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校就业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受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经济及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平衡的根本动因。
高等学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规模的扩张性,高层次人才市场容纳的有限性。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一
鉴于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较为严重的现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被作为储备和调控劳动力供给的一个手段来考虑。社会期待高等教育具有这样的功能,这在其它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多见的。问题在于,我国在今后经济发展需要或者能够吸收多少高学历劳动者。有专家认为,第三产业是吸纳高学历就业的主要产业领域,因此,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专家们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每年新增加的白领职工就业岗位估计在25万-35万人。如果假设近些年产业结构和职工年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并保持现有发展速度,高等教育确实有一定新增就业岗位作为现实需要,但是很难超过100万人。事实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层次人才市场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性。近几年,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近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规模持续增加,增大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减员增效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精简,传统的就业领域对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吸纳能力降低。二是新的就业渠道,由于一些政策和措施不配套,短期内还难以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三是现阶段经济发展所决定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的有限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集中就业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四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造成了地区性就业结构失衡。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说爱你太难。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二
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但就近几年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工作,是造成就业结构不平衡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有三个原因:一是家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家长,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在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从就业价值观上讲,认为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效益好)是“铁饭碗”,而非公有制单位或企业是“泥饭碗”。二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发展历史不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还不规范,在劳动用工管理上,还普遍存在着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职工的养老、医疗、就业保险制度的执行人为因素很大等问题。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融资、管理等的要求仍存在歧视性的政策限制,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与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平等待遇的问题。四是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前障系数很难预料,大多数毕业生对此也是望而生畏,不愿意“铤而走险”。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的问题,也是一个政策性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区情况,及时推出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心态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建功立业。
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三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意向中,第一位考虑的就是城市的等级。“最起码留在省会城市,最好是铁饭碗的接受单位”。客观上造成了就业结构不平衡而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这种趋向,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发达省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是各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就业机构健全,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就业难题。供需关系不平衡之四
与上述就业的地域趋势相反的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和人才奇缺的西部地区工作。为此,国家出台了毕业生到不发达地区就业的不少优惠政策。近几年,在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感召下,亦有大量毕业生选择了去西部就业。但对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观察。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体现的是优化性原则,是经济原则,政策的调控作用的力度还是十分有限的。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还应考虑出台一些实质性的长远的优惠政策,或许更为有效。
二、新的就业观与政策,不断拓宽的就业渠道
自主创业——想说爱你不容易,新就业观之一
自主创业,是一个就业的新话题。实行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有一定背景的经济来源与经济实力,还需要对创业行业的市场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创业的经验等。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市场是一个十分陌生的环境,加之市场竞争的风险性、残酷性、不合纯专业性等特点,自主创业还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话题。但从长远来看,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学校给予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要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
人才租赁式就业,新就业观之二
人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租赁中心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分别签定人才租赁协议、人才派遣合同,以规范三方面在租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在租赁期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不发生人事隶属关系。
一、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旅游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旅游管理学科的地位与传统学科相比是相对较低的。这是由于高校对旅游学科的性质上来讲,普遍定位是交叉性学科, 主要涉及历史、地理、人文、建筑、民俗、经济、政治、管理等学科研究的领域。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等方面不够明确。
在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的学计划中,只是确定了专业方向中所包含的实习、实训项目和学时、学分。但是对于实践内容,究竟每项实习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培养学生的那些技能和意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不明确;实践活动设计是否可以实现培养目标,也缺乏深人研究。致使很多在校学生在实习之前对于实践的内容、目标和形式等都缺乏细致的了解,更不了解本专业的实习目的和行业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综上所述,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改善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企业等相关主体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地位,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鉴于旅游学科特点和研究范围,很多专家学者都呼吁提升旅游专业的学科地位。吴必虎教授认为“只有大力加强公共管理的研究与教学水平,旅游管理才有可能成为一级学科”。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和促进中国旅游研究与教育发展,吴必虎认为必须“一是加强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两个领域的沟通。举办学术论坛, 为两个领域的沟通提供一个平台, 对于彼此增进了解、消除障碍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提升公共管理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 改革旅游学科的教材体系, 增加公共管理方面的内容,开设旅游公共管理的基本课程以及政府信息管理、旅游地特许经营、目的地营销等专门课程”。
(二)改革课程体系,注重技能培养
安排教学内容时,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使课程内容服务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要跟得上行业发展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加强实践性特色,适时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第一,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制定较为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实习目标、实习方式、实习要求和实习效果等。第二,在每学期的课程设置上,随课程增加一些实习,让学生每学期到可以接触到本专业不同领域方向的教学实习。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严把质量关。避免选择内容陈旧的教材,要时刻关注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新动态、新成果,选择与行业发展及需求相配套的新教材、好教材。
(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大一新生侧重于进行就业意识和旅游行业认知方面的培养,引导他们了解行业内部相关知识,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二、三年级,促进其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形成与提高,增强就业能力,进行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系统加强专业的实践性特色,如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和酒店管理岗位实习等。四年级则是通过4年系统的专业学习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放得下本科生的架子,认同与本行业相关的服务行业,摒弃眼高手低的心态,虚心的从基层服务做起。
(四)加强对教师的行业意识培训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3-0014-02
