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案例

高中语文案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高中语文案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语文案例

篇1

选择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全体教师进行调査,基本能代表当前高中教育管理的现状。

二、调査方法

1.问卷调査法:本次问卷全部自编,运用系统抽样方法,向淮安市范集中学教师发出45份,收回45份,全部有效。

2.个别访谈法:调査过程中,从淮安市范集中学教师中随机抽取了个别任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存在的问题。

三、调査内容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编制调査问卷和访谈提纲。当前高中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什么样问题,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受调査或受访个体对此有什么想法?

四、调査结果

1.付出与回报不对等。长期以来,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过度强调了奉献,常以圣贤的标准要求教师,要求教师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如果教师提出条件或待遇时,则被认为是师德不高,为领导和社会所鄙视。教师的劳动(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校内或校外的)常常被人忽视,甚至被所教学生忽视,很难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当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后,但其劳动被无偿占有或者不被他人认可,不能贏得社会尊重,不能满足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

2.权利与义务不均衡。虽然有《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保障教师权益,但实际上教师权益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定罱和定性考核手法多样,无论怎么制定,都突出领导如何对教师进行管控,视教师为可操控的机器人,基本未考虑教师工作中如何行使权力,如何发挥主观主动。

3.工作负荷超标准。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按人社部规定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0.92天,时间为167.4小时。高中教师月工作26—28天,平均每天工作12—15小时,远超国家标准。大部分教师长年累月重复着每天“早六晚十”披星戴月的工作节律和“办公室一地一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简单而枯燥。

4.评价制度与实际脱节。教学评价本该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定量和定性评价相兼顾,而实际运作中,重智轻德,甚至不谈德。简单地把考试成绩、升学比例作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特别是行政干预、领导主观臆断、人为的感情好恶等严重损害了本该公正的教学评价,出现了钻营取巧者得利,踏实肯干者吃亏的现象。

5.竞争机制不公。由于教师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绝大多数教师的政治生命黯淡无光,在晋级和提拔方面机会甚少,成为名师更是奢想,多数教师把眼睛盯在职称晋升、荣誉授予、奖金发放等方面。实际情况是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细则,留有太大的弹性空间,缺乏公开公正和透明的机制,严重地损害了荣誉、职务、职称的权威。这种现象虽然不普遍,但它对教育人文环境的污染,对教师人格的扭曲不可小视,招致其它社会成员的误解在所难免。

五、问题解决对策的建议

1.加大教育投入裂度。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越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多管齐下促进发展。依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市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同时,拓宽筹资渠道,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对教师额外的付出给以经济肯定,提高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以解决教师收入偏低现状的问题。

2.落实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有两种含义,一是法律关系一方面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二是法律关系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权利和义务不是绝对的,有时权利也是义务,在不同场合下,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交叉的,并可以相互转。

3.减轻教师工作罱。学校要力求科学地设定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工作量设定上限,缩减非必要性的文案工作、正确对待展示性活动、引入适S的隐形教学支架如果教材前后铺陈效果好,学生也可以自学,减轻教师工作量。

4.加强评价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细化评审规则、规范运作程序、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强化客观硬件、弱化主观色彩、加强群众监督、增加透明度、赋予每个教师申诉和辩解等权力迫在眉睫。

篇2

【作者简介】王芹,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学案是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过程及内容的方案。新课程改革以来,为适应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我国许多地区中小学开展了学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许多专家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学案教学进行总结,并进行了学案的编制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我市较多中小学也深入开展了学案教学的课堂改革实践,开展了“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校作为实验校也参与了以学案导学的自主课堂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案在使用时尚存在一些弊端。学案内容往往繁冗复杂,包含了预习、课堂学习、课堂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反思总结、检测反馈等多方面内容。编写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份“沉甸甸”的学案,全方位、多角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实践表明,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教师而言,编制这样一份完整的学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于学生而言,完整的学案虽信息容量大,环节完整,却容易使学生无法认清每节课的学习重点,使课堂学习失去了针对性;从教学的效果看,学案教学中过多预设性内容、相对固对的模式绑架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利于课堂精彩内容的生成。打个比方说,假如观众在话剧演出前都拿到了剧本台词,提前知道了剧情,那么还有多少观众对即将开始的表演感兴趣呢?

