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案例

高中语文案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语文案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语文案例

篇1

选择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全体教师进行调査,基本能代表当前高中教育管理的现状。

二、调査方法

1.问卷调査法:本次问卷全部自编,运用系统抽样方法,向淮安市范集中学教师发出45份,收回45份,全部有效。

2.个别访谈法:调査过程中,从淮安市范集中学教师中随机抽取了个别任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存在的问题。

三、调査内容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编制调査问卷和访谈提纲。当前高中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什么样问题,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受调査或受访个体对此有什么想法?

四、调査结果

1.付出与回报不对等。长期以来,对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过度强调了奉献,常以圣贤的标准要求教师,要求教师照亮别人燃烧自己。如果教师提出条件或待遇时,则被认为是师德不高,为领导和社会所鄙视。教师的劳动(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校内或校外的)常常被人忽视,甚至被所教学生忽视,很难获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当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后,但其劳动被无偿占有或者不被他人认可,不能贏得社会尊重,不能满足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愿望。

2.权利与义务不均衡。虽然有《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保障教师权益,但实际上教师权益并未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定罱和定性考核手法多样,无论怎么制定,都突出领导如何对教师进行管控,视教师为可操控的机器人,基本未考虑教师工作中如何行使权力,如何发挥主观主动。

3.工作负荷超标准。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按人社部规定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0.92天,时间为167.4小时。高中教师月工作26—28天,平均每天工作12—15小时,远超国家标准。大部分教师长年累月重复着每天“早六晚十”披星戴月的工作节律和“办公室一地一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简单而枯燥。

4.评价制度与实际脱节。教学评价本该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定量和定性评价相兼顾,而实际运作中,重智轻德,甚至不谈德。简单地把考试成绩、升学比例作为评价依据,忽视了学生和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特别是行政干预、领导主观臆断、人为的感情好恶等严重损害了本该公正的教学评价,出现了钻营取巧者得利,踏实肯干者吃亏的现象。

5.竞争机制不公。由于教师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绝大多数教师的政治生命黯淡无光,在晋级和提拔方面机会甚少,成为名师更是奢想,多数教师把眼睛盯在职称晋升、荣誉授予、奖金发放等方面。实际情况是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细则,留有太大的弹性空间,缺乏公开公正和透明的机制,严重地损害了荣誉、职务、职称的权威。这种现象虽然不普遍,但它对教育人文环境的污染,对教师人格的扭曲不可小视,招致其它社会成员的误解在所难免。

五、问题解决对策的建议

1.加大教育投入裂度。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越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多管齐下促进发展。依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市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同时,拓宽筹资渠道,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对教师额外的付出给以经济肯定,提高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以解决教师收入偏低现状的问题。

2.落实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有两种含义,一是法律关系一方面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二是法律关系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权利和义务不是绝对的,有时权利也是义务,在不同场合下,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交叉的,并可以相互转。

3.减轻教师工作罱。学校要力求科学地设定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工作量设定上限,缩减非必要性的文案工作、正确对待展示性活动、引入适S的隐形教学支架如果教材前后铺陈效果好,学生也可以自学,减轻教师工作量。

4.加强评价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细化评审规则、规范运作程序、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强化客观硬件、弱化主观色彩、加强群众监督、增加透明度、赋予每个教师申诉和辩解等权力迫在眉睫。

篇2

【作者简介】王芹,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学案是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过程及内容的方案。新课程改革以来,为适应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我国许多地区中小学开展了学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许多专家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学案教学进行总结,并进行了学案的编制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我市较多中小学也深入开展了学案教学的课堂改革实践,开展了“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校作为实验校也参与了以学案导学的自主课堂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案在使用时尚存在一些弊端。学案内容往往繁冗复杂,包含了预习、课堂学习、课堂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反思总结、检测反馈等多方面内容。编写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份“沉甸甸”的学案,全方位、多角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实践表明,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教师而言,编制这样一份完整的学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于学生而言,完整的学案虽信息容量大,环节完整,却容易使学生无法认清每节课的学习重点,使课堂学习失去了针对性;从教学的效果看,学案教学中过多预设性内容、相对固对的模式绑架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利于课堂精彩内容的生成。打个比方说,假如观众在话剧演出前都拿到了剧本台词,提前知道了剧情,那么还有多少观众对即将开始的表演感兴趣呢?

二、微学案的内涵

为提升学案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对传统学案进行改编,学案不一定面面俱到,它也可以是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重难点或重点环节而编制的内容方案。与之前的传统学案相区别,笔者将其命名为微学案。微学案不注重所有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而只侧重课堂中的某一个或两个重要知识点,通过学案导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重点知识和能力得到有效落实。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微学案的使用能使课堂重点突出明确,使学生真正实现一课至少有一得的课堂效果。当然,能否实现高效课堂,不仅在于教师是否能够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学案,还在于能否抓住使用学案的时机。在教育过程中,处处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时机问题,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把握好教育时机,在一堂课关键的环节如能结合使用微学案,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微学案编制与应用示例

(一)微学案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微学案时不仅要善于抓住课堂中各个阶段的教育时机,还应当根据不同的课型、文体来设计。每种课文、课型都有自己的特点,设计学案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重难点来进行。

以文言文《鸿门宴》为例。这篇课文很长,知识点多而分散,包括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多个重要知识点,如果将其一一放入学案中,不仅会使学生迷失学习方向,更会引发学生的烦躁心理,降低课堂的学习效果。在学生根据课下注解梳理完课文的字词后,教师可以就本课的重点编制一到两份学案。《鸿门宴》的特殊句式类型较多,尤其是宾语前置句式体现较为突出。学案的内容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本课出现的所有宾语前置句,找出宾语前置句式的类型和形成规律,然后再通过其他课文中的宾语前置句进行验证,最后进行适量的拓展训练,最终真正落实巩固这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先根据本班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再来制定相应学案内容。如果通过前期作业检测反馈发现学生有其他的薄弱点,也可以将此薄弱点编成学案进行重点突破。

(二)微学案在情境设置中的应用

如果说课前的导入有助于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课后的练习则是落实课堂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传统教学采用的是课堂细讲碎问,课后留大量作业的“课后练”模式,但是“课后练”因不在课堂上进行,容易受到干扰,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所以“练”的效果会差一些。而如果能在课堂上当堂进行对应性练习,在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再加上刚讲完知识就马上进行练习,学生是在遗忘高峰到来前加以强化,记忆效果好,所学知识能得到及时强化和巩固。因此,在课堂及时配上对应知识点的练习学案来进行巩固或拓展性练习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但因为是课内练习,时间有限,所以练习案的内容不宜过多,针对重点做一到两题的对点训练即可,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这种时候,微型练习案就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用时较短,不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方便课堂交流反馈,效果好。

示例:拓展变式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录》)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入”字的妙处。

以上为2013年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讲评课后的练习案,原题为: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本题属于炼字题,即考查诗中某个字(词)的使用效果,是对诗歌语言进行的一种鉴赏。这种题型有较为清晰的答题思路和步骤,如能掌握好,可以大大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笔者在设计学案时仅对原题进行变形改造,将“绿”改成“入”。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是全新的题目学生还要重新读题,解读诗歌,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到练习的容量。而原题改造变形后学生不需要重新解读诗歌,可以直接进行解答,这样既保证了练习的时间,又可让学生迅速体会到掌握知识就能答题的成就感。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练习案中再设计一道相同类型的课外拓展题,以便真正让学生将知识巩固到位。

