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产业发展状况

新产业发展状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产业发展状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产业发展状况

篇1

关键词:新能源;财政补贴;税收减免

1.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新能源是指传统以外的其他的能源形式,是人们利用新的技术将某种资源转化为能源。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要求以及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因而新的能源开发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政务,很多国家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开发新能源的奖励措施,这给新能源的发展带来广大的空间。

最近几年,发达国家为了能争夺发展新兴产业的主动权,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其中美国政府为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财政补贴140亿美元,并采用减税,政府担保贷款等系列措施;而德国政府为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发,拨款5亿欧元作为其研发预算;法国政府更是成立“战略投资基金”,投入200亿欧元,大力支持汽车、航空、防务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美欧这些发达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种政策充分展示了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2010年 9月 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这一决定提出了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规划部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先发制人,抢先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轨道。

2.新能源产业的特点

新能源是介于公与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这种情况就不能只通过市场来分配和调节了,从开发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到生产这一整个过程,需要国家的财政进行资金的运转,具体特征如下:

新能源的生产可以节约资源,消费可以保护环境。传统能源的严重缺乏和消费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再依赖化石类能源发展的道路显然不容乐观。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影响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使全人类广泛受益,这种受益区别于其他的物品,其他物品的受益是在能够依据法律对其权利完全拥有支配权。而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主体,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的对常规能源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这种受益,人们都在事实上可以共享。这说明新能源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同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的公共性特征尤为突出。

新能源的高成本性。因现有的技术有限,造成新能源生产花费大量的成本,使得不能通过市场来消化。新能源只有依赖新材料,新技术,才能大规模的发展并利用。这使得新能源的市场化和传统能源相比在价格上就失去了优势。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由于资源税和环境税的缺失,新能源发电的环境、资源的“外部收益”在新能源收益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用现行的企业会计成本标准来衡量,显然不具备与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为此,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如果不能积极扶持,新能源很难实现产业化发展。在现阶段,把新能源定位为准公共产品,可以决定新能源的投资、运营和政府扶持模式,这就要求政府不仅要给予更多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评价标准,否则无从体现新能源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

正是由于新能源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以及其生产过程中高成本性,导致了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场生存能力及盈利能力不强,在其成长过程中,政府给予了相当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其中,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成为其盈利的主要手段。

3.政策建议

由于新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之处,但由于其产品的准公共性,及其生产过程中的高成本性,决定了单纯通过试场机制,其很难得到发展壮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技术研发促进政策:

(1)加强“关键领域重点突破”计划,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2)积极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配置和共享。

(3)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4)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设立省级新能源产业专业人才交流市场。

(5)建立和完善新能源产业技术交易市场。

2、金融扶持政策:

(1)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

(2)加大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

(3)加大风险资本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力度。

(4)充分利用其他融资手段,加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

3、产业优化与市场服务政策:

(1)推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能源产业基地,打造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2)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3)大力实施重点工程,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示范效应。

(4)为新能源项目提供土地支持。(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国欣,祝继高.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4.7

篇2

[中图分类号]F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70-03

作者简介:杜朋(1988-),男,汉族,山东枣庄人,新疆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

一、引言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在“服务型经济”的大背景下,生产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且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及国际大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如今,生产业被称为最具活力和增长最快的部门,有极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我国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这是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就新疆来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西部大开发”以及“向西开放”政策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方向。加快新疆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提高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实现新疆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业概述

(一)生产业的概念

Machlup在1962年最早提出了生产业的概念,他指出:生产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他认为生产业提供的服务主要以知识为产出,服务的过程是向社会输送各种专业知识的过程。Gruble和Walker认为生产业是经济活动中的中间投入要素,其应该被用来生产可以被消费者直接消费的商品,而不是直接被消费者所消费,其消费对象应该是工业生产部门,并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消费品的生产过程。Noyell和Stanback强调生产业应该是一种中间投入而并非最后的产出。Daniels认为服务业应该被区分为消费业和生产业,如果其中某种类型服务业的产品作为某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并生产出产品,然后再被消费者所消耗,那么该类型服务业就是生产业。

(二)生产业的分类

对于生产业的分类,目前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这主要是由于现实生活中服务业活动很复杂,而且存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生产业的分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美国商务部:商业及专门技术(如电脑、工程、法律、广告、会计等)、教育、金融、保险、电子传讯。

英国标准产业分类:金融、保险、不动产、商业服务、法律服务、会员组织、其他专业服务。

香港贸易发展局: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与贸易相关的服务。

Niles(1990):金融、保险、运输、大众传播、会计、研究开发、资产服务业。

段杰、阎小培(2003):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邮电通讯与交通服务业、教育、文艺和广播电视电影业、进出口贸易业。

三、新疆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疆生产业发展状况的横向分析

2011年新疆的 GDP总值达到66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20%(扣除物价水平后)。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113903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32259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224512亿元,分别占GDP总值的172%、488%和340%;生产业产值在第三产业产值中的比重为3364%,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143%。2011年新疆的总就业人数为9533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4639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1490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34039万人,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4866%、1563%和3571%,而生产业就业人数和非生产业就业人数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 273%和3298%。

由以上数据可见,目前新疆生产业在总产值和服务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较低,生产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也较低。据统计,生产业中的金融业、物流业等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新疆GDP的贡献也较小,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也相对较少,因此对新疆的就业贡献很小,这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产业的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新疆来看,在生产业中,占比重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以及金融保险业,为生产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新疆和全国比较,新疆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租赁商务服务业所占的比重都要小于全国水平,说明新疆的生产业发展滞后。

由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新疆来看,在生产业中,对就业贡献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以及金融业。新疆和全国比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租赁商务服务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和对就业的贡献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生产业,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但是目前新疆生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吸纳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新疆生产业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二)纵向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新疆生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下的变动特点,有必要对历年来新疆生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作出纵向分析。对1995―2011年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的变动情况作出分析(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伴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1995―2011年间新疆生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的产值增加较快,但增加幅度存在着显著差别。在最初时期,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在总量上占据最重要地位,2011年的总量是1995年的5倍,从图1中可以看出,代表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的曲线一直都比较陡峭,说明年增长率较高,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金融保险业的总量一直落后于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但在2010年发生逆转,其产值超过了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代表金融保险业的曲线在初期比较平缓,表明在这段时期金融保险业发展缓慢,增长率较低,但在后期曲线变得陡峭,表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为新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贡献,间接贡献表现为金融业可以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从而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来说,1995―2011年不管从总量还是从年增长率来看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总量上明显低于其他两个行业,曲线非常平缓,说明科研投入不足,年增长率过低,这些都制约了新疆生产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从图2可以看出,1995―2011年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除了在前期略有上升之外,之后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这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增长,虽然交通运输与邮政仓储业在不断发展,但是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金融保险业在这17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说明在最初的几年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慢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金融保险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科研与地质勘查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平稳,说明新疆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需要加强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将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业将进一步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也说明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顾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具备知识密集型特点的生产业是其中增长效率最快的产业,这是因为生产业不仅仅直接为国民经济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生产业通过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入间接地为国民经济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新疆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新疆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提高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策建议

1政府应加大对生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要想实现生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必不可少,政府的资金投入可以完善生产业的基础设施,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为生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有效地引导和管理生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应高度重视建立并发挥相关的专业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生产业的市场秩序,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便于政府与企业的协调沟通,建立成熟的专业服务体系。

