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仓储优化设计

仓储优化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仓储优化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仓储优化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147-01

1 概述

企业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仓储运输管理系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是企业内外物流数据的沟通桥梁,它承担着整个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与控制的重任。随着京唐公司产量的逐步接近设计水平,物料调拨频率逐渐加大,生产业务给系统实现提出了新一步的要求。如何解决对没有标签的热轧卷进行物流跟踪?怎样能够有效的将原料库物料存放趋于合理?怎样高效准确的将信息比对简化操作岗位的工作难度?是本方案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 目前京唐自动仓储系统介绍

京唐公司自动仓储系统与自动化系统的初步融合实际上是间接扩大了仓储系统功能的范围,实时钢卷库管理及运输系统增强了与自动化系统的交互性,比之以前联系更加紧密。通过DB-Link、互传电文等方式,直接发送命令给自动化系统,通过系统直接控制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系统与一二级联动,即能够在实时钢卷库管理及运输系统直接操作一级设备,这样中间节省了产线生产人员与库管沟通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出错概率。

3 业务提出了新的生产需求

3.1 取消耐热标签

为了增收节支,公司对所有内供的热轧钢卷取消了耐热标签。只是在钢卷表面手写了部分钢卷号。了解物料跟踪的人都知道,手写在物料表面的卷号信息系统是没有办法自动采集的,如何做好物料跟踪是本次优化面临的最大难关。

3.2 缺少操作人员

冷轧原料库管理员每班只有两人,面对每天6000~7000吨的转储量,如果单纯使用人工确认卷号和钢卷安放位置,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3.3 双层码放

目前热轧成品库的周转压力逐渐增加,冷轧厂的原料库为了缓解热轧成品库的压力,启动双层码放功能。单单对于一个冷轧厂来说,这个改变就意味着从原来的1500个鞍座变成了近3000个鞍座,库存量提高了45%。在人员不增加的情况下难度可想而知。

4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改进自动化仓储系统,完善自动功能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经过详细的调研讨论最后我们确定了包含以下主要功能的改进方案,详细描述如(图1)。

4.1 装车信息记录

(1)设计目的:通过增加必须用户的简单工作解决系统数据源的输入性问题。

(2)实现方式:由热轧成品库管于司机共同确认车内钢卷安放顺序与车号,并将信息在MES三级系统内进行录入。

(3)优点:能够解决钢卷物料号不可获取的输入性问题。

4.2 打印转储清单

(1)设计目的:通过打印纸板单据的功能进一步明确转储物料及顺序,并通过清单约束员工准确操作以免发生丢卷现象。

(2)实现方式:在热轧厂钢卷装车时,将钢卷信息和汽车信息由热轧操作工以转库单的形式由司机带出,同时系统出发信息显示在目的库区的接收工控机上显示车辆信息。

(3)优点: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对物料进行核对,并确保转储物料在车上的码放位置。

4.3 停车信息确认

(1)设计目的:通过司机在停车点附近的工控终端上点击确认汽车停放位置,进而系统根据实际钢卷在车上码放的位置就能确认实际钢卷在库区内的坐标。

(2)实现方式:在冷轧厂内设定汽车停放区域并用线标注车头位置,司机根据系统预约指定的停车位进行停车,到达目标原料库后将倒运车停在指定的停车点内,系统将信息分析后将得到钢卷的当前位置坐标,并根据预约信息指定或建议目标垛位,在此之后系统将此信息通知天车终端由天车工根据系统指定进行物料吊装。

(3)优点:利用整体连贯的简单操作解决了不能明确物料在库区内坐标的问题,节约人力成本不需要操作工远距离现场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程度。

4.4 最终位置确认

(1)设计目的:利用天车定位功能返回确认信息,记录当前天车大车小车位置,与数据库存储的数据进行模糊比对,通过阀值确认实际钢卷存放位置的库位编码。

(2)实现方式:利用“格雷姆线”提前将库位信息录入数据库,在实际入库时,用确认操作来触发模糊比对并将位置信息写入物料表。

(3)优点:格雷母线定位准确利用天车工简单的一次触摸解节省了库工手动记录和系统内手动录入鞍位的整个操作,操作工不用记录和输入类似卷号的长数位数据,杜绝了输入性的错误。

5 技术改造所需硬件设备

篇2

中图分类号:P7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陕西省某公司化工品仓储设施项目。该项目包括储罐区和办公生活附属设施区两部分。储罐区包括:液化石油气罐组及相应装卸泵和装卸台;甲醇罐组及相应装卸泵和装卸台;溶剂油罐组及相应装卸泵和装卸台;以及现场控制及配电室。办公生活附属设施区包括综合站房及消防水池、固体化学品库、锅炉房办公楼、倒班宿舍等。

2. 消防特点及设计原则

本工程储罐区具有存储品种多,容积大,危险性高的特点,考虑到本工程火灾的特点,结合传统石油化工企业仓储设施的消防设计,本工程设计原则如下:

(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用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消防用水量按用水量按需水量最大的一组储罐计算。

(3)对储罐区设施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灭火手段。

(4)设计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系统压力为0.7~1.2MPa。

(5)消防设施的设计与使用考虑值班人员与消防专业人员相结合,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监视及早期火灾的扑灭以值班人员为主。

3. 重点区域消防设计

3.1 液化石油气罐组消防设计

液化石油气罐组为2个球型罐,每个球罐直径为18m,容积为3000m3。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本罐组设置固定式和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及移动式干粉灭火设施。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采用水喷雾系统,罐体管道分为上半球和下半球独立供水系统,每个罐体设置四根供水竖管,对称布置。消防冷却水系统的控制阀采用遥控控制阀,设置在防火堤外,距离被保护罐壁不小于15m。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采用水枪,设置在防火堤外,移动式干粉灭火设施选用推车式和手提式干粉(碳酸氢钠)灭火器,设置在防火堤外。

根据《规范》规定,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供水强度按以下设计:着火罐为9L/min.m2;距着火罐罐壁1.5倍着火罐直径范围内的邻近罐9L/min.m2;着火罐冷却面积按罐体表面积计算,邻近罐按罐体表面积一半计算。移动式消防冷却水供水强度为80L/s;消防用水延续时间为6h。

3.2 甲醇罐组消防设计

甲醇罐组为2个立式罐,(内浮顶罐,浮盘由易熔材料制成),每个立式罐直径为21m,高为16.5m;容积为5000m3。根据《规范》规定,本罐组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和固定式及移动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以及移动式干粉灭火设施。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采用水喷雾系统,每个罐体设置两根供水竖管,对称布置。并根据罐体加强圈的位置和数量设置供水环管。每个罐体设液上喷射泡沫灭火装置,选用PC24型泡沫产生器3个,均匀布置,同时为扑救罐区流散液体配备PQ4泡沫枪2支。泡沫液采用抗溶性泡沫液。消防冷却水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的控制阀均采用遥控控制阀,设置在防火堤外,距离被保护罐壁不小于15m。另外按照《规范》规定,配置推车式和手提式干粉(碳酸氢钠)灭火器,设置在防火堤外。

根据《规范》规定,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供水强度按以下设计:着火罐为2.5L/min.m2;距着火罐罐壁1.5倍着火罐直径范围内的邻近罐2.5L/min.m2;着火罐冷却面积按罐壁表面积计算,邻近罐按罐壁表面积一半计算。消防用水延续时间为6h。

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12L/min・m2, 泡沫连续供给时间37.5min;每支泡沫枪的供给量为4L/s,供给时间为20min。

3.3 溶剂油罐组消防设计

溶剂油罐组为4个立式罐,(内浮顶罐,浮盘由易熔材料制成),每个立式罐直径为14.5m,高为14.35m,容积为2000m3。根据《规范》规定,本罐组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和固定式及移动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以及移动式干粉灭火设施。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采用水喷雾系统,每个罐体设置两根供水竖管,对称布置。并根据罐体加强圈的位置和数量设置供水环管。每个罐体设液上喷射泡沫灭火装置,选用PC24型泡沫产生器2个,对称布置,同时为扑救罐区流散液体配备PQ4泡沫枪1支。泡沫液采用抗溶性泡沫液。消防冷却水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的控制阀均采用遥控控制阀,设置在防火堤外,距离被保护罐壁不小于15m。另外按照《规范》规定,配置推车式和手提式干粉(碳酸氢钠)灭火器,设置在防火堤外。

根据《规范》规定,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供水强度按以下设计:着火罐为2.5L/min.m2;距着火罐罐壁1.5倍着火罐直径范围内的邻近罐2.5L/min.m2;着火罐冷却面积按罐壁表面积计算,邻近罐按罐壁表面积一半计算。消防用水延续时间为4h。

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5L/min・m2, 泡沫连续供给时间45min;每支泡沫枪的供给量为4L/s,供给时间为20min。

3.4 固体化学品库消防设计

固体化学品库设置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并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 降温冷却系统设计

