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如何实现三峡库区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谋划好库区后续工作规划,构建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效益分享机制,建立移民利益表达、平等协商和矛盾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维护好广大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在经济上享受应有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和谐稳定的新型库区。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库区生态安全,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大自然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全面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既要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缓解水库上游及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压力,保护水库水质及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如重庆库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占重庆市的一半,可gdp总量仅占全市的30%。重庆市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库区。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优化库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库区城集镇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对加快湖北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土地垦殖系数高,面临着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库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超荷承载。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匮乏,有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水库175米蓄水淹没大量耕地以及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使本来已很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库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
(二)水质安全潜在隐患,环境污染严重。据中科院调查,到,重庆市排放的废水将达到24亿吨(含约100万吨污染物),加上上游排放的20多亿吨废水,每年流入三峡水库的废水达40多亿吨。随着水库蓄水,尤其是在冬季,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水库内的水体流速减缓,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将加重局部江段水质污染,甚至威胁到一些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地。此外,水库消落区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升降幅度达30米,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同时,库区每年排放的生活垃圾约300万吨,工业废弃物约500多万吨;库区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三)地质安全受到威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一定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加剧了人类在库区的开发活动,难免对库区地质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水库蓄水后,绝大部分老滑坡体的中前部将处于175米水位之下,江水的侵蚀作用和反复交替消落上涨,可能会诱发危岩崩塌、部分古滑坡复活和新滑坡体产生。与此同时,库区部分峡谷的近景景观受到蓄水影响,库区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没,需要做好库区景观保护和开发规划,并加大对地面和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
(四)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目前,库区相当一部分搬迁重组企业经济实力不足,进一步发展十分困难;库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同时,库区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匮乏将会增加库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本与难度,其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库区各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库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直被视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和切入点。了解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是西部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3S技术),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调查提供了技术条件。由于西部地区环境状况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性,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仍然呈现为总体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是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国家,200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西部地区尤其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约占其总面积的71%,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另外,川西、贵州等地区也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水土流失对农林牧渔业损害极大,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对水土流失问题非常重视,近年来也开展了很多防治水土流失的工作,具体效果还有待评估。就目前来看,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的水土流失加剧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二)土壤荒漠化加剧我国的土壤荒漠化面积2004年为262万平方公里,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荒漠化地区主要集中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其中西北及内蒙古6省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面积达到1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2%。[2]土壤荒漠化不仅造成土壤生产力下降等危害,还导致沙尘暴等气象灾害。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沙尘天气已经多年不见,但是最近两年西部地区的土壤荒漠化又有反复的趋势,这表明西部地区土壤荒漠化的问题形势依然严峻。
(三)森林和草原生态破坏严重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1973-1976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结果显示,当时森林面积约1219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7%。1977-1981年第二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面积为115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降至12.0%,指标较第一次清查时有所下降。随着改革开放,木材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但我国的森林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增加,西部地区,尤其是川西长江源头区域,森林盗伐现象十分猖獗。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国家加大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力度,2008年结束的第七次全国森林清查显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0.4%,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初步恢复,但是森林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与之对应,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在加速恶化。我国有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7%,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是耕地面积的3倍左右,林地面积的2倍多,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3.31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84.3%。但是,据统计,我国90%的草原存在退化问题,其中,50%更是严重退化,已经到了退化成沙地、盐碱地的边缘。目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总体情况是“点上好转,面上退化,局部改善,总体恶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放牧,此外,不科学的政策法规也加速了草原退化的发生。
(四)污染问题严重自建国以来,西部地区的主要经济增长依靠的是“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能源、原材料产业,煤矿、有色、金属、电力、天然气等等都是耗水耗能且污染密集的产业。加上相关的环保政策一直未出台,监管不力,这就造成了西部地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局面。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祝光耀在《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会上说,中国近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大约能占到GDP的10%,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环境,这个比例还会更大一些。西部一些地区工业污染较严重,包括成都、重庆、兰州、西安、贵阳、银川等城市,这些城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较严重。也包括已经进行开采的矿区,如包头、攀枝花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污染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成因分析
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还有历史上的因素等等。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和中部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西北多荒漠,西南多山,平原较少,大部分地区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不适宜耕种区域较多。此外,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普遍地表植被较稀薄,土壤盐碱含量高。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易破坏难恢复的特性。这也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差,环境保护、恢复工作十分艰巨的基础性原因。
(二)改革开放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压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各方面的需求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过度放牧、过度采挖药材、过度伐木等现象屡见不鲜。另外,计划生育政策在西部执行得较为宽松,导致了西部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东部的增长速度。过多的人口带来了更多的粮食和水的需求。仅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1997年的耕地面积相当于建国初期的3倍,由此带来的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加剧了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贫困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贫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贫困本身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使当地人不计生态成本地采伐、挖掘、猎捕有经济价值的物种;对粮食的需求带来了毁林造田、填湖种地等行为;发展经济的急功近利产生了高污染的GDP增长。与此同时,在更深的层面,则是贫困带来的受教育水平低下,较低的受教育水平使人们在环保意识、环保知识和环保能力等生态文明的精神层面产生缺失,使本就困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上加难。
