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程项目设备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设备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管理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高效的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的重要保障。下面结合本人从事设备管理工作的经验,谈一下目前工程项目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及措施。
一、工程项目施工中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及检修人员短缺,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由于工程项目日益增多,项目地点分散,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管理人员的调动又十分频繁,致使现有的设备管理人员数量已经满足不了项目及机械设备大幅度扩充的需求,没有新的人员作为补充,造成设备管理人员严重短缺。有些工程项目采用了跨专业兼职管理的模式,或是从基层作业人员中直接选拔,造成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对设备管理工作流程不熟悉,对设备的构造、原理、运用保养等方面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发挥管理和指导的作用,设备管理水平低,影响项目的正常施工。
其次,目前施工项目现有的机械设备检修人员严重短缺。由于机械设备更新快,设备原理越来越复杂,对机械设备检修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年龄偏大,没有新老交替的过程,年轻的技术工人不愿意从事枯燥、复杂、又脏又累的设备检修工作,因而企业不能形成一支自己的专业检修队伍。施工现场设备出现简单故障都是设备操作者自行检查维修,由于操作人员对设备构造及原理不熟悉,总是抱着“能动就行”的态度,应付了事,不能彻底排除故障,这就造成刚刚修理完的设备很快又出现故障,现场施工不能顺利进行,延误工期。对于复杂的设备故障只能送修理厂进行维修,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
2、“重使用、轻保养”现象严重
机械设备在项目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设备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使用越来越频繁,没有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只一味强调机械设备的使用,而忽视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检修保养,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连续运转,使得设备长期“带病“和超负荷作业,虽然满足了眼前的利益,却造成了设备不可逆转的损伤,设备故障日趋严重,加速设备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3、项目设备管理不分主次,“一把抓”现象明显
有些项目在设备管理上忽略分级管理,不分主次,“一把抓”现象十分严重。哪台设备出现故障,就维修哪台,没有考虑到把有限的维修资源用于重要及关键设备上,以至于关键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有效进行维修,造成关键设备停机,严重影响了项目施工进度。
4、设备维修成本大、耗时长
由于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对重复出现故障的设备没有进行分析和总结,未能找出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致使同类故障反复发生。且同类故障再次出现后,不能直逼要害,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排除和检测的过程中,完好部位被反复拆卸,降低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没有做好设备易损件的备件储备工作。上述原因造成设备出现故障后维修成本高、耗时长等不良后果。
二、提高工程项目设备管理水平的建议及措施
1、选拔优秀人才,加大培训力度
根据目前项目设备管理及检修人员缺乏且素质不高的现象,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的设备专业人才充实到设备管理及检修队伍当中去,同时适当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待遇,避免人才的流失。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开展现场教学、观看录像等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行之有效的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建立科学的设备保养制度,提高设备使用率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设备保养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可循,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保养检修时间,合理使用设备。具体做法:每周对使用中的机械设备做一次全面的例行保养,包括三滤检查,加注脂,紧固螺栓等,杜绝“超劳蛮干”现象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3、建立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真正运用的还很少。准确统计项目的设备数量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保证项目施工生产能力,防止设备管理中“一把抓”现象发生的先决条件。根据设备对项目施工生产能力的影响把设备分为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级,制定不同等级设备的点检、维护保养和维修方案,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将有限的维修资源应用到最重要的设备上,降低维修成本,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建立设备故障分析总结制度
为了节约项目设备维修成本和缩短维修时间,应该建立设备故障分析总结制度。将所有设备发生的故障及处理情况逐一统计出来,对同类故障发生超过3次的设备,既要找到最快排除故障的方法,还要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避免同类设备发生相同的故障,浪费维修成本。同时可根据故障统计结果,判断出易损件的消耗情况,提前储备备件,减少停机等件的时间,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
5、信息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设备管理要应用计算机网络收集机械设备的各种数据资料,如机械品种、性能参数、技术功能等,对设备的先进程度、配件供应、销售价格、新产品等信息都要记录与统计,并对其实时更新、梳理、分析,为项目设备的购置、检修、技术改进等提供有利依据,使项目设备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6、设备监督管理
0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国内部分工程承包企业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纷纷走出国门,承揽海外工程项目。由于缺乏国外项目施工经验,在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简单照搬国内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给项目的施工工期、项目效益及施工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综合性的工作,要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国家的国情、法律法规、风俗文化、环境气候等因素,因与国内的项目管理运作有着很大差别,所以必须引起重视。设备管理作为对外承包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设备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甚至决定项目的成败。因而设备管理对于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尤为重要。结合多年国外工程项目经验,论述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设备管理的方式。
1进场前的施工设备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项目中标后设备计划的编制至设备到达施工现场投产这一阶段的管理。设备前期管理不仅决定了工程项目技术装备的素质,关系着工程项目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决定了费用率和投资(项目)效益。所以,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需做好以下工作。
1.1施工设备配套计划表的编制
编制施工设备计划表之前要充分做好现场调研,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备规划、选型和可行性论证。设备配套不但要考虑设备功能必须满足项目工程量和技术质量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以及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例如,在沙特高铁项目上,因昼夜温差大、风沙频繁,如果前期调研时未充分考虑到气候与环境这一关键因素,所选设备就可能发挥不出应有功效,而影响工程进度及效益。
1.2设备采购需注意的问题
1.2.1优先选择项目所在区域有设备供应厂家分支机构的厂商,便于设备后期的维修保养。
1.2.2要综合考虑国际知名设备和国内设备的区别,不可一味迷信国外设备。
1.2.3选用的设备尽量为同型号、同生产厂家或同一系列的,这样便于配件采购、维修及管理。
1.2.4供方需根据项目所在国的设备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及自身设备性能特点等,提供完善的配件方案。
1.2.5供方需响应需方的技术要求并派遣售后技术人员到现场服务。不仅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转,还能起到传帮带等作用,使维修人员尽快熟悉设备,为处理各种故障打下好的基础。
1.2.6及时索取或者购买零件目录等技术资料,同时要求厂商做好设备档案的留存工作。如果技术资料不全会造成维修人员无法工作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影响工程进度。
1.3运输环节需重点关注的工作
设备运输主要有陆路运输、海上运输、报关、清关等事项。需正确评估运输安全、时间和成本等问题。据统计,国际工程项目的设备从购置到运抵现场一般为3~5个月,特殊设备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如果设备在运输中未按时到达或中间发生运输事故,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为此,需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3.1设备的绑扎及防腐处理必须到位。
1.3.2唛头及标识要清晰。
1.3.3设备备件、随机易损件以及技术资料,需分类包装后装箱,并采用集装箱运输。
1.3.4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货运及运输公司。因为好的公司不仅手续办理迅速,还能为项目节省或免除其他附加税款。及时提供相应的文件和单据,如货运提单、发票、保险单、原产地证明、装箱单、合同,以及货物进口的批准文件或进口许可证、免税批准文件、机具设备临时进口批准文件等,并按法规缴纳关税等各项费用。对免税物资和临时进口的机具设备,需提交当地银行开出的税收保函。
1.3.5妥善保存设备报关、运输、清关等资料,为国内退税,以及清关时办理免税、项目后期设备的转场退场等做好准备。
2设备的现场管理
设备的现场管理是指设备到达现场后,为保障设备完好率和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1注意事项
2.1.1设备到场后,首先应查看设备和配件箱的数量与清关单据是否一致。其次是详查到场的设备型号与采购合同是否一致,在运输中有无损坏等。若发现问题需及时和国内及运输商取得联系,协商索赔或处理办法。
2.1.2设备备件要点验清楚,与采购合同对照无误后,按照种类进行分类登记和出库。
2.1.3设备的技术资料、零件目录、清关文件等资料,由项目部的设备物资主管部门负责入档与保存。
2.1.4项目部依据编制的《机械设备配套计划表》,组织设备进场、安装和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1.5施工设备的机库(棚)设置、就位停放、安装调试等,由项目部设备部门组织实施,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后应填写《设备安装调试竣工单》。特种设备,如塔吊、龙门吊、大型拌合站等,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进行拆装,并办理安全准用手续。自行拆装时,由设备物资部门制定方案,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2.1.6设备到场清点完毕后,需及时整理设备台账并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喷涂相关标识。
