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魅力

经济学的魅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的魅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学的魅力

篇1

大众审美是受到了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的,因此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魅力也主要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最终形成自己所特有的面貌。

二、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是人类行为和文明共同承载的空间,它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理解为“环境的”艺术设计,也就是环境生态学的理念来指导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空间环境美观,而且还要做到实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用性使其在艺术表达上涵盖了形态美、材质美、构造美、意境美等等。并要通过艺术设计中的基本法则,例如形式构成、色彩要素、结构韵律等等,以及地域民族特色等去作为表达的方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魅力

中国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充分反映了国力强盛的社会面貌和人口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它诠释了美学集合的特点,代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新要求。纵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在依恋传统的基础上,也在寻求变化,寻求创新,汲取国外环境艺术设计上的新风格和创新理念,结合自己的特点模式,创造出了具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

1. 环境艺术设计的自然美

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导要素。自然美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会因地域、用途等的不同拥有不同的特点。就好像城市核心商圈与旅游景区相比较,因其各自需求不同,使用对象的目的存在很大差异,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以及最终形成的设计风貌体现着迥异的感官感受,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景观美景。正是这种在设计需求上对自然环境特征的设计约束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自然美不是简单地去利用自然环境去展开设计’而是在增加了地域的差异、人文需求之后的自然美再造过程。

2. 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美

人文环境是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体现。人文通常与当地悠久的历史有关,历史人文古迹的保存和传说故事的流传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了一种和谐美与经典美。例如武汉的东湖就因为有了历史文人的墨客的吟咏而别具风韵。我们常常能够在一座城市的历史中去感受到它经历的光辉岁月和曾拥有的梦想,这些历史留下记忆的痕迹也成为了这座城市人们心中自豪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背景。北京的紫禁城、南京的中山陵、杭州的灵隐寺、武汉的黄鹤楼无不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符号。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借助地域的悠久的历史人文的资源会更加丰富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深度,使其更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

四、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与审美体验

随着环境艺术概念的不断深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思想,在不断的通过各种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去开展着深人的研究和体验。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定,很难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方式。我们感性的体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设计师们的接受和塑造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正如梭罗曾经说过一句话:“诚然,绘一幅画、塑一座像或者创造几件美的东西,这样的才干实为可贵,但是通过我们的眼和手去描绘、塑造周围的环境要伟大的多。去改善生活质量,这才是最高明的艺术。”这就说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发现身边更有价值的东西,用创新的思维把塔勾勒出来。这中间的体验是极为丰富和有意义的。具有美学价值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才是真正好作品。

篇2

作者简介:肖磊(1983-),男,安徽界首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11-02

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营利性大学的异军突起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公众的目光。到2001年,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中已经有45家成功上市,拥有学位授予权的营利性大学也已达到750所。与此同时,却至少有200所左右的非营利性大学倒闭了。[1]当阿波罗集团公司、阿格西教育集团、德夫里公司、教育管理公司、斯特拉耶教育公司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界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时,营利性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已不言自明。美国营利性大学的成功主要在于其很好地协调了外部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有机结合。从福利经济学出发,以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为视角来审视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

一、美国营利性大学简介

1.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历史

美国的营利性大学滥觞于美国殖民地时期。伴随着美国本土奴隶主、资本家的出现和工商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在多方需求的强力推动下,一种迎合人们兴趣、需要的收费私立教育产生了。1751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美国费城开办了第一所文实中学――“费城文实中学”,是营利性教育机构的雏形。它的成立对美国早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下阶层人民用来谋生的实用教育合法化,也使教育不再是只有社会上极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随着工业革命的普及,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接受实用、开放、平等的教育,社会对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使得职业培训课程逐步融入私立收费教育的课程之中。有组织的高等教育在美国逐步成形,这些早期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公立、私立、营利性、非营利性机构的融合体,在宗教和政府的交互影响下,他们之间的分界并不十分明朗。[1]19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一所农学院在密歇根州成立,虽然美国政府在1862年颁布了《莫里尔法案》,但直到50年后,农业教育才被纳入到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在这期间,营利性教育机构依然分担着为社会培养农业人才的责任。到了20世纪早期,营利性教育机构凭借向边缘人群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再一次获得了发展的机会。至此学术界称之为“第一代营利性大学”。

20世纪90年代,在秉承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理念之下,“第二代营利性大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得到美国教育部认可的营利性大学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2002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发表《适应需要和创造利润:营利性学位授予机构的出现》,文章指出:截止到2002年,营利性学位授予型大学的数量虽然没有公立大学数量多,但也超过了非营利性私立教育机构的数量,营利性大学在招生人数增长方面同样超过了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2.美国营利性大学的特点

营利性大学(for-profit University)是相对于非营利性大学(not-for profit University)而言的,即:美国的营利性大学是在非营利性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外存在的第三种大学。它以产业方式运作,被视为公司企业的形式之一,和企业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办学上受到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它和非营利性大学的区别在于:从学校产权归属看,营利性大学的校产归投资人所有,投资人有权对校产进行转移、利润分配,甚至是停办学校;从大学权力所属看,在营利性大学中权力属于举办人和学生;从管理方式看,营利性大学主要实行经理负责制;从办学动机看,营利性大学的办学动机是获得利润;从课程设置看,营利性大学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课程,以市场为导向,课程更新频繁;从价值观看,营利性大学侧重于知识的应用以及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技能;从组织方式看,营利性大学均按美国联邦公司法的规定设立,享有与其他营利性公司企业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从运作方式看,营利性大学或由投资人主营,或由教育公司承办,按企业方式运作,经证券行会批准后可上市;从收益分配看,营利性大学的收益分配按照企业的分配方式进行。营利性大学的优势在于其以经营企业的理念来经营大学,从营利性大学走出去的毕业生对工作的良好适应性是其和非营利性大学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二、福利经济学视域下的营利性大学

1.经济效率:教育产出

在福利经济学看来,在制定教育活动类型时,既要考虑到资源配置效率(也称外部效率),也要考虑到外部效率用于教育的资源投入总量,还要考虑到不同种类、不同水平教育的资源分配(微观效率目标),综合这三种因素便可制定出投入的最佳数量、质量以及各自所占的比重。因此,在对教育进行投资时,要力争取得最佳投资量,最佳投资量的取得应遵循以下原则:在理论上,最后一单位的教育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与将资源用于其他投入时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尽可能多地得到“良好的教育成果”。良好的教育成果是来自多方面的,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个人天赋等。这种良好的教育成果我们称之为“教育产出”。关于教育产出,可分为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和不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两部分。不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主要有:在受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得到的心灵上的快乐和充实、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得到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正确指导、受教育者由于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工作满足感、一份稳定的工作带来的安逸、受到高等教育和拿到相应的文凭而受到的社会尊重、潜在的更美好的职业前景等。可被测量的产出主要有:学生的考试成绩、由于受到教育而得到的薪水更高的工作、公司的分红(对学生个体而言)、就业率的提高(对学校而言)、营利性大学所获得的利润等。营利性大学的本质是追求利润,相对而言,其更重视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

首先,我们来看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营利性大学从三个方面解读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即:良好的教育成果:一是指学生的高就业率;二是指学生在教育资金上的高投资回报率;三是校方投资的高回报率,包括校舍投资、师资力量投资、教学设备投资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决定了营利性大学下一步能迈多大,高就业率既是学生选择营利性大学的理由,也是“学位价值在市场中看得见的指示器”。[1]同时,就业率和学生的投资回报率也是密切相关的。相关产业分析人士认为,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他们毕业后对他们预期的教育投资回报(ROEI)的一种测量手段。[1]在营利性大学,他们的教育投资回报率为28%,而同期的美国学士学位的教育投资平均回报率仅为18.7%。鉴于就业率和学生投资回报率的主体是学生,加之营利性大学追求利润的本质,他们宣称“顾客就是学生”,学生的“成功”就成了他们关心的重中之重。营利性大学从两方面诠释学生的这种“成功”:一是学生学完课程,即学业上的成功;二是学生毕业后能得到一份和所学课程相关的且报酬不菲的工作,最好这份工作还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为了达到以上两方面的成功,一方面,营利性大学的教职工把精力聚焦在学生的学业和满意度上,他们将办学重点定位在培养学生就业上,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市场需求度极高的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而对于就业机会相对比较低的通识教育课程,他们则不开设或极少开设。另一方面,使学生满意并不是说要屈服于学生的喜好,而是指对学生的需要做出适当的反应。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学校迅速答复学生提出的疑问,关心学生认为是疑难的问题、礼貌地拒绝一些有损学校利益的要求。

营利性大学如何实现“良好的教育成果”的第三方面呢?理查德・鲁克认为,任何机构中规模经济的建立都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操作效率。[1]在福利经济学看来,“有时被称为内部效率的生产效率与尽可能高效率地对学校和其他机构进行运作管理有关”。[2]营利性大学重视对经营效率和规模经济的利用。在他们看来,使效率最大化的一个关键是控制班级规模,为此,他们尽量减少和消除小班授课。这种控制班级规模的做法也使得各种设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学校一年四季都在运转,教师在干净但面积不大的办公室工作,等等。如果要添置新的设备,要开会讨论,而且对学生使用频繁的实验室优先考虑。可以说,为了提高学校的投资回报率,营利性大学采取了开源节流的策略。