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培养吸引人才力度

生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密集型,因此生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积累,目前新疆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也大大制约了新疆的生产业的发展。因此,新疆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高层次人才,同时应制定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为新疆发展生产业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3加大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生产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它的发展更加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因此要实现新疆生产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大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投入,其中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有效地推动新疆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平,徐显峰,刘军,刘晓博都市生产业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J]宏观经济研究,2012(3)

[2]胡晓鹏生产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J]企业经济,2008(9)

[3]赵成柏生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1)

篇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人才开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衍生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是新科技与新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产业系统,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发展新引擎。我国2009年便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培育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近年来,各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多数省市都制订了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产业集聚。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新技术和新模式,归根结底源于高端人才,他们凭借优质劳动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因此,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状况,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现状

近年来,鞍山市“三去一降一补”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紧迫,战略新兴产业更需做强做大。据市经信委对2016年前七个月的经济统计,鞍山新兴产业实现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66.6%,高于传统产业109.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0%左右。鞍山市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小,但速度快、后劲足。为了对鞍山战略新兴产业人才状况以及人才开发进行深入研究,笔者采集了相关数据,并深入聚龙股份、森远路桥等十几家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及开发状况,最终将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现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需求的总体缺口较大

2012年至2014年鞍山市主要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鞍山战略新兴产业总体呈增长态势,从业人员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激光科技、新能源电池等产业表现明显。调研中,多数企业反映即使给出高薪,也很难招到人才;即便招到,又很难融入企业,高端人才需求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2.人才理念落后,人才政策效果有待评估

鞍山市通过各种措施加强扶持,吸引海外学子创新创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等等,人才工作成效较大。但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依然短缺,特别是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更加紧缺。鞍山还缺乏先进的人才理念和措施,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措施高度趋同,强度上又无优势;急需重构人才理念,加强政策效果评估,制定差异化、有吸引力的政策,做到吸引和培养双提升。

3.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

鞍山市尚未进行过系统、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盘点、预测以及人才规划;缺乏人才数量、质量、结构方面的准确数据,人才家底模糊不清,难以为人才开发和人才政策设计提供客观支撑。没有人才需求和供给的准确预测,就难以进行比较分析,难以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难以在未来较长时期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人才。

4.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政产学研合作脱节

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区域内高校相关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明显呈现大学生求职难、企业招聘难的“两难”现象。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学校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政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和稳定的合作机制。

5.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不科学,引进培养双欠缺

调研中,多数企业人才政策还缺乏激励性,难以激发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潜能。许多企业认为,公司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层次人才专业能力的发挥。此外,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不明确、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培养力度不够。人才引进方面,缺乏吸引人才的软硬件条件,雇主品牌认知度低;招聘技术上,缺乏有效测评手段,高端人才招聘效果不佳。

三、鞍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策略研究

1.更新人才理念,优化调整人才政策

鞍山应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专门基金,重点资助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对企业引进的人才给予适度补贴。同时,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可突破单位、编制、薪资的束缚,引导企业以任务聘任、人才租赁等形式吸引人才。最后,还要强化政企联合纳才,政府牵头,部门协同,培育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打造鞍山政府的人才品牌。

2.加强人力资源盘点,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

首先加强人才盘点,摸清人才家底,为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既要做好总量汇总,又要进行结构、质量分析;同时,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人才数据库,及时统计更新。还应结合产业发展规划,运用多种方法,加强人才预测,制定平衡方案。要通过有计划的人才规划,开发针对高端装备制造、高端阀门、激光科技、新能源电池产业的人才引进、培养策略,做到一产一策、一企一策,有效开展人才引进和开发工作。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产学研有机结合

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内容;搭建企业——高校合作联盟平台,为鞍山高新技术企业量身定做,培养高素质人才。还应由政府制定措施,建立校企联合机制,通过订单培养、合作研发等模式培养研发人员;高校要与企业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对接,将高校的专家引入公司,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新等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4.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做好企业内部招聘和培训开发工作

高新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激励制度,只有正确地评价人才、给人才以合理的报酬,才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到用事业吸引人,用成就留住人。此外,企业应重视人才招聘,选择有效渠道,建立测评体系,真正选拔既有才能,又扎根企业,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高端人才。还要摒弃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有效开展培训,为有潜质的员工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

参考文献:

[1]李叶飞.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选择标准和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篇4

    1导言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地理上的集聚如果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制造业集群、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专用品供应商集群和一种特殊的产业集聚——产业(科技)园。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正经历一种演进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集群的发展已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中.这个网络是由掌握核心技术和控制技术路径的核心集群根据自身利益而在全球范围组建的。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创新的技术壁垒低.所需要的前期积累少.对技术适配度的要低.创新的机会少因此,会有大量跟进者进入.新加入的企业将共同作用于对现有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的改变:第二。创新的技术壁垒高.需要高度的前期积累.对技术适配度的要求高.但创新的机会多因此.只有较少的企业能够实施创新而获得这些机会.这些少数者将决定新的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并利用长期和连。

    续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壁垒.强化优势。由于熊彼特第二种创新模式依赖企业的知识基础。特别是缄默型知识、复杂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这就需要企业间能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人际接触和互动.从而导致相关创新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相反.第一种模式对应的创新则不需要地理上的集中.创新依赖的知识更多是可编码的.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在全球范围布局这就使得各种集群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将被分为核心集群或边缘集群。核心集群掌握核心技术和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因此是全球生产网络(GPNs)的控制者.他们可以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进行布局.发展和利用各种为其服务的边缘集群.特别是对于编码性强的知识和可以通过许可形式扩散的技术对地理位置的要求就更不严格由于当前技术模式下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是掌握在核心集群手中.所以.这些边缘集群就可能会处于长期依赖状态.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区域替代。

    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已大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但大多数集群基本处于输出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或为掌握着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和外包服务的生存状态其目前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上.但随着供应的增加.其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集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维持价格优势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能力就成为所有集群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2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湖北省4个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即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随州三里岗香菇集群和十堰、襄樊、武汉为基地的汽车产业积聚带以及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某些共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1)集群内部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湖北省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从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是模块化采购与同步设计相结合.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能够配套和具有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产业虽然都有.也有一定的分工.但缺少联系与协作机制.分工程度有限.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结果是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难以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格局。

    (2)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市场化的网络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和学习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集群公共产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为整个集群服务的物流系统、信息平台、生产要素市场、技术开发和研究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对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都进行这方面的大量建设。并逐步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化供应模式但湖北省产业集群层面上的这些公共产品的供应非常匮乏.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上。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已经出现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迁移.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

    (3)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内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比较少.虽然部分企业拥有一些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就总体而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企业.而企业规模有限,研发投入十分不足产、学、研之间缺乏科技创新的分工与合作.湖北省丰富的研究开发资源没有和集群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4)品牌、诚信意识缺乏,短期化行为、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市场环境不少企业品牌、质量、诚信意识淡薄,假冒他人商标、以次充好、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欺瞒等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状况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诚信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5)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处于依附状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十分明显.有的集群已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成为代工和贴牌企业.有的则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由于缺乏着名品牌和核心技术.市场和产品开发基本控制在大型购买商和重要技术供应商的手中.集群对未来发展的路径控制能力很弱。