2.2规定的制定与执行三原则
2.2.1设备管理部门需结合现场设备的配置、外籍劳务人员素质、自然环境等因素,制定出符合现场实际,且简单易操作的工作规定和安全措施。
2.2.2制定的规定和安全措施必须报项目经理部审核批准,既为统一认识和在工作中能够真正落实,又助于迅速形成有序的管理和生产模式。
2.2.3设备使用单位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持证上岗和遵守操作规程。需做到:①能够按规定填写交接班记录,禁止无证驾驶或违规操作现象发生。②加强外籍员工的培训与学习,要让他们逐步适应需方的管理模式。③大型或关键设备尽量安排中方人员操作,数量较多或操作技能要求不高的设备可雇佣当地劳务人员操作,但需有项目部员工在现场负责管理。
2.3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
2.3.1设备维修与保养要严格按照项目部制定的管理规定执行,并监督落实情况。特别是加强外籍人员的管理,所有由外籍人员负责的日常保养,必须由中方人员逐一落实,同时要明确中方人员责任。
2.3.2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的规定,开工前需对员工进行技术与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并进行考试和发证。
2.3.3由于受当地维修资源与条件的限制,根据项目规模应设置小型修理车间,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修理技术人员和修理工人,配齐基本的专业修理设备及工具,为施工现场服务。能够做到随叫随到,随到随修,确保施工现场需求。
2.4设备备件管理
2.4.1施工现场的设备备件要集中管理,不但要设立备件仓库,还应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4.2备件管理要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既为规范工作模式,也为后续备件补充做好准备。
2.4.3备件存储一定要做到分类清楚、摆放整齐、放置牢固和标志清晰。
2.4.4制定备件采购计划时要有前瞻性,需考虑周全,应给国内的采购计划标清设备的生产时间、名称、型号、生产厂家、零件号等,必要时可附零件照片。因为备件采购错误,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严重影响设备的维修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设备经济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对设备一生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对设备投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投资的最佳方案;对设备的折旧,按照各类设备的经济寿命提出合理的折旧年限;对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最终取得最大的效益。
1设备经济管理概述
设备的经济管理是对设备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管理,它强调的是经济性,追求人力、 物力、财力、时间、资源的相对节约。经济管理贯穿于设备的寿命始终。从目前的工程实践看,在工程项目中,一项工程的设计费用占总工程费用比例约为5~10%,设备工程费用一般占工程项目投资的40%~50%左右,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一般要占企业全部生产资金的60%~70%左右,在固定资产中设备固定资产要占三分之二左右,在流动资金中,与设备有关的(如备品备件、维修费等)大约要占25%~30%,在建筑企业系统要占到40%左右。所以与设备有关的各项费用(设备的购置费、维修费等)的使用情况如何,对全部生产资金的利用程度关系极大。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差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成本高,二是投资费用高,三是资金利用率低。这三种情况都与设备管理水平有关,更主要的还是与不重视设备经济管理有关,缺乏先进的经营观念和竞争意识。
2 加强工程项目中设备经济管理的途径分析
2.1 设备进场前的方案选择。
生产设备进场前的计划分析,时间安排,方案比较,选择配置是项目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程量的大小、工期,确定所需设备规格型号、数量,编制适合该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和所需施工机械进出场的时间计划,做好生产设备总量、进度控制。
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应本着“先调剂,后经租”的原则,先将企业内部闲置的设备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通过外部租赁市场租用。尽量避免项目自身购置设备,增大工程成本,给项目后期带来存量资产的不利处置。
2.2设备投资方案决策
设备投资是企业以购置各类机器设备的方式把资金固定化,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由于投资属于长短期结合的决策,从资金的时间价值角度来说,短期投资方案在设备的投资选择和评价上应利用盈利额、盈利率、终值、互斥方案等指标进行衡量;在长期投资方案的决策上,应把各方案所发生的费用和收益组成资金流量表,或从净流量开始分析,因为投资的经济性分析主要以货币额为尺度,以测定投资效果对整个投资期资本增量的贡献度。一般来说,投资方案可分为单一方案(即独立投资方案)和多方案(包括互斥型投资方案、混合型投资方案等),可以利用净现值法、净年值法、终值法、投资利润率、差额流量、投资回收期法等手段比较设备投资的优劣,寿命期相同和寿命期不相同的方案也可以利用上述几个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设备的优劣,以最终确定设备投资方向。
2.3 生产设备的选型、配套
由于生产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其适用于各类工程施工的生产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价格亦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前,都要对其所要使用的生产设备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即优化配置。项目施工对设备的选择要求很高,在选择设备的配置上必须精打细算,力求少而精,做到生产上适用、技术性能先进、安全可靠、设备状况稳定、经济合理,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在进行生产设备的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经济性原则。既要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数量、进场时间等内容,还要考虑本单位现有生产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费用的高低、设备使用人及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新购设备的价格等因素。通过比较选择最经济的机械配置,在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同时努力降低责任成本。
第二,合理性原则。要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情况,选择那些利于在现有施工场地安放的机械类型。配置生产设备的数量时,要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来安排,既不能因配置过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也不能因配置过少而制约了施工生产的进度。
第三,及时维护原则。生产设备的技术状况对工程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确认进场后设备的技术状况后,应在开工前对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保养,以保证开工后能正常使用。配件的库存量要根据生产设备的多少来核定,同一种设备配件的库存宜以一台设备的库存量来定,且库存配件应为易损件,非易损件的库存应根据机况进行确定。配件的价格因地区不同而会有所不同,但配件管理人员应掌握常用配件的基本价格,以保证所购配件的价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 设备经济管理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
3.1 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改善固定资金的使用情况方面,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解决设备投资的决策问题,即用同样的投资额,通过多方案的经济分析,选用经济性好的最佳方案,使设备投产后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对现有的机器设备如何经济合理的使用,提供各种决策方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就能有效地提高固定资金利用效率,使企业在不增加固定资金的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
3.2 提高维修费用效率
设备维修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维修费用无限制且实报实销、修理次数不限制等做法造成了很多设备过剩修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提高了生产成本。设备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设备维修费用效率。按照经济原则,决定设备的维修决策,使现有设备修得其所、改得合理,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
3.3 按照经济寿命决定设备使用年限
在实际工作中,设备使用年限大多取决于设备的物质寿命,即用到不能用,或修到不能修为止。这个办法貌似节约,实则浪费。机器设备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人,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消耗原材料),而且役龄越长,生产率越低,维修费用越大。机器设备有其自身经济寿命。机器设备“年轻化”能提高经济效益,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为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在设备更新上,既要考虑技术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经济方面的效益。这就要不失时机地做好设备更新决策,把握最佳时机。
4 结语
在工程项目中,生产设备投资费用在工程建设的投资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加强对项目工程的设备管理是相当必要的。 只有做好了管理,才能够 节约工程投资和企业资金,使得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在当今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里,工程项目施工越来越依赖于大型专业化的机械设备,设备的运行状况成为决定工程项目的安全、进度、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可靠统计,项目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工程项目总成本的12%左右,因此,如何提高项目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已越来越受到工程项目的重视。
一、实施项目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办法,规范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程序,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降低机械设备使用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根据项目机械设备标准化管理办法,对项目所需设备按照编制设备需求计划、进行资源的比选、供应商的评估评价、租赁合同的评审及设备进场的验收、过程控制等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定统一的表格等;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维修保养进行统一规范化的记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二、建立人机一体化管理制度,实现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折旧率及维修成本的目的