降温冷却水系统为夏季高温时使用,防止罐壁因日晒升温导致罐体压力过高,保证罐体安全。降温冷却水系统与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在防火堤内合用一套装置,防火堤外设独立的降温冷却水供水管道及阀门。

5. 消防水池及泵房和室外消防管道设计

本工程消防用水为消防水池,工厂的给水管网能够满足消防水池的补水量和100%的生活用水量。消防水池容积(有效容积6800立方米)按消防需水量最大的一组储罐(液化石油气罐组)计算。消防水池分为2个,并设带切断阀的连通管。消防水池补水时间不超过48h。

为保证平时消防水不被动用,另设一座降温水池以满足夏季降温使用。

水泵房内设消防给水泵5台(四用一备),设计供水流量320L/S,供水压力0.90MPa;隔膜压力式空气泡沫比例混合装置1套,消防泡沫泵3台(两用一备),设计供水流量100L/S,供水压力1.00MPa;消防增压稳压给水设备一套,其中增压稳压水泵两台(一用一备),气压水罐一个;消防工作压力0.70~1.00MPa,有效容积36m3。、降温冷却给水泵3台(两用一备)。

整个厂区设环状消防给水管道,环状管道进水管为2条,每个罐组四周道路边、建筑物周围设置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超过60m。环状管道上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的消火栓不超过5个,

甲醇罐组及溶剂油罐组周围设环状泡沫混合液供给管道,每个罐组四周道路边设置地上式泡沫栓,泡沫栓间距不超过60m。环状管道上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的泡沫栓不超过5个,

6. 消防排水

每个罐组防火堤内设排水明沟及集水坑,排水沟坡向集水井。防火堤外设切换阀门井及水封井。未受污染雨水经堤内排水沟收集后经堤外切换阀门井接至厂区雨水管道,初期可能受污染雨水及消防污水经排水沟收集后经堤外切换井排至事故池。

7.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陕西省某公司化工品仓储设施项目为例,探讨了化学品仓储设施消防的典型设计,得出以下结论,目的在于及时总结设计经验,不断提高化学品仓储设施安全性,便于相似工程参考。

(1)根据储存化学品的性质,储罐的形式、大小是消防设计的要点。

(2)采用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全场采用消火栓、泡沫栓与重点区域消防设施相结合的灭火及冷却方式,并配置相应种类及数量的灭火器。

(3)设计接纳消防废水的排水系统时应考虑消防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特点,应防止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出厂外,减少环境污染,建议能尽早研究出能有效处理消防污水方法。

参考文献

1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2GB500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篇3

(一)设立仓储基地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开发利用国内石油资源,还是利用国外石油资源,都离不开仓储基地的支持。而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迄今最为成熟的城市群和最具制度竞争力的经济区。该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区域之一,工业发达,各类机械设备与工艺用油占国内市场总量的四分之一,历来是商家建设销售网络、提升服务、打造品牌的战略要地。就所辖区域而言,它主要指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及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十余个地级以上城市。在该区域,工业白油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涉及到鞋材生产业、热溶胶产业、橡塑制品(橡皮、玩具,密封件、橡塑配件等)、橡胶助剂、环保轮胎生产、脂生产、凡士林生产、纺织油剂等产业中,由于市场需求量巨大,进口油与国产油之间,高端、中端及低端产品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对任何一家有意分享这块蛋糕的企业而言,均需要运筹帷幄,深入分析区域用油特征,结合自己的优势,开拓适合企业产品发展的市场领域。这一切既是推动石油工业发展的动力,又是限制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充分抢占市场资源,加快白油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必须加快华东地区仓储基地的发展力度。

 

(二)仓储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仓储是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它是指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商品(原材料、部件、在制品、产成品),并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商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也就是说,仓储是商品离开生产过程尚未进入消费过程的间隔时间内的暂时停滞。

 

1、储存保管功能。这是仓储最传统、最基本的功能。在商品从生产过程进入到消费过程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间隔内,形成了商品的暂时停滞。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暂时的停滞过程,形成了商品储存。同时,商品储存又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现代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领域中不均衡、不同步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保管才能和消费相协调。在现代物流领域,人们经常将其看成是整个物流过程的“调节阀”。

 

2、配送服务功能。秉持以终端销售、服务为主,仓储物流配送为辅的销售思路,要积极发挥仓储基地作为蓄水池和调节阀的作用,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为后期市场货源稳定供给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3、信息传递功能。信息是进行物流调度指挥的手段。只有有效地运用信息,才能使物流活动顺利进行。企业管理者要控制仓储活动,通常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此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等计算机化的信息传递、互联网以及公司的整体erp系统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对于仓储运营至关重要。就仓储基地的功能来看,在华东地区设立仓储基地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仓储基地设立的意义

1、调节供应和需求。由于生产和消费之间或多或少存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差异,仓储可以提高油品的时间效用,调整均衡生产和集中消费或均衡消费和集中生产在时间上的矛盾。利用油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浮动,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从生产厂购进低价油品并在市场需求出现短缺时以市场价卖出,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2、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大规模、整车运输会带来运输的经济性。另外,各种运输工具的运量相差很大,它们之间进行转运,运输能力上是不匹配的,因此仓储基地还具有调节运力差异的作用。

 

3、进行产品整合。单纯的储存和保管型仓库已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增加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针对不同行业用油需求,开发适应不同行业的专用油品。进一步向流通仓库的方向发展,为发展成为现代仓储基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服务水平。支持企业的业务服务,仓储基地选址合理,靠近客户,使油品能够适时到达客户手中,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并扩大业务,也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仓储基地筹建的原则

(一)效率的原则。仓储的效率表现为仓容利用率、货物周转率、进出库时间、装卸车时间等指标上,表现出“快进、快出、多存储、保管好”的高效率仓储。

仓储生产管理的核心就是效率管理,实现最少的劳动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品产出。劳动量的投入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力的数量以及他们的作业时间和使用时间。效率是仓储其他管理的基础,没有生产的效率,就不会有经营的效益,就无法开展优质的服务。

 

高效率的实现是管理艺术的体现,通过准确地核算、科学地组织、妥善地安排场所和空间、机械设备与人员合理配合,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设备与设备、人员与设备之间默契配合,使生产作业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高效率还需要有效管理过程的保证,包括现场的组织、督促,标准化、制度化的操作管理,严格的质量责任制的约束。现场作业混乱、操作随意、作业质量差甚至出现作业事故显然不可能有效率。

 

(二)经济效益的原则。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获得最大化利润,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利润是经济效益的表现。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之一的仓储业,也应围绕着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行组织和经营。

 

(三)服务的原则。仓储活动本身就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产品。服务是贯穿在仓储中的一条主线,从仓储的定位、仓储具体操作、对储存货物的控制都围绕着服务进行。仓储管理就需要围绕着服务定位,如何提供服务、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的管理,包括直接的服务管理和以服务为原则的生产管理。

 

仓储的服务水平与仓储经营成本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两者互相对立。服务好,成本高,收费则高,仓储服务管理就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保持)服务水平之间保持平衡。

三、仓库选址与建设条件

根据厂址的自然条件,地势、地貌;气候、铁路、公路;水运码头,外部配套条件等;地域开阔,地形条件良好,交通运输条件得天独厚,当地公路、铁路运输均很发达,能源电力供应充足,依托条件优越;因此,仓库选址应以满足上述条件的地方作为理想的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并且有利于华东地区开展仓储物流配送的业务。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布局和发展,并依据克拉玛依厂的生产能力和华东地区的实际用油需求,基本能起到调节市场供需平衡,销售物流配送和信息传递的功能,成为华东地区销售物流配送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华东地区仓储分析及预测

2012年诸暨库销量占华东地区橡胶油销量的71%,为华东地区橡胶油市场的稳定供给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华东地区市场需求量巨大,进口油与国产油之间,高端、中端及低端产品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对任何一家有意分享这块蛋糕的企业而言,均需要运筹帷幄,深入分析区域用油特征,结合自己的优势,开拓适合企业

