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管理学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04-01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财务制度改革从未停止。基于资金供给制度的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的时间需要。当下,充实和赋予财务管理学科新的内容在当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将就财务管理学科建设问题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分析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得出一些结论,为我国财务管理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
(一)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财务管理学科存在的内容很多,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教材沿用基于资金供给制时代的思想和体制进行教材的编写,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改革的大好形势。
第二,当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科编写重视技巧的掌握,忽视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种学科教育的必然后果是,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局限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低级层次。
第三,当前财务管理学科在经验总结上工作不力,对很多经典案例案件的剖析浅尝辄止,在学习中不能做到高度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对学科的探索深度不够。
第四,当前财务管理学科教材编写过程中对国外优秀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借鉴力度不够。
(二)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的种种问题,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十分必要,总体建设思想是:内容更新,理念更新。具体说来可以从如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作为改革依据,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流运动以及企业财务工作的规律,要摆脱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将这一重要思想融合到学科建设中去。
第二,学科建设人员要打破产品经济论的枷锁,重视对当前各种财务模式的探索,有效避免就固定体制和制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第三,将财务管理工作从企业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有效规避鼓励解决财务问题的现象。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要充分适应这一现状,才能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
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建设要充分适应新形势和新制度,不断总结以往财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从如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在组织方面,财务管理学科要不断适应当前横向经济、纵向经济以及综合型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认真研究各种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在资金方面,财务管理学科要不断适应当前企业资金体制改革的现状,着力研究企业筹资的方式方法,要努力研究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合资公司的成功经验,充分结合资本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市场以及资金成本等要素,综合研究。
第三,在成本方面,财务管理要加强对功能成本管理以及目标管理的研究和分析。
第四,在利润方面,要充分研究各类企业在经营模式、资本筹集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上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研究利润的分配问题。
第五,在管理方面,财务管理要充分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探讨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的方式,建立财务管理模型,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财务管理问题。
四、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
财务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是从财务管理学科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说来,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管理学概论。财务管理学概论是财务管理学科中的基础学科,阐述企业资金流运动的各种规律以及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并阐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则和细节内容。
第二,财务预测学。这门学科主要涉及财务管理预测方面内容,主要有财务预测的原则、基本方法、意义以及种类,在学科开展的过程中很大成分上吸收了管理学以及会计学的相关内容。
第三,财务计划学。财务计划学主要讨论财务管理中对财务规划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到财务管理计划的意义、作用、内容以及计划编制程序等,重在研究财务计划编制中各项指标的相互联系,对企业财务计划编制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价值。
财务管理 案例教学法 理论教学法
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但就目前而言,案例教学法仍处在推广阶段,在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各高校开展了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及案例的国产化工作,清华大学出资800万元人民币分三期面向全国征集案例,建立案例库,大连理工大学等管理学院也建立了管理专业案例库,还创办了《管理案例教学研究》等杂志,对提高我国管理专业教育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及与问题
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相对于企业管理的深化、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来说,存在着相当的滞后性,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就目前国内教育现状来看,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由于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些认识偏差,严重制约创新型和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在我国财务管理教育,尤其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些院校还是只注重单一课程的开设,而忽视各门课程的整合;只重视课程中的数量分析,而忽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别重要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更像局部性职能财务管理人才,而非企业所需的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
(二)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与国外著名商学院相比,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少,有的甚至为零,远远不能满足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哈佛商学院为例,除一两门课以外,其他课程都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所占比例90%,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小时的理论讲授,28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