(四)历史因素历史的因素,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过去“向自然界开战”、“以粮为纲”等错误的政策的影响。受这些政策的影响,当时全国各地区都在进行毁林造田等类似活动,一些地区将成片的森林、草场砍掉、烧掉,改作农田,甚至有的原因是为了炸山采石,有的仅仅就是为了响应号召。黄土高坡的造田运动将一些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全部变成了农田,原来本就稀少的植被几乎被砍伐殆尽。贵州林区的某地,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将整个山头的森林全部砍伐完毕。时至今日,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的刚刚有所恢复,有的甚至至今未能恢复。二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的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向东部倾斜的。“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有重点地开发矿产资源。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指引下,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实际上走上了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道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项目工程就是政策的代表性体现。大规模的资源开发除了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能源、原材料支撑,同时也导致了西部地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有些地区甚至因此成为了生态极度贫困区域。
(五)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缺口大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缺口很大,由于历史欠账严重,现有资金的投入基本只能控制污染不进一步恶化,仅极少部分地区可以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污染。个别地区控制污染恶化也做不到,甚至有些贫困县,由于污染严重,每年的县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治污都不够。据专家估计,过去10年我国各级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大致在3万亿到3.5万亿之间,就西部地区来说,平均每年投入的环保资金大约为1000亿元,但这远不能解决问题。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要实现“美丽中国”的构想,未来10年,至少还需要再有10万亿的资金投入,其中中央财政2万亿。这样算下来,每年全国各地地方政府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要达到8000亿元,而2012年,西南地区的贵州省全省的GDP也才8600亿元,可以说资金压力极大。
(六)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制度缺失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正在执行的环境保护法律为上世纪90年代制定,《环境保护法》执行的还是1989年通过的版本,即便是现在法律得到严格地执行,但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成本远远低于违法所得。目前,环境保护更多地靠各地的地方政策,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政策即便是较之东部地区也还有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陈旧、操作性差,相关政策还不完善,相关机制还没有完整建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优化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这意味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但就目前来看,这个框架的构建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西部地区,这些问题就更突出: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还不到位,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基本仅局限于环境保护方面,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环境保护,还涉及文化教育、社会建设和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相关行为。同时,已经建立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也并不完善,存在法律条文陈旧,新生事物界定模糊等问题,应当尽快完善这方面的法律。二是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策规定上的软约束。一些方面,很难用法律去加以干涉,如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用法律规定教科书的内容显然不妥,类似的方面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但目前这类政策在西部地区还很不完善。三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部门更加习惯使用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在西部地区,决策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东部地区偏低,他们也比东部地区更加偏好行政手段。在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很多领域经济手段比行政手段更加有效。通过使用生态税、排放权交易、高效率补贴、环保补贴等手段,人们可以自发地选择污染少、效率高、排放低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避免行政手段高成本、制约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弊端。四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受制于经济发展情况。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腾飞,也造成了我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可以拿出钱来搞生态文明建设,但有些地区甚至发不出相关人员的工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底子薄,经济发展落后,往往贫困地区就是污染重灾区,受到的经济制约远大于东部地区。五是相关的技术和机制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受地形、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些先进的技术在西部地区不能应用,技术瓶颈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开始显现。同时,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代表的各项生态机制在西部尚未全面建立,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存在着重重困难。
五、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对策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当从各方面加以考虑。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30年,全国各级政府GDP至上的考核方式已经深入骨髓,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应当转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纳入到考核中,建立起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工作的责任制,同时,将政府的定位从管理者逐步向生态文明的参与者转变,转变原有的工作方式方法。
(二)转变生态观念各级政府应当带头转变观念,建立起生态文明的新观念,只有从认识上对生态环境加以重视,实际工作中才能处处以生态文明的准则来指挥决策,要以十精神为指导,按照防治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确立生态文明的地位。不仅如此,还应将转变人民群众的观念提上日程,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做好生态文明的建设,西部地区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中东部地区,这项工作对于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的建立尤为重要。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前文的分析表明,我国现阶段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善法律法规,做到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应当加大对环境违法的处罚力度,同时将相关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机制,如生态补偿机制纳入到法律的框架内。
二、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
1、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我国很多地区对于环境的追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实施上关于环境的指标发展体系通常有四大主要原则。首先先进性的理念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理念机制,世界级的生态文明环境是一个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环境体制,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社会环境状态,首先就需要拥有一个全新的环境理念。除此之外第二大原则就是科学性的原则,无论是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尊重科学性,事情往往有两面性,取利大者而为之,科学性的原则体系不仅仅能够帮助人们走超常规、高水平的发展道路,还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刚才介绍的两种原则之外,还有就是要注重操作性和统领性原则。
2、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发展当中,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一个地区要想发展的更快、更好,首先就要保证自身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关系着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所以课件对于环境要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环境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环境的发展能否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去。
3、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体系框架设计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环境改进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区域未来的发展,所以需要对其发展体系的框架进行全方位的设计。笔者认为在设计当中首先应当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以及管理科学放在首要位置,这些内容不仅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发展,更加密切的关系到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所以在建立区域发展框架体系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策划。
三、基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优化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和新的行为准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观已经演变为对于价值的追求,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唯独环境是无价的,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在当今的社会当中被认为是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2、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契机提高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我国由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优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创新的关注。在我国关于环境方面的创新并不多,近些年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目标,这一观点的提出很有意义,改变了我国前些年的一些不正确制度和观点。事实上对于环境的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和有意义。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区的过渡地区,总面积44000左右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分别为60.5%、1.48%、20.47%,是我国农牧交错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自治州下辖碌曲、玛曲、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和合作七县一市,境内有白龙江、黄河、洮河、大夏河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是黄河、长江干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生态地位。甘南藏区气候寒冷干旱,拥有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原;在高原边缘区域高山峡谷地带又发育和形成了丰富的亚热带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和寒温带针叶林带等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在内流低洼地区形成广阔的内陆湖泊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一方面平均海拔 4000m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结构简单,致使系统的脆变性强而抗扰能力弱、敏感性强而自我修复能力弱。在这片生态敏感区内,其发展模式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甘南藏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一)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