其次,我们来看不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在福利经济学看来,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传授知识和技巧,与此同时还要帮助个人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教育产出的一部分,但是在美国营利性大学中,这种产出十分有限。教育被看成是一种技术,甚至是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养成包容的心理品质。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这种目标指的是个人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在学术上不畏权威的心理,同时,还要允许持异见者的存在。因此,良好的教育成果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等因素。营利性大学的本质是追逐利润,在其开设的课程中,更侧重于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性强的知识,教学大纲由专业的课程专家负责制定,而教师对于教学大纲、学分、学时、课程设置等问题几乎没有发言权,教师之间在科研和学术方面的交流也不多。在营利性大学中,关于教学有效性的讨论基本上就变为关于学生成绩分布、不及格率和及格率、退学率以及学生进入下一个阶段课程学习情况的讨论。在美国营利性大学,教师只需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即可,不需要什么学术激情、学科专业知识和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学生就像是车间流水线上的产品,这个车间的主人则是营利性大学的老板,他们不注重学术自由,也不注重高等教育自身的特性和本质。在学生方面,营利性大学的学生和非营利性大学的学生相比,具有学生年龄偏大、有独立经济能力、在学业上靠他人资助、来自单亲家庭的特点。从学生的社会背景来看,帮助他们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也比较困难。在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是走读生,他们的课外活动非常有限,学生对自己到营利性大学学习有着明确的目标――入学、毕业、找工作,他们需要的是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甚至“老板”和教师之间多少显得有些冷漠。学生之间很少交往和开展活动,教师之间也很少讨论如何使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使学生提高道德水平,更不会去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老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也是建立在雇佣的基础之上的,在营利性大学工作的教师不享受终身制,一旦“老板们”认为某位教师不能胜任他的工作,老板将毫不犹豫地辞退他。笔者认为,不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也要受到重视。一方面,这些不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在无形中影响和调节着营利性大学的招生人数、办学规模和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不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做最真实的自己,从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2.社会公平:入学机会与就业

福利经济学寄希望于一种公正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把公平定义为机会均等的一种形式。所谓机会均等,并不意味着个人一定能得到他所想要的全部教育,但这确实意味着,在不考虑被认为是不相关的任何其他因素时,任何人都应得到跟处于同等教育条件下的任何其他人同等的教育。[2]即:如果甲、乙两人具有相似的偏好和能力,那么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就应该是相同的,而不要考虑家庭收入、父辈的人际关系等一些完全不相关的因素。

据统计,在营利性大学攻读学位的学生以少数民族的已婚女性居多,他们通常通过财政资助、贷款和个人储蓄相结合的方式来支付教育费用。[1]营利性大学通常把校址选在居民点,学生入学无门槛,学校有时还帮助学生获得政府提供的各种财政援助。学生大多来自社会背景较普通的家庭,或是他们之前就读于较普通的高校或冷门的专业。营利性大学把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作为自己经营的主要目标,办学的重点是和自由市场经济保持协调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营利性大学的业务推动因素之一是为民众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这一点就体现了经济机遇和社会利益的适切性。

为了取得较高的就业率,营利性大学在课程的设置上下足了功夫。营利性大学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专业设置的理论基础,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明确的市场定位,课程设置是紧跟市场需求的。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营利性大学就会设置相应的办学方向,他们开设的课程具有针对性,一般开设市场需求量大而没有或缺少市场供给的课程,以应用型知识为导向,专业分布在各个层次,同时,也针对学生需求开设了专门课程。为了能及时把握市场风向标,他们密切关注大都市报纸上的招聘信息、准确定位雇主所需要的人才的学术背景,并把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融入课堂教学。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受雇于营利性大学的教师不但不享受终身制,而且,一方面他们需要具有学术资格,另一方面他们还需具有与其专业相关的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学校之所以选择具备这种资质的教师,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的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事实证明,营利性大学对课程和教师的定位如此精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就是最好的证明。来这里上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家庭条件不优越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在实践中的这种优势为他们在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竞聘同一岗位时营造了更为有利、相对公平的环境。虽然营利性大学的主要宗旨是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很可能同时培养了知识、技能水平更高的民众,帮助年轻人理解了美国的风俗传统、社会,也给予了一些社会弱势群体在叩开职业生涯大门时以一臂之力。

三、结束语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中,教育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重要。在福利经济学看来,教育能够增进快乐和幸福感,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愉悦,还有物质上的回报,即使这种回报存在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用工歧视、专业限制等时代背景下。通过对美国营利性大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对其现状的描述,从福利经济学的视域审视了美国营利性大学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方面的表现。在保证学生、校方经济效率的同时,营利性大学也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尽管其在不可被测量的教育产出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它在兼顾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这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篇3

一、生态美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其从生态的角度去看待美,将生态学和美学进行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建筑空间与空间环境的使用性质、所处背景及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艺术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要求及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外空间环境。[1]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的理论指导。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该成为解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的协调者,运用设计手段,在解决人对美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修复。

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理念指导行为,设计理念决定了设计者对作品的造型、材料、色彩等的选择。因而,生态环境观与审美观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创作理念。当前,许多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这无可厚非,但不可忽视对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理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在学生对本专业入门之时开始,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本专业的理论课、设计创作课、实践课之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设计技能,更要有对生态环境、人和社会的责任心,因此,在环境艺术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设计理念十分重要。

三、“动态教学”过程的生态美学理念导入

“动态教学”过程是指从学生第一学年的设计基础课程开始,就在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理念,直至最后一学年的课程。其中,每学年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将生态美学理念灌输给学生,这一过程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要求的改变而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构思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案例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结合,培养生态保护与修复设计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大多集中在第一学年阶段,主要开设三大构成、素描色彩、户外写生、设计概论、设计史论等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第二、三学年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因而在一年级的基础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空间布局、结构造型、色彩与材料的运用达到生态和美的融合,可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有关生态环境的讲座,让学生从理论上对生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有所了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多向学生传授生态观、审美观的设计理念,比如在三大构成的教学中,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上,多以环保生态的设计主题进行课堂训练或座谈交流。同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讲授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流程,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多选择体现生态性也体现审美性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应扩展学生学习生态学、美学、环境学以及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等交叉学科的知识,与设计类基础知识互相融合讲解,使学生对未来职业方向有所感悟。在户外写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与分析场地的美与生态关系,组织学生评论、发表设计观点,有助于学生将个人设计与生态保护和修复相结合。

(二)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创作的培养: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训

应让学生在第一学年就养成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在第二、三学年专业设计课教学中,应该将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在设计创作课堂中,指导学生在空间划分、功能分区等设计时,在美的原则上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的理念去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与划分;在模型制作实训中,作品所用材料应要求学生选择自然材料、无污染材料、再利用的材料。同时在实训项目内容上,可从两方面设置:第一,指定未进行任何设计与规划的室内外设计空间,要求学生根据场地环境及相关要求,从生态与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设计与规划;第二,可对指定已完工的室内外空间,要求学生对其存在的生态与美学问题进行探讨与修复性设计。项目可分组进行,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在景观空间布局上,山水与树木的配置应遵循自然法则,植物的选取多使用乡土植物,使所选植物不但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优化作用,同时不会对其他植物或人产生伤害,在整体生态布局上体现生态美。在室内装饰纹样的选取上,应多以几何、自然、动物图案为主,从大自然中去选取基本图案,以美的法则进行再创造。

(三)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实施的培养: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校外实践

在施工工艺与材料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校外实践进行教学,可与设计公司或施工单位联合教学,让学生进入工地现场设计与分析,分析场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材料运用的生态环保性,对场地的水质、地形、光照、植物进行调查分析,以建立生态保护性廊道和斑块景观空间布局,使用对人及动植物无害的材料进行造型与装饰进行室内设计,利用对人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有利的颜色进行色彩设计,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进行布光设计,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生态功能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生态美学的指导,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不仅是设计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协调者、规划者,需要其拥有艺术的审美眼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是未来的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这是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贝贝,王东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论综述[J].绿色科技,2013(3).

[2]冯欢.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化研究初探[J].艺术教育,2006(6).

篇4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仅凭一只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改变教学中单一的信息传播,更新教育方式。而在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教学课件,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记忆、掌握和运用,大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效率。课件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课件是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它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在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教学课件,激活语文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双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运用图片创设情境,带给学生视觉冲击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能否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能够使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以直观可感的图像与声音,进入课堂,这对于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积极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只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以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之后,我要花费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这表明在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离不开想象和验证的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它是实现启迪思维、激感、丰富想象的最佳方式。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图片形象直观,可以对学生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课堂中,教学课件能用丰富的色彩、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将无形的课文内容变幻成有形的视觉形象,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幻灯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不同幻灯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民主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功能,将适用于展示的课文内容做成图片活动画,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一系列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纳粹法西斯的罪恶,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更深刻的认识,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并对当今时代有所认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2 利用声音创设情境,带给学生听觉刺激

声音语言,包括音乐与诵读。音乐是艺术性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听觉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在放松状态下进入学习。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例如用海浪的声音来刺激听觉,想象大海的辽阔,诵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听与读,体会语言的美,通过听与读,强化记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欣赏《再别康桥》歌曲版FLASH动画,在那细腻动情的歌声中使学生默想意象用心感受,让他们的心灵与志摩英灵超越天人的永隔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诗词以及散文教学中,诵读体现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例如教学散文《荷塘月色》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月色下荷塘的优美宁静。又如在上《春江花月夜》一课时,我不失时机地在解读完课文后播放了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在音乐的旋律中再一次领会诗歌的意境,对学生启发很大。

篇5

二、情境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学生自身的内心体验与感悟,教师创设的一个好的情境能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在处理外研社新教材中以音乐为主题的模块时,我会让学生倾听相关人物的名曲甚至通过多媒体放映等一系列方式努力让学生与音乐靠的更近。在与音乐同呼吸共脉搏的感悟中,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例如,我在教第二册Module3 Music这一模块时,就通过多媒体制作了各种乐器的图片及相关乐曲,让学生看着图或是听着乐曲说出乐器的名称,从而记住这个单词。