二、微学案的内涵

为提升学案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对传统学案进行改编,学案不一定面面俱到,它也可以是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重难点或重点环节而编制的内容方案。与之前的传统学案相区别,笔者将其命名为微学案。微学案不注重所有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而只侧重课堂中的某一个或两个重要知识点,通过学案导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知识和能力得到有效落实。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微学案的使用能使课堂重点突出明确,使学生真正实现一课至少有一得的课堂效果。当然,能否实现高效课堂,不仅在于教师是否能够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学案,还在于能否抓住使用学案的时机。在教育过程中,处处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时机问题,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把握好教育时机,在一堂课关键的环节如能结合使用微学案,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微学案编制与应用示例

(一)微学案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微学案时不仅要善于抓住课堂中各个阶段的教育时机,还应当根据不同的课型、文体来设计。每种课文、课型都有自己的特点,设计学案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重难点来进行。

以文言文《鸿门宴》为例。这篇课文很长,知识点多而分散,包括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多个重要知识点,如果将其一一放入学案中,不仅会使学生迷失学习方向,更会引发学生的烦躁心理,降低课堂的学习效果。在学生根据课下注解梳理完课文的字词后,教师可以就本课的重点编制一到两份学案。《鸿门宴》的特殊句式类型较多,尤其是宾语前置句式体现较为突出。学案的内容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本课出现的所有宾语前置句,找出宾语前置句式的类型和形成规律,然后再通过其他课文中的宾语前置句进行验证,最后进行适量的拓展训练,最终真正落实巩固这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根据本班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再来制定相应学案内容。如果通过前期作业检测反馈发现学生有其他的薄弱点,也可以将此薄弱点编成学案进行重点突破。

(二)微学案在情境设置中的应用

如果说课前的导入有助于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课后的练习则是落实课堂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传统教学采用的是课堂细讲碎问,课后留大量作业的“课后练”模式,但是“课后练”因不在课堂上进行,容易受到干扰,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所以“练”的效果会差一些。而如果能在课堂上当堂进行对应性练习,在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再加上刚讲完知识就马上进行练习,学生是在遗忘高峰到来前加以强化,记忆效果好,所学知识能得到及时强化和巩固。因此,在课堂及时配上对应知识点的练习学案来进行巩固或拓展性练习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但因为是课内练习,时间有限,所以练习案的内容不宜过多,针对重点做一到两题的对点训练即可,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这种时候,微型练习案就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用时较短,不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方便课堂交流反馈,效果好。

示例:拓展变式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入”字的妙处。

以上为2013年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讲评课后的练习案,原题为: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本题属于炼字题,即考查诗中某个字(词)的使用效果,是对诗歌语言进行的一种鉴赏。这种题型有较为清晰的答题思路和步骤,如能掌握好,可以大大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笔者在设计学案时仅对原题进行变形改造,将“绿”改成“入”。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是全新的题目学生还要重新读题,解读诗歌,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到练习的容量。而原题改造变形后学生不需要重新解读诗歌,可以直接进行解答,这样既保证了练习的时间,又可让学生迅速体会到掌握知识就能答题的成就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练习案中再设计一道相同类型的课外拓展题,以便真正让学生将知识巩固到位。

(三)微学案在讲评课中的应用

以一堂课最主要的导入环节为例。正所谓“万事贵乎始”。一节课的开头如果没有上好,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把握好导课环节就非常必要。导课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

以笔者的一堂试卷讲评课为例。传统语文试卷讲评课通常是由教师将试卷从头至尾讲完,“满堂灌式”的讲评课内容多、耗时长,经常出现 “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在省质检试卷讲评课上,笔者对以往“逐题讲解”的讲评模式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对学生试卷进行调查分析后,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因为审题失误而造成大量失分,于是就从“审题”这一角度入手设计了一份微学案。学案展示了多份因审题而造成失分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参照参考答案给病例打分,找出失分的原因并进行归类,从而归纳总结审题的方法。通过学案的导学,学生不仅强化了审题意识,而且进一步掌握了审题的方法,提高了读题的能力。

在每分必争的高考考场上,提高考生读题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一节讲评课前,笔者先编制了一份简单的微型学案。见下表1: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28-02