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天然草场272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70.28%。目前草场退化面积达到1200多万亩,占甘南州草地面积的29.38%,草场产草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436公斤每亩下降到2000年的301公斤每亩。优良牧草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到2000年的450%,杂毒草由30%上升到55%。植被覆盖率由85%降至75%,特别严重的地方牧草高度由25厘米下降到15厘米。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的50%,干旱缺水草场扩大到300万亩,缺水人口17.9万人,占总人口的27.68%;缺水牲畜109.47万头(只),占总饲养量的37%。
(二)森林资源锐减
甘南是全国第六大绿色宝库,甘肃省最大的原始森林区,据《甘南州志》,甘南森林面积89万hm2,占总面积的22.82%,其中林地39万hm2,占林业用地的44.52%。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保护意识,大规模的采伐,加之采伐方式粗野,致使林线严重后移、林木质量下降、江河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以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迭部县为例,经过30多年的持续大规模采伐,森林资源目前己到了基本枯竭的地步。
(三)水资源日趋减少
甘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据测算,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流入甘南玛曲时平均年径流量为 137亿立方米,占黄河总水量的 20%,而流经玛曲境内再返入青海省河南县时平均年径流量增加到 164.1亿立方米,占到黄河总水量的 65%左右,补充水量高达 4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量逐年减少,地面径流量锐减。境内的主要河流白龙江、挑河、大夏河,20世纪80年代末平均径流量比60年代初分别减少20.6%、14.7%和31.6%,大部分山涧小溪彻底绝流,数千眼泉水干涸、湖泊水位明显下降,许多沼泽地变成了戈壁滩和植被稀少的半干滩、黑土滩。
(四)环境恶化,物种减少
甘南大量的森林、草地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和清洁器,不但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能加快水分循环,调节降雨分配,对形成区域特殊气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甘南生态圈由于独特的高原湿地资源而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丹顶鹤、雪豹、黑鹳、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马鹿、白唇鹿、棕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期栖息在这里,也是水禽赖以生存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的“中转站”。经调查,仅在首曲境内栖息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就有31种,各种植物400多种,具有特色的各类珍贵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化和近几年的滥捕滥采,致使野生动物种群大量消失,名贵植物药材分布区域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三、建设生态文明甘南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藏族草原生态伦理观
藏族传统生态文明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存生活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藏区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从藏族先民开始就对自然环境中的万物存有敬畏之情,以维护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平衡为前提,以保护生灵万物为基本行为规范,逐渐形成了以保护自然、珍惜生命为前提的基本特征。由于藏区海拔较高,连绵不绝的高山环绕,山山水水无形中被赋予强大的生命特征,藏民怀有崇拜敬畏之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都表现出了节制有序的生存特点。这种民族性极强的传统生态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与其不断的索取自然资源,膨胀性的占有并征服自然的性质截然相反。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主张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现代生态文明不谋而合。
(二)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甘南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依靠自然力恢复原有的植被为主,适当进行人工促进。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生态改善与农牧增收的关系,甘南既是高寒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文化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农牧民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困,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要以人为本,坚持通过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殊优势产业,如各类特色种植业、藏中药产业、土特产加工、生态旅游等。
(三)完善生态立法监督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99-02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所引发的国际问题已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之一,它不仅仅是生存权问题,更是发展竞争的制胜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博弈,集中表现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与承诺的时间表上,使得国际气候问题变得艰难化和复杂化。本文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主要经济指标的描述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统计描述,对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入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论述,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1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任重道远
1.1 国际气候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国际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博弈的一个焦点,不仅是生存权问题,更是发展竞争的制胜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博弈,集中表现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与承诺的时间表上,使得国际气候问题变得艰难化和复杂化。
1.2 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瓶颈
进入“十二五”时期,如何突破高碳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制约,低碳发展和绿色增长是新的发展途径,要求国家层面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问题,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发展的课题研究具有这方面的重点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总结归纳。
1.3 区域统筹矛盾突出
国有林区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亟待进行解决。
2 大小兴安岭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国际合作
2.1.1 争取国际森林碳汇援助项目
首先,可立法允许企业将其通过出资改造林、森林管理等方式获得的碳汇抵减部分工业排放,最大限度地让现有林业碳汇为企业所用。其次,可将碳汇抵消的排放额在研究中的碳税、资源税、环境税里有所体现,如购买碳汇项目后可减免部分环境税。第三,应建立林业增汇与工业减排互通的渠道,使二者建立联系。碳汇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也很重要。
2.1.2 建设区域性国际碳汇交易平台
为使我国碳汇项目产生的碳信用指标得到国际市场认可,应基于现有林业资源调查成果和其它基础材料,建立于国际接轨的全国性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
3 加强国际间成果交流
应参照国家的办法,成立森林碳汇专门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摸清底数,建立基础项目库,制定森林碳汇发展规划,搞好项目的设计和包装,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森工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对接,需求国际合作伙伴,力求取得突破。
2.2 提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2.2.1 争取国家战略发展项目
鉴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国家应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尽早出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本区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项目支持,加快项目实施步伐。区域内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在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上给予支持,向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倾斜。
2.2.2 构建中央转移支付补偿机制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相关政策,延长天然林保护政策周期,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调减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木材产量,加大对天保工程的投入,完善森林管护补助政策,让国有天然林区继续得到修养生息,逐步实现可持续经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制度,向受益地区和行业收取一定的补偿基金,用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2.2.3 建立环境定价机制
森林的价值应当是林地价值、林木价值和林产品价值三个数据之和。禁伐的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价值可用相当的商品林的价值作为机会成本加上追加对森林的保护管理的经济投入作为定价的方法。
2.2.4 开展省际间的碳关税交易
在黑龙江省与发达省份开展省际间碳关税试点,用黑龙江省的碳汇额度换出口省份的关税额度,打通我国出口产品的绿色通道,并把黑龙江省的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资本和生态收益,同时也维护发达地区高碳产品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2.3 强化省级推动
加快森工林区改革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的战略部署,加强区域统筹,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有国有经济为主向多元经济格局转变,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文化体系、比较完成的社会体系,真正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2.4 加强基层组织实施
2.4.1 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起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发展环境的理念;牢固树立起保护青山绿水、林海雪原就是保护发展基础和优势,就是保护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起生态就是资源、财富、形象、品牌、文化的理念,从而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科学的理念促进生态功能区建设。
2.4.2 把生态建设摆到重要日程
应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加以推进。进一步完善各级生态办的机构设置,增强机构职能,提高其综合协调能力和参与决策的能力。统筹协调,建议建立省直有关部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和有关县(市)参加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各类资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整合,协调解决生态功能区开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2.4.3 以项目方式推动生态建设