三、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情境教学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英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以往生活经验,尝试运用经验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外研社的教材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好的素材。

篇6

关键词:

生态美学;生态设计;校园景观;可持续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改善高等教育环境迫在眉睫。大学校园越来越人性化,大面积的绿化改善了校园环境,提高了学校形象。在进行校园绿化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这不只是简单的绿化,还应该考虑到校园景观中丰富的生态性。

1生态美学

所谓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具体的研究对象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生态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美学关系的研究与思考。

2我国生态美学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现状

景观设计学科本身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在设计过程中很少有考虑到生态美学方面的内容,所以,从生态美学理念方面来考虑,校园景观设计还处于盲区。现阶段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多停留在设计本身,也就是其形式、纹理、样式等,少数考虑到人在其中使用的,也都是浅显的并未深入到生态美学的层次。因为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只要考虑物质文化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是生态美学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上的应用。

2.1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美学中最首要的关系。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可以说是校园物质环境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改造,人是校园环境的影响者,人可以按照主观意识来改造校园。马克思曾说过:“人类可以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可以创造人”。环境对其中的审美者进行影响,审美者自身的心理及行为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从生态美学角度上来看,主要体现在校园自然文化(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方面。西方早期的大学多选址在乡村或者城郊地区,厚重肃穆的建筑和优美的乡村景色,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宽慰。大学校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气氛,通过建筑与景观以及整体建筑风格和整体景观风格都应该统一,相互融合,也要结合校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校园自然景观建设包括校园原始保留的自然风景、校园内的花坛草坪、景观雕塑等,自然景观是最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物质环境,以客观的存在展现美,具体可分为自然美和形式美,自然美是校园环境的基础,树木、石头、花草皆是自然美的表现,有些大学还保留着整体性景观的自然美。人文景观根据特定历史或人物背景,或者特定场景环境产生的景观,一般具有教育意义,如雕塑等。人文景观对于个体情感的思想展现具有很大作用,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在结合了历史文化名人之后,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2.2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生态美学理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其实就是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建设,用生态美学的方法处理人与人自身的关系,才可以为大学校园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在生态美学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人和其自身的发展进步原则,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人本身,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研究人自身也是有意义的,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态美学关系。大学校园中,老师和学生是创造校园的中坚力量,老师和学生和睦相处也是校园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

3生态美学在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美学在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方面,对校园景观建设都有指导作用,人与人自身方面则更偏重于哲学问题。在校园生态景观建设中,人与人自身关系的问题起到了引导作用,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主要考虑的还是人与环境、人与气候文化以及经济、人与生态的关系问题,校园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基于如果校园内环境条件允许,可以利用自然力但不进行大规模破坏,尝试风能、水能、太阳能来发电。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人文景观、可持续生态景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让学生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珍惜校园环境。除了以下这些总体的概念,还应考虑一些细节,比如,设计取材应多用当地石材和植物,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能源,大面积铺装选择本地石材,少数非本地石材在选择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卫生及安全问题。

生态美学理念中,不仅包含人与自然和人与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同时还包括自然与自然自身的发展问题,自然本身也具有能动性,当它遭受破坏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和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越大,自然环境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所以,在设计校园景观过程中,应当尽量多保留现有的完整生态环境,才能使环境的自我发展得以实现,为广大师生带来一个和谐、美好、充满生机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篇7

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从来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任何媒介形态的生成、发展和嬗变,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展开。媒介与地理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媒介地理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学研究视野的学术必要性。作为交叉性的学术空间,媒介地理学是“一个曾被长期忽视的学术领域和审视窗口”①,需要综合传播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

在通论的意义上,地理学一般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媒介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环境的意义上展开。人类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又不断发展和创造人文环境的历史。这决定了媒介地理学的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历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当代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动态的前瞻研究。回溯是为了清理和总结既有的知识以及方法积累,前瞻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理论空间与思维。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传媒与不断更新的人文环境,当代性的前瞻研究无疑更具有理论的实践意义。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②。规律的总结需要以关系的辨析为前提和基础。关系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影响关系,二是差别关系。从根本上说,媒介地理学展开的就是一种关系研究与比较研究,即以人为焦点,一方面透视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一方面比较相同、相似、相关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观的差别特征。本文试图立足本土中国的当代视角,对此展开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与分层

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文化的现展以趋同为大势,在当代中国,由于政治意识较统一、市场经济的整体开放以及人口的跨区大规模流动,文化区域的传统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地理状况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着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化。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当下中国的经济龙头区域和信息高地,当地在媒介发展战略上显示出整合利用区位优势的明确意识。广东卫视和浙江卫视都以财富为基本定位,以地方经济强势为基础发展特色媒介传播。上海东方卫视则成为唯一一个“以新闻见长”、敢于用资讯打新闻牌的省级卫视,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直播报道中,初步形成与央视、凤凰卫视三分天下的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媒介品牌的树立固然以区域地理优势为基础,但其传播辐射的根本指向却是追求跨区域的全面覆盖,无论财富还是资讯,都无法用单纯的地方性来解释。广东、浙江、上海的省级卫视都是以本土优势为基点来实现超地方化的发展策略,它们走的是最大化的受众路线,即通过捕捉观众群的最大化,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大化。

市场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地域边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类的共通性,否则就无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现代媒体,尤其是电子、虚拟信号成为主导性传播介质以后,时效性和覆盖面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区域必然被打破。事实上,广东等地省级卫视的发展策略,与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湖南卫视的娱乐旗帜、安徽卫视的电视剧集中营、重庆卫视的电视版故事会,并无本质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时,必需改变传统的平面化地理思维,而应树立跨域界交融的整体宏观视野。

与整合相联系,现代文化地理版图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维度是立体分层。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当代社会,它往往向两个方向流动分化,一方面是区域性雅文化传统转化为小众文化的精英风尚,另一方面是区域性俗文化传统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动分化的结果不是走向截然对立,而是交融互渗,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再体现在传统地域的平面差别上,而是表现为空间层次上的立体并生。在多层次的现代空间人文地理版图中,媒介的发展也必然分层化,特定的媒介形态针对特定层次的人文空间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传播功能的层级体系。以吴文化的代表苏州地区为例,当地电视节目的两个特色栏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以“姑苏繁华图”为名的文史掌故节目,一个是吴方言演绎的电视栏目剧“都市故事会”。前者取名来源于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书画作品,该画长达三十米,大气淋漓又精细入微地再现了乾隆盛世姑苏城的百里风景和街市繁华,可称之为苏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电视台颇有创意的每天选取画卷的一个片断加以评介,创作了一个颇有书卷气息的人文电视栏目。而“都市故事会”则以方言短剧的形式,讲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时尚性和传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选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参与演出,颇受普通市民阶层欢迎。两档节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别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这种立足地方的传播定位,由于受众目标明确,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运作,有效而且稳定地实现了特定区域市场的占有。现代人文地理环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现代媒介的传播功能指向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无论影视、报刊还是网络,都无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与媒介形态这两个立体空间的接合中实现准确定位与合理布局,现代媒体方能建设通达的信息传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与虚拟

媒介与人文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地理影响改造媒介传播形态和方式的同时,也必然成为媒介书写和塑造的对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观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想象性和虚拟性的存在。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对生存空间的认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电脑与网络、影视与报刊,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遍知天下、游历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当代,每一个具体的人,大都会从现代媒体的虚拟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数百年前的欧洲人那样,获得马可·波罗游记式的阅读。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观,寄托着特定地理空间的人对于身外世界的复杂诉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个人的情感心理,无所不包。对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跨学科系统工程。

就当下中国的具体社会现实和媒介发展的最新形态来说,有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与乡村。现代文明的基本进程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和乡村成为了现代人最基本的两种生存地理空间结构。城市是主流和强势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为例,《文汇报》侧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描写上海,《新民晚报》主要从平民阶层的视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报》则着力营造年轻都市白领所陶醉的小资上海。上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地理空间,需要通过媒体的分工定位来展开多维透视。但在这些纷繁的维度中,敞开与掩盖、强调与忽略、导向与回避、放大与缩小常常彼此交织渗透,都需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域进行深入的清理。乡村往往成为城市人的自我抚慰的想象性建构,各类媒体发现和关注古村古镇的持续热情就是一个明证。这种热情的背后,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都市人疲惫心灵的精神想象、商业利益的消费驱动已经搅拌混合为一体。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全方位的展开,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城与乡,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地形图中重要的两大板块。媒介学视域中的城乡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一系列重要问题:第一,媒介如何成为确定当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为塑造并跨域界传播现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现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点;第三,媒介在城乡文化关系的建构与调试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负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对于城市、乡村的虚拟和想象是否会造成一种真实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会责任。

其次是互联网络所建构的虚拟地理空间。网络虚拟地理是现代高端科技与现代人复杂心理世界互相合谋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基本有网络论坛、网络通讯工具、即时聊天室、电子网络游戏等等。虚拟不等同于虚构,其实也是一种实在,即“虚拟实在”③。对于参与者来说,这种后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电子表象具有主观心理的真实性,它既可以是对实在世界的一种模拟,也可以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中,主体是相对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间是流动性的,信息是随机性的,形式是变幻的,真实与假象、责任与戏谑、高尚与卑下……都混杂莫辨。这就好像一条决了堤却又流淌不尽的大河,裹挟着泥沙和鱼龙汹涌而来。强制性的阻塞肯定是无效的,任意性的放纵也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有规划地疏导。媒介地理学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为实践网络虚拟地理的规划疏导提供理论的依据,这需要展开诊断式的批评和反思。