(三)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缺乏对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案例编写经费不足、案例来源匮乏,大多数案例编写采用“拿来主义”; 由于企业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区别,对我国企业的适用性较差;案例编写侧重企业描写和理论联系,案例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缺乏企业调查、数字分析和方法应用,偏离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视觉,难以进行深入的专业化分析。从原始材料的选样可以说就已经偏离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视角,因而也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还有就是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有些案例仅涉及传统产业,缺乏对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网络企业、电子商务、通讯行业等新型产业的财务管理研究,有些案例研究落后于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潮流,有关跨国投资、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及教学都相当薄弱,不能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创新对策
(一)应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财务管理学科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在一些重要的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
为实现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相融合,第一步应该要求教师先对课程整体的案例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考核的重点包括:案例选择是否与理论相匹配,课时安排是否合理等。第二步,应该要求教师写出针对理论教学的每个案例的教案,并帮助分析其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新开案例课程的教师,还应该提供试讲的机会,请有经验的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课后评估工作是教师发现不足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问卷或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二)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精选案例。选编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哈佛大学每年要动员大批教师编写案例。每当开设新课时,学校都要求教师至少要准备20~30个案例。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他们编写的案例大多是一份文字材料,包括事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数据,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精选案例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而且要弄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与反面的典型案例,寓所教理论于案例之中。选择和编排案例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高度的拟真性。教学案例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实际案例,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非偶发性,这是案例的关键特征。案例设计中,其问题往往是若隐若现,提供的信息并非一目了然,有关数据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加工、推导,才能直接用来进行分析。案例通过模拟现实企业财务管理中纷繁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最终获得符合实际的决策。
2、灵活的启发性。教学案例必须设计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其中有的问题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而通常是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案例提供的情况越是有虚有实,越能够诱人深入,从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鲜明的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针对财务管理教学目标的需要。财务管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有广泛的内涵,它可以通过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领悟,而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体系。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与质变。
(四)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到学生之中参加讨论时,学生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讲课要深透;另一方面,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别人的看法提出挑战。
在全班讨论前,学生需要阅读案例并且考虑他们自己对案例该如何反应;从不同角度使用同一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实际上情景的多维性,当学生注意到多种不同的利益以及指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时,不同的论题也就出现了;对关键性的论题进行汇总,导引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努力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快速成长。
(五)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搞好一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工作常常是一项出了大力,却并不一定讨好的工作,因而,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愿意尝试案例教学的人便会变得少之又少,这也是我国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比例偏少的深层原因。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酬金以及提职等方面予以倾斜。
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负责的是“传”、“授”、“解”,单项信息传递,灌输知识;而学生是处在“接”、“受”、“听”位置上,是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效果显然不能适应培养现代管理人才的需要。而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不断出现,不仅要求学生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实证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必须注意采用注重能力培养的亲验式案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2.王鉴.实践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上海教育科研,2003;(5)