如何加强高校就业管理,实现人才培养战略是当前高校招生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只有提高就业管理的科学化,才能有效推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办学质量,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高消费。
一、改变就业管理现状,走出就业困境
(一)高校就业管理的现状
一是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管理的重要性,与招生、培养工作始终居于中心地位的情况相比,就业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许多高校在就业指导上往往把给毕业生举办招聘会、离开学校前开展形势政策讲座看作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完成。
二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主要是大部分高校的就业管理机构不能切实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在心理咨询、职业规划、考研出国、考证咨询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咨询机构没有建立,致使就业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是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目前,有不少高校虽然已配备了就定指导老师,但就业管理工作由行政人员来承担,很少接受过就业管理、指导方面的专业培训,谈不上专业化。只是停留在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开设就业讲座,缺乏大学期间的全程指导。
(二)就业竟争激烈
一是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未就业的毕业生在逐年增长。庞大的民办院校的各类毕业生不断加入到就业大军中来,使就业人数急剧增长。
二是求矛盾突出。首先,国企不少下岗职工等待再就业。其次,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
三是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出现“博士学历抢着要,硕士学历挑着要,本科学历少人要”的现象。社会人才需求处于“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市场选择”空间大,使毕业生的“工作竟争”日益激烈,对大学生的就业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和难度。
(三)对毕业生就业缺乏具体指导
对大四学生而言,大学教育实际上只有三年,大四一半的时间在找工作。这种情况导致:课堂上严重缺课,课堂形同虚设。据在南华大学等高校的调查,某专业有百余人,而到课的人数不足40%,甚至出现只有百分之几的情况。学生不上课或不安心上课,势必对教学质量赞成影响――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窄,专业知识不牢固。另外,毕业论文的写作进展受阻。到了五月,仍有一少半学生没有归校。导师找不到人,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影响论文质量。
由此可见,只有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的强化就业管理,实现人才战略才能走出困境。
二、运用科学管理、培养实用人才
高校外部环境迅速变化,就业管理就应及时跟进和适应环境多变的情况,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注重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等调整,使之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时还要前瞻性地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一要重视管理计划。做好管理计划工作是做好就业管理计划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发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提高管理效率。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在高校连续几年扩招的背景下,有必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就业管理计划须转变观念与作风。要确立以学生为本观,树产这样一个思想:高校因为学生而存在,学生不仅是高校管理的中心,更是高校服务的中心。
二要计划周全、科学预测。首先要预测本年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应达到多少?函邀多少用人单位来校选拔毕业生?双选会应达到怎样的规模?就业管理工作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怎样安排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的时间表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就业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就有了轮廓。那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要注意长期与短期的结合,突出它的指导性与准确性。另外,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
三要强化管理精心协调。就业管理虽是针对学生,做好协调工作是就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1)调整协调。高校就业管理需要多接触学生,需要与用人单位洽谈,多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劳务市场等沟通。因此调整式协调是做就业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它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咨询技术,具备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劳动人事学、法律等学科知识和方法。
(2)调整专业结构。大学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大学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很少。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设置哪些专业?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哪些不同的素质和技能?所以这种协调主要用在以下方面:
一是就业市场的变化是学校招生、教学及管理的睛雨表。因此它要与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正式沟通,告知就业市场的专业需求情况。高校就业管理部门要结合本校特色,敏锐地瞄准市场走势,大胆地做出前瞻性的预测,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二是加快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在素质教育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知识面过于狭窄,理论与实际脱节,实际动手能力差。这些现象说明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力度还不够,还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适当调整毕业年级的教学计划。学生在大四期间就开始找工作,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所以就业管理部门有责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沟通。
三、针对具体问题、加强科学指导
(1)针对我国大学生职业就业规划的现状,加强就业的科学指导非常重要。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科学化、专业化不够,缺乏贯穿大学教育突出每个学生个性的择业、就业辅导;缺乏职业适应性的科学辅导和科学指导的手段。
(2)大学生职业就业规划要有层次性。要根据大学生个性、兴趣因人而异,作规划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所以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要有层次性。
一是对大一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应让他们去思考职业规划这个问题,帮助他们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为今后整个职业发展奠定这基础。
二是对大二学生。应帮助他们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考虑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可以多和学生交流,特别是大四的毕业生。
三是对大三学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导他们加强各种技能的培训,为将来的就业储备知识和能量。在当今就业竟争异常激烈的“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优异的专业成绩、实践经历、创新能力等都成为参与就业的竟争砝码。
四是对大四学生。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储备、素质的养成在前两个阶段基本上已经完成。也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根据个人需要和现实变化,调整职业目标与计划。
(3)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规划。
一是自我评估。毕业生在职业规划中,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对自己评估应包括:兴趣、性格、技能、特长、气质、职业目标等,要将自我认识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作为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管理好学生不仅可以使学校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发展,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满意度增加。而一个学校的就业率则会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率,通过就业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对就业的盲目。
一、在专业学习上进行引导
在专业学习上的引导工作并不是要求辅导员对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来辅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要求辅导员通过对专业的学科特点、学科背景,来引导学生们找到队专业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接下来笔者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可以与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沟通这样好了解一些学科专业的发展背景,同时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座谈之后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它发展前景,学生好明确专业培养规格与发展方向,进而结合自己个人的奋斗目标来设计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
(2)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的机会,不同班级之间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来促进各班之间的关系。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比如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的学生传授在大学期间我们在不同的时间该做的事、该过的级、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上应该怎么做。
(3)做些必要的总结,在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和专业教师沟通以及积极开展活动的时候要注重总结、研究专业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尽量的争取教学研究立项与大学生科技立项,这样鼓励了学生共同参与教育科学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指导水平,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
二、在学生的心理上进行引导
在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对于心理的辅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然而做好心理的辅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又是其关键,从实际工作出发的同时结合一般心理咨询关系建立的特点,通过对探索辅导员心理辅导中关系建立的独特性以及从师生关系影响对心理辅导目标的建立,辅导前应注意的事项及辅导过程影响的要素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剖析,使得这些工作对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的进行提供更有效指导与建议。