(三)微学案在讲评课中的应用

以一堂课最主要的导入环节为例。正所谓“万事贵乎始”。一节课的开头如果没有上好,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把握好导课环节就非常必要。导课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

以笔者的一堂试卷讲评课为例。传统语文试卷讲评课通常是由教师将试卷从头至尾讲完,“满堂灌式”的讲评课内容多、耗时长,经常出现 “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在省质检试卷讲评课上,笔者对以往“逐题讲解”的讲评模式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对学生试卷进行调查分析后,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因为审题失误而造成大量失分,于是就从“审题”这一角度入手设计了一份微学案。学案展示了多份因审题而造成失分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参照参考答案给病例打分,找出失分的原因并进行归类,从而归纳总结审题的方法。通过学案的导学,学生不仅强化了审题意识,而且进一步掌握了审题的方法,提高了读题的能力。

在每分必争的高考考场上,提高考生读题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一节讲评课前,笔者先编制了一份简单的微型学案。见下表1: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28-02

照片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作为一种信息记录,照片档案以其特殊的载体形式,生动具体的形象,清晰的画面,真实地记录了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全貌,再现了历史的精彩瞬间,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照相器材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从胶片成像到数码拍照,照片载体由纸质转换为光盘,产生了质的变化。这样,照片档案的归档工作随之而来出现了新的问题。科学、规范地管理照片档案,对于保存和研究历史以及促进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高校照片档案的特点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和建议。

一、照片档案的特点

照片档案以其特殊的载体形式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纸质档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实性。照片一般都是现场直拍的、反映当时当地的情景和人物的情况,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感,具有客观的真实性。

(二)形象性和生动性。照片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既可以看到它的外形特征,又能使记录的事物形意结合,把转瞬即逝的情景真实、形象地记录下来,既可以记录宏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又可以记录微观世界的诸多现象,生动而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

(三)广泛的交流性。照片档案信息丰富,其内容直观能够吸引较多的利用者,有一些珍贵的照片档案常常被反复利用。底片和照片可以复制和翻拍,进行广泛的交流、满足各类利用者的需要。

二、照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照片档案在高校工作中多层次、大范围地产生。而当前照片档案工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抑制了照片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收集不齐全,且收集到的材料质量不高。当前在高校照片档案工作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许多会议和活动档案工作人员不能直接参与,多数档案工作人员不是照片档案材料的直接形成者,对照片档案材料归档的质量控制力不足。而个别摄影者由于不了解照片档案的重要性和摄影水平不高的问题,不能及时完整地向档案室移交照片档案材料,就算移交了也难以保证照片档案材料的质量,存在图象大小不一,模糊不清。要么就是有名片无底片或无文字说明,由于档案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所以不能正确拟写文字说明。有些摄影者或是将数码照片仅保存于本人计算机硬盘中,未定期进行刻录光盘及异地保管,数据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数据一旦丢失,将无法弥补。

(二)档案整理不够规范。档案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进行整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收集到的照片档案材料不能正确鉴别。不会收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反映工作活动全貌,主题鲜明、影像清晰、画面完整的照片档案材料归档,而是将收集到的照片档案材料通通保存,这样不仅影响保管也不利于利用。二是照片未进行规范化整理与著录。未按规范重新进行命名管理,且没有反映照片时间、地点、人物、事由、背景、摄影者等确切内容的说明。目前,在照片档案的整理过程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是底片未归档,有的是收集时已经遗失,有的则是整理过程中,因个别人员业务知识肤浅,误认为照片档案只是保留照片,底片没有用处,因而将底片擅自处理;二是文字说明不规范,文字说明是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照片所反映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加以注释、补充的资料,没有它,许多照片就无从考究。文字说明由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六要素构成,编写时要综合运用这六要素简明扼要,要着重揭示照片的主题。

三、做好照片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和宣传。为做好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档案工作部门要按照《高校档案管理规定》、《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切实可行的照片档案归档制度并组织管档人员和摄影人员认真学习,提出具体明确的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照片档案的归档意识。目前,高校师生对照片档案的认识比较淡薄,他们不了解照片档案归档的范围和要求,因此档案部门应大力宣传照片档案的价值和重要性,使他们了解照片档案在高等教育、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扩大照片档案在高校的影响,使照片档案收集工作获得校内外各界的支持。作为档案工作部门,应时刻关心学校大事,对学校开展的一切重大活动所形成的照片进行跟踪收集,以保证照片档案信息的完整和齐全。

(二)加大收集力度。完整的照片档案要求底片、照片、文字说明三部分齐全,缺一不可。收集时要注意检查,发现遗漏或底片与照片的影像不相符、缺文字说明等,应找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核对补齐。并且要保持照片及其他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原则上与其对应的文字材料的保管期限一致,便于保管和利用。与其他门类的档案工作一样,收集照片档案材料是照片档案工作的第一步,是开展整理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一步工作,整理工作就无从谈起。档案工作者应当转变照片档案的收集方式,由被动收集转为主动收集。

(三)进一步规范照片档案整理工作。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进行规范整理,一是对底片进行分类、编号、装袋、上卷、案卷排列与编号;其次,对照片进行分类、组卷、上卷、编号、填写文字说明、填卷内目录备考表、案卷封面编目、案卷排列与编号、编制照片档案案卷目录。

(四)适应技术更新,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使摄影成本大为降低,摄影者可以在一次拍摄任务中产生大量的照片,虽然降低了成本,但摄影者要对大量的照片进行鉴定和筛选,给摄影者增加了工作量。因此,不但对摄影器材要及时给予更新,而且对摄影者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篇4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高校的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却严重滞后.高校档案是高校建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档案长期被忽视影响了高校全面发展.该文主要说明高校档案的重要性,现代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校档案;重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11-02

1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坚实底蕴

高校档案是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整理起来的,它客观地反映着高效发展的历程,高校在发展中所经历的事件.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学校的人文气息、历史文化和学校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这些体现了高校优良传统的档案,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中起着激励师生奋发进取的作用,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精神的作用.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学校不同年代事件的的记录,把学校在发展中所经历的历史时刻进行记录和发挥,可以增加师生对高校的归属感,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经久的动力.此外,学校可以将学校教育在各个领域中优秀人才的事迹编撰出来,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他们的成功不仅仅只仅限于他们自己,他们的事迹也将成为高校这个整体的财富.

1.2 对档案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的教学质量

高校档案中十分清晰、有系统地记录了高校的教育过程.这其中包括了课程的设置、学生对课程和教学效果的反馈.高校档案在很大的程度上,记录着高校教学的成败经历,这对高校教学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的程度上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参照档案中所反映出的不同问题,调整专业设置,根据不同的需要设定专业课程,改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因此,对高校档案的合理分析和利用,可以有根据的改变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供需平衡.