近年来项目机械设备“人机一体化”管理模式得到设备管理人员的青睐,人机一体化管理在项目上深得人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机一体化可以实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人机一体化管理模式,使设备的操作人员对所操作的设备的技术状况、设备性能、故障高发点等了如指掌,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降低设备故障的排除时间,提高设备的完好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提高企业设备管理的整体形象。随着人机一体化的开展,项目对企业设备管理的印象越来越好,设备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得到了改善,保障了现场施工进度,为项目增加了效益,项目上越来越倾向使用企业内部的设备,从而也避免了效益的外流。
实施的人机一体化管理,不只是单纯的把操作人员及个别的技术人员安排在现场,为了能更好的实现人机合一,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状况,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还需从完善管理体制、拓宽外衍服务、搜集整理历史资料三个方面加强管理:
① 加强人员的考核机制,达到人、机效益成比例兑现。对他们实行设备个人承包责任制,在预交风险抵押金的同时,把设备完好、材料消耗、维修费用定额、机械故障发生率等内容与设备承包人员的工资、奖金、年终先进评比相挂钩,月考核、季兑现、年度评比,经济责任追究,增强设备操作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② 对设备的安装、拆除同样实施人机一体化模式。实行谁安装谁拆除制度,从出库到安装、从拆除到入库、再到入库后的检修和库存维护等实行全程包保制度,把设备零配件的缺失情况、结构件的破坏情况、拆装运输的成本、设备维护情况等与拆装人员的工资、奖金、年终先进评比相联系,确保设备周转的完好性。
③ 建立完善的资料库。建立健全设备的履历信息,详细记录设备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的状况、故障原因及分析、处理方法;记录安拆过程中发现的结构损失及缺陷;记录入库维保期间的状况及检修过程中发现的新的隐蔽故障等。是操作人员再次使用之前对设备的整体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三、重点控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防止工程效益的意外流失
1、加强安全监督。对于特种设备,项目部应选择具有相应安装许可资格的单位进行施工,设备安装前,由设备安装施工单位向设备使用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安装告知登记;项目部应对特种设备安装施工单位的安装方案组织评审和安全技术交底,方案通过评审并批准后方可实施,保证设备安装过程的安全;一般的特种设备安装后,由项目部组织按特种设备试验技术要求进行试验工作,特种设备完成试验后,应及时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安全检验合格证,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日常监督管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制订整改措施,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并定人、定时、定标准,整改到位后方能继续作业。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用单位要建立和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起重机械司机、指挥作业人员、起重司索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维修保养制度等,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奖罚分明。
3、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交底工作。大型、特种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项目部应组织对设备操作人员、相关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安全技术培训,做到培训上岗,培训工作应建立相应记录并存档;大型、特种设备在进行安装、拆卸、试验等重要工作前,要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保证作业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确保作业安全。
4、加强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工作,要正确使用油水,保证机构和部件正常状态,保持设备整洁。要对设备经常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项目部要配备相关工种的机械维修人员,如机钳工、电工、液压修理工等,负责现场设备的一般性修理工作。设备保养和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作业人员要及时清理回收,保证设备清洁,并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达标。
四、立足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控制机械设备使用成本
1、控制设备消耗:要及时收集和统计设备的能源和材料消耗量,定期检测消耗情况,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在施工中要合理、安全地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使其技术状况良好、能耗少、排放低、工效高。
2、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按照规定的前提下,要采取措施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减少设备在工地的停机时间。
3、机械设备部门应定期对设备使用费用的统计数据进行运行成本分析,对照设备需求计划和成本预算,对设备使用合理性、利用率、修理费用、能源消耗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时要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纠偏,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使用费用。
设备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为工程项目创造更高的效益。
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设备系统所占的投资非常大,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占用的总工期时间较长,一旦在设备系统方面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导致工期延误。设备系统不仅构造复杂,而且在与土建、子系统的衔接上也比较复杂,设备系统的采购、安装以及调试等各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下面就以某城市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工程项目的总概算额为22亿,其中,设备的总概算约占36%,设备系统主要包括供电、通信、信号、车辆、通风空调、FAS、AFC、电梯、通风空调、车场设备、电梯等部分,本工程的工期预计为4年,其中,设备从采购环节开始,直到全线联调完成共花了2年6个月,整个工程的完工以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标志。设备系统根据参与者可以划分为信号商、车辆商等;根据阶段可以划分为调试商、安装商、制造商和设计商等,这些构成了设备系统参与的矩阵网络。作为整个轨道交通工程的一大关键组成部分,设备系统将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工程的进度,所以,业主必须将设备系统的进度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可根据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进度循环系统,将进度作为核心,对设备的招标、制造、安装以及调试等进行全面监控,以确保工程设备系统的按时、按量、按质完工。
二、设备进度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
(一)从组织上将进度管理落实到位
由于设备系统本身就具有内部构造复杂的特点,因此,需建立类似线性项目组织结构实际管理体系,也就是由设备商、项目集成商、机电监理商和业主构成的管理体系,在监理层次上主要考虑建立两级监理体制,因为各设备系统之间既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同时也相互独立,而且每个系统内部还含有若干个独立的子系统,所以在监理商方面计划聘请项目集成商和机电设备监理商两类监理商,在轨道交通工程四级管理体系中,业主位于设备系统进度管理的中心位置,由于施工承包商和其它所有监理商只是设备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在安排具体工作的时候很可能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而忽视其它相关设备系统的影响以及土建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只有业主才能站在整体上统揽全局,协调好每个设备系统之间、土建与设备系统之间以及资源在时空上的矛盾。
(二)动态的进度控制系统
在动态进度控制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业主负责编制设备进度计划主线,承包商根据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分系统设备进度计划的编制,在编写内容、编写原则以及编写格式等方面,承包商必须完全服从业主的要求,业主以此为基础进行设备系统工程总计划的编制。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筛选过滤,生成执行计划,并交由承包商在监理的监督管理下严格落实。业主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还应在最后对整个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考虑是否需要对设备系统总计划进行更新和改进,这样便建立了进度计划的滚动管理机制。
三、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设备系统进度管理的内容
(一)编制设备系统进度计划
在整个设备系统运行的全过程,都需要设备系统进度计划的指导,该计划对设备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设备工程项目实施中占据核心和灵魂的地位。在交通轨道工程项目中,最好准备多种类型的计划,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计划的编制。各类专业进度计划主要指的是各种设备系统的进度计划,它能从横向角度反映出设备系统的进度,根据系统进行划分,可分为信号、供电、车辆等专业进度计划,每一类计划都包含招标、设计、制造等各个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系统联调计划和接口工作计划。定期计划主要指的是周期性的工作计划,包括季度计划、半年计划、年度计划、总计划等,其中,总计划在整个进度行动中占据纲领性的地位。在计划编制上,要求所有的设备承包商子系统进度计划的编制都必须将工程进度计划指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作为根本依据,同时还必须满足业主的总体要求。
(二)设备系统进度的跟踪
1、工程月报和周报系统
要将设备进度动态控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构建传递承包商现场设计、安装、调试等信息的快速通道。业主可组织人力开发B/S形式的信息和采集系统,由该系统负责对设备月进度进展的汇报,包括设备制造质量、工程完成情况以及产值等相关数据,并通过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递到有关单位,以便其及时了解工程的实时进展。
2、图形检查
图形能比较直观地表现进度,在设备进度控制过程中,主要从设备的平面布置和系统图布置两个方面对设备的进度进行考察。设备平面布置图能将全部设备根据平面地理位置如车场、车站、指挥中心等的布局来显示,并将设备的进度信息和清单信息集中展示。设备系统图可将全部设备按照统计格式进行编码,并用不同的颜色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设置,包括设计、制造、调试等环节,颜色的更新信息可以通过设备厂商提供,并经由监理检验批准。