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体系也在逐步健全、合理,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拟对普通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财务管理,针对性地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一些学校对于各项事业经费,在使用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对全年业务开支项目不作计划安排,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因而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或有一个全年的支出预算,但预算的编制不够具体,在预算的实际执行上缺乏可操作性,使得预算只是一种摆设;学校的整体预算与各系部门预算之间不够统一,同样造成预算难以执行。因此,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控制,不管事业是否需要,只要领导批字就全部报销。领导者对一年工作计划完成多少,用了多少资金,所剩资金还能办多少事,心中都无数,因而导致资金使用超支,容易办了一些次要的事,而使一些主要工作因缺乏资金却不能按期完成,了事业的发展。
2.财产管理不严。固定资产、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财产物资,是完成事业任务的物质条件,但是由于事业单位无成本考核,不讲究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就是不重视财产物资的核算和管理。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库存管理无性等。在财产管理方面,学校的固定资产账与各部门及校产管理部门无法进行账账、账实核对,各系部门自行购置的资产如:图书资料、音响资料等,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及账目登记,存在校产流失现象。各部门只根据自己本部门的工作需要申请购置有关办公设备、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学校的校产管理部门没有事前统筹兼顾、统一调配,只是事后登记,难免出现盲目购买固定资产,造成重复购置,因而出现使用效率低的现象,且有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攀比的情况,竞相购买化办公设备,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办公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3.领导不重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学校要强化财务管理,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而有的学校领导对财务工作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财务部门只要记账、报账就行了,因而对财务人员素质、业务素质的培养不重视。有些单位存在严重违反《法》的情况,财务部门人员的任用存在随意性,造成一些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由于其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势必影响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近几年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进展迅速,繁杂的记账、算账等日常工作被机处理取代,会计业务处理更加快捷准确。而许多学校的收费管理手段落后,已不适应高校管理的发展需要。虽然会计核算实行了电算化,提高了记账、报账的工作效率,而财务软件的管理分析功能却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财务工作重心没有及时转移到财务管理上来。学校领导、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新的认识,财务管理部门未能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把科学的财务管运用于实践,以看得见的财务管理成效支持学校发展。
4.对财务分析(信息处理)能力不重视。财务分析是运用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求得高校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性认识。许多高校对财务只是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情况,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支出结构、效益缺乏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系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5.对往来款项的清理不重视。对往来款项的清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资金周转,直接影响单位的净资产实际结存情况,也关系到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如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属于流动资产,许多单位账面数多达上千万元,不少账龄常达数年甚至十几年,其中有的早应收回,却未能及时清理,甚至成为呆账给单位造成直接损失。对流动负债未能利用高校良好的支付信用进行短期融资,即延缓支付相关应付款项,也影响了单位短期资金的周转与使用。
6.许多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系统。财务管理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再完美的方案,如果没有制度相适应,只能是空中楼阁;各高校应当在遵守国家财经制度的前提下,制定本单位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如:部门预算、资产管理、差旅费报销、人员的进修培训、物资采购、支出审批权限及有关费用报销等制度。一些单位这些制度的制定方面存在缺陷,或不够具体或不够公开。和物资、资金相关的所有制度本应当是院校各系部门及全体职工都清楚的事,结果是哪个部门制定的制度就哪个部门清楚,而财务部门往往无法解释到位,财务部门监督功能下降,也就更谈不上全员监督与管理了。
二、高校财务管理薄弱的原因
高校财务管理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体制,在学校有关经济决策及经济问题讨论时,财务管理部门参与率不高;总务、后勤、人事及基建等部门往往各自为政,资金的流动和财产流动管理脱节,为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设置了制度障碍;其次是领导者财务管理意识较差,对财务工作不予重视;许多高校,长期上拨下用,多拨多用、少拨少用的财务核算和经费分配管理习惯,仍深深地影响着目前的高校会计和管理工作;会计人员习惯于记账算账等日常核算工作,财务管理在工作中所占比重小;一些高校领导,非常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但对财务管理重要性以及经费的使用效率却往往忽略。
三、强化学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1.改革学校财务管理的体制,建立健全责任体系。针对大部分学校现状以及今后的趋势,建立先进、、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尤为重要。学校财务处为全校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学校最高或主管行政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能为全校范围内的财务管理和确定范围内的核算;任何部门的财务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学校财务处的管理监督,财务部门应当参与有关经济决策的,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财务部门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采纳。
健全完善的校内各级经济责任制度是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有效性,规范财务支出行为,调动师生员工参与理财的积极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效益的重要保证。校内经济责任制必须坚持以责为依据,要建立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使责、权、利紧密结合。一般可将校内经济责任划分如下:(1)法人代表(校长)对全校的经济工作负总责。(2)各方面的分管校级领导对其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经济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3)各部门、系科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系科的经济工作负总责。(4)财务机构负责人对财务机构管理的财务工作负总责。(5)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对自己所经管资产的安全、完好、有效负管理责任。(6)各级业务岗位人员按岗位责任制的规定自主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并对工作结果负责。(7)财会人员对自己从事岗位的会计工作负责。