1.3 档案对高校的管理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档案是一张晴雨表,记录着学校在以往的发展中取得的经验.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高校日常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是高校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进行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后勤保障一般的作用,同时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是高效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高校档案中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资料经验,可以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避免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再走弯路.档案中记录的以往行政管理工作的利弊得失,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2 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人才稀缺的现状

高校档案的搜集、整理、归档都是在专门人才的整理上下完成的,但是,现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档案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现下高校人才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手不足的现状,随着学校的扩招,以及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档案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很多.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是,由于人数不足,导致了档案整理工作的严重滞后.部分学校甚至有数年的档案工作,急需档案管理者去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人手上的不足,导致了档案工作一拖再拖,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没有整理好档案无异于一堆另外的信息,档案在高校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无法发挥出来,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其次,专业人才缺少.随着学校的发展,对档案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编制问题,虽然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但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人才引进却迟迟得不到改善.现代档案的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有着十分专业的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同时还要求档案管理者有着十分广泛的知识.可以对大量的档案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分别完成管理工作,但是由于档案管理者素质良莠不齐,档案管理观念陈后,导致了许多档案管理者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专业人才缺少和档案管理者的素质问题,致使档案在管理中总是出现不同的错误.

2.2 档案的管理方式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档案,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中新的潮流.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和专业人才上缺乏,导致档案的管理方式仍旧十分落后.建立数字档案具有管理科学、利用便捷、服务人性化等特点.但是,在我国高校中,对档案的管理大都还停留在原始的阶段.就很多高校而言,现在对档案管理工作,还是人工管理,人工检索的方式,档案的搜集、整理、立案、归档等管理工作还是采用纸制版的形式.对于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有很多高校还只是处在进行目录管理的形式.这不仅造成了时间和空间的浪费,也导致了档案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硬件设施不足,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与管理,需要相应的设备来做支持,而硬件设施的缺乏也导致了档案的管理方式严重滞后.其次,专业人才缺乏,建设数字化档案,要求档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十分熟练的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而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了在建设数字化档案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的困难.档案管理模式的落后,严重的限制了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档案的利用效率.

2.3 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服务能力差的现状

高校建立档案的初衷,除了对必要的信息进行保存意外,也是为了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服务于学校的建设,服务于学生.但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能力十分差,甚至在部分高校档案馆形同虚设,本来应该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档案服务能力差的表现主题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档案管理者在理念上没有意识档案的服务作用,档案者管理在理念上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服务意识较差,这严重的限制了档案在学校和学生在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档案管理的服务能力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们工作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众多高校中对档案的管理模式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高校档案的利用和使用方式已经与人们的现代生活节奏严重脱节,这也导致人们对高校档案馆鲜有问津.现代高效档案由于其服务能力差的原因,经常处于尴尬地位,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档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档案的发展严重与时代脱节,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 改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面临着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通过改善对高校档案的管理,才能发挥出高校档案,在建设高校中应有的作用.如何改善高校档案的管理,该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3.1 要建立的合理档案反馈系统

高校档案的建立是以服务人们的需求为目的的.因此,要加强对高校档案的管理,发挥其服务于用户的功能,必须与用户联系起来,建立用户反馈系统.使用户可以及时地把在档案馆办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来,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和进步.同时,档案管理者也应该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的进行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只有实现档案的管理者之间与用户之间的直接交流,才能及时发现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有针对的的做出改变,真正发挥档案的作用.

3.2 建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论是进行档案管理,还是对用户进行服务,都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因此,高校就应该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在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时,首先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满足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其次,要加强对已有人才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应该主义引进人才.唯有做到这两点高校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3.3 加强不同高校档案管理之间的交流

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不同的高校之间可以通过建立交流平台,交流档案管理的经验,以促进高校之间档案管理的共同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敝帚自珍只能导致一起落后.实现高校之间档案管理经验的共享,才能一起解决在档案管理中所遇到的不同的问题,实现共同进步.使档案促进学校发展,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4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的作用不再仅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上,同时也对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档案的管理方式显然不能把档案的全部作用发挥出来.因此,改变高校档案管理的模式应该放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篇5

(一)背景

1.集体教学与个性差异的矛盾亟需解决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基本采取班级授课式的集体教学模式,一个班级大约有50个学生,教师按备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统一传授给全体学生,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全ixnaadi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别。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个性。学习方式、方法、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强有弱。集体教学在凸显学生个性和平衡差异方面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也可能会成为展示学生自我学习的舞台,但展示是少数人的,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关注则是不可能做到的。也就是说,集体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无法适应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无法扶植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符合倡导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社会要求。另外,传统教学实践中,集体教学的优势局限于教师的权威控制并未能发挥作用,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体现为集体学习背景中的单独学习,同伴交往增进个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功能在课堂上得不到体现。实际上传统教学的弊端并不在于其集体性,反而恰恰是没有真正发挥出集体学习的优势,忽视了课堂上同学交互作用所具有的教育功能。

2.新课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这凸显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的实践中,倡导语文个性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教学上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写作教学上指出“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教学方式应该本着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3.个别化教学的优势“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的特点等而设计的教学方式,但它并不单纯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在个别化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进行的辅导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准备、教学条件和个性特点为依据,教师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指导和帮助学生自学以及进行独立钻研,帮助学生由不会学转变到会学”。

(1)注重差异:个别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通过个别化教学、或者具有个别化特征的小组学习,才有可能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快更好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与集体教学的互补性: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是班级教学以及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有益补充。

(3)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给学生补充多少东西,个别化教学的宗旨是训练学生独立学习、独自承担学习责任、自主钻研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

(二)研究意义个別化教学(individualizedinstruction),是指在班级式教学里,为了适应个別差异的学习特性,由一位教师针对全班学生的特性和差异性设计不同的学习计划,包括课程、教材、教法、评量等方面,亦即提供个別教育方案,这正是个別化教学的真谛。个別化教学不是个別教学,个別教学是指教师以一对一的个別方式教导的一种教学形态,而个別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试图打破僵化的班级教学,创新教学设计,灵活教学活动,使其在功能上能够发挥适应个別差异的效果,而不在于形式上是否表现为一对一的教学形态。个別化教学一方面要维持班级的形态,一方面要发挥因材施教的功能,因此必须由教学历程及设计来下功夫,所以个別化教学是一种讲求设计的教学。当前背景下,为优化教学适当运用个别化教学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是必要的,高中语文读写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而学生的读写能力千差万别,教育技术学家在评价计算机模拟实验的这种个别化教学的意义时指出:“这给学生一个相对无限制的探究机会,他们将在业余时间,以自己的进度,迅速、准确、深入地进行这项探究。可以任意重复某些部分,也可以追循自己的思路。”

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一)综述:由于资料占有度和时间问题,本部分主要是通过网络与访谈形式获得资料。得出较粗略的认识。根据网上资料:国外同类课题研究起步早,研究已经颇有成效。当前,我国个别化教学应用于智障学生方面的研究教多,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环境下实行个别化教学的教学模式的诞生,实行小班制或小组制的个别化教学也比较多。

(二)课题例举: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fhb011580)2.网络环境与个性化高三作文辅导实验研究(提纲)北京师大附中邓虹3.盲生个别化教学之管见(作者余寿祥)从总体上看,在这些课题及论文论著中,以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理论性研究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实行个别化教学的模式研究也应运而生,但是对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以及学科核心内容教学,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研究还较欠缺,而且对这种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差异的质性研究还偏少。所以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高中语文读写个别化教学还是一种较新的尝试。