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关键。在项目的推进上,应成立专题推进组,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定责任,各级领导包项目的机制,每个项目都形成一个完成的落实链条,建立一个完成的推进体系,出台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强化行政问责,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2.4.4 建立生态建设时间推进表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用40年~50年加以修复建设,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现代林区。
2.4.5 试点先行与典型引路
2.积极发挥教育机制的先导性作用。突出生态文明因素,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活动:一是教育内容力求因地制宜。比如:开展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着重介绍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状况,快速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有效激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如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价值、生态道德和生态消费等价值观念教育;强化土管、水资源、森林和环境等生态环保法制教育;注重对节能减排、防病防疫、施肥用药、秸秆利用等生态技能教育;提供特种绿色种养的技术指导,开展家政、保洁等职训服务,畅通社区居民的绿色收入渠道。二是教育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由于文化层次、思想意识有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教育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从中取得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通过资料读本、案例分析、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和社区评选等形式,取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以评促教的效应。三是教育对象上力求全面化。无论是“土著”居民,还是外来“移民”;无论留守老年妇幼,还是外出流动人员,都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以生态文明为主的教育。
1.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定位。建邺区生态文明城建设,始终坚持在规划的指引下,高标准建设“绿色河西”、“生态建邺”。《南京市建邺区总体规划(2010-2030)》明确了建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把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性人文绿都示范区”作为建设“南京都市圈重要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际性现代化生态滨江新城区”重要发展目标,将“功能强化与品质提升”作为建设“南京都市圈重要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际性现代化生态滨江新城区”重要发展战略,围绕高品质滨江生态宜居宜业新城区的定位,按照低碳生态示范区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中北部地区的环境品质和配套设施,高标准推动南部地区和江心洲的规划建设。这既丰富了建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又为建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
2.注重绿色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品质。建邺区高标准实施了”绿色河西”工程,建成滨江风光带滨江公园、绿博园、万景园和滨年公园等,建成10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和长约2公里的商务绿轴。中部地区绿化覆盖率达48%,人均公共绿地达22平方米,80%以上居民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一块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广场绿地等集中绿地,形成以“三带(长江沿线绿带、夹江沿线绿带、南河—秦淮新河沿线绿带)、四轴(江东路、应天大街、河西大街、江山大街四条重要的绿化轴线)、多点(多个公园绿化节点)”为核心绿化网架的绿地系统。正在建设中的海峡城项目“云谷三号”获得了世界建筑环保评估最权威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颁发的LEED标准金级预认证。该项目以海峡之芯为示范,从屋顶绿化、太阳能发电、雨水回收技术、节能保温等技术入手,将可持续性、节水、能源材料带入建筑中,“基地保水”、“生态屋顶”、“雨水收集”、“社区热岛效应与社区风环境优化”、“太阳能停车栅”等把绿色可循环空间引入生活,将建设成为中国领先的绿色、生态、节能社区。正在建设中的新加坡生态科技岛是河西新城迄今为止最大的生态科技项目,在“绿色、生态、低碳、节能”方面,将充分彰显绿色、滨江、生态河西的新形象。
3.实施小区提升工程,打造人居生态文明家园。建邺区按照现代化新建邺的设想,全面实施整合区居住环境综合改造提升,累计完成“平改坡”、立面出新等房屋整治1500多幢和街巷出新近百条;进行了忠字河、南湖东河、南河、北河水、幸福河环境整治,湖西街、文体路、南湖东路等道路环境综合提升,小庄子、河北大街、莫愁湖东路108巷等淹水片区改造,店招、广告、围墙改造、城市小品建设;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久被尘封的南湖公园建成全市首个集休闲、娱乐、运动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大型社区公园;实施水西门大街、江东中路等重点区段亮化。建设区体育大厦、莫愁湖小学、奥体新城中学、兴隆、南苑、沙洲、双闸社区中心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与此同时,出台《建邺区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意见》、《河西新城城市管理导则》,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和长效化管理,开展渣土整治等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和渣土运输管理。在全市率先推广垃圾分类,覆盖率达51%,在全市排名第一。继续保持拆违控违的高压态势,拆除违建数百万平方米。巩固提升“创卫”、“创模”成果,集庆门大街创建成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水西门大街被评为市级市容管理示范路。顺利通过全国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建设数字建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区-街-社区三级政务外网互联互通,城市模块化管理系统获建设部华厦科技进步奖,技术和应用水平国内领先。
4.开展创新创建活动,传播城市生态文明文化。建邺区依托新城背景,紧扣“十运”、亚青和青奥等主题,精心策划和创新组织“十运”倒计时200天万人太极拳展演、“盛世迎十运、龙狮跃新城”全国舞龙狮精英赛、“放歌新城、相约十运”文艺晚会、世界城市建设论坛和城市CBD发展研讨会、第15届全国城区体育工作研讨会、“迎青奥万人长跑”、“舞动青春走进青奥”、“我与青奥共成长”、“十万人看河西”、“文明从细微处入手”、“做文明观(听)众”等一系列城市生态文明活动,充分展示新城“运动之区、健康之区、活力之区”风采。开展生态文明单位、生态文明行业、生态文明街道、生态文明个人等各类创建活动和“文明楼栋”“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创建“生态文明城区”“生态文明和谐社区”“生态文明明星社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绿色市场”等。举办“河西建邺十年晒幸福”“精彩365,快乐每一天”等精彩活动,让城市生态文明文化在新城得到广泛有效传播。
5.发展生态健康产业,保护城市生态文明环境。建邺区始终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紧紧追踪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智慧经济等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推进生态健康产业发展。实行搬迁、关停、转型计划,对高能耗、有污染、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企业,限期搬迁和关闭,至今年底,新城建邺将不再有对生态环境质量有影响的企业。实行“千企升级”行动计划,从规模效益升级、创新能力升级、产业链条升级、经营管理升级、品牌质量升级、两化融合升级、绿色制造升级、人才队伍升级等八个方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行节能降耗计划,在雨润公司、中北公司等重点企业中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奥体中心等大型活动场所推广和普及能源计量器具,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拟落户园区项目的税收、就业、产业集聚度、低碳环保等进行综合评估,确保项目引进质量,增创产业生态健康发展新优势。依托市场,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带动生态健康产业的发展,逐步把建邺的产业调整、改造、发展成为生态健康产业,实现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的有机统一和同步发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健康化产业体系,努力提高生态健康经济在建邺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二、建邺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1.推进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自2002年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以来,全区上下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淘汰能耗高、有污染企业,加快促进产业培育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十一五”期间,牢牢把握各种战略机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之路。“十二五”以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转型发展之路,通过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淘汰传统落后中小企业和有污染、高能耗企业,改造提升现有规模企业、引进技术和转型升级,使金融、总部、研发等高端产业比重不断加大,努力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劲内生动力的产业体系,打造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全省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实现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产业品质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80%,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明显,金融业已集聚各类机构190家,其中法人总部9家,一级分支机构42家,准金融机构79家。电子商务、游戏动漫、文化广告创意和现代商贸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集聚企业1100多家,产生年营业收入达200多亿元。
2.推进了百姓生活走向更加幸福的时代。建邺区的生态文明城建设,一方面通过多年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文明城区创建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产生了浓厚的社会生态意识优势,居民环境意识得到较大提高,参与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愿不断增强,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年关于环境问题的建议和提案有数十条,特别是“12345”、民意调查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大激发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每年收集到环境方面的问题多达数万条,倒逼政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当前,在十精神的指引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不断攀升。这更为建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重要的时代要求,创造了良好的时代契机。另一方面,建邺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百姓幸福为目的,持续实施“绿色河西、生态建邺”建设工程,使百姓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社区居民5分钟内可见社区公共绿地公园。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100%达标。2012年创建绿色社区2家,星级绿色社区1家,绿色学校3所,餐饮业污染控制示范街2条。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今年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建设南京河西新城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必将有效提升民生福祉,推进建邺区生态文明现代化。
