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治理的意义

生态治理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治理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治理的意义

篇1

时展的主要趋势。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上海市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缘,濒江临海,境内江、河、湖、塘相间,水网交织,上海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上海市平原河道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人水争地,侵占河道;二是水质污染,生态恶化;三是护岸硬化,生态退化。因此河道生态治理是加强平原河网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国内对河道生态治理的研究[1~4]大多集中在生态治理的定义、功能的描述,或是过分关注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本身,而往往忽视了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5]研究。本文结合上海市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与大家一起探讨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区域概况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6]规划范围为北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南至G1501,西至南沙港和沪杭公路,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75万人。新城的空间结构为“一核联四片、一环串两带”,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南桥新城区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其水系规划主要水系格局为“三纵横一网十二湖”。金汇港、南竹港、南横泾“三纵”和浦南运河“一横”四条干河贯穿新城城区;“一网”为规划支河呈现纵横交织的自然河网生态布局;“十二湖”是南桥新城的生态核心和城市景观区的集中体现,其中“上海之鱼”水系对提升新城景观水平、打造新城核心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故河道的生态治理垫定了南桥新城以“低碳・生态,智慧・宜居”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石,以此提升南桥新城的等级和综合实力。

2河道生态治理的原则、目标及程序

2.1 河道生态治理原则

1)植物合理配置原则:通过合理的水生、湿生及旱生植物配置能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

2)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原则: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在满足河流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发挥河流的休闲、景观等综合功能。

3)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足够的水面率和水体容量,保证水体循环流通,进而改善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社会及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2.2河道生态治理目标

河流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认识,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目标往往最终或最深入的是恢复河流的本质[7]。河道的生态治理是位于河道防洪排涝整治、河道用水等一系列目标协调之上,同时兼顾河道自身所持有的自然特点及人文价值等目标。南桥新城区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根据城市功能区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用水、亲水、戏水、观水、人水相融的江南“海派新水乡”,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

2.3河道生态治理设计的主要程序

南桥新城区域现状河道情况较为复杂,由于早期缺乏水系统一规划以及建设时间的差异导致河道生态治理参差不齐,局部功能性驳岸也遭到破坏,部分新建区的河道生态较为完善。

借助南桥新城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通过对新城水系统一规划,明确水系生态治理标准,结合新城区域开发建设,对新城水系分期分段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打造江南“海派新水乡”。

结合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河道生态治理设计主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1)资料收集。对南桥新城周边水系的生境与环境进行调查,收集河道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生物群落、河道自然风景、人文风景及周边城市建设用地等基础资料,为河道的生态治理设计奠定基础。

2)现状分析。通过对新城水系现状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梳理和分析评估,查找问题的根源,针对性的制定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目标和对策。如随着新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地增加,污染物成分日趋复杂,严重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使河道水质受到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部分河段水质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水藻繁殖,绿水、秀水已不复存在等问题,应协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可行的污水处理办法。

3)目标制定。结合新城区域功能分区,制定治理目标。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目标是以防洪排涝为基础,以人水和谐为原则,合理确定人与河道的占地面积、人与生物用水量的划分,保护和改善河道的结构和形态,改善和保护河道内生物栖息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并使该区域有代表性的生物或群落回归河流和岸带。结合南桥新城城市建设的不同功能分区与周边用地性质(商业、工业、农业、居住),对不同区域的河道或河段制定了不同的生态治理标准。新城水系按分级分区分段进行生态治理规划,按综合分级、同级分区、一区多段分别制定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标准,明确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的内容和任务。

4)规划设计。河道平面规划和断面设计是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由于平原河网水位变幅较小、流速低,故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采用了满足生态恢复要求的结构形式及生态型的工程材料或是能够满足生态恢复要求的基础材料,河道断面设计主要有梯形断面、矩形(直立式)断面和复式断面,生态护岸主要采用草皮护坡、干砌石、生态石笼、生态混凝土(砌块)等。

5)长效管养。对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制定改进措施,为后期的河道规划设计积累宝贵经验。制定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长效管养机制,确保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3河道生态治理经济效益分析

水利工程系属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具有多方面的难以定量计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实施后,周边环境景观大大改善,工程的防汛、排涝等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发挥,较大程度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南桥新城水系是浦东片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桥新城周边水系工程实施后可以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和防汛能力,减少因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确保周边地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使居民能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南桥新城水系整治后,进一步完善防汛、排涝、水资源调度体系。同时,为营造亲水型水环境,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创造了基础条件,具有一定的潜在效益。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南桥新城水系的生态治理,提高了区域的防洪排涝标准,同时也改善了空气通道,对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人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从而提高了南桥新城的土地价值,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促进了新城的经济发展,为提高区域等级和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季永兴, 刘水芹, 张勇. 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 2001,8(4):25-28.

[2] 崔树彬, 汪义杰, 张云, 陈军. 珠江三角洲河涌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指导[M]. 201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 , 周明耀, 赵瑞龙, 徐方. 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3(1):88-92.

[4] 牛德东, 牛政. 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19(6):87-88.

篇2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64-03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生态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渠道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也包括校园文化、大众传媒等。在众多渠道里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4+l”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以下简称为《原理》《概论》《纲要》《基础》等)。

1.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哲学意识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刻地论述,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首先,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而且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人类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要懂得尊重自然。其次,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但是自然界有其存在的客观规律,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懂得顺应自然。最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等因素都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因对高额利润的疯狂追求而极力掠夺自然界,另外,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当也会给人与自然的平衡带来消极的后果。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要懂得保护自然。

2.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发展意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无论从发展理念、发展内容到发展目标规划都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发展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在发展上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意识到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其次在发展内容上,党的十上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放到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最后在发展目标规划上,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长远目标中国梦的实现都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3.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

在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使同学们能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科学对待人生环境,除了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说,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通过对社会公德的学习,要求“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法制意识

在当今中国,法治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具有良好法律素质。其中,在学习公共生活的主要法律规范中就包括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而设立的。“环境保护法主要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的方针、任务、原则、制度和措施”,“强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内容。尤其是党的十以来,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融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实际效果如何,值得关注。

从本课题组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调查来看,86.63%的调查对象认为生态意识是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种素养;但是81.19%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薄弱,必须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在生态意识的培养渠道中,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但是影响力不如网络大,64.42%的调查对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实际效果尚不理想。究其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教学理念上还不够重视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内容,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表现就是少讲或者不讲。在调查中有学生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只有《概论》课会讲生态文明,其他三门课不怎么讲。一方面由于生态内容分散在各章节,使其在教学中被边缘化,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本身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间缺乏沟通和整合,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沟通和整合,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存在讲述内容重复和不衔接现象。首先在教材上存在重复的现象,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中会讲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原理》第一章也要讲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概论》再次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并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章节都有重复论述。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讲述过程中,所举事例也存在重复现象。这样的重复讲述会让大学生产生厌烦,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另外,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受各自课程内部体系的影响,即使在同一问题上也各自为政,衔接不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3.课堂教学吸引力、感染力不足

关于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材料老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泛泛而谈等。首先,在调查中有学生反映,老师运用的案例和图片老生常谈,不如网络中事实材料新鲜,缺乏吸引力。虽然老师们也在努力更新教学材料,但是比起网络材料的更新速度,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新鲜度需求。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受课堂规模等条件的限制,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4.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需要把理论认知和实践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要求课堂教学的系统讲述,也需要实践教学的及时强化。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很重视实践教学,关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调查是重要内容之一。调查显示,大学生有进行生态意识实践教学的需求,但由于生多师少、经费无保障、实践资源缺乏等原因,导致存在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足等问题。往往老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分组自己找时间去调研,然后提交实践报告了事。认真的学生象征性地在校园做一个调查,拍几张照片,证明做了这个事情。不认真的学生直接挂个名,或者到网上找一下资料,交个报告完事,这样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功能难以完全实现。

三、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进行专题培训,使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不断提升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历史使命以及课程特点,要求老师能够跟上时代的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不断提升。首先,要对我国国情以及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学习,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教学理念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上需及时更新。现实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往往担负着极重的教学任务,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及时的知识更新和储备,要增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生态专题培训和调研,这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之间增强协作性,进行集体专题备课

进行集体专题备课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讲述,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集体专题备课,首先使老师们全面掌握生态方面重复的内容,了解各自讲述的重点和重复程度;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体探讨,确定重复交叉教学内容的取舍承接、讲授角度和教学技巧,避免教学过程的内容重复,注重各门课程的配合衔接。这种集体专题备课使生态意识内容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互贯通、相得益彰,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3.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探索,可补充生态选修课

篇3

生态思想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主要阐述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人与人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关系及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关系。通过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的论证结束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首先,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恩格斯认为:“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2]人是自然的产物,那么很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时指出:人是类存在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人都把自身的类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当做自由的存在物对待。类生活首先依靠自然界,从理论上讲,整个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同样,从实践上来讲,无机界也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在肉体上,人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因此,马克思说:自然界首先为人提供生活资料其次才提供生命活动的对象,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首先依赖于自然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写道:“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所以人的所作所为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其次,人与人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的关系。“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4]。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是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劳动实践活动连接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另外,马克思认为:“人对自然界的狭义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义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义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义关系。”[5]所以,要改变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决,并且两者必须同步进行,任何割裂两者之间关系的方式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解。

最后,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是统一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能动的改造自然的过程,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6]人的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活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动物也进行生产,但是它们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7]也就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8]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两种尺度的内在统一,一方面肯定了人在能动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暗含了人的尺度的发挥依赖于对象的性质。的确,只有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界之间,人是主体,但是如果一味的夸大人的主体性那么就会走向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在只注重人类的价值、需要,忽视自然界的内在尺度,仅仅把它作为人的目的、工具。但是如果只重视物的尺度,否定人的自身发展、人的需要,只强调自然界的整体价值,就会使人走向宿命论误区。由此看两者都存在片面性,只有既强调两者的对立又注重两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的生态思想及其丰富的内涵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南与行动纲领,特别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理念为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做了解答。它有力地证明了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化自然”与人类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并且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不断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伦理学始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及工业文明时期的价值观错位。生态伦理学认为传统伦理学仅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其研究领域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缺陷所在。因此,生态伦理学揭示了人对待自然“敬畏”的态度、探讨了人对自然的责任,制定了人类自然的行为规范。生态伦理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理论。

首先,生态伦理学指出人对待自然界是一种“敬畏”的态度。施韦泽认为“敬畏”来源于人面对自然界如此神秘而巨大的力量时所产生的敬畏或谦卑的意识。实际上“敬畏生命不仅适用于精神的生命,而且适用于自然的生命。……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的生命”[9]。“敬畏”首先体现在自然界“他作为他物的手段和工具的价值”[10]。即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例如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阳光、水、空气等必需的物质;自然界还能提供人类生产的基本资料,比如矿产、树木、煤炭等资源等;自然界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享受、审美的休闲场所,使人陶醉在其中得到放松与娱乐。除此之外“敬畏”自然界还体现在自然界具有自身繁衍发展的内在价值,例如生命的创造。在施韦泽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因为,“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自然界之上;我们赖以进行交流的一切群众性机构以及生命本身,都取决于我们和生物圈之间的明智的、毕恭毕敬的相互作用”[11]。

“敬畏生命”要求把道德关爱的体系进一步扩大,把人与其他创造物都纳入其中,从人与人的范围扩大到人类与一切生物界。道德体系的扩大一方面强调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另一方面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在要求人类平等的对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利,并发挥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促进尊重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对于每一次向自然发起的行动都要诚惶诚恐的考虑其后果,而不是无所畏惧。