(三)设备系统进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意义在于按照机械设备运转的客观规律,通过对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严密地组织管理,使得操作人员科学地应用装备,从而达到用少量的机械完成尽可能多的施工任务,大大的节约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机械设备管理要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生产中心,建立健全企业机械设备现代化管理体制,运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手段,贯彻企业重点设备专业化配置与一般设备社会化租赁相结合的设备配置使用思路;实行以集中管理为主,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发展机工机械化施工水平,方便施工,使企业在竞争激励的的建筑市场中赢得更大的经济份额。在设备寿命期内, 机械设备管理任务在于科学的选好、 管好、养好、修好机械设备,保持较高的设备设备完好率和最佳技术状态,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稳定提高工程质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将进一步发展,企业也将进一步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由于专业分工细化,企业不可能各类部门和人员齐全,尤其在建筑业,很多企业没有设备管理部门和人员,但是设备的使用全过程不管理、不约束不行,各类机械事故屡屡发生,从而连带的人身伤亡事故也层出不穷,加之建筑企业施工机械设备多在野外施工,分布点多,环境差,工作条件恶劣,再由于施工工期一般都是较为紧张等特殊条件限制,造成管理跨度大,容易出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设备失保失修乃至发生重大施工机械事故,形成很多不必要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为保证设备完好率、减少故障停机率和提高设备利用率, 并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一般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机械设备需要靠人去掌握和使用,如果操作者能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就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从而显示出机械化施工的优越性。 反之,会使机械设备生产率降低,早期磨损,使用寿命短,事故增多,以致影响机械化的发展。没有人的积极因素起作用,他的效能发挥不出来的。
为提高人的积极性,就要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坚持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并对广大职工进行技术业务培训,提高其素质。
2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为管理好、使用好机械设备,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建立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和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
3严格执行技术规定
3.1 技术实验的制度
对新购置或经过大修改装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技术试验,以测定其技术性能、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确认合格后才能验收、投入生产使用,这是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必要措施。技术试验包括:实验前检查和保养、无负荷实验、负荷试验和试验后技术鉴定。
3.2 走合期的规定
对新购置或经过大修的机械设备,在初期使用时,都要进行 一段时间的试用,工作负荷或行驶速度要逐渐由小到大,使机械设备各部配合达到完善磨合状态。 如不经过走合期的磨合,一下就进行满负荷作业,会使机械设备过度磨损。 因此,为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就必须遵守机械设备走合期的规定,其内容应按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中规定和有关规定执行。
3.3 寒冷地区使用机械设备的规定
施工机械设备多数都是在露天作业,因寒冷低温,风大雪多,给机械设备使用带来很多麻烦,如果防冻措施不当,不仅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影响了施工生产任务,而且还会冻坏机械,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必修按有关冬季机械设备使用规定使用。
3.4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保养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
4 合理部署机械设备的施工生产:
在项目施工中, 合理部署施工机械设备是发挥其效能的关键,一
般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4.1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要正确选择机械设备 ,并要做到以下几点
4.1.1 根据工程量、施工方法,进度要求和工程特点 ,先确定主要设备的机种和规格而后确定辅助机械等。
4.1.2 考虑在附近工程项目多次使用,减少拆卸 、装运次数 ,避免停多用少、长期窝工积压。
4.1.3 工程量大而集中时 ,应采用大型专用机械设备 ;工程量小而分散时,应采用一专多用或移动灵活的中小型机械设备。
4.1.4 按工程实物量的大小和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 ,以确定需要机械设备的合理台数,避免能力不足或窝工。
4.1.5 要考虑需要与可能,考虑经济效果。
4.2 给机械设备创造良好条件,并做到以下几点:
4.2.1 考虑机械设备特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4.2.2 安排生产计划时,考虑机械设的维修保养时间。
4.2.3 布置好机械施工工作面及运行路线 ,排除妨碍机械施工的保障物。
工程设备采购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总承包工程设备采购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设备采购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估,保证工程设备采购的安全,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1设备采购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1.1预防为主的管理思路
设备采购风险管理的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管理思路,并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现场环境,同时应加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风险管理人员制定正确的危机处理预案,风险发生时,管理人员应及时的实施危机处理预案,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快速恢复生产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的进行。
1.2风险与利润并存
虽然风险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它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机遇和利润,因此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充分把握风险和利润的平衡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
1.3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
工程设备的采购风险管理必须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才能更好的完成工程采购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尤其是风险识别工作,它无法保证一次就能完成,因此需要对风险进行不间断的监控跟踪,同时还需要监测残余风险,从而实施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保证工程设备采购项目的安全、稳定。
2设备采购风险管理应用
2.1设备招投标的风险控制
在总承包工程设备招投标过程中,首先必须严格审核供货商的资质,对于没有相应资质的供货商应立即淘汰,其次应对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供货商进行对比、评价,保证所选择的供货商具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具备良好的财务信誉,能够为总承包商提供成熟的售后服务,最后在选择出合理的供货商后,还应建立数据库,实现对供货商的动态管理。
例如某总承包工程项目在对100t双梁桥式起重机进行招投标时,有4 家供货商进行了投标,在进行供货商的资质审核时,发现有一家供货商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明细中的双梁桥式起重机最大100t,而设备的使用业绩很少,但该供货商的报价是很有吸引力的。招标组通过参考技术评审、资质审核及商务报价等综合因素,交流讨论后最终决定100t双梁桥式起重机给了具有该类设备众多使用业绩价格稍高的另一家供货商,减少了设备质量风险发生的概率。又例如某公司在总承包工程项目风机的招投标中,由于没有识别出供货商同类设备使用的潜在风险,对大功率电机低转速变频启动的滑动轴承风机的招标出现失误,最终造成风机在试运转及投产过程中多次出现轴瓦烧坏,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公司的信誉也受到严重影响。
2.2采购工作的设计昔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在采购设计中,承包商的设计团队应该认真审查合同要求,正确理解业主意图,积极与业主工程师进行沟通,争取缩短业主审批设计文件的时间,避免由于文件不合格造成的反复修订,优化采购设计组织,规范设计人员行为,不得随意提高设计标准和设计余量,加强设计审核工作,在材料设备的采购招标评审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评审法,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应事先向业主提出澄清或者向业主声明,得到业主批复后再进行详细设计工作,并及时保留与索赔相关的依据。
2.3设备质量及进度监制管理的风险控制
在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中,设备的制造质量和加工进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极有可能对整个总包项目的最终目标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设备供货商企业都通过了 ISO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在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有部分企业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离管理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能会对设备特别是大型重要设备的制造带来风险,针对此类风险必须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要值得识别。(1) 一般对于大中型设备的制造,设备采购部应派出监制人员常住供货商驻地进行设备监制工作,以招标时签署的设备技术协议、设计变更及制定的设备验收大纲等文件为依据,对设备制造过程进行监控,发货出厂前进行设备验收。(2) 大型设备一般都是在工厂制造完后以散件形式发货,到工地后再整体组装。为保证设备在现场的组装质量,对于重要设备必须要求设备供货商在制造工厂内进行预组装,验收合格后再拆卸包装发货。(3) 有部分设备的若干部件在不同厂家制造,发货到现场后再把部件组装,因此对于设备在现场要拼装的接口尺寸,必须要求在设备发货出厂前重新进行测量复核,并做好记录,以免设备到达现场发现尺寸不对,无法安装而造成损失,影响项目进度。
2.4设备运输的风险控制
在总承包工程项目中,针对大型设备的运输风险问题尤其重要,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例如在某烧结总承包项目中,混合机的筒体尺寸为4800mm×25000 mm,它的直径达到4.8m 左右,如果整体运输,加上车板高度后,明显超过 5 m 的高速公路限制高度,还有重量、长度等因素的制约,都不能保证筒体整体运输的成功。在设备的招标阶段,必须要识别出此类高风险,设计部门与设备供货商要充分沟通交流,制定出风险应对措施,积极处理。
2.5设备安装调试的风险控制
在总承包工程项目中,设备现场安装质量的好坏对整体设备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以散件发货现场组装的设备,影响更大,在现场必须识别出设备安装调试的潜在风险,积极作出应对措施。设备安装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及图纸技术要求进行安装调试,对设备安装关键节点进行检查确认,特别是设备的安全控制保护等辅助装置,必须按照设备要求认真正确安装调试,这一点在现场往往很容易被忽视。例如某公司在总承包工程项目中,由于没有识别出风机设备温控安全保护装置的潜在风险,在温控安全保护装置没有安装调试完毕的状态下,开始对大功率引风机进行试运转,最终由于风机滑动轴承质量问题,导致温度过高而烧毁轴瓦。因此我们应该要识别出此类风险,特别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总结:
总之,总承包工程设备采购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总承包工程设备管理中,必须加强对设备招投标、设备质量、设备运输、设备安装调试的风险控制,正确识别设备采购项目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积极的应对,将风险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这样才能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安. 总承包工程设备采购项目风险管理[J]. 工程建设,2015,02:53-57.