3.推进了城市品质的国际化。建邺区在建设生态文明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河西新城发展的国际定位,以国际视野来规划河西,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用国际标准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办法,按照国际惯例来管理城市,河西新城的建设品质和环境面貌显著提升。“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建邺区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同步推进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河西CBD彰显了国际生态环境特色,一个花园式的中央商务区初具规模,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商务办公功能的,又不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综合型CBD,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在建设中的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借鉴国际先进生态理念,建设一个集产业、文化、居住为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江生态新城,长三角乃至全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生态文明示范城。河西南部地区,规划把河西南部地区定位为“南京市拥江发展的滨江前沿地区,宜居、宜业的生态化新城区”。不久的将来,一座国际化的生态文明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建邺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几年来,建邺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生态产业基础还不够坚实;民众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仍需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仍需健全和完善;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品质提升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和南部低碳生态示范点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步伐亟须加快;生态示范区创建中少数指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等等。当然,生态示范区建设不只是拿块牌子、打打品牌,更深层、更内涵、更本质的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融为宗旨,以形成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内涵,引导全社会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当前,建邺区生态文明建设中还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索:
1.几点思考
(1)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提高河西新城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国家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为此,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竞相追求生态文明。英国:为保护环境,提出“禁用塑料袋”的口号,举国上下,从首相到商家、平民百姓都在关心如何降低塑料袋的危害。日本:多年之前,日本就开始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为了推动环境负荷低和资源利用率高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颁布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还分别制定了《绿色采购法》《促进包装容器的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法》等。德国:制定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它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推广到所有生产部门,其重点侧重于强调生产者的责任。美国:在能源战略上,美国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政策倾斜,鼓励节能。在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空前严峻之时,国际竞争更重要的是应该比谁最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建邺区在开发建设河西新城中,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2)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提升科学化发展水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是“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是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是循环经济。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要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让老百姓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都市的重要战略举措。
(3)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加快打造南京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建设步伐。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必成指标,因此,我国各大城市在建设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更为注重的是人居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北京市以绿色塑造未来:一是营造清新城市环境,让空气更清洁,实现垃圾全处理,全面治理水污染,防治其他污染。二是重现秀美自然山川,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遍布乡村,让河流风貌再现。三是共建宜居绿色家园,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海市以“环境经营”谋经济生态双赢,以高新科技推动节能减排,5年节约的标煤相当于4座年产百万吨级的大型煤矿,实施生命水源“青草沙原水”工程,千万上海市民喝上“有点甜”的“江心水”,人均绿地面积已从“一张报”大小扩展到“一间房”,今后三年内将投资百亿元强化PM2.5防治,“消除灰霾见蓝天”。深圳市以构建“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五大“生态文明体系”成为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杭州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产业集聚为抓手,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杭州特色“3+1”现代产业体系。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打造南京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的内在需要,也是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主要污染物排放必将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必将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必将更加优化,居民生态文明观念必将牢固树立,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必将早日建成。
2.几点建议
建邺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优势已十分明显,并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应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之契机,创特色树品牌,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生态品牌,将建邺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1)实施城市水利生态化建设工程,做足水文章。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建邺区水资源丰富,拥有长江之滨、影色秀丽的莫愁湖、南湖,辖区还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河流,应充分挖掘潜力,加大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要通过加强长江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通过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长江岸线和内河等水利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通过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防止被治理的河、湖等再次被污染,让水文化建设成为建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依托创新型人才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传承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要求高校根据地区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承担社会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型人才对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技术支持。一是转变科学价值观念需要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统治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提高认识、改变实践的价值要求,以发展、综合利益的眼光来评价使用科学技术。二是生态技术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成了破坏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工具。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的“保护技术”代替工业文明的“破坏技术”。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将技术真正彻底的改造。三是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价值观念确立和生态技术使用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形成社会与人、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算开始起步。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期望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支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高度。要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先培养生态文明人。创新型人才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规范自己对于大自然开发的经济行为,并不断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环境保护良性氛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人类树立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只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意识,逐渐养成日常习惯的人,才会主动去树立、传播这一观念,才会产生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
中原经济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引领。环境污染和地球破坏的日渐加紧,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调整思维方式,用生存环境伦理代替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传统意识的禁锢,重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思维。生态文明是人类重新思考未来,建立新的价值观、科学观、环境观、资源观的开始,创新型人才才会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获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生存环境伦理观,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深层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问题。在个人的素质中,文明素质是重要内容,培养个人与自然共存,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既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未来的需要。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及其生命,才能明白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平台,是实现河南迅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需要改变产业结构,而且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要提出新要求,创新型人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要使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发展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深入到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才真正落地生根,从机制价值理念走向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主要依靠人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注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第一,居民主观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自身生态文明意识评价较高。大多数城市居民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良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很满意。认为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固体废弃物处理表示满意。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受学历水平、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的环保意识表现参差不齐,但多数人向往提高个人环保意识,愿意做生态文明志愿者,希望能为环保做点事。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污染环境的人或事表示反对,也能做出相应的举措制止。而且90%的被调查者很注重环境保护,主观上不愿意破坏环境。