    通过对湖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和集群升级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升级能力也就存在差异。传统制造业集群往往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产品市场为国内市场或为多个跨国公司贴牌.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结构为竞争性市场这就不仅使其不容易形成对单个跨国公司的依附.并通过这种开放式发展模式使它们能够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最严格的质量标准接触.激烈的竞争将迫使集群提升其制造技术.通过引进行业标准和学习贸易惯例提升其制造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一个通过学习能力提高带动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很多集群就是因此而走过了由过程升级带动产品升级直到功能升级的道路因此.处于落后地位的传统产业集群只要学习和创新能力足够强大就相对容易实现价值链升级。

    对传统产业集群而言.过程升级到产品升级是一个转折.虽然通常情况下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通过设计改进或技术改进而实现产品升级并不能孤立进行新设计的推出、产品功能的提升如果要在市场取得成功必须还有其他因素的支撑例如品牌和市场规模.如果集群市场声誉和协同能力不足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产品创新将成为外部性行为.那些实力更强大的集群和企业将模仿这些设计而迅速取而代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也是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中.由于拥有替代性很小的资源.它们更容易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升级潜力。

    3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集群升级

    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持集群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实现集群升级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由于大多数集群是由中小企业组成.其创新活动往往会受制于经济规模和技术能力.要实现集群的升级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形成合作机制和整和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集群的协同效应.而这一点正是湖北省大多数传统产业集群的弱点。

篇5

1导言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连接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公司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地理上的集聚如果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传统制造业集群、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集群、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专用品供应商集群和一种特殊的产业集聚——产业(科技)园。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正经历一种演进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为集群的发展已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中.这个网络是由掌握核心技术和控制技术路径的核心集群根据自身利益而在全球范围组建的。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创新的技术壁垒低.所需要的前期积累少.对技术适配度的要低.创新的机会少因此,会有大量跟进者进入.新加入的企业将共同作用于对现有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的改变:第二。创新的技术壁垒高.需要高度的前期积累.对技术适配度的要求高.但创新的机会多因此.只有较少的企业能够实施创新而获得这些机会.这些少数者将决定新的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范式,并利用长期和连。

续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壁垒.强化优势。由于熊彼特第二种创新模式依赖企业的知识基础。特别是缄默型知识、复杂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这就需要企业间能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人际接触和互动.从而导致相关创新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相反.第一种模式对应的创新则不需要地理上的集中.创新依赖的知识更多是可编码的.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在全球范围布局这就使得各种集群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将被分为核心集群或边缘集群。核心集群掌握核心技术和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因此是全球生产网络(gpns)的控制者.他们可以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进行布局.发展和利用各种为其服务的边缘集群.特别是对于编码性强的知识和可以通过许可形式扩散的技术对地理位置的要求就更不严格由于当前技术模式下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是掌握在核心集群手中.所以.这些边缘集群就可能会处于长期依赖状态.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区域替代。

湖北省的产业集群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已大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但大多数集群基本处于输出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或为掌握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产品加工和外包服务的生存状态其目前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上.但随着供应的增加.其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集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维持价格优势的潜力非常有限因此.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能力就成为所有集群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2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湖北省4个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即仙桃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随州三里岗香菇集群和十堰、襄樊、武汉为基地的汽车产业积聚带以及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某些共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1)集群内部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湖北省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从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是模块化采购与同步设计相结合.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能够配套和具有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产业虽然都有.也有一定的分工.但缺少联系与协作机制.分工程度有限.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结果是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中、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难以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保大”的格局。

(2)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市场化的网络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和学习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集群公共产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为整个集群服务的物流系统、信息平台、生产要素市场、技术开发和研究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对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都进行这方面的大量建设。并逐步由政府主导过渡到市场化供应模式但湖北省产业集群层面上的这些公共产品的供应非常匮乏.政府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上。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有的地方已经出现部分企业外移现象.而一旦产业链中关键企业迁移.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网络的崩溃。

(3)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内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比较少.虽然部分企业拥有一些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就总体而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企业.而企业规模有限,研发投入十分不足产、学、研之间缺乏科技创新的分工与合作.湖北省丰富的研究开发资源没有和集群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4)品牌、诚信意识缺乏,短期化行为、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市场环境不少企业品牌、质量、诚信意识淡薄,假冒他人商标、以次充好、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欺瞒等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这种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状况与产业集群所需要的诚信互助、合作共赢的发展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5)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处于依附状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十分明显.有的集群已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成为代工和贴牌企业.有的则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由于缺乏著名品牌和核心技术.市场和产品开发基本控制在大型购买商和重要技术供应商的手中.集群对未来发展的路径控制能力很弱。

通过对湖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和集群升级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嵌入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不同.其集群升级能力也就存在差异。传统制造业集群往往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产品市场为国内市场或为多个跨国公司贴牌.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结构为竞争性市场这就不仅使其不容易形成对单个跨国公司的依附.并通过这种开放式发展模式使它们能够和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最严格的质量标准接触.激烈的竞争将迫使集群提升其制造技术.通过引进行业标准和学习贸易惯例提升其制造质量和管理水平这是一个通过学习能力提高带动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很多集群就是因此而走过了由过程升级带动产品升级直到功能升级的道路因此.处于落后地位的传统产业集群只要学习和创新能力足够强大就相对容易实现价值链升级。

对传统产业集群而言.过程升级到产品升级是一个转折.虽然通常情况下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通过设计改进或技术改进而实现产品升级并不能孤立进行新设计的推出、产品功能的提升如果要在市场取得成功必须还有其他因素的支撑例如品牌和市场规模.如果集群市场声誉和协同能力不足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产品创新将成为外部性行为.那些实力更强大的集群和企业将模仿这些设计而迅速取而代之。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也是同时嵌入多条价值链中.由于拥有替代性很小的资源.它们更容易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此也具有较大的升级潜力。

3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集群升级

湖北省传统产业集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持集群竞争力的同时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实现集群升级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由于大多数集群是由中小企业组成.其创新活动往往会受制于经济规模和技术能力.要实现集群的升级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形成合作机制和整和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集群的协同效应.而这一点正是湖北省大多数传统产业集群的弱点。

通过对广东省佛山市和浙江省传统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研究.有如下经验值得湖北省借鉴在集群发展初期.当地政府进行了大量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制度建设.为集群协同效应和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对集群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合作攻关。通过培养、招聘等办法建立了多领域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同时.成立集群研究开发中心和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集群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升了集群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了技术创新的信息收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先进的检验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从技术人才、信息、法律等方面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产前环节提供原料数据库和原料检验检测:产中环节提品的应用、工艺分析、质量问题分析、化学分析和技术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在产后环节交易中心物流信息平台提供销售、仓储、物流配送服务。并逐步实现创新服务体系由纯粹的公益型组织向市场型组织转变同时.还建立了信息化服务网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服务:③建立配套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降低创业门槛和增强集群经济扩张能力围绕集群主业.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兴建各种原材料交易中心.使产品生产的各种部件和材料都能够在本地采购订造:④树立集群品牌意识,对区域品牌进行营销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通过会展、博览会等形式大力营造区域品牌.并建立效应的抵押制度和信息甄别机制共同维护区域品牌的声誉。

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和能力不足以及多方合作的实现问题但这种合作机制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难以形成的.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这样的第三方积极介入.为企业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和提供公共产品.进而引导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样在不断进行的创新过程中.通过量的积累最终集群发生质的能力跃迁.实现逐步升级。