产品发展的市场领域。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以终端销售服务为主、仓储物流配送为辅的销售思路,要发挥现有诸暨库作为蓄水池和调节阀的作用,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为后期市场货源稳定供给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华东地区行业林立,用油纷繁,竞争激烈,环烷基白油在华东地区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份额,在以各种橡胶后续加工与使用领域,如胶粘剂、鞋料制造、文具橡皮、医用器械及车用橡胶配件、塑胶基面材料等产业链中,对高压加氢环烷基工业白油产品均有较高的认可度;对于脂、凡士林、纺织油剂等产业链,目前已经成为消耗中高档环烷基工业油的重要领域;但随着北方沥青低凝添加剂、盘锦宏业低凝添加剂、偏中间基的荆门55#这样的中低档白油大量涌入华东地区,对我们固有的产品和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尽管明年1月1号起要开征石油液化产品消费税,能稍许缓解一点我们的价格竞争压力,但也许竞争对手会想出其他的办法来规避这一强制性的税规,从而仍然以原有的低价竞争策略继续侵蚀我们的市场份额也未可知,这就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提早做充分的准备。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针对不同行业用油需求,开发适应不同行业的专用油品;制定并推广该行业和领域的用油标准。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国际经济形式的复杂多变,各行业的经销商和用油企业面临资金紧张、出口订单下滑、内需不振、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上升、行业规范化和环保越来越严格要求的压力,利润下降,甚至无利可图;目前市场上各种产品,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产销周期越来越短,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人才、技术、信息流动也更加通畅,市场反馈迅速,任何一个产品只要出现,市场很快会有同类产品出现,大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导致产品附加值逐步降低,因此我们需要转换经营思路,结合自己的优势,建立以终端销售、服务为主,仓储物流配送为辅的销售思路,而设立仓储基地能部分地弥补我们在终端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现场技术和信息交换方面的不足,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兼顾经济效益,服务市场的功能,所有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仓储基地功能的支持。

 

综上所述,华东地区建立仓储基地,非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为应对这一现状,应采用预测技术。需求量的估计和出库量的估计需要准确的预测,这是库存管理的关键。由于库存量和缺货率是相互制约的因素,所以要在预测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库存方针,使库存量和缺货率协调。但对于预测的数据不可过分依赖,因为预测总是在过去和现在数据基础上进行,对于将来的预测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为此,在预测时尽可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信息。另外,订货周期和供货延迟期要尽量缩短,这样可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五、应统一制定仓储发展方向及策略

(一)仓储发展方向。因市场供需发生变化,我国的仓储业正在向仓储自动化、仓储信息化、信息网络化、仓储标准化、仓储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销售物流仓储基地,应该注重对整体供应链进行管理,积极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来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降低客户的成本,从而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仓储业将会随着公司销售物流配送服务的整体发展而进一步提升。

 

1、仓储信息化、信息网络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仓储的信息化趋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将用于处理仓储具体业务。建立仓储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公司erp系统等形式实现无纸化作业,降低仓储作业费用,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仓储信息网络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和管理科学方法对仓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分析和交换的人机综合系统。仓储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掌握油品的储存和出库情况,必须取得及时、准确的仓储信息。仓储信息处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对仓储商品的动态进行实时跟踪调查,使得仓储更加透明,并可根据所需商品的种类、数量等情况,适当调整仓储储备,确定最佳决策。

 

2、仓储标准化。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和服务等活动制定统一的标准并贯彻和实施标准的整个过程。为了使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协调地运作,必须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实现物流的标准化。仓储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与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充分利用仓储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手段,是开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仓储的前提条件。

 

仓储标准化内容很多。如:全国性通用标准(仓库种类与基本条件标准、仓库技术经济指标以及考核办法标准、仓库储业标准体系、仓储业服务规范、仓库档案管理标准、仓库单证标准、仓储安全管理标准等)、仓储技术通用标准(仓库建筑标准、货物出入库标准、储存货物保管标准、包装标准、货物装卸标准等)、仓库设备标准、仓库信息管理标准和仓库人员标准等。

 

3、仓储管理现代化。众多的仓储企业逐渐加大现代化改革步伐,包括两方面:

(1)加大对仓库的硬件投入。包括库房建设和改造、储罐扩容和维护保养、购置新型抽油泵等设备,大幅度提升现有仓储自动化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增加物流服务功能。

篇4

2 供应链企业使用仓库存在问题

2.1 仓库布局不合理 供应链企业往往没有自主产权的仓库,只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租赁仓库。基于客户的需求不同,租凭的仓库不同,造成仓库分散,对应的仓管人员作业奔波于不同仓库之间。严重影响了仓储整体的运作效率。

2.2 货物搬运过程不合理 由于仓库的分布零散,导致同类货物因为仓库库容的原因而分放在不同的两个仓库,造成货物为了出货的需要,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外一个仓库集中起来,以便于出货。长距离的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由于货物过多,或者操作的过于频繁,导致货物包装箱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变形或损坏。

2.3 货物验收不合理 公司规定对入库的货物实行点数法,对入库的每一件货物逐一进行验收,包括确认外包装、数量、质量等。但仓管员只是粗略地核对物料号和数量,走马观花地检视一下外观。导致货物入库后发现外包装有破损,入库货物型号与实际货物型号存在偏差。

3 供应链企业仓储管理问题的原因、改进措施

仓储是供应链企业中物流服务的环节之一,企业物流服务客户所有的物料、半成品、成品都必须通过仓储进行管理及有效地控制。根据行业仓储管理的实情并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的要求,对仓库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达到仓库储放货物一目了然的效果。要实现这一效果,必须先要发现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予以改进提高。

3.1 仓储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①首先没有自主产权的仓库,其次缺乏广阔的仓库资源为公司选择。使公司仓库分布零乱,影响仓库的整体规划与管理。②仓库不同,基础设施也不同,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为了集中出货,经常出现货物转仓的情况。增加了货物搬运频率,降低了货物的安全性,增加了无效搬运操作。③仓管员不能明确自身职责。仓管员应按照仓库管理制度规定对入库货物进行点收,确认数量,将当天入库的货物入仓并按区域标识摆放。把好入库的质量关,要求对货物的外观,包装等进行验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验货不仔细,责任心不强。

3.2 仓库运作流程设计分析 仓库运作流程是从仓库接受仓储任务开始,进行验货准备、接收入库、分类存放、保管、发放及储存安全的整个作业过程。仓库作业既有装卸、堆垛、搬运、配送等操作过程,同时也有储位安排、货物验收、分拣、单证记录、系统录入等管理事务。仓库的运作主要包括:入库,备货,出库和盘点等日常管理。其中和客户相关的主要是备货和出库,备货又可理解为出库的一部分。所以重点介绍。

4 出货流程设计优化

篇5

[DOI]10.13939/ki.zgsc.2015.20.038

1 仓储配送业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仓储配送业一直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应该实事求是。我国的现有水平是还不能与国际先进的水平相比的。

1.1 产业低端,软、硬件标准也低

当前我国物流整体处于低端的状态,虽有一定发展,仓储普遍使用的都是一些普通平房仓库,搬运的工具大量使用了低效率的搬运车、手推叉车以及普通起重设备,运输的工具大多是用普通车辆,在信息管理的系统的建设的方面上,如配送中心,还是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设施。POS系统、EOS系统及EDI系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所以,还是应该认真学习先进的仓储与配送的相关科学技术。一些企业而言,在设施、设备选择上,没有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即以“适宜”为标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也造成其设备能力的空置、浪费。

我国仓储配送软硬件的设备较差。这主要表现在:各种的运输方式之间的装备标准是不统一的,各类型物流器具的标准不配套,同时,缺少必要的行业的标准、行业规范。正式存在这些混乱的现象,才使得我国仓储与配送的作业一直低迷。另外,就我国仓储配送企业的不同物流模式的信息系统而言,其设计也落后。信息之间同样缺乏相互的链接和共享。

物流功能不健全。现代的物流企业,集诸多功能于一体。同时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服务,如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我国仓储配送业务,在功能上而言主要是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在很多的企业内还没有开展起来;二是信息的处理与信息的反馈功能,物流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起到导向的作用。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健全,就不能完全去实行统一的采购、统一的配送,使配送中心也达不到经济配送规模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1.2 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

我国仓储配送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系统功能都不强。受制于这些硬件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基础建设发展很快,但同物流需求的增长,显得仍然不相适应,例如:存在供给明显不足的“硬缺口”现象。

现代化的仓储配送设施不足,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配送中心的建设更是明显滞后,设施的标准化的程度低,仓储配送设备的标准没有全面统一,从而影响了各种业务功能和各种要素间的有效的衔接与协调发展,以及仓储配送等效率的提高。

1.3 第三方仓储配送发展滞后

我国的仓储配送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的仓储配送发展滞后,目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几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得很快,但是,真正能够提供一体化的服务的也是还不多。长期以来,许多企业仓储配送的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及“小而全”模式的影响,都习惯于自成体系和自我得服务,大数量的潜在的业务需求还不能转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1.4 仓储配送的实际操作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传统的储运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的素质难以满足现代仓储配送企业的需要,主要是能够进行业务方案的具体设计的专业人员和精通具体业务的经理和实际操作的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高级的专业人士严重缺乏。

2 现代化的物流仓储与配送业务优化

2.1 调查和统计方式

针对各个阶段的调研的特色和要达到的不同调研目的,最终选择了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这三种主要的调查的方式,和以文献法、问卷法、访问法为主的具体的调研的方法,通过定量以及定性的调研来确保最终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了调研方法的科学性,为后期的分析来提供可靠的保证。选择了典型的物流企业,观察并实践了仓储的业务和配送的作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笔者利用三级技能大赛的宝贵契机,利用了比较法,统计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对现代的物流仓储业务和配送作业优化设计进行了比较、统计、借鉴,努力研究出最优方案。