[2]汪林泉. 探究EPC总承包工程中的设备采购管理[J]. 经营管理者,2015,14:304.
2工程项目中物资设备成本管理内容
物资设备成本在建设工程推进的过程中主要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成品、燃料以及各类设备的磨损等。企业进行物资设备管理是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采购、运输、保管、发放、使用等一系列环节对物资设备进行统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物资设备占据项目60%以上的直接成本,该项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工程建设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如何加强项目的资源配置即物资设备的来源管理、物设设备的过程使用管理、内外部因素协调等将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的大量经济压力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和前进方向[3]。
3工程项目物资设备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资源配置缺乏统一安排
工程项目标前调查人员不足、经验不足、尽职不够,投标项目物资设备等资源来源、价格随意性较大,为项目实施埋下地雷。工程中标后施工组织安排不当,资源配置没有前瞻性、统筹性,资源配置不及时、资源错配造成项目施工停窝工及项目成本不断攀升。
3.2采购方式缺乏有效竞争
项目物资设备采购方式、采购平台、采购权限、管理级别没有有效定位,人为影响较大,存在大量应招未招线下谈判或直接签订采购合同暗箱操作的现象,严重挑衅公平公正的采购秩序,压缩公开采购的范围,投标人数严重不足、竞争严重不充分致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3.3过程管控缺乏精细标准
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粗放,以施工班组的水平决定项目管理水平。物资设备进场验收流于形式,堆码混乱,发放使用没有限额管控,调差无序,浪费巨大,严重影响项目经济效益。
4加强工程项目物资设备成本管理的措施
4.1加强项目策划,统筹资源配置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进程中,物资设备成本管理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完整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涉及相关部门及其技术人员进行协调配合,进而实现人力、物力、资金的高效利用,有效提升工程项目中物资设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根据目前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实际情况而言,物资设备成本管理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加以整合和利用。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应该具有全局性和统一性的设计以及规划即项目策划,保证工程项目投标及实施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进行。开展投标前及投标后的项目策划,根据施工调查情况对主材采购计划、周材及设备配置计划、资金支付计划做出安排,设定管理目标,梳理制约项目物资设备管理的瓶颈,拟定重、难关键控制点、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等,以起到指导项目过程管理规范运行的作用。
4.2实施集中采购,发挥规模效益
国资委把采购管理作为中央企业管理提升重点突破领域,突出了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集中管控是特大型企业集团实施管理的必须手段,推行物资集中采购是企业强基固本、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建立或借用公开采购平台,依法合规选择招标、框架协议、竞争性谈判、网上询价等合适的采购方式,实施分级集中采购管理,项目自下而上融入上级集中采购范筹,扩大物料机具参与范围,提高采购效率,以充分竞争促进采购成本降低。不断优化采购监督形式,积极发挥纪委及上级部门的采购监督职能,确保公平公正的阳光采购。
4.3深耕过程管控,力促标准精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否有效直接表现在工程项目的推进过程和质量管控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成。为了有效保证物资设备成本管控的及时有效,应当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断与即定的策划目标进行及时有效的核对,当发现物资设备管理机制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偏差时,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和纠偏。通过标准化、精益化的项目过程管控,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的理念,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实下去,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4]。①进场验收。项目部严格执行进场物资设备三方验收检验制度,不合格物资、老化设备拒绝进场,部分物资由监理见证验收,风险材料实行驻厂监造,细化分解物资数量、质量、资料验收要求。同时,大力推行业主场外材料验收方案,完全落实设备进场价值评估,现场物资堆码有序、分类存放,物资设备标识标牌清晰,确保物资设备投入使用前状态良好。②成本核销。项目既坚持分工号限额发料制度,又坚持材料设备核销制度,并切实抓好“四个落实”。即:标准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工点做起,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合项目实际的消耗定额,找到评判管理水平的真实依据;责任落实,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按期组织“月核算、季分析”工作,做到收方与验工匹配、盘点与消耗对接、验工与消耗统一,将核算分析落到实处;督促落实,上级单位安排专人检查、指导项目部以经济活动分析为载体,对核算节超情况进行查问题、找原因、订措施、抓整改,切实以抓落实明奖惩、以核销促管理,加强物资设备的现场管理;核算落实,项目部要坚持推陈出新,不断修订完善核算标准,边试边推,总结经验,严格执行。通过物资核销,设备核算,确保物资设备投入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可控。③调差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有着不同的物资设备调差规定,通过调差实现项目施工过程中投入的主要物资设备价格涨跌风险控制,平衡甲乙双方的承受能力。项目通过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研究,确定物资设备调差品种、调差方法及采信依据,在合适的时间合理组织适当的资源进场,并做好调差准备工作,努力实现调收增加、调支减少的目标,确保物资设备使用后的价格风险能够最大化平抑,价格机会能够最大化把握。
4.4协调内外关系,护航项目运行
在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进程中,项目的物资设备采购与工程项目的运行具有紧密关系,供应商和采购人之间的直接沟通尤为重要。二者都应当认识到工程项目建设与自身的紧密关系,应当协调工程项目负责人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机制,分析建设进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变化,在维护项目稳定、迎合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稳定的双边关系,避免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造成整体工作的延误和问题[5]。
5结语
根据上文中的研究能够看出,工程项目物资设备成本管理与工程的合理有效推进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并且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工程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进程中应当保证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基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运行进行有效的调节和配置,保证能够协调工程建设中的各项环节,制定合理高效运行标准并严格执行,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成本可控。
【参考文献】
【1】张香龙.工程项目中物资设备成本管理的分析[J].当代旅游,2018(15):107.
【2】范静波.法约尔管理思想探源[J].现代管理科学,2011(9):36-38.