(1)如果辅导员觉得学生的所遇到的问题需要进行一次专门性的心理辅导,或者有些学生主动向辅导员老师寻求心理辅导时,必须在对其辅导的过程中保证能够有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在辅导中不受他人干扰。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要做到这点并不那么容易,有太多的繁杂琐碎、不可预期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此情况下,辅导员老师最好要先跟来访学生预约好时间、地点,在进行心理咨询前应先与学生交代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好让学生再心理上有准备,不过这样的情况最好尽量避免,以防让学生觉得打扰到老师的正常工作而产生愧疚感。
(2)如果来访的学生咨询问题比较紧急,或者辅导员在学生来咨询的时候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心理辅导,这时辅导员须先征求学生的意见,并且来说明理由,在说明理由时需尊重学生,而且不可过于直率,同时向其推荐本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介绍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长处,以防止出现对来访的学生产生伤害或负面影响。
(3)辅导员老师在给学生做心理咨询前应与学生协商本次辅导过程的时间以及心理辅导的目标。告诉学生这是为了帮助学生自己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希望双方能够努力积极的配合解决。通过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也可以贯穿到日常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不过此时应再次声明保密原则与保密原则的范围。
作为辅导员或者其他的学生管理者对于学生进行以上两方面的引导是最重要的,当然有时候也有其他方面的引导本文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接下来主要介绍下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就业方面的引导。
我国高校的毕业生每年都在增长,又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正视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都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广大毕业生走好择业的第一步。在此,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三、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日益成为社会普通的劳动者,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既是适应当前严峻就业形式的需要,也对同学们自身发展好处。希望大家对目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有清醒认识,合理准确地自我定位,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强化普通劳动者的意识,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就业,做好积极的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扎根基层,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基层是有志青年奋斗成才的必由之路,是高校毕业生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砺品格的重要途径,是经受锻炼、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基层条件可能很艰苦,但艰苦的条件既能磨练人,又能造就人,大学生在基层社会实践的丰富经历和阅历,必将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闪闪发光。在此,希望广大毕业生同学树立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理想抱负,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努力成为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
摆好自己的就业态度,我相信每位同学都将找到工作。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对于把学生从进校的那天开始引导经过四年的时间学生们会将拥有个充实和难以忘怀的大学时光。辅导员是伴随学生们四年时光的重要学生工作管理者,因此本文主要是介绍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就业前景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物流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技术水平较落后,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等滞后因素,所以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大。一方面,国家对老储运企业进行改造、重组,以适应新的形式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我国也在积极建设一些现代物流企业。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专业化程度低,管理体制和法规、技术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业的管理权限分割为铁路、交通、民航、海关、商贸等部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物流中横向联系被纵向的管理体制隔断,使物流资源分散化,物流企业效率低;每个部门从自己的角度制定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导致企业间运行不通,整体的运作效率低下,运作成本上升。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合理、不科学并且投入不足。特别是自动化信息设备方面,对客户不能提供咨询、跟踪服务。许多物流的环节都没有做到合理化,特别是运输、装卸搬运。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以及货物的损坏、丢失,严重影响物流质量。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的各大城市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更加促进了物流的发展;而中西部是在东部的带动下发展的,没有自己的理念和先进思想,在加上经济欠发达,因此物流的发展很坎坷。对于我们中西部的大学生来说,这又是制约我们就业的因素。
3.信息技术水平较落后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在诸多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2010年9月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调查报告表明,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约70.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仓储管理(WMS)、运输管理(TMS)、客户关系管理(CRM)这些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比例占70%。那么,如何运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企业亟待解决。
4.物流管理人才短缺
我国物流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25%。但是具备物流管理知识的人才却很匮乏。
二、如何帮助民办高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1.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
通过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实践环节。具体地说,就是在校内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和各种模拟实验室,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将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成模拟实训教学、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平台,通过仿真企业实务环节,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成一个系统。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掌握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调度等各方面的技能。在校外,利用社会资源,与本地区知名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参观、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最后毕业实习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一次实践,是学生在大学毕业前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毕业实习安排形式,使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学生因择业而不实习。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合理、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一是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法”即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与“研究性学习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以网络为基础教学平台,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课堂内小组模拟游戏,案例项目讨论。三是进行现代生产仿真实验。通过对仿真模拟实验软件的操作可以有效解决针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某些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无法实际操作的困难。
3.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专兼职“双师”素质与结构的师资团队,鼓动和支持现有专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每年送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把一线的操作经验补充到教学中来。根据教学需要,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实务)聘请企业高层物流管理人员来作兼职教师。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聘请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做实习导师,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构筑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与物流企业共同构建物流实习基地,建立分布于货运基地、仓储配送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相关物流企业上岗实践,通过企业上岗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首先把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请入学校,为广大师生讲学,通过由专业教师或外请专家举办有关物流管理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跟踪到物流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而增强他们的专业信心。其次,可以带领同学们到社会实际工作部门中进行实习、实践教学,提高了同学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通过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并通过确立科研项目为对方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我国高校的物流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上都比较薄弱。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坚持培养应用型、职业性以及开放式物流管理人才,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校企协作,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物流产业。
作者:张洁 单位:西京学院