湖北省的复杂产品制造集群主要就是汽车产业集群而汽车产业目前发展的趋势和行业特点决定了集群协同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对集群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而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缺陷则正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集群发展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上.通过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投入和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为集群企业搭建合作创新的实现机制.提升集群的协同能力和创新能力政府所要解决的除了为集群发展营造公平公开的经营和法律环境、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以及通过一定优惠政策吸引高质量要素的投入外.针对汽车产业的特殊性.重点应该在如何提升集群协同效应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制造这个层面上体现为合作进行成本控制、提高市场反应弹性、在进货和产品定价方面进行合作提高市场势力: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层面上体现为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和参与设计、合作进行集群共性技术开发等这种协同表现在行动上的协同、资源上的共享和文化上的互信。

与集成化和区域紧密合作相对应的是零部件生产交易的全球化和网络化对于通用性强的零部件.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正加强合作建立零部件采购网站.共同建立网站可减少开发经费.系统一体化能大幅度降低订购成本。

集群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制造和产品开发方面.更主要表现为对未来行业技术路径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上.集群必须具有合作进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的能力对于处于跟随地位的集群而言.由于进行构架创新比进行根本性创新更有可行性。因此.针对现有动力模式.可以从提高汽车技术性能方面加强共性技术的研发.使集群推出更高性能的产品.开拓出新的细分市场例如.电子控制技术、提高燃油效率技术、轻型材料、安全报警技术、信息显示技术、汽车通信技术等。另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废车回收利用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当技术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集群也可以集合区域经济的力量.合作开发针对新动力形式的共性技术.这类技术如果获得突破就可以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技术范式.控制未来的市场方向例如,混合动力车的相关技术以及各种新型动力的相关技术。

但由于共性技术开发的高风险、公共产品特征和系统创新特征.单个企业和研究机构都没有能力和动力进行开发.共性技术的供应只有走合作开发的道路但针对共性技术.合作是难以通过市场利益自动达成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共性技术的供应有美国式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和日韩式的政府主导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

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确立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是竞争前技术.而不是产品阶段的技术,具有国际前沿性、共性基础、耗资巨大、需要不同利益主体联合攻关);设立专门机构对合作单位进行统一协调:政府拨出专门的研究经费支持项目的早期开发。

因此.对于汽车产业这样对规模和技术依赖都很大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投入使集群形成协同能力共同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反应弹性以及共性技术开发能力。

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不仅要具有技术优势.同时还必须能够快速形成市场优势.否则集群进行的创新就会成为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或价值链治理者——核心集群的廉价利用的正外部性产品.集群的先动行为也很容易成为触发市场释放各种风险的不明智行为。对这类集群而言.区域创新体系应该解决的就是弥补高技术企业在创业初期市场势力较弱小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制度投入.建立创新技术的市场信誉和促进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应围绕营造技术商品的综合价值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采取合作的方式提高研发速度和降低风险。通常的合作方式包括:合作风险投资、联合技术开发和外购。合作风险投资一般是介于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之间的合作大公司通过人股、给小公司提供资本或者提供营销渠道的形式使小公司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对于大公司而言.合作风险投资可以使公司获取外部的技术来源.降低开发风险.提高开发速度;对于小公司,这种合作可以为自己带来急需的风险资本和营销能力联合技术开发是一种战略联盟形式.特指两个或三个公司在一定时间里联合起来进行项目研究.项目的收益也被合作伙伴所有外购则是指公司把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营销通过外部契约导人.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速度通过在行业共性技术领域的合作.行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有利于每一个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新的技术产品、更新技术模式.为占领市场赢得宝贵的时间。

第二.与现有市场网络进行捆绑销售和实施信息共享当企业打算向市场推出一种新技术产品时.如果企业能够和市场覆盖面广的著名品牌的营销网络进行捆绑.其新产品就能够利用这种有形的网络资源和无形的品牌资源快速实现产品覆盖.而最终成为主导技术模式和行业标准微软的发展历史就是这种捆绑销售最成功的一个案例信息共享是指合作双方共享互利的商业信息来实施技术产品的营销航空公司、银行网络和通讯网络都是具有巨大网络资源的合作对象。

篇6

一、引言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国务院于2010年5月7号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5月15号,国家发改委网站的信息对此予以确认。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两江新区的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

二、两江新区产业现状

两江新区将建成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都市综合功能区三大板块,十大功能区。2010年,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0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9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4.2%、110.2%;预计今年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0%。一年来,新区先后开工建设了34条道路,全长160公里,总投资208亿元。

三大板块为:

1.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中国面临着由出口型向内需型转型,强大的中国内需市场主要在中西部,而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总量中最大的一块。重庆恰好占据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又处在东西部的承接点上,加上重庆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这里布置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对中国启动强大的内需市场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长江上游金融和创新中心

重庆打造两江新区作为长江上游金融和创新中心,打造江北嘴金融区和北部新区总部集聚区,推进创新,建设国家级研发总部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和创新中心,既有实现的可能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

3.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重庆作为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两江新区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性经济,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涉外经济,成为西部对外开放发展最快的地区。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西部新兴增长极,发展潜力巨大,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中资源,建立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体系。

十大功能区为:

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保税港区、鱼复现代制造和物流区、北部新区、空港新城、悦来会展城、蔡家高科技产业区、水复生态产业区、木古出口加工区、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

三、影响两江新区产业结构的因素

总的来说,产业结构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具体的,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社会消费:社会消费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所以社会消费结构既检验产业结构的实际效益,又引导产业结构向符合消费需求的方向变动。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不同,其经济价值不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科技水平:科技水平决定生产力,它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商品质量,而且影响生产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形成。

四、两江新区产业战略布局与定位

1.两江新区产业布局

新区成立之初,其技术力量、产业工人条件等基础较好,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5+3”的战略性创新布局,即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

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和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形成实力雄厚、关联性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做强做大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小排量、混合动力等节能环保型汽车、柴油车,推进零部件产业的优化升级,建设有利于自主开发的汽车综合实验场,增设国家摩托车质量检测中心,加快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振兴装备制造业,支持重庆发展风力发电和轨道交通配套装备。鼓励发展重型铸造业、齿轮箱、大型柴油机配件等基础零部件产业。建设传动部件生产基地、创建西部特种船舶、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高水平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拓展产业规模和产业链。优化提升材料工业,做好重钢环保搬迁和产品结构升级改造。增加氧化铝有效供应,提高精加工的水平。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五大产业将培育一批高成长型新型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还将商机带向整个城市其他行业,比如商贸、酒店、餐饮、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

2.两江新区的定位

两江新区的一大历史使命就是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已经划入两江新区产业定位的“新”、“高”、“活”三大原则。新能源战略的实施,能为重庆带来巨大的市场,以核电、风电为代表的高效清洁发电装备和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新”主要指新产业。新产业的布局既有助于重庆的产业优化,更凸显开发区自身的产业特色。重庆总体上传统产业比重过高,继续拓宽新兴产业,作为最大的新型开发区,在产业定位上切忌低水平的产业重复,应该以发展新产业为导向,以充分发挥新区的产业引导和升级功能。“高”主要指产业发展的高标准。新产业发展风险较大,新产业主要以技术和装备为核心竞争力。“活”主要指产业发展方式,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灵活等。(重庆工商大学经贸学院;重庆;400067)

参考文献:

篇7

1.相关发展动态解析

斯坦福研究园作为最早的科技园区,在美国政府的军事政策和自由市场导向下,迅速成为了世界高技术产业最为密集的地方。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成就了其“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而我国的中关村则经历了“电子一条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 “中关村科技园区”三个阶段。现已形成“一区八园”的格局,主要功能涉及研发、辐射、孵化、商贸、商务等。区内各类孵化器39家,高校39所,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通过上述园区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1. 城市视角下的高新区建设。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来看,高新区都是依附城市而发展起来的,筑波科学城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2.功能视角下的高新区层次化构建。相较于其它用地,产业用地更为重要。由于涉及高新产业,因此就会出现大量KIBS(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辅助产业发展。

3.政府主导下的高新区定位。西高新在政府主导下正经历“二次创业”期,以政府为主导,综合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建设条件,可以加快园区发展。

2.一二期产业发展现状

2.1产业发展现状及评价

经过二十年发展,园区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布局,主要产业有新材料、生物制药和信息技术三类,共计156家,用地223公顷,占总面积的22%。其中信息技术业多为软件开发,信息服务型行业较少。生物制药和新材料由于在其它地区有各自专属的发展基地,因此将会逐步淡出一二期范围。园区KIBS种类和数量较少,只有科研较多,但也只有有西安软件园发展中心、西工大科研区、西安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和电子科大研究院四家。

园区企业已有部分停产或破产,或自行改变土地性质为办公、居住和商业。根据调研情况,将企业分为良、中、差和最差四类:①等级为良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共计15家,占地约514.5亩,占总面积的15.6%。其中二期10家,主要分布在科技二路、科技三路两侧。在符合所在区域的发展定位基础上予以保留。②等级为中的企业经营状况尚佳,共计49家,占地约1153亩,占总面积的35%。其中二期44家,分布在科技一路至科技六路等地,分布较散。此类企业需要关注其发展。③等级为差的企业用地不符,共计43家,占地约833.8亩,占总面积的25.4%。其中二期31家,分布在科技二路、科技三路、唐延路等地。此类企业建议用地调整或置换。④等级最差的企业用地闲置,共计49家,占地约781.6亩,占总面积的24%。其中二期19家,分布较为分散。此类企业强制搬迁。

2. 2基于现状发展的思考

一二期的产业发展受西安市和西高新双重产业措施的影响。一方面它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充分解释园区自组织合理性的问题,如对区内企业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对城市空间的需求等问题。因此论文引入自组织理论,从一二期产业发展诉求入手,寻求优化组织模式。

一二期产业自组织基础源于在产业类型确定基础上,寻求合理的组织方式。而产业类型的确定是基于他组织的因素,即一二期是作为西安市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城市副中心的含义,不仅仅是商业的聚集,人流聚集,对于一二期,它更是需要带动全市高新产业的发展,成为高新产业的服务基地。因此,一二期产业优化除了刺激产业链上相关产业节点发展,打造全面合理的产业集群,更重要是完善KIBS结构,而这也正是一二期产业发展的软肋。

3.一二期产业发展模式

3.1产业组织模式

根据硅谷的网络生态结构来看,企业间的网络组织一般具有以下三种特征[ 万江平,王芸凤,邹伟. 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企业生态网络发展――以广东软件产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07,(7):44]:

专业服务型公司间的横向联系、价值链整合下的纵向网络联系和个体间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联系。其中纵向整合具有区域视野,超出一二期研究范围;个体间交流则具有政府管理的身影。因此横向联系是产业优化的核心,这也正符合一二期产业发展现状的偏失。

针对一二期的发展要求,KIBS不仅只是服务区内的信息产业,更有服务其他高新产业的需求。因此KIBS分类参考经合组织和芬兰的分类方式,可大致分为8类:研发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技术、市场服务、管理咨询业、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

依据国外先进地区的统计,高新区企业和KIBS数量比例达到1:1,此时高新区进入到复杂的网络化发展结构中, KIBS会成为园区核心。因此,一二期产业优化模式包含KIBS核心、企业基质,连接路径三个层面建立而成。

1. KIBS核心

如上所述,KIBS分为8大类。其中园区科研机构(西安软件园发展中心)应当给予更高的重视。它是西安市信息软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基地,应当成为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基地,为各信息企业提供免费的基础技术,建造技术共享平台。从西高新的整体定位而言,一二期是最具有实力和潜力完成这种高端配置的地区。并且KIBS的引入不仅是对一二期产业发展的帮助,它也是对西高新,甚至是西安市同类企业的帮助。

2.运行基质

园区的基质是大量从事信息业的企业,他们是一二期产业维持活力的基础。园区以信息业发展为核心,可以引入大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衍生出的创意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对于企业的发展,规模不再是主要目标,培养多元化发展的综合企业,带动整条产业链发展,将有助于减少市场风险,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连接路径

链接路径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部分。实体空间包括企业孵化器、创业中心等,虚拟空间包括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无论是那一种形式的联系,其目的都是为管理者提供宝贵的交流机会,快速获取市场信息,促进各方积极交流,提升企业存活几率。

3.2空间组织模式

一二期产业布局以KIBS为核心,但并不一定追求地理中心的布局。一般来说,这些企业会选择与企业靠近,远离商业区,位于商业与产业之间,从而降低自身运营成本。但对于一二期而言,并不存在这样的过渡空间,科技一路成为明确的分割线。因此产业园中需要置换、迁出的破产企业就是容纳KIBS最理想的地方。

根据KIBS的发展特性,它多是小型企业,在地域上会高度集中,具体可容纳于办公高层、软件园和企业内。它没有固定位置,但是却有应当遵守的原则:①空间上应当接近接受服务的企业,②空间存在形式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兼容的,③数量上大致与接受服务企业平分秋色。

在以KIBS为核心发展园区产业时,还应当注意生产型企业间的组织,因为发展KIBS的目的就是促进他们的发展。在这一点上,除了依靠他们各自与市场的互动,还需要政府出面,建设合理的信息网络。两者共同构成园区的“中间性组织”,承担产业的优化与发展。

4.一二期产业优化策略

一二期产业发展的短板就是KIBS的缺乏,因此其优化的主要策略就是完善其结构,发展其规模,真正建设成为西安市高新产业的服务中心。园区内的软件园发展中心作为园区孵化器,应当致力于提供基础共享技术,减少企业发展成本,借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从企业发展的路径和产业链整合角度关注高新产业的发展状况。另外,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征表明,在技术共用的平台下,信息企业往往能够通过多元化的发展[ 根据郎咸平研究,以中兴通讯为例,2004年其主营业务有移动终端,数据及光通讯产品,交换及接入产品,以东通讯产品和其他。研究通过抽取中兴各项主营业务并计算市净率为3.53,与市场上抽取的各专项企业计算的市净率平均值2.29作对比,结果发现中兴通讯的经营业绩高于专业发展的企业。]取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还能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其原因在于信息业发展基于技术共享,它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成本,同时也整合了资源,与传统行业完全不一样。因此,注重KIBS发展,鼓励企业综合性发展,将会大大提升园区产业的发展速度及水平。

(1)医药产品的差异程度大

与其它产业相比较,医药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非常大,而且这些差异并非是由于医药企业追求某种战略而人为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于产品的作用对象――人体、疾病等个体存在的差异造成的。一般而言,产品的差异越大,进行产品创新的空间及其可能性就越大,且其主体从中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性也越大。

(2)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已人所共知,而对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也是超过其它大部分产业的。就我国而言,对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专利保护、中药品种保护、涉外药品的行政保护、新药保护, 还有商标、版权保护等,可以说几乎覆盖了与医药产品有关的方方面面。这同样为医药产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动力,也为创新能获取巨大利润提供了必要条件。