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作为一种信息记录,照片档案以其特殊的载体形式,生动具体的形象,清晰的画面,真实地记录了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全貌,再现了历史的精彩瞬间,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照相器材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从胶片成像到数码拍照,照片载体由纸质转换为光盘,产生了质的变化。这样,照片档案的归档工作随之而来出现了新的问题。科学、规范地管理照片档案,对于保存和研究历史以及促进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高校照片档案的特点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和建议。

一、照片档案的特点

照片档案以其特殊的载体形式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纸质档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实性。照片一般都是现场直拍的、反映当时当地的情景和人物的情况,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感,具有客观的真实性。

(二)形象性和生动性。照片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既可以看到它的外形特征,又能使记录的事物形意结合,把转瞬即逝的情景真实、形象地记录下来,既可以记录宏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又可以记录微观世界的诸多现象,生动而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

(三)广泛的交流性。照片档案信息丰富,其内容直观能够吸引较多的利用者,有一些珍贵的照片档案常常被反复利用。底片和照片可以复制和翻拍,进行广泛的交流、满足各类利用者的需要。

二、照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照片档案在高校工作中多层次、大范围地产生。而当前照片档案工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抑制了照片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收集不齐全,且收集到的材料质量不高。当前在高校照片档案工作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许多会议和活动档案工作人员不能直接参与,多数档案工作人员不是照片档案材料的直接形成者,对照片档案材料归档的质量控制力不足。而个别摄影者由于不了解照片档案的重要性和摄影水平不高的问题,不能及时完整地向档案室移交照片档案材料,就算移交了也难以保证照片档案材料的质量,存在图象大小不一,模糊不清。要么就是有名片无底片或无文字说明,由于档案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所以不能正确拟写文字说明。有些摄影者或是将数码照片仅保存于本人计算机硬盘中,未定期进行刻录光盘及异地保管,数据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数据一旦丢失,将无法弥补。

(二)档案整理不够规范。档案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进行整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收集到的照片档案材料不能正确鉴别。不会收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反映工作活动全貌,主题鲜明、影像清晰、画面完整的照片档案材料归档,而是将收集到的照片档案材料通通保存,这样不仅影响保管也不利于利用。二是照片未进行规范化整理与著录。未按规范重新进行命名管理,且没有反映照片时间、地点、人物、事由、背景、摄影者等确切内容的说明。目前,在照片档案的整理过程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是底片未归档,有的是收集时已经遗失,有的则是整理过程中,因个别人员业务知识肤浅,误认为照片档案只是保留照片,底片没有用处,因而将底片擅自处理;二是文字说明不规范,文字说明是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照片所反映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加以注释、补充的资料,没有它,许多照片就无从考究。文字说明由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六要素构成,编写时要综合运用这六要素简明扼要,要着重揭示照片的主题。

三、做好照片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和宣传。为做好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档案工作部门要按照《高校档案管理规定》、《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切实可行的照片档案归档制度并组织管档人员和摄影人员认真学习,提出具体明确的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照片档案的归档意识。目前,高校师生对照片档案的认识比较淡薄,他们不了解照片档案归档的范围和要求,因此档案部门应大力宣传照片档案的价值和重要性,使他们了解照片档案在高等教育、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扩大照片档案在高校的影响,使照片档案收集工作获得校内外各界的支持。作为档案工作部门,应时刻关心学校大事,对学校开展的一切重大活动所形成的照片进行跟踪收集,以保证照片档案信息的完整和齐全。

(二)加大收集力度。完整的照片档案要求底片、照片、文字说明三部分齐全,缺一不可。收集时要注意检查,发现遗漏或底片与照片的影像不相符、缺文字说明等,应找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核对补齐。并且要保持照片及其他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原则上与其对应的文字材料的保管期限一致,便于保管和利用。与其他门类的档案工作一样,收集照片档案材料是照片档案工作的第一步,是开展整理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一步工作,整理工作就无从谈起。档案工作者应当转变照片档案的收集方式,由被动收集转为主动收集。

(三)进一步规范照片档案整理工作。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进行规范整理,一是对底片进行分类、编号、装袋、上卷、案卷排列与编号;其次,对照片进行分类、组卷、上卷、编号、填写文字说明、填卷内目录备考表、案卷封面编目、案卷排列与编号、编制照片档案案卷目录。