2.2 优化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

制定方案:

通过制定储配的方案,即大家根据所获取的储存,配货的场地、货物、货架、托盘、客户基本信息、各种包装箱、电子标签拣选车、叉车、手推车、月台、客户需求、配送点及路径信息、工时资料、各种租赁、配送车辆、货位占用费、外包咨询服务费、安全要求等相关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处理;进行货位的优化及制定货物的入库作业的具体规划的计划。

进行订单的具体处理及自动生成拣选单;路线的优化设计;编制配装以及配载的优化方案;后撰写外包委托书,利用甘特图的优势绘制出实施进度的计划;预测出实施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的方案,形成可实施的储配作业的具体计划。通过整个作业各个环节的进一步的优化,可便于大家在今后清晰认识及处理问题。

实施方案:

(1)物动量ABC。物动量ABC分类计算过程要求仔细而严谨。当累积出库量的比例是70%的货物定为A类,然后将累积出库量的比例20%为B类,在最后10%的货物划分为C类。因为此方法是非常的科学的,所以许多企业重视科学分析法,以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以增加利润。

(2)上架存储货位确定。具体来以物动量ABC为基础进行仓位的确定存储,按照:A类的货物放置于货架一层,依次类推B类就放在货架二层,C类货物放在货架的第三层,如若一层的货架有剩余的就存放B类货物,以此类推的方法;同时,严格地按照要求。

(3)出库作业计划。订单有效性分析:因为配送中心的总部系本仓库上级单位,同属一家的公司,谈及其调货,在库存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均需满足,因此,配送中心总部均为有效。累计应收账款如若超过了信用额度的10%,其订单均为无效订单。

客户优先权分析:配送中心的总部系仓库上级单位,同属一家公司,其调货在库存充足的情况下,应均需满足,因此,配送中心优先。因为分清了轻重缓急,所以才能够真正去保证有效供客户优先权的分析。

车辆调度与路线优化:通过一系列的科学仔细的计算,我们认为其实在车辆的调度上,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选择好合适优质的车辆,同时,在线路的选择上,也应当清楚地认知其重要性。

(4)硬件设备的优化的选择。当今时代最佳选择是射频识别技术,它可以对仓储的众多的具体环节实施全过程控制,RFID电子标签可以清楚记录下产品的货码、型号、批次数等有关信息,从而可以实现各个物流具体的环节的自动化高效作业;还能高效地控制仓库的货物具体数量,实现高效能地多批次管理、迅速的入出库、准确库存管理,形成全面高质的仓储管理系统,从而轻松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及其准确性。

3 结 论

通过一系列科学仔细地研究与探索,笔者发现,只有具体的作业方法得到科学的改进,以及不断优化仓储与配送的作业环节,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重要的物流环节即仓储与配送一定会发挥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方仲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1.1 DPC法对仓储管理的优化方式

    赋予决策系统主动将订单调整到合适处理的时间的权利完善高绩效仓储管理模式;消费者方面赋予其灵活选择配送时间的权利,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交易体验的同时,为仓储资源取得更为灵活的配货选择。

    DPC控制的实现主要在订单管理,仓储管理决策两个方面。在订单管理方面消费者有权利选择自己所要使用的延迟等级,在仓储管理中辅助库位的分配进行决策;在仓储决策方面,决策系统有权利对仓库内所有的订单进行筛选,以求获得最佳的处理方式同时处理最多的订单。

    加入DPC法将对整个信息的决策重心有一定影响,将增大仓储决策系统的决策比重,同时减少由下订单顺序而决定拣货顺序的比重,但是相对于同一次拣货而言,首次被规划处理需要进行拣货的订单比优化调整进来的订单享有更高的处理优先权,避免出现有些订单始终无法被处理这种极端情况。

    1.2 适应DPC决策法的信息收集方式

    在原本二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大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应用,保障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运作效率,避免人工的重复劳动,克服传统数据采集方式容易产生差错和滞后性的缺点[2]。

    2 DPC法在B2C配送仓储中的应用

    2.1 延迟等级在订单管理程序设定

    延迟等级是集成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与其他分类方式方式协同决策,延迟等级主要在订单处理的顺序以及优先处理上进行分析设置,相关设定有3个方面。

    (1)延迟等级、指数的设定。延迟等级设定:定为十级,最高为九级代表可延迟,一级表示不可延迟,零级为特殊货物处理等级。延迟程度指数:该指数越小代表可延迟的程度越大。

    (2)延迟指数计算方式。根据货物的下订单时间比重占25%、根据“当前订单处理情况系统选择可延迟等级”占75%。每间隔合理的时间,配送当前订单处理情况选择可延迟等级所占决策比重降低25%,相对的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决策比重上升25%。首次已被规划的订单当被更为合适的订单顶替后在进行二次规划设计时其可延迟等级所占决策百分比降低20%,相对的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决策比重上升20%降到可延迟比重降为0为止,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公式:可延迟指数=当前订单处理系统选择可延迟等级所占比例×可延迟程度等级+货物下订单时间所占比例×10。

    注:延迟等级十级(0至9)计算时以数字表示。该指数数值越大标明能后延迟处理的时间越长。延迟指数最大为10,比例数均大于等于零。

    (3)订单实现主动优先处理。在顾客下订单并完成付款后,如果配送系统能够优化当前已有配送行程,提前处理该订单则给予顾客选择以提供增值服务。该选择与配送规划系统相联系,根据已经完成的路线规划提供能够优先配送的路线选择,如果不选择则默认该订单遵循正常订单的流程。优先处理规则必须考虑“可延迟程度”等级。

    2.2 订单信息的处理

    搭建有效的B2C订单信息管理平台,对其订单、仓储、财务等交易流程进行有效控制[3]。

    仓储配送系统与配送系统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为已经下达的订单选择最合适的拣货时间,为在网上正在销售的商品提供更为实时的货物跟踪信息,时刻了解货物目前状态,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系统结构

    增加DPC法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仓储决策环节以及配送决策支持方面的使用[4],根据需要配送的订单安排配送计划,如果进行配送的载具有空位则进行填充,寻找适合的货物进行填充并确认该配送路线也符合订单要求。

    2.3 延迟等级在仓储管理程序设定

    (1)RFID对货物基本数据的处理。在仓储环节记录或读取货物的基本资料,使用RFID将免去扫描条码这一工作以通过RFID扫描闸口进行标签阅读,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扫描大量数据而且便于分组管理[5]。

    该标签的使用同时服务于快速的盘点以及拣货,使用手持式RFID扫描器通过需要盘点的货架能够完成较大规模的扫描任务,快捷方便。

    在拣货方面,完成拣货操作后货物通过RFID扫描闸口能够一次性将货物信息全部读取,然后由系统检查是否有货物被错误拾取或者有货物漏取,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拣货时发生的人工操作错误。

    (2)仓储信息与订单管理与配送决策的联动。订单系统与配送决策之间建立沟通,这种沟通体现在仓储信息系统,即:配送决策发现能够同时处理的订单,询问订单系统有没有符合要求的订单,根据需要处理的订单询问库存系统该货物是否符合规格,如果符合则仓储进行出库操作。

    (3)对出入库流程的优化。为了适应DPC的实施提高B2C仓储使用效率以及准确度,有必要对货物出库的一些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出库流程

    2.4 对配送决策的支持

    (1)订单配送设计支持。在有效订单下达后,根据可延迟等级以及之前在下订单的时候消费者选择相应的优先配送服务决定该订单是否有必要现在处理,否则系统将先处理有消费者选择提供该服务的订单进行处理,对此类订单采取被动延迟的方式。

    (2)在可延迟等级影响下进行的决策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可延迟等级影响下的决策

    (3)订单处理时与配送环节的联合决策。优先处理规则:根据信息系统的规划,设定优先处理规则,最大程度实现配送效益,具体规则是:当决策系统确定某一配送路线的车辆有空闲位置时,确定是否有订单符合该车辆的配送路线并向消费者提供优先处理的相关增值服务,如果消费者不选择则由配送决策系统代其决策,则消费者决策的订单优先于配送决策系统代决策的订单进行处理。

    3 对京东配送仓储的简单优化

    随着业务量的发展,京东对物流仓储的投资周期越来越长,投资的金额越来越大,所以使京东不得不面临问题:2年前,要搬一个库房,只要提前3个月租赁就行;建成的华东物流中心花10个月来规划建设;在建的亚洲一号项目,至少得花2年时间才能投入运营。

    京东商城目前面对的局面主要是订单增长领跑仓储物流,促使该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系统的核心模块进行更新,但由于种种原因物流中心的处理能力无法跟上,其中一些原因如下。

    (1)差错率高,货损大。因为订单暴增,远远超出最初设计的物流仓储以及配送能力,即遇到物流瓶颈,导致了物流配送环节差错率高,运输过程货损大,并且伴随大量订单延误而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