(3)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

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现实的发展速度与市场容量增长也很迅速。创新需要有经济实力为后盾,也需要有一定的市场与利润回报。显而易见,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创新提供了另外的必要条件。

(4)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

医药是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存在着比较高的进入壁垒。高投入、高技术含量和高进入壁垒,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创新等手段获得较高回报,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能性。

所以, 世界各国的制药厂商,几乎无不把创新作为其发展战略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并且不断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美):《经济发展现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

2、 于源、刘忠荣:《基因工程药物研制过程中相关问题探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 25 (10): 93。

3、 《康普顿百科全书(技术与经济卷)》,商务印书馆,2001,第1版。

4、 《市场经济学大辞典》,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毛林根:《产业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贾蔚文:《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几个问题》,《科技日报》1999年3月6日。

7、 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商务印书馆,1990(6): 73-74。

8、 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商务印书馆,1990(6): 17。

9、 桑国卫:《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特点与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齐鲁豫事》 2005, 1(24): 17-22。

篇8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篇9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核心,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上虞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小县大城”建设的战略目标,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集聚创新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采取五项措施,不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笔者在上虞经济开发区挂职的一年多时间里,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并进行了一些具体思考。

1.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

自2008年以来,上虞经济开发区对照国家颁布的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狠抓高新技术企的培育、认定和管理工作,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区已有享爱国家优惠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省级自主创新(项目)试点企业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0家、市级自主创新(项目)试点企业6家、上市企业7家。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快速增长;企业科技管理意识明显提高,创新管理日趋规范。2008年以前,开发区64家规模企业中,仅23家企业建有研发中心,目前已有56家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其中31家高新企业的研发人员已达到2545人,仅今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就有30项。

2.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明确。部分企业主技术创新意识淡薄,对高新产业长远发展还不够重视;一些企业虽然与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但大多停留在技术咨询层次,很少建立稳固、长期的技术合作联盟。还有的企业主重生产轻研发,研发经费投入较少,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投入体系,造成企业创新设备差、役龄长、条件简陋、手段落后,影响长远发展。

2.2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方面,部分企业吸纳、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规范、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在人才使用上存在着任人唯亲的现象,严重挫伤高技木人才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高层只重视市场订单和硬件设施管理,忽视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和人才待遇,使优秀科技人才无法或不愿施展自己的才华,造成部分企业技术骨干外流,形成人才“进少出多”的局面。

2.3企业“融资难”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这已成为制约开发区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死穴”,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将不得不面临破产。

2.4支持企业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缺乏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中介和协作网络,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没有建立起向中小企业开放的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技术与营销网络的交易服务费用较高,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成本。

3.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3.1强化全民科技意识,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氛围。一方面,要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工作环境。增强领导干部推动科技进步的责任感,使领导干部成为倡导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部门与发改委、财税、金融、工商、经贸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另一方面,建议在每年年初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设立科技进步奖,出台相应政策,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尊重和参与自主创新的氛围。

3.2狠抓人才队伍建设,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平台。一方面,要完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型科技人才向高新企业集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作用,以市政府开展“人才战略”建设为契机,助推企业创业创新、支撑高新产业提升、服务块状特色经济发展。

3.3完善创新保障机制,构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大环境。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建立科技金融工作联动机制,学习杭州等地发展科技创司,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科技小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加快形成符合科技创新产业化和现代金融发展规律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3.4加大新技术引进的推广力度,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大转化。一方面,要坚持打造开发区“科技人才周”活动品牌,在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引进和培养以学科、技术带头人为主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以科技型企业家为主的高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构筑汇聚智力资源的开放性平台;另一方面,以创建“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新契机,以开发区网上技术市场为平台,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为抓手,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紧密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推进专利技术、科技重大成果的产业化,大力发展和规范科技评估、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科技转移、专利、科技信息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使其成为技术市场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与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大转化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篇10

(一)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自身发展令人瞩目

一是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不断增加,促进福建经济结构调整;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的总量增加;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增长幅度大,有力地提高了福建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五是企业注重对自主创新的资源投入。

(二)推进高新产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效益不佳。从增加值率看,“十五”期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呈下降态势。2000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8.6%, 2003年为26.0%,2005年为25.7%,呈现下降态势。2005年从利润看,在2130家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亏损的企业有657家,亏损面为30.8%,亏损额17.88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企业的亏损面接近三份之一。显示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效益不是很好。

2、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缺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化。目前,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只能是处于全球高技术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表面繁荣的背后蕴含着重大的危机。从技术开发机构的设置看,在福建省2130家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只有295个技术开发机构,平均每个企业只有0.14个机构。从科技活动看,2005年,在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有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只有795家,科技活动面只有37.3%;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1.54%,占增加值的比重只有5.86%。 从新产品看,有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只有544家,生产新产品的企业面为25.5%。以上调查数据充分说明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3、科技投入机制还未形成,融资困难。目前技术创新的高额投入已成为制约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并存在很大风险,而国内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国家和省规定的企业R&D经费投入比例还有很多企业没有达到要求。不可能支持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从R&D经费投入看,2009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126.54亿元,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06%。

4、产业发展存在较大风险。目前福建省的很多高新技术产业难掌握到核心技术,外商和港澳台商在福建省投资的高新企业,有相当部分只是在福建省组装和加工,其研发基本是在境外,其加工和组装的地点是很容易转移的。

二、加快创新制度建设,推动福建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一) 建立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

从大科技的发展规划入手,整合各类与科技相关的项目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加大集成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实施条块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参与的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整合政府有关部门资金,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支持企业开展重大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鼓励自主创新,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因素。为此,一方面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适应需求,占领市场,扩大规模,提高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整体上提高福建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和素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扩散作用,催化高技术产业新门类的形成,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竞争能力,从而最终解决供给不适应需求升级这一结构性矛盾。

(二)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布局培育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结构等方面原因,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发展和产业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较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的协调发展。在制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时,要有意识发展目前在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中所占份额较小又有发展前途的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农业高新技术和软件开发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尽快成长,形成产业规模。建立省级试验中心、工程中心,为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提供促进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

认真研究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和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来发展高技术产业。在福建省有相对优势的高技术产业领域,鼓励企业向国外投资,开发国际资源,占领国际市场;在技术和市场已高度国际化的高技术产业领域,要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利用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上尚未国际化,而福建省已有一定技术基础的领域,应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总之,这些领域要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进行市场化运作,集中必要的资源,力求突破。要按照系统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已形成地方特色并具有一定基础的,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形成一批有特定区位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实现局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形成现代高新产业协作网络组织体系

对于福建高新区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企业集群来安排项目。高新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要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通过政府的规划,集成国家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专业技术孵化器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优势基础,注重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同时还要重视加强产业集群的技术供应能力,要把科研活动、产业化基地与产业集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结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

针对现有高新区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可以以大中型科技企业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这种企业分解为契机的模式既可以大量增加新增企业数,又可以增强企业的根植性和竞争力。企业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与信息共享。每个企业集群应围绕一、二个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建设、配套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高科技。要大力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在传统产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转制后的开发研究型企业之间实行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通过重组、并购,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竞争力、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型高新技术新型企业。初步建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大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 建立健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的投融资环境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达的金融体系是扶持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更快发展的助燃剂。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要增加财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并加大对重点扶持产业关键领域的投资。加强引导,放宽市场准入领域,改善投融资环境,广泛吸引社会投资。鼓励银行信贷向自主创新企业倾斜,适当下调重点扶持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构建自主创新融资服务体系,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援助贷款等各类金融服务,逐步提高对自主创新企业的贷款比例。加强与金融、证券机构的合作,研究探索自主创新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途径。