(四)适应技术更新,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使摄影成本大为降低,摄影者可以在一次拍摄任务中产生大量的照片,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摄影者要对大量的照片进行鉴定和筛选,给摄影者增加了工作量。因此,不但对摄影器材要及时给予更新,而且对摄影者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篇4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高校的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却严重滞后.高校档案是高校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档案长期被忽视影响了高校全面发展.该文主要说明高校档案的重要性,现代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校档案;重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11-02

1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坚实底蕴

高校档案是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整理起来的,它客观地反映着高效发展的历程,高校在发展中所经历的事件.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学校的人文气息、历史文化和学校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这些体现了高校优良传统的档案,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中起着激励师生奋发进取的作用,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精神的作用.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学校不同年代事件的的记录,把学校在发展中所经历的历史时刻进行记录和发挥,可以增加师生对高校的归属感,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经久的动力.此外,学校可以将学校教育在各个领域中优秀人才的事迹编撰出来,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他们的成功不仅仅只仅限于他们自己,他们的事迹也将成为高校这个整体的财富.

1.2 对档案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的教学质量

高校档案中十分清晰、有系统地记录了高校的教育过程.这其中包括了课程的设置、学生对课程和教学效果的反馈.高校档案在很大的程度上,记录着高校教学的成败经历,这对高校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的程度上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参照档案中所反映出的不同问题,调整专业设置,根据不同的需要设定专业课程,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因此,对高校档案的合理分析和利用,可以有根据的改变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供需平衡.

1.3 档案对高校的管理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档案是一张晴雨表,记录着学校在以往的发展中取得的经验.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高校日常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是高校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进行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后勤保障一般的作用,同时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是高效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高校档案中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资料经验,可以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避免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再走弯路.档案中记录的以往行政管理工作的利弊得失,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2 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人才稀缺的现状

高校档案的搜集、整理、归档都是在专门人才的整理上下完成的,但是,现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档案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现下高校人才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手不足的现状,随着学校的扩招,以及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档案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很多.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是,由于人数不足,导致了档案整理工作的严重滞后.部分学校甚至有数年的档案工作,急需档案管理者去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人手上的不足,导致了档案工作一拖再拖,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没有整理好档案无异于一堆另外的信息,档案在高校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无法发挥出来,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其次,专业人才缺少.随着学校的发展,对档案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编制问题,虽然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但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人才引进却迟迟得不到改善.现代档案的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有着十分专业的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同时还要求档案管理者有着十分广泛的知识.可以对大量的档案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分别完成管理工作,但是由于档案管理者素质良莠不齐,档案管理观念陈后,导致了许多档案管理者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专业人才缺少和档案管理者的素质问题,致使档案在管理中总是出现不同的错误.

2.2 档案的管理方式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档案,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中新的潮流.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和专业人才上缺乏,导致档案的管理方式仍旧十分落后.建立数字档案具有管理科学、利用便捷、服务人性化等特点.但是,在我国高校中,对档案的管理大都还停留在原始的阶段.就很多高校而言,现在对档案管理工作,还是人工管理,人工检索的方式,档案的搜集、整理、立案、归档等管理工作还是采用纸制版的形式.对于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有很多高校还只是处在进行目录管理的形式.这不仅造成了时间和空间的浪费,也导致了档案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硬件设施不足,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与管理,需要相应的设备来做支持,而硬件设施的缺乏也导致了档案的管理方式严重滞后.其次,专业人才缺乏,建设数字化档案,要求档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十分熟练的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而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了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的困难.档案管理模式的落后,严重的限制了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档案的利用效率.

2.3 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服务能力差的现状

高校建立档案的初衷,除了对必要的信息进行保存意外,也是为了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服务于学校的建设,服务于学生.但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能力十分差,甚至在部分高校档案馆形同虚设,本来应该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档案服务能力差的表现主题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档案管理者在理念上没有意识档案的服务作用,档案者管理在理念上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服务意识较差,这严重的限制了档案在学校和学生在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档案管理的服务能力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们工作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众多高校中对档案的管理模式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高校档案的利用和使用方式已经与人们的现代生活节奏严重脱节,这也导致人们对高校档案馆鲜有问津.现代高效档案由于其服务能力差的原因,经常处于尴尬地位,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档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档案的发展严重与时代脱节,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 改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面临着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通过改善对高校档案的管理,才能发挥出高校档案,在建设高校中应有的作用.如何改善高校档案的管理,该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3.1 要建立的合理档案反馈系统

高校档案的建立是以服务人们的需求为目的的.因此,要加强对高校档案的管理,发挥其服务于用户的功能,必须与用户联系起来,建立用户反馈系统.使用户可以及时地把在档案馆办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来,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和进步.同时,档案管理者也应该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的进行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只有实现档案的管理者之间与用户之间的直接交流,才能及时发现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有针对的的做出改变,真正发挥档案的作用.