各级领导和各级财务人员都要负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并辅之于一定的奖惩措施。凡发生重大违纪行为的,都必须按规定严肃处理,相关人员要负连带责任。
在上述责任体系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级别的经济责任分解,如部门副职协助正职,在正职授权范围内对其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经济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的经济工作负总责等。可以看出,广义上的经济管理人员不仅仅指财务人员,而是指所有涉及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的师生员工。因为校内任何资金的活动都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上,人人都可能是资金的管理者、运用者、受益者,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体系,努力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理财的重要意义。
2.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制度,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一是各级领导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增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财务管理意识,积极领导和支持本单位、本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并为财务部门更好地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大家关心财务管理的氛围。二是学校的人、财、物制度以及预算制度应系统化、公开化,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三是要重视财务人员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职业道德,使全体财务人员能适应市场经济下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四是要强化对有关人员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学习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树立自觉遵守财经纪律的良好风尚。
3.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确保事业单位财产完整无损。(1)为了正确反映事业单位财产的情况同时建立、健全物资收发、保管制度,严格执行,合理发放。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责任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和个人,各责任部门设账记录使用情况,检查纠正使用管理中的。(2)对固定资产实行双重管理,即单位会计按现行制度进行总括记账管理,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部门实行责任管理,责任部门设置台账,记载使用、维修、保养情况,并确定责任期固定资产完好率、利用率的考核指标。(3)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最好是推行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即对固定资产的购买、使用、调拨、报损、报废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控制。领导要重视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培训,积极支持指导其工作。要统筹安排固定资产的购置,避免重复购置,防止各部门从平均主义出发,搞“小而全”盲目购置固定资产,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财务部门要定期核对账目,做到账实相符。
4.加强对学生收费的管理。学生收费工作是困扰许多高校的一个难题。一方面,外界对学生收费议论纷纷,高校不时要应付物价等部门的检查;另一方面却是学生欠费率居高不下,了高校的预算收入。个别院校学生欠费过多,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转,而且有蔓延和扩大的趋势。因此,高校应建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负责,财务处牵头,由财务处、学生处、教务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等部门组成的学生收费管理,制定一系列学生收费管理、清欠措施和激励、责任制度,规范、有序地组织学生收费工作;同时应利用专门的收费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以便随时反映和统计各系、各年级、各班级乃至学生个人的缴费情况,如扬州大学与建行合作开发“学生收费系统”,经江苏省科委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效益。另一方面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积极组织学生助学贷款渠道,让更多真正因贫困而不能交费的学生贷款上学。这样,既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又努力降低欠费率,确保年度预算收入及时足额入账,实现应有的办学效益。
5.做好流动资金管理。当前,多数高校基本实现了资金的内部统一管理,但传统的以安全完整使用为主的理财观念已经受到挑战。在市场经济下,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应吸收市场、资本市场的管理手段和法则,把校内资金融通于统一管理、统一结算,按有序、合理和效益的最大化方向流动,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高校应采用一些管理会计的如测算经济资金存量等,努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增加资金安全收益。加快应收及暂付款回收、延缓支付应付款项、利用高校良好的支付信用进行短期融资,也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支付压力。
(一)开设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可能性一般认为进行案例学习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由于MBA学生来源于企业,具有实践知识,所以在MBA课程教学中能够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者开设案例课程。而本科学生由于缺乏实践方面的知识,学习财务管理案例课程超出了其认知能力,对本科生开设案例课程有比较大的难度。本次案例课程选择和编写了8个财务管理案例进行教学。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完成本次案例课程学习任务的总体感受是任务量适中,对案例难度的总体感受是比较难但能接受。这说明本科学生虽然缺乏实践知识,但只要能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案例,教师对案例课程进行有效的组织,他们还是有能力完成案例课程的学习任务。
事实上,由于案例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同于其它课程,能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兴趣。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选课学生在课后都能自觉地对案例进行研究。根据问卷调查,学生课后花在每个案例上的研究时间平均为5至6小时。本科学生对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学习热情部分地弥补了其在实践知识方面的不足。这也是本科学生能完成财务管理案例课程学习任务的主要动力。
(二)开设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对本科学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点讲清楚。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一般也只注重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对某一学科的认识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全局性。在本科阶段,我国学生特别是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学习工具主要是教材,吸收理论知识也主要是来源于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缺乏感性认识,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差,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希望能有一定的了解,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案例一般以企业实际发生的事件为背景编写,比较大的案例往往还包含了不同课程、不同学科的内容,反映的知识具有综合性。因此从学习内容上看,通过对这类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对已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建立起一定的感性认识,也能提高已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表2是对学习财务管理案例课程收获内容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该项问卷统计表明:通过对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学习,确实可以达到上述目的。除此以外,也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