三、思维的创新:立体的空间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线性发展的时间——历史观念的逐渐确定,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所谓的时间社会时代:“空间在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静止的。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开始全面步入空间化的时代。空间化的时代需要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这在当代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代人文地理版图与现代媒介多元形态,都已经在对平面的超越中向立体转型。

立足于当代语境的媒介地理学建构,必需完成的就是视野的转换和思维的创新。人们历来认为,媒介的传播是线性的过程,是从信息的发送、接收到反馈的环型结构。但是在空间化的时代,多层次立体的地理空间和媒介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传播的球型系统。时间性的历时观察,将难以全面地应答现代传播课题,必需以空间性的、共时性的、并置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补充。当代媒介与当代地理的结合,带来的就是对线性过程思维框架的突破。这种结合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变化。

首先是媒介书写、传达方式和战略的变革。“为了提供现有情况的一个代表图景,地理学切过时间量度的断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间)”⑤,这种地理学的空间取样方法,也正是现代媒介传播的重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快捷的时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扩容,扩容后,非同质性的各种信息又进一步在互相参照比较中发生增殖,从而实现深度传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德国世界杯报道冠名为“豪门盛宴”,对比赛进行奇观式的叙述。尤其在决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分别在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国和法国球迷观赛的酒吧中进行同步报道。四地报道来回切换,胜者欢呼,败者失意。央视的报道意图非常鲜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这一全球化狂欢节所带来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广度。实现这一意图的方式,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拓展媒介覆盖的地理空间,通过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样,以共时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现:光荣与失落、辉煌与黯淡、欢呼与哭泣、喧嚣与沉静……画面的不断切换,带来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灵、情感的对比,而以他者身份参与观看的中国观众,则获得一种多样化的感同身受的体验。这一例证,反映出共时性并置思维运用于媒介传播所带来的奇观效应。再如,好莱坞大片全球同时公映也体现了空间化的传播战略。早期影片公映总是先在大城市开始,然后根据票房情况逐渐向小城市、县、乡推进。现今网络媒体使得公映过程的传播速度大大缩短,甚至降到零,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实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报。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⑥。媒介空间分析有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区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内部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规划定位,三是目标性的受众阶层分析,四是针对性的人文地理层次分析。四种分析的整合起来,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动和融合。如,合肥晚报报业集团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都地处省会,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市报与省报同在一个城市而造成地位尴尬的局面,合肥晚报的定位是具有晚报色彩的党报,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特例。虽同在一地,因为资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众群,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媒介空间布局。在当代文化地理环境中,媒介空间分析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发展的动向与趋势,对于构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①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J].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③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版,第681页。

篇8

无须讳言,为波普尔所诟病的上述情形在中外美学苑地里可谓比比皆是。它的症结在于所谓的“构建理性主义”。按照哈耶克的阐述,这是一个“相信可以把演绎推理方式应用于人类事务的哲学学派”(注:见霍伊《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页。), 属于这个阵营的思想家有柏拉图、奥古斯丁和笛卡尔、霍布士等。而它在美学中的旗手则非黑格尔莫属,他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鲜明地体现了上述学说将某种绝对观念当作一切存在事物之本的思想。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美学的出发点自然不是丰富多彩、具体感性的审美存在,而是作为其根据的抽象观念。黑格尔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为变动不居的假象所欺骗。

众所周知,黑格尔的学说之所以听起来让我们觉得耳熟,是因为它其实只是对柏拉图的思想作了一次发扬光大,而哈耶克所谓的“构建理性主义”也是在经典哲学中一直掌执牛耳的形而上学方法的孪生兄弟。因为正是柏拉图最早将抽象的理念世界确立为万物之本,从而在为构建理性提供逻辑依据的同时,也开辟了美学研究的形而上学之路。“人们应该观察的并不是那些被称之为美的个别对象,而是美本身”,他在其被美学史家们视作西方美学开篇之作的《大希匹阿斯》中所说的这番话,无疑已为日后黑格尔的登场作好了铺垫,以至于海德格尔曾断然宣称:“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注: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9页。)

诚然,沿着柏拉图所开辟的这条道路,后来者们曾在美学世界里攻城掠地长驱直入并最终奠定了古典美学的基础:“古典主义就是这样,它借助柏拉图主义,在确实存在着一种美的理念或美的本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建起了一种规范美学。”(注: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对其成就史家们已作充分肯定。但同样无可否认的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条金光大道,它在将美学理论推向学术之巅的过程里,最终也陷思辨于困境之中。因为形而上学强调对经验现象的超越,只遵从逻辑规则的制约,不接受来自直观世界的监督。因此,虽然其本意是想为人类精神的腾飞创造某种条件,但却常常是事与愿违地落入主观意念的洞穴,成了各种谬论的收容所。借用康德的话说,在形而上学中你“可以说任何胡话,而不用担心谎言会被揭穿”。对于思想王国里的每一位诚实的公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真正的不幸。康德曾形象地描述道:“形而上学犹如没有边际、没有灯塔的黑色海洋,堆满了哲学的沉船。”(注:见杜兰特《哲学的故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73页。)

不言而喻,在这些沉船中有许多是来自美学的港湾,在它们的舱房里载满了各种各样的体系。它们高深莫测的内容与庞大的体积并未能使之幸免于难。唯一能保留其昔日之荣耀的,乃是其中来自于现象关注的那些不成体系的经验之谈。正如德索在评价黑格尔时所言,这位大师的“大谬之处由于他那广博精深的学识和感觉入微的非凡天才而得到了谅解”(注: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故而, 尼采在其美学名著《悲剧的诞生》里最终宣称:“我不相信并尽量避免一切体系,对体系的追求是缺乏诚实的表现。”事实上这意味着美学的形而上学之路的终结,和美学的古典时代的结束。

2

这样的结束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倘若因此而产生一种美学由此走向衰落的印象,却是极大的错觉。海德格尔在其《面向思的事情》一文里曾经指出,“我们太容易在消极的意义上把某物的终结理解为单纯的中止,理解为没有继续发展,甚或理解为颓败和无能”,而没有看到它也意味着事情的转换和重新开始。这的确是中肯之言。事实上,正是标举自上而下的形而上美学的退场,为张扬自下而上的科学主义美学的全面亮相提供了契机,人类关于美的思辨也由此实现了由古向今的现代转型。

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这场以科学最终取代宗教成为当今文化舞台主角的转折,滥觞于文艺复兴。自此以降,科学主义便开始大举渗透人文思想界,借科学的脚手架以构造自己的理论,成了众多人文学者著书立说的法宝。早在1865年,著名学者泰纳便已在其名噪一时的《艺术哲学》中向世人宣告:“当今科学研究的总趋势是人文科学向自然科学靠拢,并通过将自然的原则和批判方式赋予人文科学的途径,使人文科学的地位得以稳固和获得进步。”而对于已经厌倦了形而上美学的华而不实的人们来说,向科学主义畅开大门无疑是顺理成章之事。当代法国美学家于斯曼的这番话是很有代表性的:“现实的美学当前只有两条道路:要么沉入浮夸之中,要么变成为一门科学。”在他看来:“如果美学拒绝成为严密的、精确的、实证的,它就不能存在下去。”(注:于斯曼:《美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1页。)

如果说从19世纪跨入20世纪,从时空上为这场变革提供了舞台布景的改变,那么方法论的改造则是其关键所在。概括地来看,过于突出先验原则、一切以逻辑规则为基准的做法,是使形而上学美学最终覆没的一个“阿喀琉斯之踵”。事实正如门罗所说:“复杂的情感态度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绝不能归结为少数几条简单的逻辑公式,如果过多地运用逻辑方式来研究美学问题,那么这种研究就会变得虚假造作。”(注: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63页。 )因此,反其道而行之的科学主义美学旗帜鲜明地强调经验事实和实证调查,并以此确立起自身的特色。

首先,相对于形而上美学注重思辨性的特点,这种新美学所倡导的是知识性。一个特殊的例子是,如果说在出版于本世纪初的鲍桑葵的《美学史》的序言中,在他的“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仅仅作为一种知识而存在,并不能作为实践的指南”的陈述里,对知识论美学的强调仍显得有些暖昧,那么在“现象学美学之父”盖格尔的笔下,事情已被阐述得十分清楚:“美学是关于价值的科学。它是一门科学,这意味着知识是它的目标。”(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其次,不同于形而上美学以客体的审美理念作为思辨的聚焦点,新的美学关注于主体审美体验的探讨,从而迎来了美学的心理学时代。所以,当年以一部《走向科学的美学》为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而摇旗呐喊的门罗,其实所倡导的主要也就是审美心理学。他曾明确地宣称:“在科学的心理学为我们成功描述人类本质的总轮廓之前,美学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成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学科。”(注: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39页。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率先于1876年运用实验室的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审美反应的费希纳,被一些学者视为“20世纪科学主义美学的奠基人”。

但百年的时间匆匆走过。当人们驻足于又一个新世纪的边缘对本世纪的新美学作一番回顾盘点,在为其对主体审美心理的别开生面的研究和为大众提供有关美的种种知识的执著而留下深刻印象之余,也还是对其关注视野的相对狭窄和成果内容的相对浅薄,产生出普遍的失望。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其终究未能真正兑现曾作出的知识论方面的承诺,而且在于它的艰苦努力表明了,在美学领域任何这种承诺都于事无补。首先,虽然审美活动总是发生于具体的经验之中,不存在能独立于这种经验之外的“美”,但毕竟,受某种审美心境制约的审美态度充其量只能影响主观的审美反应的成败得失,而不能决定客观的审美情境的有无存亡。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人类的审美活动,客观的审美存在总是第一位的,主观方面的审美态度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具有意义。