其次,生态伦理学探讨了人对自然界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认为人是宇宙和自然界的中心,自然界的一切都从属于人类,被人类所主宰,自然界对人来说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界与人类是根本对立的,只有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才符合人类的利益,因此,人类可以对其为所欲为,随意处置。人类行为的恶果就是自然界对违背其生存规律的行为进行挑战,实际上人享用自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取决于一个前提:自然具有可供人类的享用性。自然的这一可享用性以自然中生物的多样性为具体内容和保证”[12]。因此,遵循生态规律、维持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促进恢复生态圈的完整就成为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人对自然界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源于在人与自然两者的关系中“人是唯一的道德行为主体,唯一的道德人”。因此,“只有人能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道德义务”[13]。

当人类承担起对自然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人、后代和自然物本身,这也是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前提,就如《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的呼吁那样:“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通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平等、自由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的责任。”

最后,生态伦理学制定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基本道德原则。生态伦理学为人的行为划分了界限,以其现实的感召力和制约力建立起了“自然道德法庭”。因为正如《世界自然》所写:“生命的每种形式都是独特的,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使其他动物得到这种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准则的支配”。其中,道德原则“它制约着或者贯穿于一定道德体系的各种具体行为规范中,各种具体行为规范本质上都是它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种具体行为规范如果离开了它的指导,其道德价值就很难确定。”[14]笔者认同学者佘正荣提出的四条基本的生态道德原则:“第一,尊重生态系统和基本的生态过程,从而维护生物圈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第二,将不同生态文化区域的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与不同道德境界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和生命物种的繁荣。第三,不应当无故伤害生命和破坏自然环境,这是生态伦理学应确立的禁止性原则或不作恶原则。第四,人类对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的干预过大,以至影响到物种的延续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圈的完整,应该进行投入,开展治理、恢复和建设的工作。”[15]实际上,从更宽广的视野看,生态道德原则体现了代内和代际的公正原则,因为在环境问题上直接牵涉到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在当代人的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两者兼顾。其中,代内公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空间性维度”,就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即强调公正地享有地球,把大自然看成是当代人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权利,公平地履行义务。”[16]而代际公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的“时间性维度”是指“人类在世代延续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当代人满足或实现自己的利益需要,又要保证后代人也能够有机会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即要求当代人对后代人负责人,决不能只为一时之利而断送了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机会”[17]。

生态道德原则的提出促使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渗透于人的生活中,冲击人的陈旧的观念,并对人类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在维护人与自然的正常秩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切合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做是自身价值诉求的目标。

三、教育哲学的借鉴

“教育是什么,即教育何以存在”,这是教育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究其根本,我们不能从教育本身入手,而要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中求解,教育离不开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18]。也就是说,人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就是直面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事业。

篇4

中图分类号:S8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21

作为草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新疆伊犁在草地资源使用上更加趋向粗放方式,而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存在过度开垦和放牧的现象,在建设方面没有科学的规划,有越来越多的草原发生沙化。由此可见,对我国草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将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基础

使用县级行政区划图(1:400万),所用的省界县界数据层编码系统,根据1988年技术监督局制定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所使用的植被数据是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编制的1:400万植被图,所研究的草地资源只要是各种自然植被中的灌丛、草原以及草木沼泽;中科院综考会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集、中科院综考会1:400万草地资源图;所使用的属性数据源自中国草地资源普查数据。

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单价订正及价值计算

使用下面公式,依照生态系统生物量,订正各类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格,并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

单价订正:

在上面公式中,经过订正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用pij 表示,i=1,2,…7,所具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有气候环境管理、栖息地管理、食物产出、生物能循环等;j=1,2,…8,代表的类型共有十八种,主要是各种草原类、草丛类、草甸类以及沼泽类等;表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参考基准单价;表示j类草地中拥有的各类生物量总和;B表示国内草地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

j类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体价值当量如下:

公式中,Vj表示上文讲到的j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总量,表示各类草地面积,而表示j类草地的i类生态服务单价。

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计算为:

上述公式公众,V表示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j草地类的面积,表示类草地的i类生态服务单价。

2 伊犁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

2.1 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所谓草地类型,就是指在特定时空内,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相同的草地单元。对不同种类的天然草场进行分析,计算其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以前是每公顷24.1US$,现在增加到了2282.9US$,天然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均值为50.4US$/hm2.a。这里面的草地类为27282.9US$/hm2.a,其他的各类草原、草甸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60.1~560.8US$/hm2.a,草原类、荒漠类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小于93.8US$/hm20.a

据统计,整个伊犁地区的天然草场,每年能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 11497.9×108US$。此地草类生长状况良好、密度大,草地覆盖率都在98%以上。伊犁当地的低地及高寒草甸的生态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为5.03%~7.74%,别的类型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都不足5%。

2.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

因为草地的覆盖率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将草地生态系统划分成温性草甸草原等生物群落,共18类。在对其进行分解的时候,依照的是生态服务类型,废弃物的处置价值占总价值的 31.78%,比重是最高的;扰乱管理价值比重为16.07%、水供应价值比重为3.45%、食物生产价值比重为13.99%,这三者居第2位;侵蚀控制和沉积保存价值占比重为5.66%,其余类型的服务价值比重都小于,

2.3 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新疆伊犁地区主要属于干旱荒漠和山地草原区:草地面积 9065×104hm2,可利用草地面积 7175.1×104hm2,当地的草地有多种类型,例如温性草甸、温性荒漠类以及高寒草甸类等。伊犁地区属于纯牧区,草地牧业占主体地位,该地的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212.9US$/a,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 192.36×108US$/a。

3 结论

篇5

今天一场旨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们纷纷举起价值理性的大旗,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深人反省技术革命的双重意义 一方面为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状态作出了贡献,同

时又在威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革命的核心在于否定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树立一种崭新的生态意识.特以往只从人类的角度考虑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从自然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反省过程中.我们不妨将视野回望于中国古代圣哲,思素、总结、续析一下他们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基本思想.对我们有着不可小视的启迪意义。

一、孔子“生态伦理智,”的洲源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客观地必然地与大自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始.人类为了从原始自然环境中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不得不为改善生存环境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并从而获得了原始的回报,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传说中的黄帝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化身:他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战胜了威胁人们生存的恶魔—蚩尤.争得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他还率领部族成员.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退t兽,实以益人.G7.一方面,使人类在同自然界的交住中得到益处,强化了人的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而对原始生态环境改变的程度也在加剧,人类在无意识中破坏了自然界自身早已形成的生态平衡。定居和农牧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同时,也正是由于人们对农田永无止境的开发,终而导致森林被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戚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长期的实映中,逐渐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初步看到了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过分开发(应为掠夺).最终将影响到人类自身。西周统治者目睹夏 商时期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所带来的严重后

果,为了维护人们的生存利益和改善生存环境,在推行德政的旗帜下,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烦布法令—《伐祟令》,对保护自然资旅作出严格规定:“毋伐树木,勿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故.”设立专门机构.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当时在大司徒下设置虞 专门负责生态法

规的制定和实施,引导人们合理开发自然.以利于生物资抓的保护.这些措施有力地遏制了中原地区环境恶化的势头,并经过长期努力,逐渐使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至春秋时期.不仅生态环境恢复得较好,而且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赞笑自然已相当深人人心,能否很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那些管理无方、盲目掠夺终而导致“童山竭泽”的官吏被斥为“智不足”者[[21试想,只为眼前蝇头小利而丧失长远之根本利益,不谓压又谓何?.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Cal。由此可见当时环境保护意识之强烈.并且自觉保护自然资源在当时已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价值取向,被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据《国语》记吸:.宜公不顾时令,任人张网捕鱼,大夫里革采取断然措施.毁掉鱼网等劳作工具以制止破坏性行为(“断其罟而弃之”)并对国君管理不力提出尖锐批评:.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署.贪无艺也.M.]这里不仅有保护生态之意义,而且已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洞悉:只有捕劳以时.才能“不可胜用也: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在传统环保文化的形响下,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进一步升华和丰富了关于生态伦理的认识.他不仅看到了自然万物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而且还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视为相互依存的道德关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仁爱之学出发,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对自然万物施以爱心,按自然规律取与予。这已清晰流露出其生态伦理之思想精华.他还企图通过唤醒人们的爱心,启迪人们的智慧.来处理好人与自然之关系,以保证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人类社会水续发展。这在当时是极其可贵的.

由上述可知.所谓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是指孔子在继承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从社会现实出发,站在伦理的高度来审视自然万物,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之关系,在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卓然之智慧。

二、孔子“生态伦理智慧”的基本内容

孔子以教厚仁爱之心.胸盛万物之襟.创立博大而精深的儒学理论体系。儒学以.仁”为核心,以“爱.为轴线,辐射开来,成为一个开放的,涉及社会、家庭、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的理论体系。由爱人,至于爱物、爱环境、爱自然是孔子的一大贡献。此前也有类似思想,但多为零散的、从工具理性出发的、实用性的观点和见解。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扭就是由爱人及于爱物所产生的思想火花.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关于此方面的直接言论不甚丰满,但是,我们只要深人进去.还是不难发现其宝贵议论和深邃见解的。

1.肯定大自然。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经验积累的程度和认识水平的深度有限,面对广袤无垠的大自然,只有畏惧和依从.充满神秘和敬畏。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之间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大自然的神秘色彩有所弱化.春秋晚期,孔子则明确提出自然界与人的存在一样,是客观的、实在的.是以实然的方式位格于宇宙之间,并无神秘性可言.正所谓“天地位焉.万物育焉.Is]。天地各有其位,各司其职,不会相互讨扰,水则归之于水,山则归之于山。日月阴晴,星转斗移,春花秋实,夏雨冬雪,都有其自身秩序.自身规律。“四时行焉,万物生焉;[q。在他看来,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也具有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因此,它们的存在和个性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对于在思想领域打破神秘主义侄桔,破除迷信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对后人正确认识自然、开发自然、和谐自然、利用自然都起到了理论奠基的作用。并向后人昭示出:既然大自然是客观的存在一不必去迷信它.二必须承认并尊重它。

2.依赖大自然。基于对大自然客观性、规律性的认识,孔子提出,人类要想发展、壮大自己,就必须与休养生息于其间的大自然和谐共处,人们只有依赖于自然,从大自然那里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种族才能得以延续.天地山川、日月星辰无不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孔子看来,天地之道在于按其自有规律运行不息.化育万物.“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侧.鼋。 、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

焉“7这里以天、地、山、水之论,由微至著,积小至大,化育万物.天不过是一点点光亮所积,但是说到无穷大的天体,则日、月、星辰皆悬于其上,万物无不被它所覆盖。地,不过是一撮土所积.但是说到那广袤的大地.则承载华岳而不觉其重,容纳河海亦无所漏,万物皆能载得住.山,不过是由拳头般的石块所积,但及至广大之山,则生育草木.栖息禽兽 金银煤

铁等宝物蕴藏其间。水不过是一勺勺所积.及至深广无侧时.则鼋t蛟龙鱼繁等都生长繁育于其中,孕育出无穷的财富.天地山水汇成广袤富饶的宇宙.养育着人类,世代相继,人们又怎能脱离大自然呢?认为: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将人与自然分割开来,更不能使二者对立起来.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其二.人离开自然便不能生存下去,更甭说有所发展了.而历史事实也一再证明.人类只有依赖于自然才能够生生不息,“禹、稷躬稼而有天下.[a7.能够理性地认识到人与大自然之间这种依赖关系.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3.赞美大自然。由于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休养生息之场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当然应该歌顶其“美德”赞美其功用.在孔子生活的年代,较之X商时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人们的生活经过周之数百年的努力,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故欣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远非只是统治者的专利,一般老百姓仅从生存的角度看,还是有可能去欣赏大自然的。孔子就非常钦羡大自然的造化给人们所带来的享受—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M.I.多么美妙的一幅春游图啊,读之尚且赏心悦目,何况亲临其境,亲游其历,该是多么地惬意!将自己的志愿、理想、追求,都注人于对这融触春风、洋洋春水、煦煦春日的感喟之中。视大自然为一种优美的人生境界,表明孔子对山川草木有着农业民族特有的天然亲近和喜爱之情。这种物我合一、天地人合一的思想集中地体现为“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num。天地人三位一体,只能和谐共处,否则.将是互相交征残杀,徒伤无益。这种“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伦理智慧给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益可鉴之路.