由于财务管理案例课程能弥补现阶段本科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学生可以学到现有课程体系不能学到的知识。因此选修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财务管理案例课程有比较大的收益,在本科阶段有必要开设财务管理案例课程。
二、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编写与选择
给本科学生开设财务管理案例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编写、选择多大难度、什么类型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因为如果案例内容太少,难度太低,无异于让同学做比较复杂的思考题和计算题。从而失去了开设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意义。而如果案例内容太多,难度太高,学生不能完成案例的学习,也难以达到开设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目的。
(一)本次案例课程使用案例介绍本次案例课程教学编写和选择了8个案例。案例1: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案例2:东方汽车制造公司筹资决策案例;案例3:武钢股份增发新股收购钢铁主业筹资方案案例;案例4:HN集团放弃新建厂战略规划案例;案例5:WK大学新校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案例;案例6:WG(集团)公司利润分配管理案例;案例7:武钢(集团)公司集团出售资产评估案例;案例8:案例设计。案例1、案例2、案例4来源于王化成教授编写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教材,这些案例的内容与对学生的要求参见该教材(王化成,2001)。案例3、案例5、案例6、案例7是专门为本次课程开发的案例。案例3是以武钢股份2004增发新股方案为基础编写的,要求学生总结该筹资方案的特点以及包含的资本运作方式(与宝钢股份、TCL发行股票筹资相比较)。案例5是基于某大学建设新校区的全套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该案例中只是将现金流量表和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过程与计算结果删去,要求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编写出现金流量表和计算出评价指标,并对该校区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案例6是以WG(集团)公司2004年制定的利润分配管理制度为基础编写的,要求学生根据目前的法规以及已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案例7是根据武钢(集团)公司集团2004年出售资产给武钢股份时的资产评估报告编写的,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背景材料总结资产评估方法。案例8要求学生上网查阅上市公司资料,或者利用有关新闻信息资料编写一个财务管理案例。
就上述案例的学习难度来说,问卷统计结果表明,选修这门课的大部分同学认为,从总体上看案例比较难,但能理解、接受,部分同学认为案例难度适中。而对学习这门课程任务量的看法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任务量适中或者比较重。
在上述8个案例中,问卷统计结果表明,难度最大的案例是案例5,其次是案例3,对案例难度的看法。而就学生的收获程度来说,难度最大的案例5、案例3也是学生收获最大的2个案例,然后依次是案例6、案例7、案例1和案例2。
(二)对案例选择、编写问题的讨论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案例类型问题。案例可以分为示例型案例与研讨型案例,全局性案例与局部性案例。涉及全局性和研讨型案例适合于有丰富管理经验的MBA学生,但可能不适合缺乏财务管理经验和行业知识的普通本科学生。相反,示例型和仅涉及局部财务问题的案例教学对本科学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胡志勇、邵国良,2003)。但是,局部性案例由于反映的是局部实际问题,只涉及局部理论知识,难以反映财务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学生对这类案例的学习,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相反,那些信息量大、能反映财务管理等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综合运用的全局性案例,更容易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这类案例的学习,收获更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如与其它案例相比较,案例3、案例5的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而学生学习这两个案例的收获也
最大。
二是案例难度问题。从学习效果方面考虑,用于案例课程教学的案例应该要有一定的难度,即学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完成案例的学习任务。因为,案例涉及的大部分理论知识学生在其它课程中都已经学过,如果案例比较简单,仅仅地重复已经学过的知识,没有一定的难度,就不能吸引学生深入地探索、研究案例内含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只有当案例有一定难度时,才能吸引学生去研究它,在案例研究过程中,达到案例课程的学习目的。学生对本次开设的财务管理案例课程在难度方面的主要看法是比较难、但能理解、接受,而在收获方面的主要看法是有比较大的收获,从而印证了上述观点。就个别案例而言,案例5、案例3难度最大,但学生的收获也最大。个别案例难度与收获的关系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三是案例内容问题。本次案例课程用于教学的案例1至案例7包含了财务管理目标、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管理、资产评估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属于财务管理范畴。通过案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作为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只包含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而应该更广泛地反映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课程体系的内容。对学生的问卷表明,财务管理案例还应该包含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内容。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企业的投融资问题,核心在于财务决策。由于决策者的知识水平、所处角度、所在立场不同,往往会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决策,则产生了一题多解。所谓一题多解是指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巩固所学财务知识,拓展学生思路,促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一题多解问题在财务管理中非常常见,但是在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对于很多财务管理问题只给学生讲授一种方法,并且也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从而导致学生思路狭窄,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当注意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意识。
二、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1.一题多解在货币时间价值计算中的应用
案例1:某企业年初一次性投资500000元生产一种产品,预计每年年末可以获得净收益100000元,投资年限为10年,年利率为5%。要求:该项投资可行吗?