    (2)物流成本过高。国内第三方物流目前具有足够实力能在速度、服务、费用上取得平衡来满足京东商城家电配送的还很少。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分类化的仓库管理在客观上能够按照统一计划合理分配和使用资源仓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提高物流设施利用率和物流没备工作效率,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货差货损。

    在仓储方面,按照销量处理仓库货物的库位,并将原有的库存分类原则进行优化设计融入DPC决策法的理念,能够很大程度上将大量的订单与有限的仓储空间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在不降低服务质量与提高收益之间谋求平衡。

    对于买家在京东商城中所拍下的物品而言,系统可以对其进行延迟等级设置。决定订单是否被处理的因素是货物的下订单时间、当前订单处理系统选择可延迟等级所占决策比重。对于一些老客户或者有特殊要求的顾客可以提供增值服务,达到更高层次的客户满意度,而这种服务可以通过适当地降低该类客户订单的延迟等级来实现。

    增强京东订单系统与仓储决策之间的联系,可以参考卓越亚马逊在在相关货品网页上给予的配送提示,在仓储决策发现货物不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在该货品的网页上显示“库存不足,欲购从速。”类似信息方便消费者决策。这样在有效利用订单系统、仓储资源的情况下更加能够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撑为更多的服务提供基础。

    4 结论

篇7

一、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1.转变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是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在课程建设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对接,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实训项目、制定考核标准等。这样可以让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课程内容选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举办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技能大赛中,学校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探讨优秀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在此过程中,学校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推动了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体现知识点的链接和综合。而“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也不是可以由一个教师独立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发挥团队精神,由多名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贴近生产实际顺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技能大赛中,学生比赛成绩往往也反映了幕后指导教师的水平,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学生比赛获得最佳成绩的根本。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就会接触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是对教师原有知识、技能的挑战,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导向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技能大赛目标

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展示参赛选手对综合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水平;检验参赛选手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现代物流设备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各项能力;通过任务分工、团结协作,锻炼参赛选手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院校进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物流就业岗位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物流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物流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物流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为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结合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逐层递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首先是了解现代仓储和配送中心的组成,认识各种设施设备;其次是掌握各种设施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再次是熟悉仓储与配送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作业流程;最后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所练分析和解决仓储与配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达到以上四个基本目标的同时,通过课程实训也为我院选拔学生组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依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从仓储部接到订单到把货物配送到用户的整个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典型仓储、配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的真实工作场景为蓝本,体现工作项目的真实性,以真实工作任务、真实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中获取实践技能。

结合仓储配送企业工作流程这条逻辑主线,归纳、序化成为三大作业模块:入库作业、储存作业、出库作业,这三大技能模块又以15个工作项目作为支撑。整合后本课程实训项目体系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教学设计案例――重型货架入库

下面以项目――重型货架入库为例,说明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货物从月台到重型货架上架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入库单的填报,货物接受,货物组托上架等。

知识、技能目标:能争取使用入库设备;按流程完成货物入库并上架;熟练掌握软件操作。

实践场所: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

学生分组作业方式:学生4人一组,分别完成任务,具体任务如表2所示。

成果鉴定:要求学生现场完成重型货架入库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自己总结,指导教师点评。

表2 重型货架入库作业任务

[角色\&人数\&任务\&软件操作\&1\&利用中诺思全国物流仓储与配送技能大赛软件完成入库任务的描述和操作\&RF操作\&1\&利用RF扫描货物条码、托盘条码、货架条码等,并完成入库\&组托与上架操作\&2\&将货物组托,利用地牛、堆高车等设备将货物入重型货架指定货位\&]

经过两年的改革与探索,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职业技能。我专业学生组队参赛,获得了2013年陕西省“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一等奖。2013年全国“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物流沙盘竞赛二等奖。初步显示出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今后,工作过程和工作步骤的设计与设施内容还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晓春,林朝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46-48.

篇8

仓储系统是我们存储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地方,也调节着企业的目标市场。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来看,它不仅是生产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仓储管理方面,我们如何进行有效地人工管理,如何满足仓库布局的柔性需求,如何做到供—产—销一体化发展,如何优化目标控制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仓储管理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在仓储系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实现资源的最佳的存放;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准确的信息数据,进一步发挥节能降耗、增加效益的作用。

一、仓储系统物资采购储备的规范化、系统化、目标化发展

在石油企业中,物资材料的采购同产品的储存一样重要,这两个仓库目标因素也是构成仓储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以往的采购、储备经验中,仓储人员习惯将大部分的精力花费在入库和出库方面。这其中既包括简单的物料出入管理,也包括账实和账账的管理、物料的分批存放等等。在仓储系统的管理中,“先入先出”原则是唯一的导向。为了保证石油企业经营资金的合理使用,我们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物资采购定额,并以合理的物资采购、储备计划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库存是直线消耗型,还是加速消耗型,抑或者是不定消耗型;这都需要与之匹配的安全库存。而这些目标由谁来调节呢?是仓储中枢管理部门。在运营的过程中,我们要相信系统化的部门安排,并为了仓储系统的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仓储部门只有真正成为了一个体系,才能有规范化、目标化的发展,才会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采购、储备环境,才能达到企业的目标要求。

二、仓储系统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员的合理配置调整

在石油企业中,仓储系统管理的关键组成要素是管理参与者。物料的采购与放出、产品的入库与出库都需要管理人员的操作。在数字化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劳动力依然是仓储系统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仓储管理者的效率水平也就决定了仓储系统的效益状态。对我们来说,数字化的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仓储人员的作用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只有制度和人员的双重保障,我们仓储系统的物料管理才能够实现最优化。仓储管理制度是我们执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条件,只有完善的、合理的、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挖掘仓储系统的潜力,才能保障仓储系统方便、快捷地运作。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是仓储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的内部推动力。在一个企业中,人员是最基本的核心内容。石油行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的仓储管理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管理模式的需要、适应企业目标的需要。

三、仓储系统的应用技术现代化、国际化目标发展导向

众所周知,我国的石油行业持续进行深入化的、全球化的发展,我们的仓储系统在石油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中所占的分量将越来越重。随着信息技术产品的广泛使用,我们必定要采用数字化管理与实际相结合的路子。在仓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把相关要素作为一种管理资源来对待,这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管理资源的浪费。在推行仓储系统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设备等工作都要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最先进的管理方式未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我们要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应用现代仓储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石油企业能够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而不是阻碍石油企业本身的发展。

四、仓储系统物资管理精细化发展的的趋势

当前,仓储系统物资管理模式精细化发展的趋势正在加强,所以我们在仓储技术现代化、国际化的管理导向下,做好细节的规范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提升石油企业仓储信息数据的控制目标细分化管理,提高企业需求的有效需求量化。通过对目标资源的柔性控制,进一步规范相关资源的利用和调整,使得仓储系统和企业正常需求做到和谐地统一。仓储管理的控制水平体现在优化库存、空间有效利用和降低仓储成本上。

石油企业的仓储物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必须要优化设计仓储系统,降低资源的占用,提高仓库物资的利用水平。这既是有效管理资源的方式,也是促进企业现代化的方式。

参 考 文 献

篇9

物流被称为继原材料、人力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集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物流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即要成为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读懂财务报表,进行经济核算、成本分析。正确掌握物流各环节经济信息,能够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及控制。这就要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要熟悉会计方面的知识,而会计知识的基础课程――《基础会计》自然就成为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从就业岗位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是从事运输、仓储、配送等操作与管理。因此,《基础会计》课程从其定位到教学内容设计与会计专业的针对性方面要有所区别,主要是根据学生就业岗位需要,及为后续专业课程《物流成本控制》的学习做准备。笔者根据教学与专业建设的经验分别从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的定位及教学内容设计两方面提出建议。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消除学生“自己学习的是物流管理专业,而非会计专业,学习《基础会计》没有用”的错误认识。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物流管理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

(一)明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所需能力

物流管理是一个涵盖内容很广的大专业。从毕业生就业领域来看,有物流业、商业、生产制造业等;从对应岗位看,是多个岗位群,如运输岗位群、仓储岗位群等。而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学生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懂管理、会经营。具体地讲,作为物流管理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优秀的专业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过硬的专业技能。从所涉及的能力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1.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在工作中显现出来的专业品质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运用物流技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

(1)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能力

在物流过程的各业务环节操作中,对市场需要具有见微知著的高敏感性,管理中善于发现问题,对事态的发展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学生适应就业岗位及发展必备的能力。

(2)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物流业务是一个有机整体,工作上下游岗位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物流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上下游岗位人员应紧密协作;或作为管理者能善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提高物流工作的整体效率。

(3)可持续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可持续学习又是创新的源泉。物流从业人员应不断学习新技术,这样在作业过程中,才能对不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有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作业效率的能力。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运用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1)物流各环节操作能力