三、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为解决集体教学中无法顾及到的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问题,对于学习效果差不能很好适应集体教学进度的学生予以特殊关注,对于学习效果极好而集体教学不能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学生也应给予关注,目的是为通过个别化教学寻求适合所有成员在语文读写学习上能够满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培养学生个体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为多个层面的展开,包括:对研究对象读写学习效果达成的追踪描述;研究教师实施读写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方法;个别化教学与集体教学互补的教学模式研究;个别化教学对象与非个别化教学对象的比较研究;个别化教学班级集体成长与非个别化教学班级集体成长的比较研究。最终各个方向集中为具体的在个别化教学条件下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研究者力图通过对教学对象的追踪指导,破除教学对象读写学习的障碍,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读写能力。

研究者在具体的指导过程要面对一系列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具体问题:从读写学习兴趣的激发到阅读中屏除荒谬理解,从引导教学对象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到形成文章,从发现学习问题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盲目读写到形成个性风格等等。正是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过程中,寻求教学的最佳方式方法,最后解决研究的核心问题:集体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自主读写学习的方式。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个别化教学理论:个別化教学是一种打破僵化的传统教学,强调学生自我控制学习速度及个別评量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至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诊断者、协助者。相对的,实施个別化教学时教师必须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设计教材或教法,以符合学生的需求。1.鼓励自我竞争,提升挑战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师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挑战,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后,教师宜鼓励学生向较高水平的目标挑战,以提高学生的表现。2.强化教师的认识及角色扮演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实际教学的执行者,教师本身对教育的看法及其在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常是决定教育实施程度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就个別化教学而言,实施成败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师应把握下列重要原则:认同每位学生都有调试及进步的基本动力,并做适当的引导;不要过低或过高的期望,要合情合理;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其学习困难的原因;从处理学生学习困难中,不断检讨学习目标、内容、方法、情境等适切性,必要时做适当的调整;帮助每位学生更快乐、更有效益地学习和成长。

(二)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内核仍然是语文教学问题,个别化教学只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途径,所以具体研究过程中仍然需要语文理论的指导。本课题依然采用大语文教学观的理论,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研究对象把语文的学习放到与生活相联系的大背景中,激活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生活成为提高读写能力、完善人格的源头活水。

五、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课题采用质性研究与量的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是在自然情景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性”理解,提倡研究者对研究情境的参与,与研究对象的共情,直面事实,参与过程,通过“深描”细节与事实,在重组片段成故事的过程中,让事物的质通过研究者的移情解释而逐步地呈现。利用这种研究方法研究具体的个例,可以深入而细致地将研究对象的具体学习过程一一展示,在他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及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中,探讨实施读写个别化教学的一些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新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角度上,本课题也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本课题除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外,在比较性的研究中采用量的对比的方法,建立一系列研究对象的最初各个状况的量化表、对比量化表和最终量化表,来证明研究对象的变化,以及考察个别化教学的是否有效,以此作为辅的参考标准。

六、研究过程的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整体兼顾原则:把集体教学下的一个组织形式,通常是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从中选出几个个体,以利于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的班级与未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的班级做对比,从而更好地突出个别化教学的优点或不足。选择性原则:将集体内部分层后,选出典型代表,选取的个别化教学对象应该是集体各个层次(主要分为成绩、品德、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代表。规范性原则:选取的对象一旦确立,要严格遵守研究者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以保证研究的信度和课题的顺利进行。选取对象初步定为一个小组和三个个体。

(二)个别化教学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仅仅是狭义的上什么内容的课,这里的课程应该是大课程观,不仅包括教学的具体内容,还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不仅包括教师具体操作方式,还包括学生学情的考察、分析及对学生不同情况而定的教学内容。具体操作包括:1.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2.提供多样性教学内容3.设计弹性化的课程4.阶段性的对比

篇6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

廖XX,女,1987年9月13日出生,汉族,XX大学三年级学生。姐弟3人,行1,身高大约1.61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联系方式:略。父亲为教师,母亲待业,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家族无精神病史。

首次来访时精神行为状况:来访者一个人前来咨询,衣着整齐,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准确;情感活动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情绪低落;接触主动,说话处事节奏平稳,能详细描述自己的感受,自控能力较差;自知力好,能够认识到自身长期以来不良情绪体验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逻辑思维正常,求治心切。

(二)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因恋爱问题出现自卑、焦虑2个多月,近期加重并伴有头痛、失眠、注意力差、学习效率低、好发脾气等现象。

(三)心理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4个月前男友提出分手时曾出现过自卑、焦虑的症状,由于贫血、身体不好等多种原因两人没有分手,经朋友及同学的安慰,其症状很快得以缓解。2个月前发现男友暗自跟其他女生交往,害怕男友再次跟自己分手和希望获得爱情的愿望发生矛盾,另外面临第二次等级考试的压力,产生了心理冲突,再次出现自卑、焦虑的症状。

近期症状加重,并伴有头疼、失眠等躯体上的症状,朋友劝解自我开导均无效,痛苦不堪,前来咨询。

(四)来访者背景资料

通过摄入性会谈,来访者陈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目前的现状。

1.个人成长的自我描述

廖某从小接受着传统的家庭教育,在家排行老大,有弟妹各一人。父母事事要求她为弟妹做好榜样,因此她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小好强,学习自觉,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学玩耍、做游戏,小学、中学在学习上很努力,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父亲因对母亲不很满意,对母亲的态度十分冷淡,她对父亲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加之父亲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父女关系十分紧张。平时跟母亲相处得多一些,跟弟妹的关系还不错,自信、独立、追求完美是她的主要个性特点。

2.一般现状的自我描述

自述: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与男朋友交往已经快两年了。感觉相处得还是比较好的。四个月前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说“两人的缘分已尽,再处下去也不会开心。”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很大,感到非常的委屈、自卑和困惑。后才知道原来是男友外出比赛时看上了同专业的小师妹。而且对方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如我。当时情绪低落到极点。虽然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生病住院,男友又表现出很关心的样子,并发誓跟那女生一刀两断,最终两人没有分手。但是,自认为男友对自己没有以前好,这学期开学(2个月前)他没有去车站接我,我自己带了很多行李(又赶上例假),觉得很委屈,他以前不是这样子的。我很喜欢他,不想和他分手,也特别想他对我好些。后来,同学告诉我看到他和另一个女生去溜冰,当时就呆住了,心里感到很委屈,害怕。他怎么能这个样子?问他也不做解释,有时就干脆躲着不见我。本想着快英语六级考试了,把这感情的事先放一放,可我现在上课不能集中精力,记忆的东西刚背会一会儿就忘记,感到很有挫败感。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白天没有精神,注意力更难集中。其实我很想这次能考过(上次就差了几分),可是这个样子根本不可能通过,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真是没有用!我感到前途渺茫,对自己也十分的失望。最近两周更加心烦气躁,情绪不稳,不愿与同学有过多的交往,看什么人都不顺眼,好冲动,一点小事就容易失去控制,有时还自己哭,感到很疲乏。(以上内容根据来访者口诉整理)

二、咨询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一)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

依据上述来访者的资料,根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来访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内心感到痛苦焦虑,能主动寻求帮助;其症状表现出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保持相对稳定性;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