3.2 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论是进行档案管理,还是对用户进行服务,都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因此,高校就应该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在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时,首先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满足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其次,要加强对已有人才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应该主义引进人才.唯有做到这两点高校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3.3 加强不同高校档案管理之间的交流

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不同的高校之间可以通过建立交流平台,交流档案管理的经验,以促进高校之间档案管理的共同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敝帚自珍只能导致一起落后.实现高校之间档案管理经验的共享,才能一起解决在档案管理中所遇到的不同的问题,实现共同进步.使档案促进学校发展,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4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的作用不再仅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上,同时也对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档案的管理方式显然不能把档案的全部作用发挥出来.因此,改变高校档案管理的模式应该放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篇5

(一)背景

1.集体教学与个性差异的矛盾亟需解决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基本采取班级授课式的集体教学模式,一个班级大约有50个学生,教师按备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统一传授给全体学生,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全ixnaadi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别。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个性。学习方式、方法、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强有弱。集体教学在凸显学生个性和平衡差异方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也可能会成为展示学生自我学习的舞台,但展示是少数人的,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关注则是不可能做到的。也就是说,集体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无法适应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无法扶植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符合倡导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社会要求。另外,传统教学实践中,集体教学的优势局限于教师的权威控制并未能发挥作用,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体现为集体学习背景中的单独学习,同伴交往增进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功能在课堂上得不到体现。实际上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不在于其集体性,反而恰恰是没有真正发挥出集体学习的优势,忽视了课堂上同学交互作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

2.新课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这凸显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的实践中,倡导语文个性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教学上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写作教学上指出“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教学方式应该本着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3.个别化教学的优势“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的特点等而设计的教学方式,但它并不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在个别化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进行的辅导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准备、教学条件和个性特点为依据,教师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以及进行独立钻研,帮助学生由不会学转变到会学”。

(1)注重差异:个别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通过个别化教学、或者具有个别化特征的小组学习,才有可能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快更好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与集体教学的互补性: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是班级教学以及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有益补充。

(3)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给学生补充多少东西,个别化教学的宗旨是训练学生独立学习、独自承担学习责任、自主钻研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

(二)研究意义个別化教学(individualizedinstruction),是指在班级式教学里,为了适应个別差异的学习特性,由一位教师针对全班学生的特性和差异性设计不同的学习计划,包括课程、教材、教法、评量等方面,亦即提供个別教育方案,这正是个別化教学的真谛。个別化教学不是个別教学,个別教学是指教师以一对一的个別方式教导的一种教学形态,而个別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试图打破僵化的班级教学,创新教学设计,灵活教学活动,使其在功能上能够发挥适应个別差异的效果,而不在于形式上是否表现为一对一的教学形态。个別化教学一方面要维持班级的形态,一方面要发挥因材施教的功能,因此必须由教学历程及设计来下功夫,所以个別化教学是一种讲求设计的教学。当前背景下,为优化教学适当运用个别化教学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是必要的,高中语文读写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学生的读写能力千差万别,教育技术学家在评价计算机模拟实验的这种个别化教学的意义时指出:“这给学生一个相对无限制的探究机会,他们将在业余时间,以自己的进度,迅速、准确、深入地进行这项探究。可以任意重复某些部分,也可以追循自己的思路。”

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一)综述:由于资料占有度和时间问题,本部分主要是通过网络与访谈形式获得资料。得出较粗略的认识。根据网上资料:国外同类课题研究起步早,研究已经颇有成效。当前,我国个别化教学应用于智障学生方面的研究教多,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环境下实行个别化教学的教学模式的诞生,实行小班制或小组制的个别化教学也比较多。