转贴于 4.爱护大自然。既然大自然是客观固有而非人为的结果,当然就应当承认它,肯定它;既然大自然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当然就要爱护它、保护它。如前所述,周代时人们已初步认识到自然环境之与人的相互依赖关系,并着手实施了初步的环保措施。只是到了春秋时期.由于新兴地主阶级的.起.各个部族诸侯之间的争战杀伐,无休止地开荒辟壤,生态恶化已见端倪,并愈演愈烈。这时对大自然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孔子从仁学出发.本着惜生、,生的原则,主张对自然界及其自然界之物施以爱心,呼吁取之以时、取予有度,并能带头落实自己的主张.“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uu.在孔子看来,保护小鱼和巢中之鸟.既是仁爱精神的体现.也是热爱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手段。不只是表现了孔子仁及鸟兽的博怀.更体现了他那则法天地的精神.表现了他那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淳厚底蕴.事实也已经证明,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应该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值得珍视的一大瑰宝.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大差异.西方文明突出的是“人类中心主义,,把人视作宇宙中最神圣者.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万物,仿佛整个宇宙都可任由人类宰创。这种文化心理一方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尸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复杂的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最终发展到为满足私欲而发动战争,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导致全球性的人际危机、资耳危机、环境危机.反观中国传统文化.视天、地、人为和谐一休,共处共生共荣,至今仍是值得深人探究和认真汲取的。孔子认为,从大自然中获取人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合乎“道”和“义”的,但应有度有节.所谓“节”就是取予以时,按自然界固有规律办事.“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Gx7孔子对待生物的态度已经融人浓浓的道德情感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悉,表现出了他那博大的仁爱脚怀和极致般的生态伦理智慧.

5.则法自然。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按其固有规律来运行,年有四季,月具圆缺,春花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达到天、地、人的和谐共处.除了人们必须主动地积极地认识自然规律以外.还必须按照(或日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虽然受时代和文化的局限.孔子关于规律以及如何循律面动没有形成象伦理道德那样丰满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一些零散的些许言论,但透过他的所言之字里行间、所行之举手投足,还是可以清晰地窥视出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关于农业生产.孔子坚决主张上下一致,勿违农时,适时而作.在孔子那里.客观规律的作用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捕猎、农耕、园艺等等皆然.当樊迟向他请教“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一’rpsl“稼”与“W都有技术问题.即规律性问题.“老农“老圃”热能生巧,深知此道.当然就是指知律依律了.象“使民以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启蛰不杀”“方长不折”等无不体现出孔子那超人的.智和和谐生态、以利万物的胸襟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孔子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提出和倡导则法自然,而是在道德的层面、审美的高度来评价对自然规律之遵循的。“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Gel.这里的.天”并非指神秘之“天,、上帝之“天”,而是指客观之“天”、自然之“天”规律之“天“.“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W。尧、舜皆为圣人。既为圣人必有大德于民、于天下,故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依自然规律而“为”.而非违背规律而“强为.“乱为“这一点从禹疏而治水成功的故事中便可见其端底.在孔子那里,则法自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更具有价值理性意义.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相安相依,子子孙孙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蓝天白云.清风细水.粮丰物茂。真可谓其乐者触融也.这种超然于物外,着眼于“远虑”的大智大旅.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一枚璀灿的明珠.至今仍在熠熠生辉.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真可谓“上律天时.下袭水土”C}e1若能依此而行.则人类社会必能迎来新的曙光.

在孔子看来.尧和舜的伟大就在于他们不将主观意愿强加于自然,而象天地那样“无为而治,,所以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M._。后来思想家们的“能象天地是谓人”De〕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WI等思想都是从这里得到启发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孔子的上述思想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人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大自然为人格化的大自然,人与大自然同一节律,具有了大自然“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万虑万能的效应。人类的历史总是以有生命的人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人的生命存在,又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一个重要条件。

三、孔子生态伦理智慧的现实意义

凡人皆需与自然共处.古今中外.贤与愚者皆然。在孔子那里,由天、地、人相协调发展所构成的理想状态,成为后人(特别是中国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从修身、立命到治国为政.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充满智慧和富有启迪意义的。

首先,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道德关系,其间的确存在着价值选择的问题。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存在着的各个物种之间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某类更高明一些、更神圣一些,人类只不过是自然存在大家族中的普通一员.过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于是就骄傲了起来.仿佛人类可以主宰一切,握有对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生杀予夺之大权。为满足自身的欲望,无视或扼杀自然界中其他物种.导致物种快速灭绝,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被无情打破。最终人类在不得不喝下自酸的苦酒后,才明白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极端重要:自然界中每一物种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既是自身的存在,也是其他物种存在的需要.生物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才能共生互利.这种彼此相协调、相依存的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任何某一物种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人类自觉矫正认识.主动采取措施,充分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要求人类自觉地以道德的视觉审视自然界.确立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大生命观.积极主动地为保证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而努力.

篇6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河道整治与河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进行河道整治的前提是掌握河道的演变规律。在此条件下,因势利导,调整、稳定主流的位置,以期改善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进而调整河床冲淤部位。它的可取之处在于其适应防洪、航运、供水、排水等要求,而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河道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和调整河势,裁弯取直,河道展宽和疏浚等,具体来说就是使河岸洲滩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我国的河道治理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4000 年前就有禹疏九河,导流入海的传说,而在在明代则形成了“以河治河,束水攻沙”的理论,该理论具有创见性和科学性,被后人广泛流传。

所谓河道管理是对河道进行管理,包括江河、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和滞洪区等。它以防洪抗灾、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为目的,借助技术、经济、行政等管理手段来实现。了解河道的相关情况是进行河道管理工作之前的必备条件。对于平面形态较顺直的单一性河道,它的弯曲系数不大,长度也不长,抗冲性很强的物质通常会出现在其受构造控制的地段。;另外,它的两岸会出现交错的边滩,纵向上表现为深槽与浅滩互相交替。在演变特征上,沙质河床的边滩会逐渐向下游移动,会导致河床发生周期性展宽。河道管理工作很关键,它的工作质量对后期工作的进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围河造田削弱河道管理职责履行

近几年,国家实行土地复垦政策,并拨专款来贯彻这一政策,这就使得一些地区无视损毁土地地理条件,更不用说进行复垦可行性论证,公然违反自然规律围河造田,盲目实施移民搬迁,强行占用护岸地、护堤地并一度向河道内延伸,这使河道滩涂湿地萎缩,加快了河流沼泽化进程,地表径流调蓄也越来越困难,水生动植物资源逐渐衰退、种类减少,汛期人伤房毁等恶果,严重削弱了河道管理职责履行。

2、土地利用粗放,沙化速度加快

随着城市居住问题的恶化,土地无序的开发、布局零散、生产和生活空间混杂,致使垃圾在河道两岸成堆,价值空间无序使得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使得城市的承载力大大下降;一些单位盲目开展现代化建设,肆意将城市边缘的多年的湿地、成熟的草甸变成高层建筑,其后果就是大面积的果园、林地被复耕为商业区。随着植被的减少,问题也应运而生。由于绿化跟不上,使得土地贫瘠化和沙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导致沙尘在城市中肆掠,生态环境随之不断恶化。

3、群众的保护意识差

河道污染严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群众环保意识不强,随意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丢弃动物尸体、堆积植物秸秆等,俨然已经把河道变成“藏污纳垢”之处。不仅污染了河道水体,破坏了水生环境,伤害了河道生态健康,更重要的是诱发各种疾病。虽然卫生、环保相关单位一直致力宣传,但工作被动,且长期以来工作一直难有进展,未能制止各种危害河道的行为和事件发生,致使使河道脏、乱、差现象进一步加重。

4、河道水质恶化

随着工业加速发展及城市化程度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而城区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接入河道,城市内河水质严重恶化,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重。除传统污染源外,河道水体还受到其他污染,如沿江岸边倾倒和堆置的固体垃圾,通航河道内船舶泄漏的油类污染物,排放的废弃物,以及河道淤泥二次污染等。城市河道一方面面临着入河排污量增加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河道污染类型也日趋繁杂,增加了河道水质保护和管理的难度。

三、河道管理存在的生态治理建议

1、加强河道的规划设计和质量体系的管理

对河道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的前提条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辅之以科学合理规划设计的河道方案。如若不然不仅不能达到人们预想的目的,而且还会劳民伤财。所以要本着兴利的原则,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会利用现有的河道工程,然后确定主流河道,并加以引导。接着修改弯曲河道为顺直河道,当然这要建立在对河道工程的渗透、冲刷还是稳定都进行了精密的计算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进而做到对河道的合理的规划。除此之外,还要报到乙级以上设计部门审核,经建设单位初审,报项目法人审批。

2、建立健全河道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城市河道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河道治理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自动化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也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之配套,保证其正常运行。

(1)保障运行经费

第一,要想河道治理信息化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由于该计划的实施而被解放大批的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其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第二,水务自动化系统设施本身也不同于水利工程建筑物建完后风吹雨淋都不怕,它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非常重要。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花销。

第三,其信息化特有的更新升级快、运行特有的持续性决定了它会比传统的治理方案需要更多的运行经费做支撑的。倘若运行经费得不到保障,那么就无法更新升级自动化系统的各种设施。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一套全面、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是自动化乃至信息化在河道管理中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

3、加强生态建设

由于生态的破坏,历史上曾今烜赫一时的楼兰古城转眼灰飞烟灭。同样在21 世纪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正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水环境恶化。作为水的输送体的河道,倘若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将直接影响到水环境的保护。关于河道生态问题,人们也做出过各种努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良好的结果,比较常用的就是裁弯取直进行河道改造,但是莱茵河的改造不能不让人们深思,不科学、不全面的河道改造只会适当其反。现如今,人们又不断地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来进行河堤的修建,然而在日本就有人提倡用木桩、卵石等天然的材料进行修建,并且命名为“生态河堤”。我国专家最近也提出了“利用好洪水效益”的全新观点,因为洪水可以补给地下河水,冲刷河槽。除以上方式以外,还可以积极地绿化河堤及其保护区,改善城市河道的水质,这也是促进城市河道生态发展的有效途径

4、远程监控

对于河道的重要区段,要加强管理,可以利用视频图像技术直接对河道进行远程监控和录像。分析监控录像的结果,对可能引起河道污染的因素,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

【参考文献】

[1]张有俊 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的思路与对策[期刊论文]-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7(02)