1.专业化程度低,管理体制和法规、技术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业的管理权限分割为铁路、交通、民航、海关、商贸等部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物流中横向联系被纵向的管理体制隔断,使物流资源分散化,物流企业效率低;每个部门从自己的角度制定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导致企业间运行不通,整体的运作效率低下,运作成本上升。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合理、不科学并且投入不足。特别是自动化信息设备方面,对客户不能提供咨询、跟踪服务。许多物流的环节都没有做到合理化,特别是运输、装卸搬运。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以及货物的损坏、丢失,严重影响物流质量。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的各大城市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更加促进了物流的发展;而中西部是在东部的带动下发展的,没有自己的理念和先进思想,在加上经济欠发达,因此物流的发展很坎坷。对于我们中西部的大学生来说,这又是制约我们就业的因素。
3.信息技术水平较落后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在诸多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2010年9月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调查报告表明,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约70.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仓储管理(WMS)、运输管理(TMS)、客户关系管理(CRM)这些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比例占70%。那么,如何运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企业亟待解决。
4.物流管理人才短缺
我国物流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25%。但是具备物流管理知识的人才却很匮乏。
二、如何帮助民办高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1.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
通过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实践环节。具体地说,就是在校内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和各种模拟实验室,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将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成模拟实训教学、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平台,通过仿真企业实务环节,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成一个系统。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掌握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调度等各方面的技能。在校外,利用社会资源,与本地区知名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参观、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最后毕业实习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一次实践,是学生在大学毕业前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毕业实习安排形式,使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学生因择业而不实习。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合理、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一是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法”即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与“研究性学习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以网络为基础教学平台,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课堂内小组模拟游戏,案例项目讨论。三是进行现代生产仿真实验。通过对仿真模拟实验软件的操作可以有效解决针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某些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无法实际操作的困难。
3.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与日俱增,学科门类日益繁杂,大学生就业情况多种多样,无形中,使各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学生档案管理,使学生档案做为学生寻求工作的有力信息资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档案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高中时代转过来的学籍材料,另一部分是大学期间的学籍材料,包括大学期间学生成绩、学位授予通知书;社会活动表现情况,包括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经历;党团材料,包括入党、团发展过程中政治表现等思想状况的记录信息;奖惩情况,包括在校期间获得的荣誉及违纪旷课等处分材料;体检表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信息,承载着学生学业生涯的点滴,更是将来毕业就业的宝贵信息资源。所以,做为学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做到材料齐全,更应注重信息的原姓性和真实性。
1.高校学生档案现状
目前,各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基本上是先由各学院分散管理,在毕业生即将毕业之前,再由各学院统一归到档案部门统一管理和传递。由于工作环节有限,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流动性大,忽视定期培训等原因,造成了学生档案收集不全、整理零乱,在多次交接过程中出现材料丢失、重复归档的现象,给学生日后的工作带来麻烦。
另外,学生档案没有统一标准,材料规格不统一,也是当前学生档案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统一化的档案管理标准,使得学院对于学生档案的收集没有依据,造成各个学院的学生档案材料各具特色,标准不一。有的学院能把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真实详细地记录和整理,但有个别学院仅仅是提供学籍档案,个人鉴定公式化、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特征,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全部情况,在材料的提供上,与用人单位期望相差甚远。档案材料规格各异,使用纸张的材质规格各不相同,也是造成档案材料杂乱的原因,影响档案材料的使用效果和美观。
第三、学生本人对于档案意识淡泊,甚至认为档案无关紧要。有的学生入学就不上交高中档案,有些学生学习期间出国、工作等忽略自己档案材料的填充,造成档案材料存档不全,更有的同学在填写自己的信息时不认真对待,字迹潦草,填写不准确,给将来就业、晋级带来麻烦和损失。
2.毕业生档案为用人单位选拨人才提供参考和依据
学生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学习期间的全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及思想政治表现,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最初印象,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另外,学生档案也是工作以后做为定岗、定级、晋级、调动的凭证,是一个人学业生涯的“记录本”。
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高校毕业生档案的完整性,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内部管理,保障毕业生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
首先,要规范档案归档内容标准,制定档案归档制度,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学生档案归档系统,使各学院收集学生档案有章可偱。统一档案纸张及格式标准,让档案看起来更美观更规范。加强各学院档案管理员业务培训,确保学生档案的真实完整。
2.加强宣传力度,激发学生自主意识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学校相关部门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毕业生档案作为学生踏上社会的敲门砖,关乎学生就业及今后发展,学校要在新生入学前通过宣传栏、学前教育等形式,对他们进行档案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档案的价值和作用,认真对待自己的档案材料,做到填写认真、字迹工整、真实完整,只有积极主动地关注、配合档案的建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
3.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到电子、纸质双轨制
建立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的时效性、便捷性。由于高校历年来毕业生档案都是以纸质为主,纸质档案虽然是“唯一真实的原始性凭证”,但对于高校与日俱增的生源来说,整理填充过程繁杂,查询起来更是无从下手。只有建立学生电子档案系统,使资源共享,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作用,为档案的整理、查询及为用人单位提供最便捷、最精准、最全面的毕业生档案信息。要选择一套软件兼容性好,能够与其它学生信息软件共享的管理软件,这样可以通过数据转换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软件的选择应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将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存贮和利用,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轨并存,信息资源高效共享,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搭建毕业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平台。
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目前,学生档案的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专业性不强。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兼职档案员队伍是做好毕业生档案工作的基础。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服务于就业的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其次要提高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管理能力,认真把握毕业生档案收集、整理、移交、派遣的各个环节,并及时完成电子文档与纸质材料的统一,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毕业生档案的各环节工作。
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扶持户籍劳动力就业的政策,给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专项培训、场地资金支持、购买产品服务等全部流程的服务。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扶持过程,表现为既是有关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实际操作者。政府对社区就业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过多,强化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参与,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以法治理念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如上海市政府对户籍劳动力的扶持,强调救助对象必须为上海户籍人口,经营性劳动组织对于使用外籍劳动力比例有严格的限制,加大了对整体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政府之力相悖于劳动力市场的自身调节。某些就业项目或创业项目直接挂靠政府部门,政府作为最大雇主,政府成为经济发展和利益集团行为的主体,而非企业本身,收入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方式为政府出资购买岗位,且政府对从业人员的工资也作了最低的规定,将社区就业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演变成“正规部门就业”,与市场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截然不同,这将限制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活力与自我调节性。
(二)机构障碍:缺乏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