概括起来看,心理学美学的根本缺陷在于过于怠慢了审美对象,在其对主体审美反应的描述与分析中并没有把审美对象真正当回事。而问题是,公共性的审美趣味与一般私有性的生活口味的差异就在于,后者是自足的、不以对象的性质为转移,而前者则是对象性的。用康德《判断力批判》第九节里的一段话说,也就是:“审美判断恰恰在于,在对象的性质适合了我们对待它的方式时,我们才按照这种性质称之为美。”这也就意味着对审美经验的分析并不能代替对审美对象的分析,而缺少了后者的美学无疑也就像失去了那位多愁善感的丹麦王子的《哈姆莱特》,是难以想象的。

应该承认,心理学美学对现代美学作出了许多贡献,其所长,主要在于研究审美主体对形式感强的作品的欣赏。这可以解释本世纪两位最负盛名的心理美学家贡布里希和阿恩海姆,为何不约而同地都将视觉艺术作为其学术主战场,以及也正是在这个领域,现代心理学美学从曾经威风八面的形而上美学那里,赢得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光荣。

但即便在此人们也仍然可以看到它所面临的挑战与阴影,克莱夫·贝尔当年关于“有意味的形式”所作解释的失败,事实上就意味着心理学美学的困境。正如英国美学家安妮所分析的:“假定我们可以训练自己把各种绘画完全只当作由二维的形式组成的图案来观看,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是,我们将不再对这些绘画之中的大多数作品感兴趣。”这表明即使在审美欣赏领域,要想“从心理学方面孤立地考虑视觉艺术的形式特征也是极其困难的”(注:安妮:《美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审美活动有其语义学前提,因为审美体验是由对象所唤起的。因而对于美学思辨,重要的不仅仅是对我们的体验方式的研究,还在于对所体验的具体对象的把握。以此来看,当弗洛依德表示,美学通常的失败“在于层出不穷的、响亮而空洞的语词。不幸的是,精神分析学对于美几乎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注:《弗洛依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这不仅是对一门学科所作的必要的反省,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也可以看作是对当代美学应当走出心理学美学的一种提醒。

而进一步来看,这同样也意味着知识论美学的终结。审美实践虽然包含有知识论内涵,但并不因此而属于知识论的领地。因为虽然审美体验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但其对象是一种不具有实在性因而也就无所谓真假的对象。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种因将扮演角色的演员与实际情形混为一谈而酿成悲剧的案例突出地表明,在审美领域内首先必须认可虚拟原则,接受“艺术从不要求将它当作事实”这一戒律。因此,能否暂时搁置对对象的真伪判断而仅仅关注于其所呈现的现象,对于审美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由此可以见到美学同科学的龃龉:如果说科学的对象是一种具有本原性的实在,那么美学的对象则是一种符号化的现象;对于审美主体来讲,对象已不再是一种原态的存在,而仅仅是这种存在的一个代替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曾经写道:“自然在它具有艺术的特征时才是美的,而艺术只有在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它并且通过自然的外表呈现出来时才能称之为美。”(注:转引自于斯曼《美学》,第136页。)所谓“意识到艺术是艺术”, 也就是意识到艺术的非本态的符号性,它所具有的仅仅只是“自然的外表”。这种符号化过程同样也是自然美的存在方式。

美学的非知识论的特性就在于,人们可以对一种关联着原在事物的表达作出真与伪的甄别,而无法一视同仁地施之于一个符号;对于后者我们只能追究其是否有意义,而不能去审核它的真伪。因为知识之所以为知识便在于它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能够或者为经验事实或者为逻辑推论来予以验明。这是最终指向客体实在事物的“知识”与仅仅只是一种主体态度的“意见”的区别所在。以此来看,要求主要针对一种符号现象的美学为我们提供关于审美对象的种种知识,这是一种非分之想。美学与科学的分道扬镳也因此而在所难免。正如卡西尔所指出的:“自然科学教我们如何打破现象,以便将它们看作是经验;而文化学科则教我们去诠释符号,以便将其中隐藏的意义揭示出来。”(注: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3

如前所述,现代美学崛起于人们对古典形而上美学的失望,为此人们才寄希望于美学的科学之路。用门罗的话说:“由于科学还没有对美学领域进行勘察,因此,美学领域中许多现代大批评家的思想最多还只停留在类似早期的希腊哲学家的水平上。”(注: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1页。)事情似乎已很清楚:人们曾期待美学能借助于科学来拥有某种知识性,既然美学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注定只能无所作为。

正是由于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一种鲜明立场,当代分析学派一度格外引人注目。众所周知,维特根斯坦曾提出,“关于哲学大多数命题并不是虚假的,而只是无意思的,因之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类问题,而只能说它们荒唐无稽”。根据他的这一逻辑,美学便属于这类无稽之谈。因为它只是一种属于个人意见性的言说,这类言说因缺乏客观标准而无须费力争辩。比如:“要是你问问自己,一个孩子是如何学会说‘美的’和‘好的’等等,你就会发现,他只是简单地把它们当作感叹来学的。”(注:见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25页。)也就是说, 关于美人们只是在陈述一种并不涉及实际事实的主观态度。艾耶尔说得更明确:“像‘美的’与‘丑的’同伦理学词汇一样,并非对事实的陈述,而只是表现某种感情和引起某种反应而已。从而,如在伦理学中一样,以为审美判断有客观有效性是没有意义的。”在他看来:“美学的蠢笨就在于企图去构造一个本来没有的题目,而事实也许是,根本就没有什么美学,而只有文学批评、音乐批评的原则。”(注:艾耶尔:《语言、真理和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这项指控对于美学的严峻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事过境迁之后来看,其偏颇失当之处也已十分清楚。事实正在于审美判断要求有普遍性,当人们对某种现象作出诸如“这很美”这样的评价,其用意无疑是想赢得大家的赞同。这是审美趣味不同于一般生活口味之处,意味着审美活动具有认识内容。因为正如康德所说:“除认识之外,任何东西也不能传达给大家。”(注:见古留加《德国古典哲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而审美活动之所以能拥有认识性,则是由于主体的审美反应并非由对象直接引起,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判断力作为中介。众所周知,对审美感受的这个“中间项”的揭示,是“康德的一个杰出发现”。他的先验设定是:在所有人身上这种判断力的主观条件都是相同的,“因为如果不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就无法交流他们的表象和认识”。

所以,美学因与知识论相排斥而导致同科学的决裂,并不威胁到其生存权利。关键在于弄清,除了形而上学与科学这两条道之外,美学是否还能开辟出一条别的突围之路。一门学科要求发展首先得清楚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美学最深层的二难抉择困境似乎如下:既不能从形而上(即借助概念)、也不能从形而下(即借助纯经验)的角度将其聚结为一体”(注: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7页。)。 阿多诺的这番话对美学两千多年历程的得失,作了最简明扼要的概括。也早已有学者看出,当代美学的突围之路在于寻找一条中间道路。“沿着这条中间道路,美学可以力争在现象的本质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系统地控制自己的观察和思维”(注: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9页。)。 但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有进一步的厘清。我们眼下或许也仍然无法使之尘埃落定,但至少可以尝试着去作出一些努力,为思想之舟的起程构筑起出发的港湾。

4

首先从方法论上看,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后,当代美学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同哲学的关系。据说康德曾很自信地表示,他相信那些对形而上学感到失望的人“迟早都要回到形而上学那里去,就像要回到同他们吵过架的爱人那里去一样”。此话在某种意义上确有道理。但这并非是由于形而上学像康德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理性的整个文化的最后完成”,而只是因为它是哲学思辨的基础:“如果对一个人的哲学思想穷根究底,最终可以把它归结为一系列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注:泰勒:《形而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对美学而言更是如此。正如诗人瓦莱里所说:“美学最初是从哲学家的某种见解和爱好中产生的。”但这决非是一次简单的“寻根之旅”。对于当代美学,哲学不再是康德与黑格尔观念中的一个借助于某一普遍理念来包容和组织知识的理论体系,而仅仅只是一种开发心智洞悉意义的思维活动。

转贴于

这意味着美学不再将“为世人提供关于美的种种知识”作为己任,而是通过对审美现象的探究来开启我们对世界的神秘一面的领悟能力,拥有一种能超越直观的现象事物的智慧。维特根斯坦曾明确地宣告:“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注:转引自《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哲学的未来”。 )美学其实也就是对我们自身的生命活动作出某种把握的哲学活动,因为审美现象的实质同样是一种精神品质。无论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的格言诗,还是如“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一类的所谓“朦胧诗”,它们在当代中国诗性文化里的生命力,都在于各自都拥有一些超越事实世界的精神存在,对这些东西的有效接受需要有一种以知识论的眼光来看已近乎无知的智慧的心性。美学便是开发、培育我们的这种心性,使我们能够走近并领悟人类生命中的智慧性存在的一种活动。毋庸讳言,美学的这一使命显得有些玄奥,但归根到底,玄奥方法的采用是由于存在着玄妙的存在。因为人类自开始文明历程以来便一直身处于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创造了我们自身的自然世界,一个是由我们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前者是实在的物质世界,后者是相对抽象的意义世界。审美存在无疑属于意义的领域,对它的探究之所以需要借助哲学之力,仅仅是由于“哲学是一种活动,而不是科学”。虽然哲学也无愧于“科学女皇”的荣誉,但正如著名学者石里克所说的“科学女皇本身并不是科学”,对两者的区别他曾作过一个十分精彩的界定:“科学应定义为‘真理的追求’,而哲学应定义为‘意义的追求’。”(注:转引自《哲学译丛》1990年第6期,“哲学的未来”。)