高新技术产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需求量不仅大而且颇为集中,据有关调查测算,高新技术成果从研制到中试再到产业化,每个环节资金投入之比约为1:10:100,越是到后期,资金需求量越大。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又是高风险产业,满足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就必须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手段。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贷的作用,加大科技贷款投入总量,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通过不断完善金融机制和金融政策,创新金融手段,更好地发挥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实现金融改革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其中,在直接融资方面,要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进程;在间接融资方面,要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还要借鉴国内外有关风险投资机制的管理模式,在政府引导下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股成立风险投资机构,建立与风险投资相适应的融资市场。主要有:一是加强银政、银区合作,推动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二是积极推动多元化资本市场的建立;三是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和机制;四是积极推动科技计划项目及其他产业化项目的融资工作。

三、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实现福建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一) 积极培育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

支持符合条件的自主创新产品纳入国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新产品,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规定,实行政府首购与订购制度。在部分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领域《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设备)目录》,以对社会资金进行引导。同时,借鉴“家电下乡”办法,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群体对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

(二)优化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

大力发展各种技术推广组织,多层次、多渠道、大范围开展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以点带面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到国外建立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充分利用境外的资产、品牌和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的跟踪督查,明确执行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落实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要形成完善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为提高原创能力打下基础,还要加速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一批精干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和重点实验室,集成省内精干科研力量,加强对台和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知识创新成果,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性技术创新,培育科技源泉。同时要运用税收调节、政府采购等措施,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促进相关政策的协调衔接,形成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具体为:一要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体系;二要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网络;三要发展创业投资,推动创业投资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对创业投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将推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向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转变,对研发投入大、生产消耗小的生产企业,允许其率先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同时对创业投资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五是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六是运用采购政策,颁布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开拓三大环节,要提高科技园区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产学研”密切合作关系。在高新区的建设和规划过程中,要努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科研院所和实验落户到高新区,或者在园区内建立分支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更多的高新区内的企业同大学、科研机构、相关的实验室建立定向联系。企业人员可以通过不定期的访问这些定向联系的实验室向研究人员就他们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并了解这些机构所从事的研究可能带来的机遇与帮助;而大学和科研机构则应鼓励他们的员工及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去考察以熟悉企业的情况并了解那里的机会,也可以允许他们到当地的高新区内企业兼职或担当技术顾问。

参考文献:

[1]沙波涛、娄成武:沈阳浑南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

[2]林世渊、林其屏: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建设与闽台科技合作,《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11

[3]区致远、陈杰: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经济管理》2001-7

[4]单世涛、朱文斌: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化研究,《浙江经济》2002-18

[5]王振、史占中:基于企业集群战略的科技园区发展定位,《上海经济研究》2002-11

篇1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直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初,我国还成立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以更快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2个省市正着手或已经完成了新兴产业调研、规划,大张旗鼓地拉开了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发展。为分析新兴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本文对几个典型省市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

(一)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广东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与港澳地区比邻,历来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居于龙头地位。而且广东省无论是技术还是观念,都一直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很多创新性的技术和观念都源发于广东,广东省深圳市甚至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创意之都。因此,研究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产业领域发展的前沿情况。

1.广东省产业结构状况。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为6.0∶51.3∶42.7;2008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提升为5.5∶51.6∶42.9,而同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1.3∶48.6∶40.1。可以看出,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同全国相比,更为优化和合理,产业结构层次更高,其中新兴产业发展功不可没。

2.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粗略统计,2008年,广东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航空制造产业在内的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85亿元,对当年GDP的贡献率为4.8%,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2.1%;实现工业增加值171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1.2%。

(二)河南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中国的新兴工业大省,其经济发展状况对总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截至2008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合理性还比较弱。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河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4.4:56.9:28.6,与全国三次产业比重相比,很显然,第一产业的的比重偏高,第二产业实力不强,第三产业的比重严重偏低,产业结构合理性还有待提升。即使与中部其他同样发展水平的省份相比,河南省2008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是在中部地区处于最低。

2.河南省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滞后性。河南省比较弱的产业结构,同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足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河南省新兴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非常滞后,还存在着结构方面的问题,与河南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2008年,河南的传统服务业,诸如餐饮、住宿、商贸、交通运输、仓储等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在全省服务业总量中高达48.1%;而代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金融产业的比重仅占到全省服务业总量的5.7%,房地产业占9.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1.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软件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仅占4.5%。由此可见,在2008年,河南省新兴产业相当薄弱,还难以承担起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发展新兴产业,带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还任重道远(严能能,2011)。

(三)山东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篇12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9-0001-02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为此,我国制定了多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税收政策概述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各国在促进经济增长中都优先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还具有风险高、经济外部性强和投入巨大等特征,这些客观因素促使政府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造成的负效应。税收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不只是体现在获取财政收入方面,更重要的在政府宏观调控中起到了杠杆作用。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大都采取税收减免的方式对企业给予各种优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减免税,扶持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其进行税收减免优惠,降低投资风险,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减免增值税和进口关税等;加速折旧,即允许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取较多的折旧,使企业可以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提早得到折旧费和减免税的税款,加快企业重置投资;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投资部分从增值税税基中扣除;投资抵免,即可由当年应纳公司所得税税额中,扣除相当于新投资设备某一比例的税额,以减轻其税负,鼓励企业技术进步;费用扣除,允许企业将用于科研、试验的投资,以一定比例或全部作为费用扣除。

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税收制度的不足

2.1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制度分散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尚未依据高新技术发展的流程进行系统规划。目前,不同种类的税收优惠政策尽管包括了各项科技项目引进、各类科研机构、项目研究、项目开发、项目应用、技术成果转化以及转让的各个阶段,但是每一项实际的优惠政策只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环节而独立存在的,并未形成与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所经历的全部流程或发展状况紧密相关、互相衔接的税收体系,缺乏系统性规划。综上,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不足,需要专门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法律加以规制。我国当前的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总体上是通过对税收法规的某些条款的细化、补充而形成的,且大多分散在各类税收单行法规或税收文件中,在实际操作中政策难以全面把握,在法律适用时易引起冲突。

2.2 企业所得税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比例不协调

税收优惠的两种方式包括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中采用的是以直接优惠方式为主、间接优惠方式为辅的形式。税收直接优惠有免征、减征、优惠税率等方式。税收间接优惠一般包括亏损结转、税前扣除、投资抵免、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加速折旧等形式。税收直接优惠的特点是具有高透明度、激励性强的特点,其收益对象主要是那些已经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企业。所以,大多数处于起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则无法适用税收优惠政策。这就造成了事后优惠对于促进企业事前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当前法律规制下,我国采用间接税收优惠方式的比重较小,这不利于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2.3 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制度缺失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是资金问题,缺乏资金支持是当前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是许多国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相对较晚,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公众对风险投资认识存在理念误区,片面地将风险投资认为是政府行为或者将风险投资简单地认为是一种投资甚至投机行为,对客观存在的风险性缺乏充分考虑。基于以上观念,我国对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事实上,风险投资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参照高新技术企业享有有关税收优惠,对风险投资机构缺少法律的明文规定,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八条进行了相关规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立法严重滞后。