针对物流供应链系统的运作过程所进行的采购设计、运输优化设计、增值服务项目设计、仓储优化设计、库存控制、货物保管、设施设备保养、信息系统使用与维护等。

(2)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

综合物流业务中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费用,有些是物流企业内部的成本,有些是外部发生的费用。了解这些费用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是对物流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项目成本的分析能力,通过细致的成本核算,才能向决策层或客户提出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易于接受的解决方案。

以仓储物流员岗位为例,分析其与《基础会计》的相关之处。仓储物流员是从事物流仓储活动和仓储经营的基层操作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商品入库验收,储存保管,商品出库,仓储设施设备的使用,库存商品的保养,仓储信息处理和账务处理,保障仓库和库内商品安全,协助主管做好下属员工的管理及培训工作。不仅要掌握仓储活动整个流程的具体业务操作技能,还必须全面熟悉仓储管理方方面面的知识,以便获得良好的仓储经营效益。对仓储物流员岗位人员技能与素质的具体要求在中国国家职业资格中已有了明确地规定(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仓储物流员应具备统计与账务处理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看懂报表,会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并作出相关决策的能力,为主管做好参谋。可见,学习一定的会计知识,对于仓储物流员做好仓储工作有着积极作用。这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提出了区别于会计专业的要求。

(二)基于物流职业素质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

1.从核算角度定位,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核算是指企业经营上的核查计算,在会计中的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程序,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能够提供完整、连续、系统地管理所需信息的核算,就是会计核算。学习会计核算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取极强的核算能力给使用者提供完整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严密的思维方式并养成谨慎的工作态度,而涉及核算能力与素质的工作,在各物流岗位中是很普遍的,以仓储物流员为例,其工作岗位无论是在验收环节、在库保管环节还是出库发货(料)环节,都离不开核算能力,而这种核算能力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则是对信息准确性的确认,规范的信息录入,货物的验收及相关计算、凭证的录入、登账,在库的保管与相关数据的录入与填写,出库发货(料)单的填写及入账,盘点及相关信息录入与入账等。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无论学生是处于仓储工作的某一环节,还是处于仓储工作的系统管理,对会计相关的经济信息都会有一个整体把握能力。

2.从控制角度定位,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成本控制意识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现代物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进一步的专业化、集成化、共同化、信息化、网络化,而这些特点的集中表现在于物流成本控制。而对于物流成本的研究,尽管有相关教材与论文有所述及,但不够系统。在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也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一般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无法分离。这使得企业仅把向外部运输企业支付运输费用和向外部仓库支付的仓储费用作为企业的物流成本,造成企业内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人员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形成物流冰山,不能作为物流费用予以有效控制。

因此,对成本控制的能力应是现代物流人才所必须具备。那么如何控制成本,首先应该懂得成本是什么,物流冰山在何处,掌握财务基本知识对物流专业人才来说十分必要。从成本控制角度来定位《基础会计》课程,培养学生对物流成本的识别、归集与分配、分析,进而找出合理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对物流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在《基础会计》中以工业企业为例,分六个环节讲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在讲解这六个环节时,可以把物流成本引入其中,介绍工业企业的物流冰山在哪里,从哪些账簿上可以查看,从哪些账簿上可以提炼、计算出物流相关成本。如此,学生可以在学习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掌握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3.从管理角度定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管理意识

学习者主动审视一项工作是如何做的,并把它做好,与学习者被动去做,并被别人来审视是否正确,哪一种对富有个性的现代学生更具有吸引力,答案很明显。以管理者身份或以创业者身份去接触《基础会计》,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设计,如果能跳出课程本身来设计,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视角来学习,就会使学生感到轻松而有成就感。那么,对《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就十分重要。比如,以实际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案例设计任务,从如何从原始凭证上识别、防止业务人员作假,如何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上识别、防止会计人员工作的不规范,如何防止会计人员记错账、假账。

二、基于物流管理能力培养的项目式《基础会计》课程“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基础会计》课程的定位,《基础会计》课程承担起对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培养的重任。如何培养学生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力,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基础会计》课程,可以进行项目设计,具体采用“三查一解”的思路,组合现有《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即查原始凭证查记账凭证查账簿解读会计报表的“三查一解”内容组合。这种内容组合从学生认知角度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从培养能力上讲,是从初级的操作层面到综合的管理层面循序渐进。从而实现“跳出会计学会计”为管理能力的形成服务的目的。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会计》“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及与现行《基础会计》教材内容的对比,具体内容组合如表2所示。

与现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相比较,“三查一解”的教学内容设计更有物流管理专业针对性,突出“做中教、做中学”,以实务操作带动理论教学,在做的过程中传授会计基础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实用性、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倪海云.如何教育新一代物流高层管理者[J]. 物流管理,2008(1).

[2] 杜学森.物流成本管理实务[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 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 武汉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部包装设计组 武丽丽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有足够的利润。对于企业来说,只有质优价廉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要想保证产品质量,就需要增加成本,要想保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利润自然就会相应降低。对于日化企业来说,成本主要包括产品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包装成本三部分。其中,包装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60%。因此,有效控制包装成本,能够提高产品利润,这样企业才会变得更有竞争力。

1.不断提高设计创新能力,从源头上控制包装成本

日化产品的包装一般由日化企业设计,包装供应商只负责包装的加工生产。在设计包装时,除了需要考虑包装的功能和美学因素外,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在设计一个纸箱时,需要考虑怎样设计才能使其表面积最小,货架利用率最大,而这些都能显著降低包装成本。此外,日化企业还要了解包装供应商的生产工艺流程,只有双方更好地沟通,才能研究出更多降低包装成本的方法,从源头上控制包装成本。

2.降低包装材料的使用成本

首先是减少材料用量,可以从包装的尺寸、重量、厚度三方面着手。但是,如何减、减多少就是对设计能力的挑战,需要对原有包装进行优化设计,努力做到在保证强度及外观的情况下,减少材料用量,从而降低包装成本。

其次是替换材料,在不影响包装质量的情况下,用成本低的材料替换成本高的材料,或者添加一定成分以改善包装材料的性能,进而减少材料用量,降低包装成本。但是,何时替换材料,如何替换材料,需要材料工程师不断进行试验验证。

3.改进包装工艺,降低操作成本

设计人员在设计包装时,需要考虑到包装工艺的可行性,如是否需要增加设备或者改进设备的性能,各环节时间的匹配性、包装的方便性等。同时,对包装工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使整个包装工艺流程更加顺畅,减少工时损耗,从而降低操作成本。

4.实现仓储、物流标准化,降低储运成本

在仓储方面,应努力实现零库存的管理方式,降低库存成本;在运输方面,随着物流标准化的逐步实施,进行运输包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物流标准化,这样有利于提高运输包装的空间利用率,减少搬运工具的种类,从而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成本。

优化包装设计

青岛海尔集团冰箱产品部门 陈德明

包装成本即包装综合成本,包括包装采购成本、包装仓储成本、包装物流成本、包装作业成本、包装管理成本等。控制包装成本的关键在于控制包装的综合成本,应具体分析影响包装性能的各种因素,充分考虑包装各个环节的成本消耗,优化包装设计,制定最佳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此,谈几点海尔集团在包装成本控制方面的做法。

1.根据产品是否出口制定不同的包装设计方案

如今,海尔集团大力发展国外市场,如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运输路途遥远,由于需要采用集装箱进行海运,所以产品需固定在木底托上,以便于吊装或铲车进行装卸。另外,出口产品包装用木底托一般要进行熏蒸处理,包装物要进行防锈、防磁化等处理,所以包装成本一般较高。而对于国内运输包装的设计,在满足包装产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包装设计应力求简约化,保证包装稳固可靠、具备缓冲功能、防雨即可。因此,这类包装只需纸箱与泡沫塑料即可,既节省木材,又降低包装成本。

2.优化瓦楞纸板结构设计,增强瓦楞纸箱抗压强度

优化瓦楞纸板结构设计、增强瓦楞纸箱抗压强度,可有效减少瓦楞纸板用量,并降低包装成本。例如,在耐破强度允许的条件下,把五层瓦楞纸板改为三层瓦楞纸板,通过优化设计,有些三层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耐破强度等完全可以与五层瓦楞纸箱媲美,这样既保证了所需的强度,也节约了瓦楞纸板的用量,从而达到了控制包装成本的目的。

3.优化包装结构设计,降低包装仓储、物流成本

产品包装的容积大小、堆码方式和装箱方式是影响包装仓储、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在包装防护性能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包装结构设计或开发设计新结构,以减少包装尺寸,优化堆码方式和装箱方式,增加单位集装箱或单位托盘上的产品包装数量,从而降低包装仓储、物流成本。