(二)课题例举: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fhb011580)2.网络环境与个性化高三作文辅导实验研究(提纲)北京师大附中邓虹3.盲生个别化教学之管见(作者余寿祥)从总体上看,在这些课题及论文论著中,以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理论性研究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实行个别化教学的模式研究也应运而生,但是对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以及学科核心内容教学,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研究还较欠缺,而且对这种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差异的质性研究还偏少。所以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高中语文读写个别化教学还是一种较新的尝试。

三、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为解决集体教学中无法顾及到的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问题,对于学习效果差不能很好适应集体教学进度的学生予以特殊关注,对于学习效果极好而集体教学不能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学生也应给予关注,目的是为通过个别化教学寻求适合所有成员在语文读写学习上能够满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培养学生个体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为多个层面的展开,包括:对研究对象读写学习效果达成的追踪描述;研究教师实施读写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方法;个别化教学与集体教学互补的教学模式研究;个别化教学对象与非个别化教学对象的比较研究;个别化教学班级集体成长与非个别化教学班级集体成长的比较研究。最终各个方向集中为具体的在个别化教学条件下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研究者力图通过对教学对象的追踪指导,破除教学对象读写学习的障碍,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读写能力。

研究者在具体的指导过程要面对一系列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具体问题:从读写学习兴趣的激发到阅读中屏除荒谬理解,从引导教学对象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到形成文章,从发现学习问题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盲目读写到形成个性风格等等。正是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过程中,寻求教学的最佳方式方法,最后解决研究的核心问题:集体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自主读写学习的方式。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个别化教学理论:个別化教学是一种打破僵化的传统教学,强调学生自我控制学习速度及个別评量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至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诊断者、协助者。相对的,实施个別化教学时教师必须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设计教材或教法,以符合学生的需求。1.鼓励自我竞争,提升挑战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师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挑战,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后,教师宜鼓励学生向较高水平的目标挑战,以提高学生的表现。2.强化教师的认识及角色扮演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实际教学的执行者,教师本身对教育的看法及其在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常是决定教育实施程度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就个別化教学而言,实施成败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师应把握下列重要原则:认同每位学生都有调试及进步的基本动力,并做适当的引导;不要过低或过高的期望,要合情合理;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其学习困难的原因;从处理学生学习困难中,不断检讨学习目标、内容、方法、情境等适切性,必要时做适当的调整;帮助每位学生更快乐、更有效益地学习和成长。

(二)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内核仍然是语文教学问题,个别化教学只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途径,所以具体研究过程中仍然需要语文理论的指导。本课题依然采用大语文教学观的理论,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研究对象把语文的学习放到与生活相联系的大背景中,激活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生活成为提高读写能力、完善人格的源头活水。

五、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课题采用质性研究与量的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是在自然情景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性”理解,提倡研究者对研究情境的参与,与研究对象的共情,直面事实,参与过程,通过“深描”细节与事实,在重组片段成故事的过程中,让事物的质通过研究者的移情解释而逐步地呈现。利用这种研究方法研究具体的个例,可以深入而细致地将研究对象的具体学习过程一一展示,在他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及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中,探讨实施读写个别化教学的一些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新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角度上,本课题也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本课题除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外,在比较性的研究中采用量的对比的方法,建立一系列研究对象的最初各个状况的量化表、对比量化表和最终量化表,来证明研究对象的变化,以及考察个别化教学的是否有效,以此作为辅的参考标准。

六、研究过程的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整体兼顾原则:把集体教学下的一个组织形式,通常是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从中选出几个个体,以利于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的班级与未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的班级做对比,从而更好地突出个别化教学的优点或不足。选择性原则:将集体内部分层后,选出典型代表,选取的个别化教学对象应该是集体各个层次(主要分为成绩、品德、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代表。规范性原则:选取的对象一旦确立,要严格遵守研究者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以保证研究的信度和课题的顺利进行。选取对象初步定为一个小组和三个个体。

(二)个别化教学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仅仅是狭义的上什么内容的课,这里的课程应该是大课程观,不仅包括教学的具体内容,还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不仅包括教师具体操作方式,还包括学生学情的考察、分析及对学生不同情况而定的教学内容。具体操作包括:1.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2.提供多样性教学内容3.设计弹性化的课程4.阶段性的对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