我国失业人员的范畴很大,包括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退役军人、退休人员、小时工及其他困难人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仅仅排在第四位,其就业工作纳入到失业人员的统一管理中,统一划归到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部门来管理,下设社保所、街道办事处等,这与当前大学生的失业规模是极其不符的。但社区工作人员往往将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的就业工作放在第一位,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招聘专场、培训专场、就业指导与创业规划等,难以突出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性、技能性与特殊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日本的厚生劳动省专门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学生职业中心,实施就业体验制度等。德国中央联邦劳动总署与各地方的劳动局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管辖范围障碍:政策开展范围有限
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政策涵盖领取失业登记证、签订社区用工合同、小额贷款、就业补贴、领取《优惠证》与就业培训。其中,就业培训开展的最好,比例高达60%,但是没有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专场,都是和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等社会各类需要就业的人员统一进行培训。在社区内年平均开展就业培训次数在0次和1—3次的占到75.68%,9—12次的比例只有2.7%;在定期跟踪反馈方面,频繁及其频繁以上的只有52.78%,有的社区只对申请小额贷款的大学生进行项目跟踪,而且层次较低。其次为签订社区用工合同,比重为42.86%,再次为领取失业登记证,比例为28.57%,而诸如小额贷款、就业补贴和领取《优惠证》等能够直接使高校毕业生受益的制度落实力度却有限,比例只在6%上下。相比之下,国外的贷款、融资、投资的制度却比较完善,如英国相继推出《公司投资法规》(EIS)、《创业投资信托法规》(VCT)和《公司创业投资法规》等相关投资法规,每年大约能够提供38%的创业投资资金,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瓶颈。另外,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实践没有将社区内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中,政策的不完善性增加了社区就业的风险系数。
(四)效率障碍:就业政策缺乏整合之力
一是就业制度周期短、连贯性差。根据就业制度变化周期的调查数据显示,明确1—2年发生变化的占44.12%,2—3年变化的为38.24%,而在5年以上发生变化的不足3%。结合相关社区人员的访谈数据,以吉林省为例,2009—2010两年期间没有发放《优惠证》,2009年以前发放的优惠证自启动之后有效期为3年,又于2011年下半年实施改革,将《失业保险登记证》与《优惠证》合二为一,将个人情况、保险情况、贷款、优惠等各种情况进行统一登记,而就业补贴根本没有。在北京和深圳地区,小额贷款和就业补贴都是就业工作的内容之一。二是各管理部门执行缺乏合力之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管理、城市建设、卫生监督、民政、公安司法、政府规划等多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根据社区实际工作中的协调数据显示,发挥主体作用的是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比重达89%以上,政府规划部门比重只有43.24%,具体落实小额贷款与就业补贴的工商税务管理部门比例也只有24.32%,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过程中,选择协调顺畅的社区比例只有5.4%,表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与管理、出现职责不清和利益本位主义等现象,协调程度较差,难以实现各部门间的合力之效。
二、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管理的政策举措建议
(一)建立市场主导政府间接干预的就业管理模式
一是政府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角色,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以法治理念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弱化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参与,即从宏观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出发,提供公共事务服务和公共物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获取经济利益。中央政府层面注意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出一系列改善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系,增加就业岗位的激励政策,并建立全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层面应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提供针对,开展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与辅导、就业培训与跟踪等具体工作;中央与地方协同做好政策的落实、监督、管理等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市场运作使社区经济活动摆脱低层次、低质量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增强社区就业项目的自主性和独立经营性,改变政府是经济发展和利益集团行为主体的现状,让大学生在社区市场中充分发挥其知识与专业特长。
(二)形成以社区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架构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设大学生就业管理办,依法开展各级各地的大学生社区就业指导与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室”、“就业服务中心”等大学生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并规范其工作职责,配有专职人员,依托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动态记录与管理所在区域就业人员的信息情况,包括失业人员登记、从业人员登录;二要动态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面向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就业介绍、就业培训和其他的劳动保障工作;三要将政府权力适当下放,增强社区机构的组建能力和协调能力,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四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四要因地制宜制定大学生社区就业优惠政策,如减免各种税费与管理费用、银行贷款、再就业补助、创业奖励、再就业培训等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社区就业管理服务体制;五要建立交流与反馈的互动平台,可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设立交流处,开展大学生社区就业的经验交流会、学习研讨会、现场观摩会、组织学习参观等人际交流方式,也可利用网络技术借助BBS、E-mail、虚拟社区、博客、Wiki、微平台等方式建立实时信息交流平台,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鼓励社区就业的氛围。
(三)扩大政策的实施范围与配套措施
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设计理念是“扩大大学生就业”,应将该理念贯彻到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一要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从外在条件提供和内在能力提升两方面着手,外在条件方面包括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无息贷款、绿色通道、社会投资引导、购买就业岗位等,内在能力方面主要是面向大学生开展专项的创业培训、就业指导与咨询、心理支持与辅导等,让大学生有能力、有资本在社区环境中实现就业的价值性。二要保障大学生社区就业的劳动权益,建立与规范社区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与监察制度,明确企业在签订、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处理工伤、加班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对于按时、足额缴纳社区就业人员保险费用的企业由行政机关给予税收减免或是税收补贴;对于克扣或是无故拖欠社会保险费用的企业要进行严厉的惩罚,除了要补齐费用外,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三要解决大学生社区就业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社区养老保险制度,可在劳动时间统计的基础上设计大学生社区就业养老的缴纳标准,其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积累额不应低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缴纳标准,并设计灵活的缴纳体系。具体表现为:缴纳基数灵活,允许社区就业人员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纳基数;缴纳年限灵活,规定缴费满15年的,发给基本养老金的80%,之后缴费每增加一年,基本养老金提高1个百分点;缴费时间和地点灵活,依据个人唯一的身份证号码办理个人统一账户,可在任何地点(不同的工作地点),任何时间(可选择月、季或年三个时间段)来缴纳社保费用。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物流业作为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行业之一,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激增,据统计,2011年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约为40万人。物流人才已被列为中国十二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及高校的扩招,使得国内物流人才培养规模增大,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经过10多年的物流人才培养,为人力资源市场输送了大批物流专业毕业生。然而,在此形势下却出现了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一方面是企业物流人才“用工荒”,另一方面却是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本文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特征的分析,从完善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指导工作及物流类学生自身努力三个方面出发,提高物流类学生的就业能力,以适应行业的需要,进而缓解物流人才供需错位问题。
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2012届物流管理专业100多名毕业生初次就业信息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民营物流企业是当前物流类毕业生主要的选择领域。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多。我国现有接近1000多万的物流经营体,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巨大。在这个领域,物流类毕业生只要愿意都能谋得一职半位。但是这1000多万物流经营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民营物流企业,其规模小、待遇低、稳定性差,在物流运作的过程中专业化程度不高、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不足,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仅仅是搬运工、仓库管理员、盘点工等,体现不出专业人才的作业,这致使大量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面临一定的困惑。
2、当前物流类毕业生从事非物流相关工作的比例较高。当前毕业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发展前途和个人兴趣爱好,物流业是服务性行业,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专业性不是特别强,毕业生能胜任一般的经济管理岗位。此外,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的转型时期,专业化和机械化程度不高,行业劳动强度较高,毕业生从事以操作性、事务性的基层岗位为主,部分学生对此不适应。
3、学校举办的各种招聘会是毕业生首次成功就业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学生就业的途径主要有一下几个:学校举办的各种招聘会、学校推荐就业、人才市场供需见面会、网络招聘、通过社会关系就业等等,其中学校举办的招聘会是毕业生首次成功就业的主要和重要途径。
三、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特征分析