第二,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了解学习的渠道。多数人对于生态文明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牢固的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等同于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技术行为,忽略居民生活质量、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等重要内容。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也是相对匮乏的。人们对于自身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54.9%的人认为很清楚生态文明知识,也有4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生态文明知识,并不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对个人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往往高于自身的实际掌握水平,反映出人们主观上有意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根据对受访者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多数调查者在自我评价时有评价过高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已经很关注生态文明,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知识,但和个人实际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不符,可以看出,多数城市居民很希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居民生态文明行为易受经济利益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根据涉及利益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公共利益。第二类是不涉及个人利益,力所能及的事情,居民会倾向于保护环境。第三类是缺乏相关知识和引导,不知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很多居民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推给政府,缺乏自身的社会角色观念认同,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68.5%的被调查者会关注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8.5%的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府要考虑和关注的,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深入了解发现,这部分人群多数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忙于维持日常生活,没有闲暇的时间或精力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得多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一些粗浅认识,缺乏深入了解,了解的也只是片段的知识。通过深入访谈也发现,人们很渴望政府、社会多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环保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多接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但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普遍缺乏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对节能环保、垃圾处理等基本问题都是从电视、报纸中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特点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而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污染、节约利用资源、保障矿产资源,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原经济区居民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行为“知行”脱离等现状,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就需要培养引领社会风尚的创新型人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者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创新人才的特点,还要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造性。创新不是凭空发生的,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人才必须掌握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了解地理环境、水土保持等中原经济区现状,具备环境治理、生态建设、防灾减灾、节约利用资源等能力。在前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造知识才是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都是工作多、收入少、收效慢的低产出事业,主要建立一种对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当今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面对新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各种途径去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每个地区、每个环境、每个时间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用老思路、旧办法难以解决新难题,创新型人才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既要标新立异又要懂得合作。创新型人才只有敢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才能在环境污染、大气治理中出新思路、有新举措。这也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只有常常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也才能激发自己探索求知,才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但创新型人才一定不能是清高孤傲、难以相处的。因为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生态问题都不是某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它往往牵涉部门多,涉及领域多,操作起来需要配合的人员也多,任何一个环节大家不配合,都难以有效果。所以,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城市居民生态文明状况也代表着中原经济区现有人才普遍的生态文明状况。要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需要重视这一现状,弥补这一不足。要普遍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水平,不仅需要全社会重视,政府有力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力量的注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在学校教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科技创新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性人格。更新教学内容,将国际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开设绿色植物养殖、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的公选课,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础生态知识,了解前沿生态文明发展装状况。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塑造个人创新素质。四是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要创造的氛围。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使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二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参与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奖项的师生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奖励。设立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成立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课外创新能力活动广阔平台。一是搭建项目资助平台,构建系列化、项目化、多层次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设立项目基金,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安排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二是利用科技竞赛平台,借助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通过导师带学生科研指导,形成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低碳环保理念传播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11年,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3.2亿元,第二产业1.1亿元,第三产业1.4亿元;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2%;家庭农场利润1.8亿元;人均纯收入14862元;粮食总产同比增长40.2%;城镇化率达78%。农场通过盘活资产、压缩开支等手段增收节支1800余万元。在养老金等社会负担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农场仍做到不借、不贷,不拖欠职工工资,农场综合实力在省农垦总局排名不断提升。
——现代化大农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种植结构调整,全场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47.5%,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9.7%。落实农业部、省、总局、管理局科技项目试验课题51项。与八一农垦大学、农垦科学院建立了6项马铃薯试验课题技术合作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范了4条科技示范带,建设了玉米示范带、马铃薯示范带和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带。全场各项作物喜获丰收,产量和效益创历史新高。
全场奶牛存栏8500余头,生产鲜奶2.8万吨,实现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全场10个奶牛小区,奶牛饲养基本实现了舍饲化;林业工作重点抓好绿色通道、森林公园、绿色景观大道、住宅小区等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1450亩,农场被省政府授予“三年造林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提档。农场住宅楼建设7万平方米,搬迁4个居民点409户1000余人,拆迁房屋面积18000多平方米,复垦土地850亩。
——工业环保、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全口径销售收入2.7亿元,增加值7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投资500多万元新建日处理300吨玉米烘干塔2座,烘干能力达到日处理1200吨。水泥彩砖厂、面粉厂投资220万元更新了设备。农场工业园区被批准为省农垦总局级工业园区。
——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总投资2714万元建起医院新楼、供水中心和森林植物园并同时剪彩竣工,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居民的医疗、饮水和休闲条件。共投资2600万元建设了6000余平方米的文化馆和开工建设了水上公园一期工程。完善了各个住宅小区的绿化、硬化、亮化工程,打造了步行一条街。
——社会环境进一步稳定。农场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投资200余万元,为农场公安分局“四区改造工程”基础建设,配备了新型举高消防车,在全场建成立体化、全方位、全覆盖,点、线、面相结合的社会防控网络,电子监控系统全天启动,使治安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党的建设工作、活动载体进一步丰富。党的建设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深化“党员中心连带户”党建载体,开展“33551”工程。企业文化建设重点打造了“四街一栏”,即教育文化一条街、党政文化一条街、商业文化一条街、企管文化一条街、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成果展示宣传栏。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清风净土”工程,进一步认真落实了“三重一大”制度,建立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廉政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场被农垦总局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党委”称号。“共同富裕行动”使171户贫困户及低收入可扶持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11911元。