中图分类号:U231+.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物资设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工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材料费占工程成本比重较大,因此加强材料管理的工作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工作任务是保质、保量、按期准备好各种相关材料物资供应,满足现场施工生产需要,使施工生产按计划顺利进行。主要工作流程是计划、采购、保管、使用调配。杜绝出现“只供不管、盲目储备、优材劣用、劣材充优”等现象发生。地铁施工都在城市中施工,所以设备的选型、采购、运输、安装使用、设备保养、设备安全对施工进度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避免出现设备利用率较低、出现设备安全事故等现象发生。文章以深圳地铁7号线为依托系统的介绍地铁施工现场物资设备管理经验,阐述了丰富创新物资设备材料的管理思路,有效解决了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的一些难题,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管理积累了经验。
二、材料篇
1、施工现场材料物资组织管理内容
为确保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施工现场材料物资管理必须有组织,有目标有次序,分阶段实施:其主要管理内容如下:(1)现场材料物资的平面布置规划,做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的合理布置。(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现场材料进行验收。(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物资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材料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材料丢失,并做好物资材料出入库记录。(5)做好废旧物资处理工作。
2、材料的采购管理
工程开工前,物资部应做好当地市场调研,形成市场参考价格清单。价格清单应定期更新,保持其实用性、可参考性。对大宗物资采购前要认真关注媒体,利用媒体手段时刻了解市场动向和行情,工程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提出项目所需的大宗施工材料总计划。物资部根据项目部所需要的材料,按照局经理部主材施工过程的要求和规定,对主要材料进行考察和资质申报。需求计划时,须注明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及交货期等详细内容,物资部按照工程部提交的施工需求计划实施采购计划。物资部实施采购前根据需求计划汇总及库存情况,合理调配,及时形成物资采购计划,报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计划中应注明物资质量要求、市场参考价格、数量及到货时间。采购中对材料的价格比选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货比三家,选择价格较低的供货商,在进行价格比对的时候要考虑运输成本,原则上是价格同等的条件下就近购料,选择最经济 的运输方法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要合理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考虑资金使用的时间价值,确定经济合理批量。
3、材料的存放管理
地铁施工的文明施工要求非常高,所以材料的合理存放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现场所用的物资品种、规格较多所以各种材料要按品种、规格有序的进行存储,各种物资材料要做好标识,做好消耗台帐。当然材料的存储要避免受潮,防止生锈。城市施工场地较小所以材料的存储要根据现场的场地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减少二次搬运。
4、物资材料的发放
物资材料的发放要遵循“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物资材料的发放要结合施工进度,与消耗定额,严格执行限额发料。物资材料要按计划发放,对于比较贵重和用量较大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用随时发,做到即使发放。对于易损坏的材料在发放前要对使用部门做交底。
三、设备篇
由于地铁施工多在城市所以场地很狭小,所以在施工前一定要对场地做到心里有数,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施工设备,尽量选择占地面积小,灵活方便的施工设备。城市施工设备进场是非常重要的,在进场前选择可靠的运输单位,提前考察路线,从起运开始跟踪一直到设备安全进场。设备进场前一定要检查好设备,保证设备可以有效使用,设备必须刷漆翻新。
设备进场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然后上报监理单位进行设备报验,所有设备均附带设备出场合格证,特种设备需要特种设备检验报告,操作收需要国家颁发的设备操作证,以上手续要提前准备,这样设备进场后就可以工作,避免耽误施工进度。
由于地铁施工多为市中心,而设备维修大多在郊区,一旦设备损坏维修时间较长,所以设备的保养尤为重要,所有设备需要每天必须填写工作日志,按时对设备进行保养,设备进场后对操作手要进行安全交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维修费用和加强设备的安全性。对于设备的易损件要有备用件。尤其是关键设备必须有专人来负责。例如皇岗村站地连墙施工,需要用风配合施工,空压机的保养和操作就非常关键,如果空压机一旦损坏将面临全面停工。履带吊的日常检查保养也非常关键,如果一旦出现故障也钢筋笼下设和浇注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这样关键设备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
四、成本管理篇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总体要求,施工前期有计划的做好材料物资成本控制预算目标,施工过程中依据成本预算目标实施。施工控制有以下几点:
1、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
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受罚”的良好风气。健全成本控制制度,例如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合理化建设节约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建立专门采购收料制度;常用工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所有材料的统计分析制度。
2、材料物资限量控制
地铁工程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项目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物资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源头。材料控制只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细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堆放现场材料,避免二次搬运的费用,对材料的发放做好有效的控制避免浪费。 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的消耗量,试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的限额来领取材料,如果超出限额及时分析原因,寻找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方法,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辆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3、主材控制
1.加强商品砼的数量控制,目前商品砼的数量不足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品砼的供应商提供数量不足,二是由于施工班组作业时控制的不好造成浪费,针对第一种情况,建议签订合同时候可以按图纸进行结算,如果不行则必须对每车砼进场前进行检查,出场前要保证车内所有砼使用完。第二种情况则必须加强班组工艺业务培训及技术交底工作。控制好浇注量,减少浪费。
2.加强钢材使用管理,从钢材的采购就需要采购员及时的了解钢材的价格趋势,合理的安排钢材的采购时间,例如皇岗村站7月份提前囤积了500t钢材,比同期钢材价格少500元/吨。钢材的管理是项目材料管理的重点,在开工前对钢筋班需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技术员要细致的研究施工图纸,找到钢材损耗最低的配料单。合理的利用钢筋的各种性能,可以利用螺纹钢套筒和焊接对钢筋进行搭接使用降低损耗。
4、渣土泥浆外运管理
城市施工渣土泥浆外运也是项目成本的重要部分,原则上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根据理论方量进行结算,但是目前较多的都是按实际方量进行结算,所以在方量的验收是关键。目前渣土泥浆外运的难点为一是运输时间较短,城市道路限行,这中情况大多为晚上运输,签订运输单位要有较强的运输实力,在监理备案车辆要充足当天的渣土要及时运走避免耽误施工进度,二是渣土含水率较高运输难度较大,目前很多单位采用生石灰固化含水率较高的渣土,这种办法成本较高,黄岗站采用泥浆净化器将泥浆过滤后再采用泥浆压滤机进行脱水,这样减少渣土泥浆的含水率。三是方量的验收,这个是控制的主要源头,在运输前必须对每辆车辆的内车箱进行测量,计算出每辆车的实际运输方量,另外每一车渣土出场后要开据验收单,验收单一式两联,运输单位根据验收单进行结算,另外建议在弃土场安装摄像头这样可以监督每一车的方量和每天的弃土车数。
5、大型设备租赁
在地铁施工中关于设备租赁的管理也很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信息收集:在开工前需要做的是收集信息包括租赁信息、价格信息、供需信息、建立动态信息渠道,并搜集、整理、分析、对比成本来制定租赁单价,合理的租赁单价是设备能否租赁的关键。
(2)租赁合同。在租赁合同签订前,项目部应调查对方的合法代表身份,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在租赁合同中主要内容有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机械的运输安装调式,场地道路的清理和准备;随带操作维修人员的数量、待遇、劳保福利、食宿安排;机械保管、保养、修理以及动力、消耗材料供应的分工;安全责任、质量保证、保险以及发生损坏事故的处里;租赁期限、起止日期、合同签订点、停等实施办法、纠纷仲裁办法;租金计算和支付办法以及进出场费用。
其中签订租赁合同重点应该注意:首先租赁机械设备有保养时间无修理时间,一旦发生机械设备损坏不能工作则扣除当日租赁费,这样促使租赁方定时保养设备,以及最快时间内维修设备。其次:租赁设备的进出场费用,如果租赁方提前想解除合同承租方不承担租赁方设备进出场费用,这样减少频繁的更换租赁设备。最后租赁方设备必须购买保险,设备的操作者必须有操作证件持证上岗,防止意外发生,合同中要注明保险费用以及风险的承担者。
(3)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租赁期间的关键工作是跟踪管理、维修、检查,使设备始终处于被管理中,在设备进场时,要对设备进行清点,清点后双方签字留档,承租方在施工期间凡购买非一次性消耗物资时应到物资部备案。凡是无备案的物资明设备退场时一律不许带出施工现场。对于租赁机械设备实行单机单车核算,每周定期收集材料、油耗及完成工程量记录,分析实际与计划成本的差距。
6、辅助材料管理
辅助材料指工程主体以外的消耗材料,这方面的材料大多为自购材料,材料管理根据班组进行管理,在工程前期应该根据工程需求测算出每个班组的合理定额,根据定额对班组进行限额发料,开工前与班组签订工具保管制度,对于节约的班组进行激励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11-01
1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明确
建筑工程的项目部主要是由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等构成的,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计划过程中,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建筑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对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还要彻底服从技术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但就我国建筑公司实际情况来看,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并不了解建筑机械设备,然后忽略了对建筑机械设备的正常管理,最终使得建筑公司机械设备管理方法无法真实执行。此外,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内部还未拟定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或是已拟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且也没有切实做好建筑机械设备技术材料档案与台账等一系列工作,然后致使建筑设备管理始终处于紊乱的局面。
1.2 机械设备更新慢
由于建筑业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上也是比较快的,一些企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不对相关设备进行技改或升级换代,而还在使用一些破损、陈旧的机械设备。目前,我国施工现场中的机械设备普遍存在零件破损、锈蚀、工作中经常出现故障等现象,这在建筑施工中是极具危害的。首先,破损的机械设备在工作时容易出现运转不畅的情况,这会造成施工中一些工序的延误,而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其次,在现场的施工中一旦破损的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还有可能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不能保证建筑产品的工作质量。
1.3 机械设备安装不规范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企业未充分做好机械设备安装准备,未制订相应的设备安装施工方案,在安装之后也没有进行严格的校正及调试,从而导致一些本来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了。同时,一些无资质的企业从事设备安装活动,未按照规定编审施工方案便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也没有实行旁站监理等措施。这些问题导致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落后于建筑业整体发展的速度。