1、物流行业专业人才需求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行业管理高端规划设计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较长的行业工作经历,对行业发展具有深刻的认识,能够从宏观与整体上为行业发展规划及设计做出决策,属于行业发展的导向性人才;第二类是具有较强应用操作能力的企业人才,这类人才应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从事企业作业流程、计划实施、组织协调、设备实践操作等业务能力,这类人才是市场需求的主题,也是当前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第三类是科研培训型物流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业务培训能力,一般在高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等工作。
2、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的转型时期,物流行业基础设施薄弱,物流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大都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由于技术应用程度低,物流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普遍较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一般要从基层做起,但寒窗十余载的大学生大都不愿意底层的苦力工作。另外,目前高校的物流教育在培养学生时,过于注重先进的物流理论及思想的教育,而忽视了我国物流行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而且学生往往缺乏企业实践技能,这也使得毕业生不能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
3、相对于专业知识,物流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更看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丁锋(2011)对300多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五个维度。 而赵奕凌(2011)则走访了十多家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拥有自营物流业务的企业,从中总结出广大物流企业所注重的物流实践能力为:团队精神、沟通精神、创新进取精神。
四、缓解物流人才供需错位问题的方法建议
另一方面,旅游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至2004年,到昆明的海外旅游者达49.33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达1707万人次,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7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07人,有效职位数达5908个。而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2004年昆明市旅游行业提供的有效职位数和某高校的毕业总人数(88人)。旅游企业的就业岗位是供大于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明显太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党政干部,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很少。另外,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调查中,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的,大一的学生占40%,大二的占23.5%,
大三的占18.2%,
大四的占52.5%。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忽视了个人的个性特征。
(二)学校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例太多,实践课程较少。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调查中,1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3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由此看出,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是不太满意的:同时与逐年增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相比。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旅游教师普遍较少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而从行业中聘请兼职教师,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同时又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三)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则其就会积极主动地做好这件事情,反之亦然。问卷结果显示:在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程度问题上,有效问卷中38%的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48%的学生选择“不太感兴趣”,8%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3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愿意”,4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愿意”,3%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愿意”。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
(四)学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究其原因有;一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毕业生认为从事服务行业就觉得低人一等,在自尊心上过不去:二是旅游行业的通则是管理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往往刚进这些旅游行业时待遇不高,与学生预期收入不匹配:再加上社会、家长对旅游行业的误解,认为旅游行业是“青春行业”,造成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导致其不愿在旅游行业就业。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一)强化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
对企业来说,品德、责任心是选人的关键标准。因此,在学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很有必要。第一,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第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早了解所从事职业的特性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品质;此外,就业指导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开展就业讲座等形式外。还可以举办面向家长的就业说明会,请有关企业来校介绍其情况等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研究感兴趣的企业。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要细化专业方向。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基本上有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会出现更多的专业方向。因此,专业细化将是一个趋势。各个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来设置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做到实用性,超前性,结构的合理性;二是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三是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实践环节,提升操作能力
与过往情况不同的是,现下的很多高校学生都认识到了就业压力的严重性,自身的兼职数量和工作能力都在不断的提升,但这并非源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帮助。相反的,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自身的就业管理工作机制,基本上都是形式化的,既没有人执行,也没有人关注,学生的绝大部分成就,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可是,如果仅仅凭借学生自身的努力,未来的发展还会遇到很多的挑战,这并非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初衷。所以,后续的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介入,将固有的问题彻底清除。
一、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问题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地方的消费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只有薪水稳定,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毕业数量异常庞大,而就业则成为了一项非常严峻的问题。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存在,给很多大学生以较大的希望,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就业工作领导力度不够。现下的很多高校,虽然在生源上广泛,教育水平也比较高,可唯独在就业工作领导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缺失。校方的思想在于,大学阶段的学习由校方提供,而就业以后则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打拼。可是,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所为校方创造的价值非常突出,如果校方仅仅是发放了课本、举办了考试、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则与学生的付出具有严重的差异。当就业工作领导力度不够的问题,在长期未得到解决后,后续的生源力量也不会增加,相关部门的审查也会逐步的增大,校方势必走向下坡路。
(二)部门工作关系不明确。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大三或者是大四阶段来寻找工作,此时的学生依然隶属于高校,但自身却从业于各类企业或者是研究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手续的办理和权限的许可,都要得到校方的帮助。但是,国内的很多院校,针对就业方面的指导、帮助、管理,都表现出了“踢皮球”的状态,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总是推脱给其他的部门,当学生将每一个部门全部跑遍后,发现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这就给高校的工作和学生发展造成了双重打击,很容易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舆论压力。
二、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对策
(一)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相对于过往而言,现下的高校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并不需要特别多的帮助,有时候仅仅是要求校方盖章即可。可是即便如此简单的需求,依然得不到允准。诸多问题在积累时间较长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部分高校已经成为了严厉打击的对象。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以后,很多院校为了避免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开始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切实的执行。
1.允许学生在大三阶段开始寻找工作,校方会在能力范围内予以一定的支持。但是,学生必须在就业之前,与校方签订一些协议和规范,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学生在外出现不良事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对性的自由选择。
2.小组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阶段性的分析和讨论,观察学生的就业趋向、实际需求等等,并且针对下一届的学生开展分析和研讨,适当的进行就业指导讲座的开展,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到齐,特殊情况除外,将实质性的就业内容、知识体系等进行教育。
(二)明确学校相关部门的责任