篇7

关键词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标准;财政转移支付;水生态监测体系;东江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亚髻钵山,流经广东省,注入珠江,肩负着广东五市和香港近4000万人的用水使命,其水质、水量、水生态对整个流域以及香港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中央对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在国际上,流域生态补偿是促进流域共建共享、实现公平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均试图通过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当前和潜在的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然而,时至今日,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尚未能完全形成,跨省补偿更没有实质性进展。本研究将探讨其中的问题,并寻求构建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路径。

建立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必要性

上游东江源区建立补偿机制意愿强烈。多年来,东江源头地区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施了退果还林、生态移民、关停矿山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严重受限。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东江源头寻乌、定南、安远3县近4年共拒绝了585个不利于流域环境的产业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168亿元,关闭了202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拉动力明显的工业企业。这造成流域上游市县的经济发展程度远低于下游省市,并且差距越来越大,有限的财力难以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巨额支出。这既不利于流域社会稳定,也影响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有效性。因此,上游地区强烈呼吁建立流域补偿机制,保障其平等的发展权,补偿其因发展受限造成的损失,缩小同下游地区的差距,同时筹集环境保护资金。

下游广东省有实施流域生态补偿的动机和能力。东江的水质和水量是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关系到区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东江水每年给广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人,香港每年因东深供水工程给予广东25亿元水资源补偿费,广东则需要保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东江也是深圳、广州等下游五市的重要水源,其中供给深圳8.73亿吨,供给东莞沿线乡镇4亿吨。近年来尽管源头地区为了保护东江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源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存在着水质恶化的威胁。广东省需要上游地区加强环境保护以确保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因此有对上游地区做出生态补偿的动机和意愿,广东省财力丰厚有能力对上游地区做出补偿激励。

香港各界致力推进建立源区补偿机制。香港作为东深供水工程的主要用水地区,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东江水,愿意为优质的东江水支付水资源费。东深供水工程每年供给香港11亿吨淡水,占香港淡水用量的70%以上,其水质和水量关系到香港繁荣稳定。因此,香港各界对东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多种形式推动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根据香港水务署资料,为激励保护东江水源,香港特区政府曾向广东省提供了23.64亿元的免息贷款。同时香港水务署在东江河道旁建立水源保护区安全监测站,随时监测水质情况。此外,香港新闻媒体联合赣州市政府多次举办“香港东江源论坛”;香港马会启动东江源碳汇造林项目;香港旅游界组织赴江西探访东江源,香港地球之友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到寻乌县东江源村开展探源、调研、环境教育等。

可行性

国家积极推进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和政策补偿。早在2003年,国家就提出要通过东江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起责任、监督、补偿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2013年更是明确提出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成我国东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进一步明确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战略地位。2009年国家对东江源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资金为1823万元,2013年资金已达3886万元,五年转移支付资金总额达15828万元。同时,对源头区贫困县的扶持也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方面,江西省龙南县近十年所获得的3.73亿元环保资金均为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定南县和安远县作为国家贫困县和原中央苏区县享受每年1000万元(2012-2022年)的扶持政策。

江西和广东省内流域生态补偿积累了丰富经验。尽管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迟迟未有进展,但是赣粤两省分别实施了省内的流域生态补偿,两省的补偿实践中所采用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为推行跨省生态补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广东省内补偿活动开展较早,补偿力度也较大,补偿方式主要是对水电征收水资源费、设立专项基金推进建设水环境基础设施等,以省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为主。例如:向省属七座水库电厂按0.5分/千瓦时征收水土保持费和水资源费设置专项资金;投入9885万元建设东江水资源水量水质双监控系统;建立东江及东深水质保护专项基金,2001- 2010年共筹集资金约1亿元,完成东江水源林改造工程面积达34.72万亩。江西省在生态补偿方面的实践探索包括提高公益林和生态移民标准、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金政策、推行退耕退果还林工程等。目前仍以各类专项资金转移支付为主。包括设立“五河”和东江源头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资金,省财政每年拿出1亿多元用于奖励源头保护区;向矿产企业征收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到2012年底实缴保证金7.56亿元;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省财政每年出资1000万元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公益林补偿标准也由最初5元/亩提高到17.5元/亩(2013年)等。

跨省流域补偿实施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首先,实施跨省流域补偿除了已被江西、广东和香港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外,东江水源区作为东深供水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中央和地方对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也高度重视。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财政资金投入越来越多;流域上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也有足够的财力实施补偿。再次,两省内流域环境监测、监察设施基本完善,两省在河流断面均设置了监测站点,可为以水质为主要依据的生态补偿提供数据支持。最后,对东江流域生态的研究不断深化,不仅上下游地区开展了有关课题研究,国家也设置有关课题攻关,特别是2008年东江流域被列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生态补偿课题”的试点,对东江生态补偿的标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可以说推行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技术条件已基本具备。

构建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困境

补偿认识有分歧

江西、广东对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异议,但是对如何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则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江西省认为其为保护东江水质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经济发展受限,在社会经济方面同下游的差距越来越大,下游地区应当也有能力对上游地区进行补偿。广东省则对跨省补偿存在异议;首先江西省出境水质达不到标准,不应该要求进行补偿;其次,下游省市虽然使用了水资源,但也缴纳了水费,且广东省每年向国家缴纳大量税收,应当由国家对江西省做出补偿。长期以来,两省始终无法就是否应该进行跨省补偿达成一致,无法开展补偿行动。争议的根源是利益冲突,双方对“谁补偿谁”存在争议。需要进行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是因为存在不公平,源头区域牺牲发展机会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整个流域的长远发展,应该享受整个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但由于缺乏完善的补偿机制,生态保护造成的损失仅由上游、源头区承担,下游地区却未有任何补偿,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上下游都应该认识到跨省补偿是十分必要的,需要通过补偿机制实现上下游利益均衡,共享流域发展成果。

责权分工不明确

谁来主导推动、如何分工实施不明确。一是应该由谁来主导推动?江西和广东两省双方均不愿意在对方的主导下实施补偿。虽然中央一直积极推动此事,但由于缺少统一、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流域上下游始终无法就主导权的归属达成一致意见。二是补偿中如何分工?江西省认为根据“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广东省有责任做出补偿;而广东省则主张根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江西省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应提供达到水质标准的水资源,如果水质不达标应当对广东进行补偿。源头区市县和下游市县在责任划分上也存在认识差异,源头区市县普遍存在经济较为落后的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双重压力,其中发展经济的意愿更为强烈:而下游市县则认为其已经通过支付水资源使用费做出了补偿,不用承担额外的补偿责任;此外,下游地区还认为按照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规定源头市县本就应当承担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责任,无权要求进行补偿。

补偿标准难统一

补偿标准是进行补偿的支付依据,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生态补偿的实施成效。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赣粤两省始终无法就补偿标准达成一致,双方均同意以水质为最主要的补偿依据,但如何确定水质标准存在争议。首先是短期和长期的水质标准是否一样?江西省认为由于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环境问题,短期和长期的水质标准应该存在差异,短期内水质标准应当采用Ⅲ类水并逐渐过渡到Ⅱ类水;广东省则要求江西省出境水质必须达到饮用水Ⅱ类标准。目前双方各采用一套标准在各自选取的断面上进行监测,导致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缺少一致性和权威性,无法作为跨省补偿的依据。同时双方就补偿量的核算也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江西省主张补偿应涵盖其生态环境保护成本、生态服务价值以及损失的发展机会成本和产业转型升级成本;而广东省则只愿意补偿部分生态环境保护成本。

实施保障不到位

一是水质监测体系不完善,上下游地区在监测断面的设置、水质的监测以及数据的采集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江西和广东省分别在各自省内选取了不同的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均有自己独立的监测体系,但互不认可对方的监测结果。二是缺少稳定的补偿资金的来源。根据我们的测算,保护和恢复赣州东江流域生态环境需要每年约33.58亿元的巨大资金,仅依靠当地财力无法实现,中央目前的财政支持资金也远远无法满足保护需求。三是我国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机制限制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省际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不健全,无法保证跨省补偿资金的顺利拨付。四是补偿资金如何使用尚有争议,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保证补偿资金用于源头区生态环境保护尚有待解决。五是两省间缺少双方共同认可的纠纷协商机制。

建立系统完备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需要一个完善的补偿机制来保证补偿活动的推行和长期有效性,针对前述问题,建议逐步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协商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和仲裁机制。具体框架见图1。

省际补偿协商机制

建立有效的东江流域跨省补偿协商机制是推进东江流域跨省补偿机制建立的必要条件。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涉及两省的水利、环保、财政等多个部门,双方利益诉求差别较大,仅靠两省间协商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在中央的主导下地方积极参与,可参考珠江流域“9+2”合作协商机制,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综合协商机制,就省际补偿以及推进省内实施落实开展磋商议定,具体组织形式可采用地方联席会议制。

省际补偿实施机制

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实施机制是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内容,涉及三个关键问题:确定补偿主体、界定补偿客体和选择补偿方式。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应包括国家、江西和广东两省以及所有因流域保护受益的个体。补偿对象应涵盖所有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源头市、县政府、企业和个人。补偿方式应当多样化,形成资金补偿、产业补偿、智力补偿以及市场补偿等并存的完善体系。

省际补偿保障机制

完善的保障机制是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基础。一是加强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研究,构建形成涵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体系。二是东江源作为下游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水生态应该成为补偿标准重要的确定因素,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监管体系。三是构建完善的补偿资金管理制度。对补偿金的收缴、账户管理、分配使用等明确规范。

省际补偿仲裁机制

仲裁机制同样是完善的补偿机制得以实施的关键环节,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和保障补偿效果。可以借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由中央政府充当仲裁机构,也可以由江西和广东两省协商成立仲裁机构,严格按照仲裁流程对两省的分歧进行仲裁。有序推进东江流域跨省补偿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生态补偿标准分阶段梯度提高

目前,东江源水环境质量是各方最为关注的问题,水质与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以及地方发展转型成效等密切相关,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建议“十三五”前期重点推进实施水质主导型补偿。

根据最近几年东江流域跨省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和总磷,现阶段选取氨氮和总磷为考核因子,根据水质变化及实际需求,考核因子还可做适时调整。同时,需要设定一个水质稳定系数以尽可能减少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此外流域面积变化也应体现在补偿标准设定中。根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2014年《江西东江源生态保护与补偿规划研究报告(2013-2020年)》,具体补偿测算公式如下:

c≤1,由广东省对东江源区进行基于跨界断面水质的生态补偿;反之,则由东江源区对广东省进行补偿,即是一个双向的补偿,对上下游具有同样的约束机制,相对公平。

东江源为下游香港、珠三角等地提供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对上游的补偿标准还应该逐渐体现这些价值。建议“十三五”后期逐步考虑对水生态效益等的补偿。

完善补偿资金筹集与使用机制

一是借鉴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经验,起始阶段中央设置财政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引导,由中央财政和赣粤两省共同设立东江流域水环境补偿专项资金。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占较大比重,江西和广东两省投入的资金量可根据源区水量分摊比例确定。广东可考虑利用省财政、东深供水工程的水资源费、适当提高下游水资源费并提取部分资金等途径筹集补偿资金用于跨界补偿。二是针对当前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可以采用一些市场化的方式筹集补偿资金,如以私募形式建立东江保护基金会,引导流域用水企业、环保组织及其他社会公益团体共同出资设立东江保护基金,用于支援地方水环境保护和宣传教育。三是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对补偿资金的取得、使用范围、补偿对象、补偿力度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并逐步建立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制度和审计制度,以此来评估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果。