2.4 缺乏对高新技术人才收入的税收政策激励

我国现行税法涉及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样表现为数量较少且较为分散。《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仅对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及规定的政府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而对省级以下政府及企业颁发的重大成就奖、科技进步奖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个规定显然从收益方面制约了基层科研人员的研发动力。同时面对实际中高科技人才教育投资成本大、收益慢的情况,个人所得税没有相关的税收优惠。对高科技人才的创造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征税,降低了科研工作者投身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速度。

3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制度建议

3.1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法律体系

立法机关应制定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法》,从总体上考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只有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法律化,才能保证依法征收、依法纳税和依法管理。应加快有关支持高新产业发展方面的立法,提高高新产业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并创造条件尽快对支持高新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实施单独立法。我国现行的促进高新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层次较低,因此应对一些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例、法规通过必要的程序使之上升到法律层次。同时国家在完善支持高新产业税收政策时,应由国务院单独制定一个特别优惠法案,把散见各处的税收政策集中统一颁布执行,形成重点突出、整体协调的多元化的税收扶持政策体系。

3.2 发挥税收间接优惠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是税收优惠的主要方式。减免税采取了直接优惠的方式,体现在事后的税收利益让度,如减免企业所得税款。而间接优惠体现在对纳税主体税基的减免,侧重的是调整税前的利益。例如采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处理、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以及对技术开发基金允许税前列支等税收优惠措施来调低税基。不同的优惠方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交互搭配使用是发达国家所通用的形式。从美国、韩国等科技发展程度较高国家的科技发展史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发展来看,可以得出近些年来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更偏向于间接税收优惠方式。其原因在于间接优惠特别注重的是税前激励,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生产和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充分体现政府支持高新技术的政策导向。与间接优惠相对应的是直接优惠,直接优惠强调事后的激励,直接优惠发生作用的前提是企业取得盈利。然而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多数高新技术项目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新技术项目是大量投入而无法产生利润,甚至在开始盈利的前几年利润额也较低,所以税收直接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扶持效果有限,实际享受的税收优惠效果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3.3 建立鼓励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制度

风险投资能够极大地促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原因在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的运转周期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运作周期相一致。正是基于这种原因,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特别明显的推动作用,更有益于促成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是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综上所述,我国在风险投资领域应当适当放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税收优惠的条件,还应在直接税收优惠的相关法规中制定一些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风险投资,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提供保障的。

3.4 加大高新技术人才收入的税收优惠

科研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但是我国对大量从事科研的技术人才的税收减免政策很少,且较为分散地分布在《个人所得税法》等法律和部门规章上。只有扩宽科研人员获取收益的渠道,优化和完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才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技术人才加入到高新技术创新领域。首先,应当确保当前科研团队的稳定,采用激励方式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研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对科研技术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减免,对科研人员因科研成果取得的收益也应减免个人所得税。其次,通过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来引导和推动对高新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例如,大学教育、科研院所和员工培训的相关税收支持。

参考文献

[1] 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云金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3] 张文春.税收政策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4] 刘霞玲.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学术论坛,2009,(11).

[5] 丁华军.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开放导报,2010,(2).

篇13

二、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依据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整理出本文所需的数据,首先根据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来构建产业竞争力整体评价体系,利用SPSS19.0对所整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而看出全国3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强弱,再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进行分类,根据各省市的相异点来比较分析。

1.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及聚类分析

在做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判断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要对所选数据进行统计检验。SPSS19.0检验结果显示样本的KMO(Kaiser-Meyer-Oklin)值为0.731;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BartlettTestofSphericity)的观测值为344.504,检验显著,可得出所选取的10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和单位矩阵具有显著差异,即选取的原有变量和对应的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样本特征根,确定提取出来3个公共因子。由所提取的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可以看出,这3个因子方差总和为81.921%,可解释原变量大多数信息,可进行因子分析。3个公共因子,其中主成分F1主要在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高新技术科研经费投入、引进技术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上有较高的载荷量,这5个因子可表示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状况,分别体现出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资源投入能力。因此,我们将该因子称为产业投入因子。主成分F2主要在科技活动产出指数、高新技术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上的载荷量比较高,而这3个因子反映了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成果的能力,可称之为产业产出因子。主成分F3主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高新技术项目建成投产率上有较高的载荷量,这2个因子能够反映出各个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成果相应的转化能力情况,从而将该因子称为高新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因子。根据回归分析思想来计算公共因子的得分,再根据计算出来的3个公共因子得分,以旋转平方载荷总和中的各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便可求出各省份的综合得分。最后,按照各地区的主成分因子得分与综合评价得分并予以排序,测算出全国31个省(市、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F1、F2、F3的排序情况。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我国各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使用Ward法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各省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综合竞争力情况,从得到聚类结果的树形图中可分出四大类地区:第一类:广东、江苏、北京。这3个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很强。第二类:上海、山东、天津、浙江、四川、福建。这6个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强。第三类:河北、辽宁、吉林、湖南、安徽、湖北、河南、陕西、江西、广西。这10个省(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三个主因子在竞争力方面虽差异较小,但是都比较弱。第四类:山西、甘肃、云南、宁夏、内蒙古、重庆、黑龙江、贵州、、青海、海南、新疆。这一类地区大部分省(市、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都很弱。

2.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比评价

根据上述聚类分析地区的划分类型,四类地区都具有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包括了全国31个省域,每个省市都有相应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或者产业园区。各省市设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包含具有自己当地的特色性的产业。另外各地区在同等或者不同级别的产业区之间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四类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性分析如下。广东、江苏、北京这一类地区占据了区位、政策等多种优势,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强。广东省与江苏省都属于沿海省份,经济发达,产业发展全面,国内及国外资源引进力度大,广东省是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核心力量,江苏省属于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角色。北京是我国政治73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心,政府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多,它拥有全国多所高等学府,能够提供多种创新型高学历人才,它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这一类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但是该类地区本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限,仍多处于借鉴、模仿学习阶段,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不能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变革性的发展。上海、山东、天津、浙江、四川、福建这6个地区中除四川省之外,其他5个地区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发达,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相对比较高。多年的对外贸易合作,对内的协作创新都为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沿海省份充分依靠区位优势,引进和吸收其他较强的国家与地区的知识、资金与先进的技术,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革新、改造,而且创立高新技术新型产业,大大提高了各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四川省虽位于西部,但是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在企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展快速,在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属于领头羊。该类地区在投入因子、产出因子、产业转化因子三方面表现各异,存在较大的差别。各要素投入充足,但是产出不足,缺乏创新高效的产业技术,产业转型风险较大。河北、辽宁、吉林、湖南、安徽、湖北、河南、陕西、江西、广西这10个地区从整体上来看,分布比较均匀,主要分布于东北部、中部地区及西部中经济较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子都比较稳定。东北部地区属于老工业基地,经济衰退,资源相对匮乏,高新技术产业效益低。中西部地区受本身区域位置所限,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新知识、新信息、创新技术的接受都具有滞后性。另外中西部地区被定位于发展农业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程度较低。山西、甘肃、云南、宁夏、内蒙古、重庆、黑龙江、贵州、、青海、海南、新疆,这一类地区主要集中于西部偏远地区,大多数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基础比较差,交通设施不完善,极其缺乏人才,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基础条件都薄弱,这也是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最弱的重要原因。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