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与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管理程序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加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有实际效果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并真正落实到企业基层工作岗位上。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操作,要制定并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从而将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与维护等各环节任务落实到个人。要避免设备损坏与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正常实施等,就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及岗位考核制度。
2.2 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设备的保护措施
施工机械设备的及时维护和修理是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机械设备的安全才是我们在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中首先需要重视的问题。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大量的经验总结,在一些建筑企业已经提出如下机械设备的保护措施:第一,提高认知,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在施工中机械设备不能持续不断的连续使用,而应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良好的保养工作。很多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坏都是因为在施工时不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工作。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造成的设备损坏,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中应该制定强制保养的制度,已达到施工人员能按时的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的目的。第二,确定合理的保养周期,每一台机械设备都有其最适宜的保养周期。在这一周期内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保养工作,会使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大大下降,从而达到对机械设备良好保护的目的。
2.3 加强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装管理
从事建筑机械设备安装的企业,必须具备由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从事安装工作的人员也必须是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的,并取得了相应的工作操作资格证书。此外,对于设备的安装,必须制订相应的安装方案,且在经过技术负责人的审批之后才可进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职责分明,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交底,使从事安装工作的人员明确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定人、定岗、定责,还要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
2.4 增强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要经常组织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进行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仅满足于现在使用的设备是不可取的,但新型的设备需要较高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如果操作机械设备的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定期的进行学习和培训,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不能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中发挥作用。另外,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施工人员,只有对工作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才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实现自我提升,创造更高的价值。
2.5.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从整体上来讲,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与工作能力的训练总称都叫做人员培训。而对人员的培训一般都要做到这5个方面,即: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以及有针对性。
(1)为了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每个员工都心中有数,就必须要牢牢把关对施工项目相关操作人员的选拔过程。
(2)为了提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就需要该公司 将编制的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放到每一个员工的手中,并做好宣传工作。
在做到以上两点的同时,还要给企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以树立安全理念。这里的全员不仅指与机械设备相关的人员,而使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甚至包括工作人员的家属,要给每一个工作人员建立起防护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从源头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现在建筑工程行业管理人员主要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但要做好这个工作的前提是查出工作中的问题,就要能够及时地查出所用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一些危险,强化企业管理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租赁双方做好交接工作。只有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定期对工程机械进行保养和检修,增强机械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损失,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额度地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结合近几年油田公司在管道工程等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情况和工程机械发展现状,探讨一下在现代工程施工中如何使用、管理好机械设备,以发挥设备的最大使用潜力。
一、目前国内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现代化建设规模的空前高涨。仅国家的“十五“规划,在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建筑、电力通讯及环保行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点投资多达20000万亿元左右。这些工程都是关系国计民生、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仅需要建设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他们使用好、管理好建设施工的有力武器—工程机械。集成化、智能化、机电液一体化、绿色环保的工程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基本保障,更是施工企业实力的一种体现。
目前,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投入的施工设备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施工企业自购,对外租用的设备很少。每个工程中投入的施工设备数量多、种类杂,旧设备技术状况老化,故障多,可靠性差;新设备技术含量高,操作、维修技术要求高,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施工对于设备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环保的客观要求。
二、国内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结合近几年本人在施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中的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项目经理部中设备管理人员少,配置不合理,且人员综合素质差,缺少精通技术、懂管理的人员。
2.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管理者、操作者职责、权力和义务不清晰,不明确。
3.操作、维修人员技术素质低。
4.设备技术资料、档案不系统,管理混乱。
5.消耗品、易损配件配备不合理,不能满足施工需求。
6.管理层对设备管理重视不够,只重生产进度和施工质量,忽视设备管理。
三、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无论从领导到工人,每一个人都知道施工设备技术状况的好坏对于项目施工质量和进度影响有多大,特别是大型专业化施工设备,如重型起重机、盾构等常成为影响整体工程进度的关键环节。要想真正管理好施工设备,保证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达到管理标准化。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严格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而且制度必须覆盖住设备从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和报废的全过程。要适用、可操作性强。制度一经实施,就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以工程机械为例,操作手必须每天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日常维护记录、日发生费用记录,通过这三个记录,就可以充分了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小时、维护、小修项目和故障情况,并能过日发生费用记录的核查、累计,可以知道设备周或月度费用消耗情况。根据设备运转记录、日常维护记录再结合设备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巡视情况,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参照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编制下个月度的维护保养计划,安排修理作业。修理作业也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按照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技术检验、故障分析判断、解体鉴定、制订修复方案,修理过程要执行自检、专检记录的填写和最终竣工的验收。
2.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情况监督考评制度。进行月度设备考核,制定详细的考评程序、奖惩办法,并将考评内容与设备运行工作小时、费用消耗、车容车貌、服务态度和维修成本等方面进行考核。在每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传达到操作手或维修人员,限期整改,并到现场监督完成,并做整改后的验收。
3.加强岗前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培训和考核要有针对性,合格发证上岗,不合格下岗淘汰,接受再培训,操作人员上岗或转岗之前都必须按照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进行专业化、系统化操作、维护保养培训,并进行认真的上岗考核,要确保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熟练、会维护设备、懂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及如何处理等。此外,管理、技术人员更应该加强学习,不仅要在理论上充分掌握设备的性能、操作、维护规程和维修技巧,而且要他们对重点设备也能熟练操作,在培训时给操作人员进行示范、指导。操作人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施工安全、生产效率,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四、结束语
要想真正管好设备,使设备管理上一个台阶,关键是要各级领导重视,把设备管理提高到与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考虑问题,避免设备使用中的短期行为,杜绝施工中抢工期、拼设备的情况,另外在设备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应率先垂范,一视同仁,让管理制度真正地运行起来,常抓不懈,要在企业内形成设备管理上轨道,实现设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形成爱岗敬业、爱护设备、干好工作的良好氛围,真正从上到下重视、管理好企业的资产设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中图分类号: F2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物资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成本和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可以降低项目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生产需要。
针对信号工程物资使用数量大、品种多、规格复杂、时间紧、物资供应难度较大的情况,为了适时、适地、经济合理地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部经济效益。本人这几年通过细化物资采购、物资管理、物资供应、物资质量等环节,确保了工程的优质高效,圆满完成了一次次施工任务。
1.细化物资管理制度
1.1建立物资管理制度,规范物资质量管理
按照集团公司和公司制定的物资管理办法,结合信号施工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项目的信号施工的物资管理办法,做出规范化的物资管理,做到全程卡控。建立物资质量管理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使物资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层面和岗位。