(二)心理问题的归类或诊断,诊断依据与鉴别

根据精神检查和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来访者个性好强,智力水平正常;与咨询师谈话时目光热切伴紧张、焦虑;情绪低落且不稳定。对自己的状况有客观的评价。未发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下面从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这三个纬度进行对来访者心理问题进行归类诊断。

1.社会学分类层面

(1)恋爱婚姻与家庭问题;(2)人际关系问题;(3)学校学习与适应问题;

2.心理学分类层面

(1)情感(绪)问题;(2)认知问题;

3.医学分类层面

(1)根据CCMD-3,来访者心理行为症状不足以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根据许又新的神经症评分标准小于6分,故也可以排除神经症。

(三)严重程度

依据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划分,廖某的心理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具体诊断依据如下:

1.该来访者自从男朋友第一次提出分手后,其痛苦的情绪体验是正常的反应,由于廖某从小有争强好胜的性格,但没有经历过大的失败和挫折,在面临失恋打击后,自我意识修正能力不强,特别对男友看上不如自己的小师妹耿耿于怀,自我评价走向一个极端;以至于后来男友没有去车站接自己却和其他女生去溜冰以及在学习中的不顺利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具有现实意义。

2.第一次和男友虽然并没有分手并很快消除了不良情绪,但其的认知观念发生了偏差,但这次听说男友与其他女生交往和考级问题时,导致其不良情绪的再次发生,症状持续2个多月。

3.反应强烈,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有泛化现象,如人际关系交往减少;在宿舍因心情烦躁有时会和同学发生冲突;出现睡眠问题,学习受到影响,痛苦无法自行解决;没有器质性病变。

4.来访者目前的情绪症状对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反面已经产生轻度的影响。

(四)心里测查结果

1.SDS标准分59分解释:轻度抑郁

2.SAS标准分55分解释:轻度焦虑

根据测查结果可以看出,来访者情况不足以满足焦虑症条件。

三、心理师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生物学层面

求助者为女性,21岁,正处于青年时期。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感染、高热抽搐、昏迷史;无严重头部外伤史。近一周来访者出现的头痛失眠、头痛、失眠、注意力差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思想压力过重造成的,以至于影响到学习效果。

(二)社会与环境层面

依据埃里克森的理论,恋爱和婚姻是青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正因为来访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而是采取消极的态度,产生了心结,自我评价走向极端――自卑,以至于再次出现感情危机时陷入了痛苦、苦闷之中。当来访者面临等级考试时,上次考试的失利本是个正常现象,但来访者并没有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这不但影响到学习,也应影响到社会交往方面,社会主动性降低,同时也影响到跟宿舍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

(三)心理原因

青年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到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来访者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够稳定,自我意识修正能力不强,当来访者面对男友提出分手所引发不良情绪时,加上其性格特点,认知观念产生偏差。来访者消极被动的处理恋爱问题,没有树立合理的恋爱观,但此再次面临感情危机时,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担心失恋的恐惧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再次被激化,与此同时担心等级考试不能顺利通过,其错误的认知观念被进一步强化,不良情绪症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以至于出现了泛化现象,社会功能也轻度受损。求助者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四、咨询方案与知情同意

(一)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协助其合理分析情感危机的原因

(2)纠正其对情感问题所产生的错误认知信念

(3)学习掌握ABC理论,针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分析,逐步减轻焦虑、自卑的不良情绪症状,改善睡眠状况

(4)探讨如何正确面对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

2.远期目标和终极目标

在消除来访者不良情绪体验这一远期目标的同时,帮助来访者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分析、判断自己的认知观念,修正错误观点,强化合理的信念,以达到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重返实现人的潜能,习得健康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人格的完善这一种终极目标。

(二)咨询方案制定所依据的理论及采用的治疗方法

咨询方案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认知心理学理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达到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目的。

(三)拟实施的步骤

合理情绪治疗方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任务目的:咨询师让来访者对合理情绪疗法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咨询一次)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任务目的:让来访者更深层次上领悟引发起不良情绪的根源所在,学会区分合理与不合理的信念。(咨询一次)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

任务目的:主要运用于不合理信念辩论、家庭作业的方法和技术,使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和消除。(咨询三次)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

任务目的: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帮助来访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新的反应模式,以减少生活中的情绪困惑倾向。(咨询一次)

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方案,在开始实施方案时征求来访者的同意,向来访者说说明治疗效果取决于其配合程度,并指明在咨询过程中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每周会谈一次,一次50分钟。(治疗历时6周,主要过程见附件记录)

五、咨询效果评价

1.来访者的主观感受

心情开朗了许多,慢慢感觉到自信又回到自己的身边,学习积极主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心态也逐渐平和,恋爱观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宿舍中也不乱发脾气,关系融洽。

2.心里测查结果对比

SDS:48分 解释:正常

SAS:46分 解释:正常

3.咨询师的评价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基本掌握了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能够很好的运用分析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真完成家庭训练作业,咨询结束时来访者以往的不良情绪体验基本消失,治疗效果较好。SDS\SAS测查结果标准分趋于正常范围内验证了治疗的效果。

六、总结

1.需要改进和肯定的方面

咨询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咨询技术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经验总结

虽然在咨询开始阶段,咨询师已经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可是仍然会出现阻抗现象。这就要求咨询时及时准确地分析产生阻抗的原因,同时咨询时要灵活机动调整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另外,要很好地掌握识别和处理移情,为尽量避免来访者移情与依赖的发生,在每次会谈中或咨询关系正常结束时,提早让来访者做好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篇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到如今平原的高速公路建设已趋完善,建设者们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投资周期长、地形复杂、技术不够完善等,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常出现事故,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重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去进行安全管理。

一、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安全事故

1、高空坠落事故

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高空作业占着绝对的比例,而高处作业又是在及其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多种工种立体交叉,自然环境变化多端难以掌控,施工难度非常大,也因此高处坠落事故频发。高处坠落事故作为建筑业的三大伤害之一,有其充分的依据,主要在于发生率高,预防效果差,后果严重等。高空作业主要分为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以及交叉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作人员违规操作,不具备施工资格的人员从事高空作业,不按照规定的通道,注意力不集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合格,或者说安全防护措施出现问题,像安全帽、安全绳等出现破裂、断裂而没有及时的发现,施工前又不对安全防护工具进行检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等等。

2、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简单的来说就是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打击人体而发生的人体伤亡的事故。物体打击事故主要发生于工具传接多、施工材料多的情况下,施工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的避免物体对自己的撞击。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常用工具随手乱放,没有统一的存放点;施工人员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例如没有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或者错误的操作机械,施工人员从高处往下抛掷重物或者处于地面的施工人员往高处抛掷重物等;起重吊机产生的问题,如没有专门的人员操作、起重机部件已出现生锈老化等现象。

3、机械设备伤害

机械设备伤害主要是指因为机械设备的原因给施工人员造成的伤害。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条件复杂且恶劣,再加之操作人员的水平等原因导致机械设备伤害事故也是较为的多发。产生机械设备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人的原因和机械的原因。人的原因包括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不熟练;准备不充分,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很好的分辨危险源、及时处理危险;机械的原因主要在于机械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通风、照明、防震、防噪等安全设施缺乏;机械的摇摆部位难以控制,常常会因为施工人员的不注意造成被击打的现象;机械设备自身因为生产的缺陷或者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老化等。