——快速发展,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农场在北安管理局创造了“八个一”。即:全垦区唯一被授予“十一五期间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唯一被授予“全国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称号;第一个被授予“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第一个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第一个建成了场市共建高标准奶牛合作社;第一个建成了场市共建现代化农机合作社;第一个建成了场部区黑色沥青路面;第一个建成了利用兵团时期团部办公室改建的场史馆。农场呈现出平安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明确目标,把农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富裕 和谐的垦区强场
2012年农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农垦总局、北安管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惠及民生、提高人居幸福指数为宗旨,以加快发展、强化管理为动力,以调优农业、做强工业、建好城镇为目标,坚持创业、创新、创优,努力把农场建设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示范场、产粮大场、畜牧大场、工业强场、城镇宜居场,生态、文明、富裕、和谐的垦区强场,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目标。
农场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全力实施“123456”经济工作新战略。实现“123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即“一产做优做长、二产做实做远、三产做专做强”;突出“4项重点”,即农业大上玉米,工业增加项目,城镇打造精品,民生全面推进;打造“5个亮点”,即打造总局级工业园区,打造北方旱作农业示范场,打造中国奶牛高产科技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生态乡镇,打造全省别具特色的新农村;完成“6项指标”,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亿元,企业利润600万元,家庭农场利润1.8亿元,人均纯收入18300元,粮食总产20万吨,城镇化率83%。
为实现上述目标,农场要着力做好“强工业、优农业、抓城镇、惠民生、建机制、增产业、重管理、兴文化、提党建、促和谐”十项主要工作。
强工业,三年攻坚战推进工业提速增效。工业全力实施三年攻坚战,工业总产值年增长30%以上,到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比2011年翻一番目标。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7502
1 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研究
1.1 研究区域
从研究的区域来看,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研究主要分国家层次、省域层次、市域层次和县域层次。例如:张玲等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义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统计评价;严耕等运用改进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12013),计算出各省份最新生态文明指数和绿色生态文明指数,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类型;施生旭等构建指标体系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价;林震等针对贵阳市、杭州市和南京市三个省会城市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指标体系,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高媛等通过构建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其2007~2011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张欢等建立了反映特大型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特征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市2006~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价;李敏等运用综合指数评价分析法对浙江省新昌县2010~2012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等。相对而言,国家、省域和市域层次的研究较多,特别是近几年城市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而县域层次研究较少,此外还有微量涉及企业、校园的研究,但是此类研究主要是结合特定的研究领域展开的。
1.2 研究领域
从研究的领域来看,主要涉及产业部门、资源、教育等方面。如牛敏杰等从分析农业生态文明的影响因素入手,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013年各省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进行核算和评价;孟祥江等在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堂课旺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不同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五级。蔡太义以基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实际状况构建了土地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陶宇构建了矿产资源开放利用评价体系,并通过建立的评价体系对河南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评价;蔡丽霞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进行评价等。总的来说,特定的研究领域总是跟特定的研究区域相结合的,农业和水资源是主要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主要采用指标评价法:根据研究区域或领域的实际情况,构建生态文明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收集体系中指标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应的指标权重核算方法计算生态综合评价指数,最后得到评价结果。这一研究的区别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二是指标权重核算。
1.3.1 评价指标
由于不同的研究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性,因此构建起来的评价指标必然存在差别,而为了更准确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就尤为重要了。这中间有从生态文明涵义为依据来构建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例如:何天祥等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在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从城市生态文明状态、压力、整治和支撑4个方面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王会等将生态文明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同时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形成了生态文明内涵的“1+3+1”阐释,基于这一内涵构建起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该框架包括了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系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5个系统层和35个指标。齐心根据“十”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等。
此外,是根据研究区域或领域的特性来构建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例如:黄显峰等基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构建了水安全、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5个方面包含29项指标的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邵强等从生态环境影响、三废处理、资源利用效果、环保管理和环保投入等多角度构建中国石油开发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等。
1.3.2 指标权重核算
指标的选取和构建目的是对生态文明水平进行评价,而不同的指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即核算指标权重,主要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德尔菲法等。如:张茜等采用熵权法确定了评价宁波市生态文明的指标权重;杨红娟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云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孔雷等采用德尔菲法对普洱市生B文明建设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测算和评价;宣子岳等使用矩阵的无量纲化、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我国10个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程度。
2 结语
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对象不断变化,从区域来看,从最初的国家研究到近几年的城市研究、企业及学校研究;从研究的领域上来看,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到产业部门、资源、教育等方面。研究方法上从不同的角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种方法核算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出的生态综合评价指数来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 玲,杨加猛,张智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统计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23):19~21.
[2]严 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和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7~12.
[3]施生旭,郑逸芳.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57~163.
[4]林 震,p志敏.省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22~28.
[5]高 媛,马丁丑.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155~159.
[6]张 欢,成金华,冯 银,等.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生态学报,2015,35(2):547~556.
[7]李 敏,温常玲,阳攀登,等.新昌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和启示[J].价值工程,2016:261~2632.
[8]牛敏杰,赵俊伟,尹昌斌,等.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3):17~25.
[9]孟祥江,李灵芝,王 蕾,等.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6,45(5):12~15.
[10]唐克旺.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3,29(4):1~4.
[11]蔡太义,张合兵,黄会娟,等.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3,34(4):67~70.
[12]陶 宇.生态文明视角下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研究――以安棚碱矿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5.
[13]蔡丽霞.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设计与评价[J].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1):244~247.
[14]何天祥,廖 杰,魏 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31(11):1897~1900.
[15]王 会,王 奇,詹贤达.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27~31.
[16]齐 心.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3(12):182~186.
[17]黄显峰,贾永乐,方国华.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6,32(6):117~122.
[18]邵 强,李婷婷.中国石油开放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93~497.
[19]张 茜,澄,马仁锋.基于熵权法与协调度模型的宁波市生态文明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3):113~118.