对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而言,其在绦械墓程中,根本不需要繁杂的部门来完成。校方应该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的要求,直接裁撤不需要的部门类型,将工作进行整合分析,明确工作制度内容、工作责任范畴等等,并予以全校公布,让学生可以直接寻找相关的负责人来提供帮助。同时,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相关部门,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时间上班、下班,不允许自行安排工作时间,要保留长期通畅的沟通渠道,包括邮件、微信、qq、联系电话等,至少要有两条长期有人联系到的沟通渠道。
本文认为,领导小组和就业指导中心要深人研究就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活动,检查监督各院系就业工作的进行情况,同时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咨询办公室和各院系的就业指导中心要认真贯彻好上级的就业工作的思想和政策,对毕业生做好服务,根据专业特色给与毕业生指导性建议,同时向社会企业积极推荐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
三、结语
本文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展开讨论,现下工作质量有所转变,各高校在机制的执行、建设上相对积极,相信今后会有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杨静.高校就业工作问题与管理工作机制的构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如何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分析其内、外在因素等相关“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研究应运而生,由此,探索相应就业教育对策,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不仅对大学生个人而言裨益良多,对改善高校教育管理效率,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21世纪是知识与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促进我国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范围,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当前国内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大学生供给形成巨大反差,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势颇为严峻,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据统计显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长率显著增加,但就业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一问题不仅加剧了我国就业难的形势,也一定程度阻碍了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以“北上广”高校为例,三个城市各自于2015年度的在校生数量已突破170万人,跻身全国高校在校生前列。但是,与大规模的毕业生数量相反,“北上广”三个城市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不仅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群体中的男女学生就业差距也在逐渐增大。以H大学为例,2014年,H大学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为71%,男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为87%;2015年,H大学女大学生群体就业率仅为63%,而男大学生就业率则高达84%。由此看出,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就业率,呈现较大的就业差距。而且,从就业质量、就业层次、就业理想以及薪资待遇等多个方面来看,女大学生都处于明显劣势。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主要原因
(一)多元文化与社会舆论的引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社会文化与思潮更为多元化,再加上社会经济体制对于个人利益的认同,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全面指引下,大学生个人观念已不再由仅有社会价值观组成,而是逐渐融入了如个人利益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等不同因素,使得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选择问题上,开始偏向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地追逐个人利益的获得,即逐渐转向了“个人主义”。就这个问题,社会价值观的淡化于长远来看,将导致大学生偏离正常的择业轨迹,失衡的个人价值实现与物质利益得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助长学生塑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悖于对国家与社会应予承担与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高校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应当坚持加强引导与教育,督促大学生协调好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其形成与自身实际择业取向、社会需求等相契合的观念,并要强调择业应以对社会有所贡献为先,继而再以追求自我价值的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等为目标。
(二)就业市场化用人机制的推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仍处于国家计划经济分配体制之中,无需忧虑就业问题,然而,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的双轨制,一部分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就业,另一部分自行选择就业道路,我国大学生就业开始逐步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求职发展。时下,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就业市场化即劳动力的市场化,就业市场的实质本就是劳动力市场,基于这一背景下市场化用人机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取向与观念带来了冲击。究其主因,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纳成如下两点:
1.源自客体层面的矛盾
决定大学生就业取向的成因,关键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差异性,以及大学生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追求度。然而,在市场化引导下,大学生择业标准开始转向为“以发展前景”为先,其次才是以“自身才干发挥机会”的多与寡,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既得福利为衡量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这类客体上的矛盾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注重,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大学生对自身精神层面满足的重视,不过当两者冲撞无法平衡之时,多数大学生还是普遍选择对物质的追求,以既得利益作为取向终点。
2.源自主体层面的认知差异
从社会心理学上看,人作为价值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是价值的得益者,市场化不断深入带来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差异日趋扩大,由此促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追究之间矛盾也同步攀升,亟待采用平衡点加以控制。
(三)家庭教育与价值观念的导向
大学生活都是需要离家住校的,学校与家庭的距离让学生与家长联系日渐稀疏,基本上都依靠电话来保持联系。而现实中,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将子女交给学校,此后教育就应该由学校负责,从而疏于对子女的管教与关爱,而这类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须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修养素质的形成,有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漠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念偏离正轨等问题。除上述外,现实中还有部分家庭虽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引导,但过度强调智力培养,为子女树立过高的发展目标,而忽视了对其个人责任感、道德素质的强化,存在明显的功利性,这也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择业标准的端正客观。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又作为家庭教育的深化,两者应当共促互生,缺一不可,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端正的择业环境,使之得以树立端正、良好的就业取向与观念。
三、高校教育管理的优化思路
(一)以人为本——打造和谐民主的教育特色
以人为本理念投放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即“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理念的践行,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高校“软”实力。教学的中心本就应该以学生为主,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对此,高校教育管理在实践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中,必须坚持从学生出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目标,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着眼于学生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创造条件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对学生的每一个“可能素质”做出有效指导,使之转化为“现实素质”,以促其整体素质向更高现实转化,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力崭露头角,收获欣喜。
(二)打破僵局——借兼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具有积极作用,兼职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兼职,据分析,我国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多数人是为了增加社会阅历;第二,部分人志在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第三,部分人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报酬。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兼职固然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具体地说,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企业在招聘后都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定期限的专业培训,以确保员工符合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而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兼职的工作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程度较小,技术含量很低,并不能起到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相反,部分大学生的兼职经历对其毕业后的就业有所负面影响,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兼职经历过多会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有效学习时间较少,故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后期培养难度更大,而更倾向选择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或是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应强调大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确保大学生明确兼职的利弊,把握适度原则,尽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切忌“贪多嚼不烂”;并以不耽误学习为前提,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学习与兼职之间的关系,以学习为主,兼职为辅,相辅相成,切勿本末倒置。
(三)反对歧视——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教育