控制包装采购成本

某知名消费类产品企业采购部门 刘文霞

在谈控制包装成本之前,先举个例子来阐述一下控制采购成本的重要性。假定某企业将50%的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其税前利润为10%,那么每收入100万元,其将获得10万元的利润,这100万元收入中将有50万元用于采购原材料,我们假设采购部经过努力降低了10%的采购成本,那么利润将增加5万元,如果要通过增加销售额来获取这5万元利润的话,那么需要增加50万元销售额。由此可见,采购成本的微小变动就足以对企业利润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包装采购成本作为包装成本的重要部分,做好包装采购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包装成本,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寻找合适的包装供应商

在选择包装供应商时采取就近原则,这样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也可以降低储存成本。一般来说,重要产品的包装供应商数量以2~3家为宜。对于正式的包装供应商需要建立档案,并且必须经质检、物流、财务等部门的联合考核。

2.做好成本分析

篇11

中图分类号:U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5-0054-02

1.引言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产业升级,现代化物流系统已经成为大部分行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提高物流自动化的水平必然会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

中国仓储业协会对2011年296家企业的自有仓库进行了统计,其中平房库总面积684.6万m2,同比增长16.7%;楼房库总面积282万m2,同比增长19.1%;智能化仓库总面积1067.3万m2,同比增长45.1%。智能化仓库的比例高达52%,它已经不再是设施类仓储企业所独有,更多的仓储服务企业与货主企业都在大批建设智能化仓库。

目前的仓储系统,均已具备较先进的自动化水平,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烟草、制药、食品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而在散货港口设备管理维护方面,由于港口及堆场设备等涉及到的备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目前并没有较为成熟的智能化仓储系统应用实例。

2.系统简介

现今的散货港口备件仓储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业条件差、相关的技术配套和人才培养不够完善。仓储作业大都负荷重,作业量大,作业环境恶劣,存取货物时间长,没有将备件管理与智能化仓储系统有效结合,智能化仓储系统是港口备件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散货港口备件管理问题。

本系统突破传统的港口设备备件库形式,可以智能备件、自动化存取,提高仓库运转效率,实现智能仓储系统与港口设备维护相结合。

通过对自动化物流系统的专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用户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着眼,提供集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集成解决方案。针对港口设备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重视系统本身的协调和优化,着眼于先进的智能仓储技术与港口设备维护相结合,填补港口维护备件市场的空白。

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2.1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应用

针对大型的备件,运用RFID技术,实现可视化管理与存储。

2.2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将条形码(包括二维码)技术运用到备件管理中,实现标准化分类存储。

2.3智能化的数据管理与分析

对港口涉及到的设备备品备件进行分类、编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仓储进行智能化管理。经过运转后的数据分析,优化备品备件结构。

2.4自动化存储

对于大型的备品备件,实现可视化指引,便于存取、分配空间;对于小的零部件,标准化分类,实现自动化存取。

3.设计方案

3.1基本思路

在物品入库时,将其按照规格进行分类,放入相对应种类的仓储地,并为每个仓储地安装一个标识牌,给每一标识牌上贴上电子标签,该标签称为标识标签。并且给每个标识牌编号,标签中存储能够唯一标识此货架的ID号,通过工作人员手持PDA进行读取标签上的ID号码,可调用后台系统数据库,获取其中的存储信息,信息包括:物品的种类、名称、型号、单位、单价、生产日前、保质期、性能等。

需要货物移库时,登录系统软件终端,系统发移库指令到PDA,移库人员找到指定的货位,从库位上取出指定数量的货物,并把货物运到目的库位,货物送入库位,修改货架标签内容;向现场系统发回移库作业信息。

作业员手中的PDA对库存标识牌进行扫描,并且将扫描数据实时发送到终端计算机中,监控人员进行盘点统计,做出统计报表。

在进行库房管理作业时,读取该标签编号,就可判定当前作业的位置是否正确。此外,只要输入某一货架的ID号即可从网上数据库调取该ID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物资保管功能,并能实现网上浏览查询。

3.2设计原则

此方案严格遵循该项目中所涉及的各项技术规范,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计算机的最先进技术。遵循实时性、整体性、稳定性、先进性和可扩充性的原则,建立经济合理、资源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案。

实时性:此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高速无线网络技术,使得仓库的所有计划、操作、调度、控制和管理全部具有实时性,大大提高仓库现有设备和人员的效率,实现物流管理的最大效益。

整体性:此系统涉及无线手持设备、无线接收设备、数据库前台以及后台的数据库服务器。虽然它们之间在物理上是相互分离的,但均有各自的系统支持。为了使各个部分能够统一协调的工作,在设计时必须确保它们之间整体的一致性。

稳定性:此系统是为仓库管理、现场作业服务的生产信息系统。为此在系统设计时,加入错误分析模块,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校验。另外在设计中对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进行了优化处理,使系统在保证速度的同时确保了稳定性。通过以上措施,使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当出现人为的错误或系统一些随机错误时,并不影响其运行。

先进性:此系统是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互联网络技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的系统。该系统的电子商务子系统采用业界最流行的计算机三层结构体系,采用Java语言,提供XML接口。

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根据软件工程原理,系统维护在整个软件的生命周期中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因此提高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是提高此系统性能的必备手段。此系统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结构,可根据需要修改某个模块、增加新的功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系统还预留有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使此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

3.3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见图1。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港口备件仓储集成一体化系统可满足以下目标:

4.1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

可使公司由单纯的备件供应商转变为集成供应商,更好的满足业主需求,同时优化公司产业结构,进一步延伸了公司产业链,促进了公司转型升级。

通过系统,可以统计业主备件需求,更换频率,易损件所在部位,为公司总承包项目的设计、施工,港口运行维护的不断壮大,创新项目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使之与公司各项业务紧密结合,实现高度的信息化经营,同时申报技术专利,成为公司区别与一般建筑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4.2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是公司发展的趋势,通过港口备件采购、仓储、配送集成一体化系统,可以真正做到如图2系统化管理示意图所示的全程信息化,便于公司随时随地的掌握业主与供应商的信息,从而提高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

创新的全信息化管理模式,摆脱了以往流程复杂、效率低下、信息沟通不准确的缺点,通过对各项环节的信息化处理反馈,使公司真正做到了对全过程的实时跟踪,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准确化、高效化,加强公司管控力度,达到了向管理要效益目的。

计划提出:通过信息化预警系统,将要到达预警线时自动提醒,生成采购计划。

供应商:供应商接到系统发出计划时马上安排生产,各个生产环节如原材料进厂、生产环节等信息随时反馈到系统中,便于公司实时追踪。

物流:通过信息控制随时了解货物的到达地点及即将到达时间。

篇12

从物流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大赛的模块中不难发现方案设计最关键[1],其中储配优化设计方案的具体项目正是《仓储管理与实务》课程的主要内容。

将教材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教学,使学生在讲授、演示和练习不断交替的多种体验中学习,结合大赛将《仓储管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任务整合为如下6个项目[2]:

项目1:物动量ABC及其在excel表格中的实现;项目2:基于出入库货物包装规格和托盘尺寸的组托分析、设计及制图;项目3:堆码存储区规划和垛形设计,货物上架、库存控制及分配计划表缮制;项目4:基于客户订单的有效性分析及问题订单处理,客户优先权分析;项目5:摘果式与播种式拣选分析及选择,拣选单的缮制;项目6:配送线路优化之节约里程法在excel表格中的实现及车辆配载方案设计。

2 项目化教学实践

2.1 前期准备

为有效地开展该项目化教学,需要在实训教室,教学目标和学生组织安排等方面展开。

①实训课室方面要求每人一台电脑进行相关操作,同时还有师生共同在一个互动性较好的虚拟课堂软件,以便于学生能够及时上交自己小组的相关实训作业,教师也可以及时通过监控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鉴于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电脑操作步骤,授课教师将具体操作过程用相关录屏软件记录下来以便学生后续实操过程中有所参考。②学习目标主要在理论、技能和职业技能方面三方面来确定,其中理论目标为ABC分类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核心问题;技能目标为能根据物动量相关信息在excel表格中的实现,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储位规划;职业目标为能够通过物动量统计加强货物管理,提高工效。③学生组织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小组内自行确定成员分工及合作形式。

2.2 项目实施

本文以物动量ABC分类在excel表格中的实现为例演示基于物流储配方案大赛的项目教学实践。物动量分析是为货物入库进行储位安排及上架做准备工作,如果分析错误会导致后一环节上架错误,严重影响货物的入库及出库效率,因此,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以佳兴乐超市配送中心2017年3月至4月出库作业周报6份(物动量统计)库存周转量为例,将货物根据出库量进行分类,以确定存储货位。具体操作步骤,大体可划分为以下6个步骤。

步骤1:货架ABC分析,在仓库中不但可以对进出库的货物进行ABC分类,来改善库存水平和结构,还可对仓库中几乎是静态的货架进行ABC分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货架离进出口的远近和货架所在的层数,即进出库取货作业的难易程度,见货架ABC分析表(表2)。