4、触电事故

季节性的存在是触电事故的一大特点,并且低压触电比手持式可移动电器触电发生的频率高。触电是因为人体直接接触,导致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的组织器官损伤,一般来说,触电的时间越长,组织器官遭受的损伤就越大,电流的强度越大,其对人体的组织器官损伤也更大。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总以为没关系,没有带防护工具、对的电线不上心、漏电保护开关存在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做到定期检查用电设备等。这些主要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落,没有正确的对待触电危险,对于这类危险应是建筑施工五项危险中最容易预防的,但也往往是最容易发生的,所以,一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原本不该出现的安全事故。

5、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最大值,造成结构稳定失衡从而导致物体坠落、击打等。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材料不合格;过度的强调施工进度导致某些地方施工不到位;违反操作规定;欠缺有效的管理,管理部门没有及时排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材料堆放过多。坍塌事故在我国目前来说相较于其他四个事故发生频率稍微低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坍塌事故发生时间晚,一般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发生。

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1、人的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技术不成熟、安全意识低、违章操作以及错误操作是施工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提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由内而外的控制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的效率,提高工程完成的速度。另外,对于疲劳工作也是需要禁止的。有些工程因为时间紧,项目部要求施工部门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施工部的管理人员就会要求施工人员减少休息时间,加强劳动强度。施工人员处于疲劳状态时,往往注意力会严重减弱,对于从事高危行业的人来说是万万不可取的。没有施工资格的人去从事高速公路施工是我国目前建筑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但基于国情的需要,不可能要求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具备施工资格,这时候施工管理人员应尽量的为施工人员提供施工培训和安全培训。

2、物的安全管理

物的因素是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主要原因。物又包括机械、燃料、原料、设备等,不正确的使用物会造成安全事故,如违规操作、错误操作等,物本身存在的缺陷也会导致安全事故。对物的管理主要包括:正确的使用机械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完整与安全;对于特殊设备的特殊关注;加强有害物的安全防护装置、增加有害物的防护设备;完善防高处坠落安全设备等。对于物的管理,有时因为涉及到许多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高技术人才去解决,所以施工管理者应安排一些高技术工作者去进行。

3、环境的安全管理

环境属于自然现象,很难受人的操控与管理,但环境确实对高速公路施工存在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时候,地质条件、露天作业量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进行。而且不好的环境包括采光、照明差等会给施工人员带来疲惫和不舒适感,降低注意力,从心理上对施工人员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不安全的环境有时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低氧的发生、天气的骤变、岩石的坍塌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总结

山区高速公路的建成将会大大地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造成当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能提高政府对当地的管理,可谓一举多得。但是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因为其自身的劣势存在许多的不安全因素,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防范于未然。还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提高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公路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作者简介:陈姮(1963-),女,辽宁沈阳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中文类基础教学及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资助)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程改革项目“高职教育应用文教学改革模式实践研究”(编号:GB201003)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0-0033-02

一、案例教学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的适用性

(一)高职传统应用文教学模式的反思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综合能力,成为提升学生未来核心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然而,高职院校传统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模式却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纯粹的理论性教学。即老师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以自我为中心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学内容仿照传统的“填鸭式”模式,将各种文体的定义、结构和写作方法按部就班陈述后布置作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缺乏针对性的实训练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在传统的理论性教学中穿插举例说明分析。即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通过分析一些典型例文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有独创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围绕标准答案的分析与讲解为主,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知识还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当学生遇到实际的写作问题时,仍然会感到无从下手。”[2]

以上两种倾向都不能真正结合《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应用写作本质上是一门写作技能课,在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写作技能。即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是这门课的基础,只有形成相应的能力才是这门课的侧重点。如果不明确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知识传授和问题解决结合起来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具有启发和实践性。其基本思路是“教师提供背景材料—学生分析材料—学生寻找问题,教师提点—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点—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归纳评估”。[3]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统筹,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估,不仅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克服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职应用文知识结构和核心技能要素来看,应用文写作课涵盖的内容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不仅包括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用文写作的事务问题,还涉及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问题,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强。这就要求在实施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中,迫切需要借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和素材来实施教学,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案例式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投入到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也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案例教学法不是传统的“举例说明”式教学,而是将案例分析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改革。

二、高职应用文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法从理论分析上无论多优越,如果不能有效地付诸实践也只是空中楼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实际操作和微观指导,这是其区别于传统的注重“理论分析和宏观教育”的教学模式的一大亮点。而要成功实施这一亮点离不开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一)角色分析

篇9

学籍档案作为衡量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主要信息资源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提供信息,为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发展预测、决策等提供可行的信息依据;二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育评估和教学评价提供真实的原始资料;三是可以为社会和用人单位选拔、录用、聘任和晋升以及确认学历证书的真假、学历证书的遗失补办、学生出国留学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及服务。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2002年又进一步放宽了对普通高校招生的年龄限制。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并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学籍管理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将科学、先进、高效的信息管理引进管理领域。以我校为例,其办学规模已由1999年在校生2784人发展到2009年的7500人左右,十年间学生人数增长了2.7倍,学籍档案管理也经历了从人工管理、单机版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到网络化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依托校园网络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电子档案信息,可以十分便捷地统计、查询、检索学籍的各类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的动态情况,并可及时进行调控。

二、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各高校制定了适用本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但由于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学分制处于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过渡期,相应的管理制度也表现出许多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情况。如学生选课问题。学分制实施后很多高校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由于开设课程先限制了名额,使有的热门课程很短时间内被选满,学生只好随便选一些并不感兴趣的课程,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如学生重修问题。大多高校专业课以学年为期,使学生的重修必须隔一个学期跟下一年级一起学习;再如学生休学年限问题。学生休学规定以一学年为期,如果学生想休学一学期后复学,将导致学生无法跟班学习。

2.学籍档案材料不完整,管理方式落后

近十年来,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200万人飙升至2008年招生人数的近1300万人,快速扩招使各高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信息量也翻倍增长,有部分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管理方式的落后大大增加了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量,也造成学籍档案材料不齐全、不完善的现象。如学生在填写学籍卡时不能按要求填写完整,有的单亲家庭学生不愿意填写离异的父(母)亲,使信息栏空置或填写“已故”;有的学生不使用规定的黑色碳素笔填写或者填写字体模糊不清随意涂改;有的辅导员填写学生操行、奖惩时掺杂人情因素和水分,不够客观公正,致使学籍档案不能准确完整地反映真实情况,内容真实性、完整性及档案的保存价值大打折扣。

3.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有人认为学生了解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是很自然的事,每位学生入学后发一本《学生手册》自已看就行,管理部门很少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使得学生总是到教学主管部门询问关于学籍方面的问题,如休学、转专业、重修、免修、缓考如何办理,有些学生因对管理制度一知半解,直到因违反相关规定受到处分时才后悔莫及。

三、实现学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对策

实现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化、归档规范化、管理现代化是高校学籍档案工作的奋斗目标。笔者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对策。

1.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加大制度的宣传力度

第一,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籍管理机制,实行由主管校长负责、教学主管部门监管,设置专职学籍管理工作岗位和人员,各院系及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部门配备兼职学籍管理人员。制订学籍管理工作流程,严格管理,维护学籍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推进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化。