建立完善的流域内水质、水量、水生态监测体系

目前赣粤两省尚未就监测断面的位置、水质标准等方面达成一致,水质和水量数据统计、记录也分属于环保和水利部门。现有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多来自人工监测,数据易受偶然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为此,需要国家设置监测断面或者赣粤两省首先就跨行政区断面的设置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由赣粤两省对考核断面开展联合监测。建议国家在跨省断面建立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由两省的环境监测站联合负责运行维护,定期公布监测数据。双方数据差异小于10%时监测数据取两省的均值;如监测数据差异大于10%则以第三方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为主。

流域管理局主导管理协调推进

当前流域管理涉及两省及多个部门,存在着部门交叉管理和管理的真空地带,因此要成立专门的生态补偿管理协调机构,跨省份、跨部门对流域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建议水利部将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纳入东江流域相关规划中,在现有东江流域管理局的基础上把江西省辖东江流域也纳入其中,成立涵盖整个东江流域的流域管理局,由专门小组负责和协调补偿工作。

“输血型”向“造血型”补偿逐步转变

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中央的政策支持,争取把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纳入国家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争取更多中央专项补偿资金和政策倾斜。下游地区应加强对上游地区的智力补偿对口协作与帮扶政策支持,通过产业培育、技术支持、人才交流、’就业服务等形式,推动东江源区生态型特色产业发展。同时,项目和产业补偿要进一步加强,变“输血型”生态补偿为“造血型”生态补偿,“十三五”以“输血型”补偿为主,争取“十四五”向“造血型”生态补偿转变。因此,国家要积极引导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向源头区转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引导源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探索水资源使用权交易机制等。

小结

篇8

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现代人所追求的价值是自由、平等、博爱,整个伦理学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一价值体系展开的。生态危机发生之后,生态伦理学迅速崛起,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了道德合理性证明。当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平等和博爱这两个价值理念展开的,而对自由和自由意志尚未涉及。按照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解,道德是在自由意志基础上生成的,法是自由的定在。由此可以确认,生态伦理还应有一个自由意志的维度。由于生态伦理关涉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作为其哲学基础的自由意志应当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生成的生态自由意志。探讨生态自由意志问题,澄清人在自然面前的何种自由是合理的,对澄清生态伦理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生态伦理缘何回避自由意志

目前的生态伦理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另一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的利益是生态伦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合理性就在于它能够维护人的生存和发展。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存在物本身同人一样平等地拥有天赋权利和内在价值,而自然存在物本身所拥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则是尊重自然的伦理基础。人类中心主义所谓人的利益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意指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环境人类就根本不能存在,所以人类必须无条件地保护自然环境。由此不难理解,人类中心主义将生态伦理何以可能的根据置于人类所欲求的对象,即自然环境本身,而不是置于内在于人类自身的自由意志基础上。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根据自然环境对人类存在的这种基础性作用,确认人类必须从道德上关怀自然环境。人类中心主义所确信的这种生态伦理属于他律,即生态道德存在的根据不在人自身之内,而在人自身之外。“一般理性存在者的感性自然就是以经验为条件的法则之下的实存,因而这种感性自然对于理性而言便是他律。”[1]45非人类中心主义尽管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但从道德根据的来源来说,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与人类中心主义异曲同工,仍然属于他律的道德,即生态伦理的合法性根源于自然存在物本身所拥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生态道德即是对其权利和内在价值的尊重。“如若意志在它准则与自身普遍立法的适应性之外,从而,走出自身,而在某一对象的属性中去寻找规定它的规律,就总要产生他律性。”[2]94由此我们可以确认,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用人自身之外的某种“它在”为人自身立法。生态道德生成的根源在人自身之外,势必使生态伦理成为他律的伦理,而他律的伦理则使人的自由受到毁灭性伤害。也就是说,目前的生态伦理研究不仅没有将其哲学基础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反而还面临着使人丧失自由的风险。康德对这种他律的道德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无论是近现代的以幸福为目的的幸福主义伦理学,还是中世纪以上帝为唯一道德准则的基督教伦理学,都回避了人的自由意志,没有将道德的哲学基础立足于自由意志之上。在康德看来,自由意志恰恰是整个伦理学大厦的拱顶石。“在思辨理性的所有理念里面,自由是我们先天地知道其可能性却仍然不理解的唯一理念,因为它是我们所知道的道德法则的条件。”[1]2自由和自由意志是等同的,有自由而无意志,有意志而无自由,都是一句空话。自由和自由意志源于人为自身立法,而人为自身立法是人的自律性体现,因此,自由概念和自律概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康德始终坚持,道德的唯一原则就是人的自律性和人的自由,只有从作为先验本体论原则的自由意志出发,才可能正确讨论道德问题。“道德法则事实上就是出于自由的因果性法则”[1]50,“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以及合乎这些法则的职责的独一无二的原则”[1]34。康德对幸福主义伦理学和基督教伦理学的批判,无疑也适用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念,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伦理观念就是幸福主义伦理学和基督教伦理学的翻版。

为什么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所确认生态伦理原则要逃避自由呢?难道他们不熟知康德对他律道德的批判和黑格尔的“法是自由的定在”吗?实际上,康德在反对他律道德的同时,也为生态伦理的他律性提供了庇护,为生态伦理逃避自由提供了合法性理由。众所周知,在康德那里,自由是先验的本体论原则,正是其先验地预设了人的自由,才合乎逻辑地演绎出人的道德。“如果设定了意志自由,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就可以从这一前提,把道德及其原则推导出来。”[2]101然而,作为本体论的先验自由却只存在于由人与人关系构成的“目的王国”之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于由人与自然关系构成的“自然王国”之中。康德认为,人本身就处于两个本体论性质的王国之中:一是“自然王国”,另一是“目的王国”。“一个有理性的东西,就从两个角度来观察自己和认识自身力量运用的规律,认识他的全部行为。第一,他是感觉世界的成员,服从自然规律,是他律的;第二,他是理智世界的成员,只服从理性规律,而不受自然和经验的影响。”[2]107作为感觉世界的成员,人处于自然王国中,在自然王国里人所追求的对自然界的改造完全被自然必然性所决定,根本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在目的王国中,由于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既是其成员又是这一王国的首脑,既是普遍的立法者又是法为己立,因而目的王国是一个自由的王国。这样一来,康德的自然王国和目的王国之间就有了天壤之别:自然王国是人的动物性存在的场所,没有自由,只有无情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因果性;目的王国则是人之为人存在的场所,充满着人的尊严和自由。既然康德已经确认,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王国中无任何自由可言,那么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就不可能从自由中引申出来。进而言之,康德所谓的建立于自由意志基础上的道德,只发生在人与人关系的目的王国之中;而生态伦理属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这种伦理是在缺失自由的自然王国之中建构道德法则,那么,其所建构起来的生态道德法则就只能是他律的道德,而不属于自主自律的道德。

生态伦理虽然以回避自由的方式建构起来一种他律的道德,但随着这种他律道德的建立,人之为人的存在和尊严却受到了挑战。按照康德的理解,以道德他律的方式约束人的行为,就如同动物的行为被身外的无法控制的自然必然性所约束是一样的。道德他律给人树立道德规范的同时,却将人贬低为动物的存在。康德之所以强调自由和自律在道德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因为人只有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自己为自己立法,才能超越动物界而进入目的王国,并且,只有在目的王国才能使人获得人之为人存在,获得人之为人的尊严。自由不自由,自律还是他律,在康德眼里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如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为了人的利益而保护自然环境,这不仅使生态伦理成为人类谋求私利的工具,还将生态伦理视为人类谋生的手段,生物还原主义倾向明显。非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以自然存在物本身拥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为生态伦理的生成根据,这无疑使人的尊严屈从于自然存在物本身,使生态伦理成为约束人的桎梏。道德本来是人之为人的象征,正是通过道德才担保人的尊严得以无限的提升,如果生态道德伤害了人的尊严,那么人们就有理由对这种生态道德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表示怀疑。

二、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意志

要将生态伦理置于自由意志基础上,从而摆脱其对人的尊严的伤害和对其的诟病,那么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证明人在自然王国中能够获得自由,填平康德所制造的自然王国与目的王国之间的鸿沟。在这方面,黑格尔已经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黑格尔运用他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将自由意志看作是一个由低到高辩证发展的过程,从而使自然王国与目的王国的贯通起来,并使人在自然世界面前获得自由。

黑格尔首先确认,意志与自由是同一的,自由是意志的根本规定,有意志而没有自由,只是一句空话;自由只有作为意志,作为主体,才是现实的。自由意志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纯无规定性的“自在意志”,这是由自身的自然需要而引起的意志,具体表现为个人主观存在的、冲动、倾向等内容。自在意志的主观内容由于仅仅局限于意志自身之内,是远离自然世界而没有指向任何具体对象,其仅仅局限于主体有所欲,但无任何欲求的内容。有所欲而无任何所欲的内容,人们可以任意所欲;有所求而无任何所求的具体对象,人们可以任意所求。黑格尔由此认定,这是意志的一种自由,但此自由是片面的自由或不真实的自由。黑格尔确信,逃出一切规定和限制的意志自由是一种否定的意志自由,无规定性的意志自由是一种不自由。如果把这种自由当作意志本质的话,那就是否定的自由、抽象的自由、空虚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种主观任性。自由意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有规定性的“自为意志”。自在意志作为无规定性的冲动和欲望是抽象的,不能落到实处的;要想真正满足冲动和欲望,自在意志则需要指向具体的对象。当自在意志指向那些能够满足冲动和欲望的具体对象,就发生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此时自在意志就走出了自身而进入了它的对立面,变成了被对象有所规定、有所限制的自为意志。有所规定的自为意志由于指向具体对象,从而使自由意志成为现实的自由意志,有了具体内容的自由意志。但是,有规定性的自为意志是在与自然对立中,是在占有和消耗自然物中,实现意志自由的,因而这种自为意志仍然是有限的自由意志,一是因为其自由意志的实现总是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二是因为仅仅以占有自然物为自由意志的显现,这与动物占有自然物以满足生存需要并无任何区别。自由意志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自在自为的意志”。自在自为意志是自在意志与自为意志的统一,是真正实现了自由的意志。这种自在自为的意志拥有的是具体的、普遍的自由。这种真正自由,既有现实的具体内容又有普遍性的意义,既指向外在自然物又不与外在自然物对立。具体来说,自在自为意志使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既是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又不纯粹是满足物质需要的活动,而是体现和证实人的自由本质的活动。自在自为意志,希求的是自由本身,希求的是在自然面前的自由。自由意志达成了自在自为,人就在自然面前获得了真正自由。