所以,眼下已时不时地见到的那种将形而上美学的困境和当代美学的危机,一味地归咎于哲学对美学的影响,并将美学的突围之路设定为同哲学的决裂,这无疑是十分浅薄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学能够简单地同哲学重修旧好,而必须对之进行某种改造。概括地来讲,也就是取消知性在古典哲学里的那种支配地位,使思维从抽象唯理论的控制中摆脱出来。这里的关键在于更准确地把握概念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盖格尔曾指出:“人们在美学的开端就首先必须面对一个矛盾: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处理那些一般概念,但是人们却只有通过那直接的、非概念的体验才能理解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所以人们必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这个矛盾不会使作为一门科学的美学成为不可能的吗?”(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现在看来,这个矛盾的确让美学难以跻身于科学的阵营,但它并没有妨碍美学作为一门揭示审美奥妙的学科的存在。因为我们的认识行为虽然不能排除抽象而进行,却完全可以脱离概念而展开。阿恩海姆曾以他在这个领域作出的杰出研究表明,“把抽象描述为同直接经验相脱离,不仅错误地解释了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实践,而且歪曲了艺术家的实践”(注: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284页。)。 而回顾世界哲学史我们还可以看到,擅长于理性思辨的古希腊人从未忘记直接经验是智慧的起点与归宿,用他们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

其实,在形而上学陷哲学于困境之际,对它的反思就已经开始了,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正如他所说:“黑格尔主义这个伟大骄傲哲学的破灭,同时就是抽象哲学的危机,唯理论的失败。”后来者应从中汲取的一大教训便是:“没有直接的直觉,哲学就会枯萎,变成寄生虫。”而要改变这一切我们就必须真正信任自己的感受。这不仅是因为“感受决不能同认识分开,认识也是在感受内部来实现的”,而且更在于“感受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感受”(注: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1—85页。)。不难发现,在此别氏并非只是一般地重申了感受的认识功能(这在鲍姆加登提出的“审美是一种低级认识”里就有),也不仅仅是将它提升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认识形式(这在阿恩海姆将知觉思维分作“直觉认识”和“推论认识”两大类型中也已出现),而是把生命的感受活动确立为人类对世界的最高把握方式。这并非是说感受能在认识论领域里包打天下,而只是意味着它能让我们面对世界的最高存在也即“存在”本身。在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正如别氏所指出的,着眼于这二者的分离曾是一切古典哲学的前提,曾几何时,哲学家们把这种分离看作哲学反思的全部骄傲。也因此,“整个现代哲学危机的意义,就在于向存在和生动经验的回复,就在于克服主客体之间人为的和棘手的壁障”。其依据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内在一体性,即都归属于人类的生命活动。

由此而进,当别尔嘉耶夫满怀激情地问道:“为什么不从血液循环,不从活物,不从先于一切理性分离的东西,不从有机思维、作为生命职能的思维,与自身存在根源联系在一起的思维,不从非理性化意识的直接原始材料开始进行抽象议论呢?”一种驻足于我们生命活动自身、以主体感受为核心的认识论也就正式出场了:它并非只是针对我们生命活动的一种认识,而是一种“作为生命行为的认识行为”(注: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97—102页。)。 虽然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来自叔本华—尼采的生命哲学的某些渊源,但显然,只是在经过了别氏的创造性阐述与深入,这个哲学理路的精神才得到真正的确立和发扬光大。对这个学说之价值的全面评估暂且按下不表,其对于当代美学的意义无疑不容低估。因为虽然我们一方面必须确立起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的牢固位置,但另一方面同时也得看到,这个对象并不具有能脱离我们而存在的自足性;它不仅是“为我们”而存在,而且也仅仅“通过我们”而存在,是我们的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众所周知,当我们面对具体审美对象,所需要的是深入地感受其存在而不是一般地去认识其价值。这并不意味着审美活动排斥理性,而只是表明感受“大于”一般意义上以概念为手段的认识:后者只是抓住事物的抽象实质,而感受不仅能同样洞悉要害,而且还能凭借其丰富性而把握整体。

5

因此,当代美学必须以作为一种具体现象的审美对象为认识的聚焦点,坚持“审美现象”与“审美对象”的“同一化”。这是从生命认识论出发为美学思辨的重新定位,也是使美学真正从“美”出发的一个开端。因为无论是形而上美学对作为审美现象的原型的“审美理念”的研究,还是科学主义美学对作为审美反应过程的“审美经验”的探讨,具体的审美现象一直处于一种缺席状态,实际的审美对象也因此而从未受到这些研究视野的真正关注。迄今来看,这无疑是导致传统美学最终走向穷途末路的一大原因。但从生命认识论出发的新美学,所强调的并非只是简单地回到审美对象,而且还要求我们扩大审美现象的疆域。这就得重新审视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众所周知,自从黑格尔美学逐渐崭露头角,将艺术品确定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观念,也随之而渐成气候。所不同的是,在大力张扬美的理念的古典时代,美学是以“艺术哲学”的名义出现;而在注重审美反应的经验论这儿,美学只是一门“艺术学”。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大相径庭,也因此而形成了美学的古典与现代之分:前者探讨的是艺术中的普遍规律,后者关注的是具体的艺术品,因而事实上也就是关于个别作品的批评实践。不言而喻,如果说将艺术明确为美学的对象,这是人们为了弥补形而上美学失之空洞的弊端,那么把对具体作品的审美批评视为美学的主要功能,则是这种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因为事实正是如此:每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正在于其独一无二性,这使得任何企图建立起判断艺术作品的种种固定法则的做法都属徒劳。因此,当一些艰难地寻找着现代美学的突围之路的美学家提出:“人们要想使美学研究取得进展,就必须小心地研究个别的艺术作品。”(注:安妮:《美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一种以针对个别作品的艺术批评活动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美学的趋势,似乎已难以避免。

但事情并不如此简单。问题不仅在于审美活动终究无法回避普遍性问题,而且还在于一旦我们将视点聚集于作品本身,充其量或者因侧重于主体对作品的接受活动而成为艺术鉴赏学,或者因关注作品的制作成就而成为艺术工艺学,二者必居其一。但无论归属何方,它们事实上都无法直面这样一个真正重要的问题:这部作品的价值究竟怎样?认为它伟大或拙劣的理由何在?因为艺术的价值既不取决于人们的欣赏方式与态度(怎么看),也不单纯取决于作者们的工艺技巧(怎么做),而是关联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体现着我们的生命追求。显然,在艺术品的“后面”存在着一个作为我们生命意义之依据的“存在”,那些杰作便是“关于存在”的一次成功的揭示。由此而构成了艺术的所谓真理性内容。阿多诺说得好:“归根到底,要体验艺术就等于承认其真理性内容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注:阿多诺:《美学理论》,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这也是“意义”与“真理”的暧昧关系的表现:当意义由于其指向主体需求,而在其与以事实为本的真理之间“明修栈道”各奔东西,它又借助于对“存在”的瞄准而同真理“暗渡陈仓”。唯其如此,真正的艺术活动同日常生活里的游戏行为貌合而神离:一般的游戏仅仅只是娱乐,而在艺术的娱乐里却有着对存在的人文关怀。所以,游戏性娱乐只是轻松而已,而在艺术之“轻”里却有着意义之“重”:它能张扬我们的生命理想,激励我们通过创造性活动去拥有生活的意义。

显然,优秀的艺术之所以能成为审美活动的当然代表,便在于它拥有一种真正的人文关怀,因为作为我们生命意义的集中体现的审美现象,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生动表现。这是艺术因而也是审美活动之所以在我们的生活里具有其重要性的原因,也是试图对它们作出某种理性把握的美学思辨的意义所在。用当代英国美学家伊格尔顿的话说:“美学著作的现代观念的建构与现代阶级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的建构、与适合于那种社会秩序的人类主体性的新形式都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不是由于男人和女人突然领悟到画或诗的终极价值,美学才能在当代的思想承继中起着如此突出的作用。”因为美学能向主流意识形态“提出异常强有力的挑战,并提供新的选择”(注: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

篇9

因诱惑而冲动,因冲动而欲望,因欲望而享有,因享有而创造,世界因此而美丽,因美丽而诱惑……

一次回到老家,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放到一间牛棚的屋檐上,我感到非常奇怪,问他为什么不把牛草直接放在地上,让它很容易吃到草呢?老农说:“这种草质不是很好,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放到它勉强可以够到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草料吃个精光。”

正是因为草放在勉强够到的屋檐上,才对牛构成了极大的诱惑力,它怎么也没有想到是老农做了手脚,和它开了个玩笑。这,就是一种诱惑。

记得女儿上托班前,有一次,我对女儿说:“小翼,爸带你到一个好地方玩,好不好?”女儿高兴地叫着、跳着。我就径直带她到新华书店玩。我和爱人看书,任女儿东翻西翻。我注意到她翻看的尽是些小孩子的漫画本、卡通画本,离开书店时,我们就给她买了一两本。不久,女儿嚷嚷着又要买书。我暗暗高兴,女儿脑中有了“书”的影子。女儿上了幼儿园后,开始学习拼音,我又想方设法让她喜欢拼音读物。上了小学后,女儿已养成了买书、看书的习惯。新买的书看完后,女儿一定会对我俩说:“老爸(老妈),我的书看完了,我要去买新书!”我想:“女儿终于进了书海,鱼儿上钩了。”这是一个美丽的诱惑。