步骤2:将出库作业周报1-6逐一粘贴至excel中。

步骤3:货品名称排序,

升序或者降序皆可。

步骤4:选取货品名称和出库量(箱)所在列在数据选项下找到分类汇总选项在分类字段(A)选项下选取:货品名称;在汇总方式(U)选项下选取:求和;在选定汇总项(D)选项选定出库量(箱),即在其前面的方框中勾选。同时,用勾选替换当前分类汇总(C)和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S)前面的方框。

步骤5:在excel表格的最左边点击2(或者点击左侧的-),即显示到二级目录(货物汇总级)。点击快捷键ctrl+h替换,在查找内容位置填写汇总,在替换为位置什么都不填,然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变为原来的货品名称。

將货品名称和出库量(箱)两列粘贴至Word中,然后再将该Word表格粘贴至一个新excel工作表中,然后选取出库量(箱)所在列进行降序排序,同时选定扩展选定区域,再点击排序。在货品名称前面插入一列序号,然后在第一个位置填入1,第二个位置填入2,再选择前面填写的1和2,选取前面填写的两个序号框进行公式复制,将鼠标拉至最后一个货品所在行,即可实现品目数(1至30)与序号一一对应。

步骤6:制作ABC分类表,为货位指派决策提供参考。计算货物的累计周转率和累计品目数,此处要求学生已熟悉excel表格的公式粘贴。

结合教师给出的相关计算公式即累计出库率=100%*累计出库量/总出库量和累计出库品目率=100%*累计品目量/总品目数。本案例的公式为累计出库率=100%*累计出库量/19988和累计出库品目率=100%*累计品目量/30。

经师生讨论决定:从表4中可以看出,根据ABC分类管理法的思想,将累计出库率在70%以上,同时累计品目数在20%左右的几种货物划为A类货物;将累计出库率在10%左右,同时累计品目数在50%左右的货物划为C类货物;其余将累计出库率在20%左右,同时累计品目数在30%左右的货物划为B类货物。

2.3 项目教学训练

为便于学生记忆ABC分类理论及其在excel表格中的实现,在进行上述讲解后,教师给出四个具体案例供学生分组练习。要求学生在货物种类或者出库量的数量发生变化时能快速进行分类,根据货物ABC分类结果,将货物再分类并标注出来。

2.4 评价与反馈

先由小组内部分工进行实训,再由老师对各小组汇总后的文档进行评分,师生共同对每组的学习过程和练习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加以改正。教师在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上进行实时评比,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排名,在刺激学生们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能使团队小组成绩和团队协作更加重视,收效显著。

篇13

一、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物流体系

汽车物流业务运作主要包括零部件的采购物流、入厂物流、整车与备件的销售物流以及废弃物的回收物流四大环节。尤其是零部件入厂物流,既要与汽车制造厂的生产节奏相匹配,又要协调庞大的供应商群体,最能体现汽车物流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本文探讨的正是上海大众物流供应链环节中零部件入厂、物料上线部分。

目前,上海大众物流部门负责管理的零件品种达20000种,涵盖了POLO、SANTANA、SANTANA3000、GOL、PASSAT、TOURAN等六大类几十种车型,涉及到几百家配套厂供货商。面对竞争空前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和飞速发展的物流新技术,上海大众为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并集中精力于主营业务,就必须在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中发掘更多的价值和利润。

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原有物流体系问题分析

1.产销沟通不畅,无法满足柔性化生产需求

尽管成立了合资的销售公司,但销售体系原来主要面向公务车用户,不能适应私人购车越来越多的市场环境;其次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存在向经销商压库现象。当前客户购买汽车的个性化要求日益增多,而上海大众生产与销售的沟通协调问题,使得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偏离销售实际需求,各个销售点出现整车库存量居高不下的现象,同样各个整车生产厂附近也必须设立较高的零部件安全库存,这不仅增加了流程时间和物流成本,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柔性。

2.CKD零件台套订货,缺乏灵活性,订货周期长

由于上海大众的CKD(进口)件订购当时采用台套订购方式,只能以台套为单位订货,是以台套中库存量最低的零件为参考,无法兼顾所有零件的库存水平作出最优决策,造成同一台套中其他零件的高库存甚至产生呆滞物资,致使生产筹措阶段和运输周期变的很长,并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仓储面积,产生大量仓储费用、集装箱堆场费及滞箱费。台套订货时,由于零件表在德国大众维护,零件技术更改流程繁复、冗长,无法精确控制零件的库存和需求。

3.仓储利用率低,供货方式单一,库存较高

上海大众成立已近20年,部分仓库使用时间较长,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外借库提供的功能简单;零件的库存周期过长;仓库容量的利用率低;仓库间送货结构过于复杂;供货方式单一。

三、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

1.产销一体化,实现订单生产

为了彻底改变产销不衔接的状况,2004年上海大众与销售公司开始实行一体化管理,目前销售业务由上海大众总经理直接管理。在销售业务中采取的新措施包括推动供应商直销,即销售报表的统计以经销商的直销数为依据而不是经销商开票数。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IT技术支持下实施订单管理流程。经销商直接将客户的需求以订单方式输入系统中,产生周生产计划,将订单需求细分成日需求计划,再经过INFAS整车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整车订单信息,随之制订车身生产计划最后进入FIS生产控制系统,而MBV系统负责检验各环节的合法有效性。

2.实施CKD零件单件订货,优化库存结构

上海大众通过整合优化各种闲散系统资源,整合现有集团系统和本地系统接口,即BESI-SAP接口和VDA接口,实现二者电子数据的互传,完成所有进口件从台套订购到单件订购的切换,同时在本地SAP体系中建立了单件订购流程。

(1)单件订购(SPO):是由上海大众自行计算零部件净需求,向德国大众、巴西大众直接订购单个零件的订购方式。

(2)实施成效:①整合大众集团系统和SAP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电子数据交换,确保数据质量,并创立跨TL、CS、CF、CI、TP以及德国大众、巴西大众等多个部门的SPO业务流程。②大幅度降低零部件库存,并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库存资金、仓库面积及仓储费用,集装箱堆场费,滞箱费,使包装费下降近50%。③获得更准确的需求信息,能够更主动、精确地控制技术更改,减少呆滞物资。④台套订货时,系统只能接受24个CKD台套,而SPO打破了这个瓶颈,在技术上支持客户化定制的订单模式,适应市场细分的趋势。

3.强化物流规划职能,整合优化资源

(1)上海大众通过一体化物流供应商(LLP)在技术控制、IT系统、外部运输、仓储、上线等方面进行了系列规划与整合优化。LLP规划和监控上海大众的入厂物流网络,并通过零部件要货控制及运输监控减少零部件在途时间及库存水平、保证生产物料准时供应的优化路径设计;对集货和送货采用“时间窗”,与上海大众、供应商平等合作,共同改善物流供应链;对承运商、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上海大众采取技术指标考核报告等功能。上图是LLP设计后的物流供应链。

(2)建立监控系统

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直接获取客户系统信息,通过LLP物流系统数据支持,进行路径规划,实时进行订货预测、要货管理、监控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等。通过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数据信息集成,达到订单的电子接收与发送,实现多客户数据共享、路径优化、监控跟踪等重要职能。

(3)整合仓储配送结构,提高利用率

改进以前约70%体积的零部件通过11个仓库中转、零部件库存量大、配送结构复杂、部分仓库间驳运现象。通过供应链优化设计,仅20%体积的零部件通过仓库中转。计划设2个仓库,仓库面积也将大幅度减少。整合后的配送结构简单有效,有利于建立高效的仓储管理系统。

(4)引入第三方物流,优化物流操作过程

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可行的汽车物流模式应该将销一体化物流模式与第三方物流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2002年6月,上海大众引入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为其提供零部件入厂物流服务,借助3PL优化完善零部件入厂物流环节中的供货方式,并解决送料上线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加入,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仓库管理系统(WMS)逐步完善,上海大众各厂区开始实行电子化驳料,用E-Mail的形式发送驳料单,运用条码技术实现零件追溯、自动出入帐等,系统在推进物流管理信息化、合理化的同时,也为上海大众引进新的物流供货方式,实行多种物流供货方式组合提供了可能。3PL设立了针对各厂区的物流配送中心,对选装零件进行台套配送和排序供货。台套配送是指将原先放于不同料箱的前后、左右配套零件、或车间前后工位安装的零件按用量比例放于一个料架中送达内仓库后直接上线,真正做到了“按台配送”。对于颜色件、内饰件采用排序供货的方式,通过光缆这一现代化的网络媒质,3PL同步获得总装车间的生产信息,根据车型信息按流水线的装车次序进行排序供货。

采用排序或台套配送方式,对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来说,按汽车厂生产计划批量进货,集中发货,实现经济运输,降低成本;对于生产企业来讲,配送可以实现低库存甚至是“零库存”,即可节约储备资金,降低生产成本。针对选装零件,利用物流配送中心采取台套配送与排序供货节约大量场地,充分满足了柔性化生产的需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