乐欣赏类课程兴趣化教学
1.流行音乐是属于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的音乐,相较于古典音乐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加入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点、熟悉的大众音乐或当前被广泛关注的音乐事件等。例如,也可以与学生谈谈台湾歌手周杰伦,一起听听他的歌曲《双节棍》。虽然周杰伦是流行音乐歌手,但他从小也受过古典音乐的熏陶,再加上他的创作才华与独树一格的唱法,颇受年轻人欢迎。诸如此类,通过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吸引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改善课堂沉闷气氛,以求达到进一步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
2.当进入到西方音乐浪漫主义时期歌剧欣赏阶段,歌剧选段的欣赏极其重要。例如,欣赏歌剧《图兰朵特》中的选段《今夜无人入睡》。第一步教师可以先讲解故事大意,其中吸引学生注意的有歌剧作曲家普契尼选取了中国古代的宫廷故事作为素材,还采用我国经典的民歌《茉莉花》作为旋律的主题,提起学生注意后才开始看视频;第二步,教师可选择由世界三大男高音同台演唱的视听版本给学生欣赏,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大男高音是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又可以让学生感受他们演唱时的震撼场面。欣赏完可以分别具体介绍一下三大男高音,例如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Domingo,1941年出生,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他的演唱嗓音丰满华丽、坚强有力,胜任从抒情到戏剧型的各类男高音角色。他塑造的音乐形象,气概不凡,富于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他还演唱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歌,又是位颇得好评的钢琴家和指挥家。在2008年奥运会闭幕式上他与中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合唱闭幕式主题曲《燃烧的火焰》。第三步,提供另一段视频:在宋祖英的鸟巢演唱会上,多明戈、宋祖英与周杰伦同台合作,中与外的音乐,古典与流行音乐在此进行了交汇。学生们不但知道了普契尼的歌剧,还知道了三大男高音还有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交汇,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由此可见,在授课中适当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探究的一个长期课题。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相信是多样化的、没有条条框框的。只有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路,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摸索,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孙希康.芭蕾舞基本训练钢琴曲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