黑格尔通过对自由意志辩证发展过程的考量,确认人在自然面前存在着真实的自由。这种自由就在于自在自为意志把握了自在意志和自为意志的必然性,并将其必然性置于自由意志之中。在黑格尔看来,自由与必然具有统一性,“必然性的真理就是自由”[3]322。然而,人们对黑格尔的这种自由思想仅限于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认为认识了自然必然性,人们就能够控制自然、掌握自然,并成为自然的主人,从而将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理解为征服自然的自由。实际上,这是对黑格尔自由思想的误解。黑格尔本人就坚决反对对自然仅就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因为仅认识论上的自由意志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意志自由。黑格尔表明:“我们从知觉开始,我们搜集有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规律和形态的知识,这样做法本身就可以向外、向上、向下和向内达到无穷的细节,正因为在这些方向上看不到终点,这种做法就不会使我们满意。”[4]4-5黑格尔之所以不满意这种做法,一是因为人们的认识不可能穷尽自然必然性而达到认识上的终点,既然对自然界的认识根本不可能达到终点和大全,意味着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可能获得绝对的自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未知的奥秘也随之越来越多,由此就可能推出自相矛盾的结论:人类越来越不自由。二是因为运用这种认识方式就使自然界成为一种现象的集合,使人与自然界分裂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黑格尔视域里,自然界根本不是现象的集合,“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4]34。面对自然世界这个整体,采用知性的认识方式只能产生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人在自然面前既自由又不自由。按照康德的理解,知性的认识方式只适合认识现象界,其获得的知识也仅仅是自然界中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别事物的必然性,知性根本不适合把握作为整体的自然世界。知性不可能掌握整个自然世界的必然性,作为整体的自然世界是不可能被完全认识的,因而根本不存在征服整个自然的自由意志。

黑格尔反对对自在自为意志作认识论的理解,意味着黑格尔否认自由意志是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如果自在自为意志不是征服自然的意志,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志呢?如果我们细心领悟黑格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就可以确证其所指认的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是与自然和谐的自由,自在自为意志是生态自由意志。黑格尔对自然的本质把握与对人的本质把握的方法是一致的,即以整体的、有机的方法去认识自然与人自身的关系。“在考察伦理时永远只有两种观点可能:或者从实体出发,或者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即以单个的人为基础而逐渐提高。后一种观点是没有精神的,因为它只能做到集合并列,但是精神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5]用整体的方式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即人与自然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黑格尔的研究理路中,精神在逻辑学中自我达到绝对理念的境界,就将自己外化到自然界,从而使精神本身有了一个对立面。但是,精神在与自然界对立的同时,又能够扬弃二者的分离而与自然界保持统一。“神圣的理念恰恰在于自己决然将这种他物从自身置于自身之外,又使之回到自身之内,以便自己作为主观性和精神而存在。”[4]20精神之所以能够与自然界保持统一,一方面,因为精神在自然界中发现它自己的本质,发现自然界就是它的复本;另一方面,精神“是在自然内生成的”,精神就是自然,并通过自然达到实存。“自然不能离开精神而存在,精神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3]257,精神在自然中,自然在精神中。精神与自然对立统一,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因为只有人才有精神。黑格尔确认的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主体既是实体等思想,无不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自然对立,意味着人与自然相互束缚和限制,人与自然都不自由;人与自然统一,意味着超越了限制和束缚,双方进入了自由状态。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精神的无限自由也允许自然界有自由。”因此,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的自由,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意志是生态自由意志。“唯有精神同自然和现实性的这种调和才是精神的真正解放。”[4]618所谓“精神的真正解放”即是精神的真正自由,这种真正意志自由只有与自然界现实的“调和”即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三、生态自由意志视域下的生态伦理

通过对黑格尔的自由意志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确信: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不是征服自然的自由,而是与自然和谐的自由;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意志不是征服自然的意志,而是与自然界谋求和谐的意志。所谓与自然和谐的自由是指自由意志唯有与自然处于和谐、平衡状态,并升华为生态自由意志,才能真正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意志自由。尽管黑格尔本人并未提出生态自由意志概念,但我们可以通过对黑格尔自由意志思想的细细解读,发现其自在自为意志蕴涵了生态自由意志的思想。从现实来看,近现代所确认的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已经陷入绝境,生态危机的发生宣告了人做自然之主人的失败。大自然是不可能被征服的,因此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保持生态平衡,才是自由意志的归宿。因为人只有与自然维持在和谐与平衡状态,才有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在、共荣;自然世界被人类毁灭了,人本身也就无家可归。

当我们承认人在自然面前的意志是生态自由意志,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是生态自由时,生态伦理的道德合法性与社会正当性才能得到合理说明。如果说道德彰显着人的自由,是自由意志的结果,法是自由的定在,那么,生态伦理的道德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就在于它体现人的生态自由意志,并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真正的意志自由。按照黑格尔的阐释,判断一个“法”是否合理的根本性尺度是自由,“法”只有蕴涵且表现了自由精神,从根本上说才是合理正当的。生态伦理作为道德规范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置于道德考量之中,确认保护自然环境是一种善,破坏自然环境是一种恶,其本质是从道德方面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说,生态伦理不是不要人们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界,而是主张在与自然维持和谐、平衡的限度内改造和利用自然界。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即是人的生态自由;所谓在与自然维持和谐平衡的限度内改造自然界,即是在生态自由基础上改造自然界。生态伦理正是担保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即担保着人的生态自由的实现,体现着人的生态自由精神,所以其本身才具有道德价值,其本身才是人们应当追求的普遍的善。

自由是人的本体性规定,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是自由的,除了自由,人与万物无异。既然人是注定要自由的,人是不得不自由的,因此,康德和黑格尔都将自由或自由意志视为道德和伦理的出发点,认为道德和伦理并不是对人的一种限制性规定,而是人的自我规定,是人为自身的立法;人唯有自由,才有道德责任可言,才可担当道德责任。自由意志正是通过为自身立法、人的意志自由才得以实现。从这一意义上讲,道德和伦理以自由为基础,并彰显着人的自由本性。生态伦理作为人对自然的道德和伦理,同样也应该以自由为出发点,不过,生态伦理中的自由不是社会自由,而是生态自由。正是人拥有生态自由意志,势必要求自我用生态道德规范自己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以保证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生态自由。因此,生态伦理绝不像人类中心主义所确认的那样在生物学强制下成为人类谋求一己私利的工具,也绝不像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的那样是外在权利对人的束缚与奴役,而是生态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和自我规定。生态自由意志为自身立法而生成生态伦理,才能真正实现人在自然面前的生态自由。生态伦理是自由精神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象征。违背了这一基本法则,生态伦理便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

自由意志一般理解为理性行动者按照自己欲望、意愿来选择做或不做某事的能力。从人与自然关系维度上说,这种能力的普遍现实性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生态自由意志和生态自由的确认,就在于使人类对自己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担当道德责任,即有道德或合乎道德的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传统观点认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被抛到这个世界上之后而获得的一种天命,属于人类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因此人类改造自然世界是天经地义的,天然具有道德合理性,根本不需要再对其进行任何道德考量。不可否认,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不可剥夺的天命,但是,仅仅用这种自然必然性来论证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去道德化的,却是不尽合理的。生态危机的产生已经证明,不负道德责任地进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最终将导致恶果。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天命,但是怎样进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用什么方式开展这一活动,却是人的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古代人选择了顺应自然的方式来体现人的自由意志,现代性则选择了用征服自然的方式来表达人的自由意志。生态自由意志则要求人们选择与自然和谐、平衡的方式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唯如此,才能实现人的生态自由,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

生态自由意志担保着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生态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这种生态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用黑格尔的术语表示,就是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和对自然的理论态度的统一。所谓对自然的实践态度,是指由利己的欲望所决定,为了人的目的和利益而纯粹利用自然;所谓对自然的理论态度,是指要求人们退出自然,让自然自在存在,并使人们以自然为转移。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只考虑人类的满足感,而忽视自然本身的存在;对自然的理论态度虽然让事物听其自然和持续存在,但制造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且忽视了人类自身的利益。黑格尔既反对单纯地对待自然的实践态度,又反对单纯地对待自然的理论态度,主张扬弃实践态度和理论态度的片面性,实现二者的统一。“我们使事物成为普遍的东西,或成为我们特有的,然而它们作为自然事物还被认为是自由地自为地存在的。”[4]11按照黑格尔的意思,自在自为意志作为绝对精神进入自然界之后,意识到自然界是自己的对立面,同时又发现自然界是自己的复本。正是在自然界不是自身而同时又是自身的条件下所产生的道德合理地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我们既要利用和使用自然,又让自然按其内在本性自由存在。进而言之,在生态自由意志规定下,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既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活动,又是让自然界实现其存在本性的活动。我们活着,也让自然活着,在这一生态伦理要求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才真正成为普遍性现实。

黑格尔的“精神”(Geist或God)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人的精神,但是因为他认为唯有人才有精神,而且唯有经由人类,Geist才能成其为精神而存在,故可以在宽泛的意义上将精神与人等同。

参考文献: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篇9

对于声乐舞台表演而言,心理素质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发会着其重要的作用。声乐表演者初次登台,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手脚紧张、心跳加速等。但这种生理现象是因为过度紧张导致的。如果表演者有一定的舞台经历,则登上舞台时会信心十足、心情平静。因此必须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才能进行心理的调控。多实践、多表演、多上台。培养驾驭自己的能力,并对舞台感觉尽可能的体会。在上台前,表演者需要对自己的心情进行稳定,对自己练场、练声的感觉尽可能的体会。并将自己将要表演的歌曲在心理默念。这样不但利于表演,同时还能进一步的协调生理机能和发音器官。避开由于呆滞、僵化和紧张,而对流畅和自然的声音进行的破坏。在舞台表演时,表演者应在表演的整个过程中,投入极大的兴趣和注意力。不要把听众当成是挑剔的人,这样会使自己的心理负担过大。应该将听众当成朋友,把对情感的倾诉,用歌声来表达,这样就能真正的处于放松状态,处于一种可控的表演状态。

二、声乐舞台表演中影响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

下面对声乐学习与表演中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情绪因素

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具有丰富的情感变化,喜怒哀乐伴随着人们生活着,而影响人情绪的因素很多,甚至非常细小的事情有时候产生的影响也会很大,对于歌唱者而言,情绪一旦产生波动,在歌唱时,发声器官就会变得不正常,情绪过于低沉的个别美声唱法的演员,声音就会变得较沉重。情绪一低沉,喉部的力量就容易加重,给声带带来过重的负担,“破”的声音就会出现。由于生活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情绪上的一些变化,但是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具有一定控制自己情绪的好坏的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对于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是持以消极态度的人,那么他的情绪将是处于悲观状态,如果人们是以感恩的态度对待生活时,也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是如此,在歌唱表演的舞台上也是如此,当你站在舞台上的那一秒钟开始,你应该明白你带给观众的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情绪。作为一名歌唱表演者,无论何时何地在演出的时候都绝不能带着不良的情绪上台,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舞台上的表现,如果想要发挥出色的话,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学会稳定情绪,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二)性格因素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在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同,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一般而言,我们会把性格分为两大类:内向型和外向型,外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敢于表现自己,性格活泼,不太容易出现畏惧的心理。在表演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声音相比之下更能够放得开;而内向型的人自我意识敏感,重视主观世界,性格内向,缺乏主动性。“怯场”是他们经常处于的一种状态,这有碍于发挥他们正常的歌唱水平。想要改善这一问题,首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分析内向与外向性格的优缺点,让他们对自己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为克服自己性格问题做好堆备。我们需要积极鼓励内向的人在各种环境中多锻炼自己,把更多的演唱机会提供给他们,让他们慢慢表现自己,找到自信。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理解曲目内涵并熟练技巧