1.2 加强物资仓储管理,确保物资质量数量
按照规范化物资管理,各工点配置专职的材料员,做好甲供物资设备保管工作及物资入库验收工作;物资搬运要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文明装卸,确保物资完好无损;按照工程进度对物资进行预配;实行限额发料;对工点材料进行堆放整理每日进行一次盘点;回收工程剩余及废旧物资:对于工点物资做出相应的标识并堆放整齐,健全和规范各类台账,做到实物与数量一致,账卡物相符。对入库物资设备的合格证、技术及质量资料等要及时整理保存,工程移交时一并移交给甲方。项目部根据各工点的物资情况汇总,合理的调配各工地的物资需求。
2. 细化物资采购程序
2.1严把采购产品准入,降低物资质量风险
收集汇总国家、行业产品准入要求和产品目录,建立并时实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册。了解产品的技术对查实不符合准入要求的相关单位,坚决清除出供货渠道。严格执行抽检制度,以保证产品质量。在招投标和签订采购合同时,明确产品抽检条款、质量要求,明确发生质量问题的责任追究条款,最大限度降低物资质量风险。
2.2 集中招标采购,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采用挂网询价方式、招议结合的谈判方式、公开招标方式集中采购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物资设备集中招标采购可最大限度发挥集中采购的批量价格优势,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节约采购成本。
2.3加强价格管理,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做好物资采购价格的预测分析和判断,为物资采购提供依据。根据国际、国内市场供应实际情况,物资采购人员要牢牢掌握市场波动,努力实现物资供应价格在现在执行的最低价格基础上仍有下调空间。在物资采购中要做到“三比一算”,即比质、比价、比运距和成本核算。做好市场调查,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新材料和代用材料,以降低工程成本。
信号工程施工使用到大量的金属,金属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密切关注国内、国际金属等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化,要将工程需求与市场行情紧密结合起来,善于抓住材料价格涨跌的时机,为项目创造经济效益。认真搞好工程物资核算、核销、限额发料工作,控制材料在合理范围内做好成本控制。
3. 细化物资供应计划
做好物资供应计划是工程项目施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计划期内对物资品种、数量、质量的要求,组织物资采购、订货、储运、供应等业务活动的基础,也是施工组织的重要依据。需求计划力求合理,即要防止计划偏大造成积压浪费,防止计划不周,造成停工待料或增加采购批次而加大采购成本,需求计划必须准确、齐备。
3.1细化物资供应计划,保证项目施工生产
做好物资供应求计划,项目部根据每月施工进度,编制物资需求计划。技术管理部专业工程师编制、物资设备部审核,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审批。物资设备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精心组织料源,保证工程项目所需材料及时准确地供应到施工现场,为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实施采购。
4. 细化物资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的源头来自物资,物资供应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需要有效的管理,搞好物资采购质量是把住质量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4.1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建立完善的进料登记台账,生产日期、批号、证件号等内容,逐步实现物资进料质量档案化、信息化管理。建立物资质量管理台账,详细记录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供货单位,存在问题、处理结果等问题,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上报。
4.2严格检查材料质量,拒绝不合格品进场
严把材料质量关,坚持严格按合格证或材质书验收材料,无证材料拒绝验收,严格按要求做好检验批次,不够的批次要补上。
5. 结束语
通过规范物资作业程序、精细化物资设备管理,为北流海螺水泥公司铁路专用线引入北流东站改造工程、新建南宁至黎塘铁路引入南宁枢纽工程等信号工程的顺利开通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邓炜. 对分包工程物资管理的探讨[J].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2(6): 43-44.
[2] 钱铁锋,李光伟,刘永江. 浅谈国外电站EPC工程物资管理[J]. 电站系统工程. 2011, 27(2): 59-60.
[3] 焦海仙.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物资管理[J]. 会计师. 2012(3): 46-47.
[4] 王李刚.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 铁道工程学报. 2011(6): 102-106.
中图分类号:TU85
前言
机电安装工程涵盖了机械设备工程、电器工程、电子工程等多方面。这些机电安装项目不仅满足整个生产企业正常生产的需求,更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效益,从而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机电项目的安装管理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安装市场中,机电安装工程处在不断调整与规范的探索模式中,不仅要克服工程规模大,施工难,技术创新等问题,还须提高施工工人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样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确保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路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正处于不断改革,挑战,创新的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安装适应市场发展机制的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来考虑机电设备项目管理的今后发展方向。在网络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在对时间和费用整合优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深入了解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费用直接的联系,对费用成本进行管理研究,分析进度与费用直接的比例关系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期。让机电安装项目在目标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成本最低化,降低投资风险,在同行竞争中占有最有利的契机。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与资金到位之间的相互协调,研究如何对现行的网络计划进行协调整合,合理地规划既能满足业主所要求的施工期,又能达到降低成本费用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收益指标。
2.成本管理
节约成本是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标准之一,控制项目的成本是所有企业所最关心的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2.1建立控制体系
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的成本责任制。完善企业立法成本通常可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在机电安装行业中,它是劳动力、机械、材料的直接成本以及现场间接成本之和,这些成本可变是因为他们是所进行的工程量的函数。固定成本是指一般管理成本,它的发生与所进行的工程量无关,而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比例。要建立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经营、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
2.2制定落实详尽的目标成本计划及主要措施
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落实目标成本的责任并使目标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是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分析原本制定的成本按照工程项目,成本项目,找到能够降低成本的各种方式与途径,详细地制定出成本计划表与成本控制预算表,分别指派对应的负责人,及时的监督与管理,控制成本落实到实处,合理的安排定期的去检查确保每一步环节都稳定有序的进行。
2.3制定收支明细表
依据工程部位以及成本项目,制定成本费用收支明细表,将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明细的记录下来,并且定期进行结算,再将其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2.4制定资源分配计划
以目标成本控制计划为依据,制定出包括需要的人员数量、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等内容在内的详细计划或安排,并提前一周至一个月提交,相关的生产要素要由项目部负责调度和安排,并尽可能的确保配置合理和优化,防止出现由于计划不周全所导致的停工、积压、窝工等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2.5以计划为生产的前提
坚持计划指导生产,强化定额控制。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组织施工和合理安排,根据具体施工安排和定额量,编制出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等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使人、财、物的投入在定额范围内按计划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工程成本出现人为失控。
3.其余管理
3.1进度管理
对施工进度科学合理的计划与编制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有利于对整个项目管理进度的目标控制,实现预期的进度指标。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快慢与合同的有效工期进行制定。因为大型的机电设备安装的项目工程通常是一个十分复杂繁琐的过程,不但要配合建筑物本身的建筑施工要求还要考虑后期的装饰装修方面的施工要求,同时要保证自身的管理进度。因此,一旦确定施工计划,就要进行及时的跟踪。时刻监督,当发生干扰时就马上采取应急调度措施,记录每个施工过程中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完成的数量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编制统计报表,排出干扰情况。按照合同的进度再落实相应的负责人,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补救。协助各单位解决项目进度拖延问题,对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中发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整,采用科学的调整方法,达到预期的项目管理施工进度。
3.2质量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结果最终是希望得到业主的满意,是设计施工的最终落实成实体的关键,也是最终形成工程质量和项目实现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是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控制的重点。而由于工序质量、分项或分部工程的质量形成决定工程的最终质量,并且这最后的质量是不可更改是一次性的,因此,对于大型的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管理项目,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完善的质量管理团队来进行维护与监督,从施工开始的阶段。施工的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人员技术、设备管理、施工环境及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对质量进行全面严格的控制与监测。成立负责全面的专业团队来实现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3.3安全管理
机电设备安装的项目施工场地一般都是多种工种在同时进行作业,因此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脏、乱、差大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与设备物资等不受损坏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首要责任,也是保证员工信心与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没有可靠的安全保证也就没有项目施工生产的高效率,高收益。因此,在施工现场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保证每一位人员的安全。在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促进生产力的同时降低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各项管理指标都能达到指定目标。
4.结束语
机电设备安装的项目管理既是一种目标的管理,也是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共同发展高效低耗的项目运作过程。项目管理人员要加强业务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锻炼提高项目管理的实战能力。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企业要鼓励与培养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莫伸杰,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07(19)
[2]杨华,试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J],沿海企业与科计,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