生活中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细雨淋湿了花园,让人流连忘返;可怜而又可爱的夏娃,终于经不住“禁果”的诱惑、忍不住内心的冲动,偷吃了禁果,她并未死亡,而是孕育了一个人类生命的世界。显然这种诱惑是不可抵抗的,因为它来自人的本性、大自然的本性。它可能被淹没,可能被扭曲,但是它不可能不存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不妨设计一种“跳一跳,够得到”的、充满诱惑的情境,可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上学期,我新接了两个班级,摸底测试后,发现有位姓周的男生,语文只考了十几分,两班垫底。经过了解,得知该生基础很差,记性很差,各门功课都很糟,同学们都嘲笑他。我就找他谈话,并对他说:“你其实很能干,只要再努力一点,下次考试一定能超过二十分。”他似乎没有信心,我故意轻轻地说:“你只要超过二十分,我就给你发奖品。”听说发奖品,他的眼睛突然明亮了许多。他半信半疑地问:“什么奖品?”我神秘地说:“你喜欢的奖品。”

我对他非常友好。他可能企盼着神秘的奖品,此后我上的每一节语文课,他都比较认真,偶尔要开一下小差,但看到我的眼神,马上又专心起来。

期中考试,他竟然考了三十几分。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并叫他周五放学后到我办公室领奖品。没想到,每次放学后,他都忘记来领奖品。我也不把奖品送到他手上,每次只对他说些鼓励的话,告诉他下次能考四十分的话,我再奖他一份奖品。结果又一次让我惊喜,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考了四十六分。不过我为他准备的两份奖品――一包糖果和一架模型飞机,他至今还未来领取。

本学期开学后,我又在班上表扬了他。课后,我问他:“下次你争取考多少?”“考八十!”见他劲头十足,我摸摸他的头说,“你还是先考六十吧!”我想,等他考了六十分,他还忘记来领奖品的话,我应该把奖品送到他手中。

从周某的变化中,我深刻感受到“诱惑”的魅力。其实,整个人类,就是在不断的诱惑与被诱惑中前进的。

长期以来,在众多人的眼中,学习困难、成绩不良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可以说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学生。而许多老师可能放弃了对他们的努力,他们成了离群的鸟儿,挺孤单的。有很多孩子,由最初的学习差,越走越远,最后竟成为“问题少年”,甚至走上歧途。所谓的“差生”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如何认识“差生”、帮助“差生”,应引起我们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的更多

关注。

篇10

遴选和考核程序规范、严格 美国高校公开招聘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主要是初级和中级层次的。招聘程序规范、严格,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公布招聘职位及要求;组成专门委员会,审查应聘人员的简历和工作背景;阅读推荐信等相关资料;面试。高校职位信息时会根据职位的初、中级之分选择不同的媒体和形式。初级学生事务管理职位可能更多地选择校内有关的媒体或者当地的报纸,而中级学生事务管理职位可能更多地选择相关职业协会的网站或者《高等教育纪事周报》的招聘广告栏。学校对初级学生事务管理职位面试入围候选人进行审查时会考虑许多因素,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一定的工作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硕士学位(最好是主修“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学位);写作能力;愿意承担“额外工作”。对高级学生事务管理职位面试入围候选人进行审查的时候,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一定的工作经验;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管理和指导专业人员、辅助人员的经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最好是具有“学生事务”或“高等教育”方面的博士学位);写作能力。

根据温斯顿(winston)等人的调查,有41%的高校认为自己对于学生事务人员的管理采用的是“团队协作型”方式(collaboration);而对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周期通常为一年。

重视培训,提高事务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对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进行培训,以提高队伍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在美国,基本上每个州都至少有一个为培养高校学生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开办的高等教育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也有关于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哥伦比亚大学为高等教育博士开设的62门课程中,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的就有12门。南加州大学高等教育博士的课程方案适用的职业领域首先是学生服务。

重视学生事务人员的专业发展 对于初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学校通常会安排高级事务管理人员进行指导,指导他们阅读专业期刊和学生事务书籍,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工作研讨等。高校还向初级事务管理人员提供资金(有44%的高校给予全额资助,有21%的高校给予部分资助),资助他们参加地区性或者全美有关职业协会的活动。有63%的高校鼓励初级学生事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且提供时间的方便。同样有63%的高校鼓励中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且提供时间的方便,有60%的高校给予中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全额资助,去参加地区性或者全美有关职业协会的活动。对于高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学校会安排他们进行校内指导和工作研讨等。美国还有许多社会组织,如全美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NASPA)和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等社会的职业协会与专业组织,通过举办会议、提供培训计划等方式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给予促进。

灵活多变的运作模式 杰・巴瑞(Margaret J.Barr)在对美国多所大学进行考察后,从学校整体工作和报告关系的视角出发,将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运作模式分为四种类型:

直接报告模式:高校的学生事务工作直接向校长报告。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减少了中转时间,可以使校长全面了解学生事务管理的操作情况,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弊端在于校长事务繁多,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广泛而复杂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同时也会使校长陷入大量日常的琐碎事务中。间接报告模式:学生事务负责人间接地通过其他行政人员向校长汇报工作。北卡罗莱纳州大学采用了间接报告的模式。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不仅承担着向校长汇报学生事务的有关工作,还被定期邀请参加教学主任和教务长会议以保持交流的渠道畅通。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解放了校长,并且便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缺点在于这种模式要求事务管理负责人跟副校长保持融洽的关系。他是基于信任和办学指导思想之上的模式。双重报告模式: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作为校长会议的常务委员,而日常工作由另一名执行副校长负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减轻分管事务管理的副校长的工作量,但是这种模式对校长会议的委员之间的信任要求比较高,而且需要在交流和监督方面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如果缺失了信任,那么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分散型的组织结构模式:让出一部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交于学校其他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如学生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或由专门的委员会进行管理;教学机构负责学生生活、就业指导、学术指导、对学生专业活动的支持等。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节省资源,并且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缺点在于机构可能重复设置,容易出现难以协调的困难。

上述四种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综合运用的。

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有夏季集中培训和日常分散培训两种。夏季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上岗专职人员培训;第二个阶段是对新老专职人员共同进行培训;第三个阶段是专职管理员和学生管理员一起培训。新上岗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在第一年还要每周接受一次培训。新上岗的学生管理员则要学习与本身工作有关的心理学课。

柔性的组织结构 柔性的组织结构最大的特征便是组织管理的层次减少,管理的幅度扩大,形成一种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并且具有有机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它能够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配合,使各部门能够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决策,有利于事务管理者之间相互启发。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启示

多样化的选聘方式 首先需要将招聘信息在尽可能多的媒体上,尽可能地扩大招聘的范围。面试过程中需注意应聘者的反应能力、自身表达能力等多样性的积极的态度。对面试的各影响因素分配不同的、合理的权重。然后根据应聘人员的综合表现,由学生事务管理部门集体决定是否录用。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集合语音、视听、图像等元素于一体的数字信号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兼具加工、编辑、存储、查询和检索等复合型功能,既可以直观展示教材中的知识点,生动地描绘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组织关系,还能够对一些知识点的变化过程加以动态演示,从而可以使学生加深记忆,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所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现实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对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造成阻碍,这需要高校教师重新审视和界定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考虑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1 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1.1 使得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生动

国际经济学包含了大量的基础性理论,而纯粹的理论学习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脱离书本,仅仅靠粉笔和教师口述就能够完成,老师从开始讲到结束,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往往一个环节落下则整个理论体系就完全不知所云了。作为九零后的学生,生长和生活在一个网络技术无处不在的环境中,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对于他们来说过于老套,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课堂学习需求。例如在配额保护措施章节中,如果仅仅采用黑板和口述的方式往往会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和抽象,无法令学生感同身受,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多媒体则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影音等多样化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辅助以图片和视频,寓情于景,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大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气氛,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带动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视、听、思的有效结合。

1.2 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内容

国际经济学课程具有知识复杂、形式繁多等特点,如果使用传统板书教学方法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既可以节省大量板书的时间,迅速地将书本资源摆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在原有书本基础上进行适度扩充,增加课堂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例如国际经济学中各章都有很多图形,如果每个图形都在黑板上画就会浪费太多时间,手绘的图形不规范、不美观,而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图形既美观又形象生动,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消化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1.3 培养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创新意识

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学由过去的灌输式主导型转变为启发参与式主导型模式。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寓情于景的感觉,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虚拟现实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其角色转变为教学的设计师、教学方向的引导者、知识学习的合作者,从而改变了学生被动参与的角色,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提出和发现新问题,更好地加强对于重点、要点知识的记忆。

1.4 鼓励了个性化学习

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将知识内容线性地组合在一起,而这对于国际经济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理论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不能错过任何一个中间环节。这种单一的线性学习方法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光、影、声、色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鼓励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调整和选择学习计划和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家中和宿舍进行自主(下转第190页)(上接第155页)性学习。

2 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弊端

2.1 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偏离了教学本质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许多的优点,但高校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教师自身的讲授过程,教师的决定性地位不可替代。因为机器的讲授过程是生硬而缺少亲和力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那么教师仅仅扮演着放映员的角色,基本上等同于学生自己在看课件,偏离了教学的本质。只有与学生的亲切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讲解和与学生的互动才是教学的根本,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任何高科技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师的职能。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那么学生头脑中仅仅是堆积了大量陌生难懂的图片、术语和知识逻辑,如果没能及时讲解,学生就不会真正学懂。

2.2 限制了教师口头和肢体语言表现力的发挥

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容易让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缺少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也大大减少,从而放弃了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缺少感染力和个人魅力,时间长了同样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例如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章节中,所涉及的图型过于复杂,如简单地照搬课件,那么学生往往似懂非懂,此时需要教师举实例(以智能手机的价格变化为案例)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所以说,适度的板书和口头肢体语言仍是不可忽视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3 过度依赖多媒体容易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篇1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86