从区域问题、区域矛盾与冲突、人地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那么,为何“十一五”期间才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生态文明呢?这是同中国发展的体制与阶段性特点有关的。“十一五”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全面调控区域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成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在“十一五”前中国还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改善与修复自然生态环境、控制国土开发强度、调整人口空间分布的经济基础。应该说,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十一五”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现实基础。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文明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即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其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使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开发同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相匹配,避免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物质文明水平。不难看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基础,即实现科学发展并促进社会和谐。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生态文明是主体功能区所要实现的目标。
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新西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灞生态区建设作为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活了西安城市品牌资源的新聚集和新发展,是适应“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新时展的城市主题形象的理念与定位。
西安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灞生态区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在机制、制度、管理、建设、财政、能力建设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等组织领导机构;设立了生态管理局、湿地管理办公室、水环境管理中心等专业管理机构;制定下发了灞生态区《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办法》、《生态建设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规划》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充分的政策保证和有效落实。
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明显。一、水环境治理。生态区大力推进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二、大气环境整治。生态区落实《污染减排实施方案》、《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制度,加快集中供热及配套工程建设,建立了一批新能源示范工程。三、噪声控制。生态区明确各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加强区内防护带、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开发数字灞管理系统,加强对交通、建筑施工、住宅区生活噪声及各类设备噪声的监督和污染控制。四、垃圾治理。生态区遵循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治理原则,利用建筑垃圾进行河堤建设和土方造型;已建成社区中,生活垃圾84%实现分类收集、回收及压缩清运。五、生态景观建设。生态区已完成生态堤防建设50公里,建成橡胶坝4座,观景码头7座,4座跨河桥,河流湿地覆盖率9.8%;新增绿化面积6700亩,林地覆盖率达15%,生态用地比率达到21.8%。
生态人居形成品牌。灞生态区已被市民公认为是西安人居环境最好、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中新集团、盛邦集团等大批知名企业相继入住;医院、餐饮、文化、教育、邮电、银行、超市等城市配套项目建设全面展开。生态区内新开发项目的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收集,处处渗透生态理念。新建社区绿化率超过35%,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可再生能源使用率7.7%,清洁能源使用率100%。
生态产业稳步发展。灞生态区坚持以循环经济理论统领区域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与西安市支柱产业之间的循环和连接,实现上下游产业互补结构和生态补偿;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教育、房地产以及体育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态农业、花卉养植、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区已成功启动灞金融商务区建设;引进知名房地产十余家,打造以房产、主题乐园为龙头的生态宜居产业;沿、灞两河沿岸打造沿河生态旅游廊道。
生态文化呈现多元化。灞生态区努力把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水平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组织专家、学者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使生态标准成为公众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挖掘灞历史文化资源,依靠广运潭、半坡博物馆等历史素材,促进灞文化发展;通过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湿地科普教育,提高公众湿地环境保护意识;依托污水处理厂建立水环境教育基地,增强市民的生态环保道德责任感。
西安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度不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级利益主体,包括政府、公众、企业、环保非政府组织等的共同参与及合作协商。但从灞生态区目前的建设情况看,政府和企业是参与灞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主体,其他多方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低、涉及面窄,参与途径不多、不畅,参与效果不明显。生态专家咨询委员会、生态环保联盟等环保非政府组织发育迟缓,其数量和质量均难以满足区域生态环境监督和治理的需要,在环境决策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广大公众及社会力量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协调配合性不足,没有形成整体联动的推进合力。
生态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不足。生态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废物资源化、生态效率化、能源与资源消耗的降低和废物的减排等都需要先进的生态技术和工艺。目前灞生态区内与生态工业发展相关的技术引进、开发和创新能力尚显薄弱,生态工业链中的物质流动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改造还缺少先进技术的支撑;生态规划技术、信息技术、物流链接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重复利用等技术还不够成熟;相关行业和产业间的关联、协调、配套关系还比较松散,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还显滞后。
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体系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社会生活、居民心理、集体行为、城市社区特征以及各种城市社会问题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根本的是与人的创造能力、认识能力、文化品位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灞生态区目前还没有实现对区域传统生态文化和现代生态建设文明成果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没有形成健全的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伦理、生态文明观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政策制度、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还缺少涉及社会空间布局规划、人口、就业、居住、城市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和市政设施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内容的生态文化教育。
生态区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足。区域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覆盖面还不够完整,救助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另一方面,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和区域交通枢纽建设也存在较大不足,区域优势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区域间道路网系统的整体效能还未体现。
西安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
完善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制度。应通过完善环保听证制度、加大生态信息透明度,创造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积极发展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在唤醒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促进生态信息交流、加强有效外部监督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环境执法力度,规范其环境责任行为,并加强环境责任意识的引导和教育,鼓励循环经济产品的生产、营销,将环保责任列入企业评定标准,建立环保优先的生产和消费机制。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晚上好!很高兴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这次年会设置分论坛,专题讨论生态文明与反贫困问题,很有意义。
贫困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社会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问题。生态环境脆弱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贫困人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生态环境脆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补好“短板”,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必须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把反贫困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始终把减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少了6.6亿农村贫困人口。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中国目前的区域、城乡、群体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还比较大。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目前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按照1.25美元的标准还有2亿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些地方大多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屏障,对当地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如果这些地区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不仅危及自身的未来,也将危及全国的生态安全。
2011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新十年扶贫纲要,明确把减少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提出在2020年之前,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2012年,中国政府批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每一个片区的规划都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硬约束,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消除贫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与反贫困的有机结合是发展的需要,时代的潮流,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中国政府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
第一,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减贫,决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
第二,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扶贫开发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贫困地区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之中。生态脆弱贫困地区既要加大扶贫力度,减少贫困人口,更要切实为老百姓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三,坚持创新扶贫新品牌。我们曾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探索了扶贫开发的有效办法,有的形成了扶贫品牌,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培育扶贫新品牌。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为新型工业化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阻断贫困代际转移。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特惠金融政策,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的扶贫小额信贷,银行按基准利率放贷,中央和省扶贫资金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资金并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支持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发挥生态优势的富民产业。三是对生活在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减贫脱贫同步。
第四,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国家建立法规制度,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探索建立区域性流域性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既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多年来,贵州省对扶贫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早在上世纪80年代,贵州毕节就开展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综合改革试验,经过26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高度关注贵州的探索与实践,一如既往地支持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创新丰富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新途径、新方式。