要成功克服临场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歌者对曲目的内涵进行真正的理解,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以及演唱该歌曲应该具备的情感,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歌曲,歌者的认知到达一定的高度,其紧张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这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同时要想获得成功,演唱技巧的熟练,演唱表演的专业练习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它们是克服临场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演唱者要想达到良好的演唱状态就应具备专业的水平,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准,熟练演唱技巧,充分深刻的理解歌曲,多练,多唱,反复实践演唱,直到拥有熟练的技巧,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篇10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怡情山水,天地间任神思往来,生出几多传世佳句、华彩篇章。这些以往被称为“游记”的散文,在自然环境趋于恶化、人们环保意识日益提升的今天被视为“生态写作”的一种最佳实践方式。与借景抒怀的传统游记相比,这类散文创作中“情系自然”的审美动机已由“自发”转向了“自觉”,杜国玲所著散文集《吴山点点幽》正是其中一个颇具影响的成功范例。

一、深度投入,悉心感受,用文字为吴山“塑像”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吴山点点幽》的写作动机非常朴素,作者在自序中便表明写作初衷:“这是一片浸润在江南烟雨之中的软水温山,山不高而秀,林不深却茂,池不大常清,地不远仍幽,……我见它们如见故人,如遇老友。……正是有了它们,才让人对这块深情的土地,这江南中的江南,更加热爱。”作者于繁忙公务之余,抽暇遍访姑苏古城西郊太湖之畔一带连绵青山,用心记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近三十篇随笔铺陈点染出一幅浸润着江南文化深厚底蕴的吴地山水长卷。读过《吴山点点幽》,直觉这本倾心为姑苏古城西郊群山“塑像”的散文集带给自己一种亲切又新鲜的阅读体验。

说亲切,是因为笔者自幼生长在四川北部山区,山之气韵早就融入了自己的气质性格,因而对古今文学中描写山的文字就格外有感觉。少年时回到江南水乡,也曾有过江南无山的错误印象,因为江南的山山势多矮小、轮廓柔美缺乏雄奇险峻的气势,因而无论是与泰山、黄山之类的名山,还是与生长地川北的大山相比,实在有些配不上山之称谓。然而,在江南生活时间长了,随着对江南文化,特别是自己生活的这方水土――吴地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方觉以前真是小瞧了这江南的山。江南文化、江南人性情中“水的灵动”固然显著,而若少了“山的沉稳”,这灵动怕是要少了些底气与风骨的。由此,翻开《吴山点点幽》的自序,看到作者与自己曾有过同样的印象谬误,进而起意以文字为主、摄影为辅为多少有些被世人忽略轻慢了的吴山留影存照便颇觉亲切,激起了强烈的阅读兴趣。

说新鲜,是因为在笔者以往的诗文阅读经验中,像《吴山点点幽》这样全身心投入,执着于对特定地域自然生态、人文情态做深度探访、体验、感悟的实不多见。就文体而言,《吴山点点幽》可归于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行走散文”。作者自谦文集为自己几年来与姑苏古城西郊群山零距离接触的实况记录,的确,二十多万字的篇幅忠实记录下作者不辞辛劳,攀爬登攀,寻幽探险的亲历过程。花山、阳山、岳峙山、渔洋山、姑苏山、西山、东山、金铎山,读者随着作者的足迹走进那一座座屹立千载的山峦深处,细细地看,百态奇石、清流溪涧、葱茏草木,四季光影轮回,沉稳中变幻着不同的山野情态;静静地昕,鸟鸣婉转、流水淙淙,清风掠过,树叶沙沙、古寺檐下玲声清脆……作者怀着归家般赤诚的心,以步为尺度量着点点吴山。在她眼里,座座吴山虽没有名山的巍峨壮丽,却也是秀外慧中――或奇石林立、或林木繁盛,高岩缓坡断崖,地质风貌不尽相同,但都历经千年沧桑,连绵逶迤,环绕着碧波万顷、烟波浩渺的太湖,连绵铺展成一幅幅摄人心魄的自然山水胜景。

不禁佩服作者细腻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以及出众的文字表达能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作者偏要以一颗多情的心,一支灵巧的笔绘出这幅巨大宏阔的山水长卷。只见她时而工笔细绘:“山之头浑厚苍凉,山之谷幽秀柔润,山之脚一面平畴千里,村镇井然,另一面满坞苍翠,银湖一弯。”(《莫鳌峰的昼夜》),时而粗线条勾勒:“群山如立如卧,如带如珠,波涌回环,此起彼伏,连峰列岫引其前,重冈复岭障其后,全是绿色丘壑。”(《山水的盛宴》)富有韵律的字里行间跃动着行走的快乐、心灵的跃动,带给读者多姿多彩的间接审美印象和心理感受。历经辛苦,得以饱览吴山秀色奇景,作者常常情不自禁,将自己深深融入山光水色之间,尽情体验着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 “便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至性情灵在空涵中缓缓升腾,结晶为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激。”不知不觉间,人与自然已是浑然,“那空谷鸟音,正是心灵自由的双翼仔无忧谷振翅的清响”,(《与花山互为表里的天池山》)对生命的体验进入了一种辽远澄澈的境界。正如作者在文集末尾所结的那首新疆民歌:“没有你,我要这生命干什么。/没有你,我要拿天堂和天仙干什么。……请在你门槛边,赐我一席栖身处……”读着如此传神的文字,我想,读者也一定随作者共赴了这场“山水的盛宴”,让心灵经受了一番自然山水的洗礼,觅寻到了一种久违的“栖居的诗意”吧。

二、敏锐体悟,文化寻踪,以深情替自然申诉

置身于原生态的吴山自然风光,作者常常与山水对话,默默地怀想,钩沉吴山的历史陈迹,名人遗事,“探索苏州西郊山水人文的来龙去脉”,考量吴山的现状变迁,因而这本散文集又带有文化生态散文的内质肌理。“人生代代无穷已,但只要山川永恒,人类就不会失去今古相连的纽带。……固守山川,其实就是对一种永恒的固守,也是固守人的精神家园,固守人类灵魂的栖息地。”(《雪后寒山》)行走在吴山的峰谷岩崖溪涧之间,领受过烈日的烘烤、冷月的清辉,付出过探险的代价,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体验愈真切深挚,对吴山深处所包蕴的历史典故及相应的人文知识信息愈了解,面对点点吴山不尽如人意的一些现状,满含天地大爱、怀揣民生疾苦的作者便愈加掩饰不住丝丝忧虑感伤。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园区圈地、矿石开采、垃圾填埋,甚至还有寺庙扩建、现代娱乐休闲设施的兴建,这一切都无情地改变着点点吴山历经千年岁月风霜雕琢而成的天然容颜。身处二十一世纪的作者陶然山水的笔触终究是绕不过这些不和谐的片片景象的。尽管极不情愿,可随兴探访让她仍不时遭遇触目惊心的场景:“就见这座停止开矿采石不久的山,以一种千仞峭壁的形象,一下子兀立在我的眼前。一条宽阔的干涸河床静卧在山前。……我沿着山下那条宽阔的干涸河床,……发现自己无意中走进了一处堆满工业垃圾的地方。原本常达数里的狭狭的土路上,各种工业塑料、废布和其他垃圾发出阵阵令人窒息的腐臭味。”面对这种非法形成的垃圾场,作者尚可责成有关部门快速干预,短期内使情况得以改观,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轮之下,绿野在消失,西部诸山皆残毁,是否有一天,它们也将消失?思之令人气短。”(《贺久岭上的古石关》)是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总是一对矛盾,即使使在一些维护尚好的山区,也会出现农人刨去野树栽种有经济效益的茶树的现象,引发了作者的生态忧思:“祖祖辈辈生长在山上的原生植物,可能比人类的年龄更久远,而且江南的这些山,似乎都如湖中长出的礁石一般,无论高矮,均石骨峥峥。那些本土原生植物的生长期适十分偶然,从一粒籽开始,可能由风吹来,鸟携

去,因了种种缘,方于石隙中往下扎根,向上抽枝,虽不高大,却也绿了山野,秀了丘陵,这绿这秀,乃天地造化,非人力所为,一旦毁损,则无可再生,风貌将由此大变。”默默地看着农人们忙碌,作者不禁在心里慨叹“后人不会再有机会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神韵了。”(《石嵝与石壁》)

篇11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城市河道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古时的防卫及用水需求,为此,治理城市河道也就不再只是拘泥于城市运行的需要。更加的重视河流自然生态,不断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更好的做好景观建设与生态的结合,逐步成为城市水利建设的热点。

1 城市河道基本功能

对于城市河流而言,其自然状态和其他的天然河流一样,由河床、水体、河滩及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但是,对于城市的河流其还要受到防洪、用地、供排水等因素影响,对于绝大多数的河道还需要我们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改造,因此城市河道系统应主要具备防洪排水、景观文化、生态环境改善、雨洪利用等功能。

对于城市河道的防洪排水功能而言,其直接关系到整个河流防护区的安全,同时,河流需要做到的防洪标准也决定着河道治理的标准范围。结合大多数城市发展的经验我们看到,城市河道除了需要能够有效地排出过境洪水外,还需要能更好的容纳流域内设计标准降水带来的地表径流。为此,城市河道的排水能力要满足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效修正汛期河道内水位与流量的关系,降低河道周边防洪目标的洪水风险;城市河道的景观美感通常来自于知觉。狭义的景观美学重视视觉感受,重视河道空间布局、色彩效果、层次搭配等;广义的景观美学不仅重视视觉感受,而且更加注重听觉、嗅觉等各种知觉的体验,包括体验者头脑对整个知觉感觉的思考。从空间分布模式上讲,河流的条带型特征可以改变以地块拼接的城市地块镶嵌模式。人类是景观环境的构建者,环境中个体与社会群体对环境对象的审美判断,会随着时间趋同;城市河道的景观结构类型属于廊道,是上下游营养传输、污染物运移转化和水生生物迁移的重要通道。同时,滨水地区是城市生态敏感带,应重视植被群落的生态功能,尤其为各种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和植物资源等提供栖息场所,这对维持滨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传统的河道治理往往忽视了河道在雨洪利用中能发挥的作用。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但要防止洪水对城市的破坏,而且要尽可能通过城市河道用好雨洪资源,实现以丰补欠和雨洪资源化。

图1 城市河道生态构成图

2 景观生态学原则

景观生态学指的是研究景观单元空间配置、结构组成及其与生态学互动的综合性学科。其更加强调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维持、生态学尺度与过程的相互作用,此项学科研究的核心是人类对景观及其元素的影响,其过程中需要遵循:①系统性原则:在景观系统内,每个要素或生态系统均可视为一个具有相当宽度的斑块、狭长的廊道、背景或基质,景观组成的最基本模式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本质上看,景观结构是生态客体在景观中异质性分布的结果,生态客体在景观中的运动直接影响着景观结构的变化;②可持续性原则:景观生态学过程研究需要兼顾景观变化与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河道治理过程强调对改造对象景观目标的实现,同时,要符合水文、动植物资源和土地资源长久发展的需求;③景观改造的谨慎性原则:景观改造的过程与研究范围内的异质性为因果关系,人类通过改造景观的异质性来提升景观价值,但在一定范围内,异质性增加对景观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强烈的生态流增加更容易破坏所在系统的稳定性。一般认为,越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越强,但稳定性遭到破坏后恢复稳定的难度越大;④经济合理性原则:景观过程是通过工程项目实现的,经济上可行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不仅需要考虑项目实施的投入产出状况,还要对项目后期运行维护费用的落实进行研究。

3 治理关键

3.1 基本要素

基于传统水利视角,河道治理重点在水位、流速及雨水入河口高程等3个因素,其对河道治理有直接影响。设计水位依照城市总体规划及防洪规划确定,同时,还需要让雨水入河口内顶高于设计水位。城市河流流速是河道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城市河流流速不宜太快或太慢。河道水位与流速可以通过沿途闸坝进行调度控制。