案例解析:这是财务管理中资金时间价值的常见决策问题,该项投资是否可行,只要投资的收益大于投资的成本即可行,由于投资的收益是未来取得,投资成本是现在发生,需要将其化到同一时点,于是可以比较收益和成本的终值,也可以比较投资收益和成本的现值。
解法一:化为终值进行比较
投资收益的终值=100000×(F /A,5%,10)=100000×12.578=1257800(元)
投资额的终值=500000×(F/P,5%,10)=500000×1.6289=814450(元)
由于投资收益的终值125.78万元大于投资额的现值81.445万元,因此该种产品值得投资。
解法二:化为现值进行比较
投资额的现值=500000(元)
投资收益的现值=100000×(P/A,5%,10)=100000×7.7217=772170(元)
由于投资收益的现值大于投资额的现值,因此该项产品值得投资。
解法三:利用净现值进行决策
由于NPV=100000×(P/A,5%,10)-500000=100000×7.7217-500000=772170-500000=272170(元)
由于净现值大于0,该项投资可行。
解法四:利用内含报酬率决策
因为,NPV=100000×(P/A,i,10)-500000
当i=5%时,NPV=100000×7.7217-500000=772170-500000=272170(元)
当i=6%时,NPV=100000×7.3601-500000=736010-500000=236010(元)
当i=10%时,NPV=100000×6.1446-500000=614460-500000=114460(元)
当i=12%时,NPV=100000×5.6502-500000=565020-500000=65020(元)
当i=14%时,NPV=100000×5.2161-500000=21610(元)
当i=16%时,NPV=100000×4.8332-500000=-16880(元)
由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15.12%大于要求的报酬率5%,因此方案可行。
从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前面两种解法是货币时间价值中常见的解法,多数学生都能想到,其坚持的原则就是将不同时点的数据化为同一时点,但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往往是和项目投资决策联系在一起,我们还可以利用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进行决策,于是产生了解法三和解法四,利用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进行决策。
2.一题多解在经营现金流量计算中的应用
案例:一个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300万元,年营业成本为210万元,其中折旧8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计算该方案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案例解析:
解法一: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300-(210-85)-90×0.25=152.5(万元)
解法二: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90×0.75+85=152.5(万元)
解法三: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率
=300×0.75-(210-85)×0.75+85×0.25=152.5(万元)
以上运用了三种方法计算了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运用了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第二种方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将其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种方法是对第二种方法进行变形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通过三种方法的讲解,可以告诉学生针对不同的条件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
3.一题多解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案例: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正常投资期为5年,每年年初投资100万元,共需投资500万元,从第6年初竣工投产,可使用15年,每年现金净流入150万元。如果把投资期缩短为2年,每年年初投资300万元,2年共投资600万元,竣工投产后的项目寿命期和现金净流入量均不变。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0%,假设项目终结时无残值,不用垫支流动资金。要求:试分析判断,该项目应否缩短投资期。
解法一:可以利用净现值法进行比较
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NPV=-100-100×0.9091-100×0.8264-100×0.7513-100×0.683+150×(P/A,10%,19)-150×(P/A,10%,4)=362.27(万元)
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NPV=-300-300×0.9091+150×(P/A,10%,16)-150×(P/A,10%,1)=464.46(万元)
由于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高于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因此应当缩短投资期。
解法二:应用差量净现值进行比较
差量净现值=200+200×(P/F,10%,1)-250×(P/F,10%,2)-250×(P/F,10%,3)-250×(P/F,10%,4)+150×(P/F,10%,17)+150×(P/F,10%,18)+150×(P/F,10%,19)=-102.175(万元)
由于在正常投资的情况下会减少现金流量,因此应采纳缩短投资期的方案。
解法三:可以利用年均净现值
正常投资期下,ANPV=362.27/(P/A,10%,19)=362.27/8.3649=43.30(万元)
缩短投资期下,ANPV=464.46/(P/A,10%,16)=464.46/7.8237=59.37(万元)
由于缩短投资期后,年平均净现值大于正常投资期下的年平均净现值,因此建议缩短投资期。
在本例中给出了项目投资的三种方法,解法一是利用净现值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解法二是差额净现值(或者差额内含报酬率法),解法三是利用年均净现值法,适用范围最广,它不受项目寿命期的影响。
三、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公式繁多,课程较为灵活,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解题思路,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方法。由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解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学生可以从中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同时可以使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四、一题多解运用于财务管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题的代表性。在选择一题多解问题时,要注意对决策问题的选取,通常说来,教材中给出了不同的决策方法,同一指标给出了不同的计算公式时,适宜采取一题多解。
2.注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在讲解一题多解问题时,注重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教师将所有的方法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3.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一题多解问题时,究竟讲多少种方法,要考虑教学对象的接受程度,若教学对象基础较好,可以适当多讲一些方法,拓宽思路;若教学对象较差,可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力求使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