国家近年来对就业教育的重视度日趋明显,大批改善就业环境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有如相关就业指引的地方性政策、就业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各大人力资源市场的构建等。即便如此,从根本上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及其教育环境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相关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由此,优化就业价值教育的效果,必须继续加强外部建设。具体地说,首先,各地政府除积极出台相关鼓励就业的原则性规定外,还要极力为大学生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就业选择,让其就业思路更加的开阔,就业观念更加的合理。其次,各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职业心态,设定与自身相符的就业定位,秉持大众化的就业观,转变过去“精英身份观”,保持与社会经济结构、市场走向相一致的观念;同时,还要指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观察市场经济规律,明确择业应基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视角下出发,关注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小与个人能力的培养指数,抛弃不切实际的虚高理想,深刻理解“过分追求高经济利益往往会适得其反”的现实后果。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使得市场机制能够在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严厉管控垄断市场行径与部门,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就业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构建面向全国的人才市场,全面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促进劳动力永续流动。除上述外,笔者认为同步完善就业法制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和政府应当从法律层面给予大学生强大支撑,最大限度保障初到社会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四)灵活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
当代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受制于各项因素,真正走出大学校门、依靠自身对于职业、对于社会的理解展开创业行为的毕业生并不多,更多的毕业生宁愿在家长的安排下选择长线、稳定的工作,或按部就班按照社会职业发展形势的普遍规律选择到人才市场去应聘,作为一个普通职业者,为其他企业和机构贡献价值。基于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以及院系辅导工作人员,更要深刻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激情的众多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和鼓励符合要求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具体地说,首先,高校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网站或其它自媒体形式的宣传,在校内形成广泛而充实的氛围。同时通过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校内部教学体系当中,不断增加对其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让更多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基本技能,达到创业素质要求;其次,各地政府也应作出相应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鉴于当今社会以及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政府可以适当从税收以及政策方面予以大学生创业一定的优惠,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其营造出轻松的创业氛围。此外,就大学生自身来说,更需要依托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并不断积累和学习正确的创业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必要的道德素养,等待外在条件成熟时,即可投身到有关创业的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说,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创业成功与否虽然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说还需要基于个人的思维、工作以及组织和创新能力。所以,当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院系、学习成绩、政治面貌以及学术研究和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左右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时,高校层面更应当基于这些因素,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训工作,带动更多有此意愿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例如,针对拥有一定学习能力,却在毕业实习阶段没有接触到适合自身的企业或单位的一类学生,高校应当在他们大学即将结束学业的阶段,组织开展有关创业的基础教育,教授他们有关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萌生创业意识,燃烧创业热情,从而在创业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所学,将个人能力和价值发挥至极致。
四、总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与市场发展规律严重偏离,不符合新时期时展的特点。因此,高等院校应该积极调整教育模式,转变教育培养观念,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掌控市场发展风向,为学生挑选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制定正确的培养方向和教学目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为培养众多市场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到校本课程中,形成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教学课程,充分展现出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可能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供需脱节。以昆明市某高校为例,2004—2007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3.38%,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以在校任教、考研、自主创业等形式就业。资料来源:根据某高校毕业生从事旅游企业就业数据整理而成
另一方面,旅游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至2004年,到昆明的海外旅游者达49.33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达1707万人次,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0万人,有效职位数达5908个。而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2004年昆明市旅游行业提供的有效职位数和某高校的毕业总人数(88人),旅游企业的就业岗位是供大于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明显太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党政干部,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很少。另外,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调查中,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的,大一的学生占40%,大二的占23.5%,大三的占18.2%,大四的占52.5%。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忽视了个人的个性特征。
(二)学校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例太多,实践课程较少。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调查中,1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3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由此看出,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是不太满意的;同时与逐年增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相比,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旅游教师普遍缺少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而从行业中聘请兼职教师,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同时又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三)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则其就会积极主动地做好这件事情,反之亦然。问卷结果显示:在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程度问题上,有效问卷中38%的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48%的学生选择“不太感兴趣”,8%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3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愿意”,4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愿意”,3%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愿意”。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
(四)学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究其原因有:一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毕业生认为从事服务行业就觉得低人一等,在自尊心上过不去;二是旅游行业的通则是管理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往往刚进这些旅游行业时待遇不高,与学生预期收入不匹配;再加上社会、家长对旅游行业的误解,认为旅游行业是“青春行业”,造成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导致其不愿在旅游行业就业。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一)强化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
对企业来说,品德、责任心是选人的关键标准。因此,在学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很有必要。第一,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第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早了解所从事职业的特性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品质;此外,就业指导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开展就业讲座等形式外,还可以举办面向家长的就业说明会,请有关企业来校介绍其情况等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研究感兴趣的企业。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要细化专业方向。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基本上有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会出现更多的专业方向。因此,专业细化将是一个趋势。各个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来设置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做到实用性,超前性,结构的合理性;二是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三是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实践环节,提升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