3.2 断面选择

河段不同则河道就有不同的功能,河道断面有多种选择,如梯形断面、矩形断面、复式断面等。受制于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河道空间布局限制可谓多重。采用梯形、矩形断面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滨水地带土地利用率,但枯水期与丰水期水位波动大,且硬性护砌切断河流水体与河岸物质能量交流,生态和景观效果并非最好。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断面选择是区域景观结构选择的过程,构成景观的要素数目、类型、大小、形状和外貌特征对生态客体的运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河道断面设计重点考察标准洪水的影响范围,根据土地条件尽可能预留较宽的河道宽度,再根据河道基本的水量水位关系设计河道河槽和滩地分布比例,这样不仅可满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空间需求,而且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城市河道行洪能力。

图2 河道断面-矩形断面图

图3 河道断面-复式断面图

图4 河道断面-梯形断面图

3.3 河道景观设计

作为一个线性系统,城市河流景观设计需要依照线性工程特性及经济性原则选择尺度,景观设计核心基于生态原理,需要引导城市河道与周边生态良性互动,尽可能的用好自然力促进系统有机更新再生。设计策略上面,需要尽可能满足多尺度多目标的景观需求,了解区域居住者、办公者、旅行者不同时期需求差异。同时,设计者要用发展的角度思考自然系统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运用适宜的人工干预引导自然系统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河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水生生物群落和水陆两栖生物群落,会逐渐演化成一个复杂的“水生-水陆两栖-陆生”生态系统,考虑到系统发展带来的景观变化,应在设计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对河道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是当前城市景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同单一的水域治理不同,滨水空间规划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思想,将影响河道与滨河生态的所有问题加以考虑,制定综合规划,从而达到恢复水域生态稳定性的目的。

图5 河道景观设计示意图一

图6 河道景观设计示意图二

图7 河道景观设计实景图

3.4 生态环境与景观效益

恢复河道生态则代表着河道及滨水带生态恢复,有效地保证河道生态系统衍生。通常,河流廊道生态功能主要分为通道作用、栖息地功能、源汇作用、过滤和屏障作用等。治理河道时,硬质衬砌堤岸可作人工廊道,依照人工廊道距离―效益理论,距离延长,其经济效益就逐步下降,而自然廊道环境效益随距离延长而提升。其中,存在一个平衡点,在这个长度条件下,人工廊道的经济效益和自然廊道的环境效益大致相当。这反映了城市河道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可以扬长避短,也可以解释为适度的局部衬砌可以提高防洪效益,对区域公共与财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城市河道生态恢复设计时,在河道的重要部位需要通过人工措施进行加固,对保障经济效益并发挥环境综合效益是有积极作用的。景观生态设计需要了解景观元素之间的连通性,避免降低景观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考虑在影响生物群落的重点地段保留生境和廊道。在生态系统设计时,尽可能以本地植物为主,以降低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河床坡降设计应避免大跌水方案,充分考虑鱼类洄游和上下游双向的物质、能量联系。

图8 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结合

4 结论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城市河道治理有了多样化需求,我们通过景观生态设计做到城市防洪、景观改造和生态修复,更好的推动人工河道治理更亲近自然,推动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更好的实现城市与河道的有机共存。

参考文献:

[1]杨洪彬.对双流县生态河道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 (12).

[2]韩玉红.浅谈城市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工作[J].才智,2011(16).

[3]郭玮,解秀丽,潘士勇.钢坝闸与橡胶坝在陷泥河治理中的应用比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02).

篇12

1 前言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是一项内外双修的体育项目。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跆拳道的礼仪和道德修养,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内在精髓。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人的自身修养。“跆拳道”的“道”字就意为人生的正确道路,是技术方法和精神的修炼。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跆拳道“礼仪”文化对大学生精神品质、行为等方面影响的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检索有关礼仪、跆拳道、跆拳道礼仪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其中专著 6 部,期刊类文献 20 余篇。

2.2.2 访谈法

对大学生跆拳道练习者及其家长、教练进行面对面的个案访谈,了解大学生跆拳道学习者练习跆拳道后,言行举止相关方面的变化。通过访谈为本研究提供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3 跆拳道中的礼仪文化特点

跆拳道运动过程中极其重视礼仪文化,主要是以敬礼的形式体现出来。师范要求练习者在训练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礼仪制度和礼仪行为方法。“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练习者精神的核心思想。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在进入训练馆之前都必须身穿白色的、整洁的跆拳道道服,光脚或穿着道鞋后进入训练场地。训练中如果出现气势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没有全力以赴等情况,在示意后应立即行礼以表示抱歉,为了是让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注意力集中,刻苦训练,减少不必要的伤害,队友之间应相互帮助。在两个人配合的训练中,两个人应以相互敬礼为开始、相互敬礼为结束,两个人在交换器械或任何训练用品时都需用双手接送,同时行鞠躬礼,这样可以培养队友间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友好理念。跆拳道礼仪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可以矫正大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改善生理功能及良好的精神面貌,促使大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4 跆拳道礼仪对大学生的促进作用

4.1跆拳道礼仪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礼仪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种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跆拳道礼仪要求其练习者应该尊敬师长、前辈,在行为举止上要谦和礼让,恭敬聆听老师的教诲,认真学习并实践,这些基本礼仪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还可以使其得到礼仪熏陶,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4.2修身养性 遵纪守法

练习者的修养只要是指个体的行为,其根本是在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礼仪”教育是一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教育,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模式,渗透到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力争将这种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之成为练习者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催化剂。例如在训练中要完成旋转、腾空、跳跃等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者身体各部位要协调、自然、平衡,更重要的是保持心态的平和。跆拳道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更要充分发扬竞技体育“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4.3跆拳道礼仪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跆拳道礼仪除了敬礼表现出来的外,它还包含着人的内在的一种修养。我们知道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要有爱国家、爱民族的热情,要在尊敬长辈、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磨练意志。这些精神对于新一代的大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内在美的体现。正所谓“内圣而外王”。只有这些内在的精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有可能走得更好。在当代来说,讲礼貌、重礼仪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些同时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它随时随刻都督促着我们,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礼守礼。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在大学生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跆拳道礼仪同时也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4.4跆拳道对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功能

从跆拳道实战的技术体系来看,它要求运动者快速、灵敏、多变。因此,运动者必须集中注重力、仔细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这样才能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脑袋越用越聪明,按照科学的方法就是可以通过改善大学生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技能状况,全面发展观察力。广泛的练习记忆力,启迪诱导想像力,帮助提高思维力,为智力开发创造良好的生理环境条件。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跆拳道恰好是培养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的新兴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从另一种角度来讲,没有人们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发展就不会有现在的跆拳道和将来的跆拳道。因此可以看出,学习跆拳道能很好的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挥。

5 结论

跆拳道是一种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还可强化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和报效祖国的的思想品质,这些意识形态的精神要素和体脑兼备的运动特色,是其他教育项目不可以比拟和替代的。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S7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64-02

近几年,由于我国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国家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并随之而来很多的环境问题。中国自改革开发以来,严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水资源枯竭、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大量物种灭绝。

1设立生态公益林的目的和作用

森林是以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种生物群落,森林对于人类是一项关系非常密切而且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的用途随着人类对其认识的加深不单只获取木材和其它林产品,它还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和美化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等的作用。建立生态公益林的目的,大而言之是为人类生存、生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小而言之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濒危物种和保存植物的多样性。

2生态公益林的现状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自1999年界定以来,经多次调出调进,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还是不够30%,而且有些地方的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等级低。

2.1单层、单纯的速生丰产林被界定为生态公益林

在很多地区,为了骗取补偿金,会出现将速生丰产林作为生态公益林来进行保护,但其实这部分森林是可以不被列入保护的。因为它的生态功能等级很低,价值高,同时也会增加管理难度。

2.2一个地方的生态公益林为块状分布

很多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在界定时并未考虑区位因素,特别是沿江、沿河和水库周边的森林资源被分割成为一块一块的零星分布。这样的生态公益林不利于动物的生存和植物的保存,更不利于生态公益林的长期发展。

2.3一块生态公益林部分被改变现状

我省生态公益林从1999年界定以来,一直都没有实地树桩定界。在界定时,由于参与的人员调动或退休,未参与的人员又不知道明确的界线。况且,土地租金和林木价格的逐年增高,一块生态公益林周边或林块内的灌木或竹林被开垦种植速生丰产林或种植其它农作物。

2.4生态公益林内的古树名木多被采挖

由于地方的看管措施不周到和城镇绿化的需求,这使得生态公益林的内部很多名贵的古树名木种被挖走,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界定不科学、不全面、不合理

1999年我省界定生态公益林时,基层林业工作站还未使用GPS,界线划定时与实地有很大的误差。一块生态公益林中有少部分非林地也被界入为生态公益林,遭成群众反映强烈。况且,在界定时,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使得许多具有优良生态功能的农村“风水山”不被划入为生态公益林。

3.2管理机制不配套、不完善,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

长久以来,对于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都是交由林政、营林和基层林业工作站,而林业局内部却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这就使得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重复或者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问题,特别是建设方面没有专门人员。

3.3补偿的标准太低

我省的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虽然每年每亩都在增加,可是对于补偿标准提高幅度过低。1999年省政府拨每年每亩2.5元,扣除25%的管理经费,补偿给所有者只有75%,即每年每亩1.875元。1999年的林业租金一般在每年每亩50年左右,到2011年林地租金涨到每年每亩250元左右。政府2011每年每亩只补偿不够15元,这差距太大,也显失公平。《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规定“不足部分由市、县政府给予补偿”,但市县政府却一毛不拔。

3.4执法不严

各地方的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管理,使得不法的行为和人员越来越猖狂,乱挖乱占、滥伐现象越来越严重。

3.5建设方面不到位

整个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不到位,比如说,很多相关的管理制度都不健全,相关的生态公益林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提高功能等级投入不足等等,这都是一系列的问题。

4对于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4.1重新清查,科学界定

建议在2013年森林二类清查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生态公益林进行全面的清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生态公益林必须进行清理调出,对于优良生态功能的农村“风水山”和沿江、沿河、水库等区位重要的水源涵养林进行调入。同时对于生态公益林的界定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规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4.2必须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金

对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工作必须要与生态补偿同时进行,同时建议我省将补偿金的金额进行逐年的增加到每年10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多种渠道筹集补偿金,比如说对于受益者进行合理的收费等等。

4.3完善管理机制

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垂直管理并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生态公益林作用的特殊性,建设管理需调查各块生态公益林地的资源,并且需在调查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级别,这些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不能像其它森林资源一样粗放式的管理。况且,有的地方政府就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追求眼前利益,所以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垂直管理。

4.4加大经费投入进行整治

对于我们的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保障我们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不会因为经费的不足而中断,这样才可以投入人力、物力摸清当地的森林资源的情况,从而加强新物种、濒危物种的保护和培育。同时对于经费也要有相关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每年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整治,以保证经费科学合理地使用。

4.5加大执法力度

对于我们相关的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要严加惩处,特别是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的滥伐与对改变生态公益林地现状的开垦行为。有关部门也要对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的使用进行规范指引和监督。同时执法部门的人员自身也要做到不违法乱纪,严格守法,做到执法透明。

5总结

我省的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我们也能看到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好,但是这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忽视掉,只有正确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是我省的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