第二,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学籍管理规定、注册制度、休(复)学制度、转专业、转学制度、学籍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同时根据学籍档案形成的规律制定包括学籍档案从产生、收集归档到查询、利用、安全保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定相关制度时还必须立足于“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适度放宽选修课人数限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改变重修、休学以一学年为期的限定,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准许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以一学期为期限休学,鼓励学生自学与老师的指导相结合,努力解决重修、休学后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困难的问题。

第三,加大对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如对休(复)学、转专业、重修、免修等相关规定程序使用清晰易懂的流程图来表示,使学生一目了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台、校园网、宣传栏、座谈、竞赛等形式定期宣传,把替考、作弊、旷课等违纪行为制止在萌芽时期,真正做到以教育为目的,使学生沿着人才培养的正确轨道成长。

2.改进学籍与学籍档案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质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学籍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靠手工操作效率太低,容易出错。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实现资源共享,可使教学管理数据统计可靠、准确,可使情况反馈及时、信息搜索客观,全面增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便于各级领导和部门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协调控制,为学校发展预测、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提高高校学籍档案管理质量,首先要实现学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如学籍档案信息采集要求完整、准确、真实;档案的分类要科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及时。我校自2007年底引进并启动网络化现代化教学管理系统以来,教学管理及学籍管理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首先,规范学生学籍信息的采集。在招生信息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经学生本人确认、学籍管理部门审核后统一打印学籍卡,减少了学籍卡因填写字迹潦草、模糊、涂改、专业班级简称及学号等信息不规范的现象,学生基本信息的形成为取得学籍的学生提供了学籍注册情况的查询渠道。其次,学籍异动处理及时。对学籍异动学生进行实时更新,使任课教师或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学生异动情况,使学生信息准确。第三,方便了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在任课教师完成课程教学计划时经考核后,登录校园网录入并打印成绩总表,成绩提交后任课教师没有取消更改成绩的权限,保证了成绩管理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学生成绩查询必须在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后才能查询成绩。第四,实现了教学计划管理、智能排课、选课管理、教材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对英语应用能力及大学生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报名、毕业资格审查等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在不断使用中加以完善,提高了我校教学与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了教学管理质量。

3.提高学籍与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学籍与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关键是建立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由于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及滞后性的特征,要求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相对稳定,一份完整的学籍档案需要3~4年才能最终形成,没有一支稳定的队伍就很难做到有始有终。同时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这些都要求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为教学工作和学生服务的思想,尽职尽责;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学法、守法,维护学籍的真实性;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必须熟悉整个学籍管理流程,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信息档案。

总之,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是在学籍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的真实记载和反映,是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籍与学籍档案管理,尤其是借助校园互联网来实现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是促使学籍与学籍档案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解颖娴.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75-02

案例教学法在当前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流行,自然有其道理。具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也有对应的方法。高中政治课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综合运用相关理论,通过选取具体案例,运用讨论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从事多年政治教学以来,隐约察觉很多教师的案例教学偏离了轨道。因此撰写此文,分析几点笔者发现的问题,并初步提出解决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在哪门课程中,案例教学法有鲜明的特点,如高度的实践性、强烈的启发性、明显的针对性、活泼的双向性。这些特点对教师的知识积累和教学技巧提出了挑战。也因此诸多教师和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时,产生了如下问题:

(一)资源松散滞后,不会有机结合

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觉,很多教师不懂如何融会贯通,合理分配教学案例,导致整个授课过程缺乏时效性和逻辑性。例如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有时事敏感性。

在讲述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这一知识点时,有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央行如何发行货币,为何具有公信力,但在举例阐述中,他竭力介绍了许久前产生的网络谣言,发行“新版500元人民币”的计划子虚乌有。并且他提醒学生,按照《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规定,假人民币消息属于违法行为。但是违法者依然要冠以中央人民银行的头衔,是因人民币必须由具有公信力的政府职能部门发行,否则它将没有与商品使用价值画上等号的性质。实则当时最与时俱进的案例是,各大银行网点出售“胜利70周年纪念币”,结合此事才是趁热打铁。

此外,兑换残缺人民币或者以零换整是经商业银行办理,而该教师却在此时介绍了相关案例。如此现象,逻辑实在应该梳理。

(二)任务切换困难,课堂进度延缓

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在案例教学中必不可少,但很多教师难以处理传递知识和交付时间的矛盾,不能迅速切换任务,耽误学生自主发散思考。

笔者曾见过如下教学情景。一名80后政治教师在讲解工业发展进程时,举例当前热门的互联网+工业、智能家居系统。他图文并茂为学生呈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文件和智能家居设备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捷。他一直为学生描绘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横行时代的蓝图,一直忘乎所以,甚至沉醉其中。于是有学生忍不住提问,工业对生活的作用显而易见,工业4.0时代也确实初见端倪,但是谈论无人驾驶和机器人智能思考为时过早了。

笔者以为,该教师沉浸于工业生活幻想角色中,不但延误了课堂进度,也给学生造成不切实际、玩弄概念的印象。这种典型的任务切换困难情况,利大于弊。

(三)无视接受能力,授课信马由缰

前面已经指出,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有足够的信息量,而这一过程是相互的,因此学生积累量也要对应,不然就是独角戏。学生在短期时间内对案例信息进行提取、整理和论证,非常耗费脑力。有些教师不顾学生具备的基础,滔滔不绝,把显性前提化为隐性前提,或者三段论中省略中间环节表述,整个课堂成了教师独角戏,效果不如人意。

笔者曾亲历过这种情形,后来追悔莫及。为了论述我国第三产业落后的根本原因,笔者首先谈到欧洲诞生的乌托邦思想,次之谈到的,随后谈到运动等,这些案例学生似乎都不陌生。笔者紧接着总结,这些制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有限。生产力不够时,欲创新制度,满足更高层次需求,只能无功而返。接着笔者提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科学性就在于此,只有我国农业和工业充分发展了,第三产业才会旺盛。学生对马斯洛感到陌生,但迫于笔者的表达流畅性,放弃提问,留下心结。

信马由缰的好处是知识面打开了,但敝处也明显,学生精力难以集中到重点。

二、三种针对性解决方法

(一)巧借小组讨论,学生引导教师

之所以说这种方式有效,源自于笔者的亲身观测。有位教师在学校中是出了名的无头苍蝇,上课不知东西南北。他偶然在电视节目中得到启发,决定案例教学结合小组讨论,整治前后不着调的毛病。

为了说明订立劳动合同不止是用人单位的事情,与劳动者息息相关,该教师首先展示了一个新闻案例:张春花是东方市某镇镇政府食堂的工作人员,负责给镇政府的干部职工买菜做饭。她在镇政府的食堂连续工作近19年,镇政府不仅没有与她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帮她缴纳社保。于是她状告镇政府,要求赔偿。

该教师按程序设置了探讨方向:为什么状告(侵犯了权益)、有其他维权方式吗、状告胜算多大、耽误时间与否。通过缜密的层层诱导和一丝不苟的探讨过程,学生们最后都赞同,当时签订了规范劳动合同,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此后的侵权事件。