在使用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编者在教材中着力解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转变学习方式。精美的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沿(研)途美景,令我们数学教师赞叹:“最美丽的沿途景色――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它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也正是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本文就从以下三方面谈一谈教材给予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影响与启迪。

一、图文并茂的数学形式饱含人文教育理念

新世纪教材具有独创性,它更加关注和重视把儿童的数学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认识丰富的数学世界。

1.丰富的数学含义。

教材中的主题图表达丰富的数学含义。如:数可以表示顺序或代号(一年级上册第4页):插图是一些小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既可以表示小运动员之间的顺序,又可以是一个运动员的代号。又如《0的认识》:教材采用三幅画面展示0的含义:(1)小猫钓鱼:0表示数量,一个也没有;(2)一把直尺:0表示起点;(3)温度计:0表示基准或界限。这些数学知识通过看图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儿童数学学习的动力。

2.灵活的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因年级不同而异。如:一年级上册第20页:《轻重》教学内容(见下表)。

中年段也是比较明确地指导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如“扶”着儿童走路一样:三年级上册第41页的“实践活动”中,两个小朋友一个走步,一个测量每一步的长度,把方法寓于插图中,学生一看就明白了;高年段“放”手了,让儿童试着自己走路:如五年级下册第14页的“试一试”中,插图中有4个小朋友,旁注内容分别是顶点、面和棱的提示,要求学生将获得的信息填表观察、总结。教材在“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学法指导多是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让儿童学会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中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二、循序渐进的数学内容提供课堂教学模式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线索,建构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

教材叙述模式下的教学流程是:教师首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有的是一个生活场景,有的是一段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独具现实意义。如“数豆子”“住新房”……接着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这一模型解决问题,提供清晰的思路。

三、丰富厚重的数学情感迪筑儿童智慧人生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就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对此我们在新世纪教材中学习、感悟,重点领会和探讨下面两个方面:

篇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临床常见病,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是形成血栓的三大因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疼痛及皮肤温度改变。急性期可因肺栓塞而猝死。慢性期则引起栓塞后遗症,经颈静脉置管溶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经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63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周密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163例LEDVT患者。年龄17~96岁,平均51岁;男69例,女94例;其中左下肢130例、右下肢22例、双下肢11例。病因:有骨折病史42例、手术史72例,其中有剖腹产史35例、不明原因的49例。在163例患者中有11例合并肺栓塞。

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溶栓导管置入术,溶栓导管(cnok公司)管径为5F,长100cm,有16侧孔和8侧孔两种型号。经右颈内静脉途径送入Cobra或单弯导管至患侧髂总静脉开口处,在导丝或自制钢针引导下将Cobra或单弯导管送入患侧髂股静脉内,置入交换导丝,换人溶栓导管,将溶栓导管的侧孔段置于血栓的远心段内。经溶栓导管脉冲式注射尿激酶,60~100万U/24h,分4~6次给药。经导管滴注肝素100~150mg/24h或低分子肝素钠12000~18000u,24小时。溶栓过程中每2~3d查凝血功能,使PT保持在17~25秒(正常参考值为11~14秒)。保留导管溶栓2~3d后造影复查,以便及时调整导管位置。溶栓导管撤除终点:①经溶栓导管造影示血栓完全溶解;⑦经溶栓导管造影复查。7d内血栓无变化。溶栓前根据病情可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对于累及整个下肢的弥漫性血栓,可经足部静脉注射少量尿激酶配合溶栓(10~20万U/24h);溶栓结束后残余静脉狭窄或阻塞可行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介入治疗后口服华法林或肠溶阿司匹林抗凝治疗12~18个月。

3 结果

溶栓导管留置时间7~19天,平均12天。血栓完全溶解136例,部分溶解27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91例,取出41例。球囊扩张36例,支架置入6例。并发症:穿刺点出血4例,穿刺点感染1例,颅内出血2例,腹膜后出血1,肌肉间出血1例,血尿4例。1例因颅内出血死亡外,其余患者经过精心护理,顺利通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

4 护理

4.1 术前护理

4.1.1 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特别对那些高度紧张的患者,介绍经颈静脉置管溶栓的优点、手术的过程、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用同种疾病同种手术方式的患者现身说教,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4.1.2 卧床休息术前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形成肺栓塞;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与疼痛。

4.1.3 病情观察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合并肺栓塞的患者,应心电监测,严密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4.1.4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低脂、富含纤维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4.1.5 发完善术前准备对吸烟患者说服其戒烟,以防烟草中尼古丁引起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做碘过敏试验并做好记录;右颈部备皮;术前6h禁食;备齐器材及药物。

4.2 术后护理

4.2.1 心理疏导由于术后在右颈部留置溶栓导管及导管鞘,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及紧张感。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留置导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采取比较舒适的。关心体贴患者,使其保持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及护理。

4.2.2 穿刺部位的观察由于穿刺部位在颈部,穿刺点的出血或血肿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患者的呼吸甚至引起窒息。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4.2.3 溶栓导管及导管鞘的护理导管及导管鞘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受压、扭曲和阻塞。每日用0.5%碘伏消毒穿刺处,并根据情况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局部感染和菌血症的发生。遵照医嘱按时执行导管内用药,一般用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0万单位根据患者病情q4h、q6h、q8h从溶涮(栓)导管推人。推药时要用脉冲式快速推药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导管的妥善固定,不可用力牵拉。必要时行超声或造影调整导管位置,以提高血栓内药物浓度,发挥理想疗效。导管部分或完全脱出后根据情况在无菌操作下缓慢送入或者去介入治疗室处理。溶栓导管和导管鞘根据医嘱用肝素水封管。由于反复用力推注,溶栓导管尾座处会发生裂开,应及时更换。

4.2.4 抗凝治疗与护理LEDVT介入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根据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1UBi或012h。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牙龈、皮肤等处有无出血,穿刺点有无渗血或血肿,观察小便的颜色,有无腹痛、呕血,特别要注意病人主诉,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情况;监测出凝血时间,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溶栓药和抗凝药物的剂量。

4.2.5 足背静脉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对部分患者要联合足背静脉推注尿激酶溶栓,一般用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0万单位缓慢推注。具体方法:在踝关节、膝关节上、大腿近髋关节处各扎一根止血带,目的是阻断表浅静脉血流,让药物从深静脉通过。10分钟推注完毕即记时,每间隔5分钟从肢体远端依次去除止血带。应注意要缓慢推注;扎止血带松紧应适宜,以阻断表浅静脉血流而不能阻断动脉血流为宜;及时去除止血带。

4.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3.1 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在于致命性肺栓塞,是由于栓子脱落堵塞肺动脉所致。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为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可在插管溶栓时在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并且在溶栓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防止栓子脱落。对未放置滤器的

患者,术后应嘱患者绝对卧床。床边有明显的警示标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测与血气分析。

4.3.2 出血出血是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平均约8.3%。根据介入学会的标准,出血可分为轻微出血和严重出血。轻微出血是指经局部压迫、更换直径较大的导管鞘和(或)调整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就能停止的少量出血;严重出血包括大量出血导致死亡、颅内出血,或大量出血需要抗凝溶栓治疗,或需要输血、外科手术治疗。一旦发生内脏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可以导致病人的死亡,应给以高度重视。

4.3.2.1 穿刺点出血本组4例穿刺点出血主要是由于头部过度活动造成。发生穿刺点出血时,应立即予压迫止血,更换穿刺点敷料,导管及鞘重新妥善固定。再次交代患者头颈部避免过度活动,软质饮食,并严密观察。

4.3.2.2 颅内出血LEDVT治疗通常是溶栓和抗凝同时进行,特别是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尿激酶及肝素用量较大的患者,容易发生出血。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倾向,定时检查凝血功能,重视患者主诉,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本组病例,有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其中一例出血量少,经及时抢救治疗康复出院。另一例出血量较多压迫脑干,经抢救无效死亡。

4.3.2.3 肌肉间出血本组病例有1例发生小腿肌肉间出血。该患者男性,71岁,于介人术后第8天突然出现左小腿胀痛明显,压之加剧,皮肤温度稍高于右侧,张力增高,彩超检查发现小腿液性暗区,考虑血肿形成,然后在彩超引导下行血肿穿刺,抽出血性不凝液体250ml,并停用尿激酶溶栓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局部予硫酸镁湿敷,血肿逐渐吸收。

4.3.2.4 血尿本组病例中有4例发生肉眼血尿。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听取患者主诉,观察及询问患者小便的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该4例患者通过及时调整溶栓及抗凝药物,血尿消失。

4.3.3 滤器并发症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可能发生滤器移位、血栓闭塞或穿孔。护理人员应了解滤器的种类和型号,以便于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判断。滤器移位多移向近心端,若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末梢循环障碍等休克表现及有腹痛、背部疼痛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对滤器没有取出的患者,术后1、6、12个月分别摄卧位腹部平片,观察滤器的形态及位置。本组病例中有1例发生滤器倾斜,1例发生滤器上、下血栓形成,及时给予调整滤器位置及溶栓治疗。

4.4 出院指导

为了进一步巩固疗效和防止血栓的再形成,应做好出院指导。

4.4.1 根据医嘱继续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再形成并告知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及与食物的相互影响。华法林为强抗凝剂,服用一周后检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保持在16~25秒为宜。凝血酶原时间小于14秒,提示剂量不足。应加大剂量,每天增加1/4~1/2片,增加药量一周后,再次复查凝血功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