教师举例没有逻辑性,会导致学生发言不积极,对教师专业水平产生怀疑。巧借小组讨论的方式,既是学生引导教师,也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充分的结果。只有课前反复梳理、演练,才能深刻理解举例的逻辑联系,不至于“跑调”。

(二)细化课堂程序,录影课后检讨

笔者所谓的细化课堂程序是指,在课前,教师应做好对案例的了解和查阅等准备工作,同时规定理论讲述、案例解读、学生讨论等每一环节的时刻表,置于多媒体设备旁边,在课堂中随时提醒自己。而录影课后检讨是指,借助教室中的监控设备,着力对焦在教师,全程录下教师的课堂表现,教师在课后回放视频,反省自己。

这名80后教师在听从了笔者的意见后,如法实施。他首先确定好案例内容后,模拟演练了几遍,确定解说时长,最后置入整个课堂备案中。然后将时刻表录入大屏手机的时间管理软件中,讲课过程中,大屏手机随时给他提醒。由于本身爱好玩耍手机,提醒作用非常明显。之后,他还从后台获取了视频,每发现一次,就提醒自己一次。如此不需要学生冒犯老师的方式提醒自己,也能真正三省吾身。

(三)加强教师沟通,密切关注社会

在经历了授课信马由缰,而学生颇有微词的事情后,笔者总结教训,不断与其他科目教师、班主任、家长沟通,了解他们与学生沟通了什么?教育了什么?同时,笔者经常与活跃学生沟通,实时了解他们关注的新闻、小说、电视剧,理解学生从社会中获取的信息。

此方法确实立竿见影。例如,在讲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观点,笔者轻松举例花千骨,不论花千骨是天煞孤星,还是女娲后人,她天真的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都是取材于人类社会。因为人类并没有见过神明,如果没有灵感来源,不可能想象出这些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最后得出,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只是反映被歪曲与否的区别。这番讲解,不但使学生兴趣大增,也是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背景的合理方式。

诸如此类的举例方法,不需要解释花千骨为何人,也不需要解释女娲后人乃是神仙,讲解流畅自然,学生理解没有代沟。所以说,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同时也深入了解学生课外学习的知识背景,对于在举例教学中控制难度极为有利。

三、结语

篇11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是真实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重要依据;是每个单位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人事档案管理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日益受到各界普遍关注的当今社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相对薄弱、滞后、缺少活力,令人隐忧,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一些高校没有明确制定出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完备、系统的规章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

1.2由于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很少有人过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1.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随着高校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教职工人事档案数量增多,个人材料进档频繁,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高校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导致高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

1.4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矛盾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已经引发出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为高校人事、组织以及其它方面的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阐述如下。

2.1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性与软硬件缺失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人事工作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诸多的行为过程就是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参考、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这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使用人事档案资料,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性,准确利用档案中所记载的信息来考核人才,为学校或学院领导在任用学科建设带头人、干部人选等决策方面提供确切详实的数据和记录,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时代使命。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性与档案工作软硬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软硬件的缺失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对于人事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与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在信息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应该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迅技术,通过网络管理,实现对人事档案信息共享。当前,许多高校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人事档案管理:没有馆内局域网和档案馆网站或主页;未实现档案的全文录入和扫描;没有建立档案数据库。换句话说,在档案查询方面还停留在纯手工操作的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还未起步。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档案功能的发挥。档案管理手段的陈旧落后,整档工序的繁琐复杂,直接造成档案材料使用的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2.3人事档案信息的局限性与社会需求透明化、服务性需求扩大化的矛盾。人事档案由于自身特点,在提供信息方面往往存在部门自我服务多,为社会提供得少,保密性强,服务性弱等存在局限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人才流动频繁等情况的出现,人事档案信息局限性与透明性、服务性需求扩大之间存在矛盾。比如,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对人事档案功能认识不足,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有些学校甚至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只要能过得去就行,又加上前文提到的人事档案管理专职人员少,工作量大,导致档案手续不全、材料不全、材料失实,材料简单化或者雷同化等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多,这就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利用,很难适应高校人事管理的需求。

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对人才选拔、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积极有效地解决人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3.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结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36-01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不高。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然是灌输式教育,这种方式直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枯燥,降低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

1.2 学生探究能力较差。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比较依赖辅导书和老师,学生极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3 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老师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有时还会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因此一堂课中,老师的任务十分繁重。一般情况下,只能勉强将计划的任务完成,很难再有时间去照顾个别同学,长期下来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会积累越来越的问题。

1.4 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来看,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基本上一堂课老师会占据五分之四的时间讲解知识点,将主观的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很少能发表自己的讲解。

2.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就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而言,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设计与开发诗歌课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

2.1 系统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几个因素出发,系统全面的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并且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优势互补,使他们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提高高中诗歌教学质量。

2.2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因此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出发,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教师则在课堂中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

2.3 参与性原则。在高中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即整个学习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进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案例分析

《短歌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知识类型:概念性、事实性知识。

对教材的分析:高中诗歌《短歌行》,其作者是曹操。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是曹操希望能够有贤能之任,助自己实现宏图大愿。

对学生的分析:高中生时期的学生,内心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因此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适当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首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理解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

教学目标:通过诗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意境;使学生掌握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用于以后的文章创作中;使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进而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理解诗歌中作者内心的政治情怀。

课前准备:老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诗人的资料和故事;通过网络方式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感受诗人创作诗歌时内心的情怀。

安排课时:一课时(五十分钟)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学生阅读、老师讲解、学生之间交流、解决问题);教学媒体的运用(选择适合诗歌朗诵的音频文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篇13

答: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对公房的使用、承租问题发生争议,自行协商不成,或者经当事人双方单位或有关部门调解不成的,人民法院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予以妥善处理。

二、问: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在什么情况下,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

答: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

    (一)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二)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三)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

    (四)婚后一方或双方申请取得公房承租权的;

    (五)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因该承租房屋拆迁而取得房屋承租权的;

    (六)夫妻双方单位投资联建或联合购置的共有房屋的;

    (七)一方将其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交回本单位或交给另一方单位后,另一方单位另给调换房屋的;

    (八)婚前双方均租有公房,婚后合并调换房屋的;

    (九)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情形。

三、问: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依照什么原则处理?

答: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依照下列原则予以处理:

    (一)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

    (二)男女双方在同等条件下,照顾女方;

    (三)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

    (四)照顾无过错一方。

四、问: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是否给予经济补偿?

答: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可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五、问: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能够隔开分室居住使用的,可否由双方分别租住?

答: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如其面积较大能够隔开分室居住使用的,可由双方分别租住;对可以另调房屋分别租住或承租方给另一方解决住房的,可予准许。

六、问: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的,可否暂时居住?

答、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解决住房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调解或判决其暂时居住,暂住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暂住期间,暂住方应交纳与房屋租金等额的使用费及其他必要的费用。

七、问: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另行租房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如何处理?

答: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另行租房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如承租公房一方有负担能力,应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八、问:在调整和变更单位自管房屋租赁关系时,是否需征得自管房单位的同意?

答:人民法院在调整和变更单位自管房屋(包括单位委托房地产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的租赁关系时,一般应征求自管房单位的意见。经调解或判决变更房屋租赁关系的,承租人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房屋变更登记手续。

九、问:对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而取得“部分产权”的